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

2024-05-28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精选十篇)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 篇1

关键词: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问题,安全管理措施

0 引言

危险货物是指凡是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 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 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保护的货物。

危险货物的危险性由内在因素决定, 即货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而内在因素无法改变, 能够控制危险事故发生的是危险货物所处的外部条件。危险货物所处的外部条件包括生产、运输、装卸、储存、使用条件, 而其中最容易发生危险事故的是运输过程, 运输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0%以上。2011年11月1日, 福泉一家公司两辆汽车从湖南运送炸药前往贵阳, 途经福泉市马场坪匝道口修理厂时发生爆炸, 事故造成8人死亡, 20余人重伤。2013年8月29日, 位于杭新景高速公路杭州建德境内路段, 一辆共装载约28 t氢氟酸的危化品车发生事故, 导致其装载的部分氢氟酸泄漏。

1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运输准入方面

我国法律法规要求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符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条件。但不可避免有些运输企业, 法律意识淡薄, 不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资质, 受运输利益驱使, 抱有侥幸心理, 以各种不正当手段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企图蒙混过关, 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埋下安全隐患。

1.2 设施、设备管理方面

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对装运危险货物的车辆技术状况和设施做出了特别的规定, 而一些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设施设备欠缺, 不能够按照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车辆及安全设施设备: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数量不足, 利用老旧车辆拼装改装, 极易发生泄漏、爆炸等安全事故;设施设备的专业人员不足, 无法对运输车辆及容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与维护, 车辆技术故障多, 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没有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和随车通讯设备, 发生事故后不能第一时间获取信息, 采取救援措施, 错失救援良机。

1.3 人员管理方面

危险货物运输的众多要求中包括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危险货物运输的相关知识, 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 才有上岗资格。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 驾驶人员与押运人员是否掌握危险货物相关知识非常重要, 这是决定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关键因素, 而一些企业没有按规定配备专业人员, 从业人员相关知识掌握少, 安全意识薄弱;企业不重视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教育以及相关业务培训, 员工不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具有的素质要求。

1.4 企业制度管理方面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 缺乏足够的危险货物运输专业知识, 不能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中缺乏运输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 缺少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 造成制度制定不力、落实不到位。

2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措施

2.1 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提高企业从业水平, 按章经营

管理部门应提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的准入门槛, 鼓励企业规模化经营, 整合危险货物运输资源, 提高企业的经营实力, 提高企业经营水平。规模化、正规化的企业可以采用现代物流管理与运作方式, 对危险货物供应链进行设计, 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遵守法律规范, 按章经营, 根据企业条件如实申请经营资质, 进行资质范围内运输, 绝不运输超出许可范围的货物。

2.2 加强技术管理, 配备符合要求、足量的设施设备

危险货物事故多在运输过程中发生, 而保证安全运输的关键在于良好的车辆技术。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中要求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必须符合规定标准, 以确保车辆运行安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该加强车辆技术管理, 按规定选用危险货物专用运输车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还需要对危险货物运输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 对于危险货物运输车辆, 需要尽快安装GPS等定位系统, 并要加快车辆设备升级与改造的进程, 使其满足网络系统下的监控标准, 并为车辆配备有效的通讯工具, 可以保证运输企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降低事故损失。

2.3 加强人员管理,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不仅需要符合要求的设施设备, 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很重要。危险货物驾驶员需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危险货物知识, 押运人员需要熟悉承载货物的危险特性、注意事项。驾驶员和押运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了解并掌握道路危险品货物运输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作业规范, 并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证和押运证才能上岗。为了提高道路危险品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素质, 运输企业必须做好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第一, 企业领导应该重视人员素质的提高, 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素质,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知识, 采取安全例会、媒体宣传、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 强化每一个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第二, 建立从业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制度, 坚持集中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 使从业人员掌握并强化危险货物运输知识, 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2.4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制度, 严格作业程序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严禁超载超限装货, 各种危险化学品不能混装, 做到一车一货;汽车运行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控制车速, 确保运输安全;车内严禁吸烟, 不能靠近明火、高温场所等;行车途中勤于检查, 特别是路况不佳地段, 如果发生泄漏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避免事故扩大;装卸危险货物时必须按规定进行装卸, 避免冲击和剧烈振动。

2.5 完善应急救援机制, 事故后妥善处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要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危险货物事故的救护知识教育与训练, 保证在发生危险货物事故后能够妥善处理, 科学救护, 使事故危害降到最小、损失降到最低。运输车辆要随车配备各种消防器材与工具, 押运人员需要携带装载货物处理的相关文件, 避免事故发生以及事故发生后按照文件及时处理。事故发生后, 驾驶人员应立即向当地安全管理部门以及运输企业报告, 配合救援人员积极进行救援。

3 结束语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事故近50%在运输过程中发生, 无论是企业资质、设施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还是企业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 运输企业责无旁贷。所以, 企业致力于安全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设施设备的配备与改善, 必将降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风险, 这是一项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曲衍国.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物流技术, 2010 (1) :27.

[2]邢海斌.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9) :33.

从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篇2

第二十二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按照《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中有关车辆管理的规定,维护、检测、使用和管理专用车辆,确保专用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第二十三条 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专用车辆进行审验,每年审验一次。审验按照《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进行,并增加以下审验项目:

(一)专用车辆投保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险情况;

(二)必需的应急处理器材、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和专用车辆标志的配备情况;

(三)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的配备情况。

第二十四条 禁止使用报废的、擅自改装的、检测不合格的、车辆技术等级达不到一级的和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除铰接列车、具有特殊装置的大型物件运输专用车辆外,严禁使用货车列车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倾卸式车辆只能运输散装硫磺、萘饼、粗蒽、煤焦沥青等危险货物。

禁止使用移动罐体(罐式集装箱除外)从事危险货物运输。

第二十五条 运输剧毒化学品、爆炸品专用车辆及罐式专用车辆(含罐式挂车)应当到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资质的企业进行维修。

牵引车以及 其他专用车辆由企业自行消除危险货物的危害后,可到具备一般车辆维修资质的企业进行维修。

第二十六条 用于装卸危险货物的机械及工具的技术状况应当符合行业标准《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规定的技术要求。

第二十七条 罐式专用车辆的常压罐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GB18564.1)、《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2部分:非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GB18564.2)等有关技术要求。

使用压力容器运输危险货物的,应当符合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并公布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等有关技术要求。

压力容器和罐式专用车辆应当在质量检验部门出具的压力容器或者罐体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承运危险货物。

第二十八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对重复使用的危险货物包装物、容器,在重复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维修或者更换。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对检查情况作出记录,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九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到具有污染物处理能力的机构对常压罐体进行清洗(置换)作业,将废气、污水等污染物集中收集,消除污染,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第四章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第三十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决定的许可事项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活动,不得转让、出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

严禁非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单位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活动。

第三十一条 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

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对托运的危险货物种类、数量和承运人等相关信息予以记录,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年。

第三十二条 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包装并在外包装设置标志,并向承运人说明危险货物的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等情况。需要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的,托运人应当按照规定添加,并告知承运人相关注意事项。

危险货物托运人托运危险化学品的,还应当提交与托运的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第三十三条 不得使用罐式专用车辆或者运输有毒、感染性、腐蚀性危险货物的专用车辆运输普通货物。

其他专用车辆可以从事食品、生活用品、药品、医疗器具以外的普通货物运输,但应当由运输企业对专用车辆进行消除危害处理,确保不对普通货物造成污染、损害。

不得将危险货物与普通货物混装运输。

第三十四条 专用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的要求悬挂标志。

第三十五条 运输剧毒化学品、爆炸品的企业或者单位,应当配备专用停车区域,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牌。

第三十六条 专用车辆应当配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以及与所载运的危险货物相适应的应急处理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第三十七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不得运输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运输的货物。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限运、凭证运输货物,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运输手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托运人必须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运输的危险货物,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当查验有关手续齐全有效后方可承运。

第三十八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危险货物脱落、扬散、丢失以及燃烧、爆炸、泄漏等。

第三十九条 驾驶人员应当随车携带《道路运输证》。驾驶人员或者押运人员应当按照《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的要求,随车携带《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第四十条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除驾驶人员外,还应当在专用车辆上配备押运人员,确保危险货物处于押运人员监管之下。

