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2024-06-07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精选十篇)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两组患者术前均经CT检查并配合膀胱镜检查确诊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观察组男42例,女22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6.2岁,其中初发47例,复发17例,单发肿瘤52例,多发性肿瘤12例,最多者3枚。对照组男47例,女17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3.7岁,其中初发43例,复发21例,单发肿瘤47例,多发性肿瘤17例,最多者4枚。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膀胱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术后辅以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截石位,应用5%甘露醇为灌洗液,选用德国STORZ汽化电切镜,汽化功率120~180W,电凝功率60~80W,在电视影像系统下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前明确膀胱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数目以及肿瘤和输尿管口的关系,以便采取合适的电切方式。通常采用水平切除法,从肿瘤表面横行切除,由浅到深,直至基底部。对于较小的肿瘤采用顺行电切法,即先电凝烧灼肿瘤基底部周围1~2cm范围之膀胱黏膜,再从肿瘤根部周围1cm范围的膀胱黏膜开始向瘤蒂中心方向汽化电切至膀胱壁浅肌层。若肿瘤较大则进行分层切除瘤体,然后汽化瘤蒂至基底部,电切基底部及其周围最少1cm范围膀胱黏膜及浅肌层,同法电凝烧灼肿瘤基底部周围1~2cm范围之膀胱黏膜。对于输尿管口周围肿瘤则用电切环切除,切除深度至膀胱浅肌层。待所有肿瘤切除后,检查创面,电凝止血,并用灭菌蒸馏水冲洗膀胱,肿瘤组织送病理检查。留置F20~22三腔气囊导尿管,术后灭菌蒸馏水行膀胱冲洗,尿管留置3~7d后拔除。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G1 30例,G2 28例,G3 6例。

2.2 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膀胱肿瘤均一次切除,手术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4%,术后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电切综合征,1例膀胱穿孔,对照组12例出现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应7例,组间手术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1.4~66.5min,出血量为15.4~107.2ml,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10~24个月,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复发(4.7%),对照组16例复发(25.0%),复发病例均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两组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丰富的血管,肿瘤组织含水量高、密度低、电阻抗小,组织学分级多数是乳头状移行细胞癌[2]。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文献研究表明:浅表性膀胱肿瘤治疗应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该手术具有无切口、可重复操作、对患者打击小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3]。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组。

虽然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术后复发率还是难以控制,这与肿瘤多灶型、 隐匿性和尿内的致癌物质长期刺激有关,同时当手术切除肿瘤基底部过浅、边缘过少都易导致复发[4]。因此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才能进一步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治愈率,浸润性、广基的肿瘤不适宜采取本术式。手术操作过程中应遵循肿瘤切割先远后近、先小后大、先易后难的原则[5],对于侧壁肿瘤应常规行同侧闭孔神经封闭,避免膀胱穿孔和闭孔神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术后常规使用蒸馏水冲洗膀胱,以最大限度减少膀胱肿瘤细胞的种植,进而减少肿瘤的复发和扩散机会。

综上所述,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损伤小、术中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2011年间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64例(观察组),另选行传统保留膀胱外科手术治疗患者64例(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4%,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低于对照组的29.7%,组间比较手术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1.4~66.5min,出血量为15.4~107.2ml,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0~24个月,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复发(4.7%),对照组16例复发(25.0%),两组复发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好,具有损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汽化电切术,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潘文博,陈勇,梁聪,等.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6):34-35.

[2]朱军山.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68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137-154.

[3]拓志勇,夏勇,张战宏,等.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侧壁浅表性肿瘤(J).医学综述,2008,14(22):3513-3514.

[4]苏枝强,舒方国.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57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557-1558.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55例护理 篇2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汽化电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79-02

经尿道前列腺化电切术(TUVP)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疗效确切,已广泛用临床1,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先后对5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56~90岁,病程1~10年,(平均5.5年),临床主要症状:尿频、夜尿增多,尿线变细,射程缩短,排尿等待,尿后淋沥不尽等。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49例出现尿潴留。直肠指检前列腺如鸡蛋至鸭蛋大,质韧,表面光滑,中央沟变浅。B超提示前列腺径线为4.5~6.2cm。50例残余尿量>90cm。伴高血压20例,肺气肿10例,慢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5例,冠心病6例。

1.2 护理

1.2.1 术前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优点,方法及术后疗效。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全过程,以消除病人的焦虑与恐惧,更好地配合手术。

1.2.2 术后护理

1.2.2.1 心理护理

因老年病人耐受性差,术后膀胱冲洗、膀胱痉挛的出现均易造成不同程度的不适及恐慌不安,向病人讲解电切术后常见的症状。

1.2.2.2 生命体征监测

老年人多有心血管疾病,加上麻醉及手术刺激易诱发心脑并发症,因此,应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每小时测量1次,使血压维持在90~105/60~90mmHg。

1.2.2.3 膀胱冲洗的护理

术后用生理盐水行持续膀胱冲洗,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节冲洗速度。为防止凝血块堵塞引流管,可挤压引流管,促使血凝块排出,或用注射器加压膀胱冲洗,将引流管周围的血块道冲碎,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澄清为止。

1.2.2.4 注意观察有无尿道电切综合症(TURS)的发生

因患者术中用大量的5%葡萄糖注射液冲洗膀胱,术后应严密观察有无心衰、水中毒、低钠血症综合征的发生,及时抽取血标本查电解质、肾功能、血糖等,如发现病人血压下降、呼吸增快、脉搏细数。神志淡漠,血离子分析:Na+<130mmol/L。提示经尿道电切综合症(TURS)的发生,应立即行氧气吸入、抗休克、补钠治疗,监护血压至正常水平,血Na+恢复至正常水平。

1.2.2.5 膀胱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膀胱痉挛是引起前列腺切除术后继民性出血常见的因素。引起阵发性剧痛,诱发出血,血块堵塞尿管等引起。若病人出现程度不同的尿液自管周外溢,膀胱憋胀感,下腹痉挛性剧烈疼痛,有急切的排尿感,冲洗液流入不畅,甚至返流,引流液颜色鲜红,提示膀胱痉挛的发生。护士指导病人深呼吸,必要时下腹部外敷热毛巾,并行有效持续膀胱冲洗。

1.2.2.6 尿管的护理

若尿道外口有溢血、渗液情况,及时更换局部敷料,可每日2次用0.25%稀释碘伏擦拭尿道外口,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严格无菌操作,嘱病人不要過度达拉导管,以免气囊破裂引起尿管脱落。

1.2.2.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

防止血液淤积而导致血栓的形成,尽可能减少止血药物的应用。抬高患肢,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患肢淤血,缓解肿胀和疼痛,注意患肢的保暖,不得按摩或作剧烈运动,以免造成栓子脱落。

1.2.2.8 拔管后的护理

拔除尿管后,注意观察病人排尿情况,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动作轻柔。如尿失禁,指导病人做提肛运动,功能锻炼可作为轻中度尿失禁初次治疗的首先方法2

1.2.3 出院指导

1.2.3.1 生活指导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进易消化,含纤维多的食物预防便秘;术后1~2月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继发性出血。

