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备课的艺术

2024-06-14

中学语文备课的艺术(精选十篇)

中学语文备课的艺术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备学生,备课文,备单元,备方法步骤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由于语文学科知识包罗万象, 并且融抽象、形象、逻辑的多种思维形式为一体, 因而决定了必须从知识、思维的“多元化”角度进行教与学, 也决定了教与学的难度和复杂性。因此, 一个语文老师不可能盲目、随意地匆匆拿起课本上讲台敷衍一番。道理如同“演戏”, 要使观众达到入情、入境、入妙的境界, 起到思想、艺术的熏陶教育作用, 首先要有艺术性的“剧本”, 再在演员本身素质基础上进行反复研习排练, 才能有绝佳的演出效果。教学固然不雷同于演戏, 但教育与被教育的双边关系是相似的, 如果教师是“演员”, 那么“教案”就是“剧本”, “教学”需要“教案”作指导, 如同“演员”需要“剧本”指导那样。无论是有形可见的文字设计, 还是成竹在胸的质疑、释疑的构想, 在教师的教学思维中形成的有形和无形的完整的教学网络, 这便是“教案”的综合体, 体现了老师在教学前的“排练”准备功夫。循着它的指导, 再通过教学语言传递, 情感和思想交流, 产生知识信息的“共振”,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领会, 将知识信息贮存起来。这就是“备课→施教→反馈接收→领会存储”的基本教学定式。

当然, 近年来语文教改偏于“教学”方面的研究, 确也寻出了许多行之有法、施之有效的经验。但为使教改更深入、更全面, 笔者认为语文教改仅停留在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上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该把“备课”的科学化问题纳入教改的范畴加以探讨。长期以来, 我们常把“备课”狭义地理解为就是“备课文”“抄教参”, 这种“依样画葫芦”的认识和做法是单一、片面的, 殊不知“备课”也是多方面的综合加工的过程。笔者认为, “备课”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备学生”, 即“吃透学生”。吃透学生, 有利于“因人施教”, 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 收到预期效果。“备学生”就是要对他们的学情兴趣、基础知识状况、学习习惯和方法、求知心态 (心理特点、思维差异、对教学的要求等) 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为使“教”与“学”尽快适应, 笔者通过作文和交流思想的办法来达到。新生入学后, 笔者先后布置过《我这样学语文》、《我对语文教学的建议》、《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等作文, 既可以从中多方面地了解学生情况, 甚至还可以从中得到前几任语文教师好的经验和方法。确有见地的学生就及时找他们交流;其他学生, 则利用茶余饭后时间与之交换意见。至于他们文章中谈到的各种教学上的瑕疵, 则力求避免, 不断完善, 这样才能使自己跳出“自我”的小圈子, 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

二是“备课本和单元”。即教师要站在“语文新课标”和“学生实际”的高度来统观、比较、分析全册、各单元文章, 总体上有个难、中、易的大体印象, 初步确定出该册及单元的重点难点, 为全册教学定下基调。现行语文课本, 大多是按文体分单元。我们的这种“备”, 便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哪些单元、文体、篇目、知识点是学生较为生疏、困难的, 做到心中有数。宏观的统揽, 有利于微观的设计和确定教学步骤、方法, 以合理安排时间, 适当调整教学秩序 (单元先后教学顺序) 。

三是“备课文”。它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宜在上述两者基础上进行。有前两者做基础。“备课文”就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 它更“实”, 实在“教案”体现很强的知识性, 并在此指导下去质疑释疑、传授知识, 达到教学目的。教师根据好、中、差生的实际情况使那些深、难、易的知识各得其所, 化整为零, 使学生学到知识, 提高技能。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生学习是如此, 老师“备课文”也是如此。“吃透课文”需要老师多读、熟读课文, 在此基础上再去借鉴教学参考书, 加进自己的见解去拟写“教案”, 又在“教案”引领下去细读、熟悉、理解领会课文, 烂熟于心, 教学就会有居高临下、驾驭自如的心理状态。教学参考书是“备课文”的得力助手, 但不能不求实际地去照搬照抄, 而只能以它为依据, 再根据学生和课文的实际加以选择、增删和调整, 写成切实可行的“教案”, 使之对教学的指导恰到妙处, 更具科学性。

