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武术套路教学

2024-07-03

初中武术套路教学(精选十篇)

初中武术套路教学 篇1

一、巧调兴趣

(一) 解读套路

解读套路, 即武术套路的理论教学, 把套路的特点、比赛方法、健身价值、搏击原理向学生做全面介绍, 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正确认识, 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创设氛围

创设氛围, 即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地结合起来。如, 在练习“弹腿冲拳”时, 让学生先做动作, 并把要领总结出来;然后, 教师再讲解、示范、评价, 让学生进行对照与比较,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的理解,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实战激趣

实战激趣, 即巧妙运用武术的攻防, 加强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的演练, 通过安排专门的实战练习, 让学生在实战中巩固技术动作, 有效提高学习兴趣。

二、精细设计

(一) 分解目标

根据学校、学生和武术套路的实际情况, 进行严谨化、单元化、阶段化、系统化的设计与策划, 重视从设计到实践、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手段、从活动过程到活动评价等各个环节, 优化设计方案, 突出教学的计划性、渐进性、层次性。

(二) 精选内容

套路教学应“重视套路, 提倡攻防”。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可选择少而精的武术套路教材, 如初级长拳、形神拳、简化太极拳等进行学练;也可把学生钟爱的散打、跆拳道等对抗技术强的项目吸收进来,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优化设计

套路教学宜从散招入手, 进行单势技法、组合技法学习, 为攻防对抗打好基础;然后, 逐步进行对抗练习、套路串接的学练, 以充分体现“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运用”的指导思想。

三、深谋方法

初步学会动作之后, 要组织学生进一步练习, 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动作, 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一) 媒体教学

在武术套路技术动作教学中,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通过标准图像的静态、动态演示, 可达到直观、快速、标准、深刻的教学效果, 也有利于为学生建立武术套路运动技能标准化、规范化的概念,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提高武术套路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 强化练习

1. 集体练习。

集体练习既有利于统一动作要求, 也便于教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及时改进和纠正。在练习中, 教师、骨干学生领做应根据动作的进行路线、合适位置, 把技术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安排在四角位置, 保证每个方向上都有示范学生;集体练习时学生之间的间距要大, 队列之间的间隙要宽, 既为套路动作提供宽敞的演练空间, 也为教师观察学练情况提供良好的视觉空间, 更为学练安全提供保障。

2. 分组练习。

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之后, 教师可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 再把学习目标、动作方法或图解、学习建议的纸卡发给各小组长、骨干学生, 在小组练习结束后, 再进行评价或评比, 最后进行集体点评。需要注意的是, 分组时要注意优差之别, 且在学生练习时, 教师要注意巡回检查, 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互助练习。

根据学生实际, 将学生分为2~3人的若干组, 让他们通过彼此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生之间的攻防练习要注意安全, 双人攻防练习只作为体会动作的练习, 不要过于用力, 特别要教育学生不能嬉戏打闹, 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四、注重策略

(一) 巧记名称

让学生巧记武术套路中的动作名称, 如, “弹踢冲拳”、“马步架打”、“虚步亮掌”等。在学习武术套路时, 记住动作名称, 有助于领会动作要领, 为较快较好地学习套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粗精有度

学生初步学习、掌握动作的方向、路线时, 对于姿势步型不必太细化, 更不要急于强调手法、眼法、身法的密切配合等。当动作较为熟练后, 可进一步强调动作姿势、步型准确, 以及手法、眼法、身法的配合, 逐步使形体动作和心态活动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要求。

(三) 快慢相间

在武术套路的初学阶段, 教师必须先缓慢地领做和示范, 以便于学生理解动作方法和路线的来龙去脉,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动作之后, 再逐渐加快练习速度, 提高练习要求, 逐步展现武术的停歇顿挫、意气、神韵等演练风格。

(四) 难易有序

武术套路中比较难的动作, 安排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学练, 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动作, 为套路教学奠定基础, 在学生掌握好之后再进行简单动作的学习, 使学生有一种越学越轻松的感觉,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五) 内外相融

理论-武术套路教学 篇2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武术具有健体防身,娱乐表演,修身养性和防病治病等功能,是全民健身锻炼的重要内容,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并且武术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武术教学的整个进程中,它包含着各种的因素,如:教师、学生、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这些因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既相互对立又促进统一。特别是教师的组织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直接影响着武术教学的整个质量的变化。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掌握武术的技术动作方法,更大限度地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获取理想的整体效益。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从教学教法入手,把握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并与实际情况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都有可能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每个人都应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那么什么是武术教学?我们怎样进行武术教学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次课要解决的问题。

武术教学概念:

武术教学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在对学习效果及时评价的基础上的再指导、再练习,不断提高的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

2、学习效果及时评价

3、再指导、再练习,不断提高 武术教学内容:

武术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学的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

体育实践课教学,由于学生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人体器官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积极参与活动并协调配合,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有时甚至是较大的负荷,并因此而产生身体疲劳,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这一点也是体育实践课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生物学依据。是体育实践课教学所独有的特点。

(二)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

体育实践课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较大,施控因素多。体育教学依据季节、气

候。学生性别、体育基础、身体素质。教学内容、器材设备等因素的不同情况来组织教学,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身体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因此,体育教学组织复杂多变。而其他学科一般在教室进行,教学环境相对封闭,较少干扰,师生身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教学组织较容易。

(三)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

体育实践课教学多采用分组进行,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多是在群体的相互交往中完成的,如球类的技术与战术,田径的接力跑,武术的攻防技术等,即便是个人技术的学习,也离不开相互间的观察、纠正、保护与帮助。至于各种教学比赛,学牛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则更多。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学生所处的角色和地位随时都发生变化,这使群体间相互交往频繁而复杂,有利于培养学生善处人际关系的能力。其他学科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是独立的,学习过程中相互间交往的机会较少。

(四)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有利于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要求学牛在活动过程中立即付诸实践,使学生的行为表现直接受到实践的检验。这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而其他学科的教学,以思想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易表现。

武术教学的特点:

武术教学除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

“尚武”指倡导与参与武术锻炼,以求强身健体,自强不息,培养勇于面对现实的竞争意识。“崇德”指推崇道德修养,诚信正直,谦和忍让,见义勇为,遵守社会公德。武术教学要结合武术的特点及教学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明确习武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虚心好学、苦练不辍的学风,抵制好勇斗狠,恃强凌弱、夸夸其谈等恶习的侵蚀;继承尊师爱生的传统习尚,加强遵纪守 法的道德教育。

二、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的是“三多”问题。一是动作数量多,无论徒手或器械,每一套都有十多个或数十个动作;二是方向路线变化多,往返折叠,左旋右转,路线复杂;三是每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如手、眼、身、步的配合、内与外的协调等。此外,动作之间的前后衔接是否连贯,节奏是否分明等问题,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武术历来讲究“身传口授”,即教师要注重直观的演示,身体力行,多以领做为主,配合语言提示,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较快地掌握动作。

同时,合理地运用各种直观方式组织教学,对于正确地理解动作概念尤其重要。必须依据教学的主要任务,结合学生练习的实际情况,采用正确的示范位置和方向进行完整示范、分解示范、重复示范、重点示范、对比示范,并辅之以语言讲解、提示、多媒体教学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技术要领和完成方法,逐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三、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

攻防技击性是武术的技术风格与特点。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的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特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冷兵器的消失,武术逐步成为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不少技术在动作规格、动作幅度和动作节奏的要求上与技击的原形有所变化,然而就整个套路来讲,仍然是以踢、打、摔、拿、击、刺为主要内容。因此,在套路教学中必须抓住不同拳种、器械的技击特点,对动作进行分析,讲解攻防含意、劲力使用方法、节奏变化差异,强调动作的速度与力度,使学生明确动作的用法,加深对攻防动作的理解。通过对攻防意识的培养,演练时合理处理动、静、起、落、站、立、转、折、缓、快、轻、重的技术要求,掌握不同拳种的技击技巧,充分运用武术攻防格斗规律表现动作的攻防意识,突出各拳种不同的风格特征。

