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2024-06-01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精选十篇)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篇1

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的必要性研究

示范高职建设项目具有总体目标明确、具体目标要素多样、各要素有机结合、项目资源有限、团队临时组合等明显的项目特征, 其投入资金之多、建设期之长、参与人员之广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为了有效地控制项目的进度、成本与质量, 实现建设的总体目标, 学者们普遍认为必须借鉴项目管理成熟的理论与方法来化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题。

(一) 项目管理有利于实现建设目标

示范高职的建设目标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增强办学实力, 使立项院校成为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和管理的示范。为了实现建设目标, 立项院校在设计建设方案时, 涵盖了多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项目与增强办学实力的综合项目 (如教学质量保障项目、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等) 。这些项目分解为二级项目及建设任务点后, 涉及院校众多部门及人员。立项院校面临着运行多个项目时产生的资源 (人力、资金、时间等) 配置和部门协调困难,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进行项目管理, 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项目建设的成败。季翔认为, 只有实施项目管理, 充分发挥项目实施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才能高质量地完成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的目标与任务。

(二) 项目管理有利于创新管理机制

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管理体制创新, 积极探索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管理机制, 成为“管理的示范”。项目管理是一种基于团队管理的个人负责制, 可以淡化传统职能管理的弊端, 整合院校内部各种资源, 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教职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确职责, 创造和保持一种使项目顺利进行的环境, 提高管理效率。杨成、何杨盛哲认为, 借鉴企业管理理念, 创新企业化的学校管理方法, 不仅解决了示范建设的管理机制问题, 更重要的是由此导入了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氛围。周劲松认识到项目化管理是推动学校变革的巨大引擎, 是提高学校运行效能的基本途径, 是集中攻克复杂问题的必要手段, 是提高项目建设效能的必然选择。

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过程研究

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过程包含了项目申报、项目启动与规划、项目实施与监控及项目验收等几个主要阶段, 构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生命周期, 每个阶段都以可交付的工作成果为标志 (见图1) 。

(一) 项目申报阶段

项目选择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选择正确的项目, 使其符合组织的战略规划。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的选择阶段 (即申报阶段) 是以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示范高职建设项目文件为起点, 以教育部公布立项高职院校名单文件为终点。这一阶段目标是获得项目授权, 工作重点是项目申报准备, 如撰写项目推荐书、可行性分析报告及建设方案, 准备申报答辩等。2006年“示范高职建设项目”启动后, 对项目管理第一个阶段的认识不够充分, 研究成果极少。

(二) 项目启动与规划阶段

项目启动与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织项目团队、确定项目范围、制定项目计划、分解项目工作、计划项目资源、预测项目风险等。

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的启动与规划阶段是以教育部公布立项高职院校文件为起点, 以立项高职院校获准教育部对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的批复为终点。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明确项目建设范围, 优化项目建设目标, 工作重点是修改与完善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立项院校在获准立项后组建项目组织、明确项目团队责任、分解项目工作任务;制定示范高职项目管理办法及项目管理流程;开发项目管理所需要的表格、文档及管理软件;制定与发布项目任务年度计划;修改与完善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采取项目风险防范措施等等, 进行一系列的项目管理实践, 积累较多的项目管理经验, 也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季翔认为, 必须认真研讨、修改和完善建设方案与建设任务书, 把建设项目进行分解, 层层落实, 责任到人, 资源配置和相应政策、办法落实到位。周进民在分析项目管理机构组织的层次、管理跨度和职能后确定“矩阵式”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强调做好充分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

(三) 项目实施与监控阶段

项目实施与监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及项目监控等。

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的实施与监控阶段是以教育部批复立项高职院校的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为起点, 以实现项目建设方案总体目标、完成建设任务书中验收要点为终点。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工作重点是项目进度与质量监控。立项院校无一例外地将实施与监控阶段作为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的关键阶段, 优化项目管理流程, 完善项目文档;审查项目绩效报告、进行项目现场调查, 实施项目绩效考核;确定问题项目或任务, 制定并完成整改计划;发布项目建设动态, 在项目团队之间进行经验教训分享, 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学者们对此给予了大量的关注, 研究成果相对丰富。

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进度管理包含保证项目完成的各种管理过程。项目进度问题是项目管理中最普遍的问题, 其他管理活动围绕着项目进度管理开展。所以, 项目进度管理是立项院校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在示范高职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 项目团队成员都不能脱离他们的日常职能工作, 多属于“兼职”, 不可避免地存在日常职能工作和项目任务工作争夺资源的问题。因此, 加强项目进度管理, 对每一个项目包含的所有任务进行排序, 估算每一项任务完成时间, 估算任务占用的资源 (特别是人力资源) , 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并进行有效控制, 这些受到了学者的重视。孟化分析了示范高职建设项目进度管理和进度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用实证的方法阐述了示范高职建设项目进度管理过程, 提出建立三层次计划进度管理体系、建立项目实施的跟踪与调整系统, 对项目实施中的冲突进行协调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包含对成本进行估算、预算和控制的各过程, 以确保项目在预算成本内完成。项目成本管理是立项院校项目管理中的难点。项目成本估算方案是在项目申报、启动和规划阶段进行的。为了能够申报成功和建设方案尽早通过审核, 立项院校制定项目成本估算方案时,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院校自筹资金估算比例一般都比较高, 建设方案批复之后资金估算方案修改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给项目实施时筹措资金留下了隐患。另外, 中央财政资金到位往往滞后于项目成本年度预算, 如果地方配套资金和院校自筹资金也不能及时到位, 项目成本年度预算方案根本无法按计划执行, 项目中成本预算较大的建设任务 (如实训条件建设) 就不能如期进行。目前, 对上述问题未形成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学者发表的多数文章是关于项目成本控制。吕潼提出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力求投资主体多元化;坚持科学合理安排, 保证专项资金重点投入;强化监控管理, 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及实行专户管理、专项使用、统一核算、统收统支的管理模式。

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包含质量规划、实施质量保证、实施质量控制等过程, 这些过程相互交叉, 通过持续改进来实现质量目标。项目成本管理是立项院校项目管理的核心。立项院校修改完善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质量规划的过程, 建设任务书中的“验收要点”明确了每一个项目分解为若干项任务后的质量要求。立项院校也建立了各类项目 (任务) 的质量标准 (如课程建设标准、实训室建设标准) , 采取了有力措施, 在项目绩效考核时, 无疑都将项目质量放在首位,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熊发涯和段悦兰借鉴质量管理理念, 引入质量管理方法, 总结归纳出项目质量管理的五个基本环节:明确示范院校建设的质量目标;建立示范院校建设的质量标准;落实示范院校建设的质量监控;落实示范院校建设的质量保障;建立示范院校建设持续质量改进机制。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组建项目团队、建设项目团队与管理项目团队的各个过程。立项院校将示范高职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创新的一个突破口, 通过建立项目组织、选拔项目负责人、组建项目团队、建立责任矩阵等明晰权责, 通过选取适宜的组织结构、实施项目负责人制、健全项目管理激励机制等,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学者关于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的研究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其中不乏有针对性的观点。莫勇明认为, 权力配置是示范高职建设项目执行的关键, 一般由院长担任项目的总负责人, 对项目建设是有利的, 但在子项目负责人选择与权力配置上, 存在忽视对项目建设的灵魂性人物——专业带头人的权力赋予, 造成专业建设实际执行者 (专业带头人) 权力的缺失, 直接影响某个专业建设项目执行进程。

项目沟通管理项目沟通管理包括确保项目信息及时适当地产生、收集、传播和保存等过程。示范高职建设项目通过项目计划编制、信息发布、绩效报告及年度总结等实施沟通管理。学者普遍认同, 通过信息技术, 如MSN、QQ群、飞信、电子邮件等, 加快项目沟通过程, 加大信息透明度;通过例会制度, 如项目领导小组例会、项目负责人例会、项目团队例会等, 在不同层面掌握项目进展情况, 协调解决潜在的问题, 并以会议纪要记录跟进事项;通过工作汇报、绩效报告等各种信息交换方式, 实现沟通渠道的顺畅与高效运行。杨成、何杨盛哲提出搭建灵活且多层次的项目沟通平台, 召开项目建设情况通报例会;制定项目建设信息报送及发布规定;各级项目组内部及时沟通, 获得每一位团队成员的信任和支持。

项目监控项目监控贯穿于项目实施的整个阶段。对项目进行跟踪监控, 目的是使项目按计划进度、质量标准进行, 及时反馈现阶段项目工作信息。在示范高职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 通过制定项目管理制度与项目管理流程、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与专项资金使用流程等, 建立项目监控流程;通过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监控小组、项目管理办公室等不同层面实施项目监控流程;通过对项目进度计划、质量计划的必要调整进行项目变更控制。学者在此方面所进行的总结归纳, 对于其他同类项目管理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冯渊提出成立项目监控小组, 负责对项目进度、质量及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控, 加强绩效审计。王凤岭、张如利采用J2EE企业架构, 利用My SQL数据库技术, 集成了示范高职建设项目建设任务跟踪和监控管理系统。韦莉娜提出建立项目计划变更的应对机制, 在发生变更时, 应严格遵循规范的变更程序来管理和控制变更, 才能及时避免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确保投入资金产生最大效益并完成建设任务。

(四) 项目验收阶段

项目验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项目总结与成果验收。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的验收阶段是以实现项目建设方案总体目标、完成建设任务书中验收要点为起点, 以获准教育部验收文件为结点。这一阶段目标是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项目建设成果验收。立项院校对各建设项目进行检查评估, 总结经验, 完善建设成果;审查各项目建设自评报告, 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价;进行项目建设文档整理, 完成示范高职建设项目各项验收材料, 接受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检查。学者关于项目验收阶段的研究成果较少。刘峰反思了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加强项目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学习;科学合理地设计子项目个数与子项的层级;建立项目变更机制;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分析总结、交流共享项目管理经验等建设性意见。

结论

管理理论与方法近年来在我国被广泛应用, 也被引用到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但是关于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值得我们关注并深入探讨。

