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2024-07-01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精选十篇)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1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剩余价值

引言

价值论是一种经济学的分析, 但更是一种历史价值取向, 它要说明的根本问题, 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论证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公正性或非公正性。我们所说的劳动价值论, 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系统学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一、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也具有二重性,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指出:一切劳动, 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 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 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 它生产使用价值。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 它必须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

2、劳动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作为商品二因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是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二者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 “作为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 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 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作为价值, 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这就可以看出,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别, 并不能把二者混成一谈, 在某种情况下, 价值和使用价值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者相互依存。一方面,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是价值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和载体。另一方面,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没有劳动, 就没有产品, 没有产品的使用价值。

也就是说,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劳动、从而由价值创造出来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互为前提、互相依存, 统一于商品体中。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

马克思提出的价值理论, 广义地说, 包括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两部分。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也就是说真正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是人们所谓的“劳动创造价值”或者“劳动的价值”等。“劳动创造价值”、“劳动的价值”等用语在劳动价值论范围内事实上是有逻辑错误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 一切商品、货币、价值、市场关系都是人类劳动的异化, 人类劳动的社会性要通过市场交换范畴曲折地表现并支配和统治人们的经济活动, 这是对人类劳动的扭曲和颠倒, 是不合理的, 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理想。, 因此, 在理想化的未来公有制的社会里, 人与人之间是不存在这种关系的, 商品、货币、价值、市场这些事物之间也不会去支配和统治人类的经济活动。而马克思还通过剩余价值的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 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中, 劳动力是一种商品的形式而存在, 因而有了剩余价值, 便有了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的剥削。

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 是物质在那种形态下的客观存在, 不可创造, 自然力 (人类劳动也是自然力的一部份) , 只是改变形态引起属性转化, 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因此劳动仅是价值 (交换价值) 的唯一源泉, 它并不是财富 (使用价值) 的唯一源泉。

也就是说价值不是物质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 , 或者说某种要素与“使用价值”的转化率。马克思认为, 商品 (货币) 拜物教的谜, 就是把人支配人劳动的社会关系, 说成是物质的属性或者说属性的转化率。而资本主义追求的就是金钱, 而金钱的多少不涉及具体财富的多少, 正如所谓的GDP增长实际上与具体财富无关, 只涉及人对人支配的劳动时间的增加。也就是说劳动价值论毫不留情的揭露出市场经济的金钱游戏。

作为与“使用价值”转化关系的劳动, 存在复杂与简单, 异质性与同质性的区别, 样的劳动是不可计量的, 但作用人支配人劳动的社会关系, 只要交换成功, 它们实际上存在无差别的人支配人的社会属性。在这里不要括价值总量认为与生产效率有关, 实际上是无关的。如果说价值是物质使用价值的转化率, 那么大自然中的自然力对物质的有用性的转化更复杂, 为什么不包含金钱货币 (商品) 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行业或者社会整体利润与效率 (技术) 是无关的, 马克思通过平均利润率为重心的资本积累式竞争, 把利润与效率的关系完全排证, 证明它代表的是社会关系。

如果价值是一种人类劳动, 那么它代表的就是人支配人行为 (劳动) 的权力, 与具体财富无关。如:产值3000万, 是代表多少架飞机, 还是其他产品?这根本说不清楚, 这些物质的属性 (使用价值) 全是异质的。但作为相同的地方, 它们都包含了相同的人对人劳动 (行为) 支配的社会性的时间关系。也就是说价值量多少不涉及具体财富, 只涉及人支配人劳动的时间的多少。正如所谓的GDP (生产总值) , 在劳动价值论者看来, 它压根就是一个逻辑错误, 因为异质物是不可加总在一起的, 加总在一起的只是一个价值量的概念, 而价值只能是人支配人劳动 (行为) 的社会关系, 它 (所谓的GDP) 真正的名称应该叫做“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总时间之和”。

三、结束语

通过分析, 我们看出,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里, 形成价值的劳动应该是经过市场的选择被证明是社会所需要的、必要的劳动。进而,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不是普通的劳动时间。这种界定, 说明了商品交换所依据的量的关系的决定、商品交换的性质, 也表明了价值的实现途径及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它极大地扩展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 把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运用推到一个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层次。

参考文献

[1]武奎:《劳动价值论与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法制与社会》, 2010 (19) 。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2

马克思的异化观点与异化劳动理论中的实践问题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仍然局限在理论的批判活动之内,但是他把批判的.锋芒直指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在这种批判中,他发现了私人利益对国家的制约,认识到物质利益的重要性,因而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创立了异化劳动理论,把劳动、生产同实践结合在一起,第一次认识到实践高于理论.

