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2024-06-30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精选十篇)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篇1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创新

截止到2013年我国民 营企业的 数量已经 达到1096.67万户, 占到我国企业数量的80%, 民营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民营企业落后的管理模式弊端逐渐地暴漏出来, 尤其是企业中的财务管理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因此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需要民营企业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提高民营企业的资源效益的最优化配置。

1 财务管理的概述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管理策略, 完善的财务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 积极研究财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虽然财务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财务工作, 但是其在本质上是对企业整个经营战略的综合分析与配置, 因为财务工作会影响到企业的每项决策的制定与实施, 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 通过财务管理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管理是建立在对历史财务数据的分析之上的,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 而且还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截止到2013年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要占到企业总数的80%, 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有效地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因此积极发展民营企业、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但是由于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健全导致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

2.1 民营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

由于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 因此民营企业的财务核算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财务核算不规范, 存在违规现象。很多民营企业由于缺乏监管, 导致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他们就会采取人为操纵利润的手段对企业的财务进行造假, 或者通过虚开财务支出项目等实现偷税漏税的目的;二是民营企业的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相互混淆的问题。由于民营企业多数实行的家族经营管理模式, 民营企业的资产主要是有企业的管理者所有, 因此民营企业管理者就会将企业的资产与个人资产相互混淆, 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家庭资产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别, 导致会计核算主体的不清晰;三是不重视全面预算工作。在民用企业管理中, 民营企业很少有全面预算意识的, 民营企业在使用与规划财务资金时更多的体现为随意性, 缺乏对财务资金的全面分配考虑。

2.2 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虽然民营企业的数量要占据我国企业总数的80%, 但是在具体的经济总量方面民营企业所占据的地位仍然不高, 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的单一, 虽然近些年我国政府部门加强了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但是筹资困难、流动资金短缺仍然是影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据有关机构的调查发现:民营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积累, 民营企业主要是通过向亲朋好友进行借贷或者通过民间信贷部门进行融资。只有不到20%的民营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机构筹集到企业所需要的资金, 可以说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单一性严重影响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2.3 民营企业的投资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虽然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众多, 但是具有品牌效应的企业则非常少, 造成此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就是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我国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民生工程领域的环境背景下, 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出现了一种盲目的冲动性,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过分强调多元化经营, 导致民营企业将精力放在了无限扩大经营范围的虚荣成就感中, 而忽视了企业盲目扩张所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的矛盾;二是民营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密集型产业。当前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主要体现在传统的低利润的密集型产业, 而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三是民营企业在进行投资时缺乏对企业财务的准确判断。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决策主要由企业管理者单独决策, 即对外投资的决策主要是依靠管理者的个人意愿, 导致企业的对外投资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2.4 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一是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不高, 缺乏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由于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相对不完善, 再加上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属于家族式管理, 因此其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相对不高,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 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多是由企业管理者的亲属所担任, 这样就会导致民营企业不会看重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等;二是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由于民营企业的管理权主要集中在管理者手中, 而财务人员的薪酬待遇等又直接受管理者的影响, 因此财务人员为了获得自己的私利或者出于某方面的压力, 财务人员不得不听从管理者的意愿, 进行一些违背真实性的会计核算行为;三是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理念。民营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过分约束, 导致财务人员不能根据相应的会计管理准则严格执行, 因此其在某些方面影响到财务人员理念的创新。

3 提高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

首先, 要建立以财会控制为核心的内控机制。民营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要明确会计人员的权责。明确规范会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保证企业的各项财务行为都要符合相应的规范程序。二是要保证会计凭证的完整正确。按照会计制度对会计凭证的内容与格式等进行规范。三是严格执行会计制度。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财产清查盘点制度, 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其次, 建立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机制。民营企业要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 通过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实施对民营企业的预算编制与管理工作, 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纳入到预算中。同时还要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与手段审批制度控制。

3.2 我国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

提高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离不开我国公共服务部门的支持:一是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为民营企业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政府部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融资的金融环境, 提高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上市进行融资;二是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财税金融的支持。政府部门要通过财务手段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支持, 降低民营企业的经济负担, 比如政府部门要开展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等。

3.3 强化财务审查机制

由于受到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限制, 民营企业的财务审查机制一直不完善, 也正是由于财务审查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民营企业的投资决策出现失误, 因此民营企业要建立科学的财务审查机制:一是要建立独立的财务监督审查机构, 保证财务审查机构的独立性, 以便其实施对民营企业财务决策的监管, 及时地发现问题, 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意见;二是要加强对企业日常财务的管理。通过强化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 提升企业的资金运作效率, 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4 优化民营企业投资活动, 防止企业财务危机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即全面掌控企业财务风险根源, 积极检测企业财务风险机制, 开展合理的防治措施,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对此, 企业应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第一, 加强企业财务的分析与探测,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预测, 以便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足够的资金;第二, 建立财务分析指标, 创设稳定的财务预警机制;第三, 依据企业运作情况, 采用适合企业发展的投资模式, 防止企业投资风险的产生。

3.5 加强民营企业财务队伍的建设

提高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归根结底需要财务人员来实施, 因此民营企业要加强对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一是强化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因此民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会计理论知识, 还要具有较强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 不会因为受到利益的影响做出各种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二是民营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用人模式, 通过市场应聘的方式获得素质较高的专业财务人员。民营企业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通过市场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录用高水平的财务人员, 而不要局限在传统的财务人员有近亲属担任的落后观念;三是民营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民营企业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 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1]王赞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 (01) .

