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育人

2024-06-05

高校育人(精选十篇)

高校育人 篇1

学校档案是随着学校的建立而产生、随着学校的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它形成于学校的一切实践活动之中, 是学校历史的真实记录。学校档案工作是整个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整个档案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学校档案工作是以学校广大师生员工为服务对象, 以馆藏档案信息为服务内容, 以多种的服务方式为手段, 直接介绍档案内容, 提供档案材料为学校各项工作服务的工作。学校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利用。

学校档案, 是一种现行的机关档案。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重要价值的历史资料, 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综合反映。

学校档案, 是一个学校过去工作活动的历史记录, 是历史的见证材料。这种工作实践的凭据, 记载着学校多年来的工作实绩, 同时也记录着工作中的教训和走过的弯路;是一个学校在长期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的的实践经验的积累, 又是促进学校在扬长补短中不断前进的一面镜子。

学校档案, 是日后继续工作的重要条件。在学校档案中, 有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的凭证材料, 有记录着本校的具体情况, 这对于学校在制订计划、总结工作、处理问题时, 无疑是十分丰富的参考资料。

学校档案, 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档案资料是宝贵的财富, 怎样利用, 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河南某高校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2003年9月7日、8日两天, 2003级的新生为古朴典雅的河南某高校校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使这些新生尽快地融入大学生活, 更深刻地了解具有九十多年历史的老校, 校领导一改往年的作报告、办讲座为主的单一入学教育模式, 组织新生参观校素质教育基地校史展、观看校史剧等生动活泼的仪式, 达到使新生知校、爱校、荣校的教育效果。

新生们面对一幅幅学校91年艰苦办学历程的画面, 深深地为之震撼, 校史剧《九歌》更是展示了学校创建的历史背景及其艰苦岁月里百折不挠、拼搏进取的精神, 那战火硝烟里的爱国激情, 那艰苦岁月里百折不挠的办学精神, 那催人泪下的一幕幕历史再现深深地感动着新入校的学子们。

这种新颖的入学教育形式为新生提供了一个尽快了解和适应学校的平台。无疑, 校领导当初决策是正确的。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该校校领导们研究决定以档案资料、实物为依据, 建立一个反映学校九十一年艰苦办学历程的校史展厅, 为了筹建校史展厅, 一幅幅珍贵照片、一章章的文字记载被找了出来, 为搜集当时办学的资料, 几次沿着抗战时学校迁徙的路线, 寻找当事人了解情况, 老校长丁德合先生批改的学生作业、河南中山大学时期创办的《文学季刊》、《河南中山大学农科季刊》、在潭头办学时期的课程表、英语讲义和考试试卷等, 都被摆在了展厅内, 各个时期的毕业证书、校徽都尽可能的找来了。校史展厅建好之后, 观看人员络绎不绝, 人们在这里看到了浓缩九十一年、历尽艰苦办学, 如今已是挤身全国百强的知名学校。人们在这里受到了心灵上的洗礼。

多年来, 有一些学校, 按部就班、中规中矩、日复一日地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 该学校的这一用档案实物为依据, 结合校史剧对新生们进行生动活泼的素质教育, 恰好说明校领导们是极富素质的智识者。

档案不用是废物, 合理利用是宝物。档案工作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收藏, 只有加以利用, 才能起到保存档案的真正价值。

摘要:高校档案是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高校档案工作仍重藏轻用或藏多用少, 即便有一些高校编写出版了校史之类的书, 也多是为了配合校庆。对档案育人缺乏深刻清醒的认识而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 因此, 唤醒人们对档案育人功能的认识, 树立档案是文化财富的观念, 动员高校一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人才服务是关键。

高校文化育人功能 篇2

【摘要】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育人”要求,强调文化在学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明确自身岗位职责与目标,把“文化育人”融入到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立本,优质育人。

【关键词】高校思政;文化立本;优质育人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说过,“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可见育人是教育的天职,文化是教育的内核,“文化育人”是高校教育的应有之义。树立“文化立本,优质育人”的思想,把“文化育人”融入到大学的日常管理和生活中,尤其是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精神引领,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注重思想引导,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一、以红色感召为主题,增强爱国主义热情。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远离战争的硝烟,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思想有了新的变化,不少人对爱国主义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导致爱国的非理性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下,出现崇洋媚外倾向,爱国热情锐减。因此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一方面以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为教育主线,结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重点培养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大学生树立爱国理想和报国志向;另一方面要转变教育模式,将单一说教转变成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的特色教育,结合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和重要节日,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借助红歌会、话剧节、朗诵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弘扬红色文化。

二、以思想引领为辅助,增强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要求大学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然而在本应肩负历史重任的大学生身上,却看到了社会集体责任的淡化和缺失,部分学生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重功利轻道义,重物质需要满足轻精神境界升华,重索取轻奉献。要通过榜样示范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奠定深厚的人文底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三、以主题引导为主线,增强诚信意识。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实守信作为中国的传统美德,撑起了中华民 1

族的道德脊梁。在今天的大学生群体中,诚信这一命题却受到广泛质疑,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高校应重视诚信教育。一方面,要营造诚信氛围,正确认识诚信道德的内涵及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诚信档案、拓展诚信监察渠道等形式,监督诚信习惯的养成;同时鼓励学生组织在校园中建立如“无人售报摊”的现实场景,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到互相信任的快乐。

四、以“以爱育爱”为核心,增强感恩意识。

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来说,感恩之情不仅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更重要的是回报社会。通过“一句谢谢、一个拥抱、一通电话、一封家书”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精神田园里播种“善”和“爱”的种子。近些年,国家在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做出很大努力,社会各界和学校也纷纷伸出援手。但“我贫困,我理所应当得到国家助学金”“助学金不拿白不拿”等错误的认识也随之出现。因此高校应着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系统的感恩知识教育,引导其正确理相关政策,学会饮水思源,自立自强。

五、以学术论坛为依托,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创新意义,增强创新信念,激发创新潜能。另外要加强实践锻炼,重视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避免传统教育过多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实际运用所导致的实践能力匮乏。

高校教育应坚持先成人后成才,先立人后立事。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树立“文化育人”理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努力把优秀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等元素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文化氛围、富有文化内涵、体现文化特色,更好地肩负起营建创新文化和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高校育人应把牢后勤服务育人的大关 篇3

关键词:服务;育人;品德;素质;价值观;工作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7.4文献标识码:A

高校后勤服务的主体对象就是在校大学生,后勤服务的点点滴滴直接渗透着大学生的生活,直接影响着这些青年人的思想和行为。高校育人应牢牢把握后勤服务育人这一关键点,着力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最终使育人工作有所成就,使年轻的一代成为祖国真正需要栋梁之才。

首先,认清形势,把后勤服务育人放在与教书育人同等重要的位置看待。

当今社会物资丰富多样,精神享受也不再是奢望,人们都徜徉在幸福、美好的生活中。恰恰是这样的无忧无虑,使人们更容易忽视自身素质的修养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当前,国家正是需要年轻人才的时候,而高校是青年人的摇篮,是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的源头,高校对青年人的培养和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个享乐的时代,这一代年轻人从小没有经历过饥寒和苦难,没有苦其心智的体验,所以在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时,他们不能更深入的理解教导的内涵,并不能从心底去接受教育,更不会铭记于心。那么,如何才能全面的做好高校育人工作,从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抓起,莫不是对教书育人的一项互补性措施,也是育人工作的一个有力的推动器。

