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教育知识经济

2024-06-08

中职会计教育知识经济(精选十篇)

中职会计教育知识经济 篇1

一、数学知识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情况分析

长期以来,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会计报表、成本会计、税收基础、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等课程。这些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用到了数学知识。如果我们以所用到数学知识的数量和难度为标准来将这些课程划分为三个层次, 则第一层次的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报表;第二层次的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收基础和会计电算化;第三层次的课程包括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审计。

第一层次的课程所用数学知识相对较少, 难度偏低。其中财经法规几乎用不到数学方法;基础会计和会计报表所用到的仅仅是数学的一些基本运算, 如加、减、乘、除、百分数等;此外还会用到一些数学概念, 比如基础会计中讲到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凭证等概念的关系时, 就会涉及到集合的概念。

第二层次的课程所用数学知识相对较多, 难度适中。一般会涉及到集合、数列、平均数等概念和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例如, 财务会计课程中: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之一年数总和法, 就会用到等差数列, 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殊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之一——代数分配法要用到多元一次方程组;会计电算化中:在自动生成转账凭证时, 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定义公式, 生成会计报表时也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定义计算公式和审核公式;税收基础中:针对每一个税种, 学生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将税法规定、会计知识和数学方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计算复杂、灵活、多样。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层次的课程所用到的数学知识较多且难度较大。主要会用到乘方、开方、倒数、函数、等比数列及其求和、极限、概率、求和、加权平均数、期望值、方差、标准差、平均差、全距、正态分布、回归分析等。审计课程中的抽样技术涉及统计和数学知识。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数学在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取消或减少数学课会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会计教学工作中感受到, 站在学生的角度, 会计专业课的难易程度也是不同的, 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来排列, 基本上是财经法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收基础、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报表、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其排序结果和上文中的三个层次几乎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 数学课教学质量是影响专业课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

二、会计专业学生数学程度现状分析

近年来,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 有些中职学校取消了一些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 如管理会计和审计等。如前所述, 这两门课程用到的数学和统计方法较多。取消了这两门课程, 数学是否不再是专业课的障碍了呢?事实并非如此, 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学生计算能力差, 做题速度慢, 准确性低, 缺乏对数字的敏感度。在理论教学中, 往往学生已经充分理解了专业知识, 但在实训中, 学生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均不太理想, 也就是说学生一听就懂, 一做就错,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对计算器依赖性很大, 没有计算器, 就不想做题, 用计算器也仅仅是解决一些加减乘除的问题, 对于计算器的其他功能知之甚少。也就是说, 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较差以及对计算工具的不熟悉直接影响到了专业课程的实训效果, 而对数字具有较强的敏感度是一个会计人员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第二, 对于一些已掌握的数学知识, 不善于应用。比如说, 学生在数学课上已经掌握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 但是在学习固定资产折旧的年数总和法时, 还要死记硬背书上的公式。实际上这就是一个特殊的等差数列, 学生在数学课上会用, 而到了会计课上却不会应用。再如学生很早就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但却不能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代数分配法, 而其就是多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学生虽然掌握了数学知识, 但是不善于用它解决会计领域的实际问题。这就说明, 数学教学没能和会计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造成学而无以致用。

第三, 没有掌握专业课程中用到的数学知识, 直接导致专业教学难以进行。一些专业课程中用到的基本公式需要数学推导。比如, 财务管理课程要用到大量数学方法。其中, 在学习资金时间价值时就需要我们运用等比数列求和的知识来推导计算年金终值、年金现值等的计算公式。再如风险的衡量要用到概率、期望值、方差、标准差、正态分布、置信概率、置信区间等数学和统计的知识。而学生对于这些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 造成专业知识的教授难以进行。

三、对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 根据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要求, 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以供数学课程改革参考:

1、强化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提高业务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会计离不开数字, 一个小小的数字差错就可能导致错误或虚假的会计信息产生, 因此一个会计人员必须对数字保持较高的敏感度, 不但要能尽量避免差错, 而且要能够及时发现错误。计算机的普及不能代替会计人员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高难度的数学运算, 但是会计中用到的大量的基本运算能力是每个会计人员必需的, 因为增强基本运算能力不仅可以高效率的解决问题, 而且可以大大加强会计人员对数字的感觉。

强化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 比如说在数学课中可以增加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珠心算、乘法十九段等;另一方面训练学生对计算工具的使用, 比如计算器、计算机和算盘。计算机和算盘可以设专门的课程, 而对计算器的训练使用可以放在数学课中进行。

2、根据会计专业需要, 按照培养目标分层次编制会计专业实用数学教材。首先, 归纳会计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中所直接用到的数学知识并将它们按照易难程度排序, 作为会计专业实用数学教材的基本内容, 但是这样归纳的数学知识可能会是割裂的、散乱的, 因此还要将其他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加入进来起到连接、贯穿的作用, 以保持一个符合逻辑的完整体系;其次, 要按照培养目标分层次编制会计专业实用数学教材。目前,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对象基本分为普通中专、对口升学和三加二。因为不同对象的培养目标不同, 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也不完全相同, 因此对数学课程内容的要求也不相同。目前普通中专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本文所述第一、二层次课程和第三层次中的财务管理。因此, 自编实用数学教材应以涉及这些课程的数学知识为主要内容, 增加专业课程中的实际案例, 以此做到以专业课为导向、目标明确的数学教学。对口升学班的学生还要继续升学, 因此应以普通高中数学教材为主导来进行数学教学, 会计专业课程所用到的数学知识要做重点讲解, 并结合具体的会计案例让学生加强练习。三加二班的学生, 专业课程包括了以上三个层次的课程以及其他如财政与金融、统计学、西方经济学等与会计有关的课程。因此, 编制实用数学教材涵盖的内容要比普通中专实用数学教材面广。

3、应结合专业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实用数学是为了服务于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不仅要学会相关的数学方法, 更重要的是要将其应用, 来解决专业课涉及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方法的同时, 应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自己分析如何运用这些数学方法, 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 数学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 必须改革现有的数学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 满足会计专业教学需要, 通过编制数学实用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兴趣, 来改变数学难教、难学的现状。让数学成为会计专业教学的有利助手。

参考文献

[1]张玉森, 陈伟清.基础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

[2]葛家澍, 耿金岭.企业财务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

[3]汤乐平, 高丽萍.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

[4]何珍芳, 吴利群.税收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

[5]赵合喜, 王吾.会计电算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5.