四是“备方法步骤”。这体现在教师如何去科学地组织、实施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上;体现在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质疑解疑、获取知识的技巧上。有科学的方法, 教学就会如虎添翼, 游刃有余, 一些知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教无定法, 备课就要备出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方法, 要根据“传、授、教”的需要, 因人因材而异地去精心构想设计教法, 诸如如何入题入意、如何质疑解疑、如何点化思想、深发开启, 都需体现特有的方法和技巧, 而不应是平淡的说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 需在“备”的过程中深思熟虑, 妥善设计, 力求采取最能激发学生兴趣, 最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最有利于学生学懂、掌握的方法。由于教师的素质和风格不同, 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会各异, 但只要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仍不失为科学、独创的好方法。

在备课与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须牢记:教给学生以知识, 只能利益于现在;而教之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技能, 却能利益于永远。所以, “备方法步骤”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此外, 在备课过程中, 尤其要重视学法的设计, 使教案成为既是“教”的方案, 又是“学”的方案。

浅议语文教师的备课艺术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备课 艺术 精神面貌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53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学者,他有生之间严谨治学、勤谨做学问的态度影响和感染着今天无数的教育工作者。针对教师备课的重要性,季羡林曾经说过:“备课事关教师的学术良心,因而我等当认真看待。”的确,备课作为教师教学的前奏阶段,时刻考验着教师的学术良心和教学艺术。一句话,一名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将备课、教学和课后反思一以贯之的教师。新的时期,教师不仅要在知识的层面认真备课,还应该在精神状态、教学心理等方面有充足的准备。本篇文章即针对初中语文教师的备课艺术,浅议本人的教学心得和有益经验。

一、知识层面的认真准备

知识层面的备课是最基本的备课内容,其中不仅包括教师对教材的全面把握,也包括教师对相关教学素材的有效引用。

1.多层次把握和准备课本知识。

课本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依托,教师在研究课本知识的时候要坚持从不同的层次把握和分析。以往的语文教学,教师都围绕着课文的中心思想、主旨大意、修辞手法、重点字词等几个固定不变的方面进行备课。其实,尝试着新型的多层次备课模式可能会带来焕然一新的教学局面。具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的多角度理解。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比如说在课文中心思想的界定上,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历史背景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固定的答案,而应该尝试给学生传授更多合理的想法和结论。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还能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2)教师尝试跨学科的方式去宏观把握语文教材。学科与学科之间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尝试跨学科模式其实也许可以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比如说将语文知识与历史知识穿插对比,往往可以有效充实教学素材。当然,跨学科研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相对扎实的多学科知识基础和机敏灵活的思辨水平。

2.悉心查找相关的教学素材。

教师备课的时候单纯研究课本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课本由于编撰的问题在信息量上相对单薄,所以还应该在备课的时候积极查找相关的教学素材和资料。除了翻阅书籍,也可以恰当地使用网络资源。教师准备得越充足,教学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厚,教学效果自然也更好。因此,悉心查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是教师必须认真执行的一项教学艺术。

二、精神方面的积极准备

教师教学时的精神面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一个精神状态饱满、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师往往能够更好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一个不注重自身教学状态的教师,不但教学效果相对低下,还很可能将自己的一些负面的情绪带到课堂上,给学生带去同样消极的影响和误导。

1.用饱满的热情迎接崭新的一课。

教师的精神状态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为了给学生传递更多的正面能量,也为了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教师在上课之前也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调整努力用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迎接每一次崭新的课程。最重要的是,教师不要把一些生活上的负面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板着一张脸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子不仅会极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不愉快的课堂基调,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待教学不专业的态度和较低的心理素质,最终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总之,教师在上课之前不仅要准备好教案,也要准备一份好心情。

2.应对课堂情况的较强的心理素质。

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共处的环境,也是容易产生较多问题的一个空间。学生在课堂上说话、跑神等都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教师面对一些突发的状况手足无措的话,不仅说明教师的教学艺术有待提升,也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应该建立较强的心理素质,以有效应对一些课堂状况。

三、将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研究作为备课的一部分

传统的教师备课,主要做的都是知识层面的准备工作。但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紧密相关的。一来,教师的教学设计得再完美,离开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都是纸上谈兵。二来,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语言能力。因此,在备课的时候,应该严谨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认真研究和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需要。

1.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毫无疑问,每一个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会格外上心,学生作为一个比较感性的群体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话,是难以取得实际的备课效果的。因为教师备课备得再精彩,都不如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故事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最佳的备课模式就是充分参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备课的时候有效穿插相关的知识内容。要想做到这一点,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兴趣无疑是重要的前提。因此,教师首先要利用課上课下的时间有效获知学生的兴趣究竟是什么。

2.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影响学生学习好语文知识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也是教师要真正重视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模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更渴望有足够的舞台展现自己的才能。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也要更多地增加一些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尤其是一些能够展示不同学生学习才能的环节。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不仅会倍增学习的信心,也可以进一步提升相应的潜能。这样的备课才是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和心理需求的完整模式,也是真正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的备课方式。

