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员弹跳训练

2024-07-02

排球运动员弹跳训练(精选十篇)

排球运动员弹跳训练 篇1

1 间歇训练法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间歇训练法发展已久, 对于间歇训练法的定义众说纷纭。本人以为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 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 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1 间歇训练法的原理

健康成年人心率每分钟是120~180次之间, 在心率正常的状态下, 心输出量才能保持最好状态。从二者的关系以及大量的实验数据来看, 发现运动过程中每分钟心率为160~180次之间, 而间歇过程中心率每分钟则降至120~140次, 所以, 我们认为两组高强度的练习间隔时间不宜太长, 否则会对心脏功能、机体载氧能力产生一定的损伤。所以得出结论一组练习结束后即刻进行下组练习。

通过两组高强度的练习顺次进行这样严格的间歇训练过程, 首先, 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负荷强度和心脏功能, 此外还可以使运动员额身体机能各部分根据运动强度产生变化, 使机体与运动越来越适应。其次, 间歇训练法可以使运动员身体内部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 例如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增强以及磷糖酵解与有氧代谢混合功能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最后, 严格的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持久力, 高负荷的运动刺激是提高机体忍耐力的主要途径。持久的忍耐力可以确保运动员在不熟悉的环境或条件下稳定发挥。

1.2 间歇训练法的注意事项

间歇训练法流行多年, 并且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很大发展。所以也产生了多种运用方法和名称。但是这些名字和方法都是围绕间歇训练法的几个核心要素开展的, 包括:练习强度、持续时间、最高心率、间歇时、休息方式等。

2 间歇训练法在排球弹跳能力训练中的应用

弹跳能力是指运动员纵跳摸高的高度;完成一次完整起跳动作的速度、弹跳耐力和与之相适应的身体形态、机能的总称。它的内容包括弹跳高度、弹跳速度、弹跳耐力三大部分。

2.1 高强性间歇训练在弹跳高度训练中的运用

弹跳高度是指起跳后, 身体总重心垂直位移的距离。现实生活中弹跳高度一般是指纵跳的高度, 它是排球运动水平好坏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它主要体现运动员在扣球和拦网时的高度, 如果跳跃的高度有优势, 在排球运动比赛进攻过程中可以突破对方防线, 在防守上可以拦截对方的球。

弹跳高度训练中运用高强性间歇训练方法时, 一般按照30s左右的负荷时间来计组, 负荷心率保持在190次/min左右, 间歇时间不够充分, 等心率达到140次/min的时候, 再进行高负荷的多组训练, 一般学员的练习组数在5~6组间。如助跑摸高练习, 利用篮板, 采用三步助跑尽力向上跳起摸篮板, 然后立即返回重复前面训练, 10次为一组, 当脉搏降到120~140次/min时进行下一组, 共进行五组, 这样需要身体各部分相互协调。目的是锻炼运动员的忍耐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从而增强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攻防转换的能力和耐力。

2.2 强化性间歇训练在弹跳速度训练中的运用

在实际排球比赛过程中, 运动员仅仅跳得高是远远不够的。跳跃的速度也对比赛输赢起着直接性或间接性的影响。一般我们认为弹跳速度是指身体跳跃到某一高度需要的时间, 在比赛过程中, 环境复杂, 局面变化莫测, 在进攻和防守的过程中都需要运动员反应迅速, 起跳突然性要强。

强化性间歇训练一般按照40~180s左右的负荷时间来计组, 负荷心率保持在170~180次/min之间, 间歇时间不充分, 待心率达到140次/min时, 再重新开始下一组的高负荷训练。例如以锻炼运动员的弹跳速度为主的原地起跳拦网练习, 练习过程中要两脚和两臂用力带动身体垂直上升。训练中学员应尽量往高跳, 最好不要触网, 以免出现危险事故。科学强化性间歇训练一般是每组30~50次, 组间休息时间为1~2min。其应用目的是重点发展运动员身体内部的供能能力, 供能能提的提高才可以使运动员在恶劣和激烈对抗的比赛条件下机体动作的协调性及稳定性。

2.3 发展性间歇训练在弹跳耐力训练中的运用

排球运动员不仅要跳的高、跳的快, 而且还需要快速连续的起跳能力。在实际的排球比赛中, 一场比赛一般要2h, 整场比赛中运动员的起跳次数近500次, 对运动员的身体消耗很大。所以需要锻炼运动员的弹跳持久力。连续纵跳的耐久力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肌肉中无氧代谢的供给。为了使运动员保持持久的速度忍耐力仅仅依靠磷酸肌酸分解出来的能量来供能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同时使运动员肌肉中的糖元进行无氧代谢, 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再与机体内的三磷酸腺苷产生生化反应, 从而增强速度忍耐力。所以肌糖元是产生能力的根源, 也是速度耐力的物质基础。

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得应用, 可以使运动员在排球训练中增强机体的有氧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和乳酸能系统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代谢的供能能力, 从而提高运动员在恶劣环境下的控制力、战斗力等能力。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中, 经常将技术与战术结合运用, 使运动员的协调技能、战斗技能、忍耐技能等协调发展, 才能满足比赛的需要。比赛过程中心率指标一般为160次/min左右, 每组练习负荷的持续时间约为5~6min, 间歇时间相对较充分。待心率降至每分钟120次, 可进行下一组的练习。

在实际生活中排球组合技术训练中就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组合技术训练是针对串联技术而言的, 在排球比赛中, 串联技术包括个人和集体两个方面, 个人一般指拦网、垫球 (传球) 、扣球, 而集体则主要是队员之间的配合衔接。在训练中, 我们可以安排队员先进行拦网, 再退后垫球给二传队员, 然后自己上步扣球。每循环一轮为一次, 10次一组, 每组之后休息3~4min, 当脉搏降到120次/min时进行下一组;同样在排球多球训练中也可以运用此方法进行练习, 其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练习的兴趣, 调动练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大练习的难度、密度和强度, 熟练和提高技术动作, 战术配合的质量。

弹跳能力的科学训练的核心部分是教员和运动员通过了解训练的原理, 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解决训练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素质, 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运动员的潜力, 提高其运动能力。加强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打破人体代谢系统的平衡, 建立新的代谢平衡。周而复始, 从平衡到不平衡, 再形成新的平衡, 使运动员的代谢系统得到不断适应, 从而提高其运动能力。所以, 间歇训练法在排球弹跳能力训练中合理的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语

间歇训练法在排球弹跳能力训练中的应用, 核心部分是控制负荷强度和间歇时间, 所以应注意要严格把控二者, 使运动员身体内部产生相应的变化, 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保证比赛过程中的能量充足, 以满足排球比赛的需要。但是由于间歇训练时前后组训练之间运动员的机体未能完全恢复, 因此对运动员的机体能力要求较高, 所以要因人而异, 挑选合适的人选, 运用此法时既要考虑运动员平时的训练基础和身体基础, 又要注意在训练过程中加强医务监督, 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58-162.

[2]李莉.间歇训练法在高校羽毛球队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 2008 (1) :65-66.

[3]陶跃农.间歇训练法在散打训练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8 (1) :93-94.

[4]葛春林.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1) :113.

盘点排球运动弹跳力训练 篇2

盘点排球运动弹跳力训练

随着排球运动发展的提速,它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是排球运动的专项素质,更是排球运动基本而又非常重要的运动素质之一.为了更好的认识排球运动中弹跳力的训练,并更好的去理解分析,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对弹跳力在排球中训练的意义、作用机制、内容方法等进行盘点.并提出有效地提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手段厦发展性的建议,以期为提高训练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作 者:何新利 陈忠菊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G84 关键词:盘点   排球运动   弹跳力   训练  

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法小议 篇3

【关键词】力量;速度;弹跳

在排球比赛中,网上的扣球和拦网是进攻与防守对抗的焦点。由于战术变化多,进攻速度快,要求运动员在进攻和防守中,起跳要快、要高,而且还需要有快速连续的起跳能力。这些都要求队员有着很好的弹跳力。本文对弹跳力训练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力量训练

力量素质是排球运动员专项技、战术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在运动竞赛中进攻与防守的反应与移动、助跑起跳、挥臂速度,以及防守与攻击的有效性无一不取决于力量素质。所以在体能上,提高腿部的力量以便能够在场上进行迅速的移动、跳跃,与增加手臂的力量对提高扣球效果同样重要。