[6]张海林.财务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2.

数学知识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篇2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师认为难教,学生认为难学。究其原因,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仍然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即不分培养目标、不分专业、统一讲授同一本教材、采用同一个教学进度。长此以往,学生厌学情况必然更加严重,从而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因此,不论是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逐渐认识到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分析数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试图寻找数学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数学知识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情况分析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会计报表、成本会计、税收基础、会计电 算化、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等课程。这些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用到了数学知识。如果我们以所用到数学知识的数量和难度为标准来将这些课程划分为三个层次,则第一层次的课 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报表;第二层次的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收基础和会计电算化;第三层次的课程包括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审计。第一层次的课程所用数学知识相对较少,难度偏低。其中财经法规几乎用不到数学方法;基础会计和会计报表所用到的仅仅是数学的一些基本运算,如加、减、乘、除、百分数等;此外还会用到一些数学概念,比如基础会计中讲到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凭证等概念的关系时,就会涉及到集合的概念。第二层次的课程所用数学知识相对较多,难度适中。一般会涉及到集合、数列、平均数等概念和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例如,财务会计课程中: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之一年数总和法,就会用到等差数列,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殊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之一---代数分配法要用到多元一次方程组;会计电算化中:在自动生成转账凭证时,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定义公式,生成会计报表时也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定义计算公式和审核公式;税收基础中:针对每一个税种,学生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税法规定、会计知识和数学方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计算复杂、灵活、多样。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层次的课程所用到的数学知识较多且难度较大。主要会用到乘方、开方、倒数、函数、等比数列及其求和、极限、概率、求和、加权平均数、期望值、方差、标准差、平均差、全距、正态分布、回归分析等。审计课程中的抽样技术涉及统计和数学知识。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数学在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取消或减少数学课 会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会计教学工作中感受到,站在学生的角度,会计专业课的难易程度也是不同的,按照从易 到难的顺序来排列,基本上是财经法规、基础 会计、财务会计、税收基础、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报表、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其排序结果和上文中的三个层次几乎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数学课教学质量是影 响专业课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

二、会计专业学生数学程度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有些中职学校取消了一些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如管理会计和审计等。如前所述,这两门课程用到的数学和统计方法较多。取消了这两门课程,数学是否不再是专业课的障碍了呢?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生计算能力差,做题速度慢,准确性低,缺乏对数字的敏感度。在理论教学中,往往学生已经充分理解了专业知识,但在实训中,学生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均不太理想,也就是说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对计算器依赖性很大,没有计算器,就不想做题,用计算器也仅仅是解决一些加减乘除的问题,对于计算器的其他功能知之甚少。也就是说,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较差以及对计算工具的不熟悉直接影响到了专业课程的实训效果,而对数字具有较强的敏感度是一个会计人员必不可少的基本功。第二,对于一些已掌握的数学知识,不善于应用。比如说,学生在数学课上已经掌握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但是在学习固定资产折旧的年数总和法时,还要死记硬背书上的公式。实际上这就是一个特殊的等差数列,学生在数学课上会用,而到了会计课上却不会应用。再如学生很早就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但却不能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代数分配法,而其就是多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学生虽然掌握了数学知识,但是不善于用它解决会计领域的实际问题。这就说明,数学教学没能和会计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造成学而无以致用。第三,没有掌握专业课程中用到的数学知识,直接导致专业教学难以进行。一些专业课程中用到的基本公式需要数学推导。比如,财务管理课程要用到大量数学方法。其中,在学习资金时间价值时就需要我们运用等比数列求和的知识来推导计算年金终值、年金现值等的计算公式。再如风险的衡量要用到概率、期望值、方差、标准差、正态分布、置信概率、置信区间等数学和统计的知识。而学生对于这些数数学知识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财会/审计 98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造成专业知识的教授难以进行。

三、对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根据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要求,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以供数学课程改革参考:

1、强化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业务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会计离不开数字,一个小小的数字差错就可能导致错误或虚假的会计信息产生,因此一个会计人员必须对数字保持较高的敏感度,不但要能尽量避免差错,而且要能够及时发现错误。计算机的普及不能代替会计人员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高难度的数学运算,但是会计中用到的大量的基本运算能力是每个会计人员必需的,因为增强基本运算能力不仅可以高效率的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大大加强会计人员对数字的感觉。强化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比如说在数学课中可以增加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珠心算、乘法十九段等;另一方面训练学生对计算工具的使用,比如计算器、计算机和算盘。计算机和算盘可以设专门的课程,而对计算器的训练使用可以放在数学课中进行。

2、根据会计专业需要,按照培养目标分层次编制会计专业实用数学教材。首先,归纳会计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中所直接用到的数学 知识并将它们按照易难程度排序,作为会计专业实用数学教材的基本内容,但是这样归纳的数学知识可能会是割裂的、散乱的,因此还要将其他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加入进来起到连接、贯穿的作用,以保持一个符合逻辑的完整 体系;其次,要按照培养目标分层次编制会计 专业实用数学教材。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对象基本分为普通中专、对口升学和三加二。因为不同对象的培养目标不同,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对数学课程内容的要求也不相同。目前普通中专会计专业课 程的设置主要是本文所述第一、二层次课程和第三层次中的财务管理。因此,自编实用数学 教材应以涉及这些课程的数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增加专业课程中的实际案例,以此做到以专业课为导向、目标明确的数学教学。对口升学班的学生还要继续升学,因此应以普通高中数学教材为主导来进行数学教学,会计专业课程所用到的数学知识要做重点讲解,并结合具体的会计案例让学生加强练习。三加二班的学生,专业课程包括了以上三个层次的课程以及其他如财政与金融、统计学、西方经济学等与会计有关的课程。因此,编制实用数学教材涵盖的内容要比普通中专实用数学教材面广。