1.2.3.2 康复指导

患者出院后定期来院复查,戒烟酒,多饮水,同时还要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免咳嗽引起腹压增高。不要做骑跨动作,不要坐软凳及沙发,以免前列腺窝出血。

2 结果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病人均能自解小便,尿流率7.5~14.3ml/s。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及生命体征观察,正确掌握术后膀胱冲洗,防止电切综合症的发生,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确保了手术成功。

3 护理体会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近几年县级医院开展的微创手术之一,此项手术的开展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第1例手术实施前,我们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相关护理知识,认真制定护理计划,不断总结护理经验,并将临床路径引入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临床护理中,经过3年实践探索了一整套护理措施,为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护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同时给科室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游畅,刘秋秋,温灌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体温及寒战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0):66-74.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3

关键词: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结果

膀胱肿瘤为泌尿系统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越来越多[1]。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十分重要。随着电切技术的不断应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术在浅表性膀胱肿瘤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灌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94例,均经膀胱镜活检、病理检查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57.5±3.1)岁;多发肿瘤13例,单发肿瘤34例;有无痛性肉眼血尿40例,镜下血尿6例,无症状体检发现1例;肿瘤直径0.5~3.8cm,平均直径(2.9±1.1)cm;病理分级:Ⅰ级13例,Ⅱ级24例,Ⅲ级10例;病程3~21个月,平均病程(8.6±0.3)个月。观察组中男32例,女15例;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58.5±3.6)岁;多发肿瘤15例,单发肿瘤32例;有无痛性肉眼血尿39例,镜下血尿患者5例,无症状体检发现3例;肿瘤直径0.3~3.8cm,平均直径(2.9±1.0)cm;病理分级:Ⅰ级12例,Ⅱ级26例,Ⅲ级9例;病程2~26个月,平均病程(9.0±0.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术治疗,患者行硬膜外麻醉,麻醉满意后取膀胱截石位,并给予常规消毒,首先植入膀胱镜,全面了解患者肿瘤大小、位置、数量、形态及肿瘤与输尿管口的关系,对于生长于膀胱侧壁的肿瘤,则需要利用特制长针操作,并在肿瘤所在侧壁分别于膀胱近颈部3点或9点刺入,深度为6~8mm,抽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20ml,并在肿瘤基底部注射0.9%氯化钠溶液50ml,可见肿瘤隆起。并利用英国Gyrus Medical有限公司等离子电切系统,使用30度的电切镜及全方位旋转的连续冲洗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镜。在监视器直视入境情况,以0.9%氯化钠溶液为灌洗液,将电切功率设置为160W,设置电凝功率为80W。首先切除肿瘤基底部横断,切除过程中主要应用柱状电极,然后将肿瘤冲出。切除肿瘤基底部及深肌层,主要采用与传统TURBt相同的切除方式。术后常规安置尿管,并对患者做血常规、电解质检查,给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2]。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3~8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为2.12%;对照组患者复发7例,复发率为14.89%。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2,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10例,发热9例,闭孔神经反射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45%;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1例,高热2例,闭孔神经反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61,P<0.05)。

3讨论

浅表性膀胱癌主要指从Ta G1至T1G3的肿瘤。调查显示,在新发膀胱癌中约80%为浅表性膀胱癌。如果患者得不到进一步治疗,则约有75%的患者可能复发。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原因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其复发与多种因素存在密切联系。膀胱肿瘤已成为泌尿系统中常见且多发的肿瘤疾病之一,通过对近年来我国膀胱肿瘤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发现,膀胱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膀胱肿瘤临床治疗多数采用张柳切除术,经临床试验及文献检索显示,经尿道微创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效果明显,具有应用优势,同时该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3]。传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主要经过尿道电切膀胱肿瘤,在实际操作中易造成热度损伤,进而增加术中出血量,同时止血难度较大,利用同等原理可应用电气切除术,电气切除术临床止血效果较好[4]。

采用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操作过程氯化钠荣亚为导电递质,在切除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双极电刀直接接触肿瘤组织,降低了意外损伤发生率,同时电切热度、热穿透效应较低,减少了操作过程中对肿瘤周围组织的损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同时电切后可形成厚度在1.5~1.0mm之间的凝固层,有利于提高止血效果。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除术操作过程对膀胱深部神经肌肉组织造成的电刺激较小,术中闭孔反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肿瘤切除法,术后并发症轻,恢复快,临床应用效果较高[6]。

膀胱肿瘤为泌尿系统中的常见肿瘤之一,临床调查显示多数膀胱肿瘤为浅表性肿瘤,一般临床分化较好。其中Ta、T1期的膀胱肿瘤主要位于固有膜之上,且有蒂,同时临床研究及检查显示肿瘤边界表现较清晰。在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治疗中,经尿道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7]。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术得到了临床的广泛推广,该手术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传统的经尿道电切术,止血效果不理想。临床中应用电气化切除术,其创面凝固层的厚度为2~3mm,止血效果优于传统的经尿道电切术,但是气化切除术中凝固层过厚,则会增加坏死脱落,并明显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8]。

近年来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为一项新的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高频电流,经电极后激发递质,并形成动态等离子体,在作用于组织的基础上,达到有效的切割机电凝效果[9]。位于输尿管开口的肿瘤,不仅需要完全切除肿瘤,还要切除输尿管口本身,切忌切割过深,需保留部分输尿管壁端,避免术后出现尿液反流。再利用双极方式,将0.9%氯化钠溶液作为导电液体,切割靶组织表面,温度一般为45℃左右,双极电刀未可接触组织,热穿透效应小,所产生的损伤较小[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表明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术治疗,术后并发症较少,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效果明显,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宝龙,关维民,张勇建,等.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1,35(3):450-452.

[2]罗保权.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2例[J].临床医学,2011,25(11):69-70.

[3]刘星明,沈乾,任胜强,等.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J].中国内镜杂志,2012,34(8):821-822,831.

[4]徐刚,郑奇传,丁方成.PK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体会[J].中外医疗,2012,13(10):19-20.

[5]张建柱,李庆文.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膀胱肿瘤29例报告[J].中华全科医学,2012,31(9):1404-1406.

[6]王冰峰,王立国,唐化勇.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浅表膀胱肿瘤60例[J].中国医药科学,2014,28(16):182-184.

[7]熊兆华,余书勇,熊林.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51例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28(2):221-222,226.

[8]陈晓,王飚,田惠忠,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黏膜下注射抗肿瘤药物防治肿瘤复发[J].中华外科杂志,2014,42(10):580-582,589.