发展力量训练要循序渐进,先从克服自身体重开始,如:“跳深练习”、在沙地上做各种徒手跳跃练习等,然后逐步过渡到利用各种轻器械跳跃练习,最后再用杠铃及组合训练器作大重量训练。其目的是提高弹跳能力和保护膝关节,避免力量失衡,预防伤病等。腿部力量的主要训练方法有“重复法”,可采用近似于扣球起跳的屈膝进行负重下蹲或卧蹬练习。教练员要注意负荷强度的递增和时间间隔的控制以保护队员。增加腰背肌力量的训练方法有“强度法”和“离心向心收缩训练法”,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起立或推出轻重量或中等重量,并尽量用较长时间慢慢下蹲或收回。上肢力量的训练主要是提高挥臂击球能力,采用联合器械来塑造肌肉力量,如投掷实心球、牵拉皮条挥臂、持哑铃挥臂等。

二、速度训练

1.反应速度。是指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在练习反应速度时,可以由教练员向各种方向连续抛出各种弧线不同的球,队员准确判断,迅速移动将球接住;看手势,向左、右、前、后方向做快速急停后的转身跑或向指定方向做低姿势移动;以各种姿势起跑(如半蹲、全蹲、仰卧等),看教练员手势,迅速向指定方向冲刺。

2.移动速度。排球运动员的各种技术,都需在快速移动中来完成动作,因此,速度对排球运动员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移动速度的练习方法有侧滑步移动,要求步幅小,步频快,身体重心低;看教练员手势做滑步、后退步、前交叉步、后交叉步等移动练习;低重心后退跑,看到信号立即向前做前扑、鱼跃、滚翻等。

3.动作速度。是指完成一个动作或成套动作所需时间的长短。这就需要队员在单项训练的同时,经常做对抗性的比赛,在比赛中磨合各个动作并做好衔接。

4.挥臂速度。有些排球摆臂技术不能像理论那样太充分,因此摆臂要结合扣球实际,总之,摆臂应该求快速,有助于迅速摆臂的群体。所以也要加强其速度力量的训练。

三、弹跳力训练

一场高水平的排球比赛,平均每个队员要跳200次左右,因此,排球运动员所需的弹跳力,不仅要跳得高,而且还要跳得快,又要跳得有耐久力。

发展弹跳力的练习方法比较多,简单介绍几种:

1.各种起跳

①单脚眺。两脚交换跳:单脚收脞跳,跳二次收腹一次。

②双脚跳。连续向上方跳,跳起后收腿,收腹,或轮流收左右腿;左右分腿;前后分腿胯下击掌跳起展腹;空中转体。

③三步跑。向前摆腿跳,向同侧摆腿跳,异侧摆腿跳,加大摆臂助跑跳;

④四步跳。连续四步跨跳(起跳脚落地)。跳的方法同三步跳。

2.连续深蹲蛙跳、全蹲跳、半蹲跳、立定三级跳或多级跳远。

3.跳深。高台的高度一般在40—l00厘米之间,运动员由高往下跳,脚着地后应立即用力蹬地跳起。可以先从斜台上连续跳上跳下。然后再从高台上跳下,再迅速跳上另一高台。或先双足跳上一高台,再跳下,又立即跳上另一高台。最后可以从高台上跳下后,立即再跳起作拦网或扣球动作。

4.结合排球各种起跳动作的练习。如摆臂起跳模仿练习,摆臂与起跳的节奏练习,助跑起跳滞空力的练习、助跑起跳空中平衡能力的练习、变向助跑起跳与跑动助跑起跳扣固定球的练习、连续跳起网前拦网的练习、跳起空中连续拦网球的练习,后排助跑起跳挥臂向对方场区掷垒球的练习等。

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国内外赛场日益火爆,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各项竞技能力,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去积累,在这特定环境中去磨砺,特别是与强手的激烈对抗中才能获得真实的感知和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在今年伦敦奥运会比赛,中国女排首发阵容中,主力队员每场比赛中弹跳的次数更多。战例告诉我们,比赛作为整个训练工作的核心与精髓,不仅与训练工作无碍,反而对其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关键是我们如何真正做到训练与比赛有机地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练飞龙.排球弹跳力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探讨[J].体育科技 ,2009(3):51-54.

[2]齐锋.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法探讨[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2):60-62.

[3]王宝成,杨汉雄.竞技体育力量训练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排球运动员弹跳训练 篇4

从出生至10岁期间, 也就是进入青春发育期之前, 男女生身体发育的差异并不明显。进入青春发育期后, 女生在身体形态、内脏功能、性器官以及第二性征等方面较之男生都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 成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

首先是身体形态方面;按照正常的中国人的成长规律来讲, 女生会在10~12岁进入青春期, 身高增长幅度可达6~8厘米有的甚至达到了10~11厘米;体重年增长幅度在5~10公斤之间;脂肪组织增多, 三围增大, 骨盆增宽[1]。

其次是身体机能方面;生物学研究表明, 在10~15岁年龄期间, 女生肌肉中红白肌纤维的比例分化较明显, 白肌纤维的比例较低, 肌纤维较细, 肌肉的力量较弱, 但柔性较好。骨骼较细, 骨密质较低, 骨骼的平均重量比男生要轻20%~25%。各个关节韧带的力量性虽不及男生, 但水分的充足使得关节囊与韧带的弹性与柔性较好关节灵活性较大。此阶段女生心脏的重量与容量都比男生小, 重量约轻10%~15%绝对容积约小200mL, 心肌收缩力也较弱使得女生在运动时主要依靠加快心率来增大每分输出量, 心率上升较快, 血压低于男生, 疲劳的恢复期也较长。由于女生的肺容积较小, 呼吸肌的力量也较弱, 使得女性在运动时呼吸快而浅, 吸氧与换气的能力也比较差。此外, 进入青春期的女生会经历人生中的第一次月经周期, 而在月经周期期间, 女生的运动能力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一般来讲, 在月经周期前几天, 女生运动能力较差;在黄体期, 神经传导速度加快, 肌纤维的兴奋度与传导性也较高, 运动能力会较之平常有个较大的提高。

2 影响中学女生弹跳力的因素分析

弹跳力是衡量人的基本身体素质的标准之一。它涉及到人机体的很多方面, 如肌肉的力量、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与协调性等等。

首先是肌肉方面;在排球运动中, 运动员需要的力量主要分为上下肢力量与腹肌力量, 而弹跳力则主要就是指肌肉收缩的速度与力量程度。女生排球运动员的下肢力量普遍较差, 所以, 通过一定的训练促使下肢肌纤维增粗, 生理横断面增大, 从而获得较大力量。此外, 肌肉中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的比例也影响着肌肉的收缩速度、力量和耐力水平同。因此, 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柔韧训练, 促使肌肉纤维类型发生适应性改变, 以提高速度和弹跳力[2]。

其次是神经系统方面;神经系统决定着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身体的协调性, 就协调能力而谈, 它是一种调节身体各个关节与动作的综合能力, 充分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与一般神经系统对肌肉活动的支配与调节功能。协调能力关系到动作速度、弹跳力以及柔韧性等运动素质, 而这些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与有效的协调配合是顺利完成技术动作的保证。众所周知, 排球运动中充斥着瞬时的变换空间, 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在一定强度和时间的刺激下, 保持神经系统的耐力和反应度。

3 中学女生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训练

由于排球运动中需要的弹跳力来自于较强的下肢力量, 而女生的下肢力量又较差, 所以, 中学女生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应该重点放在发展下肢肌肉快速力量上。

首先要科学制定训练负荷;弹跳力的增加是一定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是提升弹跳力的基础与保证, 二者缺一不可。但如果在训练中一味的追求量大、强度大, 处理不好“量”和“强度”的关系, 那么非但达不到提高展弹跳力的目标, 还有可能造成女生在肌肉、骨骼、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损伤。所以, 在制定训练计划活在安排训练负荷时应结合女生的生理特点, 合理采用具有一定强度但又对机体刺激不是过大的练习循序渐进的提高弹跳力。

其次要处理好重量负荷和动作速度的关系;研究证明, 排球运动员的绝对力量不是决定弹跳力大小的唯一因素。所以, 在对女生排球运动员进行弹跳力训练时, 应在最大力量的基础上, 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促使快肌纤维的发展[3]。由于女性的绝对力量本来就差, 所以, 在训练中应多采用中等或小负荷的快速力量方法进行练习, 这样不仅能给肌肉以较深的刺激, 而且也可以有效地改善中枢神经系统与一般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进而有效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 到提高弹跳力。

再次要注意女生身体薄弱部位的力量训练;从力学角度来看, 人体要获得好的弹跳力, 不能仅仅依靠某一部位的运动能力或某一运动环节, 而是要靠许多运动环节和多个肌群的协同配合。所以, 在对女生排球运动员进行弹跳力训练时, 要明确大小肌群的生理特征, 对某些薄弱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对症下药, 以发展这些肌群的力量素质, 进一步提升弹跳力。

