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鼻出血病人的护理

2024-06-07

重度鼻出血病人的护理(精选七篇)

重度鼻出血病人的护理 篇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3年5月我科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住院鼻出血病人103例, 男63例, 女40例;年龄18岁~75岁;均为单侧出血;实行过填塞止血治疗85例, 前鼻孔填塞63例, 前后鼻孔填塞17例。入院后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 无血液病或凝血机制缺陷病人。

1.2 治疗方法

103例病人均在局部麻醉下行鼻内镜电凝止血。病人取仰卧位, 用1%丁卡因加2%麻黄素进行局部表面麻醉, 持续15min。先在鼻内镜下取出填塞物, 用0.1%肾上腺素注射用水棉片收缩鼻腔黏膜3次, 每次间隔大约5 min, 在取出棉片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可疑的出血部位, 看清出血点即可用带吸引器的电凝头电凝止血, 至黏膜发白为止, 术后用红霉素软膏凡士林纱条贴敷烧灼创面。

1.3 结果

103例病人3个月内均未出现再次出血情况, 5例病人在手术结束4个月时出现出血, 经再次治疗后痊愈, 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来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的鼻出血病人之前大多有过鼻腔或后鼻孔填塞的痛苦经历, 因此对于再次填塞或手术治疗充满恐惧心理[7]。因此在术前需要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 耐心解释止血手术的重要性及鼻内镜下止血的优点, 此外, 在麻醉下行鼻内镜检查并行双击电凝止血, 痛苦小, 整个手术过程基本可以做到无痛操作[8], 从而消除病人心理负担, 使病人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配合手术。术前6h禁食, 做好各种检查,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各项功能指标。

2.2 术中护理

在手术时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如出现严重不适时需立即停止手术, 积极处理;此外对高血压及失血性休克病人, 应在术前进行降压或维持血容量等对症治疗, 并在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血压及病情的变化。在使用吸引器过程中负压不要过大, 操作要轻柔, 尽量避免伤及鼻黏膜, 密切观察血容量。

2.3 术后护理

2.3.1 心理护理

病人经历过手术之后身体较虚弱, 往往情绪比较低落, 对于是否能够康复没有信心, 此时护理人员应尽量安抚病人, 给病人以信心, 告知病人这些都是手术后的正常情况, 要熬过这段痛苦的时间身体就能慢慢恢复。

2.3.2 一般护理

病人术后取半卧位休息, 头稍前倾, 尽量卧床休息, 避免活动后出血。仔细观察病人鼻腔肿胀、渗出情况, 如有出血情况, 嘱病人不要吞咽, 轻轻吐出, 尽量保持鼻道通畅, 口腔、面部清洁, 注意保暖, 预防肺部感染。

2.3.3 饮食护理

手术后的饮食一定要合理调配, 应以半流质为主,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或过硬的食物, 以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为主,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补充足量维生素;忌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以防因大便过硬用力排便而导致再次鼻出血, 如有便秘情况可适当用药。

2.3.4 正确局部给药

病人的术后局部给药十分重要, 关系着能否早日恢复, 首先应嘱病人避免用力擤鼻, 打喷嚏时按住患鼻, 使用1%呋嘛液及润舒眼液滴鼻, 以收缩鼻腔黏膜血管、润滑鼻腔、保护创面, 防止术后因震动血管及鼻腔黏膜干燥导致再次出血发生。

2.3.5 出院指导

嘱病人注意科学合理饮食;在气候干燥的季节, 鼻腔内涂金霉素眼膏或滴入清鱼肝油, 可保持黏膜湿润。有心血管、血液和肝、肾疾病者要治疗原发病, 避免鼻出血复发。

3 讨论

在鼻内镜未广泛应用之前, 前鼻孔、鼻腔填塞及后鼻孔纱球填塞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主要措施, 但填塞治疗后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症状, 如肿胀、头痛以及呼吸睡眠障碍等, 并易导致鼻窦炎、中耳炎、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填塞后并发症, 部分病人因多次出血、反复填塞而产生严重的惧怕心理。鼻内镜为鼻出血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先进和准确的技术手段, 并显著提高了鼻出血的治疗水平[9]。通过鼻内镜下的直视检查, 能在鼻腔的狭小区域内准确寻找到出血部位, 并采用高频电凝技术通过吸引管电凝出血灶, 定位准确、效果可靠、创伤小[10]。在手术时采用强化麻醉及黏膜麻醉, 术中电凝时无疼痛产生, 术后恢复快、无痛苦。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鼻出血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 也对鼻出血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迫使护理人员进一步探索鼻内镜下止血的护理措施。通过心理护理和宣教, 告知病人止血的必要性和内镜下止血的优点, 缓解病人的恐惧和烦躁情绪, 使其能从心理上充分接受这一止血方法, 从而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此外, 对于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如病人情绪烦躁、术后疼痛、渗血或再次出血以及换药恐惧等, 可给予相应的护理, 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参考文献

[1]Douglas R, Wormald PJ.Update on epistaxis[J].Current Opinion in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2007, 15 (3) :180-183.

