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

2024-07-0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共8篇)

篇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

为党培养教育好团员青年一代,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是党赋予高校共青团的光荣使命,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最重要、最基本和首要的政治任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薪火相传的要求,是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湘南学院创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培养又红又专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有力保障;对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对于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1年是学生骨干培养年,为响应院团委关于构建和完善学生骨干校院两级、三个层次培养的工作格局的号召,进一步深入扎实地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扩大范围、层层深入,积极探索和实践青年学生骨干培养机制,在广大青年学生骨干中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未来领导者,湘南学院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决定开展院级学生骨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并建立学院学生骨干种子库。现结合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湘南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的实施办法》和我院实际制定培养实施方案如下,以为工作指导及参考。

一.培养目标

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未来领导者。

二.培养对象

本学院品学兼优的校院两级团委学生会干部,各行政班级班长团支书等班干部,学生社团骨干,党支部成员,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

三.培养原则

1.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突出抓好品学兼优的校院两级团委学生会干部,各行政班级班长团支书等班干部,学生社团骨干,党支部成员,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等重点群体,促进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广大团员青年树立榜样、树立导向,进而辐射带动其他团员青年。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思想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文化育人的优势,通过组织理论讲座、课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化体育、课题研究等活动,帮助大学生骨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

3.坚持组织培养与自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院团委的指导作用,科学规划,分级负责,分层实施,分类施教。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自我教育。

4.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既要针对各类学生骨干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又要坚持贯穿始终,从选拔、培养、使用、推荐等环节对他们进行长期培养,突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的持续性。

5.坚持教育引导与满足需求相结合。要坚持把引导学生骨干“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作为首要任务,既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学生骨干,又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骨干的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扎实有效职业规划与培训工作。

四.培养方式

生工食品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工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骨干的“信念、品格、视野、能力”为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引导和尊重主体、阶段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实施理论培训、实践锻炼、活动创办、对外交流、课题研究五个培养环节,对学生骨干进行理论培训、研究指导、个体成长规划和实践指导,注重实践辅助环节理论提升及实际考察相结合,力求学以致用。

五.工作内容

1.组建学院青马工程领导小组

由系部党委副书记领衔,联合各级教授、老师及各行政班班主任、导师,学生工作辅导员组建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完善计划,对学院青马工程各项工作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在学员选拔、导师选配、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社会实践安排、活动组织筹划、学员激励考核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2.选拔学院学生骨干培养对象

选拔学生骨干进行长期性、系统化的培养,主要包括学院团学联主席团成员,学院团学联各部长,校学生会及青素、社团联骨干,各校级学生社团负责人,各行政班级班干部,党支部成员以及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典型学生代表。培养同时注意尊重学生骨干主体性,激发创造性,推行“自我教育、互相教育、实践教育”,全面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3.建立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种子库”

依托学校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体系”的技术平台上开发建立的“青马工程”学生骨干种子库,把接受学院“青马工程”培养的优秀学生骨干建档立册,形成集记录和考核功能一体的优秀学生骨干电子信息档案,在推荐选拔政治辅导员、研究生支教团、出国交流以及推荐就业、奖学金等时予以优先考虑,并实施跟踪培养。种子库要按照“严格选拔、谨慎把关、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筛选,同时要注意重在培养,注意挖掘种子对象的发展潜力。种子库人选控制在20-30人左右。

4.组建学院导师队伍

从学院各级教授、老师,各行政班班主任、导师,学生工作辅导员中择优选拔出或熟悉马列主义相关理论,或业务突出,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导师团”,给学员们提供理论培训,在课题研究、科技创新、文体与社团活动、社会工作、实习实践、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和实践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5.紧扣五大环节设置培养课程 ①理论培训。

依托校级“青马工程”聘请的专业导师团开设的各门课程和专题培训,组织院级培养对象前往旁听学习;专题培训后安排小组讨论和听课笔记交流;安排爱国影视片观摩讨论活动;组织时事政治专题讨论;开展推荐阅读书目和学习材料的读后感讨论交流活动。

②实践锻炼。

与学院团学联实践部的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部门资源,组织学员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实习锻炼和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组织学员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科普宣传、参观考察等活动;组织学员每人每年参加不少于50小时的志愿服务,通过在校园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支医、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

③活动创办。联合学院团学联,以每期全体学员为单位,自创或承办学院或全校范围大型活动至少一项,包括计划制定、资源整合、方案实施、活动总结等,提高团队策划、组织、实施等能力。

④对外交流。

创造条件,组织学员在培养期间参与院际或校际交流活动,对于出国交流等项目提供优先考虑,帮助大学生骨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

⑤课题研究。

要求每个学员在培养期间,以课题小组的形式,结合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完成并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提高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学员参与SRTP、挑战杯、蒲公英创业计划及各类学科竞赛。

