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系统规划

2024-05-25

排水系统规划(精选十篇)

排水系统规划 篇1

1 城市排水规划原则

1.1 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城市排水系统主要是对城市各类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综合排除和处理,目前城市规划强调水的循环再用,要从“污染控制”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尤其要注意和预防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城市水系统规划要与城市规划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相协调,满足城市高质量、高保证率排水的需要,支持城市的发展。

1.2 污水管网设计水量与污水厂处理能力匹配

根据污水厂厂外管网工程实践证明,城市部分路段的排水管道距离污水处理厂主管道较远,下雨时部分的合流管道流量较大,致使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大,财政投资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编制新的城市规划,排水规划时,在新改造的路段应实行雨污分流,使污水管网水量与污水厂处理能力相匹配。

1.3 排水系统应当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全面规划方案,考虑远期发展有扩建的可能,并根据排水系统的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等因素对近期工程做出分期建设的安排。同时,对城市水系统的分析必须强调给水、排水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单独从某一环节着手并进行简单的串联叠加是难以获得有价值的系统结果的。因此,排水规划应强调系统的整体功能,从整体出发全面考察研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循环利用率。

2 城市排水规划设计

2.1 排水管网设计

城市排水管沟一般均依托道路布设,道路定线对市区排水组织、排水管沟的埋深、排水的重力流或提升有重大影响,道路高程的确定对两侧地块的排水也有很大影响,为保证地表径流的排除,设计时道路雨水口高程应低于两侧地坪20 cm以上。并注意新设计的排水管道现在尽量不放在机动车道上,应设置在非机动车道,绿化带,人行道上,以免检修影响交通运行。

另外,排水管网受自身重力流的限制,水流具有不可逆性,管道之间难以互相调节,一旦形成后难以更新改造,因此在管网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量大小、标准高低、上下游高程衔接情况,使排水系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程序。同时,市政道路下的市政管线除了排水管线外,还有电力、通信、给水、燃气等其他管线。在设计排水管道时必须考虑与其他专业管线、排水管道之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有足够的净距,使各管线基本相互错开,避免出现雨污水管道彼此冲突或与其他管线相冲突的现象。另外,规划设计时尽量保持下游管道流速不低于上游管道流速,以免产生淤积而增加排水管道的维护和检修工作量。

2.2 雨水径流设计

2.2.1 路面排水设计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下垫面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雨水径流系数增大,汇流速度增加,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充,引发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道路排水设计中可以设计下凹式绿地的蓄渗,达到雨水集蓄利用、雨水回灌补充地下水的目的。下凹式绿地的结构为路面高程高于绿地高程,雨水口设在绿地内,且高于绿地高程而低于路面高程。这样设置可使道路、建筑物等铺张区上的雨水径流首先流入绿地,通过在绿地植被与土壤之间增设贮水层、透水层等方法来减缓雨水地表径流的流量,然后绿地蓄满水后雨水再流入雨水口。增加了城市土壤的相对含水量,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城市雨水干管的管径,降低暴雨期间城市的防洪压力。

2.2.2 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在多雨城区或地表水较丰富的城区,路面入渗水向路基土迁移过程中,将会降低路基土的回弹模量,改变路面结构层层间结合状况,导致荷载作用下路表弯沉和基层底基层拉应力增加,加速路基路面的损坏。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中央分隔带排水规划设计。中央分隔带排水是将降落在或流向中央分隔带内的水分有效的汇集并迅速排除路面的方案。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质量不易控制,造成横向排水管标高误差或产生淤塞,大量水流向最低处,而最低处的横向排水管由于设计时包裹无纺土工布或产生淤塞,使排水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下游中央分隔带积水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可通过两方面进行规划设计:1)可在路面结构以下路基以上位置设置排水垫层。排水层下设置起隔水、防水作用的土工布,将由上部渗透下来的地表水有效地拦截在该排水层内。防止路基内地下毛细水的上升,使路面结构保持干燥。排水层设置一定的纵横坡度,将渗入排水层的水分迅速地排出道路以外。2)将中央分隔带汇水直接排入入孔,在每个入孔处预设管径能满足流量要求的横向排水管。在横向排水管埋设位置设计小窨井以便于清理,保证横向排水管的排水能力。另外,当车行道宽度较宽时,为了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可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积水,通过与其连接的雨水支管排入埋设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内。

2.3 污水规划设计

首先,在进行排水系统规划时,应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分区、工农业分布、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现状等做周密的调查,调查现有的和预测潜在的再生水用户的地理位置及水量与水质的要求,并将调查结果反映到排水专业规划中。在进行新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时,要结合污水回收利用的需要选择污水深度处理系统,预留污水深度处理的发展用地,使污水排除和处理系统的总投资之和最小。其次,在城市污水排放控制规划中,对点源污染重点控制的同时,必须也对城市面源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因此,在污水处理规划中城市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污水排放采用优质杂排水和粪便污水分流。城区收集优质杂排水和雨水作为非传统水源,经过处理达标后回用于人工湖蒸发损失、人工湖渗漏损失、洗车及道路绿化浇洒用水等。剩余污水通常采用热泵方式加以利用。注意,由于受生化池水质的限制,其不适宜直接进入热泵机组或者换热器设备,利用过滤器对污水进行处理需要一定的占地且容易产生臭气,因此应采用抛管换热器的方式对污水冷热能加以间接利用。最后,对于污水厂尾水去路,目前国家强调水的循环再用,要从“污染控制”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因此污水厂尾水可以就近向内河排放作为景观用水。

3 结语

排水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分支,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和完善。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排水规划中一些重要指标的选取既要慎重,也要看得高远一些。排水规划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水系特点,与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相结合,与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相结合,与城市路面建设相结合及与城市污水排放控制相结合,增加排水高效性,降低工程造价。建设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生态型的新型排水体系。

摘要:以城市可持续发展排水规划原则为导向,结合相关工程经验,探讨了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对策,以满足城市排水需求,促进城市健康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范利峥.给排水设计重点及难点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7-58.

[2]胡平.浅谈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J].价值工程,2010(4):32-33.

[3]李光鹏.实施城市排水管道规划设计途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7-28.

[4]黄翠柳.论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与管理[J].科技资讯,2010(8):76-77.

[5]张辰,陈嫣.更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排水设施[J].上海建设科技,2010(2):45-46.

排水系统规划 篇2

近日,不断有网民发帖讲述各自城市因暴雨发生严重内涝的情况。以往鲜亮的城市在瞬间变成“水城”,暴露了一些看似“现代化”的城市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严重落后。暴雨后,记者进行实地调查。

武汉 排水系统口径“落伍”

“城市景观”:公交冲锋舟

近期,《六月到武汉去看海,在武大操场游泳,坐公交冲锋舟》等多篇反映大雨导致城市内涝的帖子引来网民的“围观”。网民“牧阳光”在一篇帖子中说,18日武汉大雨导致全城内涝,微博上出现最无奈的话语:各大院校普遍被淹,爱玩的“童鞋”在操场上尽情畅游,至于是否有人在操场上摸到武昌鱼不得而知。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

作为一座老城,武汉很早就有了地下排水系统,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这种标准已不能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如管网、箱涵等排水系统的口径还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的。

杭州 排水系统“小马拉大车”

“城市景观”:西湖边“看海”

一张浙江杭州“水漫金山”照片在微博上被网民疯狂转载,从图片上看,建在湖面上的九曲回廊都已经被水淹没了。而杭州网民“浮夸翁”在转载照片的同时不忘调侃一句:“传说今天在杭州最浪漫的事,就是带着你心爱的人去西湖边看海!”

