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推拿手法

2024-06-25

大推拿手法(精选九篇)

大推拿手法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1年10月在我科行大推拿手法整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90例, 男52例, 女38例;年龄25岁~58岁;均经CT或核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确诊, 排除其他病变;以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为主症, 伴有不同程度腰椎畸形及活动受限, 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 由责任护士对病人心理、功能锻炼、防压疮、排泄、疼痛、功能锻炼、病情观察等实施全程护理。①心理护理。护士详细向病人解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治疗、预后, 使其正确认识疾病,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病人了解大推拿整复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让接受了本治疗方法并成功治愈的病人现身说教, 以消除病人对整复效果和功能恢复的忧虑。②床上大小便的护理。大推拿手法整复前3 d开始训练, 解释床上大小便的重要性, 取得病人的配合, 病人大小便时用屏风或布帘遮挡, 保护隐私, 训练时尽量减少病室探视人员, 减轻病人心理压力, 排便后及时督促健康助理清倒排泄物, 及时开窗通风,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大推拿手法整复后6 h禁饮食, 6 h后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 避免产气食物, 如牛奶、豆制品、马铃薯;多进食水果、蔬菜、多饮水, 忌辛辣、油腻食品。发生尿潴留时, 可给予心理疏导、热敷下腹部、诱导排尿等, 鼓励病人自行排尿, 若不能自行排尿, 可按摩排尿甚至导尿。3餐后0.5 h~1.0 h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 预防便秘发生, 3 d以上无大便、病人自觉腹胀, 应及时报告医生, 给予果导片口服或番泻叶焗服, 并观察用药效果。③体位护理。大推拿手法整复后给予睡硬板床, 腰部垫15 cm~20 cm厚的软枕, 以保持腰椎过伸位, 利于恢复腰椎正常生理弧度, 10 d内绝对卧床休息, 2 h翻身1次, 用我院自制渭良伤科油按摩身体受压处, 预防压疮发生。10 d后可离床活动, 指导病人先戴好腰围后侧卧, 用一侧肘部为支点起床, 双下肢下垂坐于床边, 无头晕不适再离床活动, 注意防跌倒。④功能锻炼。整复后第2天开始指导病人行双下肢直腿抬高和腰部五点支撑。直腿抬高功能锻炼:仰卧于硬板床上, 腰部垫一薄枕, 双臂平放于身体两侧, 双腿伸直, 足背尽量背伸, 双下肢交替抬起, 每次抬高应超过40°, 持续30 s左右, 连续20次~30次。五点支撑法:仰卧位腰部垫一薄枕, 双膝屈曲, 双腿分开与肩部同宽, 以双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 抬起骨盆、挺起腰部呈腰背伸状态, 挺达最高点时作短暂停留, 然后缓慢放下落在薄枕上, 一起一落为1个动作, 连续20个~30个。1周后改为三点支撑法, 2周可行飞燕式练习, 各项功能锻炼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每天坚持锻炼2次或3次, 向病人解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使其自觉坚持进行各项功能锻炼。⑤疼痛护理。护士向病人解释病情并安慰病人, 告知大推拿手法整复后疼痛的原因、特点、规律, 提高病人对疼痛的认识, 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耐心倾听病人对疼痛的表述, 使病人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和释放, 减轻心理负担, 护士轻柔的语言、亲切的笑容可使病人感受被尊重、理解、关心, 从而树立战胜疼痛的信心。创造良好的环境, 分散注意力, 病室应安静整洁、光线柔和、空气新鲜, 病人听轻音乐或看喜欢的电视节目、报纸杂志。同病室病人间由于疼痛、呻吟均可发出较强的噪声, 病人呻吟声可达60 dB~70 dB[4], 对同病室病人造成负面心理影响, 使同室病人紧张、干扰正常休息和睡眠, 故有条件者最好安排病人住单间。护士在执行治疗和护理时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操作轻, 尽量减少病区的噪声。护士应多巡视, 多与病人交流沟通, 及时观察病人疼痛表现, 及早作出正确疼痛评估, 为医生用药提供参考, 多数情况下护士只有接到病人疼痛剧烈的诉求时才去关注, 错过及早用药的时机。认真观察用药后的反应:腰椎间盘突出整复后疼痛常用曲马朵、吗啡, 其不良反应有抑制呼吸、可扩张外周血管引起血压降低[5]。因此, 用药期间, 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防止低血压及呼吸抑制, 制如有异常, 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1.2.2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人大推拿手法整复后功能锻炼掌握情况以及忧虑、尿潴留、便秘、骶部皮肤潮红、疼痛等发生情况。

2 结果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推拿手法整复需3名~5名医生配合进行, 具体操作如下:滚揉推按、拉腿扳腰、拉肩推腰、伸腿旋腰、悬腿压腰、牵引抖腰、肩髂斜扳、屈髋屈膝按压拔伸、直腿高举、卧床垫腰[6]。通过以上手法强有力地牵抖按压、腰部旋转、术后垫腰可改善腰的生理结构、松解粘连, 利于椎间盘的回纳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 从而减轻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手法幅度大、力度重, 整复后疼痛发生率高、疼痛明显, 是病人最迫切解除的症状, 减轻疼痛可降低机体代谢反应, 减少能量消耗, 改善睡眠, 有利于恢复, 疼痛护理干预有效缓解病人疼痛。多数病人因绝对卧床肠蠕动减慢、担心床上大小便不能自行排出或不愿麻烦别人而产生故意禁食、禁饮或减少饮食, 结果易导致便秘和尿潴留。卧床垫腰及功能锻炼是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 通过运动加强腰背肌的力量, 形成主动性的自我保护机制。如何指导病人早期、正确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保持腰部过伸位, 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 对康复、巩固疗效及预防复发有积极作用。通过加强护理干预, 观察组大推拿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摘要:[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大推拿手法整复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90例行大推拿手法整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 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大推拿手法整复后功能锻炼掌握情况以及忧虑、尿潴留、便秘、骶部皮肤潮红、疼痛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大推拿手法整复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 功能锻炼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大推拿手法整复后进行护理干预,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功能锻炼掌握程度。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整复,推拿,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张立生, 刘小力.现代疼痛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3-21.

[2]高群兴, 张盛强, 何风春.硬膜外麻醉下大推拿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按摩与导引, 2004, 20 (6) :35-36.

[3]张盛强, 朱干, 高群兴.腰麻下大推拿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68例疗效分析[J].中医正骨, 2005, 5 (17) :563.

[4]余莉.骨科病人术后伤口疼痛的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 8 (7) :160.

[5]杨宝峰, 苏定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74.

