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门》

2024-05-24

《三重门》(精选十篇)

《三重门》 篇1

一重门:提高对环境、政策、市场的认知能力

环境在变化, 政策也在不断改进, 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并获悉政策信息, 不能及时顺应政策和环境进行相应调整, 必将落后于他人。

由于缺乏认知力, 企业在发展产品时也就缺乏全盘计划, 产品发展思路混乱, 不少企业盲目追求产品“多样化”、“系统化”, 削弱了主营产品的优势, 没有抓住主要用户。经常是主营产品辛辛苦苦赚来的利润, 全贴给了开发和推销一时冲动拍板的新产品, 到头来白白辛苦, 失去发展机会。

行业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中小企业的感知能力必须提高。有些企业原来做的产品取得了一定成功后, 不能尝试和接受新的市场拓展模式, 在管理与销售工作中走了不少弯路。“拒绝改变自己的认知”是人性中的一大弱点, 思想变革、心灵变革的第一重点就是克服人性的弱点。一个有活力的企业应该不断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思想, 在变革与创新中不断适应新的环境, 获取更多的财富。

【破门策略】

企业要发展, 必须懂得做宏观调整。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与科技含量的产品比例要迅速提高, 模仿秀最终要被市场淘汰。产品的科研投入要落实到差异化产品和销售成果上。

切实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继续“练好内功”。一方面, 要加强与先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推进产品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 建立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加大研发力度, 从根本上扭转企业基础薄弱的局面, 创造走出去参与强效竞争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 必须创新思路, 另辟蹊径, 寻找开拓的新天地。

二重门:得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监控不到位。高层管理者独揽了太多的权力, 中层处于“执行多、权力少”的状态, 企业高管往往喜欢越级管理和听下级员工越级汇报;高管自以为管理很细、很到位, 殊不知大大挫伤了整个管理团队的积极性, 造成相互不信任、内耗、效率低。由于没有明确得到授权, 很多企业的中层抱着“少干少犯错”的原则, 消极对待工作。企业所有者对自己信任的人过于信任, 放在企业的关键岗位上却失于监管。

很多企业面临一个突出问题是团队结构不合理, 人员老化, 经常是好员工留不住, 不好用的人又不好处理, “猎头”来的人才却往往眼高手低, 徒具虚名。究其原因, 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到家, 没有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制度, 岗位设置缺乏科学性。企业中有人没地可去, 给其设置一个岗位, 这种现象很普遍。

【破门策略】

要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管理合理授权是必然的。对于企业法人及部分高管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的度量界定是管控企业关键一环, 准确掌握授权的度, 才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作, 管理制度有效贯彻, 实现对经营所有环节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个人的全方位管控。关键有两点, 一是内部管控制度的科学性;二是主要决策者的受管控程度。就目前的经济管理现状来看, 提高被管控对象的受控度任重道远。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要点是: (1) 将岗位价值评估作为薪酬体系的重要公平性指标, 使薪酬等级划分有科学的理由支撑, 消除员工对各岗位的薪酬差距所存疑虑, 提高工作积极性。 (2) 绩效考核、优胜劣汰。避免干好干差一个样, 使下属优秀员工有提升机会, 才能振奋士气, 增添活力。 (3) 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长效激励政策给员工安全感和归属感。

可以说, 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人。古人说:“下君用己之力, 中君用人之力, 上君用人之智。”古人尚且懂得这个道理, 现代企业的掌门人不可不知。

三重门:打市场

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从接产品到做市场几乎没有一个较科学长期的规划。企业只有做短期的营销部门, 没有做长期做全面的市场部或策划部。这势必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与市场销售增长不相匹配。也有一些企业的行为带有明显的随意性, 既不做认真的市场调研, 也不认真分析思考, 自始至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操作产品, 表现出明显的投机心理, 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在打市场方面, 有些企业忽略了团队力量, 片面推崇个人“销售明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从多年的市场运作过程分析, 谁先重视企业团队建设, 谁就能掌握制胜先机。团队的规范建设可以使工作效率、渠道管理、终端促销、终端配送水平大大提高。

【破门策略】

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近期及中长期的发展规划, 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在产品销量提高的同时, 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意识及管理水平, 把有步骤有计划的市场规划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 在必要的时候主动将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送出去, 接受新观念、新体制、新方法的培训。发展中的中小型企业应该深刻地认识到, 切不可盲目照搬成功企业的营销管理结构和营运机制, 而忽略了自己企业的现状和消化能力。当企业发展到较大规模时, 其各分支机构会变得冗繁和杂乱, 各小部门职能交叉, 降低了整个企业运营效率, 也造成了非必要部门, 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对此, 企业应该形成大市场部体制, 把各个小的职能部门并入市场部统一管理, 可以把销售部门也并入市场部门的统筹, 使市场部门成为指挥中心, 通畅信息传播的路径。

《三重门》有感 篇2

最近读了韩寒的《三重门》。这是韩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老实说想读这本书很久了,一直没找到哪里有卖。

这本书的内容是围绕一个初中生写的,从他初中开始一直写到他的高中。期间不过是各种各样的琐事。乍一看仿佛流水账一般,给人一种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的感觉。好像从无边的生活中截取了一段,个人很喜欢这样的写法,能让人无尽的遐想。书中的林雨翔并不是一个什么大人物,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家境一般,学习成绩也一般(甚至可以说是还有些差)。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你我这样的普通学生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却让我心中产生了共鸣,仿佛书中描写的就是自己一样。韩寒很会把握人物的心理,他抓住了一个初中生的想要炫耀却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心理来写林雨翔对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以及林雨翔的一个可以称作是好友的学生也是这样的心理,也因为这样的心理让两个人在喜欢的女孩面前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尴尬情况。说到书中林雨翔喜欢的女孩,她是一个应该可以说是初中生心中都向往的那种女孩。漂亮,成绩好,善解人意,温柔中尚有一些活泼。书中俩个人对对方的好感始终没有捅破,那种可能是暗恋的忐忑感觉让人很容易想到自己的经历。而两个人的联系到了他们上了不同的高中而彻底结束。而高中的生活也是彻底的无聊与吵闹。

也许我的文笔有些劣质。我写的上面一段会让人感觉这本书是一种小清新的感觉,实际不然。这本书一直都是以一种压抑的气氛面向读者,字里行间都是一种老成的感觉。韩寒本人也说过,因为这是他高中时候写的小说,也是他第一本小说,当时小孩的心理嘛,总是不想被当做一个毛头小子,于是下笔也故作老成,刻意地去模仿钱钟书那类作者的手法。韩寒一直是那种能大胆指出社会现状的作者。在这本书里也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被他用来讽刺社会。比如当林雨翔考高中的时候,明明分数并不能上市重点高中,却在父母各种跑关系之后以体育生的名义进入学校,而该学校的其他体育生也都各自心知肚明自己是怎么进来的。比如那个明明个子矮矮的学生却是跳高运动员,明明胖得不成样子的却是长跑特长生。其实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的,很多情况钱和关系就能摆平一切。虽然我们内心不喜欢这种“潜规则”,却也不得不遵守这种“规则”。坦白说我当初初中升高中的时候也是这种“潜规则”进学校的。现实点来说,当初我们学校有几个是以自己的实力进学校的?而书里的那个教师马德保也是韩寒另一种讽刺现实的例子了。书里的马德保明明只是一个无所作为的语文教师,却总是要装出一副文人的样子,而装又装不像,让人啼笑不已。明明肚子里没有什么墨水,却非要出书不可。没有出版社赞助就自己掏钱印了两百本。没有人买就发给学生,还美其名曰“脱销了”。林雨翔在书里好不容易找到的一段好的文字却被他的无知说成是“书里最差的一段”。我真的很想笑。现实中的人又有几个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实际上不过是一群无知的人罢了。

攀比地带三重门 篇3

地 带 一【面子门】

讲述人:陆朋成/西安某中学高三学生

“老实说,我的成绩在班上只能算中等,报考普通大学还算是有希望的,但要报考名校就有点吃不消了。可是,整个班里的同学老在谈论自己报考名校的事,就我不报,我便觉得很丢人。另外,我的父母也很看重这个,总跟别人说我多聪明,多棒,我不想他们因为我从此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虽然我很清楚,报考名牌大学是一厢情愿,失败的几率极大,可每当一想到被别人比下去,我似乎就感觉到了周遭的冷嘲热讽一波接一波。高考还没到,这样比来比去,让我觉得心里很累,备受煎熬。”

