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预算管理

2024-05-24

资金预算管理(精选十篇)

资金预算管理 篇1

营运资金也可以称为营运资本,从广义上而言,营运资本就是指在流动资产上,一个企业投入的资金。主要包括了现金、存货、有价债券以及应收的账款等所占用的资金。从狭义上来说,在某个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金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就是营运资金。在企业管理中,营运资金的管理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际工作来看,加强对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只有对企业的营运资金进行很好的管理,企业才能够生存下来,企业才能有发展的基础,才能够不断壮大。

在国内外的现代企业中,预算管理已经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管理方法,它不仅适应了市场的发展要求,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对于企业进行市场开拓,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企业效益都具有很大的作用。营运资金预算主要指的是在预算期间内对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的安排,主要是对企业的生产成本的预算,还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以及维修材料等费用的预算。营运资金能否在企业内部循环顺畅,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做好营运资金预算至关重要。

1 企业营运资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误区

一般来说,企业的营运资金预算由于具备了流动性、安全性以及利益性等特点,决定了在对企业营运资金进行预算时,必须要对企业的各个部门有足够的了解,了解每个部门的花销和盈利水平,然后进行合理的预算。同时还要依据市场的发展规律,对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纰漏和损失进行估算。只有这样营运资金预算才能准确合理,从而对企业的资金流向进行很好的预测,这样企业不会因出现营运资金问题而影响企业运行。但是,在现实中,很多的企业在进行资金预算时,都会存在着一些误区。

1.1 对预算目的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使企业的资金流向得到明确,这是对企业资金进行预算的根本目的,从而确保企业能够正常的运行。但是现在很多的企业在对资金进行预算时都是做个样子,趋向于形式化和表象化,只是很重视预算这个形式,却没有对其根本的作用进行重视,对资金合理运用没有足够重视,这就导致企业在发展中在资金上出现问题。

1.2 为了节约资金而预算

虽然说对企业资金进行预算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开销,从而达到节约费用的目的。有的企业在对资金进行预算时,往往会把所有的费用都按照最低的标准来预算,以节约费用。但是这就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一些损失和失误,也导致企业的资金预算不准确,无法满足企业正常运行。其实,对企业进行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企业资金进行合理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1.3 在资金运用中过于遵照预算

在企业中,由于内部各个部门交叉繁杂,特别是财务工作就更加的复杂,因此做好财务预算就很有必要。在对企业进行资金预算时,前提是要对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有足够的了解,然后再进行资金预算。在做好企业资金预算之后,还要以预算的支出和收入作为标准,不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完全遵守预算,这是因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错误和损失,因此,要对资金灵活合理地使用,应依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不断的调整。

1.4 在资金使用中监督管理过于依照预算结果

在对预算进行监督管理时,预算结果只能作为其依据,但是不能作为管理的规则。因此,管理者在对预算进行监督管理时,面对资金允许和预算不符合的地方要进行灵活的处理,不能严苛地要求员工按照预算进行工作,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导致资金短缺,从而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行。

2 加强对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一些措施

从国内外很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来看,企业要想加强对财务方面的管理,对营运资金进行预算管理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四点建议,来提高企业营运资金预算管理。

2.1 对资金进行科学规划,合理使用资金

在企业的发展计划中,企业的营运资金预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所做的预算应该是具有整体性和前瞻性的,这样资金的预算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企业资金的未来流向。这样才能够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准确合理的分配,使资金用在公司最需要和最有意义的地方。同时,要对公司的业务重要性进行分类排序,对核心的业务资金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确保核心业务的资金得到合理运用。

2.2 对预算进行充分地论证,确保预算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

企业在对资金进行预算时,首先要对企业的各个方面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对资金进行准确的预算。通过企业预算,可以使企业的运行机制得到很好的完善和改进,这样也可以使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的水平,提高企业的收入能力,促进预算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协同发展,提高企业的效率,使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

2.3 对收入和支出进行调控,避免出现资金缺口和浪费

在企业中,要想对资金有个很合理的预算,就要对公司下属部门的收入和花销有很好的了解,并且还要深入了解部门的工作重点以及资金投入方向,然后要依据每个部门以后的收支情况进行调控。一旦发现有些部门的资金情况与预算有过大的差距,就要及时对该部门的资金情况进行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

2.4 强化制度,增强预算对生产经营的支撑作用

为了使营运资金预算管理达到预期的目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够得到管理和监控,这就需要对预算制度进行强化,将其作为基本的指标来执行,在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中进行定时定期的考核,这样才能确保预算体制与实际进程吻合。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促进作用。

3 结语

资金预算管理 篇2

⑴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要实行预算管理:

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和工程概算获得批准后,要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及时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项目预算,待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作为安排项目预算的依据。在这里强调了基本建设资金要实行预算管理(与原若干规定的变化),也就是说,只有投资计划(概算),没有预算是申请不到资金的。

⑵ 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的依据:

① 投资计划以及筹资情况;

② 施工合同以及施工进度计划;

③ 合同(协议)价格、概算费用定额标准以及零星劳务的市场价格;

④ 其他合理预期因素。

⑶ 项目支出预算:一般按“编制上报、审查批准、下达执行”的程序执行。

资金预算管理 篇3

关键词:集团企业;各成员单位;资金集中;资金预算管理

一、集团企业资金集中后资金预算管理现状

本文的资金集中,是指集团企业已经设立了资金结算中心,各成员单位通过银行账户的清理整顿,以契约或者银行授权的方式加入了集团资金池,建立了集团内部账户资金池体系。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最终通过各成员账户的收入和支出管理来实现。在资金收入上,体现着资金流入方面同业务口连接极为紧密,业务市场口的款型回收情况对资金的营运存在较大的影响。在资金支出方面,集团化资金同样受制于各专业公司业务部门的需求。集团化企业目前在资金预算管理上,主要通过资金预算编制、资金收入与支出的预算管理和执行来实现。

二、资金集中后资金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集团企业资金预算的编制部门参与度不够

目前,部分集团企业的预算编制特别是资金预算编制的起点和过程主要由财务部门牵头,业务部门部分参与,其他部门的人员很少或者基本上就不参与,资金预算缺乏对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有全面的了解,由于企业的资金预算对经营预算的资金收入与支出关系紧密,所以经营预算编制的比较合理,才能对企业原材料的需求、产品成本、制造费用、销售收入等做出合理估计,从而影响到资金预算编制过程中对资金收入和支出的预测。

(二)在资金收入的预算管理上,受制于业务部门应收款项回款不及时

在建立了集团的资金管理中心后,资金池里的资金的流入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各成员公司的业务回款水平.在编制资金预算过程中,业务部门更多关注点在于经营预算,对于经营预算对资金的影响考虑往往不够,认为资金主要还是由财务部门来考虑的事情.大部分对业务部门的考核指标有的没有包括回款率的考核,尤其是历史遗留业务对资金流的影响往往没有被预计在内.故加强对应收款项的回款有效管理,直接影响资金的收入预算.