知识学习的关键在于态度,态度端正了,学习也就跟上了。高校担当教书育人的职责理所应当,注重品德培养和素质教育亦同等重要。前面说到年轻的一代没有艰苦和磨难的亲身体验,而今也无从体验,因为这些学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另外,社会也发展到了衣食无忧的程度。在此背景下,要培养年轻人的品德和素质,只凭口头说教已非常乏力,但不要忘了,高校育人还存在后勤服务育人这一大块。后勤服务每天面对的就是这些年轻人,如果坚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带动和鼓舞他们,将是最直接有效的育人方式。虽然后勤服务多数比较简单,甚至一些脏活、累活还可能被人看不起,但是后勤工作意义重大,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扎实干好才能做好教学的后盾。后勤人要不怕苦、不怕累,日复一日地坚守岗位、脚踏实地的做好服务,服务到位了,学生才能佩服。天凉了对学生问候一句“天冷注意穿上厚衣服”;拖地时告诉学生一声“地湿请注意防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和鼓舞更多的大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引起部分大学生的反思:我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后勤服务是由后勤员工通过具体的服务行为体现出来的,如:餐饮、修缮、住宿、保洁……这些都是具体可见、直观存在,学生随处可以感知的。学生直接感知的就是服务的好坏,而影响服务品质的直接因素就是员工的品德和素质。比如:餐饮中心的服务员见到同学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你好,来几个热乎的饺子吗?”,一句“你好”是对大学生的尊敬,是后勤人文明面貌的体现,这是大学生对享用餐饮服务的第一印象。这种服务体现处了良好的形象,其实反映了员工的素质。修缮服务也是如此,维修时不仅不能对学生的物品有所动心,更要用周到的服务打动学生……这些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入内心的,具有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效果,久而久之,使他们也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因此,强化服务规范,培养后勤人良好的品德和素质,从后勤职工做起,从服务做起,便能潜移默化的深入疏导大学生的心理,最终影响他们的品德和素质。

第二,利用后勤服务这一性质,把牢后勤服务工作,提高后勤服务育人的质量,充分发挥服务育人功能,使其与教书育人互补互推,让高校育人成效显著。

后勤服务是一个跨多行业的服务的综合体,但每一个环节又有着它的独立性,后勤人需要立足本职工作,做好、做精,才能小有成就,而这些成就对于我们的服务对象——大学生来说,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他们意识到后勤工作者在为他们努力的改进或完善某些事务时,他们也许故作捣乱的思想将会有所收敛和改变,最终使之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某个宿舍停电后有学生撬开电井强行供电。这是一个错误的行为,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可能引发火灾,也会影响用电统计。针对学生的这种行为,如果抓到了人,不能一味的批评和埋怨,同时还需要改进自身的服务;如果没抓到人,那更应该以改进服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经历过的后勤集团在针对宿舍用大功率危險电器方面,做了很多宣传和警示语,同时统一配备了符合安全用电的电热水壶,有效制止了热水棒等大功率烧水工具。最大限度的遏制了超负荷用电的火灾隐患,学生也很满意提供热水壶这一服务。另外,为了保证时时用电供应,后勤集团还提供了24小时自助续电设备,网上报修系统、微信报修等。通过多种渠道,改进和改善供电服务后,学生不再撬电井,相反是遇到停电故障时自行报修或到值班室反应情况。这是对大学生行为的一个改观,实质是对其思想意识的一个改变。尤其是信息化的时代,即使大学毕业后,他们仍然能够通过互联网看到母校的每一条新闻和每一点变化。因此,后勤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正确的价值引导做好每一项工作,同时要注意表彰先进,弘扬正气,通过发扬优秀示范和采取有效的工作方式来变相指导每一位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后勤职工不仅要以完成本职工作作为价值引导,更需要不断创新,追求完美。当这种追求成为每一个后勤人的价值指向时,后勤服务也就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一旦持续改进和创新,我们与大学生之间的思想、行动就能紧紧靠拢,持续应对挑战,更好的顺应社会发展。以后勤热忱的服务唤起大学生对校园、对社会的热爱,以及对学习、对生活永保积极的心态和满腔的热情。

在校园里,后勤服务无处不在。一方面,后勤人通过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服务和发自内心的关怀学生,营造出可以净化学生心灵的育人环境,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服务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曾文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与全员育人机制探究.高校后勤研究.2011(3)

高校育人 篇4

1“三全育人”的含义

1.1 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新格局、新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 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方面。”

1.2 全员育人

广义上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狭义上指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立足本职岗位, 认真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 不但包括“两课”教师、学工干部、共青团干部、专兼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 还包括党政领导、管理干部、专业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等[2]。

1.3 全过程育人

指学生从进入学校到毕业的整个学习和生活过程, 时间上包括课堂、课间、工作日、假期, 空间上包括教室、实验室、实践基地、实习单位等。在这整个过程中, 学校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和自身的发展需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育人工作。

1.4 全方位育人

指通过系统设计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开展育人, 贯穿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校园引导和社区管理等环节。主要包括学生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业创新活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学科技能竞赛、学风建设和诚信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文明寝室建设、学生组织管理、社团活动等, 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

2“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课外育人内涵

高校课外育人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交流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2.1 德育教育

课外教育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 更是德育的重要关节。加强学校德育教育, 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 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其职业精神、敬业精神, 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德育工作在探索“道德品质+职业技能+发展潜力”的“三全育人”高校德育模式上起到了推动作用,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3]。

2.2 交流沟通能力

“三全育人”视角下的交流沟通和能力培养主要指在课外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人际矛盾的能力, 进而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 掌握沟通交往的艺术与技巧, 加强和锻炼交流沟通的能力。

2.3 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就是利用知识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创新创业能力。在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而究其关键则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 尤其是通过组织开展各类课外实践活动, 能够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其创新创业精神理念, 掌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高校教师课外育人现状及问题

3.1 高校教师课外育人现状

目前, 国内关于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研究上, 内容偏向于师德研究和教师课堂育人工作研究, 针对教师课外育人的研究不多, 成果也不多。大部分国内高校对教师课外育人工作不是特别重视, 部分高校对教师参与课外育人工作有或多或少的要求, 但大多都是柔性的要求。少数高校对该工作较为重视, 学校层面下发相关文件, 但执行的效果不太理想。总体来说, 高校教师课外育人工作理论研究不深入、不系统, 实际操作效果不理想。

3.2 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问题

教师课外育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校在政策制定上存在误导, 忽视了教师育人的作用和贡献, 迫使许多教师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发表论文、申报课题上。学校对教师的职责没有清晰的界定, 对本应由教师承担的育人职责没有明确的要求, 对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表现没有奖励激励机制, 对教师是否参与育人、育人的效果如何没有约束机制。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不少教师认为教学、科研是硬任务, 看得见、摸得着, 有条件要做, 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 可课外育人工作是软任务, 看不见、摸不着, 做多做少一个样、做与不做也一个样;有的教师认为大学生已是成年人, 应该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课堂上听不听、课堂外有没有问题, 是学生本人的事与教师无关;还有教师认为, 课堂教学本身就自然而然地做了育人工作, 而课外育人工作是领导、党团干部、辅导员的事, 与己无关, 认为做与不做纯粹是个人行为[4]。

4 高校课外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

4.1 营造校园育人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包括校园、寝室、食堂、图书馆等场所的环境, 也包含学校组织的社团、实践、文体活动、科学研究、学生党建、助学解困、心理咨询等工作, 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文化氛围, 对于促进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构建具有积极作用。

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辅导升学、组织社团活动等工作, 能进一步了解学生专业学习和思想动态, 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社团, 学生活动, 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道德观、集体观、价值观等。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心理、学习等实际困难, 会转化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对学校的热爱,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通过加强师生课外的辅导与交流, 会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使学生产生“向师性”、认同感, 进而“亲其师, 信其道”。