第四十一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途中,驾驶人员不得随意停车。

因住宿或者发生影响正常运输的情况需要较长时间停车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设置警戒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运输剧毒化学品或者易制爆危险化学品需要较长时间停车的,驾驶人员或者押运人员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第四十二条 危险货物的装卸作业应当遵守安全作业标准、规程和制度,并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或者监控下进行。

危险货物运输托运人和承运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指派装卸管理人员;若合同未予约定,则由负责装卸作业的一方指派装卸管理人员。

第四十三条 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上岗时应当随身携带从业资格证。

第四十四条 严禁专用车辆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超载、超限运输。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使用罐式专用车辆运输货物时,罐体载货后的总质量应当和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相匹配;使用牵引车运输货物时,挂车载货后的总质量应当与牵引车的准牵引总质量相匹配。

第四十五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要求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在运输危险货物时,严格遵守有关部门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线路、时间、速度方面的有关规定,并遵守有关部门关于剧毒、爆炸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在重大节假日通行高速公路的相关规定。

第四十六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通过卫星定位监控平台或者监控终端及时纠正和处理超速行驶、疲劳驾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违法违规驾驶行为。

监控数据应当至少保存3个月,违法驾驶信息及处理情况应当至少保存3年。

第四十七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所装运危险货物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物或者容器的使用要求和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置措施,并严格执行《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JT618)等标准,不得违章作业。

第四十八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通过岗前培训、例会、定期学习等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职业道德、业务知识和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

第四十九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

第五十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委托具备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或单位的安全管理情况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第五十一条 在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发生燃烧、爆炸、污染、中毒或者被盗、丢失、流散、泄漏等事故,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立即根据应急预案和《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的要求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向事故发生地公安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本运输企业或者单位报告。运输企业或者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本单位危险货物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公布事故报告电话。

第五十二条 在危险货物装卸过程中,应当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轻装轻卸,堆码整齐,防止混杂、撒漏、破损,不得与普通货物混合堆放。

第五十三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为其承运的危险货物投保承运人责任险。

第五十四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异地经营(运输线路起讫点均不在企业注册地市域内)累计3个月以上的,应当向经营地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并接受其监管。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五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督检查按照《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执行。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第五十六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对在异地取得从业资格的人员监督检查时,可以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提供相应的从业资格档案资料,原发证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第五十七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对没有随车携带《道路运输证》又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文件的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予以扣押。

第五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有权向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机构举报。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公布举报电话,并在接到举报后及时依法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运输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

(二)使用失效、伪造、变造、被注销等无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

(三)超越许可事项,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

(四)非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单位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的。

第六十条 违反本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非法转让、出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收缴有关证件,处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投保;拒不投保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或者吊销相应的经营范围:

(一)未投保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险的;

(二)投保的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险已过期,未继续投保的。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未按规定维护或者检测专用车辆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不按照规定随车携带《道路运输证》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以及托运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未取得从业资格上岗作业的;

(二)托运人不向承运人说明所托运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以及发生危险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所托运的危险化学品妥善包装并在外包装上设置相应标志的;

(三)未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或者未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的;

(四)运输危险化学品需要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托运人未添加或者未将有关情况告知承运人的。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未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或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运输危险化学品以外其他危险货物的企业或单位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托运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委托未依法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的企业承运危险化学品的;

(二)在托运的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化学品,或者将危险化学品谎报或者匿报为普通货物托运的。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擅自改装已取得《道路运输证》的专用车辆及罐式专用车辆罐体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八 条本规定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未作规定的,按照《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执行;对非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未作规定的,参照《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执行。

第六十九 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和《道路运输证》工本费的具体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核定。

第七十条 交通运输部可以根据相关行业协会的申请,经组织专家论证后,统一公布可以按照普通货物实施道路运输管理的危险货物。

危险货物的运输与管理 篇3

纵观全球对危险品物流安全的关注历程以及上述标准、法规的具体内容,不难看出,危险货物运输与管理的规范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信息传递、统一协调、信息充分性、明确责任、操作规范、应急处理和人员培训。

信息传递

危险货物的特性、危害、处理方法等信息在物流运输各环节准确、充分的沟通传递,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如MSDS(货品安全信息卡)及各种运输单证在生产商、货运代理、运输车队、船公司、航空公司、仓储、接收站、分销商、下游企业、消费者等各个流转环节的交接转移,在所有的标准、法规中均有要求。其中,MSDS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可能产生危害的一份文件,并载明危险化学品的燃、爆性能,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救护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是传递化学品危害信息的基本文件。

为进一步确保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欧盟颁布了REAcH指令(《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制度》),对3万多种化学品及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和制药等产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等进行集中管理,指令于2007年6月1日其生效,其规定对于年产或进口超过1吨的化学品,必须在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进行注册登记。

统一协调

为保证物流供应链中所有相关者对货物的特性和危害信息理解准确,货物的说明书、包装、标识合运输单证等必须遵从一个全球统一的方法。联合国GHS(化学品全球协调制度)的推出旨在解决这个问题,它对货物的分类、编码、标识、包装和MSDs格式进行了统一的规定,并在全球推广执行。如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GHS的方法,但联合国尚未针对各国强制执行制定出时间表。欧盟为了加快实施GHS,在GHS的基础上颁布了CLP法令(化学品分类、标识,包装规定),并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要求所有2010年12月1日之前投放欧盟市场的化学品,必须在2011年1月3日之前通过ECHA的在线平台IT-toolREACH-11按照CLP法令加以通报。

在中国,GHS化学品全球协调制度也越来越多地被化学公司和物流企业所使用。

信息充分性

在货物运输和交接过程中,货品信息传递既需要简单明了,也必须完整充分,才利于货物运输的安全性。例如,在IMDG(国际海运危险品规则)中,危险品列表详细列示各种危险品的联合国统一编码、正确的运输名称、类别、包装组别、海洋污染物、限量免除、一般性包装要求、中型散装容器、罐柜包装要求、应急响应程序和隔离组别等信息。在运输单证上,IMDG要求清楚地载明货物的编码、名称、类别、包装组别、隔离组别、应急程序和是否海洋污染物等信息,以便物流操作员可以立刻了解到货物的主要特性。而在航空危险品法规中,IATA DGR还规定了液态货品的吸收剂用量,并要求载明货品是否带有磁性,是否为低温液体,以及24小时响应电话。

明确责任

为配合标准或法规的贯彻执行,责任划分是必不可少的。前述各项法规、指令都明确指出了责任人,多数情况下发货人(Shipper)是主要责任人或承担全责。IMDG和IATA DGR要求发货人在运输单据上签字承诺货品信息详实准确,分类、包装、标识均符合有关规定,对于集装箱、车辆运输的货物,负责装载的人员也必须签署申明包装的规范性。

操作规范

除了货品的信息说明、标识和包装等需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外,危险品运输、仓储的作业过程也须规范,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不规范操作而导致事故发生。SQAS(安全质量评估体系)在这方面进行了规定,内容涉及物流公司的管理责任制度、人员招聘培训、SHEQ绩效分析、管理评审、保险、风险评估、个人防护设备、应急响应、职业健康、安保、分包商管理、设备检查与维护、安全驾驶行为、作业规程、订单处理和基础设施等多个环节。

应急处理

一旦出现事故(如泄露),现场应如何处理危险货物,也是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IMDG中指出了各种危险品的应急响应程序,并要求清楚地写在运输单证上,IATA更强调了24小时应急电话,SQAS要求物流公司不但要制定应急程序,并且还需要通过演练对应急响应程序加以测评和改进。

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无疑是影响危险货物运输与管理规范性实施的重要因素。IATA DGR对于人员培训要求最为严格,明确指出几乎所有直接或间接处理危险品的人员都必须参加参加IATA指定章节的培训,并且需要考试合格,包括发货人、包装人员、货代处理危险品人员、货代处理非危险品人员、货代搬运危险品人员、航空公司或地面的接收危险品人员等。

上述几个方面能帮助危险品生产企业、运输公司和采购方梳理危险货物运输与管理的规范性,理解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标准和法规之间的内在联系。

