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音乐

2024-05-20

原生态音乐(精选十篇)

原生态音乐 篇1

一、寻根民族音乐吐纳传统文化

“原生态”含有原始的、原初的、本质的、未经雕琢等意思。原生态音乐之所以能大放异彩, 是因为通过它的吟唱, 我们触摸到了精神“原乡”, 从而引得了共鸣。原生态音乐从词曲到唱法都不经雕琢, 不必刻意为之, 生命力却很鲜活, 缘于它有强壮的根系——民族文化, 得益于它扎根在适宜的土壤——日常生产生活。以原生态音乐的生存发展为借鉴, 我们要激活民族音乐的生命力, 首先就应把民族音乐的根基稳住。

民族的情感、民族的音乐风格、民族的语言、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审美是组成民族音乐风格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发达、资源共享的今天, 很多人都能拥有同等的音乐技术、技巧训练, 在先天条件和日常练习差距不大的情况下, 是什么让各人表现音乐的水平存在大的差别?我认为直接原因是有的人唱出了音乐之“声”, 即使音色饱满, 所表现的音乐却仍显单薄;有的人却唱出了音乐之“魂”, 掌握了音乐底蕴, 自然显得厚重。草原上的骑马汉子、稻谷场的收谷少女、深山里的青年男女, 他们唱出来的原生态歌曲能打动人心, 因为他们唱的歌就是与他们没有隔阂的日月星辰, 唱的歌描述的就是他们熟知的风土人情, 他们唱的是身心的自由, 唱的是收获的喜悦, 唱的是恋爱的欢喜, 歌颂的是人类精神“原乡”中的元素。正如侗族少女所说“侗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 对于居住在原生态歌曲“原产地”的人, 他们已扎根于民族文化所孕育的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像素有“信天游歌王”之称的王向荣, 他生长在山、峁、墚、坝、沟沟岔岔的陕北地区, 生长在陕北人用音乐表现、倾诉自己酸甜苦辣, 喜怒哀乐的文化里, 用他的话说, 做梦都是沟沟坎坎、耳濡目染, 他唱出的信天游浸透肺腑、刻骨铭心。

但对于远离“原产地”的学习者, 要唱出民族音乐的神韵, 就要让身心一同“翻山越岭”, 去深入体悟音乐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民族文化的根系发达, 不仅要深挖寻根, 还要博学, 系统全面地了解民族文化。像胡松华深入40多个民族地区体验生活, 向彝族歌手白素珍学习过“海菜腔”, 向“草原长调之王”哈扎布学习过“若古拉”, 向藏族“囊达”大师扎西顿珠学习过“真园”, 向“花儿歌王”朱仲禄学过“花儿”……才得以更好地诠释民族音乐。

“一个真正的音乐表演艺术家, 不仅需要完美而高超的表演技巧, 而且要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1因此, 我们必须以传统文化作为灌溉民族音乐之根的源头活水, 通过不断深入学习探索传统文化, 壮大民族音乐的生命力。

二、嫁接优良品种优化音乐品质

“然而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 一个信息技术和声乐艺术相对发达的时代, 无论是历史的发展还是人民对声乐艺术追求的渴望, 对歌唱者的要求远远不止以天然条件作为基础和决定因素。同样, 我们的民族歌曲的创作也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2要使民族音乐之树更好地开花结果, 就要博采众长, 以“嫁接”的方式, 使民族音乐具有更顽强的生命力。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 各个民族在民族文化、生活环境、民族语言、审美取向上存着差异, 因此各民族音乐也个性纷呈。比如说, 北方民族音乐形式粗犷豪放, 而南方民族音乐形式更为温和婉转, 在音调、音程等音乐构成要素上也存着着差异。一方面, 我们可以将各个民族音乐的特点进行探索和提炼, 进行优势“嫁接”, 既是对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 又是对民族艺术精髓的提炼。

另一方面, 还需要将传统的民族音乐理论和西方的先进理论进行嫁接。正如鲁迅先生说过:“采用外国的良规, 加以发挥, 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采用中国的遗产, 融合新机, 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 也是一条路。”3中国传统声乐体系和西方声乐体系无分优劣, 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体系主要由吐字论、润腔论、调气论、表情论、表演论几个方面构成, 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 将西方精确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借鉴, 运用于音乐教学过程中, 对形成我们自己一套更完整, 兼具美学与科学地声乐教学体系, 是很有帮助的。

三、以时代为沃土以大众为知音

当代音乐人任重道远, 在我们的时代之前已经有非常辉煌灿烂的音乐文化。我们面临着“置民族音乐于何地”的一个重大抉择。置民族音乐标本于“博物馆”, 寻找、搜集、整理、陈列各种生命消失殆尽或日渐式微的音乐形式, 只是对民族音乐的一种祭奠;唯有置民族音乐的植株于时代土壤, 学习、传承、创新、传播, 才能让民族音乐的生命力更为强劲。

对原生态音乐比较有发言权的陕西歌手阿宝说“什么叫原生态?只有老大娘纳鞋底子时的哼哼, 老大爷在大山里晒太阳时唱的小曲儿那才叫原生态, 这和我现在唱的不一样。只要是站在商业舞台上, 就没有什么原生态了, 因为已经失去了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以前大家认为王昆、郭兰英唱的也是原生态, 但其实她们都学过专业唱法, 而且歌曲也经过很多改变;我唱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也是把别人唱得好的偷过来再加入我的处理, 所以我顶多也只能算是民间唱法。”原生态音乐的生存土壤或许有局限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音乐, 出了那片山、趟过那条河, 原生态音乐的命根子——原汁原味就变味了。

但要使民族音乐枝繁叶茂, 身处这个时代的人们应该为其提供更为肥沃的土壤, 而民族音乐也要提升自身的适应性。这点从原生态音乐的发展脉络可知一二,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 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不少原生态民歌, 使人们对原生态音乐有了概念;到中央电视台2004年举办的《西部民歌电视大赛》, 四十四个民族带着原汁原味的音乐惊艳亮相;再到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网络媒体中原生态民歌此起彼伏, 国家、媒体和音乐人对原生态音乐的扶持力度很大, 原生态音乐在大家浇灌的心血中茁壮成长。从另一个方面看, 进入市场的原生态音乐也在努力提升自身的适应性, 市场的土壤和大山里的土壤毕竟不同, 原生态音乐要走出大山, 让更多的人所熟知并接受, 就得试着适应山外这一片大地。“任何的艺术表现都是通过表演技术、技巧的运用和发挥来表达的, 没有技术、技巧就没有音乐表演。”4要尽量不使技术和技巧有损原生态音乐的原汁原味, 使原生态音乐既能保存其特点和优点, 又能击中大众的兴趣点, 比如歌手朱哲琴, 通过探访采集贵州的原生态音乐, 就将田野之上苗族姑娘们唱的《稻花魂》旋律放大、揉入流行元素, 创作成歌曲《七月》, 使原生态音乐为更多人接受。

同样地, 民族音乐想要走得更远, 更具活力, 就应该扎根大时代为这片沃土, 带着“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天”的心态, 以大众为“知音人”, 共同唱和。

参考文献

[1].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J].音乐研究.2004, 4.

[2].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06.4.

[3].《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

原生态音乐 篇2

我国第十二届全国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在原来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原生态唱法,如青海的花儿、侗族大歌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奇葩,展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的声乐界一时间众说纷纭,原生态民歌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近几年我国原生态民歌蓬勃发展,全国涌现出了山西左权的放羊倌石占明等东西南北的十大民歌手王,还有亚妮专访组深入农村拍到的真实的百姓中的民歌以及相关的民俗民风,那质朴的艺术魅力感染了每一个人,特别是我国的昆曲、新疆十二木卡姆、古琴、蒙古长调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掀起了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一、原生态民歌现状分析

原生态民歌的概念界定:原生态民歌是音乐与生活的复合体,生成于我国久远的农业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依,与民俗活动相融合,与各种生活需求相结合产生的民间歌曲。主要为我国的农业社会的各种民俗生活所用,用于生产、生活、婚丧嫁娶等,它的作用主要是实用、促生产、促交流等。原生态民歌特点:我国的原生态民歌来源于生产生活,大多是为了实用,有别于作曲家创作用来表演的作品,无论是歌曲风格还是演唱方法都保留着最原始的状态。她的最大特点是质朴,发自内心,是情感的迸发。歌曲个性鲜明,地方色彩浓重,形成独特的风格,歌曲的节奏自由。