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中职会计教育 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 电算化教学

会计教育是一切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教育的方向、模式、质量等,都会影响会计工作。重视会计教育实质上就是在重视会计工作。当前的会计教育却日益受到大众批评,原因就在于会计教育与外在的环境要求以及企业的营运方式相脱节,会计教学受考试导向的影响,过于强调记忆而缺乏灵活思考,导致会计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欠缺应有的能力与特质。改革与发展中职会计教育,势在必行。

一、中职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不当,教材内容不规范,教学目标滞后

中职学校的课程大多类似于大专院校的课程设置,采用学科模式,偏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注重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材的编写,对会计制度的解释较多,而理论分析的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以提高。当前中职学生就业趋向于小企业的会计相关岗位,而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却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准。培养的学生与市场就业需求相差甚远。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教材几乎没有。

教学目标滞后,教学方法、方式落后,偏重理论缺乏实践技能,手段单一。学校传授会计知识过于理论化,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不能马上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工作当中。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候都附上“从事会计工作两年以上”“有实际会计工作经验”等条件。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会计教育同会计实务的脱离。

2. 会计教学方法落后

会计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书本式”“黑板式”,教学中不重视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虽然学生学会了理论知识,但是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长期以来会计制度留给会计人员选择和判断的空间很小,加上会计人员除了记账以外的职能有限,所以许多会计专业课老师授课养成了依样画葫芦的习惯。

3. 缺乏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缺乏真正的会计从业实践经验,缺乏优秀的实训教学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具备的“双师型”教师为数不多。教师自身的动手能力不强,更谈不上熟练的操作技能,实践的缺乏,使得教师在上实训课时捉襟见肘,对学生只有“纸上谈兵”传授一些课本的理论知识,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中职学校应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 构建合理课程体系

中职会计课程设置,应该根据中职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就业方向)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会计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为基本原则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树立“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理念,强化实践性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教材编制上,会计教育部门协同会计实务部门共同开发,也可以由学校同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协作,校企合作编制地方课程。这样就可以避免培养目标脱离实际的现象。结合国家对会计职业的鉴定、考核、培训体系,使学生通过中职的几年学习毕业的时候能够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 重视会计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学生经过学习并掌握了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以“行为导向”为理论基础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与学的一种社会交往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促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走出校园进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再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案例。只有这样设计的案例才能不脱离实际,又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也可以选择其他学校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案例,进行授课。案例的设计应随着课程的进度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做到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不断提高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变通能力和应急能力。

课堂上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善于营造能刺激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思维环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的工作就变成了提供案例、引导学生讨论问题、营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对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评价。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充分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解答过程、总结过程,进而实现了教学目标。

3.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就是通过观察现实或模拟的实践工作,以锻炼和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开放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会计人员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积累各项经验。会计操作流程和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动手锻炼才能逐渐熟练并掌握。这些都要求我们在会计教学环节予以重视和强化。

实践教学中以真实的会计职业岗位为学生设置角色,以企业会计工作流程为切入点,突出各个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动手因素,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强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体验工作的乐趣。

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出课堂,融入学生群体,与同学一起亲历、一起活动、一起探究、一起体验,真正成为实践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与榜样作用。学生记忆将会更为深刻,理解将更为透彻,感觉将会更为亲切,效果将更为明显。

4. 运用电算化教学

会计信息网络化,使会计信息共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也使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和传递更加便捷。网络科技教学必将成为会计教学的主要载体,将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融入会计课程体系。endprint

开发会计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会计实务考试软件,内容上质量上体现多层次、新颖性、针对性、规范性和权威性,适应各类型会计人员的需要。根据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式,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

教师利用网络教室、会计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广泛采用互动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广泛用模拟现实的教学方式,对某些现实问题进行模拟教学。充分利用这一科技手段增大教学知识的含金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确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5. 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不只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蕴含着政策性因素和丰富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通过教学的开展,把专业会计教育同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立场,树立公正平等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笃信虔诚的态度,增强法制观念。

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将其思想精髓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忽视会计职业道德可能付出的代价,进而重视会计职业道德能够产生的巨大荣誉感和自尊感,帮助他们形成内在的直觉需要,并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自觉自愿地遵守和履行这些道德和规范。

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不应成为教材的传声筒,教学内容也不能是“会计准则及其解释”,要改变那种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思维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业务水平,懂得教学规律,通晓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又要具备坚实的会计专业水平,判断分析问题能力。要求我们教师加强会计实践,提高专业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知识业务水平。

总之,中职会计教育需要更新课堂改革教学观念,创新科学评价机制。会计学课堂改革不再是各种会计理论细节的讨论,而是让所有的教师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每位会计专业教师都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课堂设计思路,在教学设计中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会计学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使会计学课堂的各个要素得以有机重组;从会计专业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入手,让会计学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跟上会计制度改革的步伐,培养出高质量的初级财会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享苟. 会计教育目标研究,财会月刊,2006(5).

[2]朱丹. 适应会计教育环境 创新会计教育模式. 江苏商轮,2007(5).

[3]张梦梦. 会计教育改革的新视角.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

[4]何燕. 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新探. 企业家天地,2010(4).

[5]李霞.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经济师,2009(6).

中职数学与会计知识学习的联系性 篇4

一、从基本含义找答案

(一) 什么是中职数学?

