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标准

2024-06-26

规范标准(精选十篇)

规范标准 篇1

1 MSS SP-105的基本要求

1.1 阀门材料

阀门的材料对于其长周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不同材料的性能对工作介质的物理性能 (温度和压力) 和化学性能 (腐蚀和放射) 的承受力不同。而不同标准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各有差异, 因此在设计中首先要确定阀门材料所符合的具体标准。

MSS SP-105规定的承压部件材料适用标准比较多样, 包括了适用于传统石油、化工及制药和常规电厂的工业标准, 如ASME B16.34、ASME B31.1和ASME B31.3;同时也包括核电厂的核级材料标准, 如ASME BPVC-Ⅲ。此外, 该标准对材料的质量保证也提出了要求, 规定承压部件材料应有材料鉴定测试报告, 鉴定应包括化学分析和机械特性。对非承压部件 (如阀杆、填料函和填料压紧螺母) 材料的要求相对宽泛, 只要与承压部件材料相容即可。

1.2 设计要求

确定阀门的工作压力是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不同的标准给出的方法也不相同。MSS SP-105给出了3种方法供选择, 即计算、水压实验和爆破实验。

MSS SP-105提出的方法比较新颖, 确保其按所设计的工作压力满足实际的工作要求。MSS SP-105提出阀门鉴定要求:按照要求设计的每一种不同尺寸的阀门进行鉴定以确定阀门在环境工况-29~+38℃下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CWP) 等级。如果对任何有少量差异 (如端部连接和材料) 的阀门都进行鉴定的话, 会增加设计成本。因此, 相同设计和尺寸但材料不同的阀门的CWP等级, 可根据材料的许用应力和不同材料所做的阀门的水压实验确定;相同设计和尺寸, 但端部连接不同的阀门的CWP等级为阀门等级或端部连接的取小值。

1.3 端部连接

阀门与管道的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焊接、法兰连接及卡套连接等多种。螺纹连接方式中, 螺纹的标准繁多;焊接也分对焊和承插焊;法兰连接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 在设计仪表阀的端部时必须确定具体所采用的符合哪种标准要求的连接方式。

MSS SP-105中提出锥形管道螺纹应符合AN-SI/ASME B1.20.1、ANSI B1.20.3或ANSI/CGA V-1的要求;连接处承插焊管件直径、深度尺寸和允许误差应满足ASME B16.11的要求;对焊连接端部尺寸应满足ASME B16.25的要求;

与仪表阀连接的管道除了Pipe管之外, 很多工程中也有用到Tube管, MSS SP-105对与Tube的连接形式也做了相关的规定。

此外, MSS SP-105要求与阀体焊接的端部连接部分的焊接评定应满足ASMEⅨ的要求。

1.4 鉴定

MSS SP-105不但提出了不同的确定阀门压力等级的方法, 还提出对相关项目进行鉴定的要求, 该标准给出两套阀门鉴定方法:计算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和爆破试验。

1.4.1 计算

计算包括应力和额定压力计算。应力计算根据ASME B31.1、ASME B31.3或ASME-Ⅲ进行, 应力裕量根据相应标准中最大许用应力表确定, 在该计算过程中可以不考虑腐蚀裕量。大量阀门的工作温度往往不是环境温度, 对于这部分非CWP温度下的工作压力可由此温度下许用应力除以CWP下的许用应力的比率再乘以CWP获得。

1.4.2 水压试验

MSS SP-105对阀门水压试验的最低要求如下:

介质水或油

温度10~50℃

压力2CWP

时间在试验压力下至少持续1min

位置所有可能使压力边界部件承受内部压力的位置

在验证试验阶段的任何压力下, 部件、连接和密封处不能有可见泄漏, 在验证试验阶段除了阀杆填料部分可以调整外 (防止泄漏) , 不允许其他任何承压连接或密封处进行调整。

1.4.3 爆破试验

对试验阀门进行水压试验直至爆破, 记录发生爆破时的压力。爆破试验时允许阀门填料、垫圈和承压连接处在高于水压试验压力时泄漏。如果在爆破发生前终止压力试验, 则最高承受压力为阀门爆破压力。

根据爆破试验确定的CWP等级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B———3次取样试验中最低的爆破试验压力;

P———CWP等级;

Ta———试验阀门的实际抗拉强度;

Tm———材料的最小抗拉强度。

1.4.4 类似阀门

在阀门设计、制造中会有很多类似阀门, 如相同设计不同尺寸及相同尺寸不同材料等, MSS SP-105对这类阀门的处理给出的建议为:相同设计和尺寸但有较小改动的类似的阀门认为是合格的, 如果改动会增加压力边界部件的应力水平, 则应按照应力的比率来按比例降低等级;如果材料有不同的强度, 材料许用应力的比率也应该用来确定新的等级, 作为试验样本的承压部件的实际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应根据可追踪材料热处理证明或提交的从同一批炉中的取样材料获得, 验证试验的根据为ASME-ⅧUG-101 (J) 。

1.5 验收试验

每个产品在出厂前都应进行出厂验收试验, 仪表阀门主要起隔离或连通作用, 因此必须进行泄漏试验和壳体水压试验。MSS SP-105本身并未对这部分内容有过多描述, 而是直接引用了MSS SP-61《阀门压力试验》。

进一步查询可知, 仪表阀门壳体试验的试验压力为1.5CWP, 持续时间为15s;泄漏试验的试验压力为1.1CWP, 持续时间也为15s。

2 MSS SP-105与ASME B16.34比较

ASME B16.34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权威的工业阀门标准之一, 内容涉及阀门承压件压力等级、材料种类、壁厚、连接等的计算、材料制作、材料检验及阀门验收等, 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全面的规范。该标准与MSS SP-105的具体要求有一定差异。

ASME B16.34主要针对接管直径大于DN65mm的工艺阀门, 而MSS SP-105主要针对的是对接管直径不大于DN25mm的仪表阀。

两份标准适用的材料标准都是ASTM和ASME-Ⅱ系列。

ASME B16.34对如何根据温度、压力、尺寸及材料等确定阀门压力等级, 以及如何根据尺寸和压力等级确定阀门壁厚等, 都有详细描述或相应表格供查询。而MSS SP-105给出了几种阀门工作压力的确定方法, 其中爆破试验方式确定阀门工作压力是其他标准中都不曾提到的方法。相对来说, ASME B16.34使用简便, 可直接通过查表确定部分设计参数;但MSS SP-105在保证阀门设计质量的同时, 对阀门压力等级的确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ASME B16.34中的壳体试验和泄漏试验要求与MSS SP-105 (具体参考MSS SP-61) 要求相同。对于阀门口径不大于DN50mm的阀门壳体试验的试验压力为1.5CWP, 持续时间为15s;泄漏试验的试验压力为1.1CWP, 持续时间也为15s。

由于ASME B16.34主要适用于与工艺Pipe管连接的阀门, 所以该标准对端部连接部分的要求限制在ASME/ANSI法兰、螺纹和焊接连接的相关标准。而MSS SP-105考虑到仪表阀可能会与Tube连接, 因此对端部连接部分要求更为多样, 除了适用ASME/ANSI法兰、螺纹和焊接连接相关标准外, 还适用于其他非标连接方式。

3 结束语

在仪表测量管路中, 阀门是保证仪表可靠测量的重要部件, 如何根据更为适用的标准设计合适的阀门, 直接关系到仪表测量管路的安全运行和仪表测量的精度。仪表阀门尺寸较小, 通常是由棒材加工而成, 而且所连管道形式更为多样, 如果在设计过程中笼统地采用工艺阀门的设计标准, 会造成诸多限制和成本浪费。在仪表阀设计规范要求中, MSS SP-105更灵活, 更加适用于仪表阀的设计。因此, 建议以MSS SP-105要求为主, ASME B16.34作为设计规范补充。

摘要:采用适合的标准设计仪表阀门可确保其测量的可靠性。介绍MSS SP-105对仪表阀的设计要求, 并比较ASME B16.34与MSS SP-105, 给出仪表阀设计中采用的标准建议。

公文格式规范标准 篇2

一、公司常用对外公文种类及区别

(一)请示。请示是向主管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或问题作出指示、给予答复、审核批准时所使用的公文。

撰写请示需掌握的三要领:一是详细、准确地写明请示事由。不仅应在标题上写清,还要在正文里写明请示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向上级请求。请示事项要专题专文,以便上级及时答复。二是明确提出本单位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意见,供上级参考。意见要写得有理有据,必要时可引证有关现行政策、规定条文。如单位意见分岐,要分别陈述不同意见内容,并加以分析比较,还可提出倾向性意见,供上级权衡、批复。三是具体提出对上级的要求。包括希望按某个最佳方案批示;由于时间限制,或事态严重,希望上级尽快答复,甚至务请在什么时限内答复;提请上级批复时需要注意或强调的问题,否则可能引起什么不良后果;行文中切勿使用要挟的言辞。

(二)报告。报告是陈述性文件。按内容可分为专题报告、综合报告、总结报告;按时间可分为年度报告、季度报告、月份报告和工作进程报告等。

报告的撰写一般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情况或问题。二是原因。三是建议意见。

(三)函。函是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洽谈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