如果一个人太看重别人的看法,就会导致虚荣心理的产生。所谓虚荣,表现在高考的复习阶段,对不切实际的复习目标、不切实际的报考院校以及专业的盲目追求。

要求被尊重是每个人所期望的。很多高考考生由于长期辛苦的付出,内心有着强烈被他人尊重的期待,甚至可以这么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无论为高考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其实质上都是在试图建立起一个“自尊和他尊”的体系,以实现自我的价值。但我们忘了,这必须建立在对自我正确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才是可行的,否则只会因过于追求虚荣心的满足,从而导致盲目比较。

小陆同学最需要做的,是客观地分析自己,敢于直面自己的实际,选择为自己力所能及的院校而奋斗,千万不要因为“面子问题”而耽误了自己的前途。

地 带 二【自卑门】

讲述人:周可林/重庆第四中学高三学生

“最近,别人一在我面前唠叨起高考的事我就烦,听到老师公布别的班级的复习进度我更加紧张。这种心理状态已经持续了好一个多月了,严重影响了我的睡眠质量。睡觉的时候,我的大脑里老重复着一些同样的画面,满是班里那些尖子生的面孔和以前做过的一些试卷,甚至还经常梦见自己高考成绩零分。白天我就总是想,其他同学到现在一定比我复习得好多了,高考一定比我强。甚至在平时学习的时候,我的神经也绷得很紧,一旦考试考不好就会沮丧、自卑很久。”

高考本来就是一场正当竞争,不是恶性攀比。正当竞争,由于其明确的目标往往能叫人精力旺盛、信心十足;而恶性攀比,则随时会滋生起一股疲惫的无奈感,让人吃力而不讨好。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复习进度和考试状态,甚至还会让我们产生对自我能力的极大否定。

无论如何,自信的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才是关键。发生偏差后的认知,往往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如果我们周遭的环境不变,改变自我的认知就是纠正心理问题的一副重要药方。所以,那些与小周同学有着同样困扰的考生,只要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改变现状,同时在行动上采取相关的辅助措施,那么,再坏的情况都是可以得到逐渐好转的。

地 带 三【妒忌门】

讲述人:杨小爱/云南某中学高三学生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我总忍不住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比如,一天的学习结束后,舍友会在临睡前聊一下各自的复习情况,这时,如果我听到有人说自己今天又多做了几张考卷、多背了几篇古文,而自己却毫无收获时,便会莫名地感到恐慌起来,甚至有点儿厌恶对方。虽然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我却无法控制自己。更可怕的是,有一回,我竟把一场专家周末来我校进行考前作文辅导的时间说错,故意使那些平日里被我视作竞争对手的同学没能如期参加。当时虽然挺开心,觉得自己赚大了,但之后想想又特后悔。难道我真的坏到了这个地步,别人比自己强都不行吗?”

因为羡慕竞争对手在学习上的优势,而又想要破坏竞争对手在学习上的优越感,于是便暗暗产生了一种憎恨色彩的激烈感情,这就是平日里考生经常遇到的嫉妒情绪。一般说来,如果竞争的两个人之间差异很小,且在外界一些条件又基本相同的情形下,由攀比所滋生的嫉妒心理,往往具有明显的对抗性,严重时还可能会危害到他人的利益,从而使自己也受到良心上的谴责。

深受嫉妒困扰的小爱同学,可以通过临时“抽身”的方式帮助自己暂时从攀比的环境中逃离,用阅读、唱歌的方式或与一些不参加高考的朋友、家人聊天来让自己妒忌的情绪得到足够的缓冲时间,并设法使之渐渐冷却。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树立坚定的目标来重新正视自己,勾画出一条自我充分发展的人生路线。

妒忌,作为人性的弱点,几乎谁都会有那么一点。这是人性中残存的动物性的一面。据研究者说,许多动物都有嫉妒的本性。一位杂技团驯兽员讲,一只叫红红的小狗看到驯兽员照顾一只叫力力的小狗较多,它竟嫉妒地把力力咬死了。我们虽已进化成了人,但这动物性却似乎与生俱来。当我们还是个孩子时,会对父母对其他弟弟妹妹的偏心而心生不快,会因他们比自己多吃了一口蛋糕或新穿了一件衣服而生气甚至哭闹。

心理学认为,嫉妒是一个人在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对象所产生的一种不服气、不愉快、怨恨的情绪体验。它常常发生在两者年龄、文化、社会地位与条件相当并具有竞争关系的人之间。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会对竞争对象产生嫉妒心理。诗人不会妒忌科学家的发明,老年人也不可能去妒忌“少壮派”,初试镜头的学员对明星角色只能产生崇拜心理,三军统帅的地位在普通士兵眼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可见,嫉妒在同辈、同学和同事间更容易发生,因为在这些条件相当的人之间有可比性。

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就其实质而言,妒忌是名利计较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其最深层面是利益冲突。对学生来说,学习具有竞争性,由竞争引出来的利益冲突,这往往容易使个别同学在内心产生不同程度的嫉妒心理。

一个人在嫉妒他人时,最受伤害的是自己,因为在嫉妒他人时,当事人往往处于紧张和不安之中。心理学家认为,嫉妒心理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它会使一个人变得卑下、褊狭;它会使人丧失理智和信心,陷入自伤或伤人的危险境地;它会使人放弃自我追求,而去用仇视的目光贬低他人的成功,从而成为一个庸人。

如何熄灭妒火?

首先要承认事实,接受事实。竞争对手的卓越,一方面是让自己看到自己的缺失,另一方面是让自己看到了充实自己的努力方向。昏头昏脑地嫉妒他人于事无补,明智勤奋地扬长避短才能挥洒属于自己的光彩。其次,要努力提高自己。事实上,凡是能够找到自己生存乐趣和生存价值的人,是很少去嫉妒别人的。

日本知名拳击手伊贺弘治讲过自己的一个故事:

我深深记得刚开始在武馆里接受训练时,对手的技术明显要比我好得多。为了掩盖自己在经验和技术上的不足,有一回对抗比赛中,我试图使诈,想轻易得分,但最终我还是被对手远远地超过了。对抗结束后,回想着自己之前连连挨打的场景,我很自卑、很沮丧,为此,郁郁寡欢了大半个月。有一天,教练员把我请到他的办公室。

“你为什么不高兴?”

“因为我得不了分,赢不了对手。”教练员从桌子后面站起来,不知从哪拿来了一支粉笔,在地上画了一条长5英尺的线。

“你看怎么才能把这条线弄短?”

我端详了好一阵后,给了他一个答案:把线截成几段。对此,他摇摇头。接着弯下身去又画出一条长过第一条的直线,“现在你再看原来那条线怎样了?”“短了。”我说。

教练员点点头说:“增长你自己的线,总比切断对手的线要强。”

跨文化交际的三重门 篇4

跨文化交际的家庭意义

北美的青春片并不少见, 但像《辣妈辣妹》这种兼顾青春期女儿和更年期母亲的片子就很有创意了, 而且是一个能够有效减轻代沟烦恼的创意。故事里, 中年单身的黛丝和女儿安娜总是矛盾重重。妈妈不懂女儿的音乐, 爱情和在学校里的处境, 女儿也不接受妈妈的管教和未婚夫。然而, 在一个怪诞的星期五, 一块神奇的东方饼干让两人的灵魂互换。”Everyday they are in each other’s face, today they are each other’s body.”自此, 她们开始了一场神奇的旅程, 被迫在对方的身体里应付起看似简单轻松的日常生活。

