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室工作计划

2022-08-31

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我们都需要提前去做好计划,以免在新的征程中困惑与迷茫,是时候为自己拟写一份新的计划了,你知道如何写好吗?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心理卫生室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心理卫生室工作计划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6.移情

37.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38.神经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9.简述健康心理的标准。

40.简述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41.简述行为强化法中惩罚的种类及运用惩罚时的注意事项。

42.简述呼吸调节法及其原理与方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分)

43.(本题12分)试论述学校心理辅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4.(本题15分)结合实例论述中学生异性交往紧张的表现及心理辅导要点。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4.适应性辅导 35.共情 36.测验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7.请列出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 38.请简述运用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

39.请列出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40.请简述在心理辅导的开始阶段进行分析、鉴别诊断时要做的工作。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分)

41.(本题12分)试论述精神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辅导目标与辅导过程。

42.(本题15分)一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我是差生,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料。”“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高不大,可能是我天生比别人差,我现在总觉得别人瞧不起我。”请分析这些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常用的辅导方法。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4.角色扮演法 35.情感反应 36.发展性辅导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7.请列出健康心理的标准。

38.请简要描述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39.请简述在学校心理辅导的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40.请简述人格障碍的基本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分)

41.(本题12分)试论述认知重建法的辅导目标、辅导关系与辅导的基本过程。

42.(本题15分)试论述青春期的青少年在亲子交往困难方面的表现有哪些?对此如何进行辅导?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4.发展性辅导 35.心理测验的特点 36.认知重建法 37.学校恐怖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8.青春期的身体发育有哪几个方面?心理变化有什么特点?

39.个人中心法提出的建立适宜的辅导气氛的三种重要态度及其含义是什么? 40.请简要说明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及各途径的功能。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1.试论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具体目标。

42.根据贝克的情绪认知障碍理论,举例说明认知歪曲怎样导致人们的消极情绪反应。

第二篇: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串讲

填空或选择: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而且还指心理健康。

1792年,法国精神科医生比奈尔率先将那些被中世纪宗教迷信观念视为“魔鬼”的精神病人从锁链和酷刑中解放出来。

现代心理卫生始于1908年的美国,而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兴起做出直接贡献的是美国的比尔斯。

马斯洛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健康的情绪状态有三方面的标志:1.情绪稳定。2.心情愉快。3.情绪的变化有其适当的原因。

心理障碍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生物,心理,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心因性精神障碍的特点:1.心理社会因素是造成精神障碍的直接原因,起主导作用;2.临床主要表现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密切相关;3.病因消除或改变环境后,精神症状相继消失;4.预后良好,无人格方面的缺陷等。

心因性精神障碍主要有: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

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癔症患者半数具有癔症性格。

癔症初发年龄多在16-30岁,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转换型和分离型。

胎儿在第10周左右已有压觉和触觉的功能。味觉,嗅觉和视觉的功能约在第30周产生。胎儿

4、5个月时已具备听到声音的所有条件,其听觉几乎与成人相等。

音乐胎教可以从孕16周起,开始前静坐5-10分钟,每次时间为5-20分钟,但不要超过30分钟,每天做2-3次,声源离孕妇1-2米为宜响度在65-85db,不超过90db为宜。以抒情、欢快、柔和的曲调为宜。

心理学上以出生到3岁为婴儿期。

吃奶、便溺、睡觉是婴儿期生活中的三件大事。

婴儿一般在10-12个月就应及时断奶,这是第一次“生理性断乳期”。

断奶不单是营养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失去母亲怀里吸吮和偎依的机会,处理不好会对幼小的心灵造成重大的精神刺激。

对孩子进行大小便训练,婴儿1岁半至2岁后才逐渐开始具备控制膀胱和直肠的能力。从18个月后开始训练为宜。

1岁之前是语言的准备时期或语言开始发生的时期,2-3岁则是婴儿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

3岁以后到

六、七岁正式入学以前一般称为幼儿期或学前期。

游戏活动种类有以下几个方面:活动性游戏;知识性游戏;创造性游戏;心理性游戏。

学龄期儿童也称小学儿童,指的是从6-7岁至12-13岁年龄段的儿童。

口腔习惯性反应,显示了患者的人格退化。

口吃是一种言语节律障碍,表现为说话时声音不由自主的、重复延长或阻滞而不流利。

第六阶段成年期前期主要危机是亲密与孤立。

中年期是指35-59岁这一处于青年与老年之间的时期,60岁以上成为老年期。

中年人智力的持续增长和体力的逐渐衰退。

女性更年期一般发生在45-55岁,男性在55-60岁之间。

退休后的心理表现,主要是情绪波动,常见的有失落感、孤独感、自卑抑郁感。

老年性痴呆和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病。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疾病。

适合老年人的体育锻炼的共同特点是竞技性不强。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恋爱对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

夫妻关系可以经历以下发展阶段:1.婚姻初期,指婚后1-2年阶段。2.婚姻发展期,3-5年。3.婚姻稳定期。4.老年阶段。

婚姻中的心理调适,包括学会爱的功课,学会相互尊重、包容与沟通。

家庭的功能有:生物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抚养功能。

青春期性意识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异性疏远期、异性向往期、恋爱期。

青年阶段的性心理活动内容,性意识活动有“常想到性问题”、“性幻想”及“性梦”等。

阳痿是最常见的一种男性性功能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而引起性功能障碍,心理因素是主要原因。

性功能障碍大体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性心理障碍又称性**、性欲倒错等。是指与社会性道德规范明显不一致的异常性行为,表现为寻求性欲满足对象的歪曲与性行为方式的异常。

性心理障碍患者一般没有突出的人格障碍。

性心理障碍患者大多数并非性欲亢进的淫乱之徒,相反,他们中间大多数人性欲低下,甚至没有或不能正常地进行性交往活动。

性心理障碍患者不一定是道德败坏的流氓分子或犯罪分子,大多数患者社会适应良好,具备正常人的伦理道德观念。

性心理障碍患者对自己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有充分的辩认能力。事后大多有悔咎之心,也想改变却又力不从心。

性心理障碍不包括心理生理障碍时的性功能障碍,也不包括由于境遇造成的替代性生活的行为。

飞行职业的特点有:飞行活动的高度责任性;飞行活动的复杂性;飞行活动的高度危险性。

人格的四个特征是:1.人格是许多不同特性的统一体。2.个人的我在整个的人格体系中,表现出相当的恒常性。3.独立性。4.社会化的客体。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防御机制主要来源于无意识,但也可能出现在意识、感觉和行为中。

共情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充分理解,二是准确传达。

询问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封闭式询问。2.开放式询问。3.释义性询问。4.小结性询问。

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包括信息的收集、心理诊断、信息的反馈、咨询目标的确立、心理咨询的实施及结束巩固等六个基本阶段。

名词解释:

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心理卫生-用于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种种措施,心理卫生的对象并非只是针对精神病患者,而是所有的社会群体。

心理健康-个体能够适应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无法有效地按社会规范或适宜的方式去适应环境要求,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一种异常状态。

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

是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结婚,升学,亲人亡故等。

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社会因素直接作用引起的一组功能性精神障碍。

急性应激反应――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遭受到急剧,严重的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之内所产生的短暂的心理异常。一般在数天或一周内缓解。

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受到严重而强烈的威胁性或灾难性打击,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

健康的家庭――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正常发挥它的各种功能,家庭成员间心理平衡和快乐,能扮演好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

神经症――是对一组心理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其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它是以焦虑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不安的一种障碍。

恐怖性神经症――是指对某一特定事物或处境产生强烈的害怕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伴有焦虑症状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简称恐怖症。

强迫性神经症――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心理障碍,简称强迫症。

抑郁性神经症――又名神经症性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症,患者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

疑病性神经症――简称疑病症,它是一种对自己身体健康善过分关注,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经常述说躯体不适,反复就医,经各种医疗检查均不能证实疾病存在的心理病理观念。

器质性精神病――是一组具有多种表现的精神疾病,一般与影响大脑功能的躯体疾病密切相关,或被认为是由躯体疾病所引起的一组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本病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高涨或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基本缓解。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在其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障碍人格障碍也称**人格,病态人格等。

胎教-―实际上就是孕妇在孕期注意心理卫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提供良好的外在刺激,直接或间接地促使胎儿正常发育成长。

第一反抗期――幼儿三四岁左右,由于自由活动能力大大增强,各方面知识不断增多,就表现出独立的愿望,虽然能力不强也要自己动手自己干,变得不太听话。这是一种意志的自我表现,心理学上称此为第一反抗期。

儿童心理障碍――指在儿童期因某种生理缺陷,功能障碍和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异常现象。

儿童心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达不到心理障碍的程度,或者持续的时间较短,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儿童心理问题。

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儿童仍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在白天或夜间反复出现不自主排尿的现象。

抽动障碍――是指反复,迅速,无目的,不自主的单一或复合肌群的收缩,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它包括一过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症等。

心理疲劳――是指由于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所造成的精力不足和精神效能降低的现象。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由于卵巢或睾丸功能减退,性激素分泌量日益减少,内分泌功能发生一时性失调,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候。

更年期心理障碍――更年期综合征心身症状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人以植物性神经系统障碍为主,有的以精神症状为主,大部分人二者兼有。更年期综合征的精神状以消极的情绪体验为主,其严重者称更年期心理障碍。

老年痴呆病――是指在老年期发生的各种病因所致的痴呆症。痴呆可以由动脉粥样硬化,肿瘤或其他未知的原因造成,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疾病。

排他性――是指恋爱双方排斥其他人对自己性爱对象予以任何性亲近的一种心理倾向。

冲动性――是指对性爱对象表现出强烈的亲近欲望和行为驱力。

功能性性功能障碍――又叫心因性性功能障碍,是指性活动过程中由于心理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性兴奋缺乏,不能产生满意的性生理反应,致使性反应周期的一个或几个阶段出现部分或完全性活动不良,不能圆满地完成性交活动。

性心理障碍――又称性**,性欲倒错等。是指与社会性道德规范明显不一致的异常性行为,表现为寻求性欲满足对象的歪曲与性行为方式的异常。

恋物癖――受强烈的性欲望与性兴奋联想驱使,反复出现收集异性使用的某种无生命物体的企图和行为称作恋物癖。

露阴癖――是指在不适当的环境中对性公开显露自己的生殖器,引起异性紧张性情绪反应,从而获得快感的一种性偏离现象。

易性癖――是一种性别认同障碍。表现为对自己的性别身份不满和否定,患者不仅在装扮上刻意变成异性,而且还强烈的谋求在解剖生理结构上也转换成异性。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压抑――是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不被自我所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排除在记忆之外,从而免受动机冲突,紧张及焦虑的影响。

否认――否认不是把痛苦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退行――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俗称找辙。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为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或者为维护个人自尊,总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以开脱,自圆其说,称为合理化。

反向形成――当个体的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唯恐自己会做出,乃将其压抑至无意识之中,并在外表上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和行为。

转移――是指个体对某个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比较安全,能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投射――是指把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动机或个体,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

应付――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超出自己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时,而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应激时,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危机干预――指短期的帮助过程,是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运用个人社会和环境资源予以关怀和帮助的一种方式。国外有时称其为情绪急救。

心理咨询――是咨询者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与来访者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共情――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不但要有能力正确地理解来访者的感受及其感受的意义,同时还要将这种理解传达给对方,从而使来访者对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有更深的认识。

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是指咨询员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有选择地突出来访者及行为中的积极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达到治疗目标。

具体化――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人员要找出事物的特殊性,事物的具体细节,使重要具体的事实及情感得以澄清。

即时化――就是要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从而协助来访者明确自己现在的需要和感受,避免其过多地陷入过去不愉快的回忆中,正视现实,正视目前的问题,进而寻求自我调节的途径与方法。

对峙――是指咨询员对来访者的感受经验与行为深刻了解后,向来访者指出其态度思想和行为等之间出现的矛盾。

解释――是指咨询人员依据某种理论来描述来访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过程实质等,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困扰做出说明,从而消除来访者的各种顾虑,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自我周围事物。

自我暴露――又叫自我揭示,是指咨询人员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来访者分享。

健康的人――应该是能发挥自身的自我实现者。按照马斯洛的定义,自我实现是指个人的潜在能力天资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实现,是使命的完成,是个人对自身的内在价值更充分的地把握和认可。

简答题

一。心理卫生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心理卫生的对象是面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它包括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及不同的社会群体。心理卫生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预防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同时对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其次,是根据人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制定出保持各年龄阶段心理保健的一般和特殊的心理卫生的原则和方法;第三,是提供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劳动的各个领域中进行活动时所要注意的心理卫生原则和措施;第四,是制定培养和锻炼健康人格的心理卫生原则和措施。

二。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1.智力发展正常。2.了解自我,悦纳自我。3.接受他人,善与人处。4.正视现实接受现实。5.热爱生活,乐于工作。6.能适当地表现情绪。7.健全的人格。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三。心理障碍常见的判别标准有几种?

1.以个人经验作为标准。2.社会适应标准。3.统计学标准。4.症状与病因学标准。

四。神经症具有哪些特征?

1.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症状复杂多样,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3.病人一般能适应社会,但其症状妨碍了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4.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我常构成发病的基础。5.病人对症状有自知力。神经症病人能察到自己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6.感受到精神痛苦,常有迫切治疗的要求。

五。母亲和胎儿的神经系统并无联系,为什么母亲的情绪紧张却能影响胎儿呢?

一般认为,对孕妇的精神刺激,能激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及内分泌素,这些化学物质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从而影响胎儿的身心机能。积极的情绪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利于健康发育的化学物质,而消极的情绪则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害于神经系统和其它组织的物质。例如当孕妇情绪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就会分泌过多,可能阻碍胎儿上颌发育而形成腭裂;长期处于忧郁的孕妇,血中营养成分不足,往往会引起早产或造成胎儿瘦小体弱。

六。音乐胎教有什么好处?

首先,有节奏的音乐可以刺激生物体内细胞的分子发生共振,使原来过于静止和休眠状态的分子和谐地运动起来,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其次,它作为一种能量和信息,音乐对于孕妇兼有物理与心理的双重作用。专家认为,优美的音乐能促进孕妇分泌适量有益健康的激素和酶,起到调节血流量及兴奋神经细胞的作用,从而改善胎盘供血状况,增加血液中有益成分;对孕妇本人则具有调节情绪,安神养心,使人精力充沛的作用。音乐胎教可以从孕妇16周起。经过音乐胎教的孩子多数对音乐有较强的感受力、有更好的节奏感。他们多表现性情活泼开朗,爱唱爱跳。有人认为,音乐胎教所赋予孩子更发达的听觉感受力还有助于孩子对语言的学习能力。总之,音乐胎教的目的不仅在于对胎儿的听觉机能的训练,也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情绪的丰富与稳定。

七。母乳喂养对婴儿身心发育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提倡母乳喂养?)

1.母乳喂养经济、卫生、方便,乳汁温度适宜,有利于婴儿吸收。2.母乳中各种营养丰富,而且各种营养成分构成比例十分合理,最符合婴儿人体生理需要,容易吸收消化。3.新生儿免疫机能尚未发育完善,体内缺乏免疫球蛋白,特别是保护胃肠道和呼吸道粘膜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而母乳正好可起到补充作用。4.更为重要的是在母乳喂养时,母亲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吃奶时,妈妈微笑着、拍着、抚摸着,孩子不但吸着奶,而且饱受了母爱温暖的情感,使婴儿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同时,母婴之间频繁接触,加强母子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这对早期启迪婴儿智慧,认识外界事物,顺利完成心理发展的学习任务,适应新的环境,增强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心理保健意义。

八。游戏活动对幼儿的成长有什么意义?(或帮助?)

寻求小伙伴共同游戏玩乐,这是幼儿开始社会交待和社会化学习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心理发展。1.游戏活动是幼儿学知识,提高智力水平的最好途径,尚未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对周围的一切食物又有的好奇心,只能通过民展较早的直观、具体形象思维来认识他周围的世界,玩具和游戏是孩子长知识,诱发儿童思维和创造力的最好途径。2.促进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发展。3.培养孩子社会能力的一种机会。3.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

九。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应注意什么?

第一,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合群的性格,善于与同伴相处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素质,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第三,培养坚强的意志。首先应该让也是EQ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培养积极进取的性格。现代社会要求人人具有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其次还应该给孩子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要求。另外,要教育孩子确立行动的目标,培养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顽强意志。第四,培养孩子从小心胸开阔。从小注意培养儿童有宽广的胸怀,将使孩子终生受益。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十。如何培养儿童的勇气和自信心?

第一,支持孩子大胆地去做事。人类只有极少数的天性本能,而大多需依靠父母和社会的培养、教育。第二,鼓励孩子大胆地说话。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表达能力、说话技巧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自信心。第三,多给孩子实际的赞美和鼓励,别让批评挑剔挂嘴边。

十一。如何纠正孩子说谎的坏看病?

首先,要了解儿童说谎的成因;其次,应该认识到儿童说谎从开始到成为恶习有一个过程,及时发现苗头并予以纠正非常重要。具体措施有:1.增强自我认识:当孩子为否认某事而说谎时,你要帮助他们复述事件的整个过程,并认清他自己所起的作用。2.灌输正确的道德观:父母不能忽视孩子撒谎的严重性,特别是最初孩子在一些小事上偶尔说谎时,父母切忌一笑了之,否则,便在实际上等于鼓励这种行为。要言传身教地教育孩子认识任何动工的不诚实都是不道德的,于己于人都是有害的。3.正确运用奖惩手段:应避免对孩子说谎采取过于严厉的惩戒,只是在撒谎造成严重危害时,可以增加一些暂和温和的惩罚,以强调这一事件的严重性。同时应该不断地教育孩子要诚实,孩子有了诚实的行为应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

十二。情感发展和现实的矛盾?

1.心理闭锁与渴望理解的矛盾。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情绪与理智的矛盾。4.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十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们的心理有哪些好处?(或成长的意义?)

从心理卫生角度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满足人们的下列心理需要:1.获得安全感;2.满足归属感;3.提高自尊心;4.增强力量感;5.获得友谊和他人的帮助。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可以宣泄愤怒及压抑,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习和工作的顺利时行。

十四。什么是家庭空巢综合征?以及怎样调节和处理?

随着子女的逐渐长大,由于学业、事业、婚姻等各种原因,子女们纷纷离开了家庭,原来围着孩子们运转的生活格局突然发生了变化,加上孩子离家所造成的失落感容易使中年人产生伤感、孤独、抑郁的心理,这种变化被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调节方法有:1.对于空巢综合征的出现,重要的是要及时进行调节。夫妇俩在孩子离别之后,要密切相互之间的感情,花更多时间和精力互相交流和安慰。2.应注意调整自己家庭生活,利用有较多空闲时间的机会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同时,还可以积极投入刊登自己的文娱和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扩大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保持和加强与孩子之间、与亲友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也有助于减轻空巢综合征的反应。

十五。怎么注重更年期身心自我保健?

首先,应作好充分心理准备。更年期是人生从生长发育成熟转向衰退的转折时期,是生命中的必然过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对于将进入和已进入更年期的人,要在心理上接纳,并从知识和心理上有准备地去迎接这一变化。其次,提高自我的调节和控制能力。更年期之际,即使有了症状,也不要害怕和惊慌。对自身的生理反应要有正确地评价和认识,才能提高自己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对于症状带来的苦恼,要善于自我调节。最后,降低生活和社会的压力也有助于减轻更年期的症状。

十六。退休适应不良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1.心理上要及早作好退休前准备工作,计划好退休后生活安排,准备发挥余热,充实退休后的生活等。2.有条件者尽量继续发挥余热,参加一些适合自己体力和专业的社会活动,要做到“退而不休”,感到自己仍是能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一个有价值的人。3.培养一至两种幸趣爱好。4.克服心理老化感和不爱活动习惯。5.有明显心理障碍者,应及时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

十七。体育锻炼对老年精神系统有什么影响?

体育锻炼对精神系统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运动确实可以调节大脑皮质的机能,使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下降,从而能缓解人的应激状态,增强免疫功能。研究者还发现,老年人在运动之后,由于进入了以a波为主导的同步有序化状态,所以会有一种恬静,安祥,愉快的体验。同时,思想的集中性,记忆力及思维的情晰性都会提

高。对于抑郁症患者还有助于改善其抑郁状态。

十八。工作对老年人心理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工作可以使人心理上得到满足。第二,可以排除老年人的消极情绪。第三,可以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

十九。失恋的心理调节?(指导方法?)

首先,要端正认识,并勇敢的面对现实。恋爱本来就是一个双方互相了解、培养感情的过程。它本身就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是感情更加深化,有情人终成眷属;二是恋爱失败,中途分手。在恋爱过程中,失恋应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其次,适度宣泄消极情绪。失恋者精神遭受打击,被遗憾、愤怒、惆怅、失望、孤独等不良情绪困扰时,可以找亲人、知心朋友或心理医生把自己的烦恼和苦闷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聆听他们的劝慰和评说,这样心情会平静一些。最后,可以适当的应用心理保护机制,以缓解失恋造成的心理紧张。

二十。恋爱产生的心理影响有哪些?

恋爱中的男女心情舒畅,情绪饱满,工作充满干劲,生活充满活力。人处在这样一种良好的心境之中,心理功能的协调会大大地增强,可防止各类因心理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而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生活,会有助于提高人的心理功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的协调和发展,并会产生一些有益的激素,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恋爱对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第二,性意识的发展必须 经过恋爱阶段才能完善。第三,恋爱是两个人人格的深层接触,在此过程中,青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对方的影响而发展,真正懂得了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调整自身缺陷以适应对方。第四,恋爱对自我的个性,社会情感及交往能力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难怪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恋爱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经过了恋爱,人才会真正成熟起来。热恋与结婚,失去配偶等生活大事,在生活事件量表上是分 值很高的事件。过度的兴奋和悲痛都会加剧心理紧张。恋爱正是一件使人高兴同时会带来压力的事件,处在热恋中的人们会为一些小事而高兴或烦恼。而且,恋爱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带来新的问题,如婚前性行为,恋爱对学习和工作的影响,父母的干涉,是分手还是继续维持关系等等。恋爱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年心理发展走向成熟,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幸福;同时,它又可能带来各种心理问题。

二十一。爱情的含义?

爱情包括两个基本结构成分――性爱和情爱,即建立在性欲之上的对异性具有倾慕怜惜之情的性爱和由异性间的依恋感及理想,情*,个性追求,义务,道德等复杂因素混合而成的情爱。

二十二。良好的沟通有哪几个原则可循?

1.与他人沟通前先自我沟通。2.要有同情和理解心,用倾听,专注等态度了解对方。3.以事论事,不要偏离讨论的话题,清清楚楚的传达你的思想和感受。4.选择适宜的时间与地点。

二十三。丈夫和妻子的角色如何才算是完美的呢?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心理动力学派关于人格结构理论得到一点启发。该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有三个层面: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和儿童自我,三个自我层面均衡发展的人,才是健康的人。运用到婚姻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健康的婚姻关系中,丈夫除了是妻子的性伴侣外,还应当扮演以下两种角色:其一是父亲的角色。做丈夫的在妻子软弱的时候,要象父亲一样爱她,保护她,关心她,给她应有的安全感,信赖感。其二是儿童的角色。作丈夫的在软弱的时候需要表现出儿童的一面,暴露出自己的软弱,一方面满足天然人对保护的需求,另一方面妻子天然的母性安抚自己,可以增进自己对妻子的依恋,同进也会增加妻子对丈夫的怜惜。作妻子的也需要扮演另外两个角色:即母亲和女儿。如果妻子一味的小鸟依人,丈

夫就可能会到家庭以外找母亲的角色来替代,现实生活中,很多漂亮的女人不明白,为什么丈夫的外遇会是个又老又丑的人,恐怕最重要的原因是丈夫无法在自己软弱的时候从妻子那里得到应有的鼓励和安慰。因此要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妻子应当学会鼓励自己的丈夫,特别是当丈夫面临压力的时候。如果妻子若总是像母亲一个保护自己的丈夫,将自己的孩子气全部隐藏起来,丈夫就会感到妻子不可爱,没有吸引力,从而不尊重妻子为其所付出的一切的爱和努力,转而到家庭以外寻求刺激,喜欢上一些活泼外向的女子。总之,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都应当尊重自己的婚姻,让自己的一切情感需要尽可能在婚姻生活里得到满足。

二十四。健康家庭应具备哪些特质?

1.处处以家庭为第一优先,对家庭有自我认同感。2.夫妻关系稳定,保持和谐的性生活,家庭生活和睦,作为家庭的中坚能控制并平衡家庭的权利。3.每个家庭成员都具有强烈的共同参与家庭生活的兴趣,使其成为一种需要而非责任感。4.家庭成员互相接纳,尊重,赞美与感激。5.家庭成员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模式。6.健康家庭是一个“压力-有效家庭”。

二十五。健康家庭的维护之道?(论述)

在认知上。1.要有维护家庭健康的意愿。2.要了解家庭生活须不断成长且必须成长,而成长是终身的,为提高家庭生活品质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3.对自己的家庭要有认同感。在态度上。1.处处以家为第一优先。2.尊重彼此间的个别差异,并能无条件的彼此互相接纳。3.家内每一个角色应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在行动上。1.建立并善用社会支持系统。2.寻找保持自我成长以提高家庭生活品质的方法。3.时时不断检视自己的家庭品质。4.善于沟通。总之,每个家庭的经济环境,社会条件,家庭结构或家庭发展阶段不同,其家庭生活方式也不同,但如何建立并维护各个不同家庭的心理健康,其基本原则却是相同的。大家想建立幸福,美满,健康的家庭,就应注意遵循这些家庭心理健康的原则。

二十六。儿童性教育应从哪儿方面入手?

性教育的开展应始于儿童期,要从刚出生的0岁开始。首先,帮助儿童尽早建立和形成自己的性别认同,这是从婴幼儿期一直到5-6岁之前,性教育的主要内容。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性别身份是终身不变的,他们必须遵循自身性别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其次,帮助儿童正确认识性器官及其功能,消除性神秘的心理。最后,对性别角色的教育也应适当注意,以培养起良好的性别角色意识。

二十七。掌握哪些原则有助于夫妻间性生活的默契?

1.掌握科学的性知识。2.夫妻相互了解在性生活中存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3.对对方性心理的要求很敏感。4.能主动进行性交流。5.有一套双方都能意会的性爱语言,而且在生活中能自觉地运用。6.在做爱过程中,能体验出对方性欲已达到的程度,并自觉调整刺激行为。7.能共同分享性高潮所带来的快乐。

二十八。手淫行为防治的几点有效措施?

1.澄清一些不科学、不健康的性观念。2.认知疗法。3.行为调整。4.森田疗法。

二十九。性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建立。2.收集详细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资料。3.明确来访者的问题,区分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区分属于一般的性问题还是性功能障碍或性心理障碍。区别由心理因素还是由器官性疾病所致。判断来访者有无主动求治的要求。4.夫妻共同治疗。5.保密的原则。最后,在性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维持咨询者的角色,始终与来访者保持明确的治疗关系。

三十。出现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

1.一些学生把分数看得太重,对以往失败心有余悸。2.自尊心过强,又缺乏自信,担心考试失败受到处罚或被别人瞧不起。3.而心理素质不高往往是出现考试焦虑的基础。

三十一。处理考试焦虑有哪些要点?

