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脉络

2022-12-12

第一篇: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脉络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新闻史学的基本脉络

作者:李宏剑时间:2012-10-09

注定是一种定义,新闻的规律总以哲学的方式揭示,新闻的现象总以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条件进行事实的展示。而这两种学科的归纳,便形成新闻学的历史。

从广义角度上讲,历史是一种演绎。而从微观角度上分析,历史是一种记录。记录是一种哲学方法。

有二个问题必须设问,

一、何为哲学?

二、何为新闻?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马克思对此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对此,人类思想的第一个前提既是哲学。

新闻是对社会客观存在和发生的事实用以观察和记录的一种传播过程。

时间给我们呈现反思历史得失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从梳理历史既定条件的角度,研究特定条件下的新闻历史。

每一种事物,都起源于一个阶段的特定条件下,新闻也不例外。

注定是一种学问,新闻是什么?从概念上解释,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当新闻形成历史条件时,当时的新闻事件就是对当时的社会政策,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特定的情景及

民情风俗的一种研究。这是一种学问的定位。

一、从新闻史的脉络上确立一种哲学思考的框架

方汉奇和张之华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简史》、刘海贵主编的研究生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中国现代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是两本极其重要的关于新闻史书籍,尤其是《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一书,基本涵盖了中国新闻史的全部,上可追溯到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活动,下可和当代新闻发展史并轨。

历史是一种脉络,每一个朝代都相互衔接。历史是一种记录,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哲学思考。思考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如何按朝代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导入一种哲学的思考,即让历史符号产生哲学元素。

研究历史可以断代。如研究宋代的邸报首先要研究邸报出现的相关制度。如研究《湘江评论》,就得研究毛泽东思想。《湘江评论》以述评为主,最著名的口号是“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毛泽东写道:“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匈牙利崛起,布达佩斯又出现了崭新的劳农政府。德人奥人捷克人和之„„。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问,发生了‘五四’运动。旌旗南向,过黄河而到长江,黄埔汉皋,屡演话剧,洞庭闽水,更起高潮,天地为之昭苏,奸邪为之辟易。”(参见《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第五章第二节第三章节)仅这段话,既包括历史内涵,又产生哲学意境。

为历史脉络导入哲学思考的范畴,应是研究新闻史的一个方向。任何学科,都有交织、交叉性。当这种状态成为一种新内容时,新学科或是交叉学科产生的新课题也就诞生了。新闻史和哲学也不能例外。

为新闻史研究导入哲学的方法,划定哲学的框架对新闻史而言,则形成更宏观的研究视角和理性方法。这种方法应成为我们研究新闻史的一种态度和思想体系。

二、从新闻史的规律上分析哲学层面的社会现象

新闻史与一个社会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具体特征紧密关联。每一个社会现象的形成,过程就是对新闻的密集关注。新闻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肯定有哲学元素的存在。如刘海贵所著的《中国现代新闻业务史》中第十三章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第一节的新闻写作概述;

“大跃进”时期的新闻写作,就其积极方面来说,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反映了人民群众奋发自强的高度积极性。但是,愿望并不等于现实,积极性也不等于科学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创奇迹,不下火线。”等宣传,纯粹是唯意志论„„”这一段,既是概述,又是哲学。概述是一种总结,哲学是一种理论的思考,更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一切文化,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新闻报道也不例外。哲学是一种什么属性呢?从某种

程度上讲,哲学也属于一种意识形态范畴,但哲学重在反思。

哲学是什么呢?哲学是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历史是什么呢?历史不仅仅是一种记录,也是对某个社会现象的注解。

当历史通过哲学反思时,历史就有了还原当时情景的理论依据。而当哲学通过历史记录时,哲学就有了观察社会的方法论。

三、从新闻史的根源上揭示社会的价值观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每一种新闻史的存在,都有其一个根本的社会根源。这种社会根源就是当时社会价值观发生嬗变的一种历史折射。这种历史折射就是哲学。

有人说,哲学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或是一种意识形态从理论价值上的表述。不单单是这。

哲学有价值观的基本属性。著名哲学家袁贵仁在《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曾发出“价值观是什么与不是什么”之问。他认为;“价值观的研究,无疑要从价值观是什么开始,现在许多人也是这样做的。但实际上,要想真正了解价值观是什么,必须要了解价值观不是什么。一个定义,既要涵盖它所定义的全部对象,又不能比这包含更多的东西。”他还提出了价值观的可比与不可比,价值观的绝对与相对,价值观的有与无,价值观的先与后等问题。

新闻史学从价值观上讲,它的每一个历史对象既是客观的,又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凝聚。新闻史学的根源在于揭示社会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其的表现途径和基本渠道。

北京大学教授程曼丽在谈及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历史及未来设想时曾说:“就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给中国新闻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尤其是建党初期,出现了很多党的组织者,宣传家,就是培养了这样民主革命的中坚力量。”由此可见,研究新闻史,也能决定和形成人的价值观,这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一种必然因素。而这种必然因素的基本环节就是从哲学的规律上,以新闻史为根源,不断揭示社会的矛盾,从认识新生事物的角度产生新的价值观,以此积淀成一个人认识社会的最基本价值观及形成新的世界观的方法。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第二篇: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基本原理的意义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然而,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并且正确地认识和运用经济规律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利益。因此,作为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不管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还是为了奉献国家,我们都应该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正如书上所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其具体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们进一步掌握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树立和巩固共产主义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从大量的科学论证中,我们能够深刻的认识到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必然过程,正如资本主义取代了封建社会,同样的,社会主义也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虽然目前是资本主义国家更为发达,生活上更为富裕。然而,这些都是长期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相较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将有清晰、明确的分析和阐述,作出充分的科学论证。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使我们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能使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将带领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 “第二,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及其在当代的新特征,学会借鉴资本主义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经济。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分析、阐述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对于未来社会作出了一些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告诉人们研究未来社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并且能依据一定的方法来科学的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在当代的新特征,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说过:“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它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自从列宁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就已经开始打交道了,距今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在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对于我国的经济现状,我们仍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借鉴,使之能为我所用,进一步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更好。 “第三,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我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恩格斯说过,“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内容是从研究政治经济学产生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一切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方针、路线的理论依据。

因此,为了能更深刻的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路线及所有政策,我们就应该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的需要。

“第四,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学习其他经济学科和各类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还可以增长经济理论知识,使我们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课程,是各经济学科共同的理论基础。在人文社会科学这个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是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因此,学好政治经济学,有助于我们学好其他各类经济专业课程,以及其他各类研究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同时即将进入社会的我们,不仅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还需要拥有一个经济头脑来管理我们的生活,争取能做到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高的利益。

综上所述,学好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大学生的义务,不仅如此,学好政治经济学于我们自身以及为以后奉献社会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C604418#谭孟婧

第三篇: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1919~1949)