6.培养和树立学生骨干典型

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乐观进取,自立自强,奋发成才,对于培养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进行推广表彰,加大对重点培养群体和个人典型的选拔、表彰、宣传和后续培养力度。在各类荣誉称号的评选中,注重对候选人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

7.建立和完善交流及评价考核体系

依托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论坛、QQ群等网络资源,建立学院“青马工程”学员网上交流平台,同时建立定期小组讨论交流制度,加强学员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学员成绩评价考核体系,学员最后绩效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认证,即以理论培训、实践锻炼、活动创办、对外交流和课题研究各项成绩的综合得分作为学生结业成绩,符合条件的颁发结业证书;建立学员互评制度和学院考察制度,对学员在工作中的“德”和“才”加以实际考察;建立优秀学员激励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学员加强后续跟踪培养。

8.加强后续培养力度

一期培训班结束后,对于结业学员的表现进行跟踪考查,对于优秀的结业学员进行后续跟踪培养。

六.选拔方案

1.选拔规模

根据选拔条件,每批选拔学员20-30人左右,以1年为培养期限。

2.选拔原则

严格选拔、谨慎把关、优中选优、宁缺勿滥

3.选拔条件

①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自觉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能坚持原则、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谦虚谨慎,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②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能体现先进青年的风采。

③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应具备参与学习的基础知识。④具有明确的参加学习的目的,在专业学习上勤奋、刻苦,学风严谨,学习成绩优良。

⑤应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较强的工作责任感,要勤于思考,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并要具备实现目标的自信心。

⑥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4.选拔步骤

符合条件的学生自愿报名,生工食品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对报名人选进行初审,报名初审通过人员进行面试,面试通过者于学院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者为每期正式学员。

七.参考学习资料 1.《共产党宣言》; 2.《资本论》; 3.《共产主义原理》; 4.《毛泽东文选》; 5.《邓小平文选》; 6.新《党章》

7.《胡锦涛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

8.《校党委张曦书记和团省委鲁俊书记在湘南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推进会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成立仪式上的讲话》 等

篇2: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团省委、省学联的有关要求,依托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4月8日下午,院团委在陶艺中心举行了第二期“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礼。

科院党总支书记杨应慧教授、学工部部长王君刚、团委老师、各系学工办负责人以及全体学员出席开班典礼。开班仪式由团委书记王晓丽老师主持。

开班仪式上,杨应慧书记对全体学员提出两点希望及要求:一是胸怀祖国、志存高远,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二是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要建设好高素质骨干队伍,为我院团学工作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杨应慧书记还希望通过本期大骨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意识、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成长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开班仪式过后,由团委书记王晓丽老师进行首堂主讲授课,王老师结合团中央提出“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的政策,结合如何提高学生干部谋略做事、冲锋在先的政治素养,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向学员宣布“院系互联、结对共建”生命力工程工作方案及团支部工作实施意见。

篇3: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

1.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高校的优秀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共产党始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十分关注, 认真贯彻实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是在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 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 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领域一直都是我们同西方敌对势力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 如何抵挡住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强大攻势, 应对意识形态的复杂局面,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3. 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 夺取政权不容易, 要想掌握好政权并长期的执掌好政权更加的不易, 祖国的未来在青年, 党的希望也在青年,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中国共产党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基础工程。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1.培养青年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 而大学生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接班人, 也要将其培养成为一名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实追随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只有青年学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才能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进而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信念牢记在心。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出正确认识判断的基础上建立的,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也一定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一定有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抱负。而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就应把实现全人类的共产主义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统一起来, 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培养, 坚定青年学生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以及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培养青年学生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青年学生只有做到真学、真懂, 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做到真信、真用。要让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就必须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前提。青年学生经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培养, 可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明白这两种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得出的, 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培养, 可以使青年学生利用大学得天独厚的条件, 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3.培养青年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经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培养, 使青年学生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一名社会英才, 就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肩负起党和人民对青年学生的深切期望。我国正处于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时代的发展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培训可使青年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社会责任感,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代共同发展的, 青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 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结合中国国情, 利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成果来指导中国共产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 培养青年学生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中国共产党一向提出要从实践中走出来, 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 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还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都经过了很多次实践才得出的真理, 大学四年的学习阶段是由校园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在学校期间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 走到基层去, 深入了解国情, 锻炼自己的能力, 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 回到学校后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 才能更好地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是英明的领导, 只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让中国真正的强大、富强。

三结束语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性工程, 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其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对我们的国家、民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认真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各项工作, 不走形式、不空谈, 切实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位, 认真实干, 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摘要:“少年强, 则国强。”青年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兴衰, 加强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 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高校应成为培养青年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现代青年学生,影响

参考文献

篇4: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青马工程;大学生;培养;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D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60-01

