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2024-06-14

课程(精选十篇)

课程 篇1

一、以目标为核心的课程开发范式

美国著名课程学者坦纳夫妇指出,“课程有一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历史。”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形成于1918年,这一年博比特出版了《课程》一书。他率先将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扩展到课程研究领域,并提出了“活动分析法”的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泰勒在美国“8年研究”的经验总结基础上,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他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认为是课程开发目标模式经典形态形成的标志。在此书中,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4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毫无疑问,该范式把课程研究的使命视为寻找普遍的课程开发模式和程序,它是主宰人类社会的“技术理性”在课程领域的体现。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课程开发范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推进了课程领域科学化的进程,使课程开发过程摆脱了主观臆断、盲目低效。但它存在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1)坚持一种价值中立的立场,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机械的训练,人被物化,导致教育加工中的人性扭曲;(2)只关注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漠视非预设的或伴随性学习结果,歪曲了课程本质和功能;(3)教学评价也只是关注可预测的课程目标,造成课程内容在组织过程中的支离破碎;(4)知识被工具化,教学追求的是社会效用,课程成了控制的手段,缺乏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改造和重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总之,“课程开发范式”所提供的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模式,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它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课程领域岌岌可危”。

二、课程范式的转换——从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

美国20世纪60年代课程改革失败以后,人们开始对“泰勒原理”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一种普适性的课程开发模式产生质疑。1969年,施瓦布(J.J.Schwab)撰写了《实践1:课程的语言》,建立了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这标志着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课程开发研究范式的衰落。课程领域正在转向功能重建——从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

施瓦布的实践探究模式认为,课程理论是多元的,指导学校课程改革的理论不是“单数”,而是“复数”。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某一种理论的直接应用,而是要根据对课程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根据地对所有有关理论进行分析、选择,施瓦布把这个过程叫做“择宜”。为此,他提出了实践一—准实践——择宜的运作方式。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L.Stenhouse)也对“泰勒原理”进行了系统批判。他认为,课程不应该以事先规定好的结果为中心,而应以过程为中心,即以学生的行为为中心。况且,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本身就构成了目标,即目标内在于过程,具有生成性。“知识不是需要学生接受的现成的东西,而是要学生思考的对象;它不能被作为必须达到的目标来束缚人,教育是要通过促使人思考知识来解放人,使人变得更自由。”

与此同时,批判模式的兴起使得人们对课程的理解更趋于多元化。批判模式的代表人物阿普尔(M.W.Apple)通过描述学校中的“隐性课程”揭示了学校课程对社会的“再生产”。阿普尔认为,“学校之所以能够不依赖于(或不经常依赖于)强制性的外部统治机器就能发挥社会控制的功能,实现特定的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关键在于学校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这种以‘霸权’形式而存在的隐蔽课程。”批判模式的另一重要人物吉鲁(H.Giroux)认为,“一切文本都有其历史的以及文化上的局限性,其‘论述’或多或少都与一个社会的特定文化有关。”学校中的课程往往体现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从而忽视了其他的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课程越来越被理解为一种多维的文本:性别的、政治的、现象学的、审美的、自传的、制度化的、种族的、历史的、宗教的、解构的等。批判模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其观点虽有所偏激或片面,但它却把与主流文化相异的价值、观念、思想引进了课程领域,打破了现有的学科界限,从而使学生超越规定教材的意义和价值,依靠自己的经验重新建构知识,创造自己的“文本”。

课程范式终于走出了传统的课程封闭体系,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新的体系正在形成。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代表人物多尔(W.E.Doll)认为,泰勒的四个基本问题是“局限于现代主义下线性的以及因果关系的框架中”。“泰勒原理”把目标的选择放在了首要和核心的地位,“评价涉及的仅仅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而不涉及目标的适应性问题。由于目标是预先精心选择的,它往往被提升而超越于或外在于教育过程。”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教育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客观真理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不断的对话与反思来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而是绝对平等的关系;课程亦不再单单是向学生传递人类已经发现和认识的真理,而是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在这里,课程已经被赋予了学习者自身对它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由于学习者自身的独特性而更具有个性。

课程范式的转换是在社会大背景下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开发范式”的产生与20世纪上半叶科技革命的大发展以及人们对社会效率的追求密不可分。“课程理解范式”的形成也是基于社会的大变革。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复杂系统理论等新的科学理论为人们理解课程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在复杂系统的视野下,课程越来越表现出它的复杂性、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不确定性。课程再也不可能被局限在围绕目标进行科学化的课程开发的研究范式中,它越来越作为不同的文本被不同的人们来理解。

三、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课程范式的转换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 树立多元的、动态的课程观

课程不再只是课程专家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课程不仅体现了国家的意志,而且也渗透着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课程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子系统,它自身内部各要素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这种矛盾性推动着课程自身向前不断地发展;同时,它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也使得它处于一种动态的运动之中。具体到学校这个时时刻刻演绎着课程变化的小系统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将会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赋予课程不同的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方式也会使其在把握课程的过程中带上各自的特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体的教学情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会使得课程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中。那种教条式地看待课程的观点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树立一种多元的、动态的课程观。

2. 建构崭新的整合课程范式

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超越学科课程和儿童中心主义课程这两种课程形态,建构一种崭新的整合课程。整合课程的实质就是采取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比如,相关课程、广域课程、融合课程、科际课程等。在整合课程范式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当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生活都将被整合到课程当中。那种课堂上教师灌输式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将发生重大的变革,课堂将成为师生真正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场所。

3. 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突显,学生的发展既是制定课程标准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也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真正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7.230

[2]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328.

[3]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75-176.

[4]威廉F.派纳等.著理解课程[M].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走进新课程感受新课程享受新课程 篇2

目前新课程标准改革已经进行到了第十年,我很有幸参加了一轮完整的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确实是一次大的冲击,因为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转变。其实质是突出人文精神、培养研究性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实际能力。

我是在边学习新课程标准边运用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的,因而有些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有很多都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才慢慢领悟的。

一、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记得刚开始时,孩子们上课时对我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答案只是默默地接受,不敢有过多的疑问,新课程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中的主人。这一个理念就得改变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为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由“至高无上的尊师”转为学习的朋友、伙伴。教师不再一言九鼎,学生不再唯唯是从。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有异议、敢于创新。这样就会出现自主、合作、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实施。

正是这样一种理念使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我鼓励学生拿出自己的见解,我告诉学生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思想,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们开始慢慢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开始对我给出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疑问了,以前是一个问题一个孩子回答完了就完了,而现在是一个答案往往会引发许多争论。在课程改革的一千多个日夜里,我被学生的创新激情鼓舞着,被思维的火花碰撞着,我和学生一起品尝着成长的果实,一起品尝着学习的乐趣,一起感受着成功的喜悦……

二、要有充分的时空合作、交流

以前的教学方式是一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安排得满满的,学生有异议的也只是走场子,说说、议议,草草收兵,如“蜻蜓点水”。这样常常弄成事倍功半。新课程要求一节课的教学情况要通过实际反馈情况而定,教师要灵活处理课堂出现的情况,整体把握课堂,适时改变教学程序,为课堂中有异议、有质疑的问题多腾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发现中升华,在辩解中发展。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记得在分析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时,本来我没打算展开讲,只想让同学们了解二十年前后不同的杨二嫂变化的社会原因,然而有个学生却提出,杨二嫂能够如此大胆、泼辣,虽然有些过分,但在当时女性倍受压抑的封建社会还是很有进步意义的。这一番新的说法,可是我没有料到的,于是我就此改变了教学思路,让学生进行了一番争论。

三、创设情境,用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出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中许多知识点都是靠模仿、借鉴、发现、创新才掌握的。这就要有个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境,在有物、有意、有情的情境中,学生置身于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激活创新的思维。一句句佳句,一篇篇美文都是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的。