(三)资金支出的预算管理上受制于突发事件影响,集团企业目前资金预算的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集团企业的资金预算制在没有体现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执行不合理的资金预算时会出现困难。其次,集团企业在编制资金预算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历史的数据进行预测,没有综合考虑企业未来的影响因素,特别对于类似电力、电信、自来水等公益性的集团性企业,在一些业务急、任务重、突发事件的处理上维修服务资金很难被预先预测到,预算编制过程也很难对企业的未来经济活动作出评估,在发生此类事件处理上,资金的支出预算的执行力就很难推行下去。另外,部分集团企业不重视对资金预算的调整,控制,并及时更新,企业的管理层对资金预算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三、资金集中后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全员参与,严格预算编制的审批程序,提高资金预算编制的质量

对集团企业而言,资金预算的重要性对实现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目标极其重要。下面,本人认为,构建自集团企业向各成员单位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全员参与,严格预算编制程序,提高资金预算的编制质量,来实现对集团资金集约后的整体管控。

(二)以《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强资金流入的预算管理

鉴于目前公司集团在资金集中后,推行了系列的管理制度,此时,加强业务端口往来账务应收款项的回款进程,无疑将为资金管理注入了一剂强心剂。笔者认为,企业可通过《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强应收款项管理,主要通过帐龄分析、区分客户、确定回款责任人,同时建立有限的考核机制,区分帐龄和客户性质,先易后难地分批次有步骤地确保资金回笼,克服资金流入不均匀、回款不及时的现象,使得资金安全及时地回收。

(三)结合年度业务特点,适时调整预算,提高应急性影响因素对资金支出预算的准确度

在预算编制上,通过各业务部门及相关的审批程序,为了综合考虑突发应急性事件对资金预算支出的影响,控制执行对资金预算编制、调整的权力没有进行划分与制衡,就要求在预算编制中增加非正常经营要素对资金预算的调整表,并控制该调整表的调整权限。这样来克服抵消一些成员单位企业资金预算编制相对简单,超过资金预算或资金预算的项目无法开展,又能够把资金预算的偏差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四、资金预算管理体系事后分析体系

部分集团企业对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没有设置激励和惩处制度,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没有认识到执行资金预算的重要性,使得企业的资金预算形同虚设。所以,笔者认为加强资金预算的考评和激励工作资金预算的考评对资金预算管理尤为重要。通过各成员单位的监督部门及集团资金管理中心的监督功能,共同对于资金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和监督,监督部门要给各成员单位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员工制订了该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考核标准,并将预算数同实际发生数进行比较,公布执行考核结果,协助寻找差异。该考核和评价又是企业下一次的资金预算的基础,长期坚持抓下去,使得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实现可控,能控,在控,保证集团资金池的整体资金及各成员单位的自有资金的管理与使用。

参考文献:

施工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 篇4

1、投标保证金增多且不能及时退还。

业主为了考验施工单位的实力, 往往在施工企业投标时要求施工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现金作为投标保证金, 数额则少则十万, 多则几十万, 但投标保证金的退还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 正常为三个月, 三个月后不管中标与否投标保证金才有可能退还, 但投标保证金实际收到有的长达半年时间, 甚至有的企业因管理不善, 有人负责付款, 却没人负责催收保证金的退还, 造成长时间的不能收回, 再者施工企业为了争得中标的机率, 对投标市场研究不透, 盲目开发投标, 造成投标保证金占用了大量资金

2、履约保证金期限过长占用大量资金。

施工单位中标后一般应按照中标通知书交纳一定的履约保证金, 一般为中标价的百分之十如果不能按时交纳履约保证金, 业主则会视为主动放弃与业主签订合同的权利, 所以施工单位对此不敢马虎, 一定会按时足额交纳。但履约保证金的退还却有十分严格的条件限制, 一般是工程交工验收合格后才能退还。但工程的工期一般比较长, 有的甚至是几年时间, 好容易等到工程结束可以拿履约保证金时业主却迟迟不验收。由于怕验收时质量不过关, 所以在没有正式验收前业主是不可能退还履约保证金的。

3、垫资过大且拖欠时间较长。

施工企业的工程价款是施工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施工企业所有的资金开支也都依赖工程价款。近年来, 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时, 往往给予施工企业很少的工程预付款, 甚至没有预付款需要施工企业自己先垫资施工, 有的项目垫资甚至达到了50%以上。企业一旦为某项工程垫资, 则会身不由己, 或者丧失先期垫资应获取的收益及承担垫资损失或不得不继续垫资施工, 但这样的垫资工程, 完工后垫资款则可能转变成拖欠款。施工企业在资金发生困难时不积极找业主结算而总是垫资施工, 没有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有的业主对于施工企业的正常结算不及时签字确认, 工程又不能停下来, 否则可以挣钱的工程都亏本的, 所以施工企业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垫资施工, 甚至不惜向银行借款, 这样又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支出, 形成了恶性循环。

5、备用金管理不善。

备用金管理工作作为资金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被人们忽视, 有的甚至不把它纳入资金管理工作的范畴, 致使备用金余额日益增长, 尤其在施工企业, 因工程项目分布地域广, 项目上为了灵活使用资金, 往往借几万的备用金周转, 有的个人借款甚至达几十万元, 这样很容易造成大量的沉淀资金, 从而造成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很多施工企业都存在上述问题, 尽管每个企业也都制定了资金使用计划、各项费用的开支计划, 但多数企业不能做到按计划控制, 导致计划的可操作性差, 有的甚至将计划束之高阁, 形成计划与实际的严重脱节, 使企业的资金管理变得盲目, 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二、加强施工企业资金预算管理