作 者:赵民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刊 名:社科纵横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EXPLORATION年,卷(期):17(6)分类号:A811.66关键词:实践 异化劳动 革命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3

关键词:马克思;葛兰西;国家职能

1 关于国家职能产生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根据国家权力的专制性特点,对比较早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同任何形式的专制国家一样,国家社会公共职能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整体要求,需要政府履行一定的公共职能,而这种公共职能往往被政治职能掩盖或替代,其实质仍然以剥削制度为基础,以社会对立为特征、代表少数人的利益。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席卷全球,就在人类即将迎来伟大变革的胜利时,社会主义运动的两股力量,由分歧而分裂。到了20世纪末,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低谷,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模式”破产。葛兰西基于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和欧洲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总结,对比东西方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差别对国家职能

做了新的诠释,他首先对市民社会的内涵做了界定,然后将市民社会归纳到上层建筑当中,提出理性与文化影响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力量,政治统治不仅仅依靠经济,更要依靠说服被统治阶级接受统治阶级的信仰体系,并且去接受他们的社会、文化和道德的价值观。

马克思和葛兰西在国家职能产生的社会根源上来看,马克思对国家职能的分析凸显的是国家本质对国家职能的制约,政治职能在国家职能中处于中心地位。葛兰西在吸收这一观点上,将国家职能上升为整个社会形态的统一并起调和作用。

2 关于国家职能的内涵

马克思根据生产劳动二重性推演国家本质二重性,指出国家职能包含两部分:

一是生产活动中,为促进生产发展和维护经济参与者利益的社会公共职能;

二是以统治剥削制度为基础与代表少数人剥削的政治职能。

首先,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利用国家机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种阶级统治工具和国家机器首先表现了政治职能。

其次,在作为公共管理机构发挥社会事务职能,政治职能决定社会公共职能,社会公共职能作用于政治职能,也就是说只要资本剥削存在,国家政治职能就不会消亡,社会公共职能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除非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那么政治职能就会随国家机器打碎而消亡,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将作为一种新的国家职能而发生作用。

葛兰西根据东西方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差异,指出导致国家职能的差异原因,并强调这种差异集中体现在市民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作用上。同时也就得出了“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这一论断。一方面,他指出国家利用暴力、强制的阶级统治职能以外还需要非暴力职能共同发挥作用,政治职能的大小依赖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市民社会发展,经济制度发展完善和市民社会力量强大的,依靠暴力镇压的政治职能作用就会弱化。另一方面,他指出国家可以通过文化、宗教、道德、意识形态等方面通过市民社会这个群体进行思想传播,从而获得被统治阶级的“认可”或“服从”通过争得文化领导权或意识形态领导权服务政治职能。

马克思和葛兰西虽然都注意到国家的非暴力职能因素,都提出了国家职能的二重性,但是二者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首先,马克思相对社会公共职能更注重国家的政治职能,而葛兰西则强调国家的教育或意识形态职能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阶级统治决定国家性质,而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阶级统治职能在国家中占主导地位。即政治统治职能决定社会公共职能,社会公共职能辅助于政治统治职能。在葛兰西看来任何国家都是一个伦理国家,而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把广大公民道德文化提高到一定的水平,并与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从而也就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相适应。

其次,马克思所指的社会公共职能同葛兰西的教育或意识形态职能不同。马克思所指的社会公共职能不具备暴力型、强制性、阶级性、政治性,而仅作为政治统治职能的辅助工具协调社会生活、社会事务。而葛兰西的教育或意识形态职能意义就非同小可,它不局限于严格的学校教育领域,而存在于整个阶级统治社会中,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统治性。

通过对比得知,葛兰西的国家职能与马克思的国家职能存在明显的差异。也就有了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葛兰西背离马克思国家职能,一种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职能,综合上述分析得出以下几点:

第一,葛兰西的国家职能观拓展了马克思的国家职能观,他在不否定马克思国家职能基础上结合当时意大利革命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对本国乃至欧洲革命独特的见解。依据是市民社会在文化、伦理和意识形态夺取国家活动的意义,首次提出国家在教育或意识形态上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第二,二者不存在背离,马克思的国家观本身就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动态体系,例如,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对政治职能的影响和作用,而葛兰西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实际革命中揭示了文化、文化与政治关系的重要性。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政治职能与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辩证思想。

浅谈马克思创立实践观点的意义 篇4

在马克思所完成的哲学革命中, 它具有四方面的内容。从哲学立场分析, 马克思通过对自然物质本体论向社会实践本源论上的分析, 创立了实践世界观。从哲学对象分析, 马克思从整个世界向社会化人类方向发展上分析, 创立了以人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实践人类学哲学。从哲学功能分析, “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观点的转变, 创立了人对世界实践改造哲学理论。从社会历史观分析, 精神意识向物质生产实践立场的转变, 使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史观得以创立。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理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被广泛的应用着, 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1. 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内容

在马克思实践观点中, 其所强调的是主体活动所具备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以此从实践对人的理解, 逐步的曼延到人类社会,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中, 其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就是一种实践, 人的本质也是实践, 实践不仅是发展的动力和认识的来源, 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那么, 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懂得实践的真正意义, 也就无法对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生活本质作出真正的理解。

首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通过实践观点, 并在这一观点中将哲学史中长期存在的“什么是判断认识和理论真理性的标准问题”得以解决。在传统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理论中, 虽然对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应这一理论进行了阐述, 但是却没有提出科学实践的观点, 有时费尔巴哈还认为真理的标准是“多数人的意见”, 使真理的标准问题有得到一个明确的归纳。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中, 其认为, 客观世界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不可否认, 在离开实践的基础上对真理性和现实性的思维争论是一种错误意识, 人只有在实践中证明思维的真理性, 才能将实践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 那么, 在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一问题上就可以得出, 真理性的判断需要从实践观点出发, 而不应从理论观点进行分析[1]。

其次,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而这一命题在科学历史观的创立上也找到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实践作为人类一切社会历史在发展和社会生活上的基础部分,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经过的一系列事件就是人类的历史。同时, 人类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这一过程就构成了人类社会这一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 实践也就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和变化[2]。在人类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 经过归属都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也能在实践中能找到相关的依据, 而对那些理论和神秘主义理论的制造者来讲, 这都属于人类所处时期社会现实矛盾的产物。此时, 只有将社会生活放置到实践中去分析, 历史观中各种导致神秘主义思潮的可能性和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并将社会意识奠定在社会存在之中。在马克思实践观点中, 其认为对唯物主义原则的贯彻和实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认识论在实践观点中的引入, 间接的使实践的历史地位得到了发展。

2. 马克思实践观点创立的意义

马克思实践观点的价值, 首先直接的体现在了人们处理和解决当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时代课题中。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实践观点的应用不仅要与时俱进的从当今时代的发展中予以创新和突破,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实事求是, 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指导实现实践的创新。而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创立不仅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阶段提供了基础, 还为一切旧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提供了理论依据。

2.1 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 其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了抽象性的夸大, 那么, 在这种夸大思维和存在作用的前提下, 哲学中的很多基本性问题就无法得到科学而又正确的解答。在旧唯物主义观中, 它只对世界的原则做了提出和一定的解释, 但无法对这种原则的合理性给予说明。随着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 近代哲学已经对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关系有了清楚的认识, 但从当时时代的发展背景来看, 近代唯物主义是从感觉实验的角度来说明世界的, 更多的是一种经验上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与传统唯物主义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它是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的, 并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给予了科学的说明。实践是作为一种能动的客观活动存在的, 并提供了一种连接和沟通思维与存在的中介作用。在实践的基础上, 思维和存在所具备的统一性, 不仅和传统唯物主义中人是被动统一与外部活动的观点不同, 而且和唯心主义所坚持的自然统一精神也有很大的差别, 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辩证, 显示统一与物质实践的有效归纳和总结, 同时这一观点中的统一性, 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时期之中都会随着工业的发展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 在哲学史中,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首先将实践提升到了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中, 并转化成了哲学的思维方式, 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理论[3]。

