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设计研究

2022-09-12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二胎政策开放, 我国将继续保持人口生育的高峰, 迎来第五次“婴儿潮”。然而, 当今妇女出去工作双职工家庭无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大多数家庭选择由老人带孩子, 这不仅使日渐苍老的父母被束缚, 没有自己的老年生活, 而且也使孩子不能得到科学系统的引导。本文将以社区为单位深入探讨婴童家庭的需求和现状以及其所涉及的理论, 以期得出一个解决目前社区婴童家庭照顾孩子问题的方法。

一、城市社区婴童家庭的需求及国外婴童服务现状

1、社区婴童家庭需求分析

现在城市社区大都父母双方参加工作, 希望给孩子创造优渥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教育环境, 所以照顾孩子成为双职工家庭的头号问题。又因为伴随孩子的成长其家庭的需求是不同的, 所以根据婴童的成长历程可将其所在家庭分为3个类型。

A型家庭即0-3岁宝宝所在家庭, 此家庭中由于母亲产假结束后如果不放弃工作就要回公司上班, 所以在白天中母亲没有时间照看宝宝。目前此类家庭最大的问题就是照看宝宝。B型家庭即3-6岁幼儿所在家庭, 此类家庭孩子已达到送幼儿园的年龄, 但是上班时间与接送孩子的时间是冲突的, 而幼儿园放学时间早于下班时间, 所以此类家庭面临着接送和放学后孩子无处可去的问题。C型家庭即6-12岁儿童家庭, 此家庭中的孩子已上小学, 但根据调研小学生每天不仅要接送而且中午要回家吃饭和休息, 放学后还要写作业并且上一些兴趣班, 所以此类家庭的需求是不仅仅是接送孩子, 并且要保证午饭、午休、放学后作业辅导和课后班。

2、国外婴童服务研究现状

在国外, 尤其是欧美国家, 婴童极少由爷爷奶奶照顾, 但是福利制度十分完善, 又有相应的法律为他们提供系统、规范的社区保障。人性化福利政策给婴童提供全方位的托管服务, 能够满足各类家庭的不同需要。

在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教育部将学前儿童分为两个阶段, 0-3岁由福利部门负责, 3岁以后由教育部或文化部负责。这两种平行的服务体系有所侧重, 前者体系强调照顾, 后者强调教育。这被美国著名学前教育家南希·M·罗宾逊称为“拉丁—欧洲模式”。而日本则开设“临时托儿所”, 妈妈在临时没空或有紧急的事情发生时, 就可以将孩子放到临时托儿所进行短时间托管, 随着看护需求的增多, 还出现0岁托管、夜间托管等。在美国, 对于社区儿童的看护更细致, 他们根据孩子的年龄将看护分为:婴儿护理中心、托儿所、幼儿护理中心、学龄儿童看护中心和轻微疾病护理中心五种[1]。

二、社区婴童服务平台主要理论研究依据

1、生活形态理论研究现状

当一个孩子降临的时候, 他会改变我们很多。他会改变我们的朋友圈, 会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会改变我们生活的重心, 改变我们的一些规划等等。开始结婚是两个人生活夫与妻, 生活重心围绕二人, 后随着妻子怀孕, 其生活变为夫、妻和胎儿, 其生活重心变为怀孕的妻子, 而后随着宝宝的出生其生活重心又改变了, 孩子变为了家庭中的重心。随着生活重心的不断改变, 从而改变了家庭的需求, 生活形态的理论研究指导着我们更好的去满足婴童家庭中的需求。

2、服务设计理论研究

服务设计是源于我们的生活, 植根于服务业,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 以提供服务受众与服务提供者双方满意的服务的设计。重要的是它传达给我们设计者的一个对生活、对人的一个思维模式。在我国服务设计发展迅速, 但依旧呈现出“碎片式”, 尚未形成自己全面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方法。然而我国人口众多, 对服务的需求也是巨大, 我国服务设计领域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把服务设计的理论运用到婴童家庭的需求方面, 使资源得到合理优化的配置, 使家庭生活更和谐。

3、共享经济理论发展现状

目前, 共享经济实现了交通、汽车租赁、金融、人力资源、音乐视频服务等多行业应用。通过共享平台, 人们一方面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预定并使用房间、汽车、船舶等各种服务,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共享自身闲置物品获取回报。2011年, 美国《时代周刊》将共享经济列为改变世界的十大想法之一。在城市社区婴童家庭方面, 每个家庭中会有许多闲置的资源, 包括人力、物力和空间等, 可以依托于社区, 把这些资源合理充分利用起来, 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给邻居家庭提供方便, 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综上所述, 基于现在社区婴童家庭中的种种问题和国外相关领域的了解, 以及生活形态理论、服务设计理论和共享经济深入研究, 提出一套以社区为主体安全便捷的方案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满足繁忙家庭无法照顾孩子的需求。目标用户为社区婴童家庭, 此类家庭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最应该得到关爱与重视的群体。社区服务的提供者可以社区中的闲散劳动力 (如:退休职工、全职主妇、就业弱势群体等, 也可以引进第三方机构帮助支持平台的发展给婴童家庭提供更好的服务。设计构想以托管为核心辐射接送等其他需求创建社区婴童服务平台, 构建其服务系统。