首先, 由于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实践层面经验积累不够, 使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已经验收的百所示范院校, 还是建设中的百所骨干院校, 立项院校的确将示范或骨干高职建设作为一个项目来构架和设计。但是, 很多院校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正在进行着项目管理, 也未对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认真进行学习与研究。在示范高职建设项目中应用项目管理研究成果很少, 至今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案例。

其次, 关于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项目管理必要性研究和项目实施与监控阶段, 项目申报阶段、启动与规划阶段和项目验收阶段的研究成果较少。对于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与立项院校组织文化、发展战略的关系, 对于项目管理过程与立项院校其他工作的关系以及项目建设对项目主要干系人 (如立项院校学生与教师) 的影响、对于项目建设的效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

再次, 项目发起人相当重视立项院校的项目申报阶段、项目启动与规划阶段, 但对于项目实施与监控阶段、项目验收阶段给予的关注较少。已通过验收的示范高职院校是否有退出机制, 这影响到“后示范”的建设效果, 也会影响到学者对项目后研究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另外, 国家层面至今未对此推出示范高职建设项目验收标准, 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基本是空白, 能够查阅到的文献多为立项院校实践层面的总结与体会, 发表文章的期刊影响力较弱。总之, 关于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与此项目在职业教育界产生的影响不相匹配。

摘要: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 为保证项目进度、成本、质量达到最优化, 尽量减少项目失败风险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近年来, 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各类职业教育项目应运而生。然而, 职业院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突出体现在缺少项目管理方法且运行机制不健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建设质量和效果。示范高职建设项目是我国职业教育有史以来投入最多、影响最大的项目。本文从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及项目管理过程出发, 对我国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示范高职建设,项目管理,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莫勇明.影响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执行力的主要因素[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5) :36.

[2]季翔.项目管理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的应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 :47.

[3]杨成, 何杨盛哲.项目管理在示范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39-43.

[4]周劲松.以项目化管理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3) :80.

[5]周进民.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 2009 (20) :31-32.

[6]孟化.四川建院“示范性高职”项目进度管理应用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9.

[7]吕潼.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筹措与使用管理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16-19.

[8]熊发涯, 段悦兰.用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推进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23) :100-101.

[9]冯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管理创新与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7) :81.

[10]王凤岭, 张如利.高职示范性项目建设过程监控策略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37-40.

科研申报项目文献综述 篇2

一、引言

目前通过 Excel、word 等办公软件来处理大量的数据,大多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人工进行,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带来一定的不便影响,为科研管理增加很多工作量,科研处和广大科研人员以及各单位之间缺少一种有效沟通方式。因为此方式难以及时有效的掌握最新的科研情况。为有助于领导进行科研管理决策,科研项目网上申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它会有利于学校整体科研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该系统服务于学校科研工作,能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得力助手。

高校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促进高校科研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的科研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传统的手工管理和计算机的辅助管理越来越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科研发展的要求,有必要对科研管理信息进行计算机的网络管理:建立基于校园网、面向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高校科技人员、科技项目、项目经费、论文著作及各种管理开发一种实用的、先进的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高校科研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高校科研项目申报管理研究历史

科研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申报并获得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对于一所综合性院校来说,学科门类多,科研项目及成果所涉及科学领域较广,其数量亦比较大,这给科研管理人员造成了工作的困难,在之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的科研申报管理手段仍是停留在手工或半手工阶段,已经严重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尽快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无疑是最科学和最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又便于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虽然有一些高校建立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但其中多数是局限于局域网的静态网页,缺乏后台Web数据库支持,不能进行及时的互动信息传播,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因此开发一套基于Web的科研项目申报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系统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又便于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有力地推进科技管理和科技服务现代化。

三、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现状和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1.缺乏有效项目过程管理。

目前高校多数课题组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项目的申请 立项,而忽视科研实施过程的管理。项目拿到后,安排研究生发表几篇论文,撰写几份报告,应付检

查、结题,又去争取新的项目,导致项目完成的质量不高,很难有高质量、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更不会有后期的开发转让,实际上达不到科学研究的目的。2.项目的考核验收流于形式。

目前高校项目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是截然分开的,这导致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考核更多地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对项目执行的过程和科研成果的实质性审核。很难评判科研项目是否到达合同或责任书中的技术要求,许多项目的验收和鉴定都流于形式。3.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滞后。

科研成果与经济建设缺乏有效衔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水平较低,导致转化为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成果较少。

1.传统的科研项目申报管理中存在的的问题

(1)传统的纸质材料的繁琐。

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审批是一项复杂繁琐、操作频繁的工作。科研项目的申报是递交传统的纸质材料,由下级逐渐向上级递交审批,由于纸质材料的申报的过程之中难免会存在问题以及造成科研项目的申报延期,这样就会造成科研项目的流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从申报到批准立项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对一些大型科研项目,是否批准其立项要经过反复详细的专家论证。(2)管理方式效率低,容易出错和管理的工作量很大。

在以前,高校是采用传统的方式来管理学校的科研信息。如:教师是先通过填写传统的表格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再由学校科研处人员收集全校的科研申报表格进行人工信息的收集和管理。这时候还要学校科研处的工作人员对进行申报科研项目的教师进行科研积分、科研经费进行细致的计算和统计。还要对众多的科研项目申请表进行审批汇总,这样以来教师得到的反馈信息就会很缓慢。(3)科研项目管理效率低下。

通过科研处的工作人员将教师的科研申报表和相关资料(文档)进行分类汇总,然而这些做法只稍微方便了一些文科类的科研项目申报,而对于学校理工科类别的部门则只能采用传统的方式而无法直接在网上完成科研信息的采集和管理。这样以来就会降低科研项目申报的管理程度,使得科研项目管理的效率低下,不易于统一管理。

2.现代的科研项目申报管理系统的优势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校的科研项目申报信息进行管理,这样以来既方便上级对学校申报的科研项目进行审核,又能进行科研项目的高效管理以及学校科研处对各个院系科研项目申报的信息的综合管理。国外的校

园信息化建设较国内的早,加上国外的科研项目申报管理先进的技术支持,对科研项目的高效信息化管理做到较好的状况。

科研项目管理的高效性。高校的科研项目申报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收集、挖掘、分析最新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学术活动等业务数据,既可以方便院校各类需求部门或个人进行各种查询,也可以提供各种报表,为学校科研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和管理上的高效方便。对最新的科研动态包括国内外的科研信息和科研公告项目进行及时的发布。

3.高校科研项目网上申报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及趋势

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科研管理人员从繁重的资料收集、整理中解放出来,很多省、市都拥有自己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科研管理的需求。然而,目前还有很多单位的科研管理采用纸质报送、组织专家集中评审的传统方式,效率低下且浪费了较多的人力和财力,项目申报者也不能及时了解项目申报的进展情况。同时,因为项目信息以电子文档或纸质文档存放,不利于项目的汇总、查询与资源共享,而且项目申报者也无法快速有效地进行项目查重,容易出现类似项目重复申报的情况。

众所周知,高校科研项目申报种类、数量较多,且比较集中,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和管理方式也应满足当前信息化发展要求,规范科研项目的管理,努力使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步入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管理轨道。借助网络,实现基于 Web 的科研项目网上申报、评审和管理等功能,方便信息发布、统计和查询,扩大资源共享,满足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项目申报者的需要。

四、结束语

科研项目的网上申报是随着网络发展而诞生的新事物,科研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具有开放性、数据量大、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要根据项目网上申报的特点,一方面认真准备好申报材料,同时做好项目网上申报各个环节的细节工作,在项目立项后,同样需要认真做好编制预算书、填报任务书、签订合同书,报告和中期考核以及结题验收。以利于科研项目网上申报顺利完成,提高项目申报的立项率和很好的对立项项目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程度

中图分类号:F27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111-02

在学术界,盈余管理是一个有3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在这30年间,已有很多中外学者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如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和动机、估计盈余管理的模型,盈余管理的影响等。关于盈余管理的诸多方面,学者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这些观点和看法都不尽相同。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有着重大的影响,既包括有利的影响也包括不利的影响,为了发挥它的有利影响及控制它的不利影响,就必须对盈余管理进行监管和限制,而进行监管的首要前提就是对盈余管理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Healy and 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这一定义主要是强调盈余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改变盈余来误导利益相关者和影响以盈余为基础的合约,而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投资者,以盈余为基础的合约主要包括债务条约和薪酬条约,这说明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投资者保护和债权人保护密切相关的问题。

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GAAP)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从Scott的定义可知,他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范围内进行的,是一种合法的行为,盈余管理对各个主体产生的影响是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表现。

宁亚平(2004)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是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该定义认为盈余管理是盈余操纵中不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且不会损害公司实际价值的一种行为。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可以看出,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合法性而言,有些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有些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非法的误导投资者的欺诈性行为,还有一些学者对两种观点兼而有之。但就其手段而言,大部分的学者都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认为是通过会计手段或者实际行动来管理盈余,使盈余达到管理层所期望的水平。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评价报告盈余质量的方法既包括检查盈余被管理的程度,还包括观察管理盈余的目的,如误导投资者有关于企业的潜在的经济业绩或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同后果。不管是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还是进行实际的交易,盈余管理的动机总是多种多样的。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类:1、利润平滑;2、减少税收收入;3、契约目的;4、减少政治成本。

薪酬契约是公司的所有者为激励和监督管理者的工作,就管理者的薪酬与管理者签订的合同。该合同一般是建立在报告盈余的基础之上,这就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动力。王倩(2009)以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高管是否出于薪酬动机采取盈余管理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高管的确存在为了薪酬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债务契约是公司就所借的债务与债权人签订的合同,合同中一般包括借款的限制条件或违反借款合同的惩罚性措施。Sweeny(1994)讨论了债务契约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出现债务违约的企业在在违约前的数年中平均来说更加偏好选择可以增加收入的会计政策。

持续性是衡量利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波动性大的利润容易传递一种利润不能持续的信息,给投资者带来风险感,进而减少投资者的投资欲望。Defond and Park(1997)发现管理者会把利润从好的一年转到坏的一年;例,如果当期利润是好的而预期的利润是坏的,管理者会把一些利润从好的年份转到坏的年份。

