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排水系统设计论文

2022-04-26

【摘要】装配式住宅建筑是新时期建筑行业新型住宅方式,是我国新时期住宅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给排水管线设计是保证建筑住宅功能实现的基础所在,相较于传统住宅建筑,装配式住宅的给排水管线设计更加复杂,要求也更加严格。在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管线设计中,要立足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进行给排水系统的科学化设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住宅建筑排水系统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住宅建筑排水系统设计论文 篇1:

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能源危机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严重,我国加大了对智能绿色建筑的倡导力度,在建筑物给排水系统中充分体现节能的特点,成为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特点。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措施,以期为智能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智能住宅小区 建筑给排水 节能优化 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多,我国面临的资源稀缺问题也日益严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建筑能耗在能耗中所占比例较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经明确要求建筑小区设计建设过程中,必须符合能源利用标准,满足节能设计规范要求。因此,对于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必须采取一定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目前节能给排水设计已经成为我国智能住宅小区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内容。

1 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

城市内部对于建筑物供水的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一般在0.2-0.4MPa左右,如果对供水压力加以合利用,采取分区供水的供水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二次供水加压的能耗。通常情况下,市政管网内部的供水压力可以满足五层左右的建筑供水压力,因此,如果住宅小区楼层少,高度低可以直接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如果住宅小区较高或者是高层住宅小区,则建议使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进行二次加压设备,这样既可以有效降低二次加压的能源消耗,也可以避免低楼层的供水压力过高造成的水资源以及能源的浪费。

2 利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

传统的水池加压泵以及高位水箱等二次加压设备能耗相对较大,而且容易导致二次污染,难以满足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已经成为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优选供水设备。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再利用市政供水管网的原有压力的基础上,通过压力调节罐作为供水水泵的进水储水装置,并利用真空消除器消除管网存在的负压力,利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可以实现在原市政供水管网上的二次增压,既节省了修筑水池水箱的资金投入,又可以实现增压供水,而且可以有效保证水质,节能效果明显,相关数据统计,节能效果可达50%以上,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非常适宜于智能住宅小区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应用。

3 对清洁能源的的充分利用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充利用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地减少传统能耗,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清洁能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以及地热能,现阶段技术相对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是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目前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热水器方面。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提升水的温度,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器、储水箱、给水箱以及给水泵等相关附件组成,集热管是实现能源转换的主要设备,根据集热器的不同,可以分为平板型和真空管型两种形式,平板型大多采用谁在集热器内加热后之际进入储水箱的自然循环的方式,构造简单成本低廉。真空管型集热器主要是通过将真空管与非承压水箱接通,以落水的方式取热水。热管型真空管由于管内无水,不仅抗冻耐压,最温差适应能力强,而且可以接承压水箱进行系统的双循环运行,更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热水系统。

4 给水系统不同功能的单独设置

建筑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给水系统以及生活给水系统,在智能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中,为了进一步的节约能耗,应将两者单独设置。因为,首先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对于供水压力的要求不同,根据相关规范规定,消防给水系统按照静水压力一般情况下在0.8MPa左右,生活给水系统按照静水压力一般控制在0.3-0.4MPa左右。如果按照消防给水系统的水压要求设置供水压力,则会造成生活给水系统的供水管道超压因而容易造成供水超量的问题,如果采用加压法对其降压节流处理,又会消耗大量的电能。相反,如果按照生活给水系统的压力要求分区,就会造成水泵机组数目的增加。因此,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应该将两系统分开设置,单独设置竖向分区的压力,避免能源及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5 减少用水量降低供水能耗

5.1 进一步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住宅小区热水供应循环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热水循环系统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小区内部热水循环供应系统水资源浪费严重,在热水设备启动后,首先要放掉部分冷水才能获得具有使用温度的热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对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加以改造,使用支管循环或者立管循环的热水供应循环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冷水资源的浪费。

5.2 节水型卫生以及配水器具的推广使用。新型的节水龙头以及节水型卫生器具的推广使用,对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住宅小区使用的马桶冲水量普遍大于11升,如果使用冲水量小于6升的节水型马桶,耗水量可以有效减少。由此可见,节水型的卫生以及配水器具节水效果明显,对于智能住宅小区,建议全部配装采用节水型器具。