浙江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姚昭晖: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滞后是掣肘城市排涝功能的主因。“与近年来快马加鞭式的城市地面建设相比,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却跟不上步伐。面对倾盆大雨,城市排水系统‘小马拉大车’,显得力不从心。”

南昌 20亿投入“不堪一击”

“城市景观”:街上可垂钓

来自江西的新浪网友“张小圈”在微博上说:“连日大雨让南昌陷入了内涝,号称耗资20亿改造的城市五大排水系统在如此密集的降水面前不堪一击。繁华街道可行舟、可垂钓,南昌不久前打出的宣传口号‘中国水都’终于实至名归。”

2003年,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南昌,市区内涝严重,被称为“漂在水上的城市”。今年6月14日开始,南昌6小时降下31.5毫米暴雨,一些街道路段也出现了内涝,但整个城市“水上漂”的场景不复存在。其原因在于2003年以来对城市地下排水系统20多亿元“看不见的投入”。江西省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副处长李日龙:

城市排涝规划建设存在限量,应当允许特大暴雨有一定的排水时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城市扩张、人口规模扩大,排水系统的管网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很多城市历史欠账严重。上海 地铁漏水因空调阻塞

“城市景观”:地铁“水帘洞”

新浪网民“马志海”在微博上发布的一张上海地铁“下小雨”的照片被超过千名网友转发,他写道:一场大雨,上海地铁成了水帘洞,漏得个通透。

负责建设运营上海地铁的申通地铁公司:

在暴雨过程中,上海轨道交通部分地势较低的地面站有漏水现象,其中,一些地势较低的站点还出现了雨水倒灌进车站的情况,一些正在施工的工地与地铁设施对接处也出现了漏水,有的车站顶部伸缩缝出现脱落也导致暴雨中漏水。

对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

早先城市中建立排水管道系统只是为了避免洪涝灾害對城市造成影响,一部分是为了处理城市中的污水,避免对公共水资源造成污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功能早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的生活需要,甚至简单的将城市污水引流到下游城市的做法还引发了小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对此,做好城市中排水管网的可持续规划至关重要,本文就针对于这方面进行如下的论述:

一、排水管道系统对城市的功能现状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排水管道的建立对维护城市的积极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排水管道的建立很好地缓解了洪涝灾害引发的水灾和一些工业、生活污水对城镇公共用水造成的污染。但与此同时,盲目的通过输水管道将污水排放至下游城市或周边小城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对居民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对于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来说,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政府部门应该着重于发展、建设具备雨水、污水回收、净化再利用一个城市排水管网体系,这也体现了我国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模式。

二、排水管道的规划设计

(一)设计原则

传统的城市排水管道仅仅是将工业、生活污水和一些雨水通过引流的方式排入城市的下游,通过这种方式很好地避免了城市本身的水体污染和洪涝灾害的发生。针对于排水管道的这一作用,相关城市在建立一套新的排水管网系统时就应当注意城市的周围环境因素、地理条件、工程建设的经济型和实用性等因素,进而制定出一套合理、科学、适用的排水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管道合流制,新时期的排水管道应采取分流制度,当雨水和污水积累到合适的程度时进行集中引流,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各种经费的支出,节约了处理的成本,同时还可以对城市中已有的一些合流排水管道进行改良,减轻旧有管道系统的处理压力。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国家也加大了对于工厂偷排污水的监管力度,但仍存在一些工厂存在不达标排放的情况,这都造成了城市排水管网中水体的污染。对于部分超标排放的水体,一方面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出台处罚措施,另一方面也要负起责任,承担处理这部分污水的任务,将这些污水集中进行预处理,直至符合国家或地区最低排放标准再排入进城市排水系统中。这就要求政府在建设新的城市污水管道时,结合自身区域的特点,从长远角度出发,保护水资源,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最终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对周围环境的心理需求。在设计雨水的排水管道时,设计人员要以避免引发洪水为前提,将雨水就近处理,进而分散整治。在针对一些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时,政府部门要合理运用淡水资源,再进行排水管道建设时充分考虑雨水和污水的资源化再利用,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再生。

(二)规划设计

在进行排水管道的整体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要从整体大局出发,并结合当地的具体环境因素,既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又要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在进行排水管线的布置时,要保证避免深埋,顺坡掩埋,管线应以直线布置为主,在管线的长度、水量容纳量设计时要参照当地近几年的雨水情况、城镇人口数和周边地区工厂生产废水的每日排放量等诸多因素。排水管线线路的设计要保证城市排水的整体规划要求,绕开建筑物和管道难以穿过的区域,做到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同时,在排水管道的出口要保证高程低于自然水位和下游的管道高程,避免污水向下游的自然流入,减少了泵站的建设,节约了系统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电力资源的利用。

三、雨水和污水的资源化处理

相比于污水,雨水中一些污染物更少,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化处理,面对现阶段我国水资源大量短缺的情况,进行与水资源再利用的工程建设,具有长远的积极意义。政府可以建立雨水储存的建筑,来实现雨水的收集并运用于中水回用,这一类中水可以运用到城市的绿化和居民的供暖回用水中。对雨水进行回用处理耗费的资金相对较少,对改善城市水资源短缺现状具有明显的效果。

对于污水的资源化处理来说,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这一类污水相比于雨水成分中有毒有害物质更多,不适合应用于城市的绿化居民的生活用水,可以用于河道景观用水和工业生产中冷却水的回用。

对雨水和污水进行资源化的处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很大程度改善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节约很大程度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结语

综上所述,制定良好的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规划一方面有利于工程建设施工的有序进行,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城市污染环境的现状和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实现了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光鹏.实施城市排水管道规划设计途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01).

[2]王旭霞,胡杰.雨季城市排水管道不畅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0).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与管理 篇4

1 排水系统规划

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是以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为前提, 并与其他工程规划建设密切配合。要从总体出发估算出排水区域内主干管和干管的污水量, 从而确定出大致的管径、泵站规模、污水处理厂规模, 并考虑城市污水再利用的可能性。但是管道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 它的使用期限要长达四五十年以上, 改造一次所涉及的面积很广、投资很大、施工难度很大, 如果严格以总体规划的年限、污水量标准、居住人口密度、土地服务范围等为依据, 有时候很难适应城市的发展的需要, 因此, 排水系统规划时应比城市总体规划年限更长, 排水量的规划应从多方面预测, 使排水系统留有足够的发展余地, 以减少排水系统随时间的推移, 因过流量能力不足而重建。

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要与临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相协调。一个区域的污水系统, 可能影响临近区域, 特别是影响下游区域的环境质量, 故在确定规划区域处理水平的处置方案时, 必须在较大区域内综合考虑。

排水工程的设计应全面规划, 满足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既要按近期设计, 又要考虑远期发展有扩建的可能, 分期实施。尽量就地取材, 降低施工难度, 减少工程总投资。另外, 应针对现有排水管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利用现有管渠的基础上, 提出经济、合理的分期改造方案。

2 排水体制选择

选择合理的排水体制是排水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步, 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形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我国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由于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建设年代不同, 一般老城区基本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即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 同时在截流干管上设置截流井。有些路段还采用明沟和暗渠, 每当暴雨来临时路面积存大量雨水, 影响交通。特别是许多大型工矿企业, 内部排水管网都是合流制, 其排出口只有一个, 故很难确定应该将其排入雨水系统还是污水系统。新建的街道一般都采用分流制, 即雨水排入邻近河渠, 污水则送入污水处理厂。

结合十多年的经验总结, 笔者认为采用混合制的排水体制比较好, 即城市新建道路、改造道路、城市新区及有条件改造的地方采用分流制, 循序渐进, 逐步改造当前的雨污合流制或不完全分流制系统为完全分流制系统。雨污分流工程主要是将城区内居民区、城中村、企事业单位雨水、污水合流的排水管道进行分离, 修建雨水、污水分流管道, 雨水排入市区河道, 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然后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雨、污水的分流有利于对不同性质的水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和控制, 有利于雨水的收集、贮存、处理和利用, 可有效地缓解城市用水的紧张局面, 实现用水的可持续发展。部分老城区宜采用截留合流制排水系统, 即保留现状合流管, 在其下游敷设截留干管, 截留合流管内污水, 并视城市的发展状况, 逐步完善现状管网为分流制。

3 排水管网设计与实施

排水管网系统由于受到城市地形地貌、受纳水体以及终端出路的影响, 多数情况下无法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 需要分解成多个系统。雨水系统一般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地形变化的特点, 尽量以重力流的形式就近排入受纳水体;污水系统一般情况下应尽量较少分区划分, 集中形成一个系统为宜, 因为污水系统的终端设施是污水处理厂, 从经济角度说, 集中建设一座大型污水厂效果好, 不仅可以节约投资, 节约土地, 并且便于管理, 降低运行成本。为了使排水管网系统规划更具有科学合理性, 排水系统的划分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应根据本专业的具体特点, 因地制宜, 进行更为切合实际的排水系统划分, 并考虑将来的发展, 不应过分受规划分区的影响。

排水管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受自身重力流的限制, 水流具有不可逆性, 管道之间难以互相调节, 因此管网实施过程中应该科学安排。由于排水管网大部分敷设在城市道路的下面, 所以一旦形成以后, 要更新改造就比较困难。因此, 在管网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量大小、标准高低、上下游高程衔接情况, 使排水系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程序, 尽量减少数年后排水系统因过流量不足而需重新修建, 给国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4 管理与对策

排水系统竣工验收后, 管理单位应经常对其进行管理、养护和检修, 以维护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 充分发挥其功能。

(1) 对多年未曾进行全面清通的管道, 要进行一次全面清通, 以解决现时雨季的排涝积水问题。

(2) 加强集中管理。相关部门对新建项目的审批应严格把关, 同时, 要做好城市防洪排渍、污水处理、排水管道的建设、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并尽快开展排水普查, 建立全市详尽的排水档案, 准确掌握城市排水设施服务范围、排水户的分布、排水量及排水水质的情况, 为城区排水改造提供基础资料。

排水专项规划 篇5

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排水体制...............................................................................-3-第三章

排水量预测...........................................................................-4-第四章

排水管道系统规划...............................................................-5-第五章

污水处理系统规划.............................................................-11-第六章

中心城区防洪.....................................................................-13-第七章