四、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动力和精神

动作规格是根据武术运动不同拳种的特点与风格对动作准确性提出的具体要求。拳种、风格、特点不同,动作规格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动作规格是体现拳种特点与风格的重要内容,是评价教学效果与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以单个动作为例,首先要强调该动作姿势(手型、步型、身型)的准确与工整;其次,应强调该动作方法(手法、步法、腿法。身法)的正确。强调动作的规格,是武术直观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建立正确动力定型的根本保证。

在武术教学中,当学生已弄清动作的往返路线后,教师应进一步强调动作的准确性,要求动作符合规格、“势正招圆”。另外,武术套路运动不是动作的简单重复,它要求演练时用力顺达,力点准确,手、眼、身法、步以及各种

方法协调一致。通过准确有力的外在动作,把内在的意识表现出来。在传统的练功方法中,强调“拳打千遍,其理自见”“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都是体会‘种形兼备”和“内外合一”的演练技巧。

五、重视基本功、基本动作的练习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的任务,尽量做到系统化、多样化;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循序渐进。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步骤应当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同时根据武术技术的特点,教学中不断强化基本功、基本动作练习。

基本功、基本动作是武术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对身体各部位进行专门练习的重要内容,掌握正确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对于学习武术套路、攻防技术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本功、基本动作一般概括为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功、肩功、臂功、腰功,以及平衡、跳跃、跌扑、滚翻等内容。经常进行基本功练习,可以增强各个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必要的弹性,对于增动作质量、减少伤害事故发生和延长运动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本动作是套路运动的基础,任何拳术、器械套路都离不开基本动作。因此,将基本功、基本动作练习贯穿于武术教学的始终,是武术课教学内容安排的特点之一。

套路教学的阶段:

根据人的认识现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和武术套路技术动作的特点,武术技术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进行基本功、基本动作。基本组合和基础套路的教学。基础套路教学一般以拳术为主,要求学生学会动作,明确规格,掌握练习方法,发展专项身体素质,提高身体适应套路教学训练的要求。

第二阶段:主要在巩固第一阶段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教学拳、刀、枪、剑、棍等中级套路及传统项目,要求掌握套路的动作规格和不同套路的技术特点与技术风格,并进一步加强身体认;练,以适应更高的技术要求。

第三阶段: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单练套路的演练技巧和难度动作质量,学习对练套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术特点,形成学生个人技术特长与风格。

武术套路教学步骤:(书上4个步骤)

武术套路是由数十个动作所组成,每个动作都包含着方向路线、架势结构、劲力方法、心志意向、节奏神韵等要素。教学中应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通过一定的步骤使学生逐步掌握动作。套路教学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作的方向路线。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和简介要领,使学生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对于动作姿势可作一般的要求,否则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分散学生对方向路线的注意力,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二步: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完成动作的姿势达到准确与工整。在学生掌握了动作的方向路线之后,教师要按正常的速度进行正确的示范,并组织学生反复练习,不断纠正错误动作,严格要求,强调动作的细节和手型、步型。身型的准确与工整,克服紧张。僵硬、不协调等反应,使正确的动作逐步成型。

第三步: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连贯完整地完成动作。教师要根据套路的节奏进行正确连贯的完整示范,使学生明确动作之间衔接的技巧与方法,并严格地组织练习,强调动作协调、完整统一、用力顺达。

第四步: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武术动作的特点与演练风格。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动作的性质、劲力、风格、节奏的分析,进一步讲解精神、意气与形体动作的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体会“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演练技巧,突出所学项目的特点与技术风格。

第五步:主要任务是通过训练继续巩固与提高。这一步要求教师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将前四个步骤掌握的动作技术进行巩固与提高,使学生在纠正错误动作的同时巩固正确的动力定型。

武术套路教学要求:(书上内容)

(-)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

重视对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传授和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得到较全面的锻炼,还能较快地发展武术运动的专项身体素质,为掌握和提高套路技术水平打下良好基础。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内容较多,可以根据拳术套路的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围绕重点选择相应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由易到难,步步深入。例如选择“腾空飞脚”为教学重点,则可选择前俯压腿、前踢腿、前拍脚、交替摆跳等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作为一般练习,为飞脚 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二)首先传授难度动作或复杂动作

难度动作是指对身体素质和基本功要求较高,必须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动作。复杂动作是指动作的路线、方向变化大,对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的动作。在套路教学中,一般将这类动作确定为重点,最好安排在每次课套路教学之前,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传授。这样既能为套路教学铺平道路,节省教学时间,又能保证学生对难度或复杂动作的多次重复练习和前后动作连接的完整性。

(三)围绕重点动作分节施教

分节教学就是把一套动作划分成若干小节或将套路中某些顺势连贯的组合动作抽取出来进行教学。分节时要注意每一节中的教学重点不要太多,一般1~2个,要围绕重点动作安排准备活动和预备性练习。教一小节告一段落,让学生消化巩固后再进行下一节,做到有教有练,稳步前进。分节时要注意动作的连续性和内在联系,不宜断势。同时,要注意示范位置的变化不宜过多。

(四)突出器械的基本技法教学

器械运动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持械手对器械的支配和身步的配合,发挥出器械的攻防效果和特长,形成其技法特色。因此,不同器械的套路教学,首先要突出传授器械的基本技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器械各部位的名称、规格以及持械的方法,学会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基本用法。例如,初学者在练习剑术时,往往握把太死,不会使腕力,体现不出剑法。因此在学习剑术套路之前,先介绍几个主要剑法,如剪腕花、刺、点等,体会用力顺序和力点,初步掌握后再学习套路,以做到持械方法清晰,身械配合协调,可以更好的体现出该器械的运动特点。

武术套路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与途径,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学条件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应力求做到以任务为目标,以方法为途径,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来保证任务的完成。武术套路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法、完整与分解教学法、语言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练习法、比赛法等方法。

一、直观教学法

(一)动作示范

动作示范是直观教学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以准确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通过直观了解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正确的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来获得正确的动作全貌,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为了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观察示范的动作,突出示范的目的,取得更好的效果,示范动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示范位置的选择

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以全体学生便于全面观察为主要依据。一般有三角形顶点示范(教师站在学生横队的等边三角形顶点)、中心示范(教师站在学生队伍的中间)、斜前方示范(教师站在学生学习套路前进方向的庄或右前方)。

2.示范面的运用

正确地使用示范面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会动作,掌握要领。一般情况下,凡是身体侧向行进的动作,可做镜面示范;凡是身体正向行进的动作,可做侧面示范;不能做镜面与侧面示范的动作,可做斜面示范;比较复杂繁难的动作,可做多面示范。另外,还可以将动作进行分解或重点进行示范。3,领做示范

学习新动作要求教师采用领做示范。领做示范时,教师应注意示范的位置与示范的速度。

领做示范时教师应根据套路的运动方向来选择位置,一般位于学生的左、右前方或正前方,要使学生尽可能看到教师领做,以便进行模仿,掌握动作的运动路线、方法与姿势。当运动方向改变时,教师应更换位置。

领做的速度,通常在开始学习时要慢速进行,以利于学生进行模仿,随着对动作的逐渐熟练,逐步过渡到正常领做。

4.示范与讲解结合运用

动作示范是作用于视觉器官的直观教学方式,易于收到感知动作形象的效果。生动形象地讲解则是通过语言作

用于听觉器官的直观方式,可准确地揭示动作的内在联系。示范与讲解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模仿动作,而且可以通过语言刺激,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动作要领,体脑并用,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情况下,对水平比较低的学生以示范为主,以讲解为辅;对水平较高的学生以讲解为主。学习新动作时,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水平等情况来采用示范与讲解结合。