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5月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旨在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武装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地青年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高校共青团组织认真实施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是一项极其艰巨又意义重大的工作。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意义

(一)我党几代领导人十分重视对青年一代政治理想的培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壮大,同几代领导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导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思想将中国共产党员团结和凝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早在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就向全党指出过,为了我们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政策,而且要培养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的接班人。邓小平同志也特别重视接班人的培养问题,他反复强调“解决组织路线问题,也是最难、最迫切的问题,是选好接班人”,“要选好人,人选好了,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2002年5月15日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成长更离不开党”,“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用新观念、新视角去看待青年,善于发现青年人才,大力培养青年人才,放手使用青年人才,使他们各显其能、竞展才华”。

(二)青年一代精神信仰缺失随着中国经济的极速发展,世界把目光投入到中国,中国青年更在世界一体化的大潮中,感受来自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体制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造成思想的多元化,更多体现在对经济对功利实效的追求,信仰缺失成为青年一代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青年思想工作者,创新马克思主义,培养马克思主义思想者,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2007年5月,党中央和共青团中央充分认识到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意义,在北京率先启动了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二、培养方式探究

(一)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对于现代青年来讲理论课的设置必须丰富新颖、能够与社会发展、社会现状相关。目前高校在四年期间对政治理论课的设置都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课程,如果在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课程设置中仍然讲相同的理论、相同的知识,那么学员们肯定会感到乏味与无聊,容易使学员对政治理论的课程产生厌倦,造成与培养相悖的结果。青年学生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对新鲜事物敏感,关注时事,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事物的自我见解。在现今发生的特殊事件上、重大问题上设置一些专题讲座,既利于给思想茫然、看问题偏激的学生指正方向,又有利于学生正确的看待重大事件。

(二)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也是更加深刻认识理论的基本措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培养工程应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目前高校所教授的政治理论知识涉及的时代背景相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的年代多少有偏离,将理论知识融合于实践中,更利于大学生揣摩体会理论并在实践中自如运用理论。

(三)建立专业培训网站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培养工程是新时期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者的新形式,针对当前大学生热衷运用互联网的特性,在学校共青团网站上建立一个青马工程的专门网站势在必行。网站内容可包括近期的学习课程、活动安排、网上理论课程链接、活动新闻报道及学员的心得体会、学习意见反馈等等。网站的建立开辟了学员自学的园地,使学员们在业余时间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网站更为学员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在网站上学员可以获取相关活动的第一手信息。学员也可以将自己对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的意见看法发表出来,利于学员的学习和成长。网站这一平台可以将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激发了学员相互学习的情绪,促进学员学习的热情,可以说,一个优秀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培养工程网站的建立健全,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培养方式多样化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国情缺乏深刻了解,社会经验不足,鉴别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采用多样化培养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时事讲座的开展,使得大学生学员了解国际社会发生的大事,并通过正确权威的角度明析事态发展和事态真相;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弥补了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通过共青团组织的规范化实践课程设置,使得学员在实践中获取社会经验,了解当代社会发展,了解民生,增长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担当感;网站及校园平台的建立,让学员畅所欲言,提出利于学员成长的合理化建议,健全了学员的培养机制。总之,利用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弥补了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单一方面的不足,利于学员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赵薇(1983— ),女,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牡丹江师范学院团委干部,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培训。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篇5: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

我的心得体会

今年的暑假挺特别的。不单单是因为这是我人生中,大学生涯以来的第一个暑假,更是因为,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2010年暑期团学骨干培训班。自开班以来的7天来,我真的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能以总结的方式和老师,同学们分享我的心得体会,我感到很荣幸。这一周,我感到很充实,很快乐,很感动。

下面,我就来说一下,这一周所想所感所得。

理论培训13、14两日我们先后听了四个报告。

首先是厉老师在开班典礼上的重要讲话,接下来就是陈一峰副书记的重要报告。这两次连续的讲话让我对团学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厉老师对我们提出五点要比一般大学生具备的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把我五个结合以及处理好两个关系,精辟的论述了当今团学骨干应该具备,必须具备的素质。接下来陈一峰副书记又重点谈论了两个问题,更是站在了历史与现实的高度,分析阐述了团学骨干应该深入思考的两个问题。

心里话是,以前我根本没有如此深入的思考团学骨干这个词汇,也从未深仔细思量过,团学骨干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承担哪些责任。而那个上午,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灌顶醍醐,更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警钟。

然后,余丽教授做《国际形势——中美关系》报告。简单,平实的语言分析当下中美之间微妙的关系。我认为,这是在紧紧的承接了陈一峰副书记的报告中,在国际形势下团学骨干应该正视和面对的问题,又一种更为具体和形象的激励。整个余教授的报告的精髓,我想用五个字来概括,我想这也是校团委以及余教授想要传授于我们的——任重而道远。毫不客气的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而我们团学骨干,不仅仅是党的接班人,更是未来,带领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坚力量。所以说,我们,任重而道远。

