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仿真教学

2024-05-27

模拟仿真教学(精选十篇)

模拟仿真教学 篇1

《管理学》课堂的仿真教学主要指管理情景模拟教学, 它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某种情景进行提炼, 通过一定的设计和手段进行情景再现或情景模拟, 人为创造某种仿真环境, 通过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体验、感悟企业实际业务操作环境, 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锻炼、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的目的。

高校开设的《管理学》课程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是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基础课程。然而, 大学生的主要特点是: (1) 年龄小, 平均为18~22岁; (2) 接受能力较强, 但甄别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够; (3) 阅历浅, 对于社会经济和企业活动缺乏感性体验和认识。由于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尤其是管理实践, 学生对理论只能凭空去想象, 缺乏真实感受和感性认识, 使管理理论的教学效果大受影响, 为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真实的感受和理解, 笔者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大力推行管理情景模拟教学,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仿真教学的实践

(1) 教学课堂仿真教学。笔者在旅游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堂中, 把企业管理培训中的“破冰”温场、情景模拟、管理游戏、案例研讨、课堂练习、学习分享、课堂团队竞赛和课堂团队训练等手法或有关元素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 探索和创新教学课堂形式的新模式。例如在课程开始, 就通过团队建设活动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团队, 引导他们自主竞选队长, 建立团队标识, 如队名、团队口号等, 同时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并贯穿整个学期, 使学生掌握团队熔炼的技巧, 感受团队合作的意义和乐趣, 感受到社会和企业竞争的现实和保持先进的竞争精神和竞争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新的课堂形式颇受学生欢迎, 普遍反应课堂形式新颖活泼、吸引人、互动性较强、有活力以及增加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2) 企业现场仿真教学。为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真实的感受和理解, 结合课程内容, 把学生拉出去, 走出课堂、走出校门, 到企业的真实情景中去。例如结合《组织设计》的课程内容, 把学生带到某市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 要求学生带着课堂的问题到实地参观考察、收集信息, 完成对该企业的“组织设计”的课堂作业。在企业现场, 安排企业的业务负责人带领学生参观企业的旅行社、酒店、餐厅 (含厨房) , 并进行了讲解答疑, 然后再请企业的领导人和主要业务负责人讲解企业的历史沿革、概况、组织架构、发展战略和业务实操等内容, 还给学生提问互动。在回校后的课堂作业和课堂讨论中, 充分显示了实地和实践教学的明显效果: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采集到的信息对企业进行组织设计, 经过老师的点评和再修改, 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正确地运用课堂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办法完成作业,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仿真教学的作用

(1) 从理论教学为中心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心。传统的工商管理教学模式中, 教师常常以课堂教学为主, 以概念的阐释和方法的介绍为主, 学生以被动地吸纳、机械地领会为主, 不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仿真教学是建立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 非常适应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应用性、实践性的管理人才的目标。

(2)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课堂的主体, 处于中心地位, 而仿真模拟教学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更像是“主持人”,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在开放、自主的模拟管理情景中开展讨论和仿真活动, 它使学生从客体变为主体, 由被动变为主动, 课堂从“教”转向了“学”。

(3) 从以知识掌握为中心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仿真模拟教学克服了简单地灌输知识的弊病, 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对企业管理的过程, 具有综合性、趣味性等特点, 学生从死记硬背转向了体验、感受, 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还具有开放的特点, 它要求学生大胆思考、积极探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实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ANSYS仿真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2

ANSYS仿真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热一结构实例来分析ANSYS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效果的`改善.ANSYS仿真软件可以应用到多种学科教学中,使抽象的理论转变成直观的图形显示,而且可以进行动画演示.

作 者:种法力 CHONG Li-fa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数理学院,江苏,徐州,221008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1(5)分类号:G434关键词:ANSYS 仿真模拟 教学

模拟仿真教学 篇3

关键词:仿真模拟;现场实战;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陈旧、保守的教育教学活动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教与学之间大多是“主与从”的关系,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较大。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油水分离”式的教学桎梏。由于教学环节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过剩,实战技能匮乏”的普遍现象。

从2004年,笔者开始结合所教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新的尝试,将“仿真模拟+现场实战”的教学模式引进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延伸。所谓“仿真模拟+现场实战”教学模式,指的是授课教师摆脱陈旧、保守的理论教学观念,本着“实践能力为重心,理论知识为辅助”的教学理念,通过灵活的、贴近实际的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各个教学环节的活动,并结合现实问题将学生置于全真的现场,促使学生在实战中得到锻炼与提高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较好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动手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专业知识散乱,实战经验匮乏等问题,利于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情景教学,巧设现实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体验着、探索者,而在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基于此而提出的情景教学,则充分开掘了学习者的这种心理需求。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认知特点,创设与之相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绪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以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使其有效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特点就是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情景设置的生动性、鲜活性及愉悦性融为一体,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情景教学的基本原则,巧妙地设置“现实问题情境”,作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的“催化剂”,引导、激发学生对现实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不起眼”事物的好奇心与关心度,培养其职业敏感和职业素养。如:在给04级摄影班学生上第一节新闻摄影课时,冷不丁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通往4305多媒体教室的东楼梯西侧墙壁上的消防柜最近有什么变化?”学生们虽然天天从这个地方经过,但大都是熟视无睹。所以他们面对这道怪问题愣了半天,无一能答。“古怪”而现实的问题立刻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于是笔者带同学们到楼梯上现场寻找答案——原来消防柜被人砸坏了。随后,笔者列举了一系列的案例,详尽地给大家阐明了一个道理:作为一个准新闻摄影人,必须善于在人们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发现问题、捕捉镜头的前题,是一种宝贵的职业素养。在“古怪而简单”的问题破解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对职业敏感这一概念有了全新的认知,而且印象深刻。

