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课教学感想

2024-06-17

英语阅读课教学感想(精选十篇)

英语阅读课教学感想 篇1

关键词:阅读,兴趣,全面理解

1 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文章之前, 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所以, 我在教学前一般都简单地介绍一下有关文章的情祝, 如: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科技发明、文化背景等。新课导入方法可以使用情景导入、图片导入、复习导入等。

如:学习5B2BUnit16 L62有关海洋的课文时, 利用直观导入法, 用电脑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图像并围绕有关地球的问题与学生进行问答:

T:what’s this?

S:It’s the earth.

T:what colour is it?

S:It’s blue.

T:why is it blue?

S:Because it’s covered by water.

T:Yes, because two thirds of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is conered b water.what is the other name of the sea?

S:Ocean.

T:Yes.How many ocean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S:Four.

T:what are they?

S:They are... (教师帮助学生用英语说出四大洋的名称)

T:What do you think of oceans?

S:Big, wide, deep...

T:Yes, they are vast.what else?

S:Salty...

T:Yes.lt’s because there are many minerals.

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表达出来, 同时调动学生复习原有的知识并使之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同时交流过程中呈现新词“surface, vast, salty, mineral”等, 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了障碍,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全文速读, 掌握大意

要求学生运用略读、扫读等方法快速阅读全文, 搜寻有关信息, 学会思考, 迅速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主题句,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并根据文章的内容及细节提问。问题设计可以是yes-no question, why-question T-F question, 也可以同时使用三种形式的问题。然后从纠正学生“理解测试”题中出现的错误入手, 对文中陈述的事实、情节、脉络、主旨, 采用与学生讨论的方式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取得正确、统一的认识。如:SB2B Unit19“A freedom fighter”可以根据故事发展的时间为线索划分段落:

(1) 1929-childhood (2) 1934-education

(3) 1948-occupation (4) 1951-life good

(5) 1964-achievements (6) 1965-comments

3 精读课文, 获取细节

这是课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阅读实践的重点, 是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步骤。在学生初步了解大意后,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细读, 学会做阅读笔记, 处理有关信息。教师须做到“精讲”题: (1) 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核心做到一语破关键词, 使学生一次就得到清晰、深刻、准确的概念。 (2) 语法和词汇讲得不必过多过细, 而应使学生掌握它们在课文中出现的意义和用法, 有助于整体理解课文, 应把大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多练”。学生练习时, 要紧扣课文进行听说读写的全方位练习, 学生自己能做到的, 教师绝不代替。练习时要照顾全班, 并指导学生之间互练, 寓讲于练。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通过词义辨析、句型转换、翻译、做改错题、背诵重点句等方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 以达到启发思维、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

4 巩固理解, 语言输出

这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收集写作材料。这一环节的教法灵活多样。

(1) 对课文反复默读, 朗读进而背诵。

(2)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句, 作口头复述练习。要求学生动脑筋, 用英语去思维, 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课文。

(3) 教师向学生提供事先根据课文创设的情景, 让学生缩写或改写课文。

(4)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利用不同的渠道, 收集相关辅助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 对课文教学作有效的补充。

此外, 要扎实地开展课外阅读。一是要降低阅读难度。这样, 学生学起来不很费力, 可以增强学习英语、自觉阅读的信心和兴趣。二是限时阅读, 初一开始时, 要求每天阅读一篇100~150词左右的文章, 限时4分钟, 两个月后, 每天阅读量增到两篇, 300个词左右, 这样阅读量逐渐增加。

综上所述, 进行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须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 即从信息的输入入手, 通过对课文的全面理解, 交际运用再将信息进行准确输出,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课程与教学论.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

听课外阅读导读课感想 篇2

芝罘区芝水小学张述卿

最近,听了两节课外阅读导读课。一节是工小陈吉宁老师执教的《淘气包埃米尔》导读,一节是养正小学孙照宇老师执教的《窗边的小豆豆》导读。因为之前从没听过这种课型,所以感觉很新奇。下面就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向大家作一下汇报。

