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

2024-06-30

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精选六篇)

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 篇1

一、中学历史教学运用文明史观的注意要点

目前,文明史观视野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仍然处于适应阶段,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历史教师 的文明史观不健全,文明史观下的教材编写未完成,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以及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等,这些问题都会阻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进程。在诸多问题的困扰下,中学历史教学难以大范围运用文明史观。因 此,用文明史观指导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前要明确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吸收了文明史观,并不表示排斥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而是摒弃以往僵化、陈旧的理论。中学历史教学引入文明史观的同时,依然坚定不移地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对这两种史观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是历史教学改革顺利推行的前提和基础。与唯物史观相比,文明史观着眼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更具宏观性,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例如,近现代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再到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中了解人类文明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

从历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来看,文明史观已经融入中学历史教材之中,各类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都不同程度体现出文明史观,试图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确定教材内容和阐述历史。例如,关于政治文明 部分,教材编写颠覆了传统的编写思路,淡化了政治斗争,增加了人类政治智慧、政治制度、政治活动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要相应淡化阶级斗争观。

二、运用文明史观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准备条件

我们不能忽视把文明史观运用于实际教学可能 遇到的具体问题。为了保障新教改方案的顺利实施,我们急需解决师资力量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方案制订等问题,为文明史观在 中学历史 教学中的 运用创造 有利条件。

首先,在师资力量建设上,要求深入 了解文明 史观的概念及内 涵,把握住其 与唯物史 观之间的 关系。同时,探寻把文明史观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以指导课堂学习活动。课堂教学设计要想有效展开,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教学语言、教学手段等,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成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重新整合历史教材。用文明史观打破必修模块的划分,按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标准重新整合历史教科书内容,编制文明史观视野下的教材,帮助学生系统把握知识体系。最后,制订操作 性强的实施方案,使文明史观正确应用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验证方案,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提高方案实施的科学性。

三、文明史观视野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例谈

教学《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文明史观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演进角度去理解鸦片战争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该阶段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列强侵略的屈辱的历史阶段,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洋人、洋货进入国内,国计民生皆被其所夺。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讲述这段历史主要是给学生传达一个认识:列强侵略中国,中国人要奋起 反抗。可是在文明史 观视野下,我们不能 仅从政治 角度去看 问题,更要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看待这段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

总而言之,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发展促成的,也是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中学历史教学在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引入文明史观指导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纵横交错的史实中了解人类文明演进历程,让学生用文明史观看残酷阶级斗争背后的社 会生产力 发展,学会用发 展的眼光 看历史。

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日益深入的当下,本文提出基于文明史观视野对中学历史教学展开教学改革与创新活动,从历史文明角度看我国历史文脉。为了保障教学改革实践质量,文中对中学历史教学运用文明史观的注意要点及准备做了详谈,并以例谈形式对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以求为教师提供借鉴。

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 篇2

1、近(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

2、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3、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之间不断交流和融合。

4、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5、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6、革命史观的要点

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革命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隆重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复习中国近代史一定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去剖析这两大历史事件。

高考热点:历史“近代化(现代化)史观”

一、现代化(近代化)的含义及其内容: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

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从社会制度来说,有多种模式,主要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

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启动的新型现代化。

二、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

(一)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因为现代化(近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

(二)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三)附表2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参见表格“古今不同的政治文明与贡献”)

三、典型例析:

例1:法治社会取代人治社会,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民的历史实践,对人类法治建设的进步有着巨大贡献。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审,则上尊而不侵„„故法者,王之本也。——《韩非子》

材料二 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其孙)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大明律》 ⑴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答: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其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法律的核心是“刑罚”;要适时调整刑罚的轻重程度以维护君主权威,保障君主专制统治。

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⑵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

答:不同:立法权应归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为政权的拥有者;用公众立法来防止个人专制;法律一旦制定,全民共同遵守;成为国家规章制度的母法。

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材料五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⑶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 答:成就:1949年,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⑷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从古代到近代、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进步。

答:进步:材料一、二是封建社会法制,维护君主专制制度,人民没有政治权利;

材料三、四是中国建设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制,要求结束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或共和制,人民享有一定的民主权利;材料五是社会主义法制,基本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群众享有更充分的民主权利。

例2:(2008年山东烟台二模)阅读下列材料: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请回答:

⑴依据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

⑵联系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扼要归纳导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

⑶你认为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文明成果?