[9]黄炎松,杨镜秋,陈少锴.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并发症及防治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18-20.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4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前列腺增生;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69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81-01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resection treatment the prostatic hyperplasia of 60 cases

CAO Zhong

The urinary surgery department of xishui hospital, hubei xishui 438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re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January to 2010 October were treated by 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resection.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were successful, the operation time was 35-76min.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quality of life score(QOL),maximal urinary flow rate(Qmax)and residual urine volume(RUV)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indicators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for treatment of prostatic hyperplasia,curative effect and high safety,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with dysuria symptom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rostatic hyperplasia;Clinical experience

前列腺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即良性前列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简称,指的是组织细胞过度增殖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旧称前列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1]。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l eletro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与开放手术相比,TUVP具有适应症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疗效确切的优点。我院自2010年1月对60例BPH患者采用TUVP治疗,疗效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所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全部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第三届国际BPH委员会的推荐意见”中的诊断标准[2],年龄为50~79岁,平均年龄为(69.9±11.2)岁;病程为4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为(3±0.1)年;根据Rous提出的直肠指检标准,前列腺增生Ⅰ度者12例,Ⅱ度者22例,Ⅲ度者20例,Ⅳ度者6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膀胱截石位,常规会阴部碘伏消毒铺无菌巾。汽化功率240~260W,电切功率120~135W,电凝功率70~75W,术中冲洗液主要为5%葡萄糖液,压力保持在7~8.5kPa。置入电切镜后,需先查看膀胱三角区、双侧输尿管口以及膀胱各壁,看有无结石、肿瘤等,后退入尿道以观察前列腺增生情况以及前列腺尖与精阜、外括约肌的关系,精阜至尿道内口的距离。汽化切除完成后,充分电凝止血,然后用冲洗器冲洗膀胱,将组织碎块与血凝块一并吸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RUV)。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为35~76min。患者术后IPSS、QOL、Qmax及RUV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上常采用汽化电切术治疗[3]。该手术方式是一种相对较为安全、操作相对简单的手术方法,因此TUVP被认为是治疗BPH的金标准[4]。通过本次术前术后比较结果表明,全部病例拔管后排尿情况良好,术后IPSS由(38.1±2.2)分降至(8.0±1.2)分;最大尿流率由(5.7±0.8)ml/s上升至(17.6±1.5)ml/s。总之,TUVP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明显[5]。

参考文献

[1]桑琦,张耀光.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7):78.

[2]顾方六. 第三届国际BPH委员会的推荐意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6,17(5):312.

[3]叶敏,张良,王伟明. 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2,16:369.

[4]吴阶平.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社,2004:1204.

[5]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568.

(收稿日期:2014.07.11)

【摘 要】 目的:观察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为35~76min。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量(Qmax) 及膀胱残余尿量(RUV)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排尿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前列腺增生;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69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81-01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resection treatment the prostatic hyperplasia of 60 cases

CAO Zhong

The urinary surgery department of xishui hospital, hubei xishui 438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re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January to 2010 October were treated by 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resection.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were successful, the operation time was 35-76min.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quality of life score(QOL),maximal urinary flow rate(Qmax)and residual urine volume(RUV)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indicators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for treatment of prostatic hyperplasia,curative effect and high safety,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with dysuria symptom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rostatic hyperplasia;Clinical experience

前列腺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即良性前列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简称,指的是组织细胞过度增殖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旧称前列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1]。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l eletro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与开放手术相比,TUVP具有适应症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疗效确切的优点。我院自2010年1月对60例BPH患者采用TUVP治疗,疗效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所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全部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第三届国际BPH委员会的推荐意见”中的诊断标准[2],年龄为50~79岁,平均年龄为(69.9±11.2)岁;病程为4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为(3±0.1)年;根据Rous提出的直肠指检标准,前列腺增生Ⅰ度者12例,Ⅱ度者22例,Ⅲ度者20例,Ⅳ度者6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膀胱截石位,常规会阴部碘伏消毒铺无菌巾。汽化功率240~260W,电切功率120~135W,电凝功率70~75W,术中冲洗液主要为5%葡萄糖液,压力保持在7~8.5kPa。置入电切镜后,需先查看膀胱三角区、双侧输尿管口以及膀胱各壁,看有无结石、肿瘤等,后退入尿道以观察前列腺增生情况以及前列腺尖与精阜、外括约肌的关系,精阜至尿道内口的距离。汽化切除完成后,充分电凝止血,然后用冲洗器冲洗膀胱,将组织碎块与血凝块一并吸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RUV)。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为35~76min。患者术后IPSS、QOL、Qmax及RUV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上常采用汽化电切术治疗[3]。该手术方式是一种相对较为安全、操作相对简单的手术方法,因此TUVP被认为是治疗BPH的金标准[4]。通过本次术前术后比较结果表明,全部病例拔管后排尿情况良好,术后IPSS由(38.1±2.2)分降至(8.0±1.2)分;最大尿流率由(5.7±0.8)ml/s上升至(17.6±1.5)ml/s。总之,TUVP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明显[5]。

参考文献

[1]桑琦,张耀光.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7):78.

[2]顾方六. 第三届国际BPH委员会的推荐意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6,17(5):312.

[3]叶敏,张良,王伟明. 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2,16:369.

[4]吴阶平.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社,2004:1204.

[5]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568.

(收稿日期:2014.07.11)

【摘 要】 目的:观察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为35~76min。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量(Qmax) 及膀胱残余尿量(RUV)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排尿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前列腺增生;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69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81-01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resection treatment the prostatic hyperplasia of 60 cases

CAO Zhong

The urinary surgery department of xishui hospital, hubei xishui 438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re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January to 2010 October were treated by 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resection.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were successful, the operation time was 35-76min.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quality of life score(QOL),maximal urinary flow rate(Qmax)and residual urine volume(RUV)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indicators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for treatment of prostatic hyperplasia,curative effect and high safety,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with dysuria symptom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rostatic hyperplasia;Clinical experience

前列腺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即良性前列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简称,指的是组织细胞过度增殖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旧称前列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1]。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l eletro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与开放手术相比,TUVP具有适应症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疗效确切的优点。我院自2010年1月对60例BPH患者采用TUVP治疗,疗效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所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全部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第三届国际BPH委员会的推荐意见”中的诊断标准[2],年龄为50~79岁,平均年龄为(69.9±11.2)岁;病程为4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为(3±0.1)年;根据Rous提出的直肠指检标准,前列腺增生Ⅰ度者12例,Ⅱ度者22例,Ⅲ度者20例,Ⅳ度者6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膀胱截石位,常规会阴部碘伏消毒铺无菌巾。汽化功率240~260W,电切功率120~135W,电凝功率70~75W,术中冲洗液主要为5%葡萄糖液,压力保持在7~8.5kPa。置入电切镜后,需先查看膀胱三角区、双侧输尿管口以及膀胱各壁,看有无结石、肿瘤等,后退入尿道以观察前列腺增生情况以及前列腺尖与精阜、外括约肌的关系,精阜至尿道内口的距离。汽化切除完成后,充分电凝止血,然后用冲洗器冲洗膀胱,将组织碎块与血凝块一并吸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RUV)。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为35~76min。患者术后IPSS、QOL、Qmax及RUV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上常采用汽化电切术治疗[3]。该手术方式是一种相对较为安全、操作相对简单的手术方法,因此TUVP被认为是治疗BPH的金标准[4]。通过本次术前术后比较结果表明,全部病例拔管后排尿情况良好,术后IPSS由(38.1±2.2)分降至(8.0±1.2)分;最大尿流率由(5.7±0.8)ml/s上升至(17.6±1.5)ml/s。总之,TUVP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明显[5]。

参考文献

[1]桑琦,张耀光.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7):78.

