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中的垂花门

2024-05-27

中国古建筑中的垂花门(精选七篇)

中国古建筑中的垂花门 篇1

这些表明, 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 也是制约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易传》称:“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卑高以陈, 贵贱位矣。”

在古代社会长期发展中, 礼成了“以血缘为纽带, 以等级分配为核心, 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思想体系和制度”。这个被提得极高的尊卑意识、名分观念和等级制度, 不仅贯穿于人际的政治待遇、社会特权、家族地位, 而且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在建筑方面, 它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 大到城市、建筑组群、坛庙、宫堂、门阙、庭院、台基、屋顶形式、建筑面阔和进深, 小到斗拱、门钉、装饰色彩等, 都纳入礼的规制。

辨尊卑、辨贵贱的功能成了建筑被突出强调的社会功能。从周代开始, 已经出现了建筑的等级差别, 以下将分为几个方面阐述。

1 城制等级

《考工记》记述了西周的城邑等级, 将城邑分为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和宗室与卿大夫的都城三个级别, 规定王城的城墙高九雉 (每雉为一丈, 共高九丈) , 诸侯城楼高七雉, 而都城城楼只能高五雉。三个等级的城邑道路宽度也有规定, 王城的经涂 (南北向道路) 宽九轨 (九辆车的宽度) , 诸侯城的经涂按王城环涂 (环城的道路) 之制, 宽九轨, 都城道路宽五轨。到汉武帝时, 《考工记》补作《周礼·冬官》成为儒家经典, 这种营建制度的等级观念自然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2 组群规划等级

《礼记·王制》中讲:“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 诸侯五, 大夫三, 士一。”“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 诸侯七尺, 大夫五尺, 士三尺。”唐朝的《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座城门可以开三个门洞, 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 而县城的门只能开一个门洞。这是建筑组成和建筑布局上的等级要求。诸如“天子五门”“前朝后寝”“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 都属于这类等级的限定。

3 礼制性建筑

礼制性建筑的地位, 远高于实用性建筑;礼对建筑的制约, 首先表现在建筑类型上形成了一整套庞大的礼制性建筑系列, 而且把这些礼制性建筑摆到建筑活动的首位。

礼制性建筑起源早、延续久、形制尊、数量多、规模大、艺术成就高, 从建筑类型看, 坛、庙、宗祠;明堂;陵墓;朝堂;阙、华表、牌坊等为礼制性建筑的五个类别。

由于祭祀在古代被列为立国治人之本, 排在国家大事之首列, 因此祭祀天神、日月、山川的坛, 祭祀圣贤的庙以及祭祀祖先的宗祠在建筑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明堂作为最独特的礼制性建筑, 早期是天子召见诸侯的礼仪场所, 后来衍生成诸多礼制功能的综合体, 不难看出“礼”的理想模式在明堂建筑中的充分体现。在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支配下, 丧葬成了行孝道的重要环节, 丧葬之礼也就成了礼制的重要组成, 因此陵墓也成了礼制性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朝是宫城中帝王进行政务活动和礼仪庆典的行政区, 在于显示帝王的唯我独尊、显示皇权的统一天下、显示封建统治的江山永固;堂是渗透在第宅中的礼制性空间, 是传统第宅空间布局的核心和重点, 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都在这里举行。此外, 礼制性建筑还有阙、华表、牌坊等建筑小品;阙, 一方面起着“标表”的作用, 用来标示建筑组群的隆重性质和等级名分, 另一方面起着强化威仪的作用, 有效地渲染建筑组群入口和神道的壮观气势, 唐宋以后演化成宫廷广场的礼制性门楼;华表, 两汉时称桓表, 起源于原始社会部落的图腾竿子, 以后演变为立于亭隅、桥头、墓前起标志作用的东西, 是一种建筑化的仪仗, 有效地起到表崇遵规、显示隆重和强化威仪的作用;牌坊可算是最突出的礼制性建筑小品, 它由具有防范功能的实用性牌门脱胎演变成了标志性、表彰性的存精神功能的牌坊, 既用于离宫、苑囿、寺观、祠庙、陵墓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前导, 起显示尊贵身份, 组织门面空间, 丰富组群层次, 强化隆重气氛等作用, 也用于街市的起点、十字路口、桥梁端头, 起标志位置、丰富街景、突出界域的作用。

4 单体建筑

在单体建筑中, 等级制突出地表现在间架、屋顶、台基和构架做法上。

《明会典》中规定:“公侯, 前厅七间或五间, 中堂七间, 后堂七间;一品、二品官, 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官, 后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官, 厅堂三间七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 “间”指的是房屋的宽度, 两根立柱中间算一间, 间数越多, 面宽越大;“架”指的是房屋的深度, 架数越多, 房屋越深。这是对于单体建筑平面和体量的限定。

《礼记》记载:“天子之堂九尺, 诸侯七尺, 大夫五尺, 士三尺。”这里的“堂”指的是“台基”。这说明台基的高度很早就列入等级限定。台基中衍生出一种高等级的须弥座台基, 用于宫殿、坛庙、陵墓和寺庙的高等级建筑。须弥座台基本身又有一重、二重、三重的区别, 用以在高等级建筑之间作进一步的区分。

