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协议

2024-07-01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协议(精选15篇)

篇1: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协议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协议

档案保管号:

甲方:佛山市高明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

乙方: 身份证号码:

根据《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函〔2015〕1076号)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的通知》(粤人社办〔2016〕130号)的文件精神,经双方协商,同意确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关系(以下简称保管关系),并达成以下协议:

一、双方的权利与责任

1.甲方免费为乙方提供粤人社函〔2015〕1076号文所列明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不办理人事关系接转和人事代理手续,不办理档案工资记载、调整相关手续,初次就业的流动人员不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双方不构成行政人事隶属关系。

2.保管期间,乙方须遵守现行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档案管理规定,积极配合和服从甲方对档案的管理。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有权单方解除保管关系:

1、本协议签订生效一个月内,乙方人事档案没从原保管单位转递至甲方;

2、若乙方为外区户籍、中止在本区工作的;

3、乙方违反档案管理有关规定的;

4、法律法规规定应解除保管关系的。

三、甲、乙双方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本协议的,应提前30日通知对方,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保管协议的相关内容,并由双方签字(盖章)认可。

四、档案移交至有人事档案管理权的工作单位或转出至其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保管关系自动终止,本协议自动解除。

五、如因不可抗力、第三方或乙方的原因致使无法完全或部分履行本协议的,甲方在其能力范围内履行本协议,乙方不得追究甲方任何责任。

六、法律责任:如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变更,致使本协议履行的内容全部或部分变更的,甲方将以网站公告形式告知乙方,不作另行通知。

七、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有效期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

八、本协议未尽事项,双方通过协商解决。本协议的最终解释权在甲方。

(协议全文完结,以下为签名部分)

甲方(盖章): 乙方(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联系电话:0757-88880734 联系电话:

代办人或代办单位(签章):

年 月 日

联系电话: 代办人身份证号码:

篇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协议

乙方:

经协商,乙方同意将其档案委托甲方保管,为明确双方责任,就档案保管事宜商订如下:

一、甲方:

1、负责乙方档案的保管以及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按来函单位的要求出具乙方档案中有关的证明材料。

2、负责办理乙方有了新接管单位后的档案转递手续。

二、乙方:

1、在合同签定时,按合同期(每月 元)一次性向甲方交纳档案保管费共 元(中途终止合同,保管费不再退回)。

2、应及时把合同期内形成的各种书面材料交给甲方整理归档。

三、甲方不负责乙方的原身份、各种福利保险(如:待业、医疗、养老等)以及本合同以为的其他管理责任。

四、合同期满,经双方协商同意可续签;不续签时,乙方应在期满后一个月内将档案转出;逾期从第二个月起按月倍收保管费,逾期壹年甲方不负保管责任。

五、本合同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六、本合同未尽事宜或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可通过协商解决。

七、本合同书一式两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 乙方:

盖章: 盖章:

经办人签名:

年 月 日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合同书》续签表

经协商,双方同意按原签定《档案保管合同书》续签合同, 合同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续签期内保管费每月 元。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经办人签名: 签名:

年 月 日

经协商,双方同意按原签定《档案保管合同书》续签合同, 合同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续签期内保管费每月 元。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经办人签名: 签名:

年 月 日

经协商,双方同意按原签定《档案保管合同书》续签合同, 合同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续签期内保管费每月 元。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经办人签名: 签名:

年 月 日

托管人情况登记表

身份证号码 姓 名

性 别 出 生 年 月

籍 贯 户口所在地

文 化 程 度 所 学 专 业

技 术 职 称 政 治 面 目 婚否

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 家: 办公:

联 系 地 址 邮 政 编 码

配 偶 姓 名 配 偶 工 作 单 位

简历

父 姓

母 名

、及

兄 工

弟 作

、单

姐 位

篇3: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价值分析

一、人事档案对促进流动人员就业的作用

作为一面人才的镜子, 人事档案真实反映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特长、术业专攻以及品格修养情况, 可以为科学、合理使用人才提供保证。只有准确识别人才, 并将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才能实现共赢, 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的今天, 人才流动性越来越强, 双向选择机制已极为普遍, 完善人才档案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方面, 人事档案为用人单位提供真实、客观、全面的人才资料, 帮助用人单位科学选聘人才, 合理安排人才, 提高人才利用效率。另一方面, 相对灵活就业人员、下岗人员等流动人员而言, 人事档案是信度最高的文件证明材料, 可以增加就业可信度和求职成功率, 同时下岗人员还可以获取就业援助, 得到更多就业机会。档案不仅仅是个人能力最真实、最原始的凭证, 科学的档案管理往往能够反映当地的就业情况, 明确失业状况, 为下岗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推荐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当然应该看到, 由于流动人员档案管理难度大, 目前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尚存在一定问题, 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更加注重考查人才的职业生涯、职业能力、职业信誉, 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在促进和完善流动人员就业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二、人事档案对规范流动人才市场秩序的作用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深入推进, 流动人员队伍逐渐壮大, 灵活就业人员和下岗人员不断增多。建立健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 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对人才进行社会化管理是确保人才市场主体地位的重要措施, 和人才档案息息相关。作为社会公共财富, 人事档案不应成为人才的枷锁, 其所有权并不归单位所有, 更不能成为单位牵制人才的手段。社会主义人才市场应该是统一、开放、自由、竞争, 实现人才的社会化、市场化, 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因此, 加强流动人员档案管理, 使人才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赋予流动人员自主选择就业的权利, 是未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重点。

与此同时, 做好流动人员档案登记、管理工作有利于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维护人才市场秩序。比如下岗、失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 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可以及时反馈人才市场发展动态、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科学统计数据, 为人才市场下一步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又如人才流动异常、“假档”、“弃档”、“死档”频繁发生, 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人才市场的正常运行。严格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登记制度和管理制度, 有助于规范人才市场秩序, 促进其健康发展。统一人事档案规定, 消除档案缺失或档案不全带来的经济问题和平等问题, 确保人才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三、人事档案是保障流动人员社会福利的重要依据

目前, 我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虽不断完善, 但因为人口基数大, 工作层次不同, 福利待遇往往不尽相同, 一般以人事档案作为福利待遇发放的参考标准。原因在于档案能够比较准确反映个人工作经历、职位职称、工资水平等。它是由人事部门进行专门、严格保管, 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 可以全面反映个人社会保险缴纳情况, 为办理社会保障福利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参数。

所以与社会福利挂钩是人事档案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如果档案丢失或“死档”, 个人就可能失去自己的学籍、职称、身份, 失去自己相应的社会福利待遇, 可谓后果严重。作为社保发放的依据, 档案的重要性可窥一斑。流动人员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和下岗人员, 因为档案意识不强, 没有及时注意自己的档案是否得到妥善保管, 特别是在失业或从事某项短期工作时, 经常会忽略自己的人事档案托管问题, 结果导致“死档”或档案不全, 没有及时反映自己的工龄、职称, 最后无法享受相应的社会福利待遇。因此, 人事档案对于流动人员, 特别是下岗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非常重要, 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顺利获取各项人事服务的重要凭证, 是促进社会保障福利事业公正、公平实现的基础。

四、结语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具有重要价值, 在促进流动人员就业, 规范流动人才市场秩序和维护流动人员个人权益方面意义重大。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进一步推进人才社会化发展, 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福利保障制度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利用[J].秘书, 2012 (7) .

