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研究

2024-05-24

共同研究(精选十篇)

共同研究 篇1

《侵权责任法》第8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我国法律把共同侵权的本质规定为共同的行为。理论界关于共同侵权的本质则存在较大争议,有数种学派之分,最典型的就是主观说和客观说。各个国家的法律采取的学说观点也是不同的。那么究竟何为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共同侵权的本质应该到底从哪方面认定?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共同侵权的理论争议

(一)共同侵权的不同学说

何为共同侵权理论上有不同学说。不同的学说反映了对共同侵权本质的不同理解和界定。历来学者有关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的探讨,现已有了比较系统的学说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主观说。该说认为,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具有共同的主观过错。主观说又可细分为两大学说:“意思联络说”和“共同过错说”。

意思联络说是早期的一种学说,该说认为“共同加害人之间必须有意思联络始能构成。”意思联络是指共同加害人具有共同的意志,从而在该共同意志的支配下为共同行为。所以意思联络限于共同故意,即行为人之间必须有共同的故意才能构成共同侵权行为。

共同过错说则将主观因素扩大至过失。该说认为共同侵权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损害结果具有共同的过错,不仅行为人之间的共同故意能构成共同侵权行为,行为人之间的共同过失也能构成共同侵权行为。从和意思联络说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在共同侵权行为构成的认定上,意思联络说比共同过错说更为严格。

2.客观说。也即“行为之共同说”,该说认为数个加害人各自以自己的行为侵犯了同一客体,即每个加害人都亲自参加了侵害权利的行为,可以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共同的侵权行为是加害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基础。由于对“共同性”理解的不同,客观说又有共同行为说和关联行为说。共同行为说认为共同损害结果的发生总是与共同行为紧密联系,各个行为人的行为之间必须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结合的关系。关联共同说认为,各个行为人的行为不必有共同性,只要行为间有客观关联性就能构成共同侵权行为。

3.折中说。在上述对立学说的基础上,进而发展了融合两者的折中学说,此说认为,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应当把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结合起来:主观方面行为人之间应当有共同的过错而且过错的内容应当是共同的或相似的,客观方面各加害人的行为必须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且存在因果关系。

4.分类适用说。为了把主观说和客观说结合的更加完美,分类适用说应运而生,该说兼采各学说之核心,分门别类地加以适用。傅贤生认为:在存在共同过错的情况下,优先适用共同过错说;在数个加害人的侵权行为类型如果单独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适用客观说;其他情形适用折中说。

(二)研究共同侵权本质的意义

共同侵权行为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对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从理论上来说,共同侵权的本质的界定并没有定论,如我们上面已经介绍过,关于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在理论上存在多种学说。由于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对于共同侵权行为构成的认定至关重要,理论上的纷争也就增加了司法实践上对一些情形下的共同侵权行为构成的认定的难度。一种理论的建立与完善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数代人不懈努力的积累而形成的。共同侵权行为也是如此,只有更加深入的对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加以研究,形成为大家所接受的理论,才能便于共同侵权行为构成的认定。

2.在实践上.如上面我们说过的那样,理论上的纷争造成了司法上的困难与不统一。通过对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的认定来进一步确定共同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不仅可以降低司法成本,也可以使司法结果得以统一。拿出版公司诉淘宝网络公司与盗版人共同侵权一案来说,中国友谊出版社将在淘宝网络上出售盗版《盗墓笔记4》盗版人杨某和淘宝网络公司告上法庭,认为杨某出售盗版书于淘宝公司未尽到审查之责,已侵犯其权利,二者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此时如果按照主观说,由于二者没有共同的故意或过失,因此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但按照客观说,杨某和淘宝网络公司的行为已造成了出版社的实际损害,则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可见共同侵权本质的认定对法院的判决结果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的。

二、两大法系共同侵权的比较分析

不同法系国家的法律对共同侵权的本质的认定是不同的,我们通过对两大法系不同国家共同侵权立法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发现共同侵权本质的所在。大陆法系的的国家关于共同侵权行为除了法国通过判例加以确定以外,其他的国家都在立法上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且早期的规定都大多把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作为认定侵权行为的要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共同侵权的案例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此时主观意思联络说越来越不能妥善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就有必要把共同侵权与刑法中的共同正犯区别开来,主观意思联络说逐渐被主观过错说所修正,把过失也列入共同侵权行为的要件之一,到最后由于主观过错说仍无法囊括一些新型共同侵权案例,各国立法逐渐采取了客观说的观点。其中德国就是通过修正的主观说来解决主观意思联络的不足;法国在司法界中通过因果关系的角度来认定共同侵权行为;日本通过司法解释改变了立法中的共同故意理论,不再把行为人的主观意思联络视为共同侵权行为的必要,而是要求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关系,这是借鉴了法国的做法;台湾地区也通过司法解释改变了立法中的共同故意理论,但从行为的关联性共同性来认定共同侵权行为。英美法系国家则是把损害结果的不可分割性作为认定共同侵权行为的要件。其实英美法系对共同侵权的认定与法国的做法颇为相似。

从两大法系的法律发展来看,各国的立法经历了从主观意思联络说到主观过错说再到客观说的发展过程。各国不断改变立法立场的过程,其实也是对共同侵权行为本质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从主观说到客观说的过程,反映了关于共同侵权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

三、共同侵权的理论分析

通过我们对关于共同侵权四种学说的分析不难发现,尽管各种学说都有自己的理论依据,但他们都还各自的一些缺陷。

(一)各种学说的瑕疵

1、主观说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主观说分为意思联络说和共同过错说。意思联络说把行为人之间的主观故意视为共同侵权之必要。该说将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严格的限制在共同故意的范围内,并没有把共同侵权与刑法中的共同正犯区别开来,行为人的共同过失则不用承担连带责任,这显然不利于对受害人的保护。那么共同过错说呢?共同过错说将共同侵权的主观因素扩大至过失,使得共同侵权有别于刑法上的共同正犯,较联络说有利于对受害人的保护。共同过错说把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作为认定共同侵权的主观因素,但是却漏掉了故意与过失相结合这种情况。若数加害人在实施共同行为的过程中的主观因素既有过失也有故意,那么这是否应该被认定为共同侵权?另外,在完全不问过错,“理应贯彻无过错责任的高度危险作业,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类型的侵权案件中”,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使用,使共同故意学说的内在缺陷显露出来。

2. 客观说客观说的观点是共同侵权的本质在于加害人实施了共同的行为,在进一步细分客观说又分为共同行为说和关联行为说。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对行为人行为结合的紧密程度要求不同。客观说正是基于主观说不利于侵权责任法“补偿功能”的发挥的情况下产生的,不论是共同行为说还是关联行为说,均认为只要行为人行为有共同性,即应承担连带责任。很明显,客观说侧重于对受害人的补偿,相比主观说无疑是一种进步,但该说完全不考虑主观因素,极易使无限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无限地扩展,从而导致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的利益失衡。

3. 折中说针对主观说和客观说这两种队里学说,进而出现了融合二者的折中说,折中说认为在认定共同侵权行为时应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结合,那么我们不难看出该说实际上是再次陷入了共同过错说的缺陷之内,无法解决上文已经提到的主观方面的特例问题,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也无法囊括在内。在客观方面,同样也存在连带责任范围无限扩大的问题。

4. 分类适用说分类适用说实际上是对折中说的进一步发展。分类适用说混杂各学派之核心,分门别类的加以采用,但是囊括百家之说实则收纳了各种学说的缺憾。我们从习的是大陆法系,大陆法系法律的特点便是其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概括性,折中学说显然不符合我国的法律传统,而且分类适用说最大的缺点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都囊括其内,难免流于疏漏。

(二)客观说合理性的分析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种学说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都难能令我们完全满意,但衡量利弊,客观说相比之下要优于其他学说。我认为客观学说存在以下优点:

1.客观说不考虑主观因素可将主观方面的各种特殊情况包括在内,连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也不例外。这样就免于疏漏,更能体现法律的逻辑完整性。

2.仅将行为的共同性作为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要件,有利于受害人的保护。客观说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只要其行为间存在客观的共同性,就应当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受害人可以向任何一名加害人请求赔偿,这无疑增加了受害人获得赔偿的几率。

3.客观说也更符合国际潮流趋势。从我们上面对两大法系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从主观说到客观说是共同侵权发展的一个历史轨迹。早期采取主观说的国家纷纷转而向客观说靠拢,“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客观说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4.客观说与主观说相比无疑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共同侵权在当今社会中日益复杂和多样化,主观说对受害人的保护力度就远不如客观说。由于人口的大量增长,科技的日益发展,各人独自的空间越来越为狭小,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权利,法律课于人们的注意义务越来越高,客观说正是符合了法律的这种要求。

针对客观说存在的容易将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适用范围无限扩大的问题,我认为只要在立法和司法这两方面把好关,问题便迎刃而解。首先在立法方面应当给行为的“共同性”一些限定,使行为的“共同性”得以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其次在司法方面,法官应有一定的司法裁量权,在审判案件的时候把法律规定与民法原则还有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而使案件得到合理的解决。

结论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8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从此可以看出,我国侵权责任法关于共同侵权行为的规定实际上采用的是客观说,它要求行为人之间的行为必须有客观的共同性,而且强调要有损害结果,这实际上是要求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把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认定为行为人之间的行为有客观共同性,是比较合理的,这有这样才能增加对受害人的保护程度,才符合共同侵权发展的历史趋势,才有益于我国共同侵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要:共同侵权行为是侵权法中的一个重要法律制度, 无论在理论中还是在司法实践中有有其重要的意义。对共同侵权制度的研究离不开对其本质的探讨, 本文主要针对共同侵权的本质到进行论证。

关键词:共同侵权,本质,学说,法系,比较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 法律出版社2003

[2]田土城主编:《民商法评论 (第1卷)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9

[3]王红亚《论共同侵权行为的“共同性”构成要件》 (上) -以归责原则为中心重建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理论。

[4]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5]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6]欧阳经宇。民法债编通则实用。台湾汉林出版社, 1977

[7]杨立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法律出版社, 2007

[8]王利明主编《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9]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公司共同决策法律制度研究 篇2

关 键 词:共同决策;职工满意;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3)12-0101-05

收稿日期:2013-06-18

作者简介:仇晓光(1981—),男,吉林长春人,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国家检察官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公司法、金融法;杨硕(1988—),男,江苏徐州人,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商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民间借贷规范化研究:以债权人利益保护为视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jc820014;2012吉林省教育厅第一届春苗计划项目“吉林省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下民间借贷规范研究——以产权融资改革为视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世界上第一家公司诞生后,学界便从未停止过对其治理方式的探索,而法律作为人类生产方式组成部分中重要的上层建筑,为公司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个领域公司治理研究成果层出叠现,从传统单个公司治理机制研究模式逐步转向采用量化评价方法研究公司治理水平。学者们更加关注相关法律条款的实施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执行条款效果方面的研究,强调基于不同国家既有制度的外部环境基础差异而导致的治理侧重点应有所不同。[1]