推拿手法大赛策划书 篇2

主办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生处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协办单位:*****

承办单位:针灸推拿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时间:二〇一三年四月

一、活动背景

推拿医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术之一。《黄帝内经》就以大量篇

幅论述了按摩等操作技术,至明朝始称的“推拿”,古时则称“按摩”、“按蹻”或“乔摩”等。推拿按摩学的理论基础有两方面,一是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穴,而另一则是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和生物力学等,而要将其治疗效果完全发挥出来,必须具备扎实的推拿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

为了弘扬中医推拿专业特色,提高推拿手法技能,向社会、企业宣传我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并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技能的窗口和平台。拟定举办第三届推拿手法技能大赛。本次大赛以展示推拿医学专业手法功法为核心,突出体现专业技能,并兼顾实践性、现场艺术性、观赏性。

二﹑活动意义与目的活动意义: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弘扬中医文化,普及推拿专业知识。

活动目的: 完善自我,共同成长。为了使广大学生继承中医精髓,领略推拿奥妙,激发同学们学习中医专业技能操作的热情,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

三﹑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13年4月,初、复赛在4月14日(星期日)前完成;决赛时间(4月22日~4月26日)待定。

2、活动地点:含浦校区新大学生活动中心

3、参赛队伍:经初、复赛选出针灸推拿专业的代表队5支(针推

3、湘杏

1、康复1),以及非针灸推拿专业的“公共代表队”5支,每支代表队要求2男1女。

4、初、复赛由学院推拿气功学教研室老师及学生会社践部负责

完成。

5、决赛项目细则制定与命题:由湖南中医药大学推拿气功学教研室承担。

6、邀请评委及嘉宾:评委3-5人;嘉宾8-10人。

四、活动流程

(一)初、复赛

内容:推拿功法和手法测试。

原则:民主推荐,择优选拔,公开公平公正。

1、初赛:

1.1 以自愿报名、推拿教研团队任课老师、各二级学院学生科老

师推荐和班级推荐为主。有意愿参加大赛初赛的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1.2 初赛时间:4月9日(星期二)

1.3 比赛队伍:

<1>专业队(针推专业队、康复专业队、湘杏针推队);

<2>公共队(湘杏学院队(注:不包括湘杏针推学生)、中

西结合队、医学院队等)

1.4 比赛内容:

功法关(男,标准“指卧撑”;女,“马步推掌”)

1.5 比赛程序:

通过功法关,选出针推专业9支队伍,康复专业3支

队伍,湘杏学院针推班3支队伍,其他院每院3支队

伍进入复赛。

2、复赛

2.1 复赛时间:4月12日(星期五)(暂定)

2.2 参赛队伍(通过初赛的选手)

<1>专业队:针推专业队9支队伍、康复专业队3支队伍、湘杏针推队3支队伍;

<2>公共队:湘杏学院队(不包括湘杏针推学生)、中西结

合队;医学院队等院队(各队3支队伍)

2.2 比赛内容:

<1>专业队

手法:背腰部、头面部、颈项部套路3分钟

<2>公共队

手法:滚法、一指禅推法、叠掌揉法操作

2.3 比赛程序

通过手法关,从选手中选出针推专业3支队伍,康复队

1支队伍,湘杏针推队1支队伍,公共队5支队伍进入

决赛。

(二)决赛(共六个环节,决赛时间控制在90分钟内)

(决赛时间待定:4月22日~4月26日)

1、主持人开场白(2分钟)

2、领导致辞(2分钟)

3、选手亮相(8分钟)

4、第一环节(5分钟):单式手法PK(滚法、一指禅推法)。各队派出一名选手在米袋上进行手法操作,每次操作手法两分钟,评委根据手法程度后打分。

5、第二环节:(10分钟)

专业队附加环节1:复合手法PK(运肩法、牵抖法、推摩法、按揉法、运振、滚摇法)。专业队各队派出一名选手上场同时在五位评委身上进行手法复式操作(主持人任选以上六种之中的三种手法,每个手法1分钟)。评委感受手法程度后打分,其他评委目测打分。

6、第三环节(15分钟)

专业队附加环节2:传统功法展示(太极拳、易筋经、少林内功、八段锦、五禽戏等)。专业队各队依次自编2-3分钟套路表演。

7、中场休息(5分钟)插入协办单位表演或企业视频

8、第四环节(16分钟):成套手法(每轮三支队伍同时上场完成3分钟的成套手法表演,其中一队操作仰卧位自编套路,一队坐位,一队俯卧位)。

9、第五环节(10分钟)

女子功法竞技:

1、公共队每支队伍的女选手“弓箭裆式”(5分钟封顶);

2、专业队每支队伍的女选手比赛“马步推掌”(5分钟封顶)。

10、第六环节(6分钟)

男子功法竞技:

1、公共队每支队伍自选一名男选手比赛“指卧撑”(同一节奏50个封顶);

2、专业队每支队伍自选一名男选手比赛“卧虎扑食”。

11、专家点评(3分钟)

12、颁奖(6分钟)

13、合影留恋(2分钟)

(三)奖项设臵

推拿手法实验研究述评 篇3

关键词推拿手法实验研究综述

推拿手法的应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采,在临床各科广泛得到使用,它是祖国医学治疗学中颇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对推拿手法的研究以临床报到为多,而对其实验的研究相对较少,兹就近几年推拿手法在实验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1手法质控图的研究毛氏[1]采用自制推拿手法测定仪将推拿手法转变成一种波形,并记录下来,其中波的宽度表示每一次推拿手法动作所需要的时间;波的高度则表示用力的大小;整体波形反映一次推拿中各方面力的相对变化情况。把施术者手法的波宽、波高两参数分别转化成在事先已编好的该手法的标准频率和力度均匀度质控图上的点时,即可得知该手法的操作情况:当点位于上下警告限内表示手法合格;超出上下警告限但未超出上下控制限内表示手法误差大;当超出上下控制限的点则表示手法误差太大。毛氏对该质控图进行评估:手法较好的老师和经常练习的学生80~95%的点落在上下警告限以内。此外,由于该方法准确地表达了推拿手法的质量,有较客观的指标,故既可作初学者受试、自测和指导初学者手法练习,也可用于名老中医独特手法的记录和研究。

2足部按摩的胃电图研究贾氏[2]观察按摩足部胃反射区对胃电图的影响。27例受试者均先描记3分钟空腹胃窦部胃电图。停机后以单指扣拳法按摩右足胃反射区(第一跖骨关节下方约一拇指宽)2分钟,刺激量以受试者感觉局部酸胀为度,按摩后随即再描记3分钟胃窦部胃电图。结果显示按摩后胃电图参数改变呈双阳性变化:参数偏低者明显升高,而参数偏高者明显降低(ρ<0.01~0.001),同时伴波形节律在一定程度上的良性调整,均趋于正常,而按摩前参数正常者按摩后无明显变化。作者认为:人体某一组织器官(功能区)均存在相关的反射区,在两者之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中,生物电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故足部胃反射区对胃图有双向调节作用。