[2]顾方六. 第三届国际BPH委员会的推荐意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6,17(5):312.

[3]叶敏,张良,王伟明. 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2,16:369.

[4]吴阶平.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社,2004:1204.

[5]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568.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篇5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手术配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93例, 年龄最小55岁, 最大91 岁, 平均72岁, 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 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手术时间一般控制在30~90 min, 无死亡病例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 (TURS) , 治疗效果满意, 均安全返回病房。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 体位采用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术者以电切镜经尿道行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 术中彻底止血, 避免切穿前列腺包膜, 术毕留置F18~20三腔气囊尿管, 持续生理盐水冲洗膀胱, 冲洗时间2~3 d。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准备

2.1.1 心理护理

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应对患者进行探视, 向患者主动进行自我介绍, 态度要和蔼, 使患者感到亲切。了解患者对手术的看法, 术前准备情况。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 认真做好心理分析, 在同情与关怀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再向患者介绍手术全过程、手术方式和优越性、术中感觉及如何配合, 采取的麻醉方式, 麻醉前注意事项等, 这可以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 减轻了患者的紧张与恐惧心理。

2.1.2 仪器检查

术前一日检查电视监视系统、光源系统、高频电刀、电切镜和配件的性能、各种连接线是否完好, 确保各仪器能正常运转, 并放在适当位置。

2.1.3 手术物品的准备

除前列腺电切包外, 备好特殊用物, 如前列腺电切灌洗液、个别情况可用蒸馏水、忌用电解质溶液。高频电刀、冷光源、电切镜、污水桶、过滤网架、膀胱灌注筒、F18~20三腔导尿管, 石蜡油。

2.2 术中配合

2.2.1 做好患者术中心理护理:术日, 患者到手术室时, 巡回护士应主动向患者问好, 以感性语言帮助患者克服紧张情绪, 取得患者的配合。

2.2.2 把手术室房间温度调控在25℃~28℃, 并建立静脉通道。

2.2.3 体位选择:采用膀胱截石位。摆放体位时既要满足手术者的需要, 充分显露手术部位, 又不能影响患者正常的呼吸及神经功能。在摆放体位时, 下肢不得过度外展, 并在患者的双大腿下垫上海绵垫, 并妥善固定。避免体位不当引起神经、血管、皮肤的损伤等体位并发症。

2.2.4 物品供应齐全:将消毒好的器械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熟悉手术步骤, 将各种器械按使用顺序放置于器械桌上, 以便准确迅速传递器械, 缩短手术时间。将备好的非电解质灌洗液挂于输液架上备用;输液架高度根据手术需要调节灌洗液的高度, 以不超过手术部位60~80 cm为宜, 温度在32℃~33℃之间[2]。连接好各种管线, 并将汽化功率调节在180~260W、电凝功率调节在80~120W。

2.2.5 根据病情及手术进展情况随时调整输液速度、灌洗液速度。

2.2.6 为术者提供备好的石蜡油, F18~20导尿管。切下组织用过滤网收集送病检。手术顺利完成。

3 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 手术配合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通过本组193例手术的配合, 体会如下:

护士要了解手术全过程, 熟悉手术的各个环节, 熟练掌握各仪器性能, 操作过程与保养要求,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密切巡视整个手术过程, 随时根据手术的需要调节室温调节患者的体位, 及时添加冲洗液, 观察静脉通路, 认真记好护理记录。密切观察病情, 前列腺增生患者均为高龄往往合并心、肺、肾等功能损害, 如出现水中毒等并发症, 应立即中止手术, 配合医生进行抢救[3]。术中尽可能使用一次性负极板:它顺应性好, 粘贴性强, 能保证术中与患者有效的接触面积。并应贴于洁净、肌肉丰富、血液充足且无骨骼突出的部位 (如大腿、臀部等) , 以避免灼伤患者。

参考文献

[1]邹声泉.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 实用腹腔镜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滕艳霞, 周惠芹, 张丽英.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灌洗液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05, 20 (5) :68.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64例探讨 篇6

关键词:电切术,表浅性膀胱肿瘤

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是膀胱肿瘤, 其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趋势,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不仅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而且不会造成肿瘤腹壁种植, 反复手术也不增加难度[1]。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64例膀胱肿瘤患者,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64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其中男49例, 女15例, 年龄46~83岁, 平均54岁。64例中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血尿伴血凝块60例, 4例无临床表现。64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提示浅表性膀胱肿瘤, 经CT、膀胱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瘤体直径0.30~1.60cm平均1.3cm。肿瘤病理形态37例有蒂, 27例广基底。诊断为移行细胞癌 (Ⅰ~Ⅱ级) 47例, 乳头状瘤17例;64例中单发肿瘤39例, 位于膀胱右侧壁13例, 左侧壁15例, 膀胱三角区11例;多发者25例, 位于左侧壁和三角区、右侧壁和右侧颈部、膀胱三角区各5例。初发者49例, 复发者15例。

1.2 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采用英国佳乐等离子电切镜环状切割电极。工作功率电切160W, 电凝80W。经镜鞘排空膀胱内尿液后注入灌洗液150m L, 灌洗液为生理盐水。然后从肿瘤基底部插入电切镜开始切割, 注意切割时应慢, 防止膀胱穿孔, 假如肿瘤体积较大时, 可以从肿瘤基底部采用点状电切, 切勿持续电切, 会导致膀胱穿孔, 发现出血时电切环压在出血的血管断端上, 即作点状电凝止血;无法看到基底部时, 可从表面开始切割, 尽量从肿瘤基底部开始切割, 从而减少肿瘤种植的机会, 切除肿瘤后常规放置三腔Foley尿管冲洗引流。术后5d拔管后开始用20m L生理盐水加20mg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 保留120min, 其中左右侧卧位及俯、仰卧位各30min。

2 结果

本组膀胱肿瘤切除率100%, 术中、术后无一例膀胱穿孔、大出血、电切综合证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TURBT并发闭孔神经发射4例, 术后随访0.5~6年, 肿瘤复发12例, 其中原位复发2例, 异位复发10例, 2次肿瘤复发肿瘤细胞升级2例, 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年及3年死于肿瘤复发转移, 其余患者健在。12例复发患者中9例再次行TURBT, 无3次复发者。