两代人间的沟通与交流亦可看做一种微型的跨文化交际, 而片中母亲和女儿的沟通障碍可归咎于他们相异的价值观维度。首先, 两人对待家庭的态度就截然不同。安娜, 一个刚刚15岁的小女生, 还没有承担责任的自我意识, 自然以个人主义引导自己的生活。当乐队试演和婚礼彩排撞车时, 她只关心自己热爱的摇滚乐, 忽略了这个“big dinner”对黛丝的意义, 固执地认为黛丝自己拥有“完美”的生活, 却偏偏要“ruin her life”。相反地, 黛丝作为一个中年丧偶的女人, 面对一双儿女和年迈的老父亲, 她的一切行为自然都以家庭利益为先导。每天叫醒她的不是闹钟, 而是家庭琐事。就连交换灵魂后的早晨, 她也是一边喃喃道:“六点四十五分了, 我没去拿干洗衣物, 回家时要去拿。还要打电话给技工和花店。好吧, 该起床了, 我最好……”一边挣扎着起床。影片结尾, 莱恩在真情告白时说:“当在我爱上你时, 我就知道你有家人, 而我尊重这点。你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那也是应该的, 因为我也想要这样。”不难看出黛丝即使在遇到难得的爱人时, 也是把家庭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考虑。因为顾及安娜的情绪, 她甚至打算推迟婚礼的举行, 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其次, 两人对不确定性的规避程度有高低之分。以黛丝为代表的父母一辈处于较高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背景。他们成长于相对正统的教育背景下, 难以接受偏离正道的观点和行为。因此, 黛丝不赞成安娜玩摇滚, 不准她坐摩托车, 更对她在悔过室遇到的男孩杰克持否定态度。而安娜, 作为年轻一代, 处于低度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她乐于冒险, 生活随性, 认为规则越少越好。这些从安娜喜欢的服饰, 热爱的音乐中都可见一斑。

此外, 两代人对权力距离的倾向也不同。黛丝母兼父职, 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放在了“一家之主”的位置上, 在教育问题上时常展现出非常强硬的一面。在和安娜因乐团试演产生分歧时, 她直言“你不能去。”安娜问为什么, 她回答“因为我说了算。”将决定权高度集中于自己手中。所以安娜才评价她“控制欲强”, 警告她“别把我也当成你的病人, 别再分析我。”

然而, 这一切尖锐的矛盾都由一场灵魂互换的奇遇解开了。正如饼干上的箴言所说:“一场旅程即将展开, 它的奖赏映在彼此眼中, 当你明了自己缺乏的东西, 无私的爱将会让你们恢复。”当母女进入彼此的身体, 终于发现对方的生活并不像自己设想的那样轻松完美后, 黛丝开始欣赏女儿的音乐, 发觉先前的“噪音”竟是如此令人兴奋;安娜也意识到莱恩不是没有感情的继父, 而是这个家庭“值得欢迎的新成员”, 一个更加完整的家庭就此诞生。

一个人的成长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道路, 而家庭无疑是这条道路的起点。关于家庭的重要性, 斯瓦尔德龙、布瑞登斯欧、凯利和怀恩都有过精彩的论述:“这里是一个人初次体验爱与恨、得到与失落, 以及深深的痛苦的地方。希望在这里孕育, 心愿在这里实现 (有时也会有所失望) 。这里还是一个人学会相信什么人、防范什么人的地方。总之, 家是人生命的起点。”跨文化交际的家庭意义正在于此。家和万事兴。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促进家庭成员的相互理解, 增强家族内部的凝聚力, 创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跨文化交际的宗教意义

芝加哥是希腊裔美国人的主要聚居城市, 《我的盛大希腊婚礼》就讲述了生活在芝加哥的希腊女孩图拉的故事。受刻板的家庭环境所累, 图拉年届三十还待字闺中, 好不容易遇到高大英俊的爱人伊恩, 却因为他不是希腊人而备受家人的阻挠。自此, 以两人的盛大婚礼为载体, 相异文化的冲突和碰撞, 传统专制和反专制的斗争同时展开。

图拉和伊恩的重重阻力来源有四。其一, 图拉家奉行集体主义的家族哲学。如图拉所言:“我有27个堂兄弟姐妹, 整个家族又大又吵, 每个人的生活和生意都息息相关, 连一点独处的时间都没。认识的全是希腊人, 希腊人娶希腊人, 再生更多希腊人, 全是一堆大嗓门又好吃的希腊人。”伊恩家则只有一家三口, 儿子又搬出去独居, 父母对遥远的希腊知之甚少, 体现了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 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 独自管理个人生活。其二, 希腊文化的高度不确定性规避特性。图拉的父亲格斯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他只相信一件事:希腊人应该教化非希腊人怎样做一个好希腊人;他认为世上只有两种人:希腊人和那些梦想成为希腊人的人。他住希腊房子, 挂希腊国旗, 开希腊餐厅, 坚信每个英文单词都有其希腊词源……种种行为无非是在最大限度地规避美国这一陌生国度的未知文化。其三, 权力距离的差异。根据霍夫斯泰德在《文化影响:与工作相关的价值观的国际差异》中的数据分析, 希腊的权力距离价值观为17分, 美国为26分。 (低分表明这个国家倾向于较大的权力距离, 高分反之) 格斯是图拉家无可置疑的权威。他每天早餐时向孩子们强调伟大的希腊文明, 送他们去上希腊学校。图拉想去旅行社工作, 家人就得想办法让格斯自己说出这个主意;伊恩想和图拉约会, 就必须先征得他的同意, 即使图拉已经30岁了。相比之下, 伊恩的美国式家庭就民主许多, 他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伴侣甚至是宗教信仰。其四, 对阳性主义的强调。格斯认为好的希腊女孩一生就做三件事:嫁个希腊男孩, 生一堆希腊孩子, 再把每个人都喂饱了。当图拉领回异族男友, 他生气地说:“我早就说过, 不该让女人受教育!”这体现了希腊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以男性为主导。

所幸, 爱情的力量最终带领两人跨越了希腊和美国的巨大文化差异。其中, 宗教的差异与融合最引人注目。洛斯一家是虔诚的希腊东正教教徒。“希腊东正教作为希腊种族地位的象征, 对希腊裔美国人来说是最具影响力的制度, 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里程碑, 洗礼、婚礼、葬礼等重要的事件都要在教堂里举行。” (邹艳丽, 《〈我的盛大希腊婚礼〉的文化移入》, 2009) 伊恩为了图拉不惜改变自己的信仰, 在希腊东正教教堂接受洗礼成为东正教徒, 最后在教堂里而不是乡村俱乐部里完成了婚礼。这便是跨文化交际的宗教意义所在。伟大的宗教总有其相似点。卡莫迪的看法是:“它们以其悠久的传统, 这些传统长达数个世纪, 塑造了亿万人的生活, 并以它们的深度与广度赢得人们的尊敬。”宗教间的差异与融合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中的智慧与魅力, 丰富各自的传统和内涵。它给予弱势文化一个立足的机会, 免于一味地妥协与退让。也给强势文化一个包容的机会, 免于过度单调。

跨文化交际的政治意义

《安娜与国王》虽然以安娜与蒙空国王间的情感为主线, 但比起对爱情的刻画, 影片更加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中叶, 以东方君主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西方女教师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一直被视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最生动的教材之一。

初来乍到, “文化休克”就向安娜扑面而来。第一, 东西方的时间导向不同。西方人视守时为一种素质, 一种对他人的尊重。而在古暹罗“Everything has its own time.”当耐不住等待的安娜贸然冲到国王面前时, 迎接她的只有侍卫的尖刀。第二, 东西方的社会关系导向不同。西方人倾向于个人主义, 强调个人空间和隐私。因此安娜一直要求住在宫外。而东方倾向于集体主义导向, 没有太多个人隐私可言。当首相问起安娜丈夫的死因时, 安娜直觉被冒犯, 首相却告诉她先问私事是暹罗的习俗, 是礼貌。第三, 东西方行动导向不同。西方文化中的个体倾向于不断行动, 他们发现问题后立刻提出问题, 很快解决问题。而东方人面对事情乐于静观其变, 保持冷静。这点也反映在生死观上。当国王的小女儿染上霍乱, 奄奄一息时, 安娜焦急地问:“就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吗?”首相却回答她:“你听!他们已经在念经文了, 指引亡魂上天, 不要迷路。所以老师千万不能有哭声, 亡魂听到不舍, 会回来安慰你的。”而国王发现安娜给王子看《汤姆叔叔的小屋》后, 也曾义正词严地警告她“暹罗不是能说变就变的”。第四, 权力距离不同。暹罗属于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庶民不许直视国王, 只能将他奉若神明。实行一夫多妻制, 男尊女卑, 女人在首相面前不能站立, 男人也从来不向女人道歉。在奴隶制度下, 有的人生来就做主人, 而有的人生来就是奴仆。而西方社会的权力落差较小。安娜坚持不行跪拜礼, 当首相嘱咐她“面圣时记得头点地”, 她回答“我们要入乡随俗, 但也不能忘自家礼节, 自当以最恭谨态度处之。”她为周妆的奴隶赎身, 支持妃子塔恬追求自己的爱情, 甚至不惜触怒国王, 也要捍卫自己的平等主义观念。

