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髁上骨折

2024-05-15

股骨髁上骨折(精选十篇)

股骨髁上骨折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18~59岁,平均39岁。其中,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12例;新鲜骨折14例,陈旧性骨折5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4例,合并骨盆骨折2例,腰椎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2例,髌骨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4例,前臂骨折2例。骨折类型(按AO分型):C1型9例,C2型6例,C3型4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坠落伤4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14例新鲜骨折均在伤后4~14 d手术;陈旧性骨折5例分别于伤后5~9周由我院其他科室治疗合并伤,待稳定后手术。术前均行胫骨结节或跟骨牵引,摄X线片、CT扫描+三维重建检查。13例术中取髂骨植骨;6例未做植骨。所有病例均选用一般国产股骨髁上髓内钉为内固定物。取膝关节屈曲40°~60°,采用髌前正中标准皮肤切口,循关节囊内侧显露骨折端,避免剥离或轻易取出较大骨折碎片,先整复髁部骨折,恢复关节面,用2~3枚克氏针临时固定,然后用松质拉力螺钉将内外侧髁固定,螺钉摆放在偏前或偏后的位置,冠状面骨折给予前后方向拉力螺钉固定,埋头处理,给髓内钉留下充足的空间,拉力螺钉加压时,应避免过度加压而致髁间狭窄或单髁前后径变窄。然后行复位髁上骨折,恢复原股骨长度和纠正旋转。在髁间凹后叉韧带附丽点前方5 mm处开孔作为髓内钉入点,做扩髓入钉。扩髓直径比选用髓内钉的直径大1~2 mm,针末端在髁间窝的软骨下2~5 mm,远端锁定2枚螺钉,近端锁定1~2枚螺钉。庆大霉素盐水冲洗伤口,放置硅胶引流管,关闭切口。髁上骨折缺损较大,取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于骨折端周围。术后处理:术后不用外固定,引流24~48 h拔除,术后第3天开始CPM功能锻炼,2周后开始扶拐非负重行走,6~8周逐渐负重行走。

1.3 评定标准

(1)优:行走1 000 m以上无疼痛,屈膝关节大于110°;X线片示骨折愈合,关节间隙正常。(2)良:行走500~1 000 m无疼痛,屈膝关节80°~110°;X线片示骨折愈合,关节间隙正常。(3)可:行走500 m内膝关节微痛,屈膝关节50°~79°;X线片示骨折愈合,关节间隙略窄。(4)差:勉强行走膝关节疼痛,影响正常工作,屈膝关节小于50°。X线片示骨折愈合,关节间隙窄,伴膝内、外翻畸形。

2 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除1例10个月后因骨折不愈合重新植骨处理后愈合外,余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18周,无一例发生感染。疗效评定:优11例,良5例,可2例,差1例。其中,优:C1型7例,C2型3例,C3型1例;良:C1型1例,C2型2例,C3型2例;可:C2型1例,C3型1例;差:C3型1例。本组病例优良率达84.2%。

3 讨论

股骨远端骨皮质较薄,骨质相对疏松,髁部解剖较为复杂。C型骨折为关节内骨折,骨折粉碎程度高,要求术中准确复位和可靠固定以满足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

股骨远端C型骨折是高能量损伤所致,往往伴有其他器官的合并伤和局部皮肤损伤。患者入院后首先详细检查,密切观察,及时治疗其他严重合并伤,待稳定后再手术。开放性骨折尽早清创,关闭伤口,积极行抗感染治疗,感染是关节手术内固定的禁忌。常规跟骨牵引至局部肿胀消退和伤口基本愈合,一般在2周内进行手术。本组陈旧性骨折5例于伤后5~9周手术,已形成骨痂,复位比较困难,术中出血量较大。

3.2 股骨髁上髓内钉治疗的优点

目前股骨远端C型骨折内固定治疗可采用角钢板(95°)、DCS、LISS钢板、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等方法,但由于均为单边固定,牢固程度低,难以为术后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提供保证,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出现内固定松动、钢板螺钉断裂。股骨髁上髓内钉具有中心性固定的力学优势,控制旋转能力强,牢固性比钢板更坚强。本组19例,均未见髓内钉断裂,其中未能一期愈合的1例10个月时亦未出现内固定失效。其次,行股骨髁上髓内钉治疗时软组织剥离少,骨折愈合快,操作简便,节省手术时间,也是其他固定方法所不能及的。

3.3 骨缺损的治疗

C型骨折由于粉碎程度高,或者因为开放性骨折骨块丢失,复位时往往存在骨缺损。为确保骨折的正常愈合,存在骨缺损者要进行植骨处理,首选自体髂骨,必要时混合同种异体骨条植入。对于骨缺损较大者则采用腓骨骨段加髂骨移植。自体骨具有成活快、无排斥及安全等优点,是植骨的首选。本组19例中,13例术后骨折一期愈合,1例未植骨病例10个月后骨折不愈合,行植骨处理后愈合。常规植骨可能对C型骨折术后骨折愈合更有保证。

3.4 手术注意事项

(1)C型骨折是复杂的关节内骨折,术前除常规X线检查外,应常规做CT检查,详细明确骨折类型,设计好手术方案,股骨髁及髁间骨折要求解剖复位;股骨髁上骨折最重要的是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力线,特别要纠正和防止膝内翻,若存在松质骨严重压缩,应注意恢复患肢的正常长度。(2)交锁钉置入时应将钉尾完全埋入骨质中(应达2~5 mm),以防钉尾撞击髌骨而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3)伸膝装置的修复:股骨远端C型骨折常常合并股四头肌破裂、髌骨骨折、交叉韧带和髌韧带损伤,一期修复伸膝装置,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减少股四头肌挛缩、粘连,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陈旧性骨折术中要进行股中间肌松解。对交叉韧带止点撕脱,笔者选用钢丝抽出缝合的方法固定,而交叉韧带体部断裂者不做一期修复,待骨折愈合后重建修复。(4)术后早期CPM活动及主动膝关节非负重功能活动,对防止术后膝关节僵直至关重要。如果远侧锁钉位于骨折线或骨折线以上时,患者术后的负重活动时间应延长至X线下可见骨痂形成。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髁上髓内钉逆行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2005年2月~2007年7月,我院应用股骨髁上髓内钉逆行固定治疗19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19例中,优11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结论:股骨髁上髓内钉逆行固定其内固定坚强,软组织剥离少,骨折愈合率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股骨远端C型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康复锻炼方法 篇2