4.2 培养教师课外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 要做好课外育人工作, 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要将课外育人工作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思想上引导学生, 在学术上指导学生, 在生活上关心学生, 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次, 要认真履行职责, 从时间上、精力上保证将课外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既要努力探索指导学生的一般规律, 又要重视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再者, 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切入点, 帮助学生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严谨、细致、踏实的求学态度和作风, 学会做人做事。

另一方面, 专业教师与专职思政人员相比, 人数众多, 与学生交往接触的机会也多, 调动他们在课外育人中的积极性, 其作用之大不言而喻。专业教师在知识结构上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他们所涉猎的知识点与学生相近, 融合点多, 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 使学生产生“依从”的心理。例如, 专业教师参与课外育人工作, 可以较好地避开说教的形式, 更多的从个体切身体验的角度把握社会价值观念, 将自己的品德、情操、个性等具体展现在学生面前, 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 更具有亲和力。同时, 通过课外环节指导学生专业学习, 有利于学生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4.3 理顺教师课外育人体制机制

对于学校来说, 有效实施教师课外育人工作, 主要应发挥保障引领、平台构筑、监督考核等作用, 进一步理顺教师课外育人的体制机制。

4.3.1 保障引领

要将课外育人工作纳入教师的岗位职责, 规定每位教师在完成规定教学、科研工作量的同时, 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课外育人工作任务。要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辩证地看待教学、管理、服务, 课堂教学、课外育人等各个高校人才培养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定功能, 客观、适度核定教师的育人工作量, 使专业教师有时间、精力做好课外育人工作, 努力克服教学、科研“硬指标”冲击课外育人这一“软任务”现象的发生。

4.3.2 平台构筑

要搭建专业教师开展课外育人工作的平台。实现制度创新, 拓展教师课外育人的途径。例如, 除传统的担任班主任、专业导师工作之外, 还有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承担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担任学生党建联系人和社团指导老师, 指导学生升学、科研学科竞赛、等级考试工作, 举办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技术等专题报告或组织学生课外文化活动, 承担学生自修辅导、学生寝室联系人、困难学生接对联系人等工作, 将上述工作统一纳入教师课外育人工作范畴, 分别赋予不同育人工作一定的工作量分值。

4.3.3 考核监督

加强考核监督。学校专门制定《育人工作考核办法》, 成立校 (院) 、院 (系) 两级管理班子, 将其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的组成部分, 与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同步考核, 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挂钩, 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基本条件。开展育人奖、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等评选活动, 表彰和奖励优秀课外育人工作者, 进一步激励教师做好课外育人工作。对不能保质保量完成课外育人工作的教师, 要有约束机制, 比如不得评优、不得晋升职称等。

5 结语

调动教师课外育人的积极性, 既要重视环境氛围营造, 又要依靠制度保障;既要靠个人自觉, 又要靠严格考核, 既要集中教育, 又要常抓不懈。从根本上讲, 课外育人靠教师, 发挥作用靠机制。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 努力构建专业教师课外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 提高教师课外育人的自觉性, 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三全育人”中全员育人的理念在实际教育学生作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接触学生的机会和时间上看, 教师相对比较多一些, 因此本文主要从高校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教育去讨论, 要真正实现“三全育人”, 建立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 还需要更多学者、学校领导、全体教职员工一同努力继续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小毛.“全员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J].才智, 2015, 36:139.

[2]吴子贵.“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部门协同机制的建立[J].法制与社会, 2015, 05:201+206.

[3]谢伟.“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德育模式运作机制研究[J].企业导报, 2014, 21:176-177.

浅谈高校资助育人 篇5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逐渐成为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帮助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和顺利完成学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经过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多年的艰苦探索和高等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到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对促进教育公平产生了重大意义。但具体实施还需要一定过程,目前与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以下是浅国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以及结合在当前高等教育的大环境背景,析论述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困境及难点,同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高校资助工作局面出现的显著变化和取得的成效。

1、基本数据。近日,教育部对2004-2005学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各项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2004-2005学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350万人,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26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9%,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12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

自2004年6月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以来,全国已新增审批贷款学生65万多人,审批合同金额51.5亿元;连同以前几年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全国高校累计已审批贷款学生153万人,累计已审批合同金额122.5亿元。

其他各项措施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总金额约40亿元,共资助约420.3万人次。其中,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各种奖学金发放金额为17亿元,资助学生约149万人次;校内学生贷款发放金额为3.7 亿元,发放人数约10.7万人;勤工助学资助金额为8.9亿元,资助人数约138.7万人次;特殊困难补助发放金额为4.7亿元,发放人数约98.9万人次;学费减免金额为5.7亿元,减免人数约23万人。

另外,2004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的学生约29万人,占贫困家庭学生数的11%。

2.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进情况。中央部属高校已全部按新机制落实了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凡符合政策规定的申请贷款学生基本上可及时得到贷款。部委属高校中工作开展较好的有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合肥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

地方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也在逐步推进,绝大多数地方的高校按照新机制落实了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并已开始贷款审批和发放工作。2004年6月以来,湖北、河南、山

东、辽宁、安徽、河北、广东、上海、云南9个省的贷款合同金额均已超过1亿元,另外,贵州审批合同金额达到0.95亿元,工作进展较快。

二、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经历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从很大程度上帮助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了学业,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贫困生群体越来越多,加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环节过多,后期监督和资助后教育力度不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为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增加了更多的挑战。

1.资助工作简单化。

一是部分学校和部分资助管理工作人员把资助育人工作简单化为“慈善资助”,认为资助工作的过程就是把国家、学校的相关资助费用、岗位发放和提供给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至于其他的一概不管。

二是部分学校和部分资助管理工作人员把资助育人工作简单化为“金钱资助”,认为资助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入学费、生活费的困难,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了,即往往视金钱为万能的。殊不知,简单的金钱资助只能解决受资助学生表面的困难,而忽略了伴随经济困难而可能产生的一些内在困扰,即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内在需求,无法从根本上达到育人目的。

2.资助项目难以确定。国家助学金是资助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资助过程中,由于贫困认定工作缺少统一的尺度,难以计量,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不协调的现象。

(1)同学相互比穷。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资助面再广,申请的人也比分配的名额多,一些家庭状况尚可的同学也掺和进来,真假难辨。于是,申请的同学纷纷在班级同学面前哭诉,比穷,最终依靠投票决定助学金的归宿。

(2)老师直接确定。有的老师对同学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根据名额多少,分轻重缓急,自行确定名单。但这种做法风险很大,一是若百密一疏,二是若有人质疑暗箱操作(即使准确),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3)依据证明材料确定。在开展助学工作时,所有申请资助的同学都要上交加盖当地民政部门公章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按说,这种方法很有说服力。但是,“聪明”的家长会把调查表填在贫困线下,而当地干部也睁只眼闭只睁加盖公章,一起蒙国家的钱。

3.育人功能不突出。

在一定程度上,一些高校存在对资助体系的功能认识不足,对受助学生的激励教育还不够等问题。资助体系不仅具有经济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还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在勤工助学方面,一是勤工助学的岗位大多属“劳务型”工作,二是勤工助学只单方面为学生提供经

济利益,却忘记在这一制度中渗入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成分;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不愿意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行为侧面反映了部分学生诚信意识不强。总之,各类奖助学金对促进学生全面成才的效用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缺少相应的引导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片面理解了各项资助的内涵。

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是创新贫困生资助机制,优化“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