5.3 对供水设施减压节流。对于智能住宅小区,由于建筑智能化程度较高,因此一般情况下供水系统竖向分区的供水压力会出现偏大的情况,如果不采取合理的减压节流措施,就会出现用水设备的实际出水量高于其额定流量,因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造成由于压力过大对供水系统的损坏,因此,应对供水压力过大的供水系统采取设置减压孔板以及减压阀等措施,将供水压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造成水资源及能源的浪费。

6 结语

我国是一个能源及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充分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对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节能节水的需求。设计者在对建筑物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应积极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设备来实现给排水系统的节能环保要求,已达到缓解城市小区能耗过高,用水不足的问题,对于实现只能住宅小区的社会及环境效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海洲,王晓晖,周涛,等.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9(8)

[2] 倪非,罗宏.住宅给排水设计的几点思考[J]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3):199-200

[3] 李劲松.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

作者:梁宗基

住宅建筑排水系统设计论文 篇2:

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的设计分析

【摘要】装配式住宅建筑是新时期建筑行业新型住宅方式,是我国新时期住宅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给排水管线设计是保证建筑住宅功能实现的基础所在,相较于传统住宅建筑,装配式住宅的给排水管线设计更加复杂,要求也更加严格。在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管线设计中,要立足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进行给排水系统的科学化设计。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

住宅建筑施工的主要部分之一就是给排水管线设计与施工,是保证住宅日常生活用水供应的基础,给排水管线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项目的功能性实现情况。新时期装配式住宅建筑区别于传统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装配式住宅给排水设计复杂性更高,设计要求标准也更加严格,给排水设计必须落实科学性要求,才能够保证装配式住宅建筑的供、排水稳定。

1、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

装配式住宅建筑是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变革,是20世纪初提出来了建筑发展方向,在六十年代,英法等国家正式开始了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应用,给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装配式住宅建筑在我国是2015年《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正式提出的,并计划于2016年 在我国全面推广装配式住宅建筑,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2016年2月,我国正式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住宅的指导意见》,并明确提出了我国装配式住宅发展的规划,力求用10年时间,实现装配式住宅建筑占我国建筑面积的30%以上。装配式住宅建筑已经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所在。

2、装配式住宅给排水设计的难点分析

装配式住宅建筑是由预先制作好的建筑模板进行拼装而形成的建筑结构体,在给排水管线设计中,区别于传统现场住宅建筑能够因地制宜的去进行给排水管线设计布局,装配式住宅建筑更倾向于预设计,是先进性给排水管线的预设计方案给予建筑模板制造指导,进而在装配式住宅拼装时进行给排水管线的布置。其难点主要表现在预设性、精准性和科学性三个方面。装配式住宅建筑要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结构去进行给排水管线的预设计,在建筑模板中进行给排水管线的预留洞设计和套管预埋,区别于传统住宅设计,装配式住宅设计没有设计更改的空间,预设计必须保证设计精准性和科学性,尤其是排水设计中,尽量采用同层高低差排水,建设上下层水管的设计,避免出现设计不精准而导致管线无法对接的情况发生,以保证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的科学性。

3、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

在装配式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严格遵循设计精准性的要求,以保证给排水管线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避免出现管线设计不精准,导致给排水管线布置、对接困難的情况发生,严格保证建筑住宅装配模板中预留管线洞口和预埋套管的精准。在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中,要做到以下设计要点。

第一,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中,必须保证涉及到楼层结构穿越的部分定位准确,并预留出施工操作空间。在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有很多部分涉及到了楼层结构穿越的管线结构,例如给排水立管、排水地漏装置等等,在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必须严格保证其设计定位精准,避免出现后期定位不准而导致无法安装的情况出现,造成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损失,延误施工周期。同时,在定位设计中,还要考虑施工操作空间,预留出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位置,避免出现施工人员无法操作安装的情况。

