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交换

2024-06-23

无线交换(精选六篇)

无线交换 篇1

该模块可替代无电压触点的有线连接方式, 如使用电缆连接热、烟雾报警器等设备。当某节点接收到一个信号, 该节点便将这个信号转制为报警信号并发送到链路上的其他所有设备。当信号终止后, 该节点将恢复到一般准备状态, 并停止向其他设备发送警报信号。

Ei408采用了先进的无线收发和可靠的信号编码技术:如房间码功能, 可确保稳定和可靠的无线信号。这使系统设备运行速度快, 容易编码, 并可有效防止来自附近系统的干扰。

为了提高安装的便利性, 该模块使用内置的高效锂电池供电, 并且电量可以满足模块的终身使用。若发生电量不足时, 电量监测系统将及时发出警报。

赵婷 供稿

从无线交换机特点解析产品差异 篇2

区别于集线器的无线交换机特点

通过从上面各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交换机和集线器的主要区别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在OSI体系结构,数据传输方式,带宽占用方式和传输模式上?OSI体系结构上的区别集线器属于OSI的第一层物理层设备,而交换机属于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设备?

也就意味着集线器只是对数据的传输起到同步?放大和整形的作用,对数据传输中的短帧?碎片等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而无线交换机特点是不但可以对数据的传输做到同步?放大和整形,而且可以过滤短帧?碎片等?

数据传输方式上的区别目前,80%的局域网(LAN)是以太网,在局域网中大量地使用了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itch)这种连接设备?利用集线器连接的局域网叫共享式局域网,利用交换机连接的局域网叫交换式局域网?

工作方式不同我们先来谈谈网络中的共享和交换这两个概念?在此,我们打个比方,同样是10个车道的马路,如果没有给道路标清行车路线,那么车辆就只能在无序的状态下抢道或占道通行,容易发生交通堵塞和反向行驶的车辆对撞,使通行能力降低?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在道路上标清行车线,保证每一辆车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共享式网络就相当于前面所讲的无序状态,当数据和用户数量超出一定的限量时,就会造成碰撞冲突,使网络性能衰退?

而交换式网络则避免了共享式网络的不足,交换技术的作用便是根据所传递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将每一信息包独立地从端口送至目的端口,避免了与其它端口发生碰撞,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

共享式以太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所有用户共享带宽,每个用户的实际可用带宽随网络用户数的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当信息繁忙时,多个用户都可能同进“争用“一个信道,而一个通道在某一时刻只充许一个用户占用,所以大量的经常处于监测等待状态,致使信号在传送时产生抖动?停滞或失真,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性能?

交换式以太网中,交换机供给每个用户专用的信息通道,除非两个源端口企图将信息同时发往同一目的端口,否则各个源端口与各自的目的端口之间可同时进行通信而不发生冲突?

工作机理不同集线器的工作机理是广播(broadcast),无论是从哪一个端口接收到什么类型的信包,都以广播的形式将信包发送给其余的所有端口,由连接在这些端口上的网卡(NIC)判断处理这些信息,符合的留下处理,否则丢弃掉,这样很容易产生广播风暴,当网络较大时网络性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它的工作状态看,HUB的执行效率比较低(将信包发送到了所有端口),安全性差(所有的网卡都能接收到,只是非目的地网卡丢弃了信包)?而且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信包,在多个端口同时出现信包的时候就出现碰撞,信包按照串行进行处理,不适合用于较大的网络主干中?

交换机的工作就完全不同,它通过分析Ethernet包的包头信息(其中包含了原MAC地址?目标MAC地址?信息长度等),取得目标MAC地址后,查找交换机中存储的地址对照表(MAC地址对应的端口),确认具有此MAC地址的网卡连接在哪个端口上,然后仅将信包送到对应端口,有效的有效的抑制广播风暴的产生?

这就是Switch同HUB最大的不同点?而Switch内部转发信包的背板带宽也远大于端口带宽,因此信包处于并行状态,效率较高,可以满足大型网络环境大量数据并行处理的要求?

带宽占用方式上的区别集线器不管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端口都是共享一条带宽,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二个端口传送数据,其他端口只能等待,同时集线器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就以无线交换机特点而言,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宽,这样在速率上对于每个端口来说有了根本的保障?

当二个端口工作时并不影响其他端口的工作,同时交换机不但可以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而且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传输模式上的区别集线器只能采用半双工方式进行传输的,因为集线器是共享传输介质的,这样在上行通道上集线器一次只能传输一个任务,要么是接收数据,要么是发送数据?