[2]杨思静, 左芊.浅谈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 2011 (02) .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篇2

摘要:提高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针对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我国企业法人单位302.6万个(不含2377万个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9%以上,其中民营中小企业占90%以上。据统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5%、出口总量的54%、税收的38.7%是由民营中小企业贡献的。”民营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长期一直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忽视了科学规范的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大。同时,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内在条件也随之在发生变化。如苏州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虽然民营企业在苏州的发展极为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在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发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民营企业发展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又如浙江民营企业每天有240家民营企业注册设立,同时,每天也有130家企业注销关闭,昙花一现成为许多民营企业最终的命运。再如河南省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根据民营企业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可知,“就制约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这一问题,50%以上的企业负责人认为是融资;40%以上的企业负责人认为是产品销售市场;30%以上的企业负责人认是市场开拓;只有10%的企业负责人认为是人才和提高内部人力资源。”因此,对提高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影响重大影响的是企业自身的机制和管理,而当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至关重要。民营企业大多数为私人投资兴办,企业主普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且在做决策管理时,基本上是对私人利益或少数投资者对负责即可。在企业创业初期这种管理模式——家长式发展是比较好的,但随着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的时候,该管理模式便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容易造成决策的盲目,管理的混乱,权力

1的滥用等。

(一)企业家的素质问题

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不提高,则会大大地影响人力资源的发展。目前,我国民营业主中,除了一小部分集团式发展的企业主及一些从事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主人才素质较高之外,大部分企业主普遍存在着素质偏低的问题。他们主要有过去体制外的边缘人士、农民、个体户、打工者、国营企业下海者。可以看出,这些企业主自身素质不高,没有什么管理、营销、资本运营的知识,只是靠着自身片面的丰富经验来经营企业。然而自身经验又导致了家族式管理的观念,企业在创业初期的规模小,凭借个人能力和机遇的确可能获得成功,但是企业规模发展一旦壮大,在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下,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就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民营企业对于“外来人才”信任度低,特别在关键岗位上往往安排自己人。即使是关键岗位上安排了“外来人”,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授权,难以突破以往经验。

(二)缺乏人力的资源战略规划

1、人力资源观念淡薄。第一,由于受到传统人事观念的影响,视人为成本,当作“机器”传统管理观念在大多数民营企业中没有被摆脱,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他们只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果而非过程。第二,人力资源部门定位偏低。一是认为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就是招聘人员、管理档案、发放工资。二是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很少,他们看到的是人才的重要性,但对于培育人才却缺乏信心,担心投入的人力、物力没有回报,更担心人才不能长期为他们服务。大多数员工未受过专业训练,“平均每112名员工才配置1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其中只有39%的人员受过专业训练。

2、酬薪管理误区。企业为了提升业绩,认为在物质上的奖惩是最佳的选择,而忽略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在民营企业中,员工的报酬一般采用基薪加奖金或基薪加提成的方法,这种方法既简单又灵活。这种管理方法在企业发展初期没有太大的障碍,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结构的复杂化,对核心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来说,报酬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人们的自我满足和自尊的需要。因此,必须根据现实的状况,将原有的薪酬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

3、人员流失与控制问题。企业的发展需要相对稳定的人才,如果人才流动过于频繁将会大大地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及管理秩序。很多企业认为员工是现招现有,根本

不在乎员工的高流失率,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员工的流失,不仅会带走了商业、技术秘密,还带走了客户,造成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员工年龄基本在45岁以下的人员在公司服务年限较短;88%左右的员工服务时间在5年以内。

4、企业文化的“真空”。民营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创造竞争力的最重要的管理平台。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T.狄尔和管理顾问A.肯尼迪合著的《公司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中认为,每个企业都有一种文化,它潜移默化地对企业生产重要作用,从企业决策到员工的行为举止等受企业文化的影响;成功的企业必定有繁荣的企业文化,如企业有明确的经营哲学,员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并有各种用来渲染和强化这些文化内容的礼仪和习俗。又如我国联想集团柳传志先生所讲的:管理是房屋,企业文化是地基。对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有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太虚,根本不受重视;有些则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而所认为的“优秀”企业文化就是宣传标语与口号。由于企业文化的缺乏,也就弱化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以及企业全体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其实,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时间的投入,需要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三、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一)政府责任应采取的对策

1、地方政府应当通过定期宣传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理念,并且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进行专业的培训。

2、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制度。

3、保护民营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将民营企业的发展纳入法制规范的轨道上来,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4、辅导民营企业进行与国有企业一样的体制改革,让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实行制度化的管理,尽可能地进行股份制改造,脱离原来的“家族式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及创新激励机制

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一是管理者要切实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首先要努力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突破家族式管理体制障碍,彻底摒弃用人论亲疏的观念,努力使公平感深入到员工心中,让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所长,做出最大的绩效。二是要提供理想的人才发展空间。将人视为组织的第一资源,注重对其进行开发和培训。通过培训,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使企业直接受益。同时要充分尊重员工,重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既要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又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使员工在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又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目标,从而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兴衰连为一体。第三是要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运用共同的价值观、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进取的精神等文化观念引导人力资源发挥出巨大的潜在能量,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2.创新激励机制,注重激励效果。激励制度设计的核心和原则应该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方面,首先是创新薪酬激励机制,建立起将员工与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新型分配机制。《HC-4R管理理论及应用》中为薪酬激励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月工资+月考核(相当于10%月工资)+保险福利+年终奖。这种模式对员工的激励和队伍稳定的系数为90%;其次是实施股权激励。针对企业必需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新技术骨干等核心人才,可以通过技术股、创业股等方式将他们的智力作为资本参与企业利润分配,从而使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更加牢固、更加紧密的战略发展关系。在精神激励方面,最主要的形式是会议肯定,通告表扬,肯定其工作的社会价值等。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员工深入学习企业文化,探讨企业目标,从而增加员工的归属感;通过岗位轮换方式为员工调整工作岗位,安排员工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满足员工的成就感;通过设立企业建议信箱,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满足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企业领导通过加强与员工的沟通,拉近感情距离,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信任感;同时,企业还要增加娱乐设施和娱乐活动,努力给员工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从而更加努力的工作。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作用。首先在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中,应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其次是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战略性定位,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系统的看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考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力配置,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资本性资源,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益高于其它一切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第三是改变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为企业发展选好人、用好人、留好人、育好人。

2.建立公开透明的人才聘用制度。公开透明的聘用制度的关键是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人才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在平等的条件下发展,员工的个人利益在规范的制度下得到保障。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气顺、心齐,才有助于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督促员工不断学习,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时,有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3.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一是为每位员工建立日常绩效考核记录档案。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确定不同的工作定额,每月或每季度定期考核,根据其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综合评定后给出相应的评定等级,作为其定岗、晋升、奖惩的依据。二是建立特殊事项记录档案。记录那些在企业出现危机的关键时刻,能够做出准确判断,积极进言献策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的优秀人才。特殊事项记录既是对优秀员工个人能力的认可,又是企业选择和提拔人才的依据。将以上考核记录及时反馈给员工本人和提供给机关管理人员,不仅可以督促员工更加努力地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做贡献,也为企业及时地发现人才提供了便利。