危险货物运输监督管理 篇4

一、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督管理

(一) 加强危险货物运输作业过程监督管理

一要做到“三个最严厉”的安全监管, 严肃安全纪律。对于各类危险货物运输非法违法行为, 做到最严厉的打击。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巡视, 对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业责任落实做到最严厉的督办。对于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发生事故的企业, 和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失职渎职的管理部门, 要做到最严厉的问责。二要堵塞“三个环节”的安全漏洞, 严守安全底线。在储存环节, 重点堵塞现场安全管理缺失、违规指挥、违章操作等漏洞。在作业环节, 重点堵塞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业务技能不适用等漏洞。在运输环节, 要堵塞水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漏洞。

(二) 加强危险货物运输督查检查

一要开展“三个最严实”的安全检查, 严治安全隐患。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企业开展最严实的企业自查, 各基层管理部门要开展最严实的部门检查, 并随机抽取基层管理部门和重点运输企业开展最严实的监管督查。二要实行“两个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 严把安全关口。严格履行法定许可程序, 实行最严格的运输作业前安生生产条件管理。强化现场作业的全过程监控监测, 实行最严格的现场作业管理。

(三) 深化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道路水路危险货物运输、港口危险货物罐区和油气输送管线等重点领域, 开展危险货物专项整治行动, 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凡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停产停业整顿。严厉打击危险货物运输非法违规行为, 重点打击无证经营、越范围经营、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非法改装和非法夹带危险货物运输等行为。

二、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监管队伍建设

(一) 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

一是督促企业健全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切实抓好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二是重点要强化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等人员的教育培训。

(三) 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一是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特别是负有港口危险货物罐区监管职责的管理部门, 要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监管人员。二是部、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建立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专家库, 让专家参与技术咨询、督促检查和参谋决策等工作。

三、推进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一) 开展危险货物运输风险防控

一是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 开展风险源辨识、评估, 确定风险等级, 制定具体控制措施。二是细化落实重大风险源安全管控责任制, 建立风险源数据库, 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重大风险源报备工作, 实时掌握重大风险源变化情况, 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实现全过程控制。

(二) 加强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处置

一是强化“三个环节”的应急管理, 严防次生事故。要完善应急预案, 加强应急演练, 强化应急响应。二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要编制具体的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 并发放到相关车船和一线从业人员。三是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配备应急装备设施和物资, 加强专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有条件的应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四、建立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一) 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建设

一是认真梳理并进一步完善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 及时废止不必要的法规。二是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加强与地方人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加快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法规的制修订工作。

(二) 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技术和信息化应用

一是充分发挥全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联网联控信息系统的管控作用, 提高联网联控系统在过程管理、监管执法、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应用水平。二是加快推进长江危险货物运输、港口危险货物码头和港口危险货物罐区监测监控等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三是加强物联网、车联网、船联网等关键技术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加大危险货物运输防泄漏、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 积极引导使用安全技术性能高的运输工具和设施装备。四是建设全国重点监管企业、车船、人员信息数据库;积极推进道路水路危险货物运输重要信息与路网、通航信息以及相关重要监督管理信息跨区域、跨部门的共享。

(三) 加强区域和相关部门协作配合

加强与公安、安监、环保、海关、质检等相关部门和周边地区的沟通协作、密切配合, 进一步建立健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和应急反应机制, 特别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 加强对港口危险货物罐区、库 (堆) 场和油气输送管线, 道路危化品和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剧毒和放射性物质运输等领域的联合执法, 切实解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摘要: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货物仓库起火爆炸事故发生以后, 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 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监督被重新提上日程, 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关键词:危险货物,安全监督,运输安全

参考文献

[1]章良.辽宁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现状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情, 2014.

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制度 篇5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公司车辆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保障公司车辆运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全体员工必须经常学习和熟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技术规范,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交通部标准jt3130《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和国家标准gb13392《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执行。驾乘人员必须每天对自驾车辆进行安全运输及车辆标志进行检查,并随时接受公司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和道路交通主管部门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发现隐患必须立即整修、消除。

第三条: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每月一至三次,遇有特殊情况和发生重大、特大行车事故随时通知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总结经验教训,整改事故隐患,提出防范措施,确保运输安全。提高驾乘人员自觉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意识。

第四条:公司强化所有车辆风险保障能力的管理,凡国家规定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公司所有运营车辆必须按要求投保,任何车辆不得漏保、脱保、公司还设立车辆责任赔偿保证金和事故赔偿担保人(单位)制度,凡不按公司规章制度参加投保和不交纳保证金和提供事故赔偿担保人(单位)的车辆,公司不予其签定劳动合同,不准其挂靠本公司进行运营。(注:第三者责任保险不得少于20万元,货物运输保险不得少于15万元)。

第五条:车辆承运危险货物应根据托运单位提供有关资料认真予以查对核实,并提前15天向公司报送运输计划,包括货物品名、数量、运输路线、运输日期等必须详细填报,以备公司和运输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和调整工作。

第六条:公司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严禁搭乘无关人员。运行中驾乘人员严禁吸烟,停车时不准靠进明火和高温场所,并经常检查消防设备的准备情况,发现过期、失效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第七条:凡装运危险货物的车辆,必须悬挂规定的标志牌和标志灯,凡末经道路运政管理机关检查合格的车辆和常压容器,不得装运危险货。

第八条:维修、改装或动用明火维修易燃、易爆危险货运输时罐(槽)车时,必须到经道路运政管理机关审查批准,有一定资质的修理单位进行维修,改装作业。

第九条: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燃烧、爆炸、污染、中毒等事故,驾乘人员必须根据承运危险货物的性质,按规定要求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向当地道路运政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全力消除危害。

第十条:本公司车辆及驾乘人员凡违反上述统一规定者,自负一切经济、刑事责任。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 篇6

(1.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上海 201306;2.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 200237)

0 引言

据统计,通过船舶运输的危险货物种类达3 000多种,占海运总量一半以上.为保障船舶运载的危险货物安全和航运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海洋污染,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制定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 Code,IMDG Code),详细说明船舶运输危险货物的定义、分类、包装、检验及托运程序等.许多国家也以立法形式制定本国的危险货物运输规则.[1]由于管理、人员素质等问题,危险货物水上运输的安全性仍值得关注,制定系统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应引起海事、航运、港口、环保、海洋等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2]

目前,对水上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的研究多采用定性的方法,定量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的定量研究一般应用层次分析法[3]、灰色评价法以及模糊评判法[4]建立危险货物运输评价模型,借助系统因素层次划分方法,对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进行系统的定量或半定量分析.此类研究方法多从静态角度出发,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控制过程,具有动态性和非线性特点.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针对这些特点,从宏观角度出发,动态、全面地分析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单个要素的变化对系统整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和作用,以确定系统对其本身结构、环境或假设的改变会作何反应,即建立一套与真实系统相似的逻辑模式,通过运作过程了解系统行为,进而评估各种不同系统决策参数下的管理政策,再由管理者调整决策参数求得最优决策.[5]本文运用SD建模软件Vensim,从人、设备、环境、管理、货物等5个方面分析影响危险货物运输的风险因素,建立水上危险货物运输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而进行政策模拟[6].

1 水上危险货物运输系统风险

水上危险货物运输系统风险,指的是系统内部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各种因素在特定的条件下造成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造成损失的程度.水上危险货物运输系统包含人、设备、环境、管理、货物等5大基本风险因素,每个风险因素又有相应的子因素.[7-8]其中:①人的风险因素包括疲劳上岗,心理素质不稳定,船员责任心差,船员安全意识低,应急能力差,相关知识缺乏等方面.[9-10]②设备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船体及结构老化,设备维护不到位,设备故障等.③环境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差,通航环境差.自然条件主要为能见度,风、流,温度;通航环境包括助航标志、交通密度和航道因素.④管理风险因素除涉及人、设备、环境、货物因素的管理外,还包括海事、航运、港口等相关部门对危险货物运输的监督管理,其子因素主要包括安全投入少,教育培训力度小和安全监管制度不合理,其中安全监管制度不合理又包括货物检验、申报不严,违法不究和部门信息化设备落后等.⑤货物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货物监管不当,货载、隔离不当以及货舱环境不适等.