3按摩与肺活量武氏[3]推拿对人体肺活量影响实验观察。以30名健康男生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及推拿两组,取穴:以100次/分的频率按揉缺盆、中府、云门各2分钟;擦膻中及横擦两侧胸大肌各2分钟,透热为度;擦两侧膀胱经第一侧线,透热为度以80次/分的频率按揉两侧肺俞共5分钟;拿肩井、摇上肢后用抖法放松,约5分钟。推拿组作推拿前后肺活量测定,而对照组作20分钟前及20分钟后测定。结果:对照组中前后肺活量的差值没有统计学意义,推拿组前后肺活量的差值及推拿后推拿组与非推拿之对照组的肺活量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推拿能够提高人体的肺活量。并认为这主要是推拿加强了膈肌等呼吸肌的收缩舒张功能。

4运动后推拿的研究赵氏[4]对推拿作用机理的探讨。31名受试对象人为运动后按摩组(实验组)和运动后不按摩组(对照组)。其中按摩组中的受试对象在运动后采取卧位,运用滚法在不同部位进行推拿:在上肢取曲池、手三里、合谷,背部取心俞,下肢取伏兔、阳陵泉、承山。推拿后予以30分钟的休息恢复期(对照组为运动后60分钟的休息恢复期)。结果为:①脉搏数:推拿上肢时有脉搏有所下降(P<0.001),推拿背部时脉搏增加;下肢在恢复期脉搏下降(P<0.001)。②血压:推拿背部时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很大(P<0.001);推拿上肢时有变化(P<0.05);推拿下肢时血压变化不大。③血氧饱和度:推拿上肢变化不大;背部与下肢明显下降。④皮肤温度:在按摩组中,推拿出现一时性下降,然后各部分皮肤温度均上升。在对照组中,运动结束后观察60分钟恢复期,脉搏没有恢复到安静状态,且血压变化似乎不大,对照组中皮肤温度在进入恢复期下降。提示:推拿脉搏很快恢复到安静时状态,说明心泵血功能加强;推拿后耗氧量下降提示心功能改善;推拿后血压下降相当显著;推拿后皮肤温度高于安静时状态促进和加速了血液循环。

5运动与脾虚泄泻徐氏[5]观察推拿对脾虚泄泻模型大鼠的作用。SD雌大鼠30只分对照组、模型组和推拿治疗组。手法:取大鼠相当于中脘、天枢两穴区,采用按揉手法。操作频率100次/分,用力约4牛顿。用苦寒中药大黄复制出脾虚泄泻大鼠模型,观察推拿手法对其影响,发现在症状上、体重上,胃肠组织形态生化指标等方面均有改观。其中模型组的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ρ<0.01),并高于推拿组(ρ<0.05)。推拿治疗组的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红细胞、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ρ<0.01),推拿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模型组和推拿治疗组的免疫复合物量明显高于对照组(ρ<0.01)。作者从抗炎等方面证实了中医推拿治疗脾虚泄泻的手法作用。

6斜扳运动学的电脑研究侯氏[6]斜扳时完整腰椎三维立体运动的研究。实验对象为L1-5的完整腰椎标本,设计了平行光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改进加载方法以更好模拟脊柱推拿手法,设置7个腰椎特定点,将观察图象动态变化输入计算机系统,应用工程系统轿车学中刚体转移计算理论进行计算,获得腰椎及其后部结构在模拟推拿加载时的三维运动量。根据右旋时完整腰椎的三维运动结果,发现在左侧卧位斜扳时,右侧关节突等构成神经根管壁结构发生定向位移,在各节段可以不同,但其主运动轴位移的结果可直接扩大神经根管,或牵拉,紧张小关节囊韧带和黄韧带而扩大神经根管。

7按摩足三里的胃电研究马氏[7]观察推拿健康人足三里对胃电的调节作用。手法:用一指禅法施受试者足三里,手法轻重以受试者感酸胀为适度,手法频率控制在120~160次/分。观察对健康人足三里推拿前后的体表胃电图,并以百会穴作为对照。结果发现推拿足三里对胃体及胃窦的胃电波幅起到了双向调节作用,即经统计学处理(ρ<0.05),胃电频率无此作用。对照穴百会的波幅及频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意义。作者认为推拿正常人足三里对胃电的双向调节作用的机理是:在胃的不同的机能状态下,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与抑制性纤维对推拿手法反应性不一致所致。

8按摩与抗病能力朱氏[8]对体弱易感动物模型进行了按摩治疗的实验研究。将造模成功的15只体弱易感兔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手法按摩组(简称治疗组),另一组为自然恢复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此外另设正常对照组(简称正常组)。治疗组采用捋捏、三揉、三里求的按摩手法复健。捋耳尖:医者用双手拇指由远端耳尖向近端捋100次;捏脊:从兔尾部沿脊柱两侧对称性地用力捏起,从下而上做5遍。揉迎香、大椎、关元各100次。按前三里、后三里左右侧各50次。治疗要求,每穴按摩约2分钟左右,按摩频率为每分钟60次,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做2个疗程。操作手法刚柔相济,由轻至重,实测约为0.5kg左右压力。结果:经按摩治疗的体弱易感兔体重增重明显好于对照组,其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ρ<0.05)。而室外耐寒实验中按摩组耐寒能力和易感发病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从治疗后各项免疫指标变化来看,除IgA外,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ρ>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处于未恢复状态,它说明按摩治疗在增强兔体抗病能力方面,具有较大的提高和调节体液和细胞免疫的作用。

9抖法的运动学研究杨氏[9]对于抖法进行了专题研究。实验方法:用摄像机摄录手法全过程,然后慢放,记录手法全程抖动次数、幅度等。实验测试了三位手法娴熟,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生手法。实验结果:每次作上肢抖法的全过程时间在35秒钟左右;作抖法每项分钟抖动次数在247~438之间;抖动频率高者其抖动幅度小,抖动频率低者其抖动幅度大;抖法的抖动轨迹近似于一条直线的弧线,线长及幅度为0.93~1.46cm。通过实验,作者认为上肢抖法的频率等参数应视患者病情而定,病情较重者频率稍慢约每分钟247次左右,其抖动幅度在1.46cm左右,病情较轻者频率可以稍快些,频率可达每分钟438次左右。

10推拿的血液动力学研究周氏[10]观察丁氏滚法推拿不同频率、力度和作用时间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对20名健康人的右下肢遅窝处作丁氏不同频率(分别为60次/分、120次/分、180次/分),不同力度(分别为3kg、7kg、10kg)和不同时间(分别为2.5分钟、5分钟、10分钟)的推拿。由多普勒超声及手法动态测试仪等组成的推拿手法动态信息测录系统检测的血液量增殖结果为:频率120次/分与60次/分有显著差异(P<0.005,12次/分与180次/分有差异(P<0.05),而60次/分与180次/分无差异(P>0.05);力度3kg与7kg有显著差异(P<0.05),7kg与10kg有差异(P<0.05),3kg与10kg无差异(P>0.05);时间2.5分钟与5分钟有显著性差异(P<0.005),5分钟与10分钟无差异(P>0.05),2.5分钟与10分钟差异有显著性(P<0.005)。提示在一般情况下,丁氏滚法推拿以120次/分、7kg力度和5分钟为好。结语:对于推拿实验研究,在80年代曾开展了生化机理、血流动力学、生物电和生物力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并在某些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如认为推拿的镇痛作用主要与5-HT(5-羟色氨)有关;推拿有改善微循环障碍和改善淋巴循环的功效;推拿有调整内分泌等作用。从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不少研究机构开始从免疫学方面探讨推拿的治疗机理和从物理学方面对手法进行重现的研究(如通过示波器等)。此外,也有不少的研究机构从专科方面对推拿的相关课题结合现代科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侯氏[6]的斜扳时完整腰椎三维立体运动的研究和房氏[11]脊柱推拿手法研究进展及王氏[12]脊椎正骨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体现了对脊柱手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这种做法有利于加深人们对推拿手法的深入认识,使推拿这个中医药瑰宝的花朵绽放更美。

