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2023-02-08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工作总结

近年来,××税务分局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税务干部的观念、素质、能力、作风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制定了“4251”人才培养工程。力争到2007年,培养会计电算化、办公自动化操作能手400名;培养精通财务会计及税收的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200名;培养具有计算机中级以上水平

、又懂得税收知识专业人才50人;培养税收专业高级人才10人;全员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0,本科以上学历达到25。“4251”人才培养工程是我局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也是强化干部专业业务理论水平,提升税务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举措。我局围绕“4251”人才培养工程这个目标,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以提高干部思想素质为先导,全面开展“三观”教育

我局把开展“三观”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好范文版权所有服务规范”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内容。

1、开展学雷锋树典型活动。我们以分局雷锋馆为载体,连续几年发动税务干部寻找身边“闪光点”,组织宣讲团宣讲“闪光点”,弘扬正气。我们还将“闪光点”事迹刊登在雷锋馆内,组织税务干部参观学习,激励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雷锋馆已成为一条星光走廊。

2、有针对性地在干部中开展政治理论系列培训。我们每年举办“干部教育培训系列讲座”,请教授专家上课,不断提高干部理论修养以及干部的领导艺术。

3、每年在三月份组织廉政建设教育月活动,学习廉政纪律,开展警示教育。2005年三月份我们又开展了“五防”(纪律上防松弛、经济上防贪欲、执法上防随意、工作上防失误、生活上防堕落)、“三慎”(慎权、慎行、慎微)教育,增强税务干部廉政意识、防范意识和执政为民意识。

4、在干部中开展各类大讨论、演讲赛、征文、征题等活动,创造条件把各类好范文版权所有好的文章编纂成册。目前,我局已经编撰了《wto与税收大家谈》、《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加强队伍建设纵横谈》、《税务稽查典型案例汇编》等9本读物,有很强的可读性、操作性和指导性。我们把这些书发给每位干部,既拓宽了干部职工的读书渠道,又有效地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以提高干部文化素质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干部的学历教育

五年前,我局干部队伍存在“三低”现象,一是学历偏低,大专以上学历仅占34;二是掌握信息化程度低,平均每个基层税务所仅有

一、两台电脑,干部基本不用电脑分析解决问题;三是业务水平专业化低,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少。

我们以学历教育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三个引导。一是抓好激励引导。制定学历达标、考核暂行办法,鼓励税务人员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二是引导在读生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前几年每年在读生达200余人次,大部分同志都是利用双休日或晚上读书,力争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三是引导税务人员到教委认可的大学读书,并要求专业对口。人教部门积极联系院校,开拓文化学习教育基地,落实招生计划。目前,我局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已由五年前的34提高到95,干部学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

分期分批选送处级干部、科级干部、青年骨干参加市局组织的各类轮训班,开拓思路,扩大视野,至今有90名中层干部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同时,积极选送年青有为的业务骨干到财政部硕士班、财税系统研修班、法律知识进修班学习,已达25人次。

三、以提高干部的信息应用水平为重点,开展信息化和各类业务技能培训

针对征管中存在着的人手少、信息化水平低两个突出矛盾,分局领导认识到必须探索“科技加管理”的征管模式,向信息化要效益、要人手、要服务、要监督。

我们连续三年多次在干部中开展“wto与信息化建设”、“科技加管理”大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区分局税务干部中开展计算机打字达标活动,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制定不同的达标标准。经过每季一次的考核测试,454人已经达标,占50岁以下人数的90,大大提高了区分局干部计算机打字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在公务员计算计信息技术应用学习培训中,我局有502人通过市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考试,拿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证书》。

2004年下半年至2005上半年,我们又在干部中开展《会计电算化》学习培训活动,我们采取组织学习培训和自己找点培训及自学等办法,目前已有430余人拿到《会计电算化》上岗证。

我局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训班,每期培训40人,分三批培训,至今有122人培训结业。依托名牌大学培训,拓宽了干部的视野,提高适应多种工作岗位的能力,大大推动了我局信息化建设。由于重视了计算机信息化的培训,目前我局已建立和应用ctias系统、金税系统和办公自