又如,讲到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拍摄这一章节时,笔者在课堂上安排了一个“突发性”的情节——讲完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定义之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摄影记者,面对突发性新闻事件应该如何应对?请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这时一名男生主动走上前,在刚刚踏上讲台之际,突然“晕倒”在地,笔者忙上前扶住他,同时高喊:“谁会急救,快来帮忙……”说时迟那时快,一名男生快速赶到,对“昏倒”者开展急救,整个过程仅仅持续了1分钟左右。由于事先没有告诉在场的学生,结果大家信以为真了。现场先是爆发出一阵惊叫,接着有人奔跑加入到“救人”行列。而大多数同学则被眼前的情景惊住了,没有任何反应。当大家得知这只是一次“现场演习”之后,才松了一口气。经历了这样一次惊心动魄的场面,学生们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拍摄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笔者则趁热打铁,先请大家结合自身体会谈一谈感受,再进行系统的总结。

二、多做少说,放手让学生去操练

美国教育家杜威早于20世纪就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其教学精髓就是“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笔者在借鉴“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多做多练,少说少灌”。学生要成为“运动员”,老师要做“教练员”,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引导、督促而不是越俎代庖。具体的做法是上课时首先把所要掌握的知识,所要掌握的技能以口语的形式(以区别于死板、枯燥的书面语言)提纲挈领地讲解一番,并作一简要的示范,然后设置一系列问题和实践任务,接下来就大胆地放开手脚把“运动场”让给学生,让他们去“操练”。

在仿真模拟训练课上,笔者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代表三家“新闻单位”(要求自己起名,突出各自的媒体特色)。要求“新闻单位”各自设计一个“突发性新闻事件”,由本组的一部分同学充当事件“当事人”,表演“突发事件”的情节,另外的同学则充当“摄影记者”现场进行抓拍。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照片,进行评比,分数计入考试总成绩。由于拍摄训练比较别致,且三个小组之间存在着竞争,结果同学们接到任务以后,情绪高昂,异常兴奋。几分钟之后,诞生了三家新“报社”:“先锋报”、“现场目击报”和“日新报”。很快三家报社的记者们就纷纷进入了角色,大家先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拍摄方案,接下来安排拍摄环节,最后进行现场抓拍训练。“现场目击报”的记者拍摄了“校园抢劫”的惊险新闻,“先锋报”的记者拍摄了“街头救人”的感人镜头,“日新报”的记者则报道了“解救人质”的精彩事件。仿真模拟训练结束之后,笔者专门组织了一次作业评讲课,先把三组作业放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进行展示,接着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新闻发言人”就本组的作业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大家进行比较、分析,选出了最佳作业。

三、转换角色,让学生当“老师”

为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力、语言表达力、随机应变力,笔者在课堂上频频采用“学生当老师”上台讲评新闻照片的教学方法。笔者随机选择几幅图片,请学生以“老师”的身份上讲台进行分析、讲解,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不拘一格,多提新的见解,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四、现场实战,“真刀真枪”上战场

康纳尔在《二十世纪教育史》一书中有这样一个睿智的论断:“为参与社会做准备的唯一途径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生活。”仿真模拟虽然是教学中的一件利器,但它和现场实战之间还是有一些距离的。要想真正掌握课程核心知识和技能,必须把学生拉出校园,到社会生活现场去感受和锻炼。因此,笔者在学期当中和学期结束的前两个星期,都会安排学生以“摄影记者”的身份到街头、社区、学校、商场、市场等场所进行现场采访,发现新闻题材、拍摄专题新闻并编辑成一份“报纸”,作为期中和期末的考核作业。强调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新闻摄影的运作规律进行操作,旨在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次职业摄影人的工作过程,在完全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体验、收获、提高。如:在2007年6月,笔者安排05摄影班的学生到郑州市二七广场、德化步行街,现场采访由一群大学生组织的“行为艺术”表演活动,大家在1个多小时的紧张拍摄活动中,从不同的观察方式、不同的拍摄视角、不同的切入点,对新闻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纪录,拍摄出不少优秀的新闻照片。采访结束后,笔者在第二天的新闻摄影课上对学生们拍摄的照片进行了评析,选出了60张精品,放大成10寸照片,在学院展厅进行了展览,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又如:2007年底,获悉郑州市管城区政府要对郑州商城遗址古城墙进行保护、改造,并对周围的居民进行拆迁安置,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和善举,理应在郑州市的发展史上留下灿烂的一笔。笔者组织05级摄影班学生在经过详细调查和周密思考的基础上,拟写了一份《商城遗址“大变脸”》大型新闻专题摄影项目计划书,与管城区有关部门协商,拿下了这一项目。2008年1月,笔者组织摄影专业学生对郑州商城遗址古城墙以及周围数千民居和百姓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地毯式”扫描拍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一些典型家庭作为拍摄重点,进行全程跟踪式采访拍摄。学生们在这样一个“大会战”式的现场实战中,感受颇深,收获很大。

基于模拟操作仿真的变频器项目教学 篇4

从理工科类高等院校学生培养的方向上考虑, 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需要注意, 一个是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学习、正确的分析问题推理的能力;二是关于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 对高职学生来说在学校有限资源的条件下, 加强学生的岗位技能培训。在教学实践中, 由于教学条件和时间的限制, 上述两个方面实际上存在一定的矛盾。

