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

2024-06-27

课课练(精选十篇)

课课练 篇1

为了进一步明确推行“新课课练”的必要性, 为了保持新一轮“课课练”热潮的生命力, 本文就相关问题, 再作说明, 与学校体育从业者共同讨论。为了行文上的方便, 将概念作“课课练”和“新课课练”的区分 (实际上很难区分) 。

一、“课课练”的兴衰历程

首先, 再梳理一下“课课练”曾经的发展历程, 以便在此基础上, 提出几个必须予以重视的建议。

“课课练”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因其具有组织简便, 动作简单、新颖, 无安全隐患等特点, 加上当时《体育教学大纲》的明确规定, “课课练”在很短时间内发展起来, 其盛行时间约达8年之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 “课课练”逐渐退出体育课堂。其原因有三:一是每周两节体育课, 考虑到“超量恢复”机制所要求的锻炼效应的时间周期, “课课练”实际上没有锻炼实效;二是“课课练”本身枯燥单调, 不能满足学生兴趣;三是“课课练”干扰体育课“主教材”的实施。

事实上, 除了上述三个原因, 还有一个导致“课课练”从兴到衰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的能力。中国学校体育在“扬州会议” (1979年) 以后, 逐步迈入规范化、法制化道路, 每周两节体育课被普遍接受。但是, 这个时期, 体育课如何上, 上什么, 谁来上?一系列问题并没有解决。特别是当时的体育教师队伍中, 专职体育教师少, 兼职体育教师多, 在整体上不足以承担作为一个学科的教学任务。于是, “快餐式”的“课课练”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便应运而生并盛行起来。各种围绕身体素质的练习, 竞技体育中各种训练手段, 被广泛运用到体育课堂, 不仅仅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大行其道, 有的甚至作为主要内容充斥课堂。但是, 多年以后, 随着体育教师的充实与整体水平的提高, 毕业于师范院校体育系的大量专职体育教师纷纷进入体育教师队伍, 球类、田径、武术、体操等等教学内容逐渐丰富起来, 相对简单的“课课练”也就逐渐被淘汰或居于次要位置。

“课课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达到一个高潮。这一时期, 全国23个省 (区、市) 尝试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加试体育 (当时称“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 , 将体育考试成绩计入升学总分。由于体育考试设置的考试项目都是一些身体素质练习项目, 于是出现了“考什么练什么”的现象。“课课练”在内容上包含体育考试项目, 因此这一时期, “课课练”一度成为课堂主角。随着体育考试至新世纪初逐步退出升学考试, “课课练”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二、“课课练”重生的原因

世事难料, 20年后, “课课练”在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又“起死回生”, 并呈“风生水起”的态势。认真分析这种情况, 其实也不难理解——当下学校体育又形成了适合“课课练”的土壤。

首先:“每天一小时”逐步得到推行, 体育课课时大大增加, 在初中以下各年级, 特别是小学阶段, 每天安排一点“课课练”成为可能, 基于“超量恢复”机制的身体素质提高也成为现实, 可以保证学生体能状况的有效改善。

其次,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 许多原来用于运动训练和康复医疗的先进的、针对性强的训练及康复手段被大量运用到青少年体育锻炼中, 丰富和发展了“课课练”的内容与形式, 彻底改变了原来“课课练”单调、枯燥的现象。“课课练”不再是俯卧撑、仰卧起坐、高抬腿等徒手训练, 琳琅满目的小型器材功能独特, 形式多样的练习方法深受学生欢迎。特别是色彩心理学在体育器材设计中的应用, 能够激发青少年主动锻炼的兴趣。

第三, 总体上, 近10年, 体育教师整体的能力水平下降, 其体育技术技能水平大部分不足以驾驭体育课堂和学生。因此, 技术性相对简单的“课课练”, 可以弥补体育教师技术水平的不足。

第四, 体育考试成绩重新计入升学考试总分。从2008年开始, 全国20个省市恢复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 山东省将体育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这些举措重新将“课课练”纳入到体育课堂中。许多学校提出“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成绩”。

三、“新课课练”的持久生命力在于创新

“课课练”重生是值得欣喜的, 但是, 要使“课课练”常胜不衰, 关键在于其创新程度。关于创新, 学界有不同的表述, 但是, “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是其核心内涵。

1. 针对学生不同的体质健康问题, “新课课练”的目标必须更准确

与“课课练”时代相比, “新课课练”面对的学生不同了, 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 如体能状况、对运动的认知等等, 都有所不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学生, 对运动投入, 是因为对体育文化的渴求、对运动体验的热衷和受教育的自觉;但是, 如今的学生, 不存在对体育文化了解不够的情况, 缺少的是运动体验和强壮的身体基础。换句话说, “新课课练”针对的是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要以解决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为第一目标, 目标更加明确、集中。

2. 为了最大适应学生的运动需求, “新课课练”的形式必须丰富多样

为避免重蹈“课课练”的覆辙, “新课课练”必须在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和反复性上有所突破。“新课课练”的形式, 除了练习方法的变化, 还包括教法和教学组织的变化。形式的变化甚至氛围的创设, 对于改变学生对运动的态度、兴趣, 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铁岭市银州区一所农村学校的校长说:“跳绳, 其本身就有万千的变化, 但不知何故, 推行一段时间, 就会遇到发展瓶颈。无意中, 在学生练习时配上音乐, 一下子, 彻底改变了局面。在音乐的氛围中, 学生的热情被激发。”这个例子, 深刻揭示出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综合的、多渠道的信息整合。“新课课练”必须在形式上契合当代学生的这种特点。北京市通州区的运河小学, 将同时上体育课的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组织起来, 一起进行“课课练”。实践的效果是:无形中, 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开始“同场竞赛”, 大大提高了锻炼实效。

3. 有条件的学校可借助新颖的器材, 将复杂的锻炼原理落实到简单的器械练习中

器材的创新或改进, 对于“新课课练”的持久发展, 至关重要。

现在, 有的学校在使用一些新颖的活动器材。器材的使用, 有助于激发兴趣, 集中注意力;更重要的是, 一些新型器材的使用, 还有深刻的内涵。如, 有一种外形类似铁饼的扁形塑料软球, 是一种发展平衡能力的辅助器材;青少年学生在生活、运动中经常发生踝关节扭伤的运动损伤, 这种器材还可以很好地锻炼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性, 又是一种新颖的专门练习器材。所以, 新的器材或辅助器材, 还可以弥补“课课练”只有目标, 没有针对性练习器材和手段的空白。

