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的就业

2024-06-25

毕业生的就业(精选十篇)

毕业生的就业 篇1

1. 从宏观因素来看。

(1) 1999年中国大学开始了扩招后, 师资问题日益突出, 学生的就业压力日趋沉重, 就业渠道不畅。就业方向向低层次发展。社会对人才却呈现高层次的需求。随之而来的是用工荒和人才闲置, 许多岗位想招人却招不到合适的人选, 许多大学毕业生想找合适的工作却找不到, 二者的不平衡日益凸显,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在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渐显露, 越来越多的本科在校生通过考研来规避就业压力, 一时间高学历教育受到普遍追捧。与此同时, 由于就业岗位有限, 许多优秀的毕业生都先就业后择业, 致使原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情由本科生来做, 本科生可以做的事情由研究生来做。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 人力资源被无谓浪费, “过渡”教育现象显现。 (2)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束缚着学校的发展。中国的很多大学是岗前培训机构, 为工厂培训上班工人。诸多大学的专业设置很茫然, 什么专业吃香, 就开办什么专业, 虽与市场接轨, 但很容易与市场脱节, 造成人才培养的缺失。大学授课教师整天为评职称和津贴赚外快等忙碌着的例子举不胜举, 大学教师很多是兼职, 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莘莘学子的学习之路荆棘满布。 (3) 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明显, 给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各种“拼”、各种“坑”层出不穷。 (4) 国家虽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政策扶持, 但高校由于诸多因素的作用, 许多有志创业的大学生也因此而与创业失之交臂, 许多都是形同虚设, 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2. 从微观因素来看。

(1) 大学生在大学求学期间陷入了一种两难局面, 是踏踏实实地上课, 还是将大学的学习时间往社会实践方向倾斜。由于大学课程设置、培养计划与市场脱轨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2) 许多大学生热衷于考公务员, 报录比高的甚至达到几千比一, 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公务员工作比较稳定, 福利待遇好, 收入逐年升高, 医疗、养老都有保障, 没有失业压力, 这是绝大部分热衷考公务员的大学生考虑的关键因素。 (3) 现代的大学生理想中的职业与现实相距甚远, 许多人宁愿啃老也不愿从事那些基层工作。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给给人民带来了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 现今的大学生从小过着优越的生活, 对其精神、意志方面的锤炼极少或缺乏, 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没有养成独立自强的性格, 对家庭、父母的依赖性极大, 即使接受了高等教育, 但性格方面的自立自强的锻炼仍处于极低的水平, 这是大学生成为啃老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原因分析

当大学生满怀希望地走出大学校门, 期望着文凭成为敲门砖时, 才突然发现要面对的竞争是如此激烈。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一般有以下原因: (1) 就业实习:指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对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实践训练的就业扶持措施, 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就业见习的组织单位。 (2) 职业培训: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要求就业和在职劳动者以培养和提高素质及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 (3) 升学出国: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需要到国外完成相应的学习。 (4) 应征入伍:对有志于到部队去建功立业的大学生国家给予了相应的优惠。 (5) 其他:由于在规定的学年内没有完成必要的内容学习, 或由于其他的原因导致不能正常毕业的等因素。

三、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对策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关系到广大学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工作。

1.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积极做好宏观调控。

政府应积极做好宏观调控, 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政策对市场进行调控。在宏观经济上, 政府需承担劳动力供求比例的调控责任, 应当通过控制高校的招生计划数来发挥作用, 合理协调重点大学、一般本科以及专科学校的层次比例, 以改善高等学校的供求结构失衡的状况, 协调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之间的关系。 (1) 政府应做好服务的责任。政府要为高校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方便。具体包括:一是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二是扫除就业的体制性障碍;三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为大学生提供如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训练、失业保险、失业救济、求职登记、失业登记等服务内容。 (2) 政府履行好监督的责任。最有效的、最有权力的监督主体是政府, 政府需要对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履行监督责任。 (3) 政府还应该履行保障责任。社会保障是政府的职能之一, 是必须提供的公共物品。政府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推手, 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不等于政府包办大学生就业, 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主要靠建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宏观环境来实现。

2. 从学校层面来说:打造优质高效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要求学校培养产销对路的“制成品”。随着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高校的发展应与市场相连接, 形成良性的协同发展机制, 设置的专业和招生的人数都要接受就业市场的约束和检验。 (2) 转变求职观念, 树立市场理念。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要协调好国家、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四者之间的关系, 实现招生制度、教育体制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3) 切实加强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为其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据相关资料表明: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信息不畅通, 即使高校就业服务指导老师做了很多工作, 但有效性不够, 很多毕业生觉得并无多大实质性作用。

3. 从离校时还未就业的毕业生方面来说: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是促进就业的关键。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观念普遍存在误区, 幻想毕业就有一份好的工作一味地去追求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国企及大型企业。把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首要标准。频繁跳槽现象严重, 缺乏耐心和踏实感。 (1) 提高心理素质。不管竞争多激烈, 总有人能应聘成功, 只要敢于竞聘, 就有可能获得岗位。同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从每次失败的面试中都可以有所收获, 要调整心态, 多吸取教训, 把挫折看成是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为找到更好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 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不要一味寻找“铁饭碗”, 多寻找就业机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寻找机会适时创业”的思想,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3) 积极到基层建功立业。许多大学生一心想通过大学改变命运, 离开农村, 拥挤在大城市, 给社会和自己都带来很大压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个人发展平台, 需要高校毕业生甘于、敢于到广阔的农村、基层去实现自我价值。 (4) 正确面对短期待业。当前就业形式严峻, 造成了部分高校毕业生短期内无法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短期待业的现象不可避免, 高校毕业生要正确对待, 调整心态, 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调整, 解决困境。

四、结束语

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就业信息与服务链接不是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够完成的, 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规范就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增强就业服务功能的多样性, 必定能切实改善毕业生就业现状, 起到良好效果。本文的研究还需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摘要: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 比2012年增加19万人,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继续复杂严峻。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中国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就业的同时也加剧了就业的压力, 许多毕业生在毕业时找不到合适的岗位, 造成“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故构建大学生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信息和服务连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出现的原因、现状分析, 提出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信息和服务衔接解决方案, 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信息和服务衔接,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蒋志明.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2.

[2]刘远柱.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定位、缺失及对策[J].理论与实践, 2011, (4) .

[3]刘瑞娟.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J].辽宁师专学报, 2011, (1) .

[4]蒋静希.大学生求职——路漫漫其修远兮[J].特别关注, 2010, (5) .

毕业生的就业 篇2

答:在我市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按照以下工作程序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

(1)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武汉毕业生就业网上注册。

(2)用人单位凭签约毕业生提供的身份证号和上报密码在网上上报签约(选调生、“三支一扶”、“村官”毕业生由区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上报签约),行政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人事部门在网上核准。

(3)签约经市毕办核准后,毕业生(或用人单位)持相关材料和证件到市毕办设在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武汉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国武汉人才市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市场中的任何一个服务窗口核对,并办理报到入户手续。

2.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应带哪些材料和证件?