因此我尽量将枯燥无味的作业化为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近似游戏的过程中达到练习、复习巩固的目的,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布置的预习作业是让学生们画一幅画来表现课文的内容,上课时,同学们都拿出了自己画的画,于是我挑出了几幅画作道具,拿着画结合课文学习了《春》,图文结合,在图中找文,在文中读画,很快,学生们看着画就能够背诵出课文了。记得《皇帝的新装》这一课,几乎是在学生们的笑声中结束的,学生们拿着自己做的道具,极尽自己对课文人物的理解,把课文中的人物性格活灵活现展现了出来,演完后加上同学们的评论,这篇文章几乎不需要我再过多讲解了就已经很清楚了。还有《范进中举》这一课,为了让同学们对文中的细节描写有更深的理解,我特意让学生上台把细节部分表演出来,结果同学们通过表演对胡屠户这个唯利是图的市侩小人形象有了更加形象的认识。这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征,而且也加深了学生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外我们还举行了手抄报比赛、辩论赛、格言警句比赛、诗歌朗诵等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增加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重视课前预习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预习了才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讲才能主动,才能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因此,只有指导好课前预习,课堂才能有效地指导自主学习。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经过语文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参与下,我们总结出指导学生预习要注意的几点:

(一)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样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就高了。比如在教学《伟人细胞》之前,除了布置预习生字词之外,我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并为每件事起一个小标题。这样上起课来学生就提高了兴趣,课堂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词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比如预习文言文,我就让学生自己先翻译课文,把翻译不出来的地方作上记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就更加集中了。

(三)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我校的洋思教学也正是这样提倡的。因此我们力争从纯粹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教学中尽量少问,让学生多问,学生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标新立异,大胆假设,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行,从中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我们也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在学生读中相机指导,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在读中悟到的方法往往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结合问题加以疏导,就水到渠成。其实这和我们学校所提出的“洋思”教学方式一致的。例如教学小说《范进中举》时,我带领学生复习了有关小说的知识之后就没有再多讲,而是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自学,让他们自己找出学习这篇小说的突破口,然后自己去分析--其实孩子们的能力有时候是很难估量的,不妨给他们一些空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讨论了半节课后,他们概括出了范进、胡屠户的性格特征,甚至得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是这篇小说反映的中心。总之,阅读教学中应做到: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发挥其独立精神,奇迹就会出现。

六、拓宽学习渠道,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

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规定每个年级的课外阅读量,目的是督促师生把语言积累落到实处。如果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了量的突破,胸有万卷,“书生气”十足,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定会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这不是倡导学生像过去私塾教育一样死记硬背,但适当背诵经典作品、优美词句,可以让学生储存语言模型,发现语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械,以更好地受到审美感染。因此,我鼓励学生把课外学到的优美句子抄在笔记本上,并互相交流。作业时也有的放矢地延伸到课外,如:写出从课外学到的名言、歇后语、儿歌、诗歌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语言积累落到实处。

然而,虽然我在教学中>

然而,虽然我在教学中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也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但是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三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也进行了一些进行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成为“走场子”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是主体,教学设计中处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中教师成为多余的,是“走场子”。仔细观察有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这要不要讲呢?起初我是这样认为的,可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发现教师并不是不要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只让学生畅抒已见而没有教师精当地讲授和适时点拔,学生的思维不能深入;只让学生感受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引导,学生的创新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字析句,学生的学习很难升华。毕竟学生还是学生,他们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提示。要如何适时地讲呢?

(一)自主学习之前启发讲。

(二)合作学习之中提示讲。

(三)疑难问题之处明确讲。

(四)总结、归纳时补充讲。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要把握一个度

在新课程改革中,力求营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学习中常出现天南地北地乱侃一通,结果在短暂的40分钟里讨论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有时课堂中形成互相取笑、互相喧哗的休闲场所,上了几堂这样师生皆大欢喜的课后,我发现不行!这样课堂还是不是学习的主阵地呢?学习还是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呢?学生究竟学会了些什么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把握一个度。

(一)形成策略:根据学习任务采用几种相应的策略:1、先明确分工,再合作学习。2、先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基础好的,反应敏捷的会直接说出自己的见解,学困生就有可能窃取别人的学习成果来掩饰自己的.不足,久而久之形成他们原地踏步。

(二)把握契机:根据学习任务研究该不该分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也要有其价值性、必要性。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合作更要抓住契机。如遇到大家都期盼解决的问题,而又靠自己不能完成的;如有意见分歧,且相互争执的……

(三)强化指导: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适时地给予点拔、指导,倾听、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学会判断、质疑。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将合作学习开展得更出色、更有成效。

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教材又是在生活当中提取的,它只是一些较典型的,有一定思想内涵的生活素材。学生需要的又是多方面的知识,教材永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就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

(一)、灵活地使用教材。为了让教材更切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要努力地抓住生活中稍纵即逝的闪光点,调整教学内容,让语文学习更具实践性。如:在阳春三月常常下起了淅沥淅沥的小雨,泥土湿漉漉的,树木开始抽新芽,很适合植树。这时,将《春》提前教学,召集学生到雨中看雨、看天、看地、看树,再来学习,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二)、适当地改变教材。适当地改变教材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情感活动中,使学生更自主地探索、发现、想象、创新。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后,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也是在大海上,也是一艘快要沉的船,后来船沉了,故事的主要矛盾在一只救生艇上展开:这只救生艇最多只能载十人,而此时船上有十七八个人,而且当时海上的风浪很大,要想活下去,就得拼命划船和风浪作斗争,救生艇上的人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一起被海浪掀翻,要么船上就得有几个人自己跳下海去……当时船上有健壮的青年人、奄奄一息的老人、受重伤的人、手无缚鸡之力的富家小姐,那么究竟谁该跳下海去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争论,有人说还是应该留下老弱病残,因为那是美德,有人说如果老弱病残留下了,划不动船,还是得死,应该让年青人留下,可是那样又很残忍……虽然没有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这样的问题学生感兴趣,这让他们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在不同的情况下,要有不同的解决方式,最重要的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还在情感价值观上教育了学生。

(三)、大胆地拓展教材。课改中,更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要大胆地尝试拓展教材。如:在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时,我就让学生再思考生活中有多个答案的事例,结果是我所没有想到的,学生们的思维竟然那么活跃,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样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又推动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总之,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对我们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发课程享受课程 篇3

所谓社团课程化,即把学生平时的社团活动纳入特色课程,规范学生的社团活动,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按照课程的要求对社团活动内容进行规范管理,落实实施。

一、英语社团课程的目标

在学校构建社团课程体系的背景下,我们进行了英语社团课程的开发,先后设立了“英语地带” “英语短剧”和“英美文化”等社团课程。我们初步确立了“创设氛围、激发潜能、开阔眼界”的指导思想,以“拓宽学习途径,以生为本”为社团课程目标,以“提升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为教师发展目标,以“提高英语水平、拓展视野”为学生培养目标。

二、英语社团课程实施步骤

英语社团课程的实施分以下几个步骤:

1.全员参与,师生共成长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英语社团课程要真正落实,需要全体英语教师的共同参与。于是,我们根据师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社团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逐步形成了学校引领课程、全组教师参与的局面。在“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在学生自报、教师申报的基础上综合统筹确定了英语社团课程的具体门类。这些课程来自于学生、来自于教师,紧密结合每一位参与者的兴趣爱好,因此深入人心,效果显著。

2.纳入课表,系统开展

学校在兼顾教师课时量、学校场地、学生人数、课程效果等条件的前提下,确定了每周五下午为社团课程时间,并将其编入课程表。系统规范的课程管理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为社团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保障。一个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团队正在逐步形成。英语社团课程中语言类、表演类、文化比较类等不同形式的活动的有机融合,真正体现了学校课程的和谐共生。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我们把特色社团课程常态实施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中。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我们还探索总结出了“问题发现课、方案制定课、方法指导课、实践体验课、总结交流课”五种课堂教学形式。跨年级、班级的“组合式”教学,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如在开展英语短剧《音乐之声》这一课程时,打破年级、班级界限,采取多个班级整合的形式,让学生看到其他班同学的优势,让优秀的班级带动需要提高的班级。尤其是期末的展示评比活动,促使学生们相互取长补短,提高了英语学习能力。