第二篇: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临盘大杨学区 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教育强镇、名镇”,打造“魅力级索”,深入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提出的“名师工程”,加快名师培养步伐,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特制定我校“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加快构筑科学合理的优秀人才梯队,以更新教育理念、增长专业知识、强化教学技能为培训重点,带动全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人才的保障。

二、总体目标

力争用3-5年时间培养出在全镇发挥带头和中坚作的优秀教师3-5名,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型教师1-2名。

三、名师工作室领导及成员: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鲍广祥

名师成员及负责人:张凤英 王丽丽 田晓静 赵桂云

四、培养措施及途径

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开展梯队式名师培养活动,构建名优教师培养新模式,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1、以学校组建的名师办公室为主导,名师引领,整体推进。 我校将按照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把电子备课室设为学校的名师专用办公室,县级骨干教师赵霞为办公室主持人,成员有县级骨干教师刘芹、县级优秀教师马凤珍 杨丽丽,校级骨干教师邢增双 宁建美等教师。名师工作室的这些成员都有较高的政治素养,积极进取、善学乐思,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教学技能、教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名师工作室成立后,我校将在刘竹友校长的带领下,认真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布置的文件精神,积极地开展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加大力度进行“名师工程”的开展,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2、统筹组织,名师带头,教研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学校名师工作办公室的成员,每人负责一个教研组,包干到组。每一个学期初,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将根据本学期制定的工作计划进行统筹安排,每个成员都负责一个教研组,定期开展团队研究和研讨活动,通过名师引领,团队互助,进一步开阔名师的视野,提升个教研组的专业水平。

(1)、有计划地安排名师进行教育理论、教育艺术、教育科研等模块的研究性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和指导,提升名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教育科研能力。

(2)、定期组织名师到其他兄弟学校进行教育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

(3)、为名师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开设“名师讲课”,使其能在镇及校内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 (4)、组织参加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学术竞赛,对有影响力的教育成果,组织权威部门进行认定、推介,形成学校的教育模式。 (5)、营造培养名师的社会环境,在学校的信息网站进行宣传,如有特别优秀的校级名师科研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先进事迹的报道,以提高我校名师的知名度。

3、优中选优,精心塑造,培育专家。

从各个教研组中选拔出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具有良好知识结构、高超教学技能、较强教育科研能力和洞察力,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备专家型教师潜质的名师,作为“专家型教师”的培养对象,通过深层次、高梯度的培养活动,使之逐渐成为学校的骨干名师乃至市级骨干名师。学校将定期的在教研组进行集中研究和教育研讨活动,通过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培训、教学技能的展示以及教科研能力的比拼,力争挖掘一些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和高超教学技能的优秀的名师。对在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进行校级名师的培训,对学校定为校级骨干名师的教师,学校将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例如进行“名师课堂讲座”、“名师精品课研讨”、“名师师徒同上一节课”等教学活动,使校级名师逐渐的成长起来,同时在学校的信息网站大力宣传他们的教学事迹,号召全体教师向这些校级骨干名师学习。同时对于推荐培养出的名师学校将有计划有选择组织校级骨干名师到其他兄弟学校进行教育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及理念,

五、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协调。学校成立“名师培养工作室”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落实名师培养工作。“名师培养工作室”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确保“名师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

2、学校各个教研组是实施“名师培养工程”的主阵地,教导处将把教学名师的培养工作作为学校师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使学校的名师培养工作顺利开展。

3、学校教导处将对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及发展、学习、参训、交流、科研、服务教学、示范引领、个人成长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4、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学校设立名师培养工程专项资金,保障名师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

临盘大杨学区“名师工作室”制度

1、认真贯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订的各项制度。

2、工作室成员要按时参加“名师工作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工作室成员每周在工作室集合一次,成员除因公出差外,不得以任何理由缺席工作室集中活动。

3、工作室成员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交流教研活动经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围绕教科研课题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学习、交流活动,坚持自觉学习和自觉反思,并做好教科研记录。