解析:解答第⑴问注意审清时间,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再筛选出影响西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即可。第⑵问关键是抓住题目的时间限定,选准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大事件,按照题目的要求扼要归纳原因,不必要展示说明。第⑶问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辨别精华与糟粕,二是要立足国情。

参考答案:⑴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①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变;②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③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④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⑵中国近代化变革:①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⑶对待外来文明成果的态度:要善于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反对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应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

例3:请你结合所学古代中国、古代雅典、近代英国三个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模式实例,分别说明其主要特征并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三者利与弊的基本看法。

答: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君权,维持大国政治秩序的稳定、文化的凝聚、民族间的融合和自然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近代化,日益阻碍民族创新与进步。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权力机构相互制衡。有利于维护公民的集体意志和利益、文化的创造和小国城邦经济的繁荣。不利于在国与国竞争中保持强盛。

近代英国代议制度: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与党派政治相结合,以内阁制为核心。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利益、维护政治角逐的有序和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但终究不能体现全民各种权利的社会公正。

高考热点:历史“文明史观”

一、文明的概念与划分: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而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在人类文明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曾产生过与之相适应的文明。

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物质文明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包括物质生产文明史、物质交流政治文明包括政治观念文明史、政治制度文明史、政治行为文明史和政治技术文明史等;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包学意识文明史和宗教文明史等。

(一)“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其划分标准是生产力。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把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

(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须付出代价,如战争、浩劫、争权夺利和历史暂时的倒退„„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我们不能过多地讲代价,从而忽略了人类坚韧不拨的追求文明的诚恳的步伐。

(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

(五)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四、典型例析:

例1:(2006年全国卷Ⅱ第38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表一)

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解析:解答第⑴问首先要精心审题。审题时不仅要看准两个求答项(变化、差异)更要注意“世纪”这一重要时间概念。“变化”是“与欧洲相比”,答案全由表中的有效信息提炼而来:“从领先转为落后”;“差异”要求回答“根本性”的,而非具体的,应为:“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解答这两个求答项,注意“16世纪”这个关节点都是至关重要的。16世纪,当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以后,中国却依然在封建末世徘徊,这正是造成“变化”和“差异”的关键所在。这一问难度不大,但却是答好后几问的出发点。

参考答案:从领先转为落后。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至瓦·博尔吉乌斯》)⑵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如答出其他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⑶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参考答案: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如答出其他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

例2:(2006年北京卷第37题)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回答:

⑴略

⑵展览二: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吸收西方成果,先后提出各种主张。如: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③“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孔子改制考》);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生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其中两个主张的实质和作用。(如选择三个以上主张做答,只判前两个。12分)

参考答案:

高考热点:历史“全球史观”

一、“全球史观”的内涵: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全球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19、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的人类交往推动了历史的横向发展,要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包括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二、“全球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一)树立一种全球意识。面对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何以可能和必要的根据。

(二)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同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三)要有各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友好气氛。附表1世界市场形成示意图

三、典型例析:

例1:(2004年全国文综试题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解析:第⑴小题关键在于审题,抓住“变化”和“趋势”两词,并注意运用课本知识解释材料中的问题。

5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示意图 ⑴读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范围不断扩大,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⑵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解析:第⑵小题关键在于把握评价人物的标准,即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并注重材料和课本的结合。

参考答案: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材料三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上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⑶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第⑶小题关键在于审清题意,并且还要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参考答案: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

⑷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解析:第⑷小题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将课本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参考答案: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必由之路;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

例2: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材料二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请回答:

⑴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

⑵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检测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第⑴问,要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入手,把有效信息进行归纳。解答第⑵问,要注意题干的导向词“主导的原因”,分析原因时要从历史角度切入,同时答案注意要精练。

参考答案:⑴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⑵近代以来资本主义长期发展,发达国家在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

例2.(汕头市2010年高中二年级新课程统一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19

材料三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后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特别是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请问题: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3分)(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现代史,可能会对20世纪的那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3)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6分)(4)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4分)(5)按照材料四的研究角度,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如何进一步冲击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8分)答案:(1)评价: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闭塞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每点1分,共3分)

(2)事件:俄国十月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贸易组织(每点1分,共3分,其它言之成理者可酌情赋分)

(3)信息: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人口向城市迁移。(每点2分,共6分)

(4)影响: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英国经济的附庸。(每点2分,共4分)

(5)①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抵抗派开明知识分子,林则徐、魏源等突破传统观念,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分)②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西学的传入提供一定条件。(2分)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良政治,同封建思想进行了正面交锋。(2分)

例说文明史观视野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篇3

【关键词】文明史观;中学历史教学

所谓文明史观,“把人类社会发展史看成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的历史观”。其研究的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各文明的流动、发展和变化,是一种宏观的历史观。

当前,文明史观已日益受到重视并进入课程改革。但情况不容乐观,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课例1】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教学片断

讲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时,引入教材第31页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材料。

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教师:1.请问材料提到的“洋货”为什么会“涌入”中国?