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动机之一是税收因素。当应税收益与报告盈余挂钩,并且受报告盈余的影响时,就会为公司递延收益以减少税收现值提供激励。Coppensa and peek(2005)检查了欧洲的八个私人企业,研究发现当这些公司没有收到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时,会避免报道少额的亏损;但是在那些有税收管制的国家,公司会避免报道少额的亏损。

会计信息被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广泛用来对公司股票进行估价,这使得管理当局产生通过操纵盈余来影响公司股票短期价格表现的动机。Burgstahler and Eames(1998)利用财务分析师关于股票交易的建议来预期盈余管理的方向,主张并发现得到“买”的建议的公司更可能通过管理盈余来达到分析师的盈余预期,而得到“卖”的建议的公司更可能报告负的非预期应计项目。

很多的行业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管,但是一些行业的监管是直接与会计数据挂钩的。银行业的规范要求银行必须满足借助会计数字表达的一定资本充足率。这些行业监管激发了管理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来应对监管的动机。Collins,Shackelford and Walhen(1995)发现,近一半的样本银行为对付监管而运用5种及5种以上的方法进行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的程度

对盈余管理定义和动机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公司是否发生了盈余管理,以及在哪些情况下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了盈余管理,但是却无法衡量有多少公司(频率)在多大程度上进行了盈余管理。最先采用模型对盈余管理程度进行衡量的是Healy。Healy将总的应计利润拆分为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并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继Healy后,有不少学者如,DeAngelo、Jones等都建立模型来估计盈余管理的程度,尤其是Jones的模型更被广泛运用,不过这些模型的基本思路都是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做为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标准。

Jones(1991)以1980至1985年间申请进口减免税的行业中的23家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导致收益减少的非预期应计项目的频率比较高,有线电视行业为样本公司的70%,申请进口减免税为样本公司的90%。如果导致收益减少的非预期应计项目的期望频率是50%,那么有20%的有线电视公司和40%的申请进口减免税的公司有盈余管理行为。

由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模型往往只能估计影响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而无法估计通过安排真实交易所进行的盈余管理,这可能会导致估计的盈余管理程度不够准确。为克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模型的局限性,Burgstahler and Dichev在1997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模型:盈余分布法。盈余分布法所估计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了影响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还包括不影响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杜滨、李若山和俞乔(2003)运用盈余分布法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确存在为配股而进行的盈余管理,从不同年度的比较来看,盈余管理频率最高的是1997和1998年,分别达到66%和67%,其他年份也都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

大量有关盈余管理程度的研究文献都得出了有力的证据,证明有许多公司出于各种动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对盈余管理程度的研究,能够揭示出投资者利益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损害,为监管部门是否需要及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监管提供了依据,也为准则制定机构是否有必要对会计准则进行修改指明了方向。

结束语:近30年来,很多中外的学者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影响、衡量方法等,这只能帮助我们识别公司是否发生了盈余管理,以及在哪些情况下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了盈余管理;却不能帮助我们了解有多少公司进行了多大程度的盈余管理。对盈余管理的频率和程度的研究,能够为监管部门是否需要加强监管及加强多大程度的监管提供了一个参考;对各项具体准则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各项具体准则的优劣及是否需要对准则进行修改。因此,我认为将来的研究重点既包括对盈余管理频率和程度的研究,也包括对盈余管理与各项具体准则之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2000,(9):37-42.

[2]杜滨,李若山,俞乔.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研究[J].中国金融学.2003(6).

项目融资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篇4

1.1 TOT模式 (Transfer-Operate-Transfer)

TOT模式 (Transfer-Operate-Transfer) 是“移交—经营—移交”的简称, 具体是指东道国在与外国投资者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后, 把已经投产运行的基础设施项目移交给外国投资者经营, 凭借该设施在未来若干年内的收益, 一次性的从外国投资者手中融得资金, 用于建设新的基础设施项目;特许经营期满后, 外国投资者再把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东道国。

1.2 ABS模式 (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

ABS模式 (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 即“资产证券化”的简称。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式, 其基本形式是以项目资产的未来收益为保证, 通过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成本较低的债券进行筹融资。在西方, ABS模式广泛应用于排污、环保、电力、电信等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

1.3 IIF模式 (Infrastructure--Investing—Fund)

IIF模式 (Infrastructure--Investing—Fund) 即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模式, 具体流程是组建基金管理公司, 向特定或非特定投资者发行基金单位设立基金, 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基础设施项目上, 待所投资项目建成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 其收益和风险由投资者共享、共担。IIF模式的优点在于可积聚社会上分散资金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1.4 UEC模式 (Using—Equipment—Contract)

UEC模式 (Using—Equipment—Contract) 即使用设备协议模式, 投资者事先同项目设施使用者签署“设施使用协议”并获付费承诺, 然后组建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以使用协议作为融资载体来安排融资。其信用保证主要来自于“设施使用协议”中使用者的无条件付费承诺, 在具体的融资结构设计中往往把使用协议做成一个实际上的项目债务融资担保或信用增强途径。UEC模式较适合于资本密集、收益较低但相对稳定的基础设施项目, 如石油、天然气管道、港口设施等。

1.5 PFI模式 (Private—Finance—Initiative)

PFI模式 (Private—Finance—Initiative) 即民间主动融资模式, 对于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用事业项目, 政府通过项目招标的方式确定民间投资主体, 并授权后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与运行, 作为对该民间投资主体的回报, 政府在授权的期限内每年以财政性资金向其支付一定的使用费或租赁费, 授权经营期结束时, 民间投资主体将该项目无偿转让给政府。PFI模式主要用于一些不向大众收费的项目, 如免费的桥梁、隧道等。

1.6 URM模式 (User—Reimbursement—Model)

URM模式 (User—Reimbursement—Model) 即使用者付费模式, 是指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选定合适的基础设施项目民间投资主体, 同时政府指定合理的收益人收费制度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上述费用转移支付给项目的民间投资者, 作为购买项目服务的资金。

1.7 ST模式 (Shadow—Tolling)

ST模式 (Shadow—Tolling) 即影子收费模式, 是指对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 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民间投资主体, 并授权后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与运营, 作为对该民间主体的回报, 政府在授权期限内每年以财政性资金或其他形式基金向其支付一定的补偿费用, 补偿其免费为公众提供服务应得的利益;授权经营期结束时, 民间投资主体无偿转让项目给政府。

1.8 PPP模式 (Private—Public—partnership)

PPP模式 (Private—Public—partnership) 即“公司合伙制”, 指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PPP包含BOT、TOT等多种模式, 主要强调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项目的货币价值 (value for money) 原则。PPP模式是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 是一种以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的现代融资模式。

1.9 BOT模式及其变种 (Build—Operate—Transfer)

BOT模式 (Build—Operate—Transfer) “建设—经营—转让”的英文缩写, 指的是政府或政府授权的公司将拟建设的某个基础设施项目, 通过合同约定并授权另一投资企业来融资、投资、建设、经营、维护, 该投资企业在协议规定的时期内通过经营来获取收益, 并承担风险。政府或政府授权的公司在次期间保留对该项目的监督调控权。协议期满, 根据协议由授权的投资企业将该项目转交给政府或政府授权的公司。BOT适用于现在不能盈利而未来却有较好或一定盈利潜力的项目。

在BOT模式的基础上, 又衍生出了BOOT、BOO等相近的模式, 这些一般被看作是BOT模式的变种,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投资者拥有项目产权的完整性程度不同:在BOT模式下, 投资者在特许期内暂时拥有项目产权, 但不完整;在BOOT模式下, 投资者在特许经营期内暂时拥有项目产权, 且比较完整, 投资者参与度比BOT模式高;在BOO模式下, 投资者长期拥有项目完整的产权, 近似于永久专营。

1.10 BT模式 (Build—Transfer)

BT模式 (Build—Transfer) 即“建设—移交”的简称, 是PPP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演变, 其特点是协议授权的投资者只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和建设, 项目竣工经验收合格后, 即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按合同规定赎回。BT模式主要适用于项目建成后无法直接向公众提供产品并收取费用的情形, 所以只能由政府直接向主办人支付该项目的款项, 并使该项目服务公众。BT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投融资模式, 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1.11 以“杠杆租赁”为基础的项目融资模式

在张极井《项目融资》 (2003) 中对该模式的论述为:以杠杆租赁为基础组织起来的项目融资模式, 是指在项目投资者的要求和安排下, 由杠杆租赁结构中的资产出租人融资购买项目的资产然后租赁给承租人 (项目投资者) 的一种融资结构。资产出租人和融资贷款银行的收入以及信用保证主要来自结构中的税务好处、租赁费用、项目的资产以及对项目现金流量的控制。杨开明《企业融资》 (2004) 中认为杠杆租赁由于叙做比较复杂, 一般只适用于大型设备租赁项目, 如飞机、轮船、集装箱、输油管道等。

以上是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融资模式的简要介绍和汇总。蒋先玲在《项目融资》 (2004) 、卢家仪在《项目融资》 (1998) 、马秀岩、卢洪升在《项目融资》中都对以上的融资模式或多或少的介绍, 还有很多的项目融资模式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在此不做深究和阐述。

2 具体分析:BOT模式

2.1 BOT的特点

徐莉《项目融资》 (2006) 中对其特点做了一些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引入了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同时经济学在理论上也肯定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市场经济逐渐演变成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混合经济。BOT恰恰具有这种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混合经济的特色。一方面, BOT能够保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另一方面, BOT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这就是和私人机构达成的有关BOT的协议。

2.2 实施BOT的步骤

(1) 项目发起方成立项目专设公司 (项目公司) , 专设公司同东道国政府或有关政府部门达成项目特许协议。

(2) 项目公司与建设承包商签署建设合同, 并得到建筑商和设备供应商的保险公司的担保。专设公司与项目运营承包商签署项目经营协议。

(3) 项目公司与商业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或与出口信贷银行签订买方信贷协议。