最后要准确把握进行弹跳力训练的最佳时机;在进行力量训练时, 应根据女生自身的机体成长规律以及力量增长的自然规律, 掌握力量训练的最佳时间, 以避免过度疲劳或运动损伤事情的出现。

4 中学女生排球运动员进行弹跳力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弹跳力训练时, 争取做到三结合, 即蹲起练习时轻负重和重负重的有机结合, 负重练习与跑跳练习的协调结合, 上下肢力量练习的有效结合;根据女生的身体发育规律,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练习中应把练习的数量、频率, 与练习的强度相配套;教师与教练员要加强场外监督, 避免出现过度训练;练习的方法与手段要根据不同女生的运动能力的差异而进行变换更新技术, 但不能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花样却没有重点;要高度重视大、中、小练习节奏的配合, 并在力量训练中合理融入技术训练内容, 使运动员的中枢神经在不同的训练中保持兴奋性, 得到最佳的练习效果;要密切注意力量训练与各项身体素质的联系, 练习的密度不宜过于集中某一个身体部位上, 强度刺激也不宜过大, 以免使肌肉过度劳累, 而出现过分疲劳而失去弹性致使受伤的现象;要在训练中加强保护措施提高运动员相互保护的意识和习惯;平时要加强对相关营养的补充, 食物品种应多样化, 以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 保证身体发育所需[4]。

摘要: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之一, 弹跳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扣球、拦网、跳发球、跳传球等技术的发挥, 甚至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在一定程度上, 弹跳力在优秀运动员的成长道路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中学女生的生理特点着手, 分析影响中学女生弹跳力的因素, 并对中学女生排球运动员如何提高弹跳力以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给予科学合理的建议, 为中学女生排球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女生,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

参考文献

[1]谢芳.谈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 2004, 26 (4) :88~89.

[2]练飞龙.排球弹跳力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探讨[J].体育科技, 2009, 30 (3) :51~5 4.

[3]赵文娟.青少年女排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法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9 (4) :78~80.

浅析篮球运动专项弹跳素质训练 篇5

摘要篮球专项弹跳素质是篮球素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篮球运动专项弹跳素质训练的原则及要求进行逻辑分析研究。从而在对篮球运动专项弹跳素质训练方法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归纳。以求更准确的把握其规律,为篮球专项弹跳素质训练提供借签和参考。通过研究表明弹跳素质作为一项综合素质,主要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为力量素质、速度和协调性(灵巧性)。只要克服其因素,才能更好的发展专项弹跳力。在专项训练中要充分结合力量素质、和协调性(灵巧性)来做练习从而更好的发展专项弹跳素质。

关键词篮球弹跳素质训练方法

一、前言

随着当今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比赛也越来越激烈。竞赛表现为攻防节奏快、力量、速度及高空拼抢异常激烈,比赛更是表现为谁能控制更多的篮板球,谁就有更多的进攻机会,更多的主动权,以至获得最后比赛的胜利。篮板球的争抢不只是由运动员的身高来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处决于运动员弹跳力。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近年来在国际比赛中拥有很大优势。但在制高点的拼抢和抢断封盖中却明显与欧美国家球员有很大差异。这也体现了我国运动员弹跳爆发力水平低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有不少专家和学者也进行了专门的测试和探讨。在对运动员弹跳素质的研究分析中,运动员的弹跳素质主要决定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先天性的,另一方面是我们后天训练不重视运动员的弹跳素质引起的。所以加强对篮球运动员弹跳训练有着深刻战略意义。弹跳素质是一项综合素质,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和协调性。发展专项弹跳素质主要由专项弹跳力训练为主。但对于篮球运动中起跳要求,专项弹跳素质的训练有着重要意义。

二、分析与讨论

(一)篮球弹跳素质的特点

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体现在下肢力量上。尤其是爆发力和反应力量。篮球比赛中的跳跃动作的各种差异。表现出弹跳力在技术结构上的不同要求。在确定弹跳训练的内容选择训练方法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篮球运动员起跳的特点。篮球运动弹跳力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随意性和多样性。随意性:要求运动员能在各种情况下随时跳得高、跳得快、连续跳、滞空时间长空中动作变化多。这是由运动员达到不同目的所需要(抢篮板球、封盖、跳投、抢断等等)。多样性:起跳方式多,有行进间单跳、行进间双脚跳、原地双脚跳,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起跳方式。就这两方面特点构成了篮球运动员弹跳训练的最终取向。篮球运动员专项弹跳素质训练要以专项弹跳力训练为基础,同时以力量素质练习、速度素质练习、协调性和灵巧性练习等的结合做训练。

(二)篮球专项弹跳素质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篮球专项弹跳素质训练的安排应以强度大、少次数、多组数的练习为主,每次之间的间歇时间要适当。2.篮球专项弹跳力素质训练中应着重安排发展下肢小肌群的力量素质练习,并注意提高运动员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以改善肌肉协调用力的次序。3.篮球专项弹跳素质训练中应尽量安排接近比赛实际情况的跳跃练习,以提高各自起跳技术;应多安排在对抗条件下的弹跳素质练习,以提高运动员在起跳前或在空中身体的对抗能力和适应条件变化的空中应变能力。4.篮球专项弹跳素质训练的安排中应注重运动员的起跳动作和起跳前的运球、接球等动作以及起跳后的投篮、抢篮板球、封盖和接、传球等动作衔接的训练。

(三)弹跳素质训练

根据篮球运动员起跳及起动时的动作特点,其主要靠运动员速度力量和反应力量作用。所以弹跳素质中力量训练的主要以速度力量(爆发力量)和反应力量作为训练对象同时结合协调性及灵巧性训练。

1.速度力量(爆发力)训练。爆发力的训练,训练强度的波动范围较大。当以一般辅助的训练手段发展局部肌群进行练习时,负荷重量可达运动员最大许可能力的70%~90%。爆发力练习中,完成单个练习的持续时间应以保证完成动作时不降低工作效率和频率为准。一般重复次数在2—3次到5—6次之间,重复3—6组。重复次数主要取决于负荷重量的大小,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一次爆发力练习通常在20分钟内。爆发力负荷通常采用渐增负荷法,保证负荷重量和动作速度按计划稳定提高。所采用的负荷重量以运动员能够正确举起6次的重量为宜,在此基础上提高动作速度。当动作速度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时,再将负荷增加至只能完成6次的重量。这样,可使影响爆发力的力量和速度这兩个因素同步地、协调地增长,有效地提高爆发力。

2.反应力量的训练。反应力量训练方法是指通过动力性练习的速度性冲击负荷,刺激肌肉的本体感受器——肌梭,强化牵张反射效应,提高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力量,增强和发展爆发力量的练习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各种方式的大强度跳跃练习,也可以做负重练习。但一般负重重量为体重的5%~15%。行进连续障碍跳练习时,跳越障碍的高度要适宜,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以不停顿地连续跳过下一个障碍物为准,该类练习在练习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要确保动作的连贯性和爆发性,应注意组间间歇,疲惫时应停止练习。

3.发展篮球弹跳素质中协调性及灵巧性训练。在篮球专项弹跳素质中协调性及灵巧性是相当重要的。在比赛中协调性及灵巧性不单只局限在矮小队员。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高大队员对协调和灵巧性的训练也倍受专家们的关注。其协调性和灵巧性的训练不单是运用于技战术,其更大的用途是每个动作的协调连贯性。它有利的把力量与速度结合为我们所需要的极速弹跳。其另外一点是提高各关节的力量使关节间的协调性增强。避免在腾空后落地时关节韧带的放松所导致的踝关节扭伤、震伤,及下肢体的用力不均匀,与场上球员在空中发生对抗所产生的失调等。其主要训练方法:一分钟跳绳练习、变向跳跃、滑步跳抢球等。

(四)篮球专项弹跳素质训练

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专项弹跳素质训练原则我们可以知道弹跳力是建立在力量、速度、协调性和灵巧性之上的一种综合素质。从而分析得出弹跳力的练习过程中,只要对弹跳力做专项的练习和辅助性的做力量素质练习、速度素质练习、协调性练习,就可以很好的提高专项弹跳素质。