与戏剧、小说散文比较,中国新诗的80年发展是相对薄弱的。小说毕竟还有鲁迅、沈从文、巴金和老舍;戏剧有曹禺、老舍和高行健;这些作家都得到了世界的承认。而诗歌却缺少这样的人物。中国新诗面对两个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一是西方自莎士比亚以来的诗歌成就。诗歌的存在必须有精粹成熟的民族语言,诗歌与语言联系最为紧密,而现代汉语才产生不到100年,用只发展了100年的尚处于年轻阶段的语言能写出成熟的诗歌来吗?中国新诗就它的超越对象来说是显得稚气了一些,但就其自身发展速度来说确是迅速的,而且是成绩斐然。

中国新诗只80年发展历程——现代文学的30年和当代文学的50年。

现代文学中的30年是新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A.第一个10年: 1.尝试中的新诗

胡适是“第一个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1920)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个别诗歌具备现代汉语抒情形式,大部分诗歌仍不能摆脱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同期诗人还有俞平伯(《冬夜》)、康白情(《草儿》)、沈尹默(《三弦》)、周作人(《小河》)、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等。

新诗的手法一是“白描”,二是比喻象征。这样早期的白话诗也分为两类,一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客观写实倾向,一是托物寄兴的现代主义倾向。后者在传统诗歌里并不常见。

2.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郭沫若的《女神》(1921)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和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都在这本诗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湖畔派诗人”:汪敬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爱情诗合集《湖畔(1922)。

“小诗体”: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是形式上的半格律体,处处体现出艺术的节制,后来的闻一多与之相似。

3.新诗的规范化——新月派

如果说《女神》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彻底破坏精神,冲决了传统诗词的格律,新月派则应需而生,它以`北京《晨报副刊》为阵地,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主张“理性节制情感”,闻一多倡导新诗的格律化,提出诗歌的“三美”理论: 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绘画美(中国诗画相通理论)、

建筑美(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红烛》、《死水》是他诗歌创作的集中体现。徐志摩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飞动飘逸的诗情与对形式美追求相结合,使徐志摩总是抓住每首诗特有的“诗感”、“原动的诗意”,寻找相应的诗律。《志摩的诗》是在不断的实验与创造中寻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4.早期象征派的诗歌

穆木天提出纯诗的概念,主张诗歌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内生命的反射”,“是内生活的真实的象征”。其次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说明是散文世界的东西。”李金发的《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是早期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之作。 B.第二个10年: 1.中国诗歌会

是左联领导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继承前一个十年蒋光慈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传统,殷夫为代表。特点:一是反映革命斗争和时代重大事件;二是强调诗歌的意识形态化,诗歌的主体并非诗人自己而是一个战斗集体;三是艺术表现上注重写实。这多少背离了诗歌的本质即个体生命情感的宣泄。 2.后期的新月派

抒情的重心转为“灵魂的战栗”,表现灵魂的战栗,和现代人精神的异化。徐志摩的《猛虎集》、《云游集》是这方面的代表。《再别康桥》属于这一时期,但情绪仍是前一时期的余绪。新诗人的加入,如陈梦家、方玮德,多为徐志摩的学生。在形式上进行“十四行诗”的转借与实验。

3.现代派诗人

施哲存在《现代》发表的《又关于本刊的现代诗》,被看作是现代派诗歌的一个宣言。强调要写纯然的现代诗,它在谱系上与早期的象征派诗歌相承;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辞藻排列成现代的诗形。“诗坛首领”是戴望舒、卞之琳。其中戴望舒以《雨巷》一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美称。

4.汉园三诗人

1936年《汉园集》收入何其芳的《燕泥集》、李广田的《行云集》、卞之琳的《数行集》。卞之琳最为瞩目。他受到徐志摩和戴望舒的影响,为新诗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即由主情向主智的转变。他是新诗历史上一位具有自觉哲学意识的诗人,其诗歌于平淡中出奇,因为他善于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的穿透与开掘。

30年代现代派诗人中,另一位智慧诗的作者是废名。他是一位东方化的现代诗人。融入他灵魂的是佛道精义,是诗禅传统。

C.第三个10年: 1.艾青

在中国诗歌发展历史上完成了历史的“综合”的任务。一方面坚持发展“中国诗歌会”诗人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克服扬弃其“幼稚的叫喊”的弱点,同时也批判地吸收了现代派诗人新诗艺术探索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诗歌艺术,他吸取了郭沫若式的激情,也吸取新月派的外在形式的追求,艾青使中国新诗开始追求一种内在的美。成为第三个十年最有影响的诗人。也是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新诗人之一。 2.七月诗派的出现

抗战之初中国诗歌会与新月派、现代派诗人都唱起了民族解放的战歌。抗战相持阶段经过诗歌审美艺术特征与政治宣传的争论,使人们对诗的内容与形式的认识达到新的水平。出现很多把新诗的艺术探讨提高到理论高度的学术著作:艾青的《诗论》、朱自清的《新诗杂谈》、李广田《诗的艺术》、朱光潜的《诗论》。在诗歌创作上对失落的诗歌个性有了自觉的追求,臧克家写出《泥土的歌》,戴望舒写出《灾难的岁月》,出现了风格的转化,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在此期间影响最大的就是七月诗派。此诗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胡风为中心,以《七月》等刊物为主要阵地形成的一个青年诗群。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冀方、阿垅、曾卓、卢钿、方然、牛汉等。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为主要旗帜,在国统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从冯至等校园诗人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

由西南联大朱自清、闻一多、卞之琳、李广田等老一辈诗人,和穆旦(查良铮)、郑敏、杜运燮、袁可嘉、俞铭传、王左良、赵瑞蕻等年轻诗人组成。

是历史的机遇把新诗的主要代表集中于这简陋的天地里,中国成名的、不成名的、已经成型的、尚未成型的诗人一起进入了人生与艺术道路上难得、少遇的“沉潜”状态。这首先是生命的“沉潜”——这是一种经历了战乱中的流亡,有了丰富的生命体验以后的生命沉潜:他们面对现实与自然默思,将中国土地上生活的沉重与灾难潜入内心深处,将民族本位的、更具感性(非理性)的战争体验转化为(融入)个人与人类本位的、更具形而上色彩的生命体验与思考。朱自清的《新诗杂话》、李广田的《诗的艺术》是其中最主要的成果,与同时期出版的朱光潜的《诗论》、艾青的《诗论》,同为新诗理论的经典著作;为新诗的发展寻找更丰富的艺术资源,他们的艺术探讨的触角既伸向中国古代诗歌(文学、文化)传统,同时开展了对西方文学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师生们以更加开放的眼光,与当代世界师潮进行直接的交流:冯至、卞之琳翻译和介绍了里尔克的诗歌与小说,燕卜逊则以当代英国诗人的身份开讲《当代诗》,而后期象征派诗人奥登这一时期的访华,使得40年代的校园诗人的创作以逼视(直面)现实、人生、自我的矛盾(分裂)为主要追求与特点的,而且他们将这种现实与灵魂的逼视上升为既保留个体的独特性,又是普遍、超越的人类经验和形而上的生命体验,同时又通过对现代诗的思维与语言的探讨与实验,将其转化为审美的形态。这“知性的提升与融合”与“文本实验”的自觉,都是充分体现了校园诗歌的特色的。 冯至的《十四行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它使中国现代诗歌第一次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

