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南通经济增长的对策

2023-03-03

1 引言

从经济学的各种理论中可以看出,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心, 就在于这一地区的经济资源是否达到了最为优化的分配, 经济资源的分配方式主要依靠于这一地区的经济结构特征。所以, 为了使南通市能够适应时代的新发展、适应经济环境的新变化, 就需要着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使经济环境得到优化、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2 南通经济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 随着国家发展规划的不断推进, 南通中心城市逐渐呈现出集聚效应,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 常住人口总量与流动人口总量都出现了一定的提高。市区内经济的稳定增长, 使得南通市的总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南通市的整体经济实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南通是长江经济带的主要城市之一, 其地理位置为南通带来了很多的经济发展优势。自南通在19世纪开始实施开发以来, 伴随着附近其他城市的沿海发展战略投入实施, 南通实现了江海联动发展, 并形成了海陆江共同联合发展的总发展格局业。目前, 南通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 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3 南通经济结构发展问题分析

3.1 投资、出口比重过大

从发达国家的经济收入情况来看, 主要的经济增长因素就是来自外部的消费, 其中中国的消费比重超过的半数。这就可以看出, 中国在投资和出口方面进行了过多的重视。从目前国际上和国内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 南通虽然投资和出口会为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提升作用, 但在某种程度上会因为其他国家设置得过高的关税而使得经济发展被压榨和限制, 在经济大环境中难以保证经济发展的主动性身份。

3.2 小企业生存环境不乐观

南通的中小型企业在经营上面对着很大的压力。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内, 主要的企业还是从事加工和制造。经过前些年的经济危机, 很多中小型企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使得订单数量、投资数量都大幅减少, 并且原材料的价格、生产设备的价格以及劳动力的价格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这就使得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陷入了瓶颈, 很多企业甚至面对着倒闭的风险。这些中小型企业想要改变所处的环境并摆脱危机, 就需要依靠来自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银行在经济方面的支持。但因为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政府的政策很难成为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 加上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可信度远远小于大型企业, 就使得银行更愿意向大型企业进行投资。这些原因都使得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处在一个艰难的时期, 并面对着很大的经济发展压力。

4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南通经济发展的途径

4.1 积极适应国家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并且正在不断的谋求新的发展, 从而向发达国家转型。每一个省市和地区都在符合国家发展进程的政策下不断寻找新的发展途径。我国的主要发展特征之一, 就是城市化和市场化相对欠缺, 服务行业较为落后, 并过于偏向重化工业。根据众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来看, 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能够改善目前南通市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而帮助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4.2 帮助建设完善的经济体制

从城市的自身发展来看, 调整经济结构, 能够避免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能够通过使内部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达到合理的范围内, 从而有效避免出现依赖投资带动富裕的现象发生。第二, 能够通过减少经济发展中对出口需要的依赖程度, 从而促进经济的长久性稳定发展, 避免在经济危机出现后受到经济上的巨大冲击。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助于促进政府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经济体制的建设, 从而保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4.3 促进经济政策的发展

为了经济发展能够在短时间内尽快得到反馈, 政府常常在经济方面更倾向于加工制造和出口。为了减少来自经济发展政策方面带来的某些弊端, 可以尽量地将经济结构调整成不仅适合经济快速增长, 也能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率和收入情况的经济发展新结构, 并避免出现只顾出口、不顾劳动力的状况发生。

4.4 减少当地政府的干预性行为

从目前的南通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看, 政府的投资占据着较大的比例, 这是一种通过行政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干预的行为[2]。一般来说, 当地政府的决策和行为能够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上的管理和控制, 通过政府颁布的经济发展政策和相关规定, 能够在提高政府资金支出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增长。但是, 只是一味地从宏观的角度上用政治手段对经济发展做出干预性行为, 虽然能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增长, 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本质问题。

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 最先应该着手进行调整的, 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干涉程度。只有政府在经济发展模式中全面放开调控的手段和力度, 才能使得强制性的规划的干预都能降至最少, 从而使社会间的经济发展积极性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使各行各业都能在符合国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符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 使经济结构能够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

一个地区内的经济发展需要的并不只是政府的投入资金, 最重要的发展支持就是进行投资的渠道。所以, 在很多的行业范围之内, 政府不应该过于重视政府的投资而忽视甚至是抑制来自社会中的资本力量, 而是应该采取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经济发展态度, 使当地的经济发展能够避免出现单一的依靠投资力量的发展模式, 帮助当地的市场逐渐养成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 让市场能够自己进行稳步的发展和进步, 并在面对冲击后进行自我恢复和自我治愈。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当地的经济发展能够在稳定中不断进步, 从而带来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

4.5 大力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

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主要的目标就是对经济增长的模式进行转变, 使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其中, 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对国企的改革。对国企实行改革, 是在20世纪就已经开始的改革内容之一。国企即为国有企业, 因为有国家的经济支持与政策支持, 在很多年以来一直都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甚至一度对我国的资源占有起到了一定的垄断性作用。但与此同时, 国有企业的收入状况并不是非常乐观, 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逐年下滑的发展状况。面对着不断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环境, 对国有企业进行深入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有企业最初的建设宗旨, 不仅是属于国家, 更是属于中国的全部人民。但是, 从现在的国有企业发展状况来看, 一些国有企业已经不再遵循其最初的发展宗旨。很多国有企业内从事管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都是来自政府某些部门的官员, 而不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相关职业人。这不仅会因为专业知识的匮乏导致国有企业在经营方面出现问题, 也会因为权责问题的划分不明而使得管理力度欠缺, 从而为国有企业的营利带来很大程度上的消极影响。一旦国有企业的管理与发展等方面出现了某些问题, 很难找出其中应该负责的具体人员, 长此以往, 就会使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得到保障, 从而降低了在社会上和市场上的口碑, 对经济的发展也有诸多弊端, 难以保障经济增长的实现。

除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之外, 民营企业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主要的民营企业都是一些中小型企业, 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对民营企业的鼓励, 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家和当地政府要对民营企业给予足够程度的重视, 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 使民营企业能够和国有企业处在相对平等的发展水平之上。这样才能够保证民营企业在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中不断进行发展, 从而为民营企业中的从业者带来更高的收入, 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当地内需不断提升的重要方式。

5 结语

想要促进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就需要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适合该地区整体发展特征和背景的新经济结构。世界的经济格局不断变化, 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也不断调整着自身的发展战略。无论是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 还是中国经济的小环境中, 南通市都应学会在发展中谋求新的进步,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之下进行新的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上的真正飞跃。

摘要:经济结构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经济结构也会对某一地区的综合能力带来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江苏省南通市的经济增长模式, 从经济结构的调整方案入手, 为南通市的经济发展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经济增长方案, 使南通市的经济水平能保持稳步提升的状态。

关键词: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东升.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分析[J].河北金融, 2017 (12) .

[2] 王小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河北企业, 2017 (12) .

[3] 邹元婷.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J].现代商业, 2017 (34) .

[4] 张小涵.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7 (5) .

上一篇:地产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建设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