项目教学法的引入对于解决上述矛盾有积极的意义。项目教学方法源于发达工业国家, 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工作过程、面向实际对象的项目教学对于我们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方法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项目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特别是在专业课教学中, 它对实践环节教学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其次要注意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项目教学之间的尺度把握。

2 项目教学在变频器教学中的应用

变频器应用技术以前是电力电子或者交流调速系统课程的一个部分, 由于变频器目前在我国已经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把变频器应用技术作为一门课程是合理的。

该课程是一门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变频器对机床、电梯、锅炉等单个电气设备的控制以及对生产流水线的控制, 在工业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该专业就是培养学生对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核心能力。因此, 本课程在专业能力培养中占重要的地位, 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影响着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 制定计划, 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一般认为任何一个项目, 只要有利于教学, 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都可以作为项目, 但小项目或较为简单的项目更有利于教学。由于学生一般在实训室完成课程的教学, 而来源于企业的教学项目往往比较庞大, 而且工作环境是实训室无法创造的, 这样的项目既无法进行教学, 也不能让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 况且实践中往往不可能从企业中获得足够的、合适的教学项目。因此, 教学项目有时也可采用模拟项目, 同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3 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通过教研与实践, 根据现有的实训环境, 设计了涵盖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全部知识点与技能的七个教学模块, 分别是:安装接线模块、本机控制面板操作模块、基本参数设置模块、基本运行方式模块、外部控制方式模块、PLC通讯控制方式模块、变频器典型应用模块。这七个模块涉及了变频器在工业控制中的全部基本知识点与技能要求。其中, 变频器与PLC通讯模块是在前续PLC课程基础上的扩展应用。

4 模拟操作软件应用于项目教学

在项目教学中以应用较为广泛的西门子MM400系列变频器为背景, 该系列变频器采用了当今先进的相关技术, 包括变频器矢量控制和无传感器技术, IGBT高性能大功率管, 现场总线通信技术等。

该模拟操作仿真软件由作者自行开发, 和一般的算法验证的仿真软件不同之处在于, 设计思想上强调操作界面的互动性和立体感, 同时可以把运行的有关工作参数曲线显示出来。特别是操作、显示界面的应用, 和实际的变频器有着视觉和操作功能的很高相似度, 可以让操作者有效地练习复合按键的使用方法。

4.1 变频器操作面板模拟仿真

操作面板分为显示和按键两个部分。按键分为变频器控制按键和系统参数设置按键, 操作按键的使用较为简单, 如启动、停止和方向控制等。参数设置按键主要完成对系统有关参数的设置。通过参数修改键、参数确认键来查找参数编号以及参数修改确认。

在制作模拟仿真界面时, 采用了实拍MM440变频器的BOP操作面板作为操作界面的基图, 利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处理LCD显示数字。在模拟按键的实现时借助于activeskin界面处理软件, 实现了动态3D按键操作效果。具体做法是, 当点击按键时鼠标按下和放开时, 程序中分别调用不同的按钮位图文件放于指定的图片位置 (Picture Box) , 这两种按钮位图具有不同的光照角度, 这样看起来按钮就有了立体动态的视觉效果。

4.2 变频器系统配置参数

MM400系列变频器的功能强大、系统配置非常灵活。

系统参数可分为设置管理参数、功能参数及控制参数三大类。

操作显示界面本来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 学习变频器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理解这些参数的作用, 如何正确地设置管理参数以提高系统参数访问效率。而正确地应用有赖于众多的系统配置参数。

根据访问级参数P0003和过滤参数P0004, 可以实现对整个系统配置参数进行有效地管理和设置。在选定访问级参数和过滤参数后, 模拟仿真软件实现了在查找参数的访问范围和实际变频器一致 (见图二) 。

学生在课堂学习变频器的时候对于设置管理参数的理解感觉较为抽象, 进入实验室具体操作时往往为查找参数而苦恼。通过该模拟界面可以很直观的体验到不同管理参数条件下, 对功能参数和系统参数进行访问范围的有效控制。这样在进入到实验操作阶段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参数设置和操作、观察变频器系统运行上。

功能参数用于配置系统的各种工作运行状态特性和各种扩展功能。

控制参数用于确定变频器的运行指标。

4.3 变频器操运行过程

模拟仿真变频器操运行过程中, 变频器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特征可以直观地在坐标曲线图上反映出来 (见图三) , 同时在LCD显示区可以看到当前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变化。如改变加减速斜坡曲线时间参数, 可以在仿真窗口看到变频器的启动和制动时间的变化。

5 模拟软件完善升级考虑

增加变频器操外部控制模拟操作界面, 比如增加电位器和启动、停止开关。

6 结束语

本变频器模拟软件运用于课堂教学, 具有直观立体的视觉效果,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同时结合变频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 在每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系统设计方案和指标一旦确定之后, 借助于该变频器模拟软件就可以完成系统参数设置、操作和运行状态显示。

摘要:本文介绍了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引入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并结合模拟操作软件。针对变频器和项目教学的特征, 利用自行开发的模拟操作软件使得该课程的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同时该方法可以弥补变频器实验设备紧缺的教学条件。和传统的变频器项目教学法相比, 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关键词:变频器,项目教学,西门子MM4变频器,模拟操作仿真

参考文献

[1]西门子.西门子通用变频器MM440操作手册及使用大全.