1、奖(助)学金的考核机制。

奖(助)学金制度作为贫困生资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学生的欢迎,发挥了积极的激励作用。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每一项奖学金都有严格的评选制度,保证了奖(助)学金发放的公平、公正。一些高校在奖(助)学金管理中大都非常重视评选等发放前的管理,而忽视了发放后的跟踪管理,大学生用奖(助)学金的不理性消费也频频见诸于各种媒体。我校在保证各类奖(助)学金评选、发放的公平、公正,严格管理的同时,非常重视发放后的跟踪管理,制定了具体可行的考核办法,办法要求辅导员负有对获奖受助学生跟踪教育和管理的责任,要求获奖受助学生书写获奖受助的全面总结,把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情况、辅导员的跟踪意见和学生的总结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将考核结果与下一学年奖学金的评选和学费的减免挂钩。

2、困难补助基金的诚信贷款制度机制。

在前几年我校困难补助的发放都是无偿的,这种无偿发放机制使得有的贫困学生因认为无偿地接受资助相当于受人施舍而羞于申请困难补助,尽管经济上捉襟见肘也得不到及时资助;而有的非贫困生反而钻政策的漏洞,用虚报家庭经济状况的方式获取困难补助金。这样,有限的资助经费就没有完全得到有效地利用。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困难补助金的效用,我校从2002年起对这种发放方式进行改革,将无偿资助转变为有偿资助,实施贫困学生诚信贷款制度。

3、创新勤工助学的管理机制。

勤工助学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培养自立意识的良好途径,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重要措施,是受到各高校普遍欢迎和重视的助学之路。为了改变现状,学校积极完善管理办法,通过管理重心下移、岗位公开招聘、勤工助学与学生科研活动相结合、加大校外助学岗位的开拓力度等形式,创新勤工助学管理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机制。

国家助学贷款是目前资助体系中的主渠道。为了有效解决首批工商银行贷款学生违约率较高的问题,我校出台了《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办法》,通过以下途径开展诚信教育“两课”教学增加诚信教育的内容;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结合助学贷款,开展专题讲座活动;新生始业教育及毕业生离校教育中专设诚信教育。教育贷款学生自觉积极履行信用关系,按时缴息、归还本金等。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倾情报恩,首先把尚欠的贷款还完,这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成熟的表现。其次,在学校的就业网中可为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专设助学公告、友情提示栏目,提醒所有贷款同学按时还本付息。同

时积极探索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工作新举措,根据不同学生可提前半年分别给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去信,以提醒督促学生按时还本,开展“1+1”结对子活动等形式,加强贷后管理。

二是育人与帮困相结合,建立帮困育人新模式。

帮困助学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育人工作是帮困工作的根本目的,所以两者应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才能建立起帮困育人的长效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育人与帮困的结合:

高校助学工作的基本目标是缓解乃至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一项经济资助工作,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教育公平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以助困为契机,重视对贫困生的教育引导,做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推动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全面实现助学目标,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教育办学目标所决定的,而且是高校助学工作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高校助学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许多贫困学生困为经济原因伴生了很多问题,根本无法和普通学生站在同条起跑线上,贫困学生成都路上充满艰辛。一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宁愿在外边做兼职也不接受各种资助,严重影响了学习;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不守承诺,严重失信;也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对各种资助形成依赖;还有部分贫困生心理负担过大,自我封闭等。这些助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影响到高校助学工作的健康发展,为高校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学工部专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帮困育人,加强对受助贫困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工作思路,贫困生资助工作以贫困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与成才为助学根本目标和指导思想,坚持自强自立教育为核心,育人工作以 “获奖思进、获助思源、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为主线,做到三个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助困育人效果。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类助学资源的效用,同时也为贫困生的教育创造了非常好的时机。在贫困生的资助实践中,结合每项资助的特点和贫困生的实际,积极开展教育工作。

1、把自强自立教育与勤工助学相结合。

勤工助学是一种由资助者提供劳动机会和劳动报酬,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解决学习费用的资助方法。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手段,同时勤工助学也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它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很好途径,同时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目前学生从事的勤工助学项目大多是由学校自身创造和联系的一些适合学生业余工作的岗位,就我校而言,有家教、学工组助理、办公室助理、科研助学等,这些都是帮助学生自食其力克服困难的有效途径。学校组织贫困生走自立自助的道路,通过勤工助学工作,一方面学生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改善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通过知名教授的治学经历讲座、身残志坚人士励志讲座、成功校友、知名人士奋斗经历讲座及优秀贫困生事迹的学习讨论等系列活动,广泛开展自立自强、艰苦奋斗教育,从舆论上支持和鼓励贫困生通过自身的劳动收益来解决经济困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2、把诚信教育与国家助学贷款相结合。

具体的做法可以是:

一、营造诚信的校园氛围,这是加强诚信教育的前提。

二、加强正面的诚信教育,这是诚信教育的重点。

三、深入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这是加强诚信教育的关键。

四、完善诚信方面的各项机制,这是加强诚信教育的保证。从2003年开始,学校把每年四月份设立为“诚信教育月”,通过开展诚信演讲赛、辩论赛、诚信名言征集等系列主题活动,设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构建诚信评估机制、建立诚信奖惩机制等来引导学生以诚待人,以信立身,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理解了诚信,提高诚信立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逐步养成了学生“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素养,学生贷款履约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此可见,高校在帮困助学的同时也达到了育人的效果。

3、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

贫困生是通过社会各界的爱心资助才顺利完成学业,是社会爱心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应该比其他人更懂得社会爱心捐助对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性。虽然爱心捐助方不图回报,但是受助者不应该将接受爱心捐助理解为理所当然,,自己有能力的时候,理应有所回报。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并使学生懂得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道理,我校积极开展“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为主题的贫困生教育活动。通过开展针对西安市贫困家庭的义务“一帮一”家教活动、知识援助活动、陕西三原敬老院贫困生帮扶活动、贫困生关心孤寡老人活动,使贫困生把自己的受助与对社会的回报结合起来,把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了社会历史责任感。学生纷纷表示,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参加一定量的公益劳动是自己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的一种良好途径,在回报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可见,公益劳动将育人与帮困得到了良好的结合,也教会学生饮水思源、回报社会。

5、把创新教育与科研奖励相结合。

通过开拓学生科研助学岗、参与老师科研项目、学校科研立项申报等方式,促进了勤工助学工作岗位由劳务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同时制定和完善《学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大学生研究与创新训练项目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大对学生的科研支持力度和奖励力度,给与学生在科研项目获奖、学科竞赛获奖以及发表文章等给与表彰和奖励。以旅游与环境学院为例,2002级黄芳、张奕君两位同学积极参与赵景波老师、葛淼老师的科研项目,分别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学院不仅为其报销了调研、打印等费用,而且分别给与个人鼓励300元。从2005年到2006年9月,学院学生共有13篇科技论文发表,其中在《中国沙漠》、《干旱区研究》、《干旱区地理》、《中国岩溶》等核心以上期刊占80%以上。通过科研奖励、科研助学等方式,不仅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困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育人又是帮困工作的根本目的。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和支持,使他们能够自立自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和成才,是帮困工作的宗旨。然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只是帮困工作的最低目标,,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使他们能健康、全面地成长和发展,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即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所以,高校充分将育人工作与帮困工作紧密结合,建立起完善的帮困育人长效机制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教育部.教育部介绍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工作的有关情况.中国网; 徐克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五大模式创新高校育人工作 篇6

领导“手把手”带徒

政治信仰是人生观的核心之一,是青年育人工作中的关键课题。青年群体的主流政治信仰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政治信仰教育模式陈旧、外来文化冲击、网络媒介负面引导等,存在政治信仰功利化,不同程度存在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导致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对立与冲突。