屋顶的等级限制十分严格, 从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庑殿、歇山、攒尖、悬山, 到最低等级的硬山顶, 形成了完整的等级系列, 对于不同建筑的等级面貌, 起到了十分触目的标志作用。

结构形式和构造做法也被纳入等级的限定, 在宋《营造法式》中主要表现在殿堂结构与厅堂结构的区分, 即殿堂、厅堂、余屋、亭榭四类, 殿堂等级最高, 厅堂、余屋依次降低。它们在规模大小、质量高低和结构形式上都有区别。在清《工程作法》中, 主要表现在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的区别, 把这两种做法作为建筑等级差别的宏观标志, 然后在大式做法中再细分等次。这两种做法不仅在间架、屋顶上有明确限定, 而且在出廊形制、斗拱有无、才分规格和具体构造上有一系列的区别。等级的限定深深地渗透到技术性的细枝末节。

5 装修、装饰色彩等级

等级制对内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摆设、室内陈设都有严格的限定, 甚至对门上的零件——门环, 也硬性规定了铜环、锡环、铁环三级, 按等级采用。

对建筑物的装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 总的说以黄色为尊, 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调, 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

基于礼的需要而形成的建筑等级制度, 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现象, 它对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两点:1) 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的形制化。不同类型的建筑, 突出的不是它的功能特色, 而是它的等级形制。凡是同一等级的建筑, 就用同一形制。2) 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程式化。严密的等级制度, 把建筑布局、规模组成、间架、屋顶做法, 以至细部装饰都纳入等级的限定, 形成固定的形制。这种固定形制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 使得建筑单体以至庭院整体越来越趋向固定的程式, 整个建筑体系呈现出建筑形式和技术工艺的高度规范化;程式化、规范化保证了建筑体系发展的持续性、独特性, 保证了建筑整体的统一性、协调性, 保证了建筑普遍达到不低于规范的标准水平。但是也成为建筑发展的枷锁, 严重束缚了建筑设计的创新和技术的革新, 加剧了中国建筑体系发展的延缓性。

摘要:主要阐述了礼制对中国古建筑的深远影响, 指出在古代社会长期发展中辨尊卑、辨贵贱的功能成了建筑被突出强调的社会功能, 研究了建筑的等级差别, 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建筑中的礼制观念。

关键词:礼制,等级制度,等级差别,古代建筑

参考文献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李允苏.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台北:铭文书局, 1990:2.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2000.

中国古建筑中的垂花门 篇2

1 材料和方法

动物分组:选择品种相同、年龄、胎次相近的患白痢病仔猪6窝,共42头,分成两组,试验组22头,对照组20头。

试验药物:垂花香薷注射液,生药含量1 g/m L,由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研制;消肿抗毒金针(2.5%恩诺沙星注射液),杭州爱力迈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513, 5 m L∶125 mg/支。

试验方法:试验组按每千克体重0.2 m L肌肉注射垂花香薷注射液,2次/d,连续用药2~3 d。对照组按每千克体重2.5 mg肌肉注射消肿抗毒金针(2.5%恩诺沙星注射液),2次/d,连续用药3~5 d。

判定标准:病猪在2 d内腹泻停止,粪便成形,肛门干净,食欲恢复正常,1周不复发,判为显效;病猪在3~4 d内腹泻停止,粪便成形(条状),食欲恢复正常,1周内不复发,判为有效;病猪治疗5 d后,腹泻仍严重,继续拉稀,判为无效。

2 结果

治疗效果见表1。试验组显效18头,治愈率达95.5%;对照组显效9头,治愈率75%。二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疗程比较见表2。根据试验的判定标准,试验组和治疗组的数据有效验证了垂花香薷注射液治疗仔猪白痢的效果。

3 讨论与小结

中国古建筑中的垂花门 篇3

我国传统城市的规划布局, 以方直平整的街道方格网系统最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当然在南方水乡也不乏弯曲幽隐的街巷;西南山区也有不少因山就势道路迂回逶迤的山城。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 尤其是黄河流域一带, 以方格网街道布局, 使行政区、居住区、商业区等相对独立所组成的城市数量最多。

以宋朝的城市规划为例, 大型建筑多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轴线对称布局即以中轴线为主体, 沿轴线布置建筑空间序列, 这是中国大到城市, 小到宫殿、衙署、庙宇、民居常用的方式。这一方式形成来源于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的古代哲学, 符合古人讲求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中庸之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 旧的城市结构当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 照搬古代城市规划理论来规划我们的新城区自然是不切实际的, 而如果能去伪存真的将古代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当代城市规划中, 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这样将古建筑元素应用于当代城市规划中, 而取得成功的案例, 在近年来已经屡见不鲜, 尤其是在小城区的规划中, 效果尤为显著。例如位于开封市御街西侧的一个地块项目的规划, 该项目位于开封市老城区, 紧临国家级旅游风景区———龙亭湖风景区。设计方案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 结合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 将A、B区商业设施作为整个规划的主体。因该地块位于开封古都宋皇城脚下, 结合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精华, 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手法, 将地块划作井字型用地结构, 运用规整的建筑组合充分体现皇城的大气与尊贵。由于该块特殊的地理位置, 为协调城市总体风貌, 在建筑造型风格上, 沿城市周边道路的建筑立面上运用了中国宋式建筑的传统元素, 使得建筑外观呈现出地方特色和历史感。而在建筑的内部设计上采用了现代化的风格, 给人以新颖时尚的感觉。在建筑立面处理上采用了新中有旧, 旧里透新的设计理念。即在完全现代的建筑空间上, 局部增加了宋代传统建筑的符号, 这种处理手法既向人们传达了历史的信息和地域的文脉, 又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二、中国古建筑元素在当代商业建筑的应用

