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盘油田盘2-33断块油藏开发方案研究

2023-02-10

一、油藏地质特征

盘2-33单元是一个南掉断层与东北倾地层形成的反向屋脊式断块。地面原油密度构造高部位0.9404g/cm3, 构造低部位0.9650g/cm3。地面原油粘度则分别为260、1212m Pa.S。储层物性较好, 平均孔隙度31.2%, 平均渗透率705×10-3mm2。

盘2-33沙三下属于常温常压常规稠油多油水系统的层状断块油藏, 共划分为4个砂层组, 含油砂组1~3砂层组, 含油小层27个。

二、开发历程研究

该断块自1976年5月投入开发, 1977年1月注水, 依含水变化情况可大致划为以下5个阶段:

1.低含水阶段 (1976.5~1979.9)

油井投产初期普遍高产, 但含水上升快, 低含水采油期短, 阶段采出程度低。阶段末, 有油井9口, 开8口, 日油能力103.8t/d, 综合含水37.5%, 采出程度3.8%, 采油速度1.02%, 阶段含水上升率9.87%。

2.中、低含水阶段 (1979.10~1984.9)

该阶段采取的主要开发技术为层间接替。阶段末, 有油井8口, 开7口, 日油能力116.4t/d, 综合含水59.7%, 采出程度4.14%, 采油速度1.06%, 阶段含水上升率5.36%。有注水井4口, 日注279m3/d, 月注采比0.92, 累积注采比1.03。

3.中、高含水阶段 (1984.10~1994.1)

该阶段以提液强采及细分开发两大开发技术使单元高产、稳产了近10年, 其主要特征是阶段采出程度高, 采油速度高, 含水平稳上升。至阶段末, 有油井15口, 开15口, 日油能力140.9t/d, 综合含水77.7%, 采出程度10.3%, 采油速度1.29%, 阶段含水上升率1.75%。有注水井9口, 开6口, 日注544m3/d, 月注采比0.81, 累积注采比1.0。

4.高含水阶段 (1994.2~2004.8)

该阶段由于注水井套损严重, 注采井网遭到严重破坏, 地层能量下降, 产量大幅下降, 至2001.8月, 产量落入了低谷, 日油能力仅有32.7t/d。针对这种情况, 实施了以水井更新、转注为主的综合治理, 转注3口井, 投注3口井, 地层能量稳步恢复, 产量稳中有升, 2003年~2004年实现了产量不递减。

5.特高含水阶段 (2004.9~目前)

随着注采井网的二次完善, 油井相继见效, 液量、含水再次上升, 单元进入了特高含水低速稳产阶段。阶段末, 有油井14口, 日油能力33.8t/d, 综合含水92.7%, 水井16口, 日注470m3/d, 月注采比0.99, 累积注采比1.03。

三、开采特征

1.油藏埋藏较浅, 胶结疏松、出砂严重, 需先期防砂生产。

2.油层物性较好, 产能高, 但油较稠, 无自喷能力。

3.中低含水期含水上升快, 至高含水期含水上升减缓, 70%以上的可采储量在中高含水期采出。

四、开发状况分析

该单元自实施注水开发以来, 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 含水的上升, 存水率却逐步下降, 由0.91下降至目前的0.26。耗水量却由1985年采出程度10.4%时的2m3/t上升到目前采出程度25%时的11.2m3/t。

应用相渗流管法计算单元采收率可达37.2%, 而该块目前井网下由水驱曲线法标定采收率只有29.7%。主要原因是层间和平面水驱动用不均衡, 其次是因为注入倍数低, 驱油效果差。第三是随着含水的增加, 地面原油粘度不断增加, 降低了油藏驱油效率, 影响了水驱波及效果。因此, 通过完善非主力小层的注采井网, 加强注水, 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提高油藏采收率还大有潜力。

五、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该块目前存在着以下问题, 制约着开发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1.层间矛盾突出, 各小层储量动用不均。吸水剖面、产液剖面及饱和度测井资料都证明了其层间矛盾突出, 层间动用差异较大。

2.主力小层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 储量控制程度低。

3.非主力小层地层能量保持水平低, 油井普遍供液不足、液量低、产量低, 开发效果差。

4.油水井套坏严重。由于盘2-33沙三下油藏埋藏浅, 地层胶结疏松, 易出砂。随着油田长期注水开发, 频繁的井下作业施工以及套管材质与腐蚀等诸多原因影响, 套管弯曲变形、破裂、错断等套管损坏现象日益严重。

六、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通过对盘2-33沙三下开发状况分析、开发效果评价及剩余油研究可以看出, 目前该块划分为两套层系, 井网对储量的控制较高, 井网加密的余地较小。为充分挖掘油藏的剩余潜力, 有必要打破原有的井网界限, 根据层间开采特征进行注采井网的重新匹配, 并对不同的层位采用不同的开发措施。

1.对非主力小层优化重组, 建立独立井网。

2.主力油层以完善平面潜力井区, 挖掘平面及层内潜力为主要调整目的;非主力油层以完善I类潜力小层井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为主要目的, 同时要兼顾II类小层的挖潜。

3.非主力油层主要通过钻新井和利用上返老井进行完善, 提高储量动用程度, 挖掘剩余油潜力;主力油层主要以利用老井为主, 钻少量新井, 在提高注采对应率的基础上实施大井距强注强采, 老井工作量要围绕减少层间干扰尽量简化管柱。

调整后, 立求形成三套较完善的注采井网, 即主力小层1~2砂组一套、3砂组一套, 非主力小层单独一套。

方案设计总井数30口。其中油井17口, 新钻3口, 水转油1口, 利用老井13口;注水井13口, 新钻2口, 转注1口, 利用老井10口。平均单井控制地质储量21.2×104t, 断块区水油井数比1:1.23。

摘要:临盘油田盘2-33单元位于盘二断块东部, 油层埋深1610~1726m。单元1976年投入开发, 截止目前采出程度24.9%, 采收率29.7%, 可采储量107×104t。本文对该块开展精细构造储层研究, 提出开发方案, 为油田开发后期的精细开发提供指导。

关键词:井网,层间矛盾,开采特征

参考文献

[1] 秦政.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5.

[2] 才汝成, 李阳, 孙焕泉编著, 油气藏工程方法与应用,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安全及给排水工程质量的提高研究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