总而言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其面临所存在的情况,不断改善企业内外环境,把握身边的人才和获取企业所需的人才,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中锋.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模式探析[J].科学管理,2006(6).【2】邢莹.河南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决策探索,2006(11).【3】田刚,邓国华.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J].本期视点,2006.【4】刘迎秋,徐志祥.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张红岩.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战略[J].集团经济研究,2006(11)

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研究 篇3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策略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良好的市场发展形势促进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地区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促进了就业,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同时,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完善市场经济等其它方面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民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困难,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鉴于此,本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金融体制改革不够深入,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金融体系,再加上民营企业的社会信誉偏低,从而导致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难以做大做强。2.民营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机密事件来对待,并且财务管理的方法不够科学,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民营企业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方式,经营权和管理权不分离。3.部分民营企业在投资上存在盲目跟风的情况,投资风险的意识比较淡薄,没有认真对投资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4.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导致财务管理的质量难以保证。5.民营企业对资金的管理不到位,财务控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现阶段很多民营企业都片面的强调市场营销和企业良好形象的推广,而没有在企业的内部建立企业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从而造成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现金的管理不严,容易造成资金的闲置或不足;二是应收资金的周转比较慢,资金的回收比较困难。三是存货控制比较薄弱,导致货物占用大量的资金,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二、民营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策略分析

1.我国的政府部门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以及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扩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造成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不乐观的因素除了企业自身的因素,还包括宏观的市场环境因素。首先,我国应该不断地根据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需要不断地深化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中介机构的建设,设立担保机构,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并逐步推动民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定期的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决定给予奖励或惩罚,从而促使民营企业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最后,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偏小,社会对民营企业的信用度持怀疑态度,这就导致民营企业的投资渠道单一,融资困难,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此,政府可以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上市进行筹资,民营企业也经过加强自我信用的建设,取得社会的信任和认可,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筹集起来进行生产和经营。另外,对于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民营企业可以尝试权益融资方式,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规避财务管理的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民营企业家应该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规范财务核算的方法

很多民营企业都是采用家族式的经营方式,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集中,在财务管理认识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制约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民营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改变错误的思想,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并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行贯彻执行。同时,为了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实现预期的管理效果,企业还需要根据实际的经营情况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管理责任制度,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并且还要严格执行规范的会计制度,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有效。另外,要不断规范财务核算的方法,对企业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同时还需要建立审计机构,加强对企业财务的内部审计力度。

3.提高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优化民营企业的投资活动,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规避财务风险,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民营企业要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投资行为,只有保证投资正确才能提高投资的效益,防止出现财务危机。首先,民营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实际的财务状况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保证企业的资金可以充足的供应,同时还需要保证企业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其次,民营企业应该逐渐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对财务分析的指标进行明确,逐步建立起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投资模式,降低投资的风险性。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财务管理团队

很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岗位都是自己的家族成员,而家族成员的素质又难以保证,特别是专业要求较高的财务管理人员,目前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是制约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民营企业一定要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民营企业应该进行体制改革,尽早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将企业交给管理技能更高的职业经理人员进行管理。其次,吸收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并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保证。

5.民营企业应该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财务控制的水平

首先,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积极的学习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制,将加强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从而树立资金管理的意识,将资金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当中。其次,加强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企业保证资金来源以及运用得到有效的配合,准确的预测出资金支付以及收回的时间,从而避免出现资金闲置以及不足的情况。再次,应该加强财产控制,建立起完善的财产控制制度,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应收款的管理,在财务部门设立应收账款台账,以辅助企业的会计核算。为了保证资金可以顺利回收,企业应该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对于信用较差的客户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后,民营企业还需要加强存货管理,对需要的存货量进行科学的计算,既要保证货物满足要求,同时又要减少资金占用量,从而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周转,避免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

三、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当中存在很多问题,对民营企业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民营企业应该不断地解放思想,对财务管理的理念和内容进行创新,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财务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我国民营企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信歌.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研究[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B),2014,(6):94.

[2]苗雪梅.浅析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对策[J].新财经(理论版),2013,(8):143.

[3]赵静.浙江省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3):53.

[4]张家豪.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7):14-15.

[5]沈文伟.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时代金融(中旬),2013,(8):139.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篇4

(一)民营企业财务制度特征

民营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及其相关理财环境共同组成的系统称为民营企业财务制度。民营企业财务制度不仅受到自身个体创新特征、群体创新特征和企业特征的影响,还受到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尤其严重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是政府宏观制度。例如,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和增加政绩的双重目标背景会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民营企业的发展,表现在民营企业在融资、市场准入、行政审批和税收负担等方面与国有企业相比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

1.财务控制薄弱,财务风险较大

目前很多民营企业由于没有建立规范、科学、严格的财务控制体系,因而陷入财务困境,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或者无法应对急需的现金需求。具体表现在:(1)企业控制力不足,尤其在存货方面,导致存货大量积压,从而使资金呆滞。货物积压时间太长,也会导致货物破损,致使企业遭受损失。(2)企业过度放松信用政策,致使呆账坏账成本加大,资金回收困难。(3)企业现金管理不严密,致使资金闲置或不足。有的民营企业由于缺少资金的使用计划,大量购买不动产,无法筹措经营急需现金;有的企业存有过多资金,认为资金越多越好,导致资金闲置,不能有效投入生产、周转。

2.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并多数为家族成员

由于财务是一个敏感部门,再加上民营企业家的家族意识,导致“忠诚度”成为用人的标准准则。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大都会选择自己人来管理一些重要部门,所以民营企业很难留住能够胜任财务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企业领导者比较集权,企业里很多管理人员和领导者都是家族成员,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缺少必需的财务管理能力,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导致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督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很难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此外,大多数企业没有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当在进行企业重大战略决策时,往往凭借感情、义气用事,很容易用亲缘和血缘替代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影响企业的发展。