[2]王洪涛.对流动人员“弃档”现象的调查[J].人力资源管理, 2012 (10) .

篇4: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协议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托管范围包括: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聘用人员的档案;辞职辞退、取消录(聘)用或被开除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档案;与企事业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聘用)关系人员的档案;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中专毕业生的档案;自费出国留学及其他因私出国(境)人员的档案;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档案;自由职业或灵活就业人员的档案;其他实行社会管理人员的档案。

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主要托管原则是什么?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主要托管原则是:以便民、利民为首要前提,流动

案例1

李某,女,宾阳县户籍。2015年7月毕业于广西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历。现在桂林市一家民营企业工作,打算从学校把人事档案转出,请问她可以把人事档案委托哪家人才服务机构接收管理?

案例分析:根据人社部发[2014]90号文件,李某属于流动人员档案范围,依据人社部发[2014]90号、桂人社办函[2015]40号文件流动人员档案托管原则,已就业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由现工作单位所在地或现户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接收管理。李某可以把人事档案委托桂林市或宾阳县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接收管理。

案例2

蒋某,男,北海市户籍,2016年2月从柳州市某国有单位辭职,请问他可以把人事档案委托哪家人才服务机构接收管理?

案例分析:根据人社部发[2014]90号文件。蒋某属于流动人员档案范围,依据人社部发[2014]90号、桂人社办函[2015]40号文件流动人员档案托管原则,离职失业期间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由原工作单位所在地、原人事档案所在地或现户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接收管理。蒋某按意愿可以委托原工作单位(原人事档案)所在地柳州市或户籍所在地北海市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接收管理人事档案。

篇5:个人委托保管人事档案协议11

甲方:济宁慧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乙方(姓名):身份证号:

自愿申请将档案关系转入济宁慧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名下,根据乙方申请,现就乙方委托甲方保管人事档案事宜协议如下:

一、委托保管时间:

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个人档案管理费为每年元整,乙方应于合同生效当日起按向甲方缴纳档案管理费,到期前一个月到甲方续缴,不按时续缴的,甲方将停止一切代理服务,其造成的后果,均由乙方自行承担。协议期间乙方若有任何变故,其费用概不退还。

三、协议期间,甲方同意为乙方提供以下代理服务:代建代存劳动保险档案;代办养老保险手册;代办退休申报、待遇结算和待遇调整增加申报事务;代办养老保险关系接续、转移等变更处理事务。

四、协议期间,乙方应按各项业务事项的要求及时提供必须的手续资料,并主动将新形成的档案材料送交甲方入档。

四、本协议期间届满,乙方不需要再委托保管的,应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提出,未提出的,视为双方自愿同意保管期限延长一年,并以此类推。

五、档案代存期间甲方营业执照变更、注销或歇业、关闭、迁址及服务项目等变化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并对因此造成的损失负赔偿责任。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乙方档案损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个人档案代存前,应予密封,双方认可档案材料后,甲方工作人员在封条处加盖公章,乙方在封条处签字。

七、乙方联系地址________电话及手机________前述信息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甲方,以保证甲乙双方业务联系畅通。

八、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篇6: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出

一、档案转出要求

1、个人转档案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存档协议书;代理单位委托人才中心保管的档案,转出时需提供委托单位出具的同意调出介绍信和离职手续。

2、调档函。其中:跨地区调转的由调入地县以上(含县)人才服务机构出具调档函(机关、事业单位除外);本地考取公务员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录(聘)用的,由录取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开具调档函;考取研究生或专升本调档的,由录取学校出具调档函;应征入伍的,由武装部出具调档函;非国有单位应由委托管理其人事档案的人才服务机构出具调档函;如改派的,需提交新改派报到证及调档函。

3、委托他人代办的,需持委托人的亲笔委托书及身份证复印件和受托人的身份证原件。

4、为保证存档人员档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原借出的档案材料必须归还后方可办理转出手续。

5、调转外地的档案,须通过人才机构转递的,提供档案接收单位的准确名称、详细地址和邮编。

6、本市国企调档须提供能证明该单位是国企的有效证明材料,如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或国资委文件的复印件。

7、跨地区国企调档的,必须通过调入地县以上(含县)人才服务机构或当地的人事部门。如当地人事部门已授权该地的国企可自行

调档的,需提供当地人事部门出具的相关文件或证明材料。

二、档案转出程序

1、档案转出前,按国家规定的存档收费标准,结清存档费用。

2、普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已满的,要办理完转正定级后再办理档案转出手续。

3、档案跨地区调转的,符合条件的需办理转正定级及开具行政工资介绍信。

4、开具《流动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档案密封盖章后通过机要邮寄或由办理调转人员转递。

篇7:流动人员人事代理协议书

《居住证》号:

人才诚信档案建档协议书(个人)

甲方:

盖章单位名称(以下简称甲方)乙方: 同志(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上海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等文件精神,为记录人才在沪工作期间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业绩等诚信情况,确保个人人事档案信息的连续和完整,经乙方委托,甲方为乙方建立在沪期间的人才诚信档案,协议如下:

一、甲方的职责

1、解释人才诚信档案的作用及诚信查询卡的使用,回答乙方的咨询。

2、建立标准、规范的人才诚信档案,并将乙方提交的经过诚信评估的信息录入人才诚信信息查询系统。

3、协助乙方按时提交在沪工作期间的学历、职称、培训、工作经历、业绩考核等相关材料,信息经评估后,更新或补充信息记录。

4、建档期间,免费为乙方提供信息评估及各类诚信报告的出具。

5、按人事档案转递要求,为个人提供免费的人才诚信档案装订及转递,补充原人事档案信息。

6、提供其它相关的职称评审等人事事务申办咨询服务。

7、建档期间,未经乙方同意,不得擅自将乙方信息透露给其他用人单位。

8、按政府推动,市场化操作的原则,向乙方提供建档发票凭证(企业),及建档材料相应表单(详见人才诚信档案材料目录)。

二、乙方的职责

1、委托甲方建立人才诚信档案。

2、按照查询卡的使用说明及要求,及时在业绩档案系统中输入业绩等基本信息。

3、按时向建档单位或部门提交个人在沪工作期间学历、职称、培训、工作经历、业绩考核等相关材料和需评估的信息申请。

4、自觉缴纳人才诚信建档费和信息跟踪费。初期建档费:叁佰元(含本的人才诚信档案建档费用、诚信信息查询卡费用、信息评估费、报告出具费)。第二年起,缴纳信息跟踪费:壹佰元(含信息跟踪费、信息评估费、报告出具费)。

5、向甲方提供评估的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反之同意甲方将失信信息录入查询系统。

三、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

篇8: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协议

人事档案是指党和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实践中记述和反映人的经历、学识水平和德才表现, 并以个人为单位, 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加以整理, 由指定部门集中统一保管起来, 以备查阅和利用的历史记录。其主要内容主要是由人力资源、组织、薪酬等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活动中形成的, 是个人参与社会方方面面活动的记载和个人自然情况的真实反映。人事档案是专门档案的一种, 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规范管理机构, 确保人事档案完整、真实、安全