我们知道, “课课练”的一些练习, 主要来自田径运动中的辅助练习, 随着体育运动的繁荣发展, 许多用于某专项运动的辅助练习, 也逐步脱离原来的运动, 成为一种发展身体素质的专门练习;一些用于医疗、保健、康复的器材和手段, 也加入到强化正常人机能的行列。如, 有一种直径约1米的大塑料软球, 原来是用来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的特殊儿童, 现在, 则被用来锻炼青少年的身体综合调控能力。这是“新课课练”的独特性的表现。

另外, “新课课练”依托的一些器材, 应当是柔性的轻型器材, 以最大限度保证练习中学生身体的安全。

(3) 即时的效果测评、肯定性的评价反馈是“新课课练”持久的重要基础

“课课练”, 顾名思义, 是每节课上都要安排。事实上, 要取得提高身体素质的实效, “课课练”必须有时间和负荷的保证。由于现在各地执行体育新课标的课时安排与体育锻炼“每天一小时”的政策, 因此, 为保证“新课课练”的实效, 时间和负荷关键。依据身体素质训练的原理和规律, 一般来说, “新课课练”至少应每周安排三次, 每次练习的强度应当掌握心率130~150次/分钟, 持续时间在5~10分钟。当然, 针对专项目标的练习, 还要设计针对性的练习计划。

在上述基本的时间和负荷要求下, 即时测评是“新课课练”本身的关键组成部分。“新课课练”的安排, 必须在不同练习前做好基础评价;然后在练习过程中, 不断进行测试, 及时、准确的测评结果, 以引导学生为达到练习目标进行积极锻炼。

(4) 可以与体育考试相结合, 但“新课课练”一定要覆盖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

课课练 篇2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课练”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具体而言,要和“课后练”相结合,要做到内容多样、形式有趣、时间安排合理有效,强调多元化评价,使之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体育“课课练”认识内容形式评价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后,“课课练”逐渐退出了体育课堂。近年来,多次的全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出学生体能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亟待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在这种背景下,体育教学中“课课练”再次被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注。加深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课课练”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创新体育教学中的“课课练”,推动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显出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

一、关于体育“课课练”的认识

体育教学中“课课练”一说,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当时的表述是“有些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要争取‘课课练’……”。近年来,业内对体育“课课练”的界定大致如下:吴健认为,身体素质“课课练”,简称“课课练”,即在每节课中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毛振明提出,“课课练”是在每堂的体育课中合理地安排有针对性的,可以对学生身体产生改善作用的身体练习,并科学合理地实施这些练习。廖申生、熊利曾对“课课练”的理解是:在体育课中,经常进行素质练习,素质练习指的是教学内容,“课课练”指的是教学要求,练习方法则指的是教学形式或一种手段,而练习方法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又决定了练习的效果。马晓凤、武继国对“课课练”的理解是:为了谋求身体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是对基本教材的补充,是体育课素质练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从上述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出,对体育教学中“课课练”的认识形成了以下三个共同点:(1)“课课练”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教学形式;(2)“课课练”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身体练习;(3)“课课练”要能促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据此,笔者以为,对体育教学中“课课练”可以这样理解:“课课练”是针对学生学习现状,结合体育单元、课时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生理、身体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内容和方式,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体育“课课练”期待和“课后练”相结合

仅从字面上理解,“课课练”应该是发生在课堂上,与课后基本没有关系。这也是过去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大家从体育课堂中“课课练”的内容、时间、形式等方方面面入手,努力追求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练习。正因为仅仅关注学生的“课堂练”,而忽视了“课后练”,导致了“练习内容太枯燥,学生不喜欢;对主教材教学有干扰;提高学生体能的效果不明显”,逐渐退出体育课堂。这是过去研究的薄弱点。

把“课课练”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一方面,会缩小“课课练”研究的外延,使教师的视点只集中在课堂研究上,使其理论层面的研究内容变得狭窄。另一方面,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仅仅利用每节课10分钟左右的时间,每周2——3节体育课,无论是运动强度还是运动密度都不到位,无法真正起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课练”首先要让学生清楚“练什么”,知道“为什么这么练”,并在练习中明白“怎么练”,逐步掌握练习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其次,要努力把“课课练”中学习到的锻炼方法、手段、卫生理论知识,延伸到“课后练”、“天天练”,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之外、在校园外(如社区等场合)也能寻找到适合自己锻炼的方法。为此,学校要努力构建校园体育文化,通过宣传栏、板报、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等,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经常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开设体育知识讲座等,为“课课练”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三、创新体育“课课练”的练习内容、组织形式及时间安排 过去的“课课练”内容大多选择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方面的练习内容,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挺举重物、加速跑、原地高抬腿、坐位(立位)体前屈等等。这些动作规范,练习的指向性非常明确,锻炼的效果也比较好。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趣味性,加之练习过程中组织形式单

一、练习时间段固定,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导致学生不喜欢甚至厌倦。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课练”,必须精选练习内容,设计不同的组织形式,科学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第一,练习内容要结合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场地器材等情况综合考虑,既要有传统的发展身体基本素质的耐力、灵敏、柔韧、速度、力量等内容,还要有结合新兴运动技能掌握的体能练习内容;既要有借助传统器材开展的内容,还要有结合新型体育器材设备开展的内容。

第二,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组织形式,将传统练习内容与现代运动技术相结合,多安排竞赛性、游戏性的练习形式。比如,过去的仰卧起坐练习大多采用两人一组,或规定时间,或规定练习次数,轮换练习,现在可以在足球课上,开展两人(或分组多人)仰卧起坐传接球比赛;以前的各种柔韧素质练习,大多安排在课的准备环节的后段,采用全班集体练习的方式,现在可以安排在课的结束环节作为放松伸拉,等等。

第三,“课课练”的时间安排,要灵活、机动。一般情况下,若学习内容技术难度较大,应适当分解教学内容,在课的前面部分安排专项辅助练习,这样既锻炼身体,又为学习主要内容服务。如跨栏学习中,学生必须要先做大量的模仿练习和各种辅助练习,才能逐步体会和掌握跨栏跑的技术。若学习内容技术难度不大,则可以在课的后面部分,安排结合学习内容的竞赛活动。如篮球运球学习中,安排分组篮球运球比赛,让学生在竞赛中进一步巩固技术,同时也锻炼了身体。