感触一:目标明确,旨在激趣

导读课的目的应该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课外主动去阅读这本书。因此,导读课也就承载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任务。其中“猜读法”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淘气包埃米尔》导读课上,老师多处采用“猜”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根据封面猜一猜、根据“书名”猜一猜等。其中最精彩的是出示情节往下猜。记忆犹深的一段是老师出示一段精彩的文字,大意是:五岁的淘气包埃米尔,喝汤时将头卡在汤罐子里了,这可怎么办呢?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产生要读下去的强烈欲望。学生猜测之后,老师出示原文,让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接着又让学生看这样一段文字:话说这个汤罐子被爸爸粘好了,可是晚上又到了埃米尔的头上,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在一次次猜测中,思维发散,深深被这本书所吸引。而根据插图猜更为精彩,老师出示故事中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任由学生猜测。此时,老师不讲书上的内容,留下悬念,让学生恨不得立刻回家买书去读。

在《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中,教师则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讲一讲让学生初识小豆豆的调皮。再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认识长大后的小豆豆,并了解她的卓越成就,强烈的对比反差,为学生设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小豆豆怎么会有如此惊人的变化呢?由此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心理和强烈的了解欲望。可以说在这两节课中,“猜读法”的使用调足了学生的胃口。

感触二:赏析人物,学会读书

当学生在一次次猜测中,喜欢上这本书之后,老师便带领学生进入另一个重要环节,赏析人物,在此过程中向学生渗透读书方法。

例如:在《淘气包埃米尔》导读中,老师为学生准备阅读材料“12月18日”那天发生的事。学生在快速默读中,抓住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人物的品质。在配乐朗读中,抓住了人物的细节描写,深入感受到人物的品质。

在《窗边的小豆豆》导读中,认识小林校长时,教师则采用讲读和自读相结合的方法,感受校长的与众不同。

从课堂的情况来看,学生学得比较主动,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学生对故事感兴趣,对故事中人物的命运也感兴趣,对故事的结局更感兴趣。而随着这一系列兴趣的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也就被激发起来了。

浅析英语阅读课教学 篇3

一、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英语阅读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对课堂教学的开展非常有帮助。课前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大概地了解,把自己看不太懂或还不明白的单词或句子做上标记。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有目标地去听教师讲解课文。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去收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或资料,在收集过程中,学生也会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Touch the World中,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海伦的资料,包括她的简介、主要作品及大家对她做出的评价等,这样,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学习起来就显轻松。

二、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整堂课的成败,好的导入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阅读课的导入方法也很多,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歌曲、借助于幻灯片等。通常,教师再配合恰当地提问,巧妙设计与新课有关的问题,在问答过程中,还使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Touch the World中,由于海伦是一位又聋又盲的残疾人,笔者就设计一个体验活动,让学生闭上眼睛,问他们Can you see anything? Where is your book? 再让学生捂住耳朵,问他们Can you hear me ?然后让学生放下双手,接着再问学生: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can not hear or see anything?此时,学生们往往会回答:unhappy。这时,就可以导入新课中的内容,告诉学生:There was a girl who lost her sight and hearing when she was very young. But she became an educator. Do you know who she was?由于导入的作用,许多学生对阅读内容充满了兴趣,急切地想知道答案。这样就很轻松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新课上来了。

三、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全文

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并对整篇课文有一个初步、整体地认识,能理清文章的大意,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可提些浅显易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例如,在Touch the World中,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How did her teacher teach her?

2.How did Hellen Keller lost her sight and hearing?

3.What did she do after she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在学生回答此类问题时, 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答案。这样,既读懂了课文, 又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教师精讲课文, 把握细节

这一步是阅读课的主体,通过老师的点拔,学生应把握好课文的细节,并能理解各个知识点,做到灵活运用。教师也可以通过提一些细节性较强的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或把语言点融入到具体的问题当中,从而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课文。例如,在Touch the World中,设计问题如下:

1.When was Hellen born?

2.When did she lost her hearing and sight?

3.Did Hellen go to the university?

4.Did Ann use some special ways to help Hellen? What are they?

接下来,教师可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组来回答。

五、领悟内涵,得到启发

在学生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读课文,一起去探究文章的深层内涵。例如,在Touch the World中,当学生学完此课后,要让学生通过了解海伦的生平简介,学习海伦身上那种对任何事情都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让这种精神时刻激励学生。

六、适时复习和练习

教师可以利用下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一下回顾,并作出总结,既检查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又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地复习和练习,起到了一个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课堂内容的作用。

总之,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取得更大成功。

中专英语阅读课教学 篇4

在中专阶段, 虽然阅读课教学一直备受教师的重视, 但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阅读课教学存在着一个误区:受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影响, 把语言点、语法教学作为阅读课教学的重点, 而忽略了真正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使得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并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