2 水上危险货物运输系统风险SD模型

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发生极少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引发事故的因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互为因果的.要想建立水上危险货物运输风险模型,首先需要明确各风险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同样,为防止事故的发生,要同时兼管人、设备、环境、管理、货物等5个风险因素中的子因素构成的因果回路,只有弱化或切断某个环节才能避免风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11]

2.1 水上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因果反馈模型

依据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SD软件建立水上危险货物运输风险模型,见图1.由于系统较为复杂,涉及的子因素繁多,下面以人的风险因素为例进行说明.(1)人的风险因素→心理素质不稳定→决策失误→管理风险因素→设备风险因素→人的风险因素.(2)人的风险因素→心理素质不稳定→应急能力差→管理风险因素→相关知识缺乏→船舶环境不适→环境风险因素→疲劳上岗→人的风险因素.(3)人的风险因素→心理素质不稳定→船员安全意识低→船舶环境不适→货物风险因素→人的风险因素.(4)人的风险因素→心理素质不稳定→操作失误→设备故障→设备风险因素→人的风险因素.

图1 水上危险货物运输风险SD因果反馈模型

2.2 水上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结构流图

该模型中涉及因素繁多,其中:H=(H1,H2,…,Hn1)代表人的风险因素;S=(S1,S2,…,Sn2)代表设备风险因素;E=(E1,E2,…,En3)代表环境风险因素;M=(M1,M2,…,Mn4)代表管理风险因素;G=(G1,G2,…,Gn5)代表货物风险因素.选取人的风险因素及其子因素、环境风险因素及其子因素加以说明,具体参数见表1.由所构建的水上危险货物运输风险SD模型及参数说明,应用Vensim软件绘制结构流图,见图2.

表1 部分参数说明

图2 水上危险货物运输风险SD结构流图

3 算例

以某港口2001—2012年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为例.根据所建的结构流图找出模型中的边界风险子因素(此类子因素不受系统内部的影响),如温度、湿度、能见度、安全投入少、安全监督不合理等.部分边界风险子因素的具体值可以通过历史资料查阅得到,如历年月平均温度、湿度等,其他边界风险子因素的值通过专家打分获得.为使结果具有一致性,分值均在[0,1]范围内,其中:0表示风险子因素发生的概率为0;1表示此风险子因素发生的概率为1,且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

对边界风险子因素赋值完毕后,对其他边界风险子因素进行赋值计算.使用Vensim软件,运行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原因树.根据图1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专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各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各风险子因素重要性进行评分.评分规则[12]见表2.采用变异系数法获取各级风险子因素权重.

表2 评分规则

3.1 参数及方程的确定

通过查阅相关历史统计数据确立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数量与运输风险之间的关系.例如,从2001年到2012年的12年间,某港口发生危险货物事故174起,平均每年发生14.5起[13],则可确定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数量与运输风险之间的关系,即L=14.5V.温度与时间的表函数见表3.人的风险因素中的疲劳上岗的值,应用Vensim软件中的函数表达式[14]计算,即:H2=0.7 ×ABS(SIN(3.14/6) ×Time)+0.3×Env.航道宽度、弯曲度、深度、助航标志完善度等的值,可根据某港口实际情况设定,也可采取Vensim软件中的函数表达式选取,即:E7=RANDOM UNIFORM(0,1,0.5),其 中 RANDOM UNIFORM为均匀分布随机数.

表3 历年各月份平均温度

3.2 权重的确定

向航运公司50名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人员发放针对38个风险子因素的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38份,有效问卷30份.S1,…,S30等30名专家对H1,…,E12等38个风险子因素的评分结果见表4.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利用变异系数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集成处理,获得各级权重.[15]

表4 专家对38个风险因子的评分

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先假设有m个专家构成专家组,每个专家负责评价n个指标,则可构成m×n阶的评价指标矩阵X=(Xji)m×n,其中Xji为第j个专家对第i项评价指标的评分.首先,计算第i项评价指标的均值为

其次,计算第i项指标的方差为

再次,计算第i项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为

最后,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第i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为

以评价体系中人的风险因素为例进行实例分析,运行Vensim软件中人的风险因素原因树,建立专家风险因素评分体系,见图 3.根据 S1,…,S30等30 名专家对 G1,H2,H4和S1的打分,建立30×4阶评价矩阵为

图3 人的风险因素原因树

根据式(1)~(4)计算得各项指标权重(wG1,wH2,wH4,wS1)=(w11,w12,w13,w14)=(0.327,0.426,0.128,0.119),以此类推,计算各级权重.

3.3 模型模拟与分析

为比较和探讨在不同的管理政策下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变化趋势,结合本模型的结构特点,设置参数的初始值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随后模拟2001—2012年12年的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变化趋势.下文中用 1,2,…,12分别代表 2001年,2002年,…,2012 年.

3.3.1 方案 1

采用当前事故数量曲线描述现有管理政策下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数量在12年中的变化.图4中4个子图模拟的是12年中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数量在不同管理政策下的变化趋势.如船员的心理素质经专家打分确定其初始值为0.8,通过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等措施提高船员综合素质,可以使人的风险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同样可采取一些措施使设备风险值、环境风险值和货物风险值降低.表5为心理素质风险值与时间的表函数.

图4 各风险值的降低对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数量的影响

表5 心理素质风险值与时间的表函数

3.3.2 方案 2

在方案1的前提下完善管理政策,同时分别降低人、设备、环境和货物因素的风险值,对各因素中可调节边界风险因素的风险值进行调节,模拟对事故数量波动影响最大的风险因素.模拟结果见图5.由图5可知,人的风险因素对运输事故数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货物风险因素,最后是环境风险因素和设备风险因素.

图5 风险值的降低对运输事故数量的影响

3.4 对策建议

政府与相关部门协调完善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使海事、航运、港口等相关部门严格按照申报要求申报,严禁瞒报、谎报.[16]对违规违法运输行为给予严厉处罚,同时大力宣传危险货物安全运输的重要性;加大安全投入,尤其是船员教育培训的投入,以提高船员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船员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从而使船员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培养船员责任心,提高安全意识,这是保证危险货物安全运输和设备规范使用与维护的有效途径.

4 结束语

采用SD模型对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风险动态特性进行模拟.针对水上危险货物运输风险成因的复杂性、动态性,通过分析人、设备、环境、货物、管理等5个方面的风险因素,并结合我国水上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现状,建立水上危险货物运输SD模型.通过收集资料和历史数据确立参数变量和参数方程,应用Vensim软件对现有管理政策进行动态仿真,模拟不同管理政策下单一风险因素值的改变对降低危险货物运输事故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人、设备、环境和管理的风险值的降低都能降低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其中,人的风险值对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影响程度最大,这说明人的安全管理政策较其他安全管理制度更加重要.

采用SD模型分析的优点:可描述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可实现对风险的动态描述,弥补静态评估不能描述风险动态特性的不足.由于本文案例数据的限制,不管是指标体系的建立还是模拟结果的精确性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今后的研究需进一步收集数据,根据不同管理决策对参数进行调整,对管理决策的实施效果进行模拟.

[1]邱文昌,施纪昌.海上货物运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2-100.

[2]缪克银.基于灰色理论的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研究[J].物流技术,2012,31(6):66-68,82.

[3]张树奎,鲁子爱.基于AHP的港口安全风险模糊评判方法[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1):14-16,59.

[4]缪克银.危险货物海上安全运输风险模糊评判[J].中国航海,2012,35(4):76-79.

[5]刘业娇,曹庆贵,王文才,等.煤矿安全管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煤炭工程,2011(8):126-127,130.

[6]缪克银.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策略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2):103-107.

[7]李伟,胡甚平,尤庆华,等.港口水域通航风险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9,30(3):13-17,21.

[8]赵素平,江福才.江阴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性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2,4(3):252-253.

[9]席永涛,胡甚平.海运人因可靠性分析中行为形成因子模型[J].中国航海,2012,35(1):66-70.

[10]何刚,张国枢,陈清华,等.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行为影响因子系统动力学(SD)仿真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9):43-47.

[11]刘堂卿.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耦合机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12]陈勇,胡甚平,轩少永,等.航运公司安全管理有效性组合赋权评价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8):78-84.

[13]ZHANG Jianghua,ZHAO Laijun.Risk analysis of dangerous chemicals transportation,systems engineering[J].Theory & Practice,2007,27(12):117-122.

[14]唐丽敏,唐磊,于越,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32(2):61-66,71.

[15]胡甚平.海上交通系统风险蒙特卡洛仿真[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32(4):7-11,16.