1.正确认识考试的作用。2.认真制定学习和复习计划。3.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4.学会自我暗示和放松。5.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三十二。在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卫生活动?

在学校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心理卫生活动,如组织国内外专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心理卫生课,用黑板报宣传心理卫生知识,设立心理咨询中心等,心理卫生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减轻学生负担,注意用脑卫生。2.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3.正确对待考试,克服考试的消极作用。4.积极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三十三。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目前一般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生物学基础,遗传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发展方向。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则把这种可能性转为现实。1.遗传因素。所谓遗传是指受精作用个体生命开始之初,父母的特征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过程。2.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以及衣食住行的方式等。3.家庭因素。家庭是人生活中最主要的环境,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的养育中长大。4.学校因素的影响。首先是老师的影响。其次是同学之间的影响。再次是学习过程的影响。

三十四。情绪控制和调节的方法?(如何控制和调节情绪?)

1.养成乐观开朗,心胸开阔的个性。乐观的人一般都自我感觉良好,往往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精力充沛,富有效率,从而心身健康,生活幸福,事业成功。2.自我暗示。暗示,是一种潜在的力量,系指人们通过手势,表情,语言或动作等对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3.适当疏泄情绪。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不能等同于对情绪的抑制或压抑。4.转移注意力。在短暂的某一刻,一个人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5.理性认知的重建。认知理论认为,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6.获取社会性支持。社会支持又称社会网络,是指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具有减轻应激作用,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三十五。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

对心理防御机制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积极的作用,即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一种控制和调节心理的手段,如果运用得当,无论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心理应激的作用,能够暂时地解除痛苦和不安。但另一方面,心理防御机制有时只能起到一种使人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滥用心理防御机制,反而会使现实问题复杂化,甚至会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之中,严重者还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

三十六。确定危机需符合哪三项标准?

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2.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其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3.当事人或患者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付或应付无效。

三十七。卡普兰心理情绪危机模型?

第一阶段。创伤性应激事件使当事人情绪焦虑水平上升并影响到日常生活,此时采取常用的应付机制来减少或消除焦虑所致的应激和不适,以恢复原有的心理平衡。第二阶段。应付机制不能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创伤性应激反应持续存在,生理上的不适和焦虑表现加重并恶化,社会适应功能明显受损或减退。第三阶段。当事者的焦虑,抑郁等不适反应进一步加重,促使其应用尽可能的应付或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力图减轻心理危机和情绪困扰,其中也包括社会支持和危机干预等。第四阶段。当事者处于危机状态,由于缺乏内在的力量和社会支持,个人的问题未解决,而且紧张和焦虑上升到一种无法忍受的程度,可出现明显的人格解体,行为退缩,自杀或精神障碍。

三十八。心理咨询的原则?

1.关系性原则,咨询者应与来访者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2.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原则,它是保证来访者畅所欲言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来访者隐私的尊重。3.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的原则,来访者对自己问题的讲述,是咨询员了解来访者最主要的渠道,也是心理咨询前提和关键。4.非指导性原则,该原则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来的,他认为心理辅导不应是灌输,而应是一个启发或促进内部成长的过程。5.预防性原则,当发现来访者的心理矛盾可能向心理疾病发展时,咨询员应加以提醒,提早预防。

三十九。如何做到心理咨询保密原则?

1.除了来访者的个人身份能得以充分隐藏之外,个案资料不应出现在咨询员的公开讲演和谈话中。2.咨询员所做的个人记录,不能视为公开的记录,不能随便让人查阅,咨询员不应当将记录档案带离咨询机构。3.任何咨询机构都应设立健全的储存系统来确保来访者档案的保密性。4.只有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可能突破不公开来访者身份的原则:一是有明显自杀意图者,二是存在伤害性人格障碍或精神病患者。

四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1.对象不同。心理咨询的对象基本上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正常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针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2.任务不同。心理咨询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心理治疗主要是治疗某些神经症,某些性**,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康复中的精神病人。3.所用的时间不同。心理咨询所用的时间较短,咨询次数较少,而心理治疗费时较长,治疗次数可由几次到几十次,在有些个案甚至历时多年才能完成。4.工作重点不同。心理咨询是在意识层次进行,偏重于教育,支持和导性的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来访者面临的各种问题,而心理治疗更偏重于治疗和矫正,专业性更强,某些心理治疗学派主要针对无意识领域进行工作。5.工作具体目标不同。心理咨询更为直接地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目标而进行,心理治疗的目标则比较模糊,其目标是使人产生改变和进步。

四十一。在制定咨询目标时,需要注意几点?

1.咨询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作的。2.咨询的目标是现实可行的。3.咨询的目标有轻重缓急。4.咨询的目标应经常进行评价和适当调整。

四十二。运用解释技巧应当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无论解释来访者提出的什么问题,都要讲究科学性;其次,还要考虑是否能对来访者产生积极影响,要尽可能避免消极影响的产生;第三,解释只有被来访者接受才算有效,因此,必须根据来访者的理解水平做出不同层次的解释;第四,解释的语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尽可能少用医学或心理学术语;第五,对较轻的神经症,可做明确的解释,对于预后较差的病症,也要做符合科学的但又较为灵活的解释,避免给来访者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第六,咨询人员的解释不能强加给来访者。考试大收集整理

第三篇:《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笔记

第一章 心理卫生概述

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卫生与心理卫生 1.心理的构成

2.卫生与心理卫生的一般概念

(1)卫生的概念

(2)对心理卫生的三种理解

(二)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 1.自我意识良好 2.社会功能良好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积极劳动实践

(三)心理卫生思想的产生 1.心理卫生思想的渊源

(1)国外的心理卫生思想

(2)古代中国的心理卫生思想 2.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1)古代西方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2)中国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四)心理卫生运动

1.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简况 2.中国心理卫生运动概况

(五)心理卫生的意义 1.心理卫生的健康意义

(1)预防心理疾病

(2)防治躯体疾病

2.学校心理卫生的教育与发展意义

(1)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有效地解决中小学生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心理、卫生的含义 2.心理的构成成分 3.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

(1)自我意识良好

(2)社会功能良好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积极劳动实践

(二)领会

1.心理卫生内涵的界定 2.心理卫生思想的产生

(1)柏拉图、希波克拉底的心理卫生思想

(2)管仲的心理卫生思想

(3)孔子的心理卫生思想 3.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1)古代西方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2)古代中国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4.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演变

(1)比尔斯对心理卫生运动的贡献

(2)中国心理卫生运动概况 5.心理卫生的健康意义

(1)心理卫生对预防心理疾病的作用

(2)心理卫生对防治躯体疾病的作用

(三)应用

1.举例说明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的意义

第二章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考核知识点

(一)健康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2.判断个体心理健康应坚持的原则 3.健康心理的标准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2.体质因素 3.性别和年龄因素 4.器质性因素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 1.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

(1)亲子关系

(2)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

(3)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

(4)家庭成员的关系及气氛 2.冲突、挫折及心理防御机制

(1)心理冲突

(2)挫折

(3)心理防御机制 3.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

(1)应激

(2)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人格类型特征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 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10条健康标准

3.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4.判断个体心理健康应坚持的原则 5.健康心理的标准 6.心理冲突的定义及表现 7.挫折的定义 8.心理防御机制定义 9.应激定义

(二)领会

1.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 2.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

(1)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的影响

(2)心理冲突的影响

(3)挫折的影响

(4)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

(三)应用

1.举例阐述父母亲不良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举例阐述中小学生常出现的心理应激及影响

第三章 学校心理辅导

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辅导的概念 1.心理辅导的含义

2.心理辅导的特征

(二)学校心理辅导

1.学校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 2.狭义的学校心理辅导的概念

(三)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1.学校心理辅导的两种类型 2.适应性辅导及特点 3.发展性辅导及特点

(四)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 1.在基本目标和任务上的一致 2.在职能上的互相衔接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融合

(五)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1.目标的不同 2.内容上的差异 3.工作角色上的不同

(六)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1.有助于增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丰富和发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3.扩大和丰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七)心理辅导的目标 1.心理辅导目标的特征 2.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3.学校心理辅导的具体目标

(八)心理辅导的内容 1.认知发展辅导 2.情绪稳定辅导 3.意志优化辅导 4.个性完善辅导 5.学习适应辅导 6.人际和谐辅导 7.职业适应辅导 8.心理障碍预防

(九)心理辅导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

4.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 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十)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辅导课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3.个别心理辅导 4.小组心理辅导

(十一)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专门素质要求 1.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特殊的职业道德 3.特殊的智能结构 4.健全的人格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美国《哲学百科全书》关于心理辅导内涵的界定 2. 心理辅导的特征

3.狭义的学校心理辅导的定义 4.学校心理辅导目标具有的特征 5.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6.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途径

(二)领会

1.学校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重要方面 2.发展性辅导的内涵及特点 3.适应性辅导的内涵及特点

4.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5.学校心理辅导的具体目标 6.学校心理辅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

(4)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

(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7.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

(1)认知发展辅导

(2)情绪稳定辅导

(3)意志优化辅导

(4)个性完善辅导

(5)学习适应辅导

(6)人际和谐辅导

(7)职业适应辅导

(8)心理障碍辅导

8.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三)应用

举例阐述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辅导

第四章 学校心理辅导的操作过程

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辅导的操作步骤 1.开始阶段

(1)建立辅导关系

(2)掌握来访者的资料

①来访者的基本情况

②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3)进行分析、鉴别与诊断

①确定心理问题的类型及性质

②分析心理问题的程度

③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 2.指导与帮助阶段

(1)制定辅导目标的原则与方法

①共同制定目标

②保证目标的针对性

③中间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统一

④目标必须具体、可行

(2)确定辅导方案

(3)实施指导与帮助 3.巩固与结束阶段

(1)巩固效果及具体工作内容

(2)追踪调查所采用的主要方式

(二)心理辅导的操作技术 1.倾听的技术

(1)非言语关注

(2)重复

(3)重读

(4)询问

(5)摘要

(6)情感反应。 2.影响的技术

(1)指导

(2)解释

(3)自我开放

(4)影响性摘要 3.观察的技术

(1)目光注视

(2)面部表情

(3)身体语言

(4)声音特征

(5)空间距离

(6)沉默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非言语关注 2.重复 3.重读 4.摘要 5.情感反应 6.指导 7.解释 8.自我开放 9.影响性摘要

(二)领会

1.心理辅导的步骤及各阶段任务

(1)开始阶段

①良好辅导关系的建立及对辅导人员的要求

②掌握来访者资料

③分析、鉴别、诊断

(2)指导与帮助阶段

①辅导目标确定的价值、原则与方法

②选择辅导方案

③指导与帮助的实施

(3)巩固与结束阶段

①巩固辅导效果应做好的工作

②追踪调查的方式及结果

2.学校心理辅导中常用的倾听技术

(1)非言语关注的运用

(2)重复的内涵、作用及正确使用

(3)重读的内涵及作用

(4)询问方式及运作

(5)情感反应在倾听过程中的价值 3.学校心理辅导中常用的影响技术

(1)指导的类别及合理运用

(2)运用解释技术的注意事项

(3)辅导人员自我开放的意义及层次

(4)影响性摘要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4.学校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观察技术

(1)目光注视

(2)面部表情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3)符合辅导关系的空间距离

(4)辅导过程中的沉默

(三)应用

1.几种操作技术的运用

(1)制定一份心理辅导方案

(2)如何运用非言语关注、倾听、询问、解释、影响性摘要

(3)如何面对来访者的沉默

第五章 学校心理辅导的评估技术

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评估的价值

1.心理评估对学生适应性问题的辅导具有重要价值 2.心理评估对学生发展性问题的辅导具有重要作用 3.心理评估对学生中存在的障碍性心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二)心理评估的过程 1.确定评估目标 2.收集资料 3.实施测量 4.综合评定

(三)心理评估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5.指导性原则 6.保密性原则

(四)观察法 1.观察法的定义 2.观察法的优缺点

3.观察法在心理评估中的操作步骤

(1)确定明晰的观察目的和现象

(2)选择使用适当的观察类型和方法 4.常用的几种观察方法

(1)实况详录法

(2)时间取样法

(3)事件取样法

(4)轶事记录法

(5)频率计数图示法

(6)清单法

5.运用观察法的要求

(1)观察者应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力

(2)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3)尽量避免主观心理效应的不良影响

(4)把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五)谈话法 1.谈话法的定义 2.谈话法的优缺点

3.谈话法在心理评估中的操作程序与技巧

(1)制定谈话的计划

(2)准备谈话需要的工具

(3)与受访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效果

(5)有效记录谈话内容

(六)问卷法 1.问卷法的定义 2.问卷法的优缺点

3.在心理评估中问卷法的运用

(1)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问卷类型

(2)问卷的编制

(3)问卷的评价

(4)问卷的实施与处理

(七)测验法

1.心理测验的特点

(1)间接性

(2)典型性

(3)系统性

(4)科学性

2.心理测验在心理评估中独特的价值 3.心理测验的分类 4.智能测验 5.人格测验 6.学习测验 7.心理健康综合测验 8.职业心理测验

9.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1)正确认识心理测验

(2)保护测验内容,防止滥用测验

(3)维护心理测验的声誉

(4)选用适宜的心理测验

(5)慎重解释与使用心理测验结果 10.心理测验使用的一般技术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心理评估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5)指导性原则

(6)保密性原则

2.心理评估的几种主要方法

(1)观察法的定义

(2)谈话法的定义

(3)问卷法的定义

(4)测验法的定义

(二)领会

1.心理评估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2.贯彻心理评估原则的注意事项与要求

(1)贯彻客观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2)贯彻整体性原则的注意事项

(3)贯彻动态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4)贯彻保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3.心理评估的过程 4.心理评估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的优缺点

(2)常用的心理观察方法

(3)运用观察法的要求

(4)谈话法的优缺点

(5)标准化的谈话法包括的步骤

(6)问卷法的优缺点

(7)心理测验的特点

(8)心理测验在心理评估中的价值

(9)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10)解释、使用心理测验结果的注意事项

(三)应用

1.编制一份完整的问卷 2.心理测验的一般技术

3.在心理评估中与受访者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 4.问卷的实施与处理

第六章 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

考核知识点

(一)精神分析法 1.理论基础

(1)潜意识理论

(2)人格结构理论

(3)性欲学说

(4)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 2.辅导方法

(1)基本原理

(2)辅导目标

(3)辅导关系

(4)辅导过程 5.具体方法

①自由联想

②释梦

③移情

④阻抗

⑤阐释 3.贡献与局限

(二)行为转变法 1.理论基础

(1)华生的模拟恐怖实验及结论

(2)巴甫洛夫的实验研究及结论

(3)斯金纳和艾森克的理论观点

(4)早期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5)后期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2.辅导方法

(1)基本原理

(2)辅导目标

(3)辅导关系

(4)辅导过程

(5)具体方法

①放松法

⑦系统脱敏法

③厌恶法

④暴露法 ⑤代币法

⑥生物反馈法 3.贡献与局限

(三)个人中心法 1.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理论 2.辅导方法

(1)基本原理

(2)辅导目标

(3)辅导关系

(4)辅导过程

(5)具体方法

①真诚

②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③移情的理解 3.贡献与局限

(四)认知重建法 1.理论基础

(1)认知心理学 2.辅导方法

(1)基本原理

(2)辅导目标

(3)辅导关系

(4)辅导过程

(5)具体方法

①三栏目技术

②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

③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④合理情绪自助表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心理分析的典型方法和策略

(1)自由联想

(2)释梦

(3)移情

(4)阻抗

(5)阐释

2.行为转变常用的辅导方法

(1)放松法

(2)系统脱敏法

(3)厌恶法

(4)暴露法

(5)代币法

(6)生物反馈法

3.个人中心法的辅导态度与技术

(1)真诚

(2)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3)移情的理解

(二)领会

1.精神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精神分析的辅导目标与辅导关系 3.精神分析法的辅导过程 4.心理分析辅导方法的具体运用

(1)自由联想的具体做法

(2)“梦的工作”规律

(3)移情的特征与形式

(4)阻抗的含义与消除

(5)阐释的作用

5.行为转变法的基本原理

6.行为转变法的辅导目标与辅导关系 7.行为转变法的辅导过程 8.行为转变法常用的方法

(1)放松训练的基本步骤与常用的放松技术

(2)系统脱敏法的训练步骤

(3)厌恶的原理

(4)暴露法的原理及使用

(5)使用代币法的注意事项

(6)生物反馈法的特点与运用 9.个人中心法的基本原理

10.个人中心法的辅导目标与辅导关系 11.个人中心法的辅导过程 12.个人中心法的辅导态度与技术

(1)真诚的表达

(2)无条件积极尊重的意义及层次

(3)共情的步骤与层次 13. 认知重建法的基本原理

14.认知重建法的辅导目标与辅导关系 15.认知重建法的基本辅导过程 16. 认知重建法使用的技术

(1)三栏目技术的基本假设与训练步骤

(2)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的内容与方式

(3)合理想象技术的内容与步骤 17.几种心理辅导方法的评价

(1)精神分析法的评价

(2)行为转变法的评价

(3)个人中心法的评价

(三)应用

1.运用放松法进行自我放松训练 2.运用系统脱敏法进行自我训练 3.举例说明厌恶法的操作过程

4.运用三栏目技术分析自己的认知失真

5.运用合理情绪想象技术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失真

第七章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与方法

考核知识点

(一)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总目标

(二)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具体目标 1.小学低年级心理辅导课程u的目标

(1)自我意识方面

(2)认知方面

(3)情绪情感方面

(4)意志方面

(5)个性方面

(6)学习方面

(7)交往方面

2.小学高年级心理辅导课程目标

(1)自我意识方面

(2)认知方面

(3)情绪情感方面

(4)意志方面

(5)个性方面

(6)学习方面

(7)交往方面

3.初中心理辅导课程目标

(1)自我意识方面

(2)认知方面

(3)情绪情感方面

(4)意志方面

(5)个性方面

(6)学习方面

(7)交往方面

(三)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

(1)角色扮演法的定义

(2)运用原则

(3)常用的几种角色扮演法及适用对象 2.价值观辨析法

(1)价值观辨析法定义 (2)运用原则

(3)常用的几种价值观辨析法及适用对象 3.榜样引导法

(1)榜样引导法的定义

(2)运用原则

(3)常用的榜样引导法及适用对象 4.行为强化法

(1)行为强化法的定义

(2)运用原则

(3)几种常用的行为强化法及适用对象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角色扮演法的定义 2.价值观辨析法的定义 3.榜样引导法的定义 4.行为强化法的定义

(二)领会

1.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总目标 2.小学低年级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 3.小学高年级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 4.初中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 5.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

①运用原则

②相声表演的内涵与适用对象

③哑剧表演的内涵与适用对象

④角色互换的内涵与适用对象

⑤小品表演的内涵与适用对象

(2)价值观辨析法

①运用原则

②小组讨论法的内涵及适用对象

③两难问题法的内涵及适用对象

④脑力激荡法的内涵及适用对象

(3)榜样引导法运用原则及常用的具体方法

(4)行为强化法

①运用原则

②奖励种类及注意事项

③惩罚种类及注意事项

④强化不相容反应的内涵

(三)应用

1.结合实例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1)相声表演

(2)角色互换

(3)小品表演

(4)小组讨论

(5)脑力激荡法

第八章 中小学生的认知卫生与辅导

考核要求

(一)领会

1.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2)记忆力的发展特点

(3)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4)想象力的发展特点

(5)思维发展的特点 2.初中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2)记忆力的发展特点

(3)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4)想象力的发展特点

(5)思维发展的特点

(二)应用

1.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训练

(1)记忆力的训练

(2)注意力的训练

(3)思维训练 2.不良认知调适

(1)“过分概括”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2)“追求完善”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3)“虚拟陈述”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4)“过分担忧”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5)“无法控制”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6)“走极端”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7)“不敢面对”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8)过分“依赖”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9)“无法改变”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10)“绝对化”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第九章 中小学生情绪卫生与辅导

考核知识点

(一)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特点 1.中学生情绪发最特点

(1)情绪的内容日益丰富

(2)情绪体验日益深刻

(3)情绪日益稳定、可控性增强

(4)高级情感逐渐发展 2.初中生情绪发展特点

(1)情绪活动的丰富性

(2)情绪体验的跌宕性

(3)情绪活动的心境化

(4)情绪变化的两极性

(二)中小学生情绪卫生问题辅导 1.发展性情绪卫生问题辅导

(1)情绪健康人的共同行为特点

(2)学会自我赞美

(3)自主训练法

(4)合理宣泄法

(5)呼吸调节法

(6)表情调节法

2.适应性情绪卫生问题辅导

(1)沮丧

(2)紧张

(3)消沉

(4)急躁

(5)冷漠

(6)愤怒

(7)嫉妒

(8)厌倦

(9)忧愁

(10)抑郁

(11)情绪不稳定

考核要求

(一)领会

1.小学生情绪发展特点 2.初中生情绪发展特点 3.情绪健康者的行为特点 4.各种不良情绪卫生问题的调适

(1)沮丧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2)紧张的表现及消除方法

(3)消沉情绪的消除

(4)急躁情绪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5)冷漠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6)愤怒的表现及控制方法

(7)嫉妒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8)厌倦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9)忧愁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10)抑郁产生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11)情绪不稳定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二)应用

1.发展个体积极情绪的方法

(1)运用自我赞美调节自己的情绪

(2)自主训练法

(3)呼吸调节法

(4)表情调节法

2.结合实例对不良情绪问题进行调适

第十章 中小学生个性卫生与辅导

考核知识点

(一)小学生个性发展特点 1.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2.小学生自律性的发展

3.小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二)初中生个性发展特点

1.自我意识增强,“成人感”突出 2.开始对现实形成较为稳定的态度 3.兴趣开始分化,理想尚不稳定

(三)健康个性的标准

(四)塑造良好的个性 1.正确看待自己

(1)接受自己

(2)以发展为动力

(3)不要完全以“我”为核心

(4)不要自悲自怜

(5)不要伤害自己 2.正确对待他人

(1)喜欢他人

(2)容忍他人的观点

(3)重视他人

(4)不要总想支配他人

(5)不要依赖他人

(6)借鉴他人的看法 3.正确看待环境

(1)热爱生活

(2)世界并不是黑白分明的

(3)体验逆境与失败

(4)适应环境

(5)珍惜现在

(五)适应性个性卫生问题辅导 1.拖延 2.固执 3.对抗 4.怯懦 5.孤僻

6.依赖 7.自负 8.自卑 9.压抑 10.狭隘 11. 偏执 12.猜疑

13.偏执型人格障碍 14. 癔症型人格障碍 15.攻击型人格障碍

考核要点

(一)领会

1.小学生个性发展特点

(1)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

(2)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3)小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4)小学生自律性的发展特点

(5)小学生道德意识形成的特点

(6)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 2.初中生个性发展特点

(1)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

(2)初中生对现实态度的特点

(3)初中生兴趣与理想发展的特点 3.健康个性的标准 4.塑造良好个性

(1)如何正确看待自己

(2)如何正确看待他人

(3)如何正确看待环境

5.不良个性卫生问题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1)拖延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2)固执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3)对抗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4)怯懦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5)孤僻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6)依赖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7)自负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8)自卑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9)压抑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10)狭隘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11)偏执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12)猜疑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13)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与辅导要点 (14)癔症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与辅导要点 (15)攻击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与辅导要点

(二)应用

1.结合实例对中小学生不良个性卫生问题进行调适

(1)固执

(2)对抗

(3)自负

(4)自卑

(5)怯懦

(6)依赖

(7)猜疑

(8)压抑

(9)孤僻

第十一章 中小学生学习卫生与辅导

考知识点

(一)中小学生发展性学习卫生问题

(二)中小学生适应性学习卫生问题

1.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2.中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三)发展性学习卫生问题辅导 1.优化学习过程

(1)预习

(2)听课

(3)复习

(4)作业

(5)评价 2.调控心理状态

(1)增强学习信心

(2)调节学习情绪

(3)预防学习疲劳

(4)调整应试心理

(四)适应性学习卫生问题辅导 1.考试怯场

(1)临场表现与症状

(2)辅导要点 2.注意力分散

(1)表现与症状

(2)辅导要点 3.学习疲劳

(1)表现与症状

(2)辅导要点 4.意志薄弱

(1)表现与症状

(2)辅导要点 5.马虎

(1)表现与症状

(2)辅导要点 6.学习方法不当

(1)表现与症状

(2)辅导要点

考核要点

(一)领会

1.优化学习过程

(1)如何做好预习

(2)如何提高听课效率

(3)如何做好复习

(4)怎样做作业

(5)学习评价的作用 2.学习心理状态的调控

(1)学习信心的增强

(2)学习情绪的调节

(3)预防学习疲劳

(4)应试心理的调控 3.各种学习问题的辅导

(1)考试怯场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2)学习注意力分散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3)学习疲劳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4)意志薄弱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5)马虎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6)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二)应用

1.结合实例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

(1)学习信心

(2)学习情绪

(3)学习疲劳

(4)应试心理

2.结合实例对中小学生学习卫生问题进行辅导

(1)考试怯场

(2)意志薄弱

(3)马虎

(4)学习方法不当

第十二章 中小学生交往卫生与辅导

核知识点

(一)中小学生发展性交往卫生问题 1.小学生的交往发展特点 2.初中生的交往发展特点

3.当代中学生交往呈现的新特点

(二)中小学生适应性交往卫生问题

1.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问题的具体表现 2.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问题的具体表现

(三)中小学生交往卫生问题辅导

(1)认识交往功能

(2)把握交往原则

(3)学会保持友谊

(四)中小学生适应性交往卫生问题辅导

(1)异性交往紧张

(2)师生交往困难

(3)亲子交往困难

(4)孤独

(5)羞怯

(6)自我中心

(7)自私

(8)从众

考核要求

(一)领会

1.中小学生交往发展特点

(1)小学生的交往发展特点

(2)初中生的交往发展特点 2.如何学会保持友谊

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遵循的交往原则 4.中小学生存在的交往问题辅导

(1)异性交往紧张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2)师生交往困难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3)代沟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4)孤独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5)羞怯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6)自我中心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7)自私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8)从众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二)应用

1.结合实例对中小学生交往问题进行辅导

(1)异性交往紧张

(2)师生交往困难

(3)代沟

(4)羞怯

(5)自我中心

第十三章 中小学生青春期卫生与辅导

考核知识点

(一)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 1.身体外形和内脏机能的变化 2.生殖系统的发育及生理变化

(二)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1.认识能力的发展 2.情感的发展 3.社会性的发展 4.性心理的变化

(三)青春期发展性心理卫生问题辅导

1.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育

(1)身体形态发育

(2)机能发育

(3)性发育

2.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过渡性

(2)闭锁性

(3)社会性

3.认识青春期两性心理差异

(四)青春期适应性心理卫生问题辅导 1.性冲动 2.同性恋 3.遗精困惑 4.性焦虑 5.手淫 6.拒绝求爱

考核要求

(一)领会

1.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 2.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3.青春期发展性心理卫生问题辅导