1996年人事部下发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该规定明确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 归口管理”的原则, 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 (含县) 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 (以下简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 , 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但现在出现了人事档案多头管理的现象。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原因, 加上高额的存档费, 现在很多部门、企业都在公开或私自管理人事档案, 除人力资源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外, 失业管理部门、社会保险机构、一些社会团体也在管理;国企在管, 一些私企也在管, 一些民办中介机构利用各种名目也在管, 甚至把保管档案当成了谋利的手段, 并不惜恶意竞争, 严重阻碍了人才的正常流动, 也造成了人事档案纠纷的大量发生。所以人力资源执法部门应该坚决取缔这些不合法的档案管理单位, 统一由人力资源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来管理, 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保障流动人员的合法社会权益。

3 理顺和拓宽档案材料的收集渠道, 不断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内容

由于企业规模不一, 管理水平高低不同, 对人事档案材料的重视程度也不同,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采集比较困难, 所以要求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在做好日常档案材料收集的同时, 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一是将员工入档材料的范围和内容印成书面通知发到各企业, 定期与企业人力资源部联系。二是在关键工作环节收集资料, 如在流动人员办理用工登记时收集“职工登记表”;申报职称评审时收集“职称评审表”;年终考核时收集“年度考核表”和工资登记表等。三是与相关政府部门联系, 收集档案材料。如人事考试部门组织的各类社会化资格考试登记表、司法部门组织的律师资格、职业资格鉴定部门组织的各类资格登记表等。四是流动人员本人要珍视自己的人事档案, 在单位或其他部门忽略自己人事档案材料的存档时, 要及时提醒单位为自己材料入档, 同时自己也可以将自学考试学生登记表、资格认定表等相关材料送到档案管理部门办理鉴定、入档手续。

4 更新观念, 提升服务质量, 进一步发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价值, 使它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和市场经济建设

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存档人员基本信息统计制度和定期分析制度, 研究分析流动人员基本情况, 掌握流动人员的数量、专业、结构、分布、流向等方面的情况, 为上级制定人才资源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支持。

5 探索创新, 实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篇9: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协议

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促进人才流动,是《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着力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积极探索的现实命题。便捷的人才流动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适时妥善解决流动人员档案管理问题,有利于流动人员在不同行业、地区之间实现无障碍流动,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关键词: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人事档案



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而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课题,由于人事档案管理的实质是人事管理关系的实现,所以它牵涉到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从现阶段的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来看,人事档案不存在弱化的问题,而更应该将关注力放在讨论如何强化它的手段。因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

第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发端是人才流动的发端。没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就不能很好解决人才流动的“身份”瓶颈问题,人事档案的改革,改革了计划经济下的干部身份管理方式,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形成,形成了新的人才流动态势; 

第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是人才中心的基石。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始终是各地人才中心的最主要业务,无论从服务结构还是收入结构上看,都是首屈一指的,任何淡化或否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论点都是不慎重的; 

第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发展是人才市场发展的平台。从目前正在实践的以档案管理为依托的“一条龙式”人事代理服务,到方兴未艾的人才派遣等新业务,都是站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这个根基上对人事工作的突破与发展,可以预想:下一步人才市场业务的发展将会更多地衍生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之上。 

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是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的新产物,也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主要是: 

第一,管理力度不强。虽然中组部、国家人事部有文件明确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权限在政府人事部门,政府人事部门授权其所属人才中心行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职能。但这一规定贯彻落实得不好,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

第二,效度不够。市场经济带来社会规范的大量调整,对现有人事档案的内容体系、材料分类方式等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中的许多内容与现实需求产生了错位,如:只记录调入调出方面,千篇一律的证辞,缺少企业最需要的能力方面的评价等,这种错位引发档案管理效率日趋低下,利用效率不断降低。 

第三,信度不高。人才频繁流动和原有社会经济格局的破立进程,使档案从原来的人事管理的核心作用中淡化下来,加之现有体例不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企业对档案管理的观念不断深化,原来规范的档案记录制度在多种经济成分的形势下正在逐步失效,致使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所属人的动态写实记录不多,这种状况进一步影响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可信度,原有的出国审查、职称申报、婚姻证明等相关服务项目也逐渐失去现实依托。 

第四,调整失范。由于存在着上述一些问题,全国各地也在探索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但这类的改革缺乏全局性的举措和步调,这种各自为政又必将带来下一轮人才流动中新的档案流动障碍,致使档案流动成为管理中的新问题,各地改革带来的接口不对称将不利于下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全国性的统一发展。

三、现代人力资源的思维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对立统一 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不断突破与创新,给原有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由管理“人”到开发人力资源的观念革命,给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也要求有统一的社会化评价尺度,这种社会化尺度必然带有对管理信誉需求的肯定,人事档案管理的核心是人才的评价问题。因此,坚持目前的专业化管理,并且强化监管执法,这是一个毋需讨论的问题,不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实体内容如何改革,必须坚持人事部门对其管理的专一性与权威性。 

第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效率与速度,这与目前传统的手工操作,死看死守式的管理产生冲突。因此,纸质材料为核心的人事档案改革已迫在眉睫,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实现电子档案技术已为人事部门所共识,进而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操作技术和实现途径。 

第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社会化人才服务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实现资源开发式的应用,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必须实现手段更新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为需求者提供动态真实的原始资料,更为需求者提供科学信用的评价分析,实现人事档案利用上的飞跃。 

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发展的构想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必须要改革才能焕发它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勃勃生机,必须要拓宽视野,开辟新领域才能提升它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寻求服务方式的创新。我们构想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要实现“三个成为”: 

第一,成为人才信用体系的基础。市场经济下信用是根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历史责任之一就是建立一个人才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为社会所公用。关于人才信用体系问题,全国各地也纷纷提出了许多的思路和措施。这就再提出两个课题,一是要探索人才风险管理模式;二是要探讨档案内容与隐私权的内涵联系,研究在尊重隐私权的前提下,对档案材料进行定级分类管理,严格规范阅档权限。 

第二,成为人才评价体系的物化。人事档案在现有基础上,必须在人才评价记事的环节上进行改革与突破。设想一:利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对人才综合素质进行分析,建立社会化职业生涯设计系统;设想二:利用人力资本理论,对人才进行人力资本的评估,建立社会化人力资源会计系统;设想三:利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分析手段,对人才进行岗位能力的考核,建立社会化工作业绩系统。 

第三,成为人才服务体系的依托。事实证明,人事档案与人才流动的关系不是弱化,而更应是密不可分。人事档案的内容,应该紧紧贴近人才服务的现实环境。

五、两点建议 

第一,人才中心的改革是目前的焦点之一,我们认为,无论人才中心发展如何,两种业务还是需要互动互用、分离不分家,完全分离至少在目前情况下,还是要慎重的。 

第二,要统一步调开展流动人员人事管理改革。一是以法定方式明确人才中心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专营性职责;二是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重新定义档案材料类别;三是根据国际通用的原则加强职业分类和岗位分类,形成规范的职业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吕春影.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蹼阳职业技学学报,2004,(11).