不得不承认,本次青马培训的理论部分,安排的极为合理。紧接着上面的团学骨干需要面对的严峻的形式,辛世俊教授的《弘扬感恩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继踵而至。感恩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的精华,历久不衰。青年团干,需要传承与发扬这种精神文明,至少我们需要具备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

理论培训的最后,是葛坤英教授的《构建高校团学干部人生三大支撑》。从夯实物质支撑、强化精神支撑以及坚固社会支撑三个大方面,深入细致的讨论了团学骨干需要达到的诸多目标与要求。更是对前面两次报告的一种涵盖是的总结与延伸。

整个 理论培训,带给我的,并不仅仅是老师们讲授的道理。我想最重要的是,老师们的报告,告诉了我,要深入思考团学骨干这个词,如何做好这个角色等等更多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的东西。

实地调研

15~17日,我们来到了鹤壁市进行为期三天的调研。

大学生村官座谈中,我懂得了,只要坚持不懈,不韪艰苦,努力奋斗,就有成功的一天。更重要的是,深刻的体会到了,广大大学生投身农村,响应党的农村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去的思绪,还有党的工作重点在基层的基本思路。但是我还想说的是,其实投身农村产业建设是一条需要考虑自身专业的道路。因为我发现大学生村官所作为的人都是农畜类专业的。当然,凡是无绝对,只要肯努力,什么都可以做到,但是浪费的时间,却是不可衡量的损失。所以建议有非农畜类专业的想要在毕业之后投身农村的同学们,现在就开始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发展。

对产业集聚区调查,我只想说:熟能生巧。因为企业展出给我们参观的都是外围的生产线,我只能从工人的做工速度中,体会到:凡事,熟能生巧。

新农村社区调查和看望留守儿童,我最深的体会就是,任何时候,党和国家都没有忘记最基层的农村和受苦受难的人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最最实际的关心着老百姓的生活,乃至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拓展培训18、19日,我们来到上八里镇回龙村,还八千米的高山上的训练基地。

经过一系列的项目:潮起潮落、月球行走、领袖风采、诸葛布阵、穿越生死线,我确确实实学会了很多。

信任,自信,责任,领导才能,领袖,承担,感恩,合作,统筹,耐心……

这是我生命中首次参加这种形式的拓展活动。给我的印象也特别深刻。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挥洒汗水。一起集中智慧,攻克难关。尽管我们失败了,但是在我们的教员眼中有爱的总结引领下,我们认识自己的不足。

“潮起潮落”,让我们信任自己的伙伴,让我们在合作的时候,由这种信任产生自信。一个没有信任与自信的团队,不是团队,是散沙。

“月球行走”,告诉我们的是不要自己把自己套在规矩里面,脑子要灵活。而且不仅仅是团队内部,团队之间的合作也是尤为重要。更是要求我们要在个人利益的牺牲与团队达到的成绩做出选择。

“领袖风采”,这一环节,我,落泪了。我很少感动,但是这一次,我发现我的内心深处最软弱的那根弦。真的很感动,不禁想感谢父母和老师,感恩这个社会,更要感谢教员对我们的循循善诱。

“谋贵重,虑贵详,断贵独,行贵力”。这十二个字是我在“诸葛布阵”之后记下来的。这就是团队领导者应牢记和熟练把握的十二个字。

“穿越生死线”,更注重的是团队对相对薄弱的成员的耐心帮助。

作为团学骨干,我们必须要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在短时间内起到榜样的作用;在不久的明天,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篇6: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

中青发[2007]27号

关于印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

为了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共青团中央于今年5月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各地团组织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陆续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在总结前一阶段和各地工作的基础上,团中央研究制定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简称《纲要》)。现将《纲要》印发给你们,请按照《纲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附件: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

2.团中央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名单

共青团中央

2007年10月16日

附件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事关青年的健康成长,是共青团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培养对象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共青团干部主要指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专职干部;青年知识分子主要指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教学推广等工作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

二、培养内容

1.大学生骨干培养

工作目标: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主要课程:

——理论学习。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一周的集中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官员等为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举办形势报告会,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

——实践锻炼。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基层实践锻炼。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民宿体验、参观考察等活动,增加大学生骨干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志愿服务。组织大学生骨干每人每年参加不少于100小时的志愿服务。通过在校园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支医、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

——对外交流。创造条件,组织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参与一次国际交流活动或与港澳台地区青年的交流活动,帮助大学生骨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

