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哲学思想的闪耀

2024-05-31

数学中哲学思想的闪耀(精选四篇)

数学中哲学思想的闪耀 篇1

一、数学内容的辩证性

我们知道, 不论是初等数学还是现代数学都充满了矛盾, 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对立统一关系。如, 正数和负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 常量与变量, 必然与随机, 近似与精确, 收敛与发散, 积分与微分, 真命题与假命题, 加法与减法, 乘法与除法, 乘方与开方, 有限与无限, 实数与虚数,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集合中得空集与全集, 上限与下限, 可数集合与不可数集合, 开集与闭集, 可测集与不可测集, 最大值与最小值, 增函数与减函数, 奇函数和偶函数, 偶数和奇数, 连续与不连续, 连通与不连通, 逆命题与否命题, 合并与分解, 分配律与结合律, 她们都互为存在的前提, 不可分离。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数学中也处处体现。如, 负负为正, 倒数的倒数是本身, 矩阵的逆矩阵的逆矩阵是本身, 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等价, 集合的补集的补集是本身, 偶数个奇数相加为偶数, 奇函数的复合偶数次为偶函数, 减函数复合偶数次为增函数, 反函数的反函数是原函数。偶数个纯虚数相乘为实数, 一个矩阵逆阵的逆阵为本身, 一个矩阵的转置是它本身。如果掌握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那么学习数学就容易多了, 同时通过数学的学习加深了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理解。

数学内容本身具有普遍联系的特点。学习过程中联系的观点逐渐渗透到我们头脑中。例如, 映射, 函数, 同构等知识的学习, 再如, 笛卡儿坐标系的建立, 数与形的联系, 把几何与代数有机的统一起来, 一方面, 许多几何概念的辩证关系, 借助于代数形式的特征, 则显的脉络异常清晰, 像一次曲线, 二次曲线。另一方面, 许多代数课题具有鲜明的直观性, 而且往往由于借用了几何的术语, 而获得新的生命力, 例如:线性代数正是借用几何学中的空间, 线性等概念与类比方法。把本身充实起来, 从而得到迅速发展。函数的单调性, 周期性, 奇偶性, 反函数, 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如, 有单调性定无周期性, 存在单调一定存在反函数, 一定无周期性 (整个定义域而言) , 偶函数定无单调性 (严格单调) , 还有函数收敛, 连续, 可导, 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导一定连续, 连续一定收敛, 反之不对。

二、数学方法的辩证性

由于数学研究的对象充满了矛盾性和辨证性, 因此, 要揭示这些矛盾, 促使矛盾的转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所采用的数学方法就必须具有辨证性。对此, 下面通过几个典型的方法予以说明。

1. 归纳与演绎交互借用的过程, 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归纳法是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 而演绎法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这两种方法显然存在对立的一面, 但又有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一面。我们解决问题时先通过个别问题的考察、分析、归纳提出一种新的猜想, 然后再根据严格的演绎去论证, 进一步又从所的结论引出新的猜想, 就这样循环往复的螺旋式向前发展。同理, 逻辑思维方法与直觉思维等现状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交互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对立统一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教学研究中的具体体现。

2. 数学反演变换方法的辩证性

数学中充满了矛盾, 解决数学问题就是要解决未知与已知矛盾, 即促使未知与已知的矛盾转化。反演变换方法是实现这一转化的有效方法。待求p问题通过t变换变为p*问题, (p*容易解决) , p*解决, 再通过t逆变换得p问题解决。数学反演法实际上是利用t与t逆经过迂回的过程来实现未知与已知矛盾转化。它是“否定之否定”与矛盾转化等辨证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运用。

康德 闪耀永远思想之光的哲学大师 篇2

康德虽然没出过远门,但他的思想却横跨宇宙。在康德的墓碑上,刻着一段他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警句之一,它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