公文。

函的写作要注意行文简洁明确,用语把握分寸。无论是平行机关或者是不相隶属的行文,都要注意语气平和有礼,不要倚势压人或强人所难,也不必逢迎恭维、曲意客套。至于复函,则要注意行文的针对性,答复的明确性。

二、行文格式标准 1.公文用纸:A4印刷纸。

2.排版规格:正文用3号仿宋字,段落行间距为单倍行距,上下页边距各为2.5公分,左页边距为2.9公分,右页边距为2.5公分,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3.装订要求:公文应左侧装订,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

4.发文字号:发文字号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

5.公文标题:公文标题位于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宋体加黑,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6.公文正文:公文正文紧接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格,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标题段落依次按“

一、;

(一);1.;(1)”顺序排列,字号依次为3号黑体、3号楷体加黑、3号仿宋。

7.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 2

后不加标点符号。

8.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9.成文时间:使用阿拉伯数字标全年、月、日。10.附注: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请示和函须以附注形式标明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报告可标可不标。

11.抄送:公文如有抄送,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顿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12.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位于抄送机关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13.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如“-1-”;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三、请示或报告的格式模板(详见附件1)

四、函或复函的格式模板(详见附件2)

附件1:

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文件

(空两行)

(左空一字)发文字号(三号仿宋)签发人(三号楷体):(右空一字)

关于××××××××的请示或报告

(一级标题,二号宋体加黑)

(空一行)

主送机关(3号仿宋):

×××××××××××××××××××××××××××××××××××。(正文;3号仿宋)

一、××××××。(二级标题;3号黑体)(一)××××××。(三级标题;3号楷体加黑)1.××××××。(四级标题;3号仿宋)

×××××××××××××××××××××××××××××。

妥否,请批示/专此报告。

(空一行)

(左空两字)附件(3号仿宋):1.×××××××××××××× ××××××(不加标点)2.××××××××××××

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年 月 日(阿拉伯数字)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抄送(3号仿宋体):——,——,——,——-。

(左空一字)印刷机关(3号仿宋体)年月日印发(右空一字)

附件2:

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发文字号(三号仿宋顶格)

关于××××××××的函或复函

(一级标题,二号宋体加黑)

(空一行)

主送机关(3号仿宋):

×××××××××××××××××××××××××××××××××××。(正文;3号仿宋)

一、××××××。(二级标题;3号黑体)(一)××××××。(三级标题;3号楷体加黑)1.××××××。(四级标题;3号仿宋)

×××××××××××××××××××××××××××××。

专此函达(如需对方回复,后加“盼复”二字)/专此复函。

(空一行)

(左空两字)附件(3号仿宋):1.××××××××××××××

××××××(不加标点)2.××××××××××××

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年 月 日(阿拉伯数字)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抄送(3号仿宋体):——,——,——,——-。

(左空一字)印刷机关(3

利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说好普通话 篇3

下面仅从如何美化自己的普通话发音方面来探讨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认识。

一、加大普通话发声中音量的训练

在普通话发声训练中树立“管子”的意识,增强说话的共鸣音量。音量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它主要决定于气息和共鸣器。不少人在普通话朗诵中把握不好自己的音量,或大或小,前者对身体消耗太大,又不利于恰当地表情达义,后者会造成听众听不清,甚至听不见的现象。因此,音量也需要必要的训练。

声带的发声离不开气息,没有气息的冲击,声带不能颤动发声。但只是声带发出声音是不够的,想要嗓音富于弹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不断供给声带气流。在音量练习中要始终坚持气息结合具体字音进行练习,不赞成单纯的气息训练,那样太费时,且没有可比性。练习中要有计划地对要练习的单字、词语或句子进行适当的气息分配,可以先短后长进行练习,逐渐加大字音的密度和放缓咬字发声的长度。

在练习单音节字的发音时,可以想象声音在胸和喉部经过一根通畅的“管子”到达。管子应该是上下直立的,想象中的管子不能瘪,不能挤,也不能撑,不紧不松的状态最好。吐字发声经过管子时,是没有障碍的。发声的力量用在腰腹部。如果管子紧张,就会使声音受阻,声音也易发生嘶哑。

结合气息及共鸣进行普通话声调的扩张共鸣练习,可以建立胸部支点的意识,来帮助各种声调的控制练习。可以想象嘴长在胸口的一二纽扣之间并有一个喇叭在发音。第一声在胸部支点左右进行;第二声从丹田出发,上升滑到胸部支点;第三声自胸部支点下方处开始向下行进到丹田(肚脐处)并沿路返回至胸部;第四声从胸部支点开始,向下行进到丹田处。练习时先一个音节、两个音节、三个音节……先慢练后逐渐加快。练习中始终保持丹田气息的控制与支撑。

二、加强普通话发声中音质、音色的训练

音质,又叫音色,是由于波形和泛音的不同造成的声音属性。它主要决定于共鸣器,是声带音通过共鸣使声音变调的产物。当人的某个或某些发音器官有缺陷或发生病变,音质就会发生变化,声音会变得不中听。还有,尽管没有发音器官方面的问题,但由于发音时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也会影响音质。比如,鼻音过重,翘舌音使用不当,呼吸音和杂音等。

过重的鼻音是因为鼻腔的共鸣声太响亮造成的。要克服这种毛病,主要方法是,发音吐字时嘴要张到位,舌头要用力一些,以减少鼻腔共鸣。

不当的翘舌音,常常是地方口音习惯或因为分不清楚平舌音和翘舌音,发音吐字不准所造成的,这样的毛病要加大正音练习来克服。

呼吸音是由于发音时声带没有充分闭合,大量的非发声的空气跑出来,造成嗓音中夹杂着呼吸音,或者是由于朗读时吸气过于频繁,讲话过快,用力过度,精神紧张,造成上气不接下气,呼吸音过大。克服的主要办法是在讲话或朗读时,按照呼气与吸气的方法正确地呼吸,有节制地呼吸。

杂音主要来自嗓子沙哑、嘶哑、喉鸣等。主要靠平时保护好嗓子,讲话时正确地运气,发音,从而消除影响音质的杂音,使声音纯正。

三、借用音乐的相关知识,对普通话发声中字调、句调、文章基调、节奏进行训练

汉语言的语音有别于西方语言的独特之处在于声调,而声调的高低升降就是旋律,本身就具有音乐性;用汉语写成的诗词,一旦与音乐结合,便能产生出一种“诗者乐也,乐者诗也”的美感。我国古代的诗与歌是密不可分的,所有的诗几乎都是歌唱出来的,我国的诗歌之所以流传广远,长盛不衰,语言“声调”和音乐“音调”和谐完美的结合是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音乐感强的诗句或文章,读者总是赞美它“抑扬顿挫”。所谓“抑扬”,就是指字调、句调的音调(音高)的升降,音调升降连续合理搭配就可以形成一种“流畅婉转”的旋律美感。而“顿挫”,就是指音节的停顿延缓,它可以形成朗读时的“节拍”感。

读抒情、叙事的文章就像音乐里的抒情曲或摇篮曲的节奏;遇到体育运动现场的解说就像音乐里的进行曲;读讣告文体就像音乐里的葬礼进行曲;大型的历史性题材解说则像交响曲;优美细腻的爱情题材散文则像梦幻曲。声乐发声中的强弱、虚实、明暗、以及旋律的高低起伏,歌曲中高潮的段落的划分和呈现,有时跟普通话练习中的情形是一致的,应该大胆进行借鉴。

通常情况下,人们讲话时使用的音域范围一般只有一个8度,多数情形下,却只有4、5度。如果把8度全用上,时间稍长,会感到非常吃力,高低起伏太大,便会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在练习高音时,要依据自己的声带情况而定,并且要留有余地,不要将自己音域中的高音用尽,否则会给人“声嘶力竭”的感觉。

另外,还必须注意,同唱歌一样,起音的音高一定把握好,要适中,起音太高或太低,会给后面的朗诵带来困难,或者高的朗诵不下去,或者低的听不清楚。一旦不小心造成了起音偏高或偏低则应及时进行调整。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不但有写的学问,更是说的学问。今天的中国需要日益规范、富于中国特色的语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说好普通话就必须努力学习,刻苦训练,苦心磨练自己的语言基本功。

行业内部控制规范标准构建 篇4

中国人民银行

上世纪90年代, 为防范金融风险, 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 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和内容等做出了规定, 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的行政规定。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对该指导原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以进一步指导和促进中国商业银行建立更加有效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相继下发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其中,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信息披露, 加大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评估与监督, 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评估应贯穿到每一次现场检查中, 成为现场检查的一部分。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区分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 规范了股东、董事、监事和行长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同时对公司治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问题作了规定。通过确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 明晰权责, 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人数、产生、任职资格及其任职期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予以较全面、具体的规定, 使得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够拥有具有高度独立性的董事、监事, 有效发挥其监督作用, 促进银行稳健经营。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在坚持公司治理一般原则的同时, 强调以保护存款人利益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宗旨, 体现出银行作为特殊的股份制公司的特性。其贯彻与实施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促进商业银行防范风险, 有利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则较为完整地借鉴了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 确立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与COSO内部的五要素完全相同, 即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与措施、信息沟通与反馈、监督与评价。其阐述的内部控制目标和基本原则等内容充分吸收了1998年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银行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的框架》中的核心内容。其重要理念主要包括:无任何人、无任何经营活动能游离于内控体系之外的理念, 任何人均应自觉遵循控制制度;内控优先的理念, 一切新型业务应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风险在前, 收益在后;一切控制均有案可查的理念, 保存控制记录, 是回顾、检讨控制轨迹, 甄别控制责任, 传递控制信息, 监督纠正控制错误的基础;内部控制监督、评价部门保持独立性的理念, 按《控制指引》要求, 审计部门应实行全行系统垂直领导, 作为内部控制监督、评价部门, 拥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证监会