——课题研究。要求每个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完成并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提高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工作格局: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有关要求,构建全国、省(区、市)、高校及院系四级培养的工作格局,分工负责,分层实施。团中央、全国学联举办“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每年对全国主要高校200名左右学生骨干进行为期一年的集中培训和跟踪培养,建立相应的学籍管理、导师辅导、评价考核等机制。各省级团委、学联参照这一模式,每年对本省(区、市)主要高校学生骨干进行集中培训不少于200人次。各高校校级团学组织每年对本校主要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200人次的轮训,院系团学组织对班级主要学生骨干进行轮训。

2.共青团干部培养

工作目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团干部,帮助团干部了解国家发展形势,培养大局意识,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主要课程:

——理论研讨。以各级团校和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为主要依托,举办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研讨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等重要课题进行教育培训和研讨,着力增强团干部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本领。

——参观考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团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西部贫困地区进行参观考察,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并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开展专项的课题调研,提交调查报告。

——挂职锻炼。一是加大基层团干部到上级团的机关挂职学习的力度,二是扩大上级团的机关干部到基层的挂职锻炼比例,三是增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间团干部的相互挂职培养。同时,积极推进团的干部到地方、企业等其它单位的挂职锻炼。

——出国培训。进一步加强各级共青团、青联组织和各国青年组织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组织优秀团干参与青年国际交往活动。加大优秀团干部国外研修培训的力度,在继续实施好百名优秀青年国外研修培训等已有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培训渠道,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工作格局:按照分级分类、全员培训的原则,结合实施共青团干部“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进一步突出重点,提高层次。针对团的各级领导干部,团中央每年有计划地培训省级团委书记、副书记50人,培训地(市)级、县(市)级团委书记1000人,团的省级、地级各级领导机关负责下一级团组织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针对基层团干部,要争取将其纳入各级党委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五年内使全国农村基层团干部、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基层团委书记普遍接受一次培训。

3.青年知识分子培养

工作目标:加强党史、革命史和改革开放教育,引导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自觉走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

主要课程:

——社会服务。继续深化“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行动、博士团服务地方、“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下基层”等工作,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拓展青年知识分子走入社会、服务基层的渠道,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优势,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

——国情考察。启动“青年知识分子国情考察团”,每年定期组织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结合各自的学术研究方向,就涉及国家发展、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或基础性课题,深入到党政机关、厂矿企业、农村基层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度考察调研,形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

——高端研讨。通过举办高层次的研讨班、论坛、交流会等方式,组织青年知识分子集中学习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讨社会热点问题,交流各自学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打造一个青年知识分子之间交流沟通、共享信息、研究协作的平台。

工作格局:重点完善全国、省(区、市)两级青年知识分子培养网络。团中央依托全国青联、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全国青联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等组织,与中科院、社科院、教育部、科技部等部委合作,每年至少组织开展300人次的社会服务、200人次的国情考察和200人次的高端研讨等活动。各省级团委可参照团中央的做法,加大对本地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和团结力度。

三、工作保障

1.组织分工

全国层面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工作在团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下,由学校部牵头、机关相关部门和直属单位共同实施。学校部负责工程的总体设计、协调建议和督促落实,并重点推动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实施;组织部负责团干部培养工作的实施;统战部、宣传部负责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工作的实施;国际部、统战部负责三类群体的对外交流及与港澳台交流;志工部负责提供志愿服务机会;办公厅负责协调相关工作保障;中央团校负责阵地建设、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理论研究。

各地团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本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领导机构,逐步建立领导决策、议事协调、表彰激励等工作机制,通过重点项目和活动,推进各类青年骨干的培养。

2.硬件保障

一是经费保障:各级团组织应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和挖掘社会资源,为工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二是阵地保障:要依托各级团校、团内教育培训基地以及高校业余党团校、各类理论社团等,强化阵地建设;努力构建能够广泛影响青少年的强大网络阵地。三是师资保障:团中央和各省(区、市)要广泛吸纳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组建开放式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导师团,为培养工作提供师资保障。四是教材保障: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高校“两课”教材、中央编印的理论读本等,组织力量编写切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需要的各类资料和教材。

3.机制建设

一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通过规范培养时限、科学安排内容等途径健全培养机制。二是建立重点培养对象信息库,切实加强跟踪培养,为他们的成才发展提供切实帮助。三是各级团组织要探索完善定期向党政积极举荐优秀青年人才的机制,积极推动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人才培养规划,推动党委政府把优秀的青年人才纳入相应的后备人才培养范围。四是健全推介机制,通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三好学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评选活动,加大对重点培养群体中优秀典型的选拔、表彰、宣传和推介力度。附件2:

团中央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胡春华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常务副组长:

杨 岳

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

副组长:

贺军科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成 员:

唐显凯

团中央办公厅主任

倪邦文

团中央组织部部长兼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

刘可为

团中央宣传部部长

周长奎

团中央学校部部长

安桂武

团中央统战部部长

倪健团

中央国际部部长

王雪峰

团中央志工部部长

万超岐

团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陈光浩

篇7: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

湘潭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党培养教育好团员青年一代,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是党赋予高校共青团的光荣使命,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最重要、最基本和首要的政治任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薪火相传的要求,是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湘潭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有力保障。按照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中青发[2007]27号)有关精神,按照学校党委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湘潭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按照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文件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湘大青年,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养目标

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围绕“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培养目标,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培养与自主教育相结合、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教育引导与满足需求

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紧密结合我校团学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党与青年团员间的纽带作用,发挥团员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进一步推动我校团组织的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团学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拓宽团学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理想远大、作风优良、素质全面、乐于奉献的大学生团学干部队伍,使我校大学生团学干部更好地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培养方式

1、专题报告——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教授)就党的创新理论、重要战略思想、重大政策以及社会思潮、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报告,帮助培养对象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培养对象进行正面引导,培养学生骨干独立思考、思辨甄别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红色教育——组织培养对象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等,观看爱国影片、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影像材料、重温入党、入团宣誓等,增强学生骨干对革命传统精神的理解,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同。

3、实践锻炼——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培养对象到学校、政府机关、社区、企业等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实践锻炼或挂职锻炼,引导学生骨干了解基层、认识国情,磨练意志品质、培养优良作风,增加社会阅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4、志愿服务——组织培养对象在学校、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服务、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环境保护、敬老爱亲、社会调查(暑期“三下乡”、假期走访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骨干服务他人、贡献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5、交流研讨——组织培养对象外出学习、参观或对某一与学生组织发展有关的话题,进行交流探讨,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问题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并就学习、实践、出访、讨论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交流,以激发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批判性思维,锻炼表达能力,多方交流,共同提高。

6、课题研究——组织培养对象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或培训内容,对政治、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文化、哲学、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组织撰写社会观察报告,形成调研成果,以提高观察思考、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7、素质拓展——组织培养对象参加各种专业化的能力训练、素质拓展,开展相应的活动进行情景模拟体验,帮助培养对象提高以社会化能力为核心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8、廉洁教育——通过组织学生骨干观看教育题材和反腐倡廉题材专题片,邀请学校纪委、监察处领导作专题讲座等形式,以帮助学生骨干牢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形成廉洁高尚和自觉遵纪守法的观念并内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

四、培养原则

1、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突出抓好品学兼优的校、院两级团学干部、学生社团骨干以及在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骨干等重点群体,促进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周围学生树立榜样、确定导向,进而辐射带动全体学生。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骨干主体性,激发创造性,推行“自我教育、互相教育、实践教育”,全面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发挥共青团第二课堂思想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文化育人的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

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3、坚持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团学组织的作用,加强指导,科学规划,分级负责,分层实施,有计划地加强组织培养,同时,又要充分调动培养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开展日常学习,加强自我教育。

4、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连续性,既要针对各类优秀青年群体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又要坚持贯穿始终,从选拔、培养、使用、举荐等环节对他们进行长期培养。

5、坚持教育引导与满足需求相结合。要格外注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这一特殊要求,着重加强理想信念、信仰立场、理论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又要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及大学生骨干的实际需求,科学设计培养内容和方式,有计划、系统性地开展培养工作。

五、培养格局和培养对象

(一)按照“分级培养,分层负责”原则,我校“青马工程”分校、学院两级实施。

1、湘潭大学“青马工程”学生骨干班培养(1)湘潭大学“青马工程”大型报告会

引导青年学生“与信仰对话”,全面了解我国科学发展的新成就,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湘潭大学青马工程之 “与信仰对话”大型报告会,报告会面向全校师生,具体开展由湘潭大学学生会思政建设中心负责组织开展。

(2)湘潭大学“青马工程”学生骨干班长期班

湘潭大学“青马工程”学生骨干班是我校大学生骨干培养的提升阵地。学校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骨干班”,面向我校

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每学期开班一期,每期招收学员70人为期八星期的培训,培养对象是我校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工助理,以及在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湘潭大学“青马工程”学生骨干班培养对象首先需经过学院团委选拔推荐,其次由校团委和青马工程领导小组审查,最后以一定形式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公示。

2、湘潭大学各学院“青马工程”学生骨干班

学院“青马工程”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基础性阵地。由学院团委结合本学院实际,依据湘潭大学青马工程实施方案,制定具有学院特色的青马工程实施方案,具体实施由各学院自己安排,原则上每学期开班不少于一期。

(二)培养对象选拔条件

1、自荐条件

思想进步,表现良好,积极要求成为学员的学生,可通过向学院自荐的方式参与。学生自荐所需条件:

(1)学习成绩优异,综合测评在本年级专业前30%;(2)团校已结业;