3 讨论

在我国泌尿系及男性生殖系肿瘤以膀胱肿瘤的发病率最高。据文献报道, 表浅膀胱肿瘤约占膀胱肿瘤的70%~75%[2]。1995年, 美国CIRCONACMI公司在第一代电切技术的基础上制造出带有3条沟的开槽型滚筒式电极, 将其安装在电切镜上进行电切, 当高频电流通过电极时, 可在槽沟边缘产生高电流, 使得组织接触面温度可达100℃以上, 该技术称为气化电切, 该技术在止血上效果更好。治疗膀胱肿瘤最常用的方法是TURBT式, 其主要适应表浅型膀胱癌。也可用于有些年老体弱不适于做开放性手术者, 作为治愈疾病或减轻症状的姑息疗法。TURBT具有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且双极电流不通过人体, 切割温度低, 组织表面温度仅40~70℃, 电流不通过人体, 可有效减轻膀胱肿瘤电切过程中闭孔神经的反射, 其对深部神经肌肉电刺激轻, 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少[3]。本研究中, 膀胱肿瘤切除率100%, 术中、术后无一例膀胱穿孔、大出血、电切综合症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术后复发率亦较低。国外已有文献报道[4], 对TURBT与膀胱部分切除术作了对照, 证明在5年生成率及复发率方面, TURBT均优于膀胱部分切除术。

我们的体会是, 在术中需注意不要使膀胱过度充盈, 注水量尽量保持在100~150m L左右为宜, 以免膀胱过度膨胀膀胱壁变薄, 在切除肿瘤过程中并发膀胱穿孔;气化肿瘤基底部及周围组织时, 膀胱也不应过度充盈, 应保持在80%左右, 以便观察肿物, 避免膀胱穿孔[5];切割侧壁肿瘤时需注意闭孔神经反射。

综上所述, TURBT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比较, 能明显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住院时间短, 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CHEN WK.Investigation of28cases of homeochronous TURBt and TUVP operative treatment on bladder neoplasms plus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Journal of Clinical, 2008, 23 (2) :141~142.

[2]陈文锴.经尿道电汽化术同期治疗膀胱癌并BPH28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 23 (2) :141~142.

[3]TSIVIAN A, HTRICKER A, SIDI AA.Simultaneuous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and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haz-ardous or a safe timesaver[J].Urol, 2003, 170 (6) :2241~2243.

[4]陈从波, 王晓康, 姚启盛, 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J].中国内镜杂志, 2005, 11 (1) :13~14.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7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术前均经直肠指诊、B超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为前列腺增生, 年龄62岁~79岁, 平均年龄70.6岁, 病程9年~15年, 平均10.3年。其中合并冠心病6例, 高脂血症7例, 高血压11例, 肾功能不全1例, 糖尿病9例, 均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后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均为良性前列腺增生, 无癌变。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症状逐渐加重的疾病, 由于夜尿次数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及休息, 加上留置尿管后自我形象的改变, 使患者多担心得不到有效的诊断及治疗, 预后不良及术后发生并发症而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 向患者解释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特点, 引起尿频、排尿困难、血尿、尿潴留的原因, 在做各种检查及治疗前耐心解释, 使患者了解其意义并积极配合。对于对手术期望值高, 心理负担重的患者, 请做过手术的患者以亲身经历讲解手术过程及感受, 从而帮助其消除恐惧心理, 取得良好配合。

2.1.2 相关知识宣教

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有关前列腺增生的相关知识, 因老年患者听力和接受能力比较差, 应耐心解释直到患者掌握。术前良好的呼吸道准备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的发生, 患者入院后即应戒烟,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训练有效的咳嗽。练习深呼吸时, 用鼻吸气, 呼气时让气体慢慢从口中呼出, 频率8~12次/min;练习咳嗽时, 深吸气后屏气3 s~5 s后用力由胸部深处咳嗽将痰引至大气管处, 再用力咳出。有效锻炼肛提肌功能, 对预防术后尿失禁有积极作用[1]。方法:指导患者做肛门会阴收缩动作, 次数依患者的耐受情况而定, 体位不限。

2.1.3 术前准备

协助完善各项常规和相关检查, 如: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及血生化等检查, 做抗生素过敏试验, 床上排便训练。术前晚常规备皮、灌肠, 术前8 h禁食水。对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 监测血压和血糖, 血压控制在150/85 mm Hg左右, 空腹血糖<8 mmol/L, 餐后2 h血糖<10 mmol/L。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 h, 吸氧3 L/min,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每小时监测1次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 观察意识的变化。待病情稳定后酌情测量, 观察导尿管有无堵塞, 固定引流袋后查看尿液引流情况, 观察尿液颜色, 调整引流速度。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需加强下肢功能锻炼, 未下床时, 在床上每天定时按摩双下肢, 做踝关节的伸屈活动, 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做到及时有效处理。

2.2.2 导管的护理

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都有肉眼血尿, 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 持续膀胱冲洗, 根据管道长度和患者卧位妥善固定引流管, 避免引流管脱落、折叠、受压、扭曲、堵塞, 引流袋一定要低于臀部水平, 防止逆流引起感染。膀胱冲洗液挂在高于膀胱约80 cm处, 冲洗速度应根据引流出的尿液颜色的深浅而定, 尿色深则快, 尿色浅则慢, 随冲洗持续延长, 血尿颜色逐渐变浅[2];若尿色深红或逐渐加深, 说明有活动性出血, 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确保冲洗及引流通畅, 若引流不畅可能是由于被血块或残留的前列腺组织堵塞, 应及时用手由近端向远端挤压引流管数次, 通过增加管腔局部压力将血块分解后引流, 以免造成膀胱充盈、痉挛而加重出血。准确记录24 h出入水量, 观察冲洗液和引流液是否平衡, 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2.3 膀胱痉挛的护理

膀胱痉挛时, 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膀胱区涨感, 尿道口急迫的排尿感, 伴有膀胱管道一过性受阻, 导尿管周围溢液, 冲洗液颜色加深等[3]。为了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 应检查导尿管冲洗管道和引流管道是否通畅, 以防因导尿管堵塞加重膀胱痉挛。应该注意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指导深呼吸、调整患者体位、加温冲洗液及减慢冲洗速度, 同时做好心理疏导, 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 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2.4 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状况, 观察有无体温和白细胞升高及尿液颜色的变化。术后卧床期间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 帮助其多翻身、叩背, 嘱患者每日摄入充足的水分 (2~3 L) , 必要时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方法稀释痰液, 2次/d, 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引流袋每天更换, 用络合碘棉球擦洗尿道外口2次/d, 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逆行感染。并保持床铺整洁, 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冲洗尿路。

2.2.5 拔管后的观察和护理

观察有无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出血等并发症。拔管前间断放尿 (每2~3 h 1次) , 以训练膀胱功能。了解患者有无不适, 及时解释原因, 并鼓励其多饮水。指导患者做肛提肌锻炼。一旦患者出现尿潴留, 可重新留置导尿管。本组32例中, 2例出现尿潴留, 留置导尿管2 d后均可自行排尿。

2.2.6 并发症的护理

术后常见并发症为:经尿道电切综合征 (TURS) 、短暂血尿、短暂尿痛、短暂尿失禁、短暂尿潴留等。 (1) TURS通常在手术接近结束到术后数小时内出现, 主要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患者可在几小时内出现烦躁、恶心、呕吐、抽搐、昏迷, 严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等。应加强观察, 一旦出现, 立即通知医生, 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 减慢输液速度, 抽血检查血生化和血常规, 为调整用药提供准确依据。 (2) 短暂血尿。由于前列腺血供丰富, 术中止血不彻底或电切太深, 加上腹内压增加都可引起出血。所以术后应有效固定导尿管, 防止气囊移位或拉力改变而诱发出血, 应指导患者多食含粗纤维丰富的食物, 避免排便用力过猛, 减少久坐, 防止因盆腔充血而导致前列腺窝出血, 减少上下楼梯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 如跑步、弯腰等;多饮水, 增加尿量以冲洗尿道;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本组32例中, 术后3 d内发生肉眼血尿25例占78.13%, 均为淡红色, 无血块发生。

