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

2024-06-05

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精选十篇)

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 篇1

一、创设生活情境, 使课堂美术教学生活化

情境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关键, 在美术教学中, 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加强生活与美术的联系、激活学生对美术的情感认同, 调动起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必须精心创设新奇鲜活的生活情境, 将学生置于生动的生活情境中, 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我们善于运用慧眼, 捕捉学生身边的细微小事, 瞄准学生的兴趣爱好, 从而不断开发出富有价值的情境教学资源。如在“我也能做鞋”一课中, 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我是鞋店小老板”的生活情境。这种全新的生活经验, 不一样的课堂感受, 富有创造性地完成了欣赏评价这一环节, 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致盎然, 参与的积极性高涨, 可谓印象深刻, 效果显著。

二、课堂内外活动相结合, 使课堂美术教学生活化

课外生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 尤其是美术学科, 很多的灵感与创作都来自于课外的观察。因此,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融合, 让学生走出教室,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培养他们细致和敏锐的观察力, 更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高年级教学中, 我经常安排“我是校园小画家”的展示活动, 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有功能, 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 让学生去描绘美丽的校园, 学生不仅兴趣浓厚, 而且在活动中产生了对美丽校园美好的情感, 生成了借助手中的画笔来表达内心美好事物的愿望。

三、优化策略措施, 设计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活动

让学生感受美术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体会美术来源于生活, 需要我们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通过开展一些能突显学生内心喜好而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活动, 从而不断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受生活。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诸多方面去实施。

1. 作品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生活材料进行作品制作, 让学生在富有生机的情境中体会作品的创意完全是来自于生活的, 也只有来自于生活的灵感才最能打动人的内心。例如, “糖果展销会”“纸拖鞋展览”“软陶饰品店”等活动。借助这样的活动形式, 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更催生了学生对美术作品与生活关系的理解。

2. 制作画册

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书籍, 将作品装帧, 按照自己的喜好将作品装订成富有个性色彩的画册, 并相互交流, 在班级交流中说说自己的创意源泉来自于哪里, 从而加深学生理解“生活才是自己创作的源头活水, 富有生活色彩的作品才会让人感到亲切真实”。

3. 开展“美术与社会”的调查实践活动

生活是美术发芽的土壤, 艺术在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 这需要我们不断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 巧于利用生活中的美术资源。为此,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 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让学生走进社会, 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激活学生对生活中蕴含的美的感知, 激发他们表现美的冲动。如引导学生去观察城市建筑, 通过写生、想象创作等表现调查结果。学生在调查中, 亲身经历时代发展的脉搏, 与社会的声音一起跳动, 感受时代发展的音符, 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人文思想的洗礼无不让学生在幼小的心田发生着对文化品位和视觉审美的提升。

4. 开展电脑美术的学习活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同样需要信息化技术的参与。美术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将书本与现代媒体融合起来, 将生活化元素引进美术课堂, 从而达到强化美术教学的效果。如教学“我设计的衣服”一课, 我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五彩缤纷的服装, 让学生欣赏各种服装款式和图案。多媒体大屏幕展现的画面色彩鲜艳、曼妙独特,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 连文字也富有诗意, 让学生享受在美妙的境界中。

生活在套路的世界中散文随笔 篇2

网上一个段子“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农村路也滑,人心更复杂”。简单段子却说明我无论生活在哪里都有“套路”。我们要想摆脱“套路”除非远离人群,像陶渊明一样找个桃花源记的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我们想在现实生活中谋求人生的发展,又怎么远离人群来避世,只有来接受生活职场种种“套路”。

有些人在职场被人下套了,中套了。有很恼火,很恨这个人。其实我觉得没什么可恼火,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社会,谁能保证自己不给别人下套。不管是中套了,还是下套成功了。我只有保持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心态”。要有足够深的修养、坚韧度,时刻保持足够清醒明白自己的方向与目标。

我们细细翻看一下四大名著中《西游记》,《西游记》很多人都说它是四大名著最容易读懂的、娱乐性最强的。请问你真读懂了《西游记》了吗?你看清了里面的路数。大家对《西游记》中最熟悉的人物是“猴哥” ,“猴哥”在取经路上最机智的、捉妖打怪是唐僧的.一号“保镖”。我们看看被下来多少次套,书中说的“九九八十一套”,这每次套路的导演难道不是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吗?“猴哥”被一次又一次的下套走上取经这条路。