(一) 经济价值

传统的商业建筑主要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为主, 而现代的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购物, 同时对体验性与游乐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因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开始从单纯的物质需要向广泛的精神需要发展, 要求购物活动中能够有更多的享受与体验。我们都知道, 由于现代主义“国际式建筑”的大量出现, 曾一度造成了城市景观的单调乏味, 引起了人们的反感。现代人开始对日渐消失的传统文化十分怀念, 同时对异地文化非常好奇。所以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仿古商业建筑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欢迎, 因为他们不仅可以在里面购物, 同时也可以旅游和休闲。而另一方面, 仿古商业建筑因其形式的特殊化, 增加了识别性, 加深了购物者对它的印象, 同样很有利于吸引消费者。

(二) 文化价值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 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消费观念的开放, 商业建筑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的增长。它们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对社会经济有重大的作用, 强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它们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亮点, 记录着城市的繁荣, 标志着地方的特色, 也传承了历史文化, 对城市特色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人皆知南京秦淮河畔夫子庙, 上海城隍庙旁豫园城, 它们发掘了城市过去的文化, 延续了城市的文脉, 融合了历史和现代文化, 是整个城市的标志和象征。

三、中国古建筑元素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

杭州, 这个自古以来就被各朝各代的文人雅士所推崇的城市, 拥有的浓重的中国风和文化底蕴。当历史的脚步走入了新世纪, 有着“杭州文化品格”的楼盘将成为这个美丽城市的一道新的风景。

白荡海人家———发端于杭州房地产第一轮开发高潮 (1998年) 过后掀起第二轮高潮的老城区内的旧城改造项目。它在建筑设计上一改当时比较流行的欧美风格, 独辟蹊径, 在建筑形态上采用“马头墙、白墙黑瓦、庭院”等古建筑元素, 在园区景观设计上沿用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味, 以一句“飘逝岁月, 重现眼前”的广告语, 让当时的人们沉浸在怀旧、怀恋的情结中, 从而取得了营销推广上的重大成功, 被誉为“怀旧经典之作”。

江南水乡———始建于2003年, 是杭州房地产拓展近郊开发的产物, 它位于城西西溪风景区内的五常乡, 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由庭院别墅、独立别墅及联体别墅构成的低密度高尚住宅园区。江南水乡承延江南独有的古典建筑文脉, 在建筑形态上采用“粉墙黛瓦、月洞花墙、天井”等江南建筑元素, 在园区景观设计上原汁原味地再现江南传统园林与庭院一脉相承的江南风味, 以一句“中国花园, 一生情缘”的广告语, 重新唤起人们对中式别墅园区的传统文化的印记, 被誉为“江南传统建筑在现代别墅中应用的典范之作”。江南水乡传承了西溪风景区独特的地脉与人脉, 浓缩了江南传统建筑精髓, 是将当代生活与传统建筑完美结合的极具文化品格的江南名园。

四、中国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有许多潜在的设计元素可以挖掘并“古为今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天人合一、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秩序思想, 对室内外空间布局的具体形成具有直接原因。天人合一思想讲求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室内则表现为室外环境室内化, 大量绿色陈设布置在厅堂。这些绿色陈设经巧妙摆设, 起到了调节气候、柔化空间、美化环境和创造已经的功效, 具有朴素的生态意识。这些理念对中国的室内外建筑装饰设计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也同崇尚简约的现代设计理念非常吻合。

将室内设计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背景下的演绎。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室内设计, 不是纯粹元素符号的堆砌, 而是将现代设计的理念与传统元素融合在一起, 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进行新的设计。因此, 我们可以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符号作为背景, 把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元素用现代简约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

中国古建筑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演绎 篇4

中国是人类祖先最早发源地之一, 也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是后人享用不尽的文化宝藏。中国古代建筑是先人辛勤劳动和无穷智慧的结晶。在包装设计中常用到的建筑形式有:古长城、古牌坊、古桥、古楼阁、古民居等。中国古建筑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之一, 像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和单檐、重檐等不同形式的屋顶;以及屋顶上的鸱吻、宝顶、走兽等等。一方面, 将中国古建筑元素运用到包装设计中, 目的是将建筑的艺术性、思想性和民族性容入其中, 使包装设计更特色。另一方面, 继承传统也是设计包装的起点和根基。图1是一个酒包装的设计, 融合了建筑设计的特点, 独具一格。

2. 中国古建筑元素中体现的传统文化

我国古建筑类型丰富, 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其种类和使用功能虽不相同, 但始终流露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仿佛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因如此, 这些优秀的设计可以给我们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带来灵感。