在学校社团课程体系的建设进程中,英语组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结合学科特点,重点进行了阳光英语短剧和“世界之窗”英美文化的英语社团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阳光英语短剧社团隶属于学校的社团课程体系,旨在通过演绎英语经典话剧和原创剧本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一活动既补充了学生日常英语教学中口语练习的不足,也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世界之窗”英美文化社团则从英美餐饮和餐桌礼仪、英美节日风俗、英美历史地理概况等方面为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打开了一扇窗。这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4.以不同形式呈现英语社团课程

英语社团课程主要的呈现形式有以下三种:一是“英语地带”,重在提高英语听力;二是英语短剧,欣赏、体验并表演经典英语话剧、舞台剧;三是英美文化天地,多层次、多视角展示国外风俗与文化。不同的形式体现出不同的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下面以英语短剧《音乐之声》活动的实施情况来简要进行说明。

一是组建《音乐之声》表演剧组,由4名教师担任指导工作,再从众多报名的学生中选取33名参与社团。二是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场景。《音乐之声》的剧情有三个转折,但剧情的主轴仍是“音乐”——善于歌唱的玛丽亚,透过音乐来教育崔普上校家的孩子,最后打动了上校的心,终得美满姻缘。我们从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四个场景——玛丽亚与孩子们的初次见面,孩子们对玛丽亚的作弄和玛丽亚的内心独白,玛丽亚与孩子们一起学习音乐,以及最后大家一起排练音乐的美好场景。三是分配角色,指导表演。根据学生的外形、性格特点和知识水平,分配适合自身的角色,以求形神兼备。同时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进行自由结合,在排演过程中可以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四是展示、汇报演出。在期末时,剧组为全校师生进行展演。五是多元化评价。印制评价表,由自己、同学、老师以及家长进行评价,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

三、收获与思考

实施英语社团课程后我们发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较大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锻炼;家长感到孩子能主动学英语、看资料,他们很省心;教师在活动中认识到自身知识和技能储备的不足,从而不断地充电、提升能力。

课程 篇4

(一) 课程目标问题:目标重社会轻学生以及重政治轻生活。

长期以来, 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是注重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为国家需要的服务性, 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学目标仅仅提出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忽视了综合素质的要求。英语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训练的倾向有两方面的认识根源:一是在处理工具性与其他属性的关系时过分强调工具性的重要性, 忽视了其他属性的存在;二是在理解英语工具性概念时彻底切断了工具属性与其他属性的密切联系, 孤立、机械、狭隘地划定工具性的内涵外延, 从而导致了英语教学实践的片面机械, 英语工具性本身也成为僵死的概念。

从课程的目标来看, 虽然后来注重了内容的知识性与交际性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但选材过于强调国家的意识和态度, 目标重社会轻学生以及重政治轻生活, 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些课文过分强调国家的意识性, 忽视学生的具体的身心状况, 从而不符合我国中学学生的实际生活, 使他们难以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

以上问题可以看出, 课程管理目标与课程目标严重偏离。课程管理目标是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两者存在着一致性, 但现在中小学课程管理不是把目标定位在课程目标上而是定位在各种选拔的考试上的, 所以这种管理不是使课程的实施不断接近课程目标, 而是离它越来越远。

(二) 课程设置问题: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

从建国后,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是把学习英语与国家的建设和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当国家认为暂时不需要时, 就抛弃了英语课程;而当急需英语人才时, 就无限度加大英语的学习内容与学时。从课程的学时设置来看, 课程设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需要时就给予过多的课程时数;反之, 就给予极少的课时甚至取消课程, 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效果。建国后, 很长一段时间内取消高中英语课程, 以及后来对高中英语课程的急切加强, 课时急剧增加, 都体现出在英语课时的设置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稳定的标准。同时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又有很多学校擅自更改课程时数, 无原则减少或加大学生的上课时间,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综合发展, 形成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局面。

(三) 课程评价问题:课程评价重选拔轻发展。

长期以来, 受传统课程评价理论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英语课程追求表面的评价效率, 课程评价重选拔轻发展, 与课程标准追求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背道而驰。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理解不当。评价被简化为考试, 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过度夸大, 甚至形成考试决定论。

(2) 评价主体错位。学生在评价中只能被动接受评价, 没有地位和发言权。评价的主体是外部的学校和教育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压抑, 学生对健全人格发展的渴求被忽视。

(3)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 以及发展阶段的不同, 用单一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比较, 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状态, 造成学生较大的负面心理压力, 也使评价结果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

(4) 评价方式和内容单一。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偏重学科知识体系, 过于依靠纸笔形式和客观题的单一量化形式对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检测, 忽视采用有效的质性评价手段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身心发展所必需的心理素质、情感态度等进行评价。

(5) 评价结构失衡。评价过多重视终结性评价, 只关注结果, 不关注过程, 忽略了思维过程、体验过程、感悟过程等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终结性评价对教学过程严重干扰, 违背教育规律, 本末倒置。学为了考, 以考代学, 以考代教的现象依然严重, 导致本应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被简化为机械、枯燥的备考过程。

从以上列举的问题可以看出目前的评价现状与课程改革的发展方面和本质要求不符, 难以形成对课程发展的有力支持, 甚至会阻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因此, 有必要根据新课程理念和《高中英语标准》进行英语课程评价改革, 为推动英语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二、课程管理的对策建议

结果分析表明, 高中英语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是课程评价重选拔轻发展, 课程设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课程目标重社会轻学生以及重政治轻发展, 没有把国家、社会、学生、摆放在一个合理、稳定的程度上, 从而使高中英语课程的发展朝着一个曲折的道路前进。下面对课程管理提出对策与建议, 供课程管理者参考。

(一) 健全有效的专门课程管理机构, 强化课程规范化管理。

课程管理一直由教育管理部门来完成的, 而教育管理部门的综合性很强, 因此它的专门化程度不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要建立专门课程管理机构去解决这一问题, 才能进行有效而规范的管理。专门机构对加强课程规范管理, 做到有章可循, 充分发挥管理在课程发展中的作用, 是至关重要的。健全有效的专门管理机构, 才能保证课程有效地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施行, 有效地集中民众的智慧和观点, 是课程管理走上正规化的重要标志, 也是课程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另外, 还需要有咨询机构和各种专业学会, 以便展开各种调研活动, 集思广益, 推进课程的发展。这样做有利于课程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有利于课程开发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性, 也有利于促进课程管理机制的完善。

(二) 有效实施三级分权制, 科学确立课程管理体系。

1999年, 中共中央下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规定,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发展的适应性, 中国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课程将由集权走向分权, 各个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得到改变, 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这无疑逐步加大地方和学校的课程权利, 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时空间。因此, 应有效实施三级分权制, 对科学地确立课程管理知识与体系具有丰富的借鉴意义, 这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课程的分级管理、分级开发制度是目前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适合于中国大陆国情的、行之有效的课程发展体系, 但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的权限如何划分, 比重如何, 如何实施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等, 是一个因时因地而宜的问题, 值得我们继续研究探讨。目前国家给幼儿、小学、初中主动权较大, 但高中, 尤其是高中阶段, 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复杂。照理说, 年级越高, 国家就越应该放权, 让地方、学校有更多的课程设置自主权, 这样更有利于学校办出个性与特色。

另外, 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 应该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模式, 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 在全国范围内只采用某一种模式。同时, 课程管理体制也要创新, 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地方、学校、社会、家庭广泛参与的多层次的课程管理体制。