(二)多媒体教学

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武术套路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以交互方式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重媒体信息,经过计算机设备的获取、操作、编辑、存储等综合处理后,以单独或合成的形态表现出来的技术和方法。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训练的手段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能充分显示动作的结构、过程、关键、要领与细节,特别是对结构复杂、腾空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能提供生动、形象的直观方式,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动作要领,领会单个动作至全套动作的演练风格。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对于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媒体教学将以多种媒体的表现形式、有效的交互能力、灵活多变等特点在武术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完整与分解教学法

武术套路是由单个动作组成的,每个动作难易程度不一,所以武术教学常用完整与分解的教学方法。

(-)完整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了解单个动作的全貌,形成完整的概念,因而它是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缺点是遇到比较复杂或难度大的动作时,学生不易正确地掌握动作细节,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因此,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运用完整教学法:

1.动作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2.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进行教学时。

(二)分解教学法

是将完整的单个动作合理地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便于学生掌握动作细节,更好更快地达到动作要求。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分解教学法: 1.结构和方向路线较复杂繁难的动作。2.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

3.富于顿挫、节奏感变化较强的动作。

注意:分解教学法不宜将动作分解得过碎,教学中应尽快地过渡到完整动作,以免影响动作的完整性。一般可以采用完整一分解一一再完整的原则,把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分解教学掌握动作的细节,通过完整教学了解动作的全貌,通过分解与完整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从学会单个动作到学会整个套路技术。

三、语言法

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讲解、启发和提示,能使学生明确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因此,对于正确理解动作、加速掌握技术要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讲解

讲解是语言法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并且注意讲解的时机与效果。1.讲解的内容

教学中一般需要讲解的内容有:

(1)讲解动作的规格与要求

动作的规格与要求,是武术科学化、规格化的关键,通过讲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动作的规格与要求,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技术动作的质量,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2)讲解动作的基本规律

讲解武术套路运动的基本规律不仅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更好地掌握技术,而且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如武术动作技法的基本规律、呼吸与动作配合的基本规律、套路运动的节奏规律等。

(3)讲解动作易犯的错误

讲解动作易犯的错误与纠正方法,可以提示学生防止发生此类错误,即使在独自练中 出现了错误,也可以很快地意识到并采取一定的办法予以纠正。

(4)讲解动作的关键环节

动作的关键环节决定着能否尽快学会与正确掌握该动作。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动作,抓住关键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

(5)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

攻防含义是武术的主要特征,是套路运动存在的主要依据,正确地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与掌握动作,使意识更清晰,动作更逼真。2.讲解的方法

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形象化讲解

即将武术动作的形态比喻成自然界常见的某种现象。比喻必须形象、贴切,有利于学生发生联想。

(2)术语化讲解

术语是指武术的专门用语,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常用术语进行讲解不仅有利于规范化的要求,而且可以减少讲解时间,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3)口诀化讲解

口诀化讲解是指将武术的某个动作进行高度概括,总结成言简意明并有一定格律韵味的词句。口诀化讲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动作的理解与掌握。”

(4)单字化讲解

单字化讲解是指对武术动作的某个环节或关键进行提炼、归纳、总结成一个字进行提示,或以若干个单字提示动作的若干个环节。它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

(二)口令的运用

口令是组织学生、指挥学生的重要手段。在武术教学中,长拳的口令一般是声音洪亮,短促有力;太极拳的口令则较柔和、缓慢。根据教学的需要可运用不同的口令。1.常用口令

这种口令是一个动作一个呼号,如《初级长拳第一路》每段八个动作,口令的呼号是:10,20,30,40„„(口令1为第一动、,l后面的O为休止号),即口令不要 拉长,节拍基本相等。

2.间有分解动作的口令

如在动作口令中间,第三个动作需要分成四个小节,这种口令的呼号就变成:10,20,到第三个动作时,应呼成,gu,ap,gu(圈内的呼号是分节动作口令)。3.提示性的口令

一种是先提示再喊口令:提示的内容一般是动作名称,如《初级长拳第一路》中“马步双劈拳一一一一10”“拗弓步冲拳一一一一20”,前面的动作名称是预令,后面的呼号是动今,预令应有拖音。另一种是先喊口令再提示:提示的内容一般是动作要求或容易出现的错误,如《初级长拳第一路》中弓步冲拳接弹腿冲拳动作“10一一一一(弓步)后腿蹬直”“2O---一(弹腿)力达脚尖”,前面的呼号是动令,后面为提示内容。4综合性口令

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在指挥学生练习时,可综合运用各种口令。如果需要培养学生动作规格时,用常用口令;培养学生动作节奏感时,用快慢相间的节拍呼令;帮助学生熟练动作或提示动作方向、速度时,可运用提示性口令。还可以只提示,不呼口令,如走、快、停、转、跳等。

四、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动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应及时地发现错误并提出纠正错误的办法。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和协调性差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耐心地采用分解动作。慢速示范、多领做等方法进

行纠正。

(二)由于肌肉本体感觉差不能控制动作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强调规格与要求,用站桩式的练习、助力与阻力和定向直观法来帮助纠正。

(三)由于身体素质差而不能完成动作时,教师不能因急躁而挫伤学生的学习情绪,应采用相应的措施,如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逐步地完成动作。

(四)由于心理原因而做不好动作时,教师应做好思想工作,并采用一定的保护与帮助,逐步加大难度,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逐步克服动作中的错误。

(五)由于不理解动作性质和作用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根据动作的性质,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来诱导与启发,帮助纠正。

纠正错误的动作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共性错误,组织学生集体会诊,启发学生分析错误的因果关系,以点带面地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练习法

在教学中,采用练习法可以迅速、正确地掌握动作。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法,通过学生亲身实践,逐步消除错误动作,巩固提高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对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武术教学常用的练习法有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和综合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是指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将单个动作、组合动作、分段动作、整套动作重复练习的方法。重复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练习时要向学生提出具体而切合实际的要求,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的不同阶段以及动作的难易程度,科学地安排练习的次数、强度和间隔的时间,要注意及时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

(二)变换练习法

变换练习法是指在变换的条件下进行的练习方法。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变换运动负荷、环境、场地、器材等,如放慢动作速度、降低运动负荷,或者采用相应的辅助练习等。变换练习应选择安排好变换的条件和运动负荷。在动作学习、改进和提高技术时,对变换的内容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练习效果符合教学的要求。

《三)综合练习法

综合练习法是指综合运用某些练习法的特点而组成的练习方法。应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注意使练习手段、练习量和强度、练习间隙及练习程序的安排,符合教学要求。综合练习没有固定的练习形式,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掌握、巩固技术动作和提高身体素质,均有较好的作用。

练习法常用以下组织练习的形式来实施,一般采用个人练习、分组练习和集体练习。

个人练习

个人练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演练能力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因人施教和纠正个别错误,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独立体会刚学过的教学内容的能力。在进行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套路练习时,也可以采用个人轮流练习法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分组练习

分组练习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提出具体要求,由教师或学生骨干组织练习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节省时间,保证练习数量与质量,提高运动负荷,使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教师应统揽全局,抓住共性,督促各级完成练习任务。

集体统习

集体练习是在教师的统一组织下,指挥学生统一进行练习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地进行示范与讲解。集体练习要求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有令则行,无令则止。集体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提出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练习形式进行教学,使课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六、比赛法

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任务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出教学比赛的标准与要求,采用个人比赛、分组集体比赛、分组推选代表比赛等形式。这种教学比赛,可由教师评分,或者学生评分与教师评分相结合来评定成绩。学生在这种具有“竞争”因素、心理紧张的情况下去完成动作,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机体的机能,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套路的演练水平和比赛的适应能力。

教师教学中应具备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武术套路的教学中,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运动负荷的安排和学生的组织等都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课中发挥主导作用。1.组织学生的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组织好学生是完成好教学任务的首要条件。组织学生练习一般采用三种形式,即集体练习、分组练习与个人练习。在一次完整的教学课中,根据教学内容与任务需要,应把这三种组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新授课的组织一般采用集体教学与个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复习课的组织一般采用集体练习纠正动作错误与分组练习巩固提高相结合的方法。2.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