原生态民歌演唱特点:以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语言为主,大多注重歌曲内容的表达,歌曲咬字清晰,声音的音色偏明亮,位置靠前,歌唱的`气息较浅。我国的原生态民歌歌手都来自于田间地头,有的甚至是很落后的偏远山区,一代代民歌的传承都是靠口传心授,基本没有书面的记载。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大多数原始劳动已经被现代化机器工作所代替,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农业原始土壤消失了,就连偏远的山区也通上了电话,接上了网络电视,原来消息文化闭塞的村庄也通了公路,大量的信息灌输到人们的视线里。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就逐渐发生了变化,哈尼族的哭嫁歌不唱了,而用录音来代替,原生态民歌的主体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了,等等,这一切现象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发展造成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近几年来原生态民歌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有资料显示每一分钟都有可能有一位民间老艺人,一门手艺,一首民歌在消失,而每一位民间艺人的消失就是一个“民间艺术博物馆”的消失。我国的各界喜爱原生态民歌人士长期致力于原生态音乐的挖掘及抢救工作,但我国的原生态音乐还在不断流失,现状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就需要我们全社会的人都动员起来,一起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留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根”。音乐学家田青教授指出原生态唱法以音乐学家的眼光来看起码具备以下三个意义:第一、接续历史,让我们重新找到民族文化的根。第二、重新强调艺术的本质,提倡真情,提倡个性,反对在艺术领域里的技术至上主义和科学主义,回归艺术的本质。第三、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反对在某一个艺术领域里只有一种声音。田青教授对原生态民歌的阐述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原生态民歌的巨大的保存价值,同时也对当代音乐教育造成了一个冲击,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和关注。笔者试图把原生态民歌与大学生音乐教育相结合,突出高校办学特色,同时也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在下一代人身上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对原生态民歌的认识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要靠他们去传承并发扬光大。笔者对自己所在的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的100名学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他们对原生态民歌的态度是:不知道原生态民歌的有23人,占调查人数23%;不喜欢原生态民歌的有66人,占调查总数的66%;喜欢的只有11人,占调查总数的11%。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我们的原生态歌曲了解少,同时也不关注,更有很多人的态度很明显就是不喜欢,学生喜欢的歌唱就是通俗歌曲,一些港台的歌手是很多学生的偶像,他们根本不喜欢原生态歌手和原生态歌曲,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根本没有兴致更无从谈起继承和发展。

三、在大学生音乐教育中渗透传统原生态民歌的教育

原生态音乐 篇3

【关键词】湘西 原生态音乐 网络教育 资源开发

一、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概念、特点

网络音乐资源作为网络教育的开发主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网络音乐课程是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重点组成部分。它属于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一部分,与传统的课程授课相比,网络音乐课程能够有效的解决教师队伍不足以及教育资源有限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的结合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通过音乐的交流与融合不断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与传统的音乐教育资源相比,网络音乐课程所具备的鲜明特点有:

1、多样性与互动性

由于网络课程的特殊性,教师于学生之间进行的沟通和交流都必须借助于网站的互动交流机制。能够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也较为多样。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音乐受其发展迅速的利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传统的课堂的授课,并且展现出更加精彩的课堂教学互动。

2、学习的自主性

网络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通过网站对于教学内容的分解和介绍,学生能够通过对音乐资料的学习的流程、步骤进行一定的安排;以便最大程度地优化课程资源配置,能够在有限而集中的网络音乐教学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要点,并能够有针对性地与音乐教师展开互动交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资源以及师资配置的开放性

网络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采用因特网络内经授权的资源,所以说,网络音乐教学具备十分的丰富性以及多样性。音乐教学网站在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时,需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尽可能的技术支持。

二、当前网络教育资源的现状与不足

就目前来说,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地区性的网络音乐教育资源,随着自身发展的过程都开始呈现出鲜明的网站特色。有的网站内的教育资源较为优质,有的网站专业性的论坛较为活跃,专业性的讨论较多,还有的网站依托地理优势,开发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原生态音乐网络教育工具。但是这些网站在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具体的表现在:

1、区域性的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网站较少,影响力不足

目前很多市级以下的行政区域很少具备专业性的音乐资源教育网站,湘西地区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个专业性的对原生态音乐进行专门的教育资源整合以及进行网络传播的音乐网站。这对于传播湘西原生态音乐来说是较为不利的。

2、网络音乐资源站点的搜索功能较为薄弱

站内资源检索作为提升用户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湘西很多原生态音乐资源网站由于办站经费不足,网站管理人员专业性缺乏,往往无法让用户实现对于所需教育资源的精确查找,网站资源的查找和利用效率较为底下,暴露出了网站对于音乐教学的支持能力不足。

3、资源整合度不高,无法系统性的提供教育资源。

在已经运作的湘西原生态音乐资源网站中,有很大一部分网站只是零散的收集了一些资源,并未对其进行分类整合,各资源之间关联程度较低,相类似的资源在搜集的过程中较为耗时耗力,教师和学生无法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

4、各资源之间关联程度较低,资源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不足

目前很多网络音乐课程并没有脱离传统教学的局限,仅仅是把课堂教学搬到了网络上。很多课程中教师仅仅是在摄像机前重复课堂的理论,没有其它的多媒体手段介入,既缺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也无法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资源的深层次了解。

三、网络音乐课程的开发以及整合

1、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开发

音乐教学内容的开发要得到相应媒体技术的支持,首先要确定好明确的教学大纲,在这一步骤上,无论是网络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其次,要在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指导下开展教学设计,这属于网络音乐教学的核心。其次,要重视网络音乐课程原型实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定“教学单元”,确定网络音乐课程的知识体系建构方式、界面风格、导航策略等要素,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试讲”、“试听”等活动来征求音乐学习者的意见,以便确定网络音乐课程教学的总体风格。

2、加强网络音乐教学支持环境的开发

网络音乐教学的支持环境,包括了对于网站软硬件方面的建设,同时需要一套专业性的技术人才队伍,还需要对网络音乐课程的脚本进行熟悉和编写,同时承担对于网络音乐资源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采用多种类型的导航手段,来强化网络音乐课程学习的目的性和逻辑性。

四、结语

网络音乐教育目前正经历一个发展的瓶颈阶段,在初期的快速增长期过去之后,如何突破现实种种因素的制约,改变网络音乐资源网站数量偏少、质量较低的现状,增强网络音乐资源的共享,加强网络课堂的教学互动,从而推动网络音乐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了所有音乐工作者面前的当务之急。湘西很多原生态音乐资源网站的建设,要在以上诸多方面进行改变和升级,从而更好的担负起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湘西很多原生态音乐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陈业秀. 地方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艺术教育价值与实现——以台州特色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建设为例[J]. 教学研究,2009,06:62-65.

[2]崔学荣. 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

[3]赵国宏. 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4]张丽华. 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5]李芝. 论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文艺生存空间的拓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李燕,1979.12,女,湖南桃源,硕士研究生,讲师,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

安溪茶歌的原生态音乐研究 篇4

1 安溪茶歌的历史演变及种类分析

中国茶都位于福建安溪,它属于四面环山、气候温润,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安溪的产茶时间是在唐末时期,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影响下把茶叶引入了安溪,同时把佛教、道教传入安溪,差不多每座寺庙里面都种植了茶叶,饮茶之风开始蔓延,安溪的茶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宋代初期阶段,安溪的制茶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制茶的烘焙技术也在此时产生,到明清阶段时中国茶园的种植规模又有很大的提高。

茶不仅属于一种物质东西,而且也是精神层面的享受。随着茶叶的发展,安溪茶的种植、制作、加工、品饮等上已形成一种文化,民间流传的茶歌、茶舞、茶诗等艺术也随之行成。安溪茶歌作为茶文化一部分,初始阶段是由诗转为歌的,也就是指由当时的诗人、文人为吟咏歌颂茶叶而写诗作为茶歌。

茶歌的另一个来源途径就是由民谣改编而成的茶歌,也是由当时的文者或诗人进行整理配音再流传到民间。明末时期清代初期,安溪的乌龙茶名扬四海,当时的文人在品饮茶时,涌作出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诗词作品,为茶诗词转向茶歌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信息,也为茶歌的创造奠定了充裕的文化根基。

茶歌还有另外一个来源途径就是由茶农或与茶相关人物自创的民歌,并通过口口相传慢慢成为一种流行,具有普遍的民众基础。古时的茶农工作者是日夜不停的工作很容易产生疲劳感,而为了消解疲劳、缓解情绪而创造出很多的民谣进而传颂,逐渐成为茶歌形成的一部分。传统的安溪茶歌由闽南方言及当地的歌调来歌唱,语言通俗易懂、曲调质朴纯真、内容丰富、唱法自然和谐。他们所创作出的茶歌是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感触而定的,体现出他们生活中的各种情绪,也反映出茶乡前后改变的变化,称赞安溪的山水风景、产茶风俗、爱情、娱乐等,歌词意义深刻、准确婉转、动人心弦。