水环境保护规划.................................................................-14-第八章

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14-第九章

附则......................................................................................-1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巴丹吉林镇排水专项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是《阿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总体规划(2005~2020)》(额肯呼都格镇现改名为巴丹吉林镇)的专项规划之一。本规划应与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竖向、水系、防洪以及其它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二条

规划主要任务

根据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自然环境和用水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容量,雨、污水排放设施的规模与容量;科学布局污水处理厂(站)等各种污水处理与收集设施及各级雨、污水管网。

第三条

规划基本原则

1、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应符合《阿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总体规划(2005~2020)》(额肯呼都格镇现改名为巴丹吉林镇),并与其它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互相协调。

2、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应处理好污染源治理与集中处理的关系。

3、设计排水区域内需考虑防洪问题,排水工程应与防洪工程协调,以节省总投资。

4、排水工程的设计应全面规划,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有扩建的可能。

5、对于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原有的排水工程在进行改建和扩建时,应从实际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下,充分利用和发挥其效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改造,使其逐步达到完善和合理化。

6、在规划与设计排水工程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或规定。

第四条

规划主要内容 1、确定排水制度。

2、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雨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雨、污水排放标准;

对污水排放量和雨水量进行具体的统计计算。

3、进行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雨水、雨污水主要泵站数量、位置;对排水系统的布局、管线走向、管径进行计算复核,确定管线平面位置、主要控制点标高。

4、确定污水处理厂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用地范围,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

5、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6、提出雨污水综合利用措施。

第五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3、《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4、《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 5、《城市污水处理厂雨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 3025-93 6、《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B 2501-89 7、《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 12941-91 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85 9、《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10、《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2-84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 12、《给水排水基本术语标准》GBJ 125-89 1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1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 17-88

15、《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 32-78 16、《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抗震鉴定标准》GBJ 43-82 1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18、《雨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1999 19、《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 20、《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 83-99 21、《阿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总体规划(2005~2020)》(额肯呼都格镇现改名为巴丹吉林镇)

22、《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城排水专项规划设计合同》 第六条

规划范围 本城市排水专业规划范围为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及其周边地区,面积约为 6.0km2。

第七条

规划年限 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的规划期限与《阿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总体规划(2005~2020)》(额肯呼都格镇现改名为巴丹吉林镇)期限相一致。

近期:2012~2015 年 远期:2016~2020 年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城排水工程规划中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 二 章

排水体制

第八条

排水分类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排水按照来源和性质分为三类:生活雨污水、降水和部分工业废水。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雨、污水是指排入阿右旗巴丹吉

林镇中心城区排水管道的生活污水、大气降水和部分工业废水的总和。

第九条

排水体制的选择 依据《阿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总体规划(2005~2020)》(额肯呼都格镇现改名为巴丹吉林镇),排水体制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第三章

排水量预测

第十条

给水现状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供水量为 2000 立方米/日。其中生活用水量人均为 160 升/人/天。供水管网,布置方式为环状与枝状相结合,干管 200-250mm,支管 150-100mm。

第十一条

用水量预测 依据《阿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总体规划(2005~2020)》(额肯呼都格镇现改名为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最高日用水量近期 3680 立方米/日、远期 7780 立方米/日。

第十二条

雨污水排水量预测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 80%估算。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巴丹吉林镇污水排放量预测表 污水

规划基本指标近期规划人口(104 人)2.3

远期规划人口(104 人)3.7

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近期(升/人•天)

160.0

远期(升/人•天)

210.0

综合用水量近期(立方米/天)

3680.0

远期(立方米/天)

7770.0

污水量

(产污系数 0.8)

近期(立方米/天)

2944.0

远期(立方米/天)

6216.0

第十三条

雨水量预测

雨水量:按公式 Q=Ψ×q×F 计算

式中:Q—雨水流量(L/S)

Ψ—综合径流系数(取 0.8)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F—汇水面积(ha)本次规划采用临近的甘肃省张掖市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456.0)0()lg 623.0 1(343.88tPq 式中:t-降雨历时 10(min)

P-降雨重现期 1(年);暴雨强度随着重现期的不同而不同。在雨水管渠设计中,若选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计算所得设计暴雨强度大,相应的雨水设计流量大,管渠的断面相应大。若选用较低的设计重现期,管渠断面可相应减小,结合当地情况,从技术和经济方面统一考虑,本规划排水系统中设计重现期采用 1年。

第四章

排水管道系统规划

第十四条

排水设计流量的确定 1、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确定或选用暴雨强度公式;确定排水流域与排水方式,进行排水管渠的定线;确定雨水排放口的位置;确定设计流量计算方法与有关参数;进行排水管渠的水力计算,确定管渠尺寸、坡度、标高及埋深。

2、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排水包括生活雨污水量、部分工业废水量和大气降水,与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性质、发展规模、经济生活水平、规划年限等有关。污水量按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综合生活污水量计算。

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3600 24· ·1Kz N nQ 式中:Q1——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 n

——生活污水定额(L/人·d);综合生活污水量的大小直接取决于综合生活用水量,取综合生活用水量的 80%。则 n=210 L/人·d。

N

——设计人口数;用人口密度与服务面积相乘得到。

Kz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3、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1)、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雨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qF Q   式中

Q——雨水设计流量(L/s); ——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 1; F——汇水面积(ha); q——设计暴雨强度[L/(s·ha)](2)、径流系数ψ的确定 在规划中,采用区域综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ψ=0.8。

(3)、设计重现期 P 的确定 暴雨强度随着重现期的不同而不同。在雨水管渠设计中,若选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计算所得设计暴雨强度大,相应的雨水设计流量大,管渠的断面相应大。若选用较低的设计重现期,管渠断面可相应减小,结合当地情况,从技术和经济方面统一考虑,本规划排水系统中设计重现期采用 1a。

(4)、集水时间 t 的确定

集水时间 t 由地面集水时间 t1 和管内雨水流行时间 t2 两部分组成。可用公式表述如下:

t=t1+mt2

式中:

m——折减系数,管道采用 2.0。

t1——地面集水时间,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地面集水时间视距离长短和地形坡度及地面覆盖情况而定,一般采用 t1=5~15min。本规划取 t1=10min。

t2——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即:

(min)602Lt   式中

L——各管段的长度(m);

υ——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速度(m/s);

60——单位换算系数,1min=60s。

第十五条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 1、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排水管道系统设计时常采用最大日最大时流量为设计流量,其单位为 L/s。

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21321I Rn    21321I R AnQ     式中:n——管壁粗糙系数。该值根据管渠材料而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的管壁粗糙系数一般采用 0.014。

A——过水断面面积(m2)

 ——流速(m/s)

R——水力半径(过水断面面积与湿周的比值)(m);

I——水力坡度(等于水面坡度,也等于管底坡度);

Q——流量(m3/s)。

2、排水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中对这些因素作了如下规定:

(1)设计充满度 排水管道的设计按不满流的方法计算。其最大设计充满度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最大设计充满度 管径(D)或渠高(H)(mm)

最大设计充满度(HhDh或)

200~300 0.55 350~450 0.65 500~900 0.70 ≥1000 0.75(2)设计流速 排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不淤积的流速。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定为 0.6 m/s。

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不被冲刷损坏的流速。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 5m/s。

(3)最小管径 在街区和厂区内最小管径为 200mm,在街道下为 300mm。在进行管道水力计算时,上游管段由于服务的排水面积小,可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而不再进行水力计算。这种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

(4)最小设计坡度 管径 200mm 的最小设计坡度 0.004; 管径 300mm 的最小设计坡度 0.003。

3、设计管段及设计流量的确定 ①本段流量 q1——是从管段沿线街坊流来的雨污水量; ②转输流量 q2——是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雨污水量; ③集中流量 q3——是从工业企业或其它大型公共建筑物流来的雨污水量。

本段流量可用下式计算:

zK q F q   0 1qF   式中

1q——设计管段的本段流量(L/s); F ——设计管段服务的街区面积(ha)

zK——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0q——单位面积的本段平均流量,即比流量[L/(s·ha)];

Q——雨水流量(L/S);

Ψ——综合径流系数(取 0.8);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F——汇水面积(ha)。

4、排水管道水力计算的方法 在具体计算中,已知设计流量 Q 及管道粗糙系数 n,需要求管径 D、水力半径R、充满度 h/D、管道坡度 I 和流速 。本规划采用湘源 6.0 版本规划专业软件进行排水计算和校核。

第十六条 排水管道的布置 1、排水管道布置的原则

(1)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上的雨污水自流排出。

(2)地形是-影响管道定线的主要因素。定线时应充分利用地形,在整个排水区域较低的地方,要便于支管的雨污水自流接入。

(3)排水管道尽量采用重力流形式,避免提升,建泵站。

(4)雨污水干管一般沿城区道路布置。不宜设在交通繁忙的快车道下和狭窄的街道下,也不宜设在无道路的空地上。

(5)管线布置应简洁顺直,不要绕弯,注意节约大管道的长度。

(6)管线布置考虑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的远、近期规划及分期建设的安排,应使管线的布置与敷设满足近期建设的要求,同时考虑远期有扩建的可能。

