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心理影响

2024-06-25

择业心理影响(精选八篇)

择业心理影响 篇1

关键词:工学结合,择业心理,影响

0 引言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运用企业和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成果,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种模式对学生今后的择业、就业心理影响较大, 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择业和就业。作为高职院校, 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掌握“工学结合”模式对学生择业心理的影响, 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的择业心理, 形成良好的择业观, 有着深刻的意义, 本文从工学结合中“工”与就业差别、工学结合中“学”与传统学习的不同、工学结合对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消除负面影响的对策等四个方面, 逐层深入分析, 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1 工学结合中“工”与就业差别

1.1 区别于简单的实习

传统的学生实习一般按课时来安排, 时间短、偏重理论, 更加注重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联系, 无法上升到适应企业环境、适应工作间人际交往的层面上去。对于深入了解企业文化, 形成学生的企业文化观念、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上不够深入。而工学结合中的“工”, 则是把学生放到生产、工作一线, 强调学生对“员工”身份的认同, 以其较长时间的企业实践、企业适应, 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1.2 区别于正式的就业

工学结合过程中, 学生的定位是到企业“交替”的学生, 而非正式意义上的企业工人, 他 (她) 完全是学校安排的一种工学新模式, 岗位选择的自由度较低, 没有正式劳动合同的签订, 也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企业责任, 但他 (她) 在交替的过程中却一直在企业工作、生活, 在融入企业文化、在学习工作经验, 在形成就业观念。与正式就业相比, 他们还没有脱离“学生”的身份, 只是在有限时间内实习、学习。

1.3 更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高职院校的培养重点是技能与素质合一的人才, 对技能的要求尤其严格, 学生的就业定位也非常明确, 是技能与研究合一型的人才, 而非单纯的研究型、理论型人才。“工学结合”模式正是顺应这种培养而生, 因此“工”的色彩更加偏重于联系实际。课堂知识在工与学的交替过程中, 逐渐消化在生产线和工作一线上, 同时也在不断地积累工作、生活、社会直至人际交往经验, 为迈出校门迎接社会的挑战作充分的储备。

2 工学结合中“学”与传统学习的不同

2.1 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

区别于传统的课堂学习, 工学结合的学习场所, 从局限的课堂, 转移到生产一线, 这样广阔的课堂, 带来的学习收获, 不单单是知识和技能, 在知识和技能之外, 还有更多社会知识的吸收、理解、消化, 学生对于学习空间的扩大, 学习内容的骤然变迁等, 都将会有一个适应过程。

2.2 学习的模式多途径融合

首先, 在实践中学, 在学中实践, 知识面的拓展不同于课堂, 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 产生的效果也多种多样, 收获的途径亦多种多样。其次, 学习的过程中, 或多或少, 学生都将得到一定的薪资, 这与在校学习部分一切开支由自己负担, 没有收入来源相比, 更能体现“学有所得”。最后, 这种学习的理解、消化、吸收, 见效周期相对于课堂来得更短, 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方法也更灵活。

2.3 学习的压力相对增大

传统的学习过程, 检验效果只是在考试和考核之中。而工学结合的学习, 相较于传统的课堂, 还有工作经验、工作态度、工作业绩, 评价的内容增多, 导致学习的压力也相对增大。另外, 考核和考试的评价方, 从单一的老师和学校, 延伸到厂方人员、企业, 也给学生增加一定的压力。

3 工学结合过程对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

3.1 对工学结合转换模式冲击的耐受力不同, 易形成两极分化

一些学生习惯于传统学习模式, 而另一些学生对“工学结合”模式有着强烈的兴趣, 在长时间的工学结合过程中, 这两种人会产生明显的耐受差异, 从而导致两极分化, 习惯传统学习模式的一部分人, 最终走向升级学历, 转型为研究人才, 或者频繁跳槽消极就业、或者随波逐流被动就业。另一部分适应的人则选择合适方向, 建立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 实现主动就业, 形成毕业以后就业局面的两级分化。

3.2 带薪资工作的模式, 容易影响学习态度

或多或少, 一些企业会给工学结合的学生, 发放一定的薪资报酬。这种带薪资学习的模式, 导致一些学生认为, 花钱上高校学习与边学习还能边挣钱相比, 后者的优越性要远远高于前者, 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波动, 甚至出现对“工学结合”模式的曲解、对学校认同感的弱化, 形成“学”贫不如“工”实惠的心理, 从而背离工学结合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的初衷, 客观上降低了工学结合的作用效果。

3.3 自我期望与现实的落差易引起择业心理失衡

一部分学生的定位本来是毕业后走创业之路, 觉得工学结合的模式并不会给自己创业带来多少经验, 从而一开始就形成消极心理。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工学结合是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在安排, 而作为学生这一环节没有多大的岗位自主选择权, 带来不了实际好处, 故而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 久而久之形成了厌倦被安排的心理, 导致最终择业观念、择业心里出现失衡, 。

3.4 管理主体的变化, 易引起心理定位失衡

学生的管理主体由原来单一的学校, 变为企业和学校共管, 尤其是在企业管理的部分, 一些学生认为不是十分必要, 而企业有企业的规章制度, 必然要对学生做出一定的选择和约束, 这样, 导致一批“学生”定位感较强的学生, 对双重管理产生不理解情绪。尤其是一些学习好、但不适应企业节奏的学生, 心理优越性不复往日, 产生一定心理失衡。

4 消除心理负面影响的对策

4.1 要多管齐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受到以上影响, 学生择业就业观念, 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偏差。要消除这些影响, 高职院校必须从保持学生沟通联系, 跟踪进行心理辅导, 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工作。要经常与实习企业进行协调, 畅通与学生家长沟通渠道, 使学生在工学结合期间, 保持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状态, 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 打下扎实的工作基础。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在面对压力、薪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惑, 开设多方面的课程指导, 并随“工学结合”模式的发展及时进行更新, 确保学生在形成择业就业观念的过程中时时有引导, 处处有帮助。