4.九叶派

抗战结束后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回到北方(北京或天津),他们和在南方的辛笛、杭约赫、陈敬容、唐祈、唐湜,相互寻找,遥相呼应,彼此确认共性,远距离地携手走上上海的《中国新诗》这块诗垦地,这些人虽未曾谋面,但却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流派特征。1981年他们中几位老诗人结集出版了他们当年的诗选《九叶集》,后来“九叶派”便成为海内外流行的称谓。九叶诗派的走红,一方面因为40年代的诗歌得以在尘封中挖掘,另一方面因为他们中许多人在新时期又焕发了创作的青春。也就是说九叶派作为40年代的诗歌流派,在80年代仍在活跃着。在文学史上以穆旦为首的九叶诗人被称为“中国新诗派”。他们强调:一是诗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二是极端重视日常语言及说话节奏的应用。“只有变化多,弹性大,新鲜,生动的文字与节奏才能适当地,有效地,表达现代诗人感觉的奇异敏锐,思想的急遽变化。”强调诗的思维和语言的基本改造,这是中国新诗派的特征,也集中体现了它的反叛性与异质性,这恰恰是与早期白话诗的主张遥远呼应。这一派的诗人在80年代能复兴和重新被认同,也许正因为它与当代诗歌有着审美价值的一致性。或者说中国新诗派是对现代中国新诗30年发展的一个总结,是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形成做了一个准备。最能体现中国新诗派的这种反叛性与异质性的,无疑是它的代表诗人穆旦(1918——1977)。穆旦在他的代表作《被围者》里,这样写着他的新发现:“一个圆,多少年的人工我们的绝望将使他们完整。毁坏它,朋友!让我们自己就是它的残缺,比平庸要坏——闪电和雨,新的气温和希望才会来灌注:推倒一切的尊敬!因为我们已是被围的一群,我们翻转,才有新的土地觉醒。„„”早期白话诗人所提出的建立现代新诗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方式的历史任务,到穆旦这里开始得到了初步的落实,这自然是意义重大的。

第四篇: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 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1.古希腊、罗马时期,也是欧洲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理论主要围绕两大主题展开:什么是最好的政体组织形式?应当采用何种标准对政体做出评判?针对第一个问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六种政体类型理论和混合政体思想作出了回答;而有关于政体的评价标准问题,则是斯多葛学派所倡导的以正当性、正义为核心的自然法学说。这些均称为中世纪天主教政治理论的主要思想根基。

2.中世纪是基督教神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神学。这就使该时期的政治研究也弥漫着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圣经》、上帝、教权成为政治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信仰领域的权威成为判断万物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13世纪经院派哲学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成为基督教世界承前启后的人物,他首次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伦理学》译成拉丁文,并详细评注了亚里士多德的几乎全部主要论文;在理论上论证了信仰领域和理性领域、道德科学与政治科学界分的可能性,这位后来的宗教改革乃至政教分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转折点。政治学开始摆脱宗教神学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人们开始以理性和经验的眼光观察和解放政治现象,西方近代政治学开始形成。马基雅维被称为新时代第一位政治思想家,在其《君主论》一书中,开始讲政治学和伦理学彻底分开,从而使其具有了独立的问题领域,因此他也被称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科学的奠基人。法国政治思想家让·不丹在《共和六书》中指出,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本质属性,具有至上性和不可分割性,是国家稳固统一的前提。他的主权理论不仅推动了政治统一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且通过国际法而相互联系的现代主权国家组成的现代国家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

17、18世纪理性主义政治学先驱。

4.20世纪西方政治科学的发展主要特征1.建立了独立的政治学学科体系2.科学主义方法的运用,使现代政治科学更加专业化和学术化3.与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相对应,政治学研究开始形成具有学科特性的语汇系统。

5.中国古代对“政治”的研究,主要是制定和解释礼乐、兵刑、职官、财赋等典章制度,同我们现在一般所讲的政治学研究有着相当的差异。

6.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研究:这一时期,政治研究除了从传统中挖掘革故鼎新的思想资源外,更多的人将眼光投向了西学。

7.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关键词:俄国十月革命;新青年、新中国

重要名词

城邦:指由一个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其性质是古希腊政治的内涵的主要概念。

共和国: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是私人的,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是为私人利益而奋斗。

政治哲学: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他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它主要关注政治价值和政治本质,是关于一般政治的本质,是关于一般政治问题的理论,也是其他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内涵。

行为主义革命:形成于20世纪初期,50、60年代盛行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行为主义作为一种观点,主张对政治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特别是通过使用定量方法,旨在创立完全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政治科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把政治行为作为政治的出发点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主张政治应从国家制度、法律、政治权利的性质的研究,转向对政治行为的研究。

政治系统论:政治系统论运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注重实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而以政治系统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它首先把政治看成是一个既有层次分工而又有完整系统地有机整体,即政治系统,政治现象是这个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由此,政治系统把政治的互动行为当做政治分析的基本要素,主张以政治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为目标,着重分析系统地平衡和自我维持。 新制度主义:是对传统政治学与行为主义政治学结合基础上的扬弃和超越。它经历了一个兴起、运用与总结及反思的发展过程。从制度与作为政治主体的个体关系这一角度看,在政治学的发展史上先后发生过三次研究视角的转变。经历第三次转变后的个体与制度的关系,是一种多维的、立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对这种关系的清楚认识,有助于个体在政治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政治社会学: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产物。政治社会学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兴起后得到了长足发展。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政治和社会的基本关系,这一种关系的分析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1.政治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简单的交流。2.社会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双边的因果机制3.政治与社会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源于社会,被政治过程改变,再作用于社会。 斯多葛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中国特有的研究政治学的方法论,形成于苏联。以马克思主义的角度,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主要方法论有: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1.应当如何理解政治的内涵?

结合政治内涵本本身的演变及当代政治研究对政治的理解,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当代政治的内涵。就狭义而言,当代政治主要是国家的而活动及其形式和关系。就广义而言,当代的政治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及其关系。从时间上看,狭义的政治涉及国家的政治现象及其活动,广义的政治则包括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空间上看,狭义的政治涉及国家的政治现象及其活动,而广义的政治则包括与社会公共权力相关联的各种权利现象和社会政治关系、行为与活动。 2.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结合我们对政治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从狭义的角度看,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广义而言,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3.简述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指导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方法论,即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在政治学研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所包括的具体方法主要是“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4.简述中、西政治研究的发展脉络。

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脉络分为

(一)古典希腊、罗马时期,这一时期政治研究的核心是城邦政治

(二)中世纪时期,该时期《圣经》、上帝、教权成为政治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信仰领域的权威成为判断万物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