(4) 进入经营阶段后, 项目公司把项目收入转移给一个担保信托。担保信托再把这部分收入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2.3 BOT融资的优势

杨开明《企业融资—理论、实务与风险管理》 (2004) 中认为:BOT融资是政府与私人资本的一种合作, 实践证明其对合作双方既有利的一面, 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1) BOT融资对政府的影响。

对政府来说, BOT融资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减少项目对政府财政预算的影响, 使政府能够在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按期进行一些公用项目的建设;第二, 项目的任何融资都不需要政府出面, 都不会构成政府的债务;第三, 可以引进国外开发建设管理基础设施的新技术, 改善和提高国内的项目管理水平。

(2) BOT融资对私人资本的影响。

对私人资本来说, BOT融资的吸引力在于:第一, 可以保证较高、较稳定的投资回报, 因为BOT项目在经营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二, 可以为私人资本, 特别是国外的私人资本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 可以提高私人资本的社会知名度, 私人资本投资公共项目将在社会上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当然, BOT项目融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这些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我们可以降低风险, 利用优势来进行合理的融资安排, 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的成功。

3 结语

BOT模式迄今为止仍然是一种出现时间较短的新型项目融资结构, 国际金融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BOT模式在项目融资中表现出无限的发展潜力, 但是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将它真正移植到不同的项目中去。BOT模式近几年来已经在我国引起了广泛重视, 并且在若干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得到了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当前经济形势下, 充分利用BOT模式的有利优势可以有效的解决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难的问题, 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当前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摘要:在当前经济形势下,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很多项目的融资显得更加困难。项目融资有很多模式, 各有其特点和使用范围。选择何种融资模式来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 使投资主体多元化, 提高投资效率, 成为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很多学者关注这一领域, 并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 并具体分析BOT模式以求解决当前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项目融资,BOT模式,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蒋先玲.项目融资[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2]张极井.项目融资[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3]卢家仪.项目融资[M].大连: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4]马秀岩, 卢洪升.项目融资[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企业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篇5

学院:东方科技学院班级:食科一班

姓名: 曾浩学号:20124190510

3课程名称:食品企业管理

摘要: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的重视,本文从绩效管理的概述、当前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对企业绩效管理的综述,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绩效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关注重点。

关键词:绩效管理、企业管理、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竞争永远是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原动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大部分企业的成长,是源自于国内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的成长将主要依靠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所培育的独特竞争力。绩效管理作为一个必要的程序,运用在每一个组织中,如果设计的合理,绩效管理能使企业中的每个部门的活动和每个员工的努力都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就会成为企业战略落地的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和手段。绩效管理的有效性体现企业战略执行的能力,其重要性引起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关注。绩效管理是所有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综合,可以说,企业的管理就是企业对绩效的管理。尽管绩效管理有着它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在企业的实施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绩效管理的概述

1.1绩效管理的涵义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在职责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达成共识,并且在管理实践中创造机会,促进员工取得有效成果的过程。西方国家对绩效管理进行过很多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针对绩效管理的含义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最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这种观点是从对组织绩效进行管理角度来解释绩效管理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是英国学者罗杰和布莱德普(Rogers,1990;Bredrup,1995)。其核心在于决定组织战略及通过组织结构、技术事业系统和程序来加以实施,这种观点并不考虑个体因素即员工受到的技术、结构、作业系统等变革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员工绩效的系统,这种观点是从对员工个人绩效进行管理的角度来解释绩效管理的,其核心在于将绩效管理看作组织对一个人关于工作成绩以及其发展潜力的评估和奖惩[5]。

第三种观点认为绩效管理事综合管理组织和雇员绩效的系统,即组织和人员整合的绩效管理,在这一观点中所强调的重点也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更加强调组织绩效,绩效管理通过将每个员工或管理者的工作与整个工作单位的总旨连接在一起,来支持公司或者组织的整体事业目标;其二是更加强调员工绩效,绩效管理的中心目标是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其绩效,并通过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结合在一起来提高公司的绩效[6]。

因此,我们认为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侧重于信息沟通与绩效提高,强调事先沟通与承诺,它伴随着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1.2绩效管理对企业的作用

绩效管理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及全部企业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绩效管理奠定了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战略是对未来结果的一种期望,这种期望的实现要依靠组织的所以成员、按一定的职责和绩效要求、通过持续努力和发挥创造性来实现,因此绩效管理的系统成为企业战略控制系统落地的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和手段。其次,绩效管理能够增强企业计划管理的有效性。绩效管理能使企业中每个部门的活动和每个员工的努力都朝向企业目标,从而强化了企业中对业务的计划性,增强了计划管理的有效性。再次,绩效管理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有效工具。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组织通过对考评指标维度及权重的设计,可以引导和强化员工的行为,使之符合企业的价值导向,形成核心的价值观,这更有可能使得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二.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问题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人是企业的最大资产”。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建富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企业在管理中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手段和开发工具。绩效管理虽然处于人力资源的核心地位,但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因此,正确分析和认识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和寻求有效的绩效管理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虽然许多企业都在运用绩效管理,但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真正理解绩效管理的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陷入绩效管理的误区。张红梅(2004)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设想指出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仍然存在公司战略目标不明确、对考核的目的理解不够全面、对研发等部门考核缺乏科学性等问题, 使得目前考核结果的效用有限,考核容易流于形式。鉴此,提出了改进设想。吕华(2006)对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四点。

•把绩效考核当做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存在主观性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不当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缺乏统一性

朱建平(2007)专门针对绩效考核在企业中存在问题,提出了10类典型问题。1)绩效考核的非科学性。2)绩效考核基准模糊化。3)绩效考核角度单一化。4)对绩效考核体系理解的发散性。5)考核过程的形式化。6)考核结果无反馈。7)考核资源的浪费。8)考核者态度的极端化。9)业绩考核方法的选择不当。10)考核者心理、行为上的错误。王新安(2008)指出迄今为止,我国大部分企业不但在建立新的绩效管理制度方面总体上进展不大,而且前行的道路上仍将举步维艰。企业如不能尽快地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必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他对中国大部分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就如何解决中国企业绩效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具有现实意义的探讨。他还特别指出人力资源部门自身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多以传统人事科、劳资科改头换面组建而成,其职能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和错位。这种职能的错位使得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要求[29]。雷军(2009)在论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中第一次将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提出了当今企业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是:绩效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不一致[30]。蒋丽春(2010)认为很多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忽视了员工的重要性,绩效管理是一项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绩效管理方案制定并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到员工目前的思想状况与承受能力,积极展开培训教育工作,强化员工的正确行为,克服低效行为并不断改进,为日后绩效管理体系健康、持续、有效地运行奠定基础[31]。

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都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对策。

3.2实施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措施

针对如何解决绩效考核的问题朱建平(2007)提出了3点措施1)预防性措施。一般包括: 聘请人力资源专家共同设计科学、客观、准确、可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对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进行培训, 建立沟通机制;设计和实施完善的员工上访系统;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2)对策性措施。主要包括: 对绩效考核系统进行实验、典型流程与事件示范、全员参与绩效管理等。其中, 全体员工的主动参与意识是关键。3)控制性措施。完善的控制体系和手段能保证系统可持续的良性运作, 一般包括绩效考核监控系统、绩效考核审计等。郭宁(2009)在现在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中较全面的阐述了如今企业应如何有效的进行绩效管理,他指出1)要提高对企业绩效管理的认识。2)明确企业战略和目标。3)建立分层多模式综合绩效管理体系。4)构建企业绩效管理系统。5)建立以企业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综上所述,绩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非常重要,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够解决企业管理中难题,促使企业管理绩效的提升,糟糕的绩效管理反而会产生问题,降低组织绩效。只有通过不断研究与实践、探索与完善,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又具实践操作性的绩效管理体系,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论

从广义上来讲,任何管理活动都是提高组织绩效的实践,例如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甚至企业文化管理等,而利润不再是企业绩效管理的终极目标。以所有者角度从外部对企业整体绩效进行总体评价与控制无疑是必须的。作为一个社会活动单元,企业必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通过消费社会资源而产出相应的社会价值,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何妍.绩效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1.[2] 蔡剑、张宇、李东.企业绩效管理:概念、方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8-111

[3] 李秀芬.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05.[4] 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5 陆庆平.企业绩效评价新论[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6.[6] 杜胜利.企业绩效评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7] 杨锡怀,周鹏,孙先定,等.中国钢铁行业重点企业中战略集团与绩效关系的研究(1993-

1994 年)[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 75-78.[8] 池国华.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设计研究[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58-92.[9] 徐学军,邹明信,梁朝华.制造企业运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J ].工业工程, 2006,9(2): 53-

57.[10] DEM IRBAGM, TATOGLU E, TEKINKUSM.An a2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管理学范式的文献综述 篇6

关键词:管理学范式 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 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99-01

1 关于范式的概述

1.1 范式的起源与分类

范式一词起源于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中,认为范式不仅包括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的集合,还有具体性元素。范式一词的问世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乔治·瑞泽尔认为范式是存在于某一科学论域内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意向。在哲学领域中,当然还有史学、传播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的范式理解,我们会发现学者们对范式的理解都是源于的库恩的范式界定中,各自的内涵因研究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面对范式的内涵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1987)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Philippe Werner-Wildner(2012)认为范式具有生物角度上的不同发展阶段:诞生期、黄金时期以及衰落期,每个范式间是可循环再生,而这个循环就是对其发展的证明。

2 关于管理学范式

2.1 管理学范式的定义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前科学时期到常规科学时期的转变,一个学科一旦出现了统一的范式以后,就进入常规科学时期。在管理学理论研究中,意大利管理学家乔万尼·多西(1982)最先提出了“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Drucker,1999)认为管理学范式为学科领域的学者们及实务工作者下意识地持有,通过各种各样的表述被包含在学科中的东西。赵晓毅和刘家顺(2011)界定了管理学研究范式是管理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途径和过程,是管理研究遵循的思维方式。