[2]潘姝.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05,(6).

[3]羊建国.对当前人事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4).

[4]韩秀革.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8).

[5]贾云飞.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J].机电兵船档案,2011,(4).

[6]牛雨.关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1,(16).

[7]张海燕.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4).

[8]王海萍.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档案,2011,(4).

[责任编辑:周来顺]

收稿日期:2012-01-12

作者简介:汪艳华(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科长,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篇10: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流程图

项目类型:其他依法实施的权力项目编号:其他依法实施的权力33-1号 服务电话:86224162承诺期限:1个工作日

办理地点:区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监督投诉电话:86243110(区公开办)

86227482(区人事局)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出流程图

项目类型:其他依法实施的权力项目编号:其他依法实施的权力33-2号 服务电话:86224162承诺期限:1个工作日

办理地点:区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监督投诉电话:86243110(区公开办)

篇11: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指南

依据中组部、人事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人发[1996]118号)和上海市人事局《关于建立本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统一服务平台的意见》(沪人[2002]128号),为本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提供人事档案综合管理服务。

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

1、接收范围

(1)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2)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3)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档案;

(4)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人事档案;

(5)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6)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

(7)其他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2、办理手续

(1)单位委托管理人事档案。由单位携带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与人才服务机构签订档案委托管理合同,并提供员工档案所在地。由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和代办调集员工档案手续。档案转入后,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相关人事服务。

(2)个人委托管理人事档案。由本人携带身份证、解除工作关系证明或退工单办理调档手续,手续齐全当场办理。待档案转入后与人才服务机构签订档案委托管理合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相关人事服务。

3、注意事项

非本市户籍人员的人事档案应委托户籍所在地的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管理(申办《上海市居住证》人员人事档案根据居住证受理窗口要求调入本市管理的除外)。

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出

1、转出事由

流动人员因录用,新单位具有保管档案资格或委托其他人才中心或职介所保管,并要求转出的;流动人员因退工或其他原因,要求档案转至街道的。

2、转出手续

录用单位具有保管档案资格的,由单位工作人员凭档案凭证、调档函(党委盖章)、录用证明材料(如录用名册、聘用手册等)、取档人工作证办理调档手续。

录用单位委托其他人才中心或职介所保管的,由人才中心或职介所工作人员凭档案凭证、调档函、工作证办理调档手续。

个人要求档案退至街道的,凭档案凭证、劳动手册(如无劳动手册需带户口簿)办理手续。档案中退工手续须齐全。退工手续不全的,个人须补办退工手续或提供户口所在区(县)职介所开具的同意接收档案的证明。原工作单位已注销的,须提供工商局出具的单位注销证明。

3、注意事项

新录用单位调档的,原工作单位须已办妥退工手续。集体户口或党组织关系挂靠的须先行转出。

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阅

1、查阅事由

因考察、任免、聘任、调动、组织处理、审干、入党入团、参军、出国、治丧等需要查阅个

人人事档案的;政法部门等单位因侦查、审理和公证须通过人事档案取得旁证材料的,可查阅有关材料。

2、查阅手续

(1)查阅人员必须是中共党员,并持有市委组织部统一印制且手续完备的《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审批表》和本人有效证件。其它如“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或“行政介绍信”等不能用于查阅人事档案材料。审批表应由查阅单位党委(含独立总支)盖章和负责人签名。

(2)公安、安全、检察、法院部门、公证处等需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也应持有《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审批表》。外省市需查阅人事档案,应事先联系,征得同意后,凭《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审批表》前来查阅。

(3)因需要而摘录档案内容的,须征得档案管理人员同意。对其摘录部分,写明档案材料出处及日期,由档案管理人员与原文核对无误后加盖公章。对摘录复制的材料除必须留作证据外,一律由查阅单位负责销毁。

3、注意事项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党和国家的机密,查阅者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对档案内容严格保密,不得泄漏或擅自向外公布。查阅时不得随意圈划、抽取、折叠、涂改。不得擅自复制(拍摄)档案内容。确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应说明理由,经档案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复制(拍摄)。

四、出具各类人事证明

1、出具范围

亲属、经历、未刑、履历等公证证明,养老、特殊工种、购房、年休假工龄证明,入党、入职、参军、考研、出国、调动等政审,各类背景调查等其他证明。

2、所需材料

存档凭证、单位介绍信、证明表格及其他相关材料。

3、注意事项

办理经历、未刑公证须带单位现职证明,注明进单位日期、至今在何部门从事何工作(须原件)。如是已出国人员应带护照复印件并有第一次出境日期章。

五、流动人员跨省市调动

1、所需材料

申请办理跨省市调动人员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外省市商调函、存档凭证办理手续。委托他人办理须提供本人的委托书、受托人身份证。

2、服务内容

(1)审核“调动人员登记表”并盖章。

(2)根据要求出具“同意调出函”。

(3)通过机要转递人事档案。

(4)根据外省市政府人事部门正式调令和上海户口迁移证,出具“流动人员工作介绍信”。

3、注意事项

(1)商调函须由县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有跨省市调动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盖党委章)开具。

(2)办理跨省市调动前须与上海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工手续。

(3)本中心仅提供与人事档案相关的人事服务,其他如“体检”、“工作鉴定”、“婚育证明”等请至相关部门办理。

(4)在中心挂靠集体户口、党组织关系的须先行转出。如外省市有政策先审档案再调户口的,须提供外省市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书面说明。

(5)调动人员应在档案转出前将外省市要求的与档案相关的各项手续办妥,档案转出后本

篇1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协议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层次覆盖广泛,既有对基本知识的求本溯源,也有对前沿理念和技术的探索,课程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基础知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现状和思考》、《努力构建一朵绚丽的干部人事数字档案云》、《人才诚信服务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和《浅析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社会化》。讲师的配备也很合理,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领导,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毕雪融司长、全国人才流动服务中心陈军副主任;有高校的学者,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王英玮教授、汪沛沛博士研究生;同时也有行业内的专家,如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楼莉莎副主任、青岛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处孙倩处长。

经过两天半的紧张学习与讨论交流,受益匪浅,有不少收获要与大家分享,接下来将要逐步上传。

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信息化建设

利用“云技术”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避免信息录入、档案扫描等重复性劳动,同时实现网上办事,异地办理,为档案相对人提供便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内整合后再与公安、民政、教育等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全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

以上是长远规划,近期目标是实现市县(区)两级的统一,比如北京人才将投入2个亿建设“一个系统,两个库”,一个系统指的是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两个库指的是档案信息库和影像库,建成后同一卷档案在北京市范围内就不会重复录入与扫描,而且档案相对人可以在北京市各个人才中心办理一定的业务,实现异地办理。其实此项工作,我们成都市已经走在了前面,2009年投入使用“成都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管理系统”已经统一了成都市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报到接收工作,即将投入使用的“成都市社会人才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将实现成都市范围内人事档案管理的完全统一。