2.2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从近代哲学思想中可以发现, 唯物论和辩证法是处于一种相互脱离的状态。在古代的唯物主义中, 其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某些思想, 而在近代唯物主义中, 它虽然对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坚持, 却将意识所具备的能动作用忽视了。在唯心主义中, 意识的能动作用虽然可以看到, 但是对这种能动作用进行了夸大, 导致出现意识能够创造一切第一性东西的错误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中, 其认识论在实践观点中的引入, 强调了要从实践的角度去对分析事物、现实和感性之间的关系, 从主观意识上去把握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实践观点之中, 将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和真理的标准, 这也就从实践的基础上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问题进行了解决。在这一观点的统一之中, 辩证法被放置在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之上, 以此促进辩证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辩证法这一哲学思想的形成。同时,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中, 其以实践概念为基准, 对唯物辩证历史观和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在实践的基础上使认识论和本体论实现了统一, 进一步的完善了唯物主义中的实践思想[4]。

2.3 使现代社会更能对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处理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而出发的,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 要想自觉的运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就一定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然后以一种批判的精神, 更好的去认识世界, 进而改造世界。黑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而恩格斯对这一观点也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在本质上现存的一切都是应该灭亡的, 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对现存的一切都具有批判精神”[5]。科学实践观要求人们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 要不断的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所包含的矛盾, 而要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个详细的解释和应用, 就需要从实践观点出发, 辩证的看待一切事物。但是, 在批判的过程中可以发现, 社会历史是人类不断实践的结果, 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 那么,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 从批判中学会创新, 充分的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社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在这个社会中创新精神和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能源的开发呈现着一种必然和必须的关系。从实践中创新, 从创新中发展, 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根本内涵。

3. 结语

综上所述,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发展的动力,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为基础, 深入实际、联系实际, 将人的意识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 并以实践形成的正确理论投入到社会生产之中,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才能发挥到真正意义上的作用, 才能使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参考文献

[1]李曲.实践是唯物史观的根基——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例[J].文学界 (理论版) .2010, (06) :213-214.

[2]李金花, 苗伟.需要、交往与分工理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三大基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文本学解读[J].理论界.2011, (07) :134-135.

[3]张连.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辨析——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的再思考[J].长白学刊.2010, (03) :57-58.

[4]崔秋锁.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J].攀登.2009, (05) :57-58.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5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具有两个重要的思想理论内涵:首先,它是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其次,它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所以,能否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实践观点的思想内涵与理论功能,对于我们的哲学教学工作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 者:傅国强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2 4(4) 分类号:B0-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观点   思维方式   基本原则  

★ 为民办实事标语

★ 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

★ 人生大实话经典语录示例

★ 讲党课材料

★ 讲普通话

★ 如何理解销售

★ 理解记叙文

★ 有关理解的

★ 理解作文

观点的价值与力量 篇6

这是《博鳌观察》7月创刊后第二次与您见面。在2012年的金秋十月,这份经济评论杂志,蕴含着关于亚洲、关于世界的一个记忆侧面。

本期杂志中,来自11个国家的39位撰稿人,与《博鳌观察》的读者共同分享他们的分析与见解—从货币政策到能源发展,从区域合作到行业分析,从全球贸易到企业拓展。欧债危机之外,亚太的经济合作亦是重点—处于十字路口的亚洲贸易格局、人民币国际化的探讨,以及亚洲企业如何走向世界。

一如我们的创刊志愿—为思想者提供包容、开放的交流平台。我们期待《博鳌观察》的每一次露面,都有全球不同背景、不同学派、不同身份的作者,向读者呈献他们深邃的思考和前沿的观点。

谨对意大利总理马里奥·蒙蒂阁下表示感谢。他不仅向本刊读者耐心阐述了在欧债危机背景下,意大利的现实与挑战,更以政府首脑的视野,诠释了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置身于责任之外。

博鳌亚洲论坛一如既往,为我们贡献了他们有价值的洞见与思考。分享与沟通,从来是进步的桥梁。

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委员约克·阿斯姆森先生在为本刊撰写的文章中,引用了奥斯卡· 王尔德(Oscar Wilde)的那句名言,“所谓经验,不过是人们对自己所犯错误取的名字”。在人类漫长的经济发展史中,总是不断印证这个说法。

站在通往明天的十字路口,2012年的世界在不断修正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起点。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7