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之一。在一次教学课中,一般安排两个主要教材,其他的教学内容应为这两个主教材服务,这样不仅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有利于主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一次教学课中,武术基本功与基本动作的练习一般占课时的三分之一,新授内容占三分之一,复习内容的巩固提高占三分之一。而且基本功内容力求为主要教材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打下基础。3.区别对待的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的年龄、性别、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等方面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在武术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在一次课中主要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技术指导纠错的方式方法、运动负荷的不同要求、武术拳种的不同风格特点等,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行区别对待。4.贯彻套路教学基本特点的能力

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在长期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对于指导教师组织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抓住这些基本特点,认真贯彻、分步实施。尤其是武术的攻防含义的教学,对于学生尽快地掌握动作要领,懂其法、明其理,提高武术技术技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5.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鼓励这种热情,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使之始终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练习之中,力求避免课堂枯燥、沉闷的现象。在武术教学课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语言诱导、竞赛评比、表演示范、分析评议等手段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6.课堂上的应变能力

在教学中,课堂的内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应变能力,如外部环境的干扰、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运动负荷的调控、各种伤害事故的及时处理等等。

制定武术教案

教案是教师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学期教学进度,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一堂课设计的教学方案。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教案的撰写

武术套路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练习时间与次数等方面,这些内容的表达概括起来大致有表格与文字两种形式,一般采用表格式较多。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编写教案,都应力求简明扼要,做到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教材符合实际,教学重点突出,课的组织严密,教学方法科学,运动负荷、练习密度适当,场地布置、安全措施落实。

(-)制定课的内容与任务

制定课的内容与任务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是选择组织教法和安排运动负荷的依据。课的内容与任务要贯穿在整个教学中。因此,在制定课的内容与任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从实际出发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让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完成,对于部分基础好或较差的学生要注意区别对待,提出不同的要求。

2.课的内容、任务要明确具体

在制定教案时,课的内容、任务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要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突出教学的重点。由于每次课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课的任务不能过多,要求不能太高,要有的放矢。特别要注意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运用,力求让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教学要求。

(二)教案各部分的撰写

根据课的内容与任务,在教案中对各部分的练习形式、组织安排、教学手段、练习时间和次数、运动负荷预计、场地器械等,都要作出周密的安排。1.开始部分

在开始上课时,一般应由班长(或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报告人数、记录考勤、师生问好、行抱拳礼,然后宣布上课,并由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与任务,提出上课的要求。2.准备部分

课的准备部分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进行身体各部位练习,为进入基本部分做好思想与身体方面的准备。准备部分中常用活动内容可以只写动作名称、学生的组织形式,而新出现的教学内容或比较复杂的教材,则应写出教法、要领与要求。3.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教学课的主要部分。教材内容的名称、要领,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步骤,易犯错误反纠正办法,练习次数、时间,以及学生的组织形式,练习方法等都要求以文字与图示详细说明。在编写基本部分教案时,应注意把教学与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结合起来,把重点。难点与保护帮助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结合起来,充分贯彻武术套路教学的原则与特点,使整个课堂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

4.结束部分

初中武术套路教学 篇3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的方法将英语和武术的内在联系起来,进行关于如何借用英语来提高少儿武术套路教学质量的相关理论研究。包括英语和少儿武术的内在结合阐述、结合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旨在通过研究得出理论方法来指导武术套路教学实践。

关键词 少儿武术 英语 教学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的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使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武术。目前,国家对武术教学的模式改革日渐重视。有更多的习武者或学者开始着手于新模式的研究,但大部分的研究还只是在武术基本理论方面。本研究以创新的思想将英语和少儿武术套路教学联系起来,将英语用于少儿武术套路的教学过程中,以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且使学生了解更多相关武术的英语词汇,为将来向世界传播武术做准备。

一、英语与武术套路的联系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什么?“语言是工具、手段,人们利用它来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斯大林)。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凡具有这种工具特点都是语言,如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是语言。英语作为一门国际上通用的官方语言,显得尤为重要。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础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式的传统体育,是中国人独特的身体运动语言,两者有本质的理论联系。

在当代,武术作为代表中国的一张名片,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的喜欢。可是很多的武术练习者和传授者却因为语言问题而影响沟通,因此在青少年的武术教学中融入英语就显得尤为迫切。在武术教学中进行武术英语的教授,使学生在真实情景的环境下更快记住武术术语。

二、将英语融入少儿武术套路教学中的优越性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实物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具,它能创造生动形象的情景,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应该认识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薄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不喜欢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训练。但是他们模仿力、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又有很强的表现欲和创造力。若一味机械地教他们练习武术套路中的动作,学生们会觉的枯燥、乏味。而在英语的而学习中,要想让孩子主动积极的学习英语,就要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这不仅能让孩子的英语成绩提升,更能让孩子终身受益!因此,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英语渗透到武术套路的教学中,这使学生们对武术和英语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在武术套路教学中采用英语专有词汇的教授,让学生置身语境,寓教于乐。

在武术英语术语与武术套路教学实际运用时可以根据武术套路的整体风格来选择相关的词汇。武术英语术语要与学生们所学的和正在学的武术套路的动作名称相配合,保持一致性。武术套路动作可以选用一些长拳,像长拳中的基本手法、步法、腿法和一些动作组合。能使练习者更容易融人情境。能起到调动教学时的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共鸣的效果。使英语的术语与武术的动作融为一体。武术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攻防技击性。武术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节奏是武术的风格特征,在武术教学中可以根据这上特征选用的合适的词汇配合技击方法,使之巧妙地结合起来并诱导学生在习武的同时记住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题材、词汇。

三、武术英语术语和武术套路相结合教授应该遵守的原则

(一)正确性原则

武术英语术语的词汇应从武术专有名词的字典中而来,有效的结合武术套路教学,词从动作中而生,通过真实的环境让学生更快、更准确掌握英语的术语,并将所学的词汇再通过语言回到动作中。因此,教学过程中一定保证词汇的正确性、准确性。

(二)实用性、选择性原则

武术英语术语的词汇应配合武术套路的教学,要以学生们已学的和正在学的动作为依据,不要脱离现实。教学过程中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接受知识的能力出发,才能激发他们学习武术英语专有词汇的兴趣。根据学生所的动作,从中挑选出一些相关词汇,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授武术套路的相关的词汇,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能在日后的交流中使用英语的能力。

(三)连续、持久性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的心态对待,对待在武术套路教学中增加一些武术英语专有词汇的教学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从一个单词对应一个手型、步型开始,逐渐到一组动作对应一个词组或短句,循序渐进的、持续不断的将英语武术词汇一点点的渗透到青少年武术套路训练中,使两者之间有效衔接和结合,对于教学来说应是有力的帮助。

四、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武术锻炼的队伍中来。为了武术能更有效地传授给人们,为了武术这个非奥运项目尽快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的发展,中华武术文化要适应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需要充分发扬其内在的精神活力,大力吸收西方的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寻找在新时期的发展模式,使之适应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要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将武术以独特的形式和面貌,可持续性的发展下去来振兴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

参考文献:

[1] 张久美.音乐融入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作用[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8(1):78-80.