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所以,被固定的肢体,均要作适当的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对于没有固定的关节,应及时鼓励病人作主动的功能锻炼,当骨折端已达临床愈合就逐渐加强负重锻炼。临床上功能锻炼有两种形式: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

(一)主动运动:是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向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减轻创伤对全身反应,防止关节僵硬,因此主动运动应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骨折修复过程中。

(二)被动运动

1、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

2、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对早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囊挛缩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

股骨髁上骨折 篇3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股骨髁上、髁间骨折以及多段股骨骨折60例,采取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41例,采取股骨远端支撑钢板治疗15例,由于骨质粉碎严重且合并髁间骨折采取胫骨结节牵引治疗4例。结果效果不一,但股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最好。结论股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治疗操作简便,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股骨髁上骨折;骨折固定术股骨逆行髓内钉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femur with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Methods femoral supracondylar intercondylar fracture, and femoral fracture in 60 cases, take the femoral 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in the treatment of 41 cases of distal femur, the support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15 cases of comminuted bone, due to serious with intercondylar fracture of tibial tubercle tr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4 cases take. Resultsthe effect is not one, but the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supracondylar fracture treatment had the best effect.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femoral fracture treat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reliable fixation of femoral 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fracture healing faster, less complications, is an ideal treatment method.

Key words:Femoral supracondylar fracture;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of femoral fracture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87-01 股骨髁上骨折为发生在股骨内外髁上5cm以内的骨折,一般为囊外骨折,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致伤。发病机制:股骨髁上骨折分伸展型和屈曲型,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伸展型骨折为膝关节伸展位受伤所致,骨折线由前下至后上斜行,屈曲位受伤时,可形成由前上到后下的斜行骨折,直接暴力作用下,也可发生横型或粉碎型骨折。常为粉碎型髁上骨折或经髁间粉碎型骨折。

1临床资料

近5年来我科收治该类患者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33例男性患者均为高坠伤、车祸、重物砸伤等高能量损伤,年龄在27-51岁青壮年。27例女性患者中仅有9例为车祸、重物砸伤等致伤,其余1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58-71岁老年患者,均为跌伤、滑倒所致,采取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例41,采取股骨远端支撑钢板治疗15例,由于骨质粉碎严重且合并髁间骨折采取胫骨结节牵引治疗4例。

2治疗方法及效果比较

近年来,我科多使用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也有部分患者采用股骨远端支撑钢板治疗。均采取大腿下段前外侧绕髌切口,两者相比较,前者须暴露股骨髁间窝,对膝关节囊损伤大,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后者差。

现将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例综合比较如下:

疗效比较逆行带锁髓内钉股骨远端支撑钢板平均手术时间40—60分钟90—120分钟平均术中出血300—400ml500—700ml复位情况满意满意术中骨膜剥离较少较多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14个月

达骨性愈合最长术后24个月

达骨性愈合后期内固定松动无3例出现远端

松质骨螺钉松动膝关节功能恢复基本满意满意度较前者稍高内固定取出时的损伤轻微严重3讨论

基层医院治疗该类骨质曾经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块骨牵引、下肢石膏固定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位不佳、软组织嵌顿、对位未达功能要求、骨折延迟愈合、骨不愈、长期卧床致褥疮、肺部感染等全身并发症等。后来开展了L型钢板、Ender钉或其他内固定物,然后外加石膏托保护,一般预后良好,亦有部分患者由于内固定不牢固,出现骨不连接和畸形愈合,导致患肢功能障碍。综上所述,采取股骨远端支撑钢板治疗的患者,由于术中术野范围宽,暴露多,骨膜剥离多,导致骨折端血供受到影响,不同程度出现骨折愈合障该术碍,延长了骨折愈合时间,但由于该术式不打开膝关节囊,对后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而采取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的患者,虽然由于膝关节囊开放,患者后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有一定限制,但该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于老年患者及自身体质条件差,基础疾病多,麻醉风险大的患者,不失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方案。

参考文献

[1]何善海,陈剑明,郭斌.股骨逆行交锁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J].中医正骨,2007,19.

[2]汤同军,杜小春,郑威伟.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海南医学,2007,18.

[3]何飞,黄河,王永年,吴迪,李世和,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骨折.昆明医学院学报,2002,23.

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比较分析 篇4

关键词:股骨,骨折,内固定治疗

股骨动力髁螺钉(DCS)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Neer等最早推荐应用,并经多次改进而逐渐推广应用于临床。它由髁螺钉、DCS加压螺钉、连体95°带滑槽的套筒钢板三部分组成,改L型角钢板一体为多件组合[1]。内固定操作中有特殊的器械可以使手术操作规范化、简单化,同时髁螺钉在髁间骨块起到加压固定作用,笔者近5年采用此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40例,疗效满意。比较股骨动力髁螺钉(DCS)与现在国内常用的逆行带锁髓内钉(GSH)的固定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16~80岁,平均42.5岁,按AO/ASIF分类:A1型36例,A2型32例,A3型12例。40例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钉(GSH)固定,40例采用股骨动力髁螺钉(DCS)固定,对于合并有其他部位骨折的患者,同时行相应内固定术。

1.2 手术方法

两组手术一般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卧于骨科手术床上,行牵引闭合复位后,分别施行DCS 40例,GSH 40例。

1.2.1 DCS组:

患者仰卧位,在股外侧下段绕髌骨切口,暴露出骨折端,对A2、A3型直接整复有移位的骨块,注意恢复和保持股骨远段和关节面的解剖结构,以及轴线关系,以1~3枚直径4.0 mm的松质骨螺钉固定游离骨块,然后,将髁螺钉导针垂直于股骨干轴线,在关节面以近2 cm及外髁前半中部定位打入。同时借助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导针头在股骨内侧皮质下1 cm稍偏后方,借助三联扩孔器拧入9 mm直径髁螺钉,于其上安装DCS钢板并用加压螺钉予锁定,逐枚固定钢板上其余螺孔,同时检查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骨折端的稳定性,对老年患者给予清理关节囊内增生的滑膜,冲洗伤口,置负压引流,关闭切口。

1.2.2 GSH组:

患者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取髌骨内侧缘经膝关节作弧形切口,长度10 cm左右,注重髌骨外侧缘保留少许扩张部以利缝合。将髌骨推向外侧,屈膝关节40°~50°,显露股骨髁间窝,在后交叉韧带起点前方0.5 cm左右三刃锥钻孔打通至髓腔。取股外侧断端为中心切口有限显露骨折端,并充分复位,粉碎性骨折和有较大骨块者可用钢丝环扎临时固定,逆向扩髓,选择小于扩髓直径1 mm的主钉,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骨折端对位、对线好,安放定位器锁股骨骨折近端锁钉可视骨折端状况做回拨以加压骨折端,再锁定髁部锁钉安放钉帽,关节腔及骨折端硅胶管引流,负压吸引48 h。