看看“猴哥”的简历,他出生于东海傲来国从石头缝里面蹦出的一个“石猴”,遇见一群猴子。

在打赌谁能穿过“水帘”就当首领,最终成为猴子们的首领。在老猴死后有进入道教进行学习法术,本领。在菩提祖师教导下孙悟空,他有了大闹天空的本领。孙悟空在大闹天空时菩提祖师始终没有出现,谁又能谁清背后的套路那。这个套路刚完,太上老君有给下了有个套将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孙悟空刚出八卦炉如来又给下来一个套,将孙悟空压在五行上五百年。之后在高层的威逼、诱导下孙悟空进入佛教。在刚进入佛教领导又个孙悟空下了一个套。孙悟空大概就是在样一个接一个套路中,走上取经这条道路的。

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 篇3

凯拉?奈特莉年轻而耀眼,尽管被时尚界挖苦为“平胸皇后”,但依旧我行我素。看惯了C罩杯封面女郎的疯狂影迷,自然瞧不上骨感的凯拉。“如果改变,我想我会杀了自己,我妈妈也不会原谅我的。”凯拉不屑地说道。

凯拉的成名速度之快犹如过山车,典型的好莱坞女孩成名记,只不过她是来自充满着挑剔目光的伦敦城。有媒体称她是“英国玫瑰”,这种称谓貌似也形容过凯特?温斯莱特和凯瑟琳?泽塔?琼斯,不晓得那里的编辑是否被玫瑰刺痛过,尚怀恨于心。凯拉不在乎任何称谓,正如她不在乎猩红地毯上傲然地走秀,哪怕前方是孑立的小金人在向她招手。

凯拉很喜欢看20年、30年、40年乃至50年前的电影,因为她根本不想知道演员们究竟是谁,也不想了解他们的背景:“我只关注他们的角色。电影的魔力呈现在银幕上,而不是背后,一味挖掘明星的个人生活会毁了这种魔力。”

2

时间回到1988年。3岁的凯拉苦恼着向父母要礼物——她想要一名经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凯拉被查出患有一种叫做阅读障碍症的病。身为剧作家的母亲最明白这意味什么,如果不想办法,凯拉的教育程度将大受影响。凯拉回忆说:“那时母亲对我说,我每天必须看书一小时。她下班时看到我手里有书脸上带笑,她就帮我找个经纪人。”凯拉不折不扣地做到了母亲的要求,她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位经纪人,那一年她7岁。当然,在这个年龄能够做到的只是在影视剧里客串一下群众演员,那时她接到的最牛合约是在《星球大战》里担任娜塔莉?波特曼的侍女。一个小女孩能够得到《星球大战》这样的拍摄机会,源于她的父亲是一位职业演员。

凯拉的父母希望爱女早日成名,实现他们未完成的明星梦。因此,凯拉自幼便受到演艺圈的熏陶,造就了她得天独厚的明星气质和星途优势。她陆续参演了《乡村故事》、《我爱贝克汉姆》等。凯拉美丽的外表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17岁时,凯拉参演的《加勒比海盗》系列成就她一跃为一线女星。仅仅过去5年,尽管片酬相传涨到3000万美元,作为成长的一部分,她彻底告别了《加勒比海盗》,“我实在不想去把这个角色再演一遍。”

凯拉选择了古典影片——《公爵夫人》、《傲慢与偏见》、《绢》、《赎罪》、《亚瑟王》,她向人们证明,她华丽的帽子下面是一颗有思想的头脑。

有媒体用她的美貌质疑她的演技:“大家觉得你只有脸蛋不错,但演技简直不能看,你对此有何评价?”这样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演员来讲都是最大的侮辱。“我真的最怕人家说我演得糟。最怕的东西被人白纸黑字印出来公之于众。人总要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工作,只有不眠不休的工作才能给我自信。”银幕上的凯拉总是在柔美外表中带着坚毅和率性的刚强。面对着满桌的拍摄合约和电影剧本,她的生活超负荷运转,“我会在戏后仍然把角色带回家,无法摆脱。通常一天要工作12到16个小时。拍戏期间,很难有戏外生活。这种情况每周6天,直到最后一天上床睡觉,不再见到任何人。在那期间不可能不生活在角色中,当一切结束时甚至有种悲凉的感觉。”

3

凯拉26岁了。褪去了当初的羞怯,告别了缺乏自信,她坦然面对自己不完美的身材以及影评人对她的苛刻。

今天的凯拉,拿过奥斯卡提名,与最性感的男人合作拍戏,也主演了多部大制作电影。对此,她却说:“我从没梦想过有朝一日名扬天下,我的梦想是我父母事业称心如意,我在他们的羽翼下舒舒服服享受家庭幸福。……现在,如果我读一部剧本,觉得不错可以拍摄,立刻会有人筹来资金,如果我说不,他们就不拍。处在这种地位真是不可思议。……我生活在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里。我的工作就是进入一个导演或者一个知名品牌的想象世界。我拍的每一部片子、照的每张图片、做的每个专访,都是营造一种虚幻的梦境后所传达出来的公众形象。”