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 加强施工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已势在必行, 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 在编制资金预算时, 应本着轻重缓急的基本原则, 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把企业所有项目的资金收支纳入公司统一管理, 使资金收支全部通过公司一个“漏斗”进出, 按预算实施监收控付, 从源头上管理资金的流向, 具体在实施资金预算管理时应遵循以下程序和原则:

(1) 自下而上逐级编制。企业各项目、职能部门自下而上都为资金预算的管理对象, 各工程项目按照各自的项目工程进度编制项目的收支计划, 在规定的时限内报送企业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按照回款计划审核汇总, 根据“以收抵支, 先收后支, 自求平衡, 略有盈余”的原则, 权衡资金轻重缓急和实有存款, 提出本企业下月财务资金预算方案, 由公司通过一定的会议形式审批通过。

(2) 预算调整严格审批。原则上, 各级预算一经批准审批通过, 不得更改, 但为突发性支出或应急性支出须追加预算的, 应遵循严格的审批制度, 对于日常开支因预算考虑不周而变更的, 一概不予追加。

(3) 预算执行严格监督。企业应树立钱流到哪里就监督到哪里的观念, 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 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各个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企业监控的重点应包括: (1) 资金收入方面:加强企业预算、计划、项目部、财务部等部门的相互联系, 根据工程合同、工程变更签证、预算结算等整理好应收款资料。应收款项是否应收未收或缓收;在建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回笼;已完工项目是否及时退场;处置资产的审批及款项收回等;当期的实际资金收入与预算收入差异及原因分析。 (2) 资金支付方面:应付款项是否存在支付风险;大额资金的立项、审批、支付是否合法, 当期的实际资金支出与预算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4) 执行效果认真考核。这是对推行资金预算管理的补充, 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对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包括预算编制准确度的考核, 实际执行与预算正负相差很大都说明预算被束之高阁, 形同虚设, 只有加强对执行效果的认真考核, 一则可以促使资金使用部门按预算严格执行, 二可提高预算编制更加准确, 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才能达到资金预算的真正目的。

(5)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这是提高资金预算管理水平的保障。任何一个制度的执行, 都需要人的管理。在企业内部有了好的资金预算管理机制, 好的管理方法, 那么就更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财务管理队伍做保障。只有当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各方面的素质都达到企业发展所要求的高度时, 才能充分发挥好资金预算管理的优化作用, 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所以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 要组织相关的培训工作, 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而财务管理者本身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也要加强对财务管理法律常识认识和把握, 力求做到依法管理。

资金预算管理规定 篇5

一、资金预算及分析管理

1、各子公司重视做好“资金预算”工作,具体做好以下报表:

A、资金收支月度报表;

B、季度资金预算报表,同时上报上季度实际发生报表和分析报告;

C、资金预算报表;

2、资金预算编制及上报时间要求:

A、资金收支月度报表,根据月度实际收付情况进行编制,每月10日前上报;

B、季度资金预算报表,根据分解指标进行预算,在每季末25日前上报,同时还需报上季度的资金预算与实际使用对照表分析报告;

C、资金预算报表,根据集团或主机厂指标,同时结合上资金周转情况,在年底25日前上报(第四季度总结与可合并)。

D、上报的资金预算报表,可以分汽车销售、售后维修产业预算。

二、资金异常及控制管理

1、制定预算时必须客观实际,总经理为组织负责人,对预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2、资金的日常使用及周转严格按预算执行,总公司根据相应的资金预算来协调及安

排资金,发生预算外所需资金,需一事一议,上报相应的资金申请报告、资金调拨单、风险评估表、销售还款计划等;

3、资金部对各公司上报的资金预算和分析进行审核,发现有明显的考虑不全、敷衍

了事的,予以退回重做;

4、资金部负责对集团季度、所需资金的预算和分析,并会同分公司上报的预算,合并后交总裁办审核;

5、预算外的资金申请,超金额200万的,需提前10-15天申请,若资金部通过协调

后,实在不能支持资金的,则应及时给出回复。

三、保障措施管理

1、财务管理中心对该项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对未按要求执行或不配合的,对相应负

责人提议负激励,并列入月度考评;

2、资金部根据各公司的资金预算以及实际使用,结合平时不定期检查,对预算工作

做的较好的公司,提议相应的正激励。

完善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对策思考 篇6

关键词: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生产经营;财务管理

前言

资金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实施资金预算管理,才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直接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资金预算管理对资金的使用需要进行全面的监控,做到每个部门的资金使用和各项资金都需要进行投入和产出预算,从而保证企业符合成本的效益对等原则,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对资金的全面控制。

一、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并不合理

资金预算管理要求组织结构纵向发展,以公司的整体利益作为中心,各个部门都需要进行密切地配合,同时由于对资金预算管理认识存在不足,虽然有些企业设有资金预算管理,但是大多数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且受制于其他部门,其职能效益也没有体现出来。

(二)资金预算管理意识并不强

很多能源企业领导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市场竞争方面的压力,而忽视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倾向,对于资金的要求也会仅仅限于满足发展的现状,企业对资金预算管理意识不强,企业的运营效益也无法真正实现。

(三)预算管理制度并不完善

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只是注重形式,甚至有些企业出现应付机构检查才进行推行,所以整个体系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资金预算管理编制不能充分体现企业业务的开展,甚至面临企业运作资金预算编制过程中不合理,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力度,会导致预算标准失去可执行性,也无法应对相应的突发事件。

二、真正完善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相应对策

(一)采用相对科学的动态预算管理

由于企业在编制经营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全面的预算,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项具体的内容,比如预算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零基预算的方法,一切从零开始,不考虑以会计期间所产生的费用,从根本上进行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性,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每项费用都需要做出合理地规划,减少企业预算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浪费,真正减少困难中的难题,致企业费用的增加而收益却不同步的情况。