1.3 术后处理

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术后24~48 h可作CPM机锻炼,针对每个患者根据骨折固定稳定性来决定活动范围,在良好骨痂形成之前不能负重。

1.4 HSS评分标准

优:85~100分;良:70~80分;可:60~69分;差:<60分。

2 结果

80例获得随访,平均38.6个月,6个月内平均1个月随访1次,6~18个月每3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6个月或1年随访1次。术后膝关节采用HSS功能评分对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评估。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ROM)、肌力、屈膝畸形及稳定性等方面。其结果显示两种内固定方式的骨折愈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固定方式的H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1、2。

两组比较,P>0.05

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股骨髁上骨折的特点

股骨髁上骨折属股骨下段骨折的范畴,属少见类型骨折,约占骨折总数的0.3%。发病部位在腓肠肌起点上2~4 cm。病因多由高处跌下,脚或膝部着地间接暴力所致,或者因扭转或直接暴力所引起。患者除有明显的外伤史外,均具备伤处肿胀、疼痛,患肢功能障碍,典型的半伸直、半屈曲畸形。股骨髁上骨折的部位处于松质骨和坚质骨移行段,临近膝关节,因为受到腓肠肌、缝匠肌的牵拉,所以该部位骨折的特点一般为:为高能量撞击所致,经常并发于全身多发伤;粉碎性和不稳定性,可以造成膝关节面软骨破坏和解剖轴线严重丧失;容易损伤伸膝装置导致膝关节僵硬。

3.2 GSH的特点

对于股骨远端骨折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钉(GSH)固定,当瞄准器不准时,锁钉比较困难;对于骨折端一般同样需要切开复位,这样就会延长手术的时间,加大手术创伤;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和骨愈合后取钉时需两次切开膝关节,故应严格无菌操作,术前、术后积极应用抗生素,同时术后严密观察。逆行带锁髓内钉从膝关节逆向插入髓内固定,具有创伤小、不损伤骨外膜、复位准确、固定可靠等优点,术后患者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质量。扩髓干扰髓内血运是暂时的,扩髓后的骨屑停留在骨折处,相当于植骨,扩髓后可以选用较大直径的髓内钉,髓内钉与股骨接触面积大,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减少锁钉折断的发生,骨折愈合比较快。本组应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2]。术中对骨膜剥离少,对A型骨折固定牢固可靠,但对C型骨折,横栓不能牢靠固定粉碎的髁部骨折,且该手术是经过关节操作,进钉和取钉需两次切开关节腔,对膝关节造成较大的创伤,是其无法避免的,现也较少使用。

3.3 DCS的特点

DCS内固定手术,手术器械严谨,为95°钉板结合,符合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适用于股骨髁间及髁上骨折,操作时只需在两个方向精确安装,比L形髁钢板操作简单,钢板易与骨干轴线一致,便于复位。可以正确选择螺钉的入点。另外,可使骨折间加压,增加其稳定性,固定可靠,牢固坚强。只要掌握适应证,理解设计原理,规范操作,则易于掌握,DCS具有抗弯、抗扭曲、抗剪力及抗旋转作用,尤其对股骨髁间骨折,有明显加压作用,骨块间固定实,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利于膝关节早期活动,其临床优良率达87%~95%,本研究中DCS的优良率达到100%。且再次手术不影响膝关节,远期效果良好。

3.4 GSH与DCS的比较

总之,GSH、DCS基本能够满足股骨远端骨折坚强内固定的需要。GSH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局部血供破坏少、可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及骨折愈合快等优点,但需要有较完整的髁部。DCS固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但损伤相对较大,干扰软组织和骨膜的血运,不适合局部软组织缺损较大的患者[4]。Meyer等最近报道了DCS和GSH治疗骨股骨髁上骨折的比较研究,DCS较GSH在扭曲强度方面低17%。2种内固定器械的失败均发生在远端,逆行髁上钉易露出关节表面,后者在插入髁螺钉时易产生外翻。DCS的抗压刚度、抗弯刚度、抗扭刚度均强于GSH。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2种固定方式的HSS评分DCS明显高于GSH,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上述2种内固定方法的比较分析,导致术后并发症、骨折不愈合以及膝关节功能不佳虽然有很多的原因,但是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应严格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5],预防骨质不愈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笔者还总结了DCS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关节面远端向近端2 cm,入点在外髁前后径前半中部,正位平行于远端关节面,轴位平行于膑股关节面。不要轻易用三联钻钻孔,必要时可用与95°髁钢板成补角的模板反复试模,确认位置满意再扩孔,保证一次成功[6]。综上所述,DCS内因定治疗股骨髁部骨折,如能正确掌握适应证,准确术中操作,合理功能练习,可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关继奎,赵丽,张英,等.股骨髁上骨折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4):254-256.

[2]杨兆军,肖东青.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37):22.

[3]涂万荣,莫树喜,丁援建.股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4):306-307.

[4]夏建忠,汪雷,乔高山,等.股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06,9(6):569-570.

[5]茹江英,王友华.股骨髁部骨折四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0):781-783.

[6]任义龙,滑金龙.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J].工企医刊,2008,21(1):31-32.

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篇5

关键词:肱骨踝上骨折;临床观察;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2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180-02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1.1%,占肘部骨折的50%~60%,是儿童最为常见的骨折,多见于5~12岁儿童?下面将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阐述如下?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1病因

1.1.1直接暴力

少见?

1.1.2间接暴力

是引起髁上骨折的常见原因?滑跌时,患儿手掌或肘部触地,暴力传递至髁上处引起骨折?手掌着地,暴力向后上方传递,骨折远端向后上方移位?肘部着地,暴力向前上方传递,骨折远端向前上方移位?

2病理

2.1类型

2.1.1无移位型

如裂纹?线形骨折,无移位或前倾角增大?减少畸形?

2.1.2伸直型

多见?远端向后上方移位,近端向前下方移位?远端尚可向尺侧或桡侧移位?向前?下方移位的近折端,有损伤肘窝血管或神经的可能?

2.1.3屈曲型

少见?远端向前上方移位,近端向后下方移位?暴力主要沿鹰嘴传递,易形成内髁压塌,远端向尺侧移位?

2.2特点

可形成无移位骨折?远端容易向尺侧移位?容易遗留肘内翻畸形?