安娜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从一开始的“The way of England is the way of the world.”到在宴会上怒斥英国商人的文化中心主义论;从最初告诉儿子:“这里的生活很不同, 甚至连爱都不一样”, 到后来爱上国王, 与之共舞……暹罗改变了安娜, 安娜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暹罗。朱拉朗康王子从他父亲的远见和安娜的教诲中受益良多。他继位后不单保持了暹罗独立, 还废除了奴隶制度, 改革了司法制度并允许宗教信仰自由。如小说原著开篇所写:“安娜犹如季风带来的暴雨, 有雨水令人快乐, 雨水太多又令人烦扰, 但是她依旧来了。”她带着“比任何人都多的对世界的认识”, 培养了一位视野广阔的英明君主, 让暹罗从一个害怕世界文明入侵的古国, 成长为一个独立的, 进步的国家。而这也正是跨文化交际的政治意义——“与大国文化为伍, 击退强邻。”

结束语

“如果房顶的空隙太大, 积雪就容易把房屋压塌。”同样的, 如果两种文化间的空隙太大, 差异就容易阻断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的意义就像图拉的爸爸在婚礼上说的那样:“你们的姓Millar来源于希腊词根Milo, 意为苹果;我们的姓Bricost意为橘子。虽然橘子和苹果不同, 但我们同属于水果。”当混合在一起时, 水果的香气就更为浓郁。也像安娜所做的实验——改变了玻璃瓶内的气压, 比瓶口大的鸡蛋也能掉入瓶中。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法, 本不相容的文化也能共荣。只有推进跨文化交际, 加深跨文化交流, 才能充分发挥其家庭意义、宗教意义、政治意义, 让文化更生动, 让世界更多彩。

作为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 更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

三重门读书笔记 篇5

《三重门》是韩寒17岁的作品,也是韩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文虽出自少年之手,但笔法深老道,嬉笑怒骂,极具讽刺意味。该书通过少年林雨翔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真实的高中生的生活,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开来,体现了学生式的思考、困惑和梦想。它质问着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批判了这种机械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伤害和摧残。

文中的主人翁是一位名叫林雨翔的中学生。如鲁迅一样,林雨翔正是韩寒本人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只不过稍加改变其性格罢了。小说开头介绍雨翔的“出处”,是一位小镇中学的初中生。他在他父亲的熏陶下,对古文略有了解,文科长于理科,于是参加了校文学社,在志同道合的马老师指导下,他以一篇急急忙忙赶出来的作文竟然意外地获得了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可见其功底深厚。中考前夕,他的父母为了他能考上市重点高中,花尽了心思,找人为他恶补了一段时间,补课费就达五千多元,还不包括这样那样的补品。他的心思不全在学习上,除了学习,还在为了一个叫Susan的女孩“劳心劳力”。虽说如此,她也鼓励雨翔努力学习,并说三年之后在清华园见。

雨翔的心愿是和她考上同一所高中,而他在父母的“努力”下——搞了个体育特长生,打了几万块钱的红包,跌跌撞撞地进入了市南三中。但阴差阳错的是Susan以三分之差,无缘市南三中的门槛,与雨翔擦肩而过,雨翔后悔不已。挤进了高中后,但他的学习是每况愈下,几门功课高高挂起了“红灯笼”,照亮了前面黑暗的道路。可他哪知,Susan是特意为了他才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市南三中的录取通知书,甘愿放弃十分的题目。雨翔也只好无奈。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应试教育阶段老师们的虚伪做作,家长几乎疯狂的举动以及学生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心灵的扭曲。当时的韩寒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去看待这种漏洞百出,弊病无穷的教育,最终他自己也以七门功课亮红灯去反抗这种不公的制度。诚然,这种教育方式

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一个17岁的少年为什么会对其产生那么大的仇恨,这和这种教育方式一点关系都没有吗?显然不是,韩寒亦是这种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也是这种教育方式下的产物,于是他的“离经叛道”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反贪防腐三重门 篇6

诚如众所周知,时下反贪防腐已然成为当代中国传媒曝光率最为频繁的时髦词汇,国民最为关注的公众话题。这不仅是许多国人所不忍、不愿见到的,更是一些毁家纾难、追求真理的老共产党员们所始料未及的。面对贪官们贪污索贿的种种丑行劣迹,还有贪赃款从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急遽攀升,人们焦急不安,愤然骂娘,自是可以理解的。尽管党和政府已对反贪防腐制定了许许多多的法规,但毋庸讳言的是,迄今为止,似乎仍然收效甚微。只要打开每日的传媒,贪污受贿的信息依旧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引起人们的愤然责骂。

难怪某报竟把近几年来,官员受贿数字的急遽攀升,称之为“沉重的反贪成绩单”,只消读读最近传媒所曝出的令人瞠目结舌的新纪录,大约就能理解人们为何那么义愤填膺了:某地一个小小的村官竟也能贪污几百万、上千万的惊人数字,“中国第一贪”姜人杰刚刚创造了单笔受贿8千多万元的纪录,近日又被沪一地产老总贪污的1.61亿元所打破了。

愈来愈加高涨的反贪防腐浪潮,正迫使人们不能不在脑际盘旋一个实际问题:在一个名为社会主义国家里,在一支自称为人民公仆的干部队伍中,那一个个嗜钱如命的贪官是怎样“前腐后继”地走上贪赃枉法之路的?又该如何阻断他们这条罪恶之路,终止他们的发财美梦?既然,诚如某些人所言,反贪防腐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情等方面的复杂社会现象,是牵动着官员、商人甚至院长、校长等各色人等基本利益的一项系统工程,那么,在当下中国要想解答这一难题,也就注定不可能一蹴而就,像火烧房子那样简单了。

素来,我有一嗜好:以剪报为乐。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卫生、体育等各类社会热点,我都会在阅读报刊传媒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随读随剪,然后便以牛皮纸口袋分装储存。稍有余暇,便随手翻阅这些剪下的旧日报刊。以此为乐,乐此不疲。前些时日,报刊上连续登载了两则关于贪官的消息,一则是披露贪官们将赃款藏于煤气罐、鱼肚子、粪坑、树洞、灰堆里的丑闻,另一则报道大贪官海南华银老总石雪创下贪污2.6亿元,挪用公款1.2亿元的惊天纪录,还有原韶关公安局长叶树养的豪宅里竟查出3000万现金的报道。这贪污钱财的惊人款数和藏匿赃款的种种怪招,不由地再次引起我对反贪防腐话题的关注,于是,我再次翻检起旧日反贪剪报,不觉竟有十几包矣。而当我的目光从十几年前的胡长清、成克杰、转向石雪、叶树养之流,并以近日的疑惑打量这些剪报时,忽然间在脑际竟冒出个反贪“三不方略”的念头。说是方略,不免有夸张之嫌,说是小小发现或一孔之见,倒也还凑合。