2.3 出院指导

切除前列腺后前列腺窝的修复需3个月~6个月, 指导患者多饮水, 应保证每天在2 000~2 500 m L。白天应尽量多喝水, 可根据个人爱好安排喝水的时间段, 晚饭后应尽量减少饮水量, 保证夜间睡眠。每日多摄入含粗纤维丰富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香蕉、甘薯等。不吸烟、不饮酒, 少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排便用力, 定时按摩脐周促进肠蠕动。生活中尽量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爬高、久坐, 每次坐立时间不超过1.5 h, 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以防盆腔充血引起前列腺窝创面再出血的危险。注意会阴部卫生, 不忍尿, 不憋尿, 遵医嘱服用抗生素, 术后1个月~3个月10 d复查小便1次, 以检查是否有出血、感染等, 复查尿流率及残余尿, 以便及早处理。对合并有尿道狭窄的患者, 扩尿道时要谨慎操作, 警惕假道形成而增加患者痛苦。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行汽化电切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2例经尿道行汽化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32例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行汽化电切术治疗创伤小、风险小、疗效好, 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老年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护理

参考文献

[1]朱建英, 郑文婷, 王筱慧, 等.提肛肌训练对前列腺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11) :813-815.

[2]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93.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收治的9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膀胱灌注治疗, 其中男18例, 女28例, 年龄24~76岁, 平均42岁, 病程25 d~5年。临床症状以尿频下腹胀痛不适、尿频、尿急、尿痛为主32例, 血尿8例, 排尿困难4例, 另2例为下腹及会阴处不适。尿常规检查:13例为白细胞阳性, 34例为红细胞阳性。膀胱镜活检:病变位于三角区18例, 膀胱颈13例, 膀胱壁7例, 输尿管口周围3例, 散在分布4例。病变分型:滤泡样或绒毛样水肿型39例, 乳头状瘤样型6例, 慢性炎症型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灌注治疗, 其中男21例, 女28例, 年龄24~76岁, 平均45岁, 病程14 d~8年。临床症状以尿频下腹胀痛不适、尿频、尿急、尿痛为主29例, 血尿11例, 排尿困难3例, 另3例为下腹及会阴处不适。尿常规检查:15例为白细胞阳性, 30例为红细胞阳性。膀胱镜活检:病变位于三角区15例, 膀胱颈14例, 膀胱壁11例, 输尿管口周围5例, 散在分布2例。病变分型:滤泡样或绒毛样水肿型37例, 乳头状瘤样型5例, 慢性炎症型2例。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对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

术前所有观察组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5~7 d, 在腰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 取膀胱截石位, 手术设备为OLYMPUS电切系统, 切割电极为沟槽状或铲状, 设定汽化功率为180~220 W, 电凝功率80~100 W[3]。于监视器下直视入镜观察患者膀胱内黏膜病损情况, 先以5.88k Pa的冲洗压力进行冲洗, 再行切割, 切割范围为肉眼可见病变边缘3 cm以上, 深度一般控制在黏膜下层, 严重者可至浅肌层。手术结束后冲净膀胱,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留置尿管3~5 d引流尿液, 对于血尿较重的患者, 可给予间断冲洗膀胱。术后1个月后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行膀胱灌注。

1.2.2 膀胱灌注治疗

患者在接受灌注前先排空尿液, 并限制饮水量。灌注液为30 mg吡柔比星加20 m L生理盐水稀释, 按常规方法经导尿管灌入膀胱内, 灌注期间应定时转换体位, 以利于灌注药物与膀胱黏膜充分接触, 保留40~60 min后排出。起初1次/周, 2个月后可改为1次/月, 连续10次。每3~4个月复查膀胱镜[4]。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尿常规检查正常, 膀胱镜复查膀胱黏膜恢复至光滑、完整, 随访病例活检结果正常;好转:患者泌尿系统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 尿常规偶有轻度异常, 膀胱镜复查黏膜正常或尚有散在病灶, 病理活检正常;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非但没有消失甚至出现恶化, 检查结果也没有明显变化。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经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经χ2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痊愈21例, 好转10例, 余下15例均无效, 总有效率为67.4%;观察组患者中痊愈29例, 好转14例, 仅3例无效, 治疗有效率为93.5%, 两组均无恶变病例。显然经尿道汽化电切合并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治愈率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腺性膀胱炎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 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 多数学者认为与膀胱炎症、结石、梗阻、异物以及留置导尿管等因素有关, 多认为下一步发展成为腺癌的可能性很高[7]。该病病灶多位于膀胱三角区和颈部, 当累及双侧输尿管开口时可引起肾积水, 亦可发生于全膀胱黏膜, 可能是因为三角区和颈部是尿流体动力的着力点, 而无黏膜下层的位置则较为固定, 没有其它部位舒缩的随意性[8]。

目前对于腺性膀胱炎的治疗各家学者观点不同, 多数认为经尿道汽化电切加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 疗效满意。亦有学者主张单纯采用化疗药物灌注治疗[5]。该组观察组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膀胱灌注药物治疗, 总有效率达93.5%, 治愈率明显高于仅给予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的对照组 (P<0.05) 。随着微创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 经尿道汽化电切也日渐成熟, 成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手段, 相较于传统的单纯性膀胱灌注化疗可以直接切除病变组织, 疗效显著, 可有效预防由于切割不当导致膀胱穿孔的发生。

问晓东等[6]人提出片状增生型和乳头状增生型病变范围超过2 cm×2 cm, 应以膀胱黏膜剥离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为宜;乳头增生型病变范围<2 cm×2 cm, 可行经尿道电切或电灼术;对于慢性炎症增生型则宜行经尿道电灼术。临床治疗中, 主治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科学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

综上所述, 使用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膀胱灌注药物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显著, 且具有微创、安全以及副作用小的特点, 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1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9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6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痊愈21例, 好转10例, 余下15例均无效, 总有效率67.4%;观察组患者中痊愈29例, 好转14例, 仅3例无效, 治疗有效率93.5%。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膀胱腔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显著, 并发症少, 并能有效预防其复发, 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汽化电切,膀胱灌注

参考文献

[1]陈柏康, 高莉萍, 俞洪元, 等.比较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于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0, 26 (10) :723-724.

[2]宋彦, 宋永胜, 吴斌.三种不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工程, 2011, 19 (11) :13-17.

[3]高颖.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羟基喜树碱定期膀胱灌注1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1) :2735.

[4]姚友生, 林明恩.腺性膀胱炎诊疗新进展[J].广东医学, 2010, 31 (01) :45-46.