一、共同决策与“职工满意度”

(一)“职工满意度”与共同决策的关系

共同决策机制在充当公司治理约束机制的同时,还应兼有激励机制的功效。从心理学和管理学角度看,职工激励策略是为了满足职工心理诉求,设计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来激发、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共同决策机制在很大空间上赋予了职工向管理层表达自己诉求的机会,同时也将自己命运的“决定权”部分交给了职工。企业管理层决策制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商场中的生死存亡,若职工参与管理制定失误导致企业业绩下滑,则可能直接影响职工的切身利益。尽管许多学者从决策非效率和违背公司设立初衷角度批判此种制度的种种劣迹,但我们必须承认,企业在最大限度的服务于股东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目前劳动纠纷的诉求在发生变化,正在从 “底线型”利益诉求向 “增长型”利益诉求转变,[2]将利润作为企业唯一目标所引发的罢工等群体性对抗事件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非效率。因此,从宏观角度看,共同决策机制所带来的总收益应大于其耗费的成本。

(二)共同决策实证研究价值分析

我国作为一个继受法国家,在制定法律规则时充分吸取、借鉴了两大法系(德国模式和英美模式)中对于公司的治理经验,确定了以股东会为核心,董事会与监事会相互制约的三角治理结构。学习借鉴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国外的相关制度不可能直接照搬和效仿,忽视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必将是被功能、目的一致性目标所抛弃的空中楼阁。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迫切需要一个细化、可行的法律规定,但我国国情和司法水平导致了原则性规则难以解决大部分的实际问题。在共同决策制度背景下考察职工满意度的意义在于,通过调查分析该制度的相关理论和经验在我国企业治理中适用的情况(包括法律规定和企业自发适用),在保障职工和小股东权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的指引作用,为企业良性成长提供理想的外部环境。在学习国外制度原则的同时,将其中具体的规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良,才能够达到借鉴的真正目的。

二、“职工满意度”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通过对德国共同决策制度和企业委员会的功能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与前述机构相对应的薪酬福利、参与管理、公司文化、沟通、授权五个测评维度,结合职工满意评价相关理论,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对公司(研究选取的三家企业,分别为职工人数少于300、300至1000人及1000人以上三类)①内部不同年龄、职位、学历、工龄的职工对共同参与管理程度和满意程度加以分析,这样,便于区分不同职工参与共同决策的需求和意愿,有助于细化相关制度的标准。此外,企业职工的满意度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职工通过工作取得的自身心理上的成就与满足,即“内部满意”;另一方面,公司的领导方式与工作环境也会影响职工的满意度,即“外部满意”。

(二)数据分析

⒈信度与效度检验。一是信度检验。信度检验是实证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代表模型构建、题项设计以及数据收集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只有满足信度的要求,其分析结果才能具有说服力。因此,在进行进一步研究之前,需要对量表进行信度的分析。本次调研对信度的分析采用的是克隆巴赫系数内部一致性系数,利用各题得分的相关系数、方差、协方差矩阵来计算同质性,得出唯一的信度系数结果,因此结果中克隆巴赫系数越高,则代表其检验的内容一致性越高。②通过计算克隆巴赫系数内部一致性系数发现,只有沟通低于0.70,为0.632。但是测量表表中项目为4个,符合小于6个项目且α值大于0.6的要求;共同决策维度部分问卷总体一致性为0.942,其他各项均满足要求。因此,该问卷具有测量信度。二是效度检验。效度是评价实证研究准确性的另一个标准,在此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将测量的16个项目进行kmo指数与bartlett’s球形检验。计算得kmo系数为0.836,bartlett’s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1,可以证明数据适合因子分析。对测量共同决策的16个项目提取主成分,截取特征根大于1的数据,可得问卷中的16个项目能较好地被5个因子解释,累计解释方差比例达到67.528%(见表1)。在分析各个因子所包含的项目意义的基础上,参照共同决策机制所要预测评的内容设定,对预设薪酬福利、参与管理、公司文化、沟通、授权五个维度内部指标略做调整。表1 共同决策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⒉路径分析。路径分析又称“结构方程式模式”或“同时方程式检验模式”。作为一种验证性而非探索性的统计方法,运用路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通常依据已有的相关理论选取测量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因果关系模型,以检验假设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程度。运用路径分析可以计算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而探析选取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存在何种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强弱大小。在运算时,通常选用enter法计算路径系数并检验其是否显著。借由spss软件运算得出,路径系数:共同决策→职工满意的标准化估计值为0.751。在分析过程中得到标准化估计值越大,说明变量之间影响程度越大,可见共同决策对职工满意具有因果关系之假设是成立的。

三、关于我国公司共同决策制度的思考

(一)共同决策与监事会制度

⒈重思我国监事会制度。基于我国目前已有的立法体例来看,加强职工参与管理应着重于监事会制度的完善。从德国公司法中关于监督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职能划分来看,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监督委员会负责总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日常管理,即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及商业计划战略目标的制定,属于企业对外经营活动,这也是我国公司法中董事会应有之职能。而监督委员会则是一种员工参与公司治理机构,除极为特殊情况下,监督委员会职能仅仅局限于公司内部的治理,管理委员会对公司商业经营行为的决定则拥有绝对不可分管理权。因此,我国职工董事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值得商榷。

⒉完善监事会制度建议。数据显示,职工在300人以下的企业参与管理与职工满意度路径系数值低于其他两类企业,即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中职工是否能够真正参与到公司治理活动中对于职工的满意度影响不甚明显;同时中高层员工较其他职工能够很好参与管理。由于我国行业类别较多,对于各个行业大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不尽相同,因此完善监事会制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根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中从业人员数量划分标准明确的大型企业设立监事会应就职工代表组成结构及数量作出具体要求,而非现行法律中较为笼统的规定。第二,监事会功能明确。目前,我国立法中没有关于职工福利的内容,这与监事会中设置职工监事目的的初衷相违背,强化监事会职能应重申其对于公司内部治理的权利,严格划分监事会在企业商业活动和企业管理活动方面的职能划分。第三,建立配套企业委员会制度。《公司法》中“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此条文可以理解为法律明确赋予了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的权利,但却没有对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做出明确规定。至于“其他形式”或许可以从《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寻找依据。因此,逐步建立企业委员会制度是进一步完善职工监事制度的基础,同时也是化解劳资矛盾、保障职工权益的重要机构。

(二)企业委员会制度再思考

⒈企业职工权益保障现状。目前,我国主要的劳资纠纷以及大型群体性罢工事件多是由职工薪酬福利争端引起的。数据显示,各类企业中18~27岁的职工对于自己的薪酬福利满意度最低。他们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婚姻、家庭、同事,普遍存在的异地求职现象也导致了其归属感的缺失;在沟通指标评价得分方面,大型企业年轻职工在沟通方面得分较低(18~27岁为3.5929,27~35岁为3.1250,均值为3.9048)。这类企业管理模式中,职工只接受自己上一级领导,对于提高薪酬福利等事宜也只能与上一级领导协商,面对多重压力年轻职工和基层职工也是各类事件频发的核心。而相比之下,中高层的管理者则具有较多与资方谈判的筹码,其对在薪酬与沟通方面的得分也普遍较高。可见,企业职工劳资纠纷的核心在于解决底层职工薪酬福利改善及畅通沟通渠道。

⒉企业委员会存在的价值基础。我国《公司法》在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未加区分的统一适用了三权分立模式,将公司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交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行使,而绝大多数具有资合性与人合性双重特点的中小企业尤其私营企业均采用有限公司模式,由投资者直接经营管理,董事、经理等高管也由股东兼任。相对于规模较大、机构较为完善的股份公司,过于僵化的三权分立结构模式也徒增了小企业的管理成本。面对这种困境,有学者提出,有限公司治理应以公司契约理论为基础,充分尊重公司自治权,在监事会设立的问题上也主张不必过分强调在形式上设置“监事会”,应由公司自主决定。[3]尽管这种观点从效率和人合性特点角度很好地诠释了目前法律中监事会制度弊病,但在过分基于契约自由的治理结构中,如何保障职工的利益仍值得我们思考。我国基于《公司法》、《工会法》、《劳动法》等部门法建立的职工权益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实践中使监事会、工会制度流于形式。任何规则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每项制度在其完善过程中都必定需要付出一定代价,而在这场利益博弈中究竟该由谁来买单,这是法律必须回答的问题。目前,我国职工权益保障现状令人堪忧,探索如何在已有的法律体系框架内完善职工权益保障制度,企业委员会制度成为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径。

(三)企业委员会与工会间二者职能分配的思考

⒈工会制度的缺位及探索。组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工会具有国家和社团双重属性,其一方面是国家管理工人、维持社会秩序的国家机器,另一方面又充当了保障职工权益的工人组织。尽管工会组织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经济、政治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胎生的矛盾”导致在维护劳动者权益和服务经济建设之间难以周全,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长期以来,工会依附于党、政府及企业管理层才得以发挥其功效,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代表工人利益的职能,工会主席的权益也更多地取决于他与资方的关系,由此导致了工会偏向于资方的理性行为。当下在一些外地民工聚集的城市,出现了许多同乡会、联谊会、劳动者协会等组织,并且一些非正式组织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承认,[4]相比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基层单位性质的工会模式,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行业、产业、地域特征的新式工会组织模式则得到学者的更多关注。中国工会处于负责的政治背景中,是否能够完全摆脱党、政府的制约回归到完全独立社团性组织尚无定论。我国工会组织正着力于向社会工作转型,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处置劳资矛盾,其担当的角色逐步向劳资矛盾协调者、企业发展的服务者转化。⒉构建企业、企业委员会、工会的三方协调体系。介于目前《公司法》没有赋予监事会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责,而本应履行该职能的工会组织又难以承担这一重任,致使在我国职工权益保障处于法律保护的真空地带。因此,笔者认为,三方协调体系的构建首先应明确企业管理委员会性质及基本功能:⑴企业会委员会属于企业内部职工组织,是企业职工维护权益、参与协商薪酬福利进行共同决策的机构。⑵各行业大型、中型企业应该设立企业委员会制度,并且根据人数不同确定企业委员会的规模。⑶组成成员应包括企业不同层次等级的职工,由本级职工共同选举产生。⑷法定权利主要包括与雇主协商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职工切身利益问题。⑸请求工会组织作为第三方进行监督协调。此外,如何保障企业委员会成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法律层面保障和激励其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是该制度赖以存在的根本。对于企业基层员工来说,其权益的维护和保障最为困难,此时法律理应将权利的配置倾向于弱者权利的保护,一旦雇主有恶意妨碍企业委员会基层员工的行为,经查证属实后该员工可以得到较高的赔偿,此做法为一种保障该制度实施的可行方案。