一曰不该。本来,在中国古代的儒教文化中,就不乏为官为民各守其道的说法。可现实的社会潜规则却助长了入党做官、升官发财观念的急剧膨胀。因而我觉得,从学校教育尤其是官员预备基地党校的教育中,尤其必要下大力破除入党做官、升官发财的思想,树立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而在思想道德上建成反贪防腐的第一道闸门,让每一个从政者都明白,做官不能发财,尤其不该为自己谋财,想发财就别来做官。这是人生观的基本教育,也是执政为民者的道德底线。我以为,这种官员素质教育,只怕比之那些贪官曝光后,在所谓认罪书和思想检查中,反复咒骂资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享乐思想,要实际得多,有效得多。我们曾经见识过,有不少贪官常喜欢把自己的贪赃枉法行为,归之于资产阶级腐朽人生观的影响所致,岂不料,在不少民主与法制健全的资本主义国家,贪官指数恰恰要比眼下中国低得多。

二曰不敢。如果我们撇开人性的善恶不论,那么,我倒宁愿相信,大多数人在巨大的物质与精神诱惑面前,总难免会有因一念之差而犯下大错的时候。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官员,尤其是那些长期处于贫困境地而一旦有机会以权力换取金钱的官员,便难以摆脱金钱和美女的诱惑。也许这本是人性的弱点之一。贪官们一旦突破了不该贪污的道德底线,他就不能不面对法律的威严与神圣。倘若我们的法律不是残缺不全的,也不是可伸可缩的弹簧,那么,贪官们大约就不敢与法律死拼硬抗。可惜的是,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许多贪官过于相信权大于法,过于藐视法律的威严。在他们眼里,法律不过是残缺不全的一纸空文,权力才是生财之道和救命的法宝。眼下他们动用权力魔杖,千方百计地阻扰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出台,便可算是典型一例。可见,扼制贪官贪欲的最有力武器,或贪官最为畏惧的,正是严明的法律。反贪防腐的根本要义,或许并不在于禁这禁那,而应该依照法规,严厉问责,令他们不敢怀揣歹念,触犯法律。

三曰不能。我并不怀疑,尽管为贪赃枉法者设置了道德和法律的两道闸门,贪官们从此就不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了。看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是否有一个完备而有效的监督体制,尤其是解决同级监督机构如何监督一把手的问题,是否能将贪污越轨者的危害局限于最小的范围之内,较轻的程度之上。也就是说,我们宁可怀疑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也不能怀疑有效监督体制在反贪防腐中的巨大作用,如此才能及时发现贪官们的贪赃行为,使贪官们的发财美梦不能遂愿。稍有越轨行为,便立即受到警示与处罚,想贪污而又不能。

观之国内某些官员贪赃手法之多样化、贪欲之肆无忌惮,都不免让人在震惊愤怒之余,又暗自思索:各级纪检组织的软弱无能,各种新闻传媒的无所作为,实际上助长了贪官们的贪欲和勇气。以至于在不少贪官的眼里,“伸手必被捉”,只不过是吓吓小孩的把戏而已。

反贪防腐的“三不方略”是横亘在所有贪官面前的三重闸门。道德门是思想教育在前,旨在防患于未然,杜绝一切贪赃枉法的念头;法律门更像是悬在贪官头上的一把利剑,它让贪官胆战心惊,寝食难安,从而阻断贪官们的犯罪念头。监督门则可视为所有官员和犯有小贪过失的官员们的提醒与警示,防止官员利用手中权力造成国家更大的损失。正是从思想道德——法律意识——有效监督三个方面,完善反贪防腐的有效链条,成为综合治理一切贪赃枉法行为的重要策略。

论韩寒《三重门》的特点及影响 篇7

一、韩寒长篇小说《三重门》的四个特点

1. 玩味的文字

有人说,写文章就是玩文字游戏。韩寒在《三重门》中把文字游戏玩到了极致,且不限于中文。如:“Girl friend取每个字第一个字母快一点念就是G、F(姐夫)”、又如:“Word Cup (世界杯)各取一字母,即W、C (厕所)!”这种畸形的释义,虽然显得牵强附会,但幽默诙谐,让人忍俊不禁。韩寒在《三重门》中的文字游戏玩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2. 潭利的语言

《三重门》中的语言如同锋利的刀刃,犀利无比,这是在一般传统小说中难得一见的。如:看到药丸,他居然这样说话:“那药和人在一起久了,也沾染了人的习气,粒粒圆滑无比。”见到烈日暴晒后的肤色,他居然这样说话:“全身黑得发亮,晚上皮肤竟可反射月光,省去不少照明用的电费。”韩寒对语言的把握炉火纯青,犀利的语言无处不在,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茫。

3. 辛辣的讽刺

讽刺在传统小说中并不少见,但讽刺如此辛辣,且入木三分,恐怕只能从韩寒的《三重门》中才能看到。如:“林父这人爱书如命,可惜只是爱书,而不是爱读书。家里藏了好几千册书,只做炫耀用,平日很少翻阅。”、“一个人在粪坑边上站久了也会染上粪臭,把这个原理延伸下去,一个人在书堆里呆久了当然也会染上书香,林父不学而无术,靠诗歌出家,成了区里有名气的作家。家里的藏书只能起对外的炫耀的作用,对内就没有威力了。”对林父爱书而不爱读书的讽刺相当辛辣,可谓登峰造极。

4. 平淡的情节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传统的小说都会有曲折离奇、或悲或喜的情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读者希冀从《三重门》里收获与众不同的情节,那肯定是要失望的。《三重门》基本上没有情节,有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而且文中男女主人公林雨翔、苏珊基本上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之事,全都是生活中的琐碎。后来根据《三重门》改拍的八集电视连续剧如同一杯白开水,味道全无。显然,《三重门》的情节是平淡的,是琐碎的,源于生活并没有高于生活。《三重门》只能算是一本优秀的小说,而不是一个优秀的剧本,八集电视连续剧《三重门》就证明了这一点。韩寒在小说中平淡的情节显然是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平淡的情节并未让《三重门》逊色,相反成了其一大特点。

二、韩寒长篇小说《三重门》的影响

韩寒长篇小说《三重门》的影响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者平分秋色。

1. 积极影响

走别人走过的路,要想成功是需要运气的。《三重门》的成功再一次说明,无论做什么要想成功就要敢于创新,就要标新立异,就要走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路线。《三重门》很火很畅销,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这一点足以说明,长篇小说原来也可以这样写。传统的小说创作固然不乏优秀之作,只是读者读多了,也就觉得没了新意,觉得腻了,如同天天食鱼肉荤腥,久而久之,也就没了胃口。突然有一天,不食鱼肉荤腥,改食粗粮淡饭了,胃口重新被吊了起来。韩寒的《三重门》如同粗粮淡饭,给久食鱼肉荤腥的读者一个全新的口感,对了读者的胃口,读者不喜欢都不行。这是《三重门》的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注定《三重门》很火很成功,要想不火不成功是没有理由的。韩寒《三重门》的成功在于出奇制胜,没有邯郸学步走大众化的创作道路,没有拾人牙慧落入长篇小说创作的俗套,没有巧合雷同不谋而合的故事情节。玩味的文字、犀利的语言、辛辣的讽刺、平淡的情节,这四大特点注定了《三重门》的与众不同。《三重门》为长篇小说的创作翻开了新的一页;《三重门》为长篇小说的创作拓宽了领域;《三重门》为长篇小说的创作走出了新的道路,这就是其积极影响所在。

2. 消极影响

凡事有利必有弊,《三重门》也不例外。《三重门》中大量夸张的讽刺,贯穿全书,虽然不乏一针见血之处,但也有过犹不及之处。给读者的视角是灰色的,或者说是黑色的。那么看到的世界和事物也是灰色的或者黑色的,似乎世界上没有什么闪光的地方,没有什么积极的地方,这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读者来说,无疑是消极的,让他们的世界观随之偏离,由此看到的世界也是消极的。青少年的世界观如同其体格,尚未定型,如果遇到积极健康的书籍,其世界观必定也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如果遇到消极厌世的书籍,其世界观必定也是消极厌世向下的。《三重门》更倾向于后者,它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它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它所体现出来的色彩,多多少少会让处在青春期、叛逆期的青少年更加叛逆,逆反心理更加严重,显然是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三重门》是经典还是糟粕;是金子发光还是哗众取宠?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多于消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多于积极影响?一切定论由时间来论证吧。只有时间,给出的定论,才更准确,更合理,更客观。

