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辛油田辛10断块油藏开发后期井网部署优化研究

2022-11-29

一、油藏基本概况

辛10断块构造总体上为西北高东南低的单斜构造, 由于被多条断层切割, 由东向西被分为辛11-9、辛11-21、辛11-30和辛50斜67四个小断块。含油层位沙二1-沙二稳, 埋深1775m-2340m, 含油面积2.5k m2, 含油砂层组16个, 含油小层79个, 地质储量1175×104t, 标定采收率46%, 可采储量540×104t。断块1967年11月投入开发, 历经47年的开发调整, 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制约着开发效果的提高, 一是受井网损坏影响, 导致储量控制、地层能量下降, 储量控制程度68%, 地层压降9.9MPa;二是高低渗层层间干扰加剧, 产液两极分化, 高渗层产液占比66.6%, 中低渗层产液占比34.4%。

二、层块分类与层系调整

结合辛10断块油藏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 在精细储层分类的基础上, 调整层系组合减缓层间干扰, 矢量部署井网提高储量控制及动用程度, 实现了断块高效开发。

1.分块评价, 优化组合, 确保层系划分一次到位

层系优化组合是解决多油层油藏层间干扰的有效手段, 而准确评价每个小层的动静态状况是层系重新组合的基础。在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依据各小层的厚度、渗透率、黏度及剩余油等参数, 将含油小层划分为三类。I类储层:面积大、物性好、吸水好、动用程度高, 能形成面积注采井网;II类储层:面积中等、物性相对差、吸水强度及动用程度中等, 能形成注采井网;Ⅲ类储层:储量零星分布, 难以形成注采井网, 动用程度差[1]。

辛10断块储量主要集中在辛11-9块和辛11-21块, 综合评价分类如下:辛11-9断块划分出I类储层27个、II类储层11个、Ⅲ类储层30个;辛11-21断块划分出I类储层22个、II类储层20个、Ⅲ类储层26个。

其次, 以小层分类结果为基础, 开展原层系适应性评价, 对层间干扰突出、采出程度差异较大的不适应层系打破原空间界限, 对相似或接近的油层“合并同类项”, 实现I类储层与II类储层分采分注, 最大限度减少层间矛盾, 达到提高中低渗层储量动用程度目的[2]。将辛10断块原9套层系重新组合为14套, 具体优化如下:对物质基础较强的辛11-9块和辛11-21块以层系重组为主, 即将辛11-9断块原4套重组为6套, 如沙二7-10层系重组后渗透率级差由9.7下降至2.6以下;将辛11-21断块原3套重组为5套, 如沙二13-W层系重组后渗透率级差由10.7下降至3.1以下;由于辛11斜130块断块小, 物质基础较弱, 采取层系细分比较合理, 将原1套层系细分为2套, 细分后渗透率级差由8.0下降至3.9。而辛50斜67块地质储量只有21.4×104t, 维持原层系开发, 以平面完善为主。最后, 对分布零散、难形成注采井网的Ⅲ类储层 (储量79×104t, 占总储量仅6.7%) 挂靠在物性相近的相邻层系或利用不规则井网提高储量控制程度[4]。

2.分类调整, 合理部署, 实现控制储量均衡动用

在层系细分或重组减缓层间干扰的基础上, 弱化平面非均质对提高采收率的负面影响, 综合考虑细分或重组后各层系物性、水淹、吸水、能量、含油条带宽度及构造等参数, 优化注采井距和选择合适的水驱方向是井网设计的关键。Ⅰ类层系储层渗透性高吸水好, 地层能量强液量高, 水淹程度强产能低, 在高含水阶段加密井网方式不可行, 通过抽稀完善井网能够提高单井控制剩余可采储量, 实现控水稳油, 减缓递减;相对I类层系, Ⅱ类层系储层渗透性低吸水差, 地层能量弱液量低, 水淹程度中等产能低, 若抽稀完善井网[3], 必然导致注水井不吸水, 因此, 需要适当缩小注采井距, 强化注水, 形成多向水驱, 待地层能量恢复后, 通过提高单井液量提高单井产能[5]。

根据以上井网优化思路, 在辛11-21断块沙二11-123Ⅰ类层系部署新油井1口, 新水井1口, 利用老油井3口, 老水井1口, 平均注采井距由调前的550m抽稀至800m, 实施边缘强边水驱, 调后油水井井数比由1.6:1提高至2:1, 油井单井控制剩余油可采储量由1.5×104t提高至2.3×104t;沙二11-123Ⅱ类层系为避免层间干扰, 主要采取钻新井完善, 共部署新油井6口, 新水井4口, 利用老油井2口, 老水井2口, 平均注采井距350m, 强化有效注水, 油水井数比1.5:1, 高部位3口油井及东西两侧3口油井两向水驱, 腰部2口油井仿近反五点注水, 四向水驱。

方案实施后, 辛11-21块沙二11-123Ⅰ类、II类层系产液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I类层系平均单井日液能力稳定在100m3/d左右, 单井日产油能力上升4.1t/d, 综合含水下降3.8百分点;沙二11-123II类层系强化注水后, 单井日液能力上升13m3/d左右、单井日产油能力上升6.7t/d, 综合含水下降6.7百分点。

三、调整效果

2010年以来, 辛10断块油藏通过分类调整, 断块稳产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 并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采收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1、储量控制程度及水驱控动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储量控制程度由68%提高到93%, 水驱控制程度由60%提高到90%。

2、注采对应状况明显改善。断块井层注采对应率由78%提高到97.5%。

3、地层能量逐渐恢复。断块平均动液面由1058m上升至1027m, 恢复31m, 其中I类层系恢复8m, II类层系恢复68m。

4、产液结构得到明显改善。I类层系日产液水平由1979m3/d上升至2217m3/d, 增加238m3/d, 增加比例12%, II类层系日产液水平由1040m3/d上升至1506m3/d, 增加466m3/d, 增加比例48%。

5、产量大幅上升。日产油水平由163t/d上升到299t/d, 采油速度由0.6%上升至1.1%, 年产油由6.63×104t上升到9.89×104t。

摘要:辛10断块是东辛油田多油层强非均质断块油藏, 历经40多年的开发, 综合含水高达94.6%, 储层纵向渗透性差异大、小层间干扰突出, 井网二次不完善等问题逐步暴露。为提高断块油藏采收率, 在精细储层分类的基础上, 调整层系组合减缓层间干扰, 配套井网优化部署, 提高储量控制及动用程度, 实现高效开发。

关键词:强非均质,储层分类,矢量井网,高效开发

参考文献

[1] 王端平, 杨勇, 牛栓文等.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层块分类评价方法与调整对策[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 (05) :84-87.

[2] 王端平, 杨勇, 许坚, 等.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5) :54-57.

上一篇:用好多媒体技术,提高《管理学》教学效果下一篇:复合活性体系降压增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