设立企业委员会制度,一方面回应了现行法律框架内对职工权益保障制度缺位的问题,满足制度供给的需求;另一方面,产生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委员会制度能够避免重蹈工会“双重身份”的历史覆辙,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尽管企业委员会功能与现行《工会法》中的工会职能有所重叠,但这并不是对我国既有的工会制度发出挑战。也有学者认为,仅从工会自身改革的视角难以解决工会功能的困境,而应更多地关注党、政府以及企业为工会功能的发挥提供了什么条件。[5]工会应借助其特有的行政体制的优势,开展以工会社会工作为核心的发展策略,[6]在宏观层面推广、应用社会工作方法,提供专业化、职业化维权服务。因此,在工会职能转变及社会对工会职业化、专业化需求的大背景,构建企业、企业委员会、工会的三方协调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 篇3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邓小平理论 现实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包含着共同富裕思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等诸多理论的系统,但是共同富裕思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占据核心地位的理论内容,也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中的一条红线,渗透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深入理解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核心内容和现实意义对于科学把握邓小平理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包含着理论的形成逻辑和理论的基本内容。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也有其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尤其前提性条件、理论性基础和现实性条件。深入分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对于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共同富裕想的形成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性条件。中国自古有着浓厚的平等均富的思想,孔子的“大同”社会就是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也没有私有制的社会,包括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也将平等作为重要的思想主张,这些传统文化为中国现成共同富裕思想提供了文化基础。但是,中国古代的平等思想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根源于封建社会的平等思想无法实现根本的平等,它始终是为特定阶级服务的,无法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所有老百姓的共同心愿。尽管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平等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但邓小平理论毕竟是在中国的土壤上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平等、均富等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本质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渊源的。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其思想主张时,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中就包含着公有制的深刻内涵,以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为基本目标。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也旗帜鲜明地指出,未来社会的公有制实现及共同富裕的实现都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基础的,这是任何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马克思恩格斯为未来社会描绘了大概的轮廓,共同富裕是其中的美丽风景之一。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理论任务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不能也没有必要对未来社会的共同富裕做出具体的规划和描述,包括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等等。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有制思想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提供理论渊源的还有毛泽东,毛泽东是最早提出“共同富裕”这一概念的人,他在1955年《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毛泽东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体,并把为人民谋利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但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但一定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一个伟大的目标来加以坚持和追求。

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历史过程。1978年9月,邓小平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主张,同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 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可见,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思想之间,首先谈到的是如何“先富”的问题,这与此前相当长一段时期出现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有关。1979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它不会产生剥削阶级。”在这里,“集体富裕”就有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了,对于正式提出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直到1985年,邓小平才正式地提出“共同富裕”概念,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目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正式论述共同富裕思想,并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目的,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提出“共同富裕”思想之后,邓小平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这一思想。一方面,提出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只能导致共同贫困,只有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从先富到共富,先进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先富裕起来的人帮助还未富裕的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988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了实现共同富裕要有“两个大局”战略,即沿海地区加快改革开放以尽早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局,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沿海地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要反过来帮助内地尽快地富裕起来,这也是一个大局,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至此,共同富裕思想就更加低具体化、详细化和可操作化了。1990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这一论断不仅发展的共同富裕思想,也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最终确立和完善的重要标志。

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完成的思想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全面把握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容,对于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概括起来,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容有以下三点:

第一,共同富裕就是要既要反对两极分化,又要反对平均主义。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思想是从打破平均主义开始的。平等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但是,平等并不等于平均主义。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一段时间里,对马克思主义的平等思想做出了抽象的也不合实际的理解,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公有制和分配关系的平等化,偏离了生产力标准,过度强调平均,导致了平均主义,不仅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深入反思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了平均主义的危害性,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要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合法致富并先富起来。但是,先富并不意味着允许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的内在含义就包含着对两极分化的防御和抵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共同富裕的直接目的。如果出现了两极分化,不仅改革失败了,就连社会主义也可能失败,必须制止“富的越富、穷的越穷”的现象,这就需要处理好分配等问题。

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追求。在邓小平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出更对的物质财富,使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创造财富并不意味着只是少数人的富有而多数人贫穷,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是为了全国人民都过上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主义要求并且能够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由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所决定的。但是,在这里需要尤其强调的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确实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财富,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只能是普遍的贫穷和落后。这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

第三,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坚持先富和共富的辩证发展。共同富裕绝不是同步富裕,而是一个先富带动后富的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均衡,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肯能一下子就使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此,基于基本国情,必须允许一部分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先富的基础上积累了财富和经验,就可以进一步帮助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们,这样就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的。先富是手段,共富是目的。这样一个辩证的动态的发展过程,邓小平有着更为具体的部署,那就是“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八十年代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战略其实也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过程和动态发展阶段,它体现了共同富裕的阶段性和动态性,即从初级的富裕逐步发展到高级的富裕,从少数人的富裕逐步发展到多数人的富裕。

以上就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容,它既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基本主张,那就是反对平均主义,但又防范两极分化,并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加以确认,指出了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在中国现有情况下,实现共同富裕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动态的辨证的过程,先富带动后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充满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着深刻的辨证内涵,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位置。

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现实意义

理论总是要为现实服务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理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们讨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尤其要关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

首先,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先富裕起来,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就是人民富裕。共同富裕思想首先要表达的内涵就是富裕,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要有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和不断增加的社会财富,人民社会水平必须不断提升。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就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并且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必须不断转化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一旦社会贫穷,社会和谐肯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加社会财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还要加快推进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社会和谐是全方面的和谐,但物质利益的和谐是首要的、基础的。而物质利益的和谐既包括物质利益的充足和丰富,也包括物质利益能够是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而不是国富民弱的状态。因此,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富裕,这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民赋予,还应有共同富裕来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多方面的体现,但能否实现共同富裕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共同富裕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也不断扩大,这不仅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共同富裕实现就提示人们要更加关注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的问题,收入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系,降低基尼系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在我国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应该考虑社会的共同富裕的问题了,以前讲先富,那是由于国情所定,现在富裕起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工作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如何分配财富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因此,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最后,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只有实现了物质财富增长的基础上的共同富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社会主义才能和谐,否则只能是普遍的贫穷,或是极度的不公平,这些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逐步实现,也有利于实现更高一级层次的共同富裕,前面已经讲过,共同富裕也是由层次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和过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生产力将获得更大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也将更为融洽和谐,在这种情况下,共同富裕的理念也会越来越深入人心,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也将更加容易地实现。总之,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又有利于实现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2页。

[2]《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87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111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城市管网共同沟设计研究 篇4

1. 完善共同沟整体结构设计

城市共同沟一般来讲是钢筋混凝土单孔闭合框架长条状结构,常年受地下水及地面荷载的影响属于地下构筑物,结构设计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1)共同沟各种特殊段应根据相隔一定的间距来布置,其间距大小应考虑功能需要、管线及其材料特性、道路状况、相关设施的位置等。对于露出地面部分结构在设计上应考虑与地面景观协调,尽量隐蔽。

(2)地基沉降的影响。城市共同沟应该考虑到地基的沉降问题,否则可能造成伸缩缝处产生错缝,这样极易导致渗水并引起管道受剪,共同沟的结构可能受到切应力的变化而破坏,对可能造成较大沉降的软弱地基,需要特别重视。

(3)考虑地下水浮力。地下水位较高,覆土较浅导致地下水的浮力作用极易对共同沟产生一个向上的应力变化,这样导致局部受力不均匀而遭到破坏,因此,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时,应对不利工况引起注意。

(4)抗震作用。近年来,日本对共同沟等隧道结构与土、岩石间的相互作用、抗震加固等方面做了系列工作。探讨了利用山区隧道法进行城市软土、高地下水地区隧道(包括共同沟)的施工方法,以此提高像地铁、共同沟等城市隧道结构的抗灾(震)水平。当然,衬砌厚度愈薄、埋深愈浅的共同沟破坏概率愈大,破坏程度更严重。不同施工类型、结构形式和埋深条件的隧道抗震能力存在很大差别。

(5)防水设计。共同沟内提供检修通道应该做好最为基础的防水处理,整个共同沟外露部位均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时对防水涂料的损伤,共同沟对于特殊部位,需采取一定的防水措施如伸缩缝、特殊断面的衔接处,以保证沟内不会出现大面积渗水,保证防水质量。

(6)主体结构设计。标准断面为钢筋混凝土单孔闭合框架结构,整体浇筑。主体结构内部净尺寸可考虑为5600mm×3000mm (b×h),顶板厚500mm,底板厚550mm,侧壁厚400mm,垫层为150mm厚C15砼。每200m设1个进料口、1对通风口间隔布置,进料口、通风口直接从共同沟侧壁开口,伸出地面1m,顶部设不锈钢盖板。管道进沟体均埋钢套管,沟体端部采用混凝土墙封堵。每节共同沟长度不大于25m,每节之间设沉降伸缩缝,共同沟底部沉降缝位置设置剪力键,剪力键采用500mm×300mm钢筋砼垫块。

2. 完善共同沟附属设施的设计

(1)排水系统设计。城市共同沟排水设计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排水管网的稳定运行及其他管线的正常工作,注意内部水管、结构壁面以及各接缝处造成渗水、漏水,应及时排出。在设计共同沟总体走向时,应在沟底或适当位置设计具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沟,并汇入集水井内,通过布置在集水井内连接液位传感器的污水泵实现自动启泵排出集水。污水泵应采用变频控制,在集水井内液位变化迅速时及时改变工作状态,并能手自动切换,实现运行节能。一般而言,排水方式原则上采用纵向排水沟,并于共同沟较低点或交叉口设集水井,集水井设置间隔不超过200米,并按3m2的容量、2m2的有效容积进行设计。

(2)电力系统设计。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共同沟内电力照明均为一类负荷,一般而言,日负荷曲线变化较大,且通风与排水设备使用是无规律性的,因此,应采用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作为主电源,考虑负荷变动而导致电压的波动,应选用带自动调压的变压器,以满足电压的稳定,并设UPS作应急电源的基本保障,这样可以保证计算机、防火、通信系统、事故照明、电话等特别重要一级负荷可靠性的要求。另外,除特殊断面外,共同沟内每隔10m设一60W防潮灯,局部的维修照明,采用工作灯补偿,故每隔20m设一多孔插座。插座与灯具均设于管道中央顶部,所有灯具和插座均采用防潮、防爆型。

(3)通信系统设计。通信设备可以采用两种形式:有线与无线两套通讯设备。有线通讯系统:自控制中心引入共同沟,设内部通讯线路,每隔150M设一电话插座,检修与管理人员进入时携带自动电话,插入电话即可与控制中心进行有线联络。无线对讲系统:主要为便于各管线单位维修作业时,共同沟内的工作人员与地面其他维修作业人员联络而设置,通讯模式与对讲机型号由各管线单位自定,在共同沟的设计中,只需消除屏蔽,能将无线信号引入即可。