4.2 要主动靠前在工学结合初期做好针对性预防

在学生下企业实习初期, 就要打好“预防针”, 对适应性强的群体, 应鼓励其保持信心兴趣, 快速融入企业, 适应“工学结合”模式, 建立学生榜样。对一部分不适应的特殊群体, 要进行下企业前耐心细致的沟通, 有针对性地建立跟踪档案, 尤其对存在着心理畏惧、心理抵触的部分学生, 要把沟通、约束、反馈渠道等工作提前讲好、做好, 确保学生在工学结合的各个阶段都有及时了解, 能够快速应对。

4.3 要制定好工学结合的心理辅导计划

要制定针对工学结合学生的完善心理辅导计划, 把方案、预案想在前、做在先, 绝不能把学生推向企业后就放松思想、放任不管。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稳中求进的观念, 针对一些学生在多岗位之间交替, 或者在不同的企业之间交替, 形成了互相比较的心理, 要适当加以引导, 使其树立长远眼光, 建立长远择业就业规划。针对返校、放假后同学之间交流企业之间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的信息, 专门开设针对性的讨论课程, 或者进行思想辅导,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 干预其盲目攀比心理的形成。

4.4 要形成学校、企业、学生及学生家庭的多方位引导体系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校, 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建立行之有效的顶岗实习办法和校生联系制度, 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心里引导;作为社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 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道德, 锻炼学生的职业精神;作为高职院校学生,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建立良好沟通, 学会自我心理疏导, 理性参与实习就业竞争;作为学生家庭则要积极理解“工学结合”模式, 支持学生参与实践, 及时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帮助学生搞好职业生涯规划, 助其形成良好的择业、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赵春红, 陈立.当前工学结合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分析[J].科技风, 2011, 9.

[2]罗晰.思政课基于工学结合提升学生职业素质设想[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8.

大学生择业心理 篇2

走过大学四(三)年,大学生们又面临人生旅途的重大转折,每个人在兴奋、欣喜、激动的同时,又会产生几分不安、疑惑和忧虑,既有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面对“一门进,多门出”产生的危机感,也有了面临“买方市场”严格挑选的紧迫感,其中也伴随着为现代化建设发愤成才的责任感,如何有效地“揉和”这种种情感,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在市场中找到自我呢?

以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为择业前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大量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尤其是在迈向现代化的今天,任何一种追求如果仅是单一个体的自我追求,而不能凝聚成为社会、民族共同追求的精神动力,那么,其个体追求的成功必定是无望的。职业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方事业的天地。在择业的主观愿望和国家、人民的需要发生冲突时,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业惟有与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事业融为一体,才有存在、发展的可能和必要。因此,我们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将国家需要内化为个体需要,以大局为己任,选择最能贡献自己力量的岗位。

把握心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在职业选择中首先要弄清:自己究竟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职业,自身具备什么样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因为如果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工作热情,积极的敬业态度,自觉的精力投人,无限的工作乐趣,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干,实现自身的理想价值。当然,社会需要大学生的知识是复合型的、能力是全面型的、素质是综合型的,大学生只有练?quot;内功“、”充足电",才会有更广泛的择业范围,更多的择业机会,

因此,个人素质的完善与提高是职业选择的基础。

选择有利于发挥特长、发挥专业优势的岗位。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主要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实现。所以不要看见别人追求某种职业,自己便不加分析地跟着去做。即使一个与自己兴趣相合,又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作机会来到时,也应该认真考虑是否有利于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胜任条件具备与否,免得就业后因能力不及而导致自信心的动摇。当然,我们不要求完全专业对口,但真正需要改行时,慎重考虑则是必须的。盲目改行虽一时可能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但其不利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谋职时除要考虑专业对口外,还需考虑爱好、性格、能力等各种因素。

目光向下,寻找成才创业的沃土。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尽管苦一些、累一些、条件差一些,但能为大学生成才和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与充分的机会。一是那里缺乏人才,大学生容易脱颖而出;二是那里的领导更重视人才,这是成才创业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三是艰苦的环境磨练人,催人奋进,促人成才。所以,目光向下,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上去,谁最先觉悟到这一点,最先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谁就能更快地成长起来。

审视机遇,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给学生择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条件,也给学生择业带来了相当的风险和难度。应该说,测定所选职业的满意度不仅仅取决于职业本身,更取决于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技术设备力量、经济效益、人际氛围、地理位置等实际现状。为此,要求大学生综合分析,兼顾考虑再作选择。另外,在许多情况下,事业的成功往往来自于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抓住了这种机会,就等于踏上了成功之路。

择业心理影响 篇3

【案例导读】

某用人单位到学校来招聘毕业生时, 小李去面试, 可没有几分钟就被淘汰下来了。据了解, 小李是因为得知一起来应聘的有武汉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高手”, 深信自己无用武之地, 一时间信心全无, 甚至想打退堂鼓, 结果很快就被淘汰下来了。

【心理知识讲坛】

自信心不足是自卑的心理表现。心理学家认为, 自卑属于性格上的缺陷, 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出过低的评价。青年对与别人的关系、别人对自己的关系、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 因而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 尤其是对有竞争性的活动, 怕受到挫折被嘲笑而往往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而求职并非一般性的竞争活动, 如果在有限的机会面前畏缩退让、精神不振, 只会让本该属于自己的工作白白丢失。