中职数学又称为中等职业数学, 是通过国家编写的数学补充教材, 要求学生首先会熟练地进行口算, 也就是心算, 而后, 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大额计算, 进而使中职水平的数学能力与初中数学知识接轨。[1]中职数学对于学生的口算与计算机要求比较高, 例如:《中职数学教本》中有这样一道数学题:“小文脑里想一个数, 把它平方, 再平方, 再乘以原先那个数, 得数是一个七位数, 最后这个七位数的个位数是七。要求在一分钟之内用心算, 求出答案, 小文原先想的那个数是多少? ”所以, 看得出来, 中职数学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要求比较高。

(二) 从事会计的基本工作。

会计工作主要按照会计准则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 就是通过核算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根据《会计基础工规范》的要求, 建账是加强经营管理的客观需求, 也是最基础的会计工作。[2]

建账就是借助会计账册, 进行会计材料的收取、整理、加工、储存和提供, 通过会计账簿连续、全面、综合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盈亏成果, 最基础的都是建账, 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数学水平。

二、中职数学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一) 中职数学在会计知识中的应用情况。

中职职业学校会计类专业课程基本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会计报表, 税收基础和财务管理等, 这是基础的会计工作。这些基础的会计计算都应用到了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都是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比如,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报表, 这些需要数学教学的辅助, 在高等本科院校, 甚至要开设高等数学教程, 但是, 会计的难度也会分为不同层次, 简单的会计工作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数学公式而已。[3]

(二) 会计证的基本分类。

会计的难易程度由所聘公司规模、形式、人数、流通的资金和类型决定, 一般来说, 规模较大的国家企业和外企, 对于会计证的要求比较高, 一般会计证基本分为三个级别, 第一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第二是会计职称证书考试, 第三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考试。

(三) 不同类别会计证与中职数学的联系。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根据国家的基本政策, 是学习会计专业人员必须参加的考试, 初级会计师必须持有该证书, 考试的内容涉及初级的中职数学知识和初级的电算化知识。例如中职数学知识中的计算法则和基本定义, 没有涉及太难的数学知识, 而初级电算化就是初级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必须持有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

其余的两个考试证书中职数学课程就涉及较少, 这两类证书属于中级和高级会计证书, 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就比较难, 例如, 会用到开方、平方、等差数列、函数、根号、平均值等, 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考试, 在全国范围内是最受认可的, 也是很多人的终极目标。但高级会计考试用到的中职数学知识就比较少, 这也可以看出会计知识与数学知识相互融合, 相互联系。[4]

三、会计学生运用中职数学知识的现状

(一) 运用能力差。

虽然会计知识与中职数学知识息息相关, 但是, 对于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 存在一个现实的问题, 就是数学知识无法运用到会计知识中。学生上数学课时, 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仅仅在数学课上使用, 例如, 要求学生计算出等差数列的和, 学生可以很快用公式导算出来, 但是, 在会计课上, 要求利用等差求和的计算公式算出固定资产折旧的年度总和时, 学生则摇头放弃, 且这种情况在会计专业学生中是普遍现象。[5]这就说明, 中职数学知识虽然与会计专业紧密结合, 但很多人还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融合这两个专业。

(二) 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差。

虽中职数学课程授课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但这个目标较低, 基础会计、财务报表都需要精准的数字。口算,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大的难题, 有些学生甚至离不开计算器, 而口算能力直接决定了你在会计行业走多远。

四、结语

中职数学知识对于会计专业知识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并与会计知识相辅相成, 紧密结合, 中职数学知识是会计从业资格证最稳固的基础。[6]所以, 中职课程必须以会计专业知识为主导, 努力与会计专业知识达成共鸣, 也可以编制实用的中职数学教科书, 改变教学方法, 同时开设数学与会计专业, 让学生关注并且重视中职数学知识的学习, 这样, “数学”与“会计”才会实现共赢。

摘要:中职数学的基本概念与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联系。本文从中职数学的基本含义与要求学生达到的水平能力和从事会计的工作人员要求达到的水平相比较, 发现有很多相同的学习理念和能力达标标准, 中职数学与会计知识学习有相关性和联系性。

关键词:中职数学,会计知识,关联性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耿金岭.企业财务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

[2]汤乐平, 高丽萍.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

[3]何珍芳, 吴利群.税收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

[4]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编写与实践——中职数学教本.

[5]占德胜.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2) .

中职学校会计教育改革与创新论文 篇5

关键词:目标定位;素质;教学方法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全球一体化及信息的高速传递需要大批会计人员,这不仅向世界各国的会计教育敲响了警钟,更是使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与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论中职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篇6

关键词:中职生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故名思义就是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教育。而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即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会计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对其职业道德教育不同于一般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包含的内容如下:

1.思想道德教育

既然是道德教育,就要涉及到思想教育问题,要把握会计人员的心理,从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做工作。

2.法制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不是普通的个人道德,它既属于道德的范畴,又属于法律的范畴。也就是说如果会计人员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很可能会触犯法律。

3.专业教育

任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从业者会计职业道德考试都要合格,因为会计职业道德涉及了很多专业性的知识。只有根据不断更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二、中职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15至20岁之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经不起诱惑。而会计是一个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高危行业,说它是高危行业,是因为在一张张普通的凭证、账簿、报表背后随时都有弄虚作假的可能。特别是会计报表一旦失真,对企业、国家的财产将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对中职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由中职生的特点决定

思想道德方面,中职生年龄比较小,思想上处于懵懂状态,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清晰的认识,可塑性很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成效会比较明显。另一方面,中职生由于其学校的特殊性,会认为自己没有前途、是个失败的人,可能不太自信,由此可能特别需要证明自己,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也可能给一些不法分子机会,造成他们“被违反职业道德”。

法制方面,会计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其中很多的会计核算方式如果使用不当,被审计出来,可能会触犯法律。中职生因为年龄小,法制观念相对薄弱,容易在会计核算方式等选择上触犯法律。

专业性方面,会计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核心课程不到10门,但这并不是说会计是一个很好学的学科,学了之后可以一劳永逸。相反,随着会计的职能越来越多,其在企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当今会计在核心思想不变的前提下,具体的处理方式和记账方式等越来越人文化,会计的更新也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有独立判断能力。但是中职生的课程设计可能没有那么深入,特别是刚工作的会计人员,很可能迷信老会计的权威,从而在专业性的方面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2.由会计工作本身的特点决定