而交换机则不一样,它是采用全双工方式来传输数据的,因此在同一时刻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这不但令数据的传输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在整个系统的吞吐量方面,从无线交换机特点上分析,它比集线器至少要快一倍以上,因为它可以接收和发送同时进行,实际上还远不止一倍,因为端口带宽一般来说交换机比集线器也要宽许多倍?

GSM交换无线网络优化问题分析 篇3

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缩写, 意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是世界上主要的蜂窝系统之一。GSM是基于窄带TDMA制式, 允许在一个射频同日寸进行8组通话。GSM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洲, 1991年投入使用。到1997年底, 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 成为欧洲和业洲实际上的标准, 到了2001年, 在全世界的162个国家已经建设了400个GSM通信网络。但GSM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 在网络用户过载时, 就不得不构建更多的网络设施。

2 交换网络指标采集及优化

2.1 交换系统接通率

交换系统接通率的计算公式为:

交换系统接通率=忙时系统接通次数B/忙时交换系统试呼总次数其中:

忙时交换系统试呼总次数B是指本地区忙时交换机建立呼叫的试呼总次数, 包括呼叫转移, 不包含所有切换请求的次数。统计的消息为“call proceeding”和IAM消息。

忙时系统接通次数A是指本地区忙时交换机建立呼叫的呼通总次数, 包括呼转的建立, 不包含所有切换成功的次数。统计的消息为“call confirmed”和ACM消息。

2.2 系统寻呼成功率

系统寻呼成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系统寻呼成功率=忙时寻呼应答次数B/忙时寻呼总次数A, 其中:

忙时寻呼次数是指本地区MSC发出的PAGING消息的总和, 不包括二次寻呼的消息。忙时寻呼应答次数是指本地区PAGING消息的响应总和。

由于MSC主要覆盖郊县, 面积广、地形复杂, 因此我们建议加长第一次寻呼时间, 由5秒改为9秒, 第二次寻呼时长不变, 由十第一次寻呼时间的延长, 可以适当提高寻呼成功率。因此我们作了以下的调整:

第一次寻呼时长, LA内寻呼由5秒改为9秒, GLOBAL内由6秒改为9秒, 即

第二次寻呼时长, LA内寻呼由5秒改为4秒, GLOBAL内由5秒改为4秒, 即

不可及监测时长由12秒改为20秒DBTRT;

DBTS C:TAB=AXEPARS, SETNAME=GSM 1 APTC, NAME=TIMNREAM.VALUE=20;DBTRE:COM;

第一次GLOBAL寻呼失败后, 重复寻呼条件设定:

第一次LA寻呼失败后, 重复寻呼条件设定:

手机被叫或收短信时, 系统会发起对该手机的寻呼。如果系统知道该手机的区域标识 (LA IDENTITY) , 则系统会在该区域内发起第一次区域性寻呼 (LAPAGING) , 寻呼时长由交换机属性参数PAGTIMEFRST1LA的值决定。

3 交换机局数据修改

SIZE ALTERATION EVENT (SAE) 是用来修改数据文件在CP中所占内存大小的一种功能。SIZE过小可能会导致指令不能执行, 硬件无法扩容, 甚至影响话务。SIZE过大会导致CP浪费内存。调整SAE可以避免以上情况。

路由数据的分析

路由方面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删除某些不再使用的路由上的监测设置。删除的指令如下:

b.删除无用的路由。删除的指令如下:

4 修改振铃时长

在对振铃时长的检查过程中发现原来的振铃时长为40s。我认为40s的振铃时长有些短, 很有可能造成被叫用户没有接起电话。我们从每天EOS的统计中也可以发现EOS3660的数量是相当多的。针对这种情况, 对振铃时长进行了修改。

修改的指令如下

在修改振铃时长后EOS3660的数量明显减少, 由原来的900次左右减少到了200次左右。减少的EOS3660并不是全部转化成了成功呼叫, 大部分转化成了主叫挂机或是其它失败呼叫, 只有少数电话转化成了成功呼叫。这些少数转化为成功的电话对于话音接通率有好的影响。

5 优化的结果

经过前面所做的优化, 其交换指标有了很大的提高, 表1给出了优化前后的指标对比情况。从表中看出2008-4-23的位置更新成功率偏低, 其原因在于华为TMSC2故障所致。由于该日的统计结果过低造成优化后的位置更新成功率比优化前的位置更新成功率低。如果不计算该口的统计结果, 优化后的位置更新成功率比优化前的位置更新成功率略有提高。

参考文献

[1]喻莉.应用ROF技术的未来通信小区[J].ROF技术, 2006.