参考文献

[1]毛国庆,等.用质控图检测推拿法的初步尝试.按摩与导引,1992;(4):1~2

[2]贾杨,等.按摩足部胃反射区对胃电图的影响及机理的探讨,按摩与导引,1994;(6):6~8

[3]武永利,等.推拿对肺活量影响实验观察.按摩与导引,1995;(2):1~3

[4]赵国新,等.推拿作用机理的探讨.按摩与引导,1995;(5):6~12

[5]徐俊,等.推拿对脾虚泄泻模型大鼠作用的初探.按摩与导引,1995;6:1~2

[6]侯筱魁,等.斜扳时完整腰椎三维立体运动的研究。中国骨伤,1996;9:

[7]马峥嵘,等.推拿健康人"足三里"穴对胃电双向调节的实验观察及机理初探.按摩与导引,1997;(4):9~11

[8]朱升朝,等.体弱易感动物模型按摩治疗的实验研究.中医杂志,1998;39(2):110~112

[9]杨国平,等.上肢抖法几个参数的测定.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22(3):44

[10]周信文,等.丁氏滚法推拿不同频率、力度和作用时间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观察.上海中医学杂志,1998;(6):42~44

[11]房敏,等.脊柱推拿手法研究进展.按摩与导引,1996;(6):40~42

推拿手法传承教学所思 篇4

关键词:推拿手法,教学,特点,综述

中医推拿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与技术相结合、实践性强的学科。中医各学科教育不断改革,以操作为主的推拿手法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开展新时期下的手法传承工作。

1 手法传承的特点

1.1 训练与传授

推拿学习是手法技巧与力度融合的过程,运用纯熟需经历训练、临证、体悟、再训练、再临证、发展的螺旋上升过程。每个流派的手法都有独特的动作结构和施力技巧,需长期训练才能掌握。老师详细解析手法与临证影响学生的操作姿势、用力方式、手法频率、发力方法等手法操作元素。推拿传授需手把手指导手法发力角度、力度、部位。手法传授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为手法传承的关键。许多学者认为手法操作是一门实践医学,其中功力很难用语言描述,需操作者长期训练才能积累高层次“功力”[1]。

1.2 临证与体悟思辨

推拿以医疗和保健为目的,是通过手或身体其他部位刺激人体体表或活动肢体的规范化技巧性动作[2]。临证是手法体悟思辨用于临床的过程,体悟是使手法精深的关键。手法练习到一定层次后,对手法的传承运用、理解深化使其进一步发展,手法传承更重要的是把握手法要旨,在已有基础上发展,使之更适用于临床。手法传承中老师教授指导与学生勤学苦练、思辨体悟不可缺一,手法传承要传技艺、传心法,承精髓,临证体悟思辨。

2 手法传承的教学

2.1 教学理念

目前中医药技术传承工作主要包括祖传、师带徒、自学、学院教育,以学院教育为主。推拿手法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传承人,为突出手法特色,传承过程中应注重培养继承人的手法操作能力。手法教学的核心内容为本流派特色技法,穿插渗透流派学术思想。由于推拿手法传承的特殊性与教学明确的目的性,应“以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临床人才为目的,继承流派学术内容为目标,传承流派手法技艺为主线,彰显流派特色为亮点,拓展流派应用为任务”的理念实施手法教学。

2.2 教学体系

推拿传承特殊性体现在手法传授和训练、临证与思辨两方面。中医传承主要有三大弊端:师傅秘而不传、徒弟学而不精、师徒固步自封。推拿传承教学既要体现流派特殊性,又要剔除[3]弊端,需要手法传承人、教材编写者、授课教师、继承人等人员配合。教授前传承人应系统整理本流派的手法体系及相关内容;教材编写者需充分理解手法的学术内涵并详细解释,使教材深入浅出、易学易懂;授课教师(课堂教师与临床带教老师)最好是对手法流派有深刻理解的传承人,避免传而不精;继承人应遵循兼收并蓄的原则认真学习,深入体悟思辨与临床运用,演变和发展手法。按师承授受的理念进行多样化、多层次教学,练习与体悟、基础与临床相结合,视频、音频、软件等现代科技手段贯穿于课堂讲授、课下沙龙、心得讨论、病案分析等,以达到“师承亲授,口耳相传,技艺流芳”的教学目的。

3 小结

中医推拿经历了由民间到官方再到民间的发展过程,现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推拿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较其他学科更易于吸收现代医学知识及实现理论与技术革新[4],形成特色鲜明的众多流派。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推拿流派继承与发展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应顺应形势培养“厚基础、精技能、强素质”的推拿人才[5]。国内专业学者[6,7]已着手开展手法流派的传承与整理工作,充分发挥简、便、效、廉、全等优势,以期传承与发展并存。手法传承教学应加强手法流派疏理建案工作,确认传承人;传承人加强流派手法文献整理和理论升华;培养壮大流派手法传承人队伍;多开展以“手谈”为主的演示交流话动[8]。手法传承之路漫长,结合自身优势发展手法流派,实现技艺传承,对于热爱手法医学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德瑜,李迎红,黄宇辉,等.易筋经练功对一指禅推法功力影响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0):62-64.

[2]沈国权,严隽陶.英汉对照推拿手法图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

[3]张宽,赵勇,高云.从流派的演变规律探讨骨伤手法传承的特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5):566-567.

[4]李应志,严隽陶.对推拿学专业教学的几点建议[J].江苏中医药,2013,45(7):62-63.

[5]刘明军,张欣,韩永和,等.以完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流的推拿专业人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32-34.

[6]曾仁发,顾非,吕强.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的传承和发展[J].中医文献杂志,2012,4,32-34.

[7]王康,戴晓晖,付国兵.振腹疗法的传承创新及其学术特色[J].环球中医药,2013,6(6):444-445.