[2]Razdan U, Rai Zada RM, Chaturvedi VN.Epistaxis:Study of aetiology, site and side of bleeding[J].Indian Medical Sciences, 1999, 53 (12) :545.

[3]Monux A, Tomsa M, Kasier C, et al.Conervative management of epistaxis[J].J Layngol, 1990, 104:868.

[4]董震.鼻衄的处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4, 29 (1) :60-62.

[5]杨大章, 史冬雪, 王忠植.内窥镜在治疗顽固性鼻衄中的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6, 31 (1) :55.

[6]Voegels RL, Thome DC, Iturralde PP, et al.Endoscopic ligature of the sphenopalatine artery for severe posterior epistaxis[J].Otolaryngology Head Neck Surgery, 2001, 124 (4) :464-467.

[7]张玲.鼻内窥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 (16) :1368-1369.

[8]谢成彬, 周维, 唐凤翔, 等.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96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11, 40 (5) :456-457.

[9]陈伟龙, 陈展胜, 叶冬松, 等.鼻内窥镜下微创治疗严重或顽固性鼻腔出血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 2009, 15 (2) :159-159.

鼻出血的护理 篇2

怎样护理鼻衄患者

主要有两个方面:①要体谅患者的心情和同情患者的痛苦。当患者鼻腔鲜血流出、反复不止时,往往是心情高度紧张、惊恐焦虑,加上鼻腔填塞止血等造成鼻部胀痛、呼吸及吞咽困难等痛苦,患者的心态可想而知。此时作为医护人员要有充分的理解和关心,切勿因习以为常而表现出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的态度,或者当患者或家属因出血不止而多叫几次,就感到厌烦,甚至横加指责。要想到,尽快止血、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是我们医护人员应尽的义务。②遇到出血不止或者大出血,要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和操作。此时需要的是一边和颜悦色地安慰患者,告知注意事项,给以必要的解释;一边着手采取必要的措施,使患者心定。否则会加剧患者的紧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更高,甚至促使发生意外和意想不到的后果,并且也容易在忙乱中出现差错。

鼻出血护理的基本内容

观察局部情况:注意有无继续出血。血从前鼻孔流出时不难判断;若是鼻后部出血,尤其是作了鼻腔填塞后,血常常流向咽部而被咽下去容易疏漏。如有怀疑可检查咽后壁是否有鲜血自上方流下,或叫患者把咽部的“异物”吐出来,看是否有鲜血,若鼻后部仍有鲜血,应及时通知医生,重新止血。

细致的局部观察,不仅能及时了解止血的效果,还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病情变化,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比如观察血色的深淡可推测血红蛋白含量的高低;从血色鲜红还是暗紫、出血的快慢,估计出血是动脉还是静脉;按出血后是否形成血凝块来判断凝血机能有没有障碍等,这些资料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观察全身情况。注意面色和神态,以便及早发现失血性休克、缺血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如见神情萎靡、神态淡漠、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脉搏细数等症状,均要及时处理。尤其对估计出血量多的老年或小儿患者,要注意病情突变,须立即观测血压,若血压下降,要在尽快通知医生的同时,要即刻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止血补液,以维持血容量。对原有高血压的患者,应了解其平时的基础血压,以正确估计血压下降的幅度,不能看到血压还在正常范围而掉以轻心。

掌握初步的止血方法和用药禁忌。在医生一时不在场的情况下,我们护理人员也应会施行简单的鼻衄止血方法,包括指压法、冷敷法以及简单鼻孔填塞等,以免患者失血过多。在局部止血方法中,一般常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使血管收缩而止血,但该药有升高血压、加速心率、促使冠心病发作等不良反应,对高血压患者要慎用。

准备好止血器械及药品。一般要求备有:床头插灯、弯盘、压舌板、长的弯头止血钳,消毒棉片或棉球、明胶海绵、凡士林纱条、止血纱条、1%麻黄素棉片等。出血严重时,须备有负压吸引器。

体位:患者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疑有休克者应平卧头低位。

饮食:用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患者,宜清淡。总的原则:食物宜松软、易消化、富有营养,而不宜过烫、过硬、不易嚼烂。此外烟酒及通常所谓属于热性(辛辣、煎炒、油炸等)食物、具有刺激食物也尽量少吃。