四、体育“课课练”评价的多元化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特别是课程目标主体取向评价的提出,更加强调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反省意识和能力”。在体育“课课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多元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反省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我。过去的体育“课课练”评价,大多是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成绩(如某个动作多少次、测试跑多少秒等),属于量性评价、结果性评价,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这样的评价缺乏过程性、质性评价,评价主体单一,评价中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加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负荷,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因此,体育“课课练”在创新练习内容、组织形式的同时,更要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科学化、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课课练”是教学的一个具体部分,教师一定要及时观察学生练习动作质量和练习状态(如流汗、面部表情)等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使用即时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组间活动间歇,可以问学生:“还能不能坚持再来一组?”“大家对自己有没有信心?”鼓励学生从心理上自己战胜自己,增强练习的自信心。激励的同时还要辅以指导和点拨,如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动作要做到位”,“手型要正确”,“要协调用力”,等等,并用某个动作(点点头、摆摆手等)或表情(微笑、沉默等)向学生示意其改进的效果。对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尺度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对一些体能好、技能强的学生,适当增加练习内容或难度;而对一些体能较差的学生,则适当降低练习要求,加大辅导的密度。

总之,对体育“课课练”,需要我们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使之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体育教学中“课课练”创新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体育“课课练”的实践与思考 篇3

一、“课课练”本质是针对某项身体指标迅速改善的“现在”策略

客观地讲,“课课练”仍停留在当前身体锻炼和发展体能的需要的层面,有时候还带有“即时”的功利性。我校一位体育教师曾大力开展一年级新生“一分钟跳绳”活动,短短几周下来,他所执教的几个班测试成绩就明显领先。正是这种立竿见影的练习效果,引起了同事们的浓厚兴趣,也应验了毛振明教授关于体育“课课练”的主张。

二、“课课练”体现“融合”与“分立”相结合的课堂特征

这里的“融合”是指体育教学中,技能锻炼内容围绕技能学习来安排,即学习中和学习后锻炼内容是统一的。如教学立定跳远时,可以安排单双脚连续交换跳等与学习内容相关联的技能练习。“分立”顾名思义与“融合”相反,技能锻炼内容与学习内容没有对应的必然联系,体能练习只是针对身体某项指标改善的需要来安排的。而现在所说的“课课练”,则可以体现“融合”与“分立”相结合的课堂特征。如国家体质测试标准中,“坐位体前屈”在每个水平段均有不同要求,为了尽快达到预定目标,我们可以采取“融合”与“分立”相结合的方法,来仔细安排“课课练”的计划。

三、“课课练”需要不断变化呈现的“色彩”与“味道”

针对改善同一项体质指标的身体锻炼,起初学生可能会因为新鲜感,对“课课练”的内容和形式保持认同,但几次下来,很容易“审美疲劳”。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改变训练的方法,让学生乐此不疲。例如,为了保持学生对跑步的持久兴趣,我们就可以改直线跑为曲线跑,增加跑步的趣味性;再改曲线跑为小组合作跑,增加跑步的对抗性色彩等。这样,跑步在健身性的基础上增添了娱乐性,学生会因此体验到奔跑的不同乐趣。

四、“课课练”是影响“我锻炼”习惯的“将来”策略

“主动锻炼才能有锻炼的好习惯。”主动锻炼即“我锻炼”,积极引导“我锻炼”是改善青少年体质的“将来”策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教育部提出“1+X”的体育教学改革模式,“1”是指在体育课上至少要教会学生一项运动技能,“X”是指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定某些运动技能。我认为,体育课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能够陪伴他们终身的运动技能。成熟了的教学流程里应该少不了这“1”项目的“课课练”。

“课课练”虽不是什么新策略,但恰当运用却能够收到迅速改善某项体质指标的效果。在当前的课改环境里,“课课练”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前面讲到的“现在”策略,是同一班级同一项运动对症下药的“处方式”课堂活动。而“课课练”的高境界,是彰显“1”项目特长的大舞台,是“我锻炼”的生命场。因此,每一堂课,都应该有一个固定的“课课练”环节。这样,为了这个环节的踊跃展示,课堂上的“课课练”会延伸到课外,学生会去自觉地提升“1”项运动的技能,一些零碎时间将会得到利用。提高时间利用率,这的确是大有研究价值的“将来”策略。

关于“课课练”的讨论 篇4

部分教师不赞成课课练, 他们认为, 课课练会让学生反感, 教师可以在几节课中间插入一节或半节课进行素质练习, 这样学生的练习态度会更加积极;部分教师提出疑问:“课课练的目的是什么?到底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还是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

赞同的观点:

部分教师认为, “课课练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技术动作做铺垫。”也有部分教师提出, “课堂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素质上, 而不能单一地为了培养学生的力量。而课课练的内容也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不排除进行分层与分组。”还有教师认为, “课课练可以结合课堂主教材进行;课课练不能搞成呆板的、与主教材无关的、学生厌烦的课课练, 应该注重练习形式和方法的变换。”

笔者的观点:

无论赞同还是反对,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课课练”。“课课练”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 就是每一节课都要坚持练习, 但对具体的时间、内容、方法、手段、运动量都没有要求。到底该不该提倡通过“课课练”这一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 关键在于各个教师对“课课练”的认识和理解。

持反对观点的教师, 可能认为“课课练”必须安排在结束部分之前, 且内容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反感。

持赞同意见的教师分析得较好, 但还不够全面。其实,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 只要是用心组织的体育课, 每一节课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素质练习。但学生的素质提高并不明显, 这主要还是由于教师做得不够, 因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仅仅坚持课课练还不够, 而且一定要科学化、系统化。

课程与教学课课练 篇5

一、单项选

1.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A.1918年出版的《课程》

B.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1918年出版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D.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2.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3.课程论的经典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的计划,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A.强制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全民性 5.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A.泰勒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6.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A.以学生为本 B.以学校为本 C.以知识为本 D.以成绩为本

7.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是()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实验课程 8.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必须是()A.校长 B.教师 C.专家 D.学生

9.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10.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是()A.综合课程 B.选修课程 C.学科课程 D.活动课程

11.根据课程实施的主体的不同,可把课程分为()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B.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C.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D.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12.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赞科夫 13.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的依据是()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D.课程管理层次

14.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是()的表现。A.课程即知识 B.课程即经验 C.课程即活动 D.课程即项目

1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1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是()A.加德纳 B.斯滕伯格 C.卡特尔 D.加涅 17.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8.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A.教学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19.“学校要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是哪种课程定义的口号()A.课程即学校经验 B.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C.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D.课程即社会改造

20.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体现了()的理念。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生课程 D.显性课程 21.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22.“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23.()亦称公开课程,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A.选修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24.教师教学和学习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指导书

25.()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A.课程实施 B.课程结构 C.课程管理 D.课程计划

26.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的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27.我国古代的“六艺”可看作是最早的()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28.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 D.理论化

29.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根据()的不同而划分的。A.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B.学生的学习要求 C.课程的任务

D.课程的呈现方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

30.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论是()A.要素主义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永恒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31.校本课程常以()的形式出现。A.公共课 B.选修课 C.必修课 D.课外活动 32.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3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它是于()年颁布的。