(1)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育

①形态发育

②机能发育

③性发育

(2)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①过渡性

②闭锁性

③社会性

(3)认识青春期的两性差异 4.青春期适应性心理卫生问题辅导

(1)性冲动表现及辅导要点

(2)同性恋表现及辅导要点

(3)遗精困惑表现及辅导要点

(4)性焦虑表现及辅导要点

(5)手淫表现及辅导要点

(6)拒绝求爱表现及辅导要点

(二)应用

1.中小学生早恋现象发生原因及辅导

第十四章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辅导

考核知识点

(一)神经症症状表现及辅导要点 1.抑郁症 2.恐怖症 3.强迫症 4.焦虑症 5.疑病症 6.学校恐怖症

(二)心身疾病症状表现及辅导要点 1.神经衰弱 2.失眠 3.多动症 4.口吃 5.遗尿症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神经症定义 2.人格障碍的定义 3.心身疾病的定义 4.中小学生常见的神经症 5.中小学生常见的心身疾病

(二)领会

1.导致神经症产生的心理因素 2.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 3.人格障碍的预防

4.中小学生常见神经症症状表现及辅导要点

(1)抑郁症

(2)恐怖症

(3)强迫症

(4)焦虑症

(5)疑病症

(6)学校恐怖症

5.中小学生常见心身疾病及辅导

(1)神经衰弱表现及发病原因

(2)失眠的辅导要点

(3)多动症的症状表现及辅导要点

(4)口吃的辅导要点

(5)遗尿症的辅导要点

(三)应用

1.结合实例对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障碍进行辅导

(1)抑郁症

(2)学校恐怖症

(3)神经衰弱

(4)口吃

(5)遗尿症

第四篇:心理卫生学讲稿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有关基本概念

一、“健康”的定义

什么是“健康”?人们一般并不深究。只要不是疾病缠身,似乎也没有深究的必要。但需要说明的是一个人是否健康决不能只根据是否患有躯体疾病作为评价的标准。对健康的涵义最有权威性的阐述,要算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给“健康”一词所下的定义,即:“健康不只是不患病或不虚弱,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完满状态。”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几乎没有人能达到这样高的健康标准。可是却为人们的追求树立了一个崇高的目标。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健康要求达到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完满状态而不只满足于单纯躯体健壮。

健康观的这—转变是一个飞跃。改变了人们,特别是医学界长期存在的只重视健康的躯体方面,而忽视了健康的心理、社会方面的片面观点。这种片面的健康观念为害甚大。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在医疗工作中只管治疗躯体疾病而不顾心理疾病给病人带来心灵上的痛苦和引起的社会后果;只重视药物和物理治疗,而忽视心理治疗和社会治疗。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只注意躯体康复而忽视心理康复。在预防医学中,只重视生理卫生而不关心心理卫生。医药院校的课程几乎全是有关躯体保健的内容,培养出来的医药卫生人才对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这些年来在医学界广泛讨论医学模式的转变,批判陈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即只从生物学角度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宣讲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去认识疾病和健康的规律,对上述片面的健康观念有所触动但还不能说已经有了根本的转变。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许多躯体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不只是希望活得长久,而更重要的是生活福愉快一些。

人们对什么是良好的躯体状态了解得比较多,但什么是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则有必要加以说明。

二、“心理健康”的定义

专家们就这个问题已经议论了半个多世纪,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实用的角度看来各家的看法并非都要统一不可也可以并行不悖。在这里提出以下几点,希望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会有所助益。

可以根据下面的内容做一个粗略的自我判断。

1、没有心理异常

显然这是最基本的一条。心理异常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括主观体验和行为的客观表现两个方面。轻的如头昏脑胀、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等自我感受不佳,重的如语无伦次,自伤伤人等行为异常。不论是哪方面有异常表现,都不能说心理是健康的。不过这里举的是比较显著的例子。一些心理现象或行为习惯是否异常,并不那么容易判断,需要借助专家,进行心理咨询或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观察才能确定。

2、正常发育的智力

智力是个体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实践等多种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成年以前智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智力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属心理发育异常,并伴有适应能力低下称精神发育迟滞。少数儿童具有超常的智力或特殊才能,如果心理发展不平衡也可能伴有适应能力缺陷。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当,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国内外都以智力测验结果即智商评定智力,有名的智力测验如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等。智商低于70即属智力落后,是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3、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每个人所独有的心理特性或特有的行为模式。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以及环境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心理特征。正像人的面孔一样,没有哪两个人的人格是相同的。为了描述和评价人格准确一些,心理学家制订了各种人格测定的问卷或量表。最有名的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罗夏(RorsGhach)墨渍测验等。某些人的个别人格特点偏离正常,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即属不健全人格。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是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坚韧的毅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

4、充沛的精力

主要表现为工作和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高效率;通过各种活动充分表达出生命的活力。

5、丰富的情感生活

主要表现为良好的心境和恰当的自我评价;对过去的回亿是美好的,并感到现在的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

以上5条可作为评定心理健康的参考。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上述所谈健康和疾病问题包括心身两个方面,这里专门谈一谈关于心理健康问题。既然心理卫生的目标在于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的标准相对身体健康则更不易确定,初为心理疾病的诊察更为困难,所以一般学者多主张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过分重视个别症状的有无。《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在一个条目的释文中指出,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各点:

1、乐于工作,且能将本身的知识和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能从工作中获得满足。

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与人交往。其对人的态度常是正面的态度(如喜悦、尊敬等)多于反面的态度(如敌视、怀疑、畏惧、憎恨等)。

3、对本身有相当的了解,并具有悦纳自己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潜能,但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以为羞。

4、和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并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对生活中的各项问题,能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谋求解决,而不企图逃避。

上述标准自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健康和不健康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同样,健康的人的行为也并非时时都符合上述标准,在特别恶劣的环境中,可能也会出现失常反应。 马斯洛和麦特曼认为,正常心理应有以下十项标准:

1、充分的适应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学习的能力;

7、能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满足上述标准,以提供参考,但多数人未必全部符合。

上面列出了一些不同学者所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你更倾向哪一种观点,你还有什么看法?大家可以到论坛上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前面已说过,心理健康的人,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异常反应。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应从总体上以其经常性的行为作依据进行把握。对一般正常人的特点尚有轻微不符,但仍能维系相当完善的社会生活,便可以视为正常。 与心理健康相对而言的是心理不健康。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统称心理障碍。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在医学上各有不同的名称。较重的一类称为精神病,患者以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紊乱和行为反常为主要表现。精神病又称为精神失常,至于群众叫它为“神经病”,是欠准确的。因为在医学上神经病是专指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的各种器质性疾病如脑炎、脑溢血、脑动脉硬化、癫痫、脊髓炎等等。精神病患者除极少数确有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外,绝大多数仅有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并无解剖学上的病变,所以不宜称为“神经病人”。对精神病的另一种误解是以为凡患精神病的人,各种心理活动都已全面崩溃,没有任何正常言行。事实上并非如此。心理活动完全失常的人只是精神病人中的一种严重表现,占精神病人中的极少数且一般持续时间不长。较常见的精神病人大多只有部分心理活动异常或出现幻觉,听到有人议论他实际上周围并没有人说话(听幻觉);或出现妄想,坚信有人迫害他(被害妄想),或认为自己是了不起的伟大人物(夸大妄想),而并无事实依据。

精神病是一大类心理异常的总称。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心理异常的表现不一,其转归和结局不—样,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由脑内器质性病变如脑炎、脑膜炎、脑损伤、脑出血、脑动脉硬化、脑肿瘤、脑萎缩等引起的心理异常称为脑器质性精神病。第二种是由躯体疾病如心、肺、肝、肾功能衰竭、代谢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影响了脑的营养代谢而发生的心理异常称为症状性精神病。这类心理异常往往属于严重的躯体疾病症状表现的一个方面。第三种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精神病,称为心因性或反应性精神病。这类心理异常是个体对心理创伤或精神压力的一种反映。

心理障碍的另一类常见的形式是神经官能症。由于“官能”二字含义不确切,容易引起误解,故这—名称现已经废弃不用了。这类疾病又有各种表现形式和名称,常见的如神经衰弱、癔症(即歇斯底里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焦虑症等等。这类疾病与精神病的显著区别在于一般没有躯体上的器质性病变,而病人心理上的痛苦则十分强烈迫切要求治疗。

此外,另有两大类心理障碍,一类是在18岁以前脑子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损伤,心理发育不健全智力低下,即前面提到的精神发育迟滞。另一类也发生在18岁以前,以后逐渐发展为性格乖僻,情绪不愉快,行为冲动不顾后果,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不融洽,称人格障碍。这两类心理障碍均属心理发育不健全。

还有一类心理疾病表现为性爱对象的异常,如同性恋,以同性者为性爱对象;恋物癖以异性贴身服饰为性爱对象等。这类人或表现为性欲满足方式的异常,如露阴癖男性,在素不相识的女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窥阴癖者以窥视女性的性器官以获得性满足;施虐淫,以虐待异性来获得性满足;受虐淫,以接受异性虐待而得到性满足等。或表现为性身份识别障碍,否认自己原有性别,要求通过手术改变自己的性器官。这些性心理异常是心理不健康的另一类表现形式。

社会适应是指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做出适合的反应。人类作为社会群居动物,不能离开社会长期单独生活。社会适应不良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对生存造成威胁。例如自杀便是社会适应不良的典型事例。因此把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列为健康的必备条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四、“良好的社会适应”的定义

下面有几个案例,你能判断出他们存在哪些方面的适应不良吗?

A,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家里倍受宠爱,大小事情都不用自己动手,在学校里,轮到自己做值日时,经常很不情愿,希望家长代替自己做值日。

B,男,大学二年级学生,自从失恋后,经常抽烟、酗酒,试图以此摆脱痛苦。

C,女,初二学生,性格内向,在学校里没有什么知心朋友,最近父母离异,该女生情绪很低落,不愿与人说话。

1、能恰当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

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在家庭、学校、工作单位或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有其相应的地位和身份,例如一个女人在家庭里是主妇、在学校是教师,上商店购物是顾客,乘车旅行是乘客,在不同的社会场合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身份与别人打交道,也就是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她的思想、言谈、举止或行动必须与其身份或社会角色相适应,并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不能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出恰当的,合乎其社会角色的反映,则必然会在社会交往中引出不少麻烦。

2、和谐的人际交往

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与人接触,同别人打交道也就是人际交往。一家人能和睦相处,要靠经常的相互了解、体谅和情感交流,在学校,在工作中也需要相互配合、帮助和支持。和谐的人际交往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亲友之间相互敌对、仇视、怨恨、嫉妒往往起源于缺乏思想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其结果常导致人际冲突,或出现心理危机或发生社会悲剧。因此和谐的人际交往是良好的社会适应所不可缺少的。

3、灵活的应变能力

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生活既有美好的一面,但也常常会出现—些重大波折,如自然灾害的侵袭、亲人亡故、考试落榜、婚恋失意、经济损失、事业受挫„„,等等。这些重大的生活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节律的扰乱,学习、工作的过分紧张都会给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需要正确处理,避免出现精神崩溃。应付社会变动和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各人不同。有的人遇到意外事件惊慌失措或遭受挫折后便失去了继续奋斗的勇气;有的人则从容应付,化悲痛为力量,从失败中取得教训终于成功。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是个体适应变化的环境,特别是应付突发的非常事件,化险为夷的重要条件。

4、没有非适应行为

有利于个体和群体生存的行为称适应行为,不利于个体和群体生存的行为称非适应行为。吸烟、酗酒、吸用麻醉品过量,进食或过分节食等有害个人健康的自陷行为以及自我毁灭的自杀行为是非适应行为。杀人、放火、抢劫、偷盗、强奸、伤害等危害群体生存的行为,从法学观点看是犯罪行为,从行为角度看也是非适应行为。非适应行为的出现是社会适应不良的重要表现形式。要求个人的行为既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又受到法律约束,是良好的社会适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对健康的现代观念,特别是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有了较多的了解,再谈心理卫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五、“心理卫生”的涵义

心理卫生学是探讨人类如何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一门学科。它是心理学、卫生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科学。卫生学是预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对健康的有利因素、防止不利因素以及消灭它的措施和方法。研究合乎卫生要求的主客观因素,从而预防疾病、增强人民的心身健康水平,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心理卫生,也叫精神卫生,其基本涵义是,对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增进。狭义的心理卫生是对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预防与矫正,以“三级预防”作为其基本内容。“三级顶防”是一个医学概念,其主要涵义是:

1、初级预防:包括采取生育保健、营养、预防传染病和脑损伤、改善生活环境等有效措施防止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发生。

2、次级预防:主要是指早期发现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患者,尽早采取措施予以矫治,以缩短病程,防止疾病进入恶性阶段和复发。

3、三级预防:主要是指采取康复措施,减轻疾病造成的损害和残疾,促进患者社会职能的恢复,早日回归社会,过正常健康的生活。

三级预防的实施主要依赖精神科医务工作者和初级卫生保健人员。

关于心理卫生的涵义有许多不同表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一个条目解释为,“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精神病的预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等。”《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心理学卷对心理卫生解释为:“心理卫生的意义,可由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察见之。其目标有二:

1、消极目标:治疗心理疾病及处理不良适应行为,并设法尽早发现疾病的倾向,以期及时矫正或预防其发生。

2、积极目标:保持并增进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健康,发展健全人格,使每个人都有能力适应变动的环境,同时应设法改善社会环境及人际关系,以减少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

上述心理疾病的治疗工作经常列入精神分析学的范围,一般心理卫生工作则应从积极地增进心理健康为基本目标。

以上两种解释主要来自卫生的实践方面,即心理卫生工作。而心理卫生的理论研究方面则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各个分支的研究成果并综合医学和其它有关学科如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美学、环境保护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有关知识,研究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从而提出一些有效措施和方法。

广义的心理卫生除上述内容外,更强调心理能力的增进,健全人格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和社会改造能力的提高。从事这一广阔领域工作的人员除了科医务工作者外,还包括从事健康教育的心理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学家、行为科学家等。如果说狭义的心理卫生属于医学事业,广义的心理卫生则应属于社会事业。前者着眼于疾病的防治和个人心理健康的维护,而后者则强调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节 心理卫生的意义、任务与内容 2000年4月初,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以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5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自卑心态严重,此外还存在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等现象。 1994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进行抽查结果显示,有20.23%的人患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

广州市1994年对1000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53.2%有心理行为问题;1997-1998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对北京市8869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为32.0%;2000年北师大课题组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

一、开展心理卫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意义

1、心理疾病患者的普遍性

据美国的统计资料,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在其一生中因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生理方面的疾病;每十二个人中就有一人将因心理方面的困难而住入医院;每二十二人小就有一人在其一生中会得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并将因此而影响其工作与正常生活。美国全国的医院病床中,几乎有一半是被心理疾病患者所占据的。在我国,据有关资料报道,精神病残者已超过一干万人。

2、心理疾病患者对社会影响的严重性

(1)不能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工作;非常影响其家属的工作与生活。 (2)对于社会安全的威胁:有些伤害性犯罪行为是由精神病患者所为。

(3)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患者不健全的心理疾患,常破坏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影响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引起纷争或冲突。

(4)增加社会经济负担:此类患者的治疗与照顾,常需要很大的经费。

现代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心理卫生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发达,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已大大加快,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更加频繁和广泛,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和社会的紧张刺激会越来越多,而这些紧张刺激的增加又会对人们的心身健康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因此,大力开展心理卫生学的研究和宣传普及的工作,防止和减少高度紧张的刺激;适当地提高人们对这些紧张心理刺激的承受能力;保持心理的健康状态;维持心态平衡,以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心因性疾病的发生,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心理的健康状态是个人正常生活和工作应必备的条件,要维持正常的智能活动,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心理卫生的保证,进而言之,要更快地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心理卫生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修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开展心理卫生工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心理卫生的任务

本课程的学习者主要是心理系应用心理专业的学生,他们将来主要是到学校从事心理卫生方面的工作,你知道一般的心理卫生工作者的工作任务有哪些吗?

1、要揭示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的规律。

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一般有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及物质生活环境因素等。心理因素主要是紧张状态、消极情绪、动机冲突以及各种形式的挫折等。这些不良的心理刺激的长期存在,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以至于导致各种精神疾病。但是,这些不良的心理刺激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关系失调和物质生活环境的有害因素造成的。常见的社会—文化关系失调如家庭关系、职业关系、伦理道理关系、经济关系、恋爱、婚姻、升学、就业等矛盾和冲突。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大小小的、急剧的或缓慢的变动,称为社会生活事件,这就要求人们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以便重新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事件。这个过程需要人们做出主观的努力,付出一定的代价。而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条件不同,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就可能造成社会—文化关系的不同程度的失调,由此产生情绪紧张,并给身心健康带来影响,甚至造成各种躯体及精神的疾患。心理卫生学就要研究人在不同的主观条件下,如何防止这些社会—文化关系的失调给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当今世界,特别是那些发达国家中,科学技术越发展,社会物质文明越高,给人们的心理生活带来的威胁和压力越大,危害人们的心身健康的因素也越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大约有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有几亿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程度地依靠镇静药来维持。能否做到既要社会高度发展,物质生活高度文明,又要减少危害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一个既具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是心理卫生学为一个非常重要课题。

此外,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居住环境的各种污染,如“三废”、烟尘、噪声及各种不良的感官刺激,以及人口的急剧增长所带来的人口拥挤的因素也造成了心理紧张问题,这也亟待开展心理卫生学的研究来解决。

2、研究和发现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并揭示其规律,提出解决这些问题以维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

对于不同的个体或不同的群体,其产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亦不同。不同的个体其发展阶段、个性特征及生活环境等也不尽相闻,因而其产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也会有其特殊性。同样,不同类型的群体,于其组织形式、服务对象、工作条件的不同,也会产生各自不同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卫生学要研究这些不同群体的特殊问题,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办法。但是,解决各种心理卫生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从广义上说,总离不开上面已分析过的影响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的改善或消除。所以,心理卫生学在这方面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人体心理如何适应社会—文化关系、物质生活环境与自身生理因素的变化,如何改善社会及生活环境条件等问题上,以减少或消除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维护和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3、开展心理卫生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以及咨询、服务活动,以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卫生知识只有为每个人所掌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以更好地实现心理卫生的目标和任务。心理卫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或举办各种形式的心理卫生咨询活动,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帮助机关、企业、群众团体等从有利于心理卫生的角度改善人们的工作、居住、服务及管理等条件。通过心理卫生的科普工作,使父母、教师、医务工作者、政府官员、政府有关部门及其所属成员,懂得心理卫生对人心身健康的重要性,懂得如何预防各种病态心理或精神疾病。另外,有条件时还可以指导开设有益于心理卫生的必要服务机构.如残缺儿童的专门学校、各种托幼机构;对上班时间无人照顾的儿童或老人设日托部,增设少年宫,在青年群体中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开办各种专业的夜校和电视教育等。

三、心理卫生学的主要内容

心理卫生学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本书主要从个体、群体、日常生活与环境以及心理、生理疾病的防治等方面分别阐述心理卫生学的主要内容。

(一) 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卫生

人生是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不归路,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许多烦恼和困惑,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也就是善待人生。你知道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哪些心理卫生问题吗?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研究心理卫生,即按不同的年龄阶段分别研究。同一年龄阶段的人群存在着大致相似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则存在着明显差异,再加上不同的年龄阶段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所以各年龄阶段间便存在不同的心理矛盾,构成各阶段独特的心理卫生问题。

按年龄阶段的顺序看,首先要提倡优生、优育。从怀孕起就应注意胎教,孕妇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状况如何,对胎儿的健康发育有大的影响。例如,孕妇的情绪变化会影响内分泌和血液成分,过度紧张、恐惧、忧愁等消极性情绪,会使胎儿的供血量减少,影响其身体与大脑发育。在我国实行控制人口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倡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为了使每一个独生子女聪明而健康地成长,从出生起就要采取使其身心都健康发育的措施。母亲与婴儿的亲密关系,是婴儿健康发育的重要保证。在喂奶、爱抚上满足其情感的需要,有时比吃奶本身更重要。在断奶、控制大小便、对外界各种突然刺激的正当反比,在视、听、肢体运动三方面的有序训练等都是婴幼儿心理卫生的项目。如何正确进行智力开发,包括认知和言语的训练,良好情感和性格的培养,树立对周围儿童和成人长辈的正确关系,则是幼儿期心理卫生的课题。在学龄期,学习是儿童的主要心理矛盾,为了培养学龄儿童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尤其要加强其心理指导,注意其心理卫生。防止过分重视分数,学习上层层加码和培养成“标准儿童”的倾向。尤其重要的是防止儿童的孤僻、胆怯、固执、说谎、顽固习惯等行为问题,及睡眠障碍、饮食异常、口吃、遗尿、神经性呕吐、习惯性抽搐等各种机能失调的预防和矫正;多动症儿童的注意涣散,其情绪不稳定、任性、冲动、影响教学秩序和学习成绩下降等的防治问题,少数儿童受家庭或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出现好斗、吸烟、盗窃等不良行为的矫正等正是儿童期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另外,对于智力低常和超常儿童的特殊教育问题也是一个重要课题。由于他们在智力发展上与大多数正常儿童有明显差距,他们可能出现的心理卫生问题比一般儿童多,所以,对他们进行特殊的训练和教育使之正常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

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发育迅速,儿童向成人跃进是一生中较为不稳定的时期,心理上的准备和指导尤为重要:要适当进行教育,使之正确对待同伴与异性间的友谊与恋爱问题,提高识别形形色色的是非、好坏的能力,树立法制观念。尤其是在挫折的情况下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冲动。总之,多从正面进行教育,预防在学习、就业、交友、恋爱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中出现的心理障碍,是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主要内容。

中年人是家庭和社会某一领域的主力,虽然他们的个性特征基本趋于定型,心理应付能力相对成熟和稳定,但因为他们担负的责任重大,在事业、经济、人际关系、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方面受到更多的冲击和压力。因此,继续向各方面学习,提高知识和应付能力,改造个性更利于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使自己在复杂的矛盾中能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中年人心理卫生的侧重点。更年期是人体从成熟完善转至衰退的转折时期,人在50岁前后逐渐出现大脑、内分泌和躯体各系统器官功能的退化,而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如这时心理有所难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主动驾驭,减少更年期可能出现烦躁症状及心理障碍,延缓衰老的进程. 进入老年期后,由于突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不免会破坏习惯的生活方式,或因缺乏兴趣爱好,终日无所事事,或因子女独立成家而离去,亲朋老友陆续亡故,都轻易引起老人心理上的失落感、孤独感、寂寞感和空虚感,特别是孤寡老人更是如此。帮助老人振奋精神,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之有所寄托,为促进其健康长寿而授以养生之道,并组织社会公益活动以发挥余热,搞好人际关系,这些都是老年心理卫生的主要工作。

此外,对于有先天或后天严重缺陷的人,其心理卫生问题更应引起重视。盲、聋、哑、伤、痴呆等患者,由于其失去了一般正常人所具有的生理、心理能力,其心理健康状况一般是不佳的。怎样使他们树立人生理想、增强信心和勇气、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顺利地从事力所能及的职业、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尽量重建而享受到人生的欢乐和幸福等,是心理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不同群体心理卫生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从狭小的家庭走出,走向学校和更广阔的社会,不管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或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或简单或复杂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我们就能轻松的生活,否则烦恼就会接踵而至,生命中有许多不能承受之重,想一想,在上面这条链上的每一个环境,可能会产生哪些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

从群体角度谈心理卫生,首先是家庭的心理卫生。因为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多数家庭是由夫妇、子女,有时老少三代同居,由血缘关系维系、以主要成员的经济收人为基础的结合体。各个成员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同,要求和作用也不一样,朝夕相处,相互影响很深。主要成员的言行作风是家庭和随和每个成员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例如,由于父母对年幼子女的过分宠爱和缺乏科学教养,会造成子女许多心理、生理的病态表现。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增多,由于对独生子女教育观念的错误而教养不当,会造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唯我独尊、依赖性强等不良的习惯和性格。而作为敬老爱幼主体的夫妇双方,如何相互敬重,忠贞不渝,克服各自性格上的弱点,取长补短,相互谅解,共同商定经济开支,正确处理好家务分工和各成员间的矛盾,经常保持家庭的和暖气氛是家庭中心理卫生的中心课题。

其次是学校中的心理卫生。学校是个体成长中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健全个性,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的地方;个体走向社会后能否取得成就和做出贡献,学校教育是个关键。为了把学生培育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德才兼备和心身健康的合格人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极为重要。如何树立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优良学风、校风;如何改革学校教育只重智育而忽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倾向,这些都是学校心理卫生的问题。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社会教育中的许多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社会风气、各种文化艺术、宣传活动、娱乐活动等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影响,不良的社会风气,低级非法出版物的泛滥以及淫秽的录相、电影、电视等都在危害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再参与各种社会病态相联系的赌博、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问题,尤其应该引起重视。犯罪是一个严重的心理病态的表现,又是人们心理健康的大敌。如何对其进行法制教育,预防犯罪和改造罪犯,不仅是司法部门和其他社会工作者的职能,也是心理卫生事业的一部分。

群体心理卫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各种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个体走向社会,通过定向学习和职业选择而就业于某一工作单位,从此便生活在一种社会群体中。任何群体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有它独特的职业要求。就个体而言,进入了某一工作单位后,因工作性质、工作方式不同,以及在单位中新的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应过程。首先是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独特的个性特点、学识能力能否与工作协调配合;再就是能否处理好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就整个单位而言,群体间是否融洽,关系是否团结,则直接影响该单位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同职业群体而言,其心理卫生问题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心理卫生问题不同,党政机关、军队、司法部门以及医药卫生、文教、体育等工作者,其所遇到的心理卫生问题出有很大差异。

(三)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卫生

从日常生活及物质生活环境的角度谈心理卫生。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睡眠等是人们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如何培养和保持个人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全的个性,预防一些不良因素对心理健康可能造成的损害,是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卫生的课题。在衣着方面,人们只有根据社会时尚、文化传统和白己的职业、性别、年龄和个性特征选择服饰,进行打扮,才能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同时个人也得到工作上的积极情绪与情趣。人们的饮食、个人不良习惯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明显的。饮食,不但具有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满足一些心理顺要的功能。但是,伙食不良、偏食、暴饮、或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不但会对人的生理产生严重影响,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出会产生不良影响。居住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幽静、宽敞、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是人们保持心身健康的重要条件;是人们获得良好睡眠和休息的必要前提。如果处在严重的工业污染如三废、烟尘、噪声以及人口拥挤的生活环境中,就必然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如何开展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卫生工作,也是心理卫生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当一个人处于躯体疾病时,也必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疾病的诊治和康复。另一方面,有很多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的疾病,已被列人为“心身疾病”,即已经确知它们主要是由不良的心理因素造成的。为了更好地预防心身疾病及精神疾病,有必要对产生这些疾病的心理—社会原因加以调查和研究同比包括发展一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工作。目前随着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内容将日益广泛、深入。

第三节 心理卫生的演进与发展发展

一、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

当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病和给精神病患者以人道的待遇开始的。1792年,法国精神科医生比奈尔(pinel)首先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

