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制度的缺失及其创新策略研究

2022-09-11

随着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其管理制度与学校发展步调存在超前或滞后情况, 阻碍了高校管理制度积极作用的发挥。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为高校的后续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阻碍高校的科学化发展。

1 高校管理制度的缺失分析

我国高校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缺失, 制度方面存在制定者种类单一、制度制定流程不严谨、制度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我国众多高校的管理制度都是临时起草、征求意见、修改、开会审议并颁布实施的。高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主要由校领导的行政意志决定, 师生员工都处于被动参与状态, 部分新制度的制定过程完全没有征求群众意见, 使得所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缺乏必备的群众基础, 不能表达师生员工的真实诉求。这种制度制定方式不利用后期的执行, 并且由于其制定过程不规范、不透明, 使得高校的管理制度难以发挥其应有效益。

其次, 当前高校的管理制度将重点放在规范人们行为上, 制度内容中常出现“狠抓、深入”等笼统词汇, 表达用于含混, 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有部分高校的管理制度仅仅是为了应付国家教育政策要求, 制度管辖对象多为学校的行政部门内部机构, 管理制度与教育教学活动处于脱节状态, 极其不利于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再次, 高校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缺失问题, 高校的管理与执行脱离实际, 行政机构的布局也不合理, 盲目扩张丧失了办学活力。高校内部行政部门自我中心思想膨胀, 所做的工作只是为了管理而管理, 与教学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很多的管理工作都没有落到实处, 管理形式化现象特别严重。高校的教学活动与管理制度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合力, 管理制度也没能为教学活动提供服务, 高校管理制度的现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并会降低高校的竞争优势。高校在后续发展中, 应该讲人才培养作为其主要目标任务, 并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密切制度与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 改善高校管理制度的现状。此外, 由于高校管理机构庞大, 体系复杂, 层级化管理特征明显, 管理机构臃肿, 使得高校各职能部门存在交叉重叠之处, 相关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不清, 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最后, 国家新政策的出台, 各大高校都开始了扩张活动, 高校规模史无前例。高校的扩张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教育平台, 增加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高校工作过量, 降低了办学效益, 损害了办学活力,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当前, 我国高校管理制度在制度方面和管理方面都存在缺失, 这些缺失问题阻碍了我国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降低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时期, 各高校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制度缺失问题, 推动高校的科学化、持续化发展。

2 高校管理制度缺失的创新策略研究

我国高校管理制度重要地位要求必须对所缺失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只有积极探索高校管理制度缺失的创新策略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高校自身发展要求。高校的教学理念、管理方式及其理念以及高效的未来发展方向都与高校内部的管理制度息息相关, 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对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提出了更多新要求。时代发展现状要求高校必须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 综合技能强的新型人才, 为了满足时代发展新需求, 高校首先要创新其管理制度, 并根据实际发展需求革新高校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 创新其管理方法, 围绕办学目标创新制度管理方向。

2.1 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是我国高校的办学宗旨, 人不仅仅是高校具体部门所占有的资产, 人还具备创造性, 能够给高校带来额外的收益。但在传统的管理制度中, 由于相关管理制度的缺失, 并没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仅仅是作为一种固定资产而存在, 人的创造性和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没有得到开发、爱惜、尊重, 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极低。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 必须在招聘、使用、培训、考核、评估、奖惩、分配等环节都融入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具体而言, 在制定高校师生员工管理制度时, 要给予师生员工群体一定的管理自主权, 让他们切实参与到制度决策过程中。高校还应该在各学院建立集体民主机构, 让全校的师生员工都能够真实表达自身诉求, 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中, 以弥补管理制度的缺失, 促进人力资源作用的最大化发挥。这样不仅能够改善高校管理现状, 提高管理制度的运行效率, 而且能够有效减少高校人力资源的浪费,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2.2 正确认知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在高校管理制度中, 管理的实质就是服务, 这是高校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的核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高校的两大权力体系, 二者并不存在孰优孰劣、孰大孰小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行政权力需要为学术提供必要服务, 但这并不是说学术权力能够凌驾于行政权力之上。为了创新高校管理制度, 需要从基层出发, 正确认知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摆正这两大权力的位置, 践行以学术权力为中心的高校管理思想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了密切高校管理制度与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 高校教师群体可以发挥集体力量, 向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反映自身的教学诉求, 让行政管理人员积极配合教学活动, 减少学术活动的阻力。在高校管理制度中, 适当弱化行政权力十分必要。

2.3 引入市场竞争, 提升高校活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 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增大, 在高校的管理过程中, 可以适当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 提升高校活力。为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 高校首先应该精简机构, 将业务类似的部门和岗位进行合并或取缔, 对部分职能部门实行挂靠, 并减少机构中缺乏工作责任心、缺乏工作技能、影响高校教学活动的行政管理人员数量。对行政岗位实行竞争上岗机制, 并完善定员制度、定岗制度和定编制度, 用市场竞争机制来约束高校管理人员行为, 以弥补高校管理制度的缺失。

结束语

社会新型人才成长的摇篮便是高校, 在新时期高校要立足实际,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遵循为学生服务的原则, 创新具备地方特色的高校新型管理制度, 以此提高高校的社会竞争地位, 完成社会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

摘要:教育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新月异, 高校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不得不改革并创新其管理制度。文章围绕高校管理制度中的制定者制定流程不严谨、制度内容脱离实际以及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的缺失问题展开, 分析高校管理制度缺失的创新策略, 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正确认知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引入市场竞争, 提升高校活力等策略, 以完善我国高校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校,管理制度,缺失,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 黄煌.高校管理制度的缺失及其创新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6 (20) .

[2] 周华.高校管理制度的伦理缺失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 2016 (26) .

[3] 孙鋆, 林良泉.高校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4) .

[4] 卫炜.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探析[D].兰州大学, 2006.

上一篇:用GeoStudio模拟“5612”号台风正面袭击海盐对标准塘渗透稳定性分析下一篇:论我国不动产登记查询主体的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