中国古建筑元素主要应用在月饼盒 (如图2) 、茶叶盒 (如图3) 、酒类等商品的设计上, 这类商品本身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历史性、文化性都与古建筑有一定的共同点[1]。除此之外, 在进行具体的设计时, 还应该与现代工艺手段相结合, 将中国古建筑中体现的传统文化注入到包装设计中, 做到质朴生动、情真意深, 使包装设计更具生命力。

3. 中国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上的表现形式

现代包装设计常用的表现的手法是将平面设计与立体设计相结合。中国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上表现形式也同样如此。平面设计包括:文字、色彩和图形等内容;立体设计包括:立体造型的大小、体积、包装的材质[2]。

3.1 平面设计形式

在包装设计中, 涉及到关于平面的内容有文字装饰、图案装饰等, 是二维空间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 首先根据产品用途和市场调查确定主色调;然后, 形式处理要兼顾平立面构成、色彩构成的设计, 且须明确产品的用途、功能及特点, 进行相应的文字和图案的排列、组合;最后, 进行更深层次的艺术处理。在图4的普洱茶包装设计中, 为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茶文化源远流长的思想。在茶包装外型上注重古朴, 采用古民居或茶马古道作为背景, 在图案上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建筑本身与文字的呼应关系, 使之形成实用包装, 同时也体现了产品的艺术性[3]。

在设计时, 首先应该确定其基本的色彩关系。色彩与包装物的关系是相互照应的, 像月饼盒、茶叶盒、酒类包装等, 通过外包装色彩就能揭示或者映照内在的包装物品, 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存的古建筑一般而言历史悠久、结构严谨、设计合理且具有浓厚文化内涵。如果这些产品的包装能恰如其分的运用古建筑元素进行图案的设计, 不仅能体现其浓厚的文化底蕴, 更能体现其产品的品质。同时对商品起到宣传、衬托作用。另外, 包装设计中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中国古建筑元素的图案在设计时常用古朴典雅的颜色, 这些颜色的设计、搭配都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验证, 其色彩关系接近完美[4]。什么样的色彩最能体现商品的内涵, 这是设计师要反复试验对比才能得到的答案。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要有特色的同时还要使人记忆尤新。要达到中国书法与绘画中常说的密不透风, 疏可跑马的设计高度可见一斑。古建筑色彩关系恰好可以解决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其次, 应该把握好构图技巧。正如色彩关系的把握一样, 构图的技巧更是多种多样, 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表述。色彩是基础, 构图是过程又是最终目的, 既要合理运用技巧, 还要讲求视觉效果。中国古建筑元素是朴素与奢华的结合体, 如民居类建筑偏重于朴素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宫廷类建筑则是以奢华、富贵、庄严为主;私家园林类建筑则追求典雅、幽静、舒适。产品的表现要考虑产品所针对的人群特征。在构图时, 除了要不断的选择与色彩相配的字体, 还要合理运用对比这一手法。如色彩的对比, 构图中图形的粗细对比、远近对比、蔬密对比、静动对比等。对一个包装设计来说, 创新是包装设计不可缺少的成功因素, 包装设计要求正确地传达商品的信息。同时, 设计要新颖, 且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民族风格, 而中国古建筑元素进行的包装设计正好满足这一特点。

3.2 立体设计形式

包装立体造型设计又称形体设计, 它与平面设计和结构设计构成包装设计。包装的造型设计大多指包装容器的造型, 它包括方型、圆型、异型等, 容器形的长短宽窄和曲度变化必须符合“科学、牢固、美观、经济”的原则。包装的盒型设计、容器造型设计都是由其本身的功能来决定形态的, 根据被包装产品的性质、形状和特征来决定的[5]。任何一个立体物都有高度、宽度、厚度, 这就是立体构成所讲述的“三维”。如何使立体造型取得艺术美, 与产品包装达到和谐统一, 是包装设计的主旨。中国古建筑本身就是立体的, 把这种有内部空间的结构作为包装的容器, 本身就能体现立体感。中国古建筑具有韵律感和秩序性, 使人们看了以后感到柔和而优雅, 表现出一种韵律美。月饼盒、茶叶盒、酒类包装等要体现韵律美可以通过提炼建筑中的某一部分来实现, 使其造型表现得既流畅又舒展。为了达到系列化的目的, 一般而言, 要抓住该类产品的表现特征, 根据产品自身的要求加以考虑, 使其造型格调一致, 色彩统一, 最终形成该系列的统一风格。再者, 要强调对比与协调。对比是多方面的, 在同一件产品包装中, 包括体积、长短、间距的等对比。体积前后层次的安排要有窄宽间隔的变化, 必须考虑空间疏密关系的对比。体积之间要有聚散、主次, 主要的部分应该是视觉中心, 次要的部分要有恰当的呼应。那么, 包装就会表现得活泼多变, 丰富多彩。调和就是在对比中找出统一的因素, 使设计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相互配合, 使产品整体协调。