中学语文备课的艺术 篇3

一、中学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备课组活动形式简单,内容单一。备课组活动主要是为了集合各年级语文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实现教学成果的交流。但是很多学校的语文备课组形式简单,仅仅是将各年级语文教师集中到一起进行语文教学的备课活动,备课活动的内容也没有涉及与教学、科研、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相关的备课交流,另外,科学合理的语文备课组活动应该将学生也容纳进来,但是由于学校的语文备课组活动仅限老师参加,在活动形式上并未起到新的改善效果,无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真正交流,使教师不能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需求。

2.备课组活动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一个完善科学的备课组活动制度,更有利于中学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备课组活动中不会出现违规行为,但是,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才能更加激励教师在备课活动中认真表现,将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置于相关的制度管理之中。虽然有的学校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并没有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执行,甚至到最后已经流于形式。

3.合作与竞争机制有待改善。中学语文备课组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老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现在的教学竞争激烈,教师的职称评定也与相关教学成果直接挂钩,导致备课组的教师活动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活动初衷,老师之间不是在真正的进行经验交流,而是相互防范,保留自己认为优秀的教学经验,从而使备课组活动名存实亡。并且,在语文备课活动中,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经常把自己的教学位置视为备课组中的权威,很少听别人的建议,也不支持青年教师的创新教学方法,导致备课组活动的交流受阻,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规范中学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的策略分析

1.优化备课组的内容与形式。传统的语文备课组活动主要是将各年级语文教师集中到一起进行备课办公活动,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的备课活动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语文备课活动不仅仅局限于集中办公模式,应该将备课组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丰富语文备课组的活动,比如,集中语文教师听取学校的优质课程,积极组织青年教师试听老教师的语文教学课程,深度挖掘新进教师的教学潜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模范作用,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组织研讨会议、开展校外或本校培训等形式,努力丰富语文备课组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积极性。

2.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在语文备课组活动中,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将影响备课组活动的整体积极性,所以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予以督促改进。比如,在备课组活动中实行签到制度,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备课组活动的必须有提前请假的证明,在进行研讨会议是不能看其他书籍以及聊天玩游戏等,另外,为了激发教师参加备课组活动的积极性,可以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将年终考核与平时的备课组活动表现相关联,促进语文备课组教师在活动中主动发表意见,为教学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3.建立学习型备课组,协调组员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竞争不应该成为语文备课组成员的主要目的,应该通过建立学习型备课组,号召所有的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学习,不断鼓励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并发挥老教师经验丰富的优势,形成青年教师与老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语文备课组内的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提高中学年级语文备课组的教学教研成果。

中学语文教学备课之我见 篇4

一、备课可以深化教材

作为语文教学,应当以教材为依据。但是语文教师不能让自己的认识停留在表层上,而是要发掘课文的深刻内涵。先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再寻找知识的前后联系,最后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语文科每本教材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它不像数理化那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相对来说是比较零散的。对于这些知识,在备课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先讲哪些知识,后讲哪些知识,哪些知识该简单讲,哪些知识该详细讲,哪些知识要深讲,哪些知识可以浅讲。怎样讲才使学生容易接受。这些问题要解决,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备课,熟练教材,深入钻研教材。

二、备课要适应学习主体

备课,除备教材外,还要备学生。大家都说备课要“吃透两头”。一个是指教材,另一个是指学习主体——学生,备課过程中,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就算教材备得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语文的大纲是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语文教学宗旨、任务,构建了知识循环体系,也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等素质的一般规律。可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心理是变化着的,就算同一年级的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不同;同级的、班与班之间的学生语文水平也不同;不同地域的学生语文水平也不同。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在备课中深入细致地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个“备学生”也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备课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

备课过程中,就是教师不断充实知识,更新知识,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完善自我的过程。一个人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语文教师的认识不可能总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了掌握一篇文章及相关联的作家、背景甚至一个字等问题,往往需要翻阅很多工具书和报刊,有时为了弄懂一个自己没有十足把握的知识点,也需要向同级同科或其他学科的老师请教,为了确定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就要吸取别人所长。

四、备课可以适应教材的变更

对于新的教材、新的单元、新课文,自然需要认真备课,而旧课文在新的形势下,也具有新的现实意义,需要做新的注释。这当然也要求认真备课。同一教材,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谈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篇5

教师讲课所用的语言虽属日常用语,但又不同于日常交谈。教学用语既要有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学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语言环境中,使之受到教育和感染,是语感训练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如果教师用语形象生动,就会激起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兴趣,就会如同春雨般细无声地滋润学生。在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个班许多学生身上可以找到任课老师的影子,这是因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效仿了自己长时间面对的老师。学生在“善言”老师的引导下,往往对课程更感兴趣。一位教师《让世界充满爱》的导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 爱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字眼,也是文学家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 它如清泉般甘甜,如朝阳般温暖,如大海般辽阔……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怜悯之爱、崇敬之爱……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对国家……是真诚? 是崇高? 是偏私? 是狭隘? ……你身边有爱的故事吗? ”一番如诗的语言,听者为之动容,怎能不引起学生的感触呢?

