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双向导入研究

2022-09-12

广义来说, 文化的内涵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是一切人类活动和思维的总和。 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无论历史、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 都是文化的体现, 可以说, 文化无处不在。 而由于地理和历史发展的不同, 各民族、种族的文化也各有差异, 这些差异体现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生活、生活习惯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中西文化融合和碰撞的今天,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文化身份的导向尤为重要。 在大学英语课程中, 教师要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和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 提高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要进行中西文化的双向导入。

1文化双向导入的必要性

人类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英语不但是学生理解西方文化的桥梁, 同时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 随着经济、信息的全球化, 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社会。 多种文化思潮并存, 并且在碰撞中互相影响和渗透。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加深和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革新, 他们每一天都在各种信息飞速传播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生活娱乐, 所以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存在疑问, 他们曾经的道德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的受到冲击, 这需要教育者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然而, 在我们多年来的英语教学中, 过分强调了语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即词汇、语法、听说能力等, 轻视了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角色。 而在涉及文化方面的教学中, 侧重于对西方文化的传播, 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灌输和宣扬。 这导致了学生对于用英语来表达英美文化非常热衷并且表达技能较强, 而对于本国传统文化则漠不关心, 表达时除了缺少相关的语言知识储备, 也在内心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 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学生们在接受信息时缺少判断能力, 甚至呈现出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当然, 这种文化缺失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缺乏有效的措施。 总之, 对学生加强文化双向导入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责任。

2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双向导入的策略

2.1 增强教师对自身双重文化身份的认可

中国的外语教师在二语教学中的文化身份具有双重性。 首先, 教师作为中国人,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其次, 当教师在传授第二语言知识技能时, 这门外语又代表目的语的文化。多年来, 外语教师在教学中, 着重发挥自己目的语文化传授者的作用, 而忽视了自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的身份。 在中西方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 中国的外语教师承担着两种语言文化双向传播的责任。 中西两种文化不是对立的, 而是兼容并包的, 教师在文化双向传播的过程中, 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给学生创造一个多元的文化视野。

2.2 教学中加强跨文化差异的比较

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加强学生跨文化沟通交流的能力, 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例如, 在听说训练中, 学生进行日常听说练习时多运用中国式思维, 使用的词汇或者句子非常刻板, 交流的内容和应对方式具有极大的中国化特点。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常给学生引入文化差异比较, 尤其要让学生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模式。 当然, 文化差异包括文化的各个方面, 包括价值观念、社会习俗、政治体制、社交礼仪、人生哲学、生活习惯等等。

2.3 加强中国文化的导入

为了使学生明确自身的文化身份,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帮助学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宣传能力是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因此, 首先在英语教材的选择上就要注意增加中国文化的内容, 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其次, 教学中要注重中国文化词汇的输入。 此外,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中国英语大师所写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例如, 林语堂、辜鸿铭、钱钟书等文学家们的作品, 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3结语

大学英语教育是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的融合, 在全球化的当今社会中, 大学英语教育是增强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的双向导入, 需要学生达到两种文化的均衡发展。 广大的教育者们要帮助学生以本国传统文化为根基, 同时学习并理解西方语言文化, 增强中西方文化的双向传输能力, 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摘要: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严重, 大学英语课程应承担汉语语言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化双向传输的责任。本文在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双向导入的必要性的基础上, 阐述了加强文化双向导入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双向导入,中国文化缺失

参考文献

[1] 王慧, 杜倩.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双向导入[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 (2) .

[2] 刘思阳.跨文化交际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传输双向性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4 (2) .

[3] 唐新萍.中西文化融合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身份定位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 (12) .

[4] 周红.中国文化教学融入英语类课程体系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6) .

[5] 阎毅.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8) .

上一篇:营造地理教学的自由空间放飞学生的创新思维下一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