答: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应带以下材料和证件:

(1)《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2)省级毕业生就业部门签发的《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没有省级报到证的毕业生,可领取《武汉市毕业生接收函》,回学校和到省毕办办理相关手续;

(3)毕业证、户口证明(如户口迁移证明、户口本等证件);

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篇3

首先,在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前,必须了解当今毕业生就业现状,通过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开展面向北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从事职业情况的调查,可得出很多有效数据,进一步帮助职业指导的工作者提高认识,进行有效指导。

2015年6月至9月,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开展面向北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从事职业情况的调查,问卷发放共51160份,收集有效问卷21353份。

学历层次分布方面,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比例分别为21.05%、48.82%、25.26%和4.87%;性别比例约为1:1;从专业类别的角度划分,基于目前北京高校各专业学生数量总体比例进行分层抽样,分别得到12个专业类别的学生样本比例,哲学0.24%、历史学0.34%、农学1.79%、艺术学2.55%、教育学4.12%、医学4.43%、法学6.09%、理学7.09%、经济学10.56%、文学10.74%、管理学18.04%、工学34.01%。

从不同专业的入职地区分析看,在北京就职比例最高的专业是艺术学、经济学、医学、均在75%以上;其次是教育学、管理学、文学,均在70%以上,然后是工学、农学、哲学、历史学;最低的是法学、理学,均不足55%。

从单位性质来看,毕业生就业流向比较集中,去往其他企业(民营/私营)最多,为31.25%;其次是国有企业,占比27.42%;然后是其他事业单位、机关,均为6%~17%左右。

从性别层次来看,男性去往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民营/私营)的比例最大,二者之和占比超过60%;女性则以去往其他企业(民营/私营)比例最大,为33.77%,其次为国有企业,占比22.46%。女性毕业生去往教育业、金融业、文体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相对较多,男性毕业生去往信息软件业、建筑业、制造业、科学技术业、生产供应业相对较多。

从学历层次来看,随学历的升高,去往高等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的比例增加,同时去往其他企业(民营/私营)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另外,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去往机关和国有企业的比例相对较高。

从院校类型层次来看,211院校去往国有企业的比例最大,专科院校去往其他企业(民营/私营)的比例最大,而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去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比例比较平均。

从所属行业来看,毕业生就业流向相对分散,但仍有集中趋势。其中,信息软件业、金融业、教育业相对较高,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上。

从职业流向来看,毕业生就业流向所占比例排名前十的职业分别是:教师、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银行从业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会计、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

全面了解高校毕业生职业流向等信息,既是毕业生理性就业的需要,也是就业指导工作科学规范化的有效支撑,对合理有效地配置人才有积极的作用和参考价值,是大学生准确定位职业、理性选择职业、科学谋划职业有效的参考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当前“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渐渐适应社会的需要,可以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坚持以人为本,探寻人才培养与成功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个人成长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发展观念;坚持能力为重,提升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调查形成的就业障碍职业发展跟踪数据库信息,对国家未来人才战略的调整与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既有自身的内部因素,也有自身外部的社会环境等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提供的福利待遇、条件要求、环境等等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是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要原因。毕业生对环境和条件的不满意是导致不期望工作的一项原因;接近一半的用人单位招聘时,要求招聘的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招聘条件的限制,导致求职者未能顺利就业。近三成的毕业生对于用人单位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不满,导致无法顺利就业。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各项专业及能力要求,是为了帮助毕业生找到努力的发展方向,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毕业生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知识底蕴

应届毕业生没有过多的工作经验,在这方面是相对缺乏和比较弱势的,想要尽快找到合适满意的工作,在学校期间,专业知识的扎实牢记、学习能力是不能缺少的。

2.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积累工作经验,逐渐提高竞争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大学生往往把重点和心思都放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忽视了实际锻炼能力的过程,而实践又是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非常看重的一项能力,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一点,可以大大节省用人单位对于新员工的培训和磨合时间。应届毕业生由于缺少职业能力、工作经验,而大大降低了自身的从业竞争力,导致自身在就业的市场中很难立足,没有任何优势和竞争力。面对现在的用人单位很看重工作经验,建议同学们在校学习期间,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3.身心全面发展,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

要身心全面发展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升技能。同时,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加有益的学校和社会活动,使自身全面发展,成为品行好、乐观向上的人才。

二、自身方面

很多毕业生在沟通、组织、协调、人际交往、处理问题等方面有些欠缺,或者说在竞争力方面有很大的不足。一些毕业生因为从未参加过面试,不懂得面试技巧,还有一些毕业生对自身的就业定位不准确,眼高手低。毕业生应积极准备,提升“就业竞争力”。企业很看重应聘者的各项综合能力,例如: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执行能力等。

三、学校人才培养方面

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环节看,部分学校学科和专业的设定不合理,没有根据就业及市场需求和环境设置专业、开设课程,缺乏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导致一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甚至不符合招聘单位的用人需求。华北电力大学昌平校区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有很突出的成效,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校内网站APP和关于就业指导的自编指导手册:《大学生创业政策文件汇编》《大学生创业流程及常见问题》《华电大学生创业案例》等,如果学校可以做到这样全面的就业指导,与社会就业形势紧密对接,会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

身为职业指导师,要通过分类指导、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等多方式开展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认真做好未就业毕业生信息登记,掌握毕业生的最新情况,实现未就业毕业生的联系方式、求职意向、招聘信息等数据的及时更新,充分满足未就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动态互助交流。并且针对有需要的毕业生进行一对一专业指导。按照求职者的自身条件,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实现人职匹配,帮助求职者找到适合他的职业和发展方向。通过科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将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兴趣、特长、专业、性格和各种社会能力等各个方面加以整合,分析所处环境和拥有的资源优势,确定个人职业目标,并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毕业生的就业 篇4

记者:孙主任, 您好, 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念?

孙祥林:可以这样讲, 观念也是生产力。陈旧的观念就像一部落伍的机器一样, 只会拖你的后腿;观念新, 则步子快, 更容易成功。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 大学生实行统招统分的招生与就业政策, 国家编制就业计划, 各个学校报送就业方案, 一个萝卜一个坑, 大学生无需为就业操心, 惟有服从分配而已。然而,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由最初的“供需见面, 双向选择”逐渐过渡到目前的“市场调节就业, 学生自主择业”阶段。多元经济决定了多元的就业形式, 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了大学生就业自由、独立、竞争的就业准则, 同时也决定了大学生就业的价值法则。

记者:您能具体谈一下吗?

孙祥林:好的。首先, 要树立市场经济的自主择业观。市场经济意味着自由交换, 意味着个人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个人作为就业主体,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价值观等选择用人单位, 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我国, 除了国家特种行业招生、定向招生的以外, 毕业生就业基本打破了时间、地域、行业的界限。毕业生有选择是否就业 (考研或出国留学) 、就什么业、到什么地方就业的权利。毕业生也可以选择聘用就业、短期就业、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 以磨练自己、锻造自己, 为将来到更理想的单位就业, 或自主创业积累经验, 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 市场经济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竞争, 通过市场和竞争机制推动生产、流通和有效地促使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业竞争成为大学生求职路上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需要通过市场来配置。一场场招聘会、一次次笔试、面试, 无不要鼓起勇气, 迎接挑战。来自全国各地各类院校的千千万万大学毕业生, 与其他农村、城镇青年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一道, 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 接受市场的检阅。因此, 每个毕业生都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 深化对竞争机制的认识, 做好参与竞争的思想准备, 依靠自身的实力, 对自己准确定位, 大胆推销自己, 增强竞争的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观念。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 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实力就是竞争力, 实力就是就业力。

第三, 市场经济是多元经济, 因此就业形式也要多元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就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就业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传统的就业观认为, 只有在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就业才算找到了工作, 在私有民营企业工作, 只算临时打工。对此, 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有、集体、私有企业只是所有制形式的不同,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无论在什么样的企业工作, 都能施展个人的才能。因此, 我们鼓励大学生到外企、合资、私有、民营、股份制等不同所有制单位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需要毕业生适应新形势, 及时调整“单一就业形式”的观念。

高等教育大众化呼唤大学生平民就业观念

记者:您认为大学生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

孙祥林:我国高等教育迈进大众化发展阶段以后, 大学不再是少数“天之骄子”的殿堂。高等教育大众化, 同时也意味着大学生就业的大众化。目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困难, 其原因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滞后不无关系。一方面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 大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而另一方面, 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还停留在传统大学生“精英”层面上。也难怪, 大学生就业中出现了“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同时并存的现象。因此, 毕业生对自身的合理定位、自觉完成从精英到平民的观念转变, 是新形势下保证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关键所在。

记者:您所讲的平民就业观念主要是指什么?