[5]王先军, 姚启盛, 陈从波, 等.经尿道电切联合羟基喜树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观察[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0, 15 (4) :154.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9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穿刺引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BPH)也称前列腺肥大,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前列腺增生症外科治疗是前列腺增生症外科治疗最准确的方法1—2,目前广泛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对于尿道狭窄和前列腺增生严重的患者,在治疗原则上一般不采取以上办法,以减少手术的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3—4。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行恥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术TURP58例,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年龄组为54—9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岁。病程从8个月到12年不等,平均病龄7.2年。前列腺检查结果:直肠指检前列腺光滑未见异常无结节;直肠多普勒彩色超声报告前列腺体积35—128ml,平均值78ml,本组患者中有9例患者存在尿道狭窄,49例前列腺体积均>60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524—35分,平均30.2±2.4分;最大尿流率1.2—4.8ml/s,平均1.8±0.2ml/s;残余尿量84—210ml,平均160±21.2ml。

1.2 手术方法 其中,49例患者取截石位体位,麻醉方法为持续硬膜外麻醉,在电视监控,经尿道置入F25.5WOLF电切镜,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电切功率设定100W,电凝60—80W。余9例前尿道狭窄患者,无法直接进行此手术,先退去外鞘后通过(相当于F24镜鞘)。用水将膀胱充盈,于耻骨联合上一横指处直接刺入F6气腹针,退去气腹针内芯,外接引流导管,于6点部位切取纵形标志沟,并已以此沟为标志,切除两侧叶及前叶达外科包膜,修整前列腺尖部,用专用冲洗器吸出组织碎片,手术中密切监测血钠、血糖值:30min钠133—144mmol/L,平均138mmol/L;血糖4.5—6.4mmol/L,平均5.2mmol/L。60min钠125—140mmol/L,平均136mmol/L;血糖5.6—8.3mmol/L,平均6.0mmol/L。90min钠128—145mmol/L,平均138mmol/L;血糖4.8—11.5mmol/L,平均6.5mmol/L。其中,56例患者无任何术中不适,仅有2例患者术中出现包膜穿孔,造成血钠降低、血糖增高,术中积极予以静脉点滴3%高渗盐水补充血钠含量及胰岛素降糖等治疗,术后通过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血糖及血钠值后病情缓解。术后即拔除穿刺针,留置F22尿管,术后进行常规生理盐水膀胱冲洗2天,直到冲洗液清亮后停止膀胱冲洗,一般患者术后3—7天拔除尿管。

2 结 果

56例患者顺利完成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9例前尿道狭窄只能通过去外鞘电切镜者亦顺利完成手术。通过手术表明,本年龄组所有患者切除前列腺组织18—86ml,平均58ml;术中冲洗液为5%GS,用量18600—42500mL,平均23500mL;手术时间45—185min,平均70min。术后病理检查均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住院时间3—8天,平均5±0.4天。术后患者最大尿流率为18—46ml/s,平均32±2.6ml/s。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向病员讲解手术方法、必要性及注意事项,鼓励病员表达自身感受,教会其自我放松方法,消除病员紧张心理,介绍成功病例,增强病员信心;告知病员术后留置三腔尿管和膀胱冲洗意义及配合。

3.1.2 充分的术前准备 积极治疗原发病;完成各种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胸片、血液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等;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术晨清洁皮肤、备皮;与手术室人员交接病人。

3.2 术后护理

3.2.1 按麻醉方式行常规护理 行心电监护、吸氧,监测生命体征,作好护理记录。

3.2.2 作好持续膀胱冲洗护理 ①观察冲洗液颜色、量及性质,根据引流液颜色调节冲洗速度,记录冲洗量、排出量、尿量;②观察及遵医嘱处理膀胱痉挛(嘱病员放松,如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调整尿管气囊内液压或调节冲洗液温度,秋冬季保持32℃—35℃,春夏季22℃—25℃)6;③确保冲洗及引流管道通畅,若引流不畅及时行高压冲洗抽吸血凝块,以免造成膀胱充盈而加重出血。

3.2.3 观察腹部穿刺处敷贴有无渗血渗液,腹部有无腹痛及腹胀。

3.2.4 观察有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 遵医嘱给予病员监测血糖、血钠值,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

3.2.5 做好基础护理(冲洗管道、尿管、口腔、皮肤)及生活护理,鼓励病员早期床上活动四肢,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7

3.2.6 为减轻拔除管后所出现的尿失禁或尿频现象,一般在术后2—3天嘱病人作缩肛运动。

3.2.7 术后保持大便通畅,防用力解便引起局部出血,5天内不宜灌肠或肛管排气,以免造成前列腺窝出血。8

3.2.8 观察有无尿频、尿失禁、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3.3 作好健康宣教

3.3.1 饮食 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食物;鼓励病员多饮水,勤排尿。

3.3.2 活动 术后6周内勿作剧烈活动或勿提重物,术后3—6周避免久坐、骑自行车等其他骑跨动作,应避免性生活。

3.3.3 其他 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②观察尿线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必要时行尿道扩张;③有尿失禁者,继续坚持作缩肛运动。

目前,全球老龄化问题逐步加重,我国的高龄老人也越来越多,而前列腺增生又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mptom,TURS)为TURP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15%9。TTURS的发生原因主要为手术中冲洗液经手术创面大量、快速地进入全身的循环系统所致,引起血容量的急剧扩张、血渗透压降低及血清钠被稀释,轻者引起肺水肿、脑水肿、重者会引起心衰和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患者临床表现一般为恶心、呕吐、烦躁、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困难乃至昏迷,这种症状通常发生在术中或术后12小时内,严重者引起死亡10。TURS发生的高危因素一般与高压冲洗、手术时间过长有关,另外,开放的前列腺静脉窦及低渗透压的灌注液被机体大量吸收也会造成以上问题,也有一部分主治医生认为冲洗液吸收有关,或者不排除膀胱压力的问题,而大家一致认为与电切时间的长短及切除组织量的多少无关11。当创面冲洗液压力超过20cmH2O(1cmH2O=0.098kPa)时,就能导致冲洗液大量吸收,研究表明TURP手术中每小时平均有1000mL左右的冲洗液被身体吸收,罕见者甚至超过6000Ml。通过对本组58例TURP术前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可降低术中膀胱的压力、及时排出术中膀胱内液,以利手术的顺利进行。优点如下:①能使术中膀胱内压和前列腺囊内的压力处于最低水平,有效减少了沖洗液进入血循环,降低了TURS的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手术成功率。②实行膀胱持续冲洗,可提高手术视野,更便于术者操作,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还抑制了冲洗液的吸收。③低压灌注减轻了前列腺创面的压力,能及时发现小的出血,并止血,更能避免手术创面的再次出血及大出血。④持续膀胱低压冲洗,不但能及时清除膀胱内血块,有效地去除残存的组织碎片,还能使手术视野更清晰,有效减少或避免了正常组织的受损,如包膜切穿术会加重水的吸收,从而能杜绝TURS的发生。大体积前列腺在行TURP术时,往往会因为前列腺腺体体积大,而延长了手术时间,会导致术中发生TURS的几率升高。我科采用该方法,在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血糖、血钠的含量并进行了记录,结果证明血钠、血糖无异常变化。

由此可见,TURP术前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可有效预防TURS的发生。对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合并前尿道狭窄的,行TURP术,持续冲洗膀胱,手术可不持续进行,降低了TURS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视野清晰度,减少了手术时间,最大限度地抑制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减轻了痛苦。本组56例通过该方法顺利完成TURP,不在保留传统的引流管,小敷贴贴附伤口即可,不但具有创口小、不易于感染、不需要特殊护理、还不会造成手术瘢痕等优点,56例患者均未见TURS发生。经过多例患者手术验证,重度增生的前列腺增生并伴有前尿道狭窄的患者,可行耻骨上穿刺引流术,可使得TURP术顺利进行,并可预防TURS的并发症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王延伟,白正钧,孙永峰,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00例临床应用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0:1674—4985.