安溪茶歌的文化底蕴浓厚,艺术风格独具一格,其意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其字面上“茶”歌的界限;内容包含了采茶及采茶仪式、请茶、品茶等相关的内容,又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包含了他们劳动时的情绪。安溪茶歌也可指全部都可用茶歌歌调唱出来的安溪民歌,其可分为原生态茶歌、劳动歌、时政歌、茶仪式歌、情歌对唱、生活类歌曲、历史传说歌。原生态茶歌是最为传统的、纯朴的、自然的茶歌,它体现的是古时茶农的艰辛生活,歌词多含有哀怨情感,曲调上比较低沉;茶农在劳动时也会唱许多的茶歌;时政歌是战争时期背景下所创的歌曲,多为讽刺;茶农在采茶时会有喊山仪式所唱的歌曲而情歌对唱多为男女对唱,由民间传说、历史传说改编的歌曲。

2 安溪茶歌的艺术表现

2.1 节拍节奏

安溪茶歌的节拍节奏是基于闽南方言的独特语言语速及高低度,节奏上松紧有度、收放自如,节奏上倾向于强弱拍变化的使用,这与安溪的生活/生产环境、风俗习惯等上相关联,安溪茶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有自已的风格及节奏感,在不同的产茶环境下用语调的长短、强弱、重复等特点来演唱。传统的安溪茶歌的节拍方式多用二/三/四拍,混合拍的使用较少。这就是安溪茶歌的独具特色的一点(小切分重音),声音的高低起伏、停顿转折上都较为有规则、韵味独特。

2.2 方言音调

原生态的安溪茶歌与昆曲、闽剧、花鼓戏、粤剧等闽南戏曲都用闽南方言来歌唱。闽南语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融会了当地语言而慢慢产生的,它的最初代表是泉州方言,这也是由当地的政府文化、经济文化来判定的。在唐代时期,泉州的经济文化都较为繁荣,而茶歌的形成与当时的语言文化相联系,音调多为阴/阳平、上声、阳/阴去、阳/阴入;旋律悠扬、情绪激昂,多采用高长音,其音质朴纯真、浑然天成。如《采茶歌》,其音是由羽、宫、角组成,然后通过它们间的结合进行调音,这也是安溪茶歌旋律的表现特征之一。

2.3 乐曲的结构形式

传统安溪茶歌的乐曲结构内容简单、言词不长,多采用两句歌词或四句歌词组成一段或一节歌词,结构较为规律但又有所不同。乐曲的基本结构多是以四句歌词开头,格式多为四句的七字歌词为一段落,多个段落构成一首茶歌,第二、四句歌词采用平声韵,第一、三句歌词采用仄场韵。歌曲中多增添啊、哎、呀、哟、喂哈、嗯等衬词衬腔来加强语句、调的变化,具有明确的区域文化特征及审美特征。

二句体又可称为上下句,是许多音乐文体所使用的基础结构形式。安溪茶歌的二句体形式是歌词上下语句产生对比或者反复组成;其四句体单乐段在安溪茶歌中也最为常见,采用的结构形式是“起(平直)、承(舂容)、转(变化)、合(渊水)”。

2.4 曲调中多采用衬词衬腔

安溪茶歌多包含有许多的衬词衬腔,用以衬托气氛、情感表述、风格强化、主题的展开等。如《采茶》中的“日头啊出来哟,哟嗬….”中的衬词衬腔在每句歌词中间中起着衔接和转接的作用,起着承上启下的功效,它可使歌曲的曲调相互连接,也可使气氛和谐,使歌曲进入高峰。它不仅使歌曲的结构形式完整,也可使歌曲的曲调增强。茶歌中的衬词衬腔也可截取中的句段中某一部分进行重复,可增强茶歌的地方性、方言性、生活性,部分歌词的合唱,可使区域风格更加突出。

3 对安溪茶歌的现状调查、研究、分析

3.1 茶歌所面临的问题

安溪茶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各民族人民在生活劳动中所积累的精神宝藏。它包含着非凡的文化价值观及审美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可使各民族进行文化沟通交流及团结一心的重要桥梁,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着接力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着越来越不受人们所重视、慢慢走向凋零。社会结构的变迁及现代的文化文明的冲击,使这种具有质朴纯真、浑然天成的原生态音乐走向凋零,昔日的光辉也将不在。随着人们步伐的加快,对于传统文化的承接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局面,使安溪茶歌的活动范围慢慢变小,使之走向衰落的尴尬局面。尽管政府已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没有达到所需的满意程度。因而根据现今的调查,找到有效的传承方法,并研究出如何将其审美、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融合在一起,是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途径。

3.2 保护对策研究

安溪茶歌的旋律婉转悠扬、歌词质朴通俗易懂,是当地民众进行情感交流及文化休闲娱乐的主要形式。而对于它的保护可通过书籍记录、摄影记录、创办博物馆、教育工作者进行传承等方式来进行保护,可通过这种记录方式加深对它的研究,而我们自身也应主动的参与到对安溪茶歌的保护中去,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做到可持续性的传承发展。

对于它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繁重的工作,政府部门可通过有效的政策、制度进行保护与传承。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度要高,并以身作则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制度、法规来进行保护,可通过广告宣传、举办文化活动、品牌效应、培养民众保护意识等方法,加强对安溪茶歌的保护工作。

在对于它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同时也需保证它的创新性,才能够跟随时代的潮流不被我们所遗忘。但现今我们在对茶歌进行创新时,多是从现代的角度、思维出发并融入了许多的新元素,让茶歌的原生态特性消失,怎样在传统的文化基础下,不失本性地改变与创新值得我们去讨论研究。其方法可通过在传统的根基上进行写作创作或通过融入到舞蹈/戏剧/歌剧等舞台的表演中去,从而让茶歌不失本性的基础上增强它的生命力。

4 总结

安溪茶歌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原生态特性有质朴纯真、浑然天成、区域特征较强,深受大家的喜爱。而随着经济的变革及文化的冲突,这一特性也将走向凋零,如何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是我们所要重视的问题,并能够让茶歌文化能够世代相传下去。

参考文献

[1]周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J].中国音乐学.2008(3):5-7.

[2]吴少静.从区域文化看泉州闽南语民歌的地方色彩[J].民族音乐.2010(2):19-20.

[3]杨晓勤.论闽南语歌曲中的“俗”与“雅”[J].大舞台.2011(12):27-28.

原生态音乐 篇5

一、文化生态学的源起

1955 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 H. 斯图尔德在其代表作《文化变迁论·多线进化方法论》中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和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认为受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中流行的新观念以及社会、社区的特殊发展趋势等,都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场合和情境。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虽然斯图尔德为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的理论中极大关注了“环境对文化造成的影响,至于文化的存在与运作如何对周围环境施加反作用,被他在不经意间忽略了”。

因此,该理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后来的相关研究中,人们对“文化生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认为文化生态还应包含社会环境,即文化生态由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组织环境三个层次组成。近年来,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被极大运用于旅游开发、非遗保护、民间音乐传承、中西文化比较等多个领域。将传统音乐文化置于其所依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环境中进行多维考量,能较系统且具创新性地认识文化兴衰的种种历史缘由。本文便试图借鉴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探寻,分析其与南京本土音乐( 含非遗文化) 的交互性,为其后续可持续发展寻求崭新的理论视野。

二、南京文化生态与本土音乐的交互性

四大古都之一南京,古称金陵、建康,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江苏省西南部,属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冈为主,拥有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大小众多河流湖泊,水域面积达11%以上。此外,南京亦是长江下游唯一的跨江发展城市,山川绿地资源丰富,素有“龙盘虎踞”之称。主城及周边由东向西有钟山、富贵、九华、鸡笼、五台和清凉诸山,城北连接城西有栖霞、乌龙、幕府、狮子、四望、四明诸山,以及城东连接城南的青龙、黄龙、雨花台、牛首、祖堂诸山。外围区域有六合北部平山、灵岩山等,以及溧水东庐山、无想山等。天时地利造就了南京在中国历史上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在此建都。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有着400 多年的建都史,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南京历史文脉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而南京本土音乐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生态环境赋予了南京数量较多、内涵丰富、特色明显的本土音乐文化遗存,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相继成了不同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 年,江苏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 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9 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24 项。其中,和南京本土音乐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 项,如南京白局、古琴艺术( 金陵琴派)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 项,如六合留左吹打乐、高淳民歌、南京评话;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 项,如六合鲜花调、西善民歌,共计42 项。但若结合省内外知名度进行考量,目前认知度较高的本土音乐体裁分别为秦淮区的南京白局和六合区的鲜花调。而这两种分属曲艺和民歌的不同体裁亦强烈显示出与南京文化生态环境的交互兼容性。