A.2000 B.2004 C.2001 D.2002

34、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是()A.以学生为本 B.个性化 C.全员参与 D.决策分享 35.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开设哪些学科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36.对于教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B.教材时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 C.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D.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时不需要教材 37.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38.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杜威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泰勒 39.课程的表现形式是()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知识、经验、活动

40.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价值趋向出现的变化是()

A.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B.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 C.由关注个体走向关注整体

D.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二、多项选

1.下列选项中属于综合课程的是()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核心课程 E.广域课程 2.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包括()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C.教师的教学风格 D.学科体系 E.社会传统

3.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来划分课程种类的是()A.学科中心课程 B.教师中心课程 C.学生中心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 E.后现代主义课程

4.泰勒的“课程原理”可概括为()A.确定课程目标 B.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C.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D.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E.根据学生兴趣选择课程

5.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它主要包括()A.教科书 B.活动指导书 C.参考书 D.讲义 E.讲授提纲 6.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A.杜威认为课程的组织要考虑儿童的心理顺序,没有必要考虑教材的逻辑顺序 B.“课程”一词是由英语派生而来的

C.人们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决定着课程组织的心理逻辑 D.编写教科书时要考虑这门科学本身的内在逻辑

E.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7.课程计划主要由()组成。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E.学周安排 8.在中学课程学科中,语言和文学这一学习领域的科目是()A.语文 B.外语 C.思想政治 D.历史 E.地理

9.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内容的丰富性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的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10.“三维课程目标”的内容包括()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智力 E.品德 11.课程目标具有()特点。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可操作性 E.创新性 12.下列选项中属于行为取向性课程目标的功能的是()A.导向 B.控制 C.激励 D.评价 E.示范 13.下列选项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A.学校风气 B.社会风气 C.家庭氛围 D.师生关系 E.教师或学生经验、感受、困惑等 14.课程资源的特点有()

A.多样性 B.潜在性 C.多质性 D.动态性 E.永恒性 15.经验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生的()A.兴趣 B.动机 C.经验 D.情感 E.智力 16.教科书的作用主要有()

A.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B.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C.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D.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教学

1.教学的根本目的是(A)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传授知识 C.发展智力 D.陶冶情操

2.(A)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A.欣赏教学法 B.情境教学法 C.榜样教学法 D.实践教学法

3.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了(B)原则。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量力性 4.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话说明教学中应重视(B)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6.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教育者“教”的客体不是双客体,而是一种复合客体

B.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如何教”和“教什么”的过程 C.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体

D.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7.正确反映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A)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C.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8.(C)又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A.演示法 B.实验法 C.参观法 D.实践活动法

9.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C)特点。A.教育性 B.指导性C.间接性 D.交往性 10.教学过程的本质是(A)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1.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是(D)A.学生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

B.学生直接经验必须以间接经验为基础 C.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D.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

12.教育要传授知识,至于智力的发展则无需进行培训。这是(B)的观点。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13.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A)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赫尔巴特

14.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要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为(B)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15.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A)A.赫尔巴特 B.凯洛夫

C.杜威 D.洛克

16.我国学校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的时间是(B)年。A.1862 B.1903 C.1935 D.1949 17.(A)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演示法 18.古代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用的是(B)A.班级授课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混合教学 19.教学是学校教育(B)工作。A.唯一 B.中心 C.必要 D.辅助 2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21.教学原则是依据(C)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B.教育部颁发的文件 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 D.教学目的

22.中学阶段为培养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获取知识、发展各种能力,教学中应多选用(A)

A.研究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谈话法 23.下列关于分组教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外部分组,即取消按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 B.内部分组,即在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

C.分组教学比班级上课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D.分组教学不利于学生间的良性竞争

24.我国倡导启发性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B)A.墨翟 B、孔子 C、董仲舒 D.朱熹

25.(A)又称自我评价,指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A.内部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26.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教学中要贯彻(D)原则.A.理论联系实际 B.循序渐进 C.启发性 D.巩固性 27.常用的计分法有等级制计分和(A)计分。A.百分制 B.考查制 C.启发性 D.标准分制

28.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A.管理 B.交往 C.引导 D.控制 29.备课的要求不包括(D)

A.钻研教材 B.了解学生 C.设计教法 D.批改作业 30.教师在钻研教材时错误的做法是(D)

A.钻研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 B.通过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弄清楚本学科的教学目的 C.掌握学科的重点、难点所在 D.照搬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

31.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学,这体现了教学的(D)原则。A.启发性 B.循序渐进 C.直观性 D.因材施教

32.(A)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A.上课 B.智育 C.教学 D.教育

33.在如何认识间接经验的问题上,现代教育理论比较强调(C)A.用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间接经验 B.用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直接经验 C.用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间接经验 D.用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直接经验

34.以下关于智力与知识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A.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B.智力水平决定掌握知识的数量 C.智力完全随着知识的掌握而发展 D.知识的多少等于才能的高低

35.运用时,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察。(D)A.贝尔—兰喀斯特制 B.特朗普制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是说教学是学校的唯一工作

B.《学记》中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C.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D.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二者没有区别

37.《学记》中“不陵节而施”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是(B)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8.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B)原则。A.理论联系实际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启发性

39.(B)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A.分组教学 B.复式教学 C.个别教学 D.现场教学

40.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践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是(A)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模型 C.教学方法 D.教学策略 41.启发式教学是一种(C)A.具体的教学方法 B.教学形式 C.教学指导思想 D.教学组织形式

42.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反映出对(C)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3.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B)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44.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体现了(A)A.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B.教学永远具有科学性 C.教学永远具有思想性 D.教学永远具有引导性

45.捷克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哪种教学组织形式(A)A.班级授课制 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 D.特朗普制

46.把课程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A)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47.在我国,班级授课制最早始于(A)A.清末 B.明朝 C.秦朝 D.辛亥革命以后

48.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D)教材。A.熟悉 B.分析 C.概括 D.理解

49.裴斯泰洛齐是(A)的代表人物。A.形势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教师中心论 D.学生中心论

50.(B)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A.课的类型 B.课的结构 C.课的安排 D.课的计划 51.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A.了解学生 B.和谐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好课

52.教师上课的必要补充主要是通过(C)实现的。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53.上好课最根本的要求(B)

A.板书有序 B.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C.教学方法适当 D.教学结构合理

54.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教师(B)的目的。

A.讲授新教材 B.上课 C.批改作业 D.巩固新教材

55.“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要靠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这句话说的是(A)的规律。A.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56.程序教学法是由(D)倡导的。A.布鲁纳 B.华生 C.布卢姆 D.斯金纳