作为证券公司、投资基金公司的监管机构, 证监会十分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后, 证监会就开始着手认真研究并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 对期货、证券和基金等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严格要求, 出一系列政策。

2001年初, 证监会分别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1号——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招股说明书》, 规定发行人应披露公司管理层对“三性”的自我评估意见和注册会计师关于发行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结论性意见, 注册会计师指出“三性”存在重大缺陷的应披露并说明改进措施。但上述两个规定主要是关于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信息披露, 尚不是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要求。

2001年1月, 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要求证券公司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完善内部控制, 以规范公司经营行为。2001年底, 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 (分别于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修订) , 提出监事会应发表的独立意见包括“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等, 这是监管机构首次普遍规定上市公司披露相关内部控制信息, 但从其要求来看, 并无强制约束力。

2002年12月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 旨在规范基金销售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基金销售机构的控制原则、销售决策流程、销售业务执行流程、会计系统、信息系统、监察稽核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 有利于不同销售机构建立统一的规范制度,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保护基金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此外, 对一些先前不为机构重视或存在真空的业务环节, 如销售机构的决策程序、风险评估、授权控制、分支机构管理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

2006年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必须是有效的, 并须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则紧随其后, 迅速出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征求意见稿) 》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发布的上述指引, 无论在内部控制概念的界定、控制目标的设定, 还是内部控制要素的确定上, 都全面反映了COSO的ICIF框架内容的精髓。

2006年6月30日, 为指导证券公司建立健全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内部控制机制, 证监会制定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 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2007年10月, 为加强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 促进基金销售机构诚信、合法、有效开展基金销售业务, 保障基金投资人权益,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及《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 (证监会令第20号) 的有关规定, 证监会制定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指导意见》,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银监会

银监会成立后, 也制定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规范。2004年2月银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对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同年, 先后发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征求意见稿) 。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旨在通过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评价, 督促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从根本上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保证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该办法突出了内部控制体系的概念, 强调内部控制是一种系统的制度安排, 要求商业银行从零散的、静态的、被动的内部控制规章向建立系统的、动态的、主动的内部控制体系转变, 要求商业银行向监管部门、社会、市场提供一套全面和可证实的内部控制体系, 从而使内部控制体系各组成要素间的联系更加清晰有序。

《信托投资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征求意见稿) 包括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具体涉及信托业务、自营业务、其他业务、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会计系统、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控制, 从信托业自律的角度, 对信托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提出具体要求。此外, 该指引还附有内部控制各方面详细的量化和定性评价方法。

2007年7月, 在人民银行发布的原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基础上, 银监会也发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与此前央行版《商业银行控制指引》相比, 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控制指引》更加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运作的特点。并明确, 除商业银行外, 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机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也需参照执行该指引。

银监会版《商业银行控制指引》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细分为6个方面, 包括授信的内部控制、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存款和柜台业务的内部控制、中间业务的内部控制、会计的内部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等。与此前的央行版指引最大的不同, 就在于重新划分了金融机构董、监事会、高管层各自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职责。其中, 董事会负责保证商业银行建立并实施充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负责审批整体经营战略和重大政策并定期检查、评价执行情况;负责确保商业银行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审慎经营, 明确设定可接受的风险程度, 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并控制风险;负责审批组织机构;负责保证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负责监督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层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行内部控制职责;负责要求董事、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纠正其损害商业银行利益的行为并监督执行。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内部控制政策, 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负责执行董事会决策;负责建立识别、计量、监测并控制风险的程序和措施;负责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机构, 保证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责得到有效履行。

此外, 该指引根据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的特点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全面、严密的压力测试程序, 定期对突发的小概率事件, 如市场价格发生剧烈变动, 或者发生意外的政治、经济事件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进行模拟和估计, 以评估本行在极端不利情况下的亏损承受能力。”并要求, 商业银行将压力测试的结果作为制定市场风险应急处理方案的重要依据, 定期对应急处理方案进行审查和测试, 不断更新和完善应急处理方案。对于最重要的授信管理, 该指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严格的授信风险垂直管理体制, 对授信实行统一管理。而此前仅要求下级机构服从上级机构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

《商业银行控制指引》还要求, 对于集团客户授信应当遵循统一、适度和预警的原则, 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 防止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和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商业银行应当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对集团客户授信集中风险实行有效监控, 防止集团客户通过多头开户、多头借款、多头互保等形式套取银行资金。

保监会

保监会在内部控制规范标准建设方面, 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1999年8月, 为防范经营风险, 建立健全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促进保险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保监会制定了《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 要求保险公司按照合法性、有效性、全面性、系统性、预防性和制衡性原则, 建立起包括组织机构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支持保障系统在内的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并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作为保险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指导原则对于推动保险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 公司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2006年1月, 保监会制定了《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 (试行) 》, 旨在规范和加强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 推动寿险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确保寿险公司稳健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

国资委

2006年, 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以《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依据, 全面吸收了美国COSO于2004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ERM框架) 和英国风险管理标准等国际最新企业风险控制研究成果和成熟经验。2004年美国COSO发布的ERM框架是对1994年修订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ICIF框架) 的改进和拓展, 标志着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从内部控制向风险管理转型。国资委以ERM框架为参照制定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丰富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内容, 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行业协会

在各部门和监管机构根据其管理权限范围发布相关内部控制指引的同时, 行业协会也在进行内部控制规范方面的研究、建设和推广工作。1996年1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准则。该准则所称内部控制, 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 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式。2002年,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 对内部控制的审核进行了指导, 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就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在特定日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进行审核并发表审核意见的相关要求。

2003年,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下发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 提出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使之有效运行是组织高级管理层的责任, 内部审计人员应实施适当的审查程序, 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评价组织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控制活动的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但仅从审计角度而言, 并非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规定。

公文行文规范标准 篇5

一、公文文号的正确使用

印发公文时,年份外的符号应该用六角形符号“〔〕”(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中选择),而不应该用小括号“()”或中括号“ [ ] ”。

二、标题的要求

(一)正文必须要有标题(封面除外)。标题(方正小标宋GBK二号字)(2011年11月),(方正楷体GBK三号字),班子名称或职务(方正楷体GBK三号字)。不得将标题字打印大小不一或中间加入其他艺术体。

(二)标题字数较多时,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不能把词、词组和专用术语分开。多行标题的排列方式一般是正宝塔、倒宝塔或棱形,避免出现上下长度一样的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三)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正文种类。标题中除规范性文件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三、正文的要求

(一)正文要与标题隔一行。

(二)正文(方正仿宋GBK三号字)。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文中一级标题使用三号方正黑体GBK,二级标题使用三号方正楷体GBK,三级标题使用三号方正仿宋GBK,四级以下级标题与正文字体相同。一级标题后若回行不使用标点。

(三)全文层次序号的使用

第一层次标题(方正黑体GBK三号字)第二层次标题(方正楷体GBK三号字)第三层次标题(方正仿宋GBK三号字)第四层次标题(方正仿宋GBK三号字)

1.第一层为“

一、”,以下可排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层为“

(一)”,以下可排

(二)(三)

(四)等,此序号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号里选择,不采用输入法输入,括号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

3.第三层为“1.” 1后面添加的是圆点,而不是顿号或句号。以下可排2.3.4.5.6.7.等。

4.第四层为“⑴”,此序号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号里选择,不采用输入法输入,括号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⑴以后可排⑵ ⑶ ⑷ ⑸等。

— 2 — 5.第五层为“①”,此序号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号里选择,圆圈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①以后可排② ③ ④ ⑤⑥等。此序号还可以不单独作为标题序号在句子里使用。

(四)行文格式的要求

1.每个自然段的首行必须左空两格(包括序号)。一级标题前面不空格。

2.请示、报告、通知等有称谓的,文章的第一行称谓须顶格。

(五)正文中如有引用的内容则必须准确无误,必要时用括号加以标注。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公文标题使用简称时,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六)正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先在正文下一行左空两格用三号方正仿宋GBK字体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四、正文中一些主要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破折号。行文中作为说明解释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总结、计划标题中如果使用副标题或文章中使用破折号,— 3 — 破折号的长度为两个汉字的长度,例“——”,而不是数个短横,例“——”。

(二)连接号。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工作计划、总结中使用到的主要有以下情况:

1.表示时间起止的,工作计划、总结中有关中的连接号“—”是两个字符的长度,也就是一个汉字的长度,不是两个短横或其它。

2.表示数目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的范围,例如:总结、计划中出现的“0~3岁婴幼儿”,0和3之间应用浪纹线。

3.表示地点的,例如:文山——百色,是两个汉字的长度。

(三)省略号。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不是六个小短横。

(四)标点符号的位置

1.句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右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破折号和省略号各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五)页码用四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四号一字线。单页码居右,双页码居左。空白页和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五、文章中数字的使用

(一)使用阿拉伯数字。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有很得体的地方,所表示的数目又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如:2013年2月25日 500克 20支 等。

(二)使用汉字。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凡是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星期六 二万五千里长征 第四方面军 一二〇师 “ 十二五”计划 零岁教育等。

(三)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四)全文数字字体均用Times New Roman

六、封面和成文结尾时间的汉字写法

(一)正式的计划、总结、报告、通知、请示等类的公文结尾的成文时间使用阿拉伯数字。

(二)时间使用汉字的规范写法,如: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二日。二〇〇九年中的“〇”是汉字,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合里选择,是正圆,不是椭圆,不是阿拉伯数字0,必须拼

— 5 — 写汉字〇。不能汉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不能写成二00九年。

(三)其他不规范形式,如:二〇〇九年6月或2009年六月。

(四)成文时间及文中不能拼写成大写的汉字,如:贰零零玖年玖月玖日。

七、落款及时间

落款位于正文内容空三行右下方,落款时间左空4个字,单位以日期为准居中。

八、公文中纸张及印章的正确使用

规范做人 规范做事 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 ;教育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培养目标

我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我们应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近三年来教育部发布的各种文件中,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表述形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中,《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提出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概念;《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其中,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中心词都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形容词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技能型人才进行界定,“高素质”是从人才素质的角度进行界定,“高端”则是从人才等级的角度进行界定。《现代汉语词典》对“高端”的注解为:属性词,指的是等级、档次、价位等在同类中较高的。鉴于此,可以将这两项合并同类项,统称为“高技能人才”。

我们要达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必须保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那就是学生必须具有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把握学生基本情况,因材施教、分层引导

我院机电工程系学生男女比例差异大,文理科学生差别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条件普遍不好,困难学生多,同时学生干部也占相当比例。

根据以上我系学生基本情况,我们因材施教,分层引导成才。人才层次通常分为高/中/低层次三个人才层次。人才的能级是动态的,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大多数学生,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抓手,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四川的十二五产业发展服务;对于优秀学生,积极搭建综合素质提升平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对于部分有深造意愿的学生,广开升学途径,助力升学型学生圆梦。即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分层次培养技能应用型、升学型、创业创新复合型等人才。

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厘清教育管理思路

我们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遵循学生教育管理规律。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其中目前存在几种观点。1.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理由:教育是观念形态文化,其性质、变化受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教育有受生产力制约的因素,但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作用。2.生产力说。认为教育是生产力,教育能生产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教育事业发展规模速度、教学内容、手段、形式受生产力制约;教育有受生产关系决定的因素,但一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归根结底都由生产力决定。3.双重属性说。教育既具有生产力属性,又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4.复合现象说。认为教育本质具“多质性”,有上层建筑性质、生产力性质,有为阶级斗争服务、为发展经济服务、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等功能。5.社会实践说。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认为认识教育本质不应将其归属某一范畴,而应以自身的规定性立论。作者认为,作为学校,不可忽视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的规范做人和规范做事的习惯。

我系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方案)要求,落实教学计划、教育计划。两手抓,两不误。特别是我系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四川工业企业生产一线。培养学生规范做人和规范做事的习惯尤为重要。

三、完善制度,创新举措

围绕学生培养目标,我系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学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制定本系班级学生干部量化考核办法、实施学生干部审批制度、制定本系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制定本系学生工学交替实习管理办法等。

同时创新过程管理,以强化辅导员管理、加强学生干部管理绩效管理、量化考核,利用“互联网+职业教育”理念等主要抓手,强化过程管理。我系学生教育管理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干部率达26.8%,学生首次毕业合格率达98%,就业率达96%以上,起薪3000元以上,2014年2名在校生获得省大学生素质拓展A级证书。

四、面对新形势,开拓创新上台阶

面对9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个性上的特点对传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我们教育者应该遵循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引导、指导、倡导、督导相结合,爱心管理、民主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管理齐运用,构建和谐的柔性管理范式,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实效。

我们应始终围绕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育计划实施方案,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规范做人和规范做事的习惯,使我们的学生教育管理水平更上台阶,不断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效率、效益及成效。

规范标准 篇7

光缆作为光电子产品中的一大类产品,用途较广、用量较大、生产规模较大,且产品规范较为健全,研究探讨光缆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简称“三大规范”)的建立对光缆生产企业的自身发展非常关键。

1 三大规范的分类和相互关系

光缆的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通常有两类:一类是产品设计、制造、试验的通用要求,根据该类规范形成行业标准是可行的,光缆产品通用要求形成通用规范的基点可以参照GJB 832A[1];另一类是企业产品设计、制造、试验技术中的诀窍,或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固化,该类规范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也属企业强制性标准。光缆生产企业在制定设计规范时应首先制定光缆设计通用规范(或称通则、准则等,下同),再按通用规范的分类编制不同产品的设计规范,同样在制定产品工艺规范和试验规范也应如此,首先应制定光缆生产工艺通用规范、光缆试验通用规范。笔者认为,如果行业内能形成光缆(包括光电综合光缆)通用规范(行业标准),或仅是光缆设计通用规范,将能简化光缆产品设计、生产和试验。通用规范中只是规定统一的模式和要求,并不涉及企业内部信息。虽然电线电缆、光缆等很多产品都有设计手册,但通用规范比产品设计手册更有应用价值、更有权威性。

产品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企业在制定产品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时可以此为思路。试验规范不仅是设计规范的试验规范,也是企业产品标准选择试验方法的依据;产品详细规范也与设计规范相联系。虽然产品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之间相互联系,但它们的分类并不一一对应。

2 三大规范的技术要素

技术要素是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的核心部分,其模式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如果对技术要素进行统一规定,则更便于产品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的制定。

2.1 设计规范的技术要素

设计规范是三大规范之首,制定好设计规范具有重要意义。设计规范是规定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技术准则、程序、方法等基本要求的一类标准,而产品规范是用来规定产品应符合的要求及其符合性检验的规则、检验方法等内容的一类标准。因此,在编制设计规范时不能只是直接纳入对产品的各项技术要求,而应将这些技术要求转化为设计要求,这样才能编制出名符其实的严格意义上的设计规范,有效地指导设计工作。但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设计规范与产品规范必须是紧密相连,设计规范应以产品规范为基础。

设计规范尚无统一的模式,但是模式统一对设计规范的建设非常重要。规范(标准)的模式统一是规范本身成熟的标志,越是成熟的产品其规范越统一,统一的范围越大,产品获得最佳秩序的范围也就越大。由于目前光缆产品已有较完善的标准体系,包括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在标准化术语中,没有民用标准这个概念,这里只是为了与军用标准相对应),各标准虽有不同,但基本结构和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编制设计规范应以标准中产品的各项技术要求为核心或基础,确定技术准则、程序、方法,即设计规范与产品规范的链接或切入点是产品技术要求。

现以标准GJB 1428B—2009为例[2],探讨光缆设计规范技术要素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GJB1428B中规定的技术要求涉及材料、设计和结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化学性能、识别标志、加工质量等方面。其中在光学性能方面,规定了衰减常数应符合详细规范规定、对光透射性能变化推荐了允许值、对串音给出了具体值;在机械性能和环境适应性方面,规定了对给定的负荷下光透射性能变化应不大于允许值;在化学性能方面,规定了光缆燃烧时酸性气体生成、卤素含量、毒性指数限量及光缆材料耐霉菌性。因此,我们在制定光缆设计规范时应将产品规范(标准)中技术要求作为切入点,规定技术准则、产品结构和材料选择等,设计规范的技术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义和术语,包括光纤单元、缆芯等(本文不再展开)。

(2)分类。按设计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地(陆)上光缆设计规范、野战光缆设计规范、舰载光缆设计规范、海底光缆设计规范、水线光缆设计规范、拖曳光缆设计规范、制导光缆设计规范、系留光缆设计规范、机载光缆设计规范、空间应用光缆设计规范等。

(3)设计依据,包括任务书、技术协议书或合同、总体(或系统)要求,相关标准、国内外科研成果及其他约束条件。当任务书与相关标准不一致时,以任务书为准。

(4)设计准则。光缆设计时,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生产工艺(加工质量)和试验验证,并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和生产成本(这虽不是原则要求,但很重要)。技术要求的顺序首先是光学性能,其次是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化学性能,最后是识别标志。光缆中有电力线时,应符合电线电缆的相关标准并计算电力线对光纤单元的影响。光纤单元(及电单元)设计是光缆的重要设计。设计时应指出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三化”原则。光学性能设计时,衰减常数的确定应以设计依据为准。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化学性能设计时,应首先考虑机械性能和环境适应性,以及各机械性能间的制约关系,如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间的制约关系。