(三)近代时期,政治学开始摆脱宗教神学和传统理论道德观念的束缚,人们开始以理性和经验的眼光观察和解释政治现象,西方近代政治学开始形成。

(四)现代时期19世纪的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启蒙运动的思想传统,将政治和社会的研究视为科学,研究者注重的是政治制度和事件背后的事实依据,他们对现象的解释日益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归纳基础之上。20世纪的现代政治呈现科学化、专业化。 8.中国政治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中国王朝国家的政治研究主要是制定和解释礼乐、兵刑、职官、财赋等典章制度,同我们现在一般所讲的政治学研究有着相当的差异。

(二)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研究除了从传统中挖掘革故鼎新的思想资源外,更多的人将眼光投向了西学。

(三)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形成、发展,并成为指导思想。

第三章 政治权利

第一节 权利与政治权力

权力的界定。权力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权力类型可以做出以下的划分。

(一)根据权力的运用领域不同,可以将权力划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利、社会权力和文化权力。(2)根据权力的属性不同,可以将权力划分为应得权力、报偿权力和制约权力。

(三)根据权力的形式,可以将权力划分为强制性权力和诱导性权力。 权力是当今社会最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维持运作必要的组织手段。权力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体现,也是社会制度稳定性和持久性的保障。

权力与权威的关系。权威是权力的正当性源泉。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权威则是权力的合法化,即对权力的正当性的认同。权威具有绝对性,而权力则缺乏。 权力与暴力的关系。人类的暴力先于权力,但暴力不等同于权力,因为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尽管暴力的因素介入了权力的运用,但它不是权力本身。总之,尽管权力不能脱离暴力,但是拥有暴力手段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权力,因为权力对暴力的运用首先必须借助权威来获得正当性。

马恩指出: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政治权力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关系。政治权力比其他权力更显著地依赖于权威的合法化,同样地,由于政治权利对合法暴力的独占,使得个人和社会团体对暴力的运用都成为非法,这就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所有权利的效果最终都依赖于政治权力的强制性。

国家权力特指以国家政权为主体所发生的政治权力关系。

国家主权是国家政权在其管辖范围之内的最高统治权,具有权威的性质。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1)政治主体(2)政治权利的目标(3)政治权力的实现方式 政治权利的维度:(1)公共性(2)工具性(3)控制性(4)持久性

政治权利的合法性不仅仅是指政治权力的产生和行使合乎法律规定,而且是指政治权力必须得到公民的认同。

合法性基础。马克斯·韦伯概括了传统型、法理性和克里斯玛型三种合法性基础。

传统型建立在一般的相信历来适用的传统的神圣性和由传统授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的合法性之上。

法理型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权利的合法性之上。

克里斯玛型建立在非凡的献身于一个人以及由他所默示和创立的制度的神圣性,或者英雄气概,或者楷模原型上。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越来越依赖于政治权力自身的有效性。政治权力的有效性是就国家政权治理社会的水平而言的,即国家政权能否有效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的结合,是近代政治的基本特征。在传统力量式微的社会中,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成正比,国家政权越是具有有效性,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就越巩固。

政治权利的合法化是对合法性的取得。

一般而言,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手段主要包括(1)传统的文化象征系统(2)意识形态手段(3)社会政策手段。

阶级的概念。社会阶级的存在是理解社会现象的出发点。正式在此意义上,政治权力既是缓和这种社会冲突(阶级冲突),以建立持久秩序的东西,又同时成为社会对立阶级冲突的中心和争夺的目标。列宁对阶级的经典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茶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外一个集团的劳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阶级和阶层的根本区别在于,阶级关系总是相对稳定和固化的。

社会阶级与政治权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阶级的对立关系必然具有政治性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的政治性决定了社会阶级与政治权力的关系。首先,政治权力的本质是一种阶级统治的关系。政治权力必然会成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斗争的核心,它是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地位的工具,也可能成为被统治阶级解放自己的武器。

“新阶级”——他们既瘦到资本家的雇佣,以脑力劳动换取管理报酬,在本质上接近于无产阶级,但是他们的生活状况与价值认同又明显区别于一般工人,因此人们往往把这一介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与两者存在相对独立性的特殊阶层称为“中产阶级”。

“新阶级”在各个方面对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权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在资源控制权上,“新阶级”由于掌握了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在控制生产和管理流程上与旧统治阶级展开了竞争。(2)在意识形态上,西方学者认为,“新阶级”形成了区别于旧阶级的自我认同,成为特殊的“地位群体”。(3)“新阶级”在争夺社会控制权的同时实际上强化了既有的政治经济秩序,使资产阶级的统治进一步牢固化。

权力:权力是人际关系中的特定的影响力,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特指发生在政治领域中的权力关系。

合法性:合法性一词在政治学中通常用来指政府与法律的权威为民众所认可的程度。(合法性最终可以归结为政治权利是否能获得普遍认可的问题) 阶级: 新阶级:

权力的性质是什么?

权力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它总是权力关系双方互动作用的结果。

权力是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社会关系,权力的产生、运用及其所能造成的后果,都以一定的组织、物质和精神力量为基础,个人或组织的权力。取决于对这些资源的掌握和运用。 权力具体体现为以一定的方式,对权力的资源加以贯彻和应用,权力的效果也往往取决于这些方式的运用是否得当。

如何理解权力、权威与暴力的区别与联系?

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的关系表现在哪里? 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里?

“新阶级”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章 国家政权

国家的概念。恩格斯: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和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国家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1)国家由领土、人口、主权和政府所构成。(2)国家以社会公共权威为基础进行维持和运作。(3)国家的终极目标是维护社会经济的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

国家政权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从国家的阶级属性出发科学地探讨国家政权的本质,国家政权的本质就表现为其阶级本质。(1)国家政权是社会阶级利益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2)市民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国家政权的性质。(3)国家政权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国家政权具有双重性(1)国家政权的阶级性,即国家政权的本质根植于社会(2)国家政权的相对自主性,即国家政权在形式上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相对于社会各阶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社会事务的管理中并不纯然直接为某个阶级的特殊利益服务。

国家政权以其相对自主性维持了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外观,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国家的法律对于全体公民普遍适用(2)统治阶级并不直接掌握权力,二是通过权威机构的官僚进行政治统治。(3)政府职能作为国家政权的具体运作,具有两重性,一是直接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统治职能二是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所能履行的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丧失国家主权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高权力,具有绝对的,永久的性质,即具有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不可分割的性质。(1)国家主权是一切政治力量的合法源泉(2)国家主权必须具有持久性,是固定不变的。

国家政权的历史形态 国家的起源。在人类原始社会并不存在完整意义的国家政权,而只有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公社。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个体经济、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不断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最终引起了旧的生产关系的瓦解,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得以产生,一些掌握了权力的氏族首领就利用权力发展了自身的利益,逐渐在氏族内部形成了一个贵族阶层,社会开始出现阶层分化,并最终分裂为对抗阶级,为了压制对抗阶级之间大规模的公开冲突,国家政权便应运而生了。

在马克思主义对国家起源的阐释中,值得注意三点(1)伴随着私有制而产生的私有观念在国家形成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2)权力、阶级、国家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权力决定了社会的分配和阶级的产生,而不是相反。(3)国家的产生并不是人类文明的倒退,相反缔造了人类文明的新的开端,人类只有在国家中才形成了一个统一体。