二、成立独立的档案管理中心

现行体制混乱,在政府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之外有大量的非公机构管理着档案,造成档案的公信力下降,急需专业而权威的机构管理和指导社会档案的管理工作。而且人事与劳动合并之后,更需要一个独立的机构统一管理人事部门下的流动人员档案和劳动部门下的工人档案,这个机构就是档案管理中心。档案管理中心属于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或是属于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管辖的范围包括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人档案、学生档案以及失业人员档案,并逐步将原有无人事管理权单位管理的档案纳入到档案中心的管理范围内。

人才诚信档案

人才诚信档案是动态反映人才职业经历、职业能力、职业信誉等的信息记录,是人事档案的重要补充,是人才评价、配置、管理和使用的参考依据,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通过对人才业绩信息的收集、整理、记载、出具参考依据,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人才信息服务。

人才诚信档案的产生与人事档案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首先,人事档案规定的材料收集范围较为狭窄,而且材料收集归档困难,影响了人事档案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其次,人事档案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限制了人事档案的利用对象为体制内的单位,造成了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狭窄;最后,虚假材料的出现损害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公信力。

人才诚信档案与人事档案在利用内容、利用对象 和服务方式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在利用内容方面,人事档案利用的就是实物档案的相关记载,而人才诚信档案利用的是各类调查;在利用对象方面,人事档案的利用对象为体制内的单位,而人才诚信档案的利用对象可以是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服务方式方面,人事档案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出具各类基于人事档案的证明,而人才诚信档案是出具调查报告。

人才诚信档案的应用方法是对人事档案材料进行鉴定、比对,对实际情况进行调出、核实,对辅助信息进行核实,最后出具一份调查报告。可以说人才诚信档案就是对人事档案的灵活运用,让人事档案“活”起来,人才诚信档案是人事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才诚信档案对于我中心来说是个机遇,因为在成都地区,乃至四川地区都没有人才诚信档案的利用,可以说在四川地区人才诚信档案还是个空白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正因为如此,人才诚信档案对我中心来说也是个挑战,因为四川不像上海那么发达,潜在的企业用户比较少,发展人才诚信档案可能起步很困难。可以考虑由机关事业单位出发,每年机关事业单位都要招考不少人,而且进入最后名单的人都要进行政审,我中心可以将这个政审工作承担下来,将机关事业单位不少的工作人员从繁琐的政审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我们可以做得更专业,而且我们第三方的出具的调查报告更具有公信力,避免政审中的暗箱操作。人才诚信档案起步后再逐渐向有需求的个人和企业发展,从而将人才诚信档案做大做强!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不顺畅,人事、劳动、教育等部门多头管理,甚至有不具备人事档案管理资格的企业和个人越权、违规管理等现象。这既造成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秩序混乱,又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安全性、真实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使档案管理缺乏严肃性和公信力;

第二,收费问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所有权是属于国家和集体,管理权限也在政府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但是管理费却要向档案相对人征收本身就不合理,但是现在取消收费时机还不成熟,比如江苏省取消了档案管理费,但是财政资金短缺,导致存档成了问题,江苏省提高了存档的门槛,美其名曰是为了规范管理,实际上就是要控制存档的数量。取消收费是必然趋势,此项收费必将由政府埋单;

第三,档案功能弱化,由于人事档案在材料收集范围和利用对象等方面有着严格的限制,加之档案相对人的档案意识淡薄不注重档案,使得人事档案的功能弱化,从而衍生出诚信档案、业绩档案等;

第四,政策法规陈旧且不系统,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最主要的政策依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还是1996年制定的,各个地方自行制定的政策不一致,导致人事档案流动困难,比如个别地区取消转正定级,当该地档案转入其他地方时,对方不接收,从而限制了人员流动;

第五,服务标准不统一,各地服务标准各异使得档案相对人在办理业务时左右为难,尤其是人事与劳动合并后,许多标准有待进一步制定;

第六,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不少人才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设施落后,达不到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严重影响人事档案的安全。在此处毕雪融司长表扬了四川地区档案数据异地备份的措施值得学习和借鉴。

通过两天半的学习和交流,我们了解到不管是主管领导、行业内的专家,还是高校内的学者都认识到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认识到改革应当由上而下地进行,从下而上的方式很难成功。但是改革的道路仍然漫长,因为人事档案不仅仅是人社系统的事,同时牵涉到诸多单位,如教育系统、公安系统等。

人事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培养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是从业人员的培养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般采取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而且修行还主要靠“徒弟”个人的钻研,没有形成系统化、模式化、常规化的培养体系。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要熟悉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想让人事档案的发展跟得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就必须学习前沿的理论和技术,培养发展意识。但现在的培养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这次培训班上就有代表提出了“行业准入制”,像教师一样,上岗之前必须进行培训和考核,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之后才能走上工作岗位,我认为这种提议可能有些严重了,但是系统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新员工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并在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上岗,而老员工也要进行培训,汲取新的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教授在讲课中提到一个“思想库”的建设,“思想库”听着有些抽象,但是它的下级细分就比较明确了,具体分为“案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案例库”就是将工作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总结下来,吸取其中的经验或教训;“方法库”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集中统一起来,以便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使用;“知识库”就是将工作相关的基础知识、前沿技术、理论收集起来,便于学习和提高。这个“思想库”的建设不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运用,而且其他任何工作都可以借鉴利用。

舍本求末的档案整理工作

档案整理工作本是人事档案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但现在却成为了重点工作,上级在检查人事档案管理规范性建设工作时主要也检查的是档案整理情况,从而导致了人事档案的“重管理轻利用”的局面逐渐形成。而且档案整理过程中过多地强调裁切、打孔装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材料的原始性。现在社会上通行的纸张是A4纸,而人事档案整理规范要求的是16开,所以绝大部分材料在归档时都要进行裁切,而且各个地方对于16开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别,档案转递后可能会再次裁切或进行裱糊,这样就增加了许多无谓的工作。当然这也不是完全否定档案整理,因为整理后的档案确实方便利用,只是不建议进行裁切

篇13:浅析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价值

关键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作为个人在社会中的才能、成绩、品德、经历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是个人文件资料的集合, 是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依据, 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基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国家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归属国家调配, 具有政治性、管理性、服务性、科学性及专业性这几个特点。随着我国档案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应被充分认识。

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有助于流动人员就业

人事档案像一面镜子, 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专业素养、学习能力等, 帮助用人单位合理、科学地使用人才, 同时也有助于流动人员寻找到最适合自己专业、能力的岗位, 从而实现用人单位和流动人员的共同进步。尤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才流动性大大提高, 双向选择在就业过程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因此, 对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事档案帮助用人单位从各个方面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员的职业素养, 有助于用人单位合理安排人才, 还大大增加了流动人员的求职成功率。对于下岗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流动人员而言, 人事档案就是最可靠、最实用的文件证明材料, 有时还能帮助下岗人员得到相应的就业援助。

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一方面是真实、有力的个人能力凭证, 另一方面也能从宏观角度反映出当地流动人员的整体就业情况。在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中, 一定要明确就业状况, 并且多为失业人员创造或推荐就业机会。