二、运用亲切、平等、贴近生活的教学用语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育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学习者的特性,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其发展,真正正视人的价值。因此,语文课堂也应体现师生平等、和谐互动的关系。师生对话不再是问答式,应多用“交谈式”、“讨论式”,引导语言要亲切、平和而又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敢说、爱说,学生在充满人情味的课堂上自然会兴趣盎然了。如今,在课堂上常听到的是“你喜欢哪一段? ”“你能读一读给我们听吗? ”“请同学们去收集一下有关资料,咱们一起分享,好吗? ”“请你说说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在这么有亲和力的语言中, 学生发现语文学习其实就是自己生活、学习的体验、感想,很少有学生会用“不知道”来抵挡“朋友”间的交流。

三、 运用肯定、 赞赏的语言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很重要,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 这正是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如“你说的真不错! ”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又如当某学生被提问时答案与正确答案有出入时,教师亲切、和蔼地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 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然后对全体学生提醒说:“大家也好好想想看,其实这个问题换一个角度考虑很简单嘛! ”这时,那个同学往往会成为第一个抢答者, 其他同学也会纷纷踊跃思考。这种“评语”既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又鼓励了群体,也促进了课堂提问的尽快回答。

四、适当运用体态语,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强化教学效果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6

但在教学工作中, 我们发现, 课堂提问常有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一、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有的教师问题提出后, 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有的是先叫起学生, 再问问题, 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 浪费了不少时间。二、提问的质量低而偏。有的教师提问, 答案即在问题之中, 无须学生回答, 缺乏启发性;有的提问零乱无序, 没有逻辑层次, 纯属信口拈来, 缺乏设计;有的问题本身矛盾, 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三、提问的目标不明确, 盲目性、随意性较大, 与课堂教学体系联系不紧密。以上这些问题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缺乏积极性, 精神涣散, 无学习兴趣, 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可见, 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师驾驭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 确实成为当前语文教研的重要课题。在此, 本人以怎样运用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 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 而是让学生去“探索”知识, 在探索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知识的效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 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 是非能自辨, 斗争能自奋, 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职责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取出来, 开启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深入学习, 以尝试成功的喜悦。

如《登泰山记》首段:“泰山之阴, 汶水西流;其阳, 济水东流。”这句话的重点在于表示方位的名词“阳”“阴”, 课本提供了两字的注释, 但我没有问这两个词怎样讲, 而是让学生跳跃层次,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课文的语言环境, 请指出泰山的具体方位。”这就需要学生动一番脑筋, 认真思考, 仔细推敲, 探求结果。学生首先必须弄懂“山之阳”和“山之阴”所表示的地理位置, 然后联系“汶水”及“汶水”的具体方位, 推衍出泰山的方位。当学生思考出答案的时候, 脸上流露出一种豁然开朗、曲径通幽的喜悦之情。这个时候, 学生也较好掌握了“阳”与“阴”在山体中所表示的地理方位。这种启发性的教学方式, 使得课堂充满了趣味性,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 顺藤摸瓜“问”常新

坡度, 就是设计提问时,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 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 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如首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 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能力, 一步步加大难度, 提高层次, 让学生的思维向广度和深度扩展, 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因此, 通过先小后大, 富有层次地设计“问题链”, 打通学生的思路, 才能使学生有序地思考, 获得知识, 建立知识系统, 掌握学习方法, 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 起到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习热情的教学目的。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 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个高峰, 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面前了, 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三、提问要能激发兴趣, 思维灵犀拨点通

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 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 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 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 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 点燃灵感的火花, 开拓思维的空间, 所以, 学生有了兴趣, 才会精神振作, 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 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例如《祝福》的教学,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小说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 为什么却以“祝福”为题?学生接到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后, 不仅充满了兴趣, 而且会迫不及待地通览课文去寻找答案。经过仔细地分析, 认真地思考以及同学间相互交流, 不仅了解到小说的全篇情节是始终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四次年终祝福而展开, 而且了解了作者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实在是立意深远, 独具匠心。通过这种高质量的提问, 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一目了然, 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