第二,在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多运用集成管线、部件产品。集成化给排水管线以及给排水部件,具有安装便捷的特点,适用于装配式住宅建筑使用。在装配式住宅给排水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施工因素,目前阶段的建筑给排水管线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变准化、规范化要求,管线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进而对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管线施工造成潜在的威胁。在给排水管线设计中,通过对集成化管线和部件的使用,能够借用其严格的安装标准,提升安全规范性,避免出现由于施工安全问题而导致预留管线洞口、预埋套管与管线施工难以协调对应的情况发生,造成施工困难,影响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

第三,在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管线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实现对住宅建筑的三维模型构建,进而为给排水管线设计提供虚拟现实技术支持。BIM技术是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的技术成果,通过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以及三维虚拟技术的结合,实现对建筑模型的数字化构建,并能够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建立建筑模型的数据库,实现对建筑情况的虚拟现实构建,对于建筑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在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BIM技术应用能够技术设计人员重要的技术支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BIM技术,建立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虚拟现实模型建立,给予给排水设计人员以实际参考,将给排水设计方案融入到虚拟现实建筑模型之中,根据建筑模型的情况,观察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予以修正,最终实现对给排水管线的科学性设计。其次,通过BIM技术建立信息数据平台,实现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建筑模型生产人员的协调与沟通, 提升建筑施工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并通过BIM信息平台的动态时间作用,实现对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动态数据统计,给予给排水管线设计人员真实性的设计指导。最后,通过BIM技术,实现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施工安装流程指导。通过BIM技术的数字信息技术,可以将设计人员的给排水管线设计方案进行与建筑结构的融合,并生成动态视频或者模型演示数据,进而给予施工人员安装流程指导,避免安装不规范的情况发生,影响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给排水功能。

结论:

装配式住宅建筑是我国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给排水管线设计作为住宅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设计施工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明确难点所在,注重对BIM技术的应用,提升给排水管线设计的科学性,为我国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功能性实现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姜丽丽.装配式建筑给排水实例分析[J].建筑技术,2018,49(S1):248-249.

[2]徐平.装配式住宅中给排水专业的优化应用与研究[J].给水排水,2017,43(12):76-79.

[3]王守立.预制装配式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0):91-92.

作者:韩冬

住宅建筑排水系统设计论文 篇3:

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对建筑电气进行设计时,传统的设计方法对于部分工程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这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功能,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而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电气设计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其主要是利用构建信息模型的方法进行建筑电气设计,通过模型对电气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BIM技术;应用

引言

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协调所有资源和信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建筑电气系统的高效性、可视化和智能化。将BIM技术引入建筑电气设计中,可以为建筑电气设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有效性,确保建筑电气系统能够发挥实际的效率。

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筑信息模型的三维建模技术,这种建筑设计建模技术可以有效地构建完美的建筑设计通过数据和指令操作模型,可以将建筑设计模型包括建筑设计项目的各个功能部分,设计师将BIM技术应用到电气设计中,可以有效地对电气设计进行可视化,立体化,将设计的电气设计方案的准确效果全方位呈现。三维建筑电气设计模型可以有效减少实际施工中设计图纸与施工不协调的情况,有利于帮助施工人员加强对电气设计方案的理解,减少施工误差,有利于提高电气施工的施工质量。

2BIM技术及其优势

2.1BIM技术简介

BIM技术全称是建筑信息化模型,这一技术是我国建筑业新兴起的一种技术,3D建模技术的操作基础就是这种技术,在3D模型的构建中,应把待设计的建筑各个部分都涵盖其中,由此实现比较健全的建筑设计模型,如此,作为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便能够有效的应用设计模型,由此提高整体工程质量,严格控制施工失误率,减少风险形成机率。针对BIM技术而言,在模型的构建中,可以把建筑工程整体结构模型与电气系统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在电气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将电气设计方案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的掌握建筑电气设计详情,由此保证建筑电气设计高效性和高质性。