(4)通风系统设计。为便于管线检修,并由共同沟外送入新鲜空气自然通风口可兼作人员进出口使用。共同沟内的通风系统,在通风系统设备宜与各种监控传感器相连,能够实现自启动,并能自动切换。按以下标准设计:适当的位置设置排风竖井或通风口,并可将这些竖井或通风口与入口(下料口)结合起来,在做到外形美观,功能综合,降低投资。共同沟内的风速2.0m/s以下,进风口风速5.0m/s以下,共同沟内的湿度保持在40℃以下,电力管道与外界温差控制在8℃以内。

(5)消防系统设计。有燃气管道的共同沟消防设计应该时刻检验是否有燃气泄漏问题出现,由于燃气的泄漏情况复杂,可能是微小的泄漏点,也可能是中等大小或大的泄漏点。产生微小泄漏时,产生的紊动强度低,产生信号很弱,所以无法采用内部探测方法,只能采用外部探测方法;而对于较大泄漏,产生的紊动强度大,能产生足够的信号强度,可采用内部探测法进行探测。各种形式的泄漏在实际中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外部探测和内部探测都必须同时考虑。每隔200m设置一道防火墙并配防火门,采用轻质阻燃材料,将共同沟每个防火分区面积控制在2000m2左右。排烟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及时排出火灾时产生的烟气,以便于人员疏散和开展灭火行动。共同沟内一般情况下不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但应配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式灭火器材,以便及时扑救初期火灾。通常情况下,每只灭火器最小灭火级别为5A,在管沟内每隔20m设置一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每处设置3只,每只充装2kg磷酸铵盐。

(6)监控系统设计。安全监控系统,作为监控共同沟运行情况的安全监控系统,在共同沟平时和灾时运行起到很大作用。照明、通风、温度、湿度、积水报警和排水系统自动启动等系统的监控有利于保证共同沟正常运行,有毒气体探测报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有利于共同沟运行过程中事故及时发现和处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有利于对共同沟内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控,并能起到防盗作用,防盗系统能保证共同沟运行时发生盗窃事故的及时处理并避免意外闯入及盗窃事故发生时对沟内管线的影响。

3. 优化共同沟的断面形式

目前,共同沟设计断面还没有形成标准断面,对于共同沟内管线布置也没有形成技术规范,在国家标准GB50289—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中,提出了市政管道的共同沟敷设方式,同时也对其中宜设置的管线类型及不同管线的设置原则提出了一些大概的要求。共同沟的断面形式应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进沟管线后,再确定各进沟管线独自敷设一室还是处于同一沟内。图1、图2为国外和国内的关于共同沟断面形式的主要设计方法。另外应该考虑综合管沟之间的交叉或管沟内管线的引出这一复杂的问题,既要考虑管线间交叉对整体空间的影响(包括对人行通道的影响),也要考虑进出口的处理,如防渗漏和出口井的衔接等。

对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篇5

对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为目标,以促进知识与经验共享、以深度的教育教学反思和交流为载体,重组教师个体经验,分享彼此对于教育教学的认知和理解,以此达到共同发展.

作 者:马世新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哈尔滨,150020刊 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28(4)分类号:G451.2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区域学习共同体 校际交流合作体 城乡支援协作体 社团互助体

必要共同诉讼人强制追加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必要共同诉讼;追加制度;内部关系

一、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

目前,一些学者针对民事诉讼中的必要共同诉讼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他们认为必要共同诉讼违背了民事诉讼法中的当事人的处分原则、人民法院不告不理的原则等,借此来否认法院强制追加必要共同诉讼人 制度的价值。这种观点相当狭隘,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强制追加必要共同诉讼人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法律规定的制度,必然有其理由,有着丰富的理论依据。首先,必要共同诉讼的概念,是指诉讼中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有着共同的诉讼标的,法院在处理是应当合并审理,合并做出统一判决,该判决对各个诉讼参与人均具有相同效力的诉讼活动。当事人的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是指当事人之间有分歧并诉诸法院的是同一个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诉讼标的是共同的,这表明他们在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上具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必须一同起诉或者应诉,标的共同性也决定了这种诉是不可分的,人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第二,经济、高效的解决民事纠纷是民事诉讼对人民法院的基本要求,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当相互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时,诉讼成为了解决矛盾和冲突的首选。在2015年,全国法院(指各级人民法院、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新收各类案件达到了17659861件,同比上升22.81%,其中仅民商事一审案件就占了88.23%,达到了10097804件,面对庞大的案件基数,追求经济、高效是必然的。

二、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必要共同诉讼的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因此在诉讼中存在两种关系,即,原被告之间的外部关系和同一方诉讼人之间的内部关系。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之间的内部关系较为复杂,这是因为各共同诉讼人均为独立的诉讼主体,他们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诉讼权利,这样规定的结果,使得在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个别行为若经过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全体诉讼人有效。这里所指的承认既包括明示也包括暗示,明示即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暗示则指共同诉讼人对其他诉讼人的诉讼行为没有表示异议,即表明该共同诉讼人的诉讼行为经过了共同诉讼人的认可。再有,共同诉讼人中个别人上诉且上诉后为不可分之诉的,则上诉效力及于全体共同诉讼人,与其他共同诉讼人是否上诉无关。

三、必要共同诉讼的中外比较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和非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后者又被称为非真正必要共同诉讼,是大陆法系关于必要共同诉讼的分类。前者是指全体诉讼当事人必须全部起诉并且受到同一个裁判结果的越俗的诉讼模式,非固有必要共同诉讼是不以全体多数人共同诉讼为当事人适格的情形。而德国,近年来大部分学者将固有必要共同诉讼改称为“因实体法原因的必要共同诉讼”,而将后者称为“因诉讼法原因的必要共同诉讼”。这是关于必要共同诉讼理论的新发展,对于研究该制度,使该制度规定更为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必要共同诉讼制度与固有必要共同诉讼有着若干相似性,但是不能等同于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固有必要共同诉讼更加注重当事人的诉讼主体资格,我国的必要共同诉讼主要是法院的职能,即法院在共同诉讼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此情况下,法院依据其职能主动追加案件当事人进行诉讼。另一方面,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规定并不具体,只是概括性的。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也只是对具体的情形进行了罗列,因此可见,对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和类似必要共同诉讼,我国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划分。

四、必要共同诉讼的完善和发展

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改革,必须在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及经济、高效一次性解决纠纷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必要共同诉讼制度,须从我国的客观情况出发,立足本国国情,适当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律制度。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制度的研究,借鉴国外较为先进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和当前的法制环境,对于我国该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对固有和类似必要共同诉讼进行界定

在处理共同诉讼案件时,理论与实践常产生冲突的原因在于,我国没有将必要共同诉讼属于固有或者类似必要共同訴讼进行界定,这使得必要共同诉讼制度在适用时在一些案件中,某些共同诉讼人本来不必参加诉讼但是因为法院的强制追加必须参与到诉讼中来,这使得审判资源造成浪费,增重了法院的负担,不利于司法权威的确立。同时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得不到保证,使该类案件当事人的范围不明确,增加了当事人的负担。

(二)改变追加方式

当前,我国关于追加必要共同诉讼人的规定为法院强制,在符合规定时,法院依职权强制追加当事人参加诉讼。这样规定过于武断,应当为了当事人的利益改为通知必要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类似必要共同诉讼中各共同诉讼人可以单独参加诉讼,而不是必须都参加,例如无意思联络的数人分别侵权案件,导致了同一个侵害结果。这时按照改变后的追加方式,各个侵权人不必要同时参加诉讼,因,而是根据各个侵权人的具体行为性质来裁判。

参考文献:

[1]兰仁迅.《我国必要共同诉讼类型再思考》.载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2]章武生,段厚省.《必要共同诉讼的理论误区和制度重构》.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

城市共同配送模式研究综述 篇7

一、城市共同配送概述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 由于企业间的竞争, 经常出现有限的资源无法合理分配和利用的情况, 为应对这些问题, 日本率先开展共同配送。日本运输省认为, 共同配送是指在城市里, 为使物流合理化, 在多家有定期运货需求的企业之间, 由一个货车运输者使用同一个运输系统进行配送[1]。汤浅和夫[2]认为, 共同配送逐渐打破了企业物流合理化限制, 即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联盟来实现, 将需要配送的总量进行集合, 最终提高车辆利用率。

在国内, 文晓巍、李达等认为共同配送是指几个企业进行联合, 集小部分为大部分, 是一种企业共同利用同一配送设施的方式[3]。何景华认为, 共同配送是不区分货主和商品, 各个顾客之间有潜在的联系, 在进行配送时往往把在同一条线路上的货物都装在在同一辆车上, 用一辆车为最多的顾客配送[4]。

显然, 不同的学者对“共同配送”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 在进行共同配送的定义时, 有些学者将重点放在了企业间的合作上, 而有的学者在进行定义时, 将侧重点放在了为不同的销售商进行服务上。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 即利用最少的物流资源, 实现最大的物流配送量, 以节省最多的物流成本。

二、城市共同配送模式及其组织形式

(一) 共同配送模式分类

1. 按组织模式

王秀梅、李艳等认为城市共同配送按照组织模式可分为以下四类:

(1) 系统优化型。系统优化型, 即在客户都可以接受的前提下, 配送企业按照各家用户的要求, 对配送活动进行安排, 在配送的货物数量、配送路线、时间安排、运输次数等方面作出相对最优的系统化的安排[5]。

(2) 车辆利用型。一是车辆的混载运送, 是指在送货时尽最大可能, 只安排一个配送的车辆, 将多个货主的货物安排在一辆车上, 实行货物的混载。二是利用客户的车辆, 是指通过客户的车辆对本产品进行配送, 客户的车辆一般是用于零部件、原材料或是半成品的采购。三是利用返程车辆, 是指物流企业中的配送部门与其他行业合作, 相互帮助, 企业间相互合作装载其他公司的回程货物或进行往返运输[5,6]。

(3) 接货场地共享型。这种配送模式是指多个企业共同联合起来, 共享同一个接货场地。一般在用户集中、交通及场地较为拥挤的区域, 将多个用户联合起来, 建立配送的接收点。

(4) 设施共享型。这种配送模式是指在某个有多家不同配送企业的地区, 这些配送企业为了节省配送中心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由他们自己出资建立不同的配送中心[7]。

2. 按配送上下游方向

物流配送的运作模式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 故王孝坤等认为, 按其从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来看, 其基本类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 横向共同配送型。这种配送模式的关键是对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物流渠道进行整合, 将货物进行集合处理[8]。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 同产业间的共同配送。这种配送模式是指为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具有相同产业的企业通过配送中心, 集中进行运输。主要有以下做法:一是各家企业都拥有配送中心和运输设备, 根据具体的运输货物量, 采取委托或者受委托的方式, 开展共同配送活动;二是在进行相应的配送活动之前, 各个企业间就制定相关规格, 将包装的规格进行统一化处理, 并一起建立配送中心, 购买运输货物的车辆, 这些企业之间的运输作业就统一由共同的配送中心来实现[9]。