“政界导师带徒”模式,创新原有的政治信仰教育模式,将厅级领导干部请入校园“手把手”带徒弟,每位导师对接3-5位学生。这一模式开展以来,形成了以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等为代表的30余位厅级领导干部导师团,已有百余名学子受益。这一做法不仅改变了原有思政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重视言传身教和互动交流,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学生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内化”,由“单向通道”转变为“交互参与”,通过切实的实践教学,使大学生把有关政治信仰的理论转化为内在的行为标准、人生的价值观念,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14年4月,浙江省委宣传部在浙江省高校党建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借鉴浙大“紫领计划”在浙江省高校中推广政界导师带徒制。

浙商助力青年“双创”

“浙商导师带徒”模式是“求是强鹰计划”的内核,“师傅带学徒,手把手来教”,不仅仅教学知识的方法,还在于培育师生之间的情谊,让“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的“浙商精神”得以传承,为大学生“双创”提供阵地,激发个体的潜力和创造力,摆脱对个人理想的茫然,为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

在这一平台上,100余位学员开始了真正的创业,不少学员在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中荣获金银奖。其中,第4期学员白云峰、第13期学员王旭龙琦创办的杭州利珀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机器人视觉研发,2014年获得台湾9家制造业企业和浙江省引导基金共同完成的A轮投资,并且出资4000万元建设智珀机器人研究院。

社会组织让志愿服务教育常态化

志愿服务作为高校育人的载体之一,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志愿服务要取得长期的效果,必须组织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社会组织应该在其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彩虹人生旗下的“绿色浙江”是一个扎根浙江、放眼全球的专业从事环境服务的公益性、集团化社会组织,于2000年6月开始筹建,主要致力于公众环境监督、生态社区建设、环境教育传播三大领域。

“绿色浙江”成立至今已经培养了包括中国志愿服务金奖、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者、拜耳环境使者等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大学生环保志愿者。2015年5月,“绿色浙江”秘书长忻皓在坚持15年后,荣获2015年中国青年最高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并于5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李源潮副主席接见。

身边榜样激发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指出:“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榜样教育为青年人提供了行为上的参照,也为激发其上进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和明确的方向。彩虹人生育人平台深入挖掘身边榜样的作用,使育人工作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深入挖掘“自我教育”和“朋辈教育”的作用。

通过探索挖掘身边的先进榜样,结合自身实际,帮助青年人认识自我,促进共同进步,这一模式对不少同学产生了深深的触动,部分同学也因此改变了人生的航向,走上了公益创业的道路。其中对平民英雄、绿色浙江护水老人汪耀祥事迹的挖掘,最终还登上了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节目。他是彩虹人生平台上绿色浙江的志愿者,是“五水共治”行动中的平民榜样,更是平民英雄,其事迹深深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党员和护水志愿者。

思政育人的“互联网+”

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使用互联网最为活跃的群体,尊重互联网思维的特点并加以利用,对推进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思政育人”并不是简单地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的特点,让两者深度融合,发挥协同优势。

彩虹人生育人平台基于互联网“平等”的思维方式,尊重大学生的个体意识,顺应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价值认同,开展类似“做最好的自己”等主题讨论,进行学生党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塑造和卓越能力培养,提升和强化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健康力量;基于互联网“开放”的思维方式,打造没有边界的高校思政“育人生态”。高校育人工作需要将更多的资源整合为全方位的育人平台,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众多的优质社会资源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牵线搭桥,进入到这个没有边界的育人生态圈中,为青年人提供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和成长成才的机会。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 篇7

一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

高校后勤部门工作, 主要是为学校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生活提供重要的后勤保障。而我们的学生在学校上学期间, 所有的吃、住、行一切都离不开后勤部门的服务, 后勤部门提供的服务条件和质量, 后勤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和态度对学生培养和教育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后勤服务人员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 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师上课是直接通过课堂进行育人, 我们后勤工作者是“不上讲台的老师”, 我们学生在教室上课、食堂吃饭、寝室睡觉、超市购物、浴室洗澡、医院看病、校车乘坐等, 这些都离不开后勤服务。后勤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质量, 同样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优质的服务、热情的态度、文明的风尚和模范的行为, 对学生道德情操、治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 后勤服务是“没有讲台的课堂”, 后勤员工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寓育人于服务中。

在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中, 提倡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这对后勤工作人员本身又是教育和提高的过程。在“服务育人”的实践过程, 使广大后勤工作人员对后勤服务工作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 真正认识到高校后勤工作人员与学校的政工人员和广大教师一样, 都是高校的教育工作者, 共同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光荣任务, 激发了后勤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主人翁地位。在“服务育人”中还拉近了后勤工作人员与学生的新型关系, 将单纯的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转化为同志关系、亲人关系和师生关系, 这对于促进整个学校稳定和发展, 以至于全社会的安定团结,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内容

1服务育人

以人为本, 坚持优质服务是育人的基础。在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过程中, 后勤工作人员自身必须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积极的工作态度、高尚的道德修养, 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克己奉公、助人为乐, 才能取得育人的效果。学生大多是远离家乡来校求学的, 生活中难免会有一种依赖心理。后勤工作人员应满腔热情、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他们, 像良师益友一样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像父母兄姐一样把他们的温饱冷暖时刻挂在心头。只有对学生爱得深, 带着感情去做工作, 服务才能想得周到、做得细致。后勤部门除了平时要坚持关怀体贴学生外, 还要善于抓住各种时机为学生排忧解难, 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在吃的上面为学生提供营养平衡、美味可口的菜肴, 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饮食习惯不同, 我们的食堂要提供多种习惯和口味饭菜;逢年过节时, 食堂应提供丰富的节日菜肴;学生患病时, 应提供病号饭;同时, 充分考虑到家境贫寒学生的正常生活, 食堂为困难学生提供低价菜、免费汤等。在住的方面要经常积极主动检修照明灯具, 进行水电暖等维修工作。在行的方面, 新生入学时, 派车到车站、码头迎接;学生放假离校时提前为学生代购车船票。

2管理育人

在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 要加强管理育人。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是促进高校后勤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服务育人”功能的重要保证。后勤部门只有抓好制度建设和执行环节, 才可能行之有效约束后勤工作人员、教育引导学生。加强管理就是运用一定的组织纪律或行政措施来约束、规范和协调学生的行为, 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作风。后勤部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既是维护教学科研秩序的必要条件,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责任感, 必须认真落实执行, 加强管理, 严格纪律, 不折不扣地按章办事, 同时要求学生切实遵规守纪。后勤部门要正确处理好提供服务和加强管理之间的关系, 把绿化美化校园与严禁践踏损坏花草树木的行为, 保障供水供电与查禁违章用水用电的行为, 改善教学、生活设施与严禁损坏公物的行为, 努力提高饭菜质量与反对铺张浪费和大吃大喝的行为等统一起来。这种将提供服务、保障供给与严格纪律、加强管理相结合的做法, 也能起到良好的育人作用。同时, 明确项目服务规范, 健全政务公开制度, 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使后勤服务透明化, 便于学生衡量和选择。这样做, 能够充分体现了后勤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又可以客观评价后勤服务绩效, 这样做有助于推进后勤工作, 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3环境育人

在人的性格的形成过程中, 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 校园环境质量对育人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是说人对于环境的能动作用和环境对于人的反作用。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具有激励作用, 环境不仅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 而且对人的思想道德的培养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与大学生德智体音美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建设好一个绿树成荫、四季飘香的园林式校园, 其中有整洁明亮的教室, 有设备优良的实验室, 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还有清洁卫生、饭菜可口的食堂和整洁舒适的宿舍, 这些都将给大学生提供适应全面发展的生态环境, 使他们自然地感到学习条件的优越, 从而激发其求知欲和上进心, 形成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良好心理素质, 进而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优雅环境起到育人作用。