(A)名声在外的小讲师

伊曼纽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生于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当他出生时,有着“武王”之称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已经在那里统治了11个年头。柯尼斯堡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主权变更。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原东普鲁士的部分领土划归前苏联,柯尼斯堡改名为现在的加里宁格勒。1991年,在苏联解体之前,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个波罗的海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国家。加里宁格勒地区就变成北面和东面被立陶宛包围、南面与波兰交界、西面对着波罗的海的一块“飞地”。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幼年康德的精神世界受到虔信派的深刻影响。8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僵化。这改变了康德对宗教的态度,从此以后,他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持反感态度。也正是因为那段学校教育的经历,让康德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讲也就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叛。

1740年,康德进入柯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的是哪个专业,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去听哲学课。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这时康德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着,前途渺茫。由于没能在大学里谋到职位,康德决定到柯尼斯堡附近的小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曾经说过,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劲。不过,他这样讲是因为比较谦逊,学生们对他的口碑都还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康德发表了处女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其内容是关于笛卡儿、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当了5年的家庭教师后,康德重返家乡柯尼斯堡,从此他就一直待在那里。后来康德又进大学深造,1755年,他以《自然通史与天体论》的论文获得硕士学位。3个月后,他得到大学编外讲师资格,开始教哲学课。在编外讲师这个职位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们的听课费是他的生活来源。由于康德的哲学课颇受欢迎,听课的学生特别多,因而他在生活上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

在担任编外讲师期间,康德笔耕不辍,经常发表哲学著作。从自然科学、美学到神学甚至巫术,他的论题几乎无所不包,但贯穿其中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相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康德的著述及授课经历让他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不断扩大,不少学生慕名到柯尼斯堡求教,并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与歌德和席勒一同成为魏玛古典学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获得教授的职位。在此期间,康德曾拒绝了柏林大学的诗学教授的职位,还拒绝了来自埃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在柯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不愿意背井离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倾向,小时候甚至还非常厌世。”

(B)永不休止的奠基人

1770年,46岁的康德终于得到了柯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就任报告的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然而在当上教授后,康德却在著述方面销声匿迹,整整10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潜心研究批判哲学。1781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部著作,他就足以奠定自己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从1790年开始,康德的健康状况恶化。在经受了痛苦的慢性疾病的折磨后,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纽尔·康德在其家乡柯尼斯堡(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逝世。他的最后一句话是:“这很好。”他去世时面容枯槁,浑身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遗体好像一具木乃伊。柯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前来向这座城市最伟大的儿子诀别。那天极为寒冷,大地冻得硬邦邦的。在整整过了16天后,康德的遗体才得以下葬。

康德是一个没有传奇故事的传奇人物。传说康德生活得很有规律,以至于柯尼斯堡当地居民在他每天下午3时半散步经过时来对表。据说他在一成不变的散步中迸发了一个又一个思想的火花。

康德不但生活刻板,而且长寿,他活了将近80岁,终生未娶。现代人不禁要问:康德是不是一个同性恋者?《康德的世界》一书作者盖尔教授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指出,其实康德有生之年曾两次动过结婚的念头。康德自己说过,当我想要女人时,我却养不起她;当我养得起女人时,我却不再需要女人了。盖尔说,康德经常在中午时去一家客栈,其楼上就是妓院。德国大诗人海涅(1797-1856年)说过:“康德的生平实在难以描述,因为他既无生活,也无经历。”

去世时的康德似乎仅仅是自己的影子,在他生命最后几年里,他的精神和肉体都已经极度衰弱。作为哲学家,康德也只剩下一个影子。当时德国哲学界的风云人物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早已作为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流派的领军人物享誉天下。1799年,康德发表了他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哲学之关系》。在这篇封笔之作中,康德对费希特科学哲学的评价是:一钱不值。这是康德作为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从此他就告别了哲学舞台———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后的康德很快就从哲学家的影子变成了人类思想天空中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年)将康德与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年)和奥古斯汀(公元354-430年)并列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C)“三大批判”成就康德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伟大的哲学体系,即《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让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外,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首先要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能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呢?实际上人只能感知物体的某些特性,例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对物体也就无从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他从属特性,例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张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