关键词:资本含义,人力资本范畴,斯密观点,马克思观点

一、亚当·斯密对资本内涵的界定

《国富论》第二篇, 亚当.斯密对资本的性质、积累和使用作了系统的阐述。斯密认为所有资产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用于目前的消费, 另一部分能够创造收入, 即为资本。进一步的斯密又将资本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依靠流通改变所有者来产生收入的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不必经过流通, 也不必更换所有者就可以产生收入或利润的东西。

尽管斯密一开始认为资本是为资本家提供收入, 其来源于工人的无偿劳动, 但他后来背离了这一观点, 认为资本家存储品中用来获取收入的那部分就是资本。

针对斯密上述论述, 笔者提出三个问题, 一是资本的含义是像斯密所说的那样, 资本就是指能够带来收入和利润的资产储备吗?资本的分类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界定是否应该依据所有者是谁来划分?人的才能像斯密说的那样属于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探究一下马克思的观点。

二、马克思对资本内涵的界定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很多观点包括对资本涵义的理解都是在批判与借鉴, 吸收与摒弃斯密观点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资本, 马克思借鉴了斯密关于“资本是能够带来利润”, 但是马克思认为斯密只是把资本看做是投入生产带来收入的物品, 并没有揭示资本的实质和根源。

(一) 马克思对斯密的继承和批判。

首先, 马克思继承了斯密对于资本一部分表现为生产资料的形式投入到生产中, 如机器, 厂房, 原材料等。这部分资本以相对静止的状态存在的, 生产过程是利用其使用价值, 并不产生价值的增值。

而马克思对于斯密批判的部分, 也是其开创性的揭示资本根源的部分, 是马克思认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价值的部分。而这一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对无产阶级剥削的过程, 反映的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这种不平等的剥削的生产关系, 从而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

(二) 马克思资本内涵的界定。

马克思对于资本内涵的界定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 他认为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这是其对资本最深刻的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不是物, 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其次,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生产是往复循环的, 资本带来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不断转化成资本。所以, 我们应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认识其特性。最后, 资本是一种剥削手段。这是马克思对资本本质的深刻揭示。他通过对绝对的和相对的剩余价值的分析, 揭示了资本剥削劳动的主要手段;通过考察英国工人阶级所受的压迫, 来揭露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行为。马克思研究资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揭示资本主义的实质。

三、人力资本的范畴

斯密认为人的才能属于固定资本, 即人力资本属于资本的范畴那么马克思的观点如何呢?

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舒尔茨研究经济增长原因的时候发现经济增长除了归因于自然资源和实物资本之外, 人力资本是不可或缺的, 知识和智能是资本的形态, 它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这里的人力资本实际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力的概念, 其实质是一样的。但是马克思却严格区分了资本与劳动力的概念, 资本是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 体现的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由于其研究目的和角度的关系, 马克思并没有将人力资本作为研究的重点。马克思所理解的人力资本 (实质就是其所说的劳动力) 与资本是相互对立的, 人力资本不是资本的范畴。但是笔者根据马克思的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科学观认为人力资本与资本是对立统一的, 人力资本作用于资本, 利用资本带来剩余价值。

四、斯密与马克思对资本内涵以及人力资本范畴界定产生分歧的原因

由于斯密与马克思所处时代、所研究对象和目的不同导致了其对资本定义的不一致。斯密生活在工场手工工业时代,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统治地位受到生产力的限制。斯密作为这个时代的伟大的经济学家其所研究的贡献应该是提高社会生产力, 增加国民财富。同时, 由于那时的资本主义经济条件还未充分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还未激化, 斯密不可能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为其研究的中心。

而马克思的时代, 资本积累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资本主义矛盾开始激化, 所以马克思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除此之外, 对于人力资本范畴的划分, 斯密和马克思观点的不一致也主要基于上述原因。由于研究对象和目的不同, 斯密认为人的才能属于资本, 因为它能促进国家财富增加和生产力的发展。而马克思质疑这一观点, 那是因为马克思认为资本反映的是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 而且这种关系是不可调和的。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对于资本的含义的界定以及确定人力资本的范畴要站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和生产力以及不同的知识科学发展水平上去理解。站在马克思分析的角度人力资本不属于资本的范畴, 但是站在斯密尤其是在今天信息时代的背景下, 人力资本却是属于资本范畴的, 就像舒尔茨所说“能够提供一种有经济价值的生产性服务, 他就成了一种资本”, 显然根据此定义人力资本属于资本。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文版.华夏出版社, 2005[1]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文版.华夏出版社, 2005