参考文献

《三重门》 篇8

《三重门》中的雨翔文采斐然、心地善良、性格耿直、感情真挚, 随着情节的深入, 我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真性情所打动。他擅文学, 对文学的喜爱源于兴趣, 不读死书的兴趣, 弥足珍贵。他没有梁梓君“万事钱摆平”的思想, 也没有老K流氓式的戾气, 只是一个乖乖仔, 一切循规蹈矩, 美中不足的也就是成绩上的不济。他获奖之后张狂的自豪让我感同身受, 但他没有忘记只是想让Susan间接地知道, 不知这是受教于梁梓君“教授”的谆谆教诲, 还是发自心底对Susan的珍视让他小心翼翼地拿捏这尺度的微妙。雨翔懂得略施小技让沈溪儿成为他丝丝情谊的搬运工, 但因他天性善良, 不懂得不择手段, 所有不痛不痒的拙计只是博得了我这种同样不擅心计之人会心的微笑。他渴望友人的相伴相知, 到了高中时, 他更是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所以也就有了他在“呼噜声中”梦到初中的人时心中的苦闷。后来, 他从罗天诚和沈溪儿的通信中得知Susan“移情别恋”, 最后于失恋中泪眼蒙眬。他走在校园中, 渴望所有人都看到他的悲伤。尽管余雄的一句话让他获得了宽慰, 但因为痛太深, 意识已渐进迷茫, 最后还是“挂着几丝”在街上睡去。此时雨翔对Susan是爱, 还是恨?不知不明, 反正是思、是想、是念。

《三重门》中, 初、高中的内容篇幅参半, 两边有不一样的生活, 不一样的熟人, 但有一样的Susan。Susan是才女, 也是高分女, 她因文学而心仪雨翔, 竟可以为了他而放弃去市南三中的机会。面对Susan撩人心弦的美, 雨翔对她也动过“邪”念, 但这念再邪, 也不过是想牵一下她的手, 末了未遂。雨翔对Susan有喷薄欲出的爱, 虽不如成人之爱的丰满与坚实, 但必有少年之爱的真挚, 是年少之人萌生爱意的典范——善良、阳光、坦然面对失恋的苦痛与忧伤。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是我唯一的一本一气呵成的韩寒作品, 读罢已近子丑交接之时。《1》的主线是路子野去见挚友的路上发生的事, 同时穿插了他对童年的回忆。另一个主人公黄晓娜, 工作令人不齿, 其也深知自身的污秽, 所以一心渴望降生自己的爱女, 让她享受母亲的爱、接受良好的教育、为她把关嫁一个好的男人、获得幸福的人生。实际上, 这代表了娜娜对重生的渴望。娜娜善良负责, 她不是为了自己的洗礼与涅槃而生养儿女, 因为她早在一点一滴地规划孩子一步一步地成长, 悉心供养, 用自己的阴暗照亮儿女的光明。

从头至尾, 我一直在用现实的视角来欣赏这部作品, 所以到了小说的末尾, 我起初根本没有相信路子野收养了娜娜襁褓中的女儿, 直到细细读了几遍, 才最确信了这样的结论。我一字一句地审视了子野的心境, 推想他这样极至的善人面对此情此景该是怎样的所思所想。末了, 我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也相信真实的世界当中也会有这样的人, 在这个并不如意的社会, 他们是愚蠢而勇敢的人。

不管是在《三》还是在《1》中, 韩寒展现了假象、就一定要揭示真相;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实际说出的话语总是要形影相随, 这就给了我很真实的感觉, 书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如钱荣满嘴的英文、满腹的诗篇不过是一个作弊小本杀出的赫赫战功, 还有一群小朋友听到丁丁哥哥说“我的书单都有四页纸”时, 路子野顽皮言道:我们都知道他在装x, 但我还是被他深深地迷倒了。所以, 我觉得这芸芸众生, 心中所想大抵一致, 只是嘴上作不同的反应罢了, 这让我这种与雨翔同样耿直的人有了归属感, 因为世间众人内心向善。这人世的谎言、花言巧语也不过是不由衷的嘴不由己——可能为了自己的虚荣、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理解, 但也可能为了别人的利益——这就有了伟大的意味了, 比如Susan。从语言上来看, 《三重门》不时将白话文与现代文互相穿插, 同时旁征博引古诗、文言, 又广泛采用钱钟书式的比输, 让人拍手叫绝。但在读故事时习惯了现代文的我还是更倾向于《1988》的流畅笔法, 虽然时而词藻汇聚, 但是毕竟寥寥, 整篇文章总体感觉起来就像是由一根丝线穿起的珠子, 延绵不断, 读罢不由得心生惬意与赞许。《三》代表了韩作家于少时在语言上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践行, 《1》则代表了“心”在字里行间的传递, 抛除我对韩文人在文学上的敬畏, 不得不斗胆地说我在思想发展上找到了共鸣, 只可惜我的文学功夫和造诣浅薄得让我自己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三重门》,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林与路的两段人生时光在两本书间跳跃, 而我自己的舞象与而立之年也像这两本书一样在脑中分将开来, 时光与思绪便梭于二者之间——我第一次有了回首往昔与着眼今朝的快意。从中, 我悟出了几个道理——梦想、自由与刚毅。梦想受制于现实, 现实对人来说可能是摇篮、学园、跳板, 也可能是束缚与桎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当这个现实的世界给予我们积极的影响时, 我们是得水的鱼儿;但当它成了奴役我们的枷锁时, 我们必然渴望自由, 因为自由的前行才能轻易地抵达彼岸, 可往往事与愿违, 尤其对于世间的凡人。我们大多是凡人, 雨翔、子野也是凡人, 有瑕疵的凡人。对于我们来说, 怀揣梦想似乎就代表着蹒跚步履与忍痛挣扎, 但我们能继续前行, 因为我们有着同样的性情——刚强与坚毅。雨翔年少, “三重门”这个枷锁令其困苦与迷茫 ;但子野已成人, 刚毅的性情彰显无疑, 所以也就有了“想与这个世界谈谈”的勇气。《三》到《1》连接着追梦人的人生旅程, 它通向何处?自由与光明, 我对此深信不疑。

参考文献

[1]韩寒.三重门 (纪念版) .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7.9

《三重门》 篇9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自身”, 作为高校教师, 如何利用音乐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 从而帮助大学生完善人格, 我想可以根据大学生的这三个方面的特征, 相对应地,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引导, 引导大学生进入“三重门”。这三重门分别是自我认知之门、社交之门、世界之门。下面我就如何以音乐引领大学生工“入门”浅谈自己的观点。

一、因势利导, 在教学中引领大学生走入自我认知之门

“自我认知”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它主要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两个方面。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则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 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客观、全面的自我认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 会导致自大或自卑, 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生活。自我认知对当今大学生尤其重要, 大学是他们正式步入社会的最后一站, 面对逐年增加的就业压力与婚恋压力, 大学生能否找到“双向满意”的工作、组建和谐的家庭, 全面科学地观察自我, 实事求是地评价自我是基础。面对这个可塑性极强的庞大群体, 在大学生正式步入社会之前, 首先要引领其走入第一重门——自我认知之门。

(一) 根据学生个性, 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体系

带着通过音乐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目的, 教师应建立一套“四有”体系:有规划、有特色、有阶段、有反响。首先要有规划, 教师应该清楚当前阶段音乐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根据学生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教育规划。其次要有特色,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是90后, 有追求新鲜、幽默等特质。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实践经验, 充分利用网络等载体, 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教育。再次要有反响, 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我唱你听, 你唱我听, 而是帮助学生解疑的好时机, 因此要注重交流、收集反响, 查漏补遗。同时要有阶段, 通过音乐引导学生认知自我不应一蹴而就, 而应根据每班学生的整体素质、每名学生的个性特点、反响情况, 灵活地、分阶段教育、巩固。

(二) 重视学生心理, 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进行自我认知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烈, 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 因势利导, 进行教学。

一方面, 通过阶段性学习树立学生自信心。在音乐教学目标上, 教授学生乐理知识及唱歌技能很重要, 但发挥音乐的德育作用更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把握好乐理知识及唱歌技能的要求和难度, 为学生多创造表演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成功的机会, 在学生唱得好不好之前, 先让学生敢于唱、乐于唱,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建立唱歌的信心, 培养出学生的人生自信。