初中武术套路教学 篇4

一、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手教材剖析比较

1、学习与掌握难度比较

武术套路包含相互连接的固定攻防动作。攻防动作指的是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的力度、姿势和轨道等三种元素在空间和时间的范畴中通过融合而产生的整体客观反映式, 具有很强的技击技巧性。武术套路从分类上来说, 有传统套路、现代新编武术初级入门套路、现代竞技套路。高校体育教学一般选用第二种武术套路。由于武术套路具有动作路线变化复杂和动作很多的特征, 例如, 在简单的初级拳之中就含有三十几种动作, 除了规范的动作之外, 还重视动作的劲力、节奏和速度之间的协调。在做武术动作的过程中, 应该贯彻“精神气力功、手眼身法步”这八法结合的思想, 提高动作之间的协调性。在学习新的武术套路的时候, 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困难, 尤其是入门很难。武术套路的技术动作有一定复杂性, 动作的路线较难记忆。因而对于学习武术套路来说, 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基本功, 如果没有扎实的能力, 在学习武术套路的过程中会带来很大的困难,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遏止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其次是枯燥性。古人云“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 “要练武, 得吃苦”, 是很有道理的。学习武术套路必须有吃苦的精神与坚强的意志。从学习过程上来看, 学习起来很枯燥。由于武术套路具有空泛性的特征,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教师着重于重点套路的教学, 忽视了对动作内涵和动作运用的讲解。因此, 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领会到动作的深刻含义, 只是进行简单的模仿, 不仅在学习的时候一知半解, 最终还会失去攻防的本义。武术套路的动作过于强调标准化和规范化, 而很少提到套路的技击性, 丧失了攻防的核心意义, 最终将武术教学变成了单一的“武术操”。

武术散手主要由摔、打、踢等技术组成, 主要形式为双方格斗。无论摔法、腿法、拳法, 都使用单招的形式进行呈现, 因为单招技术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和动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需具备良好的基本功也能够掌握。散手动作具有容易记忆的特征, 使学生能够“一学就掌握, 一听就记住, 一看就想学”。一般来说, 大学生在学习武术散手几个月之后, 就能够基本掌握基本的技术, 如直、摆、勾三种拳法, 正蹬腿、侧踹腿、侧鞭腿三种腿法, 接腿涮摔和抱腿前顶摔等基本的防守和进攻的技术, 同时能够进行一对一的练习。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武术散手所具有的实效性特征, 相对于武术套路学习, 减少了困难性, 增加了乐趣。

2、武术散手技击性突出

武术套路中具有大量的重复性动作, 同时, 很少有跳跃动作。在动作连接的角度上, 套路的主要形式有:下肢不变的同时上肢变化、上肢不变的同时下肢变化、上下肢同步变化等。在整个武术套路中应该重视动静疾徐、刚柔虚实、攻守进退, 着重于弧线运动和直线运动在变化的过程中, 通过瞬间停顿获得的作用力转换和变向运动相一致。这些特点对招式的技击性产生了冲淡效果, 加之学习过程中对动作的标准化和规格化需求, 学生很难对套路进行掌握, 最终失去了学习武术兴趣。通过调查显示, 很多女学生都担忧生理是否能够负荷, 并且在长期的下肢活动和静力练习下, 会使骨盆出现扩张等生理反应, 也是导致女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

武术散手由传统武术一脉相承, 变化中对套路进行了淡化, 更突出于技击性, 强调于应用性。散手的每一个招式之中, 攻防技击都具有直观性的特征, 并且能够实现相互对应。例如在直拳攻防的过程中, 直拳进攻讲究将上盘和中盘作为打击点, 有明确的打击部位, 防守方法主要包含拍压、拍挡、后闪、潜闪等方法。再例如侧鞭腿攻守的练习, 进攻的时候应该将头部、大腿和躯干等侧面作为打击点, 使用外抄、提膝、腾挪、外挂等方式进行防守。在组合进攻的过程中, 一般是通过两个到四个单招组成, 便于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 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手在教学过程上的对比

1、教学形式对比

近些年来, 我校在武术套路课程中使用由基本功到技术再到套路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势都符合专业训练的需求, 要求较为严格, 显然如此要求大学生学习武术是不可行的。如此一来, 学生只能单纯地接受, 被动学习, 很难发挥学生学习武术的主动性。教师在教授武术散手课程的时候, 转变了以往从基本功到技术再到套路的教学方式, 重视学生进行主动探求的能力, 很多动作和技术都需要相互协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学生应该进行积极的思考, 自主寻求解决困难的方式, 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进行攻守练习的同时, 使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增强, 融洽课堂气氛。

2、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比

武术散手和武术套路在教学方法之中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 例如, 针对基础动作, 进行了个人联系、分组练习和集体学习。二者的不同之处是, 教授武术散手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一对一的防守和进攻的练习。学生应该通过进行打击练习使出拳和发腿速度和力量得到提高, 同时提高抗击打能力;在对散手技术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以后, 可是使用实战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进行实战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该传授应战的交手规律和相关技巧, 提高实战训练的水平。武术散手的教学具有很多的方式, 在防守方法上来说, 即使是相同的进攻动作, 也具有不同的防守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讲授法进行武术教学, 还可以使用讨论法和发现问题法等进行武术教学,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有效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与记忆。和武术套路的教学手段相比, 武术散手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教授武术散手的时候, 可以使用活动手靶和拳击手套, 教师在讲授腿法教学的时候, 可以练习脚靶;在条件实战的过程中, 可以运动护胸和护头等;在完全实战的过程中, 有专门的擂台设备。上述的教学手段则不会出现在武术套路的教学中。

三、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手在教学效果上的对比

1、生理机能方面

学生通过武术散手和武术套路的训练和学习, 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力、灵敏、力量、柔韧等, 有助于学生心智的成熟, 贯彻全面锻炼学生的教学理念。通过长期的坚持训练和学习, 可以获得壮体魄、强筋骨的效果。这是它们武术学习的的基础点与出发点。

2、技能形成方面

武术散手的运动形式是进行双方互相对抗, 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抓住合适的进攻时机, 在防守的构成中一定要到位, 并做出及时的反击, 使条件反射能够正确、熟练。根据不同的临场情况和对手, 使学生的应变的能力得到提高, 有助于抗击打和击打能力的提高, 这也提高了克敌制胜和防身自卫的水平, 针对大学生学习武术套路的特征, 不断向上述的学习目标努力。

3、品德教育方面

在教授武术散手的过程中, 从学习基本动作、练习基本技术、全面实战和条件实战的过程中, 能够考验和锻炼学生的品质和意志。例如在初学散手的时候, 学生应该承受拉韧带的疼痛;在练习攻防的过程中, 应该能够承受被击打和击打的痛苦;训练强度加大时, 要忍受过度疲劳带来的痛苦;在实战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克服冒失、胆怯、犹豫等心理反应和心理作用。武术散手的持久性学习, 能够提高学生不怕累、勇敢、顽强、坚毅、不怕苦的精神, 最终产生乐观积极、成熟果敢的思想品质。而武术套路的学习则很难达到上述效果。

四、小结

从学习难度上来看, 武术散手更容易学习、理解与掌握, 动作名称便于记忆, 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入门学习, 而在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 学生始终能够保持攻守技击的状态, 确保学习兴趣的浓厚。从学习效果上来看, 武术散手的效果更为显著, 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击打和抗击打能力, 获得防身自卫与克敌制胜的生存技能, 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勇敢、坚毅、顽强、不怕累、不怕苦以及敢于拼搏等思想品质, 益处明显。而武术套路的教学难以企及, 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研究与改进。

摘要:近年来, 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 武术套路教学的影响有明显下降趋势, 而武术散手教学的影响不断扩大。本文针对这一现象, 对这两种武术类型从教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比较与阐述。

关键词:高校,武术套路,武术散手,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青山:《论武术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4) :153-154。

[2]邱丕相、杨建营:《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体育学刊》, 2007, (7) :11。

[3]赵国庆、李早英、贾海茹等:《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实行“格斗文化”教育的培养模式》, 武汉体院学院学报, 2007, (6) :16-17。

[4]缪柯:《刍议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搏击武术科学》, 2007, (12) :6。

[5]席连正、李文凤:《武术散手课教学新探》, 《搏击武术科学》, 2010, (6) :18。

初中武术套路教学 篇5

外军学员中国武术专业套路教学改革的思考

根据学院“全面推进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以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为主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扎实推进学院教学训练和科研学术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外训教学武术套路课程的特点,针对外军留学生的.任职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以改革武术套路教学训练及考评方法为牵引,积极探索武术教学训练的新思路、新内容和新方法.