毫无疑问,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择业压力。择业制度的改革, 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大学生择业难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整个社会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毕业即失业”成为众多将要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的口头禅。造成大学生择业困难的原因, 除社会方面的客观因素外, 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大学生择业的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择业形势, 不少大学生存在着诸如矛盾、攀高、焦虑、恐惧、依赖、求稳守旧、自卑、盲从等不健康的择业心理和心态问题。

1.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造成矛盾心理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 往往成就动机较高, 择业的理想化成分居多, 部分大学生还以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身份自居, 无视日趋激烈而残酷的就业现实, 无视高等教育早已大众化的客观实际, 不能客观务实的对待求职。他们的择业理想与现实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反差, 容易引起心理上的矛盾冲突, 这就导致他们在择业时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2.缺乏职前准备产生焦虑心理

择业是每一名大学生面临的共同课题, 也是他们真正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和转折。面对如此重大而又陌生的课题, 大学生往往缺乏充分的择业心理准备和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加之目前高校的就业、择业指导教育相对滞后, 往往不能给初涉职场的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择业指导和建议。职前准备严重不足,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他们往往瞻前顾后, 无所适从, 一时难以做出正确抉择。一旦求职受挫, 容易怨天尤人、指责抱怨, 心理冲突便由紧张烦躁、忧心忡忡发展到惊恐不安、不知所措, 甚至产生绝望心理, 这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身心健康, 也妨碍了他们的正常择业。

3.依赖心理严重, 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面对择业这一人生的重大课题。不少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或坐等学校给自己落实就业单位, 希望学校能够做好“全职保姆”, 给自己明确的择业指导意见和帮助;或希望家人、亲戚能够为自己安排好工作, 自己坐享其成。此种依赖外界的心理状况也反映了部分大学生严重缺乏开拓能力和竞争精神。

4.求稳守旧心理明显, 缺乏进取精神

现代大学生择业的依据大体表现为报酬、发展机会、特长兴趣对口、权力、职业的社会地位、工作稳定性、工作自由度、工作的地域等。综合这些要素, 加上国人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驱动, 公务员无疑成为众多大学毕业生的理想工作。在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和具有风险的企业单位之间, 大多数大学生尤其是女性大学生往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而在大学生遍地都是的今天, 事业单位的岗位远远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 僧多粥少的现象异常严重。

5.明显的自卑心理, 造成悲观沮丧

自卑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 不少大学生或会因自己“出身不好”而自卑沮丧, 这种所谓的“出身不好”可能是因自己仅仅是专科、普通二本或三本毕业, 或因所学专业冷门, 面对毕业于重点高校、热门专业的大学生, 他们往往自贬身价, 自卑感严重, 不敢与之竞争;或因社交能力不强、社会经验缺乏、综合素质欠佳而郁郁寡欢;或因屡次求职失败而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 不敢主动参与择业竞争, 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立足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倾向, 针对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理, 加强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调适势在必行, 这需要大学生自身和高校从以下方面共同努力。

1.大学生自身要调整心态, 振奋精神

第一, 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面临求职择业的人, 只有对自己的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等, 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 才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 在择业时才不至于对自己提出苛刻的、不合实际的期望和要求;才能不依个人喜好有所转移, 不为个人得失和名利所诱惑;才能自觉克服急功近利、求闲怕苦、虚荣攀比等不良心理;才有利于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优势、发掘潜力, 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二, 增强自信, 克服自卑心理。自信是人迈向成功的第一秘诀。拥有自信是个性成熟的表现, 也是求职成功的关键。自信是大学生择业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必须树立自信心, 要在正确估量自己的情况下, 鼓起勇气去迎接挑战、参与竞争, 相信自己具备能求得合适职业的能力。自信不是自负自傲, 自信要有资本和基础, 这个资本和基础就是真才实学。有真才实学作后盾, 才会有真正的自信, 因此, 要树立真正的自信心, 也就意味着要切实搞好学业, 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培养自己判断决策的能力, 尽快成熟起来。

第三, 树立竞争意识, 增强竞争实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竞争, 在竞争中生存, 在竞争中发展,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这是市场经济的法则。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强化竞争意识, 做好参与竞争的心理准备, 把握机会, 主动进攻, 克服“等、靠、要”等依赖思想, 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适应能力争取求职的成功。

第四,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性格、气质特征, 能力、专业也不尽相同, 对未来的期望与规划也有很大的区别。尽早地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符合学生的基本特征, 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可以有效地指引、鼓励学生合理安排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根据职业生涯规划, 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 努力将学生培养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智能型、复合型人才, 从而使学生朝着既符合个人特质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迈进。

第五, 学会自我调适, 养成良好心态。大学生在择业中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素质决定命运, 心态成就未来。心态不同的大学生会在求职择业时选择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 积极者会将挫折、困难归因于个人能力、经验的不足, 会乐于不断向好的方面改进和发展;而消极者则怪罪于机遇、环境的不公, 强调外在不可控的因素导致自己的人生错位, 他们总是抱怨、等待乃至放弃。因此, 大学生要学会调适心态, 学会调控情绪, 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

2.高校要加强择业指导教学, 开展系统的择业心理辅导和职业指导

第一, 加强择业指导教学。就业指导教学意义重大, 既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 又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信息, 掌握求职技巧, 还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误区, 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提升。随着就业择业形势的发展, 就业指导教学越来越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影响面最广的教学活动之一。然而, 反观现实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高校的择业指导教学尚处于学校整体课程教学体系的边缘, 教学活动的研究与探索工作也刚刚起步, 缺乏专业的师资, 缺乏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 致使择业指导教学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因此, 高校必须加强择业指导教学, 要研究择业指导教学在目标、师资、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方面的特殊性, 将择业指导教学贯穿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 加强对大学生择业的个性化指导, 为他们提供分层次、分类别的针对性教学和“一对一”的个性化的教学辅导与咨询。要加强活动课程建设, 通过采取模拟面试、顶岗实习、作业实训、个别辅导、心理疏导、团体训练等活动, 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演练的平台, 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环境中感受求职压力, 增强择业意识, 提升择业综合竞争力。