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管理 篇7

一、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存在的问题

1. 企业规模小, 专业化程度低。

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经营主体多, 企业规模小, 专业化程度低, 产业分散, 市场混乱。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因为危险货物种类繁多, 对车辆技术条件及配套应急预案要求高, 在没有充足货源作保证的前提下, 不敢扩大经营规模, 部分生产经营企业主要是有满足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运输需要, 企业资质多为股分量制, 相当部分为个体经营, 很难建立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对运输车辆更新、配套。致使危险货物运输停滞在规模小、布局分散、专业化程度低的状态中。

2. 车辆单一陈旧, 技术等级低。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技术状况差, 运输车辆单一、陈旧, 设备不配套。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除部分危险品及石油运输使用专用车辆外, 大多数企业仍使用普通货车或改装的车辆, 企业只注重生产效益, 轻视车辆安全技术性能管理。一线运输生产安全缺乏监管方法和措施, 不能及时掌握车辆技术状况和完好程度, 违背“强制维护、定期检测、视情修理”的要求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 导致带病出车, 埋下酿成事故的隐患, 更为严重的企业擅自改装车辆, 无法满足安全生产技术要求。

3. 管理机构不健全, 缺乏安全教育。

有的企业领导自身素质不高, 知识能力、学历等方面欠佳, 管理方法落后, 只注重经济效益, 轻视安全管理, 缺乏危险货物知识的学习和安全教育, 缺乏监管制度和奖惩制度, 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 少数企业重视事后的事故处理, 疏于事前的安全教育及事故的防范, 企业安全文化气氛淡漠。由于企业规模小, 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少及安全管理机构缺失诸多原因, 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二、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统一。要实现这一目的, 企业经营者必须提高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监督职能, 使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1. 实施质量考核, 评定质量等级。

开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考核制度, 把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质分为五级, 从企业规模、车辆设备、经营资力、人员素质、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审核, 每年对质量信誉做出考核。合格的升级, 不合格的降级。凡发生重大运输安全或质量事故, 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和个人, 要查明原因, 吸取教训, 影响恶劣的吊销其经营许可, 对有关责任人应取消其从业资格。随着管理的不断深化, 运政管理部门可以对经营资质、经营分工做出更合理的划分。以此促进企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 使企业做大做强, 切实提高企业生产力和运输效益, 让高资质货运企业占领主导市场,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 调整车辆结构, 实行科学管理。

为使企业达到规模化、专业化, 要大力发展危险运输专用车辆设备, 积极引进国外的危险货运车辆、设备和技术,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对从事剧毒、易燃、易爆物品运输车辆, 要安装行车记录仪或卫生定位系统, 及时为运输企业提供车辆动态信息, 提高科学管理手段。

3.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创造安全气氛。

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企业主要领导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下设具有专业知识的安全管理人员, 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使从业人员有章可循, 时刻树立安全意识, 实行车辆设备定期维修、检测、车辆停放、车辆清洗、消毒制度, 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和事故处理制度。安全管理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 宣传和教育群众, 形成人人重视安全, 人人关心安全的局面, 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这就要求宣传教育工作做到深入细致, 使每个人都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生产班组、单车和每一个职工身上, 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及预防措施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4. 市场监管, 建立考核体系。

完善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检查机制, 建立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评价体系。运政管理部门制定企业安全管理考评体系, 采取定期与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检查安全管理台帐是否建立, 各项制度是否健全, 落实是否到位, 日常是否到位, 有无预案等。通过路检路查有无从业人员资格证、装载是否符合规定及押运人员有无违法行为。通过安全检查, 排除事故隐患, 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5. 强化人员培训, 提高责任心。

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不但要掌握危险货物运输的有关法规、规章、标准, 还必须了解危险货物的特性及理化性能, 牢记储藏、装运的操作规程。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运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危险货物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 篇8

1 铁路危险货物

根据《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 铁路危险货物指的是铁路运输中的具有放射性、腐蚀性、感染性、毒害性、易燃易爆性的货物。铁路运输工作涉及了危险货物的储存、装卸和运输,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造成财产损坏和人身伤亡, 而需要对该货物进行特别防护, 则该货物属于危险货物[1]。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确定了超过1万种危险货物, 按照运输要求和危险性, 将其划分为腐蚀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感染性物质、毒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氧化性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易于自燃物质、易燃固体、易燃液体、气体爆炸品以及杂项危险物质等不同的类别。危险货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危险程度, 即使是同一种危险货物往往也会具有多种危险性。

人类社会与危险化学品之间存在着双重关系,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危险化学品。在航天事业、国防建设、交通运输、医药卫生、食品、农业、工业等行业和领域都离不开危险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危险化学品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危险化学品具有危险性, 会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如果管理不善会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 并对相关人员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胁, 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世界各国都对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和破坏力予以了密切的关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危险化学品被应用到生产中, 造成了一系列的射线辐射、腐蚀、中毒、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 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危险化学品共有6个处置环节, 包括废弃物处置、使用、销售、运输、存储、生产, 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危险性,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任重道远。

2 当前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铁路危险货物存储和运输的设备问题

2.1.1 自备罐车

当前我国很多危险货物的自备罐车都存在着老化和陈旧的问题, 甚至一些孔盖的密封胶垫存在着老化、损坏和丢失, 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更换。自备罐车没有得到有效地检修, 由于检修人员责任心不强, 质保体系存在缺陷, 检修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有限, 常压罐车的检修仅仅集中在走行部, 而没有全面检查罐体的安全。当前的自备罐车存在着充装过量的现象, 由于装车作业人员的失误和疏忽, 加之缺乏统一的常压罐车充装计量装置, 导致超装和过量充装的现象屡禁不止[2]。

2.1.2 仓库

作为车站的一个重要设备, 危险货物仓库对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我国的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专用仓库数量很少, 现有的危险货物仓库多由其他仓库改建而成, 其建筑材料、静电导除、防腐蚀、通风、防火方面均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综合性办理站依然在使用手推车和普通叉车来装卸危险货物, 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尽管一些车站已经开始使用手推车和防爆叉车来对危险货物进行装卸, 但是一些手推车上的镍板、铜板磨损严重, 达不到防静电和防暴的需要[3]。

2.2 危险货物的包装存在问题

对危险货物进行包装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 然而目前危险货物的包装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 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一些托运人为了节省包装方面的开支, 重复使用了再生材料和旧包装, 或者降低包装质量。在包装的检测环节也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 造成了实际运输时的包装和送检包装不一致的现象。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蓬勃发展, 但是危险货物包装检测网点的数量却严重不足, 难以对危险货物进行有效的检测。目前我国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的转运和抽检制度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和空白, 在承运之前没有对危险货物的包装进行严格的检查[4]。

2.3 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按照相关规定,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作业人员以及承运人和托运人都必须取得相应的认可和资质, 从业人员上岗之前还要经过相关的培训。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一些部门和单位对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培训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 导致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一部分装卸人员、押运员和货运员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陌生, 业务素质较低, 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 经常出现违章操作的现象。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作业人员不了解危险品的危险性, 一旦发生火灾或者货物泄漏, 也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 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究其原因,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很多, 但是变动过于频繁, 不利于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铁路部门出于发展的需要, 人员调动比较频繁, 造成一部分人员的岗前培训不达标, 也使一些中间小站的货运人员很少获得学习和培训的机会[5]。

2.4 危险货物运输存在管理漏洞

一些危险货物的相关企业具有淡薄的安全意识, 加之铁路运输管理存在缺陷, 导致一些专用铁路、专用线和托运人不具备, 运输危险品的资质, 或者超出了安全评价范围进行危险货物的运输。当前我国对于危险货物专用线的共用协议、安全协议和运输协议都过于简略, 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没有配备足够的专用线货运员, 导致交流检查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我国铁路部门的一些基层站段中, 没有对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的修订, 也没有及时的登记铁路局和铁道部的文电, 导致在工作中与上级文件出现了冲突。还有一些基层站段尚没有使用新规定格式的危险货物作业确认单, 在承运和受理危险货物运输时存在着把关不严的现象, 没有规范和全面的填写运单。还有一些企业没有认真履行危险货物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对危险货物进行运输时将其作为一般货物, 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企业也很少对危险货物的运输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安全对策, 导致在运输危险货物的过程中出现了包装不合格、装载不合格等现象。在危险货物运输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相应的设备, 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导致不了解所运输的危险品的理化性质, 容易出现违章操作的现象, 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2.5 事故救援能力较低