注意患者的大便情况:保持大便通畅对鼻衄患者具有特殊重要性。长期便秘,肠道毒素吸收会影响血管张力和凝血机制。中医认为大肠郁火及咽下的积血会成为瘀血不排出,也会妨碍止血。由于大便困难、用力屏气,而引发鼻腔再出血的可能。因此护理鼻衄患者要坚持每天询问大便情况,如见几天无大便应及时处理;如见到大便呈柏油样,应先排除上消化道出血,如系鼻衄所致,说明已有相当数量的血液被咽下;有时服铁剂或某些中药大便也会发黑,应注意区别。

使用纱条填塞鼻衄患者的护理要点

除了前面提到的注意鼻后部出血这点外,应经常保持填塞纱条润滑,不与组织粘连,可减少抽出纱条时再出血的机会。若双侧鼻腔都做了填塞,患者只能经口呼吸,此时應注意口腔清洁,口唇干裂可涂石蜡油。有时会遇到患者感恶心或咽部有异物感。很有可能是纱条没有填好,一部分从鼻咽部坠下来,可在直视用剪刀剪去,如剪后不久纱条又落下,必要时须重新填塞。

前后鼻孔填塞患者的护理要点

除上述内容外,患者常因后鼻孔纱球填塞及担心再出血,而不敢进食,此时应打消其顾虑,助其及时摄取营养;若感到咽部疼痛,可适当给予漱口水或含片等。为防止因鼻腔填塞继发中耳炎或鼻窦炎,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但避免使用对耳有毒性的抗生素。前后鼻道填塞后可能因呼吸不畅产生一种叫二氧化碳麻醉的并发症,患者看起来似乎很安静,似睡非睡,如不加处理,尤其是老年患者容易发生意外。所以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检查软腭有无水肿,睡眠时是否鼾声如雷及频繁出现憋气现象,口唇有无发紫等,如出现上述情形,应及时处理:抽除填塞物、吸氧等。如有些患者表现烦躁不安,应查找原因,作针对性处理,不能简单用镇静剂。如确需用药,应选择作用不强,且剂量不宜过大的镇静剂。

对老年鼻衄患者的护理要点

老年发生鼻衄多数伴有宿疾,出血的部位多在鼻后部,且出血往往量大而不易止住,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护理时尤其要注意。如老年鼻腔大量出血后,很多因缺氧而表现为反应迟钝,这里应注意鼻后部大量出血会在鼻咽部形成大团血凝块,如果大块血凝块一旦坠下,无力咳出极易堵住呼吸道而引起窒息。若遇到患者自述咽部不适,应注意检查咽后部是否有血凝块附着,如有应及时取除。还有老年人抵抗力较差,出血后极易受到病菌或病毒的侵袭而受凉感冒,因感冒后鼻黏膜充血也易诱发鼻腔出血;加上老年人喜欢卧床不动,也容易继发肺炎,因此应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定时给以翻身,咽部和呼吸道有痰要鼓励并助其咳出。老年人平时也容易出现便秘,鼻衄时更应保持大便通畅,老年鼻腔大出血后身体较为虚弱,如要上厕所,一定要有人在旁照顾,以免虚脱昏倒,最好用便盆。男性患者鼻出血后还可能诱发前列腺充血,引起排尿困难,小便用力时也易诱发出血,因此也要注意小便的通畅情况。还有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的较多,因此护理上要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小儿鼻衄患者的护理要点

鼻出血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 篇3

1 临床资料

50例鼻出血病人中, 男38例, 女12例;年龄12岁~65岁, 中老年病人40例, 儿童和青年人10例;外伤引起9例, 鼻中隔偏曲15例, 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16例,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引起10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鼻出血病人多有焦虑、抑郁情绪, 易激动, 鼻出血给病人带来恐惧心理, 护士应以热情、耐心的态度关心病人, 了解病人的思想及生活情况, 让病人对医务人员产生信赖, 安慰病人, 使其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止血措施及治疗。对于鼻腔填塞的病人, 当病人进入病区后应主动热情, 对老年病人要更为关心、安慰, 及时消除病人不良情绪和恐惧感,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1,2,3,4]。多数病人入院时常自用棉花、软布等填塞鼻孔或用手压迫鼻部, 有时病人面部或衣服上血迹斑斑, 应主动热情携扶病人入检查室,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帮助病人清洗面部血迹, 同时主动了解病情及告知病人如何配合治疗等。填塞后病人刚从几小时前的突发出血和止血状态中脱离, 最想知道的是止血效果如何, 此时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客观、适当地为病人解释病情, 告知病人填塞后效果很好, 突出其填塞的必要性。其次, 告知病人鼻腔中有填塞物, 需要承受一定的不适及疼痛, 这种不适和疼痛是暂时的, 从而消除病人的顾虑。