孙祥林:所谓的平民就业观, 就是说大学生应该以一个普普通通现实的社会求职者的身份去对待就业问题。在求职择业过程中, 大学生要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 抛开浪漫, 抛开幻想, 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社会现实, 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问题。

第一, 树立“低”姿态, “高”目标的就业观。作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 大学生不要只想自己要什么样的工作和待遇, 不能把学校、家庭、亲友及同学所给予的关心、呵护、尊重当成是社会的最终认可。在国外, 那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普及化的发达国家, 大学生开出租车、做保姆、当售货员是很正常的事情, 甚至是博士生、硕士生刷盘子、送牛奶、做清洁工也是很普遍的现象。高等教育大众化后, 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缺资源, “普通员工”是大学毕业生这一重要人力资源发展的必然过程。但是, 大学生要有远大的目标。惟其如此, 开出租车才会开出一个出租车公司来;送牛奶才会送出一个奶牛场来;做清洁工才会做出一个保洁公司来。

第二, 树立一种“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的就业观。目前, 一方面, 在我国沿海、城市传统产业的人才需求已趋饱和,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壮大,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了这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但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人才基本上是高学历、高职称、高资历的成熟型人才。另一方面, 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 西部、基层有充足的就业需求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是个传统产业的大国,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 传统产业已经开始向内陆向中西部向乡镇转移, 就业的强劲需求也由东向西、由大城市向乡镇农村演进, 所需人才缺口很大。因此, 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 到中西部、基层就业,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空间,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是理性的、现实的选择。

第三, 树立“蓝领”就业观。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 所谓“蓝领”, 即基层、生产、服务一线人员。“蓝领”意味着吃苦, 意味着薪酬待遇很低, 人生价值不高, 社会地位低下, 意味着永远称不上人才。老百姓认为, 要摆脱当蓝领, 即“劳力者”的命运, 自古华山一条路, 就是上学读书。所谓“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因此, 大学毕业了还要当蓝领, 是许多学生、家长传统意识里不能接受的。也因此, 大学生就业中的供需矛盾突出, 学机械的不愿意下车间, 学建筑的不愿意下工地, 学管理的不愿意跑市场。

当代大学生最缺的是实践能力, 只有到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摔打一番, 才能去掉学生气, 胜任高层次的工作。许多单位招聘时, 都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下基层。事实上, 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摇篮, 无数人才都是从基层干起脱颖而出的。无论做什么管理工作, 都必须精通相关的流程、工序或者环节, 只有这样, 管理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因此, 大学毕业生不能目光短浅, 只看眼前, 应当志存高远, 放长眼光。只有从基层做起, 从生产一线开始积累经验, 积蓄力量, 以后才能做成大事业。

第四, 树立“不才”的通才就业观。大学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所谓的专业只是一个宏观的发展方向。据调查, 大学毕业十年后仍然从事大学所学专业的毕业生不到50%, 大量的事例也说明, 大学生跨专业成材的例子比比皆是, 不胜枚举。而好多大学生就是故步自封, 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十分狭窄的领域, 就业一定要“专业对口”, 否则, 担心“学非所用”。实践证明, 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 注重的是应聘者个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至于专业是否完全对口, 并不过分计较。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难以完全吻合, 求职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将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 应看中行业的发展前景, 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 勇于进入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职业, 树立“通用人才”的就业观。因此, 大学生既不可一业不专, 又不可只专一业, 不必抱着自己的专业不放, 完全可以尝试与专业相关的, 甚至专业以外的职业。

第五, 树立“骑驴找马”的动态就业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将会日益频繁。因此, 一个人想在一个单位长久蹲下去, 一直到退休是很不现实的。还没找到工作就谈“跳槽”, 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因为家长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有的凭兴趣, 有的受环境影响, 更有的是无可奈何, 至于这一专业是否适合自己, 市场是否需求, 只有在实践中检验。因此, 只能把毕业后的前两年视作学校学习的继续, 在社会这个大学校经受磨炼, 积累起一定的工作经验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选择满意的职业。随着各种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将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和必然趋势。社会将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 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骑在驴背上找马”的“先就业, 后择业, 先生存, 后发展”的动态就业观念。

第六, 树立“服务生”的就业观念。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上,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将成为社会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吃、穿、住、用、行等日常生活方面日益商品化、社会化, 这些都将促使服务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也为该行业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 服务业应该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后的另一个就业新天地。任何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工作已很难做出严格的区分, 即使当服务员、营业员也得懂外语、知法律、晓礼仪。因此, 大学生必须克服鄙视体力劳动的思想, 甘于从最苦最累的基层工作做起。当前, 我国的服务行业正处在发展与完善的转型过程中, 大学毕业生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服务行业里大显身手并取得成功。

信息时代呼唤“造椅子”的创业意识

记者:您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

孙祥林:如果说就业是“找椅子”, 那么, 创业则是“造椅子”。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一种素质。创业不是个人行为, 而是合作和表率。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 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的微型企业, 即毕业生不做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 而是为自己、为社会上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 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业主体。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这就是“造椅子”, 不仅给自己造, 也带来就业的倍增放大效应, 等于给合伙人 (或同伴) 造。一般而言, 小型企业至少能够吸纳3—5个人就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客观上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对拓宽就业渠道,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不仅可以为社会带来财富和价值,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还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 完善和发展自我。这一就业模式, 将对人才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带来无尽的好处。

记者: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孙祥林:首先, 政府要完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扶持,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加强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 积极培育创业主体, 推动创业型社会建设, 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其次,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高创业技能。最后, 全社会要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 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 鼓励开展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

从目前来看, 由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 已经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相信随着对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 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必定会逐渐树立, 高校毕业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 而且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这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和真正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 篇5

大学生就业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地,从最高政府到各个学校都受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对大学生就业也是高度关注。

一、08年和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就业工作的周期是学校的学年周期,不是自然,教育部每年在9月1日要统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08年情况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比07年增加了64万,不包括成人高校自学考试,也不包括网络教育,这些学生是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学校,研究生是参加全国统考进入学校的。就业率是稳中有升,保持70%左右;08年的主要工作成效是:情况特殊,冰灾地震等,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突破;信息服务再上新台阶;对地震灾区和特殊困难群体实施了就业援助,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奥运前期确保了08年毕业生安全离校

1.毕业生规模连年扩大,就业人数稳步增加,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04年的毕业生规模是280万,08年是559万,09年是662万,随着毕业生就业规模的增加,就业人数在逐步增加,但是就业率基本稳定。

2.毕业生就业流向多元化

传统意义上的党政机关等的比例在下降,到08年占到1.1%。另外与此相对应的到中小民营企业在明显上升,必须拓宽大学毕业生到中小民营企业的就业渠道。

3.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在上升,已连续5年实现就业率和就业人数双增长,近几年教育部提出的高职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改革的方向初见成效。