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 篇4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在近年来新课改的实践过程中, 笔者深感大多数学生的思考方式比较刻板, 不少学生甚至不愿意思考。由于缺乏思考, 很多知识点的教学仅仅依靠教师的灌输完成, 学生探究知识能力的发展因此受到了限制。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毫无探索求知的欲望。发现孩子成绩不理想时, 大多数家长便将孩子送往各类补习班、奥数班, 但最终的结果是, 这类学生的提高和进步不是很明显。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学生对于思考逐渐失去了主动性与积极性, 甚至觉得思考太累, 还有一些学生不愿意思考, 将需要思考的难题带回家推给家长。思考能力的缺乏导致他们无法大胆迈出求知探索的步伐。

二、拆掉思维的墙, 带领学生生活在数学世界中

学生的心灵就像一块空地, 我们播种什么, 自然就能收获什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顺应课改的潮流, 拆掉思维的墙, 带领学生生活在数学世界中, 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动脑、积极探究的精神。

(一) 活跃“思维”, 打开思考之门。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导致学生一知半解甚至昏昏欲睡。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教师很快遭遇到“尴尬局面”, 针对某个知识点, 讲了好多节课, 可是学生依旧不能深刻领会, 于是布置大量习题, 留给学生巩固、吸收, 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甚至非常疲惫, 久而久之, 形成恶性循环。要想让学生积极进行求知与探索, 教师必须激活学生的“思维”, 打开学生的思考之门。

比如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时候, 首先让学生找一找班级中坐在第2组第5个座位上的同学, 学生凭借已有经验找到了错误的对象, 激起了思维上的矛盾冲突, 让他们体会到要确定位置首先要有一个标准。随后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了“统一行、列的标准”, 通过让“同学们想一想, 有没有更简单的记录方法”, 使学生从文字描述逐步抽象到用数对表示位置。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思考之门在无形之中被打开了。

(二) 体味“成功”, 品尝思考之果。

小学生的内心还不够成熟, 教师科学的引导方式能带领他们走上“正轨”, 但是一旦引导方式无法让学生接受, 学生就有可能走向叛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个别学生会因为老师没有及时鼓励, 积极性受到挫伤。托尔斯泰曾说:“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 而且对人的理智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见, 教师应该积极赞赏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 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所以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品尝思考之果。

以五年级下册“方程的意义”为例, 教师出示几个式子, 判断它们是否是方程:

(1) 4+3x=10 (2) 6+2x (3) 17-8=9 (4) 7-x>3

(5) 8x=0 (6) 18÷y=2 (7) 2x+3x=15 (8) 4×80=2x-60

小组讨论: (1) 哪些式子是方程?

(2) 你对方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提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引导学生充满自信地解决问题。通过3个有层次的提问, 先让学生明白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含有未知数和必须是等式。问题2让学生明确未知数不一定用x表示, 未知数的个数不一定是一个, 未知数不一定在等号的左边……最后说说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使得学生对于方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不再靠语言描述解决教学难点, 而是引导学生在不断尝试和比较中体会方程的意义和重要性。学生在体味“成功”的同时, 也能领悟到思考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 咀嚼“挫折”, 促进思考的另一种形式。

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这对锻炼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健全意志品质、塑造完美人格具有重大意义。挫折教育不是以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为目的, 而是人为设置一些挫折或难题, 让学生受到教育, 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 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 要比从师长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学生很可能会受到挫折, 比如题目做了几次还是做错, 或者知识点怎么也无法理解, 教师不妨放下焦急的心情, 陪伴学生慢慢咀嚼“挫折”, 因为这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另一种形式。

在五年级上册“找规律”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规律, 加深知识点的印象, 笔者将“练一练”第一题进行了改动:先摆2个白子, 再摆1个黑子, 第21枚摆的是白子还是黑子?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用了计算的方法:21÷3=7, 认为第21枚摆的是黑子。此时, 教师继续出示第四个棋子:黑子。学生一下子愣住了, 没有盼到期望中的白子, 说明第21枚并不是黑子。此时教师加以提问:什么情况下才能确定物体排列的规律? 让学生体会到只有当两组物体重复出现时才满足周期规律。教师通过设置“陷阱”激活学生的思维, 这种挫折感引导他们想办法克服困难, 真正理解规律。

布莱希特曾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如果能让学生时刻生活在思考的世界中, 那么学生一定不会觉得学习辛苦, 而会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 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王国, 绽放思维火花, 攀登知识高峰。

参考文献

[1]文静.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大观周刊, 2013 (4) .