57.抛锚式教学也称(A),这是因为它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A.情境性教学 B.探究性教学 C.范例教学 D.非指导性教学

58.(B)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A.练习法 B.实习作业法 C.实验法 D.实践活动法

5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B)

A.主张教学建立在个体身上 B.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C.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从做中学” D.说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60.讲授法的优点不包括(C)A.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B.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C.有利于因材施教

D.有限的教师可以教更多的学生

61.一个班级人数不超过25个,可以采用(B)的座位排列形式。A.矩形 B.马蹄型 C.同心圆型 D.模块型

62.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首创的,后来由其学生(A)加以改进并大力推广。

A.克伯屈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陶行知

63.读书指导法是一种(D)的方法。A.以直觉感知为主 B.以引导探究为主 C.以实际训练为主 D.以语言传授为主

64.在学习某课题前,使学生为将要学习的新课题积累必要的感性经验,从而顺利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参观是(B)A.总结性参观 B.准备行参观 C.并行性参观 D.现实性参观

65.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C)的运用。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66.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D)A.讲授法 B.实验法

C.参观法 D.演示法

67.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B)A.练习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发现法

68.教学过程的结构即教学过程的(B)A.基本内容 B.基本阶段 C.基本环节 D.基本原则

69.“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B)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70.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或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是(D)A.愉快教学法 B.情境教学法 C.成功教学法 D.尝试教学法

71.1951年,(C)提出了“范例教学”的主张。A.布鲁纳 B.赞科夫 C.瓦根舍因 D.怀特海

7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D)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学生年龄特征 C.课程性质和特点 D.学校的要求

73.(B)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A.教学 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 D.教学策略

74.“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A)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75.教育评价按功能及用途划分,可分为(B)

A.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

B.诊断性评价、形式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C.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 D.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76.(B)主要是使学生获得关于所学内容的一个整体的表象,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必经阶段。

A.激发学习动机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运用知识

77.(B)指出:“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识和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和行又是那么密切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而停止。”体现了对“知识与知识的应用”的重视。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乌申斯基

78.我国古代墨子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它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B)

A.巩固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9.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的是()A.发展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自我评价 80.下列论断正确的是(B)

A.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获取直接经验,二是实践 B.学习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

C.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 D.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过程 81.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中心是(B)A.家长 B.学生 C.教师 D.校长 82.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是(D)A.诊断功能 B.鉴定功能

C.导向功能 D.改进功能

83.不属于平时考查的方式有(C)A.口头提问 B.单元测验 C.考试 D.检查书面作业

84.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的教学评价是(C)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绝对性评价

85.以下属于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的是(A)A.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 B.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 C.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复习旧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 D.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复习旧课——检查评价 86.在教学工作中,通过“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属于(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 D.自学—指导式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业的功能有(ABCD)A.巩固 B.反馈 C.发展 D.沟通 E.复述

2.一般认为,(ABCD)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A.教师 B.学生 C.教学内容 D.教学手段 E.教学方法

3.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E)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E.在教学中应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主要有(ABCDE)A.激发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5.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BCE)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D.学不躐等E E.产婆术

6.根据赫尔巴特的分阶段教学理论,教学过程可分为(ABDE)A.明了 B.联合 C.情趣 D.思维力 E.方法

7.下列哪些属于非智力因素(ACE)A.兴趣 B.记忆力 C.情趣 D.思维力 E.意志 8.八字教学法指(ABDE)A.读读 B.议议 C.写写 D.练练 E.讲讲

9.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ABCDE)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E.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为了使上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ABCDE A.重点突出 B.方法得当 C.目标明确 D.表达清晰 E.内容正确

11.抛锚式教学的基本环节有(ABCDE)A.创设情境 B.确定问题 C.目标明确 D.表达清晰 E.内容正确

12.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BCD))

A.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B.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C.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D.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 E.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

13.当前我国主要教学模式有(ABCE)A.自学—指导式 B.目标—导控式 C.传递—接受式 D.探究式教学 E.问题—探究式

14.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有(AB)A.个别教学 B.现场教学 C.分组教学 D.复式教学 E.个别化教学

15.根据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课的类型分为(ABCDE)A.练习课 B.实验课 C.讲授课 D.复习课 E.演示课

16.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这句话的依据是(ABCD)A.教学所占时间最多AB B.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最全面 C.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进行的 D.教学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 E.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17.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各种知识的教学过程。下列属于讲授法的有(ABCD)A.讲读 B.讲述 C.讲解 D.讲演 EA 1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BDE)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19.下列对于教学原则的认识正确的有(ABCE)A.教学原则的制定必须以教学规律为依据

B.“杂施而不孙”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循序渐进原则

C.“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巩固性原则 20.进行教学评价要遵循(ABDE)原则。A.客观性 B.发展性 C.严格性 D.整体性 E.指导性

21.由瓦·根舍因提出的“范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有(ABC)A.基础性 B.基本性 C.示范性 D.启发性 E.发展性

三、判断题

1.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3.设计教学法主要缺陷是忽视系统知识,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易落实。4.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

5.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

6.缺乏知识是智力发展的最大障碍。

7.自学—指导式主要用于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8.总结性评价不利于制定新的教学目标。

9.“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由简入繁”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10.“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由赞科夫提出来的。

11.现场教学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

12.道尔顿的优点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缺点是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13.目标教学法是依据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和“掌握学习策略”,按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形成性测试手段,落实大纲、教材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14.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属于内部分组。

15.照顾到个别学生也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标准。

16.范例教学的基本程序是:范例性地阐明“类”案—范例性阐明“个”案—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原理—掌握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规律原理的运用训练。17.教学评价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所以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进步和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这段话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原则。

18.“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说明教不如不教。19.观察、实验、测量、社会调查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的形式。

20.平时考查中的口头提问是在课中进行的,而检查书面作业则是在课外进行的。

21.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22.“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23.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方法。24.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

再谈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课课练” 篇6

摘 要 根据体育课堂结构、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实际情况、学习季节及长假后内容的选择上对体育实践课教学中“课课练”的内容安排、时机把握和组织形式再次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课课练 体育课堂教学

“课课练”就是为完成某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和为达到某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而在一定的时机安排针对性都很强的练习内容和练习方式。其目的是为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一、从课的结构说“课课练”

目前体育实践课的结构常见的可分为开始部分(收心舒身)、基本部分(教学练)和结束部分(收身舒心)三个阶段。

(一)课的开始部分,通常以较少时间的队列练习开始进入课堂。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集体活动技能的提高,在教学组织时,运用队列队形来调动队伍,可以节省教学组织的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美的体态和体形,培养学生的耐受力和意志力,从而用纪律来约束自己。