(3)在科技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自立自强、文体活动、科学研究等方面表现突出,曾获校级以上表彰;

(4)无违纪现象;

2、学院推荐和选拔办法

湘潭大学青马工程骨干班要坚持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校学生会组织实施的原则,通过学院推荐或自荐的方式,填写《湘潭大学青马工程学员报名表》。具体推荐条件如下:

(1)思想方面: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学习方面:学习上勤奋、刻苦,学风严谨,学习成绩优良,具有明确的参加学习的目的、较强的创新创造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生工作方面:在校、院学生组织、学生党支部、班团支部、社团等任职及学生助理等学生干部;

(4)个人能力方面:应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要勤于思考,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并要具备实现目标的自信心;

六、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湘潭大学“青马工程”是学校青年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中青发[2007]27号)有关精神和团省委的有关“青马工程”的相关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此项工作的开展,开展基层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制定湘潭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和具体考核方案,开会组织学校相关单位进行研究部署,建立”青马工程”考核评价体系,成立以副校长周益春教授、副校级督导员刘建平教授为顾问、校院团委负责人为成员的湘潭大学青马工程领导小组和以校学生会主席刘艳同学为执行主任的湘潭大学青马工程执行委员会,为“青马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人力支持,使青马工程得以成功举行。

2.组织分工

全校范围的“青马工程”实施工作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由校团委负责整体工作监督和落实情况,各学院团委分层实施。校团委负责培养工程的总体设计、协调建议和督促落实,并重点推动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实施,同时负责湘潭大学青马工程骨干班的相关监督工作,具体由校学生会实施。各学院团委负责落实本学院青马工程骨干的培养工作,并负责对大学生骨干的考核和管理。

3.资源共享

湘潭大学“青马工程”是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和培养优秀学生干部的重要阵地,为了使湘潭大学“青马工程”能汇聚更优质的资源,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作用,湘潭大学“青马工程”在党委和校团委的支持下,深化理论学习,加强与党校、团校的交流合作,形成导师资源和基地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积极开展方式多样的教学,如视频教学等。

4.硬件保障

一是经费保障:校领导高度重视“青马工程”相关工作的开展,下拨专项配套资金,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校团委也积极挖掘社会资源,争取校友和社会赞助,为培养工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二是阵地保障:要依托学校各类理论研究中心和活动场地,强化阵地建设;努力构建能够广泛影响青年学生的强大网络阵地,努力发掘各方面资源,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锻炼基地,为学生骨干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能力素质、交流心得体会提供有效平台和载体;

三是师资保障:校团委将广泛吸纳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教授、讲师)、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组建开放式的青马工程导师团,为培养工程提供师资保障。

四是教材保障: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学校相关教材、中央编印的理论读本、青年分类引导大纲等。

5.机制建设

一是在培养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规范培养时限、科学安排内容等途径,健全培养机制。

二是建立重点培养对象信息库,切实加强跟踪培养,为他们的成才发展提供切实帮助。

三是健全推介机制,通过国家级、省级、校级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自强之星,芙蓉学子等推优评选活动,加大对重点培养群体中优秀典型的选拔、表彰、宣传和推介力度。

6.考核管理保障

建立大学生骨干学员培养档案,为列为骨干培养对象的大学生逐人建立档案,对参加培训、实践的全过程和考核成绩、取得成果进行记录,以便综合评价,提供有效服务对培训合格的学员颁发《湘潭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结业证书》,并载入学生档案。对培养对象的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实践考核、综合素质评议等三个部分,设定量化指标,在结业时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对考核优秀的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对于考核成绩在合格及其以上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不及时参加培训、表现不积极、考核评价不合格的学员进行中期淘汰或不予结业。

7.人才培养

加大对优秀学员的选拔、培养、表彰和宣传,优秀学员代表可由共青团湘潭大学委员会组织带领,参观北京并与北京知名高校交流或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进行交流。树立典型,扩大影响,辐射带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员,要在选拔学生干部、推优入党、奖助学金评定、推荐就业、保送免试攻读研究生等方面给予优秀大学生骨干更多的政策和制度倾斜。例如推荐我校第十九届学生会主席冯泽宇参加全国学联第二十五届代表大会;推荐我校“青马工程”暑期培训班优秀学员,湘潭大学第二十一届学生会主席杨关畅,社联主席陈浩飞参加团省委“青马工程”培训;推荐我校研究生会主席朱婷,学生会主席杨关畅等八人参加湖南省学联八大会议;此外推荐我校物理学院2009级本科生邓榕、商学院2009级本科生夏飞、旅游管理学院2009级本科生王建军免试攻读本校研究生等。

七、相关要求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大意义,采取有效措施,使“青马工程”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大力实施青马工程,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青年学生,把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团结凝聚在党的

周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及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程的领导。