2.2BIM技术优势

①可视化。BIM技术具备可视化功能,可以让设计人员能够更为直观并且形象的观看到建筑结构空间内的实际情况。在设计过程中,可视化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为设计人员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便利性,由此合理科学的布置和规划电气设备与电气线路,从而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实现建筑电气设计。②协调性。应用BIM技术,可以让过去不相同并且独立的专业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相互协调。在设计与施工的时候,整个环节一定要相互衔接和紧密配合,如果沟通工作做得不好,或是协同性不理想,通过使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形成协调数据,促进沟通更为流畅。③模拟性。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建立模型,在模型中可以将外立面与细节体现出来。基于BIM本身特有的参数性特点,可以将模型内的建筑设备及构件等信息融入其中,使项目参与方可以更加清楚的看清模型,并同时透过模型了解建筑的相关信息及数据。

3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BIM技术的基本应用流程

在实际电气设计中应用技术,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电气系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考虑工程项目的整体结构,还要重视电气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对电气设计数据的要求实现实时数据等专业的交换和传输。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模技术,其技术水平较高,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相应的检测,及时发现电气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制定具体的方案加以纠正,确保电气设计质量的提高。设计师在实际使用BIM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到相应的插件来完成参数设计,实现电气设计方案的自动化调整,并为设计师修改设计提供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电气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电气设计能够匹配实际需求。

3.2设计弱电系统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电力应用按照输送功率的差异可分为弱电与强电,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时,弱电系统正逐渐被智能化建筑设计广泛应用,弱电系统直接影响到建筑智能化的效果。通过弱电系统能实现智能化建筑的电气管理自动化、遥控化,具有安全、高效、节能的特点。如图1所示,弱电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多样化应用。应用BIM技术设计弱电系统首先应加强远程遥控功能和设备摆放位置等内容的设计,加强电气设计与智能化建筑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加强电气设计弱电系统的远程监控功能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使用BIM技术建立建筑内摄像机的监控范围模拟,得出其监控数据,并体现监控情况。例如居住者在远程通过监控设备查看家中情况,在发现有异常问题时,可发挥弱电系统与建筑主体相联系的功能,远程发挥电气设备的应用进行报警等。

3.3BIM技术在配电系統设计中的应用

配电系统作为建筑电气系统中较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在实际BIM技术在配电系统设计中进行应用时,则需要从电气平面和线路布置来开展具体的设计。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即要针对配电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并科学设置电气视图,明确电气设备参数规格,将遗漏的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科学布置用电设备和插座,在视图中能够清晰的进行体现,并针对暖通和给排水系统等的动力情况进行细致了解。对于具体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以此来构建三维模型。依托于三维立体模型来对电力线路敷设进行设计,保证电路和导线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电气设备可靠的连接。针对配电系统总体情况进行检查,并严格检查配电系统线路属性及配电盘明细表,确保配电系统设计能够与电气项目的运行需求相符。利用平面化视图针对相关线路进行标注,保证标注的准确性,为后续施工提供更多的便利。

3.4照明系统设计中应用BIM技术

在照明系统的设计中应用BIM技术,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系统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综合的了解电气照明系统各项数据及信息,基于BIM技术,实施系统分析,不但需对每个部分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还需与各部分做好协调配合;第二,一方面,必须要保证数据信息实现正常交互,另一方面,还要确保照明系统与管控商的信息数据交换有序顺畅,在此基础上才可以保障在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都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除此之外,在交互过程中,还需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改进;第三,有效利用好BIM技术,对系统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从中废除一些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同时辅助BIM可视化功能,利用三维展示合理科学的指导施工。确切的说,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BIM技术来实施照明系统的设计,能够很大程度提高设计效率及合理高效的管控工作人员,由此切实强化系统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设计对整体建筑工程具有重要影响,为提升电气设计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设计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积极学习行业先进技术,将BIM技术熟练应用到工作之中,发挥好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优势,促进提升建筑电气设计的质量,助力于提升整体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程文思.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工程技术研究,2020,5(6):218-219.

[2]刘志刚.绿色建筑的设计及其实现[J].工程技术研究,2020,5(3):207-208.

[2]扈超,刘庚凡,孟士婕.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20,10(1):49-52.

[3]谭杰林.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9):73.

[4]梁宁一,张晓杰,陈若曦,等.建筑信息模型引入“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20,34(2):68-72.

喀什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44000

作者:肖勇

上一篇:分布式能源的计量技术论文下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