在铁路危险货物的运输过程中, 一旦发生火灾、泄漏事故, 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对灾情进行控制, 以防危害蔓延。然而由于各种原因,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从业人员缺乏事故救援能力, 甚至没有掌握相应的救援方法。在救援的过程中, 施救者必须了解发生事故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例如在施救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化学品是否溶于水、该化学品适合怎样的消防方法和器材等。只有用得当的救援方法才能够对事故进行控制, 避免事故的扩大。如果使用了不恰当的救援方法, 不仅达不到救援目的, 甚至会造成更加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6]。

3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3.1 强化危险货物自备罐车运输管理

各办理站要加强对罐装货物受理、承运、装车、计量、押运、编组、隔离、交付等各工种、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治理危险货物罐车充装环节安全隐患, 杜绝危险货物罐车超载、超装和低于充装下限装载的问题。各站承运液体危险货物时, 必须严格审查《危险货物自备罐车安全技术合格证》。各危险货物自备罐车装车单位必须安装国家认定的计量软件。在装车时车站要对罐车充装量标准、罐车容许充装的体积和重量进行明确, 审核托运人提交的供磅码单, 并对货物的充装重量进行核实。每次充装作业后, 向车站提供一份充装量打印单, 车站应加强检查并妥善保存。专用线过轨站要进行严格的罐车交接检查, 在完成罐车装、卸之后, 要立即将罐车阀件关严, 将人孔盖盖好, 将螺栓拧紧, 这是为了避免人孔盖在运行中发生开启, 或者螺栓在运行中发生松动而造成泄露[7]。

3.2 认真落实危险货物包装的规定

在办理危险货物运输, 其包装必须由铁道部认定的资质机构进行年检。托运人必须先出具包装检测合格证明, 才能进行成件包装危险货物运输。遇危险货物改变包装需要试运时, 严格审查是否有认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改变运输包装申请表》和包装检测机构出具的包装检测合格证明。托运人要在试运时要将“危险货物改变包装试运, 批准号×××”的字样注明在“记载事项”栏内[8]。

3.3 对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进行适应性培训

我国对铁路部门一向比较重视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技术性和适应性培训工作,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培训措施和培训方案, 明确地规定了考核的标准、培训的时间和培训的内容。在培训方面, 路局层面要负责组织对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进行技术业务培训, 督促企业管理人员、运输员、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定期培训。培训机构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培训的质量, 要求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对培训予以充分的重视, 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从而保障培训的效果[9]。

3.4 切实做好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

3.4.1 完善相关条件, 加强基础管理

如果托运人和承运人存在以上情况, 则要立即停止为其办理危险货物的运输工作:一年以上未办理危险货物运输且未年检、应急预案不完善、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合格、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可证过期或内容不符以及存在其他符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要求的情况。如果现有的危险货物专用线和办理站存在以下情况, 则要立即停止办理运输, 并实行“关、停、并、转”等处罚:以收货人或者托运人的名义不接受安全监管、办理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办理品名与规范不符。

3.4.2 对危险货物运输的风险控制进行技术支持

对于现有的专用线 (专用铁路) 和办理站的各项运输设备, 要建立问题库和数据台账。要根据《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专用线 (专用铁路) 货运安全设备设施暂行技术条件》来对专用线 (专用铁路) 和办理站的各项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进行检查, 包括防雷防静电设施、消防设备、装卸设备、装卸作业线、栈桥、储罐、雨棚、站台、仓库。对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问题, 要立即进行专业的风险分析, 并责令有关单位在整改期限内进行整改, 直至达到相关标准。

3.5 建立健全完善的危险货物运输应急预案

铁路危险货物的运输一旦发生事故, 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因此在发生危险品的火灾、泄漏等事故时, 应该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尽量降低负面影响, 迅速、及时的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理。铁路部门要尽快完善危险货物运输应急处理信息网络、应急处理方法、应急处理程序, 建立健全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施救信息网络, 根据危险货物的不同类别来建立相应的抢险机制和措施。为了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相关部门还应该开展针对性安全应急演练, 做到应急有备,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时, 铁路部门要加大配置应急救援器材的投入, 配备相应的救援器材和安全防护器材, 各站段要制定相应的设施设备管理办法, 以提高其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控制能力。只有提高对危险品泄漏和火灾的反应救援能力, 才能进一步提高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保障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 尽量减少负面影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控制事故的范围[10]。

4 结语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各行各业生产中都离不开危险化学品, 这就需要做好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工作。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关系着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针对当前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 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提高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能力。

摘要:在我国的运输事业中, 需要使用铁路运输的方式来运输危险货物。本文简要介绍了铁路危险货物的概念, 并分析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进行完善, 维护社会的稳定秩序,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定, 同时保障铁路的运输安全。

关键词:安全管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

参考文献

[1]黄兴建, 徐乾武.危险货物无线标识系统的应用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9 (06) .

[2]金科.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 2015 (12) .

[3]李宏.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方案综合评价体系[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1) .

[4]王海星, 李振江.铁路危险货物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 2009 (09) .

[5]刘赫.铁路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对策[J].铁道货运, 2013 (05) .

[6]张慧, 汉霞.浅谈铁路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J].甘肃科技, 2013 (14) .

[7]王敬祯.基于B/S模式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技术培训考核系统[J].铁道货运, 2014 (01) .

[8]刘坤.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4 (01) .

[9]左光涛.铁路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的思考[J].铁道货运, 2014 (05) .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 篇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特别是石油化工产业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铁路运输危险货物的种类和运量急剧增长, 铁路运输安全压力越来越大。危险货物种类繁杂、性质各异, 在运输过程中稍有不慎, 极易导致严重灾害, 造成人身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铁路货运和行车事故中, 相当一部分由危险货物引起或与危险货物有关。因此, 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对我国铁路运输安全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外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当前,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职能在很多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中得以体现。这些组织主要负责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编制工作, 为保障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解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做出突出贡献, 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2.1 欧盟

作为欧洲化工业生产及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地区, 欧盟在危险货物运输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欧洲铁路运输局于2004-04-29成立, 是欧盟铁路运输协调中心, 其安全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起草和推广普适性的安全措施和目标, 制定通用的技术标准, 进行安全监督;每两年发布公告, 维护铁路安全数据库, 促进欧盟各国间铁路网安全的合作等。欧盟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执行 《国际铁路运输危险货物规则》 (RID) , 该规则应用于发生在协议签署国境内危险货物的国际铁路运输过程。

2.2 美国

美国的危险货物运输由美国交通运输部统一管理。交通运输部联邦铁路管理局按照管道和有害物质管理局的要求, 在与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部分统一的基础上, 制定、修编各自的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管道和有害物质管理局负责与联邦其他部门 (包括联邦、其他政府和非政府团体和国际危险货物组织等) 保持联络, 从而保证与制定危险货物标准和法规的组织充分合作。其中最重要的技术部门是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办公室, 该办公室对公路、铁路等危险货物运输进行统一指挥, 从体质上保障了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作用的发挥, 从而确保危险货物运输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也能够从体制上确保运输环节与包装等环节之间的统一协调。

2.3 日本

在日本生产、使用和储存危险品只要达到指定数量以上就必须办理许可证。需要运输危险货物单位则要向消防部门进行申报。通过铁路运输的危险货物主要使用罐车装运。运输车辆经消防部门检测合格后领取“移动罐储存场所设置许可证”方可运营。国有铁道使用的罐车达18 000 余辆。在接收新制造的装载新品类危险货物的罐车时, 必须根据车主或运输人员的申请资料由部门外专业人员进行详细审查, 并且要求铁道技术研究所确认是否满足铁路运输的标准。

3 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立法是解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问题的根本。近年来, 我国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组织框架逐步完善, 危险货物运输法制建设稳步发展。现行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法规系统的法源包括国际规章、国家法律法规、通用技术标准等, 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规章体系 (见图1) ;2009年, 危险货物中95%的罐车运量和65%的非罐车运量在专用铁路办理, 全路3 152条企业专用线及专用铁路办理的危险货物品类达到1 848种;铁路每年运输危险货物1.8亿t, 约占铁路货运总量的9%。现有的分散式的管理模式以及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使我国在进一步实现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上任重道远。

4 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已经取得长足发展, 但在相关制度制定、文化建设、运输方式优化、安全管理信息化等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4.1 法规制定问题