中医推拿手法技艺提高之体会 篇5

关键词:中医推拿手法,训练,体会

中医推拿入门容易,技术提高困难。这是因为中医推拿不仅是一门医学技术,更是一门艺术[1]。入门的推拿师在推拿训练时常有“欲入宝山而不得其径”之感,灵活的学习思维有利于推拿技术的提高。现笔者就推拿手法训练的体会介绍如下。

1 中医推拿如作文

1.1 明确推拿目标

写文章要求中心思想鲜明,只有围绕中心思想遣词造句、组织段落,文章才不会跑题。推拿操作同写文章一样,须明确推拿治疗目标。就诊者目的和要求是推拿师设定推拿目标及推拿预案的依据,部分推拿师治疗前不重视术前诊断,甚至不问病情直接推拿,推拿目的性不强,推拿效果得不到保证。不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不重视诊断难以总结临床工作,不利于推拿手法提高。推拿师应不断提高医学素养,完善物理检查和医学影像片阅读能力,养成病案记录习惯,经常回顾总结。

1.2 注意起承转合

中医推拿的基本步骤一般要有好的开头、渐进式发展、高潮和平和的收尾,各推拿阶段手法选择有差异。开头多以大面积、轻柔手法为主,如推法、擦法、拿法、揉法等,以消除受治者紧张感,使其逐渐适应推拿师的手法;轻手法可提高受治者皮肤敏感性,改善皮下组织血液循环,俗称“开皮肤”、“开背”。推拿发展阶段的手法力度应逐渐加大,多选按法、揉法、深推法、弹拨法等,作用力应到达受治者肌肉、韧带与肌腱等部位,推拿范围由“面”向“线”转换,沿患者病变经络施行,如腰背病变,手法主要沿足太阳膀胱经、华佗夹脊穴、胆经;腹部病变,肝经、脾经、肾经及任冲脉是施术重点。此阶段推拿疏通经络气血,消除局部组织炎症水肿,解除软组织紧张痉挛,改善局部组织新陈代谢。推拿高潮阶段治疗病变点与阳性反应点,一般使用点法、按法、牵引类手法及关节松动类手法等,临床常见各种颈椎扳法、腰椎扳法等,手法力度大,施术时间一般较短,力量要直达骨关节,调整“骨错缝”和“筋出槽”,要求术者选点准确,对病理改变心中有数,手法力量适当增大但不施蛮力,根据受治者实际情况临证发挥,防止软组织拉伤、扭伤,并避免手法导致的骨折。最后,推拿收尾阶段用轻手法重新放松受治者骨关节、肌肉,梳理经筋,调理平复气血,结束治疗。临床推拿疗法的操作步骤大同小异,一般坚持由浅入深,由轻到重,注意点、线、面结合,重点突出,兼顾全面的原则。推拿与写文章取象比类,可生动理解推拿操作原则与步骤。

2 中医推拿如抚琴

2.1 手下有情,手随心转

推拿时受治者常平卧、俯卧或侧卧于治疗床上,推拿师沿经络或按或滚或推或拿,与琴师抚琴相似。优秀的琴技需长期苦练,推拿手法也离不开长期临床实践;琴师抚琴,手搭琴弦,需凝神静气,心到、神到、意到、手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提到“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推拿师要达到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平时要用心施术,每当临证,屏气凝神,手触皮肤,细细体验受治者机体状况,根据受治者反应随时调整手法,做到手下有情,手法用心。部分推拿师推拿时思想不集中,与旁人聊天,或想心事,甚至昏昏欲睡,均不适当。对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等推拿时更应手下有情,儿童多害怕、紧张、敏感,推拿时应温柔体贴,手法轻柔,循序渐进;老人体质多虚弱,基础疾病较多,推拿时应谨慎小心,手法力度适合。

2.2 重视手法节律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是手法的基本要求,达到“劲力深透病所”。有研究者认为施术力度不应过于均匀、呆板[2],笔者认为均匀是指手法的节律性,手法的节律是推拿的活力;人体内有各种形式的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生命节律紊乱多是疾病前兆,调整生物节律具有防治某些疾病的作用,手法节律可调整受治者组织器官功能。临床不同手法节律对人体有不同的刺激效果,舒缓手法节律多有补益安神的作用,快节律手法常有兴奋或抑制的作用;推拿头部和胸腹部时,手法节奏对机体的影响尤为显著。中医推拿与音乐艺术都具有时间性,手法重复实施非常重要,重复手法可以增加受治者的心理期待感,带给受治者丰富、舒适的推拿体验,产生良好的身心调节作用。

3 小结

推拿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建立在中医整体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推拿疗法治疗疾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遵循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医患结合的原则。提高推拿技艺需长期刻苦训练,达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基本手法要求,并在推拿训练之外下功夫。中医推拿是一门手法艺术,以文学写作、音乐演奏的方式体会推拿,推拿治疗过程中关注受治者的身心体验,才能进一步提高推拿师的推拿水平。

参考文献

[1]曹仁发.中医推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9-70.

[2]徐军.古今推拿要求对比浅析[J].按摩与导引,2003,19(5):60.

微波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 篇6

1 临床资料

本组112例,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35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2周;左肩38例,右肩52例,双肩2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上举和后伸活动功能受限,严重者肌肉萎缩。

2 治疗原则及方法

2.1 治疗原则

肩周炎的治疗主要是解决疼痛和粘连,改善肩关节功能。患者初期疼痛较甚,可用较轻柔的手法局部反复施治,主要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松解局部肌腱、肌肉,加强局部肌腱及韧带的功能为主;对晚期患者可采用较重手法,如扳、拔伸、点按、摇法以及肩关节的其他被动活动,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使关节功能逐渐恢复;物理治疗与功能锻炼相结合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2 治疗方法

2.2.1 使用上海涌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JF-28型微波理疗仪。病人取适当体位将电极至于病患部位,将仪器输出调至12-15W,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2次为1个疗程。

2.2.2 病人取仰卧位,前臂内收自然屈曲,前臂肩下垫一小枕,使局部放松。用摩法、擦法、滚法、弹拨法、摇法、活动肩关节,后用空心掌拍打局部,共约6~8分钟。

2.2.3 病人取俯卧位,肩下垫一小枕,采用摩法、擦法、滚法、弹拨法、点按法、用空心掌拍打局部,共约6~8分钟。

2.2.4 病人取坐位,用按法、弹拨法、拿法、抖法、摇法、擦法,在功能位置上做最大限度活动肩关节,循序渐进,选择适当时机作彻底拉伸动作,共约6~8分钟。

推拿手法每日1次,1次30分钟,12次为1个疗程。

2.2.5 功能锻炼:患者做爬墙动作,面对墙壁站立,双手贴墙屈曲指关节,指尖抠动做向上挪动数次。甩肩动作;患者手提1到3公斤的重物,逐渐由小到大,以自己耐受力为度;利用惯性逐渐甩动。梳头摸肩动作:做梳头动作,摸肩从前、后分别各做数次;前臂在背侧做屈曲运动:患侧前臂至于身后,掌心向后,手背紧贴背部,另一只手做辅助,患侧手放在桌沿或者窗台上,向下压动数次。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1个疗程12天,经过1个疗程治疗治愈42例,经过两个疗程治疗治愈40例,经过3个疗程治疗治愈10例,治愈92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有效率96.4%。