4.毕业生就业的观念发生很大转变

从04年到08年,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人数在迅速增加,传统的就业不存在大学生灵活就业,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对全社会的劳动者来说,灵活就业是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大学生作为普通劳动者的一员,灵活就业也应成为一种就业方式,这种方式虽不应成为主流,但却是一种就业方式,如自由职业者,搞艺术的,搞设计的,当家教,当翻译,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养活自己,有的人说在飘,但也是一种就业形式,北科大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投资意向调查组07对10个省市54所高校5000多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这个调查对毕业生没有找到理想工作作的选择,最多的46%选择从基层做起,逐步奋斗,10%——11%选择继续找工作,参加职业培训。

5.已经落实就业的,对工作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对全国2万名毕业生的调查,基本满意、比较满意的也较高,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占12%。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与演变

今天的双向选择是怎样一步步演变 的,是从计划分配的基础演变的。

(一)指令性计划分配(1951——1984年)

1950年6月22日政务院发布《为有计划地合理地分配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毕业生工作的公令?》,还没有强制性地对所有学生进行分配,从1951年政务院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里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初步形成了由国家负责,按计划分配的制度。

(二)指导性分配阶段(1985-1989年)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作出了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重大决策,决定中指出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毕业生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填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不再实行指令性计划分配,毕业生有一定的选择权,但是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

(三)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阶段(1989-1993年)

1989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成为当时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制度。

(四)自主择业阶段(1993-2002年)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确定了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办?干部”的毕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自主择业的制度,这跟当时的办学体制有关系,98年以前的办学体制是教育部管36所院校,对于中央部门的学校对国防兵工口?人才有非常强烈的需要。如果自主择业,他们可能就不会选择到军工企业和艰苦行业工作。

(五)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指令性计划分配的作用有:

1.有利地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2.对边远地区输送了大批大学毕业生去学习 3.对人才的合理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4.大学生及时就业有利于社会安定,也有利于学生在校安心学习。存在的问题有:

1.影响了人才的合理使用 2.影响了学生学习求知的积极性

3.影响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使高等学校缺乏竞争机制和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动力和活力 4.用人单位吸引和择优录用急需人才

(六)新时期高校毕业生的基本制度(2002年以来)

02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届专科毕业生就业,02年确立了国务院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就业管理体制,02年之前主管大学生就业的部门是国家发改委,之后是劳动人事部,86年后由国家教育部负责,02年后越发感到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作,于是成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各个省成立了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导的协调机构,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策框架体系。02年到08年以来,每年国务院和各部门都发布了一系列文件。02年发布的《新时期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是一个关键的文件;03年的文件是针对扩招后第一届本科生毕业以及非典起草的文件;04年的文件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管理体制,提出以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05年中央下发鼓励毕业生面向自主就业的文件;06年提出了要建立学生就业?数据发布制度;07年文件提出要强调突出政府的职责,采取救济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措施;08年文件提出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开展毕业生培训,这是整个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脉络。

政府的政策有国家包到不包,是不是国家不管了呢?还是把学生推向市场,政府就不管了呢?实际上有一个渐进的过程,02年更强调的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到了07年突出强调政府的责任和任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是把学生推向市场一推了之,政府对就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基本建立起了以高校为主,社会各有关方面积极参与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制;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的主渠道还是在高校,经过几年的努力高校毕业生的三到位和就业信息跨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是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分配到位。高校就业人员的师生比教育部提出是1:500,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高校就业指导经费,要达到学费的1%现在正在建立信息网,改革开放30年,78年是16.63万,08年是559万,经济发展和体制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化。

三、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

05年颁布了《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意见》。05年2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对西部基层缺乏人才的矛盾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打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通道,经胡锦涛同志的批示,人事部、教育部、劳动部等对10个省市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和初稿,最后由总书记签发。

(二)《意见》主要内容和突出特点 《意见》的主要内容有: 1.充分认识到基层的意义

2.坚持市场导向的方向,完善就业市场,消除政策障碍 3.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培训、经费、编制等政策 4.采取项目组织的手段鼓励学生到基层 突出特点是:

1.主题更鲜明,是专门针对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2.认识更深刻,提高到新世纪、新阶段的角度

3.机制更完善,是在市场导向的原则下的毕业生自主就业

4.措施更有力,提出了一些经费上的支持,考研加分,考公务员加分 5.更加人性化,考虑毕业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文件出台后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意见》的基本情况较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初见成效 1.毕业生踊跃报名

2.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3.进村进社区成为高校毕业生的新亮点 4.非公有制单位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2004-2008年中央、地方各类基层服务与就业项目招募毕业生人数统计,04年整个项目数只有18个,各基层服务项目数量08年有118个。

(四)存在的问题 1.许多基层单位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财政紧张,超编严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接受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和空间有限,同时基层待遇低,保障机制不健全,某些基层单位用人机制和管理手段落后,影响了毕业生到基层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2.一些政策措施地方实施起来难度较大,需要国家有关部委加强协调,进一步作出明确和细化的规定。

3.目前的组织引导措施多为1到3年的短期服务项目,毕业生在基层服务期满后的去留和二次就业是比较现实的问题,应予重视妥善引导

4.教育力度的问题。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学生所学专业到基层用不上,所学非所用,学生的择业观念还存在偏差。

四、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一)部分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美国、俄罗斯的就业率较高,我们与印度离校时的就业率是25%;我国的就业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就业率统计由三个渠道来做。

1.政府机构:美国是劳动统计局,国家有教育统计中心。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2.中介机构:如美国大学生和雇主协会;英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协会;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中心 3.高等学校自己在做统计

(二)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和工作模式

国外是以劳工部门为主,教育部门结合。这是国外的管理体制。英国原来是教育部和就业部。95年改为教育就业部。英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几经改革:

教育部与就业部合成一个部——教育就业部——教育技能部——分为儿童:学校

1.工作模式:政府积极参与毕业生就业事务,并在毕业生就业中发挥政策调控和公共服务作用(如日本、德国等)2.以市场调节为主

3.市场和政府共同发挥作用

(三)国外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政策措施 1.法律手段 德国有专门的劳动法院

2.行政手段 日本出台了全面就业实施计划,刺激就业岗位的产生

3.经济手段 美国的“为美国而娇”,实施到落后地区从教,由政府发给学费

(四)高等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外的高校在就业中的作用超过了政府

1.开设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

我国叫就业指导,国外更多强调的是生涯教育,在美国,在中学就业这方面的教育,从小就开始培养。报考大学时中国考生往往不清楚怎样报自愿,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在美国除中学外,大学有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在国外转专业很容易,学生会到就业指导中心区咨询,一对一的进行指导,课程一般按照年级进行。

2.开展就业咨询和辅导,是预约式的、进行量表测试来帮助分析学生喜欢、适合什么类型的职业。3.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服务,每个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都设有就业信息网。4.举办招聘活动和提供面试服务,美国大学举行招聘会,一年2到3次。5.就业统计和监测,统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率。

6.就业问题研究,有些问题是学校的,有些是区域性的,有些是政策性的,政府担负着研究的责任。(五)国外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 1.校园招聘 2.校企合作实习项目 3.亲朋好友推荐 4.媒体广告

5.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是个性化的服务,是对所有人的最基本的服务。

6.营利性服务机构,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工作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支付这笔费用,占的比例不高。

(六)国外应届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基本情况

在美国,高校毕业生创业占15%到20%,但据了解,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并不多。哥伦比亚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仅占4%,世界各地鼓励大学生就业有优惠制度,如日本实行终身雇佣制.(七)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情况

欧美国家:高校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所以高校对社会需求非常敏感能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而我国的情况很难办,学校没有完全把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八)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动向

1.政府教育部门更加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国,2008年成立了大学生毕业专向领导机构,美国纽约州成立大学生就业委员会,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