另一方面, 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发现与表达,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教师通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活动的积极性, 往往比教师的评价更有效果,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有助于促进学生发现自己在每个阶段音乐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二是有助于发挥音乐的德育作用, 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养成自我审视的习惯, 从而正确认识自我;三是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例如:教师在示范一首歌曲的唱法并要求学生试唱后, 可以先请学生从旋律、吐词、情感等各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进行更完善的评价和鼓励, 这样能学生在学习好音乐既能的同时, 学会客观完善地评价自我。

二、丰富音乐欣赏内容, 引领大学生走入社交之门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 社会同时给予了青年人才更多的机遇、挑战和压力。当压力问题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处理, 不仅将造成大学生个人思想内部的不和谐, 也将造成大学生与外界交往的不和谐, 进而影响自我和社会。因此, 在通过音乐引导学生向内认识自我之后, 应引领他们向外走入社交之门。

(一) 甄选音乐题材,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取向

流行音乐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音乐形式, 爱情歌曲尤其是伤感情歌是当今流行歌曲的主流。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一个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的社会, 他们在思想上、情感观上有很多矛盾和困惑, 亲情、友情、爱情等观念正处于发展和成熟阶段, 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丰富音乐欣赏内容, 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音乐形式和内容, 让音乐对大学生的情感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通过各类音乐排行榜可发现, 最受欢迎的流行音乐, 大多是以单相思、等待、痛苦等为主题。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一方面应关注学生喜好和心理需要, 多带领学生欣赏节奏舒缓、气氛愉悦的音乐, 调节学生心理。另一方面, 应甄选出情感导向鲜明正确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比如《酒干倘卖无》《儿行千里》等以对父母感恩为题材的作品, 《朋友》等以友情为主题的作品以及以互动式爱情为题材的作品, 通过这些音乐作品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情感风向标, 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 促进学生和身边人更好地交往。

(二) 丰富音乐形式,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部分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注重个人奋斗的过程, 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但是当主体意识过于强烈的时候, 就会出现理想与现实脱节, 只愿当主角, 不愿当配角, 容易产生不满情绪。根据学生的这个个性特点, 教师应注重带领学生对唱、合唱等“互动式”音乐形式进行赏析和练习, 以此促进学生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树立大局观。

“合唱是一门追求高度统一和谐的多声部音乐艺术, 在合唱能力的培养中, 包含了诸多方面的要求, 主要有统一的发声方法、良好的音准、准确的节奏、清晰的语言、协调而均衡的音响以及丰富的音色变化等。合唱艺术博大精深, 合唱审美的情态、形态、意态、风格极为丰富, 它不仅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场所, 同时也是培养人的场所。因此, 合唱训练是系统的育人工程, 我们的合唱指导教师应在训练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审美价值取向的导向工作, 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价值选择。”1在欣赏或演唱合唱作品时, 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由集体协作而产生出来的美, 还能使学生把这种体验带入今后的生活中, 体会到个人奋斗和团结协作同样重要。

三、扩展音乐教育外延, 引领大学生走向世界之门

教师不仅要通过音乐引领学生认知自我、融入社会, 还要通过音乐使学生拥有更广阔的世界观, 让青年站位更高, 看得更广, 走得更远, 简而言之, 就是音乐教育要立足传统、面向世界。

(一) 立足传统, 通过民族音乐“双倾听”,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格雷欣法则”: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警惕的现象

周省三 (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江苏镇江212003)

摘要: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格雷欣法则”是指高等高等院校在对教师的培养、使用、任命、管理等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导致部分优秀教师流失的现象。产生“格雷欣法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教师而言, 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防止“格雷欣法则”出现, 必须从加强领导自身修养、提高履行制度能力、增强领导艺术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格雷欣法则;师资队伍建设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说:“大学的声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1]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语重心长地对校友说:“他日诸校友重返故园时, 勿徒注视大树又高几许, 大楼又添几座, 应致其仰慕于吾校大师更多几人, 此大学之所以为大学, 而吾清华所最应致力者也”。[2]可见, 高等院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院校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其中, 坚持人尽其才、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才智和工作热情是其根本途径。然而,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 由于种种原因, 导致了部分教师工作热情不高、甚至造成优秀教师流失, 出现了所谓的“格雷欣法则”, 给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增强广大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 (特指教学、科研等专业能力突出者) 的工作热情, 必须采取妥善而有效的措施, 警惕并防止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格雷欣法则”的产生。

一、“格雷欣法则”的概念与内涵

“格雷欣法则”其实是一种现象, 是17世纪英国金融家、商人格雷欣发现的。他发现流通着的金币, 多数是些成色差、磨损严重、分量不足的, 而那些成色好、分量足的金币往往使用不久就退出了流通。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格雷欣法则”, 也称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来人们发现, 作为一种公认的等价交换物, 金币的成色与分量并不影响其交换中介作用的发挥, 分量少、成色差的金币与分量足、成色好的金币在流通中的作用是相同的。虽然如此, 但由于那些分量足、成色好的金币本身具有更高的价值, 因此, 人们都希望把自己手中成色差、分量不足的金币流通出去, 而把那些成色好、分量足的金币收藏起来。这样, 那些分量足、成色好的金币就慢慢退出了流通;相反, 那些成色差、分量不足的金币却活跃于流通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民族音乐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民族音乐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在叫音乐教学中, 通过带领学生多接触民族音乐, 能使学生在共鸣中能把自已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 激发爱国热情, 树立起民族自豪感, 使学生站位更高, 为通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垫好基石。

在民族音乐欣赏中, 要引导学生进行“双倾听”, 既要倾听音乐本身, 更要倾听音乐的故事。例如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在引导学生倾听凄美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时, 还要通过课堂讲授或课外阅读等形式, 引导学生悉心倾听盲人艺术家阿炳一生的故事。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旧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认识到今天所拥有生活的幸福, 萌生出为国富民强做贡献的决心。

(二) 面向世界, 音乐教育“多元化”, 引领学生与时俱进

在世界变成“地球村”的今天, 世界政治、经济需要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是其根本, 因此,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了音乐教育的主要潮流。在立足民族音乐的基础上, 教师应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系统, 融合世界的主流音乐教育观, 兼容并包, 取精去糙, 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让学生在学习到多元化音乐的同时, 也能将这种包容、和谐的学习方法和人生态度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领域, 造成了所谓的“格雷欣法则”。

应该说, “格雷欣法则”是特定时期的产物 (货币由黄金或其他有贵重物担当) 。作为一般等价交换物的现代货币普遍由纸币来担当, 纸币就其本质而言几乎没什么价值, 之所以被认为有价值, 是因为国家对它做出了法律规定, 赋予了它价值, 否则, 仅一张花纸而已。正因为如此, “格雷欣法则”不会在当今的货币流通领域出现。然而, 这种类似于“格雷欣法则”的现象, 在当前社会各领域却时有发生。由于知识分子更具有非同寻常的个性, 加上教育行业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在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 “格雷欣法则”往往更容易产生, 因而, 尤其值得关注和警惕。

二、解读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格雷欣法则”

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格雷欣法则”, 是指高等院校在对教师的培养、使用、任命、管理等过程中, 由于处置不当、待遇不公以及其他种种原因, 导致一些优秀教师离开教师岗位, 甚至离开教育事业, 造成部分优秀教师流失, 从而给师资队伍建设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

第一, 单位领导的压制导致优秀教师怒而离去。优秀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科研、服务部队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 其重要原因是他们大多有非同一般的独立思想与行为方式。在工作中, 一些个性刚直的教师往往“口无遮拦”, 往往提出不同于个别领导的学术观点, 甚至对个别领导的学术观点进行质疑、反驳。应该说, 这种能够在学术方面发表自己独立学术见解的行为值得赞扬, 但个别领导不这么看。人性的弱点往往导致个别领导过分相信自己, 认为自己不仅是行政管理的行家, 也是学术的权威, 其观点是不容辩驳的。事实上这种判断十分有害, 可个别领导意识不到这一点。此外, 少数外行领导虚荣心很强, 明知自己是在信口开河, 却容不得不同意见。在此情况下, 如果那些教师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附和领导, 那么无疑就会使个别领导感到非常不快, 就容易对这些教师产生成见。在个别领导心中, 这样的教师是“刺儿头”。这些优秀教师一旦在领导心中留有这样的印象, 后果可想而知。结果, 这些优秀教师要么调离原单位, 要么转到其他事业领域, 勉强留下的也大多心灰意冷。

