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探索

2022-09-11

1 地方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缺乏必要的创业资源和科研力量, 创业教育缺乏可利用性

目前全国已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共908所, 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其中新成立的高职院校较多, 有的是中专升格而成, 有的是教育学院转制, 有的是民办的。这些学校同有传统办学优势的本科院校有很大的不同, 在创业资源和科研力量上有较大的差距。由于一些地方高职院校所处地区经济环境发展水平有限, 底子薄, 创业资源和科研能力不足, 给学校创业教育带来了如经费、场地和师资紧张等方面的很大困难, 使创业教育缺乏可利用性。

1.2 没有建立配套创业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缺少系统性

现在有不少地方高校还是停留在理论的教学上, 每周安排2节课, 学到哪, 就算到哪, 从理论到实践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如许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采取了开选修课的方式, 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普遍较为单一, 缺乏全面性。一些学校只有一门类似《创业管理》的课程, 而且往往是从学校原先企业管理类课程“改头换面”而来。大部分地方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不全面、不系统。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需要实践训练, 也需要理论指导, 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行的。

1.3 有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严重匮乏, 创业教育缺乏交流指导性

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教师一般来自两个方面: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和学生就业工作指导老师。他们身上的共同弱点是自身缺乏创业经历, 因而在进行创业教育培训时, 纯知识的讲授多于实战中的真知灼见, 缺乏交流性和具体指导性, 难以使大学生信服, 往往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在一些新成立的地方高职院校里, 甚至连最基本的师资队伍都没有, 可以说师资严重短缺。

1.4 思想不够重视, 学校创业教育的氛围不浓, 创业教育缺乏陶冶性

一些地方高职院校不够重视, 没有大力加强对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舆论宣传工作, 不能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创业教育, 缺乏有效的加强创业教育督导与管理机制与措施, 如建立创业教育综合服务网站,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和国际交流, 包括组织学术活动、经验交流, 与国外的信息交流等等, 因而学校难以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让所有学生从意识和行为都受到创业氛围的感染, 从而使学生创业的个性得到陶冶。

1.5 当地社会关注和帮助不够, 创业教育缺乏社会性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 今后50%大毕业生不可能取得工资就业的岗位, 大学生创办企业, 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工作问题, 而且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 促进经济的发展。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理应获得政府与社会的支持。王兆国同志指出, 青年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 应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年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如果社会没有好的环境和机制, 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是很难的。尽管国家和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但由于大学生创业者本身条件的限制, 以及缺乏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等原因, 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

2 对地方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思考

2.1 深刻理解创业教育对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现实意义

目前, 就业率已成为评估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生存的重要指标, 更何况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历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因而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也是当前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从现实的角度看, 实施创业教育, 可以缓解就业的社会压力。教育部长周济认为今后若干年内, 毕业生总量将会持续增加, 每年都有数十万的增量, 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没有创业, 哪来就业?学生以创业来就业是潮流, 不可阻挡, 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创业教育有必要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 通过创业来解决大学生自主就业问题无疑会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办法。

2.2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塑造学生的创业意识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形成大学生一定的创业意识, 培养创业能力, 丰富的创业知识经验并塑造创业个性和情感。其中培养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核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4月在汉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 突出强调要加强创业教育,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会议指出, 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的需求, 教育和培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 它对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会议认为, 创业能力应包括:创业态度, 创造性和革新能力, 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 对承担风险进行计算的能力;懂得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概念, 如生产力、成本和自我创业的技能。大学生成为劳动者本身既要有从业的本领, 也要有创业的意识与能力, 有适应职业不断变更转移和自谋职业的能力。因此让学生“学会生存”, 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教育手段, 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实干精神, 在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基础上学会创业。

2.3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应考虑学科专业、学生个性、兴趣等, 也就是课程设置应具有针对性。二是要考虑地方职业院校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设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 增加创业课程的特色和实用性。如温州地方职业院校根据当地鞋业优势, 开设了创业的鞋样设计课程, 培养了大批设计师。三是课程类别应多样化, 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 注意加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隐性课程与微型课程, 自修课与选修课程的结合。设置时可开设少量必修课, 增加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或活动课程。四是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课程, 由理论到实践, 由浅入深, 开展创业教育专项教育活动, 根据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和任务设计专门的活动内容。作为普通高职院校, 由于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 课程与内容的选择都应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重在基本创业能力的培养。