篮球专项弹跳力训练:专项弹跳力训练是专项弹跳素质训练的重点。它是专项技术与素质相结合的训练。在良好的身体素质中进行专项素质练习。使其更好的结合起来,运用到比赛当中。根据篮球运动的多样性可以把其训练,分为单脚跳练习和双脚跳练习。弹跳力训练往往受球员的自身能力以及对自身发展潜力的认识等因素的限制。在进行训练是要尽可能创造一些接近比赛情况的多样化练习,它可以防止练习者厌倦与疲劳。专项弹跳力训练要安排在训练日程表的部分。与其他的大强度相似,通常将弹跳力训练安排在热身运动之后,而将其他训练内容安排在弹跳力训练之后。

(五)专项弹跳素质训练的要求

1.专项弹跳素质训练,必须抓好力量、速度和协调性的练习。2.专项弹跳素质训练中要强调起跳时的爆发力和动作的协调性,要控制好身体平衡和落地的稳定性。3.专项弹跳素质训练要与专项技术训练结合进行,以提高运动员对起跳时机的判断能力,并使篮球专项技术动作与跳起的高度和远度相结合。4.在专项弹跳素质训练中,应注意运动量和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防止局部负担过重。造成下肢各关节的损伤。5.专项弹跳素质训练中要注意灵敏性和柔韧素质的发展,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重心转换能力和控制能力。

三、结论

(一)篮球运动弹跳力特点主要表现为随意性和多样性。

(二)篮球运动专项弹跳素质训练原则说明,专项素质训练要根据训练负荷强度;小肌群力量练习;对抗性的实战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

(三)弹跳素质训练主要有力量素质、协调性及灵巧性练习结合。

(四)专项弹跳素质训练主要有摸篮圈、收腹跳、前后障碍跳、两侧障碍跳、跳深、侧跳深、横跳箱、跳深接球投。

(五)专项弹跳素质训练中必须注重力量、速度、协调性的练习;练习中关键是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负荷的变化选择要合理安排;还要注意灵敏性和柔韧同步发展。

四、建议

(一)专项弹跳力训练的重点在神经肌肉的协调,机体的疲劳将影响训练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运动水平低的球员。因此,应该在精力充沛时进行大强度的弹跳力训练,这将大大减少伤病的发生。在球员感到疲劳时,停止弹跳力训练。

(二)进行弹跳力训练时保持适当的强度要注意训练目的和技术要领。在特定练习中的刺激程度决定了训练强度。初练者在进行高难度弹跳力训练前要熟练掌握技术。训练强度将根据练习者的身体情况不同而有所改变。由易到难逐级进行弹跳训练。

(三)适当地调整训练次数、训练组数和训练量。在任何一次弹跳力训练时,注意不要进行超过6项的高刺激练习。球员在两次训练之间有2~3天(至少48小时)的休息。

浅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素质训练 篇6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是我国篮球运动走向世界的后备力量, 当今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正朝着对抗激烈, 攻守转换更频繁, 高空争夺更激烈的方向发展。空中制高点的拼抢更表现了谁能抢得更多的篮板球, 谁就能有更多的进攻, 就能掌握比赛的主动, 以至掌握比赛的胜负结果。而篮板球的多少, 又跟身高、弹跳等有关, 但在身高相同的情况下, 有较好的弹跳力就能获得更多的篮板球, 当然要抢到篮板球还与抢位、挡人、冲抢时机、空中动作和起跳时机也有一定关系。同时有好的弹跳力对高空作业、扣篮、封盖、跳投、抢断球等都是不可缺少的。为实现我国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素质训练的培养和训练, 以保证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2 分析与讨论

2.1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素质的特点

弹跳素质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 使人体急速离开地面的能力。弹跳力是一项综合性素质, 它与力量、速度和协调性等多种身体素质有关。篮球运动员的弹跳不仅要有绝对高度和速度, 而且还要掌握好起跳的时机, 能在各种情况下向各个方向及时起跳, 跳起后还要能控制身体平衡, 能准确地落地并能迅速投入下一个战术行动。从起跳方式看, 篮球比赛中的弹跳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起跳方式, 有单脚起跳, 也有双脚起跳, 有原地起跳, 也有行进间起跳, 有跳一次的, 更有连续多次跳起的, 要求尽量跳得高, 跳得快, 滞空时间要长, 且空中的动作变化还要多。可见, 篮球运动员的弹跳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对它的训练也就必须与各种技术要求和比赛实际需要紧密结合, 才能增强训练的实效性。

2.2 青少年弹跳素质训练方法

2.2.1 负重半蹲起练习

弹跳力的大小与腿部力量的强弱直接相关。各种负重练习是发展腿部力量的有效方法。由于负重半蹲起练习与篮球运动员的起跳动作在动作结构上相一致篮球运动员起跳时膝关节一般为135°左右, 且该练习强度相对较小。因此,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可采用这一练习方法。负重半蹲起练习可以采取肩扛杠铃、手抓哑铃或壶铃, 也可身穿沙袋背心、脚绑沙袋等方法。

2.2.2 踝关节灵活性练习

相对于下肢其它关节来说, 踝关节在起跳过程中的角度变化最大、持续时间最长, 因此, 踝关节的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踝关节的灵活主要体现在处于各种不同的体位时, 能否快速向不同方向起动和起跳, 而这反映出小腿三头肌的伸展性和弹性以及关节周围韧带韧性的优劣。灵活性训练方法可分为有球和无球两种, 无球练习, 如:踝关节绕环, 要求尽量放松踝关节, 并逐渐加大动作幅度;脚前掌或脚尖走路, 逐渐加快动作幅度和速度等;有球练习, 如:以踝关节为轴, 前脚掌原地拨篮球练习;原地或行进间两脚内侧踢拨球练习等。

2.2.3 跳深练习

跳深练习包括从高处跳下落地和立即以最快速度向高处或远处跳两个环节。由于跳深练习中肌肉的离心收缩力度和幅度较一般的跳跃练习大得多, 随后所作的向心收缩力也将比普通单一的起跳大得多因此跳深练习是一种传统的提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跳深练习可用跳箱或其它器械进行, 也可在空地挖一长宽1m的正方形土坑, 其深度可根据队员的弹跳能力由开始的50cm逐渐增加到1m左右。

2.3 发展弹跳力训练时应注意的事项

2.3.1 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 在发展弹跳力训练中注意区别对待, 特别是负重练习必须加强保护和帮助, 以免出现创伤事故。

2.3.2 发展弹跳力素质要注意和柔韧、灵敏等素质训练相结合。青少年期加强柔韧性素质训练对提高篮球运动中一些大幅度的动作, 如各种形式的扣篮, 飞身抢断球, 后仰跳投等都大有帮助。而灵敏素质的提高对如封盖, 抢篮板球, 抢断球等时机的准确掌握、判断也大有帮助。

2.3.3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应劳逸结合, 避免损伤。因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运动一段时间后, 肌肉较易疲劳, 但经过一些时间就能较快恢复, 而疲劳易使运动员受伤, 故应注意训练和休息的比例。

2.3.4 发展弹跳力应结合实践, 篮球比赛中, 弹跳力的合理运用非常重要。如果你有很好的弹跳, 但在比赛中不能发挥, 说明你没有充分利用好, 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 应结合比赛或接近比赛的大量弹跳力训练, 才能在比赛中的各种条件下发挥出灵活性弹跳的最佳效果。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3.1.1 弹跳素质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 使人体急速离开地面的能力。弹跳力是一项综合性素质, 它与力量、速度和协调性等多种身体素质有关。同时青少年的骨骼等发育还不完全, 青少年弹跳力的训练, 要根据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生长发育特点, 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循序渐进, 切勿“拔苗助长”。

3.1.2 篮球比赛中, 运动员有很多的下蹲和较浅的起跳, 所以, 在练习中应以半蹲起为主, 半蹲起时也更接近运动专项的要求, 效果也较好。

3.2 建议

3.2.1 建议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要根据个体的特征, 区别对待进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的训练要根据青少年发育的特点, 避免训练的负荷过重, 以免造成训练损伤。

3.2.2 建议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要根据运动训练的规律, 循序渐进地进行。

3.2.3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要发展和弹跳力的相关肌肉为主, 加强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及韧带韧性, 增大肌肉横截面和肌力。另外, 和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素质训练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张赐东.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综述[J].龙岩师专学报, 2002, (06) .