[2]西门子.西门子变频器MM440简明调试指南.

[3]杜金城.变频调速设计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4]仲明振, 赵相宾.变频器应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5]陶权, 吴尚庆.变频器应用技术[M].广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模拟仿真教学 篇5

从银行结算的要求来看,结算关系涉及收款人、银行、付款人三方,结算单证必须在结算关系人之间流转才能完成整个结算过程。如果按照传统的会计实践方法由学生单独完成结算操作,就不能体现实际业务的工作过程,也不能从结算角度来实现单证流转和内容审核,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因此,必须借助仿真设计来模拟实际工作流程。在模拟过程中,设置一个或二个银行窗口,将学生分为收款人、银行、付款人三方当事人进行情境模拟训练。如在支票结算中,充当付款人的学生填写支票并交给充当收款人的学生,收款人拿到支票后填写进账单交给充当银行方的学生,充当银行方的学生审核合格后将进账单“回单联”盖章后退回给收款人入账。又如收款人在收到付款人送来的银行汇票时,充当收款方的学生先到银行鉴别真伪,确认该汇票的真实性后,填写进账单并在汇票背面“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签章”处签章,签章应与在银行的印鉴相同,然后,将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进账单一并交给充当银行方的学生办理结算,充当银行方的学生审核无误后,办理转账。充当收款方的学生应根据银行盖章并退回的进账单入账。

(二)纳税环节的仿真模拟训练

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填报各种税务管理资料,并且将模拟训练的终点界定为报送完毕各种纳税申报表。在纳税环节的仿真模拟设计中,可把学生分为纳税人、银行、税务机关三方当事人,设置银行窗口和税务机关窗口。在实际操作中,充当纳税人的学生填写纳税申报表交给充当税各机关的学生,充当税务机关的学生审核无误后填写缴款书交给充当纳税人的学生,充当纳税人的学生凭缴款单向充当银行方的学生办理缴款,充当银行方的学生审核后将缴款书中的“付款人入账联”退回给充当纳税人的学生,充当纳税人的学生据此进行会计处理。

(三)内部单证流转的仿真模拟训练

模拟仿真教学 篇6

关键词:仿真模拟护理教学;常规教学;临床护理;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15-01

仿真模拟教学是近年来护理教学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结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设模拟的临床情景,设计出临床患者、病房等软硬件条件,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能够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更加有利于提高护生临床诊断能力和操作技能,发挥其创新思维[1]。为了探讨仿真模拟护理教学和常规教学在临床护理中的教学效果。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校授课的56例护理专业学生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校授课的56例护理专业学生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28例,男9例,女19例,年龄为(16~22)岁,平均年龄为(35.7±3.1)岁;对照组有28例,男7例,女21例,年龄为(17~21)岁,平均年龄为(19.4±1.3)岁。两组学生年龄、学习时间等资料经分析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代表性。

2、方法

對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方法,方法如下:大学基础性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多的以老师讲授为主,老师根据书本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授课。实验组实施仿真模拟护理教学,方法如下:授课老师在授课前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并且邀请仿真模拟模型厂家对老师进行培训和降解。同时,授课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实验内容设计。一次仿真模拟实验需要2名教师,1名教师指导护生对模拟患者进行操作,另一位老师对模拟患者进行动态调整。通过授课内容回顾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模拟人的功能特点等,加深学生影响。第二步根据授课内容及模拟人介绍典型病例,引出问题。第三步针对提出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措施,并进行集体讨论,两组学生学期末进行评定,内容包括理论知识部分和实践知识部分,分析不同教学方案的优缺点[2]。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予以LSD法两两比较。P<0.05提示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二、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平均成绩为(92.58±8.51分)满意度为92.86%高于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8.37±9.42)、满意度为81.48%)(P<0.05),见表1。

表1两组平均成绩及其满意度比较

三、讨论

仿真模拟护理教学是近年来护理教学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它能够有效的提高老师的综合护士。该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在授课前具有明确的目标,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置针对性的病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专业要求,这些均需要老师大量阅读文献,从而能够扩大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仿真模拟护理教学的实施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交流能够扬长避免,为以后临床与患者沟通打下基础。此外,仿真模拟护理教学中案例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善于找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情趣。最后,仿真模拟护理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让她们遇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后知道如何应对,如何解决,增加了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从而更加有利于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3]。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仿真模拟护理教学效果理想,能够提高学生平均成绩及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舟军,龚戬芳,张丽平,等.仿真模拟教学在培养护生舒适护理实践能力中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991-994.

[2] 孙建萍,牛桂芳,杨支兰,等.不同教学方法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2,9(5):209-210.

模拟仿真教学 篇7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 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护理教学的中心环节, 而医疗资源短缺、病人维权意识增强等问题的出现, 使护理教育者在教学方法上面临更大的挑战[1]。近年来, 许多学校尝试运用高端模拟人进行高仿真模拟教学, 但是, 其自带的案例数有限, 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 编制合适的病例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病例设计是搭建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的关键因素, 是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决定因素。

我校自2007年起分别将高级急救训练模拟人 (Emergency Care Simulator, ECS) 和Simman模拟人用于护理四年制本科生及三年制大专生的仿真模拟教学中, 期间我们自行设计了各专科典型病例,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编写的《护理技能综合实训教程》由广东省科技出版社出版。现以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为例, 介绍仿真模拟教学中护理病例的设计及编写过程。