无线交换 篇4

某省目前移动通信用户规模较大,但在某些地区的移动交换无线网络覆盖强度并不到位,这位省内移动通信企业的服务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影响。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在于该省采用了传统的移动通信线路测试方法,这导致他们在技术应用方面难以覆盖所有区域,造成网络经营过程测试结果影响。如果考虑在移动无线交换网络中采用联合优化技术,分别对交换无线网络参数和语音服务呼叫项目进行检查调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施联合优化技术之前,应该首先明确该省在移动交换无线网络方面的联合优化技术应用原理。在移动通信管理进程中,主要才用到了交换无线网络实施管理,它其中的交换机能够在工作模式状态下对数据进行分析,记录寻呼没有响应或响应时间较长的区域,然后结合技术手段分析最近一段时间内被呼叫用户的具体地理位置。如此才能确定该被呼叫用户是否还停留于该区域中。如果在区域内出现语音服务呼叫失败情况则说明该区域的`通信网络信号覆盖相对偏弱,移动通信企业技术维护方面需要适当提高该区域的移动信号覆盖率,以达到增加区域信号覆盖强度的目的。为此,在移动交换无线网络联合优化技术应用中需要对其无线网络参数进行检查调整[1]。

无线交换 篇5

DDAS系统由DDAS主机和DDAS远端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主机可以通过同轴电缆和模拟基站相连,经过下变频将基站的射频信号转成模拟中频信号,再经过ADC转换成数字信号,经过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下变频和数字滤波以及数字抽取等过程)变成适合在光纤上传输的信号。BBU相连接受来自数字基站的信号,经过接收端解码后,进行抽取或插值以及采样宽度变换,将多个载波信号合成一个波段,并最终与来自模拟基站的信号合并,统一地传送到远端。

网络服务器经过RJ45或光纤收发器接入DDAS主机后经过网络交换机将网络包传送到对应的远端。同时在每个远端DDAS内部都有一个网络交换机,以实现网络包的切换以决定网络数据包送到本地的WIFI ROUTER还是继续传送到下级DDAS远端设备,这种结构充分利用WIFI数据频谱利用率高和LTE数据覆盖广的特点,有效地平衡了手机用户数据和无线网络拥挤的矛盾。

1 DDAS网络数据交换结构

在无线数据服务中,数据服务已经成为主流应用,而通话业务变成移动通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功能而已。手机用户上网一般在有WIFI链接时选用WIFI,没有WIFI时会自动切换到无线服务,如LTE等。既然LTE能够提供无线上网,为什么还要WIFI服务呢?这主要是在传输信道中网络数据包是原始数据的传送,而LTE或WCDMA的信号在光纤传输时应首先变成数字信号,这样相比WIFI而言无线数据(LTE等)光纤传输的带宽利用率就会低很多。其次充分利用网络交换技术更能合理的使用光纤的带宽,如远端01的两个用户在使用WIFI数据时可以直接使用WIFI router1内置的网络交换机进行交换而共享数据。远端01,11的两个用户虽然不在一个局域网内,但也只要经过远端01,11之间的一段光纤即可找到对方,可以充分利用P2P技术或网络点到点的访问技术。由于目前DDAS主机和远端的交换和DSP处理都是由FPGA实现,因此网络SWITCH的功能也是由FPGA实现的。由于远端的SWITCH和主机的SWITCH结构相同,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主机端的SWITCH的设计。

图2中,MCU是DDAS中主机控制器,它通过网络与远端主机相连实现远端控制。Sever是DDAS的网络服务器,并提供网络服务并实现与外界的接口。Op1到Op8是DDAS主机与远端主机相连的光纤,这里表示网络数据经过光纤输入到网络交换机(From)或交换机已经获得目的地址对应的物理端口,成功将数据送到该端口上(To…)。

为了充分利用FPGA资源,网络交换机制采用哈希表查找机制,下面介绍哈希映射原理和哈希表的构成。

2 哈希表

哈希表在深度方向由256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又分为16个子单元,总共4096个子单元,最多可以存放4096个MAC地址,子单元地址主要解决哈希地址冲突问题。由于MAC地址有48bit,而哈希表只有有限的地址,不能满足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利用散列实现48bits地址到256x16单元的映射。为了更好地散列MAC地址,本文采用CRC实现散列算法,即48bits MAC地址输入,生成8bits CRC输出作为哈希表的查找或学习地址(详细过程参见后续哈希表的调度)。