2、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排水区界是排水系统敷设的界限。在排水区界内根据地形和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的竖向规划,划分排水流域。每一个排水流域往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干管,根据流域就能查明水流方向。

3、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求单位面积径流量 各设计管段汇水面积的划分应结合地形坡度、汇水面积的大小以及排水管道布置等情况而划定。规划按就近排入附近排水管道的原则划分汇水面积,各地块采用划角平分线的方法划分汇水面积。并将每块面积进行编号,计算其面积的数值。确定径流系数ψ、设计重现期 P、地面集水时间 t1,进而求单位面积径流量q0。

4、控制点的确定 在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起控制作用的点称为控制点。每条管道的起点大都是这些管道的控制点。这些控制点中离雨污水厂最远或最低的一点,就是整个系统的控制点。

5、排水管道的埋设深度 排水管道在车行道下的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 O.7 m。

6、排水管道的衔接 各种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宜采用管顶平接。

第五章

污水处理系统规划

第十七条

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 根据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功能分区、地形情况,污水由排水管网收集统一引排至城区的西南侧污水处理厂。工业区中的重污染企业应在建厂的同时,建设污水处理装置,经本企业污水处理后再排入城市排水管道,再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附近天然水系或中水回用。

本排水规划区内污水由城区的西南侧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目前污水处理能力为 4000 立方米/日。结合现状城市污水排放量及城市远期污水排放量估算,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改扩建,确定污水处理规模为:0.8 万立方米/日。

第十八条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根据城市污水的实际监测数据,参照其它中小城市的污染负荷水平,并考虑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今后排水情况,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指标见下表: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单位:mg/L 项目

COD cr

BOD 5 5

SS

TN

TP

设计值

300 180 200 35 7.0

第十九条

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要求由其受纳水体的功能来决定。结合青海湖保护要

求、受纳水体现状水质状况,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必须达到城镇污水处理二级处理的一级标准。

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水质

单位:mg/L 指标 CODcr BOD5 SS TN TP 设计值 ≤60 ≤20 ≤20 ≤8 ≤l

第二十条

污水处理程度 根据以上确定的设计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本污水处理工程各污染物的去除率见下表。

污水处理厂设计去除率

单位:mg/L 指标

COD cr

BOD 5 5

SS

TN

TP

进水水质

300 180 200 35 7.0 出水水质

≤60 ≤20 ≤20 ≤8 ≤l 去除率

1>80.0% ≥88.9% ≥90.0% ≥77.1% ≥85.7% 第二十一条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污水处理厂现用处理工艺为二级氧化塘工艺。污水处理厂扩建可用 ICEAS 工艺。ICEA 工艺是一种连续进水,周期排水延时鼓风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将沉淀、生物反应、二沉过程在一个池——ICEAS 池中完成。ICEAS 池由隔板分为二个区,雨污水经预反应区流入主反应区,经历好氧、缺氧、厌氧周期循环变化过程,达到去除有机物 N、P 的目的,ICEAS 池每个运行周期经历曝气、沉淀、滤水三个阶段,按运行周期,三个阶段周而复始、循环运行。

第二十二条

污水处理厂厂区布置 1、平面布置 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 0.8 公顷(含远期用地),污水总管从东面引入,厂区分为两个区:生产区及管理区。生产区布置有格栅渠、泵房、沉砂池、ICEAS 反应池,污泥浓缩池、配电、控制、鼓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主反应池 ICEAS 池设四组,每组两个池子,近、远期各两组。生产区道路宽 4.5m,成环状。管理区布置综合楼、值班室等建筑,生产区和管理区有 6m 道路相隔。生产区臭气噪声对管理区影响甚微。

2、厂区道路 为保证全厂运输安全可靠,厂内道路连成环状。主干道 8m,次干道 4m,转弯半径 3~5m,路两侧设侧石,纵坡 2%。另外设 2m 宽的便道将干道连接到各处理构筑物。

由于构筑物高程在地面以上 2.3m,为便于管理、巡视,在各构筑物顶部设有走道,走道、沟渠上盖钢铬板,两侧安装铁制扶手。

第 六 章

中心城区防洪

第二十三条

城市防洪系统现状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洪水威胁主要来自于东北部的山洪,目前由防洪设施有东部和北部防洪堤及排洪渠构成。

第二十四条

城市防洪系统设防标准 结合阿右旗巴丹吉林镇的具体情况,确定其远期防洪系统设防标准为 50 年一遇。

第二十五条

城市防洪工程系统规划 由于地形条件,规划区外围洪水流向基本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故将城市东北侧来地面径流作为防洪工程的主要考虑对象。

1、从城市现状的建设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来看, 加固、加强城区东北部防洪堤(坝)、排洪渠是防洪的主要措施。

2、进行排洪渠道上下游的整治、新建工程,提高洪水排泄能力。

3、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全民植树造林运动,有针对性的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第七章

水环境保护规划

第二十六条

为贯彻我国水资源发展战略和水污染防治对策,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雨污水资源化,保障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发展雨污水再生利用工程。

第二十七条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依法完成所有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对未达到排污许可证规定的企业要实施限产限排。

2、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统筹安排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处置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城市排水许可制度。

3、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要优先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开展全民植树造林运动,有针对性的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4、推行节约用水奖励措施,逐步实行定额用水制度,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第二十八条

统筹安排建设雨水储留系统,使雨水合理回收利用。

第 八 章

规划实施措施 及建议

第二十 九 条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按规划截流式合流制要求加快推进排水管网建设,尽快使排水系统化、完整化。

第 三十 条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公共排水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城区排水规划的要求。城区新区开发、旧区改建以及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当根据排水规划配套建设城区排水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三十 一 条

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城区排水设施初步设计提出审查意见。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审查意见进行设计和建设。

第三十 二 条

新建、改建、扩建城区公共排水设施,其工程设计、施工、监

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并依法实行招标投标。

承接城区排水设施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

第三十 三 条

城区公共排水设施竣工后,应当按照规定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将竣工资料交水行政主管部门及阿右旗建设档案机构存档。

第三十 四 条

在城区排水管网覆盖地区排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污水排入城区排水管网,不得任意排放。

第三十 五 条

在城区公共排水管网上连接管道排水的,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及排水管道、出水口平面图;

(二)排水的水质、水量;

(三)污水处理工艺;

(四)依法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城区公共排水管网上擅自连接管道排水。

第三十 六 条

排水户排放的污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水排入排水设施的水质标准,其中排放的产业废水还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三十 七 条

因建设工程施工需要向城区公共排水设施临时排水的,应当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临时排水许可证》。排放前应当先行沉淀。未经批准以及排放前未先行沉淀的,不得直接城区公共排水设施排放。

因建设工程施工需要临时改变城区公共排水设施排水流向的,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批准期限届满后,应当恢复原状。

第三十 八 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污水排放量大、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水户排放的污水和城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进行重点监测。

第三十 九 条

城区排水设施养护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排水设施维护技术标准,对城区排水设施进行维护,保证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排水设

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城区排水设施养护单位应当在每年汛期之前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排水设施抢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配合,不得阻挠。排水设施抢修应当尽量避免或者减少造成他人财产损失。

第 四十 条

因城区建设需要拆迁城区公共排水设施的,应当先还建后拆迁;还建的城区公共排水设施应当经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拆除原有的公共排水设施。

第 九 章

附则

第四十 一 条

本规划包括文本、说明书和图纸三个组成部分。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必须相互参照、配合使用。

第四十 二 条

本规划由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人民政府授权阿右旗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第四十 三 条

浅析城市排水规划与设计 篇6

【关键词】城市排水;规划;设计

一、从宏观角度审视排水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排水规划设计所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了解该城市的水资源情况并巧妙利用此条件来带动创造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故城市排水规划和设计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城市及其周边城市的排水体制的相关性因素以便做出正完善的规划设计。

排水体制的整体规划应该根据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来作为参照,如当地平均降雨量和最大降雨量的多少,地理位置的高低,水的质量的好坏,偏酸性或碱性,常年的天气情况,或者说是季节性的天气情况,原来的排水设施的完好度及其废水处理并重新利用率等等,都是应该在设计规划中要考虑到的必然因素。在一个商业化的发展城市中对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若想构建优美的生态景观长廊,排水体制需采用分流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来针对性的做规划设计。

1、防洪排涝规划设计

防洪排涝的理念:其实洪水分外洪和内洪,外洪主要以防为主,例如防洪堤、水库或大坝等等,而内洪则主要是排蓄为主。对城市来说,在规划设计时,不应有“涝”的概念在里面,只有怎样才能将雨水排除或者蓄积起来的问题。