4、工作室成员要不断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上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每学期至少在全校本学科范围内讲授一节优质示范课、观摩课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

5、工作室成员要认真做好“传帮带”活动,积极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每位成员结对培养一名青年教师,培养过程规范,培养效果明显。工作室成员每月听结对教师的课不少于两节,听课后要及时进行对青年教师的课进行评课指导。

6、工作室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教研活动,以带动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自觉研究学习的习惯。名师本人每学期至少主研两本教育教学专著,并在本部门或学校讲学两次以上。

7、利用学校信息网建立名师工作室网页,开通名师专栏,开辟名师送教、优秀案例选登、名师风彩等栏目,提高工作室知名度和辐射效应,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8、名师工作室主动承担学校指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定期向全校展示工作室的工作成果。名师工作室每学年评选一次优秀工作室成员。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鲍广祥

名师成员及负责人:张凤英 田晓静 王丽丽 赵桂云

临盘大杨学区

“名师培养工程”五年发展规划

一、工作目标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教育强镇、名镇”,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力争培养早就一支高层次教师队伍,我校力争在3-5年时间培养出在全中心校发挥带头和中坚作的优秀教师3-5名,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型教师1-2名。

二、工作原则

1、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形成多梯次的名师培养机制,推动全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

2、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组织、协调、管理职能,指导各个教研组按计划有序开展各项活动。把培养和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工作室成员的个性和特长,实现成员间的差异化发展,实现教研成果与全校教师共享,促进名师队伍的快速成长。

3、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学习、研究和发展观,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教研科研的研究。把培养教师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作为名师工作的重点来抓,促使全体教师逐步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队伍迈进。

二、工作安排(2013年-2017年)

2013年 主要工作:建立健全名师工作室工作机制,组织协调各教研组有序开展工作。

第一季度:

1、制定“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制定名师工作室工作制度、培养方案、计划,建立工作室档案。

第二季度:

1、利用学校的信息网,开通学校名师栏目。

依托信息网络开展名师观点碰撞、反思跟进、名师送教、经典案例、青蓝园地等活动,为学校全体教师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

2、学校“名师工作室”开展“四个一”活动。

3、选拔优秀的教研组进行期末特色活动汇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第三季度:

1、“名师工作室“开展专题研讨会。

2、学校名师担任校本研修授课任务,为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服务。

3、名师精品可展示,发挥名师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名师的成长。

第四季度:

1、宣传名师工作室成果,扩大名师工作室的影响力,促进名师快速成长。

2、举办名师研讨会。

目标:培养校级名师2名。

2014年

主要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交流活动,促进名师工作室成果资源共享,达到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1、研究探讨教育专家机制。

2、利用学校教学平台,组织名师工作室集中研修、交流,安排教育理论、教育艺术、教育研究等模块的研究性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讲课和指导。

3、设立校名师论坛。就教育热点、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目标:培养校级名师2名。

2015年

主要工作: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机制,为塑造教育专家奠定基础。

1、采取有效措施,为名师提供便利和服务,使名师在高层次的讲学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学术品味。

2、利用教育信息网,开通教育专家栏目,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

目标:培养校级名师2名。

2016年

主要工作:多渠道、多途径为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提升知名度。

1、开展专家型教师课题研究指导、优质课堂点评、学术讲座、专家论坛等活动。发挥专家型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

2、继续利用教育信息网,开通教育专家栏目,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

目标:培养校级名师2名。

2017年

主要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激励教育专家发挥引领作用。

1、多途径对教育专家进行宣传,让教育专家成为学校的品牌。

2、利用学校信息网络,开通教育名师专栏活动。

目标:培养2名校级名师。

第三篇:引进引资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及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及市委、市园区办《关于编制人才工程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引进和培养子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经济开发区及入驻企业人才需求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方针和目标任务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趋势,着力解决经济开发区和入驻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招商引资人才和复合型管理高层次人才总量匮乏,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结合开发区“五大主导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采取重点培养、重点保障的措施,大力引进和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为实现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开发区需要重点引进和培养懂市场、精业务,会招商引资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入驻骨干企业需要引进具有带头示范作用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研发人才。采取招录、调入、聘用等方式,把具有较高学历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人才引进和重点培养。