我国危险化学品采取的是多个政府部门齐抓共管、条块式监督管理模式, 易造成地区分割和部门分割的局面, 同时也容易形成法律管理空白。例如, 对危险货物托运人的管理, 就是几方管理的空白地带。另外我国有关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规章和标准多年修改一次, 有时无法反映新的情况。

4.2 文化建设问题

提高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加强安全运输文化建设是落实这一环节的重要手段。目前对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业务训练以及心理考察等方面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我国铁路局下发《培训导则》。但是, 进一步加强培训组织工作, 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长期性、基础性的认识仍是当务之急。

4.3 运输方式问题

集装箱运输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方面具有极大优势, 但我国铁路过去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曾经禁止使用集装箱运输危险货物。随着运输环境的变化和运输条件的改善, 我国危险货物办理站逐步减少。

4.4 信息化监控问题

随着铁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我国现在已经开发建设货运安全保障体系五大子系统, 其中与危险货物运输密切相关的是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其子系统包括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控系统、铁路毒品运输追踪系统、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及办理规定查询系统等。对各个系统的进一步建设和改进是当前运输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5 应对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5.1 规范法规制定

政府部门对危险货物管理也应该朝着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发挥综合交通的总体优势和组合效率方向发展, 其管理模式也应该由分散式向集中式转变。同时, 建立一套自上而下、切实可行的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使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更为安全和便利。

5.2 加强文化建设

应严格按照铁路局公布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技术培训导则》和《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技术培训大纲》的要求, 强化对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力量编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并能指导从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的教材, 以便重点培训站段的危险货物运输主管领导、业务人员和企业运输主管人员、托运经办人、剧毒品押运员和液化气押运员;加强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 提高从业人员学习规章、执行规章和落实规章的自觉性。同时, 开展诸如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经验交流会等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教育活动。

5.3 增加集装化运输

发展危险货物的集装箱运输, 不仅能提高运输的安全系数、节约包装、降低产品附加成本, 同时也有利于作业人员的人生安全和铁路环境的保护, 并且有利于开展多式联运。应选择分布均匀、运输量较大的车站进行进一步建设以符合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的标准。同时参照国际做法, 扩大集装箱装运危险货物的品类, 在全路实现危险货物集装箱的统一管理, 实时跟踪集装箱的动态。为避免危险货物集装箱的污染, 应加强相应的危险货物集装箱洗刷排污站的建设。

5.4 完善信息化监控

针对危险货物运输环节较多、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 各铁路局应根据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同时加强与其他铁路局的联系, 实时掌握和查询全局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分布、运行和停留时间, 对超时停留的危险货物车辆及时上报, 采取相应措施。各局应充分利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危险货物运输的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在途控制以及综合管理, 不断提高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6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也正在逐步展开。加强铁路危险货物安全管理既是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对铁路安全运输提出的更高要求, 也是我国促进和完善化工企业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各相关部门应不断提高对运输安全管理的认识, 从而更加安全、迅速、完整地运输铁路危险货物。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在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中提出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分析国内外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我国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铁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钱大琳, 罗江浩, 姜秀山, 等.国内外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2]熊天文, 帅斌.铁路危险货物运输[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3]姚宝松.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 27 (3) :109-115.

[4]孙文红.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2:128-158.

[5]郑向东.特种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1, 13 (5) :96-99.

[6]中国铁道企业管理协会运输委员会.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与安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

[7]陈泽军.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技术与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 篇10

近年来,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尤其是包茂高速陕西延安段“8·26”事故和晋济高速山西岩后隧道“3·1”事故等特别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声誉造成不利影响, 对行业转型发展带来冲击。

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主要车型。据统计, 我国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保有量为31万台, 罐车保有量约为16万台, 罐车占比超过50%, 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的重点。通过对多次事故的调查发现, 我国罐车管理制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管理制度尚未理顺, 存在空白、衔接不畅、冲突等问题, 影响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

本文对多个省份的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进行了调研, 系统梳理了罐车生产许可、制造、检验、公告、使用、定期检验和报废等环节的管理制度现状, 对罐体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提出了改进建议。

1 罐车管理制度现状

经过多年建设, 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和车辆管理的法规体系, 形成了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运输条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为基础, 以相关部门规章为支撑的危险货物运输罐车管理体系, 但因罐车管理链条长、管理部门多, 涉及的管理制度多, 仍存在一些影响罐车安全的问题急需尽快解决。

1.1 罐车生产与制造

根据相关法规, 生产罐车前, 企业必须获得企业必须获得质监部门核发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经信部门核发的“专用罐车生产企业许可”。资质核发后, 即可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车载罐体 (以下简称罐体) 设计、制造、自检等, 罐体不允许外购。罐体制造完成后, 在符合公告要求的二类底盘基础上, 进行罐车整车制造。罐车必须列入工信部发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 才能够进行生产销售。

1.2 罐体检验和罐车强制性检验

罐体的出厂检验,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 由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负责检验。根据质检总局规定, 质检部门认定或核准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许可证检验机构和特种设备检验机构 (汽车罐车定期检验RD7) 具备罐体出厂检验资格, 检验的性质是委托检验。

罐车的强制性检验, 由质检总局根据相关法规负责, 国家认监委制定了《机动车辆类 (汽车产品) 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确定了检验机构及统一适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和实施程序。

1.3 罐车产品使用

罐车产品使用主要涉及注册登记、营运准入、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验、维修与维护、道路运输证年度审验等相关管理规定。

(1) 罐车注册登记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册登记依据《机动车登记规定》及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罐车的注册登记工作, 对罐车核发使用性质为“危化品运输”的机动车行驶证。

(2) 罐车营运准入

罐车根据GB 18565《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和JT/T 198《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进行评定, 确定车辆技术等级为一级后, 罐体具备检验合格报告, 在满足其它法规要求的情况下,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为其核发道路运输证, 在运输证中明确罐车准运介质类别或品名。

(3) 罐车定期检验

罐车安全技术检验和综合性能检验只针对罐车的性能、配置、灯光和外观等进行检验, 不包含罐体部分。罐车的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验主要依据相关车辆安全技术或综合性能标准进行。

(4) 罐车维修维护

罐车维修企业 (不含罐体) 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许可, 企业按照《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进行, 并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进行维护。

1.4 罐车产品召回

2009年, 质检总局等五部委针对货运车辆和挂车, 联合发布了《关于对N类和O类车辆产品实施召回管理的公告》, 将商用汽车纳入召回管理范围。2012年10月, 国务院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 规定质检部门负责召回实施工作。

1.5 罐车产品报废

2012年商务部等四部委发布的《机动车报废管理规定》, 提出“全挂车、危险品运输半挂车使用10年, 集装箱半挂车20年, 其它半挂车使用15年”, 规定了罐式半挂车的报废年限是10年, 危险货物罐式半挂牵引车和单体罐车的报废年限也是10年。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仅限定报废汽车的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等五大总成不得进入市场交易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交易, 罐体是否属于拼装车定义中的“其它零配件”尚需进一步明确。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常压罐体设计环节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常压罐体的设计环节, 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对罐体适装介质规定不完善和对设计文件质量缺少监管。

(1) 罐体设计代码适用的介质范围有限

用于盛装不同介质的罐体, 对其设计时的计算压力、开口、卸料装置等有不同的要求, 国际上通常用罐体设计代码进行明确。联合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欧洲协定 (ADR) 等相关国际公约对品名表中液体货物逐一确定了适于装运的罐体设计代码。

我国的国家标准GB 18564.1《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2006版包含了38种介质的罐体设计代码, 新修订的该标准只包含74种。标准中规定的介质种类远少于实际运输的液体危险货物种类, 容易催生不按照规定介质进行充装及运输等行为。

(2) 常压罐体设计质量缺乏监督

我国常压罐体质量管理制度中缺乏针对设计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的相关规定, 没有管理机构对常压罐体设计进行把关。常压罐体生产定制化程度高、标准化程度低, 需要罐体设计单位依据客户需求、介质的不同不断变更设计, 更加需要对罐体设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ADR缔约国对常压罐体采用型式认证的手段, 对某一类罐体或罐箱, 首次生产时, 需要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并进行大量试验, 包括跌落、碰撞等破坏性试验, 对后续生产有一致性保证措施, 保证罐车的设计质量。