3临床特点

3.1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及畸形明显,肘关节活动障碍,检查时骨擦音及假关节活动,肘后三点关系正常?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易损伤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引起前臂骨筋膜室综台征,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缺血性肌挛缩,严重影响手的功能?

3.2辅助检查

肘部正侧位X线检查可确定骨折部位和类型?

4护理问题

4.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创伤后出血有关?

4.2疼痛

与损伤?牵引有关?

4.3有周围组织灌注异常的危险

与神经血管损伤有关?

4.4有感染的危险

与损伤有关?

4.5躯体移动障碍

与骨折脱位?制动?固定有关?

4.6潜在并发症

脂肪栓塞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关节僵硬等?

5护理目标

5.1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5.2患者疼痛缓解或减轻,舒适感增加?

5.3能维持有效的组织灌注?

5.4未发生感染或感染得到控制?

5.5保证骨折固定效果,患者在允许的限度内保持最大的活动量?

5.6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或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6护理措施

6.1术前护理

6.1.1心理护理

因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准确叙述自己的不适及要求,应关心爱护患儿,及时解决他们的痛苦与需要?

6.1.2饮食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患儿食欲?

6.1.3体位

患肢采用石膏托于肘关节屈曲位固定,于患肢下垫枕,使其高于心脏水平,减轻肿胀?行尺骨鹰嘴持续骨牵引治疗时,取平卧位?

6.1.4警惕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伴有正中神经损伤时,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由于肱动脉受压或损伤,或严重的软组织肿胀可引起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当患儿啼哭时,应密切观察是否有“5 P”征象:①剧烈疼痛(pain):一般止痛剂不能缓解,晚期严重缺血后神经麻痹即转为无痛;②患肢苍白(pallor)或发绀;③肌肉麻痹(paralysis):患肢进行性肿胀,肌腹处发硬,压痛明显;手指处于屈曲位,主动或被动牵伸手指时,疼痛加剧;④感觉异常(paresthesia):患肢出现套状感觉减退或消失;⑤无脉(pulseIessness):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松开所有包扎的石膏?绷带和敷料,并立即报告医生,紧急手术切开减压?

6.1.5功能锻炼

向患儿及家长讲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重视?理解和合作?反复示范功能锻炼的动作要领,直到家长和患儿学会为止?

早?中期:复位及固定后当日开始做握拳?伸指练习?第2日增加腕关节屈伸练习?患肢三角巾或前臂吊带胸前悬挂位,做肩前后?左右摆动练习?1周后增加肩部主动练习,包括肩屈?伸?内收?外展与耸肩,并逐渐增加其运动幅度?

晚期:骨折固定去除后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主动练习,包括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和旋后?恢复肘关节活动度的练习,伸展型骨折着重恢复屈曲活动度,屈曲型骨折则增加伸展活动度?应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活动应轻柔,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禁止被动反复粗暴屈伸肘关节,以免引起再度损伤或发生骨化性肌炎,加重肘关节僵硬?

6.2术后护理

6.2.1维持有效固定

经常观察患者,查看固定位置有无变动,有无局部压迫症状,保持患肢功能位;如肘关节屈曲角度过大,影响桡动脉搏动时,应予调整后再固定?告知患儿及家长固定时限为3~4周,以便配合?

6.2.2功能锻炼?

6.3出院指导

6.3.1饮食

高蛋白?高热量?含钙丰富且易消化的饮食,多食蔬菜及水果?

6.3.2休息

与体位行长臂石膏托固定后,卧床时患肢垫枕与躯干平行;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于胸前?

6.3.3功能锻炼

家长应督促并指导患儿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6.3.4复查的指征及时间

石膏固定后,如患肢皮肤发绀?发凉?剧烈疼痛或感觉异常,应立即就诊?自石膏固定之日起,2周后复诊,分别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参考文献

[1] 王林 . 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 . 医药前沿,2013,13.

股骨髁上骨折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 男性23例, 女性5例。平均年龄38 (16~68) 岁。左侧19例, 右侧9例。致伤原因:摩托车损伤16例, 汽车损伤10例, 重物砸伤2例。AO分类C1型7例, C2型16例, C3型5例;开放骨折Lange分类[1]:Ⅰ型2例, Ⅱ型14例, Ⅲ型12例。合并脑外伤5例, 胸外伤6例, 腹腔脏器损伤5例, 同侧髌骨骨折4例, 其他部位骨折17例;创伤评分 (ISS) 8~52分, 平均19.2分。

1.2 治疗方法

开放骨折急诊清创, 用最少拉力螺钉将关节面解剖复位, 单边外固定架临时固定在患膝前外侧, 两枚针固定在股骨上, 两枚针固定在胫骨上, 膝关节微屈曲。2~10d复位内固定。内固定手术多采用膝关节前方切口或外侧髌旁切口。暴露髁部, 植入相应的内固定物。严重粉碎骨折只要3个轴向对线好, 无须强求解剖复位, 大块骨片用螺钉加压固定。髁上及股骨干缺损, 原则上不考虑Ⅰ期植骨。拔除撬拨针。检查内固定是否牢靠, 为术后功能锻炼提供参考。本组内固定选择:L-CCP 10例, 动力髁螺钉 (DCS) 8例, 股骨髁支撑钢板6例, LISS 4例。

1.3 术后处理

本组均未行外固定。视内固定是否牢靠程度于术后第1天抬高患肢, 开始行等长肌肉舒缩锻炼, 48 h后在CPM机上行功能锻炼, 并逐渐增加伸屈幅度, 3周内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达到90°。2周后开始双拐保护下非负重行走, 6~8周后在双拐保护下开始部分负重活动。定期复查。根据骨折类型和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负重至完全负重。

2 结果

28例中1例失访, 余27例获得10~46个月随访 (平均31个月) , 2例皮肤浅表感染, 2例皮瓣边缘坏死, 无骨髓炎发生。27例骨折愈合时间为2~11个月 (平均4.15个月) , 根据Karlström和Olerud, 标准[2], 本组获得随访的27例中评为优者9例 (33.3%) , 良13例 (48.1%) , 一般3例 (11.1%) , 差2例 (7.4%) , 优良率81.4%。

3 讨论

开放性复杂性股骨髁上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解剖结构, 实现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高能量所致的开放性复杂性股骨髁上骨折治疗的关键是密切观察伤口的变化, 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试图通过一次手术解决所有的问题是相当危险的。