2.先实习,后雇佣

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2008年有一个调查,90%的雇主愿意通过实习发现他们满意的员工。我国的情况很难,找一个实习单位很难,所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有8个不利因素: 1.金融危机对就业产生重大冲击 国际方面:

国际劳工组织1月28日发表的全球就业机制报告指出09年的失业人口和07年相比要增加180万至30万,如果形势继续恶化,失业人口可能增加1000万。

美国2008年失业人口达到260万人,创二战以来最高水平,预计2009年底美国的失业率将达到8.7%.我国的目标是控制在4.6%。

2008年10月以来,世界多家企业纷纷宣布裁员。国内方面:

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解决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8%名为十年开最低增幅。

企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出现金融困难,部分企业停产关闭,规模裁员和职工待岗接业现象逐步增多。大学生就业重心下移的压力逐步加大。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相当充足的大国,与西方大学生不一样,白领当不成还可以当蓝领,但中国的大学生不具有比较优势。

去年10月以后,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了三个变化值得注意:

一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幅下降,前9个月平均是90%,到十月份是8%。

二是企业的用工需求出现下滑,三季度后用工需求下降了5.5%,今后可能还要增多。三是企业现有岗位流失严重。高校毕业生受影响较大

(1)地域,涉及东、中、西部地区

(2)行业:金融、证券、外贸、房地产等行业(3)学历层次,特别是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影响较大

(4)用人单位类型:中小民营企业冲击大,但是从08年的就业数据看,中小民营企业能吸纳大学毕业生的30%。

从学校的情况来看,校园招聘会,用人单位数量和岗位数量都在减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取消校园招聘会;

2.取消录用已签定的协议的应届毕业生 3.推迟已录用的2008级毕业生的入职时间 4.提高学历要求 5.降低薪水

2.受金融危机影响,高校学生普遍感受到就业形势的幅面压力,在压力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也出现在非毕业生身上。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因素增加,高学历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在下降,高职、高专生的就业率下降。就业忧虑极易转变为就业焦虑。

就业敏感性强的活动、区域、人群等易生事端,一些大型招聘活动有形无实。一是金融的招聘单位减少,二是西部地区,民族院校的学生就业比东部更困难。

3.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

4.高校毕业生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比重持续增加,从04年到07年一直是900万,08年新增就业岗位是1000万,到09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是900万,而大学生就占了611万。

5.结构性的矛盾依然突出,就业流向分析图中显示,东部地区就占了一半。6.毕业研究生、本科生供给解构与社会人才需求解构不相匹配。一级学科:工学就业最高,法学最低(每个学校几乎都有法学专业。)

二级学科:排在前面的是工学,排在后30位的比较复杂,有临床医学、中医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7.大学生的能力问题 有过实习经历的都要高于没有实习经历的,实际上学校也需要反思,大学生自己最欠缺的是实践经验,其次是社会关系。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现有的就业指导课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分析就业信息,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政策宣讲和咨询,个性化就业辅导。

8.自主创业的人数还在低位徘徊,不到毕业生人数的1%,英国是1.2%。前面谈到是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现在谈论如何应对。

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12月14日胡锦涛考察了辽宁考察人才市场,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政策,全方位的促进就业。温家宝也就这一问题提出把高校大学的就业问题,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1月7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这个会议在历史是第二次。19日国务办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知》。

《通知》提出七方面政策举措,1.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基层就业单位的范围要有所扩大;

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国务院从02年提出高校毕业生落户要取消落户限制; 3.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4.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个体经营免收事业性收费,小额贷款达到5万; 5.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

6.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实践;

7.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困难家庭学生、录用公务员,)。

国务院将教育部和人力资源部的职能进行调整。现在由人力资源部牵头,会同教育部等部门拟定毕业生就业政策,负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教育部负责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战线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继续加强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立足教育部门的职责,把战略重点和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全面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来,创造更加注重教育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和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上来。一手抓教育培养,一手抓就业指导。

(三)教育系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七项重要举措 1.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逐一作出决定?

2.全面系统地对2009年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和推动。3.广泛征集信息 4.挖掘政策潜力

5.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6.强化离校前的实习、实践 7.对于教育领导确保安全、稳定 8.教育引导

(四)应对当前就业形势、教育系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五项主要政策 1.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适当扩大工学方面的研究生

2.专业学位允许应届学生报考,正在出台组织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

3.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待岗计划,3直5年制定农村教师岗位新的机制,将来农村教师岗位出现空缺的时候,要优先录用待岗计划服务期满的大学毕业生。

4.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入伍,投身国防建设,每年的11月12日是入伍时期,采取预征的办法,学生离校前征兵部门进入学校进行预征,预征完后,学生先回家庭所在地,到11月份从家庭所在地入伍。

政法院校进行招生体制改革,高职学历的学生免试进入成人本科或者通过一定考核进入普通本科。

毕业生的就业 篇6

【摘要】受当前金融风暴大环境的影响,建筑类毕业生中出现了多种就业心理问题,高校应该对毕业生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调整心理以适应就业,并多方面的增加就业渠道,以应对目前的就业形势。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心理;途径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焦点。受大环境的影响,不少毕业生怨天尤人,认为自己生不逢时,就业时盲目从众,患得患失;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准,只注重眼前,没考虑长远发展,就业心态没摆正。所以我们应当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调整心理,正确对待就业,并多渠道的增加就业途径,对应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受社会大环境及自身的影响,建筑类毕业生出现了多重就业心理,这对他们的就业产生了极大的障碍

1.1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建筑类毕业生受毕业时间集中,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以及近年来许多学校上新专业时都有建筑类及其相关专业的影响,导致相对就业岗位缩减,加上今年经济危机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受到很大的冲击,许多单位纷纷裁员以应对金融危机,即使前来招聘毕业生的单位也是需求量缩减,且目前建筑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转向侧重专业技术人员和中高层管理岗位,企业希望招来的人才能马上上手工作,应届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不少毕业生因此对就业产生畏难心理,找工作不积极、不主动。

1.2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据调查统计,建筑类毕业生基本倾向于围绕自己所学专业选择职业,但我们仍看到,还有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许多毕业生对于就业政策和规定不甚了解,同时受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的影响,他们多愿意选择资质较高、地域较好的单位就业,就业定位不准,就业地区扎堆,一心追求高报酬、条件好的单位,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就业期望不切实际。

大多数毕业生在自己毕业的当年才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发展问题,部分毕业生缺乏求职的自信心和竞争力,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学生低估自己,这种自卑的心理导致他们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自信,在机会面前顾虑重重,没有胆量迎接挑战。还有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盲从和“全权委托”的心理,他们或是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适合自己的择业选择,缺乏独立的见解,随大流,或是坐等家庭和学校推荐,自己不积极竞争,为之拼搏。

大家都知道,一个合格的建筑师,要求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激情,还要脚踏实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眼下,许多建筑类专业毕业生个性张扬,纪律性不强,应聘时简单的礼节礼貌也跟不上。与此同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同学也因为学业上的欠缺,找工作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2.高校应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就业辅导和心理调适,引导毕业生增强自信、调整心态,走出就业困境

2.1 引导毕业生做好择业前的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及时利用毕业生教育大会和就业指导课,做好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让他们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及就业流程,了解本校对毕业生就业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引导他们敢于面对目前的就业现状,不断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走出误区,使他们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引导他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职业观念,把握“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则,调整就业心态,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克服从众、攀比、依赖的心理,确保自己顺利就业。