三、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系统构建

1、构建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关键问题

构建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关键是社区资源的整合和婴童安全机制的建立, 社区资源实际上很丰富, 但仍以各自为战为主, 社区内交流平台缺失, 婴童需求与社区内的资源不能合理的配置, 资源浪费严重。再者如何建立针对婴童群体的安全机制, 保证婴童的安全[2]。

2、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服务风格

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服务风格体现在安全、分享、爱和自由等方面。首先家庭信息要真实, 每个会员家庭都是在社区居住的居民, 并得到平台验, 同时个人信息保密。其次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服务人员可以是社区内具有相关经验、持有健康证且身份安全的邻居或是第三方机构专业人员, 政府与各个部门参与监督。再次在社区婴童资源整合中需融入共享经济的因子, 使分享与得到并存。最后婴幼儿要健康成长, 必须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 需要时间、空间, 拥有爱的照顾和支持。

3、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设计机会点

机会点1:宝宝0-3岁时候妈妈去上班, 需要有人照顾宝宝, 给宝宝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机会点2:家长临时有事, 需要拖管一个月、或是几天再或是几个小时, 平台可以提供有需求的家庭这种多元化的服务。机会点3:3-6岁孩子由于父母上班早下班晚, 可以送到服务平台的线下实体机构等幼儿园校车或是社区车上学, 以减少校车车程和避免上班过早无人照看小孩, 放学后可送到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实体机构等父母。机会点4:上小学的孩子由社区车接送上学, 中午接回吃午餐和午休, 放学后可以在服务平台的实体机构等父母或参加课外班。

4、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新服务故事版

社区婴童服务中心的托管可分为全日托管、临时托管和放学后托管。有这种需求的家庭可以下载社区婴童服务APP, 注册会员进行预约, 预约成功后将孩子送去, 带上服务中心信息手环, 小孩在服务中心空间自由玩耍、学习、进食和休息, 有专门的人员护理, 使孩子得到安全且良好的照顾。同样, 社区婴童服务平台也提供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服务, 也是要预约的, 预约成功后社区婴童服务中心会发给宝宝信息卡片, 此卡片与车载系统结合, 可定位和发送信息给家长, 使家长随时掌握孩子的动态。服务到期后会员要对得到的服务付费和评价。

5、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服务流程图

服务流程图主要按需求将目标人群分为0-3岁婴幼儿, 3-6岁小童和6-12岁中大童三类来进行的服务流程的归纳。

6、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服务系统图

资金流主要是由政府支持或者播给第三方公司构建, 家长也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付出一些资金供给服务平台的日常消耗, 第三方入驻机构也要对社区婴童服务平台进行赞助。物质流分为人流和物流, 人流是家长把宝宝送到活动中心, 物流是供应商把设备送到社区婴童服务中心, 有些物质设备配置给宝宝。信息流是家长在信息平台上预约, 然后把宝宝送到活动中心, 信息流主要是从社区活动中心和车载系统流向家长, 审核时信息流由社区婴童服务平台流向政府核实其安全真实性。

7、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服务蓝图

最后得出的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服务蓝图, 蓝图包括客户行为、前台员工行为、后台行为和支持过程。客户行为部分包括家行为和孩子行为, 在购买、消费和评价服务过程中的步骤、选择、行动和互动。与客户行为平行的部分是服务人员行为。从家长和孩子对过程的观点出发, 逆向工作导入实施系统, 构建出更关注客户的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

四、结语

城市社区婴童服务平台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 也有较大的设计和开发前景。婴童是社会和家庭的未来与希望, 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家庭设置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国外对于婴童服务系统较为完善。相比之下在我国, 社区婴童的服务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 其照看主要是家庭中进行。以社区为中心构建婴童服务平台, 可以有效的解决婴童托管、接送上学等问题, 为婴童家庭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务,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本文提出的社区婴童服务平台系统框架可作为整个婴童服务系统设计的一个方向, 为婴童服务系统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实现社区婴童服务系统的整体设计。

摘要:文章通过对城市社区内婴童所在家庭面临的需求和剩余的资源研究分析, 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 并以服务设计的方法和系统设计的思维为指导, 力图寻找提出一套整合社区内婴童家庭剩余资源的方法达到满足繁忙家庭照顾孩子的需求同时解放日渐苍老的父母, 给予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的目的。文章提出以托管为核心辐射其他需求在社区创建婴童服务平台这一设计构想, 并构建了服务平台的系统框架, 设计了其服务系统。

关键词:社区,婴童,服务设计

参考文献

[1] 刘新茹.母婴类移动购物平台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2014.

[2] 姚捷飞.小型实体母婴店跨产业价值链联动商业模式案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 2014.

[3] 邹岸, 胡金炎, 林霖等.基于有源RFID和LAMP技术的母婴安全监护系统开发[J].制造业自动化, 2013, 35 (20) :118-122.

[4] Erl T.Soa:principles of service design[M].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 2008.

[5] 马各, 马志军.关于互联网+, 家政企业应该知道这些事, 家政服务, 2016.

[6] Goldstein S M, Johnston R, Duffy J A, et al.The service concept:the missing link in service design research?[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2, 20 (2) :121-134.

上一篇:论机电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下一篇:浅析广告创意思维及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