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钬激光汽化术和电切汽化术在腺性膀胱炎中的治疗比较

2022-09-11

自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 我们对经病理检查证实的4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单盲随机分组, 分别给予经尿道选择性钬激光汽化术和传统的经尿道电切术2种方法进行治疗, 并进行为期3个月~3年的跟踪随访, 对2种技术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 年龄22~65岁, 平均年龄43.5岁;病史6~60个月 (平均33个月) 。临床表现为单纯尿频42例, 尿急尿痛16例, 反复发作终末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6例, 下腹痛或尿适胀痛不适4例, 无特殊症状2例。尿常规检查红细胞+~++/HP27例, 自细胞+~++/HP16例, 中段尿培养8例有致病菌。所有病例无泌尿系结石, B超未发现占位性病变。病变位于三角区输尿管开口周围32例, 膀胱侧壁及底部4例, 后尿道2例, 成片状分布者2例。其中6例并发膀胱颈抬高, 尿道内口形态失常, 但无并发膀胱颈梗阻。静脉肾盂造影显示单侧肾盂积水12例, 双侧肾盂积水9例。

1.2 治疗方法

汽化电切采用美国顺康公司产汽化电切镜, 汽化电切电流功率为180W。激光采用美国科医人公司20W钬激光治疗仪, 治疗参数设定为0.8~1.2J/10Hz/8~12W常规应用生理款水作为灌注液。采用钬激光治疗20例, 经汽化电切20例。

1.3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硬腰联合麻醉下, 取截石位, 消毒后, 患者取截石位。激光气化或电切范围均超过肉眼可见病变边缘2~3cm, 深达黏膜下层, 病变严重者可至浅肌层。术后2周行吡柔比星 (THP) 20mg常规膀胱灌注, 每周1次, 共8次。术后3个月复查膀胱镜并多点取活检。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每3个月定期复查膀胱镜1次及静脉肾孟造影。

1.4 疗效判断标准

症状消失, 膀胱镜复查膀胱黏膜光滑, 活检报告为正常者及静脉肾孟造影无肾孟积水者为治愈。症状基本消失, 偶有间歇性尿路刺激症状, 膀胱镜复查膀胱粘膜正常或尚有散在小片炎性病灶及静脉肾孟造影减轻者为好转。治愈和好转均视为有效。症状无改善或虽一度改变, 以后症状又复发, 膀胱镜复查或活检及肾孟积水无改善者为无效[1]。

1.5 统计学处理

对钬激光组和电切组的一次性治愈率和有效率采用χ2检验, 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钬激光组:经一次性选择性激光汽化共治愈16例, 好转2例, 无效2例 (其中1例术后9个月随访时病理证实为膀胱腺癌) , 治愈率为75%, 有效率为90%。电切组:经一次性电切共治愈9例, 好转3例, 无效8例, 治愈率为45%, 有效率为60%。钬激光组与电切组比较, 治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χ2=5.23, P<0.05) ;有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χ2=4.8, P<0.05) 。术后随访40例, 随访时间3个月~3年, 其中电切组8例无效者, 后期6例行钬激光治愈;1例于术后半年复查膀胱镜时发现膀胱三角区一侧散在增生状病变, 经取活检, 病理检查报告为膀胱腺癌而行膀胱癌根治术。钬激光组无效1例术后9个月随访, 膀胱镜见输尿管周围有绒毛样病变。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Ⅱ级, 行膀胱全切结肠代膀胱术。其余随访者未见病情反复。

3 讨论

自Von limbeck在l887年首次描述腺性膀胱炎, 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了文献报道, 腺性膀胱炎现在无肯定病因, 通常认为正常膀胱黏膜受到感染、结石、梗阻、异物、留置导尿管等慢性刺激长期作用时, 黏膜上皮增生形成Brunn巢, 此时称为囊性炎;囊壁细胞进而演变为柱状上皮细胞, 此类细胞胞核位于基底, 胞浆富含暗染色颗粒, 称为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易伴发尿路上皮癌, 被认为是潜在的癌前病变。治疗上普遍采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以及抗癌药保留膀胱灌注等措施[2]。近年来, 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在这一领域的手术治疗中多有尝试。

由于钬激光是一种固体激光, 波长2140mm, 以脉冲方式发射, 为非选择性组织吸收, 作用均匀一致, 组织穿透深度仅为0.4mm, 对组织的汽化切开、止血、同时完成。脉冲发射时间极短为0.25ms, 瞬时功率可达10KW, 通过光将能量传递到作用物 (组织或结石等) , 释放热量极少, 脉冲时间远远低于热传导时间[3]。因而, 切除组织的创面或周围无焦灼样外观, 创面新鲜, 无意外损伤, 术后无坏死组织脱落过程, 无疤痕组织形成。术中可达到非常精确的组织解剖层次与清晰的手术野[4]。实践证明钬激光发射过程中不产生电流因而无电场效应, 术中病人无闭孔神经反射, 避免了膀肌穿孔的意外损伤, 组织切割止血同时完成, 故术中基本无出血。

与经尿道膀胱电切术相比, 钬激光的优点在于: (1) 组织穿透深度<0.5mm, 不致引起膀胱穿孔或刺激闭孔神经。 (2) 手术盲区少。电切环为环型电极, 由于角度原因很难处理膀胱顶壁、三角区两侧膀胱壁。钬激光纤维柔软、纤细, 尖端面积小, 处理膀胱各壁, 几乎无盲区。 (3) 切除部位准确, 无出血, 邻近组织损伤轻微, 术后愈合时间短。 (4) 年老体弱, 有凝血机制障碍,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也可耐受该手术。 (5) 基于以上特点, 钬激光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手术方式上相对于电切汽化术有更多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这也可能是在本组中钬激光组的治愈率高于电切汽化术组的原因之一。

实践表明, 钬激光由于集切割、汽化和止血功能于一体, 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安全、方便且性能稳定的泌尿外科腔内手术方式[5]。通过本文的研究, 可以为大家今后在腺性膀胱炎治疗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选择性钬激光汽化和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肤炎的术后临床指标, 探讨经尿适选择性钬激光汽化术治疗输尿管口周围腺性膀胱炎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4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侵及输尿管口的腺性膀肤炎患者, 采用单盲随机的方式, 分别运用经尿适选择性钬激光汽化和电切术2种。采用统一治愈率、有效率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尿道适选择性钬激光汽化组较电切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提高。2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汽化术是目前腔内微创治疗腺性膀胱炎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钬激光,电切术

参考文献

[1] 邓刚, 张景华, 胡万宁, 等.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与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口周围腺性膀肌炎的比较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 12:923.

[2] 张循亮, 王晓雄, 曹静.腺性膀胱炎[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5, 16 (7) :413~414.

[3] Denelrnys H, Baglcy MD, Alhil Das MD.Enclonrologic useof theholmium laser.Copyright c2001Teton New Media[J].Prinlecl in theunited states of Ameripca, 2001:1~68.

[4] 刘齐贵, 麻伟青, 周庆余, 等.经尿道钬激光切除前列腺的临床分析与总结[J].中国内镜杂志, 2003, 9 (3) :29~30.

[5] 沈文浩, 熊恩庆, 宋波, 等.钬激光技术及其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泌尿外科分册, 2003, 23 (3) :273.

上一篇: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下一篇: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内部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