对于严重鼻出血病人, 要紧急处理, 及时抢救;给予舒适安静的环境, 室内光线柔和, 清洁整齐, 尽量避免看到抢救危重病人的情景, 以免增加其心理压力[5]。

2.2 病情观察

2.2.1 体温

填塞后的病人可能有轻度反应性发热, 如体温较高或持续时间较长, 常有继发性感染的可能, 随时测量体温, 为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2.2.2 血压

填塞后病人出现疼痛、发热、烦躁、失眠, 血压也可能轻度升高, 每日至少测2次血压, 必要时进行持续血压监测。

2.2.3 止血效果

观察鼻部止血后有无渗血, 嘱病人口腔内有血应及时吐出, 不要咽下, 避免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

2.2.4 全身情况

出血量在500 mL左右会有头晕、口渴、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嘱病人卧床休息, 如需下床活动, 要有人搀扶, 以防摔倒。出血量在500 mL~1 000 mL, 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脉搏及血压的变化, 避免出血性休克的发生。如发现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口干、胸闷症状, 积极协助医生处理[6]。

2.3 基础护理

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鼓励病人多进食, 少食多餐, 禁烟酒, 保持大便畅通, 防止便秘发生。病人取半卧位, 切忌低头, 配合局部冷敷, 卧床休息, 避免剧烈活动。鼻腔填塞期病人常常张口呼吸, 口唇干燥, 嘱病人多饮水或润唇。老年性鼻出血病人往往口腔有血腥味, 应为病人做口腔护理, 每日2次, 随时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 预防口腔感染。鼻腔填塞油纱条24 h~48 h可抽取, 同时要注意有无感染, 及时对症处理。对严重出血者行后鼻孔填塞, 要经常注意后鼻孔填塞物是否松动或脱落, 以免引起再出血, 一旦发现, 立即拉紧固定, 一般后鼻孔填塞物应在48 h~72 h内取出更换, 以免在鼻腔内发生异物反应, 引起感染, 同时观察出血情况。老年性鼻出血病人更应注意保暖, 防止感冒, 避免过分用力咳嗽和打喷嚏, 以免引起再出血。

2.4 出院指导

注意保持鼻腔清洁, 切勿用手指挖鼻。如果鼻腔内有干燥感, 可点油类滴鼻剂。多吃蔬菜和水果, 以增加维生素, 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心情愉快, 同时要忌烟戒酒。如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疾病应积极治疗。再次出现鼻出血时,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 讨论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症状, 对于出血较剧、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者, 最迅速而可靠的止血方法是行鼻腔填塞。针对鼻腔填塞期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讲述填塞的目的及必要性, 以及临床观察是十分重要的, 是正确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恢复的关键。

摘要:对50例鼻出血病人进行精心治疗和护理, 50例鼻出血病人均康复出院, 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对鼻出血病人在准确及时治疗的同时, 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是确保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恢复的关键。

关键词:鼻出血,鼻腔填塞,护理

参考文献

[1]林惠敏.高血压性鼻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1C) :238-239.

[2]段玉萍, 张春红, 李红芳.鼻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1C) :232.

[3]刘豫, 潘菊梅, 朱小玲.老年高血压鼻出血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Suppl 1) :167-168.

[4]何小玲, 郭翠兰, 陈秋娟.181例鼻出血病人的护理[J].家庭护士, 2008, 6 (4A) :874.

[5]代先芝.重度鼻出血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09, 7 (8C) :2185-2186.

84例老年鼻出血病人的护理 篇4

1 临床资料

2010年9月—2013年2月收治84例老年鼻出血病人, 其中男61例, 女23例;年龄65岁~83岁 (74岁±9岁) ;合并高血压76例, 糖尿病12例, 内镜下电凝止血39例, 前鼻孔填塞13例, 后鼻孔填塞20例, 前后鼻孔填塞12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 病人均痊愈出院, 住院7d±3d。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老年病人视听等感觉功能下降, 记忆力减退, 语言表达能力差, 对事物反应慢, 且常合并基础疾病, 血管弹性差, 凝血功能不良, 一旦发生鼻出血, 不易被察觉。护理人员将吸引装置和吸氧装置备于病人床边, 确保性能良好, 做好出血急救配合的准备, 一旦发生大出血积极配合抢救。有研究表明, 高血压并发鼻出血多发生于凌晨01:00~04:00[3], 因此护理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尤其是夜间病情变化, 包括生命体征、面色、意识、尿量等, 注意鼻腔填塞物有无松脱, 睡眠中病人仔细观察是否有频繁吞咽动作, 一旦发现病人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大汗淋漓, 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本组有19例病人发生鼻腔再出血, 其中16例发生在夜间, 立即行内镜下电凝止血、鼻腔填塞, 2例未寻找到出血点, 填塞无效, 行全身麻醉下电凝止血。