( 一) 南京白局

南京地区唯一的方言说唱曲艺,同时也是最早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白局,形成于元朝末期云锦织机房,是云锦工人闲暇生活中自娱的说唱方式。相传在过去,表演时不取报酬,故有“白唱一局”的说法,因而得名南京白局。在形式上,白局用纯正南京方言进行念白,同时配以极具特色的曲牌填词演唱。白局曲牌大多源自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如《虞美人》《剪剪花》《满江红》《银柳丝》《梳妆台》《清板》《八板》《流水》《九连环》《滚板》等,曲调婉转动听,极富江南特色; 白局的伴奏多采用江南丝竹乐器,如竹笛、三弦、二胡、琵琶等,再配上板鼓、碟盘、酒盅等特色打击道具,表演起来非常生动有趣; 表演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说、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百科全书,对于研究南京人文风俗具有极大的历史贡献。这其中,南京方言的运用是白局的一大特色。南京方言,在这里指的是南京城南地区的老话。而“南京城南”这一说法实际可追溯至明太祖时期,当时老城的南部以夫子庙为核心,东西至城墙,南至中华门,北至白下路,是南京居民最密集的地区,延续至今,称为“老城南”,包括南捕厅、牛市、老门东、老门西等著名地区。由白局艺术的历史可知,南京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与白局的兴起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共生互长。

( 二) 六合鲜花调

与南京白局不同,鲜花调归属民歌体裁,而它的重要流传地六合,也独具文化生态特色。六合古称“棠邑”,别称“古棠”。古代六合的北部多丘陵山冈,南部是平缓的水乡圩区,但无论山区水乡,遍地生长着棠梨树、黄梨树,春天梨花盛开如雪。相传民间艺人李云龙的祖父流传下来的手抄本,早先有《十二红》,即一年十二个月,选一种红色花卉为歌唱内容。但在传承中丢失了《十二红》,演衍成以白色花卉为主的鲜花调,开头第一句唱词是“好一朵茉莉花”,接下来是“好一朵金银花” “好一朵栀子花”等等。从地域分析,这与自然环境和民俗民风有关。六合人偏爱梨花等白色花卉,是环境和地域润养的心境使然,是该地域所特有的审美倾向。《茉莉花》是鲜花调母体中的第一节唱词,“茉莉”和“木梨”( 六合称梨树的土语) 属科相同,花形相似,谐言相近,这也许是《十二红》丢失,以茉莉花为首的.白色花卉为歌咏内容的鲜花调得以流传的原因和根源。后来,相传1957 年新四军文艺战士何仿将抗日战争时期在八百金牛地区采集到的鲜花调改词、加工,将鲜花调中其他花卉的唱词舍弃,只保留第一节唱词“好一朵茉莉花”,原曲调未做大的改变,并定名为《茉莉花》。

之后经修改后成为经典歌曲,享誉中外,传唱至今。鲜花调广传六合,有着明显的地域烙印。首先用词既有江淮的淡泊、简素、淳朴,也有江南的柔美、细腻、抒情; 在语言上有很强的六合方言土音特点,如花( huo) 、它( tuo) 、骂( mo) 等都是闭口土音的韵辙。由此推断,因六合地区在中国历史上饱受战争和旱涝之灾,人们企盼和平与淡泊的生活,因此歌词选用茉莉花之类的平实花卉,也反映出本土人的心灵善良与诚实。通过爱花惜花,表露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向往和平幸福的心态。由上述分析可见,六合鲜花调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记忆,更与当地的自然、民俗、民风等和谐一体,不愧为六合特有文化生态环境下的产物。

三、结语

原生态音乐 篇6

【关 键 词】原生态民歌普通高校传承

“原生态”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民歌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种民间原始文化的记载,是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历史文物一样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如何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原生态民歌、如何更好地发展,一直是音乐界关注的问题。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目前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主要依靠城市和农村中的民间音乐团体,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的高校,在这里应当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把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弘扬好。

一、原生态民歌的状况

原生态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人民群众内心的直白。经过长期的积淀,原生态民歌体现着独特的民族个性、文化个性和人文个性,体现着人情美、意境美、哲理美、风情美、绘画美、音乐美、形式美,透露出人们追求恬淡清淳朴自然的传统审美观。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原生态民歌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汇地区的 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以及其他各民族的山歌。据1988年的统计就有十余万首。然而,原生态民歌音乐教学却被边缘化了,甚至被砍掉,可供学习的音像资料,书籍更是少的可怜,却大量充斥西洋或流行唱法演唱的创作歌曲和五花八门的民歌新唱。

二、原生态民歌的传递给大学生的启示

原生态民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目的是培养人心灵的丰富性,21世纪教育中人文意义的失落,作为一种世界性现象被引起广泛关注。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总结出经济社会发展中人的“五精”。“五荒”: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显然,这五个“荒于”是学者产生忧虑的重要原因。那么,大学生能否通过原生态民歌学习的途径 ,去找回因科学的发展而失衡的人类精神家园呢?

(一)和谐精神。事实上,“和谐”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民歌中所表现的劳动场地一般都是在户外,劳动任务繁重、艰苦甚至充满危险。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大家需统一节奏、集中精神,团结合作。和谐,是贯穿整个劳动过程的一种精神,也体现于各民族的歌唱形式之中。和谐精神不仅能够缓解劳动者体力上的重压,还将导致人与自然的交融:“南竹篙子尖又尖,一撑撑到天外天”。这是摇橹者的一种审美意义上的表达,这样的表达能将艰辛忘掉而将世界罩上诗意的光环:水天一体、天人合一。原生态民歌所表达的爱情是真,是善,是美。劳动者热爱大自然,热爱他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在恋爱中他们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把人与物结合起来。他们绣着、摘着、锄着、扛着的同时,他们爱着并唱着。与现代物质化、虚拟化的“网情”相比,民歌中爱的表达自然、真诚而充满感情。在快乐的创造性劳动中寻求人与人之间的融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劳动者最强有力的奋斗的动力,也是他们歌唱与生活中最基本的激情。

(二)乐观精神。体现为人对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幽默、宽容,实践中则表现为热爱生命,并不怕困难与挫折。“洪水潮天我不怕,变个麻雀飞上天。”透过这样简短、诙谐而富于生活情趣的歌词我们看到,尽管体力劳动者的生活艰辛,但其歌声则与悲观主义完全绝缘。“电话病了,电池尽了,开始在寂寞里游泳了,……电视变心了,喇叭睡觉,我的心就在孤独中洗澡……”这是一首典型的现代病态型“情歌”,题为《爱之玄》。在这里,大自然中富于诗意的景物被现代科技电话、电视、网络所取代,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被压缩。然而,“压缩”导致“充满希望的等待”这个极其浪漫的“人化”过程被忽视,其结果是“物化”情感的产生:“网情”、“商品”以及滥用的“权力”,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以致心灵的脆弱化。《爱之玄》的作者并非无病呻吟,而是真实地描摹出一种时代的病症:物资丰富而精神贫乏。实际上,人“精神上的苦恼更多是由对无意义的存在和无意义的时间的体验与恐惧造成的,而不是由存在的奥秘,或存在的丧失,或对非存在的恐惧造成的。”托尔斯泰在他事业达到顶峰时期,精神曾一度陷入困境,通过体察农民的生存策略,他找到了自己的拯救之道。“农民们接近自然,比较能够避免现代社会的堕落,这使他们好像获得了他所失去的东西,对如何生存的直觉的认识。对于他们来说 ,这就意味着:最低限度的欲望,心灵的简单化,狂妄自大的消除……这种态度对于能够赋予生命以意义的那种信仰来说,是根本性的。”“栓住太阳一只手,我叫太阳慢慢走。”四川民歌同一些悲观厌世的“城市民谣”相比,原生态民歌所体现出的乐观精神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物资的丰富不能取代心灵的丰富,幸福与否,源于人之丰富的感性,即对美好事物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在此,我们不禁提出质疑:倡导人文精神,是否一定要回到“南竹篙子尖又尖”的“号子”时代?回答是否定的。早在20世纪上半叶爱因斯坦就指出: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指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三、原生态民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一)应树立原生态民歌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普通高校聚集着一批优秀的知识青年,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在学习先进文化的同时弘扬我们民族音乐灿烂文化,是这个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作为弘扬原生态民歌的重要途径—高校音乐教育,责任重大。高校音乐教育应以原生态民歌传承为基础。目前,高校音乐教育是以学习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为整体内容的。然而这种学习以什么为基础,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却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題。原生态民歌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概念。高校音乐教育,作为一种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应将原生态民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引入音乐教育中,并将其作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只有真正认识到将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作为音乐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真正重视原生态民歌的传承,才能在整个文化领域找到答案。在我国现行的高校音乐教育中,尽管包含着一定的原生态民歌的内容,但这种包含却非常表面,因为原生态民歌不仅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而且在我们整个高校音乐教育体制中,其地位和功能都不明确。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即是没有确立原生态民歌传承作为高校音乐教育基础的地位。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确立原生态民歌的基础性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学习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两者不仅不相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为了进一步与世界音乐教育发展趋势相协调, 我们更应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的观念,深化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实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的“回归”与“统一”。