2.排洪与排水标准衔接问题

城市排水主要是解决较短时间(5~120分钟)内暴雨所汇集的较小面积雨水的排水问题,参照是每年的最大暴雨量。而排洪索要考虑的汇水面积较大,需考虑近几十年的最大雨量,使用某重现期(如20或50年一遇)24h暴雨量为基本参照数据,其选用暴雨样本是年的最大值法。因此在进行防洪排洪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排洪与排水重现期标准衔接问题。

3.排洪的具体措施

规划雨水排放通道时必须考虑到所在城市的周边地势,结合当地相应的地理结构(如地处平原、盆地的城区、丘陵地带)结合横向和纵向设计廊道雨水系统。排洪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增高洪区地面,二是雨水泵加滞洪区。尽量让洪水从城市导入附近的村庄,也可带动周边农业及其畜牧业的发展。

4.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水的利用作为非工程措施,只需将先天的自然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提炼加工,便可以变废为新,同时增加对废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再次转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耗资少,人力也少,成果却是立竿见影。目前节约用水也成了大众所努力的方向。世界各地都倡导节约能源,如三峡大坝的修建就很好的帮助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民,成了防洪控涝的一道铜墙铁壁,很好的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水利兴则国兴。

二、从微观角度审视排水规划设计分析

针对所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如居民小区、商业发展区、教学区域、科研区域、科研区域、绿化区域)设计出最合适的排水方案,以最快捷最合理最节约的规划来达到目的。它们是理想与现实的衔接,如①街头绿化区域、行政办公、教育科研主要是以蓄水为主,在旁边修建浅沟达到雨水资源的最大利用,加强植被对水分的吸收或设置水体景观。让人们能够就地取水用水,节约时间的同时也高效的利用了资源。②道路、广场、停车场、临河区域等主要以控制水的量为主,在道路两边上的绿化隔离带内设置下凹式绿地、植被浅沟净化初期的雨水;在进水口加入过滤截污装置,在道路雨水排水管道上,选取一些雨水沉淀装置,雨水和污水经过沉淀后,方可导入城市水体;在对滨河区进行改造时,应保护好周围的自然植被不被破坏这样,也能很好的净化水质,提升水质。

三、从中观层角度审视排水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排水计划在城市与乡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缓解了城市中雨水和污水的涌滞状态,从而也带给周边地区的农作物以滋养,减少了南水北调工程所带来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同时为城市和村镇带来了双赢。

在城市排水设计中有以下这些注意的事项:

(1)注意将雨水和污水的总量作为依据,才能制定不同的排水标准。

(2)注意将雨水和污水分布处理的规模及其排水的走向和位置确立。

(3)注意排水管道的面积,高度及其坡度的计算。

(4)注意让管道的设计避让开一些障碍物或是危险地域。

(5)注意排水管道埋入口位置的选择及其出口位置的选择。

排水规划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雨排安全性。提高了城市区域内水利工程规划排放标准,以保障了雨水排放的安全稳定性。

(2)原生态更环保。本着节约开支的理念,保留现状山体、水系,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来换取原生态并且利用现有资源构建和谐城市文明的措施。

(3)污水排放与处理应该分步实施。设置临时污水处理设施中转站以便接纳近期排放而来的污水,保护了区域的水环境不被污染,避免了雨水和污水混和的问題。

(4)合理预测污水的量。只有科学预测了该区域的污水量,才能合理确定污水管网管径及构筑物所需要的规模,保障污水排放顺畅,设施的正常运作。

结束语

城市排水系统对每个公民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水,城市排水规划设计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和不断创新发展每个城市的排水规划建设才能引领城市欣欣向荣的发展。只有适当提高雨水排放标准,控制雨洪滞留;合理利用污水的量,解决近远期污水排放和处理不当的问题,有利于设计出与新区域发展更为匹配的排水规划设计。近年来城市环保成了最热门的话题,环保节能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航标,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要珍惜并善加利用这份宝贵的资源,让它的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实现城市与乡村的与时俱进。引领祖国和人民走向富强,早日达到小康标准。

参考文献

[1]黄康.城市新区排水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3(3):76-77.

[2]刘应宗,李明等.城市排水规划中雨水资源化问题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2):97-98.

新型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篇7

不同的城市之间, 有相似的情况也有迥异的条件。吸取我国许多城市包括近二十年才新兴的城市在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方面的教训, 各级政府要加强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管理, 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原则, 而且要求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做到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统一管理。希望从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改造、污水资源化和雨水利用的角度,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确保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1 功能与作用研究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 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 它的任务是及时收集、输送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其作用是及时可靠地排除城市区域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使城市免受污水之害和免受暴雨积水之灾, 从而给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存和生产环境, 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常进行, 维持生态平衡, 保证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的长期经验表明, 建设完善的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控制城市水污染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目前,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瑞士和俄罗斯等国家基本普及了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更加滞后。严重的水污染现状要求我们加强城市的污水治理, 这就要求城市排水系统除传统的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保护城市公共水域外, 还需起到回收城市污水和净化再生, 畅通城市水环境, 维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

2 规划前期准备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排水系统的专业工程规划设计。规划工作者要掌握详实的基础资料,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 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排水体制、排水管道系统、污水处理厂及排水水体的全面规划。

从工程经济的角度贯彻全系统省资源、省能源的方针。将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地融会贯通到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中去, 起到规划切实指导工程设计、工程实施。

2.1 排水系统体制的确定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体制包括分流制和合流制。合流制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混合在同一套管道系统内排除的排水系统。分流制包括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 是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用一套或一套以上的管道系统, 而雨水用另一套管道系统排除的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三种形式: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将城市的混合污水不经任何处理, 直接就近排入水体的排水方式称为直排式合流制。国内外旧城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均属此类。由于污水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为了减轻污水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为此形成了截流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 修建沿河截流干管, 在城市的下游建污水处理厂, 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溢流井。这种系统可以保证晴天时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雨天时一部分污水得到处理。在降雨量较小或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的地区, 可采用全处理式合流制,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全部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这种方式对环境水质的影响最小, 但截流管管径大, 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大、投资大。

科学合理地选择排水系统的体制, 是排水工程师在规划和设计时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它的选择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养, 而且影响排水系统的工程总投资和长期的维护管理费。通常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满足环境保护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的需要, 应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财政等具体情况,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科学合理地确定。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现在也是未来选择排水体制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2.2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基础资料

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是决定规划设计质量、工程投资、社会与环境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其真实性不容忽视。主要基础资料如下。

(1) 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道路、给水、电力、防洪、环保等专业规划。 (2) 排放水体资料:流量、水位特征值, 水质污染情况, BOD5、COD、SS、pH以及其它。 (3) 自然地理及气象资料:降水、风向、冰冻、地下水位、地形、地质等。 (4) 现有城市排水系统及设施, 城市周围山洪排放、河道防洪能力和措施。 (5) 工业排水量及水质。 (6) 当地污水灌溉、污水回用现状及规划。

2.3 城市排水管道的规划设计原则

首先要根据地形和当地条件 (水体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工程投资等) 确定排水系统体制。新建城市和新区应尽量采用分流制, 雨水收集后可就近排入附近水体, 大大减轻了污水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的负荷, 从整体上和长远上看是经济合理的。对已经形成合流制的城市, 可暂时保留其合流制排水系统, 逐步改造。

小城镇可采用合流制。个别单位和企业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应进行局部处理, 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系统。

(1) 城市污水管道规划设计方面。从区域性、系统性出发, 远近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保护水资源, 提高环境质量。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 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2) 城市雨水管道规划设计方面。山区、丘陵地区城市的山洪防治应与城市防洪、城市排水体系紧密结合、统一规划。无论是洪水或市区雨水都要坚持以最短距离就近排放, 分散整治, 防止集中的原则。 (3) 城市污水资源化和雨水利用的规划设计方面。城市污水是可贵的淡水资源, 要充分考虑污水再生和循环使用的近期、中期、远期规划。国内外经验表明, 城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和深度净化后作为工业生产用水和城市杂用水是缺水城市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可行之路。

2.4 规划设计基本参数确定

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是决定设施规模的基础, 因此在选择这些参数时, 既要考虑省资源、省能源、经济合理的原则, 又要符合当地实际操作的技术可行的原则。

(1) 规划年限。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为近期、远期。规划年限过长则推定的设计参数精度低, 往往偏安全, 不易切合实际;规划年限过短则工程实施后马上就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 造成重复规划、重复建设的浪费。 (2) 规划人口。这样可以不仅仅以规划年限为依据, 可提高参数的精度, 更可直接用于各种设施的分期建设。 (3) 排水定额。准确调查每人每天的污水排放量, 结合城市给水规划合理推定未来的排水量。同时要调查地下水渗入量的实际情况。 (4) 当量污染负荷。人们排放的污染负荷会随着城市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而增加, 但是有一定限度, 不可估计过大。SS是污泥发生量的基础, 决定时更要慎重。 (5) 工业排水量及水质浓度。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工业排水量及水质浓度都已经有了较大的下降。规划中工业排水量不能估计过大。 (6) 径流系数。根据地面的铺砌、植被、天然水池、洼地等情况, 准确决定径流系数。 (7) 溢流周期。通过雨水淹没损失、建设费及维护费用的经济技术分析来决定溢流周期, 不宜过大。城市的不同区域, 特别是中心区和偏僻地区要分别对待。