学生: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获得的政治经济特权。

教师:2.不平等条约是怎么来的?

学生:列强的侵华战争所致。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要反抗列强的侵略。

当然,该结论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没有抓住要害——没有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去深入理解各种经济现象。

如果再加入这么几个问题:

3.西方列强使用什么生产方式生产“洋货”?(机器生产)

4.“洋货”究竟是什么样的商品?(工业产品)

5.与中国传统手工业品相比,“洋货”有何优点?(物美价廉)

6.“洋货”只能靠特权才能涌入?(洋货价廉物美、技术先进,注定其比传统手工业品更有市场竞争力,涌入中国市场是迟早的事。)

7.那要改变这种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这样的层层深入的问题,我认为就抓住了教材本质,深刻揭示历史发展的实质,也让学生思维在探寻的欲望中逐步深入。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在行云流水中自然形成,不留一丝一毫痕迹。让学生认识到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遇时作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性!中国近代的不断失败,就是由于我们当时的统治者不会在世界发展潮流面前作出正确选择而导致的。

两个片段,为什么最后结论会相差这么多?我认为这不仅是问题设计技巧,更是认识问题的技巧。因为没有认识问题的独特视角——文明史观,就不会有切中要害和本质的问题设计技巧。

【课例2】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专题小结复习片断

师生共同完成此框架:

最后,教师总结:可见,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源远流长,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最终成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我们今天学习这些内容,目的是要善于学习其精华,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在本课例中,教师基本知识的落实是非常到位,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显得有些苍白。如果再加上这么两点:

1.古典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属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但是是人文主义将这三个阶段连接为一个整体;

2.但是,人文主义在各个阶段的表现与内涵是有差别的。

“人应该怎样的生活?”这是人类恒古永存的话题。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是在解决“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文艺复兴在回答“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宗教改革回应的是“人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启蒙运动解决的是“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的问题。

如果教师能讲到该层面,历代的先哲们孜孜以求、永不懈怠地去探索“人文主义”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就明了了。还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从而能正确传承文化。

但是该老师没有想到把这些实践于课堂上,为什么?我认为还是没有从文明史观角度宏观地把握的问题。那又怎么能要求学生既看到“树木”,又看到“森林”呢?

【课例3】必修一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题小结片断

教师问: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代秦国和古希腊雅典的政治制度相比有哪些区别?你认为古代中国的法律与古罗马的法律,哪个对后世更具有价值?

学生1:秦国实行的是专制制度,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度。

学生2:当然是罗马法对后世的价值更大。古代中国法律制度是为皇帝服务的,不具有历史进步性。

教师:(总结)中国实行君主专制,人治色

彩浓。西方实行民主制度,法制观念强些。罗马法中所蕴藏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中国的法律是皇权的体现,并不是一种人人平等的法律,因此,对后世来说,并不如罗马法。

在本课例中,教师引入中西古代政治文明的比较这个有价值的话题,是值得肯定的。但其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虽然能体现不同文明的发展特点,但也易使学生对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的认识趋向机械和狭隘。而最后教师的小结更是强化了这种效果。这样会使学生错误地认定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就是专制和民主的分野,带上了“厚西薄中”的情绪。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又怎么达成呢?

纵观高中政治文明史的教学内容,如古代文明的范式,教材就介绍了两类,一是以中国等为代表的君主专制制度,一是以古代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这样编排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明白:两千多年前,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条件下,为了实现民众的团结、社会的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东西方的先民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政治文明,不论其存在怎样的不足,都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些都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所以,不能轻视先辈们的创造和贡献,应该学会的是尊重各种文明,要有包容的精神。

本课例中的教师由于对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缺乏深入而全面的理解,没有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和看待现代文明的传承和演变,因此对中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就不能持客观公允态度。

以上这些课例,说明文明史观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学历史课堂,还没有深入到教师和学生认识世界的骨髓中。那么,怎么办呢?