会计是个技术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职业,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不但需要遵循相应的经济法规,还需要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做出判断。会计人员在对外披露会计信息,在经济契约的签订、执行,在遵循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资金结算、劳动工资、对外投资、社会保险、税收法规制度等方面,都面临着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问题。在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直接涉及到国家、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本身和其他业务相关联单位与个人的利益。因此,会计人员拥有独立、公正等会计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三、中职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1.加强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会对自己有真正的了解,更谈不上有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要对中职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由学校心理老师通过上课、团体辅导、心理讲座等方式进行教育,从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己的思维特征等方面进行教育。

(2)开展诚实守信的专题讲座。诚实守信是一名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专题教育。讲座的形式可以是老师讲,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讲。讲座的内容可以是会计人员的诚信案例,也可以是一般公民的诚信案例。讲座的范围可以是名人的诚信案例,也可以是身边老师同学和自己的诚信案例。总之,只要是关于诚实守信的都可以讲,将诚信潜移默化,让学生认同,最终被同化为诚实守信的人。

(3)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当学生亲眼看到自己的老师能不顾个人利益兢兢业业地给他们上好每节课,看到教师只要答应他们的事就一定办到,看到教师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和别的教师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比多少句口头的教育“要爱岗敬业,要诚实守信,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舍弃个人利益”,都要来得实在。

2.加强中职生的法制教育

(1)在日常教学中强化中职生的法律意识。很多人都认为职业道德仅仅是靠自律的,甚至是学习会计专业的人员也这么认为,所以要强化中职生的法律意识。通俗来说,要通过日常教学,使他们明白如果资金结算、劳务工资处理、税费等日常会计业务处理不当,如果不诚实守信,就会触及国家相关法律,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利用会计犯罪进行警示教育。警示教育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倾听会计犯罪分子的犯罪经历,特别是他们的罪后忏悔和感言,能对学生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这会使他们明白,会计犯罪不是很遥远的事情,如果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注意,在小事上经不起诱惑,就很可能会走上会计犯罪的道路。但在我国,学生很少会主动到法庭上旁听。因此,学校可以与法院合作,让在校会计专业学生在旁听活动中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在警示中感受法律的威严,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学科老师也可以将典型的会计犯罪案例讲给学生听,利用会计犯罪的警示作用规范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

3.加强中职生的专业教育

(1)将会计职业道德纳入会计专业的学科体系中。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可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概述、主要内容、评价及奖惩机制等。通过规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制和法制性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明确责任与义务,为以后从事会计工作、遵守职业道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贯穿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基础教学中,要教育学生认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教育学生要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在财务会计教学中,教育学生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只是会做账,更要掌握会计核心思想,在工作岗位上严格按照《会计法》等相关法规进行核算,实行监督;在成本会计教学中,教育学生以企业为家,为企业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教育学生合理利用企业资金,避免追求当前利益使企业以后受到资金的困扰,为企业决策者出谋划策,提供可靠信息;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育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操作,了解自己权限;在税法教学中,教育学生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及时、足额缴税,不偷税漏税,并果断拒绝违反法律的指示,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在审计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注册会计师是“商业正义的一道重要防线”,以后如果从事审计工作,要努力维护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的形象。

(3)让学生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习惯。由于会计核算方式更新很快,如果不及时了解,会在日常工作中无意识地违反会计职业道德,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学校可以订阅会计期刊,及时了解会计重大事件和会计行业最新动态;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会计知识“更新知多少”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把会计行业新动态以板报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养成关注行业动态的良好习惯。

总之,教师要通过各个途径、各种方法,加强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专业教育,从而加强他们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在校内处于优异的水平,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晖.会计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策略.商场现代化,2010.12.

[2]李学军.我国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中国集体经济:培训教育,2010.8(下).

[3]宋辉宇.浅谈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战线,2010.5.

[4]孙长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之我见.财会月刊(理论),2006.4.

[5]李雷.关于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辽宁高职学报,2001.6.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技工学校)

浅谈中职会计教育的改革 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教育,教学手段,改革

0 引言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中职会计教育的尴尬处境, 本文对此做了系统分析, 以期对我国中职会计教育有所裨益。

1 目前中职会计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1.1 中职会计教育的现状

1.1.1 中职会计培养目标模糊对于中职会计教育, 如果继续沿

用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会计教育目标, 学生学起来很枯燥。过去缺乏对中低层次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细致调查分析, 因而没有一个长远的中职会计教育发展规划, 培养目标的模糊, 使得办学没有特色, 社会的认同程度低,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会计教育的良好发展。

1.1.2 中职会计教育办学观念、模式依然比较陈旧中职会计教

育缺乏和社会以及会计职业界的沟通, 过去国内财会人才缺乏, 培养企业需要的中低层次的财会专才符合当时我国国情。现今市场对中低层次的会计人才需求已经饱和, 作为一个中职学校, 如果一直沿用的学历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模式, 片面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 忽略岗位技能培训, 显然存在很大问题, 搞理论不如本科生, 做实务, 学生的职业能力又尚未形成。当中职学校失去了办学特色的时候, 中职会计教育便从先进走向了落后。

1.1.3 办学条件比较差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主要表现为专

业师资的缺乏。富有人格魅力, 专业知识精深, 实践经验丰富, 操作会计软件娴熟的专业讲师在中小城市的职业学校普遍缺乏。其次就是教学设施明显落后于教学实际需要, 教室里没有装多媒体, 课堂讲授内容非常有限, 以至于像会计报表填制那么重要的内容往往没有时间讲的很细。最后就是实训条件差, 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即便是有, 也缺乏教学专用的软件, 和中小企业中实际使用的软件有一定差距, 不能完全达到教学要求。

1.2 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2.1 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在1999-2003年之

间, 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只占到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的7.4%-11.47%, 且呈下降趋势, 比中学, 小学, 大学都差了一大截, 尤其是专业教师的培训问题, 直到2007年由国家出资开展师资培训后, 才有所改善。