(二)课的基本部分,也就是主教材的学习,为了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动作要领,我们可以做一些辅助性练习,每节课都可以练习;然而主教材学习的局限性很强,可以安排“课课练”,对主教材的练习进行弥补;要是主教材的学习运动负荷很小,练习密度不够,可以安排活动量比较大的“课课练”,增大课的运动强度;要是主教材的学习比较枯燥,又为了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课课练”的内容安排奖励性内容,用游戏和比赛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欲望,培养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以达到课的目标。

(三)课的结束部分,可以根据基本部分内容和学生完成的情况来定这个部分的练习内容,主要目的是达到放松的目的,主教材要求学生心肺功能较强的可以安排一些呼吸和拉伸的范式进行调节,对肌肉力量方面要求较强的可以安排一些按摩范式进行调节。

(四)“课课练”的时机,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都可以进行,一般来说在准备部分安排的比较少,一般都是和专项准备活动相结合,密度和强度不宜过大。大多数都安排在基本部分的后半段进行,强度根据前面教学负荷的大小而调整。还应与当时所教的技能相结合;与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反应的问题相结合;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相结合。

二、从教学内容说“课课练”

体育“课课练”的内容应该是与体育的教材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其目的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它可以是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等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练习的内容,还可以是一些技术性强的运动项目的基本功练习,如篮球的运球、排球的传、垫球,武术的基本步法、手法等,也可以是队列队形练习。

身体素质“课课练”要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相结合进行,内容尽量丰富多样,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体育“课课练”的内容安排是具有阶段性、针对性、可变性的,“课课练”的安排还可以根据近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如学生这时间段的技术掌握不理想,不利于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时,可以多进行针对性的重复练习,已达到预计的目标。

“课课练”的内容应该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教材内容的设置而进行动态变化的,同一个技术动作的教学,针对教学重难点的不同,其“课课练”的形式与内容应该也不尽相同,如中长跑练习比较枯燥,就要采用多种练习方法和手段以及变换练习环境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不管怎么安排和设计,“课课练”总体的方向还是以辅助教学技能的达成目标为主线,没有绝对的统一。

三、从学生情况说“课课练”

首先,练习的内容应该考虑学生的具体实际,了解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缺陷,有针对性的发展相对薄弱环节,比如,耐力水平,上肢力量是目前多数学生滞后的身体素质,教师在安排“课课练”时可以偏重有氧练习,投掷练习。

其次,“课课练”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很多活动对低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是有伤害的,如长时间的憋气练习,负重练习,关节扭曲练习(鸭子学步),不利于学生心肺功能和生理结构的发展。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体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才能科学的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如:学生10—13岁速度的敏感期;12—15岁左右发展快速力量效果最好;13—14岁灵敏素质的提高最为显著。

四、从季节特点与长假后恢复说“课课练”

第一、要符合季节特点,比如,过热的天气,大强度的室外耐力水平发展,不仅容易造成学生中暑还对学生的皮肤有伤害;温度过低进行爆发性的练习,容易造成学生肌肉拉伤和关节磨损。

第二、注意假期后恢复学生体能的练习,如长假后,学生体能普遍下降,就可以安排一些强度低的有氧运动和幅度小的拉升练习,逐步恢复学生心肺功能和肌肉韧带的弹性;长假过后学生队列队形意识淡化,就可以安排一些队列队形练习,已达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促进学生团队精神。

课课练 篇7

案例一:

师:那我们就用立定跳远的动作来玩一个《采莲籽》的游戏。游戏方法是, 在每个“家庭”的正前方5米处有6颗“莲籽”, 第一位选手拿着“荷叶” (呼啦圈) , 在听到口令后, 将“荷叶”向前抛出, 然后跳到“荷叶”上, 将“荷叶”由下向上从身体上套过去。再抛, 不断重复这样的动作至“莲籽”前, 采一颗“莲籽”立即跑回, 第二个选手接着出发。以此类推, 遵守规则、用时最短的家庭获胜。

师:准备、开始!

师:唉, 这只小青蛙将荷叶抛得这么远, 你能跳上去吗?这只小青蛙蹲着套, 省时间, 大家也可以学一学。

生:做相应的活动。

分析:

这是以立定跳远为主教材的一节课, 在学生已经掌握立定跳远动作的基础上, 教师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富有想象”的兴趣点, 将“力量性与灵敏性”相结合的“课课练” (立定跳远) 内容巧设于游戏中, 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完成练习任务。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设计游戏时, 不论从内容的选择、规则的制订, 还是组织实施方面, 都要与教材相配合, 也要考虑所设计的游戏是否对“课课练”内容的掌握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此外, 学生对游戏理解得越深刻, 活动技能就越容易发挥, 兴趣也越浓厚, 教学效果就越显著。

二、情境烘托, 增强活动的效果

案例二:

师:春天到了, 蹦蹦跳跳的小兔子要去野外采蘑菇。来——咱们也戴上小兔子头饰双脚跳到对面的大树下采蘑菇, 好不好 (四棵“板纸树”分别放在四组学生的对面, 距离为30米;“纸球”蘑菇散落于“树”下) 。

生:好!

师:请听好要求, 每组一次只能有一只小兔子去采蘑菇, 去时要双脚跳到树下, 采到一只蘑菇后快速跑着返回来;另一只小兔子接着出发, 看哪组小兔子最先把树下的蘑菇都采回来 (学生进行兔跳跑采蘑菇接力活动) 。

分析:

课课练 篇8

一、回归的必然性

体育“课课练”是《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体育教学内容,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和各个地方的情况以及季节的变化,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等进行科学安排。随着体育课程的改革,“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的出现,“课课练”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体育课堂。现在,重新提出“课课练“这个话题是很有必要的。

(1)学生体质的下降。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体能素质下降,肥胖率上升,近视率居高不下这样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在体育中合理地安排“课课练”,这样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具有针对性强、效果佳的特点。要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内容、方法、手段上下功夫,重拾体育课中的“课课练”。何谓“课课练”?是指在每堂体育课中安排的合理的训练项目,它可以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

(2)“体育课课练”的再发展。《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课练”是只重视体育技能的教学和体能的训练,没有趣味性。上课时,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重复练习,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甚至觉得枯燥乏味。而在新课程的改革下,“课课练”能在兴趣与技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既能让学生喜欢上“课课练”,也能在练习中身体素质得到提升。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学生体质的增强,反过来又能提高我们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二、新旧“课课练”教学模式对比