4 讨论

4.1 采用微波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是由为肩部肌肉丰厚,相对含水较丰富,电导率与介质常数较大对微波的吸收系数大,微波作用于人体的深度可达3~5cm。其能量被组织吸收后通过电解质、蛋白质与周围媒质发生振荡、摩擦而产生热能,使局部血流加速、代谢加强,从而降低了感觉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肌肉张力,使局部组织放松,以利于推拿手法的施治。

4.2 在治疗中我们通过变换体位配合推拿手法,使病变部位能充分暴露,避免了因治疗而劳累和紧张带来的不适。

4.3 对于痛点我们采用滚法、弹拨、点压、拍打等手法。可有活血化瘀、祛瘀散结、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功能,达到了通则不痛的目的。

4.4 每次治疗结束前,最大限度有所突破的被动运动肩关节,使局部粘连逐步松解至消失,达到治愈的目的,防止欲速不达。

4.5 肩周关节受凉是主要致病因素之一,采用微波治疗免去了病人脱衣暴露病患部位及肩关节活动受限所带来的不便,又能达到深层次部位加热治疗目的,加之于中医推拿的诸多优势,增强了治疗效果。

4.6 功能锻炼对巩固疗效、彻底恢复至关重要。

论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各类腰痛的体会 篇7

个人使用推拿手法治疗腰部疾病的方法简介如下。

1 急性腰肌扭伤

(1) 病因病理:腰部急性扭伤多发生在腰骶、腰髋部和两侧骶棘肌。如负重过大, 迫使肌肉强力收缩, 易使肌纤维撕裂。或如暴力冲击, 易造成韧带损伤。

(2) 临床表现:本症都是由于过力, 扭转牵拉而发生, 伤较重者随即发生腰部剧痛;活动不便, 坐卧翻身都有困难甚至不能起床, 连咳嗽深呼吸都感到疼痛加重;也有些患者在扭闪腰时, 腰部疼痛并不剧烈还能连续工作数小时或1~2d, 腰部才能逐渐加剧。

(3) 检查:绝大多是患者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肌痉挛、脊柱生理曲线的改变。

(4) 治疗:舒筋通络, 活血止痛。采用滚法, 按、揉、擦、弹拨及腰部被动活动。

2 慢性腰肌劳损

(1) 病因病理:在劳动中长期维持某种不平衡的体位, 导致软组织的疲劳而引起腰背酸痛。或腰部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后, 未作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因反复多次损伤, 或由于先天性畸形造成。

(2) 临床表现:有长期腰痛史, 反复发作。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不舒, 时轻时重, 缠绵不愈。根据劳损的不同部位, 可有较广泛的压痛, 压痛一般不甚明显。酸疼在劳累后加剧, 休息后减轻, 并与气候变化有关, 腰痛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 但活动时有牵制不适感。

(3) 治疗:舒筋活血, 温经通络。采用滚、按、拍、擦等手法。

3 退行性脊柱炎

(1) 病因病理:压力和骨刺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压力可能是引起骨刺的主要因素, 骨刺则是椎体对于压力的反应, 是骨组织对压力所产生的代偿行产物, 是一种对脊柱的保护性加强。但骨刺即可作为一种病理因素而压迫与脊椎有关的组织, 后缘骨刺可压迫脊髓, 亦可在椎间孔处压迫脊神经根。

(2) 临床表现:患者多在40以上, 男性多于女性。早期症状是腰部僵硬酸痛, 不能久坐, 久坐时必须频频更换体位。晨起症状较重, 稍活动则减轻, 但活动稍久, 尤其是在疲劳后, 症状又加重。

一般本症不会发展得很严重, 亦不会造成严重的畸形, 少数患者可有脊髓或脊神经根受压症状。

(3) 检查:脊椎生理前凸线弧度减少或消失, 弯腰受限。局部有压痛和肌肉痉挛。

(4) 治疗:行气活血, 舒筋通络。采用滚、按、板、擦等手法。取穴:命门、阳关、气海腧、夹脊、委中、阳陵泉、承山。

4 腰椎间盘突出症

(1) 病因病理:发生本病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或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 外因则有损伤, 劳损以及受寒着凉等。髓核从破裂纤维的断处自椎间隙向外膨出, 游离于椎管内, 造成对神经根压迫位置的改变。

(2) 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腰部疼痛, 下肢放射疼, 腰部活动障碍, 脊柱侧弯, 主观麻木感, 患肢温度下降。

(3) 检查:压痛点在4、5或腰椎5及骶柱1之间的棘突旁常有明显压痛, 拇趾背伸或蹠屈力减弱, 屈颈试验阳性, 严重者坐位屈颈试验不能完成, 下肢后伸试验阳性。腱反射及皮肤感觉改变。

(4) 治疗: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增加盘外压力。改变突出物的位置, 松懈粘连, 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加强局部气血循环。

采用轻柔按等手法, 继用骨盆牵引、下肢后伸板法, 斜板或旋转复位手法, 点、揉、拿等手法。

摘要:探讨中医推拿对腰部疼痛发生率的影响, 采用滚法, 按、揉、擦、弹拨治疗急性腰肌扭伤、慢性腰肌劳损、退行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脊柱炎的治疗300例, 痊愈260例 (86.7%) , 总有效率99%。腰为肾之府, 腰部劳损, 日久必伤肾气, 劳则气耗, 腰脊失养, 则见腰痛、绵绵不休, 喜揉喜按, 顾引起腰痛。

关键词:临床表现,病因病理,检查,治疗,推拿,按摩

参考文献

[1]骆竞洪.实用中医推拿[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2.

[2]孙学全.针灸临床问答[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大推拿手法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符合急性腰扭伤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 男16例, 女14例。年龄最小为19岁, 最大为66岁, 平均38.5岁。均有腰部受伤史, 其中腰背肌筋膜损伤者16例, 腰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者6例, 腰椎滑膜嵌顿者4例, 腰椎后小关节错缝者4例。伤后24h以内就诊者20例, 1~4d就诊者6例, 1周就诊者4例。

1.2 诊断标准

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是[1]:1) 有腰部扭伤史, 多见于青壮年;2) 临床表现: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 屈伸俯仰, 转身起坐时疼痛加剧, 活动受限, 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 常保持一定强迫位姿势, 以减少疼痛;3) 腰肌和臀肌痉挛, 或可触及条索状硬块, 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1.3 纳入标准[2]

1)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 年龄在19~66岁, 性别不限;3) 无异常X线征改变或仅有先天性缺陷者;4) 自愿参加临床观察, 服从医生安排, 配合治疗和随访者;5) 治疗前未接受任何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3]