第二, 加强择业心理辅导, 提供完善的心理支持。大学生择业阶段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时期。因而, 加强择业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应主要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调查研究。通过行为观察、访谈和问卷等, 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困扰和及其产生的原因, 针对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拟定相应的辅导计划, 重点解决“四困” (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惑、择业困难) 毕业生的心理辅导问题。二是注意提高大学生参与择业心理辅导的主动性。三是帮助大学生掌握积极的心理调节方法, 增强其心理承受力。四是积极探索心理辅导与思想教育、职业指导的有机结合。五是加强对辅导结果的反馈追踪。

第三, 加强择业咨询力度, 解决毕业生的困惑及心理问题。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 对大学生进行有关择业的心理教育。例如:可在大学生中开展“我是谁”的测试活动, 可进行人格气质、性格、兴趣等方面的教育, 还可以进行职业倾向测试, 通过测试分析, 让毕业生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 找准自己适合的职业方向。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 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 做好在求职、自荐、笔试、面试等各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对应。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 篇4

1.茫然心理。

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在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之后, 渴望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 但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心里却不清楚。部分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对一般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还有一些大学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 对自己缺乏自信, 优柔寡断, 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 从而坐失良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 在就业的过程中, 常常表现出好高骛远或者悲观失望的情况, 严重影响了就业的选择。[1]

2.从众心理。

一些人缺乏理性思考, 忽视对社会需求和求职单位的了解, 忽视对自己特点特长的分析, 而是以别的同学的选择作为自己的选择。 于是一些大学生在求职现场寻找热门职业, 报考的人数越多, 他们对那些职业的渴求越大。致使人们在求职时纷纷拥挤在“三资”企业、大饭店及外贸部门等狭窄的小路上, 甚至有人为此“献身”或受骗。因此, 求职择业是一项严肃郑重的大事, 一定要认真考虑, 谨慎从事, 决不能“跟着感觉走”, 盲目从众。

3.消极依赖心理。

这些大学生自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 缺乏独立和竞争意识, 择业时不去主动出击, 迎接挑战, 而是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 或是期待用人单位主动邀请, 以致坐失良机。他们一方面也希望找到称心的工作, 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自己到处奔波。于是有的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帮助, 有的对职业左顾右盼, 拿不定主意。

二、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就业制度、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及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目前, 我国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 许多环节有待完善。“双选”过程中凭关系择业还有一定的市场, “优生优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此外,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还不能完全实现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 让他们从心理到能力上适应社会的要求。

2.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变化。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大学生迫切希望有人帮助他们解决择业中各种心理适应问题, 而许多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未能及时跟上学生的就业心理需求, 对其择业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 就业指导目标不明确、内容简单, 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于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 而对于毕业生择业技能和技巧的培养和训练, 缺乏系统的指导, 健康心理教育等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 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导致大学生产生一系列择业心理问题。

3.父母的期望和求稳定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心理。在择业时, 父母的期望、父母的职业以及父母对子女专业的关注、对职业的看法乃至父母的社会地位、教育方法等都会对大学生本人产生一些影响, 造成他们择业过程中各种矛盾心理的产生。一些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千方百计地动用自己的关系为子女的就业铺路搭桥, 安排工作, 这使一些大学生不再为择业而思虑, 从而助长了他们的依赖心理。

4.大学生自身社会实践缺乏, 自我认知不足, 缺乏对择业心理自我调适的自觉性。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 大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缺乏理性的眼光。一方面, 他们对社会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政策等普遍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 往往单凭主观想象确定择业目标, 造成就业期望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另一方面, 他们对自身缺乏应有的了解, 对自己需要什么、什么样的职业更适合自己认识模糊, 一旦择业受挫, 又不懂得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从而导致各种不良择业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对策探析

1.国家应积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配套机制。

国家应提倡创业精神, 特别是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 这将有效提升我国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水平, 对于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也要求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将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工作纳入创业培训总体规划, 加强创业培训师资、教材、培训机构等各种资源的技术支持, 并与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扶持政策相衔接, 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与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减免收费、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 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2.积极开展大学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2]。

针对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心理问题, 高校心理咨询组织和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要发挥职能, 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指导和教育, 将择业心理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建立大学生择业心理教育的长效机制。高校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和形式多样的讲座、咨询、谈心等活动,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 帮助大学生在新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期望值, 减轻压力, 做好择业前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消除可能出现的易引起不良心境状态的消极因素, 树立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择业心态。

3.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 大学生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一个人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 知识结构合理与否, 决定其在求职时的成功率和相应的就业层次。所以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自觉地把自己的专业与以后的就业联系起来, 认真学习, 苦钻研,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培养自己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素质, 为自己的修身立业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录用大学应届毕业生,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实践经验, 在理论结合实践经验方面做得不尽人意。所以“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练意志, 砥砺品格, 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继续提高。艰辛知人生, 实践长才干”。[3]

最后,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大学生要把自己定位在社会的普通一员, 正确地剖析自己, 不要自以为是。这样进入社会后, 才能迅速适应由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其调适[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8 (6) .