(三) 扩大课程管理的研究队伍, 构建健全的教师参与机制, 实现课程民主化管理。

富兰曾指出, 课程改革如何得以实施, 决定于教师的所思所为。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 远离学校、与学校教育关系不大的校外专家反而了解学校情况, 课程编写人员多为专家组成, 较少听到一线教师的呼声。因此, 有必要扩大课程管理的研究队伍, 吸纳教师成为课程管理的主体。教师参与课程管理不仅具有必要性, 还具有可行性。教师在课程事务中能够发出自己声音是教师获得对课程改革具有拥有感的关键, 这样有利于教师提升对课程改革的使命感, 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民主化管理。让教师成为管理的主体, 至少需要三个条件:第一, 管理部门要创设民主氛围, 营造民主参与的文化, 领导能够接纳意见, 而教师也愿意提供自己的智慧;第二, 管理者及有关部门能够为教师提供心理保障, 让教师在发出自己声音的时候具有安全感;第三, 管理者有一定的决策机制进行保障, 这种决策机制能够让教师参与进来, 并发出有影响力的声音。比如建立定时的课程管理对话活动、建立课程问题为本的教研机制等, 都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管理的参与。

课程管理民主化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课程管理民主化还需要机构设置的相应改革, 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领导与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与学校课程开发等关系, 具体如下:1.“中央”、地方与学校对课程管理的权力分配要科学平衡。2.课程管理的机构、参与人员、队伍构成多元化,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管是在制订各种课程政策, 还是教科书的编订、选用及课程管理机构的人员构成上, 都应注意吸引各方面的代表参与, 集思广益。3.增加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管理的发言权, 是课程管理民主化的最重要体现。学生作为课程的直接对象, 教师作为对课程的施行者, 他们对课程的支配权的大小, 决定了课程管理是否民主。因此, 要积极推行课程选修制及教科书多样化, 兼顾各个学校及不同学生的实际, 体现学生在课程上的民主性选择和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体。实践表明, 民主的课程管理, 尤其是教师与学生管理课程的权限的扩大, 是有效实施课程、最大限度实现课程目标的先决条件。

(四) 树立现代课程管理意识, 实施课程服务化管理。

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规定了国家课程的门类、总课时和课时分配, 同时又为“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留出课时, 这样的计划就需要相应的课程管理政策。一方面, 要强调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与正统性, 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 确保国家课程在地方、学校一级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 要明确下放的课程权利所承担的相应的责任, 同时, 要改变管理者的角色, 变“领导”为“指导”, 提供必要的指南或课程审议, 实现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的双向课程管理。最后, 管理者要树立现代课程管理服务意识, 与时俱进, 为广大课程实施工作者全心全意服务, 这对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五) 变革考试制度, 施行课程多元化评估管理。

中国的考试制度十分有必要走分权化的道路。实践表明, 过于集中的考试对课程发展弊端很大。因此, 考试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 课程管理有必要施行多元化评估, 这样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 加快新课程改革步伐, 完善课程管理机制。笔者认为, 高考考试与评价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采用新课程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高考模式。

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了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 又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高中新课程的“套餐式”模块、“学分制”管理, 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适合个人兴趣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及管理模式。在这种新的课程模式下, 传统的高考制度显然已经过时了, 取而代之的必将是适合高中新课程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高考模式, 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多次选择的条件和机会, 使每个中学生都尽可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大学, 使每所大学都能选拔到合适的新生。因此, 高考考试改革必须研究把考查学生的全面基础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要在考试方式、科目设置、命题思路、录取标准等方面深刻体现这一要求。

第二, 把学科的考试分成学科基础考试和学科水平考试两部分。

新课程将要求划一的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留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 需要按照实际学习的课程让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参加不同的考试。学科基础考试对应于必修的内容, 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相应的基本技能为主, 可以用等级制记分;学科水平考试对应于选修的内容, 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试卷供学生选择, 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 其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

第三, 发挥综合性评价结果的作用, 作为高校录取考生的重要依据。

高中新课程提倡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一方面, 应减少封闭性试题的权重, 增加开放性试题的权重, 加大对评分的投入和研究, 逐步减少开放性试题的评分误差;改变单一的书面笔试形式, 必要时增加面试和其他辅助考核方式。另一方面, 高考改革必须要体现新的评价理念, 也就是学生在学校中所获得的过程性评价的结果不应是与学生的高考无关的东西, 必须以某种方式把二者结合起来。现在要做的是, 逐步建立综合素质评价诚信等级认定机制,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评价诚信度, 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维吾尔线.国家意识与民族认同[EB/OL].http://www.uighuronline.cn/LAW/MZQUZZF/200612/2708.html.

[2]钟启泉, 崔允郭, 张华主编.朱慕菊主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62.

[3]龚雄飞.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问题与对策 (第二版)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7.

[4]刘彦文, 袁桂林.“当前世界课程管理的基本特征”.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0.1.

[5]张圻福.大学课程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231.

[6]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328.

[7]乔治·A·比彻姆著.黄明皖译.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129.

[8]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18.

[9]陈杨光.课程论与课程编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8.

[10]Fullan, M.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01:15.

[11]Kirk, D.&MacDonald, D.Teacher Voice and Ownership of Curriculum Change[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001, (5) .

学科课程论课程标准 篇5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学科课程论(含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是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实际英语教学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技巧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并向学生介绍当前最新的学科教学理念与教育动态。

本课程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授课、穿插英语教学基本功训练和教学录像观摩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考核方式采用百分制,期终成绩由期末笔试(占40%)与平时教学基本技能测试及教学观摩评价(占60%)构成。

《学科课程论(含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的课程教学要求是:

1.理论知识方面:将教学法方面的相关知识整理为“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外语教学法流派”、“英语知识(语音、语法、词汇)教学”、“备课与教案”、“教学评价”、“提问的技巧”、“纠错的技巧”、“简笔画教学”、“英语测试与评价”、“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情感教学与英语教学”等十几个理论专题授课;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根据所给课文书写教案,能根据所给文章进行提问,能运用正确合适的方式步骤讲授所给的语音、词汇、语法或文章等,能够正确处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但使学生对英语教学法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要求有所认识,有所了解,有所感受、而且使学生能理论结合实际,具有较高的教学实践操作能力。

2.教学基本功训练方面:注重学生的艺术基本功及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中英文板书、简笔画、歌曲教学、英文课本剧、教学游戏、英文童谣、绕口令、故事讲演、即兴演讲、幽默教学、非语言交际手段、道具的制作与使用等等,并同时在精神状态、教学姿势、服饰仪表、笔迹、面部表情、手势动作、音质语调、沉默与幽默、体味以及态度等交际能力方面有所进步。通过基本技能训练,要求学生能够唱40首以上的英文儿歌及流行歌曲,能用简笔画呈现实物,能够根据所教内容编写童谣,能够针对某一问题(如新老师的开场白、期末总结等)即兴演讲等等,并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

3.教学观摩活动方面:按照扶着走——带着走——自己走这三步培养计划,从一开始听课评课等学习过程到自己在教师的指导引导下开始说课讲课,再到独立走上讲台,使学生在大学四年当中可以经历一个相对科学完整的教学实践过程,为学生择业与就业提供帮助。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教学内容概要体现为:1 概论:语言与学习,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3教师角色的转变,4学习方式的转变,5外语教学流派概览,6教学方式的转变(多元智能理论),7教学方式的转变(任务型教学),8教学方式的转变(合作学习),9英语情感教学,10学习策略概述,11语言知识教学(语音、词汇教学),12英语语法教学,14听、说的技能教学,15阅读教学,16写作教学,17英语歌曲与英语教学,18 文化意识与文化教学。

第三部分:教学方案简要说明

该课程2学分,于第3学期开课,每周2学时,共计36学时。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技能训练和教学实践三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主要为教育教学的理念、方式、方法与革新,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技能训练主要针对英语课堂教学需要的儿歌童谣、板书、硬笔书写、简笔画、即兴演讲等方面。教学实践主要以见习与课堂微格模拟教学为主,重要培养学生英语教学实际操作的能力。其中,采取课堂测试的方式对教学技能与教学技巧进行测评。课堂微格模拟教学则安排每一位学生就给定的课文内容上一堂小课,要求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要求其余学生记录听课笔记,并组织学生在课后进行自评与互评,通过大量实践与交流,达到培养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目标。