以某集团的资本开支控制制度为例,它体现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应用的重要作用,集团总部对公司的开支,每个项目都采用严格的授权的权限,如200万的项目由地区总裁进行审批,而500万以上的项目需要由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并制定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企业的财务对项目的开支,预期的生产能力、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率方面等制定详尽的研究方面的报告,从而制定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开支情况表。

(二)强化企业预算管理方面的意识

我们只有完善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正确认识到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企业战略管理,借助管理层的权威从上而下落实预算管理的制度,同时还需要加强专业技术团队的打造,真正加大预算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从而为预算的顺利执行做好真正的铺垫,预算管理的执行需要进行强化培训,并要求所有的操作人员综合素质要提高。

(三)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经过科学论证,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并不是为了节约成本,它也不是相当于降低成本,而是为了保持企业长期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的措施,它需要一个科学的把控和管理战略眼光。随着国际知名企业进驻中国市场,我国市场环境已经从单一的竞争方式,转变成了多种类型的企业竞争。现代化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需要多维度,突破企业临界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完善和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与时俱进,适应国际竞争环境,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慢慢向多元化发展,其业务范围也涉及到更多的领域,要想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进行控制,事后进行分析。真正完善企业各个预算细节当中的管理制度,真正扩大现有的预算管理方面的范围,企业不能只局限于资金的预算管理。因为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涉及到企业运作的各个内容。只有突出资金预算在各级预算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同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等项目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管理,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效益。

以外资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为例,该公司每年都在编制年度的预算和每季度的滚动预算,并每隔两年都会编制五年发展规划,这五年的规划里有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财务战略和经营方针等,年度预算充分展示了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融资各方面的情况,集团总裁可以从这些规划及预算管理的经营活动中进行预测,集团的审计人员也可以通过审计部门监督企业的运营情况,从而达到资金的预算管理的目的。

结论

企业管理者需要充分调动部门和人员工作方面的积极性,真正明确自己在资金预算管理过程中地位和作用,资金预算管理是企业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企业只有设定专职专员去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由财务部门设定专岗进行管理和监控,同时也要求其他部门进行配合协调,而且财务部门作为一级预算管理,负责对全企业进行年度和月度的预算管理的指标分散,分析并调整相关的工作,根椐归口管理的原则,制定相应的预算控制,明确企业预算管理的权责关系,做到事事有人管理,人人会干事,保证预算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作者单位:泰州英杰注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宋文科,周立媛,王闺芳.从成本的构成看企业的成本管理[J].莱钢科技,2006,(S1).

[2]柳志福.试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02).

[3]杨明.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09,(01).

[4]孟宪政.企业成本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与文化,2006,(02).

[5]韩杰,刘剑.浅议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8).

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初探 篇7

绩效管理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之中, 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 绩效代表通过个人或集体主观的努力而产生的成绩或者成效, 从公共部门的角度来看, 绩效就是指工作人员自身付出了哪些努力, 做了哪些工作, 而大家从中获得了什么益处。绩效评估对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目的, 提高其对工作的责任感十分重要。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 进行绩效评估的时候, 管理者意识到了其局限性, 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了绩效管理。如果说绩效评价不足, 推动了绩效管理的形成, 那么企业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通过突出绩效观念、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 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标, 便是绩效管理形成的直接动因。政府部门资金预算是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物质基础和具体操作对象。

绩效问题在政府资金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 一些西方国家的先进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 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改革十分有必要。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规律也表明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改革将会成为未来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发展的方向。改善我国政府资金预算管理低效率的状况, 必须要在深入分析资金预算绩效问题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 结合我国政府资金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 从政府部门预算管理的制度选择入手, 理解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以及在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中的适用性, 实现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我国政府部门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创新。

二、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回顾

对我国政府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提出建议, 就要了解我国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发展和改革历史, 特别是对在我国预算管理运行与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投入控制型预算管理模式要有理性认识。只有通过对原有预算管理制度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客观分析, 才能深入理解政府资金预算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才能做好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

我国政府资金预算管理的演进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1950年我国编制的第一个财政收支概算标志着新中国政府预算的诞生。这一时期, 我国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了投入控制型预算管理模式, 该模式以基数法预算为核心, 在很长一段时间发挥重要作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我国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也为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改革拉开了帷幕。但是这一时期之初的政府资金预算管理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不同步, 甚至远远落后于整体的改革进程。直至1998年我国分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体制得以确立, 政府越来越意识到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必要性。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这段时期, 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才真正成为财政改革的核心内容, 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才有了相当程度的突破。我国投入控制型的资金预算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时期基数法预算的产物, 作为一种预算资金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 投入控制型资金预算管理模式具有强调资金预算控制和高度关注预算收入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也决定了它在应用中的制度性缺陷, 成为了当前政府资金预算管理改革所面临的重要挑战。首先, 资金预算控制的异化导致预算投入与结果严重脱节。其次, 资金预算管理不够灵活, 执行效率低下, 导致预算资金供给时效与部门事权责任分离。最后, 资金预算审批难以达到合理确定资金预算规模、优化资金预算结构的目的。

综上所述, 投入控制型的资金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合当前经济形势下财政管理的需要了, 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改革迫在眉睫。

三、OECD国家的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改革

OECD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虽然各成员国的改革进度不同, 但是都是从以基数法为核心的投入控制型的预算管理向以产出和成果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转型。分析和总结OECD国家改革的经验成果, 是推动我国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

目前, 几乎所有OECD成员国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更高质量的预算执行结果、增加政府公共服务透明度和责任意识为目的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而且, 在国际组织的帮助下, 这项改革在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受到更广泛的重视, 并以各种形式进行着改革尝试。OECD国家由于国家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相似性, 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上表现出许多共同特征。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都是以市场化取向的政府改革为背景;都建立了基于产出和结果为导向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合理制定政府预算中长期绩效规划;都比较注重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增加政府预算的透明度;都会有条件地放松对政府预算的投入控制, 为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也都会将权责发生制引入预算会计。OECD国家的财政管理改革除了具有以上相同特征, 还因为各种原因, 表现出各自的显著特点。一些国家完全以产出和结果为导向, 改革全面, 覆盖所有政府部门, 强调提供公共服务的执行部门的权责及预算, 并保持中央对预算的执行结果的有效控制。代表的国家有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另一些国家虽未以产出和结果为基础编制预算, 但采用了渐进的、注重预算过程的、对绩效因素不同形式引入的改革模式。这些国家大多没有要求制定严格的绩效合约, 预算执行机构也有较多余地来定义他们自己的结果目标。典型的代表国家是美国、日本。