四、提问要掌握好时机, 不愤、不悱不能问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 高质量的提问, 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 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 什么时候提问, 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提前做好提问设计, 对那些与课文主题思想联系紧密的, 应该巧妙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 就尽量不要提问。

在准确把握时机的同时, 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 在课堂提问中, 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 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 要等待足够的时间, 不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 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 等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做的优点是, 问题提出后, 留给学生回忆、联想、组织语言等的活动时间。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 教师也要耐心听答, 不宜插进追问, 打乱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学生如果答不上, 支支吾吾, 或答非所问, 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 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等“两个停顿时间”过后, 再在此基础上, 增加问题的内容, 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还会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并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另外, 提问的艺术还关系到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教态、课文的优劣等诸多因素。但提问作为一门艺术, 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 是不容置疑的。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篇7

一、思想审美性

中学语文教育的很大功能性在与向学生传输理解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 对于学生如何掌握并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位老师最应该着力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的审美性是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在当今世界, 泡沫化经济化越来越左右着文化交流、生产发展以及教育理想等各个方面的活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如何让学生杜绝在中学语文教育接受中的功利性、急于求成性、为考试而考试的弊端, 形成自己独有的思考模式和艺术鉴赏能力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众所周知, 教师职业道德和工作核心是教育学生, 诲人不倦。教师的对象则是万千莘莘学子, “教过”不等同于“教好”、“教会”甚至无法相提并论。按时上下课或者照本宣科, 按规定布置及其批改作业, 不能算作高尚师德的标准。在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激情的鞭策和催化下, 满腔激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 不仅关心学生思想和学习的相关情况, 更加注重关心学生性格与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 这不仅仅是为了一纸试卷, 也不是为了各种升学考试, 提高各种考试分数。考试成绩固然重要, 但是形成行之有效的理解力和鉴赏观察力更是当今学生应该加强的重点。

二、语言优美化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依赖语文教育的革新, 语文教育的革新和优化应该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尝试着把每个学生视作教育的目的, 注重的是人的培养而非低等的动物式的咬文嚼字训练, 从而达到一种既关注个人技能提高又强调了全面素质的效果。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不能墨守成规, 而要具有生产性;要与学生相关经历和经验关联, 并不是指导我们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 学生对于教师的语言较为脱离, 反而过度关注教材当中的边边角角。对于书本的熟悉和掌握固然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环节, 但是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理解老师的语言特点, 或者无法真正进入课本当中所传递的真正有价值的语言环境, 而是一味地关注难字异性字, 是不是逐渐背离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化的, 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去接触原始材料, 通过大量的语文教育中独特语言的具体实践和实用形式, 掌握具体的语言规律。学习语文中的优美的字词篇章,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扩大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接触范围, 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从而使学生志存高远。

三、方法创造性

自古以来, 我们的祖先们就创下了很有效率的学习方法, 孔子的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等更是为我们的以后的学习提供了优秀的学习方法。但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让其找到自己学习的兴奋点, 并且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则是现在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更加要侧重发展学生心灵中的人性闪光点。让学生积极走进文学作品, 深刻解读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以及浓厚的文化积淀;让学生学会找寻榜样的力量, 学习优秀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品格, 深入渗透古代先哲的智慧结晶, 成就自我人生, 实现自我梦想的最高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各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方法诸如, 诵读课、演讲课、说读课、读写课、欣赏课、辩论课、讨论课、活动课、创作表演课等等, 以有效地唤起学生独创性的表现欲望, 激活学生“我要学”的乐趣。

四、手段先进化

现今教学技术发展迅速, 在语文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潮流, 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逐渐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 动用影视图像等科技使得语文课本动感化、形象化, 让逐渐步入读图时代的学生能够图文并茂地了解和掌握美文中的艺术性, 在图像和影响还有配合老师讲解的几重作用下逐渐找到自己学习的重点。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题, 给他们艺术性的展现, 动用现代手段, 让学生张扬个性, 并且直观深入直击他们创造力的脑部神经。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去“异想天开”, 去质疑, 去争辩, 去创新, 让思想在碰撞中闪烁着智慧火花。

综上所述, 语文教育进行艺术化革新刻不容缓。法国作家卢梭说过:“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 首要的一件, 即教育人的事业。”教育的改革应居现代社会改革之先, 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转变语文教学中的程式化和格式化的教学模式, 逐渐走入新时代的新的艺术审美性的教育方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目前应该进行的当务之急,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小翅膀, 进入艺术审美的华丽殿堂。