2.2 管理学范式的分类

各个流派对管理学理论的不同见解形成各自的管理学范式,最早的要属布赖尔和摩根(Bllrren和Morgan,1979)的定义,将其分为职能主义范式、诠释型范式、激进的人道主义范式和激进的结构主义范式。Crockett(2005)从文化的视角将当今管理学研究中存在的竞争性范式概括为四种:主流的利己主义范式、康德主义范式、社会—— 经济范式及德性范式。张闯(2011)从研究方法视角提出了管理学领域中的社会网络范式。可见无论学者将管理学范式如何分类,都可以纳人布赖尔和摩根的范式分类中。

2.3 科学主义范式

现代管理学第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或理论形态起源于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管理学的各个流派,都要在对泰罗制的继承抑或批判之间做出选择或回应。胡国栋(2013)将科学主义范式的发展阶段作了总结,认为福特制与泰罗制完成了科学主义范式在管理中的奠基与定型;二战后,西蒙提出“有限理性”预设和数量模型、计算机的普及是科学主义范式在管理研究中的发展。但是,很多学者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了质疑,早前质量管理大师约瑟夫·朱兰就指出:沿用泰罗体系会使数百万充满智慧的人的才能得不到充分利用。针对科学主义范式维度的不足,人本主义范式对其进行了必要的修正。

2.4 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的人文主义范式可追溯到玛丽·福列特,也有人认为是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引起对人性的关注;人本主义强调一切思想和理论的诞生都应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能够揭示人的生命、等非理性存在的意义,反对将人认为为科学理性的存在。罗珉强调现代管理学和后现代管理学仅仅是对人本主义精神“述而不同”的解读。但人本主义范式也有自己的缺陷,它把管理学看成是完全由人建构的事业,从而忽视了技术。

3 管理学范式的发展

那种将管理学范式人为地划分为科学主义或人本主义是错误的,这会阻碍管理学的发展。著名的美国女管理学家玛丽·福列特指出:永远不能把人与机器截然分开,并预言管理领域中人际关系的研究与对生产技术的研究密不可分。

因此,郭英和袁冬华(2009)从泰罗的思想体系的再阐释以及人文研究方法向科学管理研究的渗透两个方面分析了泰罗主义与人本主义管理范式统一的方式。郭晓(2012)就曾指出,以管理实践为对象的管理学研究,应构建面向“中国问题”的研究范式。很多学者认为强调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文化基因, 文化主义范式就是当代条件下对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的进一步综合。

4 结语

从范式一词的问世,到管理学理论的丰富,国内外学者、管理学各种派系都为管理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奠定了管理学范式的确立。通过学者对管理学范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1)无论管理学范式如何分类,都离不开科学和人文的角度,这两大分支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的发展史,它们是管理学范式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2)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之间的缺陷和矛盾之处,并非不可调和,因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3)无论是从科学主义范式到非科学主义范式的转换,还是科学主义范式到人本主义范式的过度,亦或者是文化主义范式的兴起,其中都包含了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的成分。没有绝对单一的管理学范式,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彼此包含的,只是侧重点不同。(4)未来管理学范式的发展也必将是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的综合,而我们要做的只是调整二者在不同环境下的比例,研究因地制宜的管理学范式。

国内学者对管理学范式的研究给了我们很大警示:范式与一国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我国管理学的发展起步较晚,在范式的研究上也是以西方管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我国的管理学范式。因此,未来我国管理学范式的发展必然是,构建面向“中国问题”的管理学研究范式,在社会主义大环境下,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是我国管理学范式发展的核心要素。

参考文献

[1]罗眠.构建管理学学科体系的研究范式和经验法评析—— 兼与张远凤同志商榷[J].管理学前沿,2003(2):24-28.

[2]张闯.管理学研究中的社会网络范式:基于研究方法视角的12个管理学顶级期刊(2001一2010)文献研究[J].管理世界, 2011(7):154-162.

[3]胡国栋.科学与人文:现代性的主题分化与管理学的范式分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29(11):59-63.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篇7

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不仅要突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的能力, 还需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以此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采取什么样的手段, 特别是在单一制国家中, 这种治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从某些层面上来说,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所进行的改革都与之有关, 然而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中央与地方“一统就死, 一放就乱, 一乱就收”的困境。因此, 寻找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平衡点, 就变为是中国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此, 1994 年中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以期通过完善财政体制来提升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践证明, 财政上的改革确实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分税制后, 中央的财力大幅增加, 并形成了政府间财政资金“上划下拨并存”的现象。财政资金下拨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即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前者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而是其主要流向, 后者则主要流向中西部落后地区。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过程中, 通常又以专项支付为主, 即所谓资金转移的项目化。究其原因在于: 在缺乏宪政约束的体制下, 资金转移的项目化比一般化更为有效 ( 周飞舟, 2012) 。因此, “项目制”既成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 也是中国重要的国家治理体制 ( 渠敬东, 2012) , 并成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联系的重要桥梁。

1994 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 中央在发挥宏观调控有了自己的财政基础, 但地方政府在分灶吃饭模式下公共财政方面却入不敷出, 不仅承担着公共服务供给, 还承担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 因此, 为缓解地方政府财力紧张的问题, 扩大预算外收入也就成了地方政府的主要解决途径之一。中央政府以项目为载体的专项资金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平衡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关系。尽管如此, 2001年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使大部分农村集体财力更加薄弱, 乡镇可用资金减少, 只能保证日常人员的开支, 对于村镇公共服务支出等基本没有多余财政支持, 乡村地区条件艰苦, 行政成本高, 工作环境差, 工资补助不稳定, 干部思想不积极, 以致乡级组织对上级政府的专项资金的依赖程度逐渐变大, 项目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成为我国当前政府的一种新的治理体制的, 在一定意义上, 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项目制对应着财政收支分界的分税制。

二、项目制的概念与生成逻辑

( 一) 项目制的概念

学界对于项目制的研究立足点各有不同, 对项目制的看法也褒贬不一, 但就项目制的概念定义上却都大体相同, 认为项目制实际上是财政资金的专项化, 是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变化的一种特有现象。折晓叶、陈婴婴从社会学的角度认为项目制是一种激励动员下级政府的形式存在, 展现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政府间的一种博弈, 各级政府根据自身的条件, 向上级讨价还价争取自身发展的一种手段。渠敬东指出项目制作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体现出的并不仅是为了公共利益, 更多的是为跑项目、争项目而取得的地方官员的政绩工程。对于地方来说, 争取项目所得的资金、绩效、收益远远超过项目对于基础设施本身所带来的效益, 因为项目的运行可以不通过政府体系内的设有层层关卡的层级管理模式, 能快速的运用项目资金开展建设创造绩效, 打造亮点工程, 对于官员自身的发展也有利无害。而项目制自身的一整套的项目管理、申报、审批模式也起到了标准化和科学化的作用, 便于实现上级政府的垂直化的管理和控制。荀丽丽、包智明以生态项目为例, 认为国家的权力干预变得更加深入具体, 也将这种具体干预变得合法化, 将生态保护赋予干预地方社区的治理的权力经营地方的发展。关于项目制比较常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 而且主要集中于项目治理的实践效果分析, 而对于项目生成与运行的溯源几乎没有触及。

沙凯逊的观点是站在组织与市场失灵的角度, 认为是不完善的组织机制与市场缺陷导致治理的失败, 而项目制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这种不全面, 因为项目制是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的生成品, 就是为了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冲突而存在, 它的出现迎合了这种生成模式。折晓叶、陈婴婴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项目制是各层级政府的相互博弈的手段, 事实上是完成了项目制的任务, 但在过程中各级政府间的博弈也说明分级治理这种新的体制模式的出现。荀丽丽、包智明以生态保护为例说明了项目制其实质就是国家权力的深入细化的方式, 在总揽全局的过程中, 某些需要重点扶持的项目仍要单独立项, 以实现中央政府的意志。

( 二) 项目制的生成逻辑

1. 项目制是市场力量内生的结果

我国经历了皇权主义、全能主义, 到现在的后全能主义时期, 虽然权力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 但是中央集权的体制一直存在其中。随着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 建立了以官僚制为工具的单一权力结构, 这与我国的中央集权存在着诸多联系, 因此, 结合官僚制的中央集权的单位制应运而生。单位制确立了所有社会要素的依赖路径、国家的行政命令、组织的科层等级、交易的价格规制、资源的封闭控制、成员间的庇护关系及人们的额生活方式和伦理意识等都由单位制这一逻辑来决定。项目制如单位制一样, 不仅是一种组织形式, 也是一种机制, 是我国近十年来社会运行和政府治理的运作模式。

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巩固国家权威体系、平衡地区间差异, 中央或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在某些特定的事务及基础项目上进行竞争性的授权, 绕过科层制体系, 为权力的运作引入市场性的竞争,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官僚制的缺陷, 又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2. 项目制是政治力量衍生的结果

中国的政治结构特性可以用“上下分权”来概括, 即政治权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 行政权则由地方政府拥有。也可以说是, 中央拥有决策的优势, 但地方在执行上拥有话语权。中央的决策需要通过地方来执行, 因为中央没有自己的执行机构, 地方政府可以执行, 也可以选择性执行, 甚至异化或不执行。当然, 中央还是能够掌握调整地方关系的主导权。因此, 中央为了使地方能够忠实地执行中央的决策, 需要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来调动地方的行政积极性, 而项目制正属于调动地方行政积极性的制度性安排之一。

三、项目制的治理逻辑

( 一) 项目制的运作逻辑

前面已经说过项目制并不能独立存在, 而是依附在科层制体系当中的一套完整的政府管理机制。科层制体系划分为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基层组织, 中央政府包括国务院及各职能部委, 地方政府包括省级、地市级以及县级政府, 属于中间层,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层组织包括乡、镇、村, 面对最广大的乡村居民。项目的设立、申报、选择、审批等程序决定了项目制的自下而上的申请路径和自上而下的监督路径。