试析篮球运动中弹跳力训练方法 篇7

关键词:篮球,弹跳力,训练,手段,方法

所谓弹跳力是神经肌肉系统在触地前瞬间被拉长, 后在自动 (触地) 转化为缩短的过程中, 以很高的加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使身体产生跃起的能力。其特点是: (1) 利用肌肉的弹性将肌肉拉至适宜长度 (约为原肌肉长度的5%) 积累弹性能。 (2) 刺激肌梭感受器引起牵张反射, 肌梭是按比例反映肌肉伸展程度及速度的感受器, 由于肌肉被快速拉长, 使肌梭产生强烈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 中枢产生更强烈的冲动, 为肌肉收缩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 提高肌肉收缩力量。 (3) 利用触地制动和地面的反作用力增强蹬伸力量和起跳高度。

一、弹跳力对篮球运动的重要性

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的综合体现。弹跳力的表现形式为:人体由水平位移转为向上的垂直位移。通过观察, 我们发现在如今的篮球运动中, 篮球运动员由于目的的不同而进行跳跃, 如抢篮板球、封盖等。据统计, 一场高水平的篮球比赛, 如果按100分计, 而投篮命中率计50%, 那么单纯争抢篮板球的起跳次数就是200次。所以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连续跳的能力, 适应比赛的需要, 这就要有很好的弹跳耐力素质。而篮板球是一个篮球球队的“生命线”, 这些就更加说明了弹跳力对一个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性, 对中学生也不例外。为此, 无论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必须重视弹跳素质的发展, 在比赛中掌握制空权,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二、篮球运动员弹跳力发展的特点

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具有其自身特点, 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力量素质, 尤其是爆发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在选择训练方法时, 一定要考虑篮球运动员弹跳的特点:一是多变性。运动员在比赛中能根据战术打法的需要, 在移动或原地起跳时要跳得高, 有时要连续跳且需要在高空滞空时间长, 如补篮、扣篮、跳传球等。二是多样性。在比赛中起跳方式多, 有原地双脚起跳, 有移动中的单双脚起跳等, 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起跳方式。

三、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

篮球运动员弹跳素质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运动员的每一个下肢肌群都要进行全面的力量训练, 使运动员下肢各部位的肌肉都得到锻炼, 为专项技术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共同作用原则

动作的完成涉及原动肌、协调肌和对抗肌, 所以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下肢力量训练时要有效的考虑肌肉工作方式和篮球专项动作的一致性, 在发展力量素质的同时, 达到既提高肌肉工作的协调能力, 又能达到改进技术的目的, 使训练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系统。

3、系统训练原则

篮球运动员下肢的力量训练应全年系统安排。经过系统训练, 肌肉力量增长很快, 但停止训练后力量消退也很快。因此, 在保证恢复和不出现肌肉损伤的前提下, 应坚持力量素质的系统训练。

四、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1、负重练习法

训练应以发展肌肉体积为主, 以达到增强肌肉力量的目的, 并以发展大肌肉群带小肌肉群的发展。练习最好从踝关节以下的小肌肉群开始, 负重练习强度以中小强度为宜。青年期的负重练习可采用大强度、大负荷练习方法。

2、跳跃练习法

采用超等长练习, 因为超等长训练能提高运动员快速收缩能力。各种快速跳跃练习有触胸跳、弓箭步跳、半蹲跳、直腿跳、立定跳远、蛙跳、连续双脚跳栏架, 连续在沙坑上单、双脚跳起摸高等。采用不同高度和形式的跳高练习, 如徒手的双脚高台跳下后紧接跳上、负重 (身穿加重背心或腿绑沙袋, 6~10千克为宜) 由上向下跳台阶、负重 (6~10千克) 由高处向下跳成半蹲等, 通过以上这些练习方法和手段, 提高膝关节、踝关节力量和小肌肉群力量, 同时还可以结合篮球比赛或训练中的技术动作, 做跑动中突然性的急停跳投, 突然性的向侧、向前、向后撤步跳起做断球、投篮等的徒手动作练习。

3、腰腹背肌肉练习法

可利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或利用器材, 如在肋木上悬垂举腿, 肩负杠铃体前屈、体侧屈、转体等, 手抓杠铃 (30千克左右) 作直臂直膝抓举, 或40千克左右的箭步抓, 还可以采取收腹曲腿跳、分腿跳、跨步跳、蛙跳等, 以此来提高腰腹背肌力量和全身协调用力。

五、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看待体重和弹跳力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 人的体重越大其最大力量越高。这是因为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肌肉横断面、肌肉数量、肌肉、肌肉间的协调性、肌纤维类型和肌肉拉长的能力等。篮球运动员的最高目标是保持最大力量, 减少体重, 增加相对力量;另一条途径是提高力量, 保持体重, 最有效的办法是发展弹跳力, 同时适当地增加活动中的体重。

2、积极热身, 避免运动损伤

每次训练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使肌肉发热有弹性, 做好高度紧张的准备;完成每一个动作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 当肌肉出现疼痛、变硬时, 须注意调节负荷。肌肉疼痛是损伤的信号, 应适时地中断或变换训练内容。

3、所有练习都要求技术准确, 动作协调, 注意技术细节的基本要求, 完善肌肉协调性

为了发展弹跳力, 所有练习动作一开始就要以爆发式速度进行, 每组练习都要做到使神经肌肉精疲力竭, 缩短组间休息, 有效地发展无氧代谢的竞技能力。练习之后要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恢复方式作一些拉长肌肉和韧带的恢复性练习。

4、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的训练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大肌肉群的力量练习中, 要坚持发展最大力量的方法, 以阻力大、组数多、次数少为原则;在小肌肉群的力量练习中, 要坚持逐渐加深刺激, 不断加大动作难度, 以阻力小、组数少、次数多为原则。

参考文献

[1]许博.篮球专项弹跳素质及其训练方法[J].天津体院学报, 1998 (3) .

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研究 篇8

1 影响运动员弹跳力大小的因素分析

根据以往学者研究分析, 实际进行肌电图测定过程中, 发现对弹跳力素质影响的因素多表现在肌群力量、腰背力与腿力等方面, 且相关的股后肌、腓肠肌以及外侧肌等是否具备一定的收缩力量, 都会对弹跳产生影响。研究发现, 股四头肌肌肉, 其能够保持较大的收缩力量是影响纵跳的决定性因素, 而其他较为次要的影响因素则集中在三头肌或二头肌等方面, 其都可作为纵跳过程中的辅助性肌肉。另外, 从许多篮球运动动作中可发现, 不同的运动环节涉及的用力肌肉也较为不同。例如, 在盖帽动作、跳投动作以及篮板球争夺过程中, 涉及的用力肌肉多表现腓肠肌、臀大肌、股四头肌等方面。而除这些影响因素外, 运动员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对弹跳力产生影响。对于身体综合素质不强的运动员, 为使弹跳力素质提高主要需通过肌肉群力量训练的方式[1]。

2 篮球运动员弹跳力主要特征描述

篮球运动员无论在训练还是竞赛活动中, 其不仅需保证自身具有一定的力量优势, 且需保证其他素质也能满足篮球运动要求, 包括耐力、弹跳力、灵敏性以及速度等方面。其中作为基本素质的主要以力量、速度为主, 而专项素质则表现在弹跳力方面。从许多篮球运动竞赛中都可发现, 一般具有身高优势且弹跳力较高的运动员, 其在整场活动中掌握极多的主动权, 如抢断、跳投或篮板球的抓抢, 都需具备较强的弹跳力素质。因此, 实际训练中弹跳力的训练极为重要。而从弹跳力特征上看, 其主要表现在:第一, 多表性特征。实际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以相应的打法与战术为依托, 或选择原地起跳, 也可在移动过程中起跳, 或者选择连续跳的方式, 这些都表现出多变性的弹跳特征。再如篮球比赛中的跳传球、补篮等很可能考验运动员是否能保持较长的高空滞空时间。第二, 弹跳力的多样性特征。无论篮球比赛或运动训练中, 都涉及较多如单双脚起跳、原地起跳等起跳方式, 起跳方式极多, 需要运动员根据比赛需要选择合理的起跳方式[2]。

3 弹跳力训练中的相关原则

3.1 个体差异原则

弹跳力训练中需遵循的原则首先表现在个体性差异原则, 原因在于不同运动员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掌握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多差异, 若在训练中对所有运动员采用同样的训练方式, 很难使运动员弹跳力素质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 在训练中应做到遵循个体差异原则, 确保对于不同运动员, 相应的运动方法、运动内容以及训练负荷都需有针对性的设计。以学生篮球训练为例, 在训练过程中需充分结合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如各部位协调能力以及肌群力量等, 同时需对其现有技术水平进行考虑, 这样可保证相关的训练内容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都较为合理,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3]。