(5)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设计程序是光纤规格、光纤单元、缆芯、加强件、护套或外护层。设计方法是从确定光纤规格及光单元结构开始,从内到外进行初步整体设计;然后按外径验算相关机械性能(主要是拉伸性能),如任务书中没有相应机械性能要求或尚无相关标准,按GJB 1428B或GJB 4489的规定验算[3];如有可能,再通过类比,最终确定产品结构。

(6)设计验证。所有光缆都应采用测量的方法进行光学性能验证。陆上光缆宜验证拉伸负荷和弯曲半径,野战光缆和舰载光缆宜验证外径和拉伸负荷,海底光缆和水线光缆宜验证断裂拉伸负荷和阻水性能,系留光缆、制导光缆和拖曳光缆宜验证外径和断裂拉伸负荷,机载光缆和空间应用光缆宜验证外径和耐辐照性能,以上均采用试验的方法。如设计依据中有特殊要求,也应进行验证。

(7)产品结构和材料选择。光缆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应符合GJB 1428B的相关规定,海底光缆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应符合GJB 4489的相关规定;所采用的材料有相应军用标准时,应采用;应优先采用国产材料。光纤规格选择时,光纤芯数的确定应以合同或相关详细规范为准;光纤类别选择应以衰减常数为准,除非合同有规定,应首先考虑采用B1.1类光纤或B1.3类光纤;同一光缆中,光纤类别应相同。光单元结构选择的优先顺序是带缓冲层的光纤、光缆元件或松套管、光纤束、光纤带、中空管;光纤单元的色谱应符合GJB 1428B的规定,海底光缆光纤单元的色谱应符合GJB 4489的规定。松套管选择时,应确定合适的外径及其容差、壁厚及其容差,容差应随外径增大而增大;松套管截面尺寸可随管中的光纤数改变,但同一缆中应相同;应确定合适的松套管内光纤余长的允许偏差,当光单元为光缆元件或松套管时,应根据应用场合,以确保光纤受力最小及节约光纤为原则,并考虑生产工艺的可操作性,确定缆芯结构,光纤芯数12纤及以下时,首先考虑采用中心管式,光纤芯数12纤以上时,首先考虑采用层绞管式。缆芯选择时,同一缆芯内光纤单元的外径应相同;光纤单元的识别可采用全色谱识别,也可采用领示色谱识别,采用全色谱识别时应符合GJB1428B的规定;缆芯可采用螺旋绞,也可用SZ绞,应确定合适的绞合节距;缆芯内应有阻水措施,可采用膏状复合物填充或放置阻水纱或阻水带。加强件数量应按设计依据中给定的拉伸计算,在满足拉伸负荷、弯曲及光缆外径等要求下,宜少用加强件数量,应优先采用非金属加强材料;非金属加强材料宜采用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或其它混合材料;金属加强件宜用高强度单圆钢丝,高强度钢丝可以是不锈钢丝,也可是磷化钢丝;加强件应对称均匀分布,确保光纤单元不受力。护套及外护层选择时,应按防潮(包括阻水)、耐磨、阻燃和耐辐照等要求设计;挤制护套材料应优先采用聚烯烃类材料,应确定合适的护套厚度(标称值),涂覆护套材料宜为聚烯烃材料,并确定合适的厚度;外层需要铠装时,应优先采用单层铠装;双层铠装时,两铠装层应采用螺旋反向绞合,并确定合适的绞合节距;铠装钢丝宜用高强度单圆钢丝,应选择合适的单圆钢丝外径。

2.2 工艺规范的技术要素

工艺规范是规定产品加工环节和加工对象的制造技术及制造要求的一类标准。工艺规范应结合产品规范和设计规范对工艺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工艺手段和工艺方法等有关技术要求做出统一规定。工艺规范的技术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义和术语(本文不再展开)。

(2)工艺流程。光缆生产的工艺流程按从内到外流程,即按光纤着色、光纤单元制作、缆芯制作、加强件绞合、护套制作,外护层绞合。其中光纤单元制作是光缆生产的关键工艺。

(3)工艺技术措施。操作人员和工艺人员须经应知、应会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设备选择时,应根据产品的型号规格、材料及设备性能。原材料用量应根据本道工产成品量逆推,按用量最小化原则确定;同一道工序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应互相匹配。工艺质量要求光纤或紧套光纤着色后外观应色泽均匀、无斑痕等缺陷,着色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着色后光纤附加衰减应不大于0.05dB/km。关键工艺控制要求光纤单元制作完成后外观应光滑、无凹凸及褶皱等缺陷,附加衰减应不大于0.05dB/km,松套管壁厚允许偏差应不大于0.05 mm,管内光纤余长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外层涂覆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缆芯绞合方式及节距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护套厚度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铠装层绞合方式及节距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在相同工艺(或生产条件)下,工艺参数波动超过10%时应采取改正措施。工艺过程控制要求光纤着色时,应确定合适的光纤放线张力和收线张力,预涂覆光纤应从涂覆杯孔中心穿过;光纤单元制作时,应确定合适的光纤放线张力、收线张力以及设备温度;涂覆固化时主机应在光固化炉打开并达到工作状态且涂覆杯内倒入涂料后开启;缆芯绞合时,绞合头应调整到转动角的中心;护套挤制时,应确定合适的缆芯放线张力。设备维护要求生产设备维修和保护应符合有关规定。生产环境要求光纤着色车间及涂覆车间温度保持在15~25℃,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洁净度不低于8级;二次套塑车间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

(4)安全要求。光纤着色或涂覆时,紫外灯管开启后严禁打开固化炉;在光纤着色、绕包及缆芯绞合车间等噪声较高的地方,操作者常坐位置的噪音超过60dB时,操作者应戴护耳器;挤制聚氨酯等产生有毒气体的材料时应带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挤塑机机头工作时,操作者不应直接接触机头,擦机时宜使用石棉手套。

(5)工艺评价。应采用工艺(工序)生产的成品或半成品质量评价。

(6)生产能力核算。应采用工时生产能力和生产设备(或生产线)负荷率两种方法。

2.3 试验规范的技术要素

试验规范是规定产品试验过程中应遵循的技术准则、程序和方法等基本要求的一类标准。企业在编写试验规范时,如果采用国家或行业级试验规范时,一般应结合产品规范和设计规范、工艺规范,按型号研制要求进行相应调整。试验规范的技术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义和术语。

(2)分类。按试验特点不同,分外观和机械检查规范、光学性能测量规范、机械和环境试验、化学性能试验规范。

(3)技术准则。以GJB 1428和相关详细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和程序进行试验。GJB 1428规定的试验方法有选择时,选择较易实现的方法,同一产品详细规范中,选择同一标准。光学性能监测是重要的试验项目。

(4)试验目的。检验(试验)光缆的某项性能。

(5)试验大纲,列出了试验的详细实施计划。

(6)程序和方法。光缆的试验程序和方法可参见表1。

(7)试验报告。

3 结束语

本文以光缆为例对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的建立进行研究探讨,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这对于相近产品(如光纤、光缆组件)的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编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对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的研究探讨基于实践经验及相关标准的总结,其中包括GB/T15497—2003这样的基础标准[5]。

鉴于光电综合光缆不是一个独立的种类,水下、拖曳等多种光缆都有光电综合情况,且较为复杂,本文未进行研究。但如设计规范中提出,光缆含电线电缆时,则应重点考虑其电性能。

注:1)海底光缆的检验项目、试验程序和方法应按GJB 4489的规定;表中引用的标准GJB 1428B,均为2009年版。2)可采用曲挠代替。

笔者坚持认为,虽然编制、实施设计规范、工艺规范及试验规范是企业的个体行为,但以科学的方式将能推动规范建设,如果行业内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式也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GJB832A—2005军用标准文献分类[S].2005.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GJB1428B—2009光缆通用规范[S].2009.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GJB4489—2002海底光缆通用规范[S].2003.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7424.2—2008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规范标准 篇8

一、企业档案工作相关标准及规范化文件概述

(一)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

为深化企业档案业务管理, 提高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档案工作的整体建设, 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进步, 特制定本规则。该规则于1991年7月4日由国家档案局发布, 是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的规范性文件, 其他非工业企业亦可参考使用。

(二)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 (档发[2002]5 号)

2002年7月22日由国家档案局、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联合颁布, 并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规定》经过多次修改, 最终确定为二十一条, 既考虑到了当前企业档案工作实际, 又着眼于企业改革与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对于进一步依法规范企业档案工作行为, 更好地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 对企业档案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

(三)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DA/T 42—2009)

由国家档案局2009年11月2日发布, 2010年1月1日实施, 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

规范共有9部分组成, 分别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档案工作总则、档案工作组织、档案工作制度、档案业务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档案工作设施设备。该规范对企业档案工作各方面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和规定, 可以说是企业档案工作的方法和技术指南。

二、关于不同标准、规范性文件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 修订《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 适应新时期企业档案工作形势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 (以下简称《规则》) 是1991年7月4日发布, 1992年起执行的。《规则》对规范工业企业档案分类、提高工业企业档案科学管理水平起过一定的作用, 但该规则已执行了二十年之久, 工业企业的档案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和发展, 为适应现行档案工作, 该规则应该做相应的修订。