第二, 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这种配送模式是通过配送中心, 把各行各业集中起来的产品进行统一发送, 分为两种:一是大型零售业为主导, 以追求物流效率为目标。由大型零售业指定批发商, 批发商统一几种由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 集中进行管理并且统一输送;二是产商和批发商组合型。这种模式是产商和批发商通过共同出资建立配送企业, 对零售企业如便利店、小商店等进行小单位、多频度且统一地配送[9,10]。

第三, 共同集配。共同集配主要以大型运输企业为主导, 各企业之间相互合作, 即由大型运输企业将所有需要的货物进行统一集中, 然后由批发商把商品配送给指定的运输者, 由运输者进行最终的配送活动。

(2) 纵向共同配送。纵向共同配送与横向共同配送有联系也有区别, 主要是通过对纵向物流渠道, 如厂商与批发商、零售与批发商之间的功能进行整合, 将渠道中各环节成员的相互关系作为基础, 联合起来建立配送中心, 首先对货物进行集合, 然后统一配送, 其目的是缩短物流渠道。可分为两种。

第一, 厂商与批发商间的物流共同化。主要形式为:一是对于某些产业, 生产厂商的力量较强, 为了强化批发物流的机能, 提高批发中心的运作效率, 行使批发的功能由厂商自己完成;二是对于某些批发商力量较强的产业, 则将上述的物流活动全部委托给批发商[11]。

第二, 零售与批发商间的物流共同化。其形式为:一是大型零售企业自己出资建立配送中心, 通过这个配送中心对批发商们销售给零售企业的各店铺的产品进行配送;二是对中小型零售企业来说, 他们暂时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及必要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 所以依靠某家大型批发商, 并由该批发商对其零售店进行配送作业[12]。

(3) 第三方共同配送。这种配送模式是通过对物流渠道中的一项或几项物流作业进行整合, 将业务外包, 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集中配送, 提高物流效率。此方式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 专注于自己的生产制造或销售业务, 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13]。

3. 按物流资源合并情况

王志鹏等认为, 根据物流资源合并情况, 可将共同配送模式分为两大类:

(1) 运力合并型。此处的运力是指配送过程中, 所有可以使用的配送车辆等设备的实际能力。而合并是指根据这些可配送车辆的能力大小及配送的实际情况, 进行系统化的安排。使得来源不同或目的地不同的货物, 能装在同一“运力”上进行配送, 同时需要考虑配送的具体时间、数量、次数和路线等[14]。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较为典型的运力合并型模式主要有:一是搭载配送, 是指将本企业配送数量较少的产品以“外包”的形式委托给其他企业, 而本企业只负责配送数量较多的产品, 同时本企业也接受其他企业的“外包”业务;二是回程运输, 回程运输是指两家有业务上往来, 但不在同一区域的企业, 通过签订相互之间的协议, 利用彼此的返程车辆给对方运送货物, 提高总车辆的利用率;三是“一对多”配送, 指一方对多方实施配送, 一方即发货点, 多方即客户, 在实施配送时, 一方可以综合多方的具体特征及要求, 统筹安排, 联合进行配送[9]。

(2) 物流节点合并型。是指将来自不同地区的货物送到某地 (物流节点) 后, 再根据货物前往的目的地进行分类安排, 尽可能把去往同一目的地的货物, 装在同一辆车上进行配送作业。目前主要有三种具体的运作模式:第一, 交换配送。是指在每家企业都各自拥有配送中心及运输设备的前提下, 根据它们与客户距离的远近、与各自运量的大小等, 通过协商划分配送区域, 实施配送作业。第二, 设置公共的物流基地。在一些客户比较集中的地域, 这些企业可以出资建立一些公共配送中心, 可以共同将商品进行处理, 送往物流中心。取货是由客户自行上门, 而集货过程则相反[9]。第三, 集中配送。是指多家企业共同建立配送中心, 共同参与配送活动, 对配送任务进行集中处理, 使物流配送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15]。

(二) 各种模式的比较

1. 按组织模式分类的模式

由表格2.1可知每种配送模式各有优缺点, 而通过比较它们的相互特点, 可得出不同行业相应适用的模式。对模式 (1) 而言, 由于需要对多个客户进行配送, 适用于厂商向批发商发货, 一次发货量较大, 而一个厂商往往同时向几个批发商供货。这种方式对于大规模的厂商和零售商来说有利, 但存在很多可变因素, 如供货量的不确定, 配送中心的远近, 交通情况等。总的来说, 理论比较成熟, 而实践有待加强。

模式 (1) 和模式 (4) 相比, 模式 (4) 由于是几个不同的企业共同出资建立的配送中心, 所以该中心到这几个企业的总体距离是最小的;而模式 (1) 发货点就是本企业, 相对来说节省了一部分费用。但从长远分析, 配送中心等设备共享型的潜力更大, 对企业更加有利。

模式 (2) 和模式 (3) , 不可控因素太多, 如:对接人时间不一致, 送货量不确定等, 在理想化状态下, 这两种模式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很难实现。相对来说比较适合小型企业, 或者是企业创业初期, 而不利于长远发展。

2. 送上下游分类的模式

由表2.2可知, 按配送上下游分类的配送模式, 主要是通过供应链上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来实现的, 而不同的企业配送方式又有所差异。横向共同配送主要分为三种:同产业间配送、异产业间配送、共同集配。纵向共同配送主要是根据厂商、批发商、零售商三者之间力量的强弱, 将配送作业转给能力强的企业。而第三种配送模式主要是“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完成。

总的来说, 大多数企业平时进行配送作业, 都是将横向、纵向及第三方共同配送结合在一起, 从多样化的配送方法入手, 提高配送效率, 降低配送成本。

3. 按物资合并情况分类的模式

由表2.3可知, 该分类方法下的配送模式主要是通过提高车辆运载率, 或共同利用其它物流资源避免浪费和降低物流成本。

三、结论

本文通过总结前辈关于城市共同配送的相关研究成果, 对其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 探讨了各种模式及其相互关系和优缺点, 并从各种不同分类的配送模式角度出发, 分析了不同企业适用的配送模式。通过比较可知, 不同学者和专家对城市共同配送模式的分类存在不同看法, 但大体方向相同: (1) 从整个系统角度出发, 安排整条供应链上产品从生产到最终客户手上的配送情况。这种系统型经得起时间考验, 但需要企业有很强实力的配送方式。 (2) 只从配送角度分析, 主要包括配送路线、配送车辆的安排。也可大幅度提高配送效率, 但一般只适用中小型的业务, 对于长期发展而言, 系统型的配送模式更适合。

摘要:城市共同配送作为一种先进的配送方式, 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维护城市功能正常的运转, 还可以促进新兴服务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城市共同配送”相关文献进行研究, 分析城市共同配送各种模式的实现形式以及各自的优势与劣势, 经过比较分析探讨各种模式的适用情况。

关键词:城市共同配送,组织形式,物流资源合并

参考文献

[1]琚春华, 高春园, 鲍福光, 蒋长兵.基于多种方法的共同配送成本分配模型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1 (02) :58~63.

[2]何云飞.城市中心商业区配送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以南京东路商业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5) :43~46.

[3]孙妙青.城市共同配送模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6) :41~44.

[4]张露方, 徐杰.共同配送模式在城市电子商务末端的应用探析[J].物流技术, 2013 (6) :33~36.

[5]王秀梅.城市物流的共同配送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 (4) :73~74.

[6]产娟, 韩永生, 刘彦平.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模式与系统架构设计研究[J].城市观察, 2013 (4) :18~21.

[7]王孝坤.城市商业中心区共同配送的交通效果评估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6.6.

共同研究 篇8

一自我的“本位”和工程共同体中的“岗位”

塞尔的《社会实在的建构》[1] 出版后, “社会实在”问题引起了许多关注和讨论。《略论社会实在》[2]一文简要论述了以企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工程活动共同体也是一种社会实在或制度实在。自然实在和社会实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意图”、“承诺”和“认同”等因素, 而社会实在却与“意图”、“承诺”和“认同”密切联系在一起。

从社会哲学观点看, “个体”和“集体 (共同体) ”都是“社会实在”。而其区别是:从语言学的代词方面看, 所谓“个体”就是“我”、“你”、“他 (她) ”, 而“集体 (共同体) ”就是“我们”、“你们”、“他们”;从哲学方面看, 与“个体”有关的基本概念是“自我”和“自我本位”, 与“集体”有关的基本概念是“共同体” (本文主要讨论“工程活动共同体”) 和“共同体本位”。

共同体是由个体组成的集体。个体在共同体中各自占据一个特定的“岗位”。岗位这个概念与社会学中的“角色”概念基本一致, 其主要区别在于“岗位”主要用于“工作”性场合, 而角色则可以广泛适用于一切场合, 但这个区分也不是绝对的。为叙述和分析的方便, 本文把“作为自在、自为个体的个人”称为“本位人”, 把在共同体中占据一定“岗位”并发挥相应功能的个体称为“岗位人”。在共同体中, 各个个体都是以“岗位人”的方式存在的。在社会生活中, 任何个体都是“岗位人”和“本位人”的统一。

从“来源”或“出现”过程上看, “本位人”是经过“生育过程”“出现”的, 以企业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工程共同体是经过“创业”过程“出现”的, 而“岗位人”则是通过“招聘”过程使“本位人”“换位”而“出现”的。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讨论了分工问题[3], 可是, 人们往往仅从技术和生产力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理解, 其实, 分工便意味着不同的岗位, 意味着工程共同体中的成员成为了“岗位人”。

虽然中外哲学家对“自我”和“个体”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 但却很少有人研究“个体”的“位格” (“本位”和“岗位”) 和存在方式或存在形态问题。

由于本位人是通过生育过程而形成的, 所以, “我”对于我的“本位 (人) ”没有选择的权利和选择的自由, 可是, 对于“我”的“岗位”, 对于作为“本位人”的“我”能够成为什么样的“岗位人”, “我”就有进行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了。

在现代社会中, 本位人往往通过企业的招聘过程而“变位”成为工程共同体中的“岗位人”。“招聘”是“工程共同体” (作为“本位”的“集体”) 和“个体” (作为“本位”的“个体”) 互动和博弈的过程。如果“工程共同体”和“个体”可以通过招聘环节而达成“协议”, 双方各自作出相应的“承诺”, 一个本位人便可以“变位”为“岗位人”而“上岗”了。

在工程哲学和工程社会学中, 本文人和岗位人的动态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20世纪末期以来, 塞尔、图莫拉等西方学者在“社会认同”、“集体意向”、“集体接受”、“集体承诺”、“集体态度”等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进展[4], 但他们往往仅关注个体和共同体的“结构性关系”而忽略了“动态性关系”。

从动态观点看问题, “岗位人”在共同体中的“出场”、“在场”与“退场”就凸显出来了。

二 “岗位人”的“出场”、“在场”与“退场”

正像一个角色在舞台上有出场、在场和退场一样, 岗位人在一个工程共同体中也有其“出场”、“在场”与“退场”。

(一) 招聘、应聘和“角色出场”