[2]毛海霞.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音乐大观, 2013 (2) .

[3]张文科.基于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33) .

想象作文:在没有重力的世界里 篇5

房间里简直闹翻了天,所有东西都离开了它们的家,飘浮在空中。桌上的笔记本在空中飞舞;书架上的书像漫天雪花纷纷扬扬;平时老老实实的`衣服也挣脱了衣架的束缚,浩浩荡荡出来旅行了;我的水杯更调皮了,它居然已飞向窗外……就连我自己也悬浮在空中。

早餐的扑鼻而来,诱惑着我。我准备去洗漱,可是牙杯正在空中“漫步”,我奋力向它游去,但被窗外吹来的一阵风掀了个四脚朝天。我挣扎着翻身,继续追捕牙杯,可是,它对我的行为视而不见,竟然在空中跳起了舞。过了好一会儿,我终于把牙杯紧紧地握在手中。就这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完成了洗漱的重任。

此时我已经饥肠辘辘,幸运的是,可口的早餐踏着优美的舞步,飘到了我的嘴边,我的嘴巴上下飞舞,三下五除二就把它吃完了。

我打开房门,准备到到大街上去溜达。此时我发现电梯已经用不着了,小区上空到处是空中飞人,我一会儿和23楼的小弟弟打招呼,一会儿和24楼的大哥哥握个手。大家满脸都是惊讶和兴奋。

我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努力地掌握方向,飞过小河,飞进了马路边的哈根达斯店里,各式各样的昂贵的冰淇淋漫天飞舞,像在邀请我去品尝,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场景!

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 篇6

因为作为与客观世界的实在形象的想象的心象 (从想象中产生出来的心象) , 是在人脑中产生出来且又是建立在表象基础上的新的形象, 而不是处在感性阶段的感觉、知觉上的客观世界的映像。从客观事物到想象的形象, 已经间隔了感觉、知觉、表象三个层次, 而且, 到了表象这个层次, 已经开始有间接性了。这是因为:

(1) 表象所反映出来的准形象比较暗淡模糊, 不如感觉、知觉所反映的形象鲜明生动。例如, 头脑中反映出来的山水树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不像直接看到它的时候清晰鲜明了。

(2) 表象所反映出来的形象比较片断不全, 不像感知觉所反映的形象全面完整。不仅如此, 表象中的形象常常突出某些个别部分和特征, 其他部分却很模糊, 甚至完全没有了。

想象所采用的表象应是经感觉、知觉之后的表象, 这样更有利于产生新形象, 更有利于创造。

二、想象要借用他人的间接经验

这也是想象间接性的成因之一。刘勰论“神思”即想象曰“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 超越时空, 突破千古, 只能借用他人间接经验才能办到。鲁迅先生借用前人提供的史料, 写出《故事新编》。姚雪垠用前人提供的史料写作《李自成》。任何要表现自己没有目睹、耳闻、身历的生活图景的行动, 都要借助他人提供的口头、或书面、或其他形式的有关资料, 而这样一来, 间接性就更加突出了。

别林斯基也指出:艺术家能够“超出自己生活经验的范围, 渗入到任何境况、任何国度、任何年龄、任何感情里去。”我们中国的文论家也说过类似的话。陆机在《文赋》里就说过:“精鹜八极, 心游万仞”“浮天渊以安流, 濯下泉而潜浸”“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恢万里而无阂, 通亿载而为津”。鲁迅也以自己的创作经验指出, 关于人物模特儿, 他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

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 衣服在山西, 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三、想象与联想密不可分

联想的特点是:在先后两个 (或两组) 心象之间起着联系的承先启后的作用。这个特点使得联想成为形象思维的又一必要前提或关键。因为形象思维是一种心象运动, 而心象要运动, 要从此心象过渡到彼心象, 或将两个心象联系起来, 就必须以联想为“中介” (桥梁) 。例如, 马致远构思《天净沙·秋思》, 就是由“枯藤”联想到“老树”, 再联想到“昏鸦”, 形成一组心象。再从这组心象联想到另外一组由“小桥”“流水”“人家”组成的心象, 然后又联想到“古道”“西风”“瘦马”这一组心象, 尔后又联想到西下的夕阳, 最后联想到“断肠人”。这里的形象思维就是想象过程, 而其具体构成方法, 就是通过联想把各组心象, 甚至各个心象联系起来, 显然, 正是联想的联系作用, 使得想象得以构成, 使得想象思维得以进行。