四、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政府部门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应该在必要的理论原则指导下开展, 否则将很难保证改革具备应有的逻辑性、科学性和适用性。根据公共财政理论, 在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政府部门资金预算管理实际的基础上, 我国政府部门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可阐述为以下几点:一是客观公平原则, 即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无论是绩效指标的选择、绩效信息的收集, 还是产出结果的核实, 都必须满足规划客观、数据真实可靠的要求;二是效果统筹原则, 集中体现为社会福利的持续改善, 这是政府资金预算的本质要求, 也是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三是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原则, 即要求政府部门资金预算的绩效管理全过程保证公开透明的, 保证随时可以有效监督, 高效开展。这十分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资金预算管理的外部监督水平, 并有助于增强公共部门对预算项目管理的责任感;四是以民为本的原则, 究其根本, 政府部门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 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要令广大群众满意才是出发点和归宿。要将以民为本的绩效原则落到实处, 就要做到把公众满意度作为考核政府部门资金预算绩效的终极标准;五是SMART原则, 该原则是来源于企业绩效管理, 较好地汇总了绩效管理所有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其对政府部门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其中, S (Specific) 代表明确性, 即目标一定要明确, 不能模棱两可, M (Measurable) 代表衡量性, 衡量性是指事先制定的目标一定要有可衡量的方法, 不然就很难判断此目标的可行性如何 (Achicvable) 代表有效性, 即制定的目标是有效的, 可以接受并且完成的, R (Relevant) 代表实际性, 实际性是指所要达成的目标有实际意义, 所花费的资金要切实为大家服务, 增加公共的福利, T (Time-bound) 代表时限性, 所谓时限性就是指在一个确定的时间段内可以把目标实现, 如果缺乏时限性会使绩效管理的不公平性增大, 难以实现其最初的目的。

五、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步骤

在分析和学习完西方国家的预算绩效管理后, 本文来介绍一下我国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具体步骤。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绩效目标申报管理、绩效跟踪、绩效自评价及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其中, 绩效目标是被评价的对象在一定时间内预期能实现的效果或者产出, 是后期跟踪绩效的重要依据, 也是对绩效进行评价和自评价时十分关键的判断指标, 在绩效目标申报管理环节中, 我们有六个策略可以选择, 分别是:从规划中定位目标、关注目标特征、目标制定原则要求、准确表达绩效目标、科学认识目标逻辑结构、完整设计目标内容。绩效目标是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第一项, 也是预算绩效管理整个过程中的关键点, 必须要切实可行, 经得起反复推敲, 符合社会整体发展方向和社会规划, 并从其时间段、质量、效果等各个方面尽可能的定量化描述, 为后期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污水处理项目为例, 在制定和申报绩效目标时, 可以从投入目标、管理目标、产出目标以及效果目标几个方面入手, 不但保证污水处理项目的有效开展, 而且要实现环保和节约。

绩效跟踪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环节开展管理时要注意更加关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而不是对其进行监管, 密切关注工作实际执行过程中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 分析具体原因并给出解决办法。要通过跟踪解决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即对申报的目标进行调整和对于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揭示, 这样可以调整预算, 使之切合实际, 避免资金不足或资金浪费, 并对管理进行干预, 使整个工作可以顺利展开, 以期实现最初制定的绩效目标。

绩效自评价及绩效评价环节是通过实现确定适当的评价标准, 采取合适的评价方法, 对实现绩效目标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工作以及达到的效果进行各方面的评价。这一环节既是绩效责任落实的核心, 又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既是结果应用的灵魂, 又是财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助手。所以必须对此环节予以十分的重视, 实现绩效自评价及绩效评价发挥的作用。

最后, 结果应用是开展绩效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但也尤其重要。因为它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阶段, 这一环节开展的情况直接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成败, 决定了绩效目标实现到何种程度, 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得到了什么样的产出, 公众满意度如何, 得到了怎样的公共福利, 所以结果应用的实施同样不容忽视。比如, 污水处理企业在绩效管理实施阶段, 首先要保证污水处理厂、排水设施正常运行, 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并力争到2015年达到国务院《“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规定的标准 (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70%;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等) 。

六、结语

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改革的目标, 应该是将传统投入控制型预算管理模式转变为绩效导向型的预算管理模式。本文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简单阐述, 并回顾了我国关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历程, 然后结合OEDC国家的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改革, 指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及主要步骤。对我国关于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初步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体系中, 财政资金如何在收支过程中使有限资源实现最大的综合效益, 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和财政保障之间矛盾以及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将财政效率与绩效管理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 聚焦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通过对分析和借鉴国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经验, 指出目前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成就及问题, 进而提出建设和完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预算,专项资金,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谢贤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绩效预算[J].广东财政, 2009 (11) .

[2]李加兵、张红、王锦:行政机关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17) .