3 . 2 专项训练与针对性原则

关于专项训练的原则, 其首先表现在以弹跳力训练要求为依据, 在相关的动作技术、肌肉用力、动作结构等各方面都需进行专项训练。同时, 在动作要领方面也需做到与实际训练要求相吻合。而从针对性原则上看, 关于弹跳力的训练, 无论在训练手段还是训练方法方面都应保持较强的针对性, 如在速度与力量训练方面涉及的肌群中主要表现在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等方面。因此, 实际训练过程中需从这些肌群方面着手, 但需注意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负荷强度的控制, 确保达到训练目标的基础上避免为运动员带来较大的身心压力。

3.3 循序渐进原则

在弹跳力训练中, 其与现代大多学科内容一样都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理, 如在训练手段、训练内容等各方面, 在训练安排中需由浅到深、从简单到繁琐, 这样可使运动者综合素质能够稳步提高, 避免存在因训练强度过大而产生伤害事故, 如较多运动员在弹跳力训练中出现的肌肉拉伤问题, 很大程度因强度过大而产生。除此之外, 循序渐进训练下还需以极限性原则作为指导, 通过实践研究发现, 大多运动员在训练中可使其自身身体负荷尽可能达到负荷极限, 这样能够在原有素质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因此, 在训练中应做到在保持不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基础上, 尽可能做到不断突破, 以此使训练效果得以提升[4]。

4 弹跳力训练的主要方法

在遵循相关训练原则的基础上, 还需注重引入相关的训练方法, 包括力量的训练、腓肠肌训练与跳深练习、斜面跳跃以及快速力量训练等方面。确保训练方法合理, 才可使运动员弹跳力素质得到提升。

4.1 力量训练

运动员力量训练中需遵循的原则主要表现在个体差异、循序渐进等方面, 如若运动员年龄较小, 在力量训练可选择每周两次频率, 而年龄稍长运动员在力量训练频次上表现为每周3次或4次。而在力量训练负荷方面则体现在小、中以及大训练负荷上。其中小负荷训练侧重于对运动员踝关节、腓肠肌力量训练方面, 而大负荷力量的训练可使股二头肌、四头肌方面得以训练。但需注意若将大训练负荷置于年龄较小队员上, 很可能导致运动员身体发育受到影响, 如典型的动作变形问题。而对于年龄稍长运动员完全以小力量训练为主, 其很容易造成运动员大腿力量难以得到提升, 且臂力也会由此下降。因此, 力量训练中若以3次训练为主, 可考虑分别在周二、周四与周六进行小、中、大力量的训练, 这样既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其也能够达到力量训练的目标。在具体力量训练内容方面, 如小力量训练可考虑将杠铃蹲跳、起跳摸高、单足跳沙坑等方式融入其中, 若运动员身体素质较好也可采用纵深跳障碍方式。而在大力量训练方面则考虑采取负重深蹲方式, 并注意在该动作完成后进行快速跑训练, 对于肌肉力量的提升可起到良好的效果[5]。

4 . 2 腓肠肌训练与跳深练习

腓肠肌的训练旨在促进运动员屈伸能力、反应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具体锻炼中可考虑采取负重方式, 其中的负重力量可保持在自身重量的85%左右, 这样不仅可使腓肠肌得到有效训练, 而且踝关节力量也可提高。另外, 在跳深训练过程中, 要求保证身体重心向下时的速度较为合理, 达到腿部肌肉训练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使身体能够向反方向运动, 在快速起跳中使运动员跳跃能力得到提升。

4.3 快速力量训练

弹跳力素质的提升很大程度体现在运动员的快速力量方面。实际训练或比赛中可发现, 假若运动员在具备较强力量素质的同时, 能够将快速力量引入其中, 便可表现出明显的弹跳效果。常见的快速训练方式主要表现在跳绳、纵跳以及立定跳远等方面。这些训练方式的共同特点表现在, 对动作的节奏、协调以及准确度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若这些要求都可满足, 便能提升弹跳效果。另外, 在斜面跳跃训练方面, 其目标在于使运动员在抢球或投篮等运动中能够防止身体摔倒。训练中可采用的方式主要为在15°倾斜度的斜面处, 运动员保持身体重心并向下跳, 这样肌群力量都可得到提升[6]。

5 结语

弹跳力是篮球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实际训练中应正确认识影响运动员弹跳力的相关因素与弹跳力主要特征, 遵循相应的训练原则如循序渐进、针对性等, 同时在训练方式上应考虑到力量训练、跳深、腓肠肌、快速力量以及倾斜跳跃等训练方式, 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能够达到促进运动员弹跳素质提高的目标。

摘要:篮球运动是当前社会广受欢迎的运动形式之一, 其在战术与技术等各方面都趋于完善, 不仅要求运动员掌握以往跑、跳与投等技术方面, 而且需在其他各项素质方面都逐渐提高。如篮球界的“乔丹时代”, 此时篮球运动员青睐的绝技多表现在“飞”上面, 这种“飞”的实质便表现在运动员弹跳力方面, 要求运动员在弹跳力上进行提高。该文将围绕弹跳力训练, 对影响运动员弹跳力的因素、运动员弹跳力的特征、弹跳力训练相关原则以及训练的主要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原则,方法

参考文献

[1]崔林.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J].林区教学, 2010 (4) :96-97.

[2]王季.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J].成才之路, 2011 (14) :51.

[3]李争晖.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 2011 (53) :139-140.

排球运动员弹跳训练 篇9

关键词:篮球,弹跳力,训练方法

一、前言

当今的篮球运动正在快速的发展, 特别是竞技篮球方面, 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 已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再不是简单的跑、跳、投技术了, 逐渐向着纵向去发展。篮球竞技场上呈现高空争夺的格局, 拼抢也更加激烈, 谁能获得高空的优势, 谁就将比赛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中。高空优势除了取决于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之外, 出色的弹跳力则是争夺这一优势的关键所在, 而弹跳能力的好坏主要是看篮球运动员本身的素质能力, 所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是现代篮球运动员所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被人们誉为“篮球之神”的乔丹, 他那超然的身体素质和出色的弹跳获得了“空中飞人”的称号。但对于许多普通的篮球爱好者来说, 想飞起来那可不容易。如何能跳得更高, 滞空的时间久一点, 避开防守的队员从而“飞”起来呢?通过科学、刻苦努力的训练来全面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弹跳能力, 掌握有利的起跳时机, 我们也可以做到, 这样问题可就简单化了。因此, 本文通过对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研究, 为有效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运用文献资料, 分析了篮球运动员的弹跳特点及其训练的各种方法,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并加以实践进行推断。

三、分析与讨论

1、篮球运动员弹跳的特点由于运动项目的特殊性, 使篮球运

动员有着自己的弹跳特点, 多变的临场情况令比赛中的跳跃动作存在许多差别, 其表现出来的弹跳技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力量素质与爆发力的发展水平。篮球运动弹跳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随意性:随着篮球运动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比赛对运动员提出的要求也从原来单纯的能跑、能跳转变为起跳快速、腾空高、连续弹跳能力强、滞空时间长且能在空中完成多变的动作。

(2) 多样性:篮球运动中的起跳方式有行进间的单、双脚起跳, 跨步跳, 原地、急停双脚跳, 急停向前、向后跳等, 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起跳方式。

2、篮球运动员弹跳的生理机制

(1)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对弹跳力影响最大的是腿部爆发力, 特别是小腿三头肌的爆发力对弹跳力影响最大;其次是腰腹肌肉爆发力, 运动员必须有一定的腰腹力量才能推动整个身体与腿的同步提高, 如果腰腹力量太差, 当跳起时, 它就会吸收软化力量, 而不是帮助推动升高;再次是肩部肌肉爆发力, 上肢积极上摆对增大起跳力、提高起跳效果和改善动作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力量训练应以腿部肌肉为主、腰腹部和肩部肌肉为辅。

(2) 郭庆芳、卢义锦、卢鼎厚等人曾在生理实验中对肌电图的分析证明:膝角在135度以上时, 股四头肌伸膝作用明显减弱而股后肌群和小腿三头肌伸膝作用增加了。在现代篮球比赛中, 场上的运动员为了能更好的观察到场上复杂多变的情况, 跟上比赛的节奏, 所以他们躯干的前倾度都较小, 这样可以加快启动的速度和起跳的速度, 而起跳时他们的膝角都接近或大于135度。所以, 下肢的力量训练应该以伸膝肌群和屈足肌群为主, 并注重发展股后的肌群。在提高伸膝肌群和屈足肌群的同时, 也必须加强各肌肉力量的发展, 运动员各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在缓冲阶段所承受的负荷是较大的。助跑起跳时, 力量发生在支撑缓冲阶段, 篮球运动要求从起跳的缓冲制动阶段到蹬伸阶段越快越好。