1) 年龄在18岁以下或66岁以上者;2) 合并下列损伤之一者:椎骨及附件骨折、肋骨骨折、皮下血肿、皮肤破损、皮肤溃疡、棘上韧带损伤、棘间韧带损伤、髂腰韧带损伤等;3) 合并下列疾病之一者:结核、肿瘤、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4) 3d内已接受任何药物的内服或外用者;5) 不符合纳入标准, 未按规定治疗, 无法判断疗效, 或治疗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6) 不愿加入本试验者;7) 研究中, 疼痛持续加重者或伴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按揉法

用拇指或手掌大小鱼际部位在损伤部位的穴位上作环形旋转用力按压, 再由大椎两侧骶棘肌开始沿足太阳膀胱经之循行依次向下按揉, 尤其是肾俞穴部位要反复按揉, 用力大小应视病情需要和病人耐受程度而定, 在按的基础上不要离原位, 可左右旋转揉动, 揉时应用腕力, 使按和揉的手法同时并用, 以局部微热为宜 (时间一般8min左右) 。

2.2 推拿法

用手掌或拇指指腹在患者背部自上而下或左右分推, 再在推的基础上配合摩动, 摩动较推法用力略小, 速度稍快一些, 两手法可配合施行, 下推则下摩, 上推则上摩。推拿手法要求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手劲要深达皮下至肌肉, 注意手法深透达损伤组织, 才能有效, 来回反复数次 (时间一般6min左右) 。

2.3 点穴法

患者取俯卧位, 用双手掌根部自上而下按揉推摩腰背肌筋3~6次, 然后用两手拇指指腹点按腰背部俞穴, 并沿坐骨神经分布走向交替点按双侧环跳、殷门、委中、承山、昆仑、太溪等穴, 每穴点按2次, 顺序自上而下, 由轻到重 (时间一般8min左右) 。

2.4 斜扳腰部法

嘱患者侧卧, 患侧朝上, 患侧大腿半屈曲, 健侧大腿伸直。医者一手按压患者肩部, 一手按于髂骨处, 并做相反方向推扳, 幅度由小到大, 当推扳至最大限度时往往可以听到清脆的弹响声, 表示急性扭伤所致的腰椎后关节错位已复位, 滑膜嵌顿已解除, 然后嘱患者俯卧于床上, 医者站于患者的右侧, 用双手拇指沿患者脊椎两旁的肌肉从胸椎至骶髂关节部由上而下推按、拍打、柔散、捋顺, 手法5次结束[4]。

2.5 疗程

以上4种手法顺序进行, 每天1次, 3d为1个疗程, 共治疗2~3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5]

痊愈:腰痛症状消失, 局部无压痛, 腰部活动自如, 功能无障碍;显效:腰痛明显减轻, 腰部活动尚可, 局部轻微压痛;好转:腰痛减轻, 腰部活动轻度受限, 局部有压痛;无效:腰痛明显, 腰部活动受限和功能障碍, 局部压痛明显。

3.2 结果

本组30例, 痊愈22例, 占77.7%;显效4例, 占12.1%;好转2例, 占8.7%;无效2例, 占4.9%;总有效率95.1%。

4 讨论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岔气“, 从中医病理分析是跌闪腰筋, 气滞血瘀, 经络不通所致。西医病理分析, 急性腰扭伤多引起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关节等组织的撕裂伤, 使部分肌腱、韧带纤维断裂, 脊椎小关节错缝, 滑膜嵌顿绞锁。损伤后局部软组织渗血, 深部形成血肿, 局部疼痛, 肌肉痉挛。

该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之一, 占临床腰痛的12%以上[6], 占骨伤科门诊量的10%[7]。多发生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 平素缺少参加体力劳动锻炼的人, 偶然参加劳动时也易发生损伤, 男性多于女性。腰椎是脊椎负重较大, 活动较灵活的部位, 能做前屈、背伸、侧屈、旋转等各个方向的活动, 它在身体各部运动时起枢纽作用, 腰部的肌肉、韧带、小关节等易于受损, 在生产劳动或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 如受到外来暴力的突然刺激、撞击、扭闪或过分牵拉, 造成腰部的某些软组织扭伤, 腰部正常的生理功能遭到破坏, 出现腰部疼痛, 活动受限。如同《金匮翼》上说:“瘀血腰痛者, 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若一有损伤, 则血脉凝涩, 经络壅滞, 令人率痛不能转侧”, 故有“闪腰”之称;《医部全录》说:“腰脊者, 身之大关节也, 故机关不利而腰不可以转也”, 又有“椎骨错缝”之称。《血证论》说:“凡是疼痛, 皆淤血凝滞之故也”[5]。主要表现为疼痛与功能障碍。为腰部持续性剧烈疼痛, 卧床休息后减轻, 但不能消除, 咳嗽或喷嚏示疼痛加重, 腰部运动及负重功能受限, 站、坐、弯腰、翻身困难, 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 或以两手扶住腰部。改变体位时腰痛加重, 患者常需自我寻找合适角度进行体位的改变。腰痛可连及患侧臀部及大腿, 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 疼痛性质较模糊。查体见腰部生理曲度减少或消失, 脊柱可有侧凸, 整个腰部肌肉痉挛, 也可有臀肌痉挛。患者一般没有明显固定的压痛点, 无双下肢放射痛,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治疗上要求应从行气活血、滑利关节、调畅督脉及太阳膀胱经着手。

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具有抑制、镇静、疏散、通畅及纠正腰椎小间节紊乱及滑膜嵌顿复位等作用, 可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局部组织痛阈, 解除深部软组织痉挛状态, 加速炎性产物吸收, 以分解粘连, 消肿祛瘀[8]。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说:“夫手法者, 谓以手安置所伤之筋骨, 使仍复于旧也, 夫伤有轻重, 而手法各有所宜故必素知体相, 识其部位”[9]。朱宁等[10]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推拿、按摩、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相关文章, 认为, 近年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均为复合手法, 其中以斜扳、按揉、点穴等手法为主。体现了中医推拿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及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治疗原则。当然, 推拿除在损伤局部进行治疗外, 同时在四肢远离病变部位如委中进行操作。针刺镇痛研究已证明其有效性, 它是推拿治疗有效性的重要基础之一。操作时应注意手法由轻至重, 重后渐轻, 得气为度, 操作简洁, 以巧代力, 突出重点。具体刺激要视患者体质而异, 选穴要精, 取穴要准, 这样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如果治疗不当, 长期疼痛不愈, 可转为慢性腰痛。本组有2例治疗后效果不佳者原因考虑手法前未做全面系统检查, 对合并骨折、脱位和一些韧带断裂漏诊, 再者就是手法选择错误或手法不当出现腰痛不减或腰痛加重。应该注意的是斜扳法属于较重手法之一, 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或灾难性损害。

因此, 有以下情况应慎用或禁用:全身情况较差, 合并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有严重骨质疏松者) ;腰椎或其小关节有骨折或脱位者;椎体或附件有肿瘤、结核者。

综上所述, 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副作用少, 价格低廉, 疗效确切, 疗程较短, 操作简单, 复发率低等优点, 不需住院, 患者易于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观察中医多种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选择门急诊的急性腰扭伤患者30例, 采用按揉、推拿、点穴、斜扳等手法, 每天1次, 3 d为1个疗程, 共23个疗程。痊愈22例, 显效4例, 好转2例, 无效2例, 有效率达95.1%。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复发率低等优点, 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扭伤,中医推拿,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201.