3.投资能力较弱,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1)盲目投资。因为缺乏科学性的财务预测、分析、决策、控制及缺乏明晰的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财务战略,导致企业不能正确确定投资方向,很容易盲目投资;贸然进入一些不熟悉的行业和领域;不重视企业现金流的管理;财务结构不合理等,致使企业资金链极为脆弱,抗风险的能力很弱。(2)投资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民营企业在不断壮大中贷款难、担保难已经成为其发展的资金瓶颈。其主要原因就是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自身信誉差,经营行为失信,信用观念淡薄,效益不好。除此之外,大多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及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不透明,会计信息缺乏可信度,导致企业社会的信誉度和认知度低,从而出现担保难、筹资难等一系列问题。

4.民营企业缺少内部会计监督

很多民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而缩减财务人员,打破了实行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内部牵制制度,导致财务人员工作量增加,容易出现差错,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虽然一些企业也建立了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但是实际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实施过。在民营企业中内部监督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所以经常出现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违反现金管理制度,以及常有超过规定限额的现金支出没有按照规定通过银行机构结算和坐支销货款的现象。

5.民营企业法制建设不完善

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备的法制环境。对于民营企业,我国现有的法律覆盖的有效率还不是很高,所以对于民营企业的法律保护还不是很足。其表现为:一是在市场主体法律框架基本形成以后,还欠缺对物权、债券的完整规定,尤其是十分缺乏完备的民法规则的支持。二是共有产权和非公有产权的实施地位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并不是完全平等的,民营企业实际税费比较重。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发育不健全、服务不规范的现象十分严重。四是保护个人产权的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导致民营企业主心存疑虑,而且民营经济财产权利的保护水平比较低,市场经营环境不佳。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财务核算管理办法和监督制度

目前,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营运资金在企业全部资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周转短,形态易变。民营企业要认识分析生产状况,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的需要数量;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要遵守勤俭节约的原则,挖掘资金潜力,精打细算地使用资金;要加速营运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通过银行收款的业务受到银行的直接监督,起到了外部控制的作用,客观上能够减少和堵住货币资金收入业务中的漏洞。企业想要有效地保护货币资金的安全,就要把重点放在银行票证的管理与银行的及时核对上,检查每笔开支是否与经营业务有关,开支之前先由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将“事后监督”变为“事前监督”。这样有利于及时有效地打击违法行为,也更有利于企业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二)合理设置财务机构及人员分配

国内很多民营企业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一般认为,会计主要负责财务报表处理,而财务负责预算管理、资金运作、成本控制、制度维护等工作,然而在现实中的企业却认为财务和会计机构应是合并设立的。两者分设有助于财务部门的合理分工,各司其职,相互牵制,提高效率,充分发挥现代财务管理对生产、营销、采购、技术等部门的引导、协调和控制职能,也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民营企业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努力提高广大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在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时也要努力开展好职业道德教育,抓好会计人员的后继教育工作,以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内部控制

民营企业向来重视货币资金的管理而忽视实物财产的管理,尤其在小企业中特别明显。民营企业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要形成强有力的内部控制。二是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只有尽可能地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对存货的管理,才能避免资金呆滞。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严格控制账龄,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才能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三是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以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维护安全,堵住漏洞,才能完善健全企业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四是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定期检查盘点财产,不能玩忽职守。

(四)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并加强风险管理

民营企业在运营中很可能由于内部或外部因素导致财务危机。企业要避免财务危机的产生,就要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1.企业要充分考虑风险与投入,提前设定执行方案,预见各种情况并有足够的应变措施。公司应设立合理的投资标准,根据资金收益评价,在进行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中有一定的控制警戒线。当企业一旦发现超过投资风险的控制线,就要及时和明确地做出处理。

2.民营企业要注意充分发挥会计对风险的预警、防范作用,增强风险意识,科学预测环境变化,减少不定项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要提高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只有对各种风险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准确的鉴别力,才能使企业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和控制风险,将损失降到最低。

(五)建立企业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及完善监督体系

建立民营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加强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将民营企业的财务信息共享,使政府等有关监督部门可以参考与监督。实现财政、国税、地税等有关部门对民营企业信用信息、会计信息、财务管理信息的查询。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要由专业性很强的管理人员制定,既要有高素质和能力强的专业财会人员担任财务主管或财务总监,也要充分发挥会计事务所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社会监督职能。既要加强内部控制,也要加强外部监督,才能促进会计中介机构提供客观、公正的社会服务,民营企业的发展才会越来越顺利。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依靠自己的实力快速发展壮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财务体制的不协调、财务管理基础的薄弱,会导致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上升,进而会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减少社会就业机会和国家财政收入。通过对民营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探寻提高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如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内部控制等,以期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赵德武.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袁振兴.经典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3]刘宇.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5,(5).

[4]徐鹏程.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2).

[5]张惠中.论民营家族制度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创新[J].当代经济,2004,(10).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现状 篇5

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符合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逐步建立起来的,而且还具有具体的表现形式。

第一,在成本控制方面,实行制造成本法进行核算,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逐步建立了制造成本法与目标责任制相结合的成本控制制度。

第二,在财务分析方面,在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建立了规范的财务报表体系,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分析体系。

第三,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本金制度,实行资本保值增值、资本保全原则。同时,取消传统的专用基金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制度,企业资金由企业统筹运用、统一管理。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探究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美誉为“就业蓄水池、经济腾飞之翼”。受资本和技术水平低、企业生产规模小、传统机制以及社会化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国内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出现漏洞,一些企业忽视财务管理在企业的中心地位,一味追求市场占有量和产品销量,管理水平和思想落后,置企业于生产经营的管理格局中不能自拔,造成企业财务管理作用不能有效发挥,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作者认为,把握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降低成产成本,提高生产利益;而且可以树立企业完美的外部形象,吸引投资,扩大经营,获取更大的收益。

1.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财务管理落后,缺乏信息化管理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是中国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不仅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且保持国有相对或绝对控股。但是中国的很多中小企业,有一些虽然有国有成分,可也仅有一小部分有国有股权(参股性质),大部分仍然是私营民营性质。因此,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这种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还是存在于中小企业中,这样的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家族化的管理、企业经营权集中、缺乏对现代财务管理的认识和实践运用这些消极问题就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最终让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摆设,没有实用。