2.2 舒适护理

协助老年病人采取坐位或半坐位, 减轻心肺负荷, 睡眠时可以向出血鼻腔侧侧卧, 额部和鼻翼冰敷, 使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病人填塞止血后鼻腔通气受阻, 往往采取张口呼吸的方式, 易造成口腔黏膜干燥、口唇干裂, 给予涂抹润唇膏, 灭菌水纱布覆盖口唇以湿化空气, 同时指导呋喃西林、0.3%过氧化氢[4]漱口, 每天4次, 确保口腔清洁, 预防感染。老年人睡眠时间少, 易醒, 需保持病室安静, 室内设置适宜的温度、湿度, 早晚室内开窗通风, 为老年病人提供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环境。另外, 饮食温度以34℃~36℃为宜, 避免过烫导致血管扩张出血, 过冷导致胃肠不适。

2.3 基础疾病护理

老年人是高血压高发人群, 本组老年鼻出血病人中有高血压病史76例。血压值的高低与鼻出血呈正相关关系[5], 控制血压是治疗高血压鼻出血的主要措施之一[6]。饮食上指导进食低盐、低脂、易吞咽和消化的流食、半流食, 协助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物。另外, 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老年病人血压波动情况, 了解降压药物的疗效, 控制基础血压在140/90mmHg (1mmHg=0.133kPa) 左右, 避免血压过高导致鼻腔再出血, 或血压过低导致心脑血管意外。本组老年鼻出血病人中有糖尿病史12例, 而血糖不稳定则会加速血管内皮凋亡, 血管损伤[7]。鼻腔大量失血会导致病人应激性血糖变化, 另外治疗期间饮食方式和量的改变也会导致糖尿病病人血糖不稳定。因此,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鼻出血病人, 需严密监测血糖变化, 按时按量给予降糖治疗, 并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2.4 便秘护理

老年人是便秘的高发人群, 占便秘人群的20%~30%, 长期住院的老年病人便秘发生率高达80%以上[8]。鼻出血后由于卧床时间长、活动量少和饮食习惯改变等原因, 常导致病人便秘加重。为保持病人大便通畅, 预防用力解便导致鼻腔再次出血, 入院后常规给予病人福松缓泻, 控制大便, 2d~3d1次, 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纳肛。对顽固性便秘病人, 采取开塞露灌肠的方法, 即用50mL注射器抽吸开塞露20mL~40mL, 乳头处接吸痰管, 将吸痰管前段从肛门置入10cm~15cm深度, 然后将开塞露注入, 嘱病人保留30 min后排便[9]。本组病人中有14例行开塞露灌肠, 顽固性便秘均得到改善。

2.5 安全管理

2.5.1 预防跌倒和坠床

老年病人由于年龄增长, 机体活动能力下降, 视物不清, 平衡力差, 步伐不稳, 易导致跌倒。鼻出血后身体虚弱, 需卧床休息, 必要时需绝对卧床, 但老年病人往往固执己见, 不肯配合, 亦存在很多跌倒和坠床的隐患。本组3例老年病人因不习惯床上排便, 执意下床后晕倒, 因有人搀扶, 未发生意外。入院时护理人员需根据病人个体差异评估其跌倒危险度, 并将风险因素同病人及家属分析、沟通, 使其认识到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从而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做安全管理。

2.5.2 用药安全

鼻出血病人失血后需补充血容量、预防感染, 常规给予抗感染、止血补液治疗。老年病人心功能下降, 输液时调节滴速为40gtt/min~50gtt/min, 避免滴速过快增加心脏负荷。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人需规律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 因记忆力下降、视力模糊等原因, 老年人极易发生用药剂量和时间错误。护理人员严格做好发药到手、送药到口, 确保药物使用正确, 同时做好用药后的效果观察。如监测指标发生较大波动及时汇报医生, 及时调整用药。

2.6 心理支持

鼻出血多为急性起病, 出血量大, 鼻腔填塞不舒适, 且有再出血的可能, 这些导致病人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有报道称, 鼻出血时精神状态紧张者占80%以上, 而精神紧张可诱发血压升高导致出血不止, 约75%的病人在止血之后仍有害怕再出血的顾虑[10]。护理人员在病人入院后应积极配合止血治疗, 说明病情及可能采取的治疗措施, 提供成功事例做参考, 对病人和家属的疑虑耐心解答, 稳定情绪, 缓解其因突发起病导致的不良心理反应。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及时向病人和家属宣教鼻出血的知识 (如诱发、加重和缓解的因素) , 使病人掌握基本预防措施, 同时给予鼓励和安慰, 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7 出院指导