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有利于人才就业市场规范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 流动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 这其中包含了失业人员、自谋职业人员及辞职人员等等。在这种形势下, 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才就业市场规范是十分有必要的。科学管理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是促进流动人员人才资源流动、规范流动人员就业市场的有效保障。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市场应具备自由、开放、公平竞争等方面的特点, 人事档案是社会公共财富, 用人单位不能将其作为限制人才流动的手段。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有利于帮助流动人员争取自主择业的权利, 可以优化人才市场的资源配置。

与此同时, 为有效维护就业市场秩序, 应完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失业、下岗等情况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是不可避免的, 是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 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制, 能够反映出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 以此为依据, 可以对就业市场的管理提供帮助。如果在人才流动中, 死档、假档、弃档等异常情况过于频繁, 会对就业市场秩序造成扰乱和破坏, 因此, 应充分认识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价值。

三、人事档案是流动人员社会福利的有效保障

我国的福利制度还在不断完善当中, 就现阶段来看, 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 福利待遇往往因不同的工作层次而有所区别。由于人事档案是个人职称、工资水平、工作经历的有力证明, 一般作为发放福利待遇的重要参考标准。对流动人员而言, 人事档案可以反映出保险缴纳情况, 是流动人员办理社会保障的真实依据。

多数流动人员对自己的人事档案重视程度还不够, 尤其在短期工作或失业时, 由于在人事档案托管方面不够明确, 导致死档、档案不全或者档案丢失的情况发生, 无法反映自己的真实职称、工龄, 也不能享受与自身情况相对应的社会福利待遇, 由此可见,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在流动人员的社会福利方面也有着极高的价值, 是流动人员切身利益的有效保障途径, 也是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基础。

四、结语

在增加流动人员就业率、整合流动人员就业市场、维护流动人员社会权益等方面, 人事档案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利于促进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健全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价值, 并对其做出妥善管理。

参考文献

[1]朱玉媛, 张煜.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立法与执法探析[J].档案学通讯, 2010 (2) .

[2]胡浩媛.浅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3) .

篇14: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协议

摘 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不仅是国家人事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干部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户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才流动的数量与质量都会加速,这些都给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本文对此进行认真的探索与研究,并给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难点

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原因

1.归档齐全完整难。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之所以很难做到归档齐全,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流动人员的特殊性,比如说流动人员从原单位进入人才市场或调到其它单位之前,有些原单位对已调走人员不重视,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将他们的档案移交人才交流机构保管,而是交给本人所有;二是社会上各种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较多较杂,其中有些受利益驱使,没有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条例执行;三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传递制度不全、移交不及时。上述原因导致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难以按时归档并使之齐全完整,使得这类档案丢失、短缺、涂改、不真实等情况出现。

2.实行规范化管理难。档案属于一种信息资源,它被人们利用得越多越广,他的价值才更能体现出来,若要使的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发挥到最大,达到资源共享,就必须要对它进行规范化管理。但是流動人员人事档案来源广泛、结构复杂,仅仅就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这一类,所包括的人员原有职业就有许多种,如国家公务员、教师、大中专毕业生、企业和科研部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等等。所以每类和每个人的档案内容成份千差万别,对这些档案很难实行规范化管理,集中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就显得杂乱无序。

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员群体日益壮大,与之相对应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也日益复杂,管理面临的问题增多,管理难度加大。自199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下发《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以来,国内掀起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的热潮,相关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为了解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对1996—2014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1.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笔者以“篇名=流动人员and篇名=人事档案管理(精确匹配)”作为检索条件,在知网上进行检索,检索发现其相关文献最早出现在1996年,因此,笔者选取了1996—2014这个时间段进行检索统计,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3篇,去除其中一些重复和无关的论文,有效论文123篇。从图1可以看出,1996至2014年,相关研究文献并不稳定,不过总体来看是在不断上升。自2004年起,上升趋势明显,至2014年,相关文献数量达到最大。就以上检索结果来看,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6至2003年处于研究的萌芽阶段,2004至2009年,总体处于快速增长时期,2010至2014年增速放慢,但文献数量较大,约占文献总数的49%,处于研究的高潮时期。

2.存在的不足

(1)理论型研究较多,应用型研究较少。在所有检索到的文献中仅有少量文献重点研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具体策略,如宋夏伟和龚滢镔在《基于网格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初探》中提出网络技术应用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可行性,并基于网格给出了给出了人事档案管理的整体模式和中心结构。而别的文献大部分都知识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在日后我们应该多多研究关于该领域的内容,促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科学化管理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

(2)重复性研究较多,创新型研究较少。笔者通过对文献研读后发现,近些年相关文献的研究重点大部分都是关于管理机构和档案材料本身的,然而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如何兼顾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安全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笔者认为,这些是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日后研究的重点所在。

三、对解决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问题难点提出的一些对策

1.大力宣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些许问题,个人和部门不清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政策,让某些个人或机构自行存留,出现涂改、抽取、伪造、销毁、丢失档案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归档难以齐全。所以应该大力宣传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细则》等文件,让更多的人知晓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管理范围与对象、转递及收集整理利用规定等。

2.进一步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目标管理方向

我国现在虽然已经制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条例规章,不过并没有形成体系。其目标管理的方向应是逐步达到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但还未形成较完善的法规体系。因此应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归档、借用、转递、移交、查阅等一系列具体规章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增设有关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条款。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达到法制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3.努力实行现代化管理手段

目前我国技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仍然使用陈旧落后的管理设备与技术面对众多的查阅利用者,这是不能够满足大家对人才检索查阅需要的。目前实现信息管理现代化,是我国眼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作为档案信息、人才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才能更快、更精、更准地提供利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库,多增添一些现代化管理设备,实行光盘存储管理和保护,建立科学的检索工具,开发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软件,努力实行现代化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1]薛炳华.浅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3(13):107—109.

[2]邢春丽.企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建筑设计管理,2014(2):40—42.

[3]许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探析[J].兰台世界,2005(13):24—25.

[4]所桂萍.试析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疏漏及解决对策[J].档案时空,2005(4):20—22.

[5]刘新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档案管理,2009(4):68—68.

[6]贾宏业.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8):52—52.

[7]许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探析[J].兰台世界,2005(13):24—25.