第一, 随着档案种类增加, 企业档案种类的提法也应更加丰富灵活。

1991年制订的《规则》是以当时工业企业涉及的全部档案为对象。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 企业档案种类日益增加, 档案分类对象及范围已经改变, 分类原则也必然发生变化。分类表其作用是便于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 但由于众多新的档案的产生, 无法根据分类表给出与其相对应的准确且统一的类别号。故而, 企业档案种类的提法也应作相应的扩大和调整。

第二, 企业档案类别分布可按档案特点、企业职能综合均衡划分。

在现行《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表》中, 将企业档案分为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管理类、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会计档案类、干部职工档案类是按照企业的职能特点来划分的, 但由此分类表可看出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均属于文书档案, 这样将文书档案分散在企业档案的各类别中, 并不利于文书档案的查找与利用。另外, 工业企业中, 产品、科学技术研究及基本建设均属于该企业的核心业务,

可以根据工业项目的筹划准备阶段、研发与建设阶段及完成与竣工阶段进行统一分类, 形成成套的业务档案。综合考虑这两点, 可以将企业档案分类先以档案数量、特点, 再结合企业职能来划分, 也就是说将文书档案、业务档案和企业设备仪器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一样作为一个大类管理, 在文书档案类目下再设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等, 在业务档案下再设产品类、基建类等, 使企业档案类别分布均衡合理。

综上所述,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在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中已暴露出它的局限性, 企业档案内容增加了很多, 原分类原则已难以适应。一是原分类方案已无法准确概括企业档案丰富的种类;二是企业档案分类中依据企业管理职能的分类方法不够科学。企业档案分类应先以企业档案的形成特点及其内容, 再结合企业管理职能来划分, 这样, 企业档案分类的一级类目就可更加简化, 分为文书档案、业务档案、设备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 这不仅保持了工业企业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 便于档案的科学管理与利用;也推进了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二)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和《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的思考

1. 两个标准性文件的比较。

这两个规范、标准均是对企业档案工作的宏观层面的全面、概括的要求,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可以说是《企业档案管理规定》的衔接, 《规定》发布时间较早, 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较为概括笼统, 使企业尤其是新建企业缺少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新时期的企业档案工作, 需更为详尽、系统的对企业档案工作的要求,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便应运而生了。

前面也介绍到《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仅有二十一条, 围绕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工作提出了概括性要求, 而《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作为档案工作行业标准, 就更加细致, 更加具体, 从企业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入手, 涵盖了档案工作各环节、档案工作人员及档案设备设施等, 较之《规定》更具操作性。

2. 关于《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的思考。

第一, 发布的重大意义。首先,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成为法律法规与企业档案工作间的纽带。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重要作用。《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的制定, 一是, 可以为企业领导、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提供业务指导, 保证企业档案工作正常、有序、规范的开展;二是, 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 虽不能像法律法规一样发挥强制性作用, 但同样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监督管理依据, 为完善企业档案工作法制化发展奠定基础。其次, 符合国际标准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企业档案工作规范》正是基于ISO9001标准领导为先、系统管理、全员参与的思想, 同时又借鉴ISO15489.1《档案管理通则》中对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 提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不仅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政策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 同时也适应了企业档案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最后, 为评定企业档案工作质量提供指南。《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可以说是《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在新形势下的补充和发展。其不仅对企业档案工作的组织结构、制度建设、岗位职责、基础设施建设及档案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做出详尽的规定;而且对企业档案从收集到开发利用的各环节也做了具体的要求, 内容涵盖全面, 便于企业领导及档案工作人员掌握和操作。

第二,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的作用。首先, 进一步促进了企业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发展。企业档案工作从最初的自发阶段到规范化管理, 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近二十年来企业档案工作标准化发展,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对企业档案工作管理的标准仍以单项标准居多, 急切需要有一个引导性的宏观文件。《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在新的历史和技术条件下孕育而生, 它使得企业档案工作有章可循, 也能够进一步保证档案管理质量, 保证最佳秩序, 保证方便利用, 保证安全维护。其次,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企业竞争便越来越激烈, 企业档案工作作为企业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在企业市场竞争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企业要想取得行政许可, 申请产品专利, 了解企业历史沿革等, 没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来进行咨询、参考、佐证将难以完成。《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依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信息化发展战略, 制定系统、全面且适用性强的企业档案工作标准, 对健全和完善企业档案管理体系,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大有裨益。最后, 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业务指导提供标准。企业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信息资源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档案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对本企业自身档案的管理及利用中, 还应适应整个档案工作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企业档案工作规范》正是使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业务指导更加规范化, 更具说服力。

第三, 对《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存在不足的思考。

企业档案文件的归档基本范围与分类规则, 难以适应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发展。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对企业产生的各类档案信息资源还是难于完整、准确、全面地表述。因为随着企业的转型、重组和深化改革, 促使企业档案收集的内容、范围都在不断地深化、扩展。企业资源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流、增值流等档案信息在企业内部相关机构中产生、变更着。这些档案信息反映的内容与《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划定的档案归档范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使现在极大部分大中型规模企业档案部门不能掌握全面、准确、动态的企业相关信息并进行归档分类与编目。《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同样将文件归档基本范围划分为“经营管理类”、“生产管理类”、“行政管理类”、“党群管理类”、“产品生产类”、“科研开发类”、“项目建设类”设备仪器类”、“会计业务类”、“职工管理类”, 以上档案分类均未涉及到的企业专门档案和业务档案如何管理的问题和制定归档指导标准。如果企业档案文件归档基本范围与分类规则滞后于企业各类信息的发展速度, 将不利于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企业档案的分类规则必须与企业档案信息化进程相结合构成完整的企业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为今后企业发展阶段的工作决策和经营活动等提供历史积累资料和现实积累数据。

三、结论

档案工作中的标准、规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具, 只有深入分析, 认真学习贯彻这些规范、标准, 档案工作才能更有序地进行, 档案工作标准化才能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Z].1991—07—04.

[2]国家档案局.企业档案工作规范[Z].2009—11—02.

[3]王岚.《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的制定背景、目的、意义、特点与作用[J].机电兵船档案, 2010, 04:3-5.

[4]林蓉.论企业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J].云南档案, 2008, 1:15-16.

[5]戴以伟.浅谈《企业档案工作规范》[J].兰台世界, 2012, S2:58.

标准的标准(下) 篇9

内容标准的作用要求是要使制定的标准具有统一、复制、仲裁、互通、保护、连接、简化、积累等全部或大部分作用。内容标准的统一作用要求标准的内容中一定要有需要用标准来发挥统一作用的关系, 或者说标准中要有统一点, 这些统一点是标准制定的重点, 否则, 标准就没有实施的价值;复制作用要求标准的内容具有约束的全“基因元素”, 使标准的使用产生完全复制效果, 让约束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使用标准的结果都一致;仲裁作用要求标准的内容是科学、合理的, 是经济和性能综合优化的, 是稳定、有效的, 是符合大多数利益的, 是各相关方共同认可的, 具有作为仲裁的地位;互通作用要求标准的内容所表达的符号及其相应的概念或含义在信息交换的各个方面是一致的, 以保证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具有可识别性和可理解性, 互通作用是语言、信息、表达等类标准的特定作用;保护作用要求标准的内容经过安全、环境、健康、使用性能、质量等方面的验证是可靠的, 标准的使用只会有利于对人和环境的保护, 而不会带来对人和环境的危害, 不会侵害消费者的利益;连接作用要求标准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使用面, 要受到一定范围的关注, 避免标准成为孤立、无联系的内容而不能被使用;简化作用要求标准的内容具有优化、筛选作用, 可淘汰不必要的品种, 压缩和精干了品种关系, 以使标准的使用能建立良好的发展关系;推动作用要求标准的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先导性, 以促进技术进步、管理进步、社会进步;积累作用要求标准的内容纳入了或抢救了技术、管理、操作的知识精华, 以使这些有效的知识被保留下来, 使这些知识在标准的实施时得到价值的再发挥。落实内容标准的作用要求, 可使要制定的标准的内容在中观上符合了合格标准的属性。