(二)把握时机,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原生态民歌的美,让其成为新时尚

长期以来,我们的主流音乐文化所引导的人们对于歌曲的欣赏,一度出現了审美的疲劳。在现代社会,大学生的生活差不多被现代科学技术格式化了,人们面对电视机,面对高保真的音响,听到的是一种数字化转述的声音效果,耳朵里充斥的是都市的流行,学院派的民族和美声,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审美的疲劳。正如人们在纷繁复杂的都市生活中厌倦了,就会产生回归自然的要求,发现乡村生活的美,原生态民歌要继续传承下去就必须融入到新时期的文化中。一是高校可以依托课堂、高校环境,通过引导教育,促进主体意识的觉醒,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如高校营造的良好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电视及各种文艺演出、音乐讲座等来展示原生态民歌的无限魅力。二是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丰富表现形式,提升原生态民歌的科技含量是极为重要的。如:“声、光、电”的使用及各种特殊效果的处理、伴奏音乐的录制,都要靠现代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持。诚然,现代技术的运用必然会导致某些原生态音乐元素的流失,但也为原生态民歌的传承提供了极为有效的媒介和技术平台。同时,也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适应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重视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已经成为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音乐教育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高校要有计划地加强原生态民歌的研究和教学。

(三)学唱原生民歌,让学生乐之于其中

今后的音乐教育应该大力加强民族音乐母语教育,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是加强这方面工作的有效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习重点在原生态民歌的形态方面,对于文化生态环境,无需苛求。应该让学生学会演唱一定数量的原生态民歌,同时引导学生欣赏一定数量的原生态民歌。此外,在演唱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原生态民歌的时候,应该对学生加强文化背景的介绍。

总之,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原生态民歌的传承是由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决定的,我们可以利用它的独特性,创新教育观念和方法,生动活泼的开展音乐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原生态民歌犹如一股清泉,带来了一股质朴、纯真和动人心弦的艺术力量,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发展的眼光,关注和支持原生态民歌的传承,让原生态音乐这一民族艺术的瑰宝绽放光芒,使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原生态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J].人民音乐,2006,(01).

[2]俞人豪.“原生态”的音乐与音乐的原生态[J].人民音乐, 2006,(09).

[3]连赟.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关系探微[J].人民音乐, 2006,(04).

[4]王芳.浅议“原生态”歌唱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J].电影评介,2008,(24).

[5]赵灵萍.从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看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J].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论广西桂中原生态民歌音乐进校园 篇7

一、原生态音乐受到高校重视

作为拥有多个少数民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素来有“歌海”之称, 广西参加全国、全区的各种文艺活动, 多以“特色”品牌出现, 在第14届青歌赛团体决赛中, 广西代表队用特色性的民歌音乐元素打动、征服评委和观众, 取得了参加历届青歌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前12强。这些丰富的原生态民歌元素是广西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 它承载着各民族厚重的生活史, 是民族生活、情感、文化的积淀, 是人们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 蕴涵了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和智慧。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所说:“只有提倡文化多样性, 保持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 我们才不至于淹没在经济一体化之后的文化一体化大潮之中, 我们才能有民族的自我认知、自我标识才能有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讲, 原生态的歌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之一, 是DNA, 是种子。”

民歌作为原生态音乐, 在艺术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高校作为国家和社会传承文化的最重要的场所, 参与到原生态民歌音乐的保护和传承中, 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 广西高校对原生态音乐有着不同程度的重视, 在原生态音乐的参与传承和保护中做得最好的当属广西艺术学院。作为独立艺术院校的音乐专业 (师范) 学院, 每年都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采风, 再整理排练, 以一台完整的节目在汇演中心向全校师生汇报演出, 这一传统教学模式从建校初期就保持下来, 对原生态音乐的宣传保护和传承起很大的作用。在参加省级、国家级的文艺展演中, 广艺的原生态音乐占据一定的优势:以马山三声部民歌《长工苦》改编的多声部无伴奏六重唱《花帽了沙沙》, 参加2005年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展演获第一名;2009年, 合唱《黑衣壮的酒》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一等奖。为了更好的传承原生态音乐, 从2008年起, 广艺的民族艺术系 (民研所) 开设了民族音乐表演 (演唱) 专业, 将广西民族音乐文化元素渗透到教学中, 以民歌演唱、民歌排练、本土艺术表演、民族语音、多声部音乐训练、少数民族音乐保护法规与措施、传统乐理、民族声乐理论等富有广西民族特色的课程为主修内容, 初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在2010年第14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广西选拔赛中, 他们的“月亮组合”参加原生态组决赛获二等奖……广西其他高校在对原生态音乐的运用传承上也有一定表现:在2008年广西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 以原生态声乐形式参演的有:河池学院独唱歌曲《美女山下刺梨花》获二等奖;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小组唱《布谷催春》获三等奖。在2009年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 以原生态声乐形式参演的有:广西师范大学的《壮族大歌》《踩鼓》获二等奖;广西教育学院的《挑着好日子山过山》获二等奖……

二、桂中民歌生存发展状况

桂中民歌是桂中地区洞穿千年的民俗文化, 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生活底蕴, 蕴含着桂中各族人民特有的精神品格和审美风尚, 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精神、教育、审美、经济等多元价值。作为广西区域文化品牌的代表刘三姐, 被誉为“歌海”广西的“歌仙”, 相传生于桂中的宜州, 后到柳州鱼峰山传歌、对歌、成仙, 历来是桂中人的骄傲。电影《刘三姐》里的歌曲是广西民歌音乐的经典之作, 历届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式晚会都巧妙地运用, 从而营造浓浓的民歌文化氛围, 激发了桂中人民对乡土文化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宜州市“刘三姐歌谣”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建立了“下枧河流域刘三姐歌谣文化生态保护区”, 选择10个村屯作为重点区域。在这些村屯内, 采取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办法, 组建刘三姐山歌队, 聘请老歌师培训群众, 形成了“这边唱来那边和”的热闹场面。柳州市鱼峰公园除了建有刘三姐像, 还建了歌仙广场, 成为山歌、民歌爱好者的聚集地, 定期举办山歌比赛 (如2009年7月举办“金嗓子杯全国山歌邀请赛”) 及相关民俗文化活动, 平时民众自发到鱼峰山下对歌, 使之成为“刘三姐文化传承场”。

桂中地区周边各县市在传统节日都举办民歌擂台赛, 如宜州市的“三月三歌节”、金秀县的“盘王节”、东兰县的“蚂拐节”……除了代表性的“刘三姐”民歌, 桂中其他原生态民歌在广西也是很有特色并占据一定实力。如2008年第13届青歌赛广西赛区原生态组决赛, 柳州姑娘杨光春演唱的侗族歌曲《高山恋歌》拔得头筹, 2010年第14届青歌赛广西赛区原生态组决赛, 柳州代表队的伴咩组合演唱的《行歌夜坐》获第一名。2010年4月,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民间艺术家们, 走出大苗山, 在北京舞台上, 通过吹笙、踩堂、坐妹、婚嫁、劳作等原生态的苗族文化, 用歌舞的形式, 把一台苗族风情文艺晚会献给北京观众, 以原生态歌舞表演形式, 展现了融水浓郁的民族风情, 尤其是苗族人民坚韧、朴实、勤劳、热情的民族特质, 这台《风从苗山来》被誉为融水的“八桂大歌”。