三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措施

1提高后勤服务育人意识

在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人才, 不要认为这只是学工老师和专业老师的事情。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而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后勤部门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师生学习、生活提供重要的服务保障, 发挥着重要的服务育人功能, 后勤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因此, 高校后勤服务部门应努力挖掘后勤服务的优势、充分发挥服务育人功能, 必须转变观念树立高校后勤育人观念。无论是从我们后勤领导干部, 还是后勤工作人员都必须建立后勤服务育人意识, 只有在思想上统一认识, 将服务育人寓意于后勤各项工作中, 学校育人的整体水平才能上新的台阶。

2强化后勤服务队伍建设

强化后勤服务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有文化、有技术、勤奋努力工作的后勤工作队伍, 是做好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保障。一是切实加强后勤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不断提高后勤人员的政治素质;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做到依法行政, 按章办事。二是要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和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 强化主人翁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树立改革创新意识, 培养后勤职工的良好职业道德;只有这样, 才能彻底转变服务观念, 才能在服务育人中做好示范作用。三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技能, 这是我们做好服务育人的保证。四是后勤部门职工要起到表帅作用, 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可以使大学生耳濡目染, 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所以后勤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 助人为乐, 热情服务, 展示自己良好的工作精神, 才能达到育人的效果。

3推动后勤服务育人研究和实践

高校后勤应开展不同形式后勤服务育人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高校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为后勤服务育人科研课题立项提供条件, 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再用研究成果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同时我们在实践上积极探索, 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项目, 创设舒适、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 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 做到管理育人。我们要进一步拓宽后勤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渠道, 定期举行服务满意率问卷调查, 接受监督;定期组织学生座谈会, 及时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 融洽后勤管理人员与学生的关系;不断完善后勤公司网页, 注重互动性, 设立网上邮箱, 充分利用现在的大学生喜欢在网上讨论问题的特点, 使我们从中获取信息, 进而改善我们的后勤服务工作。

4引导学生参与管理

引导学生参与管理自我服务的实践活动, 是加强管理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后勤部门要为学生提供参与后勤管理的场所和条件, 组织学生参与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校园绿化、卫生等管理工作。还可让学生代表参加后勤管理的有关会议, 聘请少数学生兼任后勤管理的助理职务, 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工作能力, 施展后勤管理方面的才华, 又有利于学生客观冷静地了解学校后勤工作的情况, 主动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积极协助后勤部门提高服务质量。同时, 后勤部门要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和岗位, 通过这些形式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如后勤部门组织大学生参加学生食堂帮厨劳动, 参加校园环境卫生劳动等, 通过勤工助学活动, 进而促进了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方继才.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策略新探[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15-16.

[2]黄世雄, 黄小波.浅谈职业院校教学后勤工作[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0 (1) :110-113.

[3]刘翱翔.高校后勤服务的育人功能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88-90.

发挥高校党建育人的功能 篇8

一发挥高校党建育人功能的重要意义

1高校党建育人是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

“育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是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 是高校党组织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1]。要把高校党建工作渗入到育人过程中, 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党建与高校育人的有机统一。从当前党员发展情况看, 高校每年发展党员的数量超过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3, 成为党员队伍的最重要来源。高校所发展的党员绝大多数是青年学生, 他们学成之后将进入社会各个行业, 成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 因此能不能在高校中把他们培养好, 使其具备较强的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 事关党的兴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高校通过党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育人的全过程, 这是高校办学的内在本质要求, 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2]。

2高校党建育人是党领导育人工作的充分体现

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高校党委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怎样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政治统领作用。党的建设过程是实现高校党委对育人工作领导作用的重要环节。各高校党委结合自身的实际, 通过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 提出明确的育人思路, 从而实现对全校育人工作的领导。高校党委紧紧围绕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问题,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作风建设, 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在事关学校长远发展、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部署方面, 发挥学校党委常委会、学校党委会、学校党代会的领导作用, 确保育人工作的正确方向, 体现了党领导育人工作的本质要求。

3高校党建育人是全员育人工作格局形成的关键环节

育人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高校要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三育人”目标, 必须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力量。学校的机关职能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在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方面发挥着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依照“党管干部”的原则, 高校通过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选拔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能力突出的管理干部充实到机关职能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 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宣传部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通过调动广大思政干部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抓好师生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高校党建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党建育人的工作体系不够完善

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集引导、教育、培养、发展、管理、实践和建设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是一个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3]。高校负责学生党建的部门是党委组织部, 党建工作的重心在各个基层院系党委 (党总支) , 具体负责学生党建的是各个基层院系的辅导员。由于学生党员规模庞大, 学生党支部数量众多等客观原因, 高校学校层面在全校党员教育管理的统一安排方面存在较大难度, 而在院系层面,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体系、党建理论课程教育体系建设方面还不完善, 大学生理论学习机会比较少, 对党的基本知识掌握还不系统。发展党员的过程具有严格的规范, 有很多事务性的工作需要基层学生党支部来完成, 导致基层学生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环节相对薄弱。

2高校党建与育人工作缺乏有效融合

高校党建和高校育人面向的对象都是青年学生, 高校党建的育人过程既是培养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 也是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现实党建工作中党员的考察、培养、发展、教育等环节缺乏与教育、教学各环节的有效融合, 基层党组织在考察培养对象的时候缺乏对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理论知识、道德修养的全面考察, 过度注重某一方面导致的顾此失彼现象较为普遍。归根到底, 高校缺乏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效融合的体制机制及规范程序, 在优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没有凸显出学生党员和学生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缺乏一套党建工作在育人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反馈机制。

3高校教职工的党建育人意识不够强烈

党建的过程不仅是吸引优秀的青年学生加入党组织, 完成学校党建任务的过程, 而且要在党建的过程中实现教育学生,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高校一部分教职工的党建育人意识不够强烈, 一方面, 现实中高校的教职工对党中央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战略知之甚少, 有的仅仅停留在听说过或看过文件, 也有的教职工认为这一理念很好但难以落到实处, 还有人认为大学之前的教育应该德育为先, 大学教育应该智育第一等等[4]。另一方面, 一部分党建工作者把党建工作作为一般的事务性工作来对待, 没有充分认识到党建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为党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手段和必要过程。

三充分发挥高校党建育人功能的对策

1构建和完善高校党建育人的工作体系

党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高校要积极构建党建育人的工作体系。第一, 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育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高校党委要树立在党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搭建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职能部门认真抓,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育人工作格局[5]。第二, 要充分发挥高校党校在教育培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方面的主阵地作用, 建立校、跨院系、院 (系) 三级或两级党校的组织格局, 聘请专门的教师担任党校的讲师。校级党校主要负责全校的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集中教育和培训。跨院系或院 (系) 级党校主要负责日常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教育培养。第三, 要聘任辅导员和党员班主任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 承认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量, 给予一定的补贴, 充分发挥这些教职员工党员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进而进一步发挥学生党支部在高校育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2健全高校党建服务于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 高校党的建设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明确高校党建在师生思想政治建设中的直接作用,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党员的头脑, 引导广大师生党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党建育人的激励机制, 激发党员教工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树立典型, 营造氛围, 发挥教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学生党员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学好专业知识,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综合素质, 为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 完善党建育人的经费保障机制, 要设立学生党建工作专项经费, 加大对学生党建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培训经费的投入, 逐步改变学生党建工作一定程度上的“重发展、轻培养, 重入党前教育、轻入党后教育”的局面。积极支持学生党支部走出去, 在校外与农村、社区、企业、部队党支部结对共建, 引导学生党员深入基层、服务基层, 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第三, 健全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效融合的工作机制, 健全和推广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老干部党支部共建的工作机制, 吸引更多的党员骨干教师, 特别是青年党员教师对学生党员在成长和发展、专业和科研等方面帮助和指导。