古典国家政权形态。 城邦国家。大约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希腊人的价值实现实在城邦公共生活中完成的,只有通过参与政治生活,人才能体现出超越于动物性的人性。是故城邦国家的根本特征在于城邦与个人的紧密结合,公民个人不能脱离城邦而存在,因此只有认同城邦共同体,尊奉城邦共同的神,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权威国家。以古罗马为例。古罗马国家政权形态的中心观念是权威。强调城邦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的存在必须以认同一定的权威为前提。权威国家的特征在于,其权威就是亘古不变的,而且权力体制则永远是未定型的,处于不断成长之中。

封建国家。封建国家形态是那种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紧密结合的国家政权形态,公共权力无论是其产生还是运用,都取决于私人利益的诉求,因此,封建时代的政治精神完全堕落。

专制国家。以中国为典型。中国的专制国家形态具有四大特征(1)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2)确立了绝对的君主专制统治(3)形成了严密而庞大的官僚机构(4)公共领域完全覆盖私人领域,国家权力覆盖了整个社会。

现代国家政权形态。欧洲从14至16世纪完成了从中世纪封建割据向统一的、具有民族意识的现代国家政权形态的转型。

近代革命以人民主权国家取代绝对主义国家以来,现代国家政权形态主要精力了下述三种发展类型。

(1)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形态。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从法律上确定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市民社会逐渐获得了完整的财产所有权和独立的经济活动圈,形成自由平等的契约关系所调节的自发秩序,即所谓私人领域。国家政权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些基本权利构成了对公共领域政治权力的勘定,即公共权力以不侵犯公民基本权力为限度,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为其目标。

(2)晚期资本主义国家形态。又称为福利国家、国家资本主义。在晚期资本主义国家形态中,公共领域的政治权力全面干预私人领域事务,而且私人领域的个人幸福也成为公共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国家政权全面干预市场给国家政权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随着社会管理的日益复杂化和政府职能的深化和泛化,代议制政府内部权力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政府从以议会为中心的权力结构转变为以行政为中心的权力结构,呈现出“行政集权民主制”的结构特征。政党成为国家政权的合法工具。

(3)社会主义国家形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多远的社会经济结构,政府垄断社会资源的格局逐渐转变为政府以宏观调控方式管理社会经济的格局,从而形成了全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形态的核心。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变。

国家政权的本质即其阶级本质本身就是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严格来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形成,是以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离为前提的,人类从部落社会发展为以阶级分化为基础的等级社会,家庭、社会阶层等构成了社会的最初形态,而社会等级的形成尤其是阶级对立的发展,则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政权的产生。此后国家政权形态的发展,都伴随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1)古希腊-罗马城邦时期,国家与社会是判然有别的。(2)欧洲中世纪,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为有限国家模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在这里存在国家政权与基督教的二元对立,而非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3)欧洲向现代社会过度的过程中形成的绝对主义国家,则是国家控制社会的一元结构。(4)近代民族国家,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实现了分离。(5)后资本主义国家时期,在国家与社会二元分立的框架内重新塑造了国家与社会的一体化。 近代以来形成的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是在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相互渗透和影响、国家被市民社会所决定的条件下进一步形成的。可以说,现代国家与社会在阶级本质上是同一的,而在形式上又形成了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的二元分立。

国家与市民社会。古典含义:是指建立了国家的“文明社会”,相对于野蛮部落而言。近代含义:指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经济生活,相对于国家政权而言。

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前提是现代社会存在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的二元分立,市民社会由此而在理论上获得了相对于国家政权的独立性。

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在国家政权与社会既分离又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国家政权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政治现象,而是与社会力量的作用交织在一起。表现:(1)国家权力过度干预市场社会的合法性受到质疑。(2)社会自发组织逐渐分割了国家权力,形成了多元的权力中心。(3)知识阶层和管理阶层所形成的精英集团垄断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管理的专业技术。(4)大众传媒等公共舆论力量影响日益扩大。

从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出发,西方政治学中形成了多种解释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自由主义国家、多元主义国家和精英主义国家。

自由主义国家。自由主义者坚持有限国家模式,以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勘定国家权力的范围,反对国家权力和正度职能的扩张,尤其是竭力反对国家对社会经济事务的过度干涉。

多元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因而国家政权在组织形式上也应当实现多元化,也就是通过议会政治和多党政治实现对国家政权的多头控制,而这种多头控制就是民主制度的师之所在。

精英主义国家。精英主义者认为人和社会都存在着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他们倡导一种民主精英政治。现代国家是指上操纵在少数职业官僚手中,这些职业官僚利用其专门知识和手中的政治权力,驾驭了整个国家机器的运作,是后者服务于本阶层的特殊利益,社会上的普通民众则难以控制国家政权。

国家形态:也叫“主权形态”,它是指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相对“国家属性”或“主权特征”的组织单位。

国家相对自主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决定国家相对自主性程度的因素是什么? P92-93

国家主权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国家主权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表现在哪里? 是欧洲从中世纪的冲突混乱之后走向统一的世俗化国家这一过程中,为了使世俗君主具备合法性,从而建立起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将分裂的社会统一起来,主权观念随之出现,世俗君主成为一切世俗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源泉。国家主权具有持久性,保证了现代国家统一集权的持久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可以说现代民族国家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从种族认同演变为一种国族认同,并且这种国族认同与作为一切政治权力之合法性源泉的主权的确立是分不开的。1648年欧洲各国达成威斯特伐里亚公约,承认了各自所拥有的最终主权,欧洲现代民族国家最终成型。

国家政权形态存在哪些历史形态?

为什么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国家的本质?

国家政权的本质及其阶级本质本身就是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严格来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形成,是以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离为前提的,人类从部落社会发展为以阶级分化为基础的等级社会,家庭、社会阶层等就构成了社会的最初形态,而社会等级的形成尤其是阶级对立的发展,则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政权的产生。此后国家政权形态的发展,都伴随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国家的本质就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国家总是阶级统治、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 如何理解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第四章 国家政体

国体、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一经产生,即表现为本质和行使的内在统一,这里的本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体,它表明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和地位。所谓国家形式,即一国统治阶级实现本阶级权力的方式,它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一个国家纵向的权力安排,它表明国家的政体与局部、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而政权组织形式则表现为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以及各机关之间的关系。

政体侧重于体制,而政权组织形式侧重于机关。

政体是对政权组织形式的抽象和概括,政权组织形式则是政体的具体化。

就当代国家结构形式来说,一般表现为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理论形态。

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

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结合而成的国家结构形式。

西方政体理论的演变

(1)古典时代国家整体理论的开创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物种整体周期循环的理论。——涉及政体的分类问题。 亚里士多德——以追求共同的善为目的,以共和制为形式,以法治为手段的政体是最好的政体。在这里,目的、形式、手段三者有机统一,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西塞罗继承了古希腊思想家的混合政体理论,认为最好的政府行使是对由以上三种政体(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均衡地混合而成”。