四、想象案例分析

(1) 美国的一家报社曾举办过一次“想象力”作文比赛, 获得第一名的是这样一篇小学生作文:有几个小男孩到郊外去玩, 在芦苇中发现了一只蛋, 有的说是蛇蛋, 有的说是鸟蛋, 争论没有结果, 他们决定把它拿回家放到烘箱里去孵……过了几天蛋破了, 大家紧张地盯着, 看看, 哈, 蛋里孵出的是里根总统!这篇想象力丰富的作文受到了广泛推崇, 被推荐到全国报刊上登载。

西方国家的学校在教育孩子时, 总是想方设法地挖掘他们的想象力, 而我们的许多教师更多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 进行理性地思考。以致学生在“正确答案”面前如履薄冰、举步维艰, 生怕一不小心遭到老师 (家长) 的训斥。最终, 使学生学习变得呆板、枯燥, 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渴望, 甚至灵活的理解都没有, 只能死记硬背“标准答案”, 以求万无一失。久而久之, 严格的学校或家庭教育使一个个学生 (孩子) 成了学习机器, 哪里还有想象力可言?

(2) 1993年《黄金杂志》第7期曾登载了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的报道———《夏令营中的较量》, 说的是1992年8月77名日本小朋友和30名中国小朋友在内蒙古乌兰察市盟共度草原探险夏令营的不同场景:

(1) 一名日本儿童病了, 硬是坚持走到底;一名中国儿童却回大本营去睡觉。

(2) 一位日本家长面对自己发烧一天多的孙子鼓励几句, 毫不犹豫地乘车离去;一位中国家长发现前面的道路被洪水冲垮, 却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车, 风驰电掣般地冲出艰难地带。

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 篇7

《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通过试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辩论等多种形式,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活动中,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而要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没有思考是不行的。在新课程理念下, 应重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质疑往往是新课改中最精彩的部分, 因为质疑最能表现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有人说, 一节好课, 只有一个衡量标准:思维含金量。要使思维的含金量提高, 提出好问题是关键。好的问题背后往往蕴含着高质量的思维, 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好的问题, 更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好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问题, 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以促进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例如, 在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展示给同学们一张元素周期表, 这对每位同学都很熟悉, 110多种元素整齐地排列于其中。

教师:关于元素周期表, 同学们想了解什么?

学生: (观察元素周期表, 思考并讨论, 提出了希望了解的问题) 第一,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得如此有规律, 表中是否蕴含有一定的规律?第二, 表中所蕴含的规律是什么?第三,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为何如此排列?

利用学生熟悉的元素周期表, 鼓励学生质疑,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从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入手, 引导学生分析探究。

教师:原子由哪些微粒构成?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那种微粒有关?有什么关系?

学生:原子序数与该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等。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教材中的数据, 并依据所填的数据画出直方图和折线图。

学生:一是组内分工, 写出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二是组内讨论, 寻找原子序数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关系, 并画出图形, 为归纳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各抒己见并进行组间的互评。

通过评价和讨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能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归纳、提升, 学生们共同得到元素周期律。最后, 在总结本节课的同时给学生提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让学生结合本节课再去思考他们看到周期表所想到的问题。从这节课不难看出, 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中, 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尤显重要。

但现在的事实是这样吗?袁振国教授在他的新作《教育新理念》一书中这样写道:中国的孩子放学回家后, 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 差不多都是一样的:“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家长们关心的是学校既定的任务完成了没有。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 也是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教育, 那就是犹太民族, 当孩子放学回家后, 家长们问他们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在学校里向老师提问题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老师没有回答出来。”那家长会像孩子一样高兴。可是如果中国的孩子回来对家长说他提了一个问题把教师难住了, 绝大多数家长会感到为难, 尴尬甚至会斥责孩子“你逞什么能!”

通过这个小故事不难想到平时在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教学中只注重了学生答, 而忽略了学生问的培养与指导。更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很大程度上都缺乏问题意识, 缺乏民主意识, 缺乏对话意识。那种用教师的问代替学生的问, 用老师的问剥夺学生的问的做法, 实际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萌芽。这就要求教师应真正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认真备课, 给学生创造出适合他们的问题情境, 让问题意识成为其基本意识。因为所谓教学, 说到底, 就是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学会了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那么教师的教才能见成效,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其实在每一个年轻学生的心里, 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点燃他们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必须让学生知道思考是多么美好、诱人而富有趣味的事。教师只有用自己的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 用自己的思考征服、教育和指导学生。相信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 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都说会思考的人, 才有活力。脑海中呈现出罗丹的《思想者》雕塑作品, 那曾经让多少人为之惊叹:原来, 思考着可以如此有魅力!作为教师, 让学生成为成功的人, 必须要先学会思考。在苏老的阐述中, 笔者再次认识到了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让其学会思考责任之重大。