2.2 加强毕业生招聘会的现场指导力度,重视培养求职能力,提高应聘的成功率

针对毕业生求职能力较弱的特点,我们除通过其他方式提高他们的求职能力外,还在招聘会现场对学生进行最直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把握机遇,加强就业技巧指导,提醒他们注意应聘时的礼节礼貌,教育毕业生自信、准确、积极地评价及推销自己,帮助部分毕业生克服优柔寡断的弱点,从而挖掘他们的优势和潜能,在职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2.3 就业教育重心前移,将提升建筑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工作全程化

建筑类学生就业前景相对较好,但若在大学期间没有学到真本领,就业恐怕也很困难,所以我们应从学生入学起就加强就业教育,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不但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保证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发展自己。同时配合举办观摩招聘会,模拟面试、与企业老总面对面,到企业实地参观等活动,使他们近距离了解和感受就业,从而对照自己的实际,提前为就业做准备。

2.4 对就业困难学生和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重点帮扶

关注特殊群体的就业,通过班级骨干及时地掌握就业政策模糊、形势不明、定位不准等情况的学生,密切注意其思想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鼓励他们准确定位,并采取有效措施,有目的、有重点地推荐其就业,尽可能的给他们优先推荐合适的岗位。同时,社会和学生家长也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努力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家长要主动关心他们,积极配合学校,以帮助他们顺利毕业和就业。

3.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建筑类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高校应及时转变思路,积极培育就业市场,挖掘就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不断开辟就业工作新途径

3.1 发挥学校在职教职工及退休老教师的作用,为毕业生联系用人单位,举办专场招聘活动

就业工作必须得到全体教师的重视,强化全校教职员工的就业服务意识,且任课教师更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发挥他们的作用多为毕业生推荐合适的岗位。同时因为建筑类行业工作性质的关系,多数退休老教师仍工作在专业岗位上,他们桃李满天下,拥有更多的就业资源,所以应争取得到更多退休教师的协助,为毕业生推荐更多更好的、学生乐于接受的单位,学校可举办建筑类专场招聘活动,使就业工作做的更加深入细致。

3.2 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联系、回访已招聘过学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

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与这些用人单位的沟通,及时准确地掌握他们的用人信息,适时的推荐自己优秀的、适于他们单位要求的毕业生,从而保持与他们的长期稳定关系,有效的促进就业工作的可持续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校园就业信息库,及时向毕业班发布就业信息,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

3.3 发挥校友会和校友的作用

近年来,各个学校都在创建各地的校友会,扩充自己校友会的规模和人数,大多校友对学校的感情非常深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校友资源,争取他们的更大支持,为毕业生就业以及在校学生的实习基地建设等做好相关工作。

3.4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指导,鼓励学生多渠道就业

利用毕业生就业教育大会,加强对学生报考村官、研究生和公务员的指导,教育毕业生辩证地看待就业环境这一问题,从而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调整预期,大力提倡欠发达地区生源毕业生回自己的家乡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到部队、到西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同时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指导力度,鼓励学生把个人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有效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周轩.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调适与指导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3):66-68.

[2]荣建华.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72-73.

[3]张玲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大学生就业工作[J].石油教育(双月刊),2004,(6):30-32.

毕业生的就业 篇7

就业期望偏差是将就业期望和就业实际联系起来的理论构念, 是观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 (涂建明、涂晓明, 2013) [1]。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扩大, 就业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这均考验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配置能力, 以及我国高校和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就业服务工作效率。本文试图发掘就业期望偏差影响就业问题的新视角, 以此来分析就业质量问题。与现有的研究 (冯晓玲, 2007) [2]不同, 通过设计一个跨两阶段的问卷调查, 以合理地获得高校毕业生于签约前对工作的期望值, 以及签约后实际的工作情况、学生对其就业期望的实现评价等信息。课题组在9所高校进行了800名毕业生的初次问卷, 在这批毕业生毕业前又进行了第二次问卷, 两阶段数据相互对接, 得到研究可用的样本392份, 其中签约的毕业生有250人。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 大体描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偏差特征。

(一) 就业地区偏差和就业行业偏差十分明显。

通过对每个已签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实际进行比较分析, 表1显示了相关的统计结果, 其中, 就业地区偏差人数的比例为42.4%, 这反映毕业生已经签约工作所处的地理区域并非其签约前期望的地域预期, 数据显示, 希望到东部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达到80%以上, 这显示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就业期望的结构性问题, 即过多的毕业生倾向于在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就业。

而就业单位偏差人数比例为64%, 这一比例显示逾六成的毕业生没有实现所想就业的行业。可见, 我国就业行业期望的结构性特征业也比较明显。这些行业偏差主要体现在较多的毕业生想去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大型国企而未能如愿, 而能更大规模地解决就业的非国有企业, 并不是大多数毕业生所想去的。

(二) 就业期望起薪偏差非常突出。

表1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起薪偏差人数比例为76.4% (见表1) , 这个比例非常之高。仅有23.6%的已签约毕业生的期望起薪与实际签约起薪是一致的, 这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期望存在偏差非常普遍。不过, 具体数据分析也显示就业市场调控毕业生就业行为的痕迹。样本中的就业期望均值在2, 375元, 而实际起薪均值在2, 290元, 期望起薪值要高于实际起薪值。还有, 毕业生在签约前其期望起薪的分布区间 (一个区间为500元) 中, 高薪酬区间的人数较多, 而签约后的实际起薪分布中, 低起薪的人数明显增多。这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在调节毕业生就业行为, 即毕业生为了实现就业, 会根据市场的行情, 而理性地接受较低的起薪。但在高薪区也存在实际起薪高于就业实际的情形, 这反映就业起薪的复杂性特性。

表2中更细致地统计了就业起薪期望偏差程度的分布, 其通过比较每个毕业生的实际起薪和期望起薪计算得到。由表2可见, 一是具有期望起薪低于实际起薪的毕业生比例达三成, 而期望起薪高于实际起薪的毕业生的比例达四成, 后者要高出一成;二是偏差在一两个薪酬区间的低偏差是偏差的主体, 两个方向的高偏差均不足一成, 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总体偏差程度的拉大。此外, 有两成多的毕业生其期望起薪获得就业市场的满足。可见, 表2较好地显示了就业起薪期望偏差的具体结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 就业期望起薪高于实际起薪, 会对毕业生形成一定的心理落差, 使其就业评价降低, 并影响到其就业质量。在调查中, 这一人群比例达到四成多,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总体就业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三) 就业期望偏差与就业质量相关性高。

我们还进一步检验了就业期望偏差与就业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就业质量以毕业生“你对你就业期望实现的评价”五级评分来衡量。表3显示, 毕业生认为签约工作超出预期和完全实现预期的比例为17.9%, 而认为基本实现预期的比例为56.3%, 中间的基本实现评价并非都是满意的评价。这和表2中的低程度偏差人数比例是一致的, 即就业期望偏差不大, 毕业生认为就业期望基本得以实现。但是, 仍有25.9%的毕业生评价实际就业为远低于预期, 其中评价很不满意的仅占到5.4%。此外, 我们还统计了每一组就业评价对应的偏差程度均值, 发现其就业期望实现程度和偏差程度大体呈正相关关系。超出预期、完全实现预期评价的毕业生其期望偏差程度均值为0.92、0.64, 而低于预期组的期望偏差程度均值为负值。基本实现预期组的偏差程度均值为-0.06, 反映这部分毕业生的评价具有负面性, 如果扣除这部分, 正面评价就业期望实现的毕业生比例只有17.9%。这表明我们所调查毕业生的总体就业质量不高。针对各组偏差的ANOVA分析显示, 各组期望偏差程度在5%的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

二、就业期望偏差的就业引导功能分析

由上文可知, 就业期望偏差对于分析和判断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问题具有较好的透视能力, 不仅如此, 我们还认为, 就业期望偏差信息具有就业引导功能。