Ⅰ期急诊处理应遵循抢救生命, 准确全面评估伤情, 彻底清创, 关节面解剖复位, 保持开放, 有限固定的原则。迅速有效地抗休克, 快速全面判断伤肢的伤情、软组织损伤程度、血管及神经功能。有内脏破裂、血气胸等情况需优先由相关专科紧急处理。力争在伤后6~8h清创, 清创必须彻底。对于Lange'Ⅱ、Lange'Ⅲ型开放性骨折, 作者主张根据损伤范围适度扩创, 原因是软组织实际损伤范围往往比肉眼观察的大。不要害怕最终无法关闭切口而对坏死和挫伤严重组织手下留情, 坏死组织残留感染风险就很大, 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与软组织分离的皮质骨片应视为死骨, 予以去除;与关节面相连的皮质骨要予以保留。大块涉及关节面的骨片可解剖复位关节面后, Ⅰ期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Lange'Ⅱ、Lange'Ⅲ型开放性骨折清创后伤口原则上保持开放。这样有利于充分引流和观察伤口, 延迟闭合伤口能明显的降低感染发生率, 避免感染带来的灾难性后果[3]。清创后用外固定架临时固定。这样做的好处是操作简便, 能恢复患肢的长度和力线, 还能通过韧带的整复作用使骨折得到一定程度复位, 有助于多发伤患者的护理。只要护理得当, 外固定钉道5d内更换为内固定不会增加感染风险[4]。本组病例也证实了这一点。

骨折软组织Ⅱ期处理要遵循微创原则, 根据骨折特点灵活选用内固定器材, 稳定固定。 (1) 技术路线:高能量损伤破坏了骨和骨折周围软组织的血运, 血运的破坏以及暴力对骨折周围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直接损害可造成软组织粘连、纤维化、无功能团块形成。软组织功能损害而不是骨本身的损害是患肢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健康的软组织能促进骨折愈合, 降低感染风险, 因此治疗骨折要采用对软组织和血运干扰最小技术。微创内固定技术 (MIPPO) 核心是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 维持适当稳定的固定, 最大程度保护骨断端以及周围的血供, 为骨折愈合、软组织修复提供良好的生物学环境, 减少了骨不连的发生[3]。作者在股骨髁上骨折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MIPPO技术。 (2) 内固定方式的选择:骨干的简单骨折首选交锁髓内钉固定[5], 干骺端粉碎骨折宜选用桥接钢板, 可选用DCS、LISS股骨髁钢板。C型骨折能导致干骺端节段性骨缺损。骨折固定时, 这些骨缺损可暂时不处理, 伤口闭合后5~7周, 再进行骨的重建。骨折伴大块骨缺损治疗, 采用符合局部解剖需要的良好的内固定方式, 有效的植骨融合是保证大段骨缺损手术成功的关键[6]。双髁骨折先复位关节面, 关节面塌陷复位后自体松质骨填充, 选用LISS、LCP、股骨髁钢板支撑保护。无论采用何种内固定方式, 都要力争达到稳定固定, 以便伤膝早日功能锻炼。 (3) 皮肤软组织处理:骨、关节软骨, 肌腱、神经Ⅰ期争取软组织覆盖, 如Ⅰ期覆盖困难, Ⅱ期要尽早进行软组织重建, 时间定在3~4d比较适宜。大腿软组织丰富Ⅱ期多能直接闭合伤口。如股骨髁上骨折软组织缺损面积过大, 可采用带血管组织瓣、游离皮瓣、游离肌皮瓣修复。

参考文献

[1]Lange RH, Bach AW, Hansen ST Jr, et al.Open tibial fractures with associated Vascular Injuries:prognosis for limb salvage[J].Truma, 1985, 25 (3) :203-208.

[2]Karlstr m G, Olerud S.Ipsilateral facture of the femur and tibia[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77, 59 (2) :240-243.

[3]罗从风, 姜锐, 曾炳芳.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 2006, 26 (7) :454-457.

[4]Joseph S, Marvin T.The Rationnale of operative Fracture care[M]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2005, 24-37.

[5]Piétu G, Jacquot F, Féron JM, et al.The?oating knee: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172cases[J].Rev Chir Orthop Reparatrice Appar Mot, 2007, 93 (6) :627-634.

逆行绞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4例, 女15例;年龄18~68岁, 平均39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0例, 高处坠落7例, 重物砸伤2例。闭合伤33例, 开放伤6例。骨折分类采用AO分类法:Al型23例, A2型12例, A3型4例。均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为伤后5 h~11 d, 术后48 h开始使用CPM机功能锻炼, 随访时间6~25个月, 平均10个月。

1.2 治疗方法

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 膝下垫枕使屈膝35°~45°, 髌韧带前方髌骨下极至胫骨结节作5 cm正中切口, 将髌腱沿纤维方向纵行分开, 用甲状腺拉钩分别将髌韧带及髌骨向内外上方拉开, 显露股骨髁部, 切除部分脂肪垫, 以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前方0.5 cm或髁间窝最高点偏内侧为进针点, 三角锥开孔, 骨折处作股骨外侧小切口, 复位骨折, 使用8 mm的髓腔锉开始扩髓, 每次增加0.5 mm, 扩髓时注意保护髌腱, 一般扩髓至髓腔直径比拟定植入的髓内钉直径为1 mm, 打入髓内钉直至钉尾陷入软骨面下2~3 mm, , 通过定位器锁定骨折远近端各2枚锁钉, 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 置负压引流关闭手术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48 h后拔除引流管, 行膝关节CPM机功能锻炼, 循序渐进, 1周内达到90°。术后2周拆线, 定期复查X片, 根据骨折复位、愈合情况, 在8~10周以后开始部分负重。

2 结果

本组39例随访6~25个月, 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7个月, 平均4.5个月。无切口感染、关节腔感染、深静脉血栓、脂肪栓塞等早期并发症。根据Kolment标准评定, 优32例, 良7例。

3 讨论

3.1 逆行髓内钉的优点

股骨髁上骨折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内固定, 传统方法通常采用95°髁钢板、动力髁螺钉、髁支撑钢板等内固定手术治疗。这些内固定方法手术切口大、出血多, 需广泛剥离软组织及骨膜, 导致骨折血运障碍, 有可能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及感染, 同时常因固定不牢影响膝关节锻炼, 及手术本身对伸膝装置的损伤, 而导致膝关节僵硬的并发症。Ito等在比较95°髁钢板与逆行髓内钉的力学特性时, 发现髁钢板在轴向加载时其强度不及逆行髓内钉, 易发生内翻成角, 抗屈曲强度二者相当, 而在抗扭转方面前者强于后者[1];但髓内钉通过股骨中轴固定, 所受的弯曲应力几乎为零, 避免了偏心固定所产生的应力遮挡效应, 减少了应力遮挡所造成的局部骨质疏松和再骨折可能;同时扩髓时产生的骨屑起到了植骨的作用, 可以诱导新骨的形成, 有利于骨折愈合[2];髓内钉手术中骨折局部小切口复位, 软组织及骨膜剥离少, 保护了骨折端的血供, 减少了造成影响骨折不愈合的因素。本组有6例患者在取内固定时配合使用关节镜探查膝关节腔, 发现股骨髁间窝进针点均有纤维软骨覆盖, 并且此点在膝关节正常活动时均无涉及, 故髁间窝打入髓内钉对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3.2 治疗体会