1.2.2 会计职业教育没有职业特色介于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

逐渐演化为普及性知识, 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交融日益增多, 而中职会计培养目标定位一直都过于校园化, 缺乏社会性;过于规范化, 缺乏职业性;过于学历化, 缺乏实用性。表现为:一方面大量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而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急需持上岗证的会计人才, 却找不到满意的, 会计教育已经和会计需求背离。

2 对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建议

2.1 根据长远发展规划, 正确定位中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企

业以及会计人员对职业能力的要求集中体现在知识、能力、技能、品德等四个方面。[1]现阶段, 中职学校招来的学生大都动手能力比较强, 不擅长理论的学习, 如果我们按老的教学目标去培养, 矛盾很难化解。中职会计教育应该根据宏观政策的变化和社会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我认为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身心健康、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中低层次的会计人才, 以及培养通过“中升专”进入高等教育对口专业学习的预备人才。

2.2 改革课程体系当今,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不在其宏观

结构, 而是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能否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2]。我们在探讨面向21世纪的职教课程改革时, 在模式目标的取向上, 不能不跳出“只见物不见人”的“能力本位”模式,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 以提高全面职业能力为核心, 以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为目标, 培养跨世纪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的人[3]。具体改革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展开:

2.2.1 课程内容应体现职业能力培养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特

点根据会计岗位设置教材, 把大块的专业知识分解到具体的岗位技能中。根据市场需求, 用人单位的要求, 加强实操课程具体内容的开发和拓展,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模拟岗位进行会计实操, 体现出“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把人格教育的内容编入会计法规等课程中去,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

2.2.2 聘请合作企业的财务主管参与课程开发指导聘请企业

的相关财务会计主管配合学校老师做专业课程的开发设计与改革, 并一起开发模拟会计操作流程的实训教材, 做到按需培养。

2.2.3 理论教学课程内容配套仿真练习内容为专业课老师提

供多媒体技术支持, 改善专业课的课堂教学, 根据会计操作性强、实务性强的特点, 充分利用教学仿真软件, 巩固理论教学成果。

2.2.4 主干课程内容开设围绕会计资格考试展开这样, 可以很

好的将获取上岗资格的会计知识, 融入到我们的专业教学体系中来, 方便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

2.3 改良会计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指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

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 可以是视听, 也可以是实践活动。会计专业课教师在选择教学手段时要遵循“该用什么用什么, 什么有效用什么”的原则。目前看来主要的会计教学手段就是:

2.3.1 在会计专业教研室中和专用实验室中配备网络, 实现计算机教学。

这样一来可以用使用电子教案, 制作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PPT课件, 专业的内容往往变化很快, 电子教案更新和修改也方便, 能减轻专业老师书写教案的工作, 可以把精力用来创新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 做到个性化教学。

2.3.2 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比如,

在会计教学中, 我们可以边讲《基础会计》边到手工模拟实验室里, 对学生进行填制审核会计凭证, 登记账簿, 更正错账, 结账, 编制会计报表等实训操作的训练。在讲《财务管理》时, 可以播放一些结合筹资, 投资, 分配等章节内容的案例, 进行案例分析, 讨论, 给学生一些视听方面的刺激, 激起学生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兴趣。

2.4 做好中职会计师资的培育工作国家给了中职学校自主发

展的权利, 如何发展, 我认为人才的培养是个关键, 优秀的会计讲师队伍是学校会计专业未来竞争的主要核心资源。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做好会计讲师的培育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2.4.1 对现有会计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调整教学内容, 现有师资就要先有一个专业主讲方向定位, 为了吸引学生, 我们必须送专业课老师到最先进, 最前沿的职教人才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的专业课程内容以及教育理论, 仪表仪态等培训, 做好了未来竞争的人才储备。

2.4.2 从社会上招聘有志职教事业的会计人才引进现成的人

才是一件省心的事情, 但是成本也会比较高, 学校要提前做好吸引人才的政策准备。

参考文献

[1]崔也光.我国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的初步调查分析[J].会计师, 2007. (9) .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6) .

关于中职院校会计教育的思考 篇8

中职会计教育具体的目标以及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在我国却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据美国的教育经验, 应该由会计的职业及教育界协商共同实现制定会计的教育目标, 会计的教育界应该据会计的职业界所提供的信息需求, 来制定会计的教育目标。因为我国的会计职业组织影响力小, 极少加入会计教育研究, 无法对目前会计的教育情况进行评估。基本上, 会计的教育目标由教育人员单凭感觉制定的。所以, 应该鼓励职业界积极地加入会计教育研究, 时不时地向学校提出一些人才需求的信息, 疏通职业界以及教育界的联系通道, 准确制定中职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2 主要问题

中职会计专业未能彻底地脱离普通高校的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制约, 课程的体系依然是:基础、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课这三个内容, 基本上, 教学内容都是以理论为主, 根本未能突出实践性和职业性教育, 有些教学内容脱节实际的岗位需求。[1]在课程以及传统教学的模式的管理下, 学生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去打理论基础, 学习很多与实际脱离的理论, 而实际的工作能力却未能得到扎实的训练, 脱离实际的市场和会计岗位需求, 因此造成学生就业率过低。部分中职教育会计专业一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就业率过低, 而主要原因具体分为以下的三个方面:

2.1 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岗位技能低

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理论能力一定比不上本科的院校, 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应比本科院校强, 但部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些方面差并没有比本科院校好多少。[2]处理会计的业务力很差, 甚至连最基本的会计工作——编制相应记账凭证、审核相应原始凭证也不会, 填写支票也都不够熟练。

2.2 会计专业的教师更关注理论性的教学, 而忽视实践性的教学

部分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关注理论性的教学, 忽视实践性的教学, 上基础、财务以及成本会计等相关的业务性比较强的课程的时候, 更多地讲解相应的基本理论以及会计分录, 但是极少讲解怎样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来确定相关业务的处理方法。同时极少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 所以很多学生既不懂审核相关的原始凭证, 不懂填制相关的记账凭证, 更不懂根据账簿来编制更为复杂的会计报表。还有更严重的, 很多的会计专业的教师同样是普通的大学毕业生, 而且没有相应的会计经验, 自身就缺乏了会计工作的能力。