基础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心理因素都是导致鼻腔再出血的原因。指导老年病人及家属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定期监测血糖、血压指标, 遵医嘱按时服药, 饮食以低脂、低盐为宜, 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激动, 注意劳逸结合, 保证充分休息, 勿用力擤鼻, 避免鼻部外伤。

3 小结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 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血管弹性差, 当气候发生变化或血压波动时易导致血管破裂, 发生严重的鼻出血, 大量失血亦会导致原有基础疾病的恶化, 因此对老年鼻出血病人护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需细心、谨慎、周全。护理过程中护士不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预防再出血及并发生的发生, 还需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做好心理支持、安全管理、舒适护理和出院指导, 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晟爱民.鼻出血病人的急诊治疗护理体会[J].家庭护士, 2005, 4 (8) :30-31.

[2]龚正鹏, 林尚泽.综合性医院耳鼻咽喉科老年住院病人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7, 11 (9) :420.

[3]刘少飞.高血压鼻出血的发生时间观察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 2004, 10 (6) :510-511.

[4]邱立, 张萍, 程薇.复方双氧水用于危重病人口腔护理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 2004, 18 (10A) :1753.

[5]宋秀琴, 刘永革, 曾庆荟.158例老年鼻出血与高血压等相关因素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 2001, 10 (1) :59-60.

[6]刘少飞, 胡素銮, 刘秋莲.高血压分级与鼻出血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17) :41-42.

[7]黄敬泽, 王健.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损伤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11 (30) :3076-3077.

[8]杨蕊敏.老年人慢性便秘及行为学[J].老年医学与保健, 2003, 9 (1) :53.

[9]李焕梅, 刘桂香, 王艳美.开塞露治疗便秘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7) :18.

重度鼻出血病人的护理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2年9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难治性鼻出血病人128例, 男97例, 女31例;年龄45岁~89岁, 平均61岁;均为单侧出血;伴高血压病史56例, 均无外伤及血液病、肝肾功能衰竭史等;曾接受过规范的前鼻孔填塞122例, 曾接受过规范的前后鼻孔填塞治疗6例。

1.2 治疗方法

病人取半坐位或仰卧位。先用吸引管清除鼻腔内积留的凝血块, 初步判断出血位于中鼻甲水平之上或之下。然后在鼻内镜下以可疑出血部位为基准, 置入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充分麻醉收缩鼻腔黏膜后, 逐片取出棉片, 根据棉片血染部位进一步判明出血的位置。如果处于出血状态, 可沿着出血方向边吸血边寻找, 并结合中、下鼻甲骨折移位, 充分暴露下鼻道穹隆顶部、嗅裂鼻中隔部以及中鼻道后上部等区域, 多可探明出血点。若处于出血间歇期, 则根据棉片血染的位置, 对可疑部位应用吸引管触探寻找出血点。明确出血部位后, 一般可采用射频止血, 并用吸收性明胶海绵2片~4片填塞创面, 外用膨胀海绵半片加压。对于嗅裂鼻中隔部有时因出血点位置过高电凝困难, 亦可用止血凌1片、吸收性明胶海绵6块~8块压缩并卷成小卷直接填塞止血, 外用膨胀海绵半片加压。48 h~72 h后取出膨胀海绵。以往多认为出血部位来源于鼻腔后部的Woodruff 静脉丛或鼻中隔后段及鼻底部位。实际上这一观念并非正确[2]。本组病人中, 仅4例发生在上述部位, 而78例为下鼻道顶部, 尤其易发生于穹隆顶部中后1/3交界处。

1.3 结果

本组病人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电话随访出院后1月内未出现再次鼻出血。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多数鼻出血病人由于多次反复鼻腔出血, 易出现焦虑、紧张, 容易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加重鼻出血, 甚至诱发脑出血可能[3]。此时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非常必要。向病人说明在鼻内镜下止血成功率较高、痛苦较小, 以增强其信心;告知治疗时会给予局部麻醉, 减轻疼痛感, 消除其紧张、恐惧感。

2.2 术中护理

积极协助医生摆好病人体位, 嘱病人勿将血咽下, 可轻轻由口腔抿出。病人年龄较大时可躺在治疗床上止血。密切观察病人面色, 有无休克前兆, 监测血压及脉搏变化。帮医生准备棉片, 用湿纱布擦拭鼻内镜镜头, 协助医生治疗。术毕为病人擦干面部血迹。

2.3 术后护理

病人术后应进食清淡、易消化及高营养食物, 同时避免烟、酒、辛辣食物刺激。有过敏性鼻炎的病人给予口服抗过敏药物, 以免因频繁打喷嚏诱发鼻腔再次出血。想打喷嚏时可做深呼吸, 用舌尖顶上腭等动作来克制。高血压病人遵医嘱降压治疗, 并监控血压。术后1月内勿剧烈活动。保持大便通畅, 以免用力大便诱发出血。鼻腔内可滴入油剂以防止鼻腔黏膜干燥。