[2]西奥多.W.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2]西奥多.W.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

[3]任保平, 论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方法论基础与特征.经济评论, 2003 (2) [3]任保平, 论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方法论基础与特征.经济评论, 2003 (2)

[4]田爽, 丁晓楠.论现代资本内涵及外延——从经济伦理学视角的审视.经济研究, 2010 (1) [4]田爽, 丁晓楠.论现代资本内涵及外延——从经济伦理学视角的审视.经济研究, 2010 (1)

[5]刘胜军吗, 李汉铃.略论资本内涵及资本确认.商业研究, 2002 (6) [5]刘胜军吗, 李汉铃.略论资本内涵及资本确认.商业研究, 2002 (6)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8

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哲学的诞生,把实践作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并以此为根本基石改变了西方哲学的思路,完成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使命跨越,实现了一场彻底的哲学观革命。但是从本质上来看,马克思哲学仍然是一种唯物主义哲学,那么,作为“新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哲学,到底新在何处呢?以实践观点为基石的马克思哲学,又是如何实现对旧哲学的根本变革的呢?

其一,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以实践观点为根本基石来理解“物”,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对“物”的客体直观性理解及其唯心主义倾向。

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哲学,首先是相对于旧唯物主义哲学而言的。在旧唯物主义哲学那里,“物”是与主体之人相对立的直观之物或纯粹客体,因而与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无关,与此相应,旧唯物主义也成为抽象的和自然主义的唯物主义。于是,“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为了在自己的领域内克服敌视人的、毫无血肉的精神,唯物主义只好抑制自己的情欲,当一个禁欲主义者。它变成理智的东西,同时以无情的彻底性来发展理智的一切结论。”[2](P.164)而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来说,自在之“物”通过实践这一中介成为相对于主体之人而言的客体,成为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所指向的对象性存在,正是物的这种客体性存在使人同时成为主体性的存在,没有作为客体存在的物,人的主体性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离开主体之人、与人毫无牵涉的物,对人而言其实也是“无”,“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3](P.106)。因此,马克思哲学认为,对唯物主义的“物”,必须从人出发,并以实践为根本基石,作一种主体性的理解和把握。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从人的实践和现实生活出发来理解物,彻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这种唯心论倾向,使物回归其属人的、历史的现实化存在,并由此出发从根本上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哲学,实现了彻底的哲学观革命。

其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以实践观点为根本基石来扬弃辩证法,克服了近代辩证法思想的唯心主义本质和知性思辨追求。

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哲学,同时又是相对于之前的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而言的。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和辩证法思想之集大成者的黑格尔哲学,虽然也承认作为实践的劳动,但是由于他“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3](P.101),最终“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3](P.97)。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以实践观点为根本基石对近代辩证法进行了彻底扬弃,使其不再是关于绝对真理的思辨体系,而是成为“批判的和革命的”实践辩证法,为辩证法从抽象王国走向生活世界找到了一条现实之路。黑格尔本来是要终结形而上学,结果最终却让自己成为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的本性是要批判现存一切,结果却宣布自身就是最终发现的绝对真理。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则以实践观点为基石,以现实生活为视域,以现实的人为起点,彻底超越了近代辩证法的知性追求和思辨体系,与近代哲学对思想客观性目标的形而上学追求截然不同,它的根本使命是为革命无产阶级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僵化静止、抽象思辨的理论体系完全相反,它是不断发展、关注现实的实践哲学。

实现了哲学观革命的马克思哲学,把人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与主题,将对人的理解和把握诉诸于实践,不仅把实践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而且更进一步把实践作为人的解放路径,因而其真实意蕴就是以改变现存感性世界为根本诉求、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实践人学。

第一,以实践观点为根本基石的马克思哲学,将实践视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以改变现存感性世界为诉求的实践人学。