[2]邹庆华.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 (6) .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探析 篇5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调适

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 通过人才市场进行自主择业。如今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就业机制。在失去了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统招统分这把“保护伞”后, 面对自主择业,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是复杂多变的。

一、当代大学生的择业现状及心理

1. 当代大学生择业现状。

在新的就业政策指导下, 大学生通过人才市场进行自主择业。大部分毕业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顺利实现就业。但还有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挫折, 因而灰心丧气。有的大学生甚至认为社会不公平、就业机会不均等而陷入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在面临具体的职业选择和社会走向时, 因为社会环境、需求与个人理想存在差距, 许多人的价值观取向不稳定。一位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对全国多所学校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发现,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心理呈现如下趋势:一是有远大的抱负, 择业很实际, “求稳”仍然是目前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的主流;二是向往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回报的福利待遇, “求高”代表了一部分毕业生的择业意向;三是崇尚个性化发展, 跳出传统观念思维, “求变”已成为一些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择业的新理念。另外, 伴随着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和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 自己做老板, 这已慢慢变成一种时尚。

2.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

(1) 焦虑恐惧心理。就业制度的改革, 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了多样性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大多数学生对此渴望已久。绝大多数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意识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今天, 一个人如果缺乏竞争意识, 或竞争能力不强就极有可能成就不了事业。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却缺乏竞争的勇气。许多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竞争机会面前顾虑重重、谨小慎微。尤其是在择业中遇到困难时, 常常不善于调整自己, 缺乏竞争的勇气。这使得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表现出焦虑心理。由于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 能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特长、工作环境优越的单位, 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等问题, 造成在精神上负担过重, 紧张烦躁, 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2) 自卑沮丧心理。新时代的大学生大都有较强的自我观念, 但他们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在择业中, 大学生们希望社会能够承认自己, 并尽快融入到工作当中去。但由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最终定型, 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有不少大学生往往不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我。他们往往会因德、才、性格等方面有所欠缺或不足, 在经过多次择业受挫后, 灰心丧气, 产生沮丧及自卑心理, 甚至认为社会不公平, 就业机会不均等, 陷入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3) 自负心理。在择业中, 很多大学生都愿意根据自己的专业实现干一番事业的愿望, 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愿碌碌无为。然而现实中他们没有认清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式, 择业时自命不凡、眼高手低, 看重安定舒适的生活, 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 不愿到边远地区去或不愿深入基层, 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 有的甚至幻想一举成名、一蹴而就。

(4) 依赖心理。一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几年的大学教育, 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一个大学毕业生应有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择业时, 他们往往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 不是靠自身思考来决断, 而是通过听取长辈及他人之意, 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缺乏相应的自主抉择能力。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

影响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但总的来讲存在客观和主观上的影响因素。

1. 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

随着高校扩招, 毕业生数量的连年增加, 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2006年毕业生比2005年增加50多万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同时存在;一些地方的政策性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 包括有些城市限制外地生源落户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单位用人观念和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尚需转变。

2. 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应该说, 消费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 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但现实是, 许多大学生在择业中依然抱有“天之骄子”的幻想, 并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变化。且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等因素也缺乏真正的了解。因此,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会出现以下与自己不相匹配的问题。

(1) 兴趣与职业选择。兴趣问题在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时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能否发挥出聪明才智, 能否取得预期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兴趣爱好。兴趣是职业的起点, 也是职业适应的起点。所以, 大学生在广泛多样的兴趣下必须确定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兴趣, 才有利于在职业选择中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

(2) 气质、人格与职业选择。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有兴趣, 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就具备了从事这种职业的气质。很多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 只从兴趣出发, 忽略了气质与择业的关系, 造成了适应职业的困难, 拉长了职业适应期。性格对职业选择其实至关重要。一般来说, 外向型性格倾向于选择那些需要很强的自我表现性、兴趣性和敏捷灵活性等特征的职业;而内向型性格则更适于选择理论科学研究性强、与物打交道较多、需要高度的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因此, 我们在找工作时应该把握好自己, 正确认识自我。

(3) 能力与职业选择。能力是人的个性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力有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之分。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能力, 就很难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 需要先看清楚自己是否具有与这些职业相适应的能力。

三、对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建议

职业选择是复杂又简单的事情。一方面它是一个多维的坐标, 方向太多而难以掌握, 其中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家长亲友的意见, 又要考虑实现自我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又不是一团乱麻, 是有规律可循的。各高等院校及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选择的正确引导, 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1.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首先, 我们应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端正择业心理。其次, 要求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 务实择业。每个人的学历、专业、能力水平都不尽相同, 每位大学毕业生都应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有一个客观公正的了解, 正确认识自我, 多务实, 少幻想。再次, 鼓励大学毕业生积极参与竞争。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 毕业生应当积极创造就业机会, 同时注意冲破传统的择业观念, 改变走“独木桥”和“一次就业, 终身不变”的旧观念, 拓宽就业视野,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择业。

2. 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的自觉性。

如果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能主动、自觉地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和适应环境, 使个人与环境保持协调, 就可以顺利渡过难择业关, 进入人生的下一个目标。在求职择业过程中, 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心理调适的作用, 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立足于通过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大学生在脑海里时刻要有优胜劣汰的意识, 并自觉选择某些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自己的努力的目标。

3. 完善就业信息服务, 拓宽就业渠道。

首先, 我们要多渠道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周密的就业信息, 积极引导他们择业, 使他们顺利就业, 避免大学生出现盲目择业。其次,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应逐步转变职能, 做好毕业生择业的心理咨询工作, 扩大服务范围。院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 为大学毕业生提高系统全面的择业心理咨询, 使他们在择业时能抱一种积极的心态, 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健康成长。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干涉 篇6

1.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面对毕业,大学生急切地要找到就业岗位,而一方面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并没有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学生因为自身原因不能很好地推销自己,就业形式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与现实产生很大差距,产生极大的心理障碍。如下是对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几点归纳。