19世纪以前,精神病人被认为是魔鬼附体,而受到监禁和虐待,处境凄惨。一般认为,这是心理卫生运动历史的起点。美国的比尔斯(Beers.C.W.),1876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18岁就读于耶鲁大学商科。其兄患癫痫,他听说此病有遗传性,怕自己也得这种病终日处于恐惧、焦虑中,故精神失常而住进精神病院。亲身经受当时精神病院的种种粗暴残酷的待遇,目击病友们过着非人的生活,不胜悲愤。三年后,他病愈出院,立志把自己的余生献给精神病患者。他向各个有关方面呼吁,要求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并从事预防精神病的活动,但响应者甚少。于是,他根据自己亲身的感受和体会用生动的文笔写成《自觉之心》一书于1880年3月出版。书中再现了他住院三年间的悲惨经历,讲述了精神病院的设备简陋,肮脏、寒冷。医生的冷酷无情,护士的粗暴、虐待和侮辱等非人的对待。

当时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给此书以高度评价并为之作序。英国杰出的精神病学家阿道夫.迈耶(精神生物学创始人)读此书后,认为该书所述就是“心理卫生”。

《自觉之心》问世后,比尔斯得到各方面的赞助和鼓励,于1908年5月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从此诞生了世界第—个心理卫生组织。发起者除比尔斯本人外,还有许多大学教授、医生、精神病学家、教会牧师、审判官、律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康复的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协会工作的目标有五项:(1)保持心理健康;(2)防治心理疾病;(3)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待遇;(4)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知识;(5)与心理卫生有关的机构合作。把活动对象扩展到整个社会,从而奠定了心理卫生运动的坚实基础。

1909年3月在比尔斯等人积极努力下,纽约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比尔斯任顾问。之后,心理卫生运动以该委员会为核心,在美国许多州纷纷成立了心理卫生协会。在美国29个州相继建立了65个心理卫生协会,独立而又协调地开展心理卫生活动。1917年美国全国总会出版了《心理卫生》季刊,作为科普读物,宣传心理卫生常识,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同时,还不定期地编印各种刊物和小册子,免费供群众阅览。

二、世界各地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

在美国心理卫生运动的推动及影响下,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成立了本国或本地区的心理卫生组织。1918年,首先是加拿大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协会,并于1919年发行加拿大心理卫生大事记;此后,相继成立全国心理卫生协会的还有:法国(1920年)、比利时(1921年)、英国、巴西(1923年)、匈牙利(1924年)、德国、日本(1925年)和意大利(1926年)等。此外,阿根廷、奥地利、古巴、捷克、芬兰、印度、新西兰、南非联邦、西班牙、瑞士、苏联、土耳其、智利、挪威及瑞典等国家,也都相继成立了心理卫生组织。中国亦于1936年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1919年,以比尔斯为首的心理卫生事业的推动者们,开始酝酿建立一个心理卫生的国际组织。起初,先成立了一个组织委员会。1923年,该委员会在巴黎召开第三次会议时,参加的仅有英、美、法、意、比、丹麦、挪威、西班牙、捷克等国家的代表;1927年在巴黎召开第四次会议时,已增加到有14个四家的代表出席会议。于1930午5月5日,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到会代表共3042人,代表5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亦有代表参加,大会盛况空前。会上宣读的论文和各项提案,编纂成了两万册,并在会上产生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会长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威廉华;比尔斯任秘书长,中国学者刘瑞恒为名誉副会长。它的宗旨是:“完全从事慈善的、科学的、文化的、教育的活动尤其关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等的研究、治疗和预防,以及全体人类幸福的增进。”

此后,1937年在巴黎举行第二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8年在伦敦举行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自从比尔斯倡导心理卫生运动以来,在各国许多学者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仅20多年,此运动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决非偶然,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证明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群众的利益,说明当代世界各国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心理卫生运动的国际联系被迫中断。二次大战之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制度发生巨大的变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和心理、心身疾病的增多形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正是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世界心理卫生运动汹涌澎湃地发展了起来。

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发布了《心理健康和世界公民》这纲领性文献,并通过建立“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的决议。继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持下,与世界保健机构协作,建立了新的国际心理卫生组织——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

1949年,世界卫生组织(WH0)的总部设立了心理卫生处(部),来自38个国家的100名专家参加了该处工作。该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几乎在所有国家先后建立了心理卫生联合会、或全国委员会,以加强心理卫生工作。这个处的活动最主要的成果就是把心理社会因素作为机体健康的统—整体。

美国1946年颁布了“国民心理卫生法”,1949年建立了精神卫生研究所,1963年通过建立“社区心理卫生中心法案”。

根据WHO和WFMH的协议,1960年被宣布为“国际心理健康年”,呼吁全人类重视心理卫生。瑞士著名心理卫生学家Moger(门格)发表了《心理卫生与世界心理健康年——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文章。他认为心理卫生学是:“旨在保护一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的科学和实践。”心理卫生的任务是“现在同饥饿和流行病带来的灾难作斗争的时候,每一个心理卫生学家肩负的任务是预防精神疾病流行,神经官能症和性格异常。”并认为,社会和经济贫因以及失业等是许多精神疾病的起因。

1961年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WFMH)对其第一个纲领进行修改,在其出版的小册子中提出:“在生物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最为广泛的方面,使用人民心理健康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1964年,在尼泊尔召开的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年会上,与会者围绕“工业化和心理健康”为主题,讨论了科技革命对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法国学者指出在大工业生产中发生了个人和集体疏远的现象;英国学者认为现代大工业生产对人们的独立自主、创造性的地位产生了影响;一些学者还指出当代雇主和雇工之间紧张的社会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重大意义;意大利学者探讨了劳动生产的合理组织和借助社会服务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意义。

自从1966年,第19届布拉格年会以后,心理卫生运动在非洲国家也日益引起重视。在这次会议上,尼日利亚代表马诺瓦担任该届年会的主席。

70年代后,世界各地心理卫生运动有了更新的发展,例如欧美各国和南斯拉夫、捷克、罗马尼亚等国,都设立了精神卫生小组、心理咨询等机构。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心理卫生工作,每年由政府拨出大量资金资助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而且工作的范围越来越扩大,其中包括从上到下建立心理卫生机构,以及用各种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在心理健康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心理卫生所倡导的各种原则和方法,与心理卫生运动有关的各种工作和措施,在维护和保持人类心身健康方面越来越显示出重大的积极作用。

我国心理卫生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目前心理卫生的研究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多数研究只是对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进行调查,对某些病因进行探讨,对防治技术研究少。心理卫生工作人员有待系统培训和“资格化”,心理卫生的立法和科普宣传需要加强,心理卫生的机构建设要完善,心理卫生的服务范围要扩大,各专业、组织部门之间要合作协调。总之,尚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努力,从宏观到微观对人的心理健康进行深入、全面研究。

三、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

思考:心理卫生运动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工作重心的转移对我们理解“心理卫生”这一概念有何启示?

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在1930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改善精神人的待遇,积极研究、治疗和预防精神疾病。在这一阶段,从事心理卫生工作的大多数是精神病学工作者,心理卫生运动的重点也更多地放在精神病患者本身及其家属方面。该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第二阶段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一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此阶段,随着临床领域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也从关心身心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制约逐步向关注社会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影响方面发展。在1948年伦敦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通过的《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心理卫生的社会化趋向,要求各国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必须十分重视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意义。到了1961年,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在其出版的《国际心理健康展望》中,更是明确地提出:心理卫生今后的任务是在生物学、医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最为广泛的方面,使居民的心理健康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这一奋斗目标表明,此时的心理卫生工作已远远超出传统的精神学的活动范围,而与新形成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合拍并进,正向更为广阔的领域渗透。

从70年代初到目前是心理卫生运动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从努力提高个人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7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盛,西方的不少心理卫生工作者,开始尝试用人本主义的观点重新审视心理卫生问题。一些学者指出,过去的心理卫生工作过多地集中在个体心理的不健康的一面,而对人的心理的健康一面关心不够,特别是对如何增强人的适应能力缺乏应有的重视,这种状况亟需改变。著名的心理学家贾霍达认为,应当从个体对于自己的态度,个体的独立性或自主性,个体实现知觉的适宜性,个体驾御环境的能力方面,大力增强人的适应能力。贾霍达的这种观点,得到许多学者的赞同与支持。但是,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毕竟没有从更积极的方面反映出人类对于心理健康的向往与追求。因此,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塑造美好的心灵与个性,便成为当今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新的目标和发展趋向。

第二章 心理卫生学的基本理论

心理卫生学有着众多的理论源流,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释。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卫生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和早期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其主要的理论观点是人为人格的合理构建是心理卫生的前提,心理健康的人就是那些没有严重异常症状的人,这些人有能力去爱并且从事生产性的工作,他们通常在心理发展阶段已达到最高层——生殖期。

精神分析理论是建立在对病人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他强调更多的是异常和不适应的特点,而不是正常和适应得特点。尽管如此,弗洛伊德的理论和观察使我们对人类的动机和行为有了新的认识,几乎所有精神卫生专业人员都受到其理论的影响。

一、性心理发展论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正常德性心理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集中在身体的不同性兴奋区,和每一个阶段相联系得表达欲望的方式成为儿童人格的重要成分。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以正当方式不能通过这些阶段就会产生各种失调合性格障碍。

在口唇期(0—18个月),婴儿愉快的主要来源是对口和唇的刺激。这一阶段分为两步:第一是口唇冷漠或接受阶段,在此期间愉快体验来自于护理和吃。第二步口q口唇攻击,愉快来自于婴儿对放入口中的东西的咀嚼。退行或固着在口唇冷漠阶段导致过分依赖口唇资源的满足(吮指、吸烟、贪吃)。退行或固着在口唇攻击阶段的人是敌意的,并且易对别人吹毛求疵。

在肛门期(18个月一3岁),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性能量集中在排便时对肛区的刺激。固着在这个阶段的人可能过分控制排便导致储藏类型的性格,叫做肛欲保持,以退缩的方式与世界保持联系。相反,固着在肛欲阶段可能导致拖拉、冲动、不可控制的性格,叫做肛欲逐出。退行到肛欲阶段的人可能变得过分不整洁,或相反为过分整洁。比如,一个每次以狂乱的方式把抽屉清理干净的女性和她的丈夫争吵被视作是退行到肛欲阶段. 在性器官期(3~6岁),儿童的性感觉集中在身体的生殖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未来的心理健康的命运锁定在这个阶段。这时,儿童必须处理其早期生活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儿童被相反性别的父母所吸引。弗洛伊德把在男孩中发生的这一现象叫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无知地杀死了他的父亲并与母亲结婚。弗洛伊德认为这一现象发生在女孩中时叫伊莱克斯情结。来源于古希腊的人物伊莱克斯,她阴谋杀死她的母亲。弗洛伊德认为,如何解决危机有重要的性别差异,但对两性来说,当儿童认同了同性别的父母 时,危机就顺利解决了。儿童获得了一个超我,强调社会禁忌,反对乱伦,处理不可接受的性和攻击欲望方面的冲突。弗洛伊德认为,不能成功解决俄狄浦斯情结,正如现在所指的两性关系,成为神经质的主要根源。

伴随着俄狄浦斯情结的混乱,儿童的性能量完全消退。在潜伏期(6~12岁),儿童与同伴交往,模仿父母和其他同性别的成人。性的因素在这一阶段很少对心理有影响。在生殖期(12岁到成年),伴随着青春期前性能量的改装换面,和俄狄浦斯情结有联系的性感觉开始再现,青少年必须学会把性吸引的感觉由父辈转向异性同伴。成熟的性意识,即用成熟的方式和恰当的内容表达性感觉,在一个个体能和另一个人共同工作和相爱时就能达到。然而,任何以前的固着和退行都限制了个体达到这阶段并感到满意的能力。

二、精神决定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人们能够知觉到的心理活动;下意识不在意识范围内,但一旦回忆就可以想起来;而潜意识是人们没有办法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非常关注未意识到的信息的储存处。但是弗洛伊德将这种人类思想、感觉和行为的无意识的精神决定作用放在了人类戏剧舞台的中心位置。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行为能够被人所意识不到的驱力引发。人们可能在不了解原因或者说不了解直接导致一个行为的真正理由的情况下作出某一行为。人们能够认识到某些行为所明显表露的内容——比如所说的、所做的或者所觉察到的,但同时也有一些隐藏的,潜在的内容。神经症症状、梦、笔误或者口误的意义能够在思想或者信息处理的无意识层面上被发现。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们内心的一些所不能接受的冲动也寻求释放。当你的讲话或者行为中表露出无意识的渴望时,“弗洛伊德失误”就出现了。无意识动机的概念使得心理机制更为复杂从而为人格研究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心理障碍是由于人格结构中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不平衡所致,这种不平衡往往是无意识成分受到了意识的压制,个人由于采取歪曲的方式表达这种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而产生障碍。例如,当一名大学生对于母亲依恋的需要在受到压抑时,他可能以采取与比自己年长的女性谈恋爱的方式来满足这种需要。弗洛伊德创造了自由联想法,让来访者将压抑于潜意识的欲望再现出来,使潜意识的“症结”意识化,帮助其认清自我防御的本质,明确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而现实地强化自我,建立正确与健康的心理结构,摆脱心理障碍。

三、人格的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它们不断地以动力的方式相互作用。

本我(id)是包括性和攻击本能的人格结构。本我不可进入意识知觉,完全处于心理的无意识层面。本我可以看做是原始驱动力的储存处。它非理性地运作着,它跟随冲动运动并追求即时的满足感,而不考虑所渴望的行为是否现实可行、被社会所认可。本我被快乐原则支配,无节制地寻求满足感而不考虑其后果,这种快乐特别指性、生理和情感快乐。

超我(suprego)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储存处,包括从社会习来的道德态度。超我大致上和良心的概念相对应。当儿童开始将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对于某些社会禁忌作为他(她)的价值观一部分时,超我便逐步发展起来。超我也包括理想自我,这是一个人想让自己努力成为的样子。这样,超我经常和本我出现矛盾。本我想要做感觉上快乐的事情,而超我则坚持做那些正确的事情。

自我(ego)是一个基于现实的自我方面来调和本我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冲突。自我代表一个人关于生理和社会现实的观点,是他(她)关于行为的原因和结果的理性认识。自我的一部分工作是选择那些能够满足本我冲动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同时又不会带来不愿看到的结果:自我是受到现实原则支配的,这种原则为快乐的需求提供现实的选择。比如,自我会阻止考试作弊的冲动,因为它考虑到被抓住而产生的后果;同时它会用以后更努力的学习行为或者寻求教师同情等方法来代替作弊。当本我和超我产生矛盾后,自我会进行折中来尽量满足两者需要。然而,当本我和超我之间矛盾非常紧张时,自我很难制定出最优的折中办法。

四、压抑与自我防御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健康个体的人格中,本我通过自我在超我限定的范围内在外部世界获得本能欲望的满足。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焦虑(anxiety)是被压抑的冲突要出现在意识领域时所引发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焦虑是压抑失效和需要更多的防御的危险信号。这时就需要第二道防御,即动用其他的自我防御机制缓解焦虑,并将令人烦恼的冲动送回到无意识中去。

为了防止焦虑,人们用各种策略把不可接受的思想、本能和感情逐出意识,弗洛伊德把这些策略叫做防御机制。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每个人都用防御机制隔开潜在的不安体验。当防御机制变得以刻板或极端方式起作用时,它们就成为心理障碍的根源。

自我防御机制(egodefensemechanisms)是自我在寻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们的超我要求之间的日常冲突中用来保护自身的策略。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这些机制对个体应对重大内部冲突是极为重要的。通过使用自我防御机制,个体可以保持满意的自我意象和受欢迎的社会形象。例如,一个儿童强烈地憎恨他的父亲,如果见诸行动就是危险的,而压抑就会相安无事。因而这种敌意冲动在意识范围内不再急于要求满足,甚至它的存在也不会被注意到。然而,尽管这种冲动不会被看到或听到,但它并没有消失:这种情感始终在人格功能中产生影响。例如,通过与父亲建立强烈的认同感,儿童可增加自我价值感,并减少因担心敌意冲动被发现而产生的无意识恐惧。

自我防御机制虽然有用,但终究是自我欺骗。当人们过度使用时,会比解决问题产生更多的麻烦。为了减少焦虑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理能量去歪曲、改变不被接受的冲动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样做的后果是没有精力去过有意义地生活或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有一些形式的心理疾病就是起因于过度依赖防御机制应对焦虑的结果。

五、后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观点

后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理论家认为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和攻击本能作为人格的根本。相反,他们强调人际和社会需要及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这种思想使得精神分析更加符合实际,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荣格(Jung,G)提出了一种理论,与弗洛伊德强调性的无意识概念有极大不同。根据荣格的观点,最深层的无意识包括所有的人类的经验的意象,被称做原型。他认为,人们以原型为基础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应,因为它们是我们遗传的一部分。他断言超人和马夫 是普遍的,因为他们激活了英雄的原型。他认为,健康人格发展的目标涉及无意识生活和意识思想的整合,心理障碍来源于人格的这些部分的失衡。

阿德勒(Adler,A)以强调自我和自我实现对心理动力学理论作出了贡献。人们趋向于保持一个一致和满意的自我概念,这些理论家提出了保护积极自我观念的心理防御。他们也强调社会相关和人际联系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与朋友和家庭的亲密联系及社区生活的兴趣被 看作对自身权利的满意,并不是性或攻击欲望的间接满足。根据这些理论,神经病的成人是那些自我感觉非常低劣或无价值的人,这样的感觉来自于儿童期。

霍妮(Homey,K)认为人的心理障碍来自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激烈冲突。一个人应学会面对真实的自我,放下各种负担,痛痛快快地享受一下这个自我目标,在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作一个合理的妥协,她称之为“自我实现法”。

沙利文(Sullivan,H.S)强调入际关系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他认为应设法恢复患者潜意识中人际关系的安全感,才可降低其身心紧张和焦虑,并可弥补早期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和过失,有助于心理疾病的康复。

第二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后来成为美国心理学的主流直至60年代。它与精神分析不同,从一开始就植根于实验的发现之中。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对人的可观察行为的研究,既不重视意识,也不重视无意识。它认为人的行为(包括不正常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人的心理问题既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失。行为主义不像精神分析那样着重于分析潜意识的冲突,追溯幼年期的致病根源,重视情感宣泄或启发领悟:而是关心当前的行为问题,强调通过学习、训练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控制情绪、调整行为及内脏生理活动来矫正异常行为,消除心理障碍。

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巴甫洛夫(hvlov,I.P)首创的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Skhnner,BJ)创立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由班杜拉(Bandu耳A)等人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包括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训练和后天培养而获得的。因此,主张通过学习来塑造或矫正人的行为。

一、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原理

提到经典的条件作用,必然会想到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他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的分泌,这是先天的反射,称无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中,动物在未经学习之前,某种特殊的刺激会引发一种特殊的反应。

单以铃声刺激狗,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以前出现铃声,这样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之后,铃声已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事物即将出现的“信号”了。这时,铃声已转化为信号刺激(即条件刺激),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在条件 反射中,按照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程序,很多刺激(条件刺激)都可以引发这种相同的反应(条件反应)。

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9homd止e,E上)与斯金纳相继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桑代克曾把猫关在迷箱之中,猫可以借助拉绳圈、推动杠杆、转动旋钮而逃出来。关在迷箱之中的猫一开始挤栅门,抓、咬放在迷箱里的东西,把爪子伸出来等,进行了多种尝试以逃出迷箱,结果会偶然碰到打开迷箱的机关而逃出。迷箱。多次尝试错误后,猫的错误行为渐渐减少,成功的反应保存了下来。最后,猫学会了如何逃出迷箱,即学会了“开门”的动作。这种条件反射后被斯金纳称为操作条件反射,因为正是该行为的操作导致了成功的结果,获得强化。操作条件反射成为个体区分行为后果的一种重要机制,并逐渐获得达到自己的目标以及应付外界事物的能力。

然而,正如心理学家华生曾使一个本来喜欢动物的11个月的男孩对白鼠产生恐惧的反应一样,我们并不能保证我们所学到的行为都是准确和有用的。有时,我们也可能学不会必须的应付能力,或学会了一些类似无助、逃避等不负责任、不适应的应付方式。这就造成了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二、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父母或其他人的行为模式是儿童学习的榜样。如果个体能模仿这种行为并且因此而受到奖励,或看到其他人因作出这一行为而受到奖励,就可以很快地获得这一新的行为。当然,儿童模仿的既可能是适应的行为,也可能是不适应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义理论家既关心正常和异常行为的表现又关心其矫正过程。

总之,行为主义理论模型的基本概念就是学习。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卫生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能够面对环境的压力与挑战,有健康的行为模式的人是心理健康的。

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理论以埃利斯(Ellis)和贝尔(Beck)为代表。他们认为,适应良好的个体是思想合乎逻辑、理性、具有科学验证精神、不受非理性想法困扰的人。其理论观点主要有:

一、贝克的理论

贝克在对情感失常和异常的患者进行长期观察的基础上,深刻地认识到认知过程是这些病症的关键问题。他创立的认知疗法认为,患者的情感和行为大部分取决于其本人对周围世界的解释、想法和认知模式,他将其称为基模(schema)。精神障碍患者常常作出不合理、不恰当的行为反应,是由他对现实作出的不合理、不适当的认知造成的。例如,抑郁症患者的认知特点是对自己、对前途、对周围世界的负性认识,自我轻贱;躁狂症患者的认知内容是夸大自己的能力,对前途持过分乐观的态度;焦虑症患者的认知偏差是觉得自己的身心会受到威胁;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则对人持有偏见,把别人的各种态度都视为敌对行为;强迫症的认知特征是总不放心、总怕不合适、穷思竭虑。所以应该针对其症状,通过直接干预和认知重建来改变其认知,从而改变其行为,使之恢复健康。因此认知治疗法的目标在于改变当事人。借自动化的想法而形成的思考上的基模,并开始推动改造基模的构想。由此可见,其心理卫生的重点在于防止人们产生负面的思考与不适当的信念。

二、埃利斯的理论

埃利斯(Elli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合理一情绪疗法,他不同意行为主义对于人的行为的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结,刺激的功能只是在引发我们的认知,引发我们的自我内在语言,而认知才是真正影响我们如何反应的决定性因素。埃利斯 认为人具有以下特性:第一,人既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人们有保护自己、快乐、思考并以口语表达、爱、与别人沟通、成长与自我实现的倾向;同时也有自我毁灭、逃避思考、因循、重蹈覆辙、迷信、无耐性、完美主义和自责,以及逃避自己的倾向。第二,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富有竞争精神以及行有成效的人。而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造成的。第三,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人们常常因为扭曲思考的天生倾向,以及学来的自我挫败模式,而妨碍自我成长。会犯错误是人的正常现象。当接受自己是一个会不断犯错的人,那就能更和平地与自己相处。第四,情绪困扰的持续是那些内部语言持续的结果。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部语言进行自我重复,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第五,大部分的情绪困扰都起源于责备。我们会有一种很强的倾向,把我们的欲望与偏好逐渐转变为独断的、绝对的“应该”、“必须”等要求与命令。当我们被这些“命令”控管时,我们就开始责备自己与别人,就会陷入困扰之中。绝对性的认知是人类悲剧的核心。第六,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认知,他可以通过自我对话、自我评价而达到自我支持,也可以创意地决定对同样的情景产生不同的感受。

在关于人性的理论基础上,埃利斯进一步提出他关于情绪障碍的理论,这一理论特别强调认知的重要性。其要点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所引起的。这一理论可称为ABCDE理论:A为诱发事件,B为不合理信念,C为不良后果,D为诘难,E为合理效应。他认为,人的情绪、情感并非直接由情境引起,而是经由对情境的认识而形成的,失常的情感往往是由一些错误的观念、认识带来的。例如:一位大学生期末考试失败(A);产生不合理信念(B);认为自己这么努力都没考好,简直太糟糕、太笨了;不良的后果(C)就是郁郁寡欢,一到考试就紧张焦虑,注意力难集中。治疗中须驳斥不合理的信念(D),即问自己:“考试失败不代表自己太笨咽!为何不能忍受自己的失败?努力了就一定能考好吗?没考好的同学是否都不努力呢?”产生合理信念、合理的情绪和合理行为,治疗效果(E)便会出现。

由此观之,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因此,人要为制造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困扰负责。

三、迈切鲍姆的理论

迈切鲍姆(Meichenbaum,D.H)的认知行为矫正理论认为,烦恼的情绪是适应不良思维活动的结果。行为改变的先决条件是,人们必须注意到自己是如何思考、感受和行为的及对别人产生何种影响。认知结构掌握着思考的各个要素,而思考则监控与导引着想法的选取。认知结构宛如“执行处理机”,掌握着“思考的蓝图尸,而此蓝图则决定着何时继续、中断和改变思考。因此,行为改变必须通过一系列中介历程,比如涉及内心对话的互动、认知结构、自我指导等。他非常强调自我指导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心理健康者善于认清自己的消极判断,代之以积极而现实的判断,面对产生焦虑的情境采取适宜的策略对付消极反应,而不是彻底消灭它。

我们可以把认知理论的基本原理概括如下:第一,认知是行为与情感的基础。一个人的所有心情都是由他的“认知”或思想产生的。认知涉及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他的理解力、精神状态与自信心。它包括一个人阐释事物的方式,即怎样向自己评判某人某事。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思考就以什么样的方式感觉,因为在同一时刻,一个人的所思就是一个人的所感。第二,消极的情绪由消极的思想决定。用否定的、悲观的思想看问题,就会感到非常沮丧、失意与消沉。第三,几乎一切的消极思想都蕴含着重大的曲解。稍加推敲,你就会发现,这些消极思想都是无稽之谈,都不合情理。人们终将会发现:一切痛苦的惟一原因均来自歪曲事实的想法。第四,通过改变我们的思想与认知,可以改变我们的消极情绪。

四、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

认知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是指有积极的自我概念,能用恰当的方式解释自己的经验。心理健康的人思想合乎逻辑、理性、具有科学验证精神,不受不理性想法困扰。认知理论认为健康的认知模式有如下特征: 1.积极,不消极

任何事物总有黑白两面。拥有健康认知的人总是积极地看待一切事物。不健康的人恰恰相反。 2.客观,不自欺

客观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把想象当事实,沉溺于空想,不知道真实的自己。他们或者沉溺于理想化,追求完美主义,从而想入非非、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或者夸大每一个缺点,夸张别人对自己的厌恶,造成自卑、猜疑、缩手缩脚。 3.独立,不依赖

健康的认知具有独立性,能超越外在无关因素。相反,不健康的认知常常受无关因素干扰,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扰。 4.灵活,不僵化 健康的认知具有灵活性,在不断地与新人、新事和新思想结交时,其基本感受和观念会不断更新。这需要克服思维固着与习惯定势,需要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将所学的知识不断迁移。

5.本质,不幼稚

健康的认知不仅仅要考虑个人的感觉、社会的需要,而且能够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本质。

第四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Maslow)和罗杰斯(Rogers,A.K)。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不同意精神分析学只研究不正常人——神经症患者和精神病人,而忽视对健康人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当作“一只较大的白鼠或一架较慢的计算机”的机械论观点,主张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研究应以人为中心。