2 学生普遍存在的阅读障碍

目前, 中专学生普遍存在种种阅读障碍。这些阅读障碍不排除, 不仅影响阅读理解, 妨碍阅读速度, 还会影响以后的学习。

2.1“语感缺乏”障碍

学生不善于抓关键句、关键词, 不善于根据上下文及词的构成要素进行词义猜测, 造成前后脱节, 层次分不清。因此阅读速度异常缓慢。

2.2 阅读习惯障碍

学生在阅读时的一些不良习惯, 或妨碍阅读速度, 或影响阅读理解。这些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读出声音:这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 更不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信息。2) 逐字阅读: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单词方面, 忽略了文章所反映的信息内容。3) 逐词心译:使得文章支离破碎, 妨碍了从整体上理解阅读材料, 也影响了思维的连贯性, 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效果。4) 不当返读:严重地影响了阅读速度。

2.3 文化背景知识障碍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指所学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不少中专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阅读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

2.4 心理因素障碍

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 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如有部分学生一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有的学生甚至还没有开始阅读之前, 就存在畏难情绪。这就无形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屏障, 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 从而影响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3 阅读策略

英语阅读策略是指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控阅读环节的操作过程。它是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灵活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的学习过程。

在英语教学中, 帮助学生形成和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 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 采用科学的途径, 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

鉴于学生在阅读时存在上文所述的种种障碍,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克服障碍, 向学生系统、全面地介绍阅读策略。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十分重要。

1)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改掉唇读、指读、返读、心译等不良阅读习惯。

2) 教会学生视读的方法, 逐步加大视距, 减少眼跳次数, 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接收文字信息。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构词法知识, 编写一些视读练习 (辨认单词、词组、短句, 逐渐增大难度) , 规定时间完成。

3) 指导学生善于抓住关键词、关键句, 确定阅读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掠读和略读, 迅速找出关键词句和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以及在文章中迅速找出所需信息的能力。

4) 帮助学生学会根据词的构成及其所在的语境去猜测词义的方法和技巧。

5) 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 以排除文中无关信息的干扰, 简洁、准确地概括出文章要点。

6) 鼓励学生课后多阅读各种文体的英语读物, 以增加文化背景知识,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亦应在阅读前将文章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告诉学生。

7)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多予以鼓励和帮助。

4 中专英语阅读课宜采用的方法

4.1 整体教学法

所谓整体教学, 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课文整体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格式塔心理 (GESTALT PSYCHOLOGY) 。格式塔心理学者认为:“人们感知的一切都是完整的形式或形状;强调整体组织和知觉的完整性。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 整体比部分的总和大。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章兼中) 教师应把学习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

因此, 笔者认为, 组织学生讨论文章段落结构, 运用结构分析法了解透视文章的框架, 有利于文章的整体理解。如:SB1B U17 L66“NATURE”, 在学生速读课文, 了解文章大意后, 提问:What happened and what’s happening to milu deer?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出文章的框架:

这样一来, 学生便对milu deer的发展过程一目了然, 也从整体上理解了文章。

又如:SB1B U24 L94“A FARMING PIONEER”, 学生通过阅读每段的第一句话 (topic sentence) 就能获得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此文的结构如一金字塔, 顶端的是文章的第一段, 然后从各方面来说明第一段且每段又证明了上一段。

在结构图的帮助下, 学生很快便看出文章的主题关注的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农学家贾思勰对世界农业的贡献。他们经过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作出了更细致的结构分析:

Main idea: 1. The science of farming (agriculture)

2.A great farmer in Chinese history

有些文章笔者还通过设计理解型图表, 帮助学生构建文章结构和框架,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SB1B U20 L78“PAPER”:

4.2 阅读内容问题化的教学模式

在美国, 一些教育理论专家早已陆续在中小学开展了旨在强化“问题意识”, 培养创造能力的“问题解决法”教改实验。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 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 越来越能启发新的问题。”因此, 在组织实施课文教学时, 笔者尝试以问题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 通过设计高质量、针对性强的系列问题,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过程加以科学引导、监控、检测并启发。

阅读大致分为:Pre-reading, While-reading及Post-reading.三个阶段。因此, 侧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问题设置应围绕这三个环节展开。

4.2.1 Pre-reading

教师在上新课前依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设置一些导向性的课堂提问, 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 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网络,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如:SBLA U5L18。结合课文的插图作如下向导性提问:

1) Where are the women from judging from their clothes?

2) What are they doing?

3) Why are they planting trees? Can you guess?