第四部分:课程作业与考核评价的说明

课程评估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评分方式。总评成绩由平时课堂测评与教学实践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

1.平时成绩包括:英文书写(硬笔与板书)、儿歌童谣、简笔画、教育见习及见习总结(或小论文)、课堂微格模拟教学。2.期考方法与范围:采用开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重在检测学生对英语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方式及相关问题的理解,检测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及处理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定义、方式、方法等;

2)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就相关问题论述自身观点或提出创新意见;

3)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就给定的课文内容设计兼顾合理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方案。

3.期考试题结构和题型:

1)简答题30分:测试学生对教育教学理念、定义等的掌握情况; 2)论述题30分: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技能10分:测试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教学技能的能力; 4)教学设计30分:测试学生就给定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教学方案的能力。

第五部分 关于教材和学习参考书的建议

课程选用的教材为: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黄远振著,刘道义审,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年8月)学习参考书:

1.《英语教学法》(胡春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中学英语微格教学教程》(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评审,袁昌寰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

3.《剑桥英语教师宝典——趣味活动五分钟》(Penny Ur Andrew Wright著,黄小婷、董莉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4.《剑桥英语教师宝典——口语测评药方》(Nic Underhill著,刘新华、刘玉珍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5.《剑桥英语教师宝典——会话高手速成》(Friederike Klippel著,刘金娟、顾毅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6.《剑桥英语教师宝典——课堂图片显身手》(Andrew Wright著,张淑琴、柴学茹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7.《剑桥英语教师宝典——听力制胜要略》(Penny Ur著,李家荣、郭凤岐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脸” 篇6

[关键词] 微课程 校本课程 课程变化

“瞧,这是我们四(6)班王老师给我们开设的微课程《有趣的魔术》,可有味道了。”

“王老师给我们四(5)也上过,我们也喜欢《有趣的魔术》。”

“快来看,这是我们班的黄老师和微课程――《微电影之配音》。你们知道吗?上次我们学的是给动画片《猫和老鼠》配音,你们没有学过吧?”

“我们有《趣味24点》,还有《水果特攻》呢。”

……

这是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小学生在参观新布置的微课程文化长廊时的对话。小朋友们对自己曾经学过的微课程的喜爱和自豪感言溢于表。

钱清镇中心小学开设微课程课堂已近两年,开设出百余节微课程,有《我型我塑》、《巧手钩锦》、《指尖的艺术》、《神奇的莫比乌斯带》、《钱小好舌头》等趣味微课程,这些微课程的设置,引起了教师学生课堂生态的良性变化。

以往,各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常常仿照省、市地方课程,全校一门课程,一个内容,从一年级学到六年级(或是分成高低两段)。这样的好处是全校统一,声势浩大,单方面易出成绩。但弊端也显而易见,课程开发耗时费力,成本较大,同时由于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兴趣爱好,学生并不喜欢。这样,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钱清镇中心小学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入手,充分发挥中青年教师特长,引导教师因班制宜,因科制宜,积极开设短小精悍,趣味性强,富有特色的微课程,掀开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面纱。今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专家、同行的指点。

一、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小”了

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微课程入口小,时间短,内容精,目标微。该校开设的微课时间一般在10-30分钟之间,内容的选择和目标的定位尽量小微化。像该校好几位教师都开设了《趣味24点》,粗一看题,仿佛是同一堂课,细一观察,原来是迥然不同。三年级的祝教师开设的24点定位于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的应用,因为三年级数学刚教了九九乘法口诀表;四年级陈老师教学的24点侧重于写,侧重于算法的记录,通过算法的记录,理解运算的先后顺序;六年级高老师主授的24点则相对有难度,有挑战性了,因为他所精选的24点牌题好些需要运用分数乘除法,对习惯于整数算法的学生绝对是个考验,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一微课,彻底颠覆了他们脑中原来习惯的24点算法,本课学习之后,大家豁然开朗:原来24点还可以这样算。这样的微课,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每一次的目标都是比较微小的,每一个内容都是精致的,这让校本课程也微型化了。

二、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活”了

全校性统一的校本课程开发庞大费时,转变不易。钱清镇中心小学开设的微课程,不光让校本课程变“小”了,同时,也让校本课程变“活”了。课程开发,要让学生喜欢才行。体育张老师开始开设了一堂四年级《你追我赶》的微课,学生反应寥寥。有同学就说:“这跟体育课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叫微课呢?”结果,这《你追我赶》的微课最后只得取消。张老师在与教科室老师、组内同事一起讨论、探究之后,重新又设计了一堂微课《追风少年》。课前一天给学生布置了个作业,看谁能在微课上想办法追上风?谁就是追风少年。课堂上,学生劲头很足,虽然开始能想到办法的很少,但经张老师一点拨,大家如梦初醒,纷纷要求举手尝试。有的敞开外套向前跑,风把他的外套给吹了起来;有的握着红领巾的一头向前跑,红领巾迎风招展;有的女生解开自己的辫子向前跑,发丝随风飘逸;有的看到张老师准备的一叠报纸,拿起一张放在胸前向前跑,报纸被迎面的风紧紧的吹牢在胸前……这一微课当然大受学生欢迎,张老师的微课“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活”了。全体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发微课程,不变就“死”,会变才“活”,校本课程在“变”与“不变”之间越变越“活”。

三、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富”了

微课程小而美,短而灵活,适应性强,开发成本低,草根性的特点更便于牢接地气,让广大一线教师参与其中。它帮教师们克服了对课程开发的畏难情绪,战胜了对课程开发的畏惧心理,较好的激发了教师对微小课程开发的兴趣,满足了教师业务成长的心理需求和对课程开发的成功体验要求,使教师们积极投身于微课程建设中来。

老师们能针对学生平时具体学习需要,进行短时班级性校本课程开发。大家的思路很开阔,有结合学科知识探究、实践的,如数学学科的《巧算24点》、《有趣的数阵图》,语文学科的《趣味汉字》、英语学科的《我是英语小导游》等;有整合学科知识的,如《QQ空间》;有侧重健身活动的《快乐足球》;有注重技艺特长的《含“琴”脉脉》;有联系生活实际的《水果特攻》(生活中的水果知识解秘);有来自学生玩具爱好的《魔方》、《我爱炫酷空竹》;还有《有趣的魔术》、《微电影》等综合性课程……内容广泛,科目众多(具体见最后附表:钱清镇中心小学几年来开设微课程内容汇总)。它的灵活多变,它的应需而生,促使更多、更好的微课程不断涌现。微课程改变了以往校本课程几个课程一成不变的开发模式,它应学生需求而生,为学生成长服务,为体验成功服务,为优化教育教学服务。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多少,它就有多少;教育教学的优化要求有多少,它就有多少。微课程,让校本课程越来越“富有”。

四、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趣”了

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微课程首先在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微课程变得更有趣是该课改研究的一个重点。英语黄老师设计了一堂三年级《英语单词一家人》的微课,family中有daddy、mummy、brother、sister、baby五个单词,如何让学生爱上这一课且有别于平时的英语课呢?黄老师颇费了一番脑筋,后来她把这五个单词一家人与五个手指结合起来,让学生推荐哪个手指当谁daddy,哪个手指当谁mummy…….并说明理由,学生兴趣盎然。更绝的是,进而她又让大家把这些人物画在自己相应的手指上,边唱歌曲边用手指表演,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一堂微课下来,也许,这几个单词学生并不个个能读得准确,但课堂上洋溢的趣味会让他们终身难忘,学习的兴趣会渗透到其他课堂。