[2]黄锦军.中医治疗急性腰扭伤近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7, 15 (12) :51.

[3]李秀彬, 王立新, 李正祥, 等.改良斜板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评价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

[4]朱才兴, 焦伟国.不同治疗手法对不同损伤类型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 (8) :1512-1513.

[5]朱庆东, 张树安.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 2006, 18 (11) :45.

[6]陆裕朴, 胥少汀, 葛宝丰.实用骨科学[M].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1:1134-1135.

[7]贾连顺, 李家顺.现代腰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 251-260.

[8]薛卫国, 张党升, 于天源, 等.对急性腰扭伤及其推拿治疗的再认识[J].按摩与导引, 2005, 23 (5) :6.

[9]王立恒.辨位、辨因相结合治疗急性腰扭伤[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 17 (3) :306.

推拿手法学运用阶段教学法体会 篇9

1 动作要领模仿阶段

此阶段是学生推拿手法学习的入门阶段, 包括以下3个环节。

1.1 理论讲解

推拿手法学的理论讲解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特点, 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手法的概念、动作要领, 在手法技巧方面突出重点和难点, 并列出手法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同时对同类手法、相似手法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比较, 以便让学生区分手法。通过推拿手法讲解, 能使学生对手法形成初步印象, 初步感悟手法技巧。

1.2 操作演示

操作演示手法可单独进行, 亦可结合理论讲解进行。操作演示时要求教师做到动作规范、熟练,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技巧性较强的部分应进行必要的动作分解, 突出重点, 以利于学生练习。此阶段要求学生边观察教师演示操作边模仿练习。

1.3 手法练习

推拿手法动作要领的掌握, 手法由生疏到熟练, 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复练习, 越是操作要领复杂、技巧难度大的手法, 如一指禅推法、打滚法等, 学生反复练习时间就越长。学生进行手法练习时, 教师应细心观察, 及时指出学生手法的不规范之处, 并予以纠正;对学生难以掌握的手法, 教师应反复演示, 耐心指导。此环节一般分为沙袋练习和人体练习2个阶段, 通过沙袋练习, 可以掌握主要手法的操作和动作要领, 进而增强一定的指力、腕力和臂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待基本掌握手法的动作要领, 且具有一定指力、腕力、臂力后, 方可进行人体练习。人体练习是一种较笼统的人体手法训练, 是推拿手法常规操作的基础, 是进入临床的初级准备阶段。通过人体练习, 初步将推拿手法应用于人体, 让手法适应人体的不同解剖部位, 进而熟悉各种手法的配合应用、转换衔接以及肢体的配合运动等, 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人体解剖的认识。

讲解、演示、练习是手法教学中密不可分的3个环节, 要求讲解准确、演示到位、训练规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严谨学风,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左右手协调能力等。

2 理论联系实际的初步阶段

此阶段是课堂手法练习的后期, 绝大部分学生通过手法练习, 特别是手法较为熟练后, 理论联系实际的愿望较强, 都希望将所学手法运用于患者, 验证自己手法的疗效。一为满足学生愿望, 二为强化后阶段手法的学习效果, 笔者特从以下3方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结合, 进一步强化手法练习。

2.1 加强人体部位练习手法

手法理论讲解完成后, 重点加强手法的人体练习。在人体上按部位有针对性地加强手法练习, 需要学生根据被操作者的年龄、体质、部位等具体情况, 进行手法动作要领、技巧和适应性练习, 特别注意力度的使用练习、被动手法练习及对被操作者的关爱性训练等。

2.2 成立推拿服务小组, 服务师生, 加强手法练习

由系部统一组织成立若干学生推拿服务小组, 由推拿手法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 在专业教师指导下, 以推拿实训室为主要场所, 利用课余时间, 为学校师生及其家属进行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的治疗, 以此强化学生手法。通过多年实践, 学生以服务为载体, 以强化手法为目的, 进行适应性手法练习,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种练习方法, 既可消除学生因长期练习而产生的疲劳感, 又可通过服务获得成就感, 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同时, 学生还可以学雷锋服务小组的形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 定期到车站、广场、敬老院和孤儿院进行社会服务活动, 不仅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也强化了学生推拿手法。

2.3 利用假期开展专业社会实践, 强化手法

放假前以讲座的形式介绍常用应诊方法、技巧和常见病的治疗方法等, 要求学生进行假期专业社会实践。如到医院推拿科见习, 给亲戚、朋友运用推拿手法治疗, 对于没有把握的疾病, 可以随时请教教师。同时要求学生做好社会实践记录, 写出心得体会。

开学后第一堂课,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讨论。这既是对推拿手法学教学效果的初步检验, 也为后续推拿治疗学教学作铺垫。通过多年专业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3 理论联系实际阶段

理论联系实际阶段, 主要指在推拿手法学教学过程中的手法操作练习、教学见习和毕业前实习阶段, 是继续强化手法练习的关键阶段。此阶段除了要求学生能区别部位练习手法、保健手法和疾病治疗手法的异同外, 更强化其对推拿手法作用的认识, 以便根据疾病病机合理运用手法, 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3.1 推拿手法练习

转变传统教学方法, 除了让学生学习常用治疗操作方法外, 更主张学生结合自身体会, 提出更合理的手法配置方案,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配置方案进行评价, 并提出修改意见。

3.2 推拿手法学见习

由于学时有限, 见习时间也有限。因此, 应尽量利用教学医院的见习条件,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分别请不同带教教师带教, 以提高见习效果。在见习过程中, 学生除了解疾病基本情况外, 也观摩了带教教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手法的合理运用, 为毕业实习奠定一定诊疗基础。同时, 通过见习后的总结、讨论, 使学生发现自身不足, 进一步加强其理论知识学习和手法练习。

3.3 手法强化训练

近几年来, 为了使学生实习时尽快进入角色, 学校规定学生见习、实习前必须对主要课程进行强化训练, 并将推拿手法学列入强化内容。多年实践证明, 学生能很快完成强化训练, 达到训练目的, 实习时能很快进入角色。

3.4 毕业前的临床实习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 学生有10个月的临床实习时间, 主要安排在推拿科室实习。实习时间较充分, 学生有了更多动手机会, 也获得了许多实践经验, 丰富了学生的推拿手法和治疗方法。

推拿手法学教学是针灸推拿专业学生运用推拿方法治疗疾病的基础课程, 学生推拿手法直接关系临床疗效。我院从专科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培养入手, 为打造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了长期探索, 总结出了阶段教学法, 运用后效果良好, 值得推广。

上一篇:课题分析下一篇:病毒视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