3 方案设计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设计思路如下。

3.1 排水系统布置

(1) 管道走向宜符合地形趋势, 顺坡排水。 (2) 管径大小须与街坊布置或小区规划相吻合。 (3) 管网密度合适, 排水路线最短, 以求经济合理。 (4) 污、雨水排放尽可能分散, 避免集中。 (5) 污水截流干管尽可能布置在河岸及水体附近。

3.2 选定排水出路

(1) 利用天然排水系统或已建排水干线为污、雨水排放的出路。 (2) 要在流量、高程两方面都保证污、雨水能够顺利排除。

3.3 划分汇水面积

(1) 依据地形并结合街坊布置或小区规划进行污、雨水汇水面积的划分。 (2) 污、雨水汇水面积不宜过大。 (3) 污、雨水汇水面积图的形状尽可能比较规则且与地形变化紧密结合。 (4) 划分污、雨水汇水面积须与比邻系统统筹考虑, 做到均匀合理。

3.4 选择排水线路

(1) 排水管道的线路须服从排水规划的统筹安排。 (2) 尽量避免排水管道穿越不容易通过的地带及构筑物。

3.5 确定排水管道系统的控制高程

(1) 排水管道出口的控制高程 (水体的洪水位、常水位、排水干管的内底高) 。 (2) 排水管道起点的控制高程 (起点本身是低洼地带、有排水要求的地下室、管道计划将来向上游延伸等) 。 (3) 排水管道系统中, 各重要节点的控制高程 (接入的支管、利用已建管涵、与各种地下管线的交叉等) 。

4 结语

(1) 要重视规划设计。

1)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

(1) 充分重视新时期赋予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新涵义:城市排水系统除传统的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保护城市公共水域外, 还需起到回收城市污水、净化再生和雨水利用, 畅通城市水环境, 维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 (2)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发展战略, 城市排水规划设计应优先考虑采用污、雨水分流排水体制。 (3) 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 综合考虑当地建设、管理、维护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 确定适当的规划设计基本参数。 (4) 根据城市总体建设水平、发展战略, 及时调整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使其具有超前性、合理性、指导性、可操作性。

2) 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改造。

(1) 充分调查、分析城市的具体情况。 (2) 在紧迫的局势下, 综合考虑城市的实际情况, 优先采用彻底的污雨水分流体制。

(2) 要有专业的、连续的规划设计单位,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城市排水管道系统首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其重点、关键点在于系统性。它不同于城市中各个单体建筑的设计, 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必须服从整个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要求。

(3) 加强建设管理, 在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建设、改造中要坚持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的原则;加大监督力度, 清除和杜绝街道两侧居民和餐饮业利用雨水口直接排放污水, 真正落实污水、雨水的严格分流。

(4) 注入经营城市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政府投资的模式, 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 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投入。

参考文献

[1]郝明家, 王莹.城市水污染集中控制指南[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

[2]张忠祥, 钱易.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排水系统规划 篇8

排水系统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是城市在水污染防治和城市防渍防涝、防洪的骨干工程, 有其实污水处理是城市水环境改善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方面。笔者认为, 只有对排水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 才能促进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才能有效保障保证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行, 进而推动整个城市市政建设的规划。在对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时, 应该考虑到本地区的功能分区, 商业、农业及工业的分布情况并对本地区排水系统的现状及管线分布做一个全面的调查。排水系统的科学规划要考虑很多因素, 如费用、技术, 以及是否有利于实现污水资源化的利用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道路路面积水, 会降低车辆的运行能力, 甚至使车辆发生液面滑移, 容易造成交通安全隐患。保障道路排水设施的通畅和正常运行, 重点要从排水管道入手。

排水管道沿应与道路和建筑的周边呈平行敷设, 并尽量减少互相间以及与其他管线间的交叉。污水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在检查井中的连接宜采用管顶平接。生活污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 还有病源微生物, 但只要经过处理, 就可用来灌溉农田或排入水体。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这些废水一般都应先回收后处理, 然后进行农田灌溉或排入自然水体。

排水系统布置管道走向要符合地形趋势, 顺坡排水;工业废水、雨水排放尽可能分散, 避免集中。重视排水系统规划的超前性和排水管网设计的合理性。

2 排水规划中易出现的问题

2.1 建设工程程序不正确

首先, 建设工程与厂区建设与污水收集系统建设的不同步。

由于建设工程厂区建设的难度相对较小, 而建设工程厂外收集系统的建设难度较大, 尤其是对老城区, 建设工程中的排水系统改造难度更大, 建设单位往往先建设污水厂, 然后, 再根据道路改造的状况, 整体资金运作的状况, 逐步扩大建设工程的收集系统。这就造成了厂区建设规模和进厂水水质难以合理确定, 投入运行后, 实际值与设计值往往相差较大。在我国已经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 由于配套管网的建设没有跟上, 而使得有相当一部分的进水流量没有达到设计规模, 水质浓度偏低, 导致污水厂没有获得应有的投资效益和环境效益。

其次, 城区的污水管道未形成系统。对于老城区的规划改造来讲, 虽然污水截流干管已经铺设, 但是, 由于规划接入的排水工程系统, 未能进行彻底的改造不科学, 故污水不能全部进入节流干管, 形成不了完整的排水系统。如此不规范的工程建设导致:一方面由于部分污水继续排入河体, 使得河水水体继续受到污染;另一方面, 污水截流干管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现象在全国的很多城市都有发生, 就是说, 带有相对的普遍性。对于新建成区来讲, 虽已按照规划的要求, 埋设了污水管道, 但污水干管不是按照规定的时间事先埋设, 使得已经埋设的污水管道地区的污水没有合理出路, 造成局部地区的污水不能形成完整的污水收集系统。其后果是:一方面, 一埋设的污水管道所收集之污水继续接入雨水管道污染水体;另一方面, 即使干管再埋设后, 但支管改造难度增加, 也会造成排水系统混乱。

2.2 排水体制选择不合理

首先是不切合实际地选择分流制

分流制有很多优点, 但对于经济不发达城市的老城区来讲, 如道路不改造拓宽, 小区不改造建设, 即使污水主干管已经建成, 那么也无法实施雨、污分流。其结果只能是:一方面污水总干管闲置不用, 造成投资浪费;另一方面, 污水还是走雨水管道排河, 继续污染水体。

其次是不完全合流制的截流倍数过小为了防止水体被污染, 雨季时污水截流井有一个截流倍数 (一般为1~4) 。而实际使用时发现, 很多城市的截流井截流倍数很小, 有的城市甚至仅为0~0.5.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二:a.污水流量未预测准确, 排水管尺寸不够, 导致一下雨截流井就溢流入河, 这是截流干管也只能是一个形式;b.考虑到经济因素, 建设单位本身不愿意有截流倍数。

2.3 管材和接口形式不正确第一应用材料不规范

按照国家明文规定, 为了保证管道接口质量和防止地下水大量渗入, 直径<800mm的混凝土排水管必须使用承插式排水管。而在很多地方没有这种管材出售, 有些建设单位不了解管材的使用条件就用预应力或自应力混凝土输水管 (当管顶覆土厚度2m时, 在车荷载和土荷载下易损坏) 代替。

3 分析与防治

3.1 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

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不仅要与厂区建设同步, 而且要使已埋设的污水管道尽快形成系统, 以便有效地减轻对城市及周围水体污染, 同时为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打下必备的基础。

在进行具体道路下的污水管道设计时, 应尽量使原道路下的污水管道成为干管, 这样有利于后继道路的污水接入, 使污水管道尽快形成系统, 使排水系统的建设真正与形势发展相适应, 与开发步骤相配合。

3.2 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

在进行排水体制的选择时, 城市规模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2.1 大城市的新建区应采用分流制, 如果

降雨量很多, 则应将老城区合流制逐步改造成分流制, 这样有利于水体环境质量的真正改善。大城市经济状况较好, 因而有实行分流制的经济能力, 而且由于雨水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也相应地减少了污水排放量, 降低了处理厂的建设规模。

3.2.2 降雨量很多的中等城市远期宜考虑

全面采用分流制, 近期可考虑分流制与合流制并存。具体选择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2.3 因积水面积小、污染物总量不太大,

加上经济实力普遍较弱, 许多小城市未建有完善的排水管网。为了尽快改善水污染状况, 在这些雨水量不是很大的地区可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