实践之所以构成人的存在方式,其一是因为实践构成了人存在的根本条件,“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实践为人的存在提供了基本前提;其二是因为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3](P.57);其三是因为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8](P.24);至此,作为人之现实存在的实践与作为实践之现实主体的人就达到了辩证的统一。与此同时,马克思哲学又将人与世界的关系理解为一种实践的关系,与一切旧哲学把世界理解为与人无涉的现象世界、客体世界乃至于精神世界不同,马克思哲学所理解的世界首先是指属人的现实世界,即现实的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存感性世界。从其构成来看,人化自然是被人的实践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人类社会则直接诞生于人的劳动实践,二者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世界,是在人的实践中不断生成的世界,就其实质而言,它们都是人通过实践自己创造的世界,是人的对象世界。这样一来,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就表现为一种本质上的实践关系,并且通过实践这一中介,实现了在改造与被改造中的现实统一。

第二,以实践观点为根本基石的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人的解放路径,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实践人学。

首先,以实践观点为根本基石的马克思哲学,认为只有借助于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是把实践作为人的解放路径的实践人学。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解放“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5](P.443),“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这样的解放“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8](P.368)。真正的解放首先必须是现实世界中的解放。还必须借助于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这种现实的手段不是别的,就是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以实践观点为根本基石的马克思哲学,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其理论主题和现实指归,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实践人学。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明确揭示了人的发展过程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即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个性。从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第一个阶段是前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其突出表现是人对自然、人对人、人对共同体的依赖关系;第二个阶段是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对自然、人对人的直接依赖关系被打破,人的独立性得到发展但仍以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少数个人的自由发展以牺牲多数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只有到了第三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阶段,伴随着生产力的发达、旧式分工的消灭、自由时间的充裕和劳动的自主,每个人才能成为“自由的个人”和“有个性的个人”,即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

对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有着更为明确的说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而建立这样的自由人联合体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正是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9](P.777),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也由此成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与现实指归。

摘要:在创立新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哲学以实践观点为根本基石,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对“物”的客体直观性理解及其唯心主义倾向,扬弃了近代辩证法思想的唯心主义本质和知性思辨追求,从而完成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这样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以人为自己哲学的核心与主题,将对人的理解和把握诉诸实践,不仅把实践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而且把实践作为人的解放路径,其真实意蕴就是以改变现存感性世界为根本诉求,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实践人学。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新唯物主义,变革进路,人学意蕴,实践观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现实意义

纵观十八大将近3万字的报告,“人民”出现了145次。此报告表明中共党更加关注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地位越来越高[1]。整个报告始终围绕人民展开,充分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全面落实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洋溢着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同时,它也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党的人民群众观,是党的人民群众观的又一次飞跃和创新。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其观点发展的历史脉络的研究不多,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发展脉络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是伴随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不断成熟而形成的,其发展轨迹如下:

( 一 ) 从大学学习期间到博士论文完成的阶段,马克思系统的学习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这是其群众观点形成的第一阶段。

马克思出身于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备受父亲、老师的影响,对其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不断的追求真理和向往社会进步。马克思在读中学时就写了一篇关于青年如何择业的文章,指出青年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必须考虑自身的发展和未来的幸福。虽然此时的马克思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明确形成,但是却蕴含着厚实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历史使命。这也是其群众史观萌发的思想根源。

大学期间,马克思学习的是法律专业,不拘泥于法律条文的条条框框,积极探寻法律背后深层次的问题,苦苦追寻制定法律的依据。于是他转而研究哲学,广泛阅读康德、卢梭等哲学佳作,更加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了黑格尔、鲍威尔等人的许多哲学思想,并积极参加哲学交流活动。那时的他深受黑格尔等人的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影响,也为后来撰写博士论文打下了哲学基础。

他的博士论文是探讨古代哲学的内容,学术性极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文章表明了马克思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强调人的自由和自我意识的重要。由此开始关注人的自由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 二 ) 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深入生活,在学习理论和实践中,是其群众观点形成的第二阶段。

马克思毕业后,直接卷入政治斗争之中,每天接触的都是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矛盾。这迫使马克思不得不进行深入的社会分析。当时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封建专制的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对这一矛盾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群众史观有了很大的发展。马克思提出要为自由而战,阐明哲学的发展一定要源于现实,明确在阶级斗争之中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初步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三 )《神圣家族》的诞生,是马克思群众观点形成的第三阶段。

马克思离开《莱茵报》后,仍然参加工人为自身争取利益的斗争之中,对其中遇到的感性的事实经过理性的分析进行升华,创立新的世界观体系。这是其群众史观发展的质的飞跃。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一部重要的著作,文中提到: “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如果说,国王可以主宰一切,只是因为他代表了人民的统一性,那他本人就只是人民主权的代表和象征。人民的主权不是从国王的主权中派生出来的,相反地,国王的主权倒是以人民的主权为基础的。”[2]这就是群众史观的具体呈现。之后马克思还强调理论斗争必须有效结合实际,他认为:“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