1. 项目设立。中央政府通过项目设立达到政策意图, 根据中央文件、方针、政策的下达, 拟出项目目标, 制定出相应的章程、资金及时间周期等规范性的规定。

2. 项目重组。也就是说项目申请一旦通过, 地方政府就会通过结合自身的政治意图来重新构建项目, 像中央政府那样根据目标来设立项目。

3. 项目实施。项目的实施是由基层组织来完成的, 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打包”导致由于基层组织的配套资源不足而选择性的“抓包”, 基层组织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来向上级地方政府申请某些项目。

( 二) 官僚制下的项目治理

由于项目制是依附于科层制的, 因此围绕项目的地方政府间的互动也就成项目制实际运行的主要特征了。而府际间的互动关系分为纵向协作与横向间的竞争关系。

1. 纵向协作。在科层制体系中, 纵向府际间的协作分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协作和地方政府与基层组织间的协作。而这两类协作都有相似的逻辑, 都涉及项目的上下级间的资金分配、项目管理权划分和项目管理的人事安排。项目具有资源再分配性, 上下级政府之间通过讨价还价的方式来获得资金的支持并且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在人事安排上, 由于项目组的人都是科层体系内部的人员, 而存在着各自的价值归属, 因此并非能做到加之中立。

2. 横向竞争。因项目带来的巨大资金支持彰显政绩的功能, 在争取项目时, 地方政府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如在项目申请前, 地方政府会对于项目的配套资金做准备, 借债或是集资, 并请相关专家来对项目申请做相应的可行性论证以便在申请时有据可依, 还要动员社会关系力量, 利用科层体系内的人际关系、乡土情结等社会资本出现在项目管理地安营扎寨, “跑部钱进”的权钱交易, 甚之采取对对手恶意诋毁等不正当手段。在项目申请后, 借助项目大搞形象工程, 凸显政绩, 为下一次的项目争取奠定基础, 并且利用这些政绩在晋升选举中获得竞争优势。

( 三) 项目制的分级治理体系

理论上, 中央部门虽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但拥有相应的财权来把握宏观的社会发展, 仍能强化对地方的控制而地方在获取中央发包的项目时能根据地方的发展情况和主观的政策目的来植入地方意图, 对中央实际上是一种反控制, 而在这种模式下形成了一种新的集权与分权的运行方式。就项目治理体制而言, 存在着自上而下的科层“发包”的控制逻辑和自下而上的“打包”、“抓包”的反控制逻辑。

四、项目制的制度绩效和生存困境

( 一) 项目制的制度绩效

1. 公共事业得到有效发展。国家财政如果不以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分配资源, 就无法通过规模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 各种公共事业也不能投入使用和全面覆盖。地方政府无法通过抓项目跑项目来得到专项资金来弥补财政空缺, 发展地方经济。

2. 平衡地区间贫富的差异。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快速发展, 国家的税收返还和一般性的转移支付致使地区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欠发达地区通过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获得中央的财政支持, 对基础设施投入财力, 完善公共事业的发展目标, 使欠发达地区逐步发展, 尽可能为贫困地区人民提供相同的公共服务质量。

3. 拉动经济发展。国家集中财力大规模的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 为社会提供了工作岗位, 尤其在我国人口众多的国家提供了相应的岗位, 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并且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刺激了消费, 拉动了国内的供需平衡。

( 二) 项目制的生存困境

科层制下的项目制问题, 首先, 项目制是依附于科层制体制内的, 在项目申请时各级政府试图从中争取项目, 势必就会存在寻租的可能, 孕育腐败的土壤, 并且受制于科层制的约束。第二, 由于科层制的层级结构对应着项目在设立、遴选、实施、评估等的层层政府的监督, 从方案策划、人员安排、资金配置都会受到层层关卡的打击, 可能会失去项目治理的灵活性。

五、讨论与展望

项目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阶段, 国家进行分权的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产生的。面对社会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尖锐以及为促进社会公平, 国家实行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项目制就是财政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的主要方式, 它突破了我国官僚制的框架, 在行政体制内引入竞争因素争取项目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促进了地区间的发展和国家的整体融合, 但在某些层面上也存在着缺陷, 而这些劣势都是体制的不完善不健全导致的, 因此在肯定项目制的治理机制的同时, 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项目制实行的环境因素。

项目制作为一种新的治理体制无可厚非, 在未来的治理中, 可以更多的关注项目制下的基层组织, 因为即使上级政府争取到了项目, 实施“抓包”的也还是基层政府去完成。着眼于基层政府的资质、配套能力、实施进度、政策的参与情况、对于项目的支持度等才是项目制成功的重点和难点。

摘要:项目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阶段, 国家进行分权的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产生的。国内学者从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分别都对项目制的内涵、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做过相应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些文章的整理综述, 从项目制的研究缘起、项目制的概念与生成逻辑、项目制的治理逻辑、项目制的制度绩效和生存困境等方面作出梳理, 以便了解项目制的整个发展现状和治理模式。

采购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篇8

(一)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 最早见于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的代表作《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 他在该书中首次将风险分析的思想引入企业经营研究中, 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从此之后, 国外学者对风险管理展开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1、国外风险管理基本发展。

20世纪二十年代初期, 美国企业开始充分利用保险这一风险转移机制来保护资本。1929~1933年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促进了风险的发展。20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产生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思。1931年美国设立企业经营者协会 (AMA) , 开展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和咨询活动。风险管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1950年加拉格尔的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

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 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风险管理问题。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出版的《企业的风险管理》及1964年威廉斯和汉斯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来研究风险管理, 使风险管理从经验走向了科学。1980年美国成立了风险分析协会, 这标志着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九十年代后, 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在欧洲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展得比较广泛和深入, 风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中。这些风险分析模型将风险识别与评价贯穿于企业整个生命期当中, 体现了动态风险分析的特点, 是风险分析观念上的一大飞跃。

2、风险的分类

(1) 损失不确定说。美国学者George E Rejda在《保险原理》中指出:风险是关于损失的不确定性。

(2) 损失可能说。美国学者海尼斯指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 它意味着损失的可能性。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 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负担。

(3) 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变动说。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 时期内可能产生的结果的变动。威廉姆斯和汉斯提出:风险是在给定条件下, 特定时间内所可能发生的可能结果的变动。变动越大, 风险也就越大。

(4) 风险主观说。米歇尔·科罗赫等人强调的是“损失”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风险是主观的、个人心理上的一种观念, 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认识。认为风险的定义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估计, 不能以客观的尺度予以衡量。

(二) 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段开龄教授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 努力推动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应用, 1985年6月发表了《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教育》的专题报告。1988年在上海财经大学系统讲授风险管理及保险学课程, 努力将这门课程引入中国的高等教育。之后, 便有更多的学者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 并有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1、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卢有杰、卢家仪对风险的定义是:风险就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 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

刘均通过对前人有关风险的概念和含义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 提出以下有关风险的特征:风险具有客观性, 风险具有个体上的偶然性和总体上的必然性, 风险具有损失性, 风险具有普遍性, 风险具有可变性。

2、风险管理体系。

许苹认为风险预警体系应包括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风险预警模型和预警界限。

张克友指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由预警信息系统、预测系统、预测指标体系、预测准则、预测对策系统构成。

廖颖林从管理工作流程的角度认为风险体系由风险信息来源、风险信息指标体系、风险组织体系和风险预警法规体系四部分组成。

杨乃定教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认为风险体系结构应该由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系统方法及企业风险信息有机结合而成。

3、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是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的概率以及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的评价的研究, 它是在风险因素以及风险指标体系被确立以后又一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国内外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灰色理论、修正Z值风险模型、主成分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综合功效系数法等等, 这些方法也被大量地运用到了风险的评价当中。

黄崇福等、徐颖、沈国柱分别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进行了评评价。

鲁耀武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采购供应商的选择进行了评价。

王福秋通过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供应商风险因素进行评价。

肖美丹利用多层灰色理论对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风险进行了评估。

二、采购风险相关研究动态

(一) 国外采购风险研究现状。

早在1980年, Spekman和Hill基于当时产业与经济发展状况, 建议企业管理者应该采取一套有效的策略经营模式以应对采购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1982年, Valla指出, 企业在采购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风险, 采购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会因供应商和采购商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互动必定会影响到彼此长期的合作关系。

为了提升企业的采购管理能力并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风险, Leenders和Fraron提出了五项主要的采购策略:供应的保证、供应的维持、成本的减少、环境的变迁及竞争的优势。

Alberto Sardinha (2008) 基于2007年采购的挑战, 设计了用于长期柔性合同的粘结力的供应链环境下, 对为均衡风险的混合采购行为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

彼得·贝利提出了采购风险管理的宏观方法:明确采购目的、建立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建立保证金制度、建立采购监督管理制度。

(二) 国内采购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采购风险的识别。

张明霞将对风险的研究带入企业物资采购中, 并指出了企业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分为外因型风险和内因型风险。外因型风险包括意外风险、价格风险、采购质量风险、技术进步风险。内因型风险包括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存量风险、责任风险。

刘彬、万薇薇识别出采购风险主要分为采购内部风险 (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库存风险、责任风险) 和采购外部风险 (合同欺诈风险、价格风险、质量风险、技术进步风险、意外风险) 。

吴新宇认为采购风险可以分为采购提前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外汇汇率波动风险、采购合同风险。应做好供应商管理库存、与供应商战略合作、采购数量分配、利用Va R方法做好汇率变化的走势预测, 规范采购合同文本等措施来规避风险。

黄荣文认为采购风险可以分为国家性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合同欺诈风险、运输欺诈风险等, 需要利用相应的预测和评估国际贸易风险的方法来降低风险。

詹正华、刘诗宇指出非金融企业主要面临六类风险:环境风险、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危害性风险。

谢玉文研究了油田风险的识别, 指出了风险识别的重要性和原则, 以及风险识别的四种方法:风险清单分析法、风险源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财务报表分析法。

2、采购风险评估。

佘廉对企业采购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 从交货风险、市场风险、供应商资信风险、人员素质风险及财务风险五个角度入手建立了企业采购风险指标体系。