4.2.2 While-reading

该环节是“内容问题化”的主体。精心设计既有难度又有深度, 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尖子生;既培养学生的一般阅读能力又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问题尤为重要。问题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细节性提问:这类问题主要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如:课文的信息层次、人物关系、情节变化等。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熟悉所学内容, 促进课堂师生间的交流, 是进行较深层次的逻辑思维和表达的前提。题型可设计为两类:A. 是非判断;B.对号入座。

A. 是非判断。如:SB1A U10 L38“Olympics”可设计为:

1) Both the summer and winter Olympics are held every 4years.

2) The modern Olympics Games began around the year 779BC.

3) The Olympic Games were born in Greece.

4) In Barcelona the Chinese team won 16 metals.

B. 对号入座。这类问题常WH-疑问词引导。SB1B U16L62“FIRE”:

1) When did the fire break out?How long did it last?

2) What was the result?

3) How did it start?

4)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Why were so many peo⁃ple killed?

5) Why did the helicopters find it hard to get close to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深层理解性提问:这类提问主要培养学生吸收信息, 利用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语篇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借助已有的情景知识, 透过文章表面的文字信息去推断和理解作者的意图、文章的主题或预测作者未提及的事实;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猜测文章中叙述的某个行为可能会引发的另一个行为;预测文章的结局以及推测作者所运用的比喻性语言的实际含义等:

如:SBLB U18“THE NECKLACE”L69 (SCENE ONE) :

Try to analyze the inner feeling of Jeanne and Mathilde:

a) Do they feel happy to meet each other?

b) How many times does Jeanne say“sorry”to Mathild?

c) Try to tell what Mathilde may be thinking and imagine her i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When she sees Jeanne

When she first speaks to Jeanne

When she say“many years ago we knew each other very well”

When she say“that’s because of hard work—10 years of hard work”

4.2.3 Post-reading

该环节问题的设置以评价性问题为主, 能够培养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和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是阅读交际化的重要过程。

如:THE NECKLACE。在结束时, 可设置如下问题:“What would happen after the truth is out?”学生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观念, 充分发挥想象力, 对故事的可能性进行猜测, 各抒己见。

又如SB1B U23 L90“ASWAN DAM”可设置如下问题给学生讨论、思考:

1) Since the Abu Simbel is so important, if you were scientists, what suggestions would you make?

2) Compared with the Aswan High Dam, is the Three Gorges Dam Project supported by you? Why?这些评价性问题加深和拓宽了学生对课文主要话题和中心思想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丰富、确切。

参考文献

[1]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6.

[2]张兼中.中学英语实用教学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

[3]麦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 1996.

[4]徐育兵.课堂提问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0 (5) .

[5]杜萍.中专英语阅读策略与教学方法的研究[M].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 (4) .

[6]于黎明.影响外语阅读教学因素浅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7]华惠芳.阅读理解中的预测和联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 .

[9]Claire Cransch.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10]国锐.影响学生阅读效率的因素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 23 (12) .

[11]章九和.浅析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J].教育研究, 2003 (7) .

英语阅读课教学反思 篇5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课的主要目的。阅读一篇文章不是单纯为解决某个语言或是回答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最终目的是为利用所获取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是被动地掌握语言形式或语言结构,而是有交际愿望和交际目的的。

但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课,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我总结和归纳出学生不喜欢英语阅读课的几个因素:

1.词汇量有限,影响阅读的效果。对词汇理解和掌握是影响阅读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词汇量是成正比的,词汇储备不足,又会导致学生阅读障碍重重,丧失阅读兴趣。

2.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与技巧。有的学生不懂得阅读技巧,他们在阅读时往往从前读到后,用相同的速度和方式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而不是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方式获得主要信息,这样往往是事倍而功半,吃亏不讨好;也有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试图记住所有的内容,习惯于逐字逐句地看,试图记住每个句子的意思,时间与精力过于集中于一些非考点的细节,而不善于通过整体阅读去把握文章观念和理念。

3.课外知识面狭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单薄。有些同学阅读文章时,对文章提及的事实或现象缺乏感性认识,导致理解过程晦涩,有时甚至会产生理解错误。因此,拥有较广的课外知识面和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会有助于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理解的状态,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含义和思路。

4.阅读动力与兴趣不足。阅读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而我们的学生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使阅读成为消极的应付和被动阅读。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把排除影响学生阅读效率的障碍因素作为当务之急,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指导学生使用正确恰当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阅读理解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当前英语课“任务型教学”的模式,初中英语阅读课我们一般采取下面的的模式:

1、背景知识介绍:

这既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也是对重点生词进行学习,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在这一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融图画、声音、文字于一体,以声、光、色的直觉效应强化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使学生的阅读从抽象向形象转化,使阅读的过程成为游戏和欣赏的过程,从而提高了他们对本课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整体感知:寻读(Scanning)

就课文内容整体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或做正误判断,让学生用最快速度浏览课文并做题。在这一过程中,设计的问题应简单明了,切合文章的主体,让学生对文章有大体的了解和感知。

3、览读(Skimming)

就课文内容设计多个意义问题,让学生获取有关when,where,who,what,why等基本事实以及文章的总体过程脉络,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课文内容,从而养成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所筛选,把握难度、深度,突出主题。

4、细读(Intensive---reading):

在认真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段落进行调整使用,让学生达到对课文细化理解的目的。

5探究学习:

让学生对整篇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语言结构等进行挖掘,并整理归纳,相互交流。对于重难点教师应及时的指导和讲解,使其达到理解与运用的目的。

6、复述课文:

这是初中英语阅读的基本要求,即可以根据关键词﹑句的提升,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也可以让学生结合简笔画或挂图把课文进行简单的复述。进一步可以让学生巩固已获取的语言信息知识,这对学生的记忆训练﹑思维训练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只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英语阅读课教学反思

(二)今天上了Unit2Reading这一课,我进行了如下的反思: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阅读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还能促进听、说、写等其他语言能力积极地发展;而且,阅读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课堂上小组共同阅读,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平等、协作、交流、讨论中,都有发言的机会、表现的机会、成功的机会。阅读活动中,小组内先读,先练说,每个学生都参与了活动。学生能选择一个水平适当的角色参与交流和探讨,在学习活动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知识和情感都得到发展。小组竞赛更能激发全体学生产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更能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提高阅读和交际能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我在本节阅读教学课中,也有许多值得改进之处。如教师的导语不够清晰明确,导致学生在活动开始会出现片刻地茫然。在个别环节没有为学生建立完善的思维导图,没有为学生的英语思维及时引导。这些也是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提炼自己的语言,为学生英语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把好脉搏。

英语阅读课教学反思

(三)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有一个冷静的头脑,有平静的心情。我认为平时大量的阅读训练不可少。但是“阅读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而九年级的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章词汇量大,句型多样,时态语态变化多端,对于这里的学生(因为他们基础不好)来讲非常难。如何让有限的课堂时间成为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升阅读质量的手段之一,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中考阅读材料的特点,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活动,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一、利用早读的时间“消化”新的单词,扫除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的障碍。

二、课前热身活动再次呈现新单词的意义和用法,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三、处理文章的时候,根据其本身的难易程度考虑是通篇把握文章还是分段理解,在引导同学们归纳总结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时候适当设置一些问题和表格,要求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问题的设计可从易到难,要兼顾后进生的能力,增加课堂参与面。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只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教师有效导引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理解是保证,学生运用能力是关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升华。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尽管如此,这种课依然是很值得深钻的。

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

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自读之前启发讲:即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

2、重点地方着重讲:对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该挖掘处必挖掘,该品味,该讲深讲透的地方必须讲深讲透。

3、疑难问题明确讲:当学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难时教师要鲜明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材料内容。

4、合作中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职高英语阅读课教学浅析 篇6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只通过教师教是远远不够的,其语言技能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因此,英语教学效果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依据,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所以,在进行阅读课教学设计时,不能只考虑老师的意志,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

虽然职高学生具有许多英语学习不利因素,但只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组织起课堂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让学生感觉到有老师我们一定行,老师是他们的引路人。

语言教学,尤其是高中外语教学,不是单纯讲解单词、语法的一种机械性的训练活动,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外语交际能力。即便在职高也是如此。高中英语阅读课文长,难度大,抽象概念内容多,形象思维内容少,语法知识较复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英语学习的整体水平。

第一、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读。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也可以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进行导读语言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作了准备。

第二、带着目的让学生速读全文。 教师在此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或者对某些问题的答案进行跳跃式或者是搜索式的阅读,从而对想要的信息进行获取,同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熟悉,速读结束后,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或者做一些正误判断题,从而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检查。

第三、为了掌握全文内容进行细读。 主要为了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详细的阅读,对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并且阅读前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提出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词,分析段落大意,复述课文。