(1) 不追求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 维持股骨的长度、旋转、力线, 尽可能减少骨折端软组织及骨膜的剥离, 以保护骨折端血供, 血运破坏的不利因素远大于骨折解剖复位所带来的好处[3]; (2) 对于股骨髁上骨折粉碎范围大或骨缺损较多者, 术中可随时进行牵引调整复位和植骨, 避免了术后肢体短缩及畸形的出现; (3) 扩髓后置入髓内钉和骨的接触点增加, 提高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扩髓后增大了髓腔, 可采用直径较大的髓内钉, 钉强度的增加也提高了骨折的固定强度; (4) 进钉时应该以股骨髁为参照, 与股骨髁关节面有5°~10°的外翻角, 因为当时骨折没有复位, 以股骨干为参照可能导致膝关节内外翻畸形, 主钉应进入股骨峡部, 否则术中不易确定股骨干轴线方向, 且内固定稳定性不足, 造成成角畸形[4]; (5) 术后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关节内的积血和各种组织碎屑 (骨、软骨、滑膜及软组织) , 这些组织遗留在关节内可引起关节交锁和软骨磨损, 刺激滑膜造成组织肿胀、关节粘连和疼痛; (6) 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使患肢功能尽快恢复, 术后48 h拔除引流管, 行膝关节CPM机功能锻炼, 循序渐进, 1周内膝关节活动度达到90°。

参考文献

[1]Ito K, Grass R, Zwip H.Internal fixation of supracondylar femoralfrac-tures:comparative biomechanical perfermance of95-degree blade plateand two retrograde nails[J].J Orthop Trauma, 1998, 12 (4) :259-266.

[2]陈关林, 姜志强, 刘付明.髁髓内针治疗股骨髁部骨折28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12 (14) :l100-l101.

[3]廖浩, 方煌, 陈安民, 等.60例长管骨骨不连的原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 (16) :1207-1209

股骨髁上骨折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存在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76例,男35例,女41例,年龄25岁~72岁,平均年龄(38.26±7.53)岁。本次临床研究病例均经病史调查、常规入院体检而排除恶性肿瘤和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骨折原因:交通事故致伤54例,高处坠落致伤15例,跌伤7例;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69例,开放性骨折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原因、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炎、止血以及消肿等一般常规治疗,并及时给予持续被动活动(CPM)机的功能锻炼。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中药熏洗配合推拿,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中药熏洗治疗处方组成:海桐皮15 g、川椒15 g、透骨草15 g、伸筋草15 g、牛膝15 g、当归10 g、乳香10 g、没药10 g、川芎10 g、红花10 g、威灵仙10 g、防风10 g、草乌10 g、白芷10 g、川乌10 g、甘草10 g。将处方中的药物用布袋包装后,再加入1 500 m L水和500 m L陈醋进行煎煮,沸腾后10 min即可关火。让患者将腿部抬高,使膝关节呈悬空状,待温度降低至人体皮肤可接受后,将装有药物的布袋热敷于患者的膝关节处,同时将煮好的药汁置于膝关节的下方进行熏洗,热敷和熏洗应持续30 min以上。通常2次/d,10 d为1个治疗周期。(2)推拿治疗:手法治疗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首先采用轻柔手法在膝关节周围按揉5 min,并采用提拿手法对局部的肌肉和韧带组织进行放松,重复操作5次。再用剥离手法剥离内外侧副韧带在股骨及胫骨上的附着点,和股四头肌腱在髌骨上缘移行部位的两侧及髌韧带,将髌骨向周围推开,并在股骨髁软骨面上轻轻按压及摩擦,以增加髌骨活动度,分别由轻到重按摩鹤顶、内外膝眼、膝阳关等穴位。再让患者被动屈伸膝关节5次,屈伸到最大限度时略有加大,以达到瞬间过屈过伸效果。通常1次/d,10 d为1个治疗周期。分别对2组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系统,该系统为百分制,其中包括疼痛30分,功能活动22分,关节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无畸形10分,无不稳定10分。根据得分不同分为:(1)优秀:得分在85分以上;(2)优良:70≤得分<85;(3)一般:60≤得分<70;(4)较差:得分在60分以下。总有效率为优秀率和优良率以及一般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通过不

同方法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股骨髁上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是指股骨远端距关节面15 cm以内所发生的骨折[1]。股骨髁上骨折大都是由于高能量损伤等因素所导致,再加之其骨皮质薄、髓腔大以及邻近关节面等较为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特点,更给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2]。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的功能,而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是通过内固定术来恢复关节面的光滑而最终达到解剖复位,但仅仅单纯依靠手术来改善膝关节的功能障碍是远远不够的[3]。因此,及时采取多种疗法的交叉和联合应用,已成为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治愈的关键。

中药熏洗疗法集中医药疗、热疗、汽疗、中药离子渗透治疗疗法于一身,主要是通过药物的热辐射作用,使患部血管有效扩张,血液循环进一步改善。本方以海桐皮、防风、威灵仙、白芷、川椒为君药,行散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以川乌、草乌、乳香、没药为臣药,行温经止痛、舒筋通脉之功;以当归、川芎、红花为佐药,行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以透骨草、伸筋草、牛膝、甘草为使药,用以通利关节、补益肝肾,并调和诸药。全方诸药合用则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舒筋活络、通利关节之功效。药物经熏洗作用于肌体后,其挥发性成分经皮肤而吸收,能够使局部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并长时间发挥作用[4]。而推拿则是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和物理疗法,其在中医领域中则往往是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并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从而最终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临床疗效[5]。本研究采用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疗效显著,优于仅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综上所述,中药熏洗配合推拿可作为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存在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配合推拿在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存在关节功能障碍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和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配合推拿可作为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存在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案。

关键词: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关节功能障碍,中药熏洗,推拿

参考文献

[1]贾俊山,田浩军.三种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3):278-279.