篇15: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协议

为了进一步健全我省社会化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完善和统一我省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人才服务机构),开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规范和基础标准,经全省人才服务机构协商一致,共同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推荐性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1996年12月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事部 人发[1996]118号)、《干部档案工作条例》(1991年4月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 国家档案局 组通字[1991]13号)、《人才市场管理规定》(2001年9月11日人事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第1号令)、《辽宁省人事代理暂行办法》(2004年2月24日人事厅 辽人发[2004]3号)。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我省县以上(含县)人才服务机构,开展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和与其相关的人事代理工作。

本规范的内容包括: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接收、转出、材料收集与整理、保管与保护、查阅、出证;流动人员身份认定、职称委托评定;毕业生档案、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接转等十个方面的工作程序和办事手续。

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

(一)接收档案的对象

1、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毕业离校未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4、自费出国留学及其他因私出国人员;

5、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各类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6、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

7、实行人员聘用制的事业单位新聘人员;

8、社会中介机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聘用的专职工作人员;

9、军队和武警部队聘用的文职人员;

10、其它由单位或个人自愿委托管理人事档案的人员。

(二)接收档案的程序

1、存档人员可向其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务机构,以个人或单位名义提出委托管理人事档案的申请,并根据所办业务需要,提供如下相关材料:

(1)身份证原件(留存复印件)、辞职、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原件(留存复印件)、就业手续(劳动合同书、聘用合同书、就业协议书、转正定级表)、同意调出的商调函、户口本(复印首页和迁出页)。

(2)单位营业执照副本(或单位身份证明材料,留存复印件)、单位委托存档介绍信、单位与委托存档人员劳动(聘用)关系证明。

2、人才服务机构审核后开具调档函或商调函(调档函样式见附录1,商调函样式见附录2)。

(1)可以直接调取档案的,直接向原档案管理单位开具调档函。

(2)需要先调取档案审档才能决定是否调档的,向原档案管理单位开具商调函调档,同意后再调取档案。

(3)省内跨地区调转档案的,由转出地与转入地县以上(含县)人才服务机构对口调转。

3、审核档案材料

(1)原存档单位转来的档案,必须在档案袋封口处密封盖章。

(2)档案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完整齐全。具有普通院校大中专学历的应有转正定级表、报到证或就业(流动)介绍信。个别无法补齐材料的,应由存档本人签字注明。

4、档案检查合格后,由存档人填写存档人员登记表,签订存档协议书,办理存档手册和交费手续。

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出

(一)档案转出的手续

办理调档手续,本人或存档单位须提供以下相关材料:

1、本人身份证、档案保管手续、委托存档单位同意调出的证明信。

2、调档函。其中:省内跨地区调转的由调入地县以上(含县)人才服务机构出具调档函;办理保险、失业、退休调档的,由该办理部门出具调档函;考取公务员或被国有企、事业单位录(聘)用的,由录取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具调档函;考取研究生调档的,由录取学校出具调档函或凭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转档;应征入伍的,提交入伍通知书或武装部门出具的调档函;非国有单位应由委托管理其人事档案的人才服务机构出具调档函。

3、委托他人代办,还需持有存档本人签字的委托书,存档凭证、委托人和经办人身份证原件(留存复印件)。

(二)转出档案的要求和程序

1、转出的档案应完整齐全,全部材料一次性转出。

2、跨地区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由现工作单位所在地人才服务机构管理的,流动人员离职后应及时申请转往户籍所在地或新工作单位所在地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3、档案转出前,按国家规定的存档收费标准,结清存档费用。

4、普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已满的,要办理完转正定级手续后再办理档案转出手续。

5、填写《存档经历登记表》(见附录3),盖章后装入本人档案。

6、办理档案转递手续。开具档案转递单(见附录4)。委托人事代理的开具人事关系介绍信(见附录5)。档案密封盖章后通过机要邮寄或交由办理调转人员转递。

7、接收单位收到档案后及时将“档案回执”寄回原档案管理机构。如调出一个月后没有收到回执,原档案管理机构应查询确认对方是否收到档案。

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一)档案材料的收集

1、收集内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内容,要以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组通字[1996]14号)的收集内容为准。

2、收集要求。要定期收集新形成的材料,及时充实档案内容。对长期未补充材料的档案,要建立登记制度,主动与存档人员或其所在单位联系,督促其补充材料。

3、材料要求:

(1)归档材料应为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材料内容应完整齐备、规范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并有承办单位或个人署名及形成材料的日期。归档材料规定由单位审查盖章的,应有单位盖章。

(2)归档材料应使用16开规格的办公用纸,材料左边应留出2~2.5CM装订边。

(3)归档材料的文字应是铅印、胶印、油印、打印或用蓝黑墨水、墨汁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及纯蓝墨水和复写纸书写。

(4)归档材料应为原件(电传材料需复印后归档)。特殊情况存入复印件的,应由原件保管单位注明并加盖公章。一般不得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存档。

4、归档要求。材料形成后,要及时送交档案管理部门归档。转递过程中应严密包封并加盖密封章。对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登记后归入档案;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通知材料形成单位补送或补办手续。

(二)档案材料的整理

1、整理要求。要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练、实用的要求。

2、材料鉴别。对归入档案的材料要审核其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真实、手续是否齐全。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和用途判定其保存价值,确定是否属于档案内容。对不属于档案内容和重复多余的材料,应退回材料形成单位。

3、材料分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第二类:自传材料;

第三类:鉴定、考察、考核材料;

第四类:学历、学位、培训、专业技术情况等材料;

第五类:政审材料;

第六类:加入党、团组织材料;

第七类:表彰奖励材料;

第八类:处分材料;

第九类:录(聘)用、调动、任免、转业、退(离)休、辞职辞退、工资、福利待遇、各种代表会议和出国(境)审查材料;

第十类:其他可供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4、材料编目。要根据材料形成的时间或材料内容的主次关系进行排序。按照材料类别排列顺序及档案材料目录格式,编写详细的档案材料目录。

5、复制与加工。材料载体变质、字迹退色不清或破损时,应采用修复、打印、抄写、复印、裱糊等方法进行抢救。复制材料要核对无误,并注明复制单位和日期。

6、材料装订。装订前应将材料上的大头针、订书钉等金属物拆除。然后理齐全卷材料,在材料左侧竖直打上装订孔,装订成卷。

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一)保管的基本要求

1、应建立坚固的专用档案库房,配置铁质的档案柜或档案密集架。档案库、阅档室和档案管理人员办公室应分别设置。

2、应配置相应的计算机管理、档案整理装订、安全防护等设备。

3、要建立档案库房的档案出入库制度、卫生安全制度、工作交接制度和档案排放查找方法。

4、库存档案应采取分类管理。对死亡人员档案、无主档案、长期出国人员档案、毕业生档案等要分别登记管理。

(二)保护的基本要求

1、防火要求。档案库房应远离食堂、汽车库房等消防重点目标;应按装避雷针、火灾报警器和消防灭火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应熟悉有关消防安全知识。严禁在库房内吸烟、设置明火、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杂物。

2、防潮要求。库房内应安装温湿度记录仪器、加湿机、去湿机等设备。库房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

3、防蛀要求。裱糊档案材料应使用化学浆糊。库房内不得存放食品和易霉物品。要定期施放驱虫药剂和使用防腐防虫物品。

4、防盗要求。库房要安装防盗门窗、防盗报警装置和监控设备。档案管理人员每天下班前要检查门窗关闭情况。

5、防光要求。库房宜选用白炽灯照明。如采用荧光灯照明时,需有紫外线过滤措施。库房不宜采用自然光源,应避免阳光直射档案。有外窗时应配有窗帘等遮阳措施。

6、防高温要求。库房应配备排风扇、空调等通风降温设备,温度应控制在14 ℃~24 ℃。

五、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阅

(一)查阅档案范围

1、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国家机关或公证机构因侦查、审理或公证需要可查阅有关人员的档案。

2、设立党委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因考察、任免、聘任、调动、入党(团)、参军、出国等工作需要可跨单位查阅有关人员的档案。