哈希表单元内容由4个字段构成分别为48bits MAC地址,4bits端口号,4bits TTL和8bits“保留”字段,总共64bits构成,其中保留字段主要为将来扩展使用,这里不做介绍。“MAC地址”字段主要存储在学习阶段获得的MAC地址(源),“端口号”主要存储MAC地址对应的端口,即该数据包的来源,是从光纤OP1-OP8来的还是从MCU来的。TTL是生存周期,这里最大值设为5分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TTL为0,则说明该单元中的内容已经作废。

哈希表调度过程,哈希表调度程序读取“查找”或“学习”标志如图4所示,

1)初始化,清空哈希表,此时哈希表内无任何内容,因此所有的数据包一律广播。

2)学习过程,读取网络包的源MAC地址,由哈希地址转换程序转换成哈希表地址,读取该地址的哈希表的内容。首先判断TTL(初始化是预设为零)字段的值是否为零,如果为0说明该地址没有存储任何条目,或者虽有存储但内容已过期。此时直接修改表中的内容即可。其次如果TTL的值不为零,则比较源MAC地址与表中的MAC地址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说明该表中已经有该地址的存储,直接修改端口号和TTL(直接修改成最大值)的值。如果比较的结果不一致说明该存储单元已被其他的MAC地址占用,而且TTL还在有效期,因此保留该存储单元的内容,子地址加1,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处理该子地址的存储单元,直到子地址已变成15仍找不到空余单元,则放弃此次学习的过程。

3)查找过程,就是由目的MAC地址查找端口的过程,首先由哈希地址转换程序产生哈希表地址,读取对应表中的内容,将表中的MAC地址与目的MAC地址比较,如果相同则查找成功,修改TTL为最大值,同时返回表中的端口号,主程序利用得到的端口号进行单播DMA传输。如果比较的结果不同(由散列值冲突造成),哈希表的子地址加1,继续查找直到子地址等于15仍得不到结果,返回查找失败。主程序将该网络包广播给每一个端口。

4)扫描过程,该过程由定时器每分钟触发一次,如果此时没有学习或查找过程,则启动扫描过程,扫描从0地址开始逐一扫描的最后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中的TTL如果不为0,则TTL=TTL-1,同时将修改后的TTL写回表中,当TTL的值为零时,该存储单元的记录就作废了。这样就清除了表中已学习到的MAC地址但最近较长时间没有活动的地址,这样就会给最近经常活动的MAC地址存入表中的机会。

3 无线数据与网络数据的调度

不失一般性,我们以4个波段从DDS主机到DDS远端0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数据是按照贞的方式在光纤中发送的。每一帧由贞头,贞尾和五个时隙组成,其中贞头包含贞同步、波段(或网络)到时隙的映射等。贞尾一般是FEC(前向错误检查)。真正的数据是放在五个时隙中的,在组贞过程中是以时隙为基础的,先从时隙1开始,扫描从波段1到波段4,4个波段中挑选出有足够的数据可以填充该时隙的波段,把数据搬移到该时隙上。如果四个波段都没有数据则查看网络数据缓冲器,如果也没有数据,则该时隙就填充零,并记下该时隙对应的波段号或网络数据。依次完成5个时隙的数据搬移或填充,最后处理贞头和贞尾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经过加扰处理(scrambler)后送到10Gbps的光纤收发器上进行传送。接收端按照相反的顺序依次处理依次解调。

结论:该网络和无线数据调度技术已经在欧美地区多个城市布线并使用,不仅有效调度了无线数据,同时又将无线网络数据和WIFI的网络数据进行了平衡,使系统达到最优。

摘要:数字智能分布式天线系统(DDAS)可以使手机用户在上网时直接使作WIFI,而不是3G或4G下的无线数据,因此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已在欧美等国多个城市使用,数字智能分布式天线系统不仅有效调度了无线数据,同时又将无线网络数据和WIFI的网络数据进行了平衡,使系统达到最优。