(一) 就业期望偏差可引导就业市场调控。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我国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市场是否有效运转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现和就业质量。从市场配置来看, 就业期望偏差可作为一个关键的市场信号。一方面, 当总体就业期望偏差程度较低时, 即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找到自己期望的工作, 包括期望的起薪, 期望的行业和地区, 这是高效率市场配置的结果。而如果总体就业期望偏差程度较高, 则说明市场难以有效配置高校毕业生, 无法使得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获得其期望的工作。另一方面, 就业期望偏差的结构性问题直接反映了就业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当就业期望偏差呈现一定的结构性特征时, 如毕业生均期望到“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就业所形成的显著的就业地区偏差特征, 又如毕业生倾向于到政府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工作时所形成行业性偏差特征, 均反映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问题, 亟待就业政策的调控和利用市场手段的引导。因此, 通过大样本的就业期望偏差分析, 可以发现就业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以评估就业市场的配置效率, 为就业市场的调控措施和政府就业政策提供引导。

(二) 就业期望偏差可引导就业服务工作。

既然就业期望偏差能很好地反映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的差异, 这一信号也可以作为评价和改进就业服务工作的关键依据, 引导就业服务工作的有效安排。一是高校就业服务机构应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和个体特征包括学习、专长、经验等进行调查和分析, 形成毕业生就业期望档案, 识别出毕业生个体特征意义上的就业高期望, 做针对性的就业宣传。二是动态地把握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签约情况, 比较其就业期望和就业实际之间的差距, 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服务。三是在毕业生毕业前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 把握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和就业满意程度评价, 并针对性地做毕业生就业前就业心理辅导。四是总体上分析毕业生就业期望实现, 偏差程度和偏差结构, 做到每年积累数据和挖掘就业成功和失败个案, 以用于持续地改进就业服务工作。可见,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偏差的把握和分析, 可改善高校和相关部门的就业服务工作的效率, 使得就业服务工作更具有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涂建明, 涂晓明.起薪期望偏差视角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4:14~17

毕业生的就业 篇8

一、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情况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就业竞争也异常激烈, 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出现一些就业困难群体,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经济困难的毕业生。

近年来, 农村孩子在国内重点大学的比例开始呈下降趋势, 但他们却成为高职院校的生力军。高职院校贫困生有的是来自艰苦边远地区或者农村, 有的是少数民族贫困生, 有的是家里遭遇重大突发事件致贫。

2. 心理困难的毕业生。

在就业的过程中有部分毕业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 对自身的就业条件评价过高或者过低, 用人单位对学历认可程度不高, 致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很容易在就业过程中产生挫折感, 从而导致自卑、抑郁、焦虑、孤僻、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3. 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

对于企业来说, 对所吸纳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有些学生在校期间不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 虽然实践能力还可以, 但是参加应聘时与面试官交谈, 不能流畅表达自己想法, 与好工作失之交臂。

4. 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差, 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

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用人单位考察招聘者的因素之一。本来考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基础较差, 考上大学后又放松学习。顶岗实习时不守纪律, 怕苦怕累, 给实习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 给自身就业增加了难度。

5. 身体有缺陷或受性别歧视的学生。

高职院校毕业生当中, 有一小部分身体情况不符合某些工作岗位要求的学生, 他们担心用人单位有时会通过提高就业“门坎”排挤他们。有一些服务岗位, 用人单位对外貌和身高有明确的要求。有一些岗位由于需要员工经常到外地出差, 招聘女生不便, 所以女生也较易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

1. 自身原因。

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不断提高, 高职院校也不例外, 有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观上仍存在着一些误区, 比如说就业期望值太高, 眼光只盯着大城市、大企业或者企业中高级管理岗位, 或者只考虑薪酬待遇, 缺乏理性和务实, 找工作错过了就业良机。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就业过程中专业知识和技能、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就业能力有下降趋势。

2. 家庭影响。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偏差, 在家事事由父母包办, 这个情况不仅仅在城镇或者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出现, 农村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家长也是认为家里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大学生, 对学生也是千依百顺, 导致学生自理能力较差, 错过了就业的良机。其次, 由于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较大, 特别是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 造成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值很高。这无形中对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带来影响。最后是有部分家长对孩子就业情况漠不关心, 或者家庭接收和就业信息特别少, 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

3. 高职教育因素。

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专业结构存在矛盾。有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培养方式与市场需求之间脱节。有的院校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 造成人才供求过剩。有的院校对社会需求少的部分专业未作及时调整, 毕业生未就业先“失业”。其次, 教学内容不适合市场需求。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在逐步提高, 但远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最后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尚不完善。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 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 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 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就业指导模式和理论体系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

4. 用人单位方面的影响。

随着人工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断上升,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 一方面减少对新员工岗前培训的资金投入, 另外一方面延长新员工的实习期, 对毕业生的要求条件越来越苛刻, 还希望毕业生一专多能, 在业务能力强、外语好、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前提下, 还要求毕业生具备文艺或者体育特长, 有些单位只招聘男生或者本地生源, 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不按照《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执行等。

三、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

1. 加强对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以及做好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的服务保障工作, 近年已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重点帮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 高等学校要为困难家庭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和重点推荐, 并尽量给予适当的求职经济补贴;各地有关部门要对离校后回原籍的“零就业”家庭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逐户逐人登记, 优先安排进入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给予见习补贴, 提供有针对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帮助。还有鼓励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担任士官或者服义务兵役。

2. 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群体因就业压力大而产生心理问题者日趋增多。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第一, 高职院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职业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 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 建立合理的择业观念。第二, 重点关注就业困难的女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加强自我心理调整, 缓解就业心理挫折。第三, 加强心理教育, 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时提供科学有效的就业心理咨询。

3.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毕业生竞争力。

高职院校要深入调研, 组织人员对毕业生分专业进行跟踪调查, 深入到用人单位, 了解学生工作情况、工作适应程度、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表现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听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意见, 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拓宽就业渠道, 强化顶岗实习, 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4. 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用人机制。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 建立更加合理的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调动其积极性, 建立以人为本、评价科学、充满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单位未来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他们的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发展, 所以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摘要:高职院校有部分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由于各种原因成为就业困难群体。因此, 有必要加强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情况, 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就业服务与指导是十分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就业困难群体,高职院校,毕业生

参考文献

[1]祁佳斌, 李晓庆, 赵成刚.试论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于指导[J].知识经济, 2011, (1) .

[2]房利.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服务与指导[J].铜陵学院学报, 2011, (3) .

[3]赵建军, 毕研, 王征.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服务[J].新课程学习, 2011, (7) .

[4]胡会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J].职业, 2011, (7) .