[2] 张楠木,徐忠,朱晓东.TURP术同时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治疗较大前列腺增生症.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1000—5161.

[3] 夏国建,潘明开.膀胱穿刺造瘘在TURP中的应用.中外医疗,2011,12:114.

[4] 郭柳然,郭亮,胡现斌,刘利军.TURP术中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利弊分析.河北医药,2011,33(13):1960—1.

[5] 那彦群,叶章群,孙光,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20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2—123.

[6] 张立军,贾建荣,王晓敏.膀胱痉挛的护理对策.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5:693.

[7] 刘玲,李晓玲,等.泌尿外科护理手册.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339—340.

[8] 李菊英.最新医院泌尿外科临床护理细节操作要点与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及护士长工作必备手册.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137.

[9] 李彩虹,刘海涛,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25例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105—106.

[10] 徐林,于淑珍.早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护理干预.中国社区工程师,2009,1:95—96.

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对象为2000年5月至2009年5月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膀胱肿瘤患者共320例, 其中男176例, 女144例, 单发187例, 多发133例。按治疗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 观察组200例, 年龄25~79岁, 平均年龄52.4岁, 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TURBT) 治疗。患者肿瘤数l~6个, 平均1.67个;肿瘤分级0~1级89例, 2级71例, 3级40例;肿瘤大小1cm×1.4cm×0.7cm~3cm×3cm×4cm。对照组120例, 年龄33~78岁, 平均54.1岁, 采用膀胱肿瘤部分切除术治疗。患者肿瘤数l~6个, 平均1.49个;肿瘤分级0~1级92例, 2级70例, 3级38例;肿瘤大小1.1cm×1.0cm×0.9cm~3cm×3cm×3cm。两组患者年龄、肿瘤数、肿瘤大小分级等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

1.2手术治疗方法

观察组治疗方式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 患者取截石位, 冲洗液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 首先置入膀胱镜观察肿瘤大小、部位及拟切除范围, 然后用Storz电切镜在膀胱半充盈状态下行肿瘤电切。切除范围包括全部肿瘤组织及基底部周围0.5~1.0cm以内的正常黏膜和肌肉组织。切除肿瘤基底部时, 要达到足够的深度, 深达浅肌层, 电灼基底创面及周围黏膜, 冲洗并完全取出切除组织。对照组治疗方式以电刀切除肿瘤及距肿瘤2cm的膀胱组织, 肿瘤位于输尿管开口处者, 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所有患者手术后均行持续膀胱冲洗和膀胱灌注化疗。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5.3min, 失血量平均<50mL, 平均住院时间2.8周;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79.6min, 失血量平均<150mL, 留置尿管1周, 平均住院时间4.2周。经统计学检验, 两组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见表1。

注:经两样本u检验, 两组三项指标比较, 差异都具有显著性 (P<0.05)

2.2两组并发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较之对照组明显降低, 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经χ2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3.1 TURBT的优点

在我国泌尿系及男性生殖系肿瘤以膀胱肿瘤的发病率最高。膀胱肿瘤初诊时70%~75%为表浅膀胱肿瘤[2]。TURBT式是治疗膀胱肿瘤最常用的方法, 主要适应表浅型膀胱癌。但有些年老体弱不适于做开放性手术者, 也可施行TURBT, 作为治愈疾病或减轻症状的姑息疗法。国外已有文献报道[3], 对TURBT与膀胱部分切除术作了对照, 证明在5年生成率及复发率方面, TURBT均优于膀胱部分切除术。TURBT具有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如肿瘤切除复发, 可行再次切除。避免了患者多次开刀的痛苦, 并可保留膀胱功能。

膀胱肿瘤临床常见, 易复发, 既往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 但是反复性开放性手术治疗, 不但增加患者痛苦, 也增加了手术难度[4]。随着近年来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逐步开展了TURBT。膀胱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分级、初发与复发、单发与多发, 以及患者的健康状况、合并症、患者的主观意见等因素。膀胱部分切除术至今仍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最常用的手术, 它具有不需特殊设备、对患者损伤小、较高的生存率和较低的复发率的优点。膀胱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为:膀胱肿瘤Ⅱ、Ⅲ或Ⅳ级者, T2或T3期者;初发且为单个肿瘤者;肿瘤位于膀胱顶部后壁、上半部和距膀胱顶3cm以上者;肿瘤体积过大, 切除后膀胱有足够容量者。若肿瘤侵及输尿管口, 也可同时切除, 行输尿管再植或膀胱壁瓣输尿管吻合术。

3.2 TURBT的注意事项

TURBT治疗膀胱肿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对较大肿瘤, 基底不易暴露, 应从肿瘤一侧开始逐层切除, 一旦显露肿瘤基底, 即从基底将肿瘤切除, 避免在肿瘤表面过多切割而造成更多的出血。对于浸润较广泛的肿瘤, 应注意切割深度, 防止膀胱穿孔。前壁肿瘤切除镜不易接近, 可在膀胱不完全充盈状态下由助手在下腹部加压, 使肿瘤靠近切除镜。对于膀胱侧壁肿瘤, 切割时要特别小心, 尤其在侧下方的肿瘤, 易出现闭孔神经反射, 切割时可适当降低电切功率并掌握好时机, 点踏开关要迅速, 防止切割电极带有高频电流穿入膀胱外组织, 造成膀胱穿孔及膀胱外损伤等严重后果。对于输尿管口肿瘤, 切割时尽量不使用电凝, 以免术后局部形成瘢痕, 引起输尿管狭窄。

综上所述, TURBT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比较, 能明显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住院时间短, 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 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320例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行TURBT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将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效果各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TURB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 且术后并发症少 (P<0.05) 。结论TURBT治疗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尿道电切术,开放手术,膀胱肿瘤

参考文献

[1]王长根, 章钟, 张国华.开放手术治疗膀胱癌80例报告[J].右江医学, 2001, 29 (2) :l11-112.

[2]侯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5例临床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 1999, 29 (9) :21-22.

[3]Bames RW.Treatment of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s with transurethral neolon clinical analysis of505cases[J].J Urol, 2003, 97 (5) :864.

上一篇:煤矿顶板破碎巷道掘进下一篇:《世说新语》魏晋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