4. 结语

中国古建筑元素作为传统图案, 蕴藏着丰富的内涵, 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 它不仅具有平面意义, 还有立体意义, 是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的接合体。中国古建筑元素不但与物质生活紧密相关, 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涌人, 众多的国人和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商品包装上我们就可以看到, 现在无论在国内市场, 还是国际市场, 具备中国传统图案或包装样式的商品总能吸引更多的眼球, 这使我们认识到, 中国古建筑元素, 通过建筑文化的积淀和人们对古建筑的怀旧, 始终营造着或古朴典雅或庄严大方或豪华奢侈的设计语境, 这正是中国古建筑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被再发现、再利用、再创造的魅力所在。利用传统进行设计, 如果运用得当, 那么对包装而言, 无疑是注入了第二生命力。

摘要:现代包装设计, 是新材料、创新, 以及一定的文化内涵的结合体。本文在研究包装设计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古建筑元素的特点, 将中国古建筑元素中体现的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相结合, 探讨与建筑有关的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寻求使其更好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元素,包装设计,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章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J].北京:装饰2004, (9) :36-37

[2]黄吉淳, 陈琏年.包装艺术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14-78

[3]徐晓庚.现代设计艺术学[M].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26-65

[4]陈磊.走进包装设计的世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56-83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建筑布局 篇5

园林中的建筑, 除了具有造景、观赏和被观赏的作用之外, 最基本的作用还是其使用功能, 中国传统园林, 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 都是先立宅而后建园。而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中有“司农张伦等五宅……唯伦最为豪侈, ……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可见, 园是作为宅邸的部分所存在的。随着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提高, 有了对园林的需要, 并且其已经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体系, 在宅邸中的比重逐渐大于房屋建筑, 但在园林中, 建筑始终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2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与其他类型建筑的关系

首先, 园林建筑中的厅堂等主要建筑以及其他局部建筑群的设置会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的轴对称原则。中国传统建筑中, 城市、宫殿、寺院等建筑的布局多采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原则。例如北京故宫、汉唐长安、明清北京以及一些大型寺院、墓葬等等, 以求庄重、肃穆, 突出其重要地位, 从而通过轴对称来组织建筑。住宅建筑也受到封建礼法及等级观念的影响, 也多以轴线对称和一正两厢的形式存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主要建筑, 功能也是以宅院为主, 因此其也会受到等级制度的影响。虽然在形式上比较自由多样, 但总体关系仍然会保留轴线对称的影子。苏州园林中的留园、网师园, 皇家园林中的承德避暑山庄等中国传统园林建筑, 都体现出传统园林建筑的这一特点。

其次, 园林建筑遵循的一项原则是:本于自然, 高于自然, 希望能够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完美的结合。这些, 并没有见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其他类型。其无论从意境、对待自然的态度、空间布局、构图原则等方面, 均与中国传统宫殿、寺庙等建筑有所不同。

3 园林建筑的特点

3.1 描绘的意境不同于其他类型建筑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 与诗画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可以说是结下不解之缘。我国自古诗画同源, 而对于蕴含诗画意境的园林也是一脉相承。清·钱咏在《履园丛话》一文中曰:“造园如作诗文, 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道破了诗词绘画和园林的关系。在园林建筑反映诗词意境的同时, 诗词也对园林建筑具有点景的作用。

3.2 建筑布局与构图原则灵活多样

园林建筑的构图形式强调有法而无定式。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根据功能和造型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厅、堂、楼、阁、轩、榭、舫、亭、廊等, 各种建筑类型可以根据需要单独设置, 也可以通过灵活的组合形成建筑群体。这种化大为小、化集中为分散的处理手法, 非常适合园林布局和景观上的需要。流线回环曲折, 造型参差错落, 空间收放有度, 这种手法使得园林建筑灵活多样、变化无限。

3.3 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统一

中国传统园林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命题由宋儒提出, 但作为哲学思想的主旨, 早在西周时便已出现了。即《易传·乾卦》所谓“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天人合一的思想, 深刻的影响人们的自然观。它主张人是天地生成的, 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造园使建筑与山石、水池、花木巧妙的结合, 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界。

4 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布局方式

4.1 厅堂

厅堂是园林建筑中的主要建筑, 一般布置于园林建筑的重要位置上。厅堂较高而深, 前必有轩。厅堂一般根据其内四界用料形状不同, 称用扁方料者为厅, 圆木料者为堂, 俗称圆堂。根据其贴式不同可分为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例如, 留园冠云峰庭的主体建筑为林泉耆硕之馆 (原名奇石寿太古) , 为观赏冠云峰而设, 其面阔五间, 单檐歇山顶, 内部以脊柱为界, 用银杏木屏门、红木扇和圆光落地罩作隔断, 将室内分隔成南北两厅。该厅为典型的鸳鸯厅。此厅北临莲池, 南设庭院, 视线景观良好, 是观赏园林主景冠云峰的主要场所。

4.2 亭

“亭者, 停也。人所停集也。”亭常设置在路边、池边、山顶等处, 为游人提供休息的场所。同时, 亭视线开阔, 无论是作为欣赏与被欣赏的景观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园景中往往是个“亮点”,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亭是中国建筑体系中体量较小的建筑, 其造型主要取决于亭的平面及屋顶形式。根据亭的平面特点, 大致可分为三角亭、正方形亭、六角亭、八角亭、圆亭等,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形式如扇形亭、梅花亭、半亭等 (见图1, 图2) 。