古典政治理论表现出浓厚的道德伦理和思辨的先验色彩;古典政体思想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强调法治以及法律对统治者的至高无上性;“混合政体”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古典时代思想家对整体理论所作出的最卓越贡献之一。

欧洲中世纪政体理论的代表:托马斯·阿奎那

马克思主义对政体的认识是在批判继承传统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政体分类的问题上,经典作家采用的分类标准主要有:(1)执政者人数的多寡(2)执政者的产生方式与任职期限。按照这两项标准,国家政体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两大类。马克思主义首先从经济基础、阶级关系等本质要素人事和把握国家。

君主制——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世袭君主手里的政体形式。

共和制——国家的最高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规定相应任职期限的政体形式。

君主制可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共和制主要包括总统制、议会制、委员会之和半总统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形式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共和政体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政权机关(2)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程序产生行政、司法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后者的活动受到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并向它负责。(3)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原则。

目前在西方政治学界,研究者们通常将世界各国的政体归结为三种纯粹类型:民主政体,权威政体和极权政体。 西方学者提出的民主、极权和权威三种政体的划分以西方个人主义价值为基准,主要标准(1)政府对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政治思想、经济活动的控制程度。(2)在意识形态领域。(3)那种民众能够影响政府政策的范围和程度。

民主制。一般认为民主政体应具备以下特征(1)议会制度、选举制度以及政党制度是民主政体根本的制度保证,(2)立法、行政和司法各权利部门之间的功能分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结构性张力。——公民社会主要是指家庭事务、经济领域、文化活动和政治互动等社会生活领域构成的社会自治网络。(4)在意识形态领域倡导各种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并存,个人权利至上。

极权政体。特征(1)推行一个无所不包、渗透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官方意识形态。(2)只有在某一领袖统一领导下,具有严密组织的唯一被允许存在的政党。(3)实行有组织的恐怖(4)政府垄断大众传媒(5)实行统制型经济。

权威政体。把各种非民主和非极权的政治体系定义为权威政体。特征(1)对社会的控制程度看,权威政体要明显弱于极权政体(2)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缺乏较系统的现代思想体系,权威体制下的权力精英常常借助民族主义,同时辅之以本土文化中的某些资源,作为凝聚人心、巩固自身权力正当性的主要手段。(4)权威政体下的经济发展常常采用非市场和超经济的手段。

民主的政治含义:民主从它产生的哪一天起,基本上是一个政治概念,它首先指的是一个城邦或国家的宏观管理体制。民主作为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它首先是一种统治形式,即政体。它只意味着“人们在政治领域内获得解放,实现了平等的政治权力。

民主化的过程首先意味着“用在自由、公开和公平的选举中产生的政府来取代那些不是通过这种方法产生的政府”。

政治民主化实际上是民主价值的制度化过程。 政治民主化首先意味着政体民主化。

我们认为,民主政体之所以能够表现出长处,在于该政体形式所具备的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在素质。(1)民主政体第一次完后才能了国家政体的合法性与制度的合法性的分离和良性互动,并将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建立在取得其治下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基础之上。(2)民主政体相对其他政体形式具有较高程度的开放性。(3)民主政体在国家权力各主体之间建立了法治化的运行规则。

国家政体: 国体:

国家结构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 “左右共治”:指总统与总理不是一个党派的“左右共治”局面。法国“左右共治”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总统和总理权力来源不同。 民主政体: 极权政体: “第三波”:

思考题

简要评述西方政体理论的演变及对近代资产阶级宪政革命的意义。

试论民主、权威和极权三种政体类属概念对政治发展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其局限。

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民主理论从古典到现代的 第五章 政府组织

政府的概念。狭义——仅仅是指国家机构中执掌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机构。 广义——泛指各类国家权力机构,包括一切依法享有制定法律、执行和贯彻法律,以及解释和应用法律的公共权力的机构,即我们通常所谓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

政府与国家的关系。政府是国家必不可少的结构与功能要素,它是国家政体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隶属关系。具体而言,政府与国家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政权与主权之别(2)国家的意义并非完全经由政府实现。(3)合法性层次来源不同

政府区别于一般组织的方面(1)合法性(2)权威性(3)公共性

政府体系的横向结构。现代政府体系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国家元首、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

政府体系的纵向结构。纵向权力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问题。

立法机构的结构。

就其整体组织形式而言,现代国家的立法机构有两种:一院制和两院制。

立法机构的功能和活动包括汇集并代表人民的意志,审议和制定法律、监察行政机构。立法机构之所以能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因为它的组成成员是政治共同体的民选政治代表。这里面隐含着这样一种共识,即社会共同体承认其按照某种程序产生的成员在公共生活中代表共同体本身。

现代各国宪法一般都赋予了立法机构以下几项主要职权:

(1)立法权。即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制定、修改、废除法律的权力。 (2)决定权。即决定国家重大内外事务的权力。 (3)任免权。即对政府主要官员进行任命和罢免。

(4)财政权。即通过审议财政法案,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指出实施监督。

(5)行政监督权。即监督行政机构各种公务活动的权力,包括对其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

在当代,由于各自所处的政治制度体系,政治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议会实际所拥有和发挥的权力和功能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

在当代,行政仅指那些行政决策部门,譬如内阁,而将那些被认为只是从事事务性执行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归为官僚机构。

一般来说,行政机构的结构因其所属政体的不同而不同。

(1)总统制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由选举产生总统,其他成员由总统以法律程序任命,总统向选民和宪法负责。在这里,行政结构在形式和实际上都是金字塔式的。

(2)委员会制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的成员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向议会负责。这种行政机构的成员往往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团体,他们之间即使不是完全平等的,也是相当平等的,至少大部分最重要的决策时共同作出的。

(3)内阁制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政党或政党联盟组织,其首脑内阁总理由国家元首任命或经国家元首提名由议会产生。内阁在其首脑的领导下,决定并执行国家内外政策,集体对议会全权负责。

(4)半总统制国家的政府向议会负责。政府总体由总统任命,其他成员由总理提名,提请总统任命。

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国务院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其他人员由总理提名,均须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后,由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总体看来,任何国家的行政系统都是呈现为典型的金字塔式结构,存在严格的层级关系,各层级之间是领导与服从的关系,贯彻的统一指挥的原则,下级必须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命令。这种典型的官僚制结构以其理性、常规、客观、效率、统一等特点著称,但也因其机构庞杂,层次过多、机械僵硬而受到批评。于是,在现代各国机构改革中,出现了扁平化、灵活化、信息化、人性化等新趋势。

根据同级行政部门内部机构之间的分工和不同的职能配置,我们可以将行政机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领导机构。领导机构是各级行政部门的核心和首脑机构。

(2)办公机构。是协助行政首长管理本级政府内部综合性事务的办事机构。 (3)咨询机构。也称智囊团或参谋机构。

(4)信息机构。信息机构专门负责公证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储存、传递,为领导机构和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5)职能机构。他在行政领导机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个或多个专门行政事务。 (6)派出机构。它是一级政府按管辖区域依法授权委派的代表机构。