第四、运用课文复读。 在前面的基础上,引导学再次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接口或作者评价,巩固文章的内涵和语言测试点,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

第五、学生听说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语言。 在对课文进行整体的了解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听说教学来使得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然后再进行语言活动的展开,将运用和理解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为了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得到有效的巩固,对学生就学习的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及时的检查。当细读以及速读结束后,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活动。让学生按小组围绕主线的数字词开展讨论并造句。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弄清楚学生对有关话题了解的程度,学生也有机会彼此有目的地交谈。通过活动,学生们拥有了更多的谈话交流的机会,在谈话中,他们互相启发、共同构思、畅所欲言,不仅使思想更开阔,也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六、运用语言的学生写。 在英语教学中,写对于学生而言,是最困难的。对于有些同学来讲,甚至很难组合成为一句完整的句子,但是读可以说是教学信息的键入,而写,就是将键入的内容及时的反馈。所以,在进行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要求,即是保证学生在对课文词汇以及内容有了一个比较好的了解之后,要求其作一篇相关内容的文章。所以,在进行写作的最初教育时,笔者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甚至是改写。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进行独立写作时可能犯下的错误有效地避免。这个活动可安排学生课后完成。

总上所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明确教师的角色。应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去观察、分析、归纳,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保持其学习的兴趣,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浅谈英语阅读课教学 篇7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习惯

首先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阶段,最好选用定量的、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内容有趣的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成功的一半。1.默读。默读的速度要比朗读快,朗读必然影响阅读的速度。2.不回视。在阅读中多次反复重读已读过的内容,既会影响速度,也会影响理解。教师在初始阶段应要求学生从左至右扫视阅读材料,尽量避免回视。3.不指读。克服阅读时不必要的附带动作,如用手指或铅笔逐个点词等等。正确的方法是头部不动,用眼睛去扫描。这样既能提高速度又能整句理解。

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大家都知道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理解文章,掌握信息。阅读的技巧也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每篇文章所包含的信息的方法。阅读方法的不同,每个人理解文章所花的时间也就各不相同。我认为,阅读文章的第一段很重要,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理解段落和全文,反过来通读段落和全文,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句子。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将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上,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不应过分在意对个别词组的理解与否。即使遇到较难理解的句子,也不必着急,要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读,等读完全段或全文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前面遇到的问题已迎刃而解了。就阅读理解四个字而言,重点在理解上,为了保证准确的理解,对文章出现的重点句或难句,要适当讲解。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善于抓住重点句,力求准确理解,掌握主要意思。因此,我们开设了阅读技巧训练课,每个星期用一节课进行阅读技巧训练,目的是学习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阅读速度。在阅读训练课中,还应抓好以下几个问题: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速度的训练;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外泛读,及时总结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

三、阅读课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1.全面兼顾听说读写的训练。在阅读课教学中,应以训练学。阅读技巧,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不能把阅读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主次颠倒。同时,教师应用英语上课,以减少学生对英语的依赖,训练听的能力。阅读课上完之后,应给学生一个吸收内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上好巩固环节。有的老师认为课文上完了,该讲的都讲了,该练习的知识点也都练习了,而不太重视巩固这一环节,以致使学生的语言水平很难有所提高。

2.注意文章中所涉及的文化渗透。阅读课教学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因为我们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同时也是在学习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

四、阅读教学注意事项

1.注意阅读选材难易应适当,范围应广泛。文章的难易往往和生词量有关,生词太多,学生读不懂文章,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并且还会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而放弃阅读,给进一步的阅读教学造成障碍。同时,在内容上,所选材料要尽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传说、时事、人物及科普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学生对所读内容感到厌烦,很难想像他们能积极地阅读。

2.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的养成会给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从接手新班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习惯。最初可在课堂上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指定的材料,并对难句、难文进行适当讲解。随后可以给学生布置长期的课外阅读任务,教师定时抽查,并不时地安排课堂时间与学生分享精彩段落,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持之以恒。

3 . 注意精读﹑泛读要紧密结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目前,单靠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给学生的阅读任务做定时定量的要求,以每日两篇文章为底线。在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注意阅读的质量。教师每周可挑选出1~2篇较好的文章,对文章的句子结构、用词、习语、词语搭配等进行简单的讲解,以达到扩充学生语言知识的目的。对于特别精彩的文章,还可以要求学生背诵。