三、原生态民歌进校园初探

从各高校对原生态音乐的重视程度来看, 原生态民歌得到了一定的传承与保护, 但应该看到,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和完善。因为目前的现状是:许多大学生民族意识相对淡薄, 不太了解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 很少有机会学习自己的本地民歌, 致使本地人不知道自己家乡的歌, 本地人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他们无法真正体验独具审美特征的原生态民歌充满质朴个性的文化传统及其丰富内涵, 从而形成群体价值取向的偏差。尤其目前原生态民歌大多还处于“口传心授”状态, 随着老一代歌手、歌王逝去, 很有可能那些“民族瑰宝”会随之消失。笔者以为, 作为高校, 应从申请开展课题研究和开设民歌音乐课程两方面去保护传承这些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

目前一些高校对原生态音乐的课题研究处在探索阶段, 研究者也多是中文系的教师或从事民俗音乐学的教师学者, 表现的课题多是“从文化角度谈原生态民歌的兴起”、“试析原生态民歌的社会价值”……真正从事声乐教学又愿意探索研究原生态民歌的教师相对较少, 即理论研究与专业演唱相结合的课题不多。虽然高校对原生态音乐参加各种参演表现出很高热情, 但要想使这一“民族瑰宝”得以传承, 还需要学校领导、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喜爱并进一步学习, 参与到音乐中。在这方面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10年1月由中文系和艺术系联合申报的“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北部湾旅游业的对接研究”获省级科研课题立项。课题组除进行论文写作研究外, 还积极进行各种调研, 于2010年4月由中文系策划、艺术系主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邀请了广西桂中四位“歌王”到学校开展系列演出、讲座, 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这些“歌王”都身怀绝技:广西融水的李隆球 (苗族) 是广西山歌协会副会长, 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柳州山歌) 代表性传承人”;宜州的黄月霜 (壮族) 是“刘三姐歌谣传承人”;宜州的谢庆良 (壮族) 改良创编的山歌调被命名为“谢氏刘三姐歌调”;金秀的胡慧兰 (苗族) 是来宾市民间艺术协会会长。他们举办的山歌演唱会始终贯穿着师生们的掌声与喝彩, 在举行讲座时, 许多学生还和他们进行探讨对歌, 场面异常热烈。让原生态音乐 (民歌) 进校园有了良好的开端。

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汉语普通话的推广、流行文化的冲击, 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受到破坏, 一些传统民歌失去了演唱环境, 一些民歌的功能丧失了, 附着在这一功能上的文化也随之萎缩。但是原生态民歌是民族音乐艺术的根, 优秀民歌是音乐艺术中最淳朴自然、具有生活气息、生命力很强的艺术, 如果各民族地区的高校将这些曲调优美、简短, 唱词精炼的优秀民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去, 激发学生兴趣, 使他们领略传统音乐之美, 了解乡土音乐文化之伟大和丰富, 增强大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对祖国的热爱, 必将能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所以, 作为教育机构的高校音乐院系应努力探索新的历史时期民歌的适应性转型。在桂中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上, 可以从教材编制和教学方面进行努力。1.原生态音乐教材, 从歌谱、音响两方面做起, 包括桂中地区壮、瑶、苗、侗族的文字介绍, 歌俗风情图片, 还原歌谱的演唱音响、视频等等, 这些内容都可以整合成电子教材。2.原生态音乐教学, 注重赏析型的介绍性学习, 把桂中地区的民间歌曲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的组成内容之一来教学。同时在民族声乐课中融入原生态民歌的学习内容, 使声乐教学注入新的教学理念, 学生也有新的收获。这是中国目前的学院派民族唱法已经摸索出的一套培养人才的规律.实践证明它已基本发展成熟。

原生态民歌音乐进校园系列活动, 引起了教师在教学、科研上的进一步思考, 从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原生态民歌;同时学生也容易从感性上接受民歌, 从情感上热爱民歌。师生通过聆听民间歌手原汁原味的演唱并学习这些歌唱方法, 推动本地民歌的发展, 使本地民歌在多元音乐文化中, 在与世界各民族的音乐交流中保持其鲜明的个性, 达到提高中华民族软实力, 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这对促进现代大学生个性协调发展、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也使原生态民歌音乐真正达到传承、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 2006, (9) .

[2]郭兴.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艺专业教学改革[J].传承, 2009, (8) .

原生态音乐面向市场化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原生态音乐,市场化,思考

随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推广和流行, 使得许多音乐学学者开始逐渐发掘各民族自身的音乐文化。原生态歌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 原生态唱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 原生态音乐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争议。原生态音乐热是人们在音乐欣赏方面不断追求真、善、美的结果。在经过了太多的追赶, 饱尝了各式各样的音乐大餐之后, 人们发现, 最有魅力的、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 还是那些最自然、最纯朴、与各民族与生俱来的文化, 原生态民歌就是这样一种文化。现在, 原生态的持有者大多数是欠发达山区的人群。原生态在以电视为主的现代传媒频频亮相之后, 市场问题也同样摆到他们面前。我们的疑惑来了:原生态音乐要不要市场化?如果需要, 那么市场化与这种在实际生活中原本远离市场的艺术是否存在致命矛盾?如果不存在矛盾, 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它的市场化问题?

要不要市场化?这个回答是肯定的。理由是, 其一, 原生态音乐在传播的过程中, 已经体现出一定的市场潜力和号召力。这种号召力不是来自新鲜和猎奇, 而是来自原生态音乐特有的文化底蕴, 它生动地展现了当地的生活形态、艺术形态, 体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其二, 在市场之中立足, 才是原生态艺术的长久之计。尤其是当现代工业文明对原来滋生这些音乐的土壤势不可挡也不可逆转地干预之后, 形同釜底抽薪, 原生态艺术面临的只能是消亡。

既然原生态音乐要不要市场化是一个可以肯定的问题, 那么, 将一个原本存在于农业社会的艺术形态, 移植到商业社会中来, 环境的改变是否会产生对艺术的伤害?到目前为止, 大多数市场化行为往往体现出一种越位的践踏。如何避免这些人为的破坏?

应该承认原生态与市场之间有一定矛盾, 这个矛盾就是个别审美趣味与大众审美趣味的矛盾。也应该承认处理好这个问题很难, 但是却无法回避, 这是一个涉及文化开发的具体的多方面细节问题。

例如黎族、壮族等西部少数民族在传统大节“三月三”的庆典活动中, 出场表演的舞蹈节目, 从服装到舞蹈的编排, 往往偏离了原民族的服装、舞蹈。这是一个最常见的“原生态”文化被市场化的现象。

不论原因如何, 这种对原生态音乐的削足适履式的改造都是一种“媚市”行为。而事实上, 他们所媚的这个“市”, 其实只是自身的审美见识, 而不是真正的市场需求。“媚市”是一种没见识的、短视的反市场、反文化行为。

原生态的音乐样式是不是如同老虎屁股动不得?肯定也不是。要承认, 原生态音乐中有一些与当代生活有很大差距的东西。如何处理丰富而多元的原生态音乐与大众审美口味之间的差异?这涉及如何处理原生态音乐的市场化运作。

我觉得最基本的原则, 是要有这么一种态度:有大众文化视野, 不失原生态文化本位。原生态音乐要在市场中获得自己的地位, 不能以改变自身特点为代价。既然把商业目标对准原生态音乐或者原生态歌手, 就应该在产品中充分反映他们的本位特色, 而不应该是仿照市场目前的某些产品对原生态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造。如果对他们的市场价值有所质疑, 那么还请对他们心存敬畏、敬而远之, 不要借原生态的人气, 去贩卖不伦不类的伪艺术。

到底怎样的文化产品可以被算作是“原生态”的产物?简单来说, 原生态应该取材于民间的自发原创文化。比如《云南映象》当中的舞蹈元素, 都是来自于云南民间, 甚至70%的舞蹈演员都来自于田间地头, 其编舞主演杨丽萍也是从云南走出来的真实的原生态生活的体验者, 她在《云南映象》中所呈现的也是这种生活的写照。原生态的魅力, 就在于它与生活不掺杂质的纯净关系。

《云南映象》的成功自然离不开它自身的艺术魅力以及杨丽萍的精心打造, 却也得益于它背后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的模式以及云南省着力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它的成功不是偶然和机遇, 也不是单方面的胜出, 而是从艺术性到商业运作上一次全方位的制胜。然而, 在《云南映象》火暴了京城并将品牌打入国际之后, 无数打着“原生态”旗号的演出蜂拥而上, 将演出市场挤踏得几近混乱。这样的跟风演出必然无法叫座也更不可能叫好, 其严重泛滥扰乱了演出市场, 也使原生态在诸多观众心中成为了一场哗众取宠的骗局。