民政优抚资金的预算管理研究 篇8

一、当前民政优抚资金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民政部门优抚资金的预算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 民政优抚资金只是停留在“申请———审批———发放”这三个层面, 所以很多民政单位的领导在优抚资金的管理方面多是采取“粗放式”的管理, 认为只要不出现数额上的差错就没有问题了, 完全没有必要做什么“预算管理”, 在他们看来这是把事情复杂化, 纯属浪费时间、精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民政部门对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缺少足够的认识———没有充分意识到预算管理在优抚资金的合理性申报、规范性使用、效益性评价上面的重要功能, 一味的认为经费预算就是为了更好地申请经费。另外, 大部分还认为经费预算这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交给他们这些专业人士去做就可以了, 其他的只要发放到位即可。

2. 民政优抚资金的预算编制不合理、不能对应实际需求。

目前, 民政优抚资金的预算编制发放相对单一, 而且普遍存在主观经验判断, 没有根据本地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科学的预算编制, 经常出现财政拨款闲置或者经费预算不足等问题。首先, 在预算编制方法上多采用“加减法”———在上一年度经费预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减, 这种预算编制方法过于笼统、缺少准确度, 容易导致经费过多或者经费不足。其次, 在经费预算编制参与部门中, 往往只有单位的财务部门参与, 仅凭财务部门的主观经验进行预算的编制, 容易与实际优抚资金需求相脱离。最后在申请的经费金额上往往采取“做大原则”, 认为钱多总比钱少好, 造成财政资金的闲置与浪费。

3. 民政优抚资金的预算执行缺少监控、存在漏洞。

民政优抚资金的申请具有其特殊性———逐级申请 (从社区/村申报到乡/镇审核, 再到县/区审批) , 资金发放则是从上往下发放, 这种相对复杂的申请、发放程序也为预算执行增加了难度。首先, 因为预算执行缺少监控往往容易导致预算难以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经常出现临时性、计划外的经费支出, 加上民政优抚单位多是采取财务部门报销审计, 属于事后监督, 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调整。其次, 因为程序的复杂性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 一般来说是村里最了解优抚对象的情况, 一旦村、镇工作人员联合作假, 上级部门难以发现, 所以导致存在“做假账”、“人情账”等问题。2014年, 钟祥市审计局在对某个乡镇进行财务审计时发现, 该乡镇民政办公人员通过迟报、缓报已死亡的优抚对象, 编造虚假优抚资金申请花名册, 套取资金达17余万。

4. 民政优抚资金的预算管理缺少相应的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是对民政优抚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效益性评估, 是预算执行的重要延伸, 也是预算管理不断改革完善的重要过程, 但是目前民政优抚资金的预算管理评价却被极大地简化甚至忽略了。一方面, 大部分民政部门认为只要优抚资金及时发放, 剩下的资金归还财政部门, 保证资金的收入与支出相对应就可以了, 但是忽略了预算编制是否科学、资金是否限制、执行是否有效、成本是否得到控制等相关方面的思考。另外一方面, 民政优抚资金的监督多是采用内部自评, 缺少必要的外部审计。江西省泰和县民政局的优抚安置股股长利用职权, 侵吞优抚资金200余万元, 如果没有相应的内外部监督体系, 可能这种“监守自盗”的现象就难以被发现。

二、加强民政优抚资金预算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1. 转变思想观念, 增强民政优抚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要推动民政优抚资金的预算管理,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知的问题, 只有在思想上认可了并高度重视, 才能为做好预算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是要明确预算管理的功能定位,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做好民政资金的经费预算对于提高效率、规避风险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做好预算管理并不是要把事情复杂化, 而是要通过这一工具有效梳理优抚资金的管理与使用。二是要重视预算管理的“全员性”, 财务部门是预算管理的专职部门, 但是绝对不是预算管理的惟一部门, 它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比如预算的编制需要优抚部门的需求调研、预算的执行需要各级优抚单位的参与、预算的监督与考核需要审计部门的参与。只有当预算管理的概念融入到优抚资金使用的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人员, 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因此, 重视优抚资金的预算管理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还应该落到实际工作当中。

2. 全面编制预算, 提高民政优抚资金预算编制的需求对应。

科学的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重要基础,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预算编制势必导致后续工作开展困难, 因此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第一步。首先, 要注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因为民政优抚对象会随着户口搬迁、人员死亡、健康状况变化而变化, 因此每一年度的预算编制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不能完全依赖于上一年度的经费预算, 可以重点推行“零基预算”———摒弃之前的预算方案, 根据本地的优抚需求重新进行预算编制。其次, 要注重预算编制的全面性, 预算编制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积, 它需要根据民政优抚资金涉及的部门、单位、流程、形式相结合, 既要有专项固定的预算也要有灵活可调整的预算, 通过全面的预算为预算执行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最后, 要注重预算编制的“量入为出”, 把预算编制精细化, 让各个部门、单位承担起相应的预算编制责任, 确保经费预算与实际需求相对应, 减少资源浪费。

3. 加强实时监控, 预防民政优抚资金预算执行的潜在风险。

因应民政优抚资金申请、发放的特殊程序, 在预算执行方面也要进行客制化的设置, 降低预算执行的潜在风险。第一, 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再完美的执行方案如果不去执行就是一页废纸, 因此一旦制定预算执行方案, 民政优抚各层级单位就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 如果需要调整必须上会通过并做好必要的说明, 以减少执行过程中临时性、计划外的经费支出。第二, 要做好预算执行的实时监控, 财务部门的事后监督往往只能“亡羊补牢”, 还必须结合预算执行事前、事中监督, 通过民政优抚资金使用过程式的细节把控, 让预算执行高效、健康进行。第三, 要充分运用信息化系统, 通过信息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民政优抚资金管理手段, 减少预算执行中认为操作带来的风险, 比如山东民政优抚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 实现了优抚资金申请、审批、公示、发放一站式的服务, 并且通过相关权限的设置让民政优抚资金直达个人, 极大地规避了人为舞弊风险。

4. 完善绩效考核, 提高民政优抚资金预算管理的效益效率。

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是预算执行的最后一个环节, 却又在预算管理环节当中发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那么要做好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 首先必要认识到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考评, 作为民政优抚部门, 是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者也是责任人, 具有相应的权利和责任, 也必须接受社会的监督, 另外民政优抚资金的使用的结果不是简单的数字比对, 需要根据预算编制、计划和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 进而验证资金是否被规范、高效使用。

三、结语

加强民政优抚资金的预算管理, 旨在把我国的社会优抚政策进行行动计划层面的量化, 它不仅能够更好地规避民政优抚资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漏洞, 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财政拨款的合理化使用。只有各个民政优抚单位从思想层面引起重视、在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规定, 才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民政优抚资金使用当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翠平.民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J].中国经贸, 2014, (4) .