五、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群”了

钱清镇中心小学微课程经过近两年的开发,逐渐积少成多,结小成群了。

为更好的利用现有微课资源,学校教科室组织老师进行研究、讨论。有道是独木不成林,一课难称雄。学校决定整合、提升微课资源,把相同、相近、相似的微课整合成一个个内容丰富,渐次上升的微课群,使短小精悍的微课更有深度和广度,更受学生的欢迎。

例如:有不同老师开设同一内容,但目标定位不同,教学对象也不同,可组合成群。如前面所述不同老师开设的《趣味24点》。

有内容不同,但学科上颇为接近的微课,可组合成群。如《精彩签名》、《钱小好舌头(绕口令)》、《趣味字谜》、《玩转汉字》、《动画成语》、《对子天地》等都可汉字有关,可组合成《神奇的汉字》群。

有内容不同,但内容上相关联的,也可组合成群。如《精彩有“线”(线描画)》、《趣味书法(线条)》、《简笔画动漫》、《一挥而就(一笔画)》等可组合成《有趣的线条》群。

……

微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学校校本课程的诸多变化,丰富了课程设置,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师生关系良性循环,对营造校园和谐、上进的生态环境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微课程,微学习,让校本课程华丽转身,轻松“变脸”。

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质量 篇7

笔者认为, 有必要进行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提倡教师树立课程资源意识, 努力成为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 走出课堂和学校, 让学生在大语文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语文, 感受富有语文情趣的学习过程。

一、教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让教科书不再是唯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 学校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过去那种单纯依靠一套语文教科书的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开发教材, 创造性地改进教材, 为语文课堂引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使语文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结合我校语文学科特色建设需要, 我们在开发教材性语文课程资源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 编写《各年级读写目标指导纲要》 (简称《纲要》) 。

在《纲要》的编制上, 采用横、纵坐标式。横坐标有阅读目标、阅读范围、阅读数量、读写指导、读书笔记、写作 (口语交际) 数量等;纵坐标有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等。一至六年级都构建了这样的读写目标指导纲要, 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在读写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活动是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 为学生推荐的都是内容健康、思想积极向上、有一定审美价值与生活情趣的文质皆美的作品。当学生与作品对话、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的时候, 他们的情感和人格都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唤醒与提升。如《爱的教育》、《儿童道德修养》、《影响中国孩子的100个经典童话》等书籍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 编写《古诗文背诵导读指南》 (简称《指南》) 。

《指南》共分十二章, 每章为一个年级的一个学期教学内容, 共收录古诗文144首 (篇) , 分为“必背古诗文”和“补充推荐”两个部分。必背古诗文以人教版《语文》中选入的古诗文为基础, 补充推荐《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列出的古诗文。每天清晨, 一阵阵悦耳动听的诵读声从各个教室传来, 校园中处处飘逸着书香。每年的“读书节”, 我们采取不同的形式对古诗文背诵的落实情况进行验收, 教师们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诵读成果,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去年“读书节”上, 学生表演的“古诗情景剧”、“配乐吟唱”等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唱诵古诗文的声音取代了平时哼唱的流行歌曲, 经典古诗文在学生的心田落地开花。

3. 编写各年级校本教材。

现行的教科书中编选了许多经典美文,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使学生少做题, 多读书, 有效提升第三课时的教学密度, 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各年级《拓展阅读》校本教材。基本做法是:就语文教学中与某一阅读材料相关的主题, 搜寻更多的材料加以整理、组合。材料的选择力图做到新颖、可读性强;每篇材料后提供“阅读思考”和“链接”, 使学生读后有所思, 加深学生对课堂阅读材料的理解。通过开放式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直接接触更多的阅读材料, 开展阅读实践。校本教材的使用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 成为我校推进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最明显的变化之一。

二、活动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让语文学习充满乐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结合新课程改革, 我校努力构建各具特色、形式活泼、新颖有趣的语文校本课程。在每周三的兴趣活动时间开设了动态活动课程, 如文学讲习、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电视演播、笔会、辩论会、时事发布会、读书报告会、时文赏析会……让学生从小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主要介绍三项活动。

1.“走进秋天”活动。

结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 (上) 第三单元“秋天的图画”的学习, 把学生的目光从课堂引向大自然, 让学生了解秋天, 围绕“自然之秋”、“文学之秋”、“艺术之秋”、“民俗之秋”四个专题, 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自然之秋”小组去郊外、公园等地, 走进秋天, 仔细寻找、捕捉秋天的足迹, 用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看见的秋景。“文学之秋”小组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写“秋”的诗词、谜语或美文片段, 以朗诵形式进行表演。“艺术之秋”小组寻找以“秋”为主题的舞蹈、歌曲等, 进行展示、欣赏、学唱。“民俗之秋”小组寻找与“秋”有关的民风民俗, 以故事、诗歌形式进行展示。通过活动, 激发了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学生学会了观察秋天的景物及气候特点, 感受到秋天的美好。活动也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和搜集、选择、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 学生的观察、表达、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2.“月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

结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 (上) 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开展“月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第一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词语, 了解月亮的名称、别号。第二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诗词, 感悟中国文学中“月”的风姿和情韵。第三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散文, 品读咏“月”的美词佳句。第四组收集有关月亮的科普文章, 了解关于月球的科学知识。第五组收集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 感受神话传说和古人对月亮寄予的深情。第六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歌曲, 聆听赞“月”的歌声, 用歌唱的方式寄托对“月”的情思。这次活动将语文学科与美术、音乐、社会等其他学科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及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中, 在不同内容和多种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 开阔了视野, 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 就语文学科来说, 又将看、听、说、写、读、品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综合在一起。整个学习过程中,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处不在, 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

3. 学古诗、创作诗歌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在于让学生得到尽量多的表现机会, 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结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上) 第五单元“轻叩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 向学生介绍了不同朝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作者的经典作品。“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的学习, 使学生沐浴在浓浓书香中, 尝试着诗歌创作。这里仅举两例学生习作:“密密麻麻风吹绿, 不怕暴雨与山洪。身躯折断根还有, 春雨哗哗一束丛。” (《小草》) “秋风吹散残存叶, 遍地弥天舞落枫。任怨任劳深入土, 来年只为树还红。” (《落叶赞》) 通过实践创作, 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到这样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观察和想象是写好诗歌的秘诀, 只要善于观察, 大胆想象, 生活中便处处有诗歌。学生的诗歌创意多多, 精彩纷呈, 叫人忍不住拍案叫好, 情不自禁地为他们的付出和收获喝彩。听着、读着学生们写的一首首小诗, 教师们的心一次次被震撼, 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惊叹, 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喜悦!

三、环境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让语文融入学生生活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图书馆等场所, 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 将其赋以生命的活力、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 从而熏陶学生的情感,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我们着力把教室建成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心, 在教室里张贴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 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里的图书角、评比栏、习字栏。在校园的草坪上树立“小草正在睡觉, 请不要打扰她”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提示牌。图书馆的标题性口号为“浸润书海”, 每天的借阅工作由各班的自主管理小干部轮流负责, 并将学生的读书感受张贴在“自主管理”园地中, 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 学习语文, 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 健康成长。

适宜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普遍受益。学生最大的收获就是:人文气质得到培养, 举手投足文雅大气, 认知面得到相应拓展, 阅读习惯得到培养, 阅读兴趣得到激发。最直观的效果就是:校园里的书香气息越来越浓厚, 学生习作的水平得到提高, 学生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少儿刊物上发表优秀习作30多篇 (首) ……

课程领导:学校课程计划编制 篇8

一、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的目的

1. 清晰学校阶段发展脉络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把课程计划与配套实施的学校阶段发展规划相联系,形成跨学年的课程方案。这是因为,尽管从一所学校办学的理念与培养目标来看有其延续性和长期性,但学校依据办学实际在不同发展阶段会提出不同的行动目标与内容。由此,校本课程计划无论目标、内容还是实施、管理,都会既体现继承性又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也就意味着,到了一定阶段学校对课程计划进行调整是必须的,但在某一阶段保持课程计划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事实上,学校阶段发展目标需要依托课程来实现。因此,编制学校课程计划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课程行为,也是一种具体化规划目标,进一步清晰学校阶段发展脉络的研究行为。