1 仿真模拟教学中护理病例的设计和编写步骤

1.1 评估教学内容, 合理选材

模拟病例的选取要视教学内容和实验室环境、设备条件和实验人员而定, 原则是做到扬长补短[2]。所谓“扬长”是指模拟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在理论教学中反复强调, 学生有临床见习的基础, 对该内容有初步了解, 通过模拟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所谓“补短”是指虽然模拟教学内容已经在理论教学中强调过, 但在临床见习中见到的相关病例较少或者所见病例不典型, 此时可以通过设置模拟病例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以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面临真实病例时有初步印象, 能基本应对和做出处理。以失血性休克为例, 虽然失血性休克是外科病房中非常多见的疾病, 在理论教学中也反复强调休克的典型表现及护理知识, 但由于起病较急, 在临床见习中并不多见。因此, 通过模拟训练让学生亲身实践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从而达到“补短”的目的。

1.2 设置模拟教学的目标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实践教学目标与理论教学目标是相呼应的, 理论教学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应在实践教学中有所体现。以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为例, 在模拟训练时知识层面的目标有:熟悉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急救护理措施及术前准备措施等。技术层面的目标有:能熟练采集病史、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心电监护仪、测量生命体征、导尿、吸氧、配血、健康教育等。

1.3 病例设计

病例设计分为案例情景设计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两部分。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案例情景, 如在失血性休克病例中, 病史摘要是:“病人骑自行车时被汽车撞伤, 伤后感左季肋部疼痛, 头晕、无力, 半小时后被汽车司机急送到医院。”以病史摘要为引, 主要训练学生接诊处置、健康评估、抢救配合、术前准备4个方面的能力, 设计4个情景, 每个情景主要训练一个方面的能力, 每个情景有相应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对话设计, 使学生对休克病人急诊入院后各个时期护理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根据情景的需要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 在设计程序时生命体征变化必须符合病情变化的需要, 还可以增加肠鸣音变化、脉搏变化、尿量变化等特有体征。此外, 还可以通过化妆技术、配音技术等使模拟病人更加形象、具体。

1.4 预实验与病例修订

预实验与病例修订工作由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合作完成。技术人员主要负责介绍该仪器的主要功能与使用方法, 并完成病例的录入与演示以及设备的维修与更新;教师主要负责检验演示效果能否体现出相应的疾病特征、是否与预期表现相一致, 并将预实验的不足之处与实验要求进行调适。对于病例中的突发状况与处理要上机调试, 例如在失血性休克病例中, 如课堂上学生表现不佳, 对休克护理措施不熟, 在此前提下, 可以设计成模拟病人死亡, 对于这种有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也要上机调试, 以保证上课效果。

2 仿真模拟教学中护理病例设计的注意事项

2.1 注重沟通能力的训练

模拟人与真正的病人相比, 有一定的差别, 它们没有思想, 无法与学生实时沟通。尽管教师已经为模拟人配音, 但学生还是容易忽略与“病人”的交流, 即便有沟通也显得很生硬。学生无法发现护理过程中“病人”的心理变化, 无法了解“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感受, 不知道在侵入性操作中减轻“病人”的痛苦, 不利于护生爱伤观念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 在编写护理病例时要尽可能多地加入沟通、解释的设计及师生互动的设计。在互动设计中, 教师扮演病人, 向学生展示并询问不同问题, 引导学生不断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

2.2 注重营造真实情景

情景认知理论认为, 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3], 模拟教学与临床实际越接近, 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价值体验就越高。为使模拟教学效果最大化, 应强调几个“真实”:一是真实的病例与护理记录:设计的病例与临床实际相符合, 不能凭空臆造;在模拟训练时, 护理文件与医院护理文件相符合, 包括病历、医嘱单、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特别护理记录单等, 要求学生遵照医嘱执行治疗, 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在训练中明确准确记录的重要性, 做到认真、细致、负责并遵守规范。二是真实的角色分工:学生训练时有护理组长、护士、病人家属等角色, 教师担任医生及病人角色, 在训练中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责任。三是真实的场景与设备:参照医院的标准建设实验室, 有多功能病床等最基本的设施, 另外有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输液泵等治疗设备, 让学生身临其境, 接受训练。

2.3 注重不同情况的训练

设计病例前, 必须明确教学大纲对某一专题的教学要求, 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教材, 细化该内容涵盖的重点与难点。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 结合特定的临床情境, 设置疾病的不同进展情况。如:在失血性休克病例中设计两种结局, 让学生对该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有清晰的认识。

结局一:病情好转, 通过让学生为病人设计脾切除术后的健康指导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思考。

结局二:病情恶化, 呼吸、心搏骤停, 此时, 要让学生明白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等, 既培养了急救意识, 又模拟了多项操作。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作为护士, 应对病人家属给予同情、理解和帮助。同时指导家属正确面对现实,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实施尸体护理时, 要让学生明白:做好尸体护理既是对死者的尊重, 更是对死者家属心灵上的安慰[4]。这样既将人文护理的理念渗透到了训练中, 又复习了基础护理的相关操作及人际沟通的内容, 做到了多学科融合。

3 教学体会

3.1 促进教师深入临床

编制病例的过程也是教师将其思想、知识融入教学的过程, 因此, 要想写出优秀的病例, 教师必须参与临床实践。

3.2 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如何用简洁、规范的语言将病例内容阐述清楚, 这就要求编写教师不仅熟悉教学大纲与教材, 还需加强写作基本功的培养。为了保证教学质量, 还需定时淘汰一些陈旧的病例, 保证病例的典型性和适用性,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走在临床实践的最前沿, 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护理技术。