3 讨论

以往前鼻孔填塞和后鼻孔纱球填塞是治疗鼻出血的主要措施, 填塞后均可引起鼻部胀痛、头痛, 睡眠呼吸障碍, 长期填塞易导致鼻窦炎、中耳炎、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 老年病人可能引起心、肺、脑功能障碍。而这种方法对难治性鼻出血疗效较差, 现借助鼻内镜视野清晰、放大可确定出血点, 继而用射频止血或微填塞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痛苦非常小[4]。除止血措施外心理治疗也很重要。当反复鼻出血不止时, 病人恐惧、紧张, 血压反复波动、升高, 出血又可再发, 形成恶性循环。医务人员镇静自若、有条不紊的处理, 耐心细致地解释疾病及治疗的有关知识, 指导病人配合治疗。对于高血压病人, 控制血压平稳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鼻出血的有效方法。护士要向病人讲明高血压的危害性, 指导病人长期、规范、坚持服用降压药, 不可随意停药或间断服药。

参考文献

[1]杨大章, 程靖宁, 韩军, 等.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5, 40 (5) :360-362.

[2]颜永毅, 许荣, 封新荣, 等.鼻内窥镜下寻找鼻腔深部出血点的体会[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0, 35 (6) :383.

[3]姜宪辉, 王丽鹏.鼻出血的急救和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增刊2) :16-17.

高血压性鼻出血病人的护理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2012年40例鼻出血病人, 其中男28例, 女12例;年龄48岁~76岁, 平均62岁。

1.2 出血部位

下鼻道中后部10例, 中鼻甲后部8例, 嗅裂2例, 鼻腔后段8例, 鼻中隔后段9例, 鼻咽部2例, 出血部位不明1例。根据病人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年龄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 凡士林或碘仿纱条填塞18例, 3d后取出。电烧灼12例,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10例。所有病人经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 无再出血及并发症, 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病人入院时应立即监测生命体征, 协助病人半卧位, 减少活动,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帮助病人清洗面部血迹, 配合医生进行鼻腔检查, 查找出血部位, 估计出血量。如发现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时应取头低平卧位,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镇静药、止血药、交叉配血、吸氧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如病人口腔内有血嘱其吐出, 以免咽下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及黑便, 不利于估计出血量[2]。帮助病人做好口腔护理, 防止嘴唇干裂及口腔感染。每次进食后用漱口水漱口, 保持病室适宜温度 (20℃~25℃) 及湿度 (70%~80%) , 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2.2 心理护理

大量及反复鼻腔出血的病人均可能存在惊慌甚至恐惧感, 本组病例中有16例此类病例, 因病人惊慌、畏惧导致血压不稳, 有加重出血可能[3]。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 并加强与病人沟通, 尽可能打消病人顾虑, 保持情绪稳定, 使病人配合治疗并树立治愈信心, 同时开导家属保持冷静。医护人员的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处理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对病人的治疗及康复具有积极意义[4]。

2.3 止血护理

鼻出血, 尤其是大出血属急症, 应仔细询问病史、检查鼻腔、明确出血部位、了解出血量, 以便对症处理。对出血量较少、出血部位明确者, 用手指紧捏病人两侧鼻翼10 min~15min, 冰敷前额和后颈;对反复少量出血且能找到出血点病人, 用电烧灼法止血;而对于出血较多、渗出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确者, 应迅速行鼻腔填塞或鼻内窥镜下手术止血, 术前应向病人讲述鼻内窥镜治疗鼻出血具有创伤小、视野广阔、操作精确等优点[5], 以消除病人思想顾虑, 配合治疗。鼻腔填塞止血后应尽量卧床休息, 根据病情, 取半卧位, 有利于分泌物引流并可减轻鼻部不适, 定时向鼻腔内滴入液状石蜡油润滑纱条, 以保持鼻腔湿润和舒适[6], 可避免因取出填塞物时造成鼻黏膜损伤而再出血。观察鼻腔渗血情况, 如果术后病人鼻腔填塞物反复渗出鲜血或有频繁的吞咽动作, 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 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对前、后鼻孔填塞的纱球, 应注意固定线是否牢固, 以免填塞纱球脱落到咽喉部引起窒息。

2.4 饮食护理

病人鼻腔填塞后经口进食感觉特别不适, 应鼓励病人进食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以减少咀嚼, 可少量多餐, 限制钠盐的摄入, 增加纤维素的含量, 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用力屏气增加再出血的机会。如大便干燥, 可口服果导片或用开塞露。帮助病人戒烟戒酒, 培养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

3 讨论

高血压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 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出血量大者可导致休克, 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积极进行护理干预, 护士应熟练掌握鼻出血的抢救技术, 帮助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配合医生采用护理手段来降低病人的血压, 嘱病人按时服降压药, 定时监测血压,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 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和恰当的护理措施, 合理饮食, 积极预防并发症, 可有效治疗和控制高血压性鼻出血的病情, 使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林红, 孙玉芳.高血压性鼻出血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12 (34) :189.