侯丽英在分析原料采购价格风险的基础上, 介绍了金融风险评价工具中的Va R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企业采购中价格波动风险的定量分析, 为科学地规避材料价格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万晓、闫琳提出了将风险值Va R方法引入采购风险测量过程, 利用Va R方法中的Risk Metrics模型对价格收益率序列方差进行拟合, 建立采购风险度量模型。

陈艳提出了用Va R模型对国际采购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并引入期货合约以降低国际采购风险, 为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决策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

蒋望东提出了使用CVa R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采购过程中的基于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行量化, 为有效控制采购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高建伟以采购风险评价的一般分析为基础, 将风险矩阵引入企业采购风险评估中, 对企业的采购过程进行风险评估, 为企业采购提供了一种结构性风险评估方法。

3、采购风险应对。

刘彬、万薇薇以电力建设企业为例, 识别出电力建设企业采购过程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并提出相应的采购风险防范措施和采购风险应对策略。

孙智亮提出了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防范的六项措施:强化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强化对物资需求和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对物资采购招标与签约的监督;对物资采购合同台账;合同汇总及信息反馈的管理;对物资采购合同执行中的监督管理;对物资采购绩效的审计考核。

雷辉提出了采购风险的三种管理方法:目标导向管理方法、行为导向管理方法、缓冲导向管理方法。

金涛对工程项目物资采购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及对策:加强计划管理、集中招标、加强供应渠道管理、完善合同审查制度。

季辉提出了防范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审计对策:建立与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加强对物资采购招标与签约监督;加强对物资采购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张丹认为物资采购长期以来未能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 然而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相关环节。物资采购中会面对一系列的风险, 企业有必要提升自身的采购水平, 做好保障工作, 降低采购风险。他通过对物资采购相关理念的概述, 综合探讨了做好物资采购风险管理的保障, 以及做好物资采购关键环节的风险管理措施。

王明玉、许道云分析了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风险产生的环境背景, 以及主要来源, 并探讨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的具体策略。

三、研究评述

审计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篇9

(一) 关于审计风险涵义的研究

K.stringer在1961年指出, “精确度和可靠度”与“注册会计师可能出具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之间存在着联系。这可能是有据可查的关于审计风险研究的开端。1973年, 美国会计协会 (AAA) 发表“基本审计概念公告”, 也使用“可靠度”一词, 并对“可靠度”进行解释:“某一认定或声明是真实或有效的可能性”。随后, 国外审计职业团体对审计风险的概念作了进一步探索, 并各自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审计准则 (1983) 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 (2004) 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此外, 还有一些学者也试图对审计风险作出定义, 如A·A阿伦斯等 (1994) 认为:“审计风险是在财务报表事实上有重大错误时, 审计师认为财务报表公允表达, 并因此提出无保留意见的风险”。

(二) 关于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 审计风险控制模型开始在审计实务中被陆续采用, D.H.罗伯兹 (1978) 提出了审计终极风险模型:终极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 (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 。在归纳、总结实务工作的基础上, 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 (AICPA) 于1981年发布第39号《审计准则公告》, 认为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和详细测试风险组成。时隔两年, AICPA在其发布的第47号审计准则中把审计风险模型重新表达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这个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将审计风险分解为三个独立的风险因子, 并以乘积的形式出现, 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 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 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 (陈毓圭2004) 。由于这个审计模型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该模型得到了极大的应用, 成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一个标志。随后, 有许多学者对此模型进行了研究, Lesile (1984) 认为固有风险是不存在内部控制的情况下, 会计报表或账户层次存在重要错报的风险。Dirsmith和Haskins (1991) 等也都持有相同观点。Fieldset.al (1989) 以及Brown和Solomon (1990) 认为控制风险是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结构进行评估后不能阻止和检查出存在的重要错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假定, 审计风险各因素相互独立, Peters (1990) 、Brown和Solomon (1990) 认为现实中不可能做到。Dusenbury等 (2000) 考察了审计风险模型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发现, 审计风险模型中各要素之间是有条件的相互依存。Eilifsen等 (2000) 则认为审计人员经常混合了对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的评估。

然而, 这个模型存在着固有的缺陷, 原因在于固有风险很难评估, 注册会计师在实际执业时, 往往简单的将固有风险评价为高水平, 而将审计资源投向控制测试 (如果必要) 和实质性测试。由于忽略对固有风险的评估, 注册会计师往往不注重从宏观层面上了解企业及其环境, 从而无法全面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为了规避审计风险,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以国际四大 (当时为五大) 为代表, 审计职业界试图开发出新的审计方法, 如毕马威提出了BMP审计模式;安永形成了全球审计方法;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开发出了以“经营审计”为名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开发出了以“普华永道审计方法”为名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开发出了以“AS/2”为名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为了适应新的审计方法, 2004年, 国际审计准则进行修订后提出了一个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新的审计模型解决了原有模型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风险的缺陷, 强调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风险评估时, 更加注重企业面临的整体风险。

(三) 关于诉讼风险以及法律环境的研究

Palmrose (1994) 分析了美国审计诉讼中法庭的判决依据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发现法庭倾向于降低审计准则与审计方法在诉讼判决中的作用。Watts等 (1994) 对1955年至1994年153个审计诉讼案例的研究表明, 审计师的独立性低以及被审计报表中较多的收益增长型应计项目与高审计诉讼风险之间显著相关。Latham等 (1998) 指出客户特征、特定的行业与审计诉讼显著相关。而公司破产与诉讼的正相关更可能在发生舞弊的公司中出现, 审计师出具的保留意见则降低了该种相关性。一般来说, “五大”审计师具有更低的审计诉讼风险。

(四) 关于审计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研究

在风险评估方面, Waller (1993) 实地考察了审计师对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评估情况。Kida等 (1993) 对环境风险因素对审计决策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Messier等 (2000) 考察了审计师对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评估情况。Low (2004) 研究了行业专长对审计风险评估与审计计划决策的影响。

在控制风险方面, Simunic等 (1990) 认为由一家事务所用组合审计方法审计某一行业的所有公司, 可能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最佳选择。Hogan等 (1999) 得出的结论是在1976年到1993年期间, 同一行业的大部分公司主要由三家或更少的审计公司进行审计, 审计公司这样更能对特定行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二、国内审计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一) 有关审计风险内涵的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学者就试图给审计风险一个定义, 基本上形成了三种观点。

1. 审计风险是审计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技术性风险。

这种观点最为狭义。陈正林 (2006) 详细地区分了审计风险与审计师风险, 认为前者是审计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技术性风险, 后者则是由于审计结论与事实的背离而导致审计师受损。

2. 审计风险是审计结论不恰当的可能性。

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其在2006年的准则中将审计风险描述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3. 审计风险是审计主体损失的可能性。

这种观点通常被称作广义的审计风险观, 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 如谢志华 (1990) 、吴联生 (1995) 、刘力云 (1999) 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组织损失的可能性。王广明 (2001) 对审计风险定义为:由于审计意见是否恰当的不确定导致的承担法律责任 (遭受损失) 的可能性。谢荣 (2003) 认为审计风险是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而可能导致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 有关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

2004年, 国际审计准则进行了修订, 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对新的审计准则陆续进行了介绍, 并分析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的优劣之处。如陈毓圭 (2004) 介绍了当时国际审计风险准则的最新进展, 并提出我国独立审计风险新准则的制定思路及其对注册会计师的影响。谢荣、吴建友 (2004) 指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 并介绍了国际审计准则和英美等国审计准则所作的大量相应修订。张龙平等 (2005) 重点论述新审计风险模型的重大实质性变化, 以及在实务中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该模型的问题。郭莉 (2006) 则介绍了我国现行审计风险准则修订的情况。

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对审计风险模型的分析, 指出其不足之处, 并试图对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修订。如张仁寿 (2003) 认为, 现行审计风险模型的三个风险因素之间不是相互独立关系, 并对模型进行了修改, 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吕博 (2005) 将随机扰动因素引入审计风险模型, 构建了一个新的审计风险模型, 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随机扰动项。陈志强 (2005) 提出一个改进的模型:审计风险=管理当局舞弊风险×检查风险+员工舞弊风险×检查风险+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三) 有关审计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研究

胡继荣和张麒 (2000) 对审计风险的评估进行综合性分析, 他们描述了一个审计风险评价的总体过程。张广才 (2004) 提出在审计风险评估机制中加入公司治理层面控制风险的因素, 构建一种基于公司治理的审计风险评估机制。顾晓安 (2006) 提出了首先通过业务循环来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筛选和初步风险评估, 再将业务循环的风险同报表认定层次相对应的两阶段风险评估法。张萍 (2010) 、王会金 (2011) 则试图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建立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来评估风险。

在审计风险的控制上, 姜玉泉 (2002) 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风险防范及对策。谢荣 (2003) 建议采取谨慎接受审计客户、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等措施来改进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余玉苗 (2004) 指出事务所应从充分调查客户的行业背景和状况、优化审计人员的结构、培育行业审计专才、积极利用专家意见四个方面来提高审计师行业专长与控制审计风险。秦荣生 (2005) 认为, 审计风险主要由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 并提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彻底解决信息不对称、从源头上降低审计风险、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加强审计计划工作等五项措施。

(四) 有关审计风险的实证研究

李爽、吴溪 (2004) 以客户的盈余管理程度来替代审计风险, 发现客户盈余管理迹象与审计定价负相关。宋衍蘅、殷德全 (2005) 也发现, 对于盈余管理动机强烈的公司, 继任注册会计师倾向于以公司的盈余管理幅度来衡量审计风险, 并为此要求了较高的回报。张继勋等 (2005) 则以公司对外担保额与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来衡量审计风险, 发现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与审计风险正相关。

廖义刚等 (2009) 对审计风险与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随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制度的日臻完善, 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为规避审计风险、维护自身声誉, 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审计客户。

也有学者对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翟华云等 (2011) 通过实证认为:高投资机会公司的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更高的审计风险;而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和被诉讼的风险, 有动机提高自身的审计质量, 遏制被审计单位的可操控性。宋衍蘅等 (2012) 通过考察监管风险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在法律环境相对薄弱的情况下, 加强监管是促使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有效机制的结论。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 可见我国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方式仍以规范为主, 且内容以对国外理论成果的介绍居多, 或者是完全照搬国外的理论、方法来研究国内相关的问题。此外, 我国对审计风险的界定还莫衷一是, 存在着所谓的狭义审计风险概念和广义审计风险概念。正因为如此, 才有很多学者对审计风险模型该包含哪些因素存在着争议。因此, 或许以后的研究可以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在研究范式上, 更多的采用实地研究、实验研究等方式。二是注重在中国特色的背景下, 结合社会环境进行研究。如我国审计职业界这几十年的发展、演变, 以及相关的特色。三是厘清审计风险的内涵, 并对与审计风险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研究, 如审计范围界定等。Z

参考文献

[1].白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一个职能论的视角[J].经济学家, 2012, (3) .