内容标准的使用要求是要使制定的标准具有正确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经济性、适用性、可复现性、协调性、引领性、唯一性等大部分使用属性。内容标准的正确性要求标准的内容不能存在概念、指标、数据、方法、程序、逻辑等方面的错误, 以保证标准的使用不会起有害作用和产生负面效果;有效性要求标准的内容包含了充足的有益和有效的知识及技术成果, 且是经过试验或验证有实际效果的, 不是空洞而无使用实质的内容;可操作性要求标准的内容具体、清楚、完整, 具有可实施的条件、人员、方法、程序等, 标准的内容可落实或实现, 避免标准规定的内容是一些理想化的、实施条件不成熟的、实施内容不完整的内容, 特别是要避免太复杂和太难理解的内容;经济性要求标准的内容是合理权衡技术、经济、精度等关系的选择, 不一定是最先进的, 也不应是实施费用很高的, 应该是实施成本有利于产生经济效益的, 避免过先进的浪费;适用性要求标准的内容有一定范围的适合对象, 能在标准适用范围规定的对象范围内有用, 避免对什么对象都不能用, 要使大部分标准用户认为可用;可复现性要求标准的内容是全面的和细致的, 且经过在许可的条件下的大量验证, 标准的实施的结果与预定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且复现内容完整, 精度偏差在规定的不确定度范围内, 例如:按产品规范设计制造的产品与预定产品的功能、性能和质量等一致;再如:用试验方法标准对同一个测试对象做多次测试以及在多个不同地方做测试的结果是一致的;协调性要求标准的内容与上级标准、同级标准、引用标准、被引用标准等不存在矛盾、重复、相似等冲突内容, 避免出现技术关系上的错乱和产生标准执行上的为难情况;引领性要求标准的内容在技术指标、方法、概念等方面是先进性的, 体现了发展的要求, 有先导性作用, 短期不会过时, 有最新技术成果的渗透, 与国际同类先进水平对比是相当的, 与发展趋势相比是顺应的, 能促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唯一性要求标准的内容在同类关系中是单一性的依据, 不存在多重依据的选择关系, 以为标准的实施树立权威地位。

内容标准的另一个方面是标准类别的内容要求, 这个要求规定了典型标准类别的技术内容要素关系, 这些要素是对标准内容结构的技术性要求, 不是结构形式, 这些标准类别主要有:术语、通用方法、专业工程、产品、标准件、设计、制造、试验、安全、环保等标准类别。术语标准要求每条术语的名称简练, 与定义关联, 能顾名思义, 定义要有技术或知识内涵, 不能自定义;通用方法的内容要有知识体系或数学模型和操作方法等支持, 如技术制图标准要有投影知识体系关系, 抽样方法标准要有概率数学模型关系;专业工程标准的内容除原则性、通用性内容外, 应有分门别类具体的技术程序的操作内容;产品规范的内容应包括功能、结构要求和技术指标体系的系统内容, 且技术指标要明确化, 至少要给出最低指标值, 鉴定、定型项目、抽样方案要具体, 有明确的通过和不通过情形关系和风险关系, 所列试验方法要有可操作性, 必要时应有产品分类或规格关系;标准件标准中的图样、规格、技术要求等内容应详细到可以作为社会同类企业制造的依据, 应能保证制造有很好的复现性;设计标准的内容应包括设计原理、计算方法、设计程序、设计评价等内容, 要详细到能指导中级设计师设计出符合技术和质量要求的产品, 标准内容需要多年设计积累的提炼;制造标准的内容应分解成详细的工序和操作程序, 普通工人按标准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标准的内容需要经过试生产考核;试验标准的内容要有保证试验结果高重复性的操作程序, 有对试验精度和结果影响敏感的控制试验条件, 实施试验的设备、装置和/或仪器要完整;安全标准的内容中技术指标是经过验证保证安全的可靠指标, 不能遗漏保证安全的内容, 更不能存在带来安全隐患的漏洞内容, 安全标准需要大量安全研究和试验工作的支撑, 标准的程序细节和指标是关键, 是基于科学技术研究和验证的可靠结果;环保标准的内容中技术指标是经过大量、长期验证不会危害环境、生态和人类的, 标准内容需要大量研究和试验工作的支持, 标准的限定指标是关键性的, 是科学研究的有效性成果内容。

标准的内容标准是用于指导对知识、产品、程序、服务等标准对象的内容进行精炼加工, 指导标准内容的合理形成, 理清复杂事物的脉络关系, 抓住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环节, 保证结果的有效和可靠, 以保证标准提供最佳技术路径、利用成熟成果、简化工作关系。当建立了好的标准内容, 标准的实施就可避免重复浪费、降低成本、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互通和互换环境、减少危害损失、带来最佳的效益。落实内容标准的使用要求, 可使要制定的标准的内容在微观上符合了合格标准的属性。

4 标准的管理标准

标准的管理标准是指标准制定过程的管理标准。标准的形式标准和内容标准解决的是标准文本表达规范和标准内容有用的问题, 而标准制定的动机、态度、管理程序、执行能力等问题需要标准制定过程管理的标准来解决。制定过程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制定的行为、管理程序、职业要求等方面的标准。行为标准主要是解决制定意图的正义性、态度端正性、执行认真性等问题, 属于道德范畴和责任心等行为的标准;管理程序标准解决制定程序的正义问题, 属于规范制定过程管理的标准;职业要求标准是解决制定人员能力胜任的问题, 属于人员资质要求的标准。

行为标准是标准制定的职业道德标准, 它规定了承担标准制定者的标准制定意图、态度、执行行为的正义性和职业性要求。标准制定意图的行为标准要求标准制定的动机是纯正和正确的, 这个正确性的保证是基于对标准建立的尊重意识、行为诚信、职业水平, 避免为获取标准制定经费而制定标准、为垄断技术而制定标准、为名利而制定标准、为占技术地位而制定标准等。意图行为标准主要是规定标准制定者“应持有”和“不应持有”的内容, “应持有”部分是标准制定者的正确动机, “不应持有”部分是要避免或禁止的动机。标准制定意图正义性的要点是要保证标准制定需求的必要性和真实性, 这一行为的正义性主要是靠高职业道德水平的专家和管理机构的把关控制来保证。标准制定态度的标准是一个标准制定全过程的态度标准, 它包括标准论证、搜集资料、调研、技术研究、文稿编写、征求意见、意见处理、草案修改、提交审查、报批稿形成等环节的态度。标准论证的态度主要是对标准制定必要性负责的态度, 调研和搜集资料要有对全面性和相关性负责的态度, 技术研究要持客观性和科学性的态度, 文稿编写要持严谨、认真的态度, 征求意见要持充分尊重意见提出方的态度, 意见处理要持“大公无私”的态度, 草案修改要持一丝不苟的态度, 提交审查要持尊重专家、虚心接受的态度, 报批稿形成要持对标准实施能带来有益效果负责的态度。标准制定行为的问题往往是隐性的问题, 在初期不容易发现, 主要依靠职业道德、诚信和风清气正的环境来从源头杜绝。

管理程序标准是标准制定工作流程及控制环节的标准, 主要规定标准立项论证、立项审查、研制/编制组组成、征求意见、试验验证、审查、报批、出版发行、归档等环节的管理。立项论证环节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论证要求、论证内容、论证书/报告格式等内容。论证要求包括论证的标准类型、论证时间、论证立场、论证上报方式、论证回复等要求;论证内容包括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可行性、研制/编制基础、研制/编制条件、研制/编制单位及人员组成、研制/编制时间周期、成果形式、经费需求等要求;论证书/报告格式主要反映论证对象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称、级别、强制/推荐性质等) 、论证内容等。立项审查环节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立项审查的流程、审查方式、审查要点、审查意见及结论、审查结论反馈、审查专家组成等要求。立项论证和立项审查主要解决标准需求的真实性、制定的可行性、使用的有效性问题。研制/编制组组成环节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研制/编制组成员代表面的合理性、成员的技术专业水平、经验积累程度、业内影响力等要求。研制/编制环节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研制/编制大纲的基本内容、研制/编制基本程序、时间分配关系、标准编写的依据等要求。征求意见环节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征求意见的方式 (会议、函件、分别交流等) 、征求意见的范围 (研制、生产、使用、维护保养、管理等方面) 、征求意见的对象 (单位、专家个人等) 、征求意见的时间周期、意见表达格式及要求、收件方式、意见协调、意见处理、意见回复等要求。试验验证环节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验证的范围 (不同地区、行业、国家等) 、验证的次数、验证的手段、验证人员、验证结论形成等。审查环节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审查要点、审查时间长度 (按标准内容量给出必保的最少时间) 、审查方式 (同步式或自由式, 即:全文逐字逐句同步审或自由发言提意见审等) 、审查专家专业背景、审查专家的代表面、审查专家人数等要求。报批环节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报批材料的完整性、标准管理过程的完整性、签署手续的完整性、终审人、批准人、标准编号、批准发布方式等要求。出版发行环节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提交出版的方式、出版格式、出版时间周期、定价关系、发行者、发行方式等要求。归档环节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归档的时机、归档资料、归档人等要求。标准制定管理程序的标准可以分立制定为多项标准, 也可合成起来制定为一个标准, 分或合取决于哪种形态有利于方便使用。