1.2企业制度执行不力,企业财务控制薄弱

中小企业有规模小、业务少、效率高、经营多变等特点。这些特点使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存在很大缺陷。这种有缺陷的内部管理造成企业几乎从上到下的员工都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慢慢的企业内部管理就会变弱甚至失效。虽然中小企业制定许多规章制度,但是核心管理部门过于简易,各部门职权不明确,管理混乱没有条理,会计和监控工作很难执行到位,最后这些规章制度就形同虚设,企业管理混乱。

1.3 集资能力差,资金来源少

一个企业,其根本和发展基础就是背后支持的资金。中小企业,单一的靠银行贷款支持,资金来源少,资本不够雄厚,发展缓慢。这些企业发展起伏不定、内部管理不善、担保力度小,很难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这样企业资金就难以筹集,生产成本也加大了。现如今,国内企业发展环境很严峻,竞争激烈,市场也不稳定,即使中小企业集资系统完善,仍然很难集资,特别是担保不可靠等因素,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国内很多企业财务结构很不合理,财务透明度低,经营不善,盈利少负债高,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银行把贷款条件限定为企业负债率低于60%,企业贷款更是难上加难。

2.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建议

2.1在学习新颖的管理理念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形象

学习新颖的管理理念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旧的管理理念,要认识到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和关键作用,把企业的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首要位置;第二,要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而不是被动服从管理,调动整个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全员参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第三,打造属于企业独有的企业文化,把诚信和公正融入财务管理,提高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打下基础。通过学习新的管理理念,把财务管理放在首位,提高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并用来指导和监督企业的工作与学习,最终参与企业经营决策。

2.2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步步为营

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即企业现金流管理。企业加强现金流管理是为了使企业降低投资成本、资金回收快、回报效率高、内部管理健康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在物资库存管理、会计信息管理、基础设施购置和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把这些方面都管理好了,企业的资金流动就会更加合理,资金安全性更高,企业效益也会更上一层楼。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企业资金如同好钢,要用到实处,用到刀刃上,这不仅需要企业管理者有开阔和长远的眼光,财务部门也要时高度重视,毕竟资金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命运。

2.3寻求更多的筹资方式,构建融资新模式

如今全球经济化模式下,国际经融危机会给中小企业带来致命打击,为了降低中小企业风险,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让中小企业发展有保障。如河南省政府最近发布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增加资金筹集渠道、提高相关部门贷款力度、贴息等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条例,让中小企业集资更加方便快捷。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小企业迎来一个发展契机:开拓投资渠道,建设新型融资模式。要想发展壮大,中小企业需要把握两个发展方向。首先,企业急需提高信用度,树立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给投资者展现最好的一面,吸引投资,并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其次,尽可能利用新技术和金融知识拓宽企业集资渠道,找寻更多更好的集资方法。

参考文献:

[1]孙安琴.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化解和防范财务风险[J].财务与会计,2008,(10):67-68.

[2]周艳兵.成长型民营小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中国证券期货,2010(1):19-20.

[3]付振萍.浅谈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07,10(6):75-76.

[4]王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特区经济,2007,(2):218-219.

[5]王建锋.试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08,(11):52-53.

国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篇7

一、国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 融资困难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 国有物流企业渐渐兴起。然而21世纪不断在推进专业化国际化的物流观念和体制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的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企业规模将向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努力发展。国有物流企业自身没有能力筹集大量资金, 由于物流企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 投资回收期与其他行业相比较长, 一般金融机构不倾向于向物流企业贷款, 导致了物流企业的融资困难。在我国已经上市的国有物流企业中, 融资规模比较局限。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过多, 融资费用较高, 贷款抵押率较低等问题暴露的现行信贷机制的弊端, 大大消磨了物流企业的融资欲望, 阻碍了企业前进的脚步。

2. 财务监管无章可依

国有物流企业具有下属分支机构, 很多企业组织机构不单一, 集团内部关联性公司较多, 公司财务管理自身就很复杂, 而集团性物流企业更是难上加难, 一方面也要从财务监管力度和采用的方式来考虑问题所在。公司的财务监管制度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现有的核算和内控制度不科学, 缺乏有效可行的监管办法等这些都是国有物流企业财务监管上的漏洞。另一方面导致出现大量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有章不循违等情况。归其原因综合素质高的财务人员寥寥无几, 致使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无疑给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人提供了有利条件, 使企业的财务受到损失。

3. 资金管理方式不当

国有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目前看来还存在不足, 就集团性的公司而言, 有些子公司的账面上存在资金无处可用的现象。而同一集团下的其他子公司却急需周转资金。这就体现了集团性物流企业在资金调配使用中的不当之处。没有合理的使用。领导层过分依赖财务人员提供的各类数据信息, 却无法真正意义的掌握公司及分支机构的资金流量和存量现状。这样的资金管理方式导致了资金运用效率低下, 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整体效益的发挥, 无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

4. 财务管理信息化滞后

市场经济的完善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当然也面临挑战, 会计人员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 必须做到能够真实完整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目前财务信息的采集仍然依靠传统的手工来完成, 物流数据量十分庞大, 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大, 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即使使用用友, 金蝶等财务软件也是单一的核算, 报表做不到实时的跟踪。账物不符, 账表不符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信息化, 促使财务信息得不到有效的集中和传达。财务信息化滞后, 这个环节薄弱会对整个财务管理带来一定影响。

二、完善国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

1. 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的拓宽融资渠道, 才会给国有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实施“引进来, 走出去”的方针, 鼓励国有物流企业的对外开放, 引进外部资金, 支持引导与国外投资者的合作交流, 兴办各种合作项目。政府向有意愿与国外合作的物流企业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和支持, 做成功路上的垫脚石。与此同时, 国家证监会也应该响应号召, 将审批程序简单化, 完善信贷、外汇、财税、人员出入境等政策措施;国家自身产业的金融机构也应该予以支持和保障, 调整适应企业发展的政策, 尽到金融机构的职责。国家财政也可以利用形式参股等一定的经济帮助向国有物流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2. 加强财务监管力度