资金集中管理文献综述 篇10

国外企业集团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较长, 许多学者已经做了较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中国, 虽然对于企业集团管理的研究起步晚于国外, 但是在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主要侧重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等方面。

二、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回顾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 与研究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相关的理论主要有委托理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优序融资理论等。

(一)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当时的经济学家们不满于企业“黑箱”理论, 开始深入研究关于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 最终形成了“现代企业理论”, 其中一个重要理论就是委托代理理论。其现代意义的概念最早是由Ross.S (1973) 提出的:“如果当事双方, 其中代理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礼仪形式某些决策权, 则代理关系随之产生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出现很多企业集团。于是公司出现了两权分离, 产生了委托人与代理人,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往往会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 导致代理成本的增加。投资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必然会对子公司采取一些管理措施, 如资金集中管理, 来降低代理成本。

(二) 产权理论

现代产权理论的主要代表科斯说过:“如果没有建立土地产权, 任何人都可以占用一块土地, 那么显然将发生很大的混乱。产权建立以后…….混乱就消失了” (科斯, 1990, 第37页) 。德姆塞茨对产权也下了一个定义:“所谓产权, 就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 (1967, 第49页) 。另外, 交易成本是西方产权理论的核心, 它是指一个企业单位与另一个企业单位在产品转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或所付出的代价。

按照科斯和德姆塞茨的说话, 在集团企业中, 投资者拥有利用财产使自己受益或受损的权利, 是产权的所有人, 希望达到利润最大化, 同时交易成本最小。当企业某项资源的外部使用成本高于内部使用成本时, 投资者出于交易成本最小的考虑, 会倾向于使用内部资源。资金也是如此, 当自己的借贷成本过高时, 企业会选择使用内部资金。而资金的集中管理有利于资金的统筹规划, 降低资金的总体成本, 使得交易成本降低。

另外, 袁琳 (2005) 基于产权理论, 阐述了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存在的产权基础, 她认为资金集中的产权基础是一级法人治理结构, 并且认为我国现有的多级法人治理结构向一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演进, 是企业集团发展由初创期到成熟期的一种选择, 也为集团实施整体财权的控制—资金集中与结算奠定了制度和理论基础。

(三) 优序融资理论

根据Myers (1984) 、Myers和Majluf (1984) 的分析, 由于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公司存在这样一个融资顺序:留存收益、债务溶质、权益融资, 这就是优序融资理论。Myers和Myjluf对美国1965-1982年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企业内部积累资金占资金总额的61%, 发行债券占23%, 发行股票占27%。Shyam-Sunder和Myers (1999) , Fama和French (2002) 及Frank和Goyal (2003) 通过研究公司面临财务困境时的融资行为, 论证了优序理论对公司融资顺序的预测, 认为优序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

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便在集团中形成了一个资金的内部市场, 以便为企业集团实现资金最优化使用提供方便。在内部资本市场, 拥有高现金流但投资机会不足的成员企业为拥有低现金流但投资机会较好的成员企业融资, 以减少整个企业的外部融资量, 减少财务费用。

三、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

袁琳 (2005) 通过对中外集团公司大量实践的研究, 认为资金集中控制能够实现四大目标:出资者监控到位, 及时了解资金的流向、安全和效益;集团整体资源有效配置;解决多头开户及资金的余裕与短缺共存、实现专家理财;风险的集中定义与控制;实现风险预警、风险的分散与对冲;信息集成, 为集团战略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

王之君、杨文静 (2006) 认为资金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资金运作和资金监控, 实现集中资金, 降低费用, 加强监控和提高效率的管理目标。既实现资金账户的“零”余额;资金结算的“零”在途;资金管理的“零”风险;资金控制的“零”距离。

谢建宏 (2009) 梳理了集团资金管理应该具有的功能即目标, 认为集团资金管理应该能强化集团财务决策力与控制力, 实现战略牵引体制;应该能强化资金统筹管理力度, 优化资源配置;应该能锁定集团整体财务风险水平;应该有利于改善集团信息集成状况, 提升集团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张莉 (2006) 指出, 企业集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积聚闲散资金, 互补余缺;2.有利于加快资金内部周转;3.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资信等级, 加强筹资能力;4.有利于实施资金集中控制, 防范风险。

王之君等 (2006) 认为资金集中管理成为必然有主、客观的原因。客观因素是集团公司的出现, 这使得企业集团必须解决“外部交易内部化”和“内部交易市场化”的问题;主观因素是现金的属性, 现金具有流动性强、收益低的特点, 使得闲置的现金不仅不能带来效益, 而且会增加机会成本, 造成损失。由此, 大企业纷纷采用资金集中管理的管理模式, 以实现巨额资本全球流动, 以解决上述问题。

张斌 (2009) 认为, 随着我国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 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以产权为纽带组建而成的大型企业集团。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在资金管理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下属单位多头开户, 集团无法实施有效的监控;资金账外循环, 流向不清;内部资金闲置与短缺无法调节, 资金成本和融资费用较高等。因此他认为探索新的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已迫在眉睫。

Henk von Eije and Wim Westerman (2002) 认为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带来各种优势:集中资金可以带来规模经济, 增强谈判能力;降低现金流和风险;使公司内部的现金流量更容易被跟踪和控制;可以减少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总量和在转移现金过程中银行的服务量, 使得成本降低;可以获取内部融资的好处。

五、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

随着对资金集中管理理念的越来越认同, 企业在实践中探索了多种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根据企业集团集权和分权的程度及行业的资金运行规律,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有四种:内部银行模式、财务公司模式、结算中心模式和现金池模式。

(一) 内部银行模式

内部银行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八十年代初创造的一种资金管理制度, 其基本模式是企业资金集中统一管理, 统一对外筹资、纳税, 统一采购重要原材料, 统一固定资产投资及管理;内部单位有偿使用流动资金, 在内部银行存款贷款, 并通过内部银行对内对外办理结算。

杨臻黛、张朝宓 (1997) 通过对南京地区八个企业集团的内部银行运行情况的调查, 对内部银行管理制度产生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认为内部银行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目前外部资金市场的现状, 调整内部结算制度, 从而建立与外部市场相一致的内部结算环境。

(二) 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是金融业与工商企业相互结合的产物, 在我国, 最早产生于1984年, 它是为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 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的隶属于大型集团的非银行机构。

杜胜利 (2005) 在系统地研究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金融化背景下财务公司的发展趋势和中国海尔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 认为集约化金融服务、集团化金融管理、集成化金融支持三位一体;司库型资金管理、信用型信贷服务、投行型财务故为三足鼎立;专业化金融产品、个性化综合服务、供应链金融延伸三大进程, 将是中国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金融功能与内部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和财务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必由之路。

(三) 结算中心

资金结算中心是由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内部设立的, 是由集团公司引入银行机制对集团控股成员实行统一结算、集中融资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袁琳 (2003) 在对中国石化集团财务公司的结算中心调研的基础上对其经验和做法进行提炼和总结, 认为资金的结算和集中, 事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组织、流程以及与外部环境的配套和建设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袁琳 (2005) 认为要有效利用集中结算带来的资源有效配置、风险锁定、出资者监控到位和集团信息集成的各种优势, 将结算中心的风险牢牢地掌握在集团手中, 使结算中心成为实现集团总体战略目标的有效平台。当然, 集团是否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并能履行一级法人治理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保障控制制度是关键, 否则其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

(四) 现金池

现金池也称现金总库, 最早是由跨国公司的财务公司与国际银行联手开发的资金管理模式。汇丰银行在2006年亚太区现金管理指南中对现金池的定义是:现金池也称利息合计, 将多个账户余额进行抵消并计算净余额的利息。这是将多个账户余额通过转账机制, 使资金在账户间进行实质性转移和集中安排。

冉洪瑞 (2010) 通过对某跨国集团的案例分析, 认为高效的现金池管理应该要明确企业资金管理者的职责;完善现金池管理的内部制度体系;端正对现金池产品的认识, 避免盲目依赖;选择合适的银行服务。

六、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袁琳 (2003) 认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问题主要有:集团的“手伸多长”的问题;如何确定各省市的财务分支机构的存款以及各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的备付金额度的问题;如何适应金融电子化和网上银行的环境, 实现从手工、单机到内外部网络实行集中结算的问题等。

张瑞君等 (2006) 通过实证研究, 认为影响资金集中管理成功的内部和外部加智力因素 (按照从大到小) 依次为:制度推行力度、组织结构设计、人员素质、资金集中程度、软件平台管理以及银行关系管理。这一实证结果可以很好地服务于实践, 也就是说, 为了更好地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可以采取加大制度的推行力度, 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提升员工的素质等等措施。

谢建宏 (2009) 认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难点有:资金集中的范围与程度、与子公司业务运营灵活性的矛盾、与成员企业积极性问题、与银行关系的处理问题、与风险集中的权衡问题等。另外, 他认为完善资金集中管理的举措有:完善公司授权体系, 落实集团治理与管理责任;有效平衡资金余缺, 优化集团资本结构;完善预算体系, 严格过程管理;建立资金集中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 落实风险责任。

参考文献

[1]段毅才.西方产权理论结构分析.经济研究, 1992 (08) .

[2]谢建宏.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探讨.会计研究, 2009 (011) .

上一篇:立体库房管理下一篇:美育中培养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