总体目标是:今后五年需要重点引进招商引资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12名,培养12名,引进的人才应当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要达到20%以上。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加大对企业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将引进人才与用好现有人才有机的统一起来。

具体目标为:启动年计划引进招商引资人才1名,复合型管理人才1名;培养现有人才2名。第三年计划引进招商引资人才3名,复合型管理人才3名,培养现有人才5名,第五年计划引进招商引资人才2名,复合型管理人才2名,培养现有人才5名。同时以五大主导产业为基础,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心,到2014年开发区整体人才开发引进的目标是:

1、全面提高员工的文化、科技素质。所有企业员工文化水平要达到高中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达到30%以上。

2、具有高、中级职称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达到员工总数的10%以上。

3、培养造就有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领军人才,要达到员工总数的5%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人才目标,我们要大量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下大力气培养造就本土科技人才,还要培训一大批掌握熟练技术的岗位技能人才,真正形成强大的企业人才群,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方法和措施

(一)建立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

1、以培养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为主体,建立多途径的培训机制。 根据开发区五大主导产业基地的发展需要,及开发区引进人才计划,与xxx学院联系,从员工中挑选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员,通过全国成人统一考试录取,学习化工、机械、管理等相关专业,使其成为企业生产骨干。

2、以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为重点,建立灵活的引进人才机制。

重新修订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对招商引资人才根据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引进项目的规模水平,以及实际到位金额给予奖励,对与开发区签订5年以上长期工作协议的引进人才给予安家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提供帮助。同时,为落实好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开发区计划今年盖人才公寓和专家公寓。

3、以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保障,稳住和用好人才。

对于引进的高科技人才,除了在住房、用车和生活上给予优厚待遇外,视其贡献大小实行高工薪制和专项发明奖励。对于一般科技人员在工资待遇上从优,设立“创新奖”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释放他们的创造性。

在企业中,参照先进企业的待遇条件,制定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积极性和配套政策,合理确定优秀企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收入,同时大力宣传来开发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和专家的先进典型,营造尊重外来人才的良好舆论环境。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组织人才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专题讲座与学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和轮训。培训内容以经济与贸易、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现代管理科学为主。做好“三抓”;抓政治理论学习,抓业务知识学习,抓学历教育。让开发区现有人才综合素质在本职岗位上有新的提升。

二是组织挂职锻炼。创造条件把有培养前途的人才送到先进地区、单位挂职锻炼或进行轮训,以提高其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同时,积极联络相关单位,请有识之士来开发区挂职锻炼和交流,为开发区的工作带来新的活力。

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对引进的人才实行滚动培养、动态管理,由开发区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门人员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对引进的人才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对实绩突出的或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给予更大的支持、奖励和推优。对年度考核情况较差的,要督促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帮助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对评估不能胜任工作的,要进行适时调整。

(三)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积极组织企业举办和参加市人才市场招聘活动,以市人事人才网为平台开发建立人才信息库,人才供需信息库,开通网上人才信息、交流、招聘功能,开展网上招聘活动。加快引进专业人才,特别是五大主导产业急需的与有色金属工业相关的采矿、冶炼专业人员,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机械加工等专业人员等。

(四)用好用活现有人才

加快经济开发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要坚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动态匹配原则。紧紧围绕开发区有色金属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现代物流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建设整合人才资源,盘活现有人才。要把重点产业人才开发与院校人才开发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现有人才向重点产业流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重点产业的企业中搞技术兼职服务,引导优秀毕业生到重点产业的企业中就业,推动重点产业的发展。

三、实施步骤

(一)由开发区人才工程领导小组牵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方案。

(二)组织企业与所需各类人才或人才聚集区对接。为企业和开发区各局办引进人才牵线搭桥。

(三)组织骨干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先进地区创新型现代化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