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随着国有物流企业逐步的规模化发展而变得更为复杂, 财务监管也将成为国有物流企业发展中综合考量的要求之一, 是否真的贯彻落实监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根据财务研究表明, 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物流企业财务监管有效施行:一, 科学的设置优化财务管理机构, 为财务监管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资金链条长、管理跨度宽、筹资渠道及方式多样化。财务管理与会计职责不明的弊病逐渐明显, 这是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数量级素质的限制。大部分国有物流企业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都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相关职能部门混淆。因此, 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应该各尽其责。二, 为了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前提是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 这是保证监管工作的有效施行。在国家相关财经法规的依据下, 物流企业要建立起严格的财务规章制度。加强对物流企业财务人员的控制力度, 这是提高企业实力的必要前提。必须制定并实行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加强对其财务的监管力度, 确保大量资产和经营活动都在国有企业的分支机构中运行, 对企业的财务监管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也对规范企业会计行为, 控制经营风险提供有利保障。三, 科学的预算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并且可以更好地使财务人员的工作得到合理的规范。与此同时制定满足自身发展的的科学化财务制度。并为了使“财务工作相容, 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得到保障, 有利于深化对核算, 监督和评价权利的独立性。

3.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日常财务的制定与管理和物流技术的提高与优化对于国有物流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这便突显出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重要引导地位。对此, 企业的领导者与财务人员就有了微妙的关系———互利共赢, 相互依存。为了长远的发展, 企业的领导们应在设置诱人的岗位待遇来吸引优秀的财务人士加入的同时, 更应给现有的财务人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来学习, 提高相关的专业知识与素养。而作为企业财务人员, 也应当严格要求自身发展, 注意自己财务方面各种能力的提高, 拥有相关专业素质, 而且应定期学习和强化自身法律知识与意识, 帮助企业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只有财务人员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高, 才能够推进企业快速平稳健康的发展, 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综合能力, 达到真正的互利共赢。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财务管理在一个企业管理中担任着不可估量的重要角色, 将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近乎完美是需要每个财务工作者付诸实际行动的。企业把财务管理作为管理核心是因为财务管理涉及很广泛, 延伸到企业的各个环节。首先需要摒弃掉传统的观念, 并且应特别重视事前预测, 事中控制, 事后分析的新型高效模式。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在国有物流企业中财务管理问题的频发, 因此, 逐步完善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 关系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及日后的稳定发展与辉煌成就。

参考文献

[1]张景同.国有建材生产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J].经济生活文摘 (上半月) , 2012 (04) .

[2]水梅, 安祥林, 尚雅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 2012 (02)

[3]朱长华.李璐.我国物流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简析[J].企业研究, 2011 (03) .

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探索 篇8

一、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分析

(一) 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意识不够。从目前的大多数企业来看, 财务管理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财务管理本身的重要性, 且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甚至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 因为企业本身大多是私营企业的因素, 不重视财务管理意识的现象更加明显, 领导者认为只要是家族内部人员来做财务管理就万无一失。这种思想并不正确, 家族内部人员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接受专业的财务管理理论教育, 这样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再加上职责分配散乱, 企业的财务管理总体呈现出一种混乱的局面, 从而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二) 财务管理没有进行模式的更新。对于企业而言, 经营权和所有权并不一定要全部掌握在一方手中, 这样容易造成经营和管理的顾此失彼或者是太过紧张而无法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如果合理地将经营权和所有权进行分离, 或许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在现实情况中, 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没有做到两种权力的分离, 追其原因是因为中小型的企业老板不但是经营者还是企业的所有者, 在企业的管理中, 老板所拥有的权力如果使用不当, 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中加入过多的个人影响, 那么企业的财务管理将会处于一种不利的状态。这种管理所带来的另外一种后果就是阻碍财务管理模式和理念的更新, 这在信息快速更新换代的如今将是导致企业在竞争对手中逐渐失去竞争力的一大原因。

(三) 财务报告没有突显全面的信息。财务报告作为财务管理中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财务管理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的信息汇总, 上面信息量的多少成为影响财务分析准确度和贴切度的重要因素。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财务报告的信息呈递不够全面, 这种问题的存在就使得一些重要财务信息被隐藏, 如果企业在这种财务报表上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就不能保证所作出决策的正确性。这就像是循着脚印找路线, 若脚印保存完好且清晰可见, 那么找到正确路线很容易, 可是若脚印不清晰或者又有别的脚印掺杂进来, 那么找到正确的路线就非常难了。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不全面直接成为阻碍企业经济发展的障碍, 它甚至能够影响到企业经济利益的盈亏。

(四) 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完善。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备程度。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从这句话中就足以看出无论在哪一种环境中, 规矩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规矩是对活在一种环境下的人们行为的约束, 有了约束人们才会对环境带着一颗敬畏之心, 从而规范自己不会为所欲为。企业注重经济的发展, 却不注重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 这是一种矛盾的态度。财务管理直接对企业经济利益产生影响,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就说明出现了漏洞, 但是漏洞已经出现却不把注意力集中到修补上来, 而是一味在其余方面加力, 这就造成了徒劳工作。如此进入恶性循环, 企业面临危机。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还会使财务控制变得薄弱, 造成效率低和资金损失。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 提高财务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尤其是在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方面。大型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都是高素质高学历的优秀人才, 中小型企业因企业自身的环境因素可能会较为缺少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虽然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 但是企业可以通过宣传培训等手段来后天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素养。企业的领导要首先加强自己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还有财务管理的理念, 然后再一点一点逐渐深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中。提高整体素质的方法可以是请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进行知识传授或者是对员工实行考核制度等, 通过这样的手段使员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二) 革新财务管理模式与理念。做到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后, 财务管理的模式是否与社会经济的整体环境还有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就成了企业领导者需要考虑的事情。身为企业的领导者最为禁忌的就是“闭关锁国”, 顾名思义, 就是关起门自己搞发展。国内国外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都是需要企业领导者进行思考与学习的地方, 如何从别人的财务管理中探究出一条符合自己企业的财务管理道路, 领导者或许该从这样的角度为企业今后的发展作出规划, 放弃原有的老套模式, 革新出一种新模式。

(三) 加强信息化财务管理。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计算已经逐渐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普遍性需要。国家要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加大对计算机信息产业的引导, 企业财务人员也应该弥补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漏洞, 加强对计算机分析储存数据知识的学习, 这样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和全面的网络连接, 将使财务信息更加全面。