2.3 中职教育的教学定位很模糊

大部分的中职院校由普通的专科学校改革而成, 也有部分院校是普通的高校创办的。在教学教育的定位上, 对于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的认识不足, 教学的过程极其缺乏应有的教学计划、职业特色, 和普通高校的教学大纲差别小。部分院校的教学目标中, 开设的课程多, 但是专业课的课时很少, 实践教学的比例就更小, 虽然, 有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比例, 但也同样是为应付大量的检查以及验收, 实施起来, 效果很差。部分院校的会计实践通常都在最后的一个学期才安排了几周进行集中的实习, 从表面上看, 实践的学时已经达到了400, 但是因为院校无法提供实际的良好的实习场所, 而是让学生独自去找单位, 所以大量的学生无法找到, 最后都只能托熟人找相关的单位、草草盖了公章就完事了。虽然也有学生已经找到了实习的单位, 但往往因为会计工作的特殊性, 没办法在任一个会计岗位进行实践, 只能做做杂工, 走马观花。有学生因为临毕业, 又面临招聘或者专升本这些情况, 没办法踏实进行实习。

因为中职院校的教育制度存在着上述的问题, 所以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很低, 而毕业生的低就业又制约了中职院校的发展。[3]致使中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的低就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社会不重视中职院校的学生, 导致供求出现矛盾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用人单位可以提供的岗位太少, 但毕业生的供给又过多了, 一个岗位能有上百位应聘毕业生已经很正常了, 所以用人单位自然要仔细挑选, 更愿意选择相对学历比较高的应聘者。但从微的观角度来看, 学生本身、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校的办学能力这三个方面也都同样存在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3 借鉴与改革

对于中职院校的会计制度的改革, 需要借鉴会计教育制度成熟的, 诸如英国、美国国家的教育体系, 进行对比、思考, 来进行改革。

3.1 以职业资格证书进行相关的课程体系设置

早期美国的会计教育根本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通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 而英国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则和专业组织, 例如ACCA的资格考试挂钩。我国的中职院校的相关的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同样可以借鉴这两个国家的相关经验, 把会计理论的教育立足于资格证书培训, 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的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资格证, 并且为学生能够进行中级会计师资格的考试做好准备。总之, 中职院校的会计教育应该以会计的职业资格证设置课程, 教学的内容随时因资格证的考试内容改变而实行必要的改革调整。[4]这样对学生的就业有很大好处, 可以充分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训

我国的会计教育中, 一直最薄弱的就是实践教学。英国的专业的实训课通常聘请相关的业界的专家来进行讲授。他们讲课比较贴近现实, 他们通常讲解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课堂的气氛十分生动活泼, 可以很快地拉近学校会计教育和实务的差距。我国需要借鉴英国的“三明治”的课程体系, 这个与现在我国主要推行的“工学结合”相似, 就是让学生直接地进入到企业生产的财会部门进行实习, 面对向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工作技能的学习, 一步步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专员的转换。可是, 我国大量的企业不愿意对会计毕业生学生进行这种模式的实习, 因此学生实习难成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3.3 重视会计入门教育

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相当重视会计的基础课程。中职学生对于一般的会计知识了解得很少, 若在学习相应的专业课前, 学习一下一门有关会计学的导论的课程, 介绍一下会计历史以及于国内外存在的情况、于经济生活当中的相关地位和作用、会计学科相关的框架结构等, 这样对学生专业熟悉度以及实践积极性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4 结语

随着中职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深化, 中职院校目前实行的会计教学仍有很多与学校的发展极不合适的问题。只有不断创新完善会计教育制度, 才可以适应学校的发展。会计同时也是一门不停变化的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停发展和进步, 会计的知识也同时在不停变化。所以, 必须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相关的会计知识, 更需要传授一定的学习方法, 来培养学生终身的获取知识以及学习的重要能力。

摘要:中职会计教育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 迎合社会需求, 而且要有瞻前性。目前的中职的会计教育已经不可以仅仅定位在电脑的报账记账等技术性的教育, 而是把目标定位于综合的技术应用力上, 培养会计管理型人才。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会计工作变得一天比一天重要。我国自从98年1月1日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颁布以来, 对于中职的会计教育的规范, 财务管理的加强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然而, 不断深入的高校改革, 使得高校的会计环境有了很多新的变化, 目前中职会计教育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会计教育,中职院校,职业资格证

参考文献

[1]李夏.会计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

[2]罗志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下会计教学方法探究[J].硅谷, 2010.

[3]李华.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探析[J].职教论坛, 2010.

中职单招会计教育之探索 篇9

一、创新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 必须树立以“以人为本, 以能力为中心”的创新教育理念, 变“传授知识”为“传授技能”, 强化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明确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尤其是创新能力, 培养创造性人才。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贯穿于日常会计教学过程中, 教学通过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培养创新型会计人才。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明确教育培养目标

中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会计专业素质高, 综合能力强, 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教师平时除了在教育中明确教学任务, 优选教材与资料, 完善教学大纲和试题库外, 更主要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计教育应立足培养学生以忠、诚、廉、勤为主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知识与能力。教师以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为主线, 设计每一位学生的最佳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方案设计一些专项训练, 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日常会计教学中, 教师可给学生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目标, 目标可以是取得一些相关的证书, 如会计电算化证书、珠算等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目标也可以是参加技能比赛并获得奖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有利于发挥潜能,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接受教学,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效果差, 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创造性, 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甚至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因此必须进行彻底改革。在会计的教学中, 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改变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去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爱会计专业, 以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为此, 我们学校推行了体验式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手段, 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精神。

课堂教育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所以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1. 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求知欲望, 唤起创新意识