参考文献

[1]赵云锋.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其价值[J].青年文学家, 2010 (5)

[2]刘鹏远, 孙铭.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找寻[J].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研天地) , 2009 (9)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堂艺术 篇8

一、建立一定的课堂常规, 以保证课堂调控的灵活性和长期性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才能决定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良好稳定的课堂常规加上对课堂的把握度和持续坚持下去的培养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在学校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常常会在每年新学期开始时就把对课堂的管理要求灌输给学生。面对一切都是新的环境, 热情高涨的学生, 都会抱着新学期新开始的良好态度来投入学习中, 同学们的团结积极性在这个时候无疑是最大的。开学的这段时间里, 对于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应该在此时让学生们不仅仅是知道, 还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找到属于自己最佳的学习行为类型。相对来说, 在适应了一个新环境之后的任何较大的改变都会让学生无所适从, 这样就会降低教学效率。因此, 教师都会未雨绸缪, 这也证实了先把课堂常规确定好了再进行教学是有道理的。课堂常规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会对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发挥良好的作用。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把课内所学的不仅仅限制于课堂, 更应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取得优秀的教学成果就必须不断坚持对课堂常规的培养, 巩固对课堂掌控的能力。只有把这种规章制度深植于学生的意识里, 才能一步步引导学生对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判断认知。

二、控制教学节奏, 讲究“疏”与“密”技巧

自然生命成长的节奏是循序渐进的, 我们必须遵守它的规律, 否则会适得其反。对于语文课堂这种带有诗意和美的环境下, 自然的规律在它身上也体现出了同样的道理, 之所以产生各自不同的教学效果在于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恰到好处的进行才能对教学产生正面作用, 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并且能够切身感觉学习的乐趣, 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或者意见来适当调节把握好那个度。

一个乐队的指挥是这个团队的核心, 但是只有每个乐手配合在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演奏出最动听的声音, 这样才算是成功的。教师就像“乐队中的指挥”一样, 不但要指挥好, 而且要知道学生这个“乐手”的课堂反应, 通过交流沟通才能指挥调整好自己的教学节奏。带有立体乐感的课堂艺术是大师们完美构建的板块的最好写照。这种境界得归功于教学板块, 它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灵活感、动态感而又不失流畅。树立课堂教学的节奏密度意识就必须掌握“疏”与“密”的技巧。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掌握那些自己可以理解而并非重要的内容, 类似于用诵读来代替细讲这种给学生粗犷但是发挥空间很大的方式。对于那些重难点就需要加大讲解的攻势, 就像给人视觉效果冲击很大的画作一样, 下笔细致且上色鲜艳, 这样才能做到面面俱到。如果粗放式的教学而不考虑轻重点效果只能事倍功半, 分清可教可不教, 选择性的教学才是最明智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教师用一颗自由的心去呼唤另一颗自由的心

心灵的自由才能蕴涵出伟大的创造力, 而新课程的标准就给学生提供了创造力的环境。让交流中的智慧彰显出来, 让感情能够完全融入进去, 才能得到心灵的释放, 这就是语文的魅力。只有教师的内心是自由奔放而博大的, 学生才能找到语文课堂中的心飞扬。教师也需要个性, 只有拥有了心灵的自由, 那些泛滥的教师权威、教参权威、名家权威才会没有绝对的立足之地, 这种老师才是学生需要的。把自由博学的思想教于学生, 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会他们如何思考判断, 敢于怀疑钻研, 发出属于自己自由的声音, 这不仅仅是学生能学到的, 也是拥有人文精神的教师身上才有的那种不畏世俗、探求真理民主所散发出来闪亮的光辉。古板的教学方法是不会长久的, 只有适当的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教师只需要发现利用学生原生的那种感觉, 以及成长中体验到的知识适当引导, 碰撞出更大的思想火花, 而不是硬生生地把所谓的标准答案、考试内容死搬硬套到学生脑子里, 只有灵活的调节好, 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教师不需要设定那些条条框框来禁锢学生, 让他们发挥奇思妙想, 不是为了答案而学习。更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体会学习的快乐, 这是任何教学模式都无法企及的, 让学生最灿烂的青春不再耗费在无用功上, 让学生最宝贵的青春活出不同的精彩。

摘要:传统僵硬的中学语文课堂调控模式使课堂出现了单一方向的输出和被动的获取, 忽略了学生是主体这个重要问题, 这是明显的专制型教学方式, 教师只有提前进行课堂情境的常规准备和突发情况调整准备才能把灵活性真正带到课堂里面。在把握好课堂节奏和进度的同时, 把有利的因素结合起来,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提高自己课堂掌控能力的同时把课堂教学艺术体现出来。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引导艺术 篇9