(四)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改善方法。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漏洞完善出详细的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必须要将责任分配到每个员工身上, 设立明确的奖罚制度, 并严格执行制度中的规定, 不能允许员工混事, 对于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严格的惩罚。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 员工们各司其职, 尽心尽力, 财务管理团队才能够回归到正常的工作氛围当中, 没有漏洞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够为企业继续发展带来有力推动。同时, 财务分析的方法也要进行改善, 财务分析人员应该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其对繁杂的财务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记录, 再通过其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对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处理, 这样可以使财务的分析更加准确。

三、结语

企业的存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 如今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这与企业的经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大型企业, 中小型企业的经济发展也是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的重要力量。而作为推动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更是企业应该时刻进行探讨的命题。针对财务管理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是企业得以增强竞争力和后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摘要:自步入21世纪以来, 各个国家开始意识到21世纪的战争将不再是传统的机枪炮弹, 而是转变为知识与科技的较量, 于是全球性的科技发展大潮袭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有力的推动, 就现在来说经济已经实现全球化。同时, 科技的发展也打破了传统的经济模式, 使得如今的经济网络化和数字化。就企业来说, 经济利益的发展是追求的最终目标, 这便与财务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财务管理会计理论与现代企业经济产生了种种的不适应, 其中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难度的加大, 工作强度也远大于传统的企业经济。因此, 对现代的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分析与改进是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发展,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滕雨霏.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2]于光梅.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策略[J].会计之友, 2010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篇9

1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族性管理阻碍科学管理的发展。由于一般民营企业都会采取家族式管理和先用熟人的用人机制,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自身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提高。虽然民营企业能够启用熟人方便管理,但是由于只能将企业人员限制在熟人的小范围圈子里,这样就难以达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因而难以形成良好的组织结构,加上中小企业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因此需要有着良好的管理结构。但是由于家族性企业管理模式的弊端,因此导致决策与销售链条都容易质量低下,难以实现让产品实现“精、特、优”方向发展。

第二,机构设置不到位,缺乏专业的管理者。虽然在民营企业中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但是职能并没有得到根本体现,并且只是由企业管理者一人进行管理。在设置的“人力资源部”也是由传统的“人事部”转变而来,并没有得到具体的管理权力,而部门的职能只属于传统的人事管理范围,这与当前飞速发展的企业需要的管理体系难以协调。由于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理念不能与市场发展客观需求相适应,职能机构设置不到位,而专业的管理队伍更是缺乏,因此民营企业中管理制度的弊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难以逾越的屏障。有些公司虽然设立了分支机构与子公司等,但是并没有划分好职责,因此这些机构与公司之间的权利关系十分混乱,加上一些非生产组织中的编制人员占有了许多名额,因此真正的管理人员掌握的权力并不多,并且编制限制也很紧。这样就会让许多子公司的责任由总公司来承担,甚至会引起决策的混乱,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第三,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并没有发挥作用,自身的创新能力并不强。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进行大量的改造与技术革新,但是并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这是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滞后,并不能适应企业自身技术进步的需求,难以让企业的技术创新得到正常的发展。当前我国多数的民营企业都在进行技术创新,但是企业创新并没有成为我国多数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这是由于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引进技术的力度不够与二次创新能力不足,当新型技术引进之后,并没有充分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消化,形成自身的技术体系,与国外的私营企业依然有着差距,自身的消化创新能力较差。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自身能力不强,因此没有合作与开发的基础,因此即使引进新型的成果,也难以将这些成果进程商业化改革,加上民营企业自身的管理工作十分薄弱,因此在产、学、研等方面并没有预期的效果。

第四,决策权与监督权没有分开。由于民营企业多数是家族性企业,因此管理者是企业决议的最终决定者,也是企业的监督者。一般企业的管理者并不会让企业员工对自己的权力进行侵犯,也正是由于这种集中的权力做法,因此让企业自身的管理陷入瓶颈。难以让管理者让步,也无法有着其他方法进行解决。

第五,企业只强调管理,并没有激励机制。民营企业一般都是按照强硬的规定进行管理,但是中间如果有个环节进行改变也不能变通。但是由于民营企业中有些环节属于技术性的工作,但是却忽略了企业的激励机制,因此难以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对于企业员工的工资制定就是员工的需求,但是却忽略了企业员工的精神需求。

2 国外民营企业管理发展现状

由于各国不同的管理机构与管理内容等,这取决于不同的市场管理模式行业结构特征,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并且汲取多国传统的管理体制,在资本主义第一大国——美国中,民营企业有着独立的管理机构,能够直接限制了企业投资者的管理权限范围,能够让管理者在企业的内部的监督职能被削弱。民营企业用的是独立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监管者可以不用受到企业经营者的约束权力,能够单独对企业员工有着管理的权力与约束力。美国的经济市场对于企业的约束力是十分庞大的,独立的管理机构能够将企业的经营者的约束力管理起来,让企业内部的管理公开透明化。美国的企业为了能够防止领导者的一人独权,因此会让企业的管理机构与董事会下的多个职能部门处于并列的位置。

对于企业中人员的管理问题与资金收入支出,在美国的多个企业中的生产部门设置了不同的分管体系,对于企业的多个部门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并且能够在管理人员中选取最优的为代表。而不是为了能够选用熟人而让优秀的管理人员短缺。而企业对于自身的管理模式也不能小觑,内部的管理结构需要对于各个部门进行全面的管理模式监督,如果某个部门或者人员在生产中出现了失误,就会将责任推脱到个人。美国的政府机构与企业都会设置专门的专线,能够让公众参与到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中,进而能够为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一条公开透明化的途径。

3 对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发展提出的思考

第一,转变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在民营企业中,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是企业中管理的最大障碍,如果企业难以转变传统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很难可以将民营企业的管理体系建立。由于家族式管理中向专业化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需要有着严格的选拔标准来挑选人才,而前提是必须让企业的管理者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摒弃原有的格的选拔标准来甄选人才。企业管理层面需要由主观转变为客观,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人才将能力施展,进而可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

第二,建立独立的管理机构。民营企业的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有着专门的管理机构,能够将内部的管理机构分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能够使其不受其他部门的限制,让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不受影响、放心大胆地开展监管工作,提升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质量。企业管理层需要端正思想,注重管理核心是抓住人,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端正管理人员的思想建设问题,有着廉洁的心态去管理其他人员。对于不同部门,需要划分成更为细致的管理结构,每个部门都可以设置企业不同的管理部门,而不同的管理机构同时受到最高的管理机构来进行调配。