4.注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应采取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原则,对每个年级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兴趣上,选材以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为主。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后,就可以要求他们在每天读完一篇文章后,对所读内容作三言两语的简介。同时,还要逐渐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阅读思维能力,如对文章细节的理解能力、对词句的理解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等。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初探 篇8

一、阅读技巧和方法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我们应首先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1. 能从阅读材料的众多分枝中, 分辨出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

2. 扫读:即通过对阅读材料标题和首尾句的阅读, 对阅读材料的内容结构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作者的意图或阅读材料所要涉及的问题。

3. 跳读:让学生能很快地抓住特殊信息。

4. 细读:指学生在对阅读材料有个整体印象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的阅读, 要求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阅读材料的细节,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或观点,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5. 预测:让学生能猜测出阅读材料将要讨论什么。

二、阅读教学应该依循的原则

1. 阅读内容的趣味性、适宜性和匹配性。

在设计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尽量选择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以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 增强教学效果。此外, 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难度适宜, 阅读新词汇量不大, 内容不深奥, 学生阅读难度不大, 且在题材和内容上与教材内容基本匹配的阅读材料。这样既能巩固书本知识, 还能拓展英语知识面, 加强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灵活性。

2. 阅读训练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采用不同的形式, 训练学生的阅读。如, 选择语法相近、话题相仿、难度适宜的短文进行听力和阅读训练;采用听、读结合、多种感官参与的方式进行阅读训练;为了提高阅读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 复述课文或自编对话, 采用阅读与口语相结合的训练;同时还可采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让学生仿写短文, 根据一定的句法和语言规则, 进行短文再创造的训练。

三、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

1. 阅读前。

(1) 趣味呈现, 激发阅读兴趣, 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教师的启发、引导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技巧, 如:设疑法、直叙法、道具法、表演法等巧妙地带领学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 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出阅读材料话题, 让学生在内容上做好准备。

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材料的标题或标题中的一些单词或与阅读材料内容有关联的一些问题, 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些预测。教师还可适当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3) 巧设活动, 为进一步的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 让学生在语言上做好准备。

多数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一些生词和难以理解的语法。教师在单词讲解方面, 要力求借助创新的例句、词的结构、词语之间的联系、实物、图片、肢体语言等呈现单词方法进行授课, 教师在语法讲解方面, 要力求简单、清晰、生动, 举例要在情景化、幽默化中进行授课。

2. 阅读中。

“阅读活动”阶段以学生阅读为主。为保证阅读的有效性, 必须交代清楚阅读的任务。总的来说, 该活动设计的活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

3. 阅读后。

在这一教学中, 教师可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 可通过阅读与口语相结合的方法。例如, 复述练习, 从有教师提示到无教师提示, 可增强学生的语感及语言组织能力;还可采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 既巩固了文章内容, 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和理解能力;此外,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思维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 有效地挖掘他们的语言潜力, 发展学生实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可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作出具有激励性的评价。

总之, 初中英语教学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课, 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 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 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蔷、程晓棠.2005.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梁仪.1996.英语教学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探究 篇9

一、要坚持语篇的整体阅读教学原则

语篇理解和整体阅读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语篇教学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句子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如果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将其分割开来,单独进行词汇、句式讲练,不但不利于整篇文章的理解,而且会妨碍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应遵循整体性教学原则, 不能把文章断成几个孤立的片段,应该让学生带着一两个能贯穿全文的问题去读,先整体感知, 再分段教学。常见方法 是让学生 找出每段 的主题句 (Topic Sentence),要找出主题句,抓住要点,指出例证 ,还要找出各段的主题句、说出各段大意或要点,指出文章的转折和前后的联系,等等。接下来把文章段落分成几个部分,用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 清晰地反映文章的 线索脉络 。学生通 过略读 (skimming)、查读 (scanning)、猜测词义、理解大意 、分清事实观点、推理判断、了解文章结构信息、了解重点细节等,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做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 找出每段主题, 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信息。为了培养阅读能力,不要一遇到生词就翻词典,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这样既提高阅读速度,又形成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猜词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又有意义的一个环节, 若遇到了关键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要贯彻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原则