3.3 加强教师的培训与进修

在开展模拟教学的过程中, 我校对教师培训实施“送出去、引进来”的策略。“送出去”即选派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出境学习和进修, 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我校每年分批将骨干教师送往不同学校, 并与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院校进行交流, 每名教师将个人收获以主题汇报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引进来”即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指导教学, 传播经验。这不仅有助于编写出高水平的教学病例, 更有利于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3.4 正确理解模拟教学的局限性

模拟人虽然能够模拟疾病过程, 但对于人体在内外环境中的复杂反应却不能完全模拟, 临床病例的疾病变化远比模拟人演示的过程复杂。另外, 模拟人没有社会和心理属性, 与真正的病人相差还是很远, 因此模拟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临床见习、实习等真实的临床训练, 它只能作为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技能的训练方法和临床教学的补充。

4 结语

2007年至今, 通过在7届学生中应用自编模拟病例并不断完善, 使仿真技术切实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 自编病例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 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许多教师对于模拟教学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并撰写了论文, 申请了科研立项, 还获得了各种奖项, 如我校“基于高仿真医学模拟技术的护理实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教学成果获得广州市第八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得到教育部门的肯定。仿真模拟教学中护理病例的设计是一项系统而严谨的工程, 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更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马伟光, 梁涛, 陈京立, 等.规范化病例编制在护理情景模拟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11 (11) :35-36.

[2]陈羽保, 陈沁, 吴兰笛.医学模拟教学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15 (12) :1196-1198.

[3]郑怡, 孙雪洁.病例式教学应用于急救护理实验教学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 2008, 5 (6) :246-248.

模拟仿真技术在装备教学中的应用 篇8

1 采用模拟仿真系统的意义

模拟仿真系统是指在软件系统下实现模拟环境、模拟过程和模拟效应,具有低成本、全立体空间显示、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利用模拟仿真系统,主要可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不敢使用的问题。很多装备配发后,相关技术人员仍比较缺乏,使用者对该装备性能仍未摸透,在工作需要时不敢轻易使用新装备。

2)不善于教的问题。由于对装备的内部构造掌握不够准确,造成对装备基本构造、动作原理情况认识模糊。

3)易损坏的问题。在教学、训练、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对装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而相关维修人才、设备、费用的缺乏导致使用者对新装备存在“过度保护”的情况。

充分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便于我们科学施训,有效地节约成本,维护装备的性能。在动用新装备之前,先进行学习和模拟训练,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再进行现实使用训练,减少装备不必要的损耗。

2 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模拟仿真系统是面向教学、训练的辅助系统,是集三维图形学,计算机科学,虚拟仿真技术为一体着重于实际运用的软件系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实用性和先进性

作为教学训练软件系统,其实用性是评判此类系统好坏的基础指标。而先进性则是系统设计水平的体现。系统始终要以使用者的需求为导向,在符合实际的前提下,完成功能的实现。在实现功能时,使用的技术算法必须先进。

系统软件的设计水平高低与算法优劣,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适用于当前软硬件环境。一般使用者的电脑多为普通计算机,多余的功能或复杂的算法都会影响系统的使用感受,并且使得系统后期维护变得复杂和不便。

2.2 真实性和可靠性

此类模拟仿真系统开发的目的之一就是能代替真实装备进行教学演练,优化教学流程环境。所以三维模型与现实中零部件大小形状需一致,三维场景中零部件位置与真实装备中的位置需一致,并且物理仿真出的效果与现实环境需相似性。只有越接近真实的装备,系统的仿真意义才越能够体现。只有严格按照实际物体尺寸建模,认真还原部件位置与动作动画,最后的系统才能达到模拟、仿真、训练的目的。

2.3 实时性和易操作性

一款三维虚拟仿真训练系统,运行快速流畅、操作方便易懂,能够使用户使用起来不会感觉困扰或者难以上手,才能使它真正地被使用者所接受。

实时性主要是指系统能够及时地反馈用户的操作信息,并能将相应的场景内容渲染到屏幕中。作为仿真的核心之一,三维动画必须要求过场流畅,帧速稳定,运行快速流畅体现在软件系统启动快速,界面动画不拖沓,三维模型动画不掉帧,人机交互响应不延迟。

易于操作则是在人机交互设计时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操作习惯,使界面友好易于理解管理,操作简单并减少误操作的可能性。易操作性主要体现在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上:人与计算机间以一定的交互方式完成对话,进行信息交换。人机交互设计的好坏决定了系统是否“友善”,是否方便操作。

2.4 灵活性和易修改性

系统的灵活性体现在只要满足基本的要求,无需复杂的安装就可以在一般的PC上运行。

易修改的原则是由于要顾及到模型及其动画的真实性,考虑作为一款教学训练软件,未来可能存在仿真模型动作的变化,需要系统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利用脚本等其他手段做到无需修改源程序即可改变内容,以满足方便修改的功能。同时内部代码需要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方便之后的升级和二次开发。因此可以在系统中加入脚本文件,使模型文件和动画文件能够动态地被读取,无需修改系统源代码就可以修改替换模型动画文件,降低工作量。

3 常用技术路线

3.1 基于QT的界面架构技术路线

QT是一个跨平台的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框架。它包括一套跨平台的类库,一套整合的开发工具和一个跨平台的集成开发环境,是一个用于创建优美强大的用户界面和原生应用的框架。[1]比起Windows平台上的MFC,ATL等框架相比,QT的开发更简单,更快速但做出来的界面却更漂亮。