(7)监督机构。如行政监督检查机构、审计机构。主要负责对各种行政机构、人员及其行政管理活动进行执法性监督和检查。

行政机构的功能。行政是政治的执行,是国家意志的具体实现。概括起来,行政机构的法定职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执行宪法和法律,参与国家立法(即行政立法)。 (2)决定并实施国家内外政策,任免政府官员。 (3)组织和管理国家公共事务。

(4)编制并向立法机构提出预算、调节和干预经济。

行政机构的作用不仅是执行。这就是说,行政机构不仅实施政策,而且提出政策并协助各部门的活动。无论其法定权利怎样,国家行政机构能够并被要求制定国家的重要政策,同时他们还参与执行这些政策。实际上,在有些国家,行政机构几乎成为了国家的决策中心。

首先,在不少国家,行政机构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其“执行”(立法机构制定的法律)这一功能定位,实际上成了主要的立法者。行政机构实际上履行着起草法律的权力。

其次,立法之外的政策制定的发展也加大了行政机构的权力。

第三,现代行政机构在执法“管理”方面的功能,也在不断地扩张。

概括起来,现代行政机构功能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管制。政府扩大了他对经济的控制,特别是在国家经济主脉已经不是农业而是商业和工业的现代社会。

(2)分配。政府通过公共事业开支和其他手段在利益分配方面发挥作用,甚至直接干涉社会价值的分配。

(3)生产。政府在经济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发挥着生产功能。

(4)(资源)提取。政府为了实现其庞杂的社会管理和政治管理功能,就必须加强它从社会提取行政资源(包括金钱、物资,有时还包括劳动力等)的能力。

(5)防御。政府的军事防御能力往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增强,且其发展速度往往超过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

导致行政机构功能扩张的原因,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即行政机构自身利益的自主性倾向。行政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相应地形成自身的官僚利益集团,在行驶权力的过程中,官僚利益集团存在将行政权力扩大化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从而导致行政权力及其机构的扩张。

不过,在现代国家,行政权力的扩张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制约。 (1)在现代国家,对政府行政权力制约机制正在日趋完善。

(2)通讯和信息的发展,使行政机构能更深入地干预社会,但是,技术的提高,也使公民及公民团体监督政府活动成为可能。

第四节 司法机构

比较法学家一般将世界法系概括为八大法系:英美普通法、罗马法系、德意志法系、北欧大陆法系、社会主义法系、远东法系,以及以宗教为基础的印度法系和伊斯兰法系。

中国的司法机构。

我国的司法机构包括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我国的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在权力地位上是平行的,二者之间是一种“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

司法机构的功能。司法机构的基本职权是行使司法权。

一般而言,司法机构的基本功能在于根据法律接受诉讼,审理案件,解决法律冲突。其目的大致有两个方面(1)通过审判各类诉讼案件,惩办犯罪,解决民事、经济、行政纠纷,保障公民合法权益。(2)主要通过对刑事案件的审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包括对现行政治统治的维护。

司法权一般由各级法院履行。法院的主要职权一般包括(1)解释宪法或法律(2)受理诉讼案件,进行司法审判。(3)处理非诉讼事务,如财产登记,公证结婚。

司法审查权又称违宪审查权,主要是指法院通过司法程序对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制定的法律法令或政府官员的行为是否违宪进行审查和裁决的权力。 第六章 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含义。政府组织与一般组织不同,它是特定地区、特定人口内掌握了公共权力并因此负责社会公共事务的最大的公共组织。它具有公共性、全局性、政治性的特征。

人们对政府的价值期望的现实化和具体化就表现为政府如何运作,或者政府如何通过分配既有的资源对社会发生作用,这种表现就是政府的职能。 职能是指组织或个人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所谓政府职能就是政府作为社会中最大的公共组织在维持社会稳定、保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诸方面所应该负担的职责和能够发挥的功能。政府功能是指政府将其所肩负的社会寄托的责任付诸行动时对社会产生的作用。

政府职能的含义包括两个部分:职责和功能。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决定了后者的额特征,后者是前者的表现,是责任性付诸行动的结果。两者合成一体就构成了政府职能的内涵。

政府职能的基本属性指政府职能的标志性特征:公共性和阶级性。 公共性指政府只能关系到社会公众而不是个别组织与个人的利益,它总是公共领域发挥作用并受到公众的反作用,它反映了政府的存在目的必然以公众利益为依归。

阶级性是指政府职能往往是为某特定接机服务,成为这个阶级管理其他阶级的工具。

政府职能的次要属性,包括价值性、涵盖性、发展性、服务性。

第五篇:论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的脉络

摘要:魏晋南北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分裂时间最长的时代,其突出特点为政权更迭频繁,社会**,民族矛盾尖锐。而其作为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玄学、佛学、道教开始兴起,社会思想的自由和宗教的多样化促进和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和变化,许多新的文学体式形成并得到发展,诗歌的形式多样丰富,表现领域得到扩大。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脉络 建安文学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最初阶段,也是我国中古时期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建安文学发轫于汉末大乱之际,社会的急剧变化结束了汉代的政治大一统和思想大一统,异端思想突起,孕育了建安精神和建安文化。建安人在乱世中面对汉末的政治与文化浩劫,珍惜文化,关怀时事,表现出一种可贵的人文精神。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如曹操的《蒿里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王粲的《七哀诗》都是这种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建安文人在重新认识和思考个体生命价值时,更加关注社会,他们的作品不是感伤个人的生死之期,而是表现忧时伤乱,将建功立业视为短暂生命的延续,抒发强烈建功立业的愿望,这就使建安诗歌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也就形成了“悲凉慷慨”的诗风。

与悲凉慷慨的诗风相适应的是建安诗歌的形式,建安文人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传统并加以改造,创作了大量的五言诗,使之成为建安诗歌的基本形式。建安文人或采用乐府旧题,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抒写国家大事、个人的壮志和抱负;或以乐府形式另写新题,将辞赋的语言声律带入乐府诗中,使五言诗既具有乐府诗的质朴,又有文人化的升华,将五言诗推向成熟。此外,建安文人还在杂言、七言诗等方面做尝试,如曹丕的《燕歌行》等,这对后来鲍照,庾信的杂言、七言诗创作起了推动作用。

文学史上的正始时期包括从正始到晋武帝泰始以前,即曹魏后期、魏晋之交的整个历史时期。曹魏王朝末期,统治集团争权夺势的斗争异常尖锐,夺权之人以阴谋手段诛杀名士,杀戮异己,翦除宗室,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黑暗恐怖时代。

在这种政治局面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都采取了避世自全的态度,司马集团为掩饰自己的行为,又虚伪地提出“儒家名教”“以孝治天下”,面对恐怖与虚伪地现实,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压抑和痛苦显得尤为尖锐和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的政治理想出现了危机和幻灭,人生信仰也发生改变,玄学开始盛行,文学创作也随之发生变化。建安文学中对理想功业追求的热情和自信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对个体生命价值能否实现的抑郁以及强大政治压力下个人失意的悲哀,诗风也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遥深,寄托隐晦。正始诗人开始逃避现实,以哲学的眼光理性地观察现实,使正始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理色彩。