马斯洛认为,个体先天或后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和变化。他将自我实现置于其需要层次结构的顶点,并认为自我实现的倾向作为一种建设性、指导性的力量驱动个体不断扩展自我以及作出积极的行为。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自我实 现(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示、发挥出来)是人的自然倾向。它就像一粒种子,只要有适宜的土地、水分和气候等外部条件,便会以最优的方式成长起来。罗杰斯认为,人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并产生建设性变化的潜能,就像冬天在地下室储藏的马铃薯,它要发芽,这芽有可能爬行几尺远以达到仅有的窗口光源。虽然这种细弱苍白的幼芽远不如正常条件下泥土中生长的茁壮,但它总是要发展自己。他认为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两个自我:即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就是个人所期望的自我,现实自我就是实际生活中那个活生生的自我,两者之间的差距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关键,也是决定一个人是悲观还是乐观的心境。两者差距太大,会使人焦虑、自卑或对人敌视、恐惧:两者差距缩小,会使人感到幸福和愉快。因此,只要一个人学会调整自己,使两者形成合理的统一,心理就能保持健康。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倡挖掘人类的潜能,马斯洛甚至把人类潜能的自我实现,看成是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应当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类潜在能力和创造力开发的高度重视,是人本主义各代表人物关于心理健康的主要论点。他们之间的观念虽然不尽相同,但在下 面五个方面的认识上是基本一致的:第一,心理健康者能自觉驾驭自己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目标是积极向上的。第二,心理健康者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他们能把握自己的真实现状和个人特点。第三,心理健康者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他们的情绪生活成熟健全。第四,心理健康者对工作、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他们的个性结构完整,工作富有成效。第五,心理健康者的人际关系积极稳定,他们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人本主义的有关理论对心理卫生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促使一种全新的、比较完整的心理健康观的形成,二是它引导心理卫生学向着开发人类潜能的方向发展。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从正面界定心理卫生,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才可以达到较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五节 中国传统的心理卫生观点

学术界论及心理卫生起源时,往往言必称西方,这是片面的。文明古老的中国亦有光辉的心理卫生思想可以研究。在我国,孔子率先提出了十分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他认为中庸之道是维护心理平衡、塑造人格的根本思想法则,而修身养性与人的心理平衡有着密切关系,失之“正中”的不良情绪会破坏心理平衡,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他提醒人们重视对情绪情感的控制与调节,要求人们在生活中要克制、寡欲、大度。另外,孔子对音乐、养生、双重人格等等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也作了精辟的论述。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思想中所体现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第一,能以仁道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人相处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重视人伦,也就是指与人相处之道。第二,能适当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儒家一直重视 礼仪,而且认为个人应能作适当的判断。第三,能保持情绪的平衡。“正心”就是保持情绪平衡,使其不致引起行为方面的歪曲。“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即胸怀坦荡,不为小事斤斤计较,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第四,能正确认识环境中的事物。儒家强调学习,从穿衣进食到为政治世都要学习,而且应循序渐进,注重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认识。第五,通过反省增加对自身的了解。自我了解是良好适应的重要条件,儒家的修身之道常注意反省的功夫。第六,能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论语》里的君子就具备这种态度,如“力行近乎仁”,君子 当“先行其言”。第七,以“止于至善”作为自我发展的目标。这一点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是非常相似的。

祖国医学也很重视心理卫生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在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上,坚持“形神相即”的朴素唯物论思想。认为消极的情绪可以致病,人生病则影响情绪,久病或重病易产生情绪抑郁。反之,不良的生理状况也易导致不良情绪。

另外,我们可以从古人丰富的养生思想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养生方法中基本上都包含有“养心”的内容,通过分析这些养心方法,我们可以总结出古人心目中的心理健康标准。聂世茂在研究《内经》后总结出九条标准,即:

一、经常保持乐观心境,“心恬愉为务”,“和 喜怒而安居处”。

二、不为物欲所累,“志闲而少欲”,“不惧于物”。

三、不妄想妄为,“谣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

四、意志坚强,循理而行,“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

五、身心有劳有逸,有规律地生活,“御神有时”,“起居有常”。

六、心神宁静,“恬淡虚无”,“居处安静”,“静则神藏”。

七、热爱生活,人际关系好,“乐其俗”,“好利人”。

八、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

九、涵养性格,陶冶气质,克服自己的缺点,“节阴阳而调刚柔”。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养心方法及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即一个“和”字。古人养生注重内心的宁静和谐,同时强调个人要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关系。如果内心不平衡,便努力进行调和,以期达到平和的心境。

第六节 心理卫生学的其他理论

心理卫生学的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性的看法,而人性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卫生理论的多样性。除了上述几种理论外,下面的几种理论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其对心理卫生的看法,有助于我们对心理卫生进行更深刻地了解。

一、弗兰克尔的“自我超脱者”理论

弗兰克尔(Franl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集中营的侥幸生还者。集中营的不平凡遭遇,使弗兰克尔的人本主义思想带有明显的意志色彩和超脱意味,这一特点反映到他的心理健康观上。弗兰克尔确信,人在任何情境下,对自己的行动都是自觉选择的,即使是在集中营这样恐怖的情境下,也应当如此对人生意义、理想或目的自觉探求。这是心理健康者的基本特征。鉴于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是存在于自我之外的,所以弗兰克尔强调,仅仅靠自我实现,或机能成熟与充分发挥是不够的。人们还必须超越自我,把自己同某个人、某种理想或某件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摆脱自我的羁绊,找到人生的真正价值或意义。

关于“自我超脱者”的心理特征,弗兰克尔指出,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包括这样的特点:他们在选择自己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他们不是被自己之外的力量所决定的;他们缔造了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他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他们能够表现出创造、体验和态度的价值: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除了这些主要的特点之外,自我超脱者还具有下列具体特征: 1.他们是定向于未来的

弗兰克尔认为,自我超脱者的动机指向,是要达到各种具体目标。假如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人生就会黯然失色。对自我超脱者来说,尤其是这样。 2.他们能专注于工作

像马斯洛一样,弗兰克尔也十分强调献身于事业的精神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发现人生意义的根本途径。工作对于人所以重要,并不在于工作本身的特点或内容,而在于人们完成工作的方式和态度。也就是说,是否专注于工作,是一个人个性是否健康的深刻反映。

3.他们可给予爱也能接受爱

弗兰克尔指出,除工作之外,人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发现人生意义的另一条途径就是爱情。通过爱情,可以使爱与被爱的双方都能得到满足,得到促进。当爱情关系中的某一方,使对方意识到自己能够变成什么样子的时候,其尚未挖掘的潜力也就得到了共识。毫无疑问,自我超脱者在给予爱方面是绝对不吝啬的。

二、伯恩斯的“此时此地者”的观点

伯恩斯(Bems)原来是精神分析学派的追随者,后来,他认识到精神分析的局限而毅然投入到人本主义的怀抱,并且在心理健康理论方面有所建树。伯恩斯的基本主张,是从现实情境的整体性出发,在此时此地的背景之上,探求个性的统一与完善。这样,伯恩斯的理论 观点便被人们称为“此时此地者”的心理健康观。他归纳出“此时此地者”的九个具体特征: 1.此时此地者的功能发挥着眼于当前

他们对过去的事情不感兴趣,也不希望在对未来的期待中不安地生活。他们的一切意识和满足,都来自于当前,来自于现实世界。

2.此时此地者对自己的现状和特点十分了解且能予以接纳

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也知道自己具备什么样的潜能、不具备什么样的潜能。对于那些个人无力达到的目标,他们决不去做徒劳的努力,也不希图自己具有个人所不具备的特点。

3.此时此地者敢于表现自己的冲动和欲望

他们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约束或内疚,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安全是有保障的,完全可以让任何人都知道自己此时在体验什么、思考什么或期待什么。 4.此时此地者对自己的生活勇于负责

他们认识到,个人生活中的一切责任,只能由个人来承担。他们不会把这种责任转嫁给父母或配偶,也不会把这种责任归之于命运或童年的不幸。 5.此时此地者有意回避对他人的责任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观点。因为一般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认为心理健康者应该勇于承担对他人的责任。但伯恩斯却坚持认为,一个人如果对别人负责,那就会干涉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增加依赖行为,这对他们意识到自身生活的责任是十分不利的。 6.此时此地者充分接触自我与世界

他们不仅能接触自己的意识和情绪,而且能充分意识到自己周围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 7.此时此地者能够公开表现自己的不满

按照伯恩斯的观点,克制自己的不满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而毫不犹豫地表现自己的不满,不去造成人为的压抑,恰恰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标志。 8.此时此地者的生活不受外在规则的束缚

任何人关于行为适当与否的界说,都不能成为控制他们的理由。他们也不会因为对哪个人感恩,而使自己成为这个人的工具。相反,他们所依赖的仅仅是个人认为是正确的标准。这样,就使得他们的生活自发、坦然,能够如实地反映自己。 9.此时此地者不主动寻求未来的幸福

在伯恩斯看来,以未来幸福为目标的人,都是生活在空想中的,这就使得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脱离了当前。而心理健康者不去追求这种幸福,他们把着眼点放在对幸福的现在的具体体验上,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幸福是即时性的,并且只有在一个人表现出了自己的现状与 特点时,才能真正体验到它。

三、交互作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交互作用心理学派认为,人的自我结构由三个成分组成:儿童自我、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如果三者以合理的比例发展,则心理健康;否则会导致心理障碍。以下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四种典型的心理现象:

(1)我不行,你行。——自卑自怜型(儿童自我) (2)我行,你不行。——自信自满型(父母自我) (3)我不行,你也不行。——自卑自毁型(儿童自我) (4)我行,你也行。——自信自觉型(成人自我) 前三种现象都是心理失常的表现,只有建立第四种“我行,你也行”的关系才是最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精神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瑞士兰德学院院长丹尼什(Danesh,H.B)教授根据他30多年心理健康工作的经验,在寻求人生的意义之中,提出了精神心理学的观点。他认为随着人类的成熟,通过科学的帮助和人的自然成长,生活的物质因素对人的制约会减少;随着精神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人类将越来越多地收获爱的成果、智慧的成果和真正自由的成果。他认为人类有三种重要的力量,就是知识、爱和意志;团结、真理、服务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伟大目标。人们只有在求知、求爱和意志的自我控制中,才能获得健康的心理。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的年代里,人的心理也由此失衡:因此,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这就是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丹尼尔提出精神心理学的观点,是人类走向健康与成熟的标志。

第三章 应激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应激概述

一、应激与紧张的概念

1、 应激与紧张的定义

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谈谈你的经历和解决的办法。

“应激”和“紧张”两个词是指由于不良的刺激引起的机体的不适状态。在这里同时使用“应激”与“紧张”,二者的含义各有区别:应激主要是指应激源所引起的机体的超负荷状态,而紧张主要是指超负荷应激状态所引起的行为反应,紧张是应激的外显。

从一般意义上讲,应激是由意外的刺激引起的紧张状态;从广义上说,应激可以理解为不良刺激所引起的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障碍。

2、 应激的过程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景:晚上11点正好与一个陌生人一起乘电梯,突然停电长达半个小时以上;晚上一个人穿过一片漆黑的小树林,突然发现后面有个人总是跟着你;参加一次决定命运、前途的重要考试,一开始便遇到解不出的几个难题;你当时的体验和感受是怎样的?

在上述情景中所发生的便是应激。

你知道在应激的过程中有机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WHY? 应激是由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过程组成的,是有机体在面对不良情境时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自我防御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警戒反应阶段、抵抗阶段和疲惫阶段。

(1)警戒反应是应激反应的最初阶段,是由应激源的刺激引起的,并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下丘脑是控制应激反应的关键部位,应激的生理反应主要是由下丘脑活动的变化引起的。当下丘脑接受大脑皮层传下的有关应激源的信息时,脑垂体接收大脑皮层发出的对应激源评价的电信号,分泌出一种叫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肾上腺皮质接受了这种化学物质后,就会分泌出一种叫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化学物质,并随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于是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紧张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皮肤温度下降、皮电位发生变化、血糖含量升高等等。同时伴随着一系列心理上的变化。如紧张、恐惧、愤怒、悲伤、思维狭隘、缺乏自信心等等。如果应激源在短时间内消失,或是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机体很快就会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应激源持续存在或缺乏自我调控能力,警戒反应将会使机体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升级,警戒症状逐渐消失,进入应激反应的第二阶段——抵抗阶段。

(2)在抵抗阶段,全身的各组织器官将全部动员起来,应付当前的应激状态。在这一阶段,机体竭尽全力地与应激状态进行抗击并试图通过与紧张状态抗争,恢复原有的正常状态。如果机体所做的努力获得了成功,机体将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努力失败,由于机体大量的能量消耗.会使机体再度表现出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于是,进入应激状态的最后阶段——疲惫阶段。

(3)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生理和心理上疲惫。因为在抵抗阶段,机体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生理能量和心理能量,继续损耗机体便会受到严重的损伤。但并不是说进入疲惫阶段,机体就不再消耗能量,而是消耗的能量相对减少了。疲惫是机体生理和心理上的深层自我防御,是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尽管如此,由于长时间的能量消耗,机体变得反应迟钝了,各器官的免疫能力也在不断下降。如果在这一阶段,不知道如何保养和调理,很容易引起各种生理疾病。如果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话,也可能引起心理和行为异常,严重者会引起精神病。

在面临危险情境时,即在应激过程中是否都会经历这三个过程呢?应激后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从前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应激的三个过程不一定在一个人身上相继出现,有的人在警戒阶段就摆脱了应激状态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适应,有的人可能会持续到抵抗阶段。如果应激源过强或个体自我调控能力很差,就很可能持续到疲惫阶段。自我调控能力在应激的调适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调节能力强,就能很好地处理应激引起的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调节不好,应激反应持续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应激过后,有些人可能会形成一种类似后遗症的反应,如目光呆滞,心理冷谈,表情僵化等等。我们把这类应激过后表现出来的症状叫应激的后滞效应。这类反应在大多数人的身上是不会出现的,只有那些经历了严重的挫折或自我调控能力极差的人才容易表现出应激后滞效应,人可能持续几个月、几年.有的人甚至持续终生。 以大学生为对象,调查贫困生的应激生活事件状况。

讨论:如何避免不良的应激后果,如遇到失恋、四级英语考试屡屡不过,怎么办?欢迎到论坛上交流。

二、产生应激的原因

引起我们产生应激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一)应激的内在原因 1.个人的生理状况

个人的生理状况也是产生应激的一个重要条件。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对应激情境的抵抗能力亦不同。身体状况好,精力旺盛的人具有较强应付应激情境的能力;而身体状况差,体弱多病的人则对应激情境的应付能力较弱。当然,并不完全是这样,生理状况的好坏并不能完全决定是否产生应激反应(在应激源存在的条件下)。对应激情境抵抗能力的强弱还要看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同样是失恋,林黛玉和薛宝钗哪一个能更好地应对呢? 2.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适应环境的能力决定着对应激源的承受能力。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生理适应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两方面。生理适应能力主要是由个人的素质决定的。身体素质好,适应能力就强;身体素质差,适应能力就弱。心理适应能力主要是指个人的心理素质,即对各种有利和不利情境的应付能力。心理素质好的人,面对应激情境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心理素质差的人,在应激情境下,往往会表现出惊慌失措,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容易受情境的暗示,并导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 3.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也是应激产生的一个条件。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应激所做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主动性强,精力旺盛,但不稳重,好挑战、脾气暴躁。属于这种气质类型的人一般对强度较弱的应激情境很容易克服,对中等强度的应激情境也能很快适应。因此胆汁质的人适应能力较好,能够很好地处理所面临的应激情境。

多血质的人反应灵敏,善于交际,适应环境能力强,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他们对应激情境也能很快地适应。

粘液质的人态度稳重能够冷静地分析问题,具有较强的自制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粘液质的人对应激情境具有较强的忍受性.并能冷静地分析所发生的事情,寻求解决的办法。这种气质类型的人在面临应激情境时,心理上具有很大的韧性,沉着冷静。

抑郁质的人反应迟钝、缺乏灵活性,情绪容易波动,很容易受环境气氛的影响,优柔寡断,缺乏适应性和主动性,对应激情境通常做出消极的让步或忍耐。所以,这类人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从上面四种类型的人中可以看出,前三种气质的人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只有抑郁质的人对环境缺乏适应性。但抑郁质的人有一个优点,忍受能力强,如果这种类型的人经过不断反省.增强自信心,是完全能够适应应激情境的。 (二)应激产生的环境和社会原因 1.生活、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压力

生活、工作和学习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能使我们活得轻松自在、幸福充实;如果处理不好这三方面的关系,便常常会感到疲倦。把工作、生活和学习看成是沉重的负担,每天在紧张的气氛中度过,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降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意外事件

家庭、亲戚、朋友和个人的不幸也是引起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当个人对己发生的事情没有心理上的准备时,意外的不幸会引起情绪的大幅度波动,并导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

3.睡眠不足

人们在睡眠不足时.通常表现出反应迟钝,缺乏随机应变能力,缺乏主动性,情绪低落等不适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到某些应激源的刺激,很容易使机体做出生理防御反应。 4.生活没有规律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缺乏规律性.对即将发生成可能发生的事情没有心理上的准备.事到临头,便不知所措,不能做出果断的反应。另外,生活没有规律的人往往缺乏对自己生活的调节能力.既不利于生理健康,也不利于心理健康。 5.拥挤

拥挤的环境也可以提高人的应激水平。一般情况下,秩序井然的拥挤环境不会引起应激。如果拥挤失去了控制,以至于影响了人们的正常行动,往往就会引起应激反应。 6.人际关系不和谐

人际关系状况对人的应激反应也有很大的彭响。如果人际关系比较协调,彼此间能够相互理解、谅解,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人们会生活得很坦然,很自在,不会经常受到不良刺激的影响。如果人际关系不协调,人们就会生活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使应激反应增加。

你有过应激的体验吗?经常使你产生应激的原因主要来自哪些方面,怎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应激的产生呢

三、应激的身心反应

应激是一系列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的综合表现。从表面上看,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似乎是相互独立的东西,其实不然,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应激反应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

处于紧张状态的人,一般来说,紧张反应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个机体的综合反应。这种综合反应有以下几种表现:

1.经常体验到神经抽搐或肌肉痉挛,如经常感到机体的某一部位不由自主地跳动,眼睛和脸部发紧,并伴有肌肉的有节律地跳动等等。

2.行为举止受拘束的时候.总是感到有些紧张,动作僵硬、急促,目光缺乏灵活性,经常摆弄手指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坐在人多的地方无所适从,或是呆坐、呆站在那里,很不自然等等。

3.紧张的人经常清嗓子、抽鼻子、感到气闷,而且动作也比一般人多,但又没有明确的目的;经常感觉到背部、胸部、关节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酸痛.缺乏柔性和灵活性.经常消化不良,不喜欢吃饭或没有食欲。

4.皮肤经常无缘无故发痒,而且吃药也不起作用。

5.全身无力、疲劳。持续的应激反应会大大消耗机体的高能物质,使正常的生理活动不能得到充足的能量支持,于是,机体就会表现出疲倦和无力的反应。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机体为了应付当前的紧张,体内就会不断地进行生物化学活动。于是,神经系统、脑垂体、肾上腺、胸腺等腺体不断紧张地工作,来调整机体的紧张状态。当机体内贮存的能量被大量地消耗时,体内的生理生化平衡受到破坏,同时,机体与外界的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也因长期的紧张而失调,使机体的能量处于短缺状态.没有充分的神经电能、化学能来应付当前的紧张情境。于是,生理活动状况表现出不断削减的趋势,控制和调节紧张的大脑活动也变得迟钝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疾病便乘虚而入,或是原有症状加重,使机体的生理状况大大恶化。

紧张不仅表现在生理上的变化,而且也表现为心理上的不适。在应激反应过程中,生理上的紧张和心理上的紧张是同时表现出来的,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理上的紧张表现得较为直接、直观很容易体验到,而心理上的紧张则具有隐蔽性,有时是感觉不到的。

一般情况下,心理上的紧张有如下表现:心烦意乱,心理压抑,焦虑,疑神疑鬼,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缺乏逻辑,情绪不稳定,空虚,无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缺乏自信心,自我防御心理较强等等。

心理上的紧张反应通常是通过行为变化表现出来的。一般来讲,心烦意乱表现为急躁,爱发脾气;情绪压抑表现为沉默,行为退缩,行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行为缺乏主动性,失去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追求等。心理紧张伴随的行为反应通常表现为自我防御。

应激会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如果这些反应长时间得不到调节,就会使机体进入抵抗阶段或疲惫阶段,很容易表现出生理和心理上的病理反应。 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下,会大大消耗体内能量,如果得不到适当调节,就会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引起各种疾病。

(三)长期应激易引起的心理疾病

很多大学生平时不学习,上课也不认真听讲,结果一到考试前,便挑灯夜战,弄得狼狈不堪,而且还产生了害怕考试的心理,这就是考试焦虑症。考试焦虑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不仅仅临阵磨刀的学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就连平时学习较用功的学生,由于缺乏对考试的自信.也会表现出这种症状。除考试焦虑外,失恋以及生活和学习中的意外变故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

失眠是由于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生理活动的失调所致。主要表现为上床后睡不着,要经过好长时间才能入眠,严重者有时彻夜难眠。患失眠症的人常常感到睡眠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常伴有恶梦,白天精神状态不佳,上课时昏昏沉沉,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低等等。失眠的根本原因是心理上对失眠的恐惧和不良的暗示.能克服这一点,便能摆脱失眠的困扰。

抑郁一般在性格内向的人身上较为常见。从应激的角度来讲,抑郁是由于自己对某一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例如,失恋后沉闷压抑,心情不舒畅。走出抑郁的有效办法是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广泛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心理变通能力,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和学习。

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表现出紧张,动作不自然,缺乏自信心,思维不清,讲话缺乏逻辑性,有时甚至不知所措,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障碍。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要能树立起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人际交往中去,就会摆脱这种心理障碍。

四、影响应激体验的因素

应激体验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比如相同的情境下,由于个人看法不一样,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应激体验;不同的气质类型、不同的情绪状态、不同的经历和处事态度等,对应激体验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它们是如何影响应激体验的呢?

1、认知因素

从沙赫持和辛格的实验及阿诺柏的理论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认知因素对情绪状态的影响:当个体面临应激情境时,如果能够冷静地分析发生的一切,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不会引起机体高度的应激反应;如果对情境故意夸大或做出不好的评价,就会引起高强度的应激体验。

认识到认知评价对情绪状态的影响,对于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调节自己的应激水平,消除过度紧张引起的不良后果有重要意义。以期末考试为例,心理素质好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自己平时学得还可以,现在只管认真复习,成绩是错不了的,这就是一种良好的认知评价,结果对他的成绩肯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自己平时学得还不错,但在考试前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缺乏自信心,弄得十分紧张,吃不好,睡不好,影响考试前的精神状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考试焦虑症,这种高强度的应激反应对有效地发挥应试水平不利。

所以说,对待不同的应激情境,能否合理地应付于对它采取的态度。

2、性格特征

性格的不同特征决定了个人的性格类型的差异,不同性格的人对待应激的态度及体验是有区别的。

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根据人格特征和职业的关系,把性格划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 (1)现实型

这种人不重视社交,重视物质利益,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们尊重规则,喜欢安定的生活,感情缺乏,洞察事物的能力弱。这种性格的人对应激的反应不太敏感,即使发现自己处在应激情境中,也会从现实角度进行分析,应激对他们来说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2)研究型

这种性格的人好奇心强,重视分析,不断反省自己,行动较谨慎,在面临紧张的情境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并进行冷静的分析,做出合理的解释。 (3)艺术型

这种性格的人想象力丰富,有理想,好冲动,语言和行为是不受束缚,缺乏系统性,适应能力强,喜欢我行我素。这种性格的人对紧张的情境一般能潇洒自如地应付,行动果断。 (4)社会型

这种性格的人乐于助人,重视朋友之间的友情,乐于社会活动,交际广,社交能力强,有责任感.能随机应变地应付各种场合。在一般的紧张情境中,经他们的调节会使气氛变得很融洽,他们自己也有很强的应付应激情境的能力,能合理地处理紧张情境带来的不良反应。 (5)企业型

这种类型的人支配能力强,自信而且精力旺盛.有冒险精神,敢想敢干,在紧张的气氛中能镇定自若,随机应变地处理意外的事件或变故。 (6)常规型

这种类型的人逆来顺受,生活得很平常.喜欢在稳定而有序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相学习,缺乏广泛的适应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调节能力差。这种性格的人体验应激的机会较多,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

3、不同情绪状态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情绪反应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强烈的应激反应伴随着大幅度的情绪波动,而低水平的应激反应则伴有小幅度的情绪波动。下面就以愤怒(高强度的应激反应)和平静(低水平的应激反应)来说明情绪对应激体验的影响。

当一个人处于愤怒状态下时,会感到全身的血向上冲,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身体发抖,别人和他开个小玩笑就可能引起他的恼怒,稍不顺心就会表现出丧失理智的行为;而心情平静时,即使别人有意捉弄他或开玩笑,他也不会太在意,并能合理处理,不会引起什么不愉快的体验。

由于生活和学习中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情绪反应是不断变化的,有时感到自卑、抑郁、焦虑、不安,有时感到兴奋、情绪激昂等等。积极的情绪反应使我们处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对紧张的情绪能泰然处之。而情绪低落时,就很容易受到应激情境的影响。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做适当的调节,提高应付应激情境的能力。

4、个人经历

个人经历主要是指过去经历的挫折、家庭的变故或其他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事件。这些经历对个人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人,往往能从挫折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在以后出现类似情境时,不再犯以往的错误,或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并妥善地处理。

有的人只看到挫折和失败的阴暗面,而不善于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当类似的情境再度出现时,精神上感到很紧张,重新陷入过去的痛苦中。

就失恋而言,失恋对于青年人来说未必是一种坏事,尽管它可能给一个人带来痛苦,但若能合理地处理,从失恋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身和对方存在的问题,在以后选择朋友时,便能全面地考虑问题,避免犯以往的错误。从这个角度论失恋又是一件好事。

过去的经历对今后的生活体验的影响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具备反省自己和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因此,可以不断地反思自己过去的经历,从中发现问题,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中,尽量避免类似情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5、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对应激体验也有很大影响。文化素养高的人,对应激情境能进行理智的分析,并予以合理的解决。而文化素养低的人,容易冲动或感情用事,不能合理地处置所面临的各种应激情境,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在遇到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时,容易受到干扰。当然,这不是绝对的。相对来说,大学生受文化教育多,知识面也较广,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理智思维能力,在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如失恋,与同学同矛盾,考试不如意等)时,一般能够理智地分析其原因,总结教训,并主动地进行调节。

宽容和更多地接触社会各个方面,接受别人所不能接受的东西,这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这里的宽容,既包括对别人的宽容.又包括对自己的宽容。一个人在为人处事时,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和接受能力,不能以对立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事情。一个人能接受的事情越多,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就越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事业中去。

其实,平时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反映了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如对人的得失是否计较,是否经常与同学闹矛盾,是否感情用事,说话是否带有攻击性等等。对自己和别人要求很苛刻的人,总是生活在自我中心的感情世界中,只知道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知道体察别人的看法,稍不顺心就抱怨,发牢骚,弄得同学关系紧张。这样的人一出现,人们不知不觉就会对他产生一种防卫心理,形成紧张气氛。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应激水平往往高于正常水平,给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潜在的压力。

同学关系融洽,则会使班级和寝室的气氛祥和,同学之间相互理解给人一种安全感和归宿感,这样自然很少有紧张的情境出现。

对自己的宽容是指一个人能否对自己提出合理的要求。个人对目标的期望直接影响个体身心的紧张水平。对自己要求过,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所达到的范围,还要勉强去做,就会使生理和心理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给自己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目标期望太低也不好,这样会使自己处于过分松弛的状态,没有一点压力感,缺乏对目标的追求,长此下去,就会使自己养成惰性,不能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

6、充分的睡眠和科学的饮食

充分的睡眠和科学的饮食能使我们保持充沛的精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办事效率。

运动和睡眠一样,对机体疲劳的恢复和保持旺盛的精力有重要意义。运动引起的机体的高度兴奋对紧张有缓解作用,使人产生舒适的感觉。在大学生活中,打球、游泳、武术、散步等运动都是很常见的。积极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并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这对培养我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消除学习带来的紧张是十分有利的。要想通过锻炼消除紧张,并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关键在于长期坚持。如果只是偶尔锻炼几次,不但达不到消除紧张的效果,反而会感到腰酸腿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随着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就会逐渐消除运动带来的不适,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只要长年坚持锻炼,肯定会使你受益无穷保持旺盛的精力,有效地生活、工作和学习。

五、应激的调适

应激是机体面临紧张情境时,产生的一种自主性反应,这种自主性反应的本质是自我防御,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

自我防御是指个体面临情绪、动机、观念与现实的冲突时,试图解决冲突的内在心理过程。适应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对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冲突的调节过程。自我防御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

这里大发脾气、摔盆打碗、满腹牢骚就是自我防御的一种表现。通过一系列发泄行为,逐渐消除内心的不平衡,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也就是说,这一系列行为都是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平衡,适应这种不愉快的情境。

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呢?这似乎也不太妥当,它会造成人际间的不和谐,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 当我们遇到紧张的情境时,自主神经系统就会调动全身的能量,以应付紧张的情境,同时也使身体的各组织器官处于紧张状态(应激状态)。紧张的情境不消失,机体的应激状态就将持续下去,直到消失为止。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过程就是自我防御的反应过程。应激反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体的警觉性,防止意外的伤害,也就是对紧张情境的适应。

应激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应付不良的情境上,也表现在竞争激烈的活动中,如体育运动中的竞技项目,对自己前途有重要意义的考试等。在上述情境下,运动员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以便能在竞争中取胜。

应激状态下,机体的生理活动和能量消耗超出了机体的负荷。如果这种状态长期地持续下去,就会引起机体内营养物质和能量的过度损耗,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很容易患上各种生理疾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还容易养成消极的生活习惯,如通过吸烟降低紧张水平,通过酗酒、贪吃、过度工作来消极回避紧张情境等。

你平时是如何应对应激情境的呢?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学术论坛”永远是你发表高见的最好地方!