[2]王盛,王培民.股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7):895-897.

[3]丁学文,李荣升,于雪冬,等.股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2):47-48.

[4]王勇.中药.洗配合推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4):322-323.

股骨髁上骨折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7例,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18~43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坠落伤4例,枪击伤(钢砂枪)1例,均为新鲜开放骨折。按Gustilo分类,Ⅰ型5例。Ⅱ型8例,ⅢA型4例;骨折粉碎程度按AO分类,A1型3例,A2型2例,A3型5例,C1型3例,C2型4例。合并损伤:合并有颈髓损伤、失血性休克1例,股骨中段骨折1例,距骨骨折同时踝关节脱位1例,鼻骨骨折及额唇软组织挫裂伤1例,头面及上肢软组织挫擦伤1例,髌骨骨折2例,胫骨骨折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2例,脑震荡伤2例。本组患者受伤到住院时间,最快30 min,最迟为8 h,平均6小时20分钟。接诊后立即输注广谱抗生素。

1.2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均为急诊手术。麻醉除部分严重复合伤行气管插管全麻外,一般应用硬膜外麻醉。

具体清创术:先用消毒肥皂液清洗患肢皮肤,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伤口,去除创口内明显的污物。第一次术野皮肤消毒铺单后,用过氧化氢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多次冲洗伤口去除细小污物,仔细辨别挫伤失活和污染的组织并予以剪除,但尽可能保留骨碎片,尤其仍有软组织附着的骨块,不要剥离,尽量保护好骨膜组织。清除污物及失活组织后,用过氧化氢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再次冲洗伤口术野至干净。第二次消毒铺单,更换手术器械,常规用1‰新洁而灭液或0.5%灭滴灵液浸泡创面约15 min。然后进一步探查及骨折固定手术。

手术切口:一般从股外侧切口进入股骨下段,部分病例根据伤口情况延长扩大切口进入股骨下端及膝关节腔。膝关节腔的显露,除2例膝关节前至胫前中部皮肤皮下完全撕裂,骨折及膝关节完全暴露,可直接手术外,其余根据膝关节伤口情况延长和扩大切口,经髌内侧或外侧进入膝关节腔。

骨折复位固定,合并髁间骨折者,先行髁间骨折复位,用骨钳或克氏针作临时性固定后,在髁间窝的后交叉韧带前方0.5~1.0 cm股骨关节面定位并钻孔,并根据髓内针大小作髁部扩孔,适当扩髓,扩髓应在头球导针下进行,扩髓直径较选用的髓内钉直径大1 mm为宜。髓内钉的选择,根据术前X线片预选近似于髓腔大小和长短合适的髓内钉,一般选择较髓腔小1 mm的髓内钉,长度以进入骨折近端不少于5 cm,7 cm较为理想。置入髓内钉后先锁定远折端锁钉,牵引伤肢,直视下复位,上近折端锁钉。严重粉碎骨折,将骨折块复原位或回植,缺损严重的粉碎骨折,应I期植骨,必要时可用钢丝和螺钉加以固定。术毕,再次冲洗术野,I期关闭切口。常规于手术野和关节腔分别置放引流管。

1.3 术后处理

常规进行两联抗生素治疗7~10 d,视伤口情况每天或隔天更换敷料。除个别合并股骨中上段骨折,胫腓骨骨折,术后作石膏托固定外,一般常规于术后3 d,“手术反应”消退后,开始作CPM锻炼,早晚各一次。还要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每天3~4次不等。一般2周可下床活动。定期进行X线摄片复查,并根据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时间,一般3个月去拐负重活动。

2 结果

15例伤口均为I期愈合,2例由于部分伤口创缘坏死,经换药等处理,并行植皮手术治愈。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时摄片显示,从2~3个月即开始见明显骨痂生长,个别年轻患者,约40 d即见少量骨痂生长,6~8个月,大部分病例已骨性愈合。根据膝关节损伤功能评定标准[1],91~99分者7例,75~90分者10例,可和差者0例,优良率为100%。

3 讨论

3.1 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既往都是清创后石膏固定,或者牵引治疗,或外支架固定,或择期钢板固定。

然而,石膏外固定难维持骨折复位固定,生活护理及换药不便,易致感染,关节僵硬等。骨牵引治疗时间长,给生活护理带来麻烦,患者难以接受,易致骨折延迟愈合等。外支架固定有一定优势,但容易引起针道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成角畸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钢板内固定,术中需要广泛剥离软组织及骨膜,破坏了骨折块的血运,从而影响骨折愈合。尤其髁钢板安装要求严格,容易出现轴线偏移,导致膝关节内外翻,旋转畸形等[2],同时钢板为偏心性固定,难以恢复短缩的骨折长度和轴线,还有应力遮挡,导致骨折端微松动及磨擦,从而影响骨折愈合。另外,钢板占据较大的容积,增加局部软组织及皮肤缝合的压力和张力,影响组织愈合,增加感染机会[3,4]。随着交锁髓内钉器械的不断改进及临床操作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规范,带锁髓内钉的临床应用已被广大骨科医师认可。因此,部分学者已将交锁髓内钉应用于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3,4,5,6]。逆行交锁髓内钉适用于股骨远端骨折AO分类中的A1、A2、A3型和C1、C2型骨折。尹峰等[7]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A1型10例,A2型7例,A3型4例,C1型8例,C2型3例。结果30例愈合,1例不愈合,1例延迟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膝关节活动度为95°A型骨折98°,C型骨折91°。股骨倒置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既可恢复股骨轴线,防止旋转,纠正骨折短缩及髁后倾,对骨折块的血液供应破坏也明显减少,而且远端锁钉能解决髁间分离。其应力通过骨干-锁钉-髓内钉-锁钉-骨干的途径传导,力学性能好,其位置接近生物力线。李强一等[8]实验得出结论,认为髓内钉的应变力最小,轴向压缩移位,髁间分离移位最小,对骨折端固定最强。如髁间骨折,先用拉力螺钉固定骨块,变髁间髁上骨折为髁上骨折,然后置入倒置交锁髓内钉固定。本组病例中,曾有1例A3型及1例C2型骨折,严重粉碎,短缩畸形,术中应用倒置交锁髓内钉恢复骨折长度和锁定后,骨缺损部位行I期植骨和回植碎骨块,另加钢丝固定。术后2例骨折愈合均良好。手术更简便,直接和快速,如本组病例大多在原伤口的基础上适当延长切口,即可达到所需手术显露要求,其中一例皮肤皮下组织完全撕裂,伤口从髌骨上方至胫骨结节下方,清创后几乎可直接行骨折固定手术。由于骨折固定确切,术后2周可下床活动,所以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本组优良率达到100%。