作为一个跨平台的应用程序框架,QT支持的平台很广。它支持MS/Windows 95、98、NT4.0、ME、2000、XP、2008、Vista、Win7、Win8,以及Unix/X11-Linux、Sun Solaris、HP-UX、Com⁃paq Tru64 UNIX、IBMAIX、SGI IRIX等很多平台。现在在An⁃droid和IOS设备上,利用QT开发同样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1]

3.2基于Open GL的三维模型展示技术路线

Open GL即开放式图形库。它定义了一个跨编程语言、跨平台的编程接口规格的专业的图像程序接口,适用于从普通PC到大型图形工作站的各种计算机。【2】

Open GL独立于窗口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的图形开发环境,将用户从具体的硬件考虑中解放出来,无需理解这些系统的结构和指令系统,只要根据规定的格式编写应用程序就可以在硬件平台上执行。

Open GL的图形操作函数图形质量好、性能高,是开放的、独立的、跨平台的标准,版本兼容性强,代码简单易用,支持多种系统,非常方便开发人员选择平台。

3.3 基于场景树的三维模型管理技术路线

随着现代3D图形学的技术发展,三维空间中的图像画面越来越精致,真实性越来越强,但随之带来的三维场景中的物体数量也越来越多,物体大小也越来越细。因此,三维场景物体的管理效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套系统三维呈现的效率。

一个场景管理机制需要能够组织场景物体、添加删除物体、获得场景中的物体并访问其属性,并且能够体现物体间的父子从属关系。而树状结构具有详细的物体父子关系,树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对象,通过在节点中添加指针,能有效的表明节点的位置,方便引用节点周围的物体,有利于场景管理。

4 结束语

模拟仿真技术是一种新颖的应对装备课教学训练的信息化辅助手段,一个好的模拟仿真系统可以有效地节约训练成本,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春虎.基于Qt的跨平台软件设计及应用[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模拟仿真教学 篇9

关键词:模拟仿真,信息化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理念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模拟仿真技术悄然兴起。它是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科技的基础上, 将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 构造模拟出现场的环境, 并可以利用人机交互的方式, 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 从而能使问题的分析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有利于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科研、军事、工业、服务等社会各个领域都受到极大的关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这种紧跟时代进步的新颖教学模式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很多高校也都纷纷建立了适合自己专业的工程实践教学仿真系统, 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乐于深入拓展思维, 对所学专业内容的也不再是纸上谈兵, 对枯燥的理论建立了感性的认识, 对内容理解会更透彻、更扎实, 从而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针对石油化工类专业来讲, 这是一个高技术、高危险的行业, 当学校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专业生产实习时, 为了安全起见, 厂家一般都禁止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基本上都是参观性质的学习, 走马观花而已, 从而导致专业实习远达不到预期效果。但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以及产品的需要, 大量先进的具有很高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的生产装置投入使用, 所以企业普遍要求新上岗的员工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基础, 能尽快熟悉并胜任本职工作。面对这个矛盾的现象, 使得高校如何加强深化对在校大学生的专业培训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通过不断探索实践, 模拟仿真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脱颖而出。

在我校石油工业训练课程中, 为了结合我校石油特色, 突出石油人才培养, 使大学生在具备专业理论的同时了解和掌握现场的具体情况和设备的实际应用, 以及突发及故障处理等基本技能, 我校工训中心积极改革教学体系和内容, 创造性地开创了石油特色训练教学, 将模拟仿真与传统教学过程完美结合,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套仿真系统涵盖了石油工业体系的全部过程, 建立了适用于地质、钻井、采油、储运、天然气等专业的石油装备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为石油工程训练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中心通过自主研发制作的教学模型及仿真操作软件, 模拟石油生产现场操作整个过程, 解决了生产过程不可视、现场实习不安全、原理工艺难理解等教学难题, 实现了石油现场教学室内化。

按照教学体系要求, 我工训中心还建立了多个石油装备工程教学综合实训室, 可实现石油生产现场演示讲解功能、模拟操作功能、模拟事故判断处理功能、远程监控功能、拆装训练功能、组合训练功能等多项训练内容, 用于学生的石油工程训练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现场综合实践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全国各石油院校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也推进了我国石油工程训练教学和技术研究, 我中心也在2012年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示范中心称号。在一系列的专业训练中, 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 学生的地位则由被动的知识接受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使整个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人才质量的提高, 使大学生通过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实战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是他们将来在激烈的行业人才竞争中屹立不倒的砝码。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 我们总结出模拟仿真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模拟仿真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软硬件的协同发展才能达到预期目标。硬件建设就是信息化技术环境的建设, 主要是电教设施的建设, 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础要求。这些设施配置不必盲目追求规模和档次, 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合理选择, 要考虑到设备需要更新换代和折旧率高的问题, 可以分多次投入, 流动更新。比如我中心在建设过程中, 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以教学实训促进科技开发, 以科技开发带动产品发展, 以产品发展丰富教学实训内容, 不但可以解决学校的经费不足问题, 还促进了我中心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软件建设, 目前来讲, 国家对网络教育的投入已经有很大的力度, 我们看到各个院校都在建自己的课件体系, 但大部分是各自为阵, 资源仍显匮乏, 使课程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这也是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快速推广的瓶颈之一。所以, 我们需要一种推动力, 将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起来, 集众人的力量, 为信息化教学构建平台, 尽快实现全民教育信息化对人才培养的目标。