六、紧张的自我分析

当一个人处于紧张状态时,消极的回避和一时的冲动都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时,要想对紧张进行有效的控制,就要对产生紧张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进行分析。

紧张的表现:常出汗,口干,呼吸急促,胸闷,心率不齐,脉搏异常,血压增高,头痛,背痛,浑身发紧,身体虚弱无力,消化不良,恶心,便秘,身体疲劳,失眠,打隔,肌肉痉挛,头晕,感觉迟钝,走路急促,面部表情不自然,坐立不安等等。

焦虑不安,感情脆弱,心情不舒畅,经常感到惧怕,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情绪压抑等。 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常做恶梦,思维混乱,反应迟钝,怕死,考虑问题虚幻而不合情理。

如果发现自己经常表现出上述的一些反应,又没有什么生理疾病,那就很可能是紧张引起的。

如果你现在对引起紧张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还是不很清楚的话,请你翻回前面,回顾一下产生紧张的原因,再分析一下你对前两个测验的做答情况,你会发现你经常在什么场合,在什么心态下感到紧张。

当你发现自己有时很紧张,并且找到了引起紧张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时,下一步就要反省一下:为什么自己在这种情境下感到紧张?这样是否有必要?如何才能使自己不紧张呢?当你一步一步地反问自己,在内心深处寻找紧张的根源时,你的头脑可能一下子清醒起来,原来是自己没有专心地学习,没有用心和别人交谈,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中去,总是有很多没有必要的顾虑在牵制着你。想到这些,休会感到自己的紧张很可笑。

七、紧张的自我调节

当产生紧张的时候,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进行自我调节吗?

在生活中进行自我调节是消除紧张的有效途径,这里主要是指在营养、睡眠、运动和生活规律等方面进行自我调节。在营养方面,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地调节自己的饮食,保证有充足的营养供应。在睡眠方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防止无规律的作息引起失眠或精力不佳。在运动方面,要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这有助于消除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疲劳。

在学习过程中,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明确学习目的,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这样才能克服学习中的紧张与厌倦情绪,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时间上的要求

根据所学课程的难度,适当地安排好学习的时间。估计学完某一部分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根据时间的要求,有张有弛地学习。不要太急躁,也不要慢慢悠悠,一点紧迫感都没有。 2.对学习效率的要求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精力是否充沛,学习内容的难度等,对学习效率做合理的估计。如果自己精力不很充沛,身体状况不太好,就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先把身体练好,否则,既不能高效率地学习,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如果自我感觉很好,对学习任务的难度有充分的认识和解决困难的自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更多的学习任务,高效率地进行学习。

3.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

学习时间长了.难免精力不集中,身体疲劳.思路不清,这时就不要勉强去学习,最好散散步或做一些轻度的体育锻炼,如打羽毛球、练太极拳等等,放松一下身心,感觉到自己恢复了原来的精神状态,再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去。

无论是哪种克服紧张的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身心放松,使生理和心理活动趋于平衡。

放松的方法很多,有深度呼吸训练、肌肉放松训练、静心反思、生物反馈、意象训练等,下面逐一介绍每一种放松训练的实施方法。

这种训练方法简便易行,不受场所、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行、坐、站、卧都可以进行,其目的是通过深度呼吸,使身体各组织器官与呼吸节律发生共振,进而达到放松的效果。下面我们不妨做一次,看效果如何。

好,现在请你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如果你身边有椅子.请你全身放松坐在椅子上,调整身体的坐姿,直到感觉舒服为止。如果你是在寝室,请你全身放松,仰卧在床上。如果你身边什么也没准备就请你全身放松,站在你认为最方便的地方。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就要做放松训练了。

好,现在请深呼吸,全身放松,观察自己的呼吸和身体各部位的活动状况,注意体会自己的肺部在一张一合、一张一合地呼吸,呼吸频率在逐渐减慢,呼吸的深度在逐渐加深,紧张的部位在逐渐放松。用感觉去体察你身体的各部位,持续一段时间,当你感觉到身体的各部位不那么紧了,请把注意力再转移到呼吸上。你似乎在观察自己呼吸,似乎又没有观察,感觉在有无之间。

请用鼻子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均匀地呼出。呼气的时候平和而舒畅。继续呼吸,慢慢地、均匀地、深长地、平和地、舒畅地呼吸。

现在让我们数一下呼吸的次数.

一、

二、三„„十;再重新开始从一数到十。你可以重复数10遍、20遍。注意一下你身体各部位的感觉,各部位的感觉在渐渐地、浙渐地与呼吸节律趋于一致。全身的毛孔在随着肺的一张一合,有规律地开合,开合,开合„„

现在你不仅仅是在用嘴呼吸,而是用身体来进行呼吸,吸气的时候,似乎空气从全身的毛孔中吸入,呼气的时候,气又从毛孔中呼出。吸进新鲜的空气,呼出污浊的空气。一次、二次、三次„„渐渐地,你会感觉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很放松,很通畅,仿佛整个身体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好了,我们的放松训练就要结束了,(如果做呼吸前没有闭上的话),静静地,一二分钟就可以做你该做的事情了。

请你慢慢闭上你的眼睛不去想任何事情,有时,你可能觉得自己的思维很混乱。如心猿意马,一会想到了家里,一会又想到吃饭,一会又想到刚才发生过的事情。每个念头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从一个想法一下子跃到了另一个毫无联系的想法,心情也因此而很烦躁,不能专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大脑在提醒你应该平心静气地休息一下了。此时,你可以收心意念,做下面的训练(最好是闭上眼睛):

先静下心来,反观一下现在自己在想什么。注意出现在你头脑中的每一个想法。一个想法出现了,不要去理它,看它到哪里去。这时,你会发现,你不理它时,它自己就悄悄地溜掉了。一瞬间,感觉到头脑中很空、很静,这些也不要去管它,随它去来。瞬间一过,又一个念头出现了,这时,你还是似注意、似没有注意地对待它,自然而然地,它也会像前一个念头一样,一闪即逝了。你就这样去注意每一个念头,但不要有意去捕捉它们。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这些念头像行云流水一样,从面前一闪而过,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这样随想几十分钟,慢慢地睁开眼睛,你会感觉到眼睛比以前明亮多了,思路也清晰多了,思维更敏捷了。这时,你就可以再去做你还没有做完的事情了。

自我暗示方法可以用来调节局部紧张,也可以用来调节全身各部位的紧张。不仅对紧张起作用,对其他的情绪问题也同样起作用,并对生理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采用自我暗示方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暗示的语言要简洁,不多于5个字;

②暗示的语言要积极、肯定,千万不要采用消极的暗示语言; ③暗示时,运用的意识要温和,不要带有强制性;

④暗示后,就不要再去想暗示语了,待过一段时间以后,再重新进行自我暗示; ⑤每次暗示时暗示语重复3—5次为最佳;

⑥在一段时间内,最好只用一种暗示语或某一个特定暗示语。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暗示的自我调节方法。

首先,发现你紧张或不舒服的部位,确定紧张或不舒服的症状反应。然后,针对症状反应,发出良好的信息,如“放松”、“清静”每次重复3—5遍。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还感觉到紧张或不舒服,就再重复第①—⑥步的过程。

意象训练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想象轻松、愉快的情境(如大海、山水、瀑布、蓝天、白云等),达到身心放松、情绪舒畅的目的。意象训练的效果取决于想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意象越清晰、生动,放松的效果就越明显。意象训练法不仅能消除疲劳,恢复精力,长时间坚持意象训练,还可以达到开发智能的效果。在进行意象训练时,你可以想象某一特定情境,也可以像旅游一样,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逐一想象,采取何种方式要看哪种情况更适合你。下面就通过语言引导来进行一次意象训练。

现在请你全身放松,闭上眼睛,静静地、降落地观察你头脑中闪现的每一个念头,不要去理它,任它来去。站在高山云颠,仰望湛蓝的天空,显得那么高远,那么幽静天空中,行云如流水又仿佛是一片片棉絮,从天际涌出,悠悠然从顶空飘过,又消逝在无尽的远处„„ 你可以重复想象上面描述的情境,渐渐地,一闭上眼睛,你的头脑中便会显现出秋天的景色,一副动态的、有序的画面。如果你感觉到想象动态画面很吃力的话,也可以想象你所喜欢的静态画面,或是蓝天白云,或是青山绿水等等。如果你的想象能力很好,你就可以做下一步的训练,把想象从外界转向体内。想象自己站在或是坐在一朵金色的莲花上.周身金光四射,就像刚刚出升的太阳,照耀万物。这种训练方法你可以做几分钟、几十分钟或更长时间,能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素质、学习效率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肌肉放松训练是通过从头到脚一步一步放松自我暗示,达到消除紧张、调节精神状态的目的。

现在请你按下面的指导语,从头到尾做一次肌肉放松训练。 请你全身松弛下来(自己平时训练,最好闭上眼睛),全身肌肉、组织器官松而不散,以默念的方式暗示自己“放松”,重复3—5次,再做几次深呼吸(次数不限)。先把注意力转移到头顶的肌肉放松.头后部的肌肉放松,颈椎放松。

再把注意力转移到前胸的肌肉放松,胸椎放松,内脏器官(心脏、肝脏、肺等)放松;背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放松,肩胛骨放松,大臂的肌肉放松,肘关节放松,小臂的肌肉放松,手腕部关节放松,手背放松,手背肌肉放松,手指各关节放松;现在把注意力转移到腰部和腹部肌肉放松,腰部两侧的肌肉放松,腰椎放松,肾脏、胃、肠放松,小腹部放松;现在把注意力转向下肢,臀部的肌肉放松,大腿内侧的肌肉放松,大腿外侧的肌肉放松,髋关节放松,小腿内侧的肌肉放松,小腿外侧的肌肉放松,踝关节放松,脚背的肌肉和骨骼放松,脚背放松,脚趾各关节放松。

好,现在全身都放松,放松„„

这个过程你可以重复做几次、几十次甚至更多,具体要看自己方便与否。如果你感到很疲劳或难以入睡,不妨用上述方法试一试,或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选择一种最适合你自己的放松方法,仔细琢磨,学会正确地使用,然后再与别人交流感受和体会,关键的时候别忘了使用。

第二节 应激与心理防御

俗话所说的:气死活人不偿命。因为人们在面对“恶语伤人时,可以采取不同方式应付。既可以不予理会,找其领导提意见,讲道理,也可以针锋相对,反唇相讥,不仅自己不生气,反而可以气对方。这就是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是心理上的一种紧张状态,也是在人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应激可以提高警觉水平,准备应付或适应各种情境与事件的挑战,这是积极的一面,如果心理应激过于强烈、持久,以致超过个人的耐受能力,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们的学习与工作,损害心身健康,这是有害的一面,也是它的主要方面。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人口的高度密集,交通的拥挤,职业的竞争,工作的紧张,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时代要求人们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快生活节奏,增强竞争能力,以顺应这些变化,因此,心理应激及其对人的工作、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就变得日益突出了,目前,应激已成为许多科学研究的课题。

一、应激源的种类

多数心理学家把应激看成是身心两个方面的一种紧张状态,而心理应激则主要是心理的一种紧张状态,我们把引起应激的刺激物叫做应激源。大体上可以将人类的应激源分为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四类。

来自这些方面的应激事件主要有哪些,对你影响比较大的是哪些方面,目前你正遭遇的应激事件属于哪个方面,知道怎样应付它们吗?

1、躯体性应激源

躯体性应激源是指经由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物理学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刺激物,如过高过低的温度、强烈的噪声、强烈的刺激、不良食物、微生物等。这一类应激源是引起生理应激和应激的生理反应的主要刺激物。

随着炎炎夏日的来临,SARS似乎已远离我们了,可是那段听到咳嗽就恐惧,知道发烧就恐怖的令人惴惴不安的日子至今难忘。也许,SARS是21世纪初令人类产生强烈应激的一种最重要的躯体性应激源。尽管我们终于度过了那段胆战心惊的日子,但抗击“非典”的战争依然没有结束,专家称,SARS可能会与人类长期共存,但最终人类一定会战胜它。

2、心理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的紧张性信息,例如,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时期望、不祥预感,以及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力和紧张等。心理性应激源与其他应激源的显著不同之处是它直接来自人们的头脑;其他应激源主要为脑外的刺激物,当然,这些来自人们头脑内的紧张性信息常常是外界刺激作用的结果。例如,心理冲突往往在人际关系出现困难或目标冲突时存在。同样工作压力多产生于工作责任重大或负荷过重、难以胜任之时。

3、社会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主要造成个人生活样式(或风格)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或适应的情境和事件。所谓生活样式,是指组成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的许多“经验和事件”。它包括:①居住地及居住地的环境条件;②工作的类别及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⑧饮食情况;④个人习惯(包括吸烟、饮酒和用药);③体力活动的程度;⑧娱乐活动的种类,⑦聚会联系(包括家属、亲朋和同事)等。

4、文化性应激源

文化性应激源,最为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如由一种语言环境进入另一种语言环境,或由一个民族聚居区、一个国家迁入另一个民族聚居区、一个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就将面临着一种生疏的生活方式、习惯与风俗,从而不得不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以适应所的情况。

心理应激是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的现象,是心理社会因素致病的必要过程和心身医学的核心问题。

二 、应激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 应激一定会对人体有害吗?

应激这一事物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会破坏人的心身平衡,某些情况下损害人的健康,加重或造成疾病,另一方面,适当的应激和心理应激又是人体健康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应激对人们生活有益影响,至少发现两个方面。首先,适当的应激经历是人心理和身体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童年期应激经历可以培养和提高个体在后来生活中的应付和适应能力,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抗和耐受各种紧张性刺激物致病因素的侵袭。其次,适当的应激又是维持人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

如果人的身体的健康成长和发育离不开躯体性刺激,那么,心理社会性刺激一定是人心理功能发展的必要条件。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生活变化的良好功能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它们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这过程中,充实的心理社会环境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适度的应激也是维持人们正常的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人在生活过程中总会碰上各种矛盾,遭受各种紧张因素的袭击。解决矛盾、应付挑战既可引起紧张、劳累、苦恼和痛苦,也可为人们带来成功的喜悦、轻松与欢乐。没有紧张,就无所谓松弛;没有痛苦就难以体味到幸福。

这说明了人们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受到了单调工作的损害;一旦增加工作场地的刺激性和工作的变异性,就可以矫正工作人员的心身和社会功能。

显然,心理应激可以消除单调、厌烦的情绪,提高生活与工作的乐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可见到人们主动地寻求紧张性刺激。例如参加各种充满紧张性的比赛,或从事某些冒险活动,还有不少人通过观看惊险小说和电影,电视等以获得替代性的冒险体验。当然,这些活动必须以不损害他人和社会为准则,此外还要看个人耐受紧张刺激的能力。否则不仅危害社会,而且还会损害个人的健康。

心理应激对人健康的消极影响是它的主要方面。心理应激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这些反应如果比较强烈,就会以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人们身体不适、虚弱、精神疾病的根源和就医寻求帮助的原因。由于应激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这里只谈谈最常见的一些临床表现。 急性焦虑反应的主要特征包括极端不安、烦躁、心慌和改变换气等症状。当事者往往以为自己得了重病,为此极为忧虑,情绪反应强烈,相反又会加重躯体症状,以致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得不到医生的正确诊断、处理和情绪支持,常常会导致生活能力的丧失或者造成某些躯体和精神疾病。

血管迷走反应发生于急性事故、伤害和剧烈疼痛与严重的情绪紊乱后。典型特点是软弱、头晕、出冷汗,之后是意识丧失。这些症状的产生是由于迷走神经的过度激活.造成血管扩张、心率减慢,心输出绿和血压下降,从而造成脑血流量急剧减少的缘故。

此外还有紧张性头痛、胃病、癔症、抑郁性神经症、恐怖症等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表现。腹泻、便秘以及强迫行为。

三、心理防御机制 1、案例:

上述例子说明不同的人,不论强者还是弱者,为了生存于人类社会,都具有不同的适应社会生活的手段,以达到在不同的情境下,受到不同的心理挫折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恢复心理上的平衡,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2、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

防御机制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主要的一些方式。

(1)压抑作用:这是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情感和行动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潜意识里去的作用,这是心理防御机制的最根本的方式,通常来说,心理活动能把一些人所不堪忍受或能引起内心矛盾。冲动的念头,情绪或行动,在被意识到之前使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去。不致于时时干扰我们的心境。这些潜意识中的念头、情绪和行为,虽不被意识到,却可能不知不觉地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失言、笔误、记忆错误或对某些应该熟悉的事物的遗忘等,都是潜意识中抑制的内容干扰意识领域而引起的。

(2)否认作用:这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心理防御机。它的方法不是把已发生的痛苦与不快有目的地忘却。而是把它加以“否定”,从而避免了心理上的不安与痛苦。例如,有人在遇到歹徒入室抢劫时,赶紧往床下钻,只顾藏头,而屁股或脚尚在外面一样。这就是“藏头露尾”,类似小偷的“掩耳盗铃”。这种方式是把心理上或情感上不愿接受的事物,当作没有发生的事,以减轻心理上的负担。由于否定作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人们不但否认了事实,而且真正相信没有这个事实,这样有时会产生病态妄想。极端的否认作用,也是精神病人常有的表现之一。

(3)退化作用:当人们遇到挫折时,放弃已经习惯的成人方式,而恢复使用早期幼稚的方式去回避令人烦恼的现实,摆脱痛苦、或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退化现象,如病人经过死里逃生的车祸或大手术之后,虽然从医学观点看来身体己经复原,可病人往往不愿出院。这是因为病人经受巨大挫折,害怕再负起成人的责任及承担随之而来的恐惧与不安,因而退化成该子一样的依赖。退化作用在疾病和疑病症中也很常见。

(4)幻想作用:是指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无力处理这些问题,便以幻想的方法,使自己脱离现实,在幻想中处理心理上的困扰,让欲望得到满足。如男女青年在失恋时长久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时,常幻想美丽的公主或白马王子来到了身边。青少年常以“白日梦”的形式在幻想中满足某种欲望,但如果一个成人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应付实际问题,则是人格不成熟甚至是精神疾病的表现。

(5)转移作用:是对某一对象的情绪、欲望和态度,不可能被自己理智和社会所接受时,便在潜意识之中。把它转移到另一个可以替代者身上,如“迁怒”事例便是证明。有些丈夫在外受气,回家打妻子,妻子打孩子,孩子踢小孩等,因为愤怒被转移,心境也就平静。此外,发泄作用,就是每个人的消极情绪发泄出来以达到协调心身平衡或治疗的目的。借题发挥,大哭大喊一通,向他人作详细倾诉,是发泄的常见形式。这也是转移作用的一种。

(6)合理化作用:个人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给自己杜撰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虽然其理由常常是不正确的,在别人看来是不客观或不合逻辑的,但本人却强调这些理由去说服自己,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如有一个时期,市面上大家都想买进口原装彩电,但有人买不到就常对人说买进口的不好,坏了不好修,零件也不好找,这就是认为自己得不到或没有的东西就是不好的,以冲淡内心欲望与不安;后来不得不买了国产彩电,甚至还不是名牌货,但他总认为质量也不错,这就是说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以减轻内心的痛苦与失望来安慰自己。这种自其欺欺人的防卫方式如果用得太多,将会妨碍人们进行真正的追求。

(7)投射作用:通常是指将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或欲望,转移到别的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广泛的投射泛指各种内在心理的外在化。有些人自己有某种恶念或不良欲望,但坚信别人也有这些念头,以此保持心境的安宁。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即可说明这种投射。在心理测验的投射性检查中,病人常可通过投射暴露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和欲望。这种检查可帮助医生找出病人心理的症结所在。

(8)摄入作用:这是与投射作用相反的一种防御机制,摄入作用是指广泛地、毫无选择地吸收外界的事物,而将它们变为自己内在的东西。如常言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摄入作用,有时候人们爱和恨的对象被象征性地变成了自我的组成部分。如当人失去其所喜爱的人时,他常会模仿所失去的人的举动或爱好,以慰藉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相反对外界社会或他人的不满,极端情况下会变成对自己的恨,因而产生抑郁症和自杀行为。

(9)反向作用:这是以“矫枉过正”的形式来处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与行为。因为人的许多原始的行动及欲望,是自己和社会规范所不能容忍、不能许可的,所以常被压抑而潜伏到潜意识中去,不为自己所觉察。但这些潜意识仍随时在伺机活动,人们为了害怕它们可能会突然冒出来,不得不加以特别防范,如爱咬手指的小孩为了怕妈妈看见后挨打,见到妈妈就把两手放在背后,声明:妈妈,我没有咬手。这举动正说明他有很强的咬手动机。有的人对内心憎恨而伺机报复的对象非常温和、过分热情,正是他在无意中用反向作用去掩饰他的本质。这说明人的某些行为,如果过分的话,正表示他潜意识中可能有刚好相反的欲望.