关于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思考 篇9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公共行政管理职能,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而收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改革开放以来, 预算外资金增长较快, 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大量预算外资金脱离财政管理和审计监督, 使得预算外资金收支严重失控, 违反预算外资金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势在必行, 这对于整顿财经秩序、堵塞财政漏洞、加强宏观调控、提高资金整体效益和促进廉政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预算外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征收环节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随意收取预算外资金, 越权设立基金和税收项目, 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隐瞒截留预算内资金。将预算内资金“暂存款”、“暂付款”科目进行违规核算, 将其作为调节丰欠的“蓄水池”和逃避监督的“防空洞”。有的地方和单位违反预算法规的规定, 通过预留、退库等方式, 擅自将预算内资金转化为预算外资金, 账外设账, 私设小金库, 公款私存。有的单位存在乱收费、滥罚款等现象, 有的部门想方设法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 大肆敛钱。

2. 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逃避监督、坐支、截留挪用预算外资金。一些单位逃避财政监督, 随意支配使用预算外资金。如有的单位用预算外资金滥罚钱物、请客送礼、买车盖楼、公款旅游, 甚至将预算外资金用于炒股票、搞投资等。

3. 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的落后。目前, 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科学的全国性预算外资金管理法律法规。由于制度建设滞后, 国家各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在监管职责上存在交叉和职责不清的问题。因此, 在管理实践中各监管部门往往是各自为政、各自为战, 再加之预算外资金范围广项目多的特点, 导致了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乏力。

4. 监督环节存在的问题

政府资金来源于公众、用于公众, 理应受到立法机构的审查和监督, 以确保政府资金得到公正有效的使用。公众负担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 自然也有权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但现实情况是, 尽管预算外资金名义上是财政性资金, 但部门单位对其仍有很大的自主权。同时, 一些预算外资金未能纳入预算管理, 无法像预算内资金那样受到严格管理, 即使有某种形式的审批, 也常常流于形式。目前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各阶层, 其中也不乏有精通预算的专业人士, 但就总体而言, 许多人大代表对预算知识未必有全面的了解, 使得预算的审核与批准难以深入下去。预算外资金得不到立法机构与公众的审查监督, 甚至也缺乏上级部门的有效监督, 其后果则是掌握这些预算外资金的单位可能出于本部门需要而不是社会公共需要去扩大本单位的利益, 进而出现管理不规范、收支随意性强、暗箱操作等弊端。

三、预算外资金存在的主要危害

1. 预算外资金的存在有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中, 所有物品可以划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两类, 分别由市场和政府提供。预算外资金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为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 它们常常只代表局部利益和特定群体利益, 实际上成为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个主体。它夹在市场与政府之间, 其行为有时与政府调控目标相违背, 有时歪曲市场行为和市场目标, 基本上是逆向行为主体。预算外资金游离于财政分配之外又乱窜于市场调节之间, 扰乱国家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 单位部门的自主分配与国家分配并存, 在流量上互不补充, 流向上不能调剂, 国民经济分配主体多元化, 削弱了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

2. 预算外资金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随着近年来我国预算外资金的不断增长, 预算内资金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一直在逐渐下降, 大量的预算外资金实际上处于政府的控制之外。由于预算外资金具有分散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虽然它在经济总量中比重的增减不一定直接影响政府财政比重的减增, 但它游离在政府财政预算之外的规模越大, 就必然使国家财力分散, 使政府财政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就越少、能力就越弱。各种基金、收费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征收和管理, 自收自支, 财政无力进行调剂。这样在我国实际宏观税负不超过30%的情况下, 一方面企业及广大纳税人感到负担沉重, 抱怨国家拿走了企业实现利润的大部分, 而另一方面, 财政却处于越来越困难的境地, 收不抵支, 赤字不断扩大, 财力分散.使国家难以组织足够的资金支持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教育、科学等事业的发展, 财政支出安排捉襟见肘, 对结构的调节能力弱化, 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 一些部门和单位却将大量的预算外资金用于奖励和福利支出, 造成了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

3. 预算外资金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改革开放后, 预算外资金收支范围迅速扩大, 收费项目大量增加, 这本应充分发挥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作用, 然而, 各地方、各部门在预算外资金收支范围、项目的管理上随意性太大。在预算外资金的收缴上, 出现了各种名目的标准不一的摊派、收费和罚款。在有的县里, 从中央部门到省市各级, 名目繁多的收费超过1000种。这不仅阻碍了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而且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良好发育。另一方面,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的泛滥, 私设“小金库”之风盛行, 地方主义、本位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成灾, 各种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顺利进程。

四、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主要对策

1. 建立健全预算外资金管理法律法规

预算外资金管理之所以有漏洞可乘, 其主要原因是政策法规不健全, 政策界限不明确, 使预算外资金无章可循, 要做到用好管好预算外资金, 就必需要有严密的法规政策, 使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对于一些单位和个人违反预算外资金的要采用行政、法律相结合的手段予以经济制裁和行政处罚, 以确保预算外资金的有序发展, 才能真正做到管好、用好预算外资金。

2. 认真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预算, 强化预算外资金的财务管理

一是完善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 收入全额上缴财政, 支出由财政部门核定指标, 统一安排使用。二是各单位年初要编制预算外收支计划, 报财政审批。财政部门根据各单位的计划统一编制预算。对于收入较多的单位要抵拨预算内经费, 对于支出较大的适当进行调配, 总的原则是力求自身平衡。各单位要按月、按季及时报表, 使财政部门及时掌握预算外收支计划执行情况, 年终进行经验总结。三是加强财政专户的管理。坚持收入随收随存, 支出按预算标准随批随支的原则, 对拖缴、不缴、坐支、收入不入账者, 按照有关规定对单位及当事人、责任人给予必要的经济、行政或法律处罚, 并建议调换工作岗位。

3. 加强预算外资金收费票据管理, 控制收费源头

搞好收费票据管理, 有利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要使预算外资金纳入正常轨道, 必须从收费票据抓起, 控制收费源头。一要严格审查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凡符合规定的颁发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二要严格审查以旧换新的票据, 凡发现用旧票据收入的预算外资金未全额纳入财政管理的或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乱收费的, 要停止颁发新票据, 并责成其限期整改。三要严格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印制、颁发、管理、核销等手续, 严把预算外资金入门关, 使票据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4. 健全监督体系, 严厉查处违纪案件