2. 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质是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课程转化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创造性实践,它至少包括了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生评价。编制学校课程计划,就是学校借以“课程”把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融入校本课程体系中,从而实现国家课程在学校层面的有效整合与个性化实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仅仅把省市层面的统一的学年课程计划简单地照搬及实施,就不能被称为课程的校本化。

3.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学校课程计划明确了不同岗位教师的工作目标、内容、要求和工作量,它有助于教师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与实践方向;同时,课程计划所提出的实施要求又促使教师反思以往的实践内容与行为,针对目标与要求进行研究与改进。此外,课程计划的编制不仅仅有校长的领导,更有各层面管理人员乃至教师作为课程领导者共同的研究、实践与反思,所有这些都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专业能力的提升。

4. 提高课程实施品质

编制学校课程计划无论是作为课程领导行为还是学校管理行为,其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三方面的共同提高,即学生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方面的专业提升、学校方面的持续改进。事实上,在一份课程计划中必然包含着课程实施的内容,也就是学校对实施该计划有着明确的实践要求乃至标准。它也清晰地体现着校长以及整个课程领导团队以提高课程实施品质为目标,对某个学校阶段课程教学的总体改革思路与操作构想。

二、学校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

通常,一份学校课程计划或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学校背景分析

学校背景分析通常采用的是SWOT分析法,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 ty)、威胁(Threat)。借助SWOT分析法,把学校内外部资源与办学环境进行系统思考,从而找准问题,再结合国家课程确定切合办学实际的课程目标与建设构想。

2. 课程目标

通常,学校课程目标包括三个方面:课程建设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课程建设目标是依据上海二期课改所提出的课程类型划分及其操作目标与要求,阐述校本课程体系或模块中不同课程实施后期待达成的目标或是解决的问题;学生培养目标是不同阶段不同课程实施后期待学生产生的行为表现;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是指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开发、建设、实施、管理或评价后期待产生的专业表现。

3. 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主要包括内容、时间、人员上的统筹协调与安排。这部分主要包括三类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学校活动安排、课程表,教师工作量等方面的思考与设计等。学校课程计划中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不能违反市课程计划所规定的课程与课时数要求,同时,学校对调整的课程、课时必须加以说明。

4. 课程实施与管理要求

课程实施、评价与管理是保证学校各项目实现的重要环节,也是凸显学校基于提高课程实施品质,在具体操作上的独特思考,因此,这部分的陈述应该具体而明确。事实上,通过这部分的陈述,我们应该能够清楚地看出,该计划方案的实施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并且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哪里。

三、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的基本步骤

1. 做好调研,凝聚共识

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一样,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应该是一个自下而上、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是因为,首先,无论是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还是课程的“两次转化”都需要建立在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和条件之上,也就是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其次,在课程计划的实施中,教材的校本化处理、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生评价更需要全校师生凝聚共识,形成既基于学科差异又体现学校整体思路的步调一致的操作内容;最后,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特色创建等具体化为课程内容,也需要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以集中民智、紧扣目标、完善结构、体现特色。因此,编制学校课程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广泛调研,从而凝聚共识,形成共同的目标与行动要求。

2. 整合资源,形成体系

实现课程整合的前提与基础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包括了社会、家长、教师、学生等。一份好的课程计划体现的不仅仅是学校管理层面的思考,还体现了学生、教师与社会的需求。学校课程的研制需要达到基于问题、面向未来、紧扣目标、结构合理、强调操作、体现特色等要求。此外,课程管理方式的转变也为基层学校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充裕的操作空间。学校应该依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基础、特点和条件提出与建构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既能体现国家课程方案的内容与要求,又能彰显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或是努力的方向,从而把三类课程从目标、内容、实施到评价都有机地整合在校本层面,融入学校独特的思考。

3. 明确目标,具体内容

在充分统整学校教育资源,形成框架性的课程体系之后,第三步就是明确目标,计划具体化。无论是学年的还是阶段的课程计划,其目标都应该与具体的课程密切联系在一起,以增强不同课程目标达成的可检测度。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计划目标应该与学校阶段发展目标实现有机统一。首先,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实现学校课程计划的动态调整,有利于校本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与校本课程体系的持续完善;其次,有利于学校办学理念与阶段办学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最后,有利于课程实施与学校行政管理的深入融合与相互促进。我们在达成课程具体化目标时也需要注意,首先,必须贯彻执行政策要求,不能随意改动国家课程方案;其次,必须基于学校的基础,不能不切实际地开发、建设和实施所谓的特色课程。

4. 规范文本,凸显校本

一份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与实践过程,它遵循着教育科研的一般规律,体现为对教育实践的逻辑思考。一份完整的课程计划在结构上是逻辑化的,在表述上是准确严谨的。课程计划在编制过程中不仅要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和充分分析背景,还应该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管理与评价上凸显校本的思考,也就是说从问题到评价应该像系统化教学设计中所提出的“一致性”要求那样,体现出校情的真实性、方案计划的可操作性以及目标的可达成度。

整合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篇9

一、拓展现有教学内容,串编简易读本

初中化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这就决定了初中化学不可能对教学内容涉及过深、过广,而这正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可以以课本为中心,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拓展。例如,由于学生所处地域不同,而各地又有一些独特的化学现象, 如不同地域的水的酸碱度不同,就会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在编写校本课程时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将这些内容充分吸收到读本当中,让学生对“酸碱度”的教学有一个更具体的认识,甚至可以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当然,要串编化学知识简易读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实现这一个目标,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将网上的一些内容进行改编,这样就会降低难度。

二、将课堂实验与课外实验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占有很大比重,一些实验需要教师演示,一些实验需要学生自己去做,还有一些实验由于受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空间的限制,在课堂上无法完成,而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完成。例如,学习《爱护水资源》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当地有关水资源的情况。如果涉及到实验,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当然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教师必须做好实验预设与指导, 并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总结,且要予以务实的评价。

三、将生活现象上升到化学理论高度

《新课程标准》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化学现象,例如相克食物搭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其原因就在于两种不同食物当中的一些物质相互间会发生反应,从而生成有害物质。如草酸与钙相克,因此豆腐不宜与菠菜同吃,是因为菠菜中含有草酸较多,易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不能为人体吸收。将生活中的现象上升到化学理论,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都很有帮助。当然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的整合还要注意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校本课程不能与课程内容相冲突。 有些地方,为了体现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将校本课程安排到了正常的教学当中,这样无形中加大了教学量,进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这样的校本课程不但不会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反而还会对正常的教学产生干扰。

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符。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且要考虑内容的难易程度,并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才会对校本课程感兴趣。如果校本课程以过于严肃的形式向学生呈现,这样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校本课程资源的整合要充分发挥教师合力,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校本课程的开发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还需要其他教师的支持。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合力,才能有助于校本课程发挥最大的效能。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做的工作是比较多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多关注、多思考、多积累,以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良好的效果。

微课程及微课程教学 篇10

微课程及其录制

微课程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 (微视频) 为主要载体, 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 (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 或教学环节 (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 , 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1]。更简单易于理解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内容短小, 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2]。

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且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技术门槛低、制作易上手, 传播成本低等特点。微课程制作时要突出“微”、“小”、“精”的特性。微课程只能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一个重点、难点、疑点、考点。在某一个微课程中, 知识的讲解不能涉及过多内容, 面面俱到的讲解不是微课程。

有不少教师制作的微课程并不是微课程, 只是一段微视频。因此我有必要澄清对微课程的一些错误认识。微课程不是教师以前讲课用的多媒体课件, 也不是一节课的浓缩版, 更不是一节常规精品课的视频切片。微课程不等于完整课堂的局部片段, 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也不是原有课件的简单分割或重复, 而是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重新进行深加工。有些教师制作的微课程从本节课的引入到知识的讲解, 直到布置作业, 一应俱全, 把一节普通课的内容浓缩到十分到十五分钟内, 这显然不是微课程。