人的活动可以划分为两类:个体活动 (特指集体之“外”的个体活动) 和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 个体不再是独立的个体, 而是“集体的一名成员”, 占有集体中的一个岗位, 承担一定的岗位责任, 成为了一个“岗位人”, 或者说一个集体中的一个“角色”。

在没有加入企业这个集体之前, 个体的存在状态是“本位人”状态。本位人是未分化状态的、具有多方面发展潜力的、具有全面活动能力的个体。许多社会科学理论, 例如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假设和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假设, 往往都假定“人” (如果使用本文的术语实际上就是“本位人”) 是同质的个体。

与同质的本位人不同, 岗位人是异质的——即差别化的——个体。无论现实生活的观察还是理论分析都告诉我们:岗位人只能是而且必然是处于分化状态的、承担实际的特定岗位工作的个体。在共同体中, 岗位人之间是分工并且合作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 我们可以把企业比喻为存在于“本位人海洋” (以下亦称为“社会海洋”) 中的一艘航船, 又可以把它比喻为一个舞台。“工程项目”便是这个舞台要上演的剧目。企业的每个成员都扮演一定的角色, 而其他的本位人就成为了“舞台”下面众多的“观众” (有关心演出并且和“演员”产生“互动”的观众, 也有不关心演出的观众) 。

通过招聘和应聘这个环节, 本位人从“社会海洋”中登船成为了企业航船上的一名船员, 本位人“换位”为岗位人。成为岗位人就意味着他 (她) 在工程活动项目这个剧目中承担了一定的演出任务, 占据一个岗位, 发挥一定的功能。

一方面, 在许多情况下, 由于对任何岗位都有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并不是随便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合乎岗位要求和成为某个特定的角色;另一方面, 由于任何岗位都对“在岗者”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 也并不是随便任何一个人都愿意成为某个特定的角色。前者是涉及招聘和应聘双方的条件、可能性和能力方面的问题, 后者是涉及双方的自由意志、目的、愿望方面的问题。

由于任何一个岗位都只是整体中的一个岗位, 于是, 企业在进行岗位招聘的时候, 就不但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提出不同的岗位要求, 而且还必须同时提出统一的“集体目的”方面的要求。对于企业整体来说, 所有的岗位目标都必须从属于企业的“集体目的”或“整体目的”。如果不能把对不同岗位的要求统一和整合为企业的集体目的或整体目的, 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企业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企业。

上文谈到本位人在一定意义上被假定为是同质的、无差别的个体。可是, 一旦进入招聘和应聘这个环节或场境, 本位人就成为了具体的“应聘者” (即“求职者”) , 成为了“差别化”的“求职者”。

不同的求职者不但有不同的能力和潜力, 而且必然有不同的个人目的和要求。一般地说, 个人目的和集体目的之间、个人能力与企业要求之间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 而必然是存在一定的差别、差距甚至矛盾、冲突的。

于是, 招聘和应聘的过程便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招聘者和求职者互相搜寻、选择、谈判、博弈和“制定协议 (契约) ”的过程。

如果通过谈判, 个体方的条件、目的和要求与集体方的条件、目的和要求能够互相调和、弥合差距而求得某种契合, 招聘和应聘便同时成功, 一个本位人便可以与企业签约 (书面契约或口头契约) 而成为一个岗位人。于是, 一个本位人就“变位”或“换位”而成为了一个岗位人。

应该强调指出:个体与集体双方通过招聘谈判而“完全”弥合双方在条件、目的、愿望和要求方面的差距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里, 双方通过招聘谈判所达成的只能是某种“重叠共识”。

从语义分析方面看, 任何重叠共识都只是而且必然是部分重叠的共识。而从谈判过程和结果方面看, 尽管谈判双方不可能达成意见完全重合的共识, 但谈判的成功就意味着双方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重叠, 否则, 谈判就要破裂, 应聘者就不可能签约上岗而成为一个岗位人。

应该注意, 在“招聘”谈判取得成功的时候, 在不同的情况和场合下, 招聘方和应聘方所达成的重叠共识的“程度”可能是非常不同的, 它可能是很高程度的重叠共识, 也可能仅仅是最低限度的重叠共识。

招聘和应聘活动绝不仅仅是一个认识性或知识性的过程, 它同时还是一个具有经济性、社会性、法律性等多方性质或维度的过程。

招聘和应聘谈判的成功不但意味着双方达成了必需的“重叠共识”, 而且同时意味着双方达成了必需的“重叠承诺”和“重叠认同”。

所谓重叠承诺不但包括招聘者对应聘者的承诺 (岗位委托承诺和其他承诺) , 而且包括应聘者对招聘者的承诺 (岗位接受承诺和其他承诺) 。

在重叠认同的含义中也同样地既包括招聘方对应聘方的一定的认同, 也包括应聘方对招聘方的一定的认同。

如果通过谈判而达到了所必需的“重叠共识”、“重叠承诺”和“重叠认同”这“三大重叠”, 招聘和应聘便取得成功, 求职者上岗, 一个岗位人 (或曰一个角色) 便“出场”了。

一个角色出场的时候, 上述“三大重叠”所达成的重叠程度可能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不可能取得完全重叠就意味着双方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和矛盾。而如果从双方仍然存在差距和矛盾方面看问题, “三大重叠”的非重叠部分就是“三大差距”:“共识差距”、“承诺差距”和“认同差距”。

根据“三大重叠”的重叠程度——从另一方面看就是“三大差距”的差距程度——的不同, 角色的“出场”既可能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出场, 也可能是平庸的出场, 甚至可能是“暗藏险情”的出场。在角色出场时, 不但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的情况经常出现, 而且双方都有可能因为采取“机会主义”态度而为岗位人的上岗埋下不良的伏笔。

(二) “在场”的岗位人和岗位人的“忠诚”问题

从招聘和应聘成功一直到解聘或辞职, 这是岗位人或角色的“在岗”阶段或曰“在场”时期。

在场的岗位人获得了岗位授权, 承担了特定的岗位责任。他 (她) 承担了做好岗位工作的义务, 同时也获得了与岗位责任相应的权力。例如, 门卫拥有了根据有关规定检查进出人员的权力, 质量检查员拥有了不允许不合格部件进入下一道工序或不允许不合格产品出厂的权力, 等等。

在认识岗位权力的性质和来源时,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它既不是天赋权力 (天赋人权) , 也不是来自“本位人”的“自身能力” (虽然具有相应的自身能力是一个前提条件) 的权力, 它是与岗位相伴随而拥有的权力, 是“岗位人”拥有的权力。

按照伦理学 (特别是职业伦理学) 和有关制度的要求, 岗位人应该敬业爱岗, 忠于职守。

“忠诚”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学范畴。在中国古代的伦理学传统中, 忠诚问题的焦点是对国家的忠诚、对君主的忠诚、对家庭的忠诚和对朋友的忠诚等。在现代社会中, 除“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朋友的忠诚”之外, 另外一个忠诚问题——对企业 (‘集体’) 的忠诚和对岗位的忠诚——被突出了。

“对企业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忠诚”是两个既有类似之处又有许多区别的问题。应该承认, 目前在伦理学中, 对后者的研究较多而对前者研究较少, 可是, 前者却是一个在内容上更加具体、在日常生活中更常遇到, 而且其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多样、在现象形态上更加千变万化的问题。

首先, 忠诚不但是心理和态度问题, 同时也是一种行为。在严格的意义上, 作为思想、意识和内心状态的忠诚是只有“本人”才能够真正知道和真正体验到的, 然而, 他人也可以通过其行为或其他方面的表现来间接感受和推定其忠诚。

上文谈到, 岗位人在通过招聘谈判而上岗时, 必然达成了重叠共识、重叠承诺和重叠认同这“三大重叠”。这“三大重叠”就是岗位人忠诚的前提和基础。

由于“三大重叠”并不否认同时还存在某种程度和某些方面的共识差距、承诺差距和认同差距这“三大差距”, 对于不同的上岗者来说, 由于这“三大差距”具体状况的不同便导致了岗位人在上岗时对企业和岗位的忠诚程度出现了差别。

不同的岗位人在忠诚的程度上可能是大相径庭的。在忠诚程度上, 既可能表现为无保留的极端忠诚, 也可能仅仅是最低限度的忠诚, 甚至会出现那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 而“中规中矩”的忠诚则成为了一般情况下的忠诚。

忠诚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这里不但存在着“忠诚度”可能发生变化的问题, 而且存在着忠诚行为的表现形式可能多种多样和相应的忠诚行为能否被认可的问题。

在忠诚问题研究领域, 赫希曼的《退出、呼吁和忠诚》是一本富于启发性的著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评论说:“赫希曼教授的书虽不是长篇大论, 但新意迭起。经济学家一直假定, 终止需求可以抚慰人们对某企业产品的不满情绪, 而政治家们则倾向于在组织内部采取可能的抗议。赫希曼认为, 这两种机制可以并行发挥作用, 并通过分析和举证, 完美地论述了二者的交互作用所具有的令人深感意外的含义。这一理论可以清楚地解释很多当代重要的经济与政治现象。赫希曼的通篇论述对很多社会和文化形态都极富参考价值。”[5]

赫希曼在《退出、呼吁和忠诚》一书中花费了很多篇幅分析和研究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退出、呼吁和忠诚”, 这实际上是“组织外部的人员”在“忠诚”方面的问题。对于本文讨论的主题来说, 我们更关注的是“组织内部成员”的“忠诚”问题。

上文谈到, 忠诚的一般表现是“中规中矩”的忠诚, 换言之, 就是“思不出其岗”的“在岗忠诚”。如果岗位人出于“岗位职责之外”的“忠诚心理”和“整体性忠诚心理”而采取“呼吁”类型的行为, 那就是“越岗忠诚”了。

在现实社会中, 并不是所有的岗位人都遵守对于忠诚的规范性要求, 于是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忠诚缺乏甚至不忠和背叛现象。

如果我们把岗位粗略地划分为管理岗和操作岗两大类, 那么, 对于操作岗上的岗位人来说, 最常见的“忠诚缺乏”现象是消极怠工, 而对于管理岗上的岗位人来说, 最常见的“忠诚缺乏”现象是官僚主义。

忠诚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忠于职守, 而消极怠工和官僚主义都损害了这个基本要求, 成为了失职的表现。

每个岗位人都拥有一定的岗位权力, 当出现岗位人的忠诚缺乏甚至不忠现象时, 岗位人便会故意地不行使岗位权力或滥用岗位权力了。如果说贪污受贿是管理岗上的典型不忠现象, 那么监守自盗就是操作岗上的典型不忠和背叛现象了。