(1)认识上改观。关于“课课练”的概念,过去的观念就是身体素质练习,认为是在一定的主教材完成后再进行的补充性练习。反映在体育课上,大多是独立于主教材的身体素质练习,过于教条化。新课改后,这种不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课课练”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人们重新审视了有效提升学生体质的体育教学“课课练”,从多角度将其与新课程相结合融入我们的体育课堂。

(2)内容上突破。以前的“课课练”内容总以田径辅助项目为主,枯燥无味,内容单一。例如,原地高抬腿跑、仰卧起坐等。一般这种练习都是强迫性的,学生显得很无奈,但又不得不执行。缺乏趣味性、组织形式单一。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可以将练习内容揉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和改进。例如,把软式呼啦圈放于地上,结合踩圈进行高抬腿练习,使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乐学、乐练,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之目的。又如,练习学生腿部力量和协调性时,可以把民间体育游戏“木头人”“斗鸡”等带入课堂。要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可以做“老鹰捉小鸡”游戏的各种改进版,如“小鸡斗老鹰”等。要让“课课练”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就需要对内容进行改造和创新,趣味多样的“课课练”内容可以更加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

(3)时间上重视。以往的体育教学“课课练”采取“先学后教”的形式,存在练习时间上的局限。热身活动后再加上“课课练”,增加了组织调度的无效时间,与核心教学内容无关的练习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新课程背景下“课课练”的时间安排灵活、机动,在课前可以安排辅助性练习,如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中,合理安排学生模仿老师做动作和辅助性练习,逐步体会和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课堂教学中,可以对某一技术动作进行专项技术练习,如挺身式跳远教学中,可以对踏板或挺身动作进行专项的技术动作练习。如果学习内容技术难度对学生来说不是很大,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在课的后半部分穿插一些与学习内容相结合的竞赛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课课练”应该如何练

(1)体育游戏替代法。体育游戏是我们每个学生都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如果我们把枯燥的课课练转化成游戏教学,采用游戏教学的形式进行课课练练习,这样它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锻炼。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在队列队形调动中采用“小兔子跳跳”代替跑、走集合。在投掷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沙包、羽毛球、乒乓球等轻物代替垒球掷远。以跳背来代替山羊分腿腾越的练习,用跳橡皮筋来代替练习跨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可以增加练习次数,掌握好运动技能,并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在进行练习时应注意加强组织纪律性,只有良好的纪律才是练习次数和质量的保障。

(2)比赛激励法。它可以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在活动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可以让平淡的内容变得富有激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创设情境,以其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加以不同的刺激,自始至终抓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如“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学习、小组比赛课、小组游戏课”等,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3)分层锻炼法。体育教学面临的是不同特性和身体素质的学生,“课课练”的内容是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从体育教学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所以,我们在进行“课课”练时要具有针对性、选择性,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体育的需求,让所有学生在自己所承受的学习范围内学完所学内容。我们要减轻学生思想负担,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因人而异的原则。

对体育课专项性“课课练”的探究 篇9

一、对专项性“课课练”的理解

通过搜索CNKI、万方、维普等专业数据库, 查找包括“体育”、“课课练”等关键词, 获得体育课“课课练”的相关信息描述如下::我国体育课“课课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教师在体育课中安排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近年来,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学生体质自1985年来持续二十几年下降, 引起国家高度关注, 有专家提出通过“课课练”的回归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课课练”回归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执行一些简单易行, 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如, 说到上肢力量弱就想到俯卧撑, 说到下肢力量差就想到立定跳远;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需要与当前的学生状况相结合, 赋予时代的背景和内涵。

对体育课专项性“课课练”的研究, 在上世纪就有相关的探索。如有教师将“课课练”分为一般性“课课练”和专项性“课课练”, 通过辅助、补充、专门性练习等提高身体素质。但其内容偏重专业运动队的专项练习内容。例如, 在进行跑的练习中, 教师会采用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等练习;但有些内容的学习并不适合于初中学生的课堂教学, 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枯燥且有难度的。当前为提高学生体质, 也有教师进行专项性“课课练”的相关研究, 如:于斌、孙鲁沂采用的《篮球学习课课练的安排》研究, 金逵采用的《体操垫上的健身练习》研究, 游炎采用的《单杠上的健身练习》研究等等。这些文章介绍的专项性练习简单、操作性较强, 教师通过学习借鉴, 能够让课堂学习和练习的内容多样、有趣, 提高教学效果。但存在着参考资料零散且有限, 有进一步整理、汇总、研究、开发的空间和价值。

课题组对专项性“课课练”的研究, 是基于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课专项性“课课练”的进一步研究, 探索其与主教材内容、上课器材的合理衔接, 力图做到一物多用, 避免队伍的频繁调动, 实现体育课“课课练”内容新颖、多样, 课堂教学提倡简洁、高效,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专项性“课课练”在体育课中的操作方法

1.专项性“课课练”应与体育课中动作技术紧密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中, 其“课课练”的运用更多的是补充性练习。例如, 在进行跑或跳的内容教学时, 任课教师通常考虑的“课课练”内容通常以上下肢搭配为依据。如田径类的跳跃内容, 主要是下肢的负担。那么, 就可以搭配上肢素质的“课课练”内容等等。专项性“课课练”它要求教师思考相关的教学内容能够与哪些“课课练”内容相配套。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使用才能达到其效果的最大化。这样, 专项性“课课练”就有了更丰富、更有针对性的内容。它不仅包含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 还要和课堂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更能充分利用器材, 拓展练习思路与方法, 增加课堂练习的趣味性与针对性, 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专项性“课课练”应充分利用课堂相关的场地、器材

体育课堂讲究简洁、高效, 尽可能不浪费时间, 提倡一物多用, 这样才能提高练习密度, 达成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在课前准备了多种多样的场地和器材, 教学过程中频繁调动队伍、更换器材, 那么, 这种课堂状况看起来也许很华丽, 但教学并不实用, 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专项性“课课练”的内容, 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所教教材的相关“课课练”的内容。例如, 在初中学生的技巧教学中, 教师可以思考与垫上有关的动作技术, 如垫上连续前滚翻、连续蛙跳过海绵垫, 以及垫上腹、背肌练习等。这种就地取材, 能够避免因场地的收拾、整理而浪费时间, 还能拓展学习相关器材设施其他内容的练习方法。

3.利用与开发丰富的专项性“课课练”内容, 为学生课后自主选择练习内容提供参考

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是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 教会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方法。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 利用和开发学校“课课练”的内容资源, 使学生在大课间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里能够加以运用并得到锻炼。通过课堂上尝试多种“课课练”的方法, 让学生课后自主练习的内容更丰富, 学生的身体更灵活、灵巧, 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就更加浓厚。