毕业生的就业 篇9

张德江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高素质的生力军。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工作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还专门制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做了大量扎实细致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也要看到,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普遍低于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因此,必须全力以赴抓紧抓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张德江强调,现在到2009年高校毕业生离校只有3个多月时间,这既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攻坚阶段。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开拓渠道,落实政策,搞好服务,扎扎实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要全方位开拓就业渠道。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发挥带头作用,力争招聘人数不低于去年。要鼓励和引导重大科研项目单位和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聘用或吸纳高校毕业生。要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应征入伍报效国家。二要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有关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力争在4月份全部出台,确保各项政策具有可操作性,使高校毕业生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实惠。三要全面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高等院校要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要加快实施毕业生见习计划,认真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为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欺诈、传销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毕业生的就业 篇10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以来, 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 200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2%。按照国际标准,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 由于就业市场的培育大大滞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 因此, 就业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 从而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重。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表明:2007年,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 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4.3%, 其中, 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0.5%, 而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 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0%, 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5个百分点。据统计, 在1996年至2006年这10年间, 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了近4倍, 但就业率反而降低了23.7个百分点, 结果导致未能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 2006年已突破百万大关。2007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比2006年净增82万人, 达到了创纪录的495万人。对此, 教育专家指出, 与以前相比,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矛盾已经从“入口”转移到“出口”, 从“入学难”转移到了“就业难”。

解决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保证。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 对其毕业生就业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坚持绝对的市场化导向无疑是不正确的。实际上,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与学杂费之比为1.46∶1, 这表明政府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处于积极干预的状态。但政府的职责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大学生的培养上, 还必须延伸到对大学毕业生的配置和安排上。只有这样, 投入高等教育领域的大量公共财政资源和稀缺的大学毕业生人才资源才不至于被浪费。而要保证对大学毕业生的合理配置和安排, 政府就需要出台一系列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 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 克服市场经济运行的固有缺陷, 引导人才资源配置向最优化的方向发展。正因如此,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政府引导,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可见, 关注就业政策的调整已被列入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就必须用积极的建设性的反思批判精神, 重新审视当前我国的就业政策, 客观分析就业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理性地调整就业政策提供经验数据和理论支持。这正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事实上, 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 而政府的就业政策作为宏观制度背景, 无疑是较为关键的。众所周知, 我国政府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经历了“统包统分阶段——由供需见面逐步向双向选择过渡阶段——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的演变历程。目前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政策, 从职业报酬、发展前景、职业流动以及声望地位方面, 为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与比较的制度框架, 必然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产生影响。同时, 由于就业压力的有增无减和就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 政府的就业政策导向已经从根本上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和就业机会。基于此, 本研究设置如下假设:

假设1:就业政策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和就业机会。

假设2:就业政策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 变量界定

自变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因变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

(三) 资料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对从东部地区的福州大学和苏州大学、中部地区的武汉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西部地区的兰州商学院和贵州民族学院6所高校中随机抽取的2008届本科毕业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 回收有效问卷414份, 有效回收率为92%。我们对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2.0进行了处理和统计分析, 取值信度为95%。同时, 我们对所得的文字等定性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

三、结果分析

(一) 就业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影响

以就业政策为自变量, 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为因变量, 建立Logistic模型。

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选择有显著影响的是大学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和大学毕业生宏观调控政策。这说明国家的需求促进政策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选择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国家的需求促进政策越到位、越完备, 大学毕业生就越倾向于选择就业。而且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地域、就业单位的选择也明显受其影响。由此可见, 研究假设1中“就业政策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得到证实。

(二) 就业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影响

以就业政策为自变量, 以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模型中各变量的显著度表明, 大学毕业生招考录用政策、大学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大学毕业生宏观调控政策、大学毕业生就业准入政策和大学毕业生信息服务政策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存在显著影响。也就是说, 国家的供给促进政策、需求促进政策和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都有显著影响。将三者变量的幂值从大到小排列, 发现在该模型中,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解释力最强的是大学毕业生宏观调控政策, 其余依次为大学毕业生信息服务政策、大学毕业生就业准入政策、大学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大学毕业生招考录用政策。

这说明, 国家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促进供给、促进需求和促进供求匹配方面的政策措施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获得就业机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和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由此可见, 研究假设1中“就业政策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得到证实。

(三) 就业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以就业政策为自变量, 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因变量,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对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素质产生影响的变量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政策, 其显著度为0.029, 回归系数为0.375。这说明对大学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增强心理抗压能力是必要的, 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就是说, 供给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显著影响, 而其他政策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无显著影响。

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产生影响的就业政策变量也只有一个, 即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政策。这可能是因为国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市场导向会在无形中引导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 从而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产生正向的影响。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政策的坚持和完善, 会促进大学毕业生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 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显著影响。

各方面的就业政策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均无显著影响, 其中包括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对大学毕业生创业能力的操作不当所致 (此处并不是说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的行为选择也无影响) 。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产生显著影响的是供给促进政策和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因此, 研究假设2“就业政策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得到证实。

四、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模型中我们可以发现, 国家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的选择、就业机会的获得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一是需求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选择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二是供给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三是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

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背景下,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果政府的就业政策改革不能配套进行, 从而出现与现实的断裂, 势必产生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并最终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 完善就业政策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已势在必行。

(一) 积极完善招考录用和就业指导政策, 充分发挥供给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的引导作用

基层是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最大空间。基层的内涵十分丰富, 既包括广大农村, 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 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 也包含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下发后, 各地都进行了积极的试点, 取得了许多新经验。但“村官”协议期满后的安排问题现在已经开始浮出水面, 如果解决得不好, 将会直接影响到这项工作的权威性及其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因此, 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毕业生的招考录用政策。

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关系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获得的系统工程, 是新形势下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帮助他们求职择业、正确选择人生道路、成功步入社会的重要途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高校的主要职责是对大学毕业生开展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在第四章中更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前有的省市还出台了相关政策, 对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课程、服务场地、服务经费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有了行政资源上的充分保障。事实上, 就业指导政策的实质就是给大学毕业生当“红娘”。因此, 各省级大学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并在场地、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各地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做好大学毕业生供求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 免费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创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

(二) 切实落实创业扶持和宏观调控政策, 充分发挥需求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选择和就业机会的引导作用

大学毕业生在临近毕业时, 对“是继续深造, 还是提前工作”问题的考虑, 在很大程度上受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影响。因此, 政府要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 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尽管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诸如“如果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 减免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的, 其自筹资金不足部分, 在贷款担保机构承诺担保的前提下, 可持毕业证书、营业执照、失业证等证件、材料向商业银行或其分支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但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不能令人满意。本次调查发现, 只有不足一半的学生对这两项创业政策表示有所了解 (43.9%) , 高达49.8%的学生觉得目前的各种就业政策对自己的创业行为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另外, 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及其创业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大学毕业生创业能力的薄弱, 从而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因此, 教育行政部门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 落实各项大学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 打通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非公有制单位、到西部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渠道;高校要注意加强与行业的合作, 保持与用人单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建立一批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和创业基地, 从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社会体系。

第二, 积极落实大学毕业生宏观调控政策, 加大对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补偿机制的构建力度。宏观调控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人才结构的平衡而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城市企业、到农村、到西部地区去就业的鼓励性措施。但调查结果表明, 大学毕业生择业时主要还是考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比, 不愿到基层、西部等地去。因此, 政府必须通过各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基层等急需人才的地方去, 从而有效改善大学毕业生求职“扎堆”的现象。

(三) 努力完善就业市场、就业准入和信息服务政策, 充分发挥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的引导作用

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营不仅体现在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和大学毕业生的劳动力供给上, 更体现在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有效对接上。因此, 从供求匹配的角度来看,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要政府以市场原则为导向, 制定规范职业中介、培训机构和市场的相关政策, 确保职业中介服务的有效提供, 从而实现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规范、高效运行。

为此, 一是要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供给。就业信息不对称, 国家主管部门不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 导致就业信息的质量、信息的传递、信息的理解以及信息的预测等都严重滞后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需求。因此, 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供给刻不容缓。二是要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政策的落实。目前, 我国部分省市还没有成立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已经成立的也多为自收自支单位, 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地方政府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引导和服务。各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实际就业指导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 但却面临着机构能力建设落后的困难, 难以满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信息、政策法规咨询、就业协议书指导、求职技能、职业生涯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需求;更谈不上有效传递社会需求, 支撑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整合。因此, 必须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力度, 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上一篇:信息可靠性下一篇:金属雕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