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引导。对此我们提出了课堂引导的“六种方法”。

“六种方法”指的是:趣闻典故法、诗文箴语法、音乐图片法、知人论世法、诱导质疑法、实践活动法。

一、趣闻典故,顺势妙用

同学们所知道的许多神话传说、典故佚事、科学趣闻等无不与教材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对学生是极富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我们可借用这些作为进行课堂引导的良好素材。比如在讲解《兰亭集序》中“放浪形骸”一词时,适时引入作者王羲之因之被招为“东床快婿”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激活语文课堂。

这种引导设计得巧妙,就能起到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兴趣之功效,它要求教师据教学和学生之实际,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短的时间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其情,引其思。

二、诗文箴语,创设情境

在课堂中巧妙引入诗文佳句、名言箴语,不失为语文教师试图“唤醒”学生、“唤醒”课堂的方法之一。诗文箴语是浓缩的知识,其内在的精华往往令人咀嚼不尽,觉得意蕴无穷。设计教学环节时,如果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更能使之受到艺术的熏陶。

如介绍《过秦论》的作者贾谊时,可以引用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教师点拨此诗写了贾谊貌似受恩实则不遇的悲剧命运。扣住这条线,教师再动情地简介作者生平的主要事迹。经此番介绍,学生对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贾谊产生了深切的同情和惋惜,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不少。

三、音乐图片,引人入境

新的语文教育观念就是要改变中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促使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喜爱音乐、学唱歌曲是中学生休闲、娱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能见到不爱学习的学生,但很少见着不爱音乐的孩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作为辅助手段,它们那超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举音乐为例。如《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告别诗,这首诗形式整齐,音节和谐,语言优美,配上钢琴曲《爱之梦》,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归去来兮辞》配以古筝《寒鸦戏水》,配乐朗诵,声情并茂,学生仿佛回到了当年陶潜采菊隐身的南山之下。教学《故都的秋》,把钢琴曲《秋日私语》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配乐诵读涵咏,想象“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的意境,进而感知故都的秋那清、静、悲凉的特点,也就为把握主旨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四、知人论世,以情激情

在讲授新课时,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文本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如作者身世、社会背景、写作环境等内容,更能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题。

在上《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讲解作者马丁·路德·金的身世背景和当时的美国人权状况,特别是美国黑人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相信学生就会充满阅读兴趣,把握这一篇演讲辞的内容和主旨,从而让教师授课水到渠成。另外在学习苏轼的“两赋一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也可适当介绍苏轼一生不幸的“三起三落”(苏州、黄州、儋州),尤其是在被贬黄州期间,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和生命危险的时期,但却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脱胎换骨”(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从此达到更加豁达与洒脱的人生境界。这种“知人论世”,有助于学生把握“两赋一词”的主旨与情感。

五、诱导质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通过巧妙设疑,制造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充分思考,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接近尾声时,教师提出疑问:你认为荆轲究竟是刺客还是英雄?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似乎对这个问题表现出深厚的兴趣,纷纷提出个人的意见和看法,甚至有两位同学为此争执起来。然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表现再归纳总结:从个人行为来看,他是英雄;从历史发展来看,他是刺客。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探求气氛极浓;又让学生学到了教师尊重知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释疑能力,需要我们研究探索,寻求规律,掌握方法。

六、实践活动,耳目一新

学生对新的东西总是特别感到新鲜有趣,我们充分利用这种求新心理,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欣赏中与课文产生共鸣。

必修四第一单元是一个戏剧单元,有《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三篇课文。学生学戏剧作品有一定的难处,平时见得少,戏剧常识和分析方法也了解不多。为了达到实用而又别开生面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打破常规分析的教法,结合“五四”青年节活动,选择一课安排学生演一场戏。把全班学生分成导演组、演员组、舞台设计组、表演评议组。教师将所有的有关材料全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精心准备,然后演出。学生成了导演,成了角色,成了评剧人,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了演出活动。

由此可见,教师的引导是课堂深度学习的核心,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只有引导得当、得法才会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快乐,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获得全面发展,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谈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篇10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的目的, 在于启迪学生思维, 诱导学生学习。那么, 如何把握适宜的时机和方法进行提问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做了如下探讨。