第二, 用人不公导致优秀教师愤而离去。用人公正是最大的

总之, 音乐教育工作没有定法, 但是必须有方法。作为大学音乐教师, 在将大学生引入自我认知之门、社交之门、世界之门这三重门后, 还要指引和帮助大学生走好接下来的更长的路。

参考文献

《三重门》 篇10

1951年,当时美国一位不太知名的作家———塞林格发表了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主人公霍尔顿被学校开出除后在纽约游荡一天两夜的经历和感受,真实地反映出当时许多美国青年所共有的苦闷、彷徨,以及对现实的愤懑之情。小说一经发表,就受到了青少年的热烈追捧。同时它也在美国社会和文坛产生了巨大反响,引起各种各样褒贬不一的评论,还曾一度被列为禁书。然而小说的轰动效应并未因此受到丝毫影响,几十年来,该书不断再版,销路历久不衰,已成为公认的当代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经典。[1]无独有偶,2000年底,韩寒,一个来自中国上海的18岁高中生,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三重门》。在作家出版社2000年畅销书排行榜上,《三重门》以47万册的销售量高居榜首,遥遥领先于许多名作家或走红的作品。但对于小说的内容,社会上却引发了很大的争论,有人拍手叫好,有人愤慨怒骂。[2]时隔近五十年,两部在不同国度诞生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年龄相仿,在成长的道路上内心都充斥着迷惘和苦闷。这两部小说在两个时代能够受到如此的重视和欢迎,肯定会有它深层的原因。它是人们,尤其是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在人生旅途中所面临的独特的精神困境在文学中的反映。

二、主人公迷惘形象的塑造

《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现代经典”,它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自己的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有心思用功读书。到他第四次被开除后,因害怕回家面对父亲的责骂和母亲的歇斯底里而在纽约流浪了一天两夜。但是霍尔顿在纽约经历了一天两夜梦魇般的游荡之后,深深地感到这是一个充满虚伪、庸俗、冷漠和道德沦丧的可怕的城市。霍尔顿对这一丑陋、沉沦了的社会憎恶至极,并且敏锐地意识到他与周围社会的格格不入,无处可归。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3]

让我们再来看看《三重门》里迷惘的少年———林雨翔。小说的主人公林雨翔是一个初中应届毕业生,而后经过家长的“努力”,升入市重点高中。故事就是在这不到两年时间内围绕着学习、补课、补习、中考、录取等一系列环节展开的。挤进了高中后,除了学习,林雨翔还在为了一个叫Susan的女孩“劳心劳力”。他的学习每况愈下,几门功课高高挂起了“红灯笼”。学业情场都失意林雨翔,选择了离校一夜不归,漫无目的地在城市游荡。最后,林雨翔逃夜被教务处发现,通知他的家长到学校,等待他的是学校的处分,父母的的伤心,同学的嘲笑,以及心上人Susan的失望。小说最后,林雨翔站在校门口,迷茫地“听到远方的汽笛”、“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4]

三、两者主题的相似性与相异性

《麦田里的守望者》和《三重门》这两部小说都为我们塑造了迷惘少年这一形象,然而,造成两个少年迷惘的原因却大不相同。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出生于美国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就读于当地一所颇有声望的预科学校潘西中学,可他的心中却时时感到迷茫、痛苦和压抑。霍尔顿的情况不是个例,他矛盾的心态典型地再现了战后美国一代青年的精神状态。社会、学校、家庭这三个方面是造成霍尔顿精神危机的根源。

二战后的五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对外奉行遏止共产主义政策,对内掀起镇压亲苏亲共浪潮。尤其是当时社会拜金主义泛滥,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社会对青少年缺乏关注,于是出现了“反文化”现象和“嬉皮士”。这些青年人以酗酒、吸毒、乱性等颓废的生活方式对抗现实,成为了“垮掉的一代”。[5]霍尔顿就是其中的一分子,但由于涉世未深,霍尔顿还未达到完全堕落的地步,在内心深处,还在追求理想、憧憬美好的未来。因此,他在希望与失望之间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可以说,当时的社会环境是造成他成长困惑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看看当时的学校教育。当时美国的学校教育是封闭式的,脱离现实生活,青少年的个性受到极大的压抑。功利主义在学校教育中大行其道,把物质享受当作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学校里到处都是伪君子,就连学校里仅有的那一两个好教师也都是“假模假样”的伪君子。在潘西中学,霍尔顿总是感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有一层隔膜,双方难以逾越他们之间的精神壁垒。

而在家庭方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代沟”现象在美国愈演愈烈。受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些父母迫于生存压力,忙于工作,往往从物质上满足对下一辈的要求,却放松了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这使他们的下一代认为他们是十足的、自私的实利主义者,并且认为他们背叛了自由、诚信和平等的社会理想,认为父母对金钱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对他们的关爱。

虽然最后霍尔顿仍免不了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者,但在他被社会浸染的同时,仍然顽强捍卫着理想的童真,寄希望于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而这显然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霍尔顿最终的精神分裂说明了他幻想的破灭。

《三重门》又是如何来解释主人公林雨翔的迷惘呢?我国的青少年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受到党、国家和社会的亲切关怀,既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又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又如何会迷茫呢?作者韩寒一直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持否定态度,韩寒在17岁时就曾在《新民晚报》上发表文章抨击中国的教育制度,一时激起在校师生的强烈关注和议论。他在《三重门》中是更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挖苦与嘲讽。整个教育界的现状,在韩寒笔下像是一幅漫画,学生应付教师、教师应付家长、家长应付学校。大家都似乎虔诚地围着考试与分数转,却又想方设法企图用“金钱”“人际关系”等一切可以想出、使出的办法去攻破考试与分数。无论是故作高深的家长,还是装腔作势的教师,几乎都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变得滑稽可笑。林雨翔做编辑的父亲,教育的实施者教师们,或荒芜正业,热衷于搞家教;或拿学生当满足虚荣的试验品,浮夸成就;或心理变态,乱拆学生信件;或滥竽充数,讲课胡说八道。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教出来的谢景渊之类的优等生,则头脑僵化,见识幼稚,毫无情趣。[6]《三重门》之所以受到广大青少年狂热地追捧,也是因为其在某些方面道出了中学生的现状和心声。因此,林雨翔的迷惘,产生于在应试教育下对社会、学校、家长所产生的质疑和不满,以及对自身存在价值和方式的迷惑。

四、结语

无论是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还是在《三重门》中,青少年的成长都经历了迷惘和痛苦。然而,两部小说中少年迷惘的原因是不同的。霍尔顿成为了“垮掉的一代”的典型,通过这样的玩世不恭的形象,作者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精神上的苦闷、彷徨、孤独,以及对社会的反抗。他的迷惘是对社会和自身价值的迷惘,有着深远的意义。而林雨翔的迷惘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行教育制度下的一些弊端,向社会发出呼吁,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在实处,但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仍然是一个少年尚不成熟的、偏激的思想意识。因此,这两本书虽有众多相似之处,但是阅读《三重门》却不像阅读前者那样撼人心魄。塞林格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悲悯情怀和救赎精神在今天读来仍感人至深,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叶万琳.论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Vol.3.

[2]小林.韩寒现象、《三重门》及其他.中国图书评论, 2000, Vol.09.

[3]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

[4]韩寒.三重门.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0.5.

[5]郎晓娟.少年困惑谁之过?——评析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 Vol.1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三重门》】相关文章:

三重门读后感三重门08-27

三重门范文05-15

三重门读后感范文06-01

三重门读后感800字09-24

三重价值05-09

三重分析05-13

三重评价05-27

三重一大简报05-25

三重一大试题04-25

三重象征意义05-30

上一篇:共同研究下一篇:关注教师的生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