(3) 在篮球比赛中, 运动员如果具有良好的腰腹力量和协调性, 那么该运动员的滞空能力, 空中完成动作质量和抢篮板球的凶狠程度都有所提高。从中可以看出弹跳的好坏受到腰、腹、背肌力量的影响, 其中主要体现在腰背肌群、腹肌和伸髋肌群等方面。起跳过程中, 上肢的积极摆动也是提高弹跳高度的一个因素。所以, 在进行力量训练时, 要重视腰、腹以及上肢力量的训练, 并注意全身爆发力与协调性的训练。

3、篮球运动员弹跳的训练方法

弹跳力是和下肢力量、腰腹力及屈足肌群力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发展弹跳力不仅要发展下肢肌群的力量, 如股后肌群, 屈膝肌群, 腓肠肌, 小腿后群深层的屈足, 屈趾肌的爆发力及踝关节力量, 而且还要发展腰腹肌群的力量, 同时为了更好在比赛及训练中发挥出色的弹跳能力, 还要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全身协调能力, 也就是说要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既要发展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 还要提高运动员的柔韧素质。

(1) 下肢力量下肢力量训练特点:在竞技性体育比赛中, 下肢力量的强弱就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弹跳力的好与坏, 下肢力量在篮球运动中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上要不断地完成跑、跳、投等各种复杂的技术动作, 因此, 篮球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训练要有全面发展的特点。下肢专项力量训练对大块肌肉均衡发展的同时, 还要注意小肌群的协调用力训练, 因为篮球运动不仅要有敏锐的时空判断能力, 而且对用力的大小与方向也有很高的要求, 这都跟有良好的弹跳力有很大的关系。

下肢力量训练方法:根据篮球运动员弹跳特点, 下肢力量训练应以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为主, 其次是股后肌群。锻炼股四头肌可做深蹲、半蹲等;锻炼小腿三头肌可做负重提踵负或负重半蹲跳;锻炼股后肌群可硬拉、直腿硬拉和抓举等, 因为这些动作都涉及到腰背部肌肉, 所以股后肌群力量要和腰背部力量结合起来练习。除了单独发展各块肌肉的练习, 还要进行同时发展各块肌肉的练习, 如跳深、负重弓箭步交换腿跳等。

负重快速屈膝起。这个练习可分为半蹲和深蹲。负重一般以杠铃为主, 条件有限的话也可以用人来代替。深蹲, 练习时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稍小于90度, 大腿不能挨着小腿。这个练习虽然并不直接影响弹跳力, 而且许多弹跳好的人, 深蹲成绩并不理想, 但深蹲是力量训练的基础, 它能提高腿部的绝对力量, 可发展股四头肌的力量, 直接影响着半蹲的发展潜力, 而半蹲和提踵却与弹跳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 在训练中应以半蹲为主, 深蹲为辅。半蹲, 练习时要求站端正, 两脚与肩同宽, 眼睛看前方, 蹲下时, 大、小腿的夹角约为120度左右, 下蹲过程放慢, 到最低点后以最大极限力量的爆发式起立为动作完成, 起来时注意提踝, 小腿肌肉要绷直, 这样有利于发展关节的灵活性。练习中注意躯干要正直, 防止塌腰翘臀;坐式蹲起时肩负杠铃坐于凳上, 大小腿的夹角约为120度左右, 使腿部肌肉由放松状态直接过渡到爆发性收缩状态,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起立, 以爆发式用力来发展腿部肌群的爆发力, 负重快速屈膝起这个练习要依据年龄、性别和素质水平的不同来安排适宜负荷量。

负重提踵与负重半蹲跳。负重提踵:两脚与肩同宽, 眼睛看前方, 腿绷直, 躯干也要正直。在练习时将前脚掌垫起, 以加大小腿三头肌的拉伸幅度。练习时动作要快, 突然用力提踝, 小腿的肌肉要绷直, 保持上体稳定, 这对踝关节的力量有很大的提高;负重半蹲跳:在软地或毯垫上练习, 跳起要快, 脚腕要蹦直。在整个训练周期中, 要慢慢加大负荷量, 具体的按个人情况调整, 以便达到更佳的训练效果。这两个练习主要是发展小腿的三头肌, 锻炼肌肉的快速力量或力量耐力。

跳深。跳深训练主要利用跳箱或体操凳, 以连续跳上跳下的方式练习, 主要是让身体在下落时反射性地引起腿部和臀部的肌肉收缩, 同时为下次收缩贮存更大的能量, 跳得越快、越高越好。虽然跳深练习会消耗很大的能量, 但是对弹跳力训练的效果非常大, 这个练习被普遍认为是发展弹跳力必不可少的训练方法。因为跳深练习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 所以一般要放在练习的最后面。跳箱的高度以60~110cm为宜, 具体的根据个人的情况调节, 不可过高。跳深主要发展了股四头肌、臀大肌和膝关节周围板或某一制高点, 可充分锻炼小腿的肌肉力量, 发展连续弹跳的爆发力, 这样有助于加强篮球运动员连续起跳抢夺篮板球的技术。

跳绳。跳绳时要求运动员双脚同时离地, 直膝跳或一跳双摇, 练习时控制好节奏, 保持动作连贯, 不要停顿。主要练习的是踝关节部位的快速力量, 及关节的灵活性。

双脚侧跳。队员双脚并拢站于边线旁, 要求用双脚从边线跳至另一边后再跳回, 循环往复, 在限定时间内跳跃次数越多越好。

(2) 腰腹肌力量

腰腹力量训练特点:在平时训练中或篮球比赛中, 良好的弹跳能力对运动员跳起后的“滞空能力”, 空中完成动作质量的好坏和篮下对抗能力都有很大的关系。抢篮板球的凶狠程度与运动员的腰腹, 背肌力量的好坏与弹跳能力直接相关, 所以腰腹是连接上下肢的纽带, 因此腰腹力量训练也是提高弹跳能力不可忽视的环节。

腰腹力量训练方法:肩负杠铃做体前屈。两脚开立站稳, 以最大重量的40~60%为负荷强度, 肩负杠铃双手握紧, 保持上体正直, 屈身时要慢, 还原时要快, 身体不要过于前倾。这是对背部肌肉拉伸, 主要锻炼背部肌群的最大力量, 它对起跳后控制身体的平衡有很好的帮助。

肩负杠铃做左右转体。一般以60~80公斤左右的重量负荷为宜, 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练习时两脚平行开立稍宽于肩, 直膝, 转体的幅度要大, 让肌肉充分被拉伸, 转的时候脚掌不得转动。

仰卧起坐。平卧, 双手抱头, 腿伸直, 尽量以腹肌将上体拉起, 腹肌的锻炼有助于身体在空中完成动作的质量。

(3) 肩部及上肢肌肉力量

肩部及上肢肌肉力量训练特点:肩部及上肢肌肉力量的提高, 能更好的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 因为在人体起跳的时候, 肩部及上肢的积极向上摆动, 能充分带动身体向上腾起, 所以肩部及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对提高弹跳能力也相当重要。

肩部及上肢肌肉力量训练方法:肩部和上肢的力量训练时应注意动作结构和用力方向应尽量和篮球运动一致。如:做臂屈伸练习时尽量向前上伸出, 近似于单手肩上投篮动作, 练习时也可用杠铃卧推、平推等。

杠铃卧推。平卧, 以最大重量的70~85%的负荷强度为宜, 具体的按个人的情况调节, 双手用力向前上方推出, 推出去要快, 然后慢慢收回来, 主要是爆发式用力。注意控制运动量, 还有训练的间歇时间, 手臂的向上牵引对起跳时有很好的顺带作用, 能提高弹跳的效果。

杠铃平推。站立端正, 两脚与肩同宽, 眼睛看前方, 双手握紧杠铃向前方平推, 推出和收回都要快, 动作连续快速。

高翻挺举, 两脚开立, 以最大重量的60~80%的负荷强度, 双手下垂握紧杠铃, 然后用力向上翻转, 同时两脚从开立跳成前后站立, 双手把杠铃向上举起, 最后慢慢收下来, 也是爆发式用力。翻的时候要快, 翻了之后可稍微停一下, 向上的动作要迅速。

俯卧撑, 下去时做稍微的停顿;引体向上, 上到最高点时用力拉住, 稍微停一下, 这样锻炼的效果更好。

(4) 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训练的特点:在充分发展了篮球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 这只是单纯的提高了篮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 如果运动员想要在训练及比赛的时候更好的发挥其的弹跳能力, 做到随意性和多样性, 还要充分的发展和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身体柔韧能力, 良好的柔韧素质可以更好的控制好人体的上下肢及腰腹协调用力。