(10)补偿作用:人们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适时,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适感,称为补偿作用。引起这种心理不适的,可能是生理与客观现实中的缺陷和不足也可能是自己的主观认识或想象。如盲人的触觉,听觉敏锐就是一种常见的补偿。补偿是一种潜意识的机制。如有个男孩,突然以各种方法表现他是个男子汉。原来,他生活在一个有六个姐姐的家庭中,平时举动像个小姑娘,而被学校里的女同学嘲笑,使他企图以行动表现自己是个真正的男人而产生了补偿。过分的补偿则导致心理的变态。如一个自惭形秽的人可一反常态,变为好斗,富于攻击性、自高自大、“你看不起我,我还不愿意理你呢!”这是过分的补偿。

(11)同一化: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机制。它使一个人力图把自己变得跟他人相似,甚至以他人自居。如在不自觉中,男孩模仿父亲,女孩模仿母亲,这可以促使儿童的性格逐步成熟.特别有助于男女性别的发展。有时候,人们会潜意识地模仿自己很羡慕的人,东施效颦就是例子。模仿也常可满足人们内心的某些欲望及适应某些情境。但不恰当的同一化便导致病态,如精神病人可以自称为某伟人或电影明星等。

(12)隔离作用:是把部分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心理上的不愉快,最常被隔离的就是事情中与事实相关的感觉部分。如年轻的女学生们往往喜欢说“上—号”,而不说上厕所,这便是隔离作用。人死了,不说死而说“过世”。

(13)抵消作用:这是以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或事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事情,补偿心理上的不适与不安:例如,我们无意中做了对别人不礼貌的举动,赶快说一句:“对不起”或“请原谅”,于是心理上就得到了安慰,以抵消对不起别人的举动。

(14)幽默作用: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形式。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常可使用幽默来化解心境,维持自己的心地平衡。哲学家苏格拉底,不幸有位脾气暴躁的夫人。有一天,当苏格拉底正跟一群学生谈论学术问题时,夫人突然跑进来,先是大骂,接着又往苏格拉底身上浇了一桶水,把他全身给弄湿了。可是苏格拉底只是笑一笑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下雨。”这本来是个很难为情的场面,一句幽默话也就把事情化解了。较成熟的人,常常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巧妙的幽默把一些原来是难堪的情境转变—下,度过难关。这可以说是较高级的适应方法之一。

以上都是具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应该强调的是,防御机制是正常人或精神病人都具有的心理活动。因此,不能说防御机制本身是变态的或异常的。只有当防御机制失败,或自我虽免于痛苦,但由于防御机制运用不当,过分,以致破坏了心理活动的平衡原则,变得了个人的社会适应,这才能现为病态。

你平时经常使用哪些类型的防御机制,对你来说,哪种方式最有效,能不能对防御方式做出好、坏之分,为什么?可以与大家一起讨论。

第三节 常见心身疾病与治疗

身心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心理因素在人的健康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已经是较为突出地反映在了“心身疾病中”。普及常见的一些心身疾病的知识,对提高人群的健康和防治疾病的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谈谈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

根据1979年我国营查资料,高血压的患病率在3—9%,多数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高,东部比西部高,城市比农村高,但与欧美多数目家的患病率(10-20%)相比则相对较低。近20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复杂,尚未完全阐明。有关因素除遗传、年龄、饮食中食盐量高、肥胖外,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对视听觉过度刺激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突变等,均易使血压升高。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应激区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比低应激区的人群为多(高、低应激区的区分是根据社会经济条件、犯罪率、暴力行为、人口密度、迁居率。离婚率而定,也就是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强度不同的地区)。这说明精神高度紧张、责任过重或矛盾较多的职业与高血压有一定关系。

心理学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多具有一定的人格特点。这类病人大多具有雄心壮志,争强好胜,办事过分认真,容易激动和感到烦恼,到目前为止,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结果,大多认为社会情境和人格特征的联合作用,可以增加个体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关于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一般认为除肾素、血管紧张等内分泌激素参与外,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重要地位。由于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不良刺激,引起长时间、强烈和反复的心理紧张、焦虑、忧愁和烦恼,致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紊乱,使皮质对下丘脑等处的血管运动中枢调节失常,血管收缩的神经冲动占优势,引起小动脉紧张度增强血压升高。此外,微血管还发生适应性结构改变,管壁增厚,结果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血压持续升高。目前认为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在治疗时,除了内科治疗外,还应采取心理治疗另外,当病人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病以后,往往完全集中精力注意自己的血压,从而成为焦虑的原因之一,这时给予抗焦虑药物常可见效。近年来,生物反馈疗法也为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防展示了一个良好的前景。

(二)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它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这种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居多。冠心病是近代社会的流行病,以现代冠心病病人最多的美国来说,在20年代相对地比现在要少。美国统计每年约50万人死于冠心病.白人口占死亡数的l/3至l/2,占心脏病死亡数的50-70%。在我国,这种病不如欧美易见,占心脏病死亡效的10-20%,但近年在住院病人中有增多的趋势。冠心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人们普遍认为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肥胖、体力活动少、遗传等是引起冠心病的原因。但根据现代的大量研究证明,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的病因中起着重要作用。英国调查居丧的鳏夫和寡妇,发现在他们配偶死亡的最初6个月内因冠心病而死亡者比同龄居民高6倍。另一调查发现,在事业中有过4次以上的重大挫折者,比未受重大挫折者的冠心病患病率高4倍。也有人对100名冠心病病人的病前生活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91名病前都曾冗长而紧张的工作,每天工作经常在10个小时以上。此外,冠心病的发生还与病前性格有一定关系。60年代初,著名的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等进行的大量研究指出,A型人格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近代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所导致的紧张情绪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激起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的活动增加,致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压升高和局部心肌缺氧而产生冠心病症状。儿茶酚胺还可促使血液凝固,高剂量的儿茶酚胺促使血小板聚集而阻塞小动脉从而提高心肌梗塞的可能性。虽然大量研究已肯定,心理紧张和人格特征对冠心痛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它不是引起这种病的决定因素,它是多种因素,诸如遗传、饮食因素、器官病理改变或功能失调、生活习惯、血液化学的改变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也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根据局部地区报道:其患病率约为0.5—3.0%,有的报道高达5.29%。半数以上在l2岁前起病。成年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约20岁的病人有遗传史。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呜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严重的可延续几天至几周。长期反复发作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当前人们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原因有三:特异性体质的病人吸入或接触过敏性、感染病菌因素。有人对487名各种年龄哮喘病人进行研究发现,外源性过敏原因素优势者占29%,呼吸道感染占40%,而心理因素占30%,但没有一种因素可单独发病,在他们所报道的487例中,有心理因素参与的占70%:而单独由心理因素发病的只占1.2%。一般队为,单独心理因素虽不能引发病,但由于心理因素激起强烈情绪可改变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影响机体的免疫机制,当接触到过敏原和呼吸道感染相互作用时,则可引起支气管哮喘。有人认为,在不良的心理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母子关系不协调,婴儿的母亲常是神经症性。婴儿的性格特征常为依赖性强、缺乏自信、敏感、内向或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母亲对孩子要求过高或过分溺爱都会造成母子关系的冲突,再加上特异性体质,便可能导致支气管哮喘的形成。当哮喘一旦发生后,情绪更加波动,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疾病长期不愈的后果,支气管平滑肌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支配。实验研究证明生物、理化因素或紧张的情绪可刺激迷走神经,加速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使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平衡失调,引起哮喘发作。

支气哮哮喘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由于情绪因素也对支气管哮喘起一定的作用,因此,心理治疗如催眠疗法、松弛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常能取得一定效果。

(四)癌症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人患此症。美国在1974年统计每年死于癌症36万人占死因第二位,日本1983年统计有l7.6万人死于癌症,占死因第一位,我国每年至少有60万人死于癌症。关于癌症的病因,人们普遍重视物理化学刺激、病毒、慢性感染、药物、遗传等因素,却往往忽视了社会、经济、职业、生活习惯、个性、情绪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不良情绪,常常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因素。对病人做心理调查发现,克制自己、压抑愤怒、有不安全感及不满等情绪的人易患癌症。有人综合了1902年至1957年的75篇文献报告以后认为,忧郁、失望是促发癌症的一个因素。我国山西省调查获明,食道癌病人中56.6%有忧虑、急躁等负性情绪,河北省资料中的性情急躁者占69%;山东省统计急躁者占64.7%,发病前半年有重大心理刺激的65.2%.动物实验也证实紧张和焦虑能促使动物发生癌症,苏联学者早就致力于中枢神经系统变化与癌症之间关系的研究。他们用电击或其他创伤性刺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负荷,可促使“自发的”肿瘤形成。他们提出大脑皮质或下丘脑的改变可直接或通过免疫反应削弱对抗癌症的抵抗力。有许多研究证明,不同类型的应激能产生与个体应付应激情景能力有关的内分泌变化,而这种内分泌反应可以改变机体的免疫能力。此外,根据目前对于免疫机制的认识,已肯定强烈的情感反应可以改变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而免疫防御功能的抑制可以促使癌症的发生。许多证据提出癌症的病因及其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心理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不管癌症的发展过程是随机转换或有其他起始因素,它的进一步变化,似乎有赖于机体内在稳定性的控制作用下限制或刺激各组织的生长、包括依赖于肿瘤和其他防卫系统的生态平衡所致,对病人机体和心理方面的综合研究,将为人类最终战胜癌症谱写出有意义的篇章。

(五)偏头痛、紧张性头痛

偏头痛是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特征,常伴有恶心、呕吐,发作前可有视力障碍、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和情绪改变。不发作时一切正常。目前一般认为这种病和遗传、神经内分泌、饮食等心理因素等有关。其发作过程与颅内、外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偏头痛多见于女性,常在青春期前后发作,发作常与精神状态有关,精神过度疲劳、紧张、焦虑、激动等常可促使偏头痛发作。偏头痛的治疗涉及医学和心理学两方面,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的疲劳和精神紧张,并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发作时可用血管收缩剂。心理治疗应着重鼓励病人合理地解决矛盾,以有助于获得良好疗效。

其他有关的头痛包括紧张性头痛等也大多和心理因素有关,在病人疲劳、失望、困难时常易激动。这些头痛常与人际之间的矛盾,以及不如意、羞怯、嫉妒、钻牛角尖或内心恐惧等心情有关。病人常常有好强、固执和谨小慎微的人格特征。紧张性头痛的特点是两侧额部和后枕部、颈项部持续性钝痛。病人头部有紧箍感及重压感。

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减少心身疾病的产生,可以把你的想法写成一篇论文,然后到论坛上讨论。

二、心身疾病的治疗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疼痛都是心理生理性的,而慢性疼痛的心理特征尤为突出。疼痛既是一种与刺激相联系的感觉,同时又具有主观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疼痛体验以及表示疼痛的行为都受其注意、动机、暗示等心理因素,以及早年经验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在同等强度的刺激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反应有很大差异。因此,对于治疗心理因素引起的紧张性头痛,应该让病人摆脱不良情绪和对疾病后果的忧虑,使紧张状态得到缓解,头痛心就会随之减轻或消失。此外,松弛训练和气功锻炼,对紧张性头痛也有一定效果。

心身疾病的治疗,不能单从内科、外科。精神科或其他某一临床学科着手,由于心身疾病躯体症状的原因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时,应从心身联系的观点出发,从躯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来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在给予躯体治疗的同时,合并采用心理治疗。医生和病人都应该明确地认识到,对于心身疾病,躯体治疗固然重要,但主要应消除引起或加剧躯体症状的心理因素。

对于心身疾病躯体方面的治疗,例加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头痛等,宜给予必要的药物,例如降压药、溃疡病药、镇痛药等。心理方面的治疗方法很多,常用于心身疾病的方法包括:

当病人有明显的焦虑、激动、忧郁等情绪障碍时,宜在心理治疗的同时和给予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精神药物。但在控制心身症状的过程中,应逐步以自我训练替代精神药物,并指导病人适应社会环境的方法,以促进社会康复,达到重新适应社会生活。在整个治疗期间,可合用内科治疗以减轻和控制躯体症状。

目前由于心理治疗的作法还不普及,常有各种错误的看法,或是持否定的态度,认为与医生谈话不可能解决什么问题。尤其是心身疾病,常误以为躯体疾病是有组织结构改变的器质性病变,因此不可能治好病,却不知心身疾病的躯体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有些人则对心理治疗抱有神秘想法,认为这种技术很高深,神秘莫测,只有心理学家才能掌握。须知人是生活在不断变动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因此,不论哪一科的医护人员,为了全面地了解病情,更正确地做出诊断,以及给予更合理的有效治疗,都应注意到病人的心理活动,了解可能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心理因素,并及时给予心理治疗,所以各科医务人员都应该知道心理治疗的方法。此外,强调医生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与病人交流,或者甚至一提到心理治疗,就好象病人有思想问题,或者认为心理治疗不过是安慰病人而已,这些错误的看法应予纠正,医务人员、病人都应该认识到,心理治疗不但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和巩固躯体治疗的效果,并且有药物等躯体治疗所不及的独特治疗作用。作为病人,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应该主动与医生配合,以便争取早日康复。

要使自我训练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必须帮助病人克服在治疗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出现的、有时很激烈的、甚至可影响治疗进行的内心冲突。病人对这种冲突的出现自己常不会意识到,故有可能否认某些问题的存在:或不接受医生的解释;或避重就轻,不愿认真对待医生所指出的问题或轻描淡写,不愿暴露某个问题的实质:或限于认识水平,坚持把疾病的某些现象认为是疾病的本质等等。这些情况往往影响到病人不能接受医生对病情的分析,甚至影响治病的信心,使自我训练的意志和耐心降低,或不能坚持进行、半途而废。因此,医生应耐心而反复地向病人详细说明,坚持使用启发、引导病人自我分析和自我解释的方法,使病人逐步接受医生的意见,将医生的意见真正变成病人自己的认识。有时医生也可以肯定病人正确的意见,并对其错误意见或情绪反应不表态。以免病人的抵触情绪进一步增强而妨碍继续治疗。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抵触情绪有增无减,就应停止治疗。总之,必须明确认识到,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是逐步建立的,有时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才能奏效,操之过急,必适得其反,只有病人本人真正认识到疾病的本质后,才能在自我训练时发挥自觉性和积极性,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计划,进行自我训练,直到痊愈为止。

自我训练有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除医生与病人的共同努力外,有时还需病人家人及有关单位积极配合,给予帮助。因为病人的发病,以及各种顾虑和错误认识,有些是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家属和周围人们对“心身”的误解和轻视,往往使病人得不到同情和温暖,造成病人自卑和忧愁、情绪低落、心情不舒畅,甚至自暴自弃,这样会影响治疗效果或使疾病加重,另一方面,医生在向病人分担和解释心理社会紧张刺激时,固然应该启发和引导病人正确认识这些因素,然而在多数情况下,还需医生为病人采取安排较好的环境和获得社会性支持,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社会康复。因此,对于有婚姻或家庭矛盾的病人,宜进行家庭治疗;与他人相处困难的病人,应进行集体治疗。从而争取病人家属与有关人员提高对心身疾病的认识,消除误解和歧视,以同情、亲切和信任的态度相对待,使家庭不和消除,原则破裂融合,生活与工作安排适当。在自我训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所以应随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并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帮助病人分析和解释、修订自我训练的措施。

病人可以自己进行自我训练的练习,也可集体进行。这时病人在集体中可以相互交流体会,较易获得疗效。心身疾病病人的自我训练,有时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例如医疗体育、气功、行为疗法、音乐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

开展适合不同病人具体情况的各种医疗体育,包括竞跑、练拳等,不仅有治疗作用,而且有增强体质和顶防灾病的作用。气功包是我国广大人民乐于采用的强身医疗方法,国内外己一致认为对健康及防治疾病有益。由印度创用而类似气功的“瑜珈”也已在许多国家用于治疗心身疾病和神经症等。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民间流传的随身和防治疾病的自我锻炼方法,也适用于心身疾病的病人。然而,进行这些锻炼均应循序渐进,防止过度疲劳产生反作用.且需有体疗家和气功师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以便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并防止发生偏差。例如气功虽好,若不得其法,有时反而可能出现“走火入魔’的精神障碍等偏差。 你曾经遇到过患有心身疾病的人吗?尝试用你学过的知识给他们一些有益的建议。

第四章

挫折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挫折的内涵

在学习本专题时可结合“应激与心理健康”一章进行。

在人生的漫途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某种需求会与现实状况发生抵牾,有时候某种行为又会遇到障碍或干扰,例如,学习中的困难、身体上的不适、人际间的纠葛等等,这就告诉我们,人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艰难曲折。正像婴儿学步一样,尽管未必每走一步都会跌跤,但要做到一开始就一跤不跌地稳步走路却是难以实现的。可以这样说,没有跌跤就没有起步,更难有奔走和跳跃。同样,没有挫折也就没有人的成熟,更难有提高和大成。

一、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从定义可以看出,挫折这一概念包括三方面的涵义。

其一,挫折情境,即指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内外环境或干扰等情境因素。如考试不及格,比赛未获得所期望的名次,受到同学的讽刺、打击等。

其二,挫折反应,即对自己的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常见的有焦虑、紧张、愤怒、攻击或躲避等。

其三,挫折认知,即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

在挫折的三个涵义中,你认为哪一个最重要呢?

有一天你正在校园里漫步,看见你的班主任张老师迎面走过来,似乎沉思着。你冲他笑笑,说了声“老师好”,可他似乎毫无表情地与你擦身而过。这时你可能挺不愉快,想:“好大的架子,难道我有什么地方得罪他了吗?或者他瞧不起我?哼,我还不爱理他呢”于是,在你和班主任张老师之间种下了一颗误会的种子。你或许会这么想:“张老师想什么呢,我这么个大活人也没看见。”这时,你就会半开玩笑地大声喊道:“张老师,竟然对我视而不见。”于是,一场可能的误会便可避免了,你心中不愉快的挫折感便烟消云散了。

它说明:不同的挫折认知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反应与体验,因此,三方面涵义中挫折认知是最重要的。

即便是没有挫折情境或事件发生,而仅仅由于挫折认知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挫折反应。例如,你正在热恋中,毫无失恋的迹象;期末考试全部通过;或者人际交往中也没有成为众矢之的。可你偏偏担心恋人会瞧不上自己,害怕考试不能通过,总怀疑同学们在议论自己。这些事虽然没有发生,你却仍然体验到了焦虑、恐惧、担忧甚至敌对、攻击等挫折的情绪反应产生挫折感。

二、挫折的意义

人人都可能遇到挫折。挫折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会对人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对强者和弱者来说,同样的挫折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一)挫折对强者的积极意义

在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努力去他的事会失败,需要的东西却未满足的心理体验,这正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心理学中把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状态谓之挫折。个体遭到挫折总是难免的,因为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的需要也会随社会的变化和人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增长。埃里克森毕生发展的观念把人的人格发展划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特有的要解决的矛盾;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发展顺序划为五个层次。他们的理论都阐明了矛盾的阶段性、需要的发展性。不言而喻:人时时刻刻生活在矛盾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因主客观需求的持续对立,无法统一而导致挫折,挫折具有普遍性。从人生的发展和心理健康角度看,心理学家教育人们不是回避挫折,减少挫折,而是提高其耐受挫折的能力,积极地面对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挫折常使人的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和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胃液分泌减少、失眠、焦虑、抑郁等。挫折似乎只有消极意义,其实不然。若处理得好,挫折同样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生活中的强者,对挫折的承受力极大,面对困境,不是被动的、无可奈何,而是主动积极地迎接挑战,以百倍的力量去努力奋斗以摆脱挫折的困扰。在挫折面前,强者常常利用挫折对个体的有益作用来提高自己的活动力量。挫折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挫折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

强者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是手足无措、被动等待,而是积极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认识过程,找出不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知不足而后学,学好后再去用。如此反复,有助于个体知识结构的不断合理。同时,吸收经验教训,改变策略,提高了个体解决问题的水平。

2、挫折能增强个体的承受力

遭遇挫折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活动,说明个体的承受力强,一个人历经艰辛,遇到的挫折比较多,那么他对挫折的承受感也随之增高,一次次挫折及其应对措施,日积月累,奠定了以后他面对挫折的策略及心理准备。这种预期可以大大降低挫折的程度,而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真可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挫折能激发人的活力

为了摆脱挫折,人们常常被驱使去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挫折是一种内驱力,生活中的强者往往为挫折所激发出强大的身心力量。虽身处逆境,却百折不挠,投入更大的时间和精力,发奋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面对挫折,每个人解脱的行为是不同的。消极应对行为是攻击行为、固执行为,倒退行为和厌世行为。积极的应对行为表现为升华行为,增强努力行为和改变策略再作尝试等。生活中的强者往往采取后一种行为。

如歌德因绿蒂另有所爱而初恋失败,于是写下《少年维特之烦恼》、孔子因厄运而著《春秋》、司马迁因宫刑而著《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屈原被贬而写《离骚》„„这些都是“化悲愤为力量”,是心灵升华的典范。正如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所说的:“我觉得奋不顾身的精神能克服任何障碍,能在世界上创造任何奇迹”。而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得更为直截了当:“我们无所畏惧,唯一畏惧的就是畏惧本身!”

(二)挫折对弱者的消极意义

与强者不同,面对挫折,弱者表现为悲观失望,畏缩后退,冷漠无情,焦虑,甚至采取攻击、压抑、倒退、轻生等方式来自我解脱,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些消极方式的运用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造成个体动机、认识、情感的障碍。挫折对弱者的消极意义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水平

成就动机表现为想要做事并把事情努力做好的愿望。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体对自我能力的评估以及对问题的把握,它与个体的自信心、抱负水平、人生价值取向有关。在挫折面前,弱者受消极情绪所影响,往往从主观上过高估计各种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对挫折不是积极尝试,探索其摆脱的方法,而是手足无措、无所是从、“习得性失助”,从而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一个屡受挫折的人,很难客观地评价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不可能再给自己提更高的目标,长期以往会变得保守、封闭、自卑、丧失自信,减弱成就动机水平。

2、降低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水平

现代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大脑能释放一种有害的物质,使人的身心疲劳,从而影响个体对问题的思维过程,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不良的情绪状态下。会引起大脑神经元联系精确度的变化,引起主体心理状态的积极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思维的敏捷性。

挫折使弱者产生的是紧张、焦虑、失望等消极情绪,它会使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功能处于紊乱、失调的状态、无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严重的挫折会导致弱者精神崩溃、大脑神经细胞的破坏,而呆若木鸡。

2、降低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水平

挫折使弱者身心过度紧张、注意广度缩小,认识范围变窄。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不能估计到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加上感情易冲动,且控制力差,极易产生攻击行为,重者触及法律、成为社会的罪人,为社会所不容。

三、挫折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有些挫折是由于非人为的环境因素造成的。如一个急于想完成学业以便能负担家庭生活的大学生还必须苦读一二年才能毕业挣钱;身处异国的留学生由于远隔重洋而无法与思念至亲的亲人朋友等。另一种外部挫折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遭受到人为因素所引起的。例如,“文革”中受到陷害、长期蒙冤受屈的老干部;两个相爱至深的大学生,但因男方家庭是农村,遭到女方家庭反对等。

(二)内部原因

挫折的内因是指个人的生理、心理因素等带来的阻碍和限制,成为挫折的来源。 1.个体生理条件的限制

她姓刘。是大学二年级学生。她在一年级时非常用功,成绩很好。可到了大一下半学期就下降了。由于她长得又黑又胖,其貌不扬,所以受到男生冷落。为此刘某深感苦恼,后来就出现反常行为。比如上课时对男老师傻傻地笑,说男老师喜欢她,可她配不上人家。在大街上碰到男青年,她常把头一歪向地上吐唾沫并说那男的对她不怀好意。上二年级后,她整日黯然神伤,总和别人比较容貌,以致更没有男生愿意接近她了。

这是一个怀春的少女由于容貌不美使恋爱屡受挫折,产生种种异常行为的案例。该问题的实质在于刘某本身的看法不当。当我们不能改变现实时应当尝试去改变对现实的态度。当一个不美貌的姑娘能够真正接受自己,变得自信、自强、快乐时,她便形成了一种过人的人格魅力。美丽的东西总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我们不能责备男士总是看好美貌的姑娘,而应当接受现实的自己,着手培养自己内在的气质。一个拥有人格魅力和内在气质的女孩同样能吸引许多男士.即使不成为恋人,也能成为朋友。那时便不会孤独,不会自卑。要强调的是一个连自己都不能接受的人,怎能让别人喜欢自己呢? 正如一个英语谚语所说:“Like youself ,and others will too.”——喜欢你自己,别人也就会喜欢你。同样的道理包括:接受你自己,别人也就会接受你;接受你自己,你也才能够获得自信心。 2.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是指同时产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但由于条件限制,二者不可兼得。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冲突;“前怕狼后怕虎”的冲突;“进退两难”的冲突等。如果这种心理矛盾持续太久、太激烈,或是其中一个动机得到满足,而其他动机受到阻碍,这时便会造成挫折。

3.能力和期望的矛盾

一个人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就会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制定过高或无法达到的目标或计划。一旦目标无法实现,自己又未能清醒地认识到达一点,便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一位大学二年级男生来到咨询部,诉说自己感到自卑。究其原因,他上高中时,学习很出色,上大学后给自己订下目标,三年提前大学毕业报考研究生。为此他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很紧,除了几门专业课繁重的作业和实验之外还自学计算机并每周去校外上机,每天还要学外语,对一些公开课也要求考试得高分,以便拿到奖学金。总之,他没给自己安排一点娱乐时间,对自己要求太高,目标未能实现时,便产生了挫折感。 4.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有人称之为“心理气氛”。如果一个大学生善于与周围人保持良好关系,或者说与周围人维持一种融洽的正常的感情交流,就获得一种安全感;并且在这种交往中,使情感得以宣泄,郁闷得以排遣,精神得以升华,从而有助于身心健康。相反,如果人际关系不良,就会使一个人处于莫名的“不安”状态中,感到“无助”或“孤独”,并会引起各种形式的挫折反应。 5.学习上的不适应

学习上的不适应常发生在一年级大学新生中。中学老师讲课细致,作业布置多,要求明确具体,考试也频繁严格;进入大学则完全不同,要学好课程,主要靠自觉性,会合理安排时间,独立进行学习。理科有大量作业,文科有大量参考书,这往往使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感到无从下手。而且平时考试不多,到了期末考试就有些手忙脚乱,抓不到重点。

尤其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新生竞争更强。“强中更有强中手”,必然使一些中学时的高材生失去原来的优势,心理上产生压力和不平衡感。

再加上刚经过紧张的高考,心理上未完全放松便又在新的竞争下争强好胜,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便可能造成诸多挫折。 6.生活上的创伤

失去亲人或失恋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难以承受的精神打击,这也是常见的心理受挫因素。

近年来,大学生谈恋爱已很普遍。据调查,正在恋爱或准备谈恋爱的大学生,一年级占15%,二年级占25%,三年级占40%,四年级占65%,单相思者为10%,失恋者为20%。

某大学一男生向本系高年级一女生求爱,遭到对方拒绝,他先是写信威逼,威逼不成后服毒自尽,因抢救及时未造成死亡。

一个本来性格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的女大学生,一年内父母先后病故,受到沉重打击,变得少言寡语,精神抑郁无法学习而退学。

失恋、单相思、父母亡故等创伤从心理卫生角度看都是一种应激,需要动用大量精神能量。如果种种应激反应交织在一起并产生严重的心理冲突时,便可能造成心理危机。

在生活中你曾遭遇过哪些挫折,产生挫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尽量减少挫折的产生呢?