目前, 在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与资源不同步的尴尬时期, 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因地制宜, 靠自身的能力去创造条件, 暂时满足教学要求。在我校石油工业训练特色教学中,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我中心自主研发了系列教学课件, 教师在讲解的同时适时播放现场操作画面或三维动画模拟过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件还根据各种石油装备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增加了故障判断与排除的随机练习以及测试, 以便及时掌握和解决学生学习的难点, 保证教学质量。为了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课后要进行相关石油仿真模型的拆装训练。这种立体式的教学方法, 更加切合专业理论课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比现场学习更从容, 更透彻, 更有效。在无法到达石油现场的情况下, 依然可以全面掌握装备的结构原理及具体使用方法, 且具备一定的实战技能,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模拟仿真教学模式需要教案设计、执行过程、教学评价三部分紧密结合, 完美配搭。课程设计要符合本专业教学要求,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以解决学生问题为中心, 辅助以项目训练, 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内容,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尽量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师在课程中的定位, 已经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而是与学生形成互动合作的伙伴关系, 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锻炼其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从而全面掌握课程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1) 教案的设计与传统教学不同, 它因为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让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让学生易于接受教学内容, 达到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2) 但实训教学仅仅有一个设计得很好的教案是不够的, 怎样执行教学计划尤为重要。教师应该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灵活机动地调整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所学内容。比如在保证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 优选一些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问题, 进行精心设计, 并由教师提前组织信息资源, 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探讨, 分析, 或组建兴趣小组, 由教师指导完成项目, 这些都能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能有效地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反馈, 所以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变策略, 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否成功, 可以通过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1) 是否提高了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是否能掌握教学内容、是否具备了一定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

(2) 信息技术是否与课程紧密衔接。好的课程应该是信息技术的自然运用, 而不是生搬硬套。不能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 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 也就谈不上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是否能有效评价学生。教学计划中应该包括一些评价工具, 用于务实的评价和评估, 而且针对于每一项学习目标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以便客观正确的掌握教学过程。

模拟仿真教学 篇10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少能够接触到工程装备车辆,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工程装备车辆的作用、性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我们在教学模式中加入了模拟仿真实验这一项。工程装备车辆一般运用于大型的土木工程建设, 工程的内容抽象, 实践性强, 设备复杂且占地规模大。一般在校学生无法真正实现技术的操作, 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在步入社会之后, 与社会脱节, 操作能力不足。因此, 建立一套完善的模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将这一技术引进教学中, 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相关的模拟软件, 使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了解更为直观, 能够更好地接受。与工程相关的事业是关乎国家的事业, 各类工程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各方面, 例如, 水利工程事业不仅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 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工程中不可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 一个简单的操作失误就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的不合格, 以至于发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工程装备车辆作业模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实施不仅是教育事业的重大突破, 也为学生日后到达工作岗位参与工程操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思路

(一) 分层次设置工程装备车辆作业模拟仿真实验的内容

工程装备车辆作业模拟仿真实验的教学内容大体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1) 进行实验类的模拟实验, 这一层次重点培训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 (2) 进行实训类的模拟实验, 这个着重于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 能够熟练地进行技术操作; (3) 进行创新拓展类的模拟实验, 这个是训练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的相互贯通, 能锻炼学生成为理论与技能兼备的职业型人才。

(二) 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以“发展个性”为主要原则, 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观察, 因材施教地教导学生学习知识。对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进行分层培养, 按照由简到难的方式进行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加大创新拓展类的模拟实验的学习力度, 在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题之后, 自己进行新课题的创造。

(三)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模拟仿真实验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在进行真正实验时减少了失误。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 可以先利用模拟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和训练, 对于不懂的难以掌握的地方进行重点练习, 争取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减少失误的时间。因为教学的课时有限, 不可能长时间在实验室进行操作, 所以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时间对于学生是很有必要的。老师在讲课时应多借助多媒体设备的演示功能, 尽可能详细地将每一个演示步骤展现给大家。学生在课下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自己搜寻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

(四) 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 在理论知识培养的时期, 教学的侧重点还是放在教师讲授知识的方面, 老师对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多年的教学经验, 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接受。在进行实训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此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在上创新拓展类课程时采用导师制的研究教学模式。

(五) 完善的考核制度

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考核。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程度、实际的操作水平, 要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 以教师监督为主要手段, 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评价方面采用老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三、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方案

模拟仿真实验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也可以借用模拟软件进行训练。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不仅可以使本专业的学生学习, 对这个专业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进行操作。训练类实验的模拟大多是对工程设备运行的模拟, 旨在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实践的能力。创新类模拟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随着专业性教育教学的普遍, 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当前学校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社会对于职业型人才的需求加大了学校对于传统人才培养教学方式的改革力度。作为解决学生与社会脱节问题最有效解决手段的模拟仿真教学, 其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模拟仿真教学方案, 是现在学校教师教学任务中要重点进行的工作。

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 车辆技术中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大大提高了车辆的综合技能, 增加了市场的竞争。新型工程装备车辆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传统单一的装备车辆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时代抛弃。电子信息的发展带来了智能时代, 各行各业间都进行着由人工操作向人工智能的改革。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教育事业,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居首位的。

关键词:工程装备车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朱伟.基于PLC的机械/静压复合传动箱控制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 2012.

[2]李雪莲.基于MATLAB的PID参数调整方法的仿真研究[J].机电技术, 2011 (2) .

[3]赵良.专用车辆机械静压复合驱动系统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 2011.

上一篇:安全生产管理现状问题下一篇:太空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