2.2 罐体制造关键环节缺乏管控

对企业罐体制造过程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未充分发挥第三方检验机构的作用, 对企业是否按照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选材、制造、测试无法见证。

2.3 罐车公告介质种类与罐体制造及使用环节衔接不合理

当前, 相关文件规定罐车的准运介质应与公告相一致。公告主要依据罐车生产企业的申报确定准运介质及其密度, 目的主要是防止超载。拟申报介质密度差异超出介质最大密度的10%时, 需要再次申报公告。公告中根据液体密度限制介质种类一方面会导致罐车承运介质种类减少, 罐车无害化处理后不能承运满足罐体设计要求却不在公告中列明的介质;另一方面, 公告对罐体相关的技术不专业, 不擅长, 由公告管理罐车准运介质的制度不科学。

2.4 常压罐体检验保障制度不完善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修订时, 关于常压罐体强制定期检验的规定被去除, 导致常压罐体定期检验顶层法律依据缺失, 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1) 缺乏对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制度, 出现了检验机构不愿对常压罐体进行检验, 部分从事检验的机构难以胜任, 检验走形式, 检验项目不符合规定, 出具虚假报告、价格过高等问题。

(2) 缺乏检验周期的统一规定。当前我国常压罐体的检验周期没有明确的规定, 通常与罐车的道路运输证审验周期一致, 即一年一检。检验过于频繁, 增加了企业负担。加入ADR公约的国家, 采用定期检验和中间检验相结合的方式, 定期检验周期为6年, 中间检验的周期为3年, 有不同的检验项目和要求, 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降低了企业负担。

2.5 罐体强制性报废制度导致资源浪费并影响运输装备整体技术水平

部分高价值、高质量牵引车及罐车经过10年运营, 其车辆技术状况仍然良好, 能够达到JT/T 198规定的一级车水平, 采用规定年限报废方式导致资源浪费, 运输企业购置可靠性高、信誉好的车辆产品的意愿降低。且《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中未对罐体是否与五大总成同步报废做出明确的规定, 对走行机构报废后罐体去向管理存在监管空白。

2.6 罐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工信、公安、交通运输等管理部门未就车辆使用性质管理形成合力。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设计生产阶段就应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保证实际使用中的安全。但负责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生产、登记和营运准入的三个部门未有效形成合力, 车辆使用性质界定不一致的情况广泛存在。

公告中缺乏用于运输某些种类危险货物的车辆, 运输企业只能购买普通车辆申请从事运输, 为运输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些地区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运输管理机构在罐车管理上未形成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 部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核发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证的罐车, 但在机动车行驶证上的使用性质为“货运”, 不利于在机动车检验查验、强制报废等环节对罐车严格管理。

(2) “一车一罐一品”的许可制度导致车辆运力资源浪费。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罐车道路运输证时, 需计算车辆是否超载。为避免本质超载, 近年来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准运介质许可逐步向“一车一罐一品”发展。许可到品名后, 运输企业即使清洗罐体后也不能运输其它货物, 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效率。

(3) 罐车不按照许可类项承运危险货物问题突出, 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

运输企业对罐体与介质的适装性认识不足, 不按照核发的介质种类承运危险货物的问题突出:一是汽车产品公告中找不到承运某些种类介质的罐车, 运输企业便购买其它罐车代替, 介质不同对罐体设计的要求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替用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二是企业在同一类、项下用同一罐车承运不同的货物, 也具有较大隐患, 例如第三类危险货物中, 甲醇和汽柴油对罐体截面要求存在很大差异, 混用会造成安全隐患。

目前的《道路运输证》对罐车准运介质进行管理只把住了入口, 对进入之后的罐车是否存在非法承运的行为难以管理到位, 需要研究提出更加有效的, 上下游联动的监督管理措施, 改革道路运输证核发的制度。

3 改进建议

3.1 加强针对危险货物设计、公告、使用等环节的衔接

(1) 扩大罐体设计代码所适用的介质范围。

目前GB 18564.1中规定了38种介质的罐体设计代码, 限制了运输企业所选购车辆能够承运的介质种类。应借鉴联合国相关规范及其他发达国家的相关成果, 结合我国材料、工艺发展现状、介质特性和包装要求, 扩大介质罐体设计代码的数量, 为企业生产提供充分的技术依据。

(2) 加强罐体设计质量管理, 抓好罐体安全的源头。

借鉴压力容器或罐箱对设计质量的管理措施及相关制度, 推行对罐体设计单位的资格管理。对罐体质量把关的关口前移, 对罐体设计阶段即进行质量监督, 借鉴ADR或罐箱管理体系中对罐体设计质量把关的先进经验, 探讨型式管理制度在我国罐车设计制造行业应用的可能性。推动罐体及其设计文件的规范化、系列化、标准化发展。

(3) 改进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公告和罐体准入管理制度, 完善准运介质种类与公告管理的协调性。

推动罐式车辆公告管理与罐体准入分离。一方面严格管理用于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的车辆二类底盘、整车、挂车和牵引车的公告审查和技术把关, 确保加装罐体后的罐车整车符合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另一方面, 强化对罐体的准入管理, 将罐车公告与承运介质脱钩, 推动罐体按照设计代码进行管理。

由第三方检验机构负责对罐体产品的性能进行检验, 对罐体设计、制造、检验及是否满足介质特殊要求进行见证与检验, 确保罐体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准运介质由检验机构提供检验报告进行明确, 公告只管理作为整体的罐车是否满足车辆强制性检验的性能要求、配置要求。

(4) 罐车道路运输证许可环节与介质种类分离, 发挥托运人的专业性。

各参与方负责其专业领域内容, 建立分工明确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体系。推动罐车道路运输证许可与介质种类分离, 充分发挥托运人对介质密度、特性等专业知识的特长, 由托运人与承运人根据车辆承载能力、罐体适装介质确定充装介质种类、质量。监管部门在充装、运输等环节, 对罐体是否按照规定充装货物加强监管。

3.2 充分发挥第三方检验机构作用, 加强罐车制造环节质量管理

推动罐体制造过程与第三方检验良好整合, 罐体制造的关键环节和试验由罐体检验机构进行见证与认可。依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罐体满足介质运输要求, 同时见证企业试验条件、试验流程、试验操作、试验人员满足相关要求。

3.3 完善常压罐体检验制度, 提出资质认可、技术规程、检验周期等规定

填补管理空白, 完善常压罐体定期检验的制度保障。从法规制度建设的层面, 明确常压罐体检验的负责部门、检验模式及责任方。

尽快提出常压罐体检验的保障体系, 包括对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可和质量监督, 参考国外的对罐体检验的管理规定, 结合我国罐体与罐车制造与管理的特点, 制定权威、统一的涵盖罐体、阀体、管路及罐体附属设备等对象的检测技术规程, 提出检验周期规定。

3.4 明确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使用性质, 形成车辆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制度

工信、质检、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建立罐车生产、检验、注册登记和营运准入等管理环节的协作机制。工信部应监督罐车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标准要求, 确保企业所生产的罐车本质安全。质检部门应要求检验机构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公安部门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车辆登记和营运准入环节中, 杜绝向公告中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范围之外的车辆发放“危化品运输”行驶证和道路运输证。

车辆行驶证和道路运输证核发时严格按照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核查车辆安全配置。避免因各部门管理要求的不同步、不协调而导致管理真空、影响管理效果。杜绝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车辆进入行业。

3.5 改进液体危险货物罐车报废制度, 避免社会资源浪费

严格按照标准设计与生产的罐车在能够通过定期检验的条件下是安全的。因此, 应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 一是明确罐车按照技术状况进行报废, 只要能够通过严格的技术检验, 就允许正常使用, 不能够满足检验技术的, 即使不够强制报废期限也应该退出运营市场;二是完善罐车报废的管理制度, 对罐体报废后的处置, 罐车达到报废年限罐体的重复利用问题进行明确。

3.6 增强部际协调, 理顺罐车管理链条

增强各部门之间罐车管理人员沟通, 成立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技术专家委员会,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对国外罐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外先进模式进行追踪, 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在罐车注册、营运、召回、报废等政策制定时加强合作, 清理交叉、填补空白, 使罐车多个关键管理环节互相呼应, 有效衔接, 提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本质安全水平。

4 结语

上一篇:坚忍不拔下一篇:克孜尔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