作 者:朱琳 ZHULin  作者单位:军事体育进修学院,特种技能训练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00 刊 名: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28(4) 分类号:G852 关键词:外训队   中国武术   套路教学   改革  

普通高校武术套路教学的探讨 篇6

摘 要 笔者针对普通高校武术套路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高校武术套路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 武术教学 探讨

在普通高校中,武术选修课是一门非常热门的课程。但往往经过几节课学习后,学生就兴趣减退,学习积极性下降。更有甚者出现厌学情绪。笔者探究其原因,发现好些学生都是凭对武术的一知半解或者一时兴趣选了它。根本不了解武术的内涵。但武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系列现象,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武术教学普遍存在的情况

武术是一项系统性、延伸性很强的体育项目,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功底,特别是武术套路的学习。它对于柔韧、协调、力量等各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中、小学应该是开展武术套路教学的重要阵地,是普及全民健身的基础和战略重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好些中小学都忽略了这点,所以好些普通高校大学生对武术的理解脱节,就拘泥于传统的想当然。再加上一些客观原因的影响,严重影响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的开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基础功太差,不适应组织教学。武术项目如果从小练起,有利于在身体素质方面打基础,少儿阶段发展柔韧的最佳时期,可塑性强。大多数高校学生都错过了这个阶段,现在再想提高柔韧性难度很大,而且还比较容易受伤。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并未参加过正规、系统的武术学习,达不到武术基本技术及发展武术必需的身体素质。武术虽被列为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教材,但是真正按照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学校却很少,因而造成了中小学武术教学的空白,大学的武术教学加大了跨度,增加了难度。在学生眼里教师的示范动作看起来就是神往,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现懒散、厌学情绪。

(二)学生认识浅薄,对武术的错误理解。武术本身本来就经历从民间文化向现代科学演变的过程。而大学生仅通过由武术有关的武功片等的了解,对武术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容易形成武术就是舞刀弄剑,武术就是打人,更有少数学生把武术直接生硬地与“飞天遁地”连接起来,认为练武术要有所成,就能够飞檐走壁,就能够刀枪不入。还有的学生将现在的武术教师等同于古代的拳师,讲门派、分类别,片面追求搏击所带来的快感,把武术的套路运动和搏击运动混为一谈。这些不好影响严重阻碍了武术在学校的顺利发展。

(三)高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师也缺乏教学热情

由于武术在我国现行的《体育教学大纲》中不占重要位置,而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与其它体育项目相比偏少,而且又并非达标体育项目,高校往往忽略对武术教学方面的经费投入,这与高等教育的属性是完全不相称的。体育场地、器材和经费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必要的基本设施,就无法保证学校体育任务的完成。

二、解决高校武术教学困难的基本途径

(一)开展武术套路文化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

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武术文化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用科学的世界观来看待武术,抛弃那些虚幻不切实际的观点,将武术落到实处,武术教师不仅要传授武术的技艺、技巧斗训练方法,而且还应该将科学的武术理论知识、武术的发展历史、武术的作用价值等文化学习内容教给学生,促使学生认清武术的本质。

在武术理论学习中,犹为重要的是,要进行“武德”教育,树立良好的习武风尚,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习武是为了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活跃课余文化生活,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而决非为了打架斗殴、争强好胜。此外,还应提倡现代的新型师徒关系,发扬尊师重教,敬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反对封建宗派观念和搞哥儿们义气的旧习。

(二)武术套路整合教学方法

武术套路技术,属演练性技术。它是以武术的基本技术要素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虚实、刚柔疾缓的变化规律为依据。构成套路运动形式所表现出的具有竞技、健身、表演性质的徒手和器械的操作技术。武术套路的操作技术是学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武术运动规律的操作活动方式,它包括技术要素、动作技术,组合技术、分段技术和整套技术,各项技术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动作整合是武术套路教学步骤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根据套路内容把套路练习进行重新整合。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把较难的动作进行简化和拆分,把整个套路动作分解成一招一式的单个动作,通过对单个动作的示范演练,强调动作的规格、步法、步型,体会动作的攻防含义。在大多数学生掌握单个动作的基础上,再要求精确的掌握套路技术各动作间的动态联系。通过组合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动作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各类动作的质量,改善动作技术之间相互衔接的协调能力,逐渐向完整套路过渡。

(三)抓好武术套路的编排和创新工作

武术的内容很多,那些难度大,要求高的武术套路由于大多数学生基础功差而不能接受和掌握。武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这一问题,加强武术套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武术教材应具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特点,以不同的学习对象为主体,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有所侧重,教材应给学习者提供学习、练习、参与竞赛、组织各种武术活动的方法。

(四)重视武术教学,提高武术教学师资力量

场地器材条件是影响普通高校武术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很多高校武术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很少有运动队的高校训练在室内进行外,许多学校几乎没有专门的场馆进行教学、训练。尽管室外可以进行武术教学。从长远来看,各校应该加大场馆设施的建设力度,只有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才能保障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师资力量是开展武术教学的有力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在于教师,由于武术技术教学以领做为主,注意示范、注重直观,而且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充足和精神饱满,因此武术教师的示范动作是相当重要的。

三、高校武术教学对传承民族精神有重要意义

浅淡武术套路教学步骤方法与要求 篇7

武术套路的教学与田径、球类等其它项目比较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它不但包含攻守进退, 动静疾徐的动作训练, 更重要一点它含有技击内容, 有攻防含义, 其动作空间、动作时间和动作结构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影响着套路教学的难易程度, 故而有意识地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突出武术套路的教学要求, 是非常必要的。

2.武术套路的教学步骤

一个完整的武术套路一般由数十个动作组成, 包括动作的结构架式、劲力特点、停歇顿挫、方向路线等要点, 要使学生短时间、高质量的学会全套动作, 就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步骤去掌握。

2.1建立初步运动表象 (泛化价段)

表象, 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再现。武术动作表象是指对已经学过的武术动作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 在武术训练过程中, 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正确清晰的动作表象是形成武术技能的首要环节。而武术套路的训练包含“手、眼、身、法、步”及方向路线等内容, 包含动作数量多, 方向变化复杂, 另外还有劲力、节奏要求, 所以, 要求教师首先将每个动作要完整准确的示范给学生, 并做适当的讲解, 同时注意应以示范为主, 帮助学生尽快建立动作表象, 使学生对武术套路的“手、眼、身、法、步”形成初步概念, 建立动作表象的过程其实就是运动技能学习的泛化价段。

2.2强化、加深运动表象 (分化价段)

学生建立动作表象后, 往往表现为动作呆板, 不协调, 控制力不强, 动作准确性低, 动作完成质量低, 针对以上问题, 在套路教学的分化价段, 教师在示范领做时速度应当加快, 使学生多种知觉参与其中, 对动作的时、空间、速度、节奏等加强体会, 另外讲解动作要领时应突出动作要点, 采用分节、分段等分解练习法, “拳打千遍其义自现”反复练习加强肌肉本体感觉, 增强控制力。

2.3动力定型和高度自动化价段

当学生对整个武术套路大体掌握以后, 教师应把主要精力兼顾劲力、节奏、精神、眼法、手法等, 反复练习使其本体感觉性运动条件反射加强, 进而达到自动化程度, 主要表现为动作流畅, 规范清楚、劲力顺达、节奏分明,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精神与动作, 呼吸之间配合, 结合拳的特点及自身性格特点, 逐步达到形神兼备, 这一阶段主要采取系统的整体的观点让学生在整套练习中体验自我知觉, 加强语言指导,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3.武术套路的教学要求

3.1重视基本功, 基本动作教学

重视对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传授和练习, 不仅能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做到较全面的锻炼, 还能较快地发展武术运动的专项身体素质为掌握和提高套路技术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3.2难度动作和复杂动作放在前面, 有意识的加强练习, 学生在精力充沛的时候, 精力集中, 接受较快, 根据这一生理特点, 我们将难杂动作放在前面练习, 不但可以更好的掌握难杂动作, 还节省教学时间, 另外对于难杂动作我们可以分解动作, 运用反复练习强化训练。

4.结论

综上所述, 教学步骤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 根据动作技术掌握的阶段来确定, 在建立动作表象的基础上, 经过泛化, 达到动作自动化阶段, 合理安排, 节省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分别从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三个方面对武术套路教学进行分析, 认为教学步骤应建立在武术运动表象的基础上, 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合理安排教法与要求, 节省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动作表象,泛化,分化,自动化,节省时间,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李成银.中国武术研究[M].银河出版社.2003.