(四)定期组织开发区现有人员及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知识更新培训。

(五)依托市委党校这一教育基地,组织人员参加各类培训。

(六)年底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总结。督促对引进人才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四、组织领导

尔经济开发区成立人才工程子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综合协调工作。组长由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主任xxx同志担任,各局办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开发区党办,负责开发区及骨干企业中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日常工作,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抓好实施工作。

第四篇: 开发农村人才资源 实施人才强村工程

**区突破传统人才工作的思维模式,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多渠道开发、储备农村人才,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一、抓龙头,形成了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合力。

一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制定《建设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示范乡镇的具体实施意见》,成立由区委、区政府领导任组长,组织、人事、农业、财政、科技、教育、水利、畜牧、水产、林业、农机、科协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专班。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此外,结合**实际,由区内涉农专家、专业技术人才、乡土拔尖人才为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为辅的农业科技服务团。

二是加大部门配合力度。组织人事部门十分注重与其它部门之间的配合、沟通,主动上门协调关系,争取支持,制定总体规划和方案。通过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使我区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形成了合力,实现了“党委政府指挥、组织人事领唱、其他部门合唱”的格局。

三是加大开发网络建设力度。农、林、牧、渔等涉农相关部门在全区7个乡镇均建立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联系点,形成了区、乡、村三位一体协调一致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网络。

二、抓环境,形成了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态势。

一是打造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区“十一五”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计划及XX年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区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乡土人才提供优先入党、学习培训、评定职称、技术服务、发放农业贷款等激励扶持措施,对全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

二是营造舆论环境。运用现代新闻媒体,积极向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撰写有关乡土人才开发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报道、新闻及经验交流材料,录制有关科技下乡、先进乡土人才典型事迹等音像节目,通过这些措施,营造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舆论环境。

三是优化管理环境。我们为全区乡土人才建立专门档案,建立联系卡片,并实行微机管理,严把“进口”和“出口”关,确保乡土人才种类信息的真实性。目前,我区被评为区级乡土拔尖人才120名,市级乡土拔尖人才6名,省级乡土拔尖人才2名。与此同时,我们为147名农村乡土人才评定了农民技术职称,对62个农村科技协会进行了重新登记。

三、抓培训,形成了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格局。

一是校乡联姻,把人才“送出去”。我们先后与湖南农大、**高技院等6所大专院校,采取代培、联合办班、聘请技术顾问等形式开展人才共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他们专业 技能的提升。

二是跟踪辅导,把人才“引进来”。农林局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区是我区现代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工程之一,去年引进了宝大903番茄、津春5号黄瓜、伏龙茄、荠菜等新品种,为确保新品种的引种成功,先后与省农科所、上海九久种子公司、《长江蔬菜》杂志社等单位取得联系,网络了7名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辅导。

三是示范辐射,把人才“聚拢来”。以3个示范乡镇、6个示范基地、12个示范村、62个协会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会、技术座谈会、观摩会,在互帮互学中促进了乡土人才素质的提高。

四、抓使用,形成了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效益。

一是让乡土人才成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我们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东部无公害蔬菜、北部养殖业、城边的修闲农庄菜、西部种植业等农业四大板块,形成了诸如蔬菜乡、水产乡、莲藕乡、养鸡村、养猪村、休闲农庄等专业村庄,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畜牧、加工、休闲四大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

二是让乡土人才成为了农业科技的“排头兵”。我们积极推行“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的发展模式,与乡土人才结“对子”,确立对口帮扶关系,采用技术扶持与经济扶持相结合,租赁与自我开发相结合的办法,有 效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普及。

三是让乡土人才成为了农民致富的“智囊团”。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与外界联系密切、掌握信息灵便准确的优势,让他们面对市场、熟悉市场、挖掘市场,切实为广大农户当好“信息智囊”。市级拔尖乡土人才、农民经纪人郭大庆XX年为芦山乡蔬菜种植户提供了20余次蔬菜种植的相关信息。