然而, 是否不去打扰这些原始的生活状态, 就真的可以使最纯净和宝贵的文化得到保存?难道这些生长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青年们就必须要被承担扮演活化石的任务, 终老于山林, 唱着山歌自娱自乐?在这样一个工业急速发展, 通讯无比发达的现代社会, 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国度没有生存的空间。在杨丽萍创作《云南映象》, 走访当地居民寻找本地歌手舞者的时候就已经发现, 当地的年轻人已经不会再穿着手工制作的民族服装, 而是穿着大工业流水线上的量产牛仔裤;他们不会再通宵达旦地围着篝火“打歌”, 而是围着电视电脑看“文明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不会再有古老的祭祀祈祷风调雨顺, 而是收听天气预报安排农业生产。没有任何一个群落会甘于落后于整个世界, 只要封闭的眼界被打开, 他们必然会向往更加便利和富足的生活, 如果顺其自然, 古老的民族文化会最先被他们的传承者所抛弃。

获得青歌赛原生态组比赛金奖的李怀秀、李怀福兄妹, 在应答此类问题时表示, 正是有了青歌赛这种活动, 才使当地政府开始重视保护原生态演唱, 开始保护这些原生态山歌, 他们也会在小学里教孩子唱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正因为兄妹二人在青歌赛上展示了特殊的民族唱法“海菜腔”震惊四座, 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将此唱法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可见, 虽然曝光和炒作会损害一部分原生态歌手的本真特质, 但无可否定的是, 他们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的传播使者, 展示于公众面前的意义要远远大于藏匿于山林之中。

将原生态的艺术形式搬上舞台, 实现了一个重要的意义, 那就是使得每天陷在糟糕交通中和电脑屏幕前的都市人领略到了一种如此接近自然和生命本真的精彩。一些人被震撼了, 一些人被感动了, 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样一种文化, 开始有了保护它的意识和责任感, 这对于原生态的保护和传承是有积极作用的。另一方面, 那些原生态文化的继承者, 在得到了回报和重视之后, 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所持有的是多么珍贵的宝藏, 是多么值得去拥有和传授。现代人没有权利高高在上地要求那些农民永远生活在贫困的原始生活之中不去看世界, 以此来保证那些原始文化能够在一个封闭的土壤中存留, 这种方式下的文化遗产只能成为化石并逐渐腐朽, 而无法得到健康生长。

就像郭德刚点燃了相声这一传统艺术, “超级女生”打响了“想唱就唱”的口号, 任何一种新兴文化潮流的普及都必然会伴随着泛滥和拙劣模仿, 以及上升到极致后的倒退, 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原有的纯粹性。原生态艺术几年来的风雨波折使得这一宝贵遗产获得了重视和普及, 也被利用和炒作, 招惹了无数是非。然而, 原生态走入大众视野, 进入商业运作, 使其广为流传本身并无错误。它需要的不是被藏起来供专家研究, 也不是迎合大众而变成纯粹的娱乐, 而是在保持其艺术品质的情况下, 进行合理推广和包装。

原生态音乐 篇9

原生态民歌作为一种非物资文化遗产, 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它伴随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在民间以口头形式延续与传播, 成为人们表达思想与感情的直接载体, 它“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芙蓉”的特性, 原始、本真、质朴的歌声使多少人为之陶醉、痴迷。但正是其口传身授的特性给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障碍, “城乡一体化”伴随着经济腾飞的脚步迅速发展, 那些古朴的传统与习俗必然会受到影响, 特别是原生态民歌, 毫无疑问也会受到冲击。那么如何才能保护祖辈留下来的音乐文化?以何种方式传承原生态民歌才能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呢?

一、原生态民歌的教育价值

音乐由于其具有强大的教化功能, 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音乐课堂中, 那些真正能够诱导学生进入艺术境界中的音乐, 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对提高学生鉴别真、善、美, 形成高尚的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具有升华学生思想境界的功能。原生态民歌本真、朴质, 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它不仅具有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认识功能和德育功能, 更是以其文化属性, 具有其他音乐所不能替代的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

从历史角度来看, 原生态民歌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与精神风貌的写照。学生通过欣赏与学习原生态民歌, 能够感知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和精神所在, 能够体验一个民族的民族习惯与人生态度。

众所周知, 原生态民歌的成长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史, 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流传至今, 源远流长的原生态民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反映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奋发向上、不畏强权、追求自由与和平的民族风貌, 每一首乐曲都是历史的一面旗帜, 书写着先民们积极、进取、抗争、自强不息的历程。原生态民歌也体现了先民们面对人生各种处境时的态度, 仔细聆听本真、质朴的原生态民歌, 体味其中或高或低、或激昂高亢或婉转哀怨的曲调所表达的强烈的情感信息, 思考民歌所体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能唤醒人们建设精神家园的渴望。通过原生态民歌的学习, 能够让学

筅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饶荣

生们感知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历史, 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们心中植根, 继而传承与发扬光大。

二、原生态民歌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1. 可行性分析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引进原生态民歌, 将音乐与文化结合起来, 使艺术审美与道德教育同步进行, 在掌握音乐技巧、丰富音乐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 了解民族精神及其内涵, 实现了音乐技能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整合, 符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音乐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努力下, 原生态音乐走进中小学课堂的理念已经逐步在中小学实施, 教学内容得到了适当的调整, 教材也有了相应的改进。我国教育部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 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 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课标的出台从政策层面上保证了原生态民间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合理性。再从课堂的实施情况看, 音乐课堂上对于原生态民歌, 特别是本民族民歌的学习,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对本地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影响。

2. 必要性分析

母语音乐的缺失不利于保护、传承和发展原生态民歌。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普通话的推行、流行文化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民族方言慢慢被遗弃, 以口传身授方式延续的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受到了破坏, 传统民歌失去了演唱环境, 民歌的功能也跟着丧失, 而附着在这一功能上的文化也随之萎缩。今天, 民歌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是历史的必然, 但民歌的消亡对中华民族来说却是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由于缺乏明确的教育思想引导, 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坚持教唱原生态民歌, 造成很多孩子不会唱本民族的民歌。原生态民间音乐教学渐渐被边缘化了, 原生态民歌也逐渐成为“遗产”仅留在记忆里。

原生态民歌是主流音乐教育素材的重要补充和拓展。由新课标我们不难看出, 内容丰富、节奏自由、曲调高亢、情感细腻、悠扬弥远、回味悠长的原生态民歌本来就应该是中小学音乐素材的一部分, 只是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才导致它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随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将地域特色明显、教育价值独特的优秀原生态民间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 就是音乐课程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原生态民歌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措施

从体制上来说, 可以仿效语文科目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将优秀的传统原生态音乐写入音乐教材与教学计划。如《诗经》中文学成就最高的部分《风》即是出自各地的民歌, 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 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可惜在“歌词”被世代传颂的同时, 与之水乳相融的曲调却烟消云散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将那些现存的优秀的原生态民歌, 像《诗经》那样, 成为课程的必学、必诵部分呢?

从教学实践上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可设置民歌特长班。民歌特长班在学生们普遍参与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的不同个性。参加该班的学生要对民歌具有较高的热情, 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选择本土具有代表性的曲调, 有高度概括性、朴实而真挚的乐曲, 因为这些乐曲贴近学生的生活, 很多都是直接用学生使用的方言演唱, 学生易于接受也容易掌握。实践证明, 特长班的学习与成绩的取得不仅不会耽误文化课的学习, 反而在特长班上获得的成功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使学生学习变得自觉, 能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 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 适时用方言教学, 审美教育与技巧教育并济。原生态民歌一般都是用本民族方言演唱, 民歌的精神价值与文化价值往往只有通过口语与方言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 原汁原味的民歌才能神韵兼具。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 方言教育更有利学生理解和感悟。同时, 民族音乐教育还要注重人文熏陶, 课堂上老师应认真指导、提示和介绍, 从一些耳熟能详的乐曲出发, 其目的不是培养演唱和创作原生态民歌的专门人才, 而是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起码的审美和情趣, 提高欣赏水平和保护意识。孔子说过:“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对本土音乐“好之”、“乐之”, 就要从欣赏入手, 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本土民歌直到原生态音乐的内涵。

再次, 必要时可以请民间技师进入中学音乐课堂, 进行原生态民歌的讲学、教学和指导。原生态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失语”,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原生态音乐教师的缺乏造成的, 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师一般来源于高等师范院校, 而在高等音乐教育课堂中, 原生态音乐所占比重甚少。所以, 在教学中, 可以尝试每一学期用一到两个课时, 将民间技师请上讲台。以湖南芷江侗族音乐为例, 侗族是一个没有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 是用唱歌来传承历史和传授知识的。侗歌通过歌师的口传心授来训练, 其种类有侗族大歌、多耶歌、拦路歌、敬酒歌、琵琶情歌、木叶吹歌、侗戏等, 而最有影响的是侗族大歌。这些原生态民歌都是我们平常的音乐学习中所不接触的, 包括侗歌的演唱技巧、演唱形式、演唱风格等等, 也是我们从书本上所不能看到的, 所以必须聘请民间音乐技师给我们的学生进行示范和传授。这种聘请技师进入课堂进行传授民间音乐的方法对于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 原生态民歌正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怎样去保护和发展原生态民歌是一个很严峻并且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的问题, 保护了原生态民歌就是保护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 原生态民歌文化资源只有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 实施正确的教育传承发展战略, 逐步形成文化品牌, 才能使原生态民歌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如果能在音乐教育方面加入原生态民歌的内容, 就不仅能推动各民族之间的民歌文化交流, 而且能达到传承教育的目的, 使我们的原生态民歌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人民音乐, 2006 (9) :18-21, 97, 98.