职业要求标准是标准制定人员资质要求的标准, 主要规定标准制定人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技术影响力/水平、标准编写知识、研制/编制能力、诚信状况等要求。职业要求标准对承担标准制定人员的素质和资质进行准许门槛的设定, 以为行为标准和管理程序标准的实施到位提供保障。标准制定人员专业背景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人员学历专业与标准制定对象专业的符合性、现从事工作专业与标准制定对象专业的符合性、专业学历的学位等级、科技成就等要求, 避免学历专业或工作专业不对应的情况发生。人员工作经验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制定不同角色人员 (技术、标准化等人员) 从事相关专业的最少工作年限、承担过项目的等级 (国家、行业/部、地方、企业等) 和数量、项目中担任过的角色 (主持/组长、分主持、参加、参与等) 、取得的职业资质等要求, 避免工作经验积累不够、科研能力不强造成的难以把握标准技术实质和处理各类问题的情况发生。人员技术影响力/水平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制定人员专业内知名度的层次 (国家、行业/部、地方、企业间、本企业等) 、标准专业相关的论著和论文的发表、技术职称/职务、技术机构中的身份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业学会、协会等) 、专业荣誉等要求。人员标准编写知识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制定人员标准编写知识培训经历、培训证书等要求。人员研制/编制能力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制定人员从事研究工作的经历、标准制定经历、任务完成水平等要求。人员诚信状况的标准内容主要规定标准制定人员承担过的任务完成情况与任务书的一致性、一贯的工作作风和不良纪录等要求。

5 特点和应用

形式标准解决标准的文本质量问题, 保证标准的形象;内容标准解决标准的技术质量问题, 保证标准的使用价值;程序标准解决标准制定过程的规范问题, 保证标准制定过程的正义。标准的形式标准、内容标准、程序标准这3类标准对同一特性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它们的特性比较关系见表1。

标准的形式标准、内容标准、管理标准间是互相支持的, 尽管标准制定中实现内容标准的要求是最重要的, 但是, 形式标准执行不力, 标准的内容不可能完善表达, 管理标准执行不到位, 标准的内容也不会有正确的行为来实现。

标准的形式标准主要应用于标准文本的起草、修改和出版过程, 以保证标准的可识别性、文本表达的规范性等;标准的内容标准主要应用于标准内容的论证、研究、编写、验证、征求意见、审查、报批等过程, 以保证标准内容实质性、合理性、有用性等;标准的管理标准主要应用于标准的立项论证、立项评审、研制/编制组的组成、试验验证、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审批发布等过程, 以保证标准制定行为的有序和正义。形式标准用于保证被制定标准的文本质量, 内容标准用于保证被制定标准的使用质量, 管理标准用于保证被制定标准的制定过程质量。 (全文完)

摘要:标准的标准是使标准成为真正标准的依据, 本文将标准的标准分为形式标准、内容标准、管理标准3种类型的标准, 详细、系统地论述了形式标准的表述要素和标准内容结构关系等形式内容, 研究提出了标准的内容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原则性关系和内容要求, 对比分析了3类标准的特点, 给出了3类标准的应用关系和应用作用。

关键词:标准,基准,理论

参考文献

[1]麦绿波.客观形成的标准形式[J].中国标准化, 2012, (6) , (7) .

[2]麦绿波.主观构建的标准形式[J].中国标准化, 2012, (8) , (9) , (10) .

[3]麦绿波.广义标准概念的构建[J].中国标准化, 2012, (4) .

[4]ISO/IEC著,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际合作部译.ISO/IEC导则[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5]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6]GJB 0.1.军用标准文件编制工作导则第1部分:军用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写规定[S].北京:总装备部军标出版发行部, 2001.

[7]麦绿波.标准的地位和性质[J].标准科学, 2013, (1) .

规范标准 篇10

在雨水资料收集时, 业主提供给我们的往往是当地降雨量, 而对于当地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概念模糊。气候要素的降水量指标一般有三种, 即平均年降水总量、日最大降水量和小时最大降水量。一般厂区的排水面积比较小, 仅为几十公顷, 所以应该考虑短历时降水量。有的地区平均年降水总量虽然不大, 但主要集中在某些月份降水, 且暴雨多, 易造成危害。有的地区平均年降水总量虽然较大, 但降水在全年比较平均, 很少有暴雨, 不易造成危害。

厂区排水设计一般不以降水量为设计指标, 而是以暴雨强度为设计指标。在设计降雨历时内单位分钟的降雨量叫做暴雨强度, 以mm/min计。暴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的平均降雨量 (mm/min) , 在进行雨水管渠设计时常采用5/10/15/20/30/45/60/90/120等降雨历时所对应的暴雨强度。我国气象上规定, 24h降水量为50mm及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 即24h降水量为50~99.9mm称“暴雨”;100~200mm以下为“大暴雨”;200mm以上称“特大暴雨”。

不同时段的暴雨强度不同, 暴雨强度的值随时间而变化, 可以认为是瞬时值, 但为了方便计算, 暴雨强度公式中的值实际为最大平均暴雨强度。而降雨量不是工程的概念, 是气象观测值, 指的是单位面积的降雨高度。

不能简单地把暴雨强度乘以24得到日降雨量, 暴雨强度是观测站最大的1h降雨量, 日降雨量是累积24h的雨量, 二者均是观测值, 不能进行换算。

在雨水资料收集时, 我们往往建议业主到当地气象部门收集当地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或IDF曲线图 (Rainfall Intensity-Duration) 。中国大陆地区通常是利用各地区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而美国和欧洲则采用IDF曲线图来计算暴雨强度。

工厂场地排水一般采用明渠, 有利于地表水的迅速汇集。除非业主特殊要求, 一般采用造价低、施工快、维修简便的浆砌片石 (水泥砂浆抹面) 雨水沟。材料应根据当地情况酌情选用, 如当地缺少石材, 可选用钢筋混凝土雨水沟。砖砌、水泥砂浆抹面的雨水沟强度达不到要求, 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塌陷, 不建议采用。

随着国际合作项目的增多, 很多国外企业要求雨水排除设计采用欧洲标准或美国标准, 因此, 我们对欧洲标准、美国标准、中国标准三种规范标准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 列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供大家参考。

由表1、2可以看出, 雨水排除设计中国标准和欧洲标准比较接近, 虽采用的公式有所差异, 但总的计算方法相近, 虽采用的单位也一致。美国标准与中国标准、欧洲标准差异较大, 汇流时间计算较为麻烦, 单位为英制, 计算时需要特别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现就雨水排除项目, 选用同一地区并统一基础标准, 分别采用欧洲标准、美国标准、中国标准计算, 对比其工程量的差异。

首先, 选定雨水沟材料, 采用浆砌片石 (水泥砂浆抹面) 雨水沟。

越南顺化地区的一家水泥厂, 当地暴雨强度计算公式为:

t——汇流时间, min

p——重现期, 年, 业主要求p=10年

其中b=4.07;c=0.2603;n=0.543;q20=239.3。

选用一条雨水沟对比计算, 沟坡长100m, 坡度JE=1%=0.01。

(1) 中国标准

对于矩形沟水力半径:Rh= (B×h) / (B+2h) , 其中, B是设计沟宽, 假设B=0.6m, H是设计沟深, h是水深, h=H-0.2m, 假设H=1m, h=0.8m。则:

其中, 浆砌片石、水泥内衬和密封涂层n=0.013

业主设定取t0=7min, 则tz=t0+t=7+0.60=7.60min

所以, 设计流量:

C——径流系数, 业主设定C=0.7

q——设计降雨强度, L/s·hm2

A——汇水面积, 取A=2hm2

而实际流量:

其中, w=B×h;V= (1/n) ×Rh2/3JE1/2

比较QDES和Q, QDES<Q, 则满足设计要求。

(2) 欧洲标准

对于矩形沟水力半径:Rh= (B×h) / (B+2h) , 其中, B是设计沟宽, 假设B=0.6m, H是设计沟深, h是水深, h=H-0.2m, 假设H=1m, h=0.8m。则:

业主设定取t0=7min, 则tz=t0+t=7+0.51=7.51min

所以, 设计流量:

QDES——设计流量, L/s

C——径流系数, 业主设定C=0.7

q——设计降雨强度, L/s·hm2

A——汇水面积, 取A=2hm2

而实际流量:

其中, p=B+2h, K=90m1/3/s, S是过流面积, S=B×h, 单位为m2。

比较QDES和Q, QDES<Q, 则满足设计要求。

(3) 美国标准

对于矩形沟水力半径:Rh= (B×h) / (B+2h) , 其中, B是设计沟宽, 假设B=0.6m=1.97ft, H是设计沟深, h是水深, h=H-0.5ft, 1ft英尺=0.3048, 假设H=1m=3.28ft, h=2.78ft。则:

n为粗糙系数, 水泥内衬和密封涂层n=0.015

业主设定取t0=7min, 则tz=t0+t=7+1.13=8.13min

所以, 设计流量:

QDES——设计流量, L/s

C——径流系数, 业主设定C=0.7

q——设计降雨强度, L/s·hm2

A——汇水面积, 取A=2hm2

而实际流量:

S——横截面的通流面积, ft2

Rh——水力半径, 对于矩形沟, Rh=B×h (/B+2h) , ft

n——粗糙系数, 水泥内衬和密封涂层n=0.015

比较QDES和Q, QDES<Q, 则满足设计要求。

由上述计算可以看出, 同一项目的雨水排除设计, 采用不同标准所得结果也有所不同, 中国标准与欧洲标准所得结果相近。在国际项目中, 选择执行标准非常重要, 不同的标准, 费用也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BSEN 752-2008.Drainandsewersystems outsidebuildings[S].

[2]UFC 3-230-01_AC 150_5320_5C.Surfacedrainagedesign[S].

上一篇:终身就业下一篇:电石渣供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