第五篇: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081904

专业名称:农业水利工程(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能在农业水利、水电、水土资源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实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培养要求及特色

1.专业特色

注重培养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

2.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掌握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相关知识;

(2)掌握农业水利、水电、水土资源保护、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实验研究的基本技能;

(3)具有从事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及乡镇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能力;

(4)了解国内外水利工程学科、农业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国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 主干学科

水利工程 、农业工程

※ 相近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 课程体系

普通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体育与健康。

专业教育课程:画法几何、理论力学、测量学、建筑材料、水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利工程制图、电工学、水文学及水利计算、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概论、灌溉排水工程学、节水灌溉技术、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工钢结构、基础工程、水利工程施工与组织。

综合教育课程:由石河子大学统一规定,见《石河子大学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中的相关规定。

特色课程及学科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灌溉排水工程学、水工建筑物

※ 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1.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安排在第4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2周,活动内容可自拟,也可选定指导教师提供的题目,方式可以是独立进行,也可以组成小组,由教师指导,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开学后2周内提交实践活动的调研报告,由学院(或系、部)组织考核,合格者获得2个学分。

2.工程实习

(1)测量实习:安排在第2学期,时间为2周,地点选择校内,掌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及距离测量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内业平差计算方法,绘制一幅地形图,或测设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并撰写实习报告,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图纸和实习报告,合格者获得2学分。

(2)工程水文实习:时间为0.5周,安排在第4学期,地点选择野外,使学生了解工程水文过程的特点,撰写实习报告,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和实习报告,合格者获得0.5学分。

(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实习:安排在第4学期,时间为0.5周,地点选择野外,使学生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相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问题,撰写实习报告,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和实习报告,合格者获得0.5学分。

(4)认识实习:安排在第5学期,时间为1周,地点选择野外,通过在疆内参观大、中型水库,枢纽及农业水利工程,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内容,增强感性认识,撰写实习报告,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和实习报告,合格者获得1学分。

3.生产实习

安排在第6学期暑期,时间为3.5周。通过施工现场参观,组织专家讲座,参与部分工种的施工,使学生掌握农业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和动态,撰写实习报告,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和实习报告,合格者获得3.5学分。

4.课程设计

培养学生运用有关课程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算、制图和使用技术资料能力。

(1)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安排在第6学期,时间为2周,水闸的布置、水力学计算及结构计算以及设计、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图纸,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合格者获得2学分。

(2)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安排在第5学期,时间为1.5周,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防风系统、交通系统等规划布置,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图纸,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合格者获得1.5学分。

(3)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安排在第5学期,时间为1.5周,选择典型工程—-渡槽,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图纸,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合格者获得1.5学分。

(4)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安排在第5学期,时间为1.5周,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方法、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图纸,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合格者获得1.5学分。

(5)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安排在第4学期,时间为1.5周,掌握水文资料的插补、展延技术方法,推求河流的设计年径流量、设计洪水;确定水库的库容、坝高,编制计算说明书,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和设计说明书,合格者获得1.5学分。

(6)水工钢结构课程设计:安排在第7学期,时间为1.5周,完成平面钢闸门的设计计算以及设计图,并撰写设计说明书,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合格者获得1.5学分。

(7)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安排在第6学期,时间为1.5周,进行喷灌或滴灌工程规划设计,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图纸,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合格者获得1.5学分。

(8)水电站课程设计:安排在第7学期,时间为1.5周,进行小型水电站引水建筑物设计,进行水轮机、水轮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的选型计算,进行小型水电站厂房布置,并且绘制有关设计图纸,撰写设计说明书,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合格者获得1.5学分。

5.毕业设计(论文)

从第七学期末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包括选定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任务书,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确定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大纲,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等,并绘制相关设计图纸,撰写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于第八学期16周完成,参加学院或系组织的毕业答辩,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图纸及设计说明书和毕业答辩,合格者获得12学分。

※ 毕业条件

最低毕业标准204学分,其中理论145学分,实践59学分(含综合教育17学分)。

上一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下一篇:人大视察学校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