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道: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那么,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呢?因此,只有在人的头脑中,语言与事物的二致(真理)似乎才可能存在。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确实存在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那又该怎么办?在康德以前,哲学家简单地把这个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上帝愿意这样安排。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康德把这个问题给彻底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认为: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呢?康德将这一思维方式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在哥白尼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星球都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却认为,我们所处的地球在围绕着其他星球转。

康德给哲学带来了哥白尼式的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其实我们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实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与时间。存在于时间与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却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纯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将其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构架在这些原则之上的。

《纯粹理性批判》是研究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是伦理学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简单地解释,康德告诉人类:我们要尽自己的义务。但是,什么叫做“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命令”:“无论做什么,都应该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律。”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限制;但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在道德方面具有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真能做到有道德的话,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的结束并不是一切的终了。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最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时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数学中哲学思想的闪耀 篇3

另一方面, 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虽然这句话描述的是艺术创作和生活体验之间一衣带水的关系, 但是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模型思想与数学模型之间关系的话, 这在本质上其实是同样一个道理。因此, 《标准》也说:“数学模型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 从现实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是建立模型的出发点;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求出模型的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是求解模型的过程。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所以, 从这个角度而言, 《标准》不仅明确了数学模型和模型思想两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它也为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因此, 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 加强对知识的内在体验和感知, 进而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 成为了我们课堂教学研究的关键。

一、多维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先决条件

“数学模型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 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品质, 相对于数学模型而言,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模型思想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和体验”。简单地说, 笔者认为学生在探索、获得数学模型的过程中, 也同时获得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程序与方法, 而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 其意义远大于仅仅获得某些数学知识。

以《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为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梯形,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梯形。那今天你们打算研究梯形的什么知识呢?

生1:梯形的周长。

生2:我们可以研究梯形的面积。

生3:梯形有什么用?

……

师小结:同学们谈到的都很有价值, 那今天我们就首先一起来研究“梯形的面积”。 (出示课题)

师:对于梯形的面积, 你们已经有了哪些了解和认识呢?

生4:我知道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 ×高÷2。

生5:我还知道梯形面积=中位线×高。

……

师:真了不起!同学们知道了很多关于梯形面积的知识, 那同学们是否知道为什么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 ×高÷2吗?

(无人有反应, 生4、生5也都表示为难)

师: (假装惊讶) 竟然没有人知道啊?那刚才同学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呢? (生疑惑) 今天我们一起就专门来研究和探讨这个问题……

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模型主要都是确定性数学模型, 一般呈现的方式主要包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数量关系”等等, 但这并不表示知识技能就能取代或者等同于思维过程和方法。以上述《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来说,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梯形= (上底+下底) ×高÷2”作为一种确定性数学模型, 早已经被学生所掌握和了解。如果单纯从知识技能的角度出发, 学生基本已经具备了计算梯形面积的能力, 但我们教学目标的追求如果仅限于此的话, 那无疑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思想素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数学模型也就成了一个有形无实的空心萝卜, 并不具有多少营养, 它只是作为一种知识技能从一个学生复制给了另一个学生。因此, 笔者认为数学模型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 也不是最终目标, 我们更应该关注建构获取数学模型的整个过程。俗话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讲的就是同样一个道理。因此, 我们只有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出发, 并同时赋予数学模型以丰富的数学内涵, 才能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提供重要的先决条件。

二、数学问题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核心载体

我们知道, 问题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的核心。从心理学角度而言,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 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因此, 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从而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成为一句空谈。

以《分数化小数》一课为例。

师: (在学生借助计算器对自己喜欢的分数转化成小数以后) 面对分数化成小数的两种结果, 同学们会有什么疑问产生呢?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与分数的哪部分有关? (片刻以后, 学生踊跃地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1:我认为与分子有关。