一、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评价学生、检查学生, 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起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思考, 集中学生在课堂听讲过程中的注意力等。因此, 教师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不能随意发问, 更不应让一些无聊的、毫无意义的问题充斥课堂, 这不但无益于课堂效率的提升, 还会使得学生对于课堂提问产生漠然乃至厌恶的情感, 因此, 我们在发问的时候, 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譬如在讲授《孔乙己》这篇文章时, 笔者首先在黑板上写下题目, 让学生齐读了两遍, 然后提问:“本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他姓甚名谁?”这一个简单的问题从孔乙己的姓氏和名字入手, 让学生展开深刻的思考, 对于其挖掘课文主题, 理解人物形象内涵, 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 摸索出一个清晰的线索, 都能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又如鲁迅的作品《故乡》, 笔者在讲授其中的人物形象的时候, 就从杨二嫂和闰土对于“我”的不同称呼入手, 提问杨二嫂称“我”为什么, 学生说“贵人”, 而闰土呢?学生说“老爷”, 从中我们便可以窥见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于具体社会角色的认知程度, 能够瞥见闰土的麻木与愚昧, 瞥见杨二嫂的势利与恣睢。从这一称呼入手, 我们顺藤摸瓜, 很好地解决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有人常讲, 鲁迅的文章对于当今的中学生来讲晦涩难懂, 对于我们教师的讲授技巧有着极强的挑战力。笔者以为, 只要我们找准出发点, 掐准命门, 就能够顺利解决问题, 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从上面这些例子来看, 教师只有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的提问, 以点带面, 扣重点, 破难点, 才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先易后难

在课堂提问中, 我们还要注意从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出发, 使问题的提出难易适中、深文浅问、浅问深究、直事曲问, 使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因为, 题目过易, 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与轻视的心理;题目太难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 无从回答, 影响思维的积极性。因此, 在提问过程中, 我们要像《学记》中所说的那样“善问者如伐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处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这就是说, 我们教师在提问题时, 要像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 先从易砍的地方砍起, 随后再砍木材的关节。如教学《月光曲》一文, 对“陶醉”一词教师可通过三个步骤来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牢固掌握、正确运用。教师首先提问:“听着贝多芬弹奏美妙的乐曲, 兄妹俩怎么样了?”让学生准确地找出“陶醉”一词, 再从工具书中找准词义。接着加深问题难度:“兄妹俩为什么被‘陶醉’了?”此问题较灵活, 又无固定答案, 可引导学生把词放到课文中去理解体会。经过思考、议论, 学生反馈出的信息是:兄妹俩生活贫苦, 又渴望亲耳聆听到贝多芬的亲自演奏, 当他们的希望突然变成了现实时自然就陶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了。最后提问:除课文中的用法外, “陶醉”一词还可以怎么用?学生经过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 反馈出来:美丽的景色、精彩的节目、动听的故事等方面都可用上“陶醉”一词。这样学生就很牢固地掌握了该词的词义及运用范围, 再要造出完整通顺、具体的句子就水到渠成了。

三、教师要注意倾听

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是一门艺术, 同时, 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也是提问艺术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 要想达到有效评价的效果, 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回答的时候注意倾听, 以便在他们回答之后有的放矢地进行评价, 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譬如在教学《合欢树》的时候, 有的学生认为, “‘我’小时候对于母亲的唠叨不理不睬, 还有长大瘫痪之后对于母亲的大吼大叫属于不孝的一种行为, 应当加以批评。”乍一听, 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细细分析, 便会发现, 这个答案其实暴漏了学生没有抓住文中的主题。这种说法未尝不可, 但作者更是想通过这样的回忆与咀嚼彰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亲的思念。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回答之后, 如果能够及时指正, 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将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四、深度

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提问时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 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 但课后反问学生有哪些收获, 学生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在教科书上, 学生就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成的答案, 有的学生就答非所问了。我们以《项链》一文中造成路瓦栽夫人的悲剧原因这一问题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原因有三, 个人方面的原因只是原因之一。关于个人方面的原因, 书中有许多描述, 很容易回答, 但只提问到此, 很显然深度不够, 结论不完整。那么, 还有哪些原因呢?阶级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表现在哪里?玛蒂尔德没有陪嫁的资产就不能认识有钱的体面人吗?跳舞时不是还有三个像路瓦栽那样睡在小客室的客人及他们的夫人吗?这些都说明了造成路瓦栽夫人悲剧的真正原因不单是个人性格所致, 还有深层的社会和阶级原因, 即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以金钱论地位的阶级。提问到此才有深度, 但深度还不够, 可联系当前中国社会现实提出几个问题, 如为什么要“两个文明”一齐抓?加强个人修养的意义何在?这样联系社会现实提问, 才真正有深度, 文章的借鉴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此, 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 使学生咀嚼有味, 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上一篇:高效液相色谱仪下一篇:高校行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