1.1 大学生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的焦躁心理

如今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着来自社会、家庭和自身的重重压力,大学生极易对未来充满恐惧,产生难以把握自己的感觉,进而形成就业恐惧;面对未知的将来,焦躁心理时刻笼罩在部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整日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对一些莫须有的事情进行猜测和想象。

1.2 大学生因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而产生的心理

部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过多地考虑自身的一些问题:例如自己的专业、自己的成绩、自己的容貌、自己的学校层次,等等,盲目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没法和别人竞争,产生畏惧,不能很好地去推销自己,而面对其他同学的出色表现,自卑、自闭心理更加严重。而另一部分大学生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从而失去自知之明,在此种心理的支配下,不少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总是自以为是,自负自傲,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夸夸其谈,结果留给用人单位的是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不能如愿。

1.3 大学生因一时的就业挫折而产生的心理

部分大学生热情地投入就业大军,而残酷的事实会打击到他们的积极性。由于受挫能力不强,面对一次次打击,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而情绪低落、一蹶不振,对求职就业产生恐惧和退宿,不再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求职就业。

1.4 大学生因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产生的心理

部分大学生由于对现实利益的高追求,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过于依赖自我感觉,对社会缺乏了解,且忽视所学专业特点,过分地追求实惠,而盲目涌向一些地区或一味追求热门单位,形成了“有的工作没人做,有的人没有工作”的结构性失业现状。

2.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2.1 外在因素

目前我国还处于就业制度的改革之中,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先前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大学生分配制度被打破了,可人们还依旧怀揣包分配的思想,大部分的学生还有家长都没有接受“自主择业”的择业观念,与此同时旧的择业观念时刻在干扰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的思维,从而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偏差,产生心理问题。家庭方面,不少家长在孩子上大学之前就已经为子女设计好了蓝图,学校的考取、专业的取舍,甚至毕业之后工作的去向都做了具体安排,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及能力特长等。由于家长和子女在思想方面得不到统一,而现实的变化可能会打破先前的计划,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择业的矛盾心理。部分学校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重视不够: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就业指导有所放松,再加上缺乏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分析和研究,致使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了就业心理问题而没得到很好引导和疏通。

2.2 内在因素

一方面大学生受自身素质的影响,不能很好地承受挫折与失败,而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定位、期望往往又非常高,致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压力而产生焦虑、不安现象。由于高的期望值与现实的误差,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我,一旦在求职过程中受到失败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 大学生就业心理干涉

3.1 思想方面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在择业时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在认清就业形式之后及时调整就业期望,以免过高的期望不能实现而产生落差心理,进而对社会、对自我产生过激的看法,不利于择业。在择业过程中充满信心,积极参与竞争,正确地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树立择业信心,抓住属于每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对于求职过中的挫折坦然面对,积极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在失败中总结自我完善自我,并在其中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3.2 能力方面

增强职业竞争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多看一些其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增强自己的“硬件”。引导学生注意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构建多方位的平台,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舞台,让学生尽情发挥特长,这样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策略探析[J].价值工程, 2011.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篇7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逐年增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更加严峻,2013年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与有关调研机构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开展的联合调查显示9成以上的女大学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曾遇到过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在此背景下,高职高专女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难度可想而知,有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女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阻碍女生用正确的心态去获取适合自己的工作。

1 高职女生择业时存在的心理问题

研究表明,当前高职女生择业时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1.1 自卑、怯懦心理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自卑常和怯懦、依赖等心理现象交织在一起。它使人悲观失望、忧郁孤僻、不思进取,阻碍了学生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

部分高职女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与重点本科院校的本科学生、研究生共同竞争时,感觉自己的学历、文凭不如他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总会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种心理导致他们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自信,择业行为可能出现以下现象:面临多个用人单位需要选择时总是拿不定主意,犹豫不觉。几次求职受挫,就可能出现萎靡不振,自我封闭等心理现象。

1.2 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生理反应。有关研究表明,约有40%的女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焦虑。在择业过程中引起女生焦虑的问题主要有:能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特长且薪资待遇以及工作环境都比较优越的工作单位;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屡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怎么办?自己看中的单位,父母、恋人不赞同怎么办?到单位后不能胜任工作怎么办?以上种种担心,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就可能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产生不利干扰,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甚至导致其难以择业。

1.3 盲目自信心理

在择业时的盲目自信是指部分女生过高估计自己的职业能力,眼高手低,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最终使自己陷入“择业难”的境遇。部分长相好、家庭条件好或工作能力强女生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各种优势,因而盲目自信,容易产生得意、骄傲、浮躁等情绪,对自我能力缺乏客观的认知而在择业中屡屡受挫。

1.4 等靠依赖心理

部分家庭条件优越的女生,从小父母娇生惯养,在择业中缺乏自信心和自主竞争意识,比较依赖学校分配的工作名额,而不主动参与甚至排斥市场中的竞争机会,或者只想等待亲朋家眷为其介绍工作。这种“等”、“靠”、“依赖”的不良心理使得高职女生在面对关系职业和理想的选择时常常陷入被动,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同时也给用人单位留下了不良的印象。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曾有一位女生每次到用人单位面试,要母亲陪着,要母亲帮忙参考,做决定。大多数用人单位看到这种情况都放弃录用,导致出现就业困难。

1.5 求稳怕苦心理

高职女生在就业求职中普遍反映出求稳怕苦心态。有调查表明:有50%的女生在求职中更愿意选择稳定的工作,60%以上的女生在选择就业区域时首选大中心城市,极少数女生到边远的小城镇或农村工作。从每年的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中本人也发现,在刚开始工作的一个月至少有30%的女生会出现各种不适应:有不适应需要加班的、有不适应要出差或户外奔波的、有不适应一天要坐几小时的、有不适应要跟较多人打交道的、还有不适应要接电话打电话的,而一旦出现这些不适应,她们不是从自身找问题,主动调整,大多数女生要求换单位、换岗位,这些都反映出女生在求职时的求稳怕苦心理。