4.3 轩、榭

轩, 多为高而敞的建筑, 但体量不大。有的做得奇特, 也有的平淡无奇, 如同宽的廊。轩是一种点缀性的建筑物, 可以说其和亭具有类似的功能和景观特点。它虽非主体, 但又要有一定的视觉感染力, 可以看作是“引景”之物。网师园中的“竹外一枝轩” (见图3) , 可谓引人入胜, 经此处而通向“月到风来亭”;又作为“濯缨水阁”之对景 (见图4) 。

榭, 水边建筑, 人们在此倚栏赏景。榭不但多设于水边, 而且多设于水之南岸, 视线向北而观景。水面在建筑北面, 所见到的景物都是面向阳光, 可以清晰的看到;如果位置互换, 水面就会反射刺眼的阳光, 而且为建筑逆光, 只能看到其影子轮廓。

4.4 廊

“廊者, 庑出一步也, 宜曲宜长则胜……” (《园冶》) 。廊是一种分隔园景、增强层次感、划分空间的建筑, 同时起到连接交通的作用。同时, 其使室内不会受到风雨之侵, 具有供游人休息的作用, 夏秋之交也不会受阳光之炎热。但从建筑艺术来说, 则是增加了空间层次。廊以狭长曲折取胜, 但太长反而显得单调乏味 (见图5, 图6) 。

园林建筑作为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中要把建筑作为其核心及重要风景要素, 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立园要先立厅堂。作为园林的主要建筑, 厅堂的设立要遵循传统建筑设计原则。空间处理要富于变化, 就常会应用廊、墙、路等组织院落, 划分空间和景区。合理设置亭、轩、榭等, 点缀园林景观, 同时塑造良好的观景之地。园林建筑在造园中的应用具有决定造园成败的核心因素, 处理好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才能达到融于自然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8.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4-12.

[3]贺国鹏.园林建筑在造园手法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 2008 (6) :60-61

[4]卜复鸣.留园“冠云峰”庭院[J].园林 (仲夏版) , 2007 (6) :78-80.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组合观念 篇6

关键词:空间秩序,组合,院,坊,城

1 概述

中国的建筑如同中国的文化一样,几千年来持续发展,未曾中断。但是,当发展到19世纪末期,中国建筑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冲击时,它开始不知何去何从。历史可以砍断,但地域不可以。如果我们对于建筑地域性的探索研究,对后来的思想有影响,那么这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前人是否有做过这方面的探索研究,答案是肯定的。但当我们去观察这些形形色色的建筑时,不仅有些失望。无论是西方建筑的生搬硬套,或是传统建筑的形式模仿,甚至中西形式的相互混合,这些都绝对不是传统的延续。

李允在《华夏意匠》里说过:“为传统而去继承传统是一个失败的经验,离开传统而去盲目创新也是一个失败的经验。”[1]中国建筑几千年一脉相承的发展,其背后一定有支撑它的建筑史观,或者说是精神。本文将从建筑作为存在空间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秩序的特征。

2 研究前提

在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时,我们首先应该具有平等的观念。在这里,平等的观念包括功能的平等以及人与自然的平等。

2.1 功能的平等

中国的建筑并不是按功能来分类的。很多学者都从分类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建筑的特点,这样的探讨其出发点就已经有了偏差,中国建筑的设计原则是:房屋就是房屋,不管什么用途都希望合乎使用。这一点与舒尔茨的观点一致,他在《场所精神———关于建筑的现象学》前言中写道:“并不存在不同`种类'的建筑,只有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不同情境要求不同的解答。”[2]

建筑的历史起源于居住房屋。居处,就是生活起居以至于包括一切户内工作的地方,在这样的概念下,我们也就无需对房屋分类,而是探讨其空间的本质。

2.2 人与自然的平等

人与自然的平等即内外的平等。此文将取消建筑作为考察对象的优先性,把建筑空间与非建筑空间置于平等的层面。

3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确立了一种组合的观念,体现在构图上,就是同一组织形式的多次重复。从院到坊到城,三个层次构成的空间秩序是组合观念的体现。中国古代建筑群以院落为基本单位,建筑群由一个个的院组合而成。而细化到一个院落,其平面,立面上体现的也是一种组合的观念。

常青老师的《建筑志》中说道:“中国建筑体系以住屋(宅,宫)为根本,其他类型大都以此为基型。在宗法和礼制的限定下,就各类单座建筑而言,多是以木结构为主体,以`间'为单位;从群体关系而论,都是以院落为单元,再以纵横两个方向的轴线上多进,多路的院落形成组群,以纵横道路相分隔,沿着水平向延展开来,组成里坊,厢坊,街坊,进而聚合成以皇室(王宫)或衙署为中心的城市。”[3]这段话也正是说明了院,坊是同构的,这种围合的空间(“营”)只有尺度的变化,而没有空间类型上的变化。

3.1 城

在古代,中国就是城邦联合体,是一个城与一个城组合起来的。而城,意指“版筑”,城市必然有城墙,体现了“营”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城市多半是先修筑城墙后形成市区的,在中国的城市设计思想中,建城就相当于建设一座巨大的建筑。