2.4 注重创业实践, 初步形成学生的创业经验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而且应该突出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单纯从理论上进行创业教育是难以实现创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创业是一个整合过程。它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 没有社会的支持, 大学生创业实际上是“独木难支”。学生创业中最大的劣势就是社会经验的严重缺乏, 所以学校应当理解、支持和正确引导学生创业, 把创业纳入学校的管理教育思路中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初步丰富学生的创业经验, 树立学生的创业自信心, 从而缩小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减少心理的落差。

2.5 借鉴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模式, 提高创业教育的水平

在西方, 创业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 而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培养的任务只好落在大学里。国内起步较晚, 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近几年如何开展创业教育, 国内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形成了以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强、知识适用、技能熟练、自主立业、自谋发展的创业型人才为目标, 以强化创业意识、塑造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培养创业道德、指引创业途径为主要内容, 以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主渠道, 以教师为主导, 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 共同实施的整体教育模式。

但创业教育需要多样化, 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学校有不同的做法, 并不需要千篇一律, 一个模式。如复旦大学以育人为中心, 形成了一套“在校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毕业生创业指导和创业团队创业过程扶植”的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 将第一堂课与第二堂课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 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 形成以专业为依托, 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地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同本科院校相比, 有自已的特点, 而如何开展, 形成什么样的创业教育模式, 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但首先应借鉴国内试点学校的经验, 并通过国际交流, 组织国内高校到国外创业教育搞得好的学校学习, 引入先进经验做法, 才能尽快缩短与国外创业教育的差距, 形成地方职业教育院校自身的特色, 才能促进国内创业教育的发展。

2.6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美国, 应大学生的需要和市场需求, 讲授创业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创业经验。专职从事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也不过一两人, 绝大部分师资来源于从校外各领域聘请的“创业导师”。如百森学院的创业教育闻名世界, 在1980年第一个就设立创业学讲席教授席位。其师资要求必须有创业经验的风险投资家、创业家和实业家、初创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从实际出发, 根据目前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成功实践, 创业教育师资体系的构成门类应多样化:一是有相关专业的教师队伍。二是有具体实践经验成功的企业家。三是有理论和实践经验兼备的专家型队伍, 四是有具有创业经历的学生队伍。如可定期邀请一批往届毕业生回校做创业事迹报告, 现身说法, 传授经验, 从而增强教育的说服力。

因此, 地方高职院校加强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使创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学校应该考虑将工程技术和科研类人员、经营类人员、法律类人员、企业类人员、社会学类人员, 按一定的比例引进或聘任, 以组成有良好结构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二是鼓励教师在保证教学科研的情况下, 外出到企业兼职。创业教育对师资的特殊要求, 需要他们走出校园, 接触企业和社会。只有这样, 他们才可能具备较强的市场意识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三是加强创业教育所需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培养。师资培训可以委托有关有经验的院校举办师资培训班, 以解决目前师资短缺的问题。

2.7 创业教育教学方式应多样化

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应当多样化, 除现在常见的课堂讲授之外, 还应当采取活动开展、案例研究、混合讨论、“点子”链接和模拟创业如小型设计小型工场等多种形式, 为学生与创业企业家面对面的深入沟通搭建交流平台, 通过开放的个性化教学形式, 使学生了解创业是怎么回事,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同时, 还可以邀请企业人士来校为广大学生作创业意识、创业风险、创业方式等方面的辅导讲座, 并与学生展开研讨, 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摘要:地方高职院校在实施创业教育中存在着创业资源和科研力量缺乏、创业课程体系不系统、师资队伍严重匮乏、氛围不浓与社会关注和帮助不够等问题;要搞好创业教育, 地方高职院校应深刻理解创业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现实意义, 实施多样化创业教育教学方式, 完善创业课程体系, 注重创业实践,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塑造学生的创业意识, 初步形成学生的创业经验, 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模式,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创业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李小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30) .

[2] 田和平.浅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06 (22) .

[3] 袁先海.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透视[J].大众科技, 2005 (10) .

上一篇: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下一篇:浅论“卓越课堂”理念在乡村学校课堂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