生2:不, 我认为与分母有关, 与分子无关。

生3:我想与分子、分母都有关吧。

生4:我好像感觉与十进分数有关。

……

究竟什么样的分数能够转化成有限小数?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蕴涵着怎样的数学规律呢?学生通过这样有意识的反复观察、分析和比较, 不断地尝试和调整问题解决的策略。因此笔者认为, 也只有在对问题反复思考与分析的过程当中, 我们学生的模型化思想才能不断地发展, 模型化的能力和思维品质才能得以提高。因此, 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思考的愿望, 而且更能够调动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冲动和需求, 进而也就为我们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提供充分的内涵保证。

三、数学符号意识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模型思想的重要品质

《标准》中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而这里所提到的“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 其最终的呈现方式就是我们所指的数学模型。所以, 《标准》也明确指出:“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是建立模型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 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模型思想的发展成为一种可能。

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为例。

师:刚才对于一些除法试题的计算, 我们不仅能够正确地用小数表示它们的商, 而且也能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结果, 通过对这些除法算式的观察, 你们又有哪些发现和体会呢?

生1: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就相当于分子, 除数就相当于分母, 除号就相当于分数线。

师: (指标示箭头) 是这个意思吗?大家同意吗? (生众:同意)

小结:如果我们用字母a和b分别来表示被除数和除数, 那么刚才的发现我们还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师:为什么要强调b≠0呢?

生2:因为除法算式中除数不能等于0。

生3:分数中分母也不能等于0。

师小结:看来你们已经学会了怎么样用分数表示某一个除法算式的商, 并且知道了除法算式中的一些性质和定律在分数中仍旧是相通的……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整个学习过程正是一个以抽象概括方式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具体问题———数学问题——符号模型。整个过程中, 前几个环节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 通过数学符号的方式抽象概括出了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 并最终对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进行解读与应用, 体现出数学模型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因此, 我们足可以看出, 学生符号意识能力的强弱, 不仅决定了思维发展的进程, 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建构。

四、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外在表现

人们在以数学思维方式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时, 是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猜想、验证等思维活动, 来探究、挖掘具体事物的本质及关系的, 而最终以符号、模型等方式将其间的规律揭示出来, 使复杂的问题本质化、简洁化, 甚至将其一般化, 使某类问题的解决有了共同的程序和方法。因此, 从这个角度而言, 数学模型不仅反映了数学思维的过程和数量之间的结构关系, 它同时也是一种更为高级和高效的数学思维的反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些多元的思维方法, 同样也是建构数学模型的重要方法。简单地说, 数学模型的建构离不开多元思维方式的参与, 也只有这样,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数学模型思想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以猜想为例, 猜想是对研究的数学对象或数学问题进行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依据已有的材料或知识经验, 做出符合一定规律或事实的推测性想象。

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的教学中, 师板书:3、6、9、30、36、69, 这里哪些是奇数, 哪些是偶数? (生答略)

师评价:仔细观察这些数, 它们还有别的共同特征吗?

生 (惊讶) :它们都是3的倍数。 (众生豁然开朗, 表示认同)

师:说明它们都能被3整除。那能被3整除的数有特征吗?它们又和谁有关呢?谁来猜一猜? (思考片刻后,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可能和个位有关, 个位是0、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生:我有意见, 像20个位就是0, 但它不是3的倍数, 所以我认为可能跟十位有关。

生:我认为可能和十位和个位都有关系。

军事科幻,让科学思想闪耀战场 篇4

像《金星球历险记》这样的军事科幻题材,其实在国内并不多见。这是因为,现代军事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从武器装备到战略战术,乃至国际法等等,知识面横跨文理,涵盖甚广。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的中国科幻作家群体中,有军旅生活体验的少之又少。作为科幻黄金时代的巨擘之一的罗伯特·海因莱因,曾创作过多部军事硬科幻作品,如果不是他曾经就读于号称“世界三大海军学府”之一的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同时又亲身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很难想象他能把号称“军事科幻定鼎之作”的《星船伞兵》写得如此惟妙惟肖。