[2]奚临临.音乐与素质教育.甘肃日报, 2008-6-5.

[3]晁元清.论原生态歌唱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版) , 2007 (4) :128-130.

[4]马一辉.呼唤真实、质朴的“原生态”音乐课堂.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6 (11) :54-55.

原生态音乐 篇10

所谓原生态音乐, 是指成长在我国相对偏远的农村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大部分是从前辈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下来的, 音乐形态上较传统, 没有经过专业音乐者改编的, 仍保持着与大自然相协调的那份“原汁原味”的音乐品种。

近些年来曾躲在角落里的原生态音乐却在社会上引起了热潮, 这首先与我们国内的土壤有很大的关系。首先, 近几年来我国科技日益发达, 对外交流日益密切,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各式与现代生活相呼应的流行音乐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整个社会在这个时代、这种音乐的映衬下显得比较浮躁, 这却恰恰给原生态音乐以受关注的环境:那种淳朴自然悠闲的歌声让人们在匆忙中找到一丝闲适, 在浮华中找到冷静, 在铜臭的世界中找到一束纯洁的光芒。也正是因为经济飞速发展, 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 许多原始的村落正在消失, 这意味着一些珍贵的音乐品种正在灭亡, 抢救、保护“原生态音乐”变得比以前更加急迫与重要, 这使得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民间音乐的采集力度。加之媒体业的迅速发展, 对原生态音乐的宣传力度很大, 除了西部民歌大赛和青歌赛上创立原生态唱法之外, 中央电视台还在音乐频道设立了《民歌·中国》等栏目, 其他地方电视台也开设了许多有关节目, 这些做法使得原生态音乐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另外还有一些商业利益的驱使, 很多商家看好这块发展空间很大的“沃土”, 于是在此大做文章。当然如今社会中的机遇很多, 一些民间歌手也积极的让自己的本领走出乡、村, 展示给人们, 比如星光大道上获得成功的阿宝。

然而从国际大背景来看, 中国原生态音乐热潮的兴起与文化相对主义的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谓文化相对主义, 其主要观点是承认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1自从1 6世纪新大陆的发现以来, 欧洲就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主义, 欧洲人在自己获取高昂利益的同时对殖民地国家进行着文化的渗透。音乐方面来讲, 西欧国家本身就拥有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与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 加之以爱德华·泰勒为代表的文化进化论的鼓吹, “欧洲音乐中心论”逐步形成, 欧洲及其

而文化相对主义正是反对这种“欧洲中心主义”。

自文化人类学诞生以来, 进化学派和传播学派都倾向于注重人类文化的一致性, 研究人类文化的共同规律, 而文化相对论学派则强调文化的差异性, 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独立自在的体系;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表现于特殊价值体系中的特殊文化传统, 它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标准无法比较;绝对的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 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 各民族的文化在价值上都是相等的, 无“落后”与“进步”之别。2文化相对主义理论核心人物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也指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 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 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 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3。

文化相对主义的思潮正给各非欧洲国家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在这股大浪潮的的推动下, 很多国家都在彰显自己的文化特色, 开始挣脱欧洲中心论的桎梏, 以新的眼光审视自己国家与世界的音乐文化, 如印度“加美兰”, 菲律宾“竹乐”, 美国印第安人音乐, 非洲原始鼓乐等都在这潮流中开始逐渐吸引众人关注的目光。

中国音乐界同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近代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都是按照西方体系, 十二平均律、固定音高、学习“四大件”等。在这种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 近现代以来的人们都普遍认为西方的古典音乐就是高雅的, 是好听的, 而把自己的民族音乐置于粗俗的位置对之置之不理。然而原生态音乐热告诉了我们, 中国大众已经开始热切关注自己的民族音乐, 中国的音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步抬升, “欧洲中心论”在人民大众的心目中也逐步瓦解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这句话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气息, 而最近它总是被大力宣扬并在人们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足以说明文化相对主义对中国文化, 原生态民歌传播的影响力度。

中国的原生态音乐, 它在欧洲中心论看来算不上“高档”、“先进”, 但在文化相对主义看来, 却有自己独到的特色与魅力, 作为各个民族地区生活面貌与文化的真实反映, 它们其中所具有的独特的韵味是别的音乐所不能代替的。比如蒙古族的长调民歌, 其中那种辽阔苍凉之感似乎只有在茫茫大草原上才能有真切的体会, 而那类似马头琴的颤动又能使人们内心产生一种震撼;再如山西西北的泪下;还有中国五声音阶中有节制的使用偏音的特色以及许多中立音的都别具意义, 大体听来似乎不“高雅”, 但细细品味起来却令人回味无穷。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视角来看, 中国每一种原生态音乐都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重新开始认同本民族文化, 这与文化相对主义的主要价值观是相符合的。许多中国人逐步脱离欣赏西方音乐的方式重新用心聆听我们自己国家的原生态音乐, 值得欣慰的是这种现象开始出现在一些年轻人中。一些年轻人现在也会主动听像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这样的原生态音乐, 觉得很“好听”, 这可以说是一种根植于我们内心的对民族文化的本能认同, 但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却在“欧洲中心论”的阴影下忘记了这种本性, 今天有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年能够找回这种天性, 与文化相对主义有很大关系。这一“回归”发生在很多人中间, 女孩的感慨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原生态音乐被认为“好听”了, 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近些年来我国原生态音乐不仅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关注, 也逐渐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一些中国原生态音乐团体正承载着我们独特的文化展现在面前世界, 在受全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之前的文艺表演中就出现了原生态的音乐舞蹈艺术, 如我国最古老的舞蹈——土家毛古斯舞, 它用原始的舞蹈形式展现了最纯朴的民俗民情;世博会中国馆中每日都会有中国民族文化的展示。中国有一些原生态音乐团体也正在走出国门, 在异域展示我们古老多彩的文化。还有许多外国友人慕名来到中国淳朴的山村感受中国的原生态音乐, 并为这种纯洁所打动。这些现象都能说明文化相对主义正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即使曾经“中心”里的人们现在会主动来欣赏中国的原生态音乐, 说明我们的音乐正在得到世界的共鸣, 各国本着文化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从新的角度欣赏各国的艺术, 音乐文化理解上的鸿沟越来越小, 这使得文化多样性得以繁荣, 各国人民的艺术视野得到拓

在原生态音乐热潮中, 文化相对主义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原生态音乐未来的发展, 文化相对主义还会发挥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意义。

当今国际领域虽然“欧洲中心论”已基本瓦解, 但对待强势文化的冲击, 我们还要坚持文化相对主义, 大力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占有稳固的一席之地, 防止强势文化对我国的文化渗透。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 从某种角度看文化相对主义也有其弊端。若对文化相对主义的特殊性过分强调, “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也起到一种阻碍作用, 具有文化保守主义性质”4。我们不能否认文化相对主义对原生态音乐热潮兴起以至于对中国文化传播方面所起的作用, 但如今的世界追求“和”的思想, 要在坚持自己民族文化、民族音乐的同时不能把自己孤立起来, 多与世界进行平等的交流, 求同存异, 趋利避害。由此想到国内很多人在讨论原生态音乐的方向问题, 一些人认为只有让其在原始的环境中才能真正生存, 这就属于片面的使用了文化相对主义, 陷入了保守主义的误区, 换句话说, 从世界整体潮流来看, 原生态音乐必然会在发展中生存, 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总之, 文化相对主义已对原生态音乐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今后还要在继续坚持文化相对主义的同时寻找差异与共性中的临界点, 这样我们的原生态音乐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庆钰:《对文化相对主义的反思》, 《哲学研究》1997年第4期。

[2]张华信:《文化相对主义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音乐学》2000年第1期。

上一篇:IPO改革下一篇:创新学习有效途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