无线交换 篇6

1 VLAN技术特点

VLAN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主要应用于数据链接层和网络层,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VLAN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增加VLAN头部控制信息对主机进行划分,江主机划分成多个更小的VLAN,而主机可以在逻辑层面上组成虚拟的小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中对VLAN技术主要功能就是可以对广播包的范围进行有效限制, 同时也能摆脱物理层面的限制实现动态管理。VLAN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1一个LAN内如果存在大量广播时极易形成广播风暴,采用VLAN技术可以建立一定的防御机制,这样就能有效限制广播域,提高网络处理能力,控制LAN内的广播范围,防止广播过量,进而降低广播风暴的发生率;2采用VLAN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无线局域网的有效管理,例如在部门人员进行调动时需要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变动人员的主机归入到新的工作组内,利用VLAN技术管理局域网时只需要调整交换机上的设置即可,这样就能快速地建立起新的VLAN网络,而不需要再移动计算机;3在无线局域网中,用户经常需要传输一些机密性数据,而每一个VLAN都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广播域,彼此之间相互隔离,这是确保网络安全的关键所在。利用VLAN技术将网络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广播域,以控制主机上的用户数量,将未经授权的用户阻挡在系统以外,此时可以按照类型和访问权限的不同对交换端口进行分组,而安全性较高的VLAN中用于存放被限制的资源。4通过网管软件可以对无线局域网中每个VLAN之间的数据以及VLAN内通信的分类信息。利用VLAN技术可以实现对网络的实时监控,使网络管理变得更有效、更简单。

2 VLAN在交换机上实现方法

2.1基于端口划分的VLAN

基于端口划分VLAN是实际应用较多、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划分方法,该方法划分的VLAN也可以称为静态VALN,具有简单、实用、安全等特点。基于端口划分VLAN的方法是依据以太网交换端口来进行划分的,具体方法是将物理端口和内部的PVC端口分成多个组,每个组是一个虚拟网,并构成一个单独的VLAN交换机。基于端口划分VLAN的方法比较简单,效果也比较直接,但这种划分方法只能在一个端口上设置一个VLAN,而且在进行设备添加或者设备移动时需要重新设置对交换机的端口。这种VLAN划分方法的优点是对VLAN成员的定义分成简单,其对网络规模的大小没有限制,只要对网络中各个端口进行VLAN定义即可。然而该划分方法也具有一定缺点,用户在变更交换机端口时必须要对端口进行重新定义。

2.2基于主机物理地址划分的VLAN

基于主机物理地址划分VLAN是一种动态划分方式,该技术的实现往往需要一台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VLAN成员策略服务器, 服务器中的数据库包含了物理地址以及VLAN成员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主机物理地址划分VLAN的优点是可以在不改变VLAN的情况下实现网络设备的物理位置移动,不需要再对VLAN进行重新定义、设置。在这种划分方式下,VLAN就相当于一个物理地址清单,如果网络规模较大,网络基础设施较大时就需要对VLAN进行逐个设置,而大量物理地址清单的维护也是一个比较繁重的工作,这就体现了基于主机物理地址划分VLAN的局限性,所以这些划分方法只适用于小型局域网。另外,这种划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交换机的执行效率,不利于物理地址的有效查询,如果用户的网卡经常更换还需要对VLAN进行重新配置。

2.3基于IP地址划分的VLAN

基于IP地址划分VLAN需要将每一台主机的IP地址和物理地址对应关联起来,然后根据主机的IP地址对VLAN进行配置,这种方式划分的VLAN是基于第三层IP子网构建的VLAN。基于IP地址划分VLAN的优势是在不需要重新配置IP地址的情况下随意移动用户主机,每一个VLAN都可以进行扩展,并连接、对应多个交换机端口,另外也可以用一个交换机端口对应多个VLAN。然而这种划分方法需要检查三个层次的交换机网络层地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地址表的维护也很大的工作量。

2.4基于策略划分的VLAN

按照策略划分VLAN是一种功能分配方式,可以实现网络层协议、物理地址、IP地址、VLAN交换机等多各种分配方法,具体选择哪一种分配方法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决定,以便选择最佳的方式。基于策略划分VLAN的方法在建设初期操作较复杂,所以比较适合应用于比较复杂的环境。

3结语

VLAN技术具有多方面优势,可以简化网络管理,可以限制网络广播数量、阻止广播风暴,能够加强网络安全,实现对网络的实时监督,而且搭建成本较低,维护管理操作方便,目前该技术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本文介绍了VLAN的相关知识,以便对无线局域网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有利依据。

参考文献

[1]周虹.VLAN技术及其在局域网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6:10272-10273.

[2]程宇,雷超群,杨毓龙.基于局域网中VLAN技术应用的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1,08:35-36+32.

上一篇:综采机械下一篇:汉字的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