在阅读中品尝想象的愉悦 篇8

一、掌握阅读的技巧

阅读是美丽的。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掌握阅读的技巧, 用全部的心力去咂摸, 去咀嚼, 才能体验到它的美妙奇丽, 进入那享受美酒佳肴般的陶醉状态。

阅读方式可以分为:

1.浏览式阅读, 对文本大略了解, 明白梗概, 还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识形、解意、正音;2.咀嚼式阅读, 以默读、微声轻读的方式, 调动多种感官去细心咀嚼文本, 嚼出文眼、文脉、文旨, 如咀嚼词的内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的“大约”与“的确”不仅没有矛盾而且内蕴丰富;3.反刍式阅读, 这适合于富有文学意蕴的作品的阅读, 既能够总揽全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又能够进行艺术玩味,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老先生如痴如醉的阅读情境、《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自我介绍的学者风范, 很值得反复阅读, 深入角色摹拟人情物态, 体验无穷的滋味。

平常的阅读常常以问题为核心, 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可称为问题阅读法。要鼓励敢疑敢问, 坚持“问则无错”的敢问原则;指导学生寻疑提问的思路、角度、范围和方法, 达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可以抛砖引玉, 从不同的角度提些问题做示范, 开阔学生的视野, 诱导其发现问题。还有画图法阅读, 如读《斑羚飞渡》, 在理解飞渡背景的基础上, 根据文章内容画出斑羚飞渡的示意图, 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创造:把文字描述转化为头脑中的想象, 再用图画把想象的内容表现出来, 包括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

此外, 还应当使平常的阅读逐渐发展达到创新的阅读, 那是一种心灵的远游。如果总是习惯于将文本做“生理解剖”, 学生完全没有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师生共同创造体验环境, 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下反复听老师吟诵、听朗诵录音、听配乐朗诵, 或教师带领品读, 或学生的自读自悟, 其间还可辅以情感渲染、背景介绍、场景观赏等;学生进入探究、体验的境界;师生共同交流, 开阔视野, 拓展思路。

二、在想象中神思飞扬

教师应该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 去开采想象;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 去升华想象, 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观察学生的动态, 紧扣课题, 抓住契机设问, 使学生的想象飞扬起来——读《卧看牵牛织女星》西方有关织女星的传说后, 学生很惊讶。于此设计一些添枝加叶的问题:奥佛士的外貌会是什么样子的?弹琴的动作、神情是怎样的?周围环境怎样?动物们倾听琴声各有什么情态?……这些问题似乎无关课文, 恰好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奇异的想象。2.可以对文本中有些精妙用词加以“篡改”, 如《社戏》里“那航船, 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将“蹿”字改成“游”字, 让学生表演动作、想象体验航船夜归的动态, 领悟“蹿”字之妙:船的活蹦乱跳衬托了孩子们无比快活的心情, 也表现了孩子们驾船船速之快、技术之高。还可以添词、漏词、删词等, 力求新颖活泼。3.想象也来源于积累, 将积累的名篇名句链接起来, 读“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穆、和平, 而又缠绵、弥漫、无尽”的句子, 会疑惑:听这小小的雨声怎么会产生这么多的感受呢?联系背诵《春》里的语句:“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渐渐品味“温柔、静穆、和平”的意味;再补充诵读戴望舒的《雨巷》诗句, 想象那“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哀怨、忧伤、彷徨”, 联系雨季情境, 品味出“缠绵、弥漫、无尽”的情味了。4.音乐是最有感染力的, 读《安塞腰鼓》听贝多芬的《命运》, 能够从铿锵多变的旋律中感受生命的不屈不挠、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 感受到生命的颂歌给人鼓舞和震撼。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接受美学认为, 每一个文本都包含无数的空白, 这些“空白”正是激活读者想象的无穷空间。学生要善于在文章的“空白”处联想和想象, 读出文字之外的新的内容, 读懂文章读懂作者。“我”和藤野先生告别时,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 似乎想说话, 但竟没有说”, 他究竟想说什么, 为什么“但竟没有说”, 这里有一个值得思考的“空白”, 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 就能够走进藤野先生心灵的更深处。