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对文明史观认识

要认识到是时代的发展促成文明史观进入改革中的中学历史教学。所以,教师要提升自己理论素养与品位,尽可能的与文明史观的内涵和外延相契合。

其次,要加强专业阅读,提高自己专业素养

如课例三中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比较,是史学界长期讨论的热点问题,有很多角度和观点。在教学设计前,教师应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只有教师提高了自身专业素养,建立和健全了文明史观意识,自身有了一种“大势”观后,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文明“大势”观。

再次,要重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平时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从文明史观角度对课程标准与历史现象进行重新审视,摆脱以往理论思维模式,按照文明史观去理解教材,把握教学主题和学科主干知识,然后通过整合相关信息,搭建教学平台,构建历史情境,运用恰当方法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解读、领悟并最终“走出”历史。

构建文明史观视野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已经发端,但是任务却任重道远。如何把其落到实处,这需要新课改中每一位教师的积极行动和努力。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 篇4

一、文明史观具体含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类生产力逐渐从粗糙原始的农业文明时代逐渐过渡到生产力非常发达的现代工业文明时代。因此, 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整个过程都属于文明史观研究范畴之内, 政治、物质和精神同样属于文明时代的重要产物。文明史观认为, 整个世界发展呈现出整体多元化和区域统一性的重要特点, 在发展研究过程之中, 不仅仅应该注意到人类整体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相同性, 还应该注意到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发展同时又各具特点, 且为人类整体文明发展做出贡献。在文明史观研究过程之中, 对于不同类型文明的交流非常重视, 尤其是在不同类型文明进入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极为重视。

二、文明史观构建高中历史教学内容

(一) 农业文明时期

文明史观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则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在这两个文明阶段过程之中, 政治、物质和精神发展都囊括其中, 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材必修课程的重要模块。新课标要求当前高中学生在准确把握文明发展过程的历史脉络同时, 要求学生了解中外文明史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人物、重要事件和关键制度, 同时也应该逐步学会利用历史知识阶段现实。当前, 新版本的历史教材都是以文明史观的角度便编排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之中, 历史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教材编排顺序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并适当进行调整。

在学习农业文明时代阶段之时, 以下两个要点必须注意:

第一, 着重关注中国古代文明。必须承认, 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非常突出, 不同地域、国家和民族共同创造出当前精彩纷呈的世界文明。但在农业文明时代, 中国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对于农业文明时代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举足轻重的贡献。没有中国传统精彩异常的古代农业文明, 同时也就没有雄伟异常的当代中国文明。在学习中国文明过程之中, 既要深入了解到古代文明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不同民族在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 在新版本的历史教材编排内容之中, 每个文明主线非常明显。历史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应该以这些主线为基础进行讲解。例如, 历史教材必修的政治文明分为八大部分, 其中政治制度建设就涉及到五大部分, 因此历史教师完全可以以此为教材主线。历史进程发展和政治制度演变, 促进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当然,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容之中, 主线则应该转变到生产力发展和民族思想文化传播上面。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文明史观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必须精确, 简明扼要。例如在政治文明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含的内容就包含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监察审查制度、国家权力制度以及官员选拔制度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还需要从历史背景、阶段特征、创新改革以及历史意义四个部分予以重点讲解。

(二) 工业文明时期

在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 笔者对于书本体系进行稍微整理, 重新构建。在当前历史教学过程之中, 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相互对比中展开的。在农业文明时代, 西方文明在中国文明后面, 意在强调农业文明时代中国对于全球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在工业文明时代, 西方文明在中国文明前面, 旨在强调西方文明发展对于中国农耕文明的建设性和破坏性影响。当然, 在大部分的历史教材之中都是按照这一方式进行编排。其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利用文明史观编写教材内容, 能够使得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展现出来。在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之中, 中华文明代表着农耕文明的高峰, 且长期领先于世界;西方文明则在1500年后开始崛起, 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典型, 并与近代至今领先于全球。将中西方文明相互对比, 进行了解, 分析两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之中的碰撞以及代价, 更能使得学生了解文明进步的艰辛。

其次, 文明史观对于比较不同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异同点非常重视。将中西方两种文明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学习认知知识的同时, 深刻的了解到两种不同文明发展过程之中的联系, 以更好的诠释两种不同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总结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面, 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一直都将课本作为教学的唯一依据, “以课本为纲”、“死抠课本”。随着文明史观概念的出现, 历史教师应该意识到历史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帮助学生不断拓展历史视野, 培养历史素养, 准确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关注社会生活之中的人权、人文和人性的觉醒, 并正确看待当前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之间文明的交流和碰撞, 并将这些意识准确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 关注世界、关注热点问题。与此同时, 历史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在平时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明史观”意识, 不拘泥于课本知识, 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对待问题, 则会更加适应当前史学理论更新以及其对于当前历史教学的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朱汉国, 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全球史观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篇5