会计专业知识对于学生而言, 比较抽象, 学习难度较大, 不太容易理解。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呢?教师起着不可勿视的作用, 教师是营造创造性课堂教学环境的关键。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 学生将来会经历的、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情景。如在学习《财务会计》时, 应收票据贴现是个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不理解贴现过程容易出错, 教师可创设银行贴现的情景,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一组学生担任银行工作人员, 另一组学生担任会计, 模拟应收票据贴现的过程, 并不断地轮换角色。在银行贴现的情景中, 学生真正了解了什么是贴现?为什么要去贴现?如何计算应收票据的贴现?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唤起创新意识。

2. 巧设疑点, 激发好奇心, 培养创新思维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教师通过“设疑”, 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时, 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 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会开动脑筋, 尝试探寻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创新精神。如在学习银行存款时, 出纳人员在月末会发现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不一致, 教师提出问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教师通过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通过仔细观查分析问题, 得出了结论。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培养创新能力

“授人以鱼, 只供一餐;授人以渔, 可享一生。”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教学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在交流中,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真正做到快乐学习, 逐渐形成正确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与合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应积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教师常提“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做学问时, 不耻下问, 这样不仅能寻求问题的答案, 而且启发了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提出新的见解,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4. 感悟体验, 实践创新, 提升创新能力

“万事莫如亲下手。”教师在会计教学时应多创设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自参加实习,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感悟体验, 通过实践活动来创新, 提升创新能力。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提高, 并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模拟会计核算中的各个环节, 如在会计实务实习中, 可让学生进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综合实习, 学生只有通过综合业务模拟, 才能更好地理解会计核算的程序, 并掌握其填制使用方法。学生可分小组完成教学任务, 相互合作和竞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 真正做到“做中学, 学中做”。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 学生通过实践感悟体验, 最后由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在实践中学会创新, 提升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职单招会计专业教学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使命,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 一定会为高校输送更多的专业素质高、创新型、综合性会计应用型人才。

摘要:目前各所职业学校在招生中竞争很激烈, 单招虽然只是学校的一小部分, 但却成了各所学校在招生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学校要长期发展, 对口单招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专业是很多中职学校开设的热门专业, 目前高考形势严竣, 唯有不断探索会计教育才能生存, 才能发展。笔者多年从事单招会计教学, 从创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培养目标、改革教育方法,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探索单招会计教学。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培养目标,改革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袁丽英.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中职会计教育知识经济 篇10

一、中职会计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有道德才有未来。古往今来,纵观世态,兴衰成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是否恪守职业道德。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由于还缺乏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失信行为还不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应有的惩罚,作为企业单位经济活动反映和监督者的会计人员,其职业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不是自发的,必须从外界灌输,要紧紧抓住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学校、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努力实现职业道德于自身、职业道德于本职、职业道德于社会,使会计人员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然而目前我国许多职业学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方面,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对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制的教育,这便使培养出来的会计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后,许多单位会计核算失实、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使会计职业也陷入了严重的社会信用危机和价值危机,使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与职业道德素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有部分会计人员甚至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假账、错账层出不穷;企业私设“小金库”、逃税、漏税、偷税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现象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加强法制的发展战略是格格不入的。由此可见,把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列入职业学校会计教学内容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中职会计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中职会计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层次

对于职业学校中职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应给予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其教育目标可分为如下层次:第一,要使学生掌握与会计工作有关的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使其从思想上重视职业道德修养,充分认识到伦理是会计的最高原则;第二,要使学生知道未来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道德因素,提高他们运用道德标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工作;第三,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起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奠定基础。鉴于现行专业课程设置中职业道德课程与会计专业课程相脱节的情况,应增添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内容或专设会计职业道德课。

(二)中职会计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1. 融合式

在讲授会计专业课时,结合教学具体内容融入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将会计职业道德融入会计理论、技能和知识讲授中,避免了专门讲授时的抽象、枯燥,同时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会计操作过程中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培养职业道德习惯。不足的是职业道德内容肢解分离,系统性差。

2. 单设式

与会计其他专业课并列,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可放到学习专业课之前开设,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从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困境和观念上的误区中走出来,避免将该门课程看成是一种单独的教育,从而使该门课程成了空洞的说教课。应当将该门课程融入学校整体的教育当中,也就是说,不论是学科基础课还是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都应当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第二,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讨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多年来,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只是觉得本专业有着诱人的就业前景和高薪,并未意识到职业风险。第三,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作用。承担职业学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师本身应当具有较高的素质,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并且有着宽阔的知识面和丰富的生活经历,这样才会使该门课程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中职会计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配套措施

(一)增强学生的会计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以指导,而不是学习内容的灌输。例如可以以专题的形式讲解,老师课堂上讲解30%的课程内容,然后列出本专题需阅读的参考书章节,以备学生课后阅读。学生在课后花大量时间阅读、查资料、做项目和写论文。大部分参考资料必须由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后认真学习才能掌握。同时,老师还要强调学生多看专业报纸、杂志,这样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加快知识更新,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进行研讨会。研讨会是课堂讨论形式,一般由老师预先布置主题,学生课下准备大量资料并进行分析,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想法及观点,并与同学和老师研究讨论。这样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促使他们系统运用所学知识深入研究分析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往往能够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思路,并且通过交流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得以展示自我,同时也培养了职业素质。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不仅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团队合作,而且通过课后老师留给学生的作业也可以调动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后仍然能够主动参与到会计教育中来。具体地说,老师留给学生的作业可以是小组作业。在小组作业中,几个学生为一组,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来共同完成一个较大的项目。这种作业老师要求大家合理分工、协调合作完成,不允许搭便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在工作中与人沟通的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有很大帮助。

(三)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在职业道德培养中,新型的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开展互动式的教学活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要求在师生双边关系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参与为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内容。这有利于教师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传授知识,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更新频繁的今天,有人估计会计知识每六年就要翻一番,新教材三年以后就会被淘汰,所以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并不是稳定不变的,从“终身教育”的观点看,教师也面临着和学生一样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被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该是指导他人如何获取知识的引路者。

上一篇:混沌支持向量机模型下一篇:构建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