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体前屈:两手紧握两脚踝部, 上体缓慢用力向下压;直立压颈:并腿直立, 手放体侧, 头分别向前、后和两侧压颈, 要尽力向下压;分腿站立侧向振臂屈体:两腿分立与肩宽, 分别向两侧屈体, 屈体时一手屈肘扶于腰部, 另一手从头上绕过向异侧振臂;并腿跪立上体后倒:并腿跪坐, 上体缓灵活性。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的弹跳与其他运动项目的弹跳有着明显的差别, 所以要根据篮球运动的弹跳特点选择正确的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练习。下肢力量的发展在其中处于最重要的作用, 而股后肌群在起跳时有协同伸膝的作用, 不能忽略发展股后肌群的力量和伸展性。同时还要注重运动员腰腹力量、肩部及上肢肌肉力量以及运动员身体柔韧素质的训练, 并且要注意训练方法的选择, 训练次数及训练强度的合理安排, 以科学的合理的训练方法全面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

2、建议

(1) 大力量训练的次数一个星期安排2~3次, 注意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坚持长时间、不间断的系统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2) 负重快速屈膝起一般以半蹲练习起为主, 深蹲练习为辅, 加上提铃抓举、提踵等力量训练来发展伸髋、膝、踝等肌肉, 每次训练安排每项5~8组, 训练量可按个人的情况调整。

(3) 负重练习以最大负重量的80%为负荷强度适宜, 练习时用大重量, 做的次数要少。在负重练习中, 部分慢肌纤维可转化成快肌纤维, 快肌纤维的增多有助于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增加下肢肌群的力量。

(4) 进行负重练习要合理安排负荷量,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循序渐进, 随肌肉力量的增加, 逐渐增加负荷量与训练强度, 防止伤害事故。在负重练习期间和练习后要穿插放松性的练习, 使肌肉富有弹性, 这对于发展爆发力有积极的作用。

(5) 跳深练习, 从60cm开始到不超过110cm高度跳下。这个练习消耗的能量大, 所以次数不宜过多, 可与中等重量的杠铃相结合去进行练习。

(6) 速度训练一星期安排2~3次, 要特别注意运用小力量训练手段增强大腿后侧肌肉群的力量。跳跃练习时, 负荷的强度要依篮球运动员的体能做好调整。训练中, 同一个部位的跳跃练习不可太多, 要循序渐进地加量。

(7) 负重练习也可做短周期的训练, 一般以八星期为一个训练周期, 注意训练量的合理安排, 避免增加过多慢肌的体积, 从而减弱爆发力, 可结合做短时间 (10秒内) 短距离跑的练习, 提高肌肉的反应速度。

(8) 注意避免前后两个的力量训练都是针对同一肌群的练习, 这样会让肌肉得不到有效的恢复, 反而加速肌肉疲劳甚至发生肌肉损伤。

排球运动员弹跳训练 篇10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法

1 对篮球运动员的弹跳特点的分析

1.1随意性

篮球比赛要求运动员能在各种情况下跳的高、跳的快、连续跳、滞空时间长、空中动作变化多。要发展爆发力,必须增大肌肉的收缩力量和工作距离,缩短工作时间,力量训练时,要以小负荷的机械作快速运动,在不降低速度的情况下,逐步增大负荷提高肌肉收缩力量。力量的增大能增强对技术的控制能力,所以在平常训练中,不但要在技术上下功夫,而且还要特别在增加爆发力、提高肌肉收缩速度上下功夫。

1.2多样性

篮球的起跳方式多样性,行进间单、双脚的起跳,原地双脚起跳,几乎包括所有的起跳方式。

2弹跳力的训练方法及原则

2.1 弹跳力的训练方法

2.1.1力量练习训练法

发展力量的手段主要是负重练习,其效果好坏决定于负荷强度、重复次数与组数、练习持续的时间与间歇时间。发展力量耐力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负一定重量或不负重的极限重复练习和循环练习,专门的力量训练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肩负杠铃半蹲起、肩负杠铃半蹲跳、负重全蹲起。

2.1.2 速度练习训练法

速度训练也是提高弹跳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超过30米的各种距离冲刺,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发展大腿后肌肉的力量和伸展性;控制跑的次数和间歇,发展肌肉的非酸性无氧供能能力。速度练习改善了神经中枢兴奋与意志相互转化的灵活性,提高了肌肉收缩速度,因而有助与爆发力的增长。短跑中最大缓冲时(蹬伸开始时)的膝脚一般大于135度,因此,跑的每一步蹬伸,股后肌群都是参加了工作的。

2.1.3 跳跃练习训练法

用跳跃来发展弹跳力,它的效果最好。因为它是行为与目的统一体。它可以提高快速力量,可以提高全身瞬间的协调配合用力。跳跃练习与比赛情况相一致时,有利于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比如可以进行半蹲跳、蛙跳、台阶跳、脚尖跳、纵跳。进行这几种跳跃练习时,股四头肌、臀大肌和小腿三角肌协调作用,弹跳力只要取决于这三种肌肉力量的大小。同时上肢摆臂调节身体平衡,而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弹跳平衡是很重要的。所以,练习弹跳的同时要协调身体平衡。 在起跳时,膝关节的角度一般处于135度左右蹬地较为有力。以为这个角度的股四头肌的力量是较大,而蛙跳的台阶跳的起跳角度也接近135度。半蹲跳、纵跳、脚尖跳、蛙跳、台阶跳练习要选择在兴奋状态时进行,因为这时运动员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涨,心输出量大,各种机能处于良好状态,有利于发挥最大机能。

2.2 训练遵循的原则

2.2.1 全面发展原则

负责专门运动的每一个肌群都要进行全面的力量训练,使运动员各个部位的肌肉都得到锻炼,为专门技术训练断定良好的基础。

2.2.2 共同作用的原则

把力量素质的发展与篮球技术动作的完善和机能提高结合起来,在发展力量素质的同时,达到即提高肌肉工作的协调的调整的整体系统。

2.3.3 系统训练原则

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计划具有很强的阶级性。一般分为:基础阶段(平时训练3~6周);提高到大力量阶段(1~3个月);发展肌肉耐力阶段(2~4个月)保持力量阶段(赛前1~3周);结束阶段(赛后一周左右)。总之,力量训练计划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在全年训练阶段都需不断变化。

3发展力量应注意的问题

3.1 训练重要采用大负荷与循序递增负荷

力量训练中采用的负荷不同,其效果各异,合理安排。练习时动作要连贯不能停顿。训练要避免单调枯燥,要手段多样化、趣味化,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可以适当的结合专项,以及采用比赛和游戏中跳跃训练手段和综合训练手段,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创新一些训练手段,以次适应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今后的专门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超量恢复

运动中大量能量物资消耗,运动停止,分解代谢居次要地位,能量物质合成开始恢复并超过原来体内能量物质含量。

3.3 力量训练要系统科学安排,不间断

运动员在下一次练习开始前,中枢神经系统又再度兴奋,机体内物理化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中和,能保证下次练习的能量供应。间歇时间的长短主要和练习持续时间有关。一般说,练习持续时间5~10秒,各次练习间休息时间1~2分钟,组间间歇2~5分钟;若练习持续时间10~15秒,各次练习间休息3~5分钟,组间间歇10~20分钟。

4.结论与建议

篮球运动员的弹跳与其他项目运动的弹跳力有很大差别,在比赛中双脚起跳占整个起跳的80%以上。提高伸膝肌、伸踝肌的向心收缩力量和速度,同时,加强这些肌肉离心收缩力量的发展,提高股后肌群的力量和伸展性,上肢和躯干力也就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用大质量发展下肢力量应以负重浅蹲起为主,上肢和躯干以提铃、抓举为主来发展全身肌肉力量。用30米以内各种断距离冲刺提高肌肉灵活性和收缩速度,发展股后肌群力量和伸展性,提高肌肉非乳酸性无氧供能能力。

大力量训练的次数每周至少两次,不多于4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常年进行,不可间断。每次训练课应安排合理的组数,每组次数和质量变化的基本规律是由轻到重,最后一组一定要达到极限。速度训练不用天天练,每周3个课时既可。还有特别注意小力量训练手段增强大后腿肌肉群的力量。在选用速度练习的强度时,要依运动员的体力而定。在一次跳跃训练课上,一个部位的跳跃不要重复太多,要多个部位进行练习,还要循序渐进加量的原则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大海.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谈篮球运动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4.(06).

[2] 屈正.中学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探究[J]时代贸易(中旬刊).2008.(5).

上一篇:中美气候合作下一篇:中国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