2.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各学院要按照本实施办法,制定相应层级的实施细则。负责实施的学生组织要加强协调,精心组织,切实做好工程的各项组织协调工作,通过整合资源,完善培养机制,形成校、院两级联动的培训格局。

3.认真总结,不断深入。青马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相关单位要及时、认真总结工程实施中的经验,把该项工程的开展不断引向深入,及时总结“青马工程”在机构组建、活动开展、条件保障、表彰奖励等方面经验和做法,加强各系部间的工作交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搞好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培养的影响和受益面。

4.严守纪律,保证质量。各层级学习班要建立相应的监督考评机制,加强对学员的纪律教育,确保学员遵守班级的各项制度,按时到课,按时参加实践活动,按时参加汇报交流活动,以此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校团委将把各学院团总支组织实施此项工程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工作之中。

八、组织机构

为确保我校青马工程工作顺利推进,特成立我校青马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我校青马工程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实施。

(一)湘潭大学青马工程领导小组 顾 问: 周益春 刘建平主 任: 齐绍平副 主 任: 吴彬彬

成 员: 马天华 郭 滟 杨建军 黎益君 熊 慧

雷海岩 陈 敏 王 真 管胜昔 刘溟辉 魏 莎 许筱婷 陈 娟 周 计 肖信华 熊 敬 刘 行 岳 梅 王 雄 易臣何

李艳娟 檀朝桂 郭凤安

(二)湘潭大学青马工程执行委员会 执行主任: 刘 艳 副 主 任: 严 明

执行委员: 陈 灿 杨清华 张 琼 孟 丽 任思琳

王 玥 刘 军

九、经费预算

湘潭大学青马工程骨干班培养经费由校团委负责,各个学院青马工程骨干班培养经费由学院自行解决。

联系人:刘 艳 *** 严 明 *** 陈 灿 *** 杨清华 ***

电 话:0731--52352131 邮 箱:xtuszjszx@163.com 网 址:www.xtusu.net

共青团湘潭大学委员会 湘 潭 大 学 学 生 会

篇8: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

一、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内涵及意义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是在高校党委领导、团委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习、研究科学理论以及参与相关实践活动的团体性群众组织。它的目的在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用科学理论构筑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文明,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当代青年。

二、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现状

高校社团根据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型、科技学术型、社会实践公益型、文化娱乐型等不同类型的社团。大学生理论社团又被称为“红色社团”,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 与主流思想政治观一致的社团。目前大多数的学生社团都是以文化娱乐为主, 真正理论性社团、对学生精神素养的提高有帮助的社团却是相对较少, 并且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因受社团性质的限制, 往往感染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 不能充分发挥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作用。高校对学生理论社团的支持力度不够, 没有专职的指导教师、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没有充足的社团经费, 从而影响了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进程。另外, 很多学生理论社团不能推陈出新, 活动形式过于单一, 常常都是举行学习、讲座等, 使得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大幅度降低, 导致学生理论社团的存在面临尴尬局面。

三、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现路径

在探寻当今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方法的征程中, 我们应该扬长避短, 充分利用多种资源, 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 使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路径多样化、立体化。第一, 应扩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对象的覆盖面, 不仅仅局限于少数大学生骨干, 应将培养目标放眼全校, 从而壮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队伍。第二, 应加强对学生理论社团的支持, 为社团配备积极性高、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指导老师, 优化社团结构。同时, 应加大社团经费的投入力度, 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第三, 应依托校园文化营造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氛围,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可以借助学校的校报、电台、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正确的舆论引导。同时,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要与时俱进, 釆取强力措施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走进网络, 占领网络阵地, 增强网络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时效性。第四, 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要充分利用节假日, 组织高校学生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调查研究、体验生活。让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 增长服务社会的本领, 接受马克思主义再教育,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与认识, 并转化为自己思想意识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形势下,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象、形式、载体和路径都在不断更新和变化,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作为推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理论社团这一新载体, 进一步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开展, 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深入人心, 真正实现“大众化”。

摘要:目前, 高校理论社团未能充分发挥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作用,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社团的建设, 利用学生理论社团这一马克思主义宣传载体, 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传播者与受众群体统一起来, 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结合。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所具有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不仅使其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现路径不可或缺的补充, 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全新探索。

关键词:理论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郑欣峰.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问题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2年

[2]赵岚、乔向东.浅析学生社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教导刊.2012年11月 (上)

[3]纪亚光吴荣生.论大学生“红色社团”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 (总第133期)

[4]陈建香, 王强, 樊泽民, 王宇航.学生理论社团: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奇兵劲旅”[J].实践探索.2009.03

[5]赵一波.谈大学生理论社团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8月第30卷第8期

[6]查晓丽, 李廷宪.理论型学生社团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路径选择[J].井冈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月第33卷第2期

上一篇:从一到十的话下一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