3提高高校党员教职工的党建育人意识

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党建的育人目标, 发挥党建的育人功能, 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富有个性、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首先, 要发挥好思政干部在党建育人中的主力军作用, 要明确思政干部的育人职责, 加强对思政干部的专门培训和业务指导, 充分发挥思政干部在高校党建育人中的骨干作用。其次, 要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用的基础上, 将党员教师组织动员起来, 选拔党性强、作风正、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导师或书记, 使党建育人更加丰富, 更具权威性[6]。高校各级党建工作者要树立和增强党建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觉把高校党建的各个环节与高校的中心任务、教育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高校各个职能部门和服务部门都要通过党建, 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本领, 实行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管理。第三, 要通过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带动师德师风建设,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师风好则学风好, 学风好则校风好。各职能部门的党组织应针对本部门的实际, 围绕“育人”总目标开展党建工作, 特别是教师党支部, 更应把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的“教书育人”任务纳入支部的日常工作。充分调动每一位党员教职工的积极性, 让他们把育人理念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让一位教职工都树立“育人”意识, 并善于拨动“育人”这根琴弦, 各部门、各岗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围绕育人开展工作。让每一个党支部都成为育人的“战斗堡垒”, 每一个党员都在育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从而影响和带动党外群众为实现育人目标共同奋斗[7]。

参考文献

[1]程天权.在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N].中国教育报, 2011-07-01.

[2]吴仁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探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2 (4) :103-106.

[3]张鹏, 李阳.以育人为中心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11) :24-25.

[4]郭强, 周南平.全程性与系统性视阈下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1) :34-35.

[5]李智慧, 吴瑕.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有效发挥党建育人功能[J].北京教育·德育, 2010 (4) :52-53.

[6]刘江华, 王玉平.党建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0) :98-102.

高校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究 篇9

关键词:协同育人,高校,校企,路径

作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重要途径的校企协同育人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无论是合作形式、内容,还是合作成效,我国的校企协同育人跟发达国家相比都处于浅层次阶段,众多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缺乏积极参与的动力,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即所谓的“校企合作失灵”[1]。如何激发、增强众多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动力,推进合作向多方位、深层次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从高校的角度,探索校企合作路径,激发、增强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动力,使校企深度融合,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一、合理选择协同育人企业,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笔者对28 个企业的组织校企协同育人的高层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我们给出了七个影响校企协同育人主要因素选项,要求企业作为被调查者按重要程度从高到低列出三项。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表1), 目前企业认为影响他们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最重要因素是校企双方的利益分配,将其列为第一、第二和第三选项的份数分别为16、6 和2,这说明企业最关注的是经济收益,特别是直接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的知识经济时代,校企协同育人既是教育活动,也是经济活动,是一种互利共赢、平等的合作, 合作必须建立在双方地位平等、利益均衡的基础上[2]。若协同育人只突出、强调一方的主体地位与利益,合作势必不能长效持久。

高校尽管已普遍认识到,校企协同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有效路径,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和旧教育体制的影响,作为协同育人主体的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着对校企合作的市场化认识不足,没有把校企合作放到市场经济中来认识和实践,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践岗位、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学术抱负,这势必会导致协同育人的另一方———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因此,在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中, 普遍存在“校企协同失灵”现象。

如何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克服“校企协同失灵”?协同育人企业的合理选择极为重要。高校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可持续发展负责的精神,科学合理地选择企业。因为在校企协同育人中,合作双方资源与能力的异质性与互补性的程度决定了校企双方合作动机的强弱,任何一方的实力太弱,就会使另一方的合作动机减弱,合作就难以为继。因此,要探寻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合理选择协同育人企业是第一步,是起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其主要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是对企业的技术实力与信誉进行调查,了解是否适合与其进行校企协同育人, 与其进行校企协同育人能否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第二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调查企业的需求,分析校企协同育人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服务;第三是调查了解本校的优势资源,分析本校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什么服务,努力构建高校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正处快速发展、科技较先进、科技含量较高的成长型企业代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产生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而且迫切需求高技术人才,有更高的积极性参与人才培养。高校应与此类企业深入沟通、广泛合作,这样有利于高等教育与先进科学技术保持同步,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高校应认真、全面地研究分析此类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征,树立与其合作、为其服务的意识,积极为其培养人才,以此促进校企的深度融合。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为企业多方面的需求提供服务、做出贡献、创造价值,尽可能地保证企业在协同育人中能得到相应的利益保障,调动、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动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生产管理与科研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锤炼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升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加强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管理,为合作的长效运行提供保障

从笔者对企业的调研统计可以看出,对校企协同育人失败原因的归结上,企业认为主要是校企双方合作教育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和企业获利较少(表2)。“企业获利较少”是预料之中的,而“管理制度不健全”反映了目前校企双方在协同育人中存在管理制度缺失或模糊的问题。所以要提高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和合作效率, 除了须考虑企业利益补偿外,还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校企协同育人的建立与运行过程是一个起始于驱动机制,成长于沟通机制,归结于分配机制的有机过程。 前期的准备充分,选择合适的合作方,是校企协同育人的起始,此时校企资源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只是一种可能。加强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管理,才是实现校企资源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才能促进科学、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的形成,为合作的长效运行提供保障。

(一)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双方的信息交流极为重要,笔者的调研结果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都认为在校企协同育人期间建立双方的信息交流渠道很重要(表3)。资源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信息交流畅通,才能及时化解矛盾, 互相了解对方的需求,使校企的资源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动态过程始终保持平衡。

(二)构建适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

要真正深化校企合作,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 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学校教学存在着各自的规律与特点,导致在校企合作期间难免出现时间上的矛盾冲突。为了解决校企合作的时间错位, 高校应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与规律,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有效的适应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减少企业负担,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协同发展的办学目标。

(三)采用集中—混合专业的实习教学管理模式

高校安排大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大多是集中进行的,同一专业学生数量多,一般是几十甚至上百人同时出现在有限的岗位[3],客观上使企业的正常生产受到影响与干扰,使得有意接纳学生实习实践的企业也有畏难情绪,而且,由于企业有丰富经验的指导教师的数量有限,大学生很难得到有效的指导与实践锻炼机会,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而集中—混合专业的实习管理模式的集中指的是一个合作企业接纳几十甚至上百的学生同时进行实习实践,而混合专业指的是在同一合作企业的学生是由多专业组成的。其优点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同一合作企业有几十名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有利于学校进行监控与管理;不同专业的学生分散在不同岗位与部门,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并有利于企业指导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较全面详细的资料,获得合适的人才;企业指导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指导学生实习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更易得到提升。

三、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使企业在协同育人中获得人才收益

笔者通过对28 个企业的组织校企协同育人的高层管理者的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表4),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主要利益考量就是人才收益,获得合适、稳定的企业人才,所占比例为32.14%,远超于其他选项。 人才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在企业招聘人才的一两次面试中,无法鉴定一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往往在大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对新员工会有大约半年至一年的考察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通过学生教学实习,企业和大学生可相互了解、考察,显然比在短暂的笔试、面试中考察人才全面透彻得多。而且这些学生比较熟悉企业工程流程与业务,不用进行岗前培训就能直接上岗,大大节约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但是,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着脱离实际需求的现象, 学生能力结构不符合职业要求。笔者对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表1),在七个影响校企协同育人因素选项中,企业将双方的利益分配列为第一重要因素,所占的比例为37.35%,将“学生素质”列为第二重要因素,所占的比例为24.10%,这两个选项所占的比例远超其他五个选项,间接地反映了企业对当前高校学生素质的不满意,导致了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不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是不少用人单位招聘不到满意的大学毕业生,相当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上普遍缺乏合作的“内驱力”。