3.3 应用材料的选用

管材选用一方面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另一方面要满足使用要求。管径<800mm的混凝土排水管必须选用承插式排水管以便保证接口施工质量, 防止地下水大量渗入;管顶覆土厚度>2m的承插式排水管不允许用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和自应力混凝土输水管代替;采用UPVC排水管时, 应使管顶覆土厚度≥0.8m, 在地下城水位高的地区还应考虑覆土厚度对管道的抗浮影响。

结束语

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 篇9

1 我国目前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现状

我国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中一直倾向于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对城市给排水体制关注的比较少, 城市给排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城市给排水管网领域的现代科学与技术已大大落后, 与先进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理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对待城市排水体制与雨水径流污水问题上主要还停留在“单纯排放”的思维上, 简单的靠倾向分流制来解决点源污染控制, 而忽视了雨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城市生态关系, 同时也忽视了雨水的排放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另外, 我国在城市排水管道的污染规律及雨水径流, 合流致溢流污染控制的基础理论, 工程规划与设计, 管理与法规等方面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给排水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发生基本上的变革, 但近十年里由于材料技术, 生物技术和模拟控制技术在水领域的运用以及人类对自然生态和水文过程认识的深入城市给排水基础设施的设计在安全性, 综合性与自然的协调性和运行的灵活性方面已发生了深刻的变法。但是由于受观念认识, 管理体制和系统工具分析的约束在现有的城市水系统的规划中还往往难以使城市给排水系统适应城市长期发展。

整体上讲, 我国现阶段城市给水系统规划所采用的分析工具和规划方法明显落后, 缺乏整体性, 科学性和综合性, 过于粗放, 短期。在城市水系统设计中单纯的以人为本, 缺乏与自然系统的有机协调, 不关注因地制宜的多样性和设计的多目标化, 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从而导致有水系统的建设资金, 能源消耗大, 而效率低。规划中出现的这些矛盾已严重威胁到城市的水系统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城市给排水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给水排水体系面临着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规划滞后

城市建设, 规划先行。城市要建设好, 必须要有一个统筹合理、理念先进、符合实际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单项专业规划, 排水规划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好坏。实际发现城市排水规划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 有许多工程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规划的指导意义未能得到真正体现。

2.2 排水体制规划混乱

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很快, 多采取分区, 分片的建设, 而规划跟不上建设速度, 下水系统建设混乱, 滞后;在民用建筑中, 部分建筑被改变建筑功能, 改变原有排水系统功能, 往往雨, 污混流, 造成整个市政排水系统不良运行, 效率低下。

2.3 排水管道建设周期较长

随着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需要建设更多的市政管线, 但现在配套工程还没有完全跟上。以前城区小, 人口少, 市政管线基本能够满足排水要求。但现在城区汇水面积及排水量在不断增大, 现在的排水管道已不能满足需要。根据我市排水规划, 建成区内采用合流制, 规划和发展区域采用分流制, 但是要完成排水管道雨、污分流建设或者改造建设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2.4 体制的制约

多头管理, 部门配和不密切, 管理法规不健全。目前绝大部分市区的排水设施分别由环保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 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 管理及责任不清, 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对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生的新问题都无法及时解决。雨水、污水、洪水, “三个和尚”管水, 各敲各的锣、各念各的经。

3 对策及措施

合理协调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3.1 解决城市水利用规划

加强城市规划中的水专项规划, 并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按照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编制城市水利用规划, 具体如下:

水量平衡模式, 包括地面水, 地下水, 雨水, 海水等水资源平衡, 供水, 排水, 污水再生利用等总量平衡。

供水规划;

节水规划;

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规划;

水生态循环系统;

各内水工程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包括水源工程, 供水工程, 集中与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工程,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工程。

据专家测算, 如果以城市供水量为基准值 (以100%来计算) 依据下表列出的城市用水规划优化组合方案, 可以将用水效率提高到120%、180%甚至300%。

由表1可见, 城市用水规划中的总量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要提高用水效率, 就必须优化组合各种可行的节水, 水回用, 水循环利用方案。

3.2 弄清市政给排水的循环过程 (如图1)

天然状态下的水系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是动态平衡的, 当天然水体被城市利用进入社会循环时, 便组成了一个“从水源取清水”到“从水源排污水”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于是原来的平衡被打破, 这个系统每循环一次, 水量便可能消耗20%-30%水质也会随之恶化, 甚至变成污水。若将污水排入环境, 又会进一步污染水源, 从而陷入水量越用越少, 水质越用越差的恶性循环境界。这种循环无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践中观察, 都是处于失控状态的, 必须加以改变, 而改变这循环模式的关键措施在于加强对城市水系统的控制。

3.3 城市水系统规划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城市水系统规划是对城市内一定时间内的水源, 供水, 用水, 排水, 污水处理及其一些要素的统筹安排, 综合布置和实施管理。规划的目的在于协调各子系统的关系, 优化水资源配置, 促进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城市水系统是城市系统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又是区域水资源的一个子系统, 因此, 城市水系统规划要与城市规划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相协调, 既要满足城市高质量, 品质的供水需求, 又要根据区域水资源的条件, 对城市的发展提出调整和制约性的要求。城市的水系统是分层次的, 城市水系统的规划也应该有明确的层次并与不同阶段的城市规划相适应。在城镇规划体系阶段, 城市水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宏观层面上做好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 合理选择水源;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水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用水需求, 优先满足生活用水, 合理安排生产跟生态用水;在城市详细规划阶段, 水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规划期内水系统及其网络设施建设的规模, 详细布局和运行管理方案。

鉴于我国城市建设水系统规划中出现的不协调, 建设不配套, 管理不统一的问题, 规划中要特别注意厂网配套和供水, 排水及污水处理能力的协调增长。

4 因地制宜, 合理匹配排水体制

我国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投资因素的限制及发展模式的影响, 现在城区多为雨污合流制。合流制区域面积至少占建成区面积的80%以上, 而且八十年代以前的建成区, 建筑密集, 各钟地下管线拥挤, 要改造为分流制, 需增设一套污水管网系统, 难度非常大。但是据调查在我国新建城区如深圳市, 上海浦东, 大连开发区等都采用的是分流制排水系统, 由于设计, 施工和管理方面的原因, 在这些新建城市中, 并没有真正实现完成分流制所期望的目标, 也没有将服务流域内的污水全部引排到污水处理厂。另外, 北京, 昆明等城市也规划将合流制全部改造成分流制, 最近几年在点源污染治理, 河湖水系生态保护方面加大了治理力度, 但部分湖河在降雨后仍有严重的“水华”现象发生, 部分河段, 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依然严重, 这主要是由非点源污染造成的, 分流制排水系统使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和部分小雨都直接排入水体, 在降低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同时却增加了非点源污染的程度。

所以在排水制度的选择上一定要结合区域的综合情况来制定匹配的排水体制。本人认为宜采用混合制的排水体制, 即城市新区及有条件改造的建成区采用分流制, 把雨水、污水的收集, 处理和综合利用结合起来, 逐步转变目前的雨, 污水合流制或不完全分流制系统为完成的分流制系统。雨、污水的分流有利于对不同性质的水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和利用, 避免洪涝灾害, 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 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城市面源污染。部分现状建成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如图2) , 不宜盲目追求分流制。充分分析当地条件, 资金的合理运用, 并从管理水平, 动态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合流制排水体制的设计应注意截流倍数, 雨水调蓄和环境评价等几个因素。

5 管网水量与污水厂处理能力的匹配

我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分流制排水体制存在的误解, 认为合流制排水系统需要有截流倍数, 而分流制雨水管道侧无需设计截流倍数, 无需处理雨水径流, 造成我国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只按照旱季污水量来设计, 建造跟运行。致使降雨时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 因此, 应设计溢流井的构造以充分发挥其截流雨水径流的作用, 而且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应与截流污水量相适应。

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周期长, 对配套污水收集管网要求高, 耗资巨大, 目前已建大型污水处理厂处在城市水域下游, 阻碍了污水的再生回用;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易实现污水就地回用, 有利于实现城市区域性水循环。因此, 提倡在居民小区建立小型污水处理循环系统, 为易于水循环利用, 小区宜采用分流制下水系统, 即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回用系统, 小区雨水利用系统主要收集屋顶, 道路, 公用场地等地区的雨水径流, 其水质较好, 处理出水可用于冲厕, 浇灌小区绿化, 以及做景观湖的用水。

总之, 城市给排水的设计应该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 环境保护的要求, 污水的利用情况, 原有的排水设计、水质、水量、地形、气候等条件, 从全局出发,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应该加强对城市水系的雨水径流管理和污染控制, 借鉴国外城市暴雨雨水的“源控制”及“下游”控制的“蓄排结合”做法, 克服偏向“雨污分流”来解决污染, 重终端治理, 轻源头控制, 重人工措施轻自然措施等缺陷, 加强对源头污染的控制, 在将源头的污染控制在最低的同时通过研究雨水径流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机制, 对污染物扩散途径进行控制。