爱因斯坦说, “想象永远比知识重要”, 学生应该拥有更多的想象自由。学习《小橘灯》时想象十二年之后小姑娘一家的情形, 《故乡》中的宏儿和水生在当今社会的生活境况, 孔乙己的结局或孔乙己中举之后将会怎样, 范进中举之后做官的情形……读《长城》能结合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 想象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遭难的惨烈情景, 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 就不难理解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炽热之心了。阅读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 结合个人生活体验, 创造出独特新颖的形象,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 把阅读活动转变成为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

摘要:阅读是成长的需要, 教师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并掌握阅读的技巧, 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激发丰富的想象力汲取文化精神的汁液, 品尝愉悦, 感受人生, 成长为情感高雅积极乐观的人。

关键词:阅读想象,掌握技巧,品尝愉悦

参考文献

[1]佚名.语文教育与生活:重温叶圣陶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论述.

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 篇9

学生的作文出现“无话可说、东拼西凑”或“胡编乱造, 空话套话”的现象, 是因为学生头脑空空, 毫无生活积累吗?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 获得信息的途径是很多的, 只要你稍微留意, 你的记忆库里就会装满各种的生活信息。那为什么学生作文会出现这种情形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思维不活, 缺乏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 被定势思维统治了大脑。学生的写作思路被堵死了, 也就无从下手。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结合课文内容, 进行再造想象

课文是学生的写作范例, 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开阔视野、储存知识的重要的“训练器材”之一。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语言生动、感情充沛、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训练。如《藤野先生》的课后练习题四:“夜深人静之时, 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 想到与恩师已阔别了20年了, 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 把握课文主旨, 展开合理的想象, 模仿作者口吻, 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的心迹。”书信是一种情感表达平台, 虽然学生没有这种经历, 但对一个人的思念的情感可以有相似之处。学生可以根据这一点和自己对鲁迅的了解, 及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关系来展开想象。如一个学生写到:“看着至今依旧挂在墙上的您的照片, 我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与你相遇的情形, 我不曾后悔去日本, 不后悔选择仙台, 因为幸运的是我遇见了您。”从这一段深情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小作者的想象是合情理的。又如《喂———出来》这篇课文, 练习要求展开想象, 从小说的结尾续写。这是一篇关于环保的科幻小说。而学生大多喜欢科幻小说, 同时对环保的知识并不陌生, 所以在此基础上加以想象并不难。

总之, 通过对课文的内容续写, 这种特定的情境下进行再造想象, 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而且可以让学生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二、创设情境,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没有想象, 心灵就不会有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应多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 用自身的感受去创设情境

设置一种特定又熟悉的情境, 让写作者用自身的感受去体会一个生活中新的角色, 这样的生活情境离学生又近又易于想象。如我平时指导学生写作时, 要求学生写人物时要仔细观察, 找出人物的特点, 要注意细节描写。可学生的作文能达到这一要求的很少。学生笔下的人物千篇一律, 没有个性。后来我就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指导。效果不错。如“一堂自习课, 同学们很兴奋, 因为没有老师, 同学们说话、打闹、看课外书, 完全像个自由市场。突然, 班主任出现在教室门口。班主任静静地站了几分钟, 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要求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 对老师及学生的反应进行描写。学生因为对这样的情境很熟悉所以写起来也得心应手。除了想象老师为什么不说话, 是懒得理, 还是太失望了, 还是有别的事。还有想象自己或别的同学看到老师后是后悔, 是害怕, 还是不当回事。无论是哪一种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为了把作文写得更生动。有的同学还运用了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有些平时作文写得不好的同学, 这时也写得妙语连珠。因此我认为给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情境, 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2) 运用故事引出故事

秦牧曾说:“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 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为丰富学生表象, 为想象打基础。我给学生创设情境作文时也常常以故事来开头, 让学生有感而发, 有话可讲, 有内容可写。如“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因为看埃及地图被爸爸打了两巴掌。他的爸爸对他说:‘别痴心妄想了, 我保证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去那么远的地方。’20年后, 男孩长大了, 他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到埃及去, 历尽艰难, 他终于实现了夙愿。他在金字塔的下面, 写了一张明信片给父亲, 上面只有一行字:‘生命不能被保证。’这个故事触动了我的心弦, 让我想起了关于我的平凡却影响我一生的事情……”题目自拟, 续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在这个故事里, 学生看到了与自己相似的经历, 就能进行合理的想象。这也是丰富学生想象力的途径。因此我常常让学生多读报, 多看书, 并让学生把触动自己的故事和故事触发的感想写在笔记本上。只要学生善于整理积累, 就能为写作提供丰厚的内容基础。