[2]刘少飞, 胡素銮, 陈仁辉.高血压鼻出血病人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 (4) :52.

[3]朱艳峰, 许俊芳, 王静静.鼻内窥镜下治疗反复鼻出血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2) :110.

[4]李铁梅.浅淡反复鼻出血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3) :107.

[5]孙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70.

[6]席淑新.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76.

重度鼻出血病人的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 出血的判定均以呕血或胃内抽出咖啡样胃液、柏油样黑便、潜血试验强阳性为依据。其中, 男44例, 女16例;年龄12岁~72岁 (43.5岁±5.4岁) ;入院时间<24 h, 昏迷时间>6 h, 入院时GCS为3分~8分, 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出血量100 mL~300 mL;脑挫裂伤11例, 急性硬膜下血肿17例, 原发脑干损伤17例, 急性硬膜外血肿15例;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30例, 坠落伤13例, 重物砸伤11例, 其他6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呕血、持续黑便、大便潜血阳性及血红蛋白下降。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两组病人在基本情况和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1.2.1.1 对照组护理

常规治疗的基础下给予常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病人的睁眼、语言、运动情况。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小便的变化, 如发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等现象, 要立即告知医生。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取头偏向一侧或保持头部、颈部稍后仰的位置, 使呼吸通畅, 及时吸引或清除口鼻咽内的分泌物、血凝块, 定时更换和消毒气管套管。做好胃管的护理, 有持续活动出血者需冲洗胃, 通过胃管向胃内注入4 ℃冷盐水500 mL, 然后慢慢抽吸出来, 之后再进行第2次冲洗, 直至冲洗液清亮为止。做好饮食护理, 为对抗胃酸的分泌或中和已分泌的胃酸, 早期采用鼻饲饮食, 可提高胃内的pH, 保护胃黏膜进一步受损。积极控制感染,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休克表现, 一旦出现休克征象,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以输入胶体液为主。此外, 还要做好皮肤护理, 预防压疮的发生。

1.2.1.2 观察组护理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用药护理, 气管内滴入稀释的α-糜蛋白酶和庆大霉素, 间隔10 min~15 min, 滴入10滴~15滴反复滴入, 防止气管堵塞。病人躁动不安时给予镇静剂, 为减轻脑水肿而快速静脉输注地塞米松, 先以5%碳酸氢钠250 mL碱化胃液, 再以3 ℃~5 ℃低温盐水250 mL, 加入去甲肾上腺素20 mL, 云南白药5 g、三七粉10 g, 加凉开水150 mL, 搅拌均匀后经胃管注入胃中, 每天3次, 夹管2 h后再行持续胃肠减压。或加凝血酶2 000 U~4 000 U, 4 h 1次, 胃内灌注, 向胃管内推注云南白药胶囊4粒, 每天4次, 均连用3 d, 出血严重时在胃镜下给予凝血酶喷射。

1.2.2 效果评价

以胃管抽出液无血性或大便潜血试验阴性为止血标准。显效:3 d内无继续呕吐、便血, 血红蛋白无继续下降, 查胃液无血或者大便隐血试验为阴性为出血停止;有效:3 d~7 d内无继续呕吐、便血, 血红蛋白无继续下降, 大便黄, 查胃液无血或者大便隐血试验为阴性;无效:7 d后仍有活动性出血或病情加重[3]。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要加强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将病人的不良反应告知医师, 及时进行抢救;早期留置胃管, 加强营养, 可以减少并发症, 提高病人的抵抗力。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用药护理, 有利于减少胃酸, 保护胃黏膜, 促进伤口的愈合。云南白药的功用为止血愈伤, 活血散瘀, 消炎消肿, 排脓去毒, 胃镜下凝血酶喷射有利于迅速止血。本次结果表明,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7%, 显著高于对照组73.3%。这表明, 加强用药护理可有效提高重度颅脑损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损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用药护理, 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 显著高于对照组73.3% (P<0.05) 。[结论]加强用药护理可有效提高重度颅脑损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参考文献

[1]谢小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医学信息, 2010, 23 (4) :1090-1091.

[2]谢应翠, 魏贤文.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6) :57-58.

上一篇:化学教学要重视实验下一篇:头颈部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