围绕一个中心空间组织建筑群,也许是人类最早就存在的布局方式。最早的聚落方式是圆的,向心的,中间是一个大房子(统治中心)。后来,中国的聚落方式由圆而方,而国人的宇宙观也衍变为无限延伸的均布的方格,有中心以及方位。中国是棋盘状的道路格局,但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而中国比较特殊的是它有自己的制度:井田制。根据《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营国(国为王邑),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其记载的就是有关井田制的周朝理想王城模式[3]。《吕氏春秋》中说:“择天下之中以为国(国为王邑),择国之中以为宫,择宫之中以为庙。”所以九州之中即为国,周王城其实就是九宫格的格局。

3.2 坊

从井田制发展而来的闾里,是居住空间的基本单位,其后城市扩大,发展为里坊制。所谓“坊”和“里”是指被道路分割出的街区,其大小面积相等,可以合并也可以分割。唐朝的长安城完全由面积大小的坊所构成。坊的多次重复,形成了城,组织层次十分分明。里坊由坊墙围合,也体现了“营”的概念。但是,到了宋,作为都城的邺城,没有了里坊,形成了“厢房制”,虽然没有了坊墙,但传统的组织精神仍然保留,表现的是中国城市的真正特征。

3.3 院

城的形态可以反映在院落中,院,坊,城是同构的,一个大的院落其实就是一个小城。前面已经提及到的中国传统的“择中”思想,在建筑群的组织方式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传统的建筑群以“院”为基本单位。在研究前提中,已经提出“内外平等”的观念。建筑是“有顶的空间”,而院是“无顶的空间”,这两种空间同等重要,甚至可以把建筑看作是从属于院的,这样建筑群才有一定的组织秩序。在大型建筑群中,串联起来的“院”组成“路”,由有主次,有层次的路构成整体的“群”。

如何围合出一个院落,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图中可以看出:院前为门,院左右为廊,院后为堂,院正是由它四周的一圈建筑围合而成,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门堂之制”。

3.3.1 平面

在所有的建筑平面中,都可以归结到“门”“堂”“廊”三个部分,每一组代表了一进院落。“门”“堂”“廊”作为建筑平面中性质不同的三个部分,是相互独立的。“门”规模扩大,形成“门屋”,有时和“堂”不分上下。“廊”就是“辅助建筑”,有时是东西厢房,有时只是围墙。

3.3.2 立面

中国传统建筑不但在平面上体现出组合的观念,在立面上也同样体现。这就是梁思成所提出的“三段式”:“中国的建筑,在立面的布局上,鲜明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1)台基;2)墙柱构架;3)屋顶。”这三个部分同样也是相互独立的,可以自身发展的。

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组成是为了围合出一个内院,而立面是由平面生成的,其作为院子的背景,也就是院子的四壁,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更好的体现院子的性格。

4 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的组合观念,体现在空间组织和构图的各个方面,我们所要重视和继承的不是这些组合的部分,而是它们如何去组合。这样的组合关系将有助于我们真正读懂中国传统建筑,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允.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446-447.

[2]杨宏杰.运用建筑现象学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33(17):34-35.

[3]常青.建筑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8-19.

[4]缪朴.传统的本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J].建筑师,1989,36(12):61-62.

[5]汉宝德.大乘的建筑观[J].世界建筑,1990(5):47-48.

中国古代声学在建筑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古代声学,建筑,吸声材料,音质设计,隔声

建筑声学是研究控制、处理室内外声环境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室内音质和建筑环境的噪声控制。近代建筑声学特别注意消除厅堂内混响、研究屋内语言和乐声具有最佳音质等问题。尤其是从电声器和电子学技术问世以后,为改变厅堂的混响特性,人们对吸声材料、扩声系统和共振系统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而在古代,如何使广场或厅堂的人们清楚地听见有限强度的语言和乐声,这是古代人关注的问题[1];另外,作为现代消声技术先导的隔声技术在我国古代亦有雏形[2]。

1 中国古代的音质设计

1.1 利用反射增加听闻

山西永济县普救寺莺莺塔,原名普救寺舍利塔,《西厢记》中“日午当庭塔影圆”,就是指此塔。该塔初建于隋唐,现存的塔重修于1564年明嘉靖年间,是一座方形空筒式13层密檐式砖塔,高36.76 m,建于陡坡的高处,周围空旷,整个塔身和塔檐由涂釉青砖建成,这些青砖的声反射系数达0.95~0.98,是声音的良反射体。塔身成空筒形,对声波起着谐振腔作用。由于13层塔檐各层砌砖所成曲线的巧妙配合,对来自塔前距离约24 m处的击石声产生良好的反射及会聚作用,因而“于地击石,有声如吠蛙”。同样,远处的声音通过13层塔檐反射就会聚在檐前附近,使人耳接收到的声波能量大增。五里外的蒲州镇的演唱声,犹如塔内有戏台。类似莺莺塔声效的古建筑还有很多,如著名的北京天坛中的回音壁、三音石与圜丘、还有河南郏县蛤蟆音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等[1]。