1.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流程

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有一定的流程可以遵循,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选题、设计与制作。

(1) 选题。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 整理一个清单, 将一节课的内容分成三到五个知识点, 并列出这些知识点的清单。

(2) 设计。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的特点, 创新地设计出不同的信息化教案, 包括PowerPoint课件中图形、动画的设计, 其他视频的引用, 图片、Flash动画的插入等。

(3) 制作。课程的信息化教案设计好以后, 主要以PowerPoint为载体, 然后利用录屏软件或用摄像的方式录制微课程 (一般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 。录制好以后, 对所录制的内容进行后期加工处理, 如去除噪音、添加字幕、在视频前面添加片头等。

微课程的制作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要根据课程的要求, 选用不同的制作形式。以下是一些微课程制作的常用形式。

(1) PowerPoint动画的视频。根据知识点, 特别是一些知识的疑难点, 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概念, 要通过PowerPoint动画来展示这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这对教师的PowerPoint应用技术要求较高, 要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程, 教师一定要掌握PowerPoint的应用技能。

(2) 公式讲解的视频。对于理科的教学常常涉及很多公式, 可以利用PowerPoint先制作出这些公式出现的动画形式, 在讲解的过程中, 根据讲授的内容, 让公式慢慢随着讲解的进度逐渐出现。再配以书写笔的标注进行讲解, 如果全部用笔书写, 会出现由于书写不规范占用过多版面的情况。

(3) 插入Flash的视频。一些质量很高的Flash动画, 也符合自己的教学要求, 可以直接插入到PowerPoint文档中, 然后对插入Flash动画的PowerPoint屏幕进行录制。当然也可以对Flash动画文件进行个别内容的修改, 使其更加符合自己的教学需要。

(4) 插入视频的视频。很多微课程在制作时, 需要配合一些视频进行讲解, 需要的视频不一定都要自己录制, 可以把网上下载的视频进行剪辑后插入到PowerPoint文档中, 再根据视频内容进行讲解。或通过录屏软件在后期制作时把视频插入到已经录制好的微课视频中。

(5) 利用Word文档进行试题讲解的视频。对于Word文档中的试题, 可以利用书写笔进行书写讲解, 然后直接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

(6) 画图板 (绘图软件) 制作视频。电脑中自带的画图板或绘图软件, 由于可以方便地调出各种不同色彩的笔, 也能够方便地绘制出一些简单的图形, 因此很适合小学教师制作微课程时使用。

2.微课程的录制形式

(1) 微课程的录制软件

制作微课程可以有多种形式, 最常用的是用录屏软件进行屏幕录像,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 不仅可以将录制的内容保存成多种格式的视频文件, 还可以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剪辑和编辑, 对声音进行降噪或重新配音。Camtasia Studio功能比较强大, 可以满足微课程录制的基本需求。另一个录屏软件是国内的“屏幕录像专家”, 它也可以录制多种格式的视频文件, 并且具有较高的清晰度, 也可以对声音进行降噪处理, 或重新导入声音, 但是对视频的再编辑功能有点欠佳。如果不需要对录制的视频重新编辑, 添加艺术效果, 后者也是不错的选择。两款软件都能录制出高清晰的微课程。当然你也可以采用其他录屏软件。目前, 在PowerPoint2013版本中, 利用微软最新的Office Max插件, 可以轻松地录制出微课程视频。

(2) 微课程录制过程

实际的录制过程是:在电脑屏幕上进行书写, 然后用录屏软件进行屏幕录制。电脑屏幕上可以是各种形式的界面。常用的有:1PowerPoint放映时的界面;2绘图软件显示的界面, 如Windows自带的画图板、绘图软件 (如绘图软件SmoothDraw) ;3Word界面等。总之, 只要是电脑屏幕呈现出来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屏幕录像软件将其录制为视频文件。目前, 录制界面通常是PowerPoint界面, 它可以呈现各种图形和动画, 对一些抽象概念的讲解很有帮助。对于小学低年级, 可以用绘图软件SmoothDraw, 它更多侧重于书写功能, 可以方便调整出各种颜色, 也可以插入简单图形。

微课程的制作,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角度而言, 要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经验。要努力使微课程视频在内容上具有科学性、准确性、逻辑性、知识性。同时还要求教师有常用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能力, 熟练掌握PowerPoint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置技术, 还要注意PowerPoint课件的设计艺术, 如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的搭配, 选用的字体字号及其设置;还要掌握视频的裁剪编辑技能, 屏幕录课软件的应用技能。另外从视频制作的角度, 要努力提高微课程视频的视觉效果, 使微课程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

微课程的教学

录制微课程不是目的, 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微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微课程的录制要呈系列化, 即按照课程的章节顺序录制微课程, 让学生有选择地自主学习, 通过使用微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每个微课程时间较短, 同时可以在任意移动终端呈现, 这改变了原来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学生个性化地选择, 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即根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自主学习。

1.翻转课堂教学

如何把微课程应用于课堂教学, 是目前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话题。目前谈论的比较多的是翻转课堂教学,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创建微课程;学生在课下观看微课程, 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讨论做作业。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在课堂上学习知识, 从新课的引入, 到知识的讲解, 直到最后布置作业, 全在课堂中完成。由于教师的备课和授课是针对班级中等学生而进行的。这样, 课堂教学模式, 成绩好的优秀学生实际上一半知识不需要教师讲解即可理解明白, 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一半知识在课堂上听一遍是听不懂的, 因此课堂上常会出现玩手机、睡觉的现象, 而作业的完成、巩固复习以及知识的内化是在课下进行的, 而课下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常常又没有办法解决, 久而久之, 学生厌学, 成绩分化。翻转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在课下, 即普通浅层知识的学习在课下完成, 学生利用微视频自主学习, 通过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梳理, 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而在课堂上, 通过学习小组间的相互展示交流, 进行讨论, 小组内解决学生提出的大部分问题, 然后再讨论提出本组的问题, 全班内进行交流讨论,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将知识的内化 (即深层知识的学习) 在课堂中进行,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进行个性化的讲解和辅导。这样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数字化微资源整合的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来源于美国, 而国外的学生自己可支配的学习时间较多, 中国的国情是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 平时书面家庭作业较多。如果多学科的平常课堂教学都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实际上很难实施。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般适合于学习较自觉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 同时要实现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 一定要有网络平台做技术支持, 即通过网络平台对微课程视频进行管理,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和检测, 以及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和交流等功能进行辅助教学。

在目前网络平台建设过程中功能不太完善的情况下, 同时受多年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 社会、家长和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又鉴于我国目前学生学习的现状, 即白天上课时间较多, 课下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 不少学生在课下没有时间 (或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不愿意) 观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采用数字化微资源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上仍然可以观看微视频。在学生课前进行浅层知识预习的情况下 (可以布置适量预习的微课程) , 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接受能力, 把各种微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组合成一节好课。这些微课程资源可以是自己录制的微课程, 也可以是网上下载的经过加工了的微视频, 把这些微课程、课件、微视频等微资源经过加工组合, 呈现在学生面前。我认为这是目前符合现代中国学生现状的做法。

微课程的使用范围很广, 不仅可以在课前预习中使用, 也可以在课中讲解时使用, 更可以在课后复习时使用。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都可以利用微课程进行自主的学习。但是, 微课程仍然是教学中的辅助手段, 不可以替代教师的作用, 它只不过是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如果真正能够把微课程应用得好, 既有充足的微课程资源, 同时有完善的网络平台进行技术的支撑。微课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确实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语言表达的能力、思考探究的能力, 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性, 发展学生个性。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微课的设计制作与评审指标解读.ppt》, 2013年2月28日.

上一篇:CO2保护焊下一篇:风险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