3、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可查阅本单位员工的档案。

(二)查阅要求

1、查阅单位应派中共党员持有效的单位介绍信及身份证件查阅。

2、查阅档案应在阅档室或指定的地方查阅。

3、查阅者不得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对档案内容应严格保密,不得泄漏或擅自向外公布,保障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4、需要摘录档案内容的,应征得档案管理部门同意。对摘录部分,由档案管理人员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写明出处及日期,并加盖公章。

5、不得擅自复制、拍摄档案内容。确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应说明理由,经档案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复制或拍摄。复制的材料由档案管理部门注明出处和日期,并加盖公章。

(三)办理查阅的程序

1、查阅者应持有效的单位介绍信和有效身份证件,用人单位查阅时还应提供被查阅者的存档凭证。

2、档案管理部门审核查阅人提供的有效证件及相关材料,填写《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登记表(薄)》,根据规定和需要提供档案材料。

3、查阅结束后,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将被查阅档案归库,并将查阅人所持的介绍信、身份证复印件留存。

4、人事档案原则上不外借,如确实需要借用档案的,经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人批准,可按档案转出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六、出具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证明材料

(一)出具证明的适应范围

存档人员,需要人才服务机构出具与本人档案记载相关或与管理人事档案相关的证明材料,可向其委托管理本人档案的人才服务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由人才服务机构出具。证明种类分为:委托管理人事档案证明函(见附录6)、人事档案材料情况证明函(见附录7)。

(二)办理证明的程序

1、存档人员向人才服务机构说明出具证明材料的事由(或对方索取证明的信函)、提供存档凭证、经办人或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

2、根据档案实际记载出具证明。档案中无记载的,应补齐相关材料后出具。

3、确需复印档案材料作为旁证的,应在复印件上注明用途及复印日期,并加盖公章。

七、流动人员身份认定

(一)认定对象

辞职和被辞退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档案中原身份为全民所有制录(聘)用干部的人员;普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军队退役军官。

(二)认定程序

1、对存档人员的原身份进行审定。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对其原干部身份进行认定:

(1)市(地)级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录用的全民所有制干部。

(2)市(地)级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全民所有制聘用制干部。

(3)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以毕业生报到证或就业介绍信为准)。

(4)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辞职、辞退人员,经审定符合保留干部身份规定条件的,可对其原干部身份进行认定保留。

(5)军队退役的排以上军官(不含士官)。

2、凡是受开除处分和擅自离职人员,不再对其原干部身份进行认定。

3、身份认定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流动人员档案身份认定申请表》,经办人员填写审核意见后,报人才服务机构领导审批。

4、出具《流动人员身份认定书》(见附录8),做为接续人事关系的依据。

八、流动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委托评定

(一)委托评审职称对象

1、存档并实行人事代理服务且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符合申报各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的流动人员。

2、农村实用人才。

(二)委托评定职称程序

1、凭本人存档凭证提交评审材料。

2、工作人员对提交的评审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审核合格后在其《评定表》及《推荐表》上加盖公章。

3、开具《委托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函》(见附录9),报送相关专业评委会。评委会收取评审材料后,及时返还申报材料原件。

4、按照评委会评审要求,通知参评人员参加相应的职称答辩或考试。

5、评审工作结束后,及时返还评审材料,并将职称评定表装入本人档案。

九、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档案接转

(一)适用对象

普通高、中等院校(含全日制成人教育普通班)应届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档案。

(二)接收毕业生档案的标准

人才服务机构接收的毕业生档案应具有下列材料:

1、考生档案正卷、副卷(高、中等学校招生报名登记表、志愿表等);

2、学生登记表;

3、学年鉴定材料;

4、入党、入团材料;

5、奖惩材料;

6、实习、社会实践材料;

7、学生体检表;

8、毕业生成绩单;

9、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材料;

10、授予学位审批表;

11、毕业生登记表;

12、普通高、中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其中,1、2、8、11、12五项材料为普通高、中等学校毕业生档案必须具备的材料。

(三)接收毕业生档案的程序

1、审核档案材料。人才服务机构接到档案后,按照接收毕业生档案标准严格审查档案内容,对于材料不齐全或不清楚的,要求转出单位补齐或查清后方可接收。对于确实难以补齐个别材料的档案,毕业生本人签字确认,自愿放弃这部分材料后可以接收。

2、办理档案交接手续。毕业生派遣部门统一转来的档案,经审核无误后,统一办理接收手续;学校邮寄来的档案或由毕业生自带的档案,在查验密封和材料无误后,在《转递档案通知单回执》上签名并加盖印章后返回转出单位。不符合要求的档案,通知转出单位并将档案退回。

3、人才服务机构将接收的毕业生档案登记造册,并专柜进行管理。同时要及时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的规定,对档案进行装订整理,达到人事档案的管理标准。

4、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未就业的,在这个期间人才服务机构对其档案实行免费管理。

(四)转出毕业生档案的程序

1、转出毕业生档案应分别提交以下调档手续:

(1)升学的,提交《入学通知书》和学校出具的调档函;

(2)应征入伍的,提交《入伍通知书》或武装部门出具的调档函;

(3)改派的,提交改派后的《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人才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就业通知书》;

(4)考录到机关、事业单位的,提交考录主管部门出具的录用通知书或调档手续。

(5)毕业生档案免费保管期满后另行委托管理档案的,提交人才服务机构的调档函。

2、办理转出档案手续。入伍和就业的毕业生,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出的规定办理转出手续;档案免费保管期满后仍未就业的,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3、对毕业时学校虽已派遣但当时未就业的,两年择业期满后异地就业,不能办理改派手续的毕业生,如属于需要办理落户的,由省人才中心出具《高校毕业生就业介绍信》;如属于不需要办理落户的,由各市人才服务机构出具《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流动介绍信》(见附录10),办理档案接转手续。

十、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接转

(一)适用对象

1、从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办理辞职手续的人员;

2、被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按照规定辞退的人员。

(二)接收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标准

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材料,除了要真实可靠、完整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材料:

1、辞职人员档案中应有本人《辞职申请表》和所在单位或任免机关的批准文件等辞职手续;

2、被事业单位辞退的人员档案中应有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作出的辞退决定(本人签字或辞退决定与本人见面的说明)、《辞退费发放证明》等辞退手续;

3、被国家机关辞退的公务员档案中应有《辞退公务员审批表》和任免机关作出的辞退决定(本人签字或辞退决定与本人见面的说明)、《辞退费发放证明》等辞退手续。

(三)接转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的程序

1、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由其原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在办理完辞职或辞退手续后一个月内,向同级政府的人才服务机构移交。

2、人才服务机构按照接收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标准严格审查档案内容,对于材料不齐全或不清楚的,要求原单位补齐或查清。

3、经审查无误的档案,由接收单位与转出单位履行交接手续,接收单位在《转递档案通知单回执》上签名并加盖印章,将《回执》退回转出单位。

4、辞职或被辞退人员原所在单位,要与辞职或被辞退本人一起,与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并签订人事档案管理合同。

上一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下一篇:蓝田溪杂咏?题南陂,蓝田溪杂咏?题南陂钱起,蓝田溪杂咏?题南陂的意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