[3]王俊法.用矛盾对比法尝试武术运动节奏教学[J].体育教学, 2003, (5) .

攻防技击回归武术套路教学的探讨 篇8

1 攻防技击回归武术套路教学的现状分析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是武术的整套练习形式[1]。武术来源于技击,但是当今的武术套路教学中,却已经找不到技击的影子了。其实,学校体育教学中,由于武术套路学习枯燥单调并且内容空洞,使得很多学生喜欢武术但是却不喜欢武术课。

目前全国各级学校也开设了武术课,尤其是高校以及中学的开设较为突出。其主要教学包括初级长拳、初级剑术,还有初级刀术、初级棍术,另外不少的学校还开设24式太极拳。而学生对健养身心的太极拳兴趣较浓,而对长拳类项目、器械项目基本上没有兴趣。究其原因,不少学生觉得长拳等武术套路缺乏实用性,更多是好看不实用的花架子。况且内容枯燥,动作复杂,还不易练习,这样的学习自然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武术是中华民族凝聚了民族智慧、包涵了深厚文化底蕴的一项传统项目,套路是武术中重要的一种运动形式,其意义在于继承、发展、传播武术。但目前武术套路学习存在的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分离的趋势,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作为武术本质特征的攻防技击没有能够很好地向体育学习转化;与此同时,目前用于体育教学所教授的武术套路其所融入的实用性以及有效性也非常有限,这些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而,武术套路渐渐成了中看不实用的花架子,学生对其学习的热情自然会降低,这很不利于武术运动的发展。

2 攻防技击如何回归武术套路教学

武术套路要加强基本动作的学习[2]。有句话说得好“不学武艺,那是不要性命的呆子”。从中可以看出,技击是武术的精髓,学习武术就是为了要掌握技击,在攻防搏斗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其实,每一个武术动作是武术套路的一个基本单位,武术套路是多个基本单位系统化的组织。武术以攻防为基础,进退、虚实、闪展、腾挪等一系列的动作体现了武术的程式化、灵活多变。

武术的精髓就是其有效的攻防技击。其实,正由于武术的攻防技击性特点,人们在武术套路练习中,才能增强体质并且能够掌握一些实用的、有效的格斗技能。武术包括搏击运动以及武术套路两种基本形式,搏击运动包括推手、散手和摔跤等项目,这些项目有着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然而,套路运动是武术特殊的形式,许多动作虽然其技击规格、运动幅度与原形动作有一定程度改变,但其动作方法还是拥有技击的特性。由此可以看出,武术离不开技击,如果想发展武术套路,那么其技击性就不容忽视。技击和武术套路是不可分割、相互统一的。从竞技武术套路自身来看,技击内涵在技术体系内部更觉明显,这充分展现文化特色将逐渐占据上风的趋势。“难度”和“规范”将不再是武术学习的重点[3]。武术这一特点决定了套路练习和技击对抗性练习是主要两部分,它们是平等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首先,武术套路的艺术表演性要与技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武术的两种运动形式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套路是武术攻防技术的一种艺术化的演练,对抗性练习是武术攻防技术的有效应用。套路练习中艺术化的动作虽然没有直接进行攻防技击的特性,但是艺术化的动作可以提高武术套路的表现性和感染力。这样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艺术化的动作把各种攻防技击动作进行有机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武术攻防技击动作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以及感染力。因此教师在创编套路时,应该运用概括、抽象的手法,使套路动作变得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攻防技击动作的具体可感性和武术套路的概括性能够统一起来。这就使武术客观形象和表演艺术想象能够进行完美有效结合。

艺术的目的在于展现现实,艺术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从几千年来武术套路发展历程来看,技为艺用、淡击重艺、轻形而重神这些一直都是武术套路的发展趋势。在不同的套路发展时期,击、艺各占的比重和武术套路艺术化的境界会有所不同。

中国武术文化思想包括了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等部分,攻防技击武术套路的本质决定着武术套路应该突出表现技击内涵,通过学生的机智灵活、闪展腾挪等步法,加上所谓的“一撒通身皆是手”的身法,再配合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为主要特点的整体劲力以及最后依靠勇敢无畏、无坚不摧的气势就可以突出体现武术套路的“阳刚美”。将武术套路的本质很好地融合到学生的武术套路之中进行创编是武术套路创编的根本立足点。

教师应该注重创编出具有学习难度的技术动作和套路来适应不同情况的学生。毕竟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身体素质以及理解领悟能力是不一样的。只有注重了武术套路学习的多样性,才能真正使攻防技击回归到武术套路的教学中。

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应该注重学生在实战练习中对于武术套路的应用,切不可在实战中为了取胜,采取偏离武术套路的动作的使用。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对武术套路使用的连贯性是攻防技击回归武术套路教学成功的保障。确实做到学生的“学”和“用”能够统一起来。

最后还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武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壮体魄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自身防卫[4],而不是在对打中取胜。武术学习需要的是注重武术套路修炼的积累,但凡能在武术修炼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无不是彻底清除武术学习的投机性,在武术的学习中呈现出踏踏实实的心态。同时,武术的学习也要注重武德的修炼。

3 攻防技击回归武术套路教学的意义

武术套路是人们对实战中有效攻防技击一系列动作进行的一种有效的总结,是根植于传统武术而发展起来的,教师通过概括与抽象的手法使得武术套路具有了对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因此让攻防技击回归武术套路的教学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传统的武术文化,使得学生的武术学习能够有文化成分的积累。

另外武术套路是实用性和表演艺术性的结合,因此攻防技击回归传统的武术套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性是演练者吸引观众的根本所在,学生只有进行武术套路的学习其技能的表演才能够有艺术成分的支撑。

最后通过武术套路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多地认识、了解武术,能够对武术的种类、武术的文化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谦虚谨慎的意识。我们知道学习武术最怕的是骄傲自大,这样既不利于学习,也不利于自身的生命安全。而通过传统武术套路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武术学无止境,培养学生人外有人的观念,以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4 结语

当今一定时期内武术运动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平衡现象,这其实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这些现象也蕴含了武术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积极因素。

对于武术的实用性和文化性,要做的是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更高、更好阶段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杨帆,彭昕.攻防技击回归武术套路教学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5):70-71.

[2]马勇.攻防技击意识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4):148-149.

[3]吕福祥,刘世海.高校武术套路“攻防技击”教学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5):41-43.