在许多情况下, 导致岗位人滥用岗位权力的原因常常是岗位人的忠心被冷漠甚至不忠所取代, 规范的“岗位心”被私利的“本位心”所取代。

“重叠共识”、“重叠承诺”和“重叠认同”是岗位人上岗的前提和基础, “忠诚缺乏”甚至“不忠”意味着“单方面”地破坏了“重叠共识”、“重叠承诺”和“重叠认同”这“三大重叠”——特别是破坏了岗位人的“岗位承诺”。

岗位人处于“在岗”状态时, “本位人”并没有消失而且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在“本位人”、“岗位人”和“作为社会实在的集体本位”这个“三角关系”中, 有许多重要而复杂的关系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这里就不能多谈了。

(三) 从岗位人回归本位人:“角色退场”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占据某一个岗位。本文不讨论转岗这种情况, 以下就直接讨论岗位人向本位人的回归问题。

当岗位人“离岗”, 不再具有某个企业或某个项目部“成员”的身份, 这就是“角色退场”, 岗位人回归为本位人。虽然岗位人回归本位人的具体原因、方式和路径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但大体而言, 可以分为正常方式和非正常方式两大类。

岗位人向本位人回归的正常方式是指由于常规原因或正常原因而形成的“离岗”, 例如岗位合同到期、工程项目结束等等。而岗位人向本位人回归的非正常方式则是指以辞职、解职、开除等方式形成的离岗。

一个岗位人的下岗也就是一个角色的“退场”。在中国传统的戏剧理论中, 不但讲究“好角色”需要有一个“好”的“出场”, 而且讲究需要有一个好的“退场”。

对于一个岗位工作来说, 理想的状况应该是:由于招聘方和应聘方达成了较高程度的“重叠共识”、“重叠承诺”和“重叠认同”, 使得角色有一个好的“出场”;在出场 (即“上岗”) 后, 更重要、更关键的是应该有一个好的“在场”表现;最后, 应该有一个好的“退场”。

要全面达到“出场好”、“在场好”并且“退场好”的要求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很多情况下, 岗位人都是在心怀某种程度或某种形式的遗憾 (包括“出场遗憾”、“在场遗憾”或“退场遗憾”) 而“退场”的。

三从阴阳观点看本位人和岗位人关系

在本文最后, 我们想运用中国传统医学和古代哲学的阴阳范畴对本位人和岗位人的关系进行一些分析和阐释。

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中医理论中, 阴和阳是一对基本范畴。《老子》第42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7]29。《素问·阴阳离合论》云:“阴阳者, 数之可十, 推之可百, 数之可千, 推之可万。万之大, 不可胜数, 然其要一也。”[7]44传统中医根据阴阳理论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进行了全方位解释, 我们则希望能够运用阴阳理论对本位人和岗位人的关系进行一些有启发性的说明和解释。

依据阴阳理论考察本位人和岗位人的关系, 可以得出以下几个要点。

(1) 作为社会实在的个体是“独立个体”和“角色岗位”的统一体, 是本位人和岗位人的阴阳统一体。

《素问·生气通天论》 (云:“阴者, 藏精而起亟也;阳者, 卫外而为固也”[7]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 阳之守也;阳在外, 阴之使也。”[7]36准此, 在统一的个体实在中, 角色岗位是“阳位”, 独立个体是“阴位”;本位人是“阴位”, 岗位人是“阳位”。人们可以而且必须从本位人和岗位人的阴阳统一中认识社会中的每个个体。

(2) 在阴阳统一的个体中, 阴和阳——即本位人和岗位人——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阳中有阴, 阴中有阳。”[7]381本位人和岗位人决不是两种互不相干、互相排斥的状态, 而是在岗位人状态中必然渗透着本位人的“底色”, 而本位人的“社会基因”也不可能离开岗位人的“表型”而“抽象存在”。个体的“本位人基因”必然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其岗位表现, 而岗位人也必然通过“岗位活动”和“岗位表现”参与对“本位人动态基因”的建构。

(3) 如同医学中生理上阴阳平衡的破坏会导致病态一样, 在人性和社会领域, 本位人和岗位人阴阳平衡关系的破坏也要导致“异化现象”或其他“病态现象”的出现。

这里所谓的“异化现象”, 既包括滥用岗位权力谋取私利和仅仅把岗位人当做工具使用之类的现象, 也包括由于失业或下岗而“游离”在集体之外等现象。应该强调指出, 失业现象意味着一个人失去了自我的存在价值而成为一个社会中的“游魂”, 这本身便是一种严重的异化现象。以往学者在研究异化现象时, 往往忽视了对失业这种形式的异化现象的研究, 这是一个需要弥补的缺陷。

在本位人和岗位人的关系上, 畸形的岗位人压倒正常的本位人或畸形的本位人压倒正常的岗位人都是由于阴阳失衡而导致的异化现象。

方法论个人主义只承认本位人的存在而否认岗位人的存在。从阴阳统一的人性论观点看, 其实质就是忽视了岗位人的重要性, 把“本位人和岗位人阴阳统一”的个体片面地解释为“纯阴而无阳” (只见本位人而不见岗位人) 的个体。而方法论整体主义只承认“集体本位”的存在而忽视了岗位人的深处还存在着一个“本位人”, 从阴阳统一的人性论观点看, 其实质就是把“本位人和岗位人阴阳统一”的个体片面地解释为“纯阳而无阴” (只见岗位人而不见本位人) 的个体。

人性问题是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 我们可以把“本位人和岗位人阴阳统一”的观点看做分析人性问题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例如, 在“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这个个体实在中, “美国第一任总统”是一个“岗位人”, 如果“华盛顿”不再占据“美国第一任总统”这个“岗位”, “纯本位人”“华盛顿”就不是“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这个“个体实在”了。同样地, 在“比尔·盖茨-微软总裁”这个个体实在中, “微软总裁”是一个“岗位人”, 如果“比尔·盖茨”不再占据“微软总裁”这个“岗位”, “纯本位人”“比尔·盖茨”也就不是“比尔·盖茨-微软总裁”这个个体实在了。

另一方面, 一个具体岗位不可能必然与某一个具体本位人一直联系在一起。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在2000年A公司由甲任总裁, B公司由乙任总裁;而在2001年, 却是B公司由甲任总裁, 而A公司由乙任总裁。A公司总裁和B公司总裁是两个不同的岗位, 从2000年到2001年, 甲和乙的岗位人身份发生了变化。可是, 我们又必须承认甲和乙二人的“本位人”身份保持着连续性。换言之, 在上述情况下, “本位人-岗位人阴阳统一”的“阳性”“岗位人”发生了变化, 而在“本位人-岗位人阴阳统一”的“阴性”“本位人”并没有变化发生。这也就是所谓“阴在内, 阳之守也;阳在外, 阴之使也。”[7]36

应该再次强调:对于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来说, 只有岗位人才是他 (她) 的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阳性”生存形式和生存状态。游离在集体之外的“本位人”——即处于失业状态的“本位人”——是异化状态的“强阴性”“本位人”。

如果为了解释和叙述的方便, 我们把走上工作岗位前的状态广义地称为“预备岗”, 把退休后的状态广义地称为“退休岗”, 那么, 每一个个人的“大全”便都成为了“本位人-岗位人”的“阴阳统一”的“个体实在”, 在这个“本位人-岗位人的阴阳统一”的“个体实在”中, 没有任何一个阶段是“纯阴无阳”的, 也没有任何一个阶段是“纯阳无阴”的。

“我”、“你”、“他 (她) ”都是“本位人-岗位人的阴阳统一”的“个体实在”。在“我”、“你”、“他 (她) ”的相互认知和相互关系中, 在个体和集体的相互认知和相互关系中, 在认知和对待个体实在时, 如果不从“本位人-岗位人的阴阳统一”中认知和看待“个体实在”, 那就必然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此外, 本位人和岗位人的关系还可以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体用”范畴进行分析,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展开分析了。

参考文献

[1]塞尔.社会实在的建构[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李伯聪.略论社会实在——以企业为范例的研究[J].哲学研究, 2009 (5) :104-110.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5-16.

[4]Schmitt F F.Socializing Metaphysics:The Nature of Social Reality[M].Lanham/Boulder/N.Y./Oxford: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ing, Ing.

[5]赫希曼.退出、呼吁和忠诚[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封底页.

[6]任继愈.老子绎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7:94-95.

民办高校后勤共同配送研究 篇9

后勤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校教学、科研顺利进行,满足师生生活基本需求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保障性的工作。

高校后勤的职能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服务职能。服务是硬任务,也是检查后勤工作质量的标准; 二是管理职能。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实现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益; 三是育人职能,后勤工作的育人作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学校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学校后勤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卫生、膳食、修缮、交通运输、学生公寓管理等。另外,还包括职工的住房、医疗、养老等福利保障工作。可以说学校后勤工作包罗万象,在学校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人云: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正是这个道理。

应该说,民办大学与国办大学在后勤管理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管理观念及运行机制上有很大区别。传统的国办大学的后勤管理是由国家和学校统包后勤,经济上靠拨款,后勤上靠命令,是一种 “小而全”、 “大而全”的模式,许多项目是学校内部或学校间低水平的重复设置、低效益地运转,浪费严重,更谈不上增值。

民办高校由于投资主体来自民间,其后勤工作也体现了学校民办的特色。而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支付了昂贵的学费后,作为 “教育消费者”的意识更加强烈, 在当前形势下,民办高校的后勤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 从我国民办大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都面临着建校时间短,资金来源短缺,学校硬件有待完善等问题。所以,民办大学的后勤工作不可能像国办大学后勤那样学校包揽过多,有庞大的后勤人员队伍等。民办大学大都从建校伊始就开始注意轻装发展,许多事情放到校外由社会相关产业来完成或利用周边院校后勤资源来完成,许多由高校或国家来承担的教师福利交由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也就是说民办大学的后勤逐步走出一条后勤社会化的道路。

2民办高校后勤共同配送的优势

2. 1共同配送的含义

共同配送( Joint Distribution) ,又叫协同配送、联合配送,是指物流企业根据某一地区多个用户的物流服务需求,综合运用仓储、运输车辆等物流资源,统筹安排配送时间、配送次数、配送路线的组合式配送方式。简而言之,共同配送就是把过去按不同货主或多个物流企业分头进行的配送活动统一由一个组织体系( 企业) 协调对多用户进行的组合式配送。

共同配送追求的是物流组织的合理化、组织化,这种先进的物流作业模式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被广泛采用。一般认为,共同配送最早产生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日本消费个性化发展和流通方式变革对物流作业模式提出了变革挑战。日本7 -11便利店在物流革新中开创了共同配送的新型配送模式,并成为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与传统的个别配送、自营配送模式相比较,共同配送可以有效地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多频度的制造业和流通业发展的需要,避免由供货商多头配送带来的运力浪费, 减少货运车辆通行次数,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车辆装载率,具有组织化程度高、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同时,共同配送也是解决城市 “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高、 货车中转难、停靠难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2. 2共同配送在民办高校后勤的应用优势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后勤共同配送社会化程度低,配送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领导。使得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而民办高校要适应不同区域学生的需要,受外界束缚小,灵活性强。客观上要求多品种、少批量、高频率的配送服务,同时还要求提高服务水平,降低学校成本。这些都必须通过共同配送来实现。