2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我国自古就存在着男尊女卑,歧视女性的不良传统。持有这种思想的企事业单位,看不起女性应聘者,这就给广大女大学生造成女不如男的巨大心理压力。另外,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但因为经济下行,或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企事业单位减员,政府机构缩编,为女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还有,部分用人单位在用人的时候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文凭,导致高职生,尤其是高职女生就业困难。

2.2 学校因素

高职院校是我国在近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部分院校的办学条件还在完善中。个别高职院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进行专业设置时,没有经过深入调查、严格论证,没有真正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量和同类学校的供应量,结果导致某些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供过于求;另外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时,并未考虑到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并非企业所需要的,而企业需要的学校又没有教;还有,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缺少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工作,高职女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面对以上种种情况,高职女生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择业心理问题。

2.3 自身原因

从生理的角度来说,女生特殊的生理特征也局限了女生择业的多样性。从结婚到生育,从哺育子女到家庭责任,女性可能比男性付出更多,导致女性在生育和哺育期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而在体力方面女性先天不及男性,加之刚毕业的高职女生没有实践工作经验,所以在付出同等薪资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录用或少录用女性劳动者。从心理的角度来说,20岁左右的女性情绪波动大,心理发展还不完全成熟、稳定,面对就业时的种种矛盾和困惑容易产生抑郁、自卑、失眠、焦虑、攀比等心理问题。

3 解决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高职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构建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心理疏导机制。

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营造有利于高职女生实现公平择业、就业的社会环境

虽然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在现实中,女性在就业时经常会遭遇到性别歧视。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保障平等就业的法律体系,维护高职女生平等就业的权益。行政管理部门与学校应共同分担企业录用女职工时所需的成本,完善支持女性就业的生育保障制度,减少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

3.2 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中的主体效应,提高高职女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女生在择业过程中是否顺利,是否出现心理障碍,与在校期间的专业训练、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所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

首先,在学科规划、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契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体系。针对女生的身心特点,构建科学培养方案,通过夯实专业基础、拓展素质训练、组织职业培训等途径,提高高职女生的专业素养、动手能力、适应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如高职院校可多开展针对女生的专业训练、技能大赛或专业技能学习。

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也是解决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设有心理咨询室,有相关的心理教育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但据了解,不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为了走形式,应付检查。各学院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心理问题预防和反馈机制,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如在学生刚入校时,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可为每位女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良好的心理问题反馈机制;对低年级女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保健知识,对高年级的女生可以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择业心理方面的课程或讲座,讲授女性的特点和择业优势。

3.3 学生自强,发挥优势,积极主动就业

3.3.1 学会自我调节,增强抗挫能力

学生本人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将要面临的问题和所处的环境。平时在学习与生活中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培养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面对困难,心理烦闷苦恼时要学会自我调适,可以采用适度宣泄法,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或者参加打球、爬山等运动量大的活动;也可以用自我安慰法,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尽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还可以采用自我激励法,在遇到困难时,运用“我一定行”等指导性暗示来激励自己。总之,就是要对自己准确认识,适度调适。

3.3.2 发挥性别优势,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现代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独立处理工作的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女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这些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减少挫折情景的发生。同时女生也要意识到与男生相比,女生有自己的优势。有调查表明女性在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动作协调能力、社交亲和能力等方面都优于男性。所以作为高职女生应充分了解自己优势与劣势,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积极主动地去面对竞争和挑战,在就业竞争中也一定能胜出。

摘要:对高职院校女生在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高职女生就业难的心理对策,为加强高职女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制定适宜的心理健康对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女生,就业心理,心理分析,心理调适

参考文献

[1]黄小露.高职女生就业心理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77-79.

[2]虞莉.高职女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8-109.

[3]马跃.高职院校女生就业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J].职教通讯,2011(16):74-75.

[4]杨翠萍.高职高专女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其调适[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56-58.

[5]倪倩,王映兰,等.高职女生就业心理现状研究——以盐城高等师范学校为例[J].兰州教学学院学报,2013(7):80-81.

择业心理影响 篇8

近年来, 国家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放在了重要地位, 高职教育必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特别是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 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花大力气, 拓展了多种途径, 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大幅度得到提升。但是, 由于社会就业矛盾日益突出, 就业难度日趋增大, 广大高校毕业生面临相当大就业压力, 特别是高职学生因为自身心理素质不够完善和成熟, 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自主性, 忽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学历层次偏低, 加上职业院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发展不平衡, 指导程度不够, 大量就业信息提供不及时, 而且当前社会提供的岗位数跟不上毕业生增长数, 因此, 高职学生选择的岗位劳动强度大, 工作环境较差, 待遇偏低, 社会地位较低, 可持续发展力不足, 导致高职学生情绪低落、悲观失望, 对前途和希望充满担忧, 既损害了高职学生就业自信心和勇气, 也违背了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还降低了民众对职业教育的信任度, 影响了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2 高职学生择业求职主要心理困惑

2.1 焦虑心理

部分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因为个人性格原因, 不善于交际, 学习压力较大, 注意力较难集中, 想到将来一旦毕业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或者无法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就会出现焦虑情绪。特别在临近毕业之时, 焦虑症状表现更为突出, 每天忧心忡忡, 无所适从, 心理失衡, 焦躁不安, 情绪不稳定, 严重的还导致出现肌肉酸痛、头痛、心跳加快、失眠、食欲不振、胃痛等躯体症状, 还有的情绪严重失控。