正始之音的代表作家为阮籍、嵇康为首的“竹林名士”,有山涛、王戎、向秀、阮咸、刘伶七人,也称“竹林七贤”,其中阮籍、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阮籍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咏怀诗》八十二首,它的基本主题为忧生忧世,对生命的感化和体验完全是悲剧性的。如《咏怀诗》第三首以树木由繁华转为憔悴的过程,暗喻了魏晋之际的政治状况,表现了在当时处境下难以自保的忧患。对生命的忧惧与人生的剧痛,是阮籍产生了隐逸求仙的思想,所以《咏怀诗》中往往杂有游仙的内容,表现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对现实污浊的鄙弃。《咏怀诗》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揭露,他常以比兴、象征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感情,寄托怀抱,造成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效果。其语言朴实平易,感情真诚厚重,都是对建安诗歌传统的继承,同时以五言诗咏怀为题的组诗体制抒写性情,对后代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取代魏室,建立了晋王朝,史称西晋。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三国分立的局面,统一了中国,社会状况明显好转。一些文人为了家族和个人的利益,纷纷向统治集团靠拢,很多人成为权门下的宾客,任诞之风有所收敛,个人意识不断减弱。文学表现的范围变得狭窄,缺少充实、激动人心的内容,像建安风骨那样明朗刚健的作品和正始时期隐晦曲折地揭露现实的作品已经很少了。以陆机、潘岳等人为代表,内容上拟古,讲究藻饰,注重形式技巧,形成华丽的风气,形成太康诗风。正如刘勰所说:“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

而在形式主义诗风盛行的太康时期,左思的作品却独树一帜,其作品具有充实的现实内容和批判精神。其《咏史》八首突破了咏史诗的传统写法,不止咏史事,而是借咏古人古事来抒写自己的抱负,情调慷慨激昂,文笔矫健雄劲;语言简劲,虽有工巧之致但不可以雕琢。

西晋经过太康、元康的短暂繁荣、安定后,发生“八王之乱”,晋室开始分崩离析。怀弟永嘉年间,因北方少数民族起义而陷入割据局面。晋室南迁,在江南建立偏安政权,史称东晋。从永嘉起至东晋灭亡百余年间,“玄言诗”占据诗坛。东西晋之际,诗坛上代表作家是以慷慨悲歌著称的刘琨和以游仙诗为主导的郭璞。

东晋时代,士族清谈玄理的风气日益兴盛,文人士大夫普遍使用抽象的语言来谈论哲理,文学失去了艺术而变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了。当时佛学和玄学一样也受到重视,出现了玄释合流的局面。以专述老庄哲理而著称的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东晋的玄言诗虽然没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对后来谢灵运的山水诗、白居易等人的说理诗以及宋明理学之诗,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东晋末年,山水诗兴起,陶渊明的田园诗给晋宋之际的诗坛带来新的生机。崇尚自然是陶渊明诗歌的核心内容,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最高准则,他不像阮籍、嵇康佯狂任诞,而是出于率真,因而他的诗歌更接近自然化境地。他的诗歌给空虚枯燥的玄言诗坛带来一股清新诗风,其艺术风格也成为中国历代文人追求的境界。

南北朝是指东晋灭亡到隋统一的一百七十年间,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期。这一时期,南朝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刘宋至陈,元嘉文学、永明文学、工体文学是三个主要发展阶段。(1)元嘉年间,代表作家谢灵运和颜延之的创作活动,上起晋宋之交,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把自然美景引入诗歌,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意象,在诗界独树一帜;下及大明、泰始之际,其间“才秀人微”的鲍照,不仅创作了雄健豪放的诗作,而且为七言、杂言、乐府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2)齐及梁初为第二阶段,即“永明体”兴起阶段,著名诗人沈约、谢朓等人将声韵学的成果运用到诗歌领域,遂形成讲究格律,对偶的永明新体诗。永明体的形式特征为:句式渐趋定性,以五言四句、八句为多,律句大量涌现,平仄相配的观念比较明确,但还没有形成粘的概念。此外,用韵由疏而密,押平声韵居多,押仄声韵很严,至于通韵很多已经接近唐人。永明声律论和新体诗的出现,揭开了我国诗歌史上从比较自由的古体向格律严谨的近体转变的崭新一页。(3)梁中叶至陈末为第三阶段即以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为代表的“宫体诗”兴盛的阶段。宫体诗主要指梁陈时期以描绘女性体态与生活为重要内容,风格绮丽轻柔的宫廷诗。宫体诗发展到陈代更趋轻靡,如陈后主《玉树后庭花》、《乌栖曲》,江总《宛转歌》、《闺怨篇》等,内容空虚,风格浮艳。宫体诗虽然格调不高,但他的出现拓宽了审美对象的领域,对突破传统思想观念具有一定意义,对后代文学体裁的创新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宫体诗继永明体之后,使格律、对偶等诗歌艺术更趋成熟。

北朝文学除民歌外,文人作品比起南朝来,是显得很消沉的,特别是北朝初期“五胡十六国”的一百多年,几乎一段空白。诸游牧民族的长期混乱和野蛮统治,便是造成这段空白的主要根源,但其亦有其特色,北人学南与南人入北的双向交融,使北朝东魏北齐、西魏北周诗坛别开生面。特别是庾信进入西魏北周,心怀屈仕敌国、思念故土的双重悒郁,诗风大变,并在北周形成“庾信体”。自孝文帝迁都洛阳,文学发展繁荣。对北朝文学影响最著的是齐梁诗风,北魏诗歌最早透露出南北文风交融的趋势。

东晋及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于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大部分属于清商曲辞,可分为三类:

(一)吴声歌曲

(二)神弦歌

(三)西曲歌,其民歌内容虽然单调,但由于所写之情极其真实,多从肺腑流出,所以读来仍感到清新可喜。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南朝乐府民歌要丰富得多,而且情调也迥然不同:(1)南朝乐府民歌大多产生于长江流域,其诗中景物多秀美清丽,具有江南秀媚的特点。北朝民歌大多产生于北方,所以诗中景物多具北方雄浑的特点。(2)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沉湎于歌舞、寻欢作乐中,诗中多以情爱为主。北方长期战争不断,人民生活痛苦,所以诗中多反映**带来的凄苦(3)同时爱情诗,南北乐府民歌也有不同,南歌委婉,北歌则爽快直接。 北朝乐府民歌还有一些南朝乐府民歌所没有的内容,如反映贫富对立的《幽州马客吟》,也有写汉人反抗匈奴贵族的《杂歌谣辞》。北朝乐府民歌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其慷慨悲凉、刚健豪壮的艺术风格为文人所称道。

参考文献:钟嵘 《诗品序》

刘勰 《文心雕龙》

郭预衡《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上一篇:焊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下一篇:海关监管通关业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