广州高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9

关键词:广州,高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广州市四所高校 (广州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和中山大学) 的4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 (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 。采用文献资料法, 问卷调查和访问法, 数理统计法, 综合分析法。

二、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

2.1大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 我们对450名武术选修的大学生对学习武术的目的进行了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87%的高校大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是为了技击, 即提高实战对抗能力, 也就是中国武术中能够克敌制胜、一击制敌的技术。另外, 还有4.4%的高校大学生学习武术是为了能参加比赛, 以获得一定的名次;4.4%的高校大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是强身健体;3.5%的高校大学生学习武术是为了可以进行表演娱乐;由此可见, 高校大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不尽相同, 有一定的差异, 但绝大部分最想学习的还是武术中的实用性技术

2.2武术教学内容枯燥, 动作复杂

武术是中华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历史悠久,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它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不论是徒手还是使用器械, 都要求手、眼、身、法、步的协调统一, 全面提高人体各项素质, 但是目前广州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依然以初级拳 (械) 和简化太级拳为主。教学内容有动作数量多、难度大, 动作的方向、路线、节奏、身体姿势等因素变化复杂的特点, 对练习者的柔韧性、灵活性、稳定性、身体动作的控制能力以及动作记忆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对于以前从没有接触过或接触比较少的大学生, 现行的以表现艺术性为主导方向的武术教学内容, 对于他们来说, 难度较大, 而且对动作的规范性要求极高, 这是使部分大学生学武术感到枯燥而厌学的原因之一。

2.3武术教学缺乏实用性

在长期的武术教学中, 武术教师过分注重强调动作的观赏性和规范性, 而忽视实用性, 结果事倍功半, 学生囫囵吞枣, 不仅不能领会动作的攻防含义而且考试后整个忘光。这种教学定位的错误逐渐使武术失去了固有的技击功能, 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武术停留在花拳绣脚上, 实用价值不大, 不能学以致用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因此, 大学生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出现偏差, 体会不到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 更感受不到里面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这便很难实现我们在教学中推广中国武术,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这对中国武术的推广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2.4教学时数安排不合理

目前高校武术教学现状是课时少、教材内容多, 教师难教, 学生难学, 缺少复习练习的时间。学生学习时间局限在课堂短短的一个多小时, 教师也只能从表面上把武术展现出来。再有, 部分学生武术基础较为薄弱, 水平不均衡。学生的武术基础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前提, 是安排教学进度以及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从调查可知, 3%的学生学过武术基本功和武术套路, 武术基础较好外, 大部分学生武术基础薄弱水平不均衡, 这就为武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高校武术套路教学的改革实施

3.1创新教学内容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后认为, 高校武术教学要发展, 首先必须全面把握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 强化武术固有的风格和特色;同时, 还要根据高校武术教学任务和对象的需求,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不断改进创新教学内容, 使之既能充分体现中国武术的特色, 又适合大学生的需求。因此, 我们要大胆地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 敢于打破一些传统教学的框框, 与时俱进, 敢与思考, 勇于摸索积极实践, 大胆放弃学生不想学的内容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在武术教学内容的创新中, 应着眼于武术教学的实际, 彻底改变受竞技武术的框架和思维模式影响的现状, 彻底抛开老的运行模式, 开辟新的思路, 根据武术运动的规律来设计内容体系, 创新内容应取材于中国武术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招式精华, 传统文化和攻防实用性切不可丢失, 这样的新内容才最能代表中国武术。

3.2教学中强化武术的技击性

在教学中, 教员需要改变武术训练只为了健身和表演的错误观念, 指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 改变以往只是注重技术动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突出实用性、对抗性、针对性, 摒弃华而不实的内容, 以掌握动作技术为途径, 以训练方法和思路的引导、启发和传授为重点, 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动作实战应用能力上下功夫, 深化他们对中国武术文化理念的理解和认同。

3.3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 要结合高校武术的训练特点, 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有条不紊地进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种形式, 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课堂是学生的天地, 因此,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尽情表现并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同时, 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 启发学生思维。在教学中, 应改变以往只进行套路练习的教学模式, 增加动作实用技法和专项功力的练习, 注重武术实战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 应把武术套路教学分为专项功力、套路动作、实战技法、实战对抗竞赛四个部分进行训练。每个训练项目都要明显突出武术套路教学训练与实战相结合, 注重培养外训学员在近似实战环境下的全面技能, 有效地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更主动, 气氛更和谐, 身心更愉悦, 教师在课堂上要主要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进行引导和调整努力营造和谐, 愉快的课堂气氛, 要把武德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始终, 重视学生人身安全, 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使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友好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提高。

3.4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

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是提高教学工作的主要因素。在武术的教学中, 主要靠教师来运用正确的示范和精炼的讲解以及合理的教法相结合。这就要求武术教师既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武术套路训练方法和手段, 又要具备扎实的武术专业理论知识, 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 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武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业务能力, 从多方面努力, 认真地钻研改革教材教法, 敢于创新, 既要继承传统武术的精华, 又要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优势, 促进武术的发展, 使武术教学体系和内容更加科学合理、方法更具指导作用, 全面提高高校武术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邱丕相.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体育学刊.2007, (7) :32~33

初中武术套路教学 篇10

一、攻防意识的具体含义和概念

武术教学中所需要的攻防意识, 指的是与武术训练活动相关联的防守或进攻意识体现。武术攻防意识主要体现在观察、预见及判断等方面。在武术套路教学中, 对学生攻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攻防意识可以让学生在进行武术对抗中及时地观察对手, 并对攻击对手作出准确判断, 以便有效应变对策和防守。攻防意识的培养与锻炼, 是武术套路教学的根本性需要。

二、武术套路教学中攻防意识的贯穿运用

武术源于斗争对抗, 其主要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攻防性。实践教学证明, 在武术套路教学中对学生攻防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 正确认知武术套路教学内容

原始社会是人类对武术套路具有认知性的初级阶段。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或是野兽抗争, 人类掌握了简单有效的格斗攻防技能。在武术套路教学中,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关于武术的发展与起源, 让学生对武术有更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此外,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武术的攻防意识进行深入讲解, 在思想理念上满足学生对于武术认识的需求, 让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武术套路与本质的内在关联。

(二) 攻防意识的培养, 可以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在武术套路训练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在讲解格斗动作要领的同时, 也要对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和用途进行讲解剖析,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武术动作要领。另一方面, 由于武术套路动作具有很强的变化性与复杂性, 学生在训练学习时大都会觉得枯燥无趣, 而攻防意识的贯穿教学, 可以大大改善这一现象。比如, 教师在进行武术动作讲解时, 经常会有学生对动作的作用有疑问, 这时教师就可以贯穿教学讲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 这样比只注重动作要领的强调要好很多。例如, 在对学生进行马步站桩动作教学时, 教师对动作要领的强调会让学生感觉很枯燥无趣, 而远不如“为便于使双膝内靠来及时起到护裆的作用, 所以在马步站桩训练时脚尖部位不可外展”这一句武术动作攻防含义的讲解所带来的教学效果, 这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 也可以提高武术套路教学效率。

(三) 攻防意识的培养锻炼,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记忆

在武术套路训练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对武术动作要领攻防含义的讲解, 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动作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充分的掌握和了解, 进而达到加强学生对动作要领记忆的目的。攻防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可以使学生大脑神经皮层处于深度兴奋状态,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意识性以及能动性, 进而集中学生学习精力, 提高学生对所学动作的记忆能力。

(四) 武术教学中有效结合应用攻防法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武术套路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指导以及学生的学习参与, 来完成的有目的性的教育过程。武术套路教学具有独特的规律与特点, 其讲究武术动作教学的规格劲力, 以及攻防意识和动作质量等方面, 因此武术教学具有较强的合作性。在武术教学中, 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实践, 并引导其体会动作要领中的攻防意义, 这样在高效完成武术教学任务的同时, 也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合作教学方式, 也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积极性。

三、武术教学中攻防意识的注意性问题

首先, 在武术训练教学中, 在注重对学生攻防意识培养的同时, 教师也要加强对武术套路动作的内核性演练。武术教学以攻防运动为素材, 以技击技术为主要内容,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体会武术攻防意识的同时, 要让学生掌握武术套路发展的真正内在规律,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 在武术实践教学中, 老师还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武德教育教学。

在武术套路训练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注重动作要领的讲解时, 也要加强攻防意识的教学贯穿, 以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武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攻防技击意识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2 (4) .

上一篇:色彩与色彩风景写生下一篇:解放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