第二节 挫折的情绪反应

人在遭受挫折时伴随着强烈的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它或许只表现为强烈的内心体验或许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情绪性反应表现形式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焦虑、攻击、冷漠、退化、幻想、固执、自杀。以下分别论述。

一、焦虑 人在受到挫折后,情感反应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和愧疚的增加终而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等感受所交织成的复杂的心情,概括称之为焦虑。焦虑是挫折后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适度焦虑,如考试前适度紧张,对提高效率、发挥潜能有一定积极作用。而过度焦虑是有害的,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发展成焦虑症。

对大学生而言,人际关系和学习上的挫折是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由人际关系不良所导致的过度焦虑,使一些大学生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内心常处于一种渴望理解与自我封闭的矛盾中,对自己的交际能力作否定性评价,并时常会因一两件小事加强挫折感。学习上的过度焦虑则会抑制思维,分散注意力,影响正常的学习活动。

二、攻击

当个体遭受挫折后,常常引起愤怒的情绪,为了将愤怒情绪发泄出去,便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按其表现方式又可分为两种:

(一)直接攻击

大学校园里偶尔发生的情杀事件,就是一种极端的直接攻击行为。直接攻击多数是采用打斗或辱骂、讽刺、漫画等形式,以侮辱对方人格,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 (二)转向攻击

在古典文学著《水浒》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林冲听说自己的内室被人欺辱,本想举拳狠狠打那人,但一看调戏良家妇女者乃当今高太尉之子高衙内,便不敢下手于是只得将一肚子愤怒之情统统发往家具什物,打碎茶具,掀翻桌椅。”

可见,转向攻击不是直接攻击造成挫折的一种而是将其他人或物作为发泄的对象。我们不难发现,受挫后之所以出现转向攻击,有的是摄于对方的权势,特别是在权大于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有的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直接攻击。例如在公司受了上司气的丈夫回家拿妻儿出气。此外,长期生活中的诸多细小挫折使一个人的情绪处于低谷状态,以致想起无名之火,由于这种无名之火缺乏具体攻击目标,于是出现了谁碰上谁倒霉的情况。在许多情况下,成为转向攻击的目标都是无辜的。

三、冷漠

当个人遭遇挫折时表现出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态度,似乎毫无情绪反应。其实,冷漠并非不包含愤怒的情绪成份,只是个体把愤怒暂时压抑,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而已。这种现象表面冷漠退让,内心深处则往往隐藏着很深的痛苦,是一种受压抑极深的反应。

李,女,20岁。大三学生,平常活泼好动性情温和,颇得一些男同学好感,追逐者甚多。她一般是来者不拒,平等待人,从不丢任何男生面子。有些男生能推测她的意思,交往几次便自行告退。其中有一名男生,在和她交往三次后,便自以为该女生是自己的恋人,其实该女生并无此意。一次,他闻言该女生正与别人跳舞,便飞快跑到舞厅不容分说把这对舞伴拉开,并举手打了该女生两耳光,当众污辱她:“下贱货”李某哭着跑回宿舍,次日一反常态,变得十分消沉,独来独往,每日以写日记为唯一消遣。有些男生善意地安慰她或继续对她有深交之意,都被她拒绝。她对心理咨询老师说:“这两个耳光使我清醒了很多,男人对我已不是可吸引、可向往的东西。现在才认识到一个人是多么清闲自在,不忧愁、不烦恼,自己一个人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冷漠是一种极为消极的行为反应,人一旦堕落就破罐破摔、麻木不仁,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就是这种行为反应的生动写照。

四、退化

这又叫倒退或回归。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的年龄、身份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人们在从儿童到成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如何控制自己,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做出合乎常理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这是日益成熟的表现。但是,当人遇到挫折时,体验到极强烈的情感,可能会失去这种控制,而以简单幼稚的方式应付挫折,以求得别人的同情和照顾。退化便是一种由成熟向幼稚倒退的反常现象,其本人并不能意识到。

有时会看到老年妇女钱被偷后,在大街上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平时举止文雅的成人,面临挫折情境时,有时会表现粗鲁的行为,可能咒骂或大声叫嚎或挥拳相斗。歇斯底里发作的患者也有退化行为。如满地打滚,甚至故意尿湿衣服等。退化这种受挫后的表现其根本目的在于发泄心中的不满和博取别人的同情和关注。

五、幻想

幻想指个体以自己想象的虚幻情境来应付挫折,借以摆脱现实的痛苦,并在此虚幻情境中寻求满足。

一个大学生学习困难,考试失败,他可能在幻想中想象自己完成了学业,事业发达如何受人赞誉,受社会传扬,如何面对鲜花、笑脸、地位、待遇等等愉快的情境。现实中的挫折越是使他感到痛苦,幻想中的成功越是使他得到畅快和满足,他就越有可能逃避现实而通向幻想。

幻想偶尔为之,并非失常,而且任何人都有幻想,青少年的幻想尤多。但是,一旦形成了以幻想来对付现实中的挫折,希求从幻想中得到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的习惯,将是十分危险的,并可能形成病态的行为反应。

六、固着

固着是个体受挫后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而言,个体受挫后需要有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来摆脱所遭遇到的困境。但是有人在重复碰到类似的困境后,依旧用先前的方法,盲目地解决已经变化了的问题,“撞到了墙还不知转弯”便是固执的最好注释。这种情形比较多见于惊慌失措的状态之中,如丢失了重要东西,明知这东西是在外面遗失的,仍然不停地在室内翻箱倒柜,不止一次地重复这种无谓寻找的行为。在校园中,最为明显的案例是有些失恋者,明知对方已经无意,却仍然旧地重游,徘徊于往日的“情场”中。

某大学一年级女生,在一次暑期旅游中结识了本校一位二年级男生。两人一见钟情,在短短一周内,感情迅速达到“炽热”地步。但开学返校后,男生态度突变,拒绝再与该女生来往,使这位年仅18岁的姑娘一下陷入情感危机中。处于绝望状态的女生情绪非常忧郁,无法坚持上课学习,整日哭泣不思饮食,只好由家属监护。多少同学、朋友劝说,她就是听不进去,仍然抱着能见上他一面淡淡的希望。并要求老师去找该男生,不止一次到男生宿舍门口等待,张望着窗口。“只要见他一面,看他一眼,我死也甘心。”校方和家长只得送她到心理咨询中心去治疗。

十八九岁情窦初开的女孩总是富于幻想的,把第一个闯入心扉的所谓“白马王子”想象得完美高大,为之痴迷。等她渡过这个时期,再长几岁,回头想想18岁的时候竟然被那样一个男孩迷住了,可能自己也会觉得不可思议。

面对挫折,是沉沦,还是奋起?积极的应对措施有哪些呢?

第三节 挫折承受力及其培养

生活充满光明,充满希望,伴随着成功的喜悦;但同时也会有黑暗,也会有失望,也会有挫折。既然人生路上不可避免总要遭遇一些挫折,那就让我们坦然地面对它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锤炼出顽强的挫折承受力,去与命运抗争。

一、什么是挫折承受力?

最初使用“承受力”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测验专家罗森茨威格。他给挫折承受力下的定义是“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即个体适应挫折、抗御和对付挫折的能力。 1977年就任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部主任的萨托拉斯提出三条精神健康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能够经受生活的挫折及时地调适自己的情绪。不仅适应环境,而且能有效地改造环境。由此可见培养挫折承受力对精神健康的意义之大。

每个人的挫折承受力是不同的。有的人遇到一点轻微的挫折就会引起主观世界的烦乱,颓废沮丧,一蹶不振;有的人即使遇到重大挫折,仍意志坚定,百折不挠,顽强进取,直到最后胜利。

不同人的挫折承受力不同,同一人对不同的挫折情境承受力也不相同。有的大学生能够忍受学业的失败,却不能忍受恋人的背弃;有的人能从容对待人际交往中的不合群、孤独,却不能忍受丝毫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班干部改选中落选的女大学生投湖;联欢会上唱歌跑调的男生卧轨;品学兼优的女生风闻同学的“流言蜚语”便上吊。

之所以出现众多怪异行为,关键就是他们忍受和排解挫折的能力是不健全的。

二、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诺贝尔研究炸药的过程中,多次发生爆炸事故,弟弟炸死,父亲重伤,自己也有几次生命危险,却终获成功;温室里的花不耐风雨;“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的境遇会让人不堪一击;“一个痛苦两人分组,痛苦就减轻了一半。”

1、生理条件

一个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一般对挫折的承受力比一个疾病缠身、有生理缺陷的人高。比如,前者不怕偶尔的饥寒交迫,可以熬夜,也可以长时间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因而可以经受更大的挫折。这是因为挫折会引起人的情绪及生理反应,给人的心理带来压力及紧张感,对体弱多病者这会加重身体虚弱和病情,甚至发生意外。国外有人研究发现体弱多病者与身体健康者在丧偶后一年内,前者比后者发病率高78%,死亡率高三倍多。看来,健康者更应珍惜“健康”这一宝贵财富。

2、过去经验

国外曾有人做过一个动物实验。他们对一组幼小的白鼠给予电击及其他挫折情境,使其产生紧张状态,然后让它们正常发育。长大以后,这组白鼠就能很好地应付挫折引起的紧张状态。而另一组没有受到这类挫折刺激的白鼠,长大后遭受电击等痛苦刺激时就显得怯懦和行为异常。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在婴、幼儿期所受的刺激,可使成年期的行为更富于适应性和多变性。相反,极少受到挫折,一贯顺利、总受赞扬的人,就没有足够的机会学习和积累对待挫折的经验,他们的自尊心往往过于强烈,对挫折的承受力很低。

当然,任何事情都应有个“度”。如果青少年期遭遇的挫折太多、太大,也会影响以后的发展,可能形成自卑、怯懦等特征,缺乏克服挫折的勇气。

3、挫折频率

如果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刚刚失恋不久,考试又未通过,没几天又心不在焉地把计算器丢了。接连遭受挫折,频率过高。挫折承受力必大大降低。

4、认知因素

认知是指我们对周围事物的想法和观点,也就是人的认识活动。挫折刺激正是通过人的认知而作用于情绪.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行为反应。由于认知不同,同样的挫折情,对每个人造成的打击和心理压力是不同的。

一般认为,虚荣心强的人对挫折的知觉感受性高,承受力低。因为虚荣心强的人通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一旦受挫,目标没有达到,就会因为虚荣心没得到满足而难以忍受。

5、个性因素

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和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个人兴趣、世界观都对挫折承受力有重要作用。

性格开朗、乐观、坚强、自信的人,挫折承受力强;性格孤僻、懦弱、内向、心胸狭窄的人,挫折承受力低。当人们对某样东西享有浓厚的兴趣,一心钻研,在别人看来很苦的事,他们却乐在其中,挫折承受力就强。诺贝尔研究炸药的过程中,多次发生爆炸事故,弟弟炸死,父亲重伤,自己也有几次生命危险,却终获成功。可见,个人兴趣也是应付挫折不可忽视的因素。

6、社会支持

正如人们常说的:“一个痛苦两人分组,痛苦就减轻了一半。”当一个人感到有可以依赖的人在关心、爱护和尊重自己时,就会减轻挫折反应的强度,增强挫折的承受力。

三、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1、适当运用心理防卫机制

人在遭受挫折后,挫折情境对人心理上的压力,会使人产生紧张、焦虑、不信任等情绪体验,并导致心理、生理活动的不平衡状态,影响人的正常行为和活动能力。主体为减轻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常常有意无意地运用心理防卫方式,称为心理防卫机制。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难免碰到或大或小的阻碍、损伤、痛苦,以及因窘难堪的场面因而不时感到挫折、冲突、焦虑。事实上.由于自我具有防御机制,所以个人在可预见或已面临威胁时,总会采取某些自我防卫措施,以抵御外来伤害,减轻内在压力,而不至于引起太大的痛苦和不安。任何心理健全的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运用一些自我防卫机制。

常见的自我防卫机制有以下几种:

(1)压抑

生活中常见到一些人在非常生气时.努力控制怒气不要爆发出来,这种行为称为压抑。而压抑是指个体在不知不觉中自动地抑制威胁性的一种行动。压抑是否认事实存在,把不愉快的心情在不自觉中有目的地忘却,以免心情不愉快。

有个女孩子,白天很正常,在傍晚时却常常惊叫,在地上翻滚,大吵大闹,做怪动作。发作时间可持续一二小时,每日如此,连续几个月了。看病时问其原因,她回答说“不知道”。催眠后,患者谈出了事情经过。原来患者父亲对她非常疼爱,但管束很严,不让她随便外出与男孩交往。第一次发病那晚,因要与男友约会,而父亲一直坐在门口,寸步不离,使她无法赴约。她一方面惧怕父亲,不敢说明;另—方面又担心男友会一直等她。心里非常着急,忽然发作起来。此后,每到傍晚,就不知不觉焦虑起来,然后发作,但对导致发作的原因却“忘了”。

压抑这种防卫机制比较常见,但对身心危害较大。心理分析家认为,一切疾病都是由过度压抑造成的。压抑原来是希望忘记可怕的刺激,结果因潜意识的话动,却引起许多回忆的相关刺激。心理分析家们也把记错某件事或口误、笔误等归因为压抑的作用。压抑虽然能暂时减轻焦虑和获得安全感,但按撩不住内在的情绪纷扰,久而久之可能使人变得性情急躁,孤僻、沉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看来,遇到挫折、失败最好一吐为快,想办法把内心的不满、不畅快的情感宣泄出来。

(2)投射

有时候我们会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将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行动推到别人身上,这在心理学上称作投射。投射通常指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说别人有这种恶习或恶念,即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好赌的人常感叹“人生就是一场赌博”;一个对领导有成见的人,可能会散布说领导对他有成见,有意“整”他。

(3)合理化

指利用各种理由或借口以提高自身价值或争取社会认可。换句话说,当事情失败时.以许多与事实无因果关系的理由加以解释,来维持面子。最常见的合理化有两种情形,即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某学生本来下决心要在考试中名列前茅,结果未能如愿,为了维护自尊,使用不屑的口吻说:“死读书有什么意思,我可不想做书呆子。”

吃不着的葡萄就是酸的,达不到的目标就是不喜欢的或本来就没想要的,这就是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是夸大既得东西的好处,缩小不足之处,以减轻达不到目的时的失望。

某人很想参加舞会,但自己不会跳舞,又不好意思让别人知道他不会跳舞,便说自己喜欢安静不愿去闹哄哄的场合。

(4)认同

认同是指一个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建立与另一个人、一个团体或一个目标的同一性。

寒暑假期间,上了大学的原来中学同学相聚时,大家都会赞誉和抬高自己所在学校的学术水平、教学环境等,其实就是在间接地赞誉和抬高自己,有的人很喜欢表白自己与某名人曾是同学、同乡或很熟悉,似乎凭这层关系,名人成功的光辉能折射到自己身上。

认同作用就是把别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在自己头上,或是将自己与所崇拜的人视为一体,以提高自己的信心、声望、地位,从而减轻挫折感。

(5)反向

又称“矫枉过正”现象。个体为了防止自认为不好的动机 外露,采取与动机方向相反的行为,这种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反向作用。它实际上也是对个人的冲动和欲望进行压抑的一种心理表现。

一个女大学生对某男生有好感,但在和他见面时,反而采取冷淡的态度。凡是总爱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人,恰恰反应了他内心有怕别人瞧不起的自卑感。

(6)升华

当一个人在人生的主要目标和兴趣上遭遇失败时,转移理想到另一更有价值的事业上去,即升华。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很多文艺创作,多是作家把内在不合理的冲动升华而以社会所能接受的正当方式加以表现。如屈原被放逐以后,写出《离骚》。司马迁受到凌辱,身陷困境,却以《史记》传世;歌德于失恋中得到灵感与激情,写出脍炙人口的世界文学名著《少年维持之烦恼》。

别林斯基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许多自学成才的青年,许多在事业上做出成绩的人。几乎都从这所大学毕业。

有这样一个故事:北京市一个女青年,她有个男朋友与她在乡下插队时就确定了恋爱关系,而男友刚刚考上大学就扔弃了她。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但她没有沉溺于失恋的痛苦,而是发奋努力,一年以后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一所名牌大学。

(7)补偿

一个高度近视、身体单薄的学生无法在运动场上逞强,却可以刻苦攻读,品学兼优,在学业上称雄;一个长相平凡或有生理缺陷的女孩,无法与美女争奇斗艳,乃发奋学习,在学术研究上卓有成就,从而获得其容貌不能赢得的声望,这就是补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生活的天空那么辽阔,施展本领的天地如此广大。原先的目标受挫时,不妨通过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或改变原有目标用其他目标代替。东方不亮西方亮。旱路不通水路通,只要你持之以恒,你终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前面谈到了七种心理防卫机制,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往往是不自觉地运用防卫机制。我们了解了心理防卫机制后,可以有意识地运用积极的防卫机制应付挫折如升华、补偿、幽默等等。积极的防卫机制是把挫折变为前进动力的重要方式。有些人在遇到挫折时容易自责,这时不妨运用酸葡萄、甜柠檬心理,在内心贬低一下他人,抬高自己,挽回一点自尊和面子,以免自信心丧失殆尽。

2、正确认识自己

(1)肯定自己,增强自信。

挫折可以使人沉沦,也可以使人猛醒和奋起。关键在于受到挫折时,能否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能否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从而振作精神,重整旗鼓。因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最容易自我贬低,所失意时更要寻找自己美好的一面,增强自信。下面几个具体方法可供选择。

A.发现自己的优点

努力去发掘自己的优点,逐点用笔记录下来。可分类记录,如个人专长。已做过什么有益或建设性的事,过去什么人称赞过自己,受过的教育,家人、朋友对自己的关怀等等。 B.肯定自己的能力

每天找出三件自己做成功的事,不要把成功看成登上月球、发明炸药什么大事的。成功可能是昨天买到了合身的衣服,在图书馆借到满意的书,完成了篇论文,在宿舍给同学做一盘可口的凉菜等等。日常生活、工作都可以有成功与挫折之分。一日至少顺利完成三件事,又怎能责备自己的一事无成呢? C.培养自己某方面的兴趣

在自己的兴趣中,找一样来培养、发展,使之成这专长。专长不必太困难,可能简单到剪发、游泳、做菜或点心、织毛衣„什么都可以,有了专长,就有机会做主角,自然神采飞扬! D.发挥自己的外在美

穿衣不必名牌、昂贵,作为大学生应打扮得适合自己身份,清新、自然、大方、不落伍。情绪低落时,尤其要注意穿得鲜艳明丽,加上适当发型、化妆。这样不仅自己的坏心情因为打扮分散了注意力,表情也会生动、活泼些。

(2)调节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人在从事某种实际活动之前,对自己要达到的目标规定的标准。挫折总是跟目标连在一起的,挫折就是行为受阻,目标没有实现。因此,当受到挫折后,要重新衡量目标是否定得过高,是否符合主客观条件。

国外心理学研究者做过一个有趣的投掷实验;投掷距离由被试自己确定,距离越远,投中得分越高。结果表明,凡是抱负水平高的人多选择中等距离投掷,与自己实际水平相符。而抱负水平低者,多选择很近或很远的距离投掷。也就是说,要么他的要求很低,要么孤注一掷。距离很近,他固然容易达到目标,但这种成就感并不能给他带来满足;若目标过高,超过实际水平,他虽全力以赴,仍会力不从心,达不到希望的目标,亦会产生失败感。

所以,遇到挫折时,应审视自己的目标是否得当,所定的目标最好是既有足够的把握,又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实现。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

遇到挫折时,朋友、亲人的帮助支持也是提高挫折承受力的重要因素。

人际交往遵循互惠互助原则。你要想在困难时得到朋友的精神上的支持和其它的帮助,那么在别人困难时,你应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此外,应多与亲人、朋友交流思想、沟通感情。 实践: 组织一次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的主题班会,主题就是“谈谈你是如何应对挫折的”,目的是交流彼此的经验,以促进共同成长。

第四节 中学生挫折心理辅导

一、中学生容易遭遇以下几方面的挫折:

1、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目标;没考上理想的学校;留级,无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求知欲望未得到满足。

2、人际关系方面:不受教师喜爱,经常遭到教师的批评;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斥、讽刺;没有能讲知心话的朋友;父母教育方法不当、亲子关系不良。

3、兴趣和愿望方面: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成人的支持,而受到过多的限制和责备;或因生理条件的限制,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

4、自我尊重方面: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常受到轻视;自认为表现好而没被评上“三好学生”;认为能干而没被选为班干部。

二、中学生应对挫折的辅导

1、树立崇高的革命思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勇于面对挫折,冷静地分析挫折的成因,积极地寻找解决的方法。

2、创设条件、改变情境,转移注意力,消除可能产生的消极情绪。待心情冷静后、再理智对待失败或打击。

3、采用精神发泄法,使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发泄,心理获得平衡,之后再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应对挫折。同时进行心理咨询,通过咨询员的支持、倾听、共感、辅导等方法,来摆脱心理的困境。

4、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耐受挫折的能力:

(1)正确认识挫折的两重性。挫折会使人产生痛苦、烦恼、甚至会引起悲观厌世;但它又可以给人以教益和磨练,使人们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人变得更聪明、坚强、成熟得更快。思想上有这种认识,心理对挫折有所准备,如果遇到挫折才不会惊慌失措,导致心理失常。

(2)努力提高能力、不断完善个性。一个人如果有较强的能力,那就能完成更困难的任务。因为能力的强弱与任务的难度成反比。在同样一项任务面前能力强的人就会认为难度较小。相反则会感到困难重重,这样就容易产生失败。提高自身的能力就会减少遇到的困难,减少挫折的产生。

能否善待挫折,还与人性格有关。一个乐观、意志坚强的人,面对挫折会振奋精神,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摆脱挫折的消极影响,而一个消极悲观、意志薄弱的人、遇到挫折后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会退缩,自暴自弃,依赖他人的拯救,幻想出现奇迹。为了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树立坚定的目标和坚强的信念,这样就能从逆境中奋发。

②加强磨练,增强意志力。

③培养正确认识和分析挫折的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在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

④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学习那些能在“困境”中奋起的人。

⑤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如补偿作用、升华作用等,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和调节能力。

(3)保持适当的期望,不断调整目标。中学生对未来充满着许多幻想,对自己往往怀有较高的期望,这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因为高期望往往产生强大的动力,但他们经验较少,对困难往往估计不足;对自己的能力、特长也缺乏全面的认识,所以容易产生失败感和挫折感。人们常说: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指的是目标定得远大,由于能力所限无法实现,这时产生的挫折感就越重。因此,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设置适合自己条件的目标.经过自身努力能够实现,那既能促进自己的发展,又能减少挫折的压力。

另外学会调整自己的目标或行为也是减少挫折压力的有效措施。当一种目标经过一再尝试,也不能成功时就要考虑是目标太高,还是条件还不具备。如果是目标太高,应适当降低目标。如想考大学,但经过努力考不上,这时应考虑读中专;正规的大学考不上,可考业余的;还可通过自学来满足求学的愿望;如果条件还不具备,应努力创造条件或等待时机。

设计一节以“如何应对挫折”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辅导课,教学对象为初二学生。

第五章 异常心理

第一节 异常心理的概念、判别标准与类别

一、有关概念的区别

首先,我们应该明了与异常心理有关的一些概念的区别和可能产生的异义。

异常心理:异常即不正常、亦可称之为失常,异常心理即是偏离正常的心理。然而,这是一个相对性极强的概念。首先、因为人类的许多物质如身高、体重、智力等都是呈常态分布的、即大多数人接近平均数,只有极少数人处于两端,因此,高与矮、重与轻、智与愚等两端者,均可视为异常、但异常心理却不作此认同。如远离平均数的高智商是一种优秀状态,心理学者不愿以“异常”来称呼,而称之为超常。如是,异常通常带有否定的意思。再则、人们所居的地域环境、社会环境不一样,所持有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有差异、因此对异常的看法也就有出入,甚至大相径庭。伦敦人烂牙、香港人烂脚可说是常事,但都不能把未溃烂的说成不正常。所以,从统计角度看异常是不含否定意义的,但从社会角度看异常却可能含有否定的意义。于是,我们可把“异常”理解为偏离正常,但却很难对“异常心理”作同样的理解。

心身疾病:这是一个范畴仅次于异常心理的概念,指的是一切因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有较大成份的疾病。心身疾病与纯粹躯体的器质性疾病有所不同,但它又有明确而具体的躯体变化,因此这类异常被人视为生理的、而忽略其心理的因素。准确地说,心身疾病是指那些主要地或完全地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且主要表现为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 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

变态心理:如果从统计的角度看异常心理,的确可包括常态分布呈两个极端、但是变态心理通常只指低的一端。然而,有些特征虽处在低端却并非变态;有些特征虽处在高端却可能变态。这得根据测验的内容来定,是否变态,人们常用心理障碍的程度来加以区别,当然还得加上专家的鉴定。对于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整体的心理活动瓦解者、宜采用医学模式治疗,使用“精神病”之术语;轻度心理障碍,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但自知有毛病者,需采用心理或行为校正的模式来解决问题。常使用“心理障碍者”之术语,它包括神经症和人格障碍。这两种情况统称为“变态”,它不像“异常”那样有包括超常一端之嫌,但“变态”这一称谓给人的否定感太浓,因此不少人仍乐于使用“异常”或“失常”。另外,我们对重度异常者即精神病人,常称为“病人或患者”;对轻度异常者,常称为“咨客或来访者”,也有这种考虑。

越轨行为:这是一种不同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的行为。一般情况下,这个词有否定的含义,相对于正常行为而言、它也可属于不正常,如违反常规、破坏纪律,但它只是属于教育模式解决的问题。

不适应:这是由于环境的某种原因造成人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人不能正常地顺应生活、工作和学习。它既无生理的或心理的不正常,也不像越轨行为那样表现出反抗或破坏,但就是不能正常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像学校的“灰色学生”一样,守纪律、老实听话、默默无闻、成绩不好。对这种人常结合心理校正模式和教育模式进行调治。

在转入一个新的学习或工作环境时,你有没有产生过不适应,你是如何逐渐学会适应的?

另外,像大脑疾病、躯体缺陷等也可能使人产生某种心理上的异常,但它们属于缺陷学或缺陷心理学研究的范畴。犯罪行为也属于异常,但这是犯罪学研究的问题和法律制裁的问题。

二、常用的判别标准

你知道用什么标准去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吗?

在上述概念中,涉及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究竟如何判别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这

第五篇:自考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笔记串讲3

更多福建自考请访问:http:///zikao/

福建自考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笔记串讲(3)

二、恐怖性神经症是指,患者对某一特定事物或处境产生强烈的害怕情绪,并采取回避行为,同时伴有焦虑症状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这类的心理障碍,简称恐怖症。

近来多数专家建议将形形色色的恐怖症简化为以下三类:场所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和简单恐怖症。

1、场所恐怖症:患者恐怖的对象主要为特定的公共环境或场所,包括商店、剧场、公共汽车和火车、广场等。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担心在公共场所中昏倒而无亲友救助,或失去自控又无法迅速离开。

2、社会恐怖症:患者恐怖的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他们拒绝参加各类联欢会,也可能回避所有公众场合,严重者可因恐怖而回避朋友,与社会隔绝而仅与家人保持接触,甚至失去工作能力。特别是自觉脸红的症状尤其典型,因此,也被称为“赤面恐怖”。

3、简单恐怖症:又称物体恐怖症。患者恐怖的对象主要为特定的物体,如动物、鲜血、尖锐锋利的物体等。这类恐怖症状在儿童中较常见。

三、强迫性神经症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心理障碍,简称强迫着。

强迫症根据其临床上表现的性质,可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大类。

1、强迫观念,表现为强迫思维(a强迫性穷思竭虑b强迫性怀疑c强迫性回忆d对立性思维);强迫表象;强迫性恐惧;强迫意向(又称强迫冲动)。

2、强迫行为,大致可分为:屈从性强迫行为(a强迫洗涤b强迫检查c强迫计数);对抗性或控制性强迫行为(强迫仪式)。

四、抑郁性神经症,又名神经症性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症。

五、疑病性神经症简称疑病症,是一种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过分关注,担心或想念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经常述说躯体不适,反复就医,经各种医疗检查均不能证实疾病存在的心理病理观念。

六、神经衰弱是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的过度紧张,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临床特点是易兴奋又易疲劳,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种易感素质或不良个性。

简述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简答)

猎学网-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更多福建自考请访问:http:///zikao/

答: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如下三组: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2、情绪症状。患者的情绪症状主要有烦恼、易激惹和心情紧张。

3、心理生理障碍。A睡眠障碍b头部不适感c个别内脏功能的轻度或中度障碍。

七、癔症又称癔病或歇斯底里症,是指在不良人格基础上,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作用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此病症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推敲以及精神异常。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

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癔症性格主要有四个特点:

1、高度情感性,情感反应强烈鲜明,但肤浅不稳;

2、暗示及自我暗示性强;

3、以自我为中心;

4、想象丰富,甚至以幻想代替现实。

癔症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两个类型:

1、转换型,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的障碍。A感觉障碍b运动障碍c自主神经障碍

2、分离型,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A情感爆发B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朦胧状态或昏睡;癔症性朦胧状态;癔症性神游症;癔症性梦行症;癔症性假性痴呆等)C身份障碍(双重或多重人格、鬼魂附体等)。

器质性精神病是一组具有多种表现的精神疾病,一般与影响大脑功能的躯体疾病密切相关,或被认为是上躯体疾病所引起的一组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

1、单纯型。一般无幻觉和妄想。

2、青春型。多发病于青春期

3、紧张型。

4、偏执型。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精神分裂症的55%.

猎学网-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更多福建自考请访问:http:///zikao/

情感性精神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高涨或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基本缓解。

本病发作可表现为躁狂相或抑郁相:

躁狂症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

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要症状,多数病例存在各种躯体症状。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在其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障碍。

人格障碍主要表现有哪些特征?(简答)

答:人格障碍表现有以下一些特征:

1、严重的人格缺陷。人格严重偏离正常或行为怪僻。

2、对自己的人格缺乏自知力。

3、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易受情感、偶然动机或本能欲望支配。

4、人格偏离相对稳定。

5、智力正常,无意识障碍。

6、早年开始。

猎学网-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上一篇:项目部成本分析报告下一篇:项目管理中心设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