3.2 及早彻底有效清创,是开放骨折I期固定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笔者对住院的患者立即给予输注抗生素治疗,然后快速转入急诊清创手术(除生命体征异常者外)。

本组病例伤后至住院的平均时间为6小时20分钟,可达到伤口8 h内I期清创缝合的条件。在早期彻底有效清创的认识上,必须及早清创,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将可辨认的坏死失活组织和异物清除。因此,笔者同意彭耀庆等[4]的早期合理清创的观点。本组病例伤口均I期愈合,无软组织感染及骨髓炎的发生,邓昌等[9]的综合资料结论为Ⅰ型、Ⅱ型的开放性骨折,经彻底清创后,可以I期闭合伤口。因为,临床实践证明,感染率与伤口污染和清创后组织中存在的细菌数量呈正比关系。

本组病例获得如此优良疗效,除及早彻底清创,早期功能锻炼外,可能与患者相对年轻,体质较好,术中软组织损伤少有关。今后仍需在这方面积累病例,并作进一步总结。

总之,该手术具有快速、创伤小,直视下复位固定,固定确切,关节活动不受限制,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感染率低,术中无需摄片定位等优点,可适合基层医疗单位开展。

摘要:目的 总结倒置交锁髓内钉急诊手术治疗股骨远端开放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17例股骨远端开放性股骨,采用倒置交锁髓内钉固定。开放骨折按Gustilo分类,Ⅰ型5例,Ⅱ型8例,Ⅲ型4例;骨折粉碎程度按A0分类,A1型3例,A2型2例,A3型5例,C1型3例,C2型4例。全部病例均在急诊清创后直接直视下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15例伤口均I期愈合,2例由于部分创缘坏死,经换药及植皮后治愈。17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随访中显示,术后2~3个月即见明显骨痂生长,6~8个月大部分病例骨性愈合。关节功能评定优7例,良10例。结论 及早彻底有效清创,是开放骨折Ⅰ期固定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倒置交锁髓内钉于开放骨折下可直视复位固定,且固定确切,可早期进行关节活动,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股骨远端,开放骨折,倒置交锁髓内钉,急诊手术

参考文献

[1]刘云鹏,刘沂.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25.

[2]罗滨,齐伟力,陈孔冠,等.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5):731.

[3]白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96例手术疗效分析.荷泽医专学报, 2002,14(4):8.

[4]彭耀庆,张朝跃,李小如.胫骨开放性骨折的首诊治疗(附124例分析).中国医师杂志,2001,3(10):751.

[5]徐建伟,贾连项,谭军,等.开放性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治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8):822.

[6]张国定,李冰,任蜀峰.四肢开放骨折108例诊治体会.中国当代医学,2006,5(16):106.

[7]尹峰,祝剑光,蔡俊丰.倒打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创伤外科杂志,2002,4(6):324.

[8]李强一,张秋琴,韩擎天,等.股骨远端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生物力学比较研究与临床应用.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 (4):276.

股骨髁上骨折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 其中男性30例, 女性38例, 年龄为57~79岁, 平均年龄为 (65.4±3.5) 岁。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4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钢板植入手术治疗。取膝盖正中作切口, 从膝关节髌韧带内侧, 打开关节囊, 显露骨折部位, 清理血块进行清理, 行相关骨质切除, 完成切骨后, 对切口进行彻底的冲洗和消毒, 将相应型号的钢板置入, 行膝关节活动测试, 注意患者牵引中肢体的长度保证患者可以正常行走。手术中切除的骨质可作为自体骨植入膝关节骨折处。完成手术后再对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满意后, 行常规切口缝合, 设置引流。观察组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手术治疗, 手术切口的位置, 取膝前方正中, 将股骨中下段至胫骨结节显露出来, 在患者的膝关节中的髌韧带内侧缘, 将关节囊打开, 使患者骨折端显露出来, 并对骨折端后的骨折断端的血块进行清理。完成以上操作之后, 将患者的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髌下脂肪垫切除, 进行胫骨、股骨关节间截骨, 将患者的前后交叉韧带、骨赘、股骨远端, 使用固定器对其进行临时的固定, 将人工假体置入患者膝关节髓腔塞, 假肢置入之后进行骨关节复位和测试。测试结果满意后, 将股骨和胫骨置入髓腔塞, 对髓腔冲洗并进行调整, 同时调和骨水泥, 向髓腔内注入骨水泥。将髌骨软骨面的骨赘清除之后, 进行骨关节活动测试, 测试结果满意后, 进行手术切口的常规关闭, 并设置负压引流。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对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采用膝关节HSS评分, 评分结果, 优:≥84分;良:70~83分;差:<70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 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以构成比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

随访3~6个月, 对照组患者优良率达94.12%, 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可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76%, 明显低于对照组35.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可见表2。

3 讨论

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是膝关节周围的股骨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这种骨折疾病的产生, 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疼痛, 还会产生一些并发症, 影响患者的膝关节活动[3]。针对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采用传统的内固定手术治疗, 不仅不会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还会将患者的疼痛、膝关节活动受限加剧, 同时还会影响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方法进行治疗, 可以提升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 降低患者的疼痛。

在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 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 可以同时对患者的骨折和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 还可以将患者因为产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造成患者的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这个问题解决;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 在术后患者的治疗中, 膝关节活动疼痛感较低。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中, 置入的膝关节假肢起到了髓内钉、钢板等手术材料的作用, 在膝关节髓腔内注入骨水泥, 可以加强患者骨折端之间的连接, 起到良好的骨折复位效果, 将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提升, 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中, 将患者骨折处的松质骨截掉后, 可以将这部分的松质骨, 作为骨折端的植入骨, 重新置入患者的膝关节骨折端, 骨质之间的融合, 可以提升患者骨折处的愈合速度。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完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后, 患者可以早期的进行膝关节锻炼。鼓励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训练、直腿抬高训练等, 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

从我院本次实践结果来看,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得出, 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 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患者的膝关节运动效果较好, 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观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 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钢板植入手术, 观察组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优良率94.12%, 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并发症发生率11.76%, 明显低于对照组35.29%,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 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髁上骨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参考文献

[1]邹戟, 赵红卫.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 (12) :2078-2079.

[2]孙铁铮, 帕拉提, 吕勇, 等.老年性骨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旋转对线的定量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2, 18 (3) :234-239.

上一篇:污染问题下一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