2.2 嫉妒心理

有的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 忽视人际交往, 在学习、工作、交际等各方面不如班级或寝室同学, 看到他人获得各项技能大赛奖项或者在顶岗实习中得到企业的好评, 提前应聘就业, 在心理上感到失落, 流露自惭、恼怒、怨恨等情绪, 甚至背后诽谤、造谣中伤、打击和损伤他人形象以提高维护自尊, 严重影响他人发展, 也暴露了个人的狭隘心理。

2.3 攀比心理

有的高职学生认为自己选择的单位一定不能比别人差, 因此, 看到同学应聘上了专业对口、待遇较高、名气大的单位, 就会攀比, 看不起一般的企业, 往往会错失良机, 后悔不已。

2.4 疑虑心理

有的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学历较低, 专业技术不精, 工作经验不足, 即使有单位聘上自己, 也抱着试试看心理, 暂时屈就。也有的怀疑这个岗位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和合适的, 环境和待遇是否称心如意, 甚至怀疑公司的宣传不真实, 因此, 应聘之前举棋不定, 应聘签协议后极度后悔, 优柔寡断, 疑虑不决。

2.5 自卑心理

由于个人成长经历, 家庭环境, 学习成绩或生理条件与同龄人相比存在劣势, 在与他人接触中习惯拿自己的缺点去比较他人的优点, 性格内向, 不善于交际, 特别是在应聘之前, 缺乏自信心, 敏感多疑, 当遇到一次求职失败后更加怀疑自己, 夸大失败和缺点, 害怕再一次的应聘, 也不主动寻求就业机会。在应聘中因为不自信、紧张和恐惧导致应聘回答问题漏洞百出, 心理测试不合格, 也会丧失就业机会。

2.6 从众心理

当看到周围的同学纷纷在某一个岗位上顺利应聘, 签订协议, 有的高职学生不顾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专业特长, 在同类型岗位上投简历、找熟人、参加应聘, 求职失败后怨天尤人, 宁愿不就业依然不改变求职方向。

2.7 功利心理

有的高职学生自认为自己选择的专业是社会热门专业, 经过自己的刻苦学习, 在专业技术方面可以胜任企业和社会需要, 为了快速致富,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 或个人追求高质量生活, 最大限度的获取高工资和高报酬, 因此, 在择业过程中只追求高待遇、高工资、经济发达地区和名气大的企业, 对一些小型企业和边远山区, 不做考虑, 即使在遇挫之后还是不改变初衷, “宁缺毋滥”, 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3 择业求职心理调适措施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失败不取决于机遇和他人提供的条件, 它是由本人对终身职业生涯的设想和考虑, 根据本人的个性特征 (气质、能力和性格) 和专长进行规划的。因此, 高职学生要从“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发挥高职学生优势, 掌握就业技巧”等措施来调节自我择业压力, 努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3.1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拓展个人职业发展平台

高职学生应当在学校提供的专业中慎重选择感兴趣的、有能力学好的专业, 不能盲目的随大流或者家长朋友强行要求。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 对待未来选择的职业和前景有了较充分的了解, 职业不是为了追求大富大贵、地位的显赫和金钱的数量, 要把职业当作实现个人理想、家庭期待和时代要求的领域及阵地。

把握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对高职学生来说, 有利于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 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特征, 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实力和专业技术, 也有利于本人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发计划, 鼓励自我控制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拓展个人职业发展平台, 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人尽其才, 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3.2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消除不良择业心理

(1) 加强择业心理素质的训练,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努力学习和开发智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二是认识了解个人心理需求, 学会应对挫折, 培养健康稳定、乐观向上的情绪;三是锻炼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克服求职择业中的困难, 正确看待就业中的问题和困难;四是完善自我意识, 正确评价和定位自己, 增强自信心;五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适应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变化与复杂问题;六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构建和谐发展的职业生涯。

(2) 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提高自我调适心理能力。在校学习和实习期间, 培养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接受挑战, 增加个人知识量和职业信息量, 吸纳他人健康工作方式和理念, 加强性格的锻炼, 增强幽默感, 保持良好心态, 学会自我分析和调适, 训练具备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 逐步消除择业焦虑心理, 最后针对自己实际情况, 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3.3 发挥高职学生优势, 赢得企业高度信任

由于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大力投入, 在全国各地推进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学院的创建工作, 促使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得到快速提升。高职学生虽然进校时高考分数较低, 但是, 高职教育工作者树立先进的人才观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经过实践证明, 大量高职学生进入到各行各业后, 其专业技能、吃苦精神、团结协作意识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高职学生的就业率远远高于本科院校就业率。因此, 高职学生要正确面对现实, 充分任用学校资源, 一方面在课堂上学习专业基础知识, 在实训室和实习中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在生活和学校活动中要加强个人职业道德修养, 树立团队意识, 磨练坚强意志, 培养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 在顶岗实习中拉近同事心理距离, 认真做好每一件工作, 逐步赢得企业的信任和提前聘用。

3.4 掌握就业技巧, 提高就业成功率

高职学生要认真学好必修的就业指导课程。学会写求职信, 了解个人求职条件、求职的目要求, 了解和赞美用人单位的优势, 写明渴望得到这份工作的心情以及自己要做好这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同时, 收集求职线索、掌握供求信息, 建立人际关系网, 尽量获得家长、亲朋好友及熟人的帮助。还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 获得兼职。如果通过自身努力依然没有理想的岗位, 可考虑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越来越证明, 一个人不可能终生从事一种职业。因此, 应先就业, 然后选择擅长的专业, 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参考文献

[1]徐玲, 杨晓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8.4.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R].2006.

[3]王莹华, 许文彬.当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 2007.8.

[4]张毅等.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和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2.

上一篇:环城游憩下一篇: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