(3) 改编优秀故事

学生的想象特点是大胆、无拘无束, 因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很容易被激发的求知欲, 好学、好问、好幻想。因此我想每一个学生都会喜欢故事, 而这个故事往往越曲折越能吸引读者。而曲折的故事往往是环环相扣的。我觉得通过一个优秀故事的改编来让学生打破常规, 运用发散思维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让学生插上更有力的想象的翅膀。这个想法我是受《语文教学通讯》里发表的一篇名为《改写〈庸医与华佗〉》文章的启发。文章认为要想把一篇文章改写得好就要打破常规, 发散思维;进入角色, 情境再现;合理联想, 丰富想象。而我要决定要尝试一下, 因为我发现学生写记叙文时, 总是平铺直叙。我希望通过改编故事的方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故事的角色, 充分联想和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改写。

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 篇10

究竟我们的课堂缺少了什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人的价值无非是思想境界如何,思维能力如何。”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灵动的思考以及思考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才能促成真正的发展,生发出自觉的快乐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的劝告——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应当为我们所遵从。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需要我们课堂教学的着眼点要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站位于学生个人价值的创造和发展,升华学生对于人生、对于人生价值意义的基本认知。 《检阅》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集体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人们纷纷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 人们为什么纷纷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 2. 你觉得那些“小伙子”棒么? 3. 你觉得本文中什么得到了 “检阅”?

同学们深入研讨文本后整理出如下观点:“小伙子”博莱克真棒,“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走得非常投入,有精神,不难想见他在平时的训练中,付出多少心血。同时,他能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残疾人,表现出足够的勇气与自信,身体虽有缺陷却精神力量强大,让人无限感佩。而“小伙子们”用无声的行动呵护着博莱克,用“德行”带给博莱克以自信自尊、昂扬向上,这种理解、尊重、友爱、 信任、成全他人的品质同样值得夸赞。显然,博莱克的“坚强刚毅” 和孩子们的“仁慈善念”得到检阅。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需要我们着力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思考习惯。我们要带着孩子以一种敏感审慎的态度走进文本细读思考:1. 文本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2. 为什么会这样表达? 3. 为什么只能这样表达? 4. 这样的遣词造句有何独到之处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5. 文本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成为文本中的角色,不草率定论,不轻信盲从,在反复的追问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品质。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礼物》讲述的是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 独自住在山脚下的小屋里,生活贫困而朴素,品质勤劳而善良,她无私地把微笑送给别人,人人都称这是最好的礼物。我就设计这样的问题:“礼物”指的就是“老奶奶的微笑”,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快慰让人释怀,文章为什么选择去写一位老太太的微笑?老太太的微笑为什么充满魔力,成了大家求之不得的礼物呢?

学生自然在头脑中明确老人身上的几组对立的矛盾:孤独无依靠、很苍老、很勤劳、很穷困、很开朗、很善良等等。

那么,“微笑”的价值也就呼之欲出:

看似挣扎在生活边缘的老奶奶却有着超乎别人的幸福人生,不正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吗?这样一位生活贫穷而外表并不美丽的老婆婆不应受到人们的尊敬吗?面对生活的点滴挫折、痛苦就颓丧萎靡的人在与之比较中是否应该有些自责而振作呢?

着力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走进情感丰富的世界, 走进思想碰撞的海洋,拓展生命的自由,在文本细微曲折处凝神推敲,在思考中“经历”“经验”,由知识走向生命的回归,实现学生的精神健壮,思想丰富、优雅、从容。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地时间体验,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表达个性化的思考,鼓励学生对教材、对他人的意见,包括教师的观点、结论进行批判、选择, 让学生在求异思维、换位思维中掌握积极的思考方式。

如《冬阳童年骆驼队》执教中,我让同学们自由阅读,交流自己感悟。有这样一个句子,“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 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大家在凝神思考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思考后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拉骆驼的” 那么冷的天走那么远的路着实生活不易。有的说这些“拉骆驼的” 讨价还价时没有巧舌如簧,只是言说“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足见他们的憨厚质朴。有的说作者把“拉骆驼的”从门头沟徒步而来卖煤,“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看似闲言赘语,却又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利用顿挫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出她对于“拉骆驼的”好感与亲近含蓄不尽妙不可言。

能够在无疑处生疑,能独具慧眼平中见奇,能敢想敢说见解独到,这种自主性、探究性地体验,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时间、困难、挑战,用足够多的耐心去等待、去观望,学生就能在自己主动发现中练就平中见奇、无疑而疑的一双慧眼,这种开放性、不确定性、愉悦性带给学生的是思想的愉悦, 也将是成全孩子积极思考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营销人员激励机制下一篇:放化疗协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