( 四 )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成熟的阶段。

马克思提倡实践观,认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起到了无以伦比的重要作用。指出,人不仅受环境的制约还能通过实践改造环境。从社会的现实矛盾入手,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历史必然性。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建立一个全面、自由的理想社会。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代表马克思思想走向成熟。此时的马克思已经不是抽象的理论家,而是更加注重实践。他认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

马克思的这些深刻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发展并逐渐成熟的,这是其群众观点的概括和升华,体现了共产党人群众观点的思想实质。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发展。中国的历代领导集体把其不断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

中国的民主革命面临的敌人异常的强大,要想取得胜利,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带领着中国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广泛的发动群众,把群众观点有效的应用到革命实践当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指出: “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刘少奇系统的阐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历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群众路线,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承和发扬了群众路线。并把群众路线概括为: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形势,对群众路线进行了新的探索。他提出:“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6]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群众路线做出了新的概括。他提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习近平认为: “如果失去人民群众,党就失去了根基、血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展开。

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领导下,首创了属于中国独有的政策,并一直传承,沿用至今。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坚持群众路线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要想社会和谐、发展、进步,人民更加的富裕、幸福。一定要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最关心的问题维护好,处理好,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为中国的改革增添坚实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中国化,对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更加的科学化、民主化,更有利于人民。群众观点在中国人民根深蒂固,更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有效克服党内外腐败现象,防止不良思想的萌发。我党坚持依靠群众观点,以此为指导,制定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政策,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更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宏伟目标的有力保证。

马克思的价值论观点 篇1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陶德麟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因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教给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这个工作必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具有越来越丰富的内容,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陶德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前提性问题》,《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3期。)

丁俊萍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在中国的开创与不断发展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需要。(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理论视野》,2003年第6期。)

综上,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富有深刻历史和现实内涵、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自主创新精神的概念已为政界和理论界普遍接受。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以及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的迫切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如郭建宁教授认为,艾思奇在1938年4月写的《哲学现状和任务》中,从哲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毛泽东是在艾思奇的影响下才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在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有其显著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理论联系实际,而中国共产党具有理论创新的自觉;中国革命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在抗日战争的紧迫形势下,我们党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刘海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分析》,《实事求是》,2010年第4期。)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来的,它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提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正式提出之后,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把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力量和领导力量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涂小雨:《起点成果逻辑整合》,《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第二种观点:“八七”会议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应把“八七”会议的召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林华悌:《八七”会议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纪念八七会议召开80周年》,《党史文苑(学术版)》,2007年第3期。)第三种观点: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陈胜华,王可珍:《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交流》,2006年第9期。),应把井冈山道路的开辟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所以应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四、关于毛泽东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起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而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人。

邓剑秋认为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其理论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思维逻辑过程: (一)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特殊国情结合起来; (二) 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 (三) 把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性与中国的民族特点结合起来。(邓剑秋:《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逻辑》,《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5期。)

郑德荣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成熟在共产国际的全方位禁锢和严密监控下,发展进程分三个阶段:(一)大革命后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悄然起步。(二)土地革命战争前期,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在激烈的斗争中艰难形成。(三)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郑德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起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

综上所述,以毛泽东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深入研究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理论思维的轨迹,对于弘扬理论创新精神,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疑有着重大的启迪意义。

五、研究现状及问题:

总体来说,理论界和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现有以下研究现状并存在以下问题:

1、对比性文章少,单独论述国内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多,而将中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相对比的少。

2、单一视角研究的多,多方视角研究的少。很多论著都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方面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而像当代中国社会实际究竟是怎样的以及其他历史人物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过什么贡献关注和研究的较少。

3、“部分研究”的多,“全面研究”的少。分别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多,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成果少;孤立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成果较多,而将起步与发展结合研究的成果偏少。

4、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当时中国的“现实”有关,马克思主义能被中国人接受,这本身就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所以近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步的研究,开始较多地注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但研究力度还是不够。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问题, 分五大部分进行简要综述。

上一篇:学生实践教学广播电视下一篇:精密化工机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