预算外资金监督体系的建立应围绕发挥五种作用、构筑五种机制来构建:发挥财政、物价部门的职能作用, 构筑预算外资金专职监督机制;发挥监察、审计部门作用, 构筑预算外资金检查监督机制;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作用, 构筑预算外资金舆论监督机制;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 构筑预算外资金社会监督机制:发挥内部约束作用, 构筑预算外资金征收单位自我监督机制。同时,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日常稽查工作力量, 对人民群众举报的违纪案件, 坚持做到举报必查、查实必纠。

5. 稳步实施收费管理的改革

要重新界定各项收费、基金、附加的合理性, 取消不合理收费。可以转为国家税收的收费, 实行以税代费。根据国情, 必须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一要规范管理, 二要逐步缩小规模;对于承担社会公益责任的服务性收费应逐步理顺价格关系, 其财务收支接受财政监督管理;对经营性收费, 逐步推向市场, 依法纳税。另外, 实施改革, 一要处理好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尤其要考虑边远贫困地区财政的负担能力;二要保证专项事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三要妥善安置原有收费征管机构的人员, 以利于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张弘力.公共预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2]荆丽.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探讨.商业经济, 2007/6

[3]闵宗银.我国预算外资金研究分析.山东经济, 2000/2

[4]侯宝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管理研究.现代商贸工业, 2009/18

基于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篇10

一、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分析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它主要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沟通和评价等过程, 最终体现出其成绩或者成效。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绩效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往往受到一定局限限制。因此, 在企业激烈竞争的市场中,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强化绩效观念, 才能有效形成绩效管理。在企业或者政府单位中, 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问题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只有在全面分析资金预算绩效问题的过程中, 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 最终实现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 促使财政项目整体资金预算管理得到有效保障。

二、基于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

(一) 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不够高

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好坏, 主要体现在细化部门预算方面, 对于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还比较缺乏, 不少企业依然重视财政预算管理的投入力度, 往往忽略效益管理。另有, 由于我国政策及其他相关原因, 使得财政项目资金的收支受到制约, 同时也造成企业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缺乏足够的意识和积极性。

(二) 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准备工作还不够全面

根据当前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 财政资金预算的绩效管理的整个工作过程还处于发展初期, 需要不断摸索, 不断总结经验和反思错误结果, 促使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提升, 并逐渐向成熟的方向发展。这主要体现在:首先, 我国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重心不恰当, 往往对预算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 甚至忽视资金预算管理。其次, 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还不够全面, 比如, 对于企业的项目资金预算管理来说, 如果资金管理当作主线, 而重心则当作是成本管理, 在实施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 没有充分发挥预算控制和资金管理密切配合的作用, 制约了资金的正常运转。所以, 对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进的工作还不够完善。

(三) 专业化程度比较高, 管理难度还比较大

在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 预算绩效评价要求十分高, 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性, 还需要较强的责任心。然而, 当前情况下, 我国财政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 和实际要求的合理性和现实性相背离, 对评价结果也很做到精确的评估, 对社会信息和明确评价受到一定制约。所以, 评价标准直接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通常情况下, 绩效评价标准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 并根据这些样本数据进行有效评估、比较, 并要求其符合相关设定的评价标准。因此, 由于我国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起步较晚, 使得管理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 管理难度还比较大。

三、基于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 加大宣传力度, 不断提高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识

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识高低, 对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尤其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里, 对于项目资金支出力度越大, 大众对支出的透明度要求便会非常高。因此,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合理利用电视、广播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员对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识, 确保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合理性, 有效增强资金的利用率。

(二) 不断加强绩效管理工作, 促使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增强

在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 不断加强绩效管理工作, 促使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增强, 这是提升管理水平, 改善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首先要主动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改进, 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与此同时, 重视基础工作建设, 确保绩效管理的稳健运行。其次, 要想顺利开展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就要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的基础上, 不断健全和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从而实现制度的逐级提升。最后, 要想使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开展, 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积极组织协调能力, 促使绩效管理工作合理展开, 推动绩效管理稳健运行。另外, 还可以通过各部们之间相互协作关系, 在政府的支持下, 促使绩效评价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三) 不断提升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率

在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 仅仅依靠绩效评价的结果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但只有有效利用这个评价结果, 从而发挥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势。对此, 这就要求加强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数据的管理, 确保数据信息能够有效结合全面预算, 从而达到数据之间的共享。另外, 还要通过设立相应的评价绩效结果上报的方式, 向上级部门进行呈报, 在完善上报机制基础上, 确保结果的及时有效性, 一旦发现问题, 应及时反馈和修正, 从而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效率, 使绩效管理工作得到稳健运行。如果想要提高社会的公信度, 那么就要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透明度管理, 采用定期公开的方式, 将结果公布给大众, 确保结果的公正性。如果想要提升员工之间的内动动力, 确保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可以采取相应的奖惩机制, 给予优秀单位或者员工一定的奖励, 提高全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进一步提高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准确性。所以, 只有通过不断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率, 才能促使资金得到全面利用。

(四) 不断完善国家预算管理相关政策

加强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前提基础, 就要不断完善国家预算管理相关政策, 从而确保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促使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化。首先, 从根本上改变相关政策中所缺乏的绩效管理内容, 确保预算资金和绩效评价结果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 并将资金预算结果作为有效的依据。其次, 当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政策要求, 促使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更加具有权威性, 并积极推动合理的相关法律政策, 从而为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所以, 在确保预算管理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 确保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稳健运行。

四、结语

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当前, 我国的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依然处于发展阶段, 在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绩效管理意识不高、不够全面, 甚至跟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对此, 应根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绩效管理意识, 不断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确保社会的公共利益, 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一直是一项重要内容, 它不但影响着社会公共利益和财政保障, 还对公共需求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 如何改善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 合理进行支出, 成为当下继续解决的问题。对此, 本文主要对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了详细探究, 为构建科学完善的财政体系, 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梁英.区县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思考[J].西部财会, 2014, (4) .

[2]罗阳艳.浅谈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J].现代商业, 2013, (31) .

上一篇:碾压混凝土施工下一篇:《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