关键词:全球史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当前推行的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编写上体现了全球史观,打破了传统的中国史和世界史分开叙述的旧体系,采用了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专题史,中外合编的新体系。全球史观不仅表现在教材的编写上,而且在高考试题中也有所显露。同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全球史观。

一、全球史观的提出

全球史观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欧美历史学家,其中以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阿诺斯最具有代表,其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闭塞、分散状态,逐渐形成相互联系,融合开放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體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历史。这一史学观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历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察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渗透。

在长期的探讨过程中,这种观点已被多数学者接受,并成为世界史研究的主导理论之一,同时也被我们中国史学家所接受。

二、培养学生全球史观对历史教学的意义

1.全球史观适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从新史观的角度思考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当今,由于科技革命引起的世界一体化趋势加强,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我国从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更进一步向世界开放,走进世界。历史教学要适应当今形势,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球史观教育。

2.全球史观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不同地区历史和文化的交流和影响,在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肯定其多样性、差异性,要宽容、理解和尊重各自的文化,认清它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3.全球史观有利于学生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体会历史进程的艰难、曲折和进步。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人类社会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但每一步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各国一个社会形态代替另一个社会形态,是经过反复斗争的结果,新旧势力的多次斗争,才推进社会向更高一级进步。

4.全球史观有利于学生把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来学习,充分认识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所表现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不仅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随着交流、传播,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如我国的四大发明问世后,逐渐走向世界,促进了世界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

体现全球史观,是当前历史新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反对孤立、片面地看待历史,主张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三、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在全球史观下,就某一历史时间段,采用横向联系的方法,找出本阶段各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概括出本阶段的特点。在全球史观下,我们学习某一国历史事件,不能简单地、孤立地讲解该国的历史事件,而是必须和同一时期其他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联系起来,找出他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从而概括出特点。

2.在全球史观下,分析某一历史事件时,要辩证、全面地分析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特别是殖民侵略史。我国从1840年以来所遭受的英、法、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一步步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的屈辱史、血泪史,但同时也中国的近代化、工业化、全球化的开端。外国的侵略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外在动力。

3.在全球史观下,以时间顺序,进行纵向联系,探索和发现历史发展趋势。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的、局部的向整体的、全球的发展过程。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从相对孤立、分散的状态,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工业革命后逐渐形成的世界市场把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二战后特别是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全球史观教学,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发现、分析、探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整体上认识历史,开阔眼界,增强全球意识和国际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车华玲.“全球史观”与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历史教学,2006(6).

[2][美]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林沙沙.全球史观下“三过程一体化”高三复习模式的构建.中学历史教学,2007(8).

(作者单位 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

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学 篇6

【关键词】 文明史观 中学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88-01

一、文明史观在新课标和教科书中的体现

文明史观把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作为观察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准来构建学科体系。从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文明史观已经开始进入到课程改革之中。例如,《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历史部分的“主题二: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要求:“从中国和世界的古代历史、近代历史中了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传承。” 具体内容标准如下:

目标1: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目标2: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

目标3:西方的兴起与近代世界的变迁

目标4: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显然,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从文明史的角度解读课程标准,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更好地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主题和主线知识。

课改后的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科书涉及面较广,采用文明演进的角度,来认识历史分期问题。用文明史观来指导教材的编写,更适应今天历史大教育的需要,更适应我国历史学科体系的发展新趋势。在此,我以新人教版的八年级教材为例,来论述文明史观对它的影响。

从目录上看,八个单元的标题分别是史前时代、文明的起源、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工业文明的来临、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走向现代世界。从中可以看出主标题已明显发生变化,从史前时代到文明的起源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整一个文明演进的历程,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可见,文明史观已在教材中明显的体现出来了。

从教材内容看,也可明显地感受到文明史观的融入。如在新教材中对夏朝的叙述:“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而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王朝”。对秦朝的描述:“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建立中央集权的王朝”,“而不是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介绍这些王朝,不再是单纯从政治军事方面,而是从更多方面来描述,尽量不出现有关五个社会形态的字眼,不再以五种社会形态学说作为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索,而是以生产力来作为考察历史进程的标准,以文明的发展作为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索。

二、在教学中渗透文明史观

由于文明史观已融入中学历史新教程,极大地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所以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认识相关历史现象。

第一,要注意学会从文明史观的角度重新认识和审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一般认为,“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第二,要注意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的联系与区别。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现代化史观又称为“现代化范式”,是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要的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这三种史观是相互联系的。

上一篇:中国网络安全之忧下一篇:商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