为了加强大学生专业能力适应性的培养,构建适应企业需求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使企业能在校企合作中获得合适的人才,得到人才收益,各高校各专业的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须充分考虑新技术、新成果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知识、专业特性及高校的办学定位,充分调动企业与高校进行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保证校企合作的长久有效。

(一)将新技术、新成果等前沿知识纳入课程计划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等社会经济发展前沿知识不断涌现,高校的教学内容常常滞后于行业发展,普遍存在“用昨天的技术培养明天的人才”的现象[4]。因此,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建立广泛的紧密联系,可以到用人单位进行调研,了解每一种专业所面对的各种职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任职要求,了解生产、科研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成果及社会经济发展前沿知识, 将它们纳入课程计划,调整课程体系,使其日趋科学、完善,确保专业课程内容符合职业岗位要求。这种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能使大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还能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促进学生合理的创新知识结构的形成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企业需求,激活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内驱力”。

(二)根据专业的特性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

高校各专业的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须根据各专业所面对的各职业对大学生的任职要求,充分考虑专业的特性。对于那些,要求毕业生须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和专业能力,经过较强专业训练才能胜任,有较多从事技术含量较高、专业型的工作的专业,高校就应为该专业学生开设较高比例的专业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尽可能提升他们的专业化劳动生产能力。以机械类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这个专业涵盖了五个专业方向: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热加工工艺、铸造、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和焊接工艺及设备,在1998 年专业调整之前这是五个不同的专业。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如果采用研究型大学的课程结构,要求学生在四年中学习如此广泛的内容,势必会造成专业能力弱化,专业特长不突出的结果。目前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所学专业的专业性不强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是明证。因此,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采取宽口径专业招生、窄专业方向培养的办学理念,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5]。而对于一些专业,诸如文科类应用型专业,除了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更多是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可采用开设更多通识课程,加强基础课程,设置综合课程等途径实现,重视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等就业软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跨学科混合型创新人才。以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为例,当今媒体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还要注重对社会学、政治学等跨学科的学习,以加强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把关意识。因此,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须培养具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政治、历史、社会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三)充分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

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研究 篇10

一、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的理念设计

(一) “四个不足”凸显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的紧迫性

现实工作开展中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学校管理层和学生的交流联系形成脱节盲区, 基层班集体建设亟待加强, 学生先进骨干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这些突出问题, 凸显了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的紧迫性。

(二) “三个统一”明确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的可行性

在高校育人的全程中, 各支力量虽分工不同, 职能各异, 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环境、保驾护航是育人目标是统一的;在教育过程中, 各个环节的施教者提供不同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贯穿于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全程, 理念融通, 互为因果, 相互配合, 形成统一的育人全程;在育人上方法也是可以互为借鉴的, 有的教育侧重理论, 需要借鉴事务部分的实践经验, 有的管理侧重实践, 需要理论教育部分的凝练提升, 从而形成理论和实践层面教育方法的统一。

(三) “两个理念”彰显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的功能性

通过打造协同育人平台的功能性非常明确:即实现“全员参与, 协同育人”理念和“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理念。

二、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的制度保障

由于学生成才培养的专业归属性, 平台建设的主体工作由学生所在的二级学院来完成。通过实施大一、大二的专业班主任制和学长导师制, 大三、大四年级的双业导师制, 同时实施高校领导和处科级干部联系班级制度, 并引入科学建设和激励机制, 能为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一) 专业教师班主任制

坚持教研室推荐, 择优聘用的原则, 从教授、党支部书记中选择拥有的政治立场坚定和理论水平高,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富有责任心和爱心, 能做到教书育人的优秀骨干教师, 担任大一、大二年级的专业教师班主任。

其工作重点分别为:关注学生发展。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学习情况, 加强与辅导员的联系, 协助辅导员做好班级建设;加强学风建设。做好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学业指导工作,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做好学业规划, 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指导科技创新实践, 浓厚学生的创新实践氛围, 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意识, 建立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建设层次分明的创新实践预备队。

(二) 双业导师制

双业导师制, 即学业和就业导师制度。学院从教授、副教授中选拔一批优秀骨干教师担任大三、大四学生的学业导师和就业导师 (简称双业导师) , 重点为学生的学业和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双业导师采取每名导师对接一个班级或两个班级的形式, 定期通过学术讲座、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与学生开展交流。导师每个月保证对集体或个人进行一次对接和辅导。在学业上, 双业导师一方面能有针对性地对学业困难同学提供个性化指导, 通过建立班内的帮扶结对和专题专人辅导的形式给这些学生强化补课, 帮助他们改变学习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加强考研、参与科研课题、学术科技竞赛的具体指导。通过“帮后进、促先进”的指导模式, 加强班级的学风建设,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针对学生的就业问题, 双业导师充分利用特有专业优势,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积极联络用人单位, 优化课程设置, 广泛推介毕业生, 畅通就业渠道。

(三) 学长导师制

从高年级本科生学生骨干、党员中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大一新生的学生辅导员, 负责帮助新生解决入校后在生活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引导他们更快融入大学生活。

通过自愿报名、推荐选拔等方式, 选拔优秀研究生党员担任大二班级的学长导师。重点帮助各个班级创建创新小组, 对接专业指导教师, 组建创新团队, 力所能及地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 为创新竞赛储能蓄力。

(四) 学校党政干部联系班级制度

实施学校领导干部和处科级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工作制度, 每个学院的分管校领导及其分管处室的工作人员保证每人对接一个该学院班级。学院积极创造条件, 提供各班级的联系信息和情况资料, 配合对接校领导和机关处室深入学生, 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状况, 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教育学生努力拼搏, 成长成才;配合校领导和机关处科级干部和各班级顺利对接, 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优良环境。

(五) 建立相关制度的激励机制

每年定期对学长导师、班主任和双业导师进行先进评选和相关奖励。评选工作采取导师工作日志检查、学生评价反馈和学生班级建设情况相结合的方式, 对甘于奉献、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同时对担任双业导师和班主任的教师在工作量认定、职称评定、年终评优等环节给予政策倾斜, 真正从政策上激发广大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和帮扶的积极性。

三、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的功能实现

(一) “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实现

1. 通过实施双业导师制和专业班主任制, 密切了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联系, 一方面促进教学相长, 同时加强了师德建设, 强化了沟通交流。不但能更具体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诉求, 能更有针对性地反思和改善课堂教学,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真正实现为“以师德建设促进教风, 以教风促学风”。

2. 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 通过“春风化雨, 浸润涤荡”, 让基层班集体建设更加规范, 信息搜集和反馈更通畅更真实, 班级运转更加高效, 班级凝聚力更强, 真正实现了“班风正、学风浓”。

3. 学校领导联系班级制度也搭建了学校密切联系桥梁, 完成学校领导和机关干部和基层学院的对接, 有助于学校管理层和育人一线加深理解, 畅通渠道, 共享资源, 让协同育人更加生动鲜活。

4. 通过学长导师制的实施, 优秀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加强, 也成为党员入党后续管理和培养的有效载体。

(二) 有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配套制度和激励机制的出台, 让广大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学业、就业、科技创新等活动的积极性极大提升。通过专业老师的积极参与, 学生专业意识和学习风貌大有提升, 考研氛围日益浓厚, 班级学风建设得到加强;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和专业竞赛, 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不断巩固提升;有了专业教师指导和帮扶, 毕业生在职场竞争中心态端正, 理性自信。这些都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竞争力。

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 实现了学生教育、服务、管理的无缝覆盖, 形成了“全员参与, 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同时为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成长全程提供了舞台, 给予激励, 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了优良的成长成才环境。

参考文献

上一篇:慢性脑功能不全下一篇:分段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