6 结语

在污水深度处理、超深度处理和污水再生利用已经实用化了的今天, 排水系统在规划设计中如果还只停留在如何尽快地将城市雨水直接排放和简单地依赖“雨污分流”等传统观念上, 已明显地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作为百年大计的城市排水系统, 应与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相结合, 与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相结合, 与削弱城市径流和水涝相结合, 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应建设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生态型的新型体系。

摘要: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人居环境意义重大。本文试图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 对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系统进行探讨, 并提出了加强城市水系统规划的建议。

关键词:给排水,规划与设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玉文.城市排水管网事业面临的新挑战[J]给水排水2003, 29 (2) :137

[2]张杰.李捷.熊必永.城市排水系统新思维[J]给水排水2002, 28 (11) 24-26

排水系统规划 篇10

关键词:新区,雨水规划,雨洪控制,污水规划

“新区”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产物, 有的是与城市核心区域紧密相连向外连绵发展, 有的则是与城市中心形成相对松散的关系跳跃式发展。株洲作为长株潭的重要一极, 以“云龙示范区”、“天易示范区”为代表的城市新区正以全新的速度发展。武广新城位于株洲市天元区“天易示范区”, 是以武广高铁为契机发展的城市新区, 其以高端生态城市示范区为定位, 与天元区中心城区紧密相连, 规划面积11km2, 人口规模10万人。针对近些年来, 雨季暴雨频发, 我国许多城市大雨成灾造成严重内涝, 水环境恶劣等问题, 对新区排水规划热点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1 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 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后出水利用等综合考虑后确定。规划区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

2 雨水工程规划

2.1 暴雨重现期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014年版) 》提出, 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宜采用较高的重现期。本次规划适当提高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的标准:规划区域内取重现期P=2~10年。其中, 一般区域及道路取P=2~3年;建设集中的重要区域、重要干道、广场或短时积水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 重现期取P=3~5年;主要排水渠道取P=5~10年。

2.2 折减系数

以往排水规划在计算汇流时间时, 考虑雨水管道空隙容量, 通常在管/渠内流行时间之前乘以折减系数m (其中对于暗管m=2.0, 明渠m=1.2) , 以延长汇流时间, 降低工程造价。结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014年版) 》所提出的“经济条件较好, 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区的排水管渠m可取1”新标准。本次规划范围内道路及地块坡度较陡, 管渠折减系数m均取1。

2.3 雨水量及管径确定

依据以上各技术参数取值, 同等条件下计算出的汇水流量是原标准汇水流量的1.5倍左右, 据此得出的雨水管径比原标准的管径需扩大一级左右, 满足了雨水排放标准。规划区内尽量利用景观汇水廊道的排水功能, 雨水管道分段就近排放, 尽量避免长距离转输上游流量, 管径一般控制在DN1200以下。与传统模式相比, 既提高了雨水排放系统的安全性, 又避免了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

2.4 雨水排放系统分区

与本次规划相关入湘江排出口有万丰港排出口、博古山高排渠排出口及合花港排出口。各排出口处对应湘江百年一遇洪水位分别为42.95m、44.60m、44.90m。雨水排放坚持“高水高排、低水抽排”的原则。区域内共划分为泉坝渠-万丰港水系区、博古山高排渠水系区、合花水系区等三大水系区。规划区内高排区地面规划标高要求高于排出口处湘江百年一遇洪水位标高加1.5m (安全高度) 。该过程对路网竖向规划进行了意见反馈, 局部优化道路竖向标高, 尽量减小低排区面积和对应排渍站规模。排水系统划分见表1。

新区的用地范围一般是受行政区划限定的, 但雨水排放系统分区线受地形及大范围整体规划路网标高影响具有连续性, 可能会超出用地范围。以上三个汇水区域在用地范围以北及以南区域均有部分雨水汇入区域内雨水管渠系统。在进行雨水管渠断面计算时, 需考虑范围外汇水面积的雨水量, 做好衔接与预留。

2.5 雨洪控制规划

低影响开发 (LID) 是一种创新雨洪控制及管理的理念, 它强调城镇开发应减少对环境的冲击, 其核心是基于源头控制和延缓冲击负荷的理念, 合理利用景观空间和采取相应措施对暴雨径流进行控制, 减少城镇面源污染。该理念已写入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014年版) 》, 要求在综合径流系数高于0.7的地区采用渗透、调蓄措施。本次规划注重山体、水系的保护和整合, 力求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城镇排水系统。

2.5.1 雨洪控制规划措施

规划区内以现状滞蓄水塘为节点, 用排水主廊道将其串联, 形成点状要素与线状要素紧密结合的可靠生态雨洪管理系统。

针对规划区域内不同用地性质, 提出对应的雨洪控制措施。

(1) 居住、商业、行政办公、教育科研、街头绿地等用地主要以雨水综合利用为主, 加强渗透。建筑屋面应设计为绿色屋面;尽可能采用渗透性铺装;有条件的区域应设置景观水体, 利用景观水体调蓄及收集、净化雨水;汇水区域较大的单位, 可在运动场等开敞地设置雨水调蓄池;在小区停车场周边设置低势绿地、植被浅沟和雨水花园等设施。

(2) 道路、广场、停车场、滨河区域等用地主要以水质控制为主, 加强雨水渗透。绿化率较高的道路应在绿化隔离带内设置下凹式绿地、植被浅沟净化初期雨水;雨水口井加入过滤截污装置, 在道路雨水排水管路上, 选取一些检查井设置沉砂池、隔油池等管道截污设施;雨水排入水体处设置沉淀池, 经沉淀后, 方可排入城市水体;滨河区改造时, 应保护好自然植被。

3 污水工程规划

3.1 污水量

城市污水量宜根据城市综合用水量 (平均日) 乘以排放系数确定。综合用水量一般有三种预测方法: (1) 分类单位用水量指标预测法; (2)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预测法; (3) 单位建设用地面积指标预测法。

3.1.1 区域用水量预测

(1) 分类单位用水量指标预测法

按国标《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 湖南省属供水一区, 结合规划区的地理位置、水资源条件、城区的特点、特色和居民生活水平, 规划结构, 同时结合《武广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综合因素, 预测用水量见表2。

(2) 按城市单位人口综合指标测算

区域规划人口规模约为10.0万人, 根据《湖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 (DB43/T388-2008) , 株洲市人口规模应为特大城市, 其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为500L/人·d, 则最高日用水量为10.0×0.50=5.00万m3/d。

(3) 按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测算

区域规划建设用地11.0km2, 按《规范》结合《湖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 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指标为0.5万m3/km2·d, 则用水量约为11.0×0.5=5.5万m3/d。

综上对比, 规划区内最高日用水量取5.5万m3/d。《规范》规定, 大城市给水日变化系数Kd=1.2~1.4, 株洲市已跻身于大城市行列, 日变化系数取1.2, 区域内平均日用水量为4.6万m3/d。

3.1.2 污水排放系数及污水量预测

城市污水排放系数为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与工业用水量之和占城市供水总量的百分比。其取值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及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有关。株洲市历年城市供水量、排水量统计分析资料缺乏。本规划污水排放系数根据城市居住、公共设施及其他用地布局确定, 取值0.9, 具体见表3。

另外考虑地下水渗入量占平均日综合生活污水量的5~10%。规划区内平均日污水量为4.5万m3/d。

值得指出的是, 科学预测污水量是为了合理确定污水管网的管径及各构筑物规模。以上所示污水量仅为规划范围内污水量, 在确定污水管道管径及构筑物规模的时候, 需考虑范围外污水转输流量, 从整体出发, 做好预留。

3.2 污水处理近远期切换

远期服务本区域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有河西污水处理厂及群丰污水处理厂。其中, 河西污水处理厂已建成, 其配套主管网未覆盖本区域, 群丰污水处理厂处在规划阶段。新区内部分商住、教育用地 (规划人口约1万人) 已动土开工。若近期产生的污水与雨水合流排现状水体, 不仅会影响水环境, 还会造成新建雨污水管道之间大量连通管的存在, 如后期管理不善, 极易导致雨污混接。

因此, 规划考虑设置临时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接纳近期产生的污水, 处理标准达到城市杂用水标准, 进入再生水管网供本区域城市杂用水 (绿化浇洒、道路浇洒等) 、补充景观用水。临时污水处理设施采用膜生物工艺, 规模2000m3/d。

4 结语

适当提高雨水排放标准, 融入雨洪控制理念;合理预测污水量, 解决近远期污水排放与处理切换的问题, 有利于编制与新区发展相匹配的排水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1) 雨排安全提高了区域内雨水工程规划排放标准, 保障了雨水排放的安全性。

(2) 生态环保运用了低影响开发 (LID) 理念, 保留现状山体、水系, 构建了完善的雨洪控制系统, 提出了相应的雨洪控制措施。

上一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下一篇:医疗保障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