特别指出,在古戏院与舞台发展上,声学应用更略见一斑。古人在宋元前选择凹地、良好气候来增加听闻,到宋元时期戏院与舞台结构由四面观改变成三面观或一面扇形观,以屋顶及后墙两侧墙增加较远听众的听闻。明清时期,“……其地度中建台,台前平地名‘池’,对台为厅,三面皆环以楼”,如淑芳斋戏台,演出歌舞、说唱时,声音效果极佳[1]。

1.2 利用共振增加混响

中国注意到厅堂的声音问题,大概在南北朝时期。随后,古人还提出了一些具有特殊要求房间的设计思想。在山西南部和西南部地区,留有大量的宋元戏台和舞楼,据考察,这些历史留下的戏台下都有坑洞,内有陶瓮。这些装置无疑可以增大混响,他们不但最终成为中国舞台设计的传统,更被一直流传到最近几十年的民间舞台设计当中[1]。

琴室在古代是较为重要的建筑,由于古琴发声低微,能使较远处有清晰的听闻对琴室提出更高的要求。明代屠龙《考■余事》写道:“琴室,宜实不宜虚,最宜重楼之下。盖上有楼板,则声不散;其下空旷,则声透彻。若高堂大厦,则声散漫;斗室小轩,则声不达。如平屋中,则于地下埋一大缸,缸中置一铜钟,上用板铺也可。”其后,文震亨《长物志》“古人有以平物中埋一缸,缸中置铜钟,已发琴室声。”可见,琴室埋缸,同样是增大混响声[1]。

在钟鼓楼底下挖有洞穴,以求“声透彻”,亦同于上述思想。

2 中国古代的隔声

2.1 世界最早的隔声实验室

我国至少在汉代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物理实验室——声学实验室。据《后汉书·律历志》介绍,“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堤绳。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库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霞草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1]。据《北齐书》信都芳传记载,信都芳曾成功地验证了“候气之法”,信都芳在其《乐书注》“图法”中,还详细说明了三重律室的结构布局。“三重室者,外室南户,次室北户,中室南户。室皆上圆下方。各闭使密。勿得来风,外室之内,以布漫之,复以缇缦之。次室、中室亦然。通壁三重,杨子谓之‘九闭’”,这样的律室结构如图1所示。同时,他还阐述了设计这样三重室的目的:“如此作,为令微风不起,纤尘不形,清静闲居,外无声振。”即为了排除外界其他各种因素引起的空气流动及声振等干扰,也就是要求有非常好的隔声、隔振性能,而三重“律室”确实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这说明当时已有了隔声室与消声室。以上提到的“室三重”类似于今天的双层隔墙,而中间“密布堤绳”,类似现在多孔吸声材料,这种隔声加吸声设计的隔声室,完全可以和现代隔音室相媲美。

2.2 建筑隔声材料——空心砖

考古工作者从墓葬中发掘出的战国时的空心砖,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隔声建筑材料[2]。现代吸声观念认为,具有较强的吸收声能、减低噪声性能的材料才称为吸声材料,而具有一定吸声系数的材料才被用于建筑隔声。战国时期,对于当时人们制造这种空心砖,可能并不懂得其隔声机理,也不是出于隔声的目的,其隔声效果也未必能达到今天讲的隔声效果,但用这种空心砖砌成的墙肯定是具有一定的隔声效果,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相信古人总会对其隔声性能有所认识

2.3 瓮墙造就的隔声建筑

与上述提到的“候气之室”不同,瓮墙的应用较为广泛

明末清初方以智撰的《物理小识》中,其“隔声”条说:“私铸者匿于湖中,人犹闻其锯锉之声,乃以瓮为瓷,累而墙之,其口向内,则外过者不闻。何也?声为瓮所收也”,清代郑光祖在《一班录·物理篇》也有类似的记载:“人家墙壁以空瓮砌成,使口尽向内,则室内所作之声尽收入瓮,而贴邻不闻。”这两条资料所记载的瓮墙隔声,一般称为中国古代的原始隔声技术[2]。这样的构造近似以亥姆霍兹共鸣器建造的隔声墙或隔声房间。根据亥姆霍兹共鸣器吸声原理:由于瓮壁是坚硬而光滑的釉层,其声反射系数很大,当室内声音从瓮口入射到瓮内后,除少量被吸收和微弱的透射外,绝大部分被瓮壁反射,由于瓮口较小,少部分直接从瓮口反射到室内,大部分在瓮内被二次反射、三次反射……逐次衰减,直到声能为零,达到吸声效果。在史料记载未曾述及是否在瓮内放置破纸、棉麻等增加吸声性能,但瓮墙其隔声性能达到“外过者不闻”“贴邻不闻”,已具有相当的水平。

3 结语

古代声学的发展尤其在古建筑中的利用,才逐渐形成了近现代建筑声学知识。现代建筑声学是从1900年赛宾对混响的研究开始的,在没有理论支持的古代,不但有“声音效果极佳”的戏台,还有用于隔声的“瓮”,而现代大多与声学有关的理论也能在古代的伟大成就中找到原形,这显示出我国古代人民善于总结经验,声学技术在建筑中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戴念祖.中国声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451-465.

[2]李海,罗平.中国古代的隔声技术[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6(2):84-85.

上一篇:媒介融合语境下一篇:信息开放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