第三,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否成功是由年终企业的盈利的多少来证明的,尤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因此我们需要对于产品在一个季度中的质量问题与企业工作人员的表现状况好坏作为管理考核的重点,企业的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对这些考核数据进行登记,成为员工的奖惩依据。企业需要以季度为单位对员工进行分组,如果能够在一个时期内某个部门难以将业绩提升,就会派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来对这一组的员工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进行调查。

第四,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企业不但需要严格执行管理机制,还要对员工能够进行适当的激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于企业中员工每个月的生产业绩,需要及时进行鼓励,进而能够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企业还可以鼓励员工购买企业的股份,当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可以通过股份等物质性的互惠互利的方式来实现员工的精神激烈,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信任的和谐关系。

4 结语

总之,民营企业的成长之路是坎坷的,因此我们需要在企业发展中与消费市场的需求相结合,根据实际的管理弊端去转变管理模式,必须注重企业整体的管理。管理者应不断地结合企业的实际,采取积极有效的企业管理策略。管理者应不断地结合企业的实际,采取积极有效的企业管理策略,汲取国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让优质的管理体系为企业发展服务,创新和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在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意识,才能让民营企业才能实现在新形势下的健康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我国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形势下为了能够求得生存与发展, 需要对落后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创新思路, 让民营企业能够在国内国外市场中求得生存之地, 进而实现管理模式的优化。本文对我国民营企业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并对优化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以促进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与企业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民营企业,优化,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新香.浅析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J].科技信息, 2010 (22) .

[2]袁秋新, 王志法, 徐加昌, 高敏东.精益生产方式在煤炭生产中的应用[J].煤矿支护, 2010 (3) .

[3]何强.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煤炭技术, 2008 (7) .

[4]王凤彬, 陈高生, 熊小彤.企业内部市场交易费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 .

[5]李湘, 徐耀强, 张敬梅.湖北电力企业文化“十.五”发展战略研究[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 (1999-2000) [C].2001.

[6]樊利钧, 周文.基于资源和能力观的内部市场边界确定[J].中国工业经济, 2007 (3) .

[7]冯俭, 蒋明新, 任迎伟.企业内部市场:起源、演进及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9) .

[8]罗珉.企业内部市场:理论、要素与变革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0) .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10

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已成为企业家和经济界人士的共识, 因为它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综合性管理, 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

1. 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动。企业经济运行就是从资金投入开始至资金回笼, 然后再投入而不断获取利润的循环过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财务管理, 任由资金随意流动, 即使企业其他各项管理都比较健全, 企业目标也很难实现。因此, 企业要结合行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加强资金管理, 围绕资金运动这根主动脉, 加大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控制力度, 以财务管理综合协调其他各项管理, 形成合力, 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2. 加强财务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 加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的竞争主体, 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理财手段先进, 管理科学, 能把握企业目标的实现, 挖掘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因素, 实施财务决策, 保证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因此, 只有加强财务管理, 才能使企业不断地去适应市场环境。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我国企业开始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探索, 但受目前行业管理体制和水平的制约,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还很落后,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思想观念滞后

有一些企业习惯以静止的观念进行财务管理, 受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 没有形成一套动态的财务管理模式, 始终未能加强对财务状况的有效控制。财务管理必须在动态模式中进行分析调整。惟有这样, 财务管理才是有效的管理。

另外, 大多数企业拘泥于传统财务管理的思维定式, 不能把财务管理效果与企业资产市场价值联系在一起, 往往只满足于资产账面价值的增加, 而不了解资产市场价值的增加是财务管理效果的真正体现。

2. 财务信息对企业经营的指导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有一些企业长期以来, 只注重产量, 而不注重对企业投入产出经济模式的研究。企业财务部门管理着庞大而健全的财务信息系统, 但许多企业不会利用这一系统进行统计和会计信息的收集分析, 只满足于一般的记账和财务指标考核, 没有意识到开展信息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3. 资金短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一方面, 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慢, 周转期长, 流动资金短缺, 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首先, 企业流动资金来源单一, 企业增资能力日渐不足;其次, 存货周转期长, 速度慢。另一方面, 公司要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又要大量举债, 庞大的资金占用和债务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甚至将企业拖垮。

4. 财务机构的设置与财务人员素质制约了财务管理的发展水平

首先, 企业普遍对财会人员重使用轻培养, 财会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 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 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 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 习惯一切听从领导, 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 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针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具体有四点。

1. 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 做到“有法可依”

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财务管理简单化, 认为财务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 对其认识仍然停留在记账算账的水平, 忽视其对企业预测、决策、分析的整体管理职能;二是财务部门完全听命于领导, 依赖于领导的指示, 忽视财务管理自身的规律性与相对的独立性。

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 必须抓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有章可循。根据《公司法》、《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并结合企业实际, 从各方面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 强化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同时, 制订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明确企业有关人员财务管理权限和责任, 并建立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二是要严格按章办事, 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防止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增强其执行的刚性。

2. 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与核算

成本和费用管理对于加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降低成本、费用,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提供制定产品价格资料, 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 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 应该要抓好目标成本管理。所谓目标成本管理, 就是根据企业年度经营目标, 经过投入产出分析, 确定出总成本及各个生产经营环节成本的奋斗目标, 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措施, 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考核, 以切实加强成本管理, 保证实现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目标成本管理的两个层次是目标成本的测定落实和目标成本的控制考核。生产方案的兑现是抓好目标成本的前提, 目标成本的制订是以正常生产为依据, 只有抓好生产计划的完成, 成本目标才有实现的保证。同时, 抓好目标成本管理, 定额管理工作不能忽视。

3. 加强财会基础工作管理,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搞好财会基础工作是发挥财务管理作用的保证。近年来, 部分企业财会信息失真, 财务管理的职能无法充分发挥。加强财会基础工作, 首先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和财务人员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法律法规, 坚持原则, 廉洁奉公,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整套财会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程序。其次是健全会计内部监督机制,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培养财会人员爱岗敬业、敢于管理的精神, 同时, 注重财会人员知识的更新。

4. 加强资金的管理, 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的运动, 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资金运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只有资金配置实现良性的、增值性的循环, 企业才有活力和后劲, 才能发展。

上一篇:不偶合系数下一篇:葡萄糖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