三、进行专项性“课课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专项性“课课练”要能发展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 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从前面对体育课中“课课练”所做的相关资料介绍, 我们可以看出“课课练”从发现至今, 都不失以“谋求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 尽管在新的时代, 赋予体育课中的“课课练”内容更加丰富, 它的根本目标也仍是有效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2.专项性“课课练”内容的选择要具有趣味性、实用性

体育课教学虽有意志品质方面的培养任务, 但是, 与其教师苦口婆心地鼓励学生要有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训练精神, 还不如开发一些简单、趣味、实用的专项性“课课练”的内容, 让体育回归游戏的本原, 使学生喜欢运动并喜欢流汗, 自觉地参与到运动中来。虽然前辈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课课练”内容, 但还需要我们的教研员、一线教师共同来开启智慧的头脑进行改良, 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需求。例如, 把简单的俯卧撑动作, 可以稍加改动就变成多人前后叠加的俯卧撑练习;也可以把静止的俯卧撑动作改动成移动中的俯卧撑动作;还可以把以脚触地的俯卧撑动作改动成以膝盖着地的俯卧撑动作, 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练习需求。

3.进行专项性“课课练”要把握好动作难度

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区别对待, 不能将运动队训练的专门性练习不加思考就照搬进课堂, 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单调枯燥, 且运动量大, 同时也感到害怕, 从而变成喜欢运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因此, 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与课余运动队的训练比较和借鉴中要注意取舍, 或是进行适当的改良, 尽可能把握动作难度, 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例如, 田径小步跑动作, 它能有效掌握“扒地”技术, 提高频率。但其技术难度高, 学生很难掌握髋、膝、踝三个关节放松和“扒地”技术, 那么,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支撑小步跑或是半高抬腿来取代, 以促进小步跑动作技术的掌握。又如, 在进行双杠单元的教学中, 任课教师通常比较容易想到的是“双杠双臂屈伸”的动作技术, 但对初中女生而言其动作难度过高, 是很难完成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要去寻找适合于女生双杠学习的动作技术。通常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运动技术的难度要适中, 如果过低或是过高, 都不容易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且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

4.专项性“课课练”的评价

专项性“课课练”的评价离不开定量和定性的评价。在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时,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关键, 是练习成绩提高了?还是学会某项技能呢?学生取得成绩获得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教师应通过一些直观的信息,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如教学中, 观察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是不是积极、踊跃?教学中, 关注学生练习的量与强度是不是合适?练习后, 观察学生的脸是不是红扑扑?会不会有中度的气喘、微微的冒汗, 通过这些观察的方法来调整练习的量和强度。

5.把专项性“课课练”编成相应的教材

专项性“课课练”教材的开发要由专项性强、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集体来研究开发。这种通过实践开发出来的教材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不仅能为教师的教学和“课课练”内容的选择提供参考, 同时也能为学生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专项性“课课练”在教学中的运用

以初中二年级女生的双杠单元的教学为例 (见右表) , 初中学生是发展协调性和灵敏性的最佳时期, 但是手臂力量相对较薄弱, 因此, 在课课练中应有针对性进行上肢力量和灵敏性等素质的练习, 将课堂主教材与课课练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对双杠知识各技能的掌握, 使学生对双杠不仅会“玩”, 还能“玩”出花样, 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综上所述, 体育课中专项性“课课练”的内容其教学实践性强, 锻炼价值较高。教学中, 能够与主教材的内容结合紧密, 提高学习效果;能够充分利用上课的场地器材, 节省队伍调动和场地、器材布置的时间, 提高练习密度。因此, 有深入开发和研究的价值。但就目前来看, 这些研究在我国并不深入。那么, 需要广大教研员、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究、总结并编写一套“专项性课课练”的教参, 以适应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键.归去来兮身体素质“课课练”——学生体能下降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之一[J].中国学校体育, 2010, 8.

[2]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 (上) ——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J].体育教学, 2011, 1.

[3]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 (下) ——“北京市小学生健身工程”的研究对“课课练”的启示[J].体育教学, 2011, 2.

[4]潘雪峰.“课课练”回归会出现的可能——也对“课课练”进行思考[J].体育教学, 2012, 7:21-22.

[5]李京诚.体能素质“课课练”的回归与创新[J].体育教学, 2011, 4.

课课练 篇10

一、如何选择

“课课练”不应只是每节课拿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 做蛙跳12次×3组、俯卧撑15个×5组, 或者是跑一次400米等单调的训练, 其应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精心设计的“课课练”也是体育课的有机内容和精彩看点, 内容选择要遵循以下几点:

1.

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2. 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薄弱环节的发展。

如, 女生臂力比较差, 在双杠教学前四周左右时间内, 可有计划地进行双杠支撑移动、俯卧撑、实心球等内容的练习。

3. 要有利于弥补课堂教学中主教材内容的不足。

如, 新授课“前滚翻成直腿坐-后倒肩肘倒立-前滚翻成蹲立”时, 由于学生多、器材少, 一节课每个学生只能做3~4次, 运动量明显不足。对此, 在“课课练”中, 可组织4名女生同时做仰卧起坐同时举腿, 男生做立卧撑。

4. 有利于发挥课堂教学效果。

如, 将“课课练”穿插在游戏中作为奖罚的手段, 学生会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练。

二、如何设计

1.“课课练”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持续性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差异化, “课课练”的设计应有针对性、持续性, 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使每个学生在运动量上既不增加负担, 又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如, 部分学生上肢力量较弱或耐力较差, 针对这种状况,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练习内容作为“课课练”的内容, 以促进薄弱环节的发展。

再如, 在立定跳远单元教学时, 可在距离起跳线5~10厘米处放置20~30厘米高的障碍,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距离、高度进行不同难度的练习;同时, 可搭配各种臂绕环、抡拍等内容的“课课练”让学生选择, 这样一种重点突出、层次鲜明的练习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练习形式, 增加了练习的弹性, 使学生既巩固了实践所学的内容, 还能够自由挑选难易程度不同的内容练习。

2.“课课练”的设计要有兴趣性、灵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打破常规, 设计“特色作业”, 学生练习会很轻松, 且有挑战的劲头, 同时成功的体验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

如, 在实心球单元教学中, 学生经过几次课的练习, 学习积极性降低, 甚至扰乱课堂秩序, 教学效果较差, 此时, 一个小游戏、一个情境的穿插, 就可能会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针对投掷角度问题, 在“课课练”中可采用增添障碍物的方法, 即在距离投掷线前方4~6米处, 放置约2米高的障碍让学生进行练习, 既让学生体会了动作, 又保持了兴奋度。

3.“课课练”的设计要兼顾学生的自主完成和合作完成

现行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 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 经历探究过程, 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获得情感体验。

上一篇:财政支农效率下一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