通过共同配送中各种资源运作效率的提供来适应市场变化。降低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和物流费用水平,从而做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具体表现在: 使物流系统无缝连接。这是使共同配送获得协调运作的前提条件,因为如果没有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运输的货物逾期未到,顾客的需要不能得到及时满足,采购物资途径受阻,这都会使共同配送的合作可能性和持续性大打折扣。

有效减少库存总量。共同配送环境下成员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集成化管理,这样就可以减少供应链上每个成员企业的不确定性, 减少了每个成员的安全库存量。

缩短企业订单处理周期。订单处理是企业商务环节中的一部分。缩短订单周期,可以使整个生产经营周期缩短。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营运资金财务成本。通过共同配送过程缩短库存周期,从而改善企业资金状况,增强企业现金流,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提高服务水平。共同配送管理环境下企业可以尽快地把握真实的用户需求( 一般性产品及服务、个性化产品与特殊服务) 和准确的需求量,使企业的供应活动建立在真实的市场需求上。在共同配送环境下,物流通畅。企业能比竞争对手更快、更经济地将产品供应给用户,极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提高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共同配送管理,使其成员企业能及时获得并处理信息,提高了作业流程重组能力。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对客户需求快速有效反应的能力。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共同配送有利于克服不同企业之间的重复配送或交错配送,提高车辆使用效益,减少城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 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扩大经营范围,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使物流更加合理, 实现共同配送,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实施共同配送是必要的。

3民办高校后勤共同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3. 1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训,人才储备

人才问题是当前院校后勤共同配送存在的问题,解决人才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 1) 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培训

在人员培训中,对高层领导应该加强系统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合作意识,加强增值意识,对于物流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成本意识加强效率意识,加强服务意识。对操作人员应该加强质量意识,加强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

( 2) 人才可以和学校进行合作培养

在人才培育时,如果公司和学校结合,也会产生比较好的结果,合作时,学生所上的课程,三分之一是此方面的教材,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就不但有很强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一些操作能力,同时也就更快地加速人才完备。

3. 2做好商品管理

开展共同配送必然在在库管理、订货方式、断货管理等方面容易产生一系列复杂问题,因此实施共同配送系统时,还应注意订、发货信息系统以及系统时间、账单、条形码等条件的具备与统一,这些都是共同配送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共同配送是当今物流配送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解决我国民办高校物流合理化的重要手段。虽然共同配送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但我国民办高校的后勤管理,亟须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配送模式,发展共同配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后勤社会化的水平。

学区教研共同体建设研究 篇10

一、学区教研共同体

共同体原本是社会学的一个专有名词, 意思是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 是人们通过某些积极的联系而形成的集体组织, 具有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共同特征, 既包括小规模的社区自发组织, 也可指更高层次上的政治组织, 还可指国家和民族这一最高层次的总体。任何共同体, 本质上都是利益共同体, 这个利益可以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心理利益等等。而教研共同体则属于具有文化利益的共同体。

共同体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重视交流。教研共同体则是为了共同的教育理念, 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 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流活动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共同体, 也就是说其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联合, 旨在联合本校教育资源 (教研组或课题组) 或者某一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资源去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健康发展。学区教研共同体则是以学区作为载体而构建的教研共同体。建设学区教研共同体, 其目的是发挥学区地域内每个学校的优点, 弥足其缺点, 充分利用龙头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 使学区教研共同体内的学校能够互相取长补短, 发挥特色与优势, 同时弥补缺点, 从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无论是人才资源、管理资源, 还是设施资源、环境资源、信息资源, 都能达到互利共享, 互帮互助推动整个学区教研共同体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学区教研共同体的背景与优势

当前我国的学区教研共同体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有必要了解教研共同体发展的背景, 从而更好地去解决教育公平等问题。众所周知, 学区内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难点”与“热点”, 其承担着能否成功实现教育现代化、开启群众民智民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学区教研共同体正是代表着一种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一种健康持续的教育政策导向、一种实现教育公平的理想信念。目前, 一些地区已经本着合作共享的目标开展了学区教研共同体的探索发展。例如某城市按照地域将中学和小学划分为十大学区教研共同体, 设立学区教研共同体管理委员会及其分支管理机构, 统筹教研活动、协调教育资源、出台条例意见, 全面引导和规范全市学区教研活动。各学区教研活动由分支管理组长学校协调统筹, 学科活动由学区内学科教研中心组组长负责, 同时市学科中心教研组跟踪指导服务, 以龙头学校为先导, 搭建学区共同发展平台, 相互学习, 合作交流, 带动各个学区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因此, 建设学区教研共同体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也是整合教学资源、实施学区教研,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经之路。建设学区教研共同体, 旨在完善教研网络, 加强学校之间甚至城乡之间的教研交流与合作, 从而达到优质教育资源互补共享, 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整体发展, 提高某一地区整体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那么学区教研共同体究竟有哪些优势?一是教研共同体具有全面丰富的活动内容。教研共同体成立后, 学区教研中心能够认真综合分析本学区的师资和教研现状, 因地制宜地打造名师示范课、学科研究课、成果展示课等, 把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作为深化学区教学研究的立足点和归宿。二是教研共同体具有合作交流展示的大舞台。学区间相互交流共享, 积极打造集团式教研氛围。尤其是学区教研共同体内具有面向学生和教师的参与教研、交流观点、开展互动的平台, 如QQ群、微信群、邮箱等公开信息, 有利于学区依托强大的网络资源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三是教研共同体的开展体现了教育合作共赢的力量。教研共同体不仅汇聚了教研活动的人气, 激发了教师主动教学的欲望, 也凸显了广大教师的潜在价值。

三、学区教研共同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教研共同体意识有待加强

目前, 学区教研共同体还在起步阶段, 许多教研共同体存在着承担安排考试、组织公开课和示范课、检查教师课程备案以及传达指令等工作。这样一来, 教研共同体异化为一些一般性的事务性组织, 承担起了行政管理的职责, 并没有承担起一个有效的课程实践的组织。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教研共同体意识没有扎根于广大教师头脑中, 造成教研共同体角色转化缺失, 教研实践活动规划意识与能力欠缺, 止步于当前的发展阶段, 难以发现教研共同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也无法为其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和针对性的策略, 这些意识观念上的松散直接制约着教研共同体的成熟完善健康发展。

(二) 合作教研缺乏深度

虽然教研共同体已取得一些进步与发展, 但教研共同体内教师之间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违背了创建教研共同体的初衷—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取长补短互利共赢。一方面, 一些教师往往自己有独特的教学专长、独家经验和成熟教学理念, 不愿意自愿参与到教研活动中, 即使参与到教研共同体中也表现为虚假合作;另一方面, 各个学校之间也有设置教研壁垒的现象, 一些学校不愿意拿出自己的真正教学“王牌”“尖兵”“骨干”, 或多或少担心自己学校的优势地位影响学校的生源与发展。此外, 一些教研共同体出现了类似“学派”的纷争, 存在着一些教学观点和教学实践的纷争和分歧, 侵蚀着教研共同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 运行机制不够成熟

无数成功团体或组织的实例告诉我们, 一个成功的组织或者团体必有完善的运行体制机制, 这是无可辩驳的。当前, 教研共同体的管理、考核、监督机制等还不够成熟, 这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研共同体的长足进步。一是管理制度有待改善, 学科中心、教研小组、教研大组、共同体建设工作小组、全市学科教研管理小组等分级网络建设结构不完全, 管理指导等职责划分混乱;二是教研共同体考核机制不完善, 教研活动开始与结束等考核松垮, 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晋升评优、业务进修等缺乏考核;三是监督机制不成熟, 管理机构懒于监管, 疏于监控, 缺乏有效的监管规范制度和条例。

四、学区教研共同体建设的优化途径

(一) 加强教研共同体建设意识

意识是人类思想的产物, 一种强烈的意识能直观地促进事物的实践与发展。教研共同体也是当前教育改革者为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而产生的思想产物。如果不能从思想这个根本上加强教研共同体的建设意识, 那么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正义等也是“镜中花”“水中月”“空中阁”。那么如何加强教研共同体的建设意识?首先, 建设的领导者要结合当地实际需求, 立足本地教育实际, 加强教研共同体建设精神的宣传与强调;其次, 各个学区应重视教研共同体建设精神的理论学习和体会交流, 从教研共同体建设文化角度着手, 让共同体建设成为一种承民意、接地气、利百业的文化现象, 让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深领这种文化的精神要旨, 自觉成为这种文化的引领者和建设者。

(二) 稳固夯实合作力度

意识固然重要, 教研共同体合作也不可或缺。首先, 学区教研共同体内各个学校应加强交流互访, 形成定期交流的长效机制, 成功借鉴各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校本教研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了解领会各自办学特色, 破除壁垒, 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其次, 各个学校要轮流承办教研活动, 做好组织规划实施等工作, 确保教研活动质量, 其他各校应积极配合与学习, 不得推诿、拖靠、贻误工作;再次, 学区教研共同体内的各校要发挥各级教师优势, 不断优化教研资源, 充分提供优秀骨干教师、保证其参与次数, 同时充分发挥本学区教研组团队的智慧, 交流见解与意见, 努力形成争鸣、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最大限度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做到优势互补, 坚持点面结合, 以点带面, 分层推进。此外还要树立典型, 建立骨干教师群体, 带动教研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最后, 要注重倾听教师的心声与需求, 努力解决教研共同体建设活动中教师的需求和问题, 激发教师的合作积极性,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 完善运行机制

教研共同体作为一个组织团体, 其必须具有对应的运行机制。一方面, 逐级建立学科中心、教研小组、教研大组、共同体建设工作小组、全市学科教研管理小组等分级网络, 明确职责划分和管理领导, 形成人员调整、基础雄厚、管理得当的辐射全市学区的教研网络, 由点到面, 环环相扣, 为全市的教研共同体建设打下扎实的结构基础;另一方面, 完善各级教研工作考核, 全市负责学区教研考核, 学区对各校、广大教师的教研活动质量与实施及时考核评价, 并将效果与奖励制度、晋升评优、业务进修等挂钩, 激励学区教师不断进取。此外, 明确监管机构任务指标, 加强监管机构轮流调整, 有效激发监管力度。

摘要:学区教研共同体作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已经成为当前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学区教研共同体的定义特征、背景优势、存在问题与优化途径, 旨在为学区教研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区教研,共同体途径,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赵学良.学校科研管理者“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C].北京市区县科研人员学术年会, 2008.

[2]邓小丽.基于共同体文化的学校教研组建设研究—以某高中英语教研组建设为例[M].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10.

[3]刘其祥.学区教研共同体建设问题探析[J].教育导刊月刊, 2010 (6) .

[4]顾燕萍.课程文化转型中教研共同体建设的校本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对翻译行业的影响下一篇:《三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