事实上,军事科幻是较早出现的科幻小说子类型之一。中国清代晚期的小说家包笑天曾创作过一篇名为《空中战争未来记》的科幻小说,其中描绘了庞大的飞行舰队在空中决战的恢弘场面。而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曾在其撰写的《获得自由的世界》一书中,描绘了因核弹的发明引发的毁灭性的世界大战。

不过,真正令军事科幻趋于定型的作品,却是里程碑式的《星船伞兵》。在此之前,外星人入侵和太空战争都有人写过,但那些作品至多只能算作太空歌剧。作为能够从科技(主要是武器装备)和军事(战略战术)两个层面细致入微地描写太空战争的科幻作品,《星船伞兵》无疑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尤其是小说中描写的虫族,更是开创了外星入侵者的经典形象,为后世诸多科幻作品所效法。

而到1984年,美国小说家汤姆·克兰西推出的成名作《猎杀红色十月号》,更是开创了军事科幻的新类型—高科技冒险型军事科幻。类似题材的作品还有日本作家创作的《明斯克号出击》。至此,军事科幻开始把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星空转向潜藏危机的地球,将真实的军事科学与幻想中的超级武器和战场环境相融合,从而令军事科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电脑特效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军事科幻小说被搬上大银幕:《绝密飞行》展现了驰骋在未来战场上的人工智能战斗机的雄姿;《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中则出现了武装到牙齿的超级特种兵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纳米武器;在《变形金刚》和《超级战舰》中,人们利用制式武器便挫败了强大的外星人;而到了《哥斯拉2014》中,强大的航母编队又接到了与史前怪兽作战的特殊任务……由此可见,军事科幻已经成为当代科幻创作的热门题材。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军事科幻创作起点虽不高,但最近十几年间有了较大的进步。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军事科幻作品,有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少将乔良的《末日之门》,刘慈欣的《全频带阻塞干扰》《球状闪电》《波斯湾飞马》,郑军的《决战同温层》等。其中,乔良教授作为“超限战”的倡导者,在作品中体现了自己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深入思考。在《末日之门》中,他提出“飞行陆军”的战争构想,即将大规模机降部队作为战争主力。该作品还获得了1996年度全军文学新作品一等奖。

要说军事科幻的最大魅力,我认为就在于其“写实”性,也就是说,创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出自己创新性的军事科学观念,并以此引发读者的共鸣,虽然不能把它当做未来战争的精准预言,却展现了未来战争或军事领域中的无限可能性。

诚如前文所言,军事科幻写作的难度就在于其对知识储备的要求,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大于一般的科幻作品,这也是军事科幻之所以能出新、出彩的重要因素。好在我们如今身处信息时代,对于曹政同学这样的“00后”原住民来说,借助方便快捷的互联网,让小小年纪的他对于各种武器装备的信息了如指掌,而各种军事科幻大片的耳濡目染也使他们对战场环境变得不再陌生。毫无疑问,这是新一代少年科幻作家独特的代际优势。

读曹政的《金星球历险记》,宛如观看一部制作上乘的军事科幻大片,从美军最先进的驱逐舰到弹雨横飞的异星战场,过渡自然,毫无违和感。如果不是看了简介,很难想象作者还只是一位中学生。这让笔者对他即将推出的长篇科幻作品有了更多的期待。

20世纪几经沉浮的中国科幻文学,在经历了“跨世纪20年”的辛勤耕耘后,已经孕育出世界级的科幻大师。而要让中国科幻文学的辉煌继续保持下去,就必须重视科幻人才的梯队建设。令人欣慰的是,少年科幻人才的强势崛起,正让我们看到中国科幻事业的发展后劲。期待着,我们的青少年群体中出现更多的少年凡尔纳、青年郑文光、小刘慈欣……

上一篇:泛技能化下一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