依照新课程标准精神,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只为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阅读典范,仅依靠有限的课堂阅读资源,是很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既要有“质”又要有“量”,学生才能丰富语言,增长知识,扩大视野,阅读能力才能在此基础上得以提高。因此,要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大量自主阅读。建立英语阅览室对学生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英语阅览室并不仅是摆设英语图书的地方, 可以集各种书刊杂志和影视资料于一体, 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媒体的、丰富多彩的自学环境。由于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差别很大, 因此选定的阅读材料必须和他们的个性和兴趣相吻合。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实际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要求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篇幅适当、内涵丰富、难度适中、生词较少。在阅读教学的较高阶段,通过增加阅读量, 让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学科性较强、富于哲理、异国文化较深层次的文章。当然,积极主动的、合作参与式的英语学习方法很有必要,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可以构成学习小组,定期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通过长期不断的积累,学生的外语水平才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三、要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速度。一个学生在看文章时,如果一眼只能看一个甚至不到一个单词,其阅读速度肯定很慢。而一眼能看三个甚至更多单词,其阅读视野就比较宽, 阅读能力就较强,阅读速度肯定比前者快得多。教师应尽快转换思想,不能一味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精读,应该重视快速阅读能力培养。培养这种速读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避免边看边读。 阅读时只靠眼睛,即只是视觉阅读,在头脑中不要有发音的过程,克服一字一句默读的坏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指出这种视觉阅读的重要性,逐步培养学生视觉阅读能力,从而逐步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可通过略读、查读、默读和限时阅读等方法提高,达到快速阅读的水平。初学英语时,老师经常讲要学会猜词义,不要一碰到生词就想查字典,考试时不可能让你查字典。猜词义适合各种水平的读者,一般情况下,多是根据上下文猜测出生词的意思,有时也可根据前、后缀猜测生词的含义。跳跃式阅读是更快速的阅读方式,其目的是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它是有选择、有目的的阅读,不必逐字逐句地阅读和理解。当要查一条信息,诸如时间、地点、数据、人名、著作、事件,等等,就可采用跳读方式迅速获得。

英语阅读课教学教师角色定位 篇10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不少误区, 诸如教师是教学的中心,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 自由学习, 自愿学习的错误认识;教师的角色便是充当课堂学习的召集人, 课堂交流活动的旁听者, 课堂活动的捧场人。在这种活动中, 教师是活动的主题, 教师的角色可以概括为只是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凡此种种, 由于教师未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课堂上该引导的得不到引导, 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学生的英语素养难以得到形成。

一、组织得力——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英语教师在阅读中的角色定位阅读课中教师的角色是由阅读的本质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 阅读的心理过程和学习的规律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中介作用。

1、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学生学习英语也必须以兴趣为基础, 有了这样的心理条件, 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如运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利用英语课的学习内容, 借助灵活的教法, 及时的激励性评价等, 都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学生常这样表达他们眼中的英语课:“老师每天那朝气蓬勃, 精神饱满的状态, 带动了我的学习热情。”可见教师组织得力, 对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2、做好两个调控提高阅读实效

一是适当调控课堂节奏, 尽量保证预定的教学任务的完成 (如有很有价值的“生成”内容可作灵活处理) 。要知道, 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 经常性地因“生成”内容而使课堂显得支离破碎, 对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决不是一件好事。

二是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 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弛, 动静结合。阅读教学既需要愉快的气氛, 也需要沉静的阅读和思考, 过多的讨论、表演, 学生的情绪处于无限度的亢奋之中, 容易产生疲劳, 而且会养成学习浮躁的不良习惯。

二、引导得法——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1、鼓励学生思维碰撞

阅读教学中, 学生对课文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课堂上, 应尽可能地激活学生思维,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坚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发展求异思维。在课堂上可以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启发学生心灵交流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 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 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应重视启发学生融入角色, 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 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3、启发学生展开丰富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 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翱翔于想象王国,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4、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

如学习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教师就可以将自己读过的书呈现给学生, 由于在行间字旁标画了不同的符号, 学生很容易接受。教师给学生作出科学学习方法的示范引导, 学生易于掌握勾、画、圈、点、注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适时参与——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间对话的过程。“蹲下来”走进学生, 走进他们的心灵, 做他们的学习伙伴, 积极、和谐地融入学生课堂学习的各种活动之中, 这是阅读教学中师生互动、师生互补、平等对话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 常有以下几种参与方式。

1、参与学生的诵读活动

诵读活动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的一种学习活动。这种与语言文字的直接碰撞, 既可以使学生获得语感, 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2、参与学生的发现活动

这里的发现是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方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 质疑问难基本上成了学生单方面的活动。

3、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当学生展开讨论时, 教师不仅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 而且要真诚地与他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在这种交流互动中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 认识不断加深, 思维不断发展。

上一篇:孔内摄像技术下一篇:复方盐酸曲马多分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