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模式论文

2022-05-13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毕业设计模式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毕业设计是目前我国工科大学教育体制中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本文阐述了现行工科毕业设计模式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针对如何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为地方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第一篇:毕业设计模式论文

本科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创新

摘要: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组织与质量保障,将对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社会意识、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优秀人才等方面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本论文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创新管理模式为主要内容,详细介绍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创新;实践

一、引言

针对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若干意见,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要求,强化对课堂、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各环节的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本专业结合学校及学科的自身特色,讨论如何改变当前应届毕业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现状,确保本科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计划的平稳运行。积极探索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新模式,探索形成“自主选题、教师辅助、理论为基、实践为主”的新型综合管理模式。强调本科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新型管理机制的引导下,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两个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完成两个阶段的过渡,并为其提供实验室及实验设备,为本科生的设计活动提供良好的开放共享平台,营造出更好的实践氛围,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健全课程设计管理机制

课程设计阶段排在毕业设计之前,也是为最终的毕业设计提供基础的一个环节,是本科生由传统学习向毕业设计的一个过渡时期。传统的课程设计停留在本科生通过实验箱上固有的电路完成基础实验的阶段,其本质只是完成基本的单片机或PLC实验,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自主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与实验课的考核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经过积极探讨与摸索,针对传统课程设计的弊端,制定了全新的课程设计管理新模式。

1.自主选题。教师会初步拟定一些课程设计的题目,每个题目只有最终实现的功能要求,而且所设立的题目会尽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交通灯的自动控制、自动工件检验技术等,但是相对功能比较简单,没有太多复杂的功能,其设定题目的目的在于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选择实现方式、自己动手搭建简单的控制平台,实现最终功能。课程设计的题目并没有十分具体,也为学生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题目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自主创新,使其功能更加丰富。当然,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基本设计能力,因此也不会有太严苛的要求,以使学生完成到毕业设计的良好过渡。

2.设计制作。学生完成选题以后,在课程设计的三周时间内,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形成自己题目的可行性方案,利用实验室的资源,自己搭建实验平台。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熟悉了相关控制器的控制方法,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设计,同时也对选题内容的当前发展状况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完成设计制作后,学生要根据设计写出相关的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选型、设计思路、实验程序、实验总结等[1]。

3.考核机制。考核过程借鉴论文答辩的模式,学生可借助PPT讲解自己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并结合现场演示,展示三周以来课程设计的成果。教师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内容提出2~3个相关问题,在考察学生设计能力的同时,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真正让学生明白设计过程中的每一步。通过建立新课程设计管理模式,为毕业设计的进行提供了一个过渡阶段,整个过程,以学生自主设计学习为主,同时又加强了课程设计监督检查模式,对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次数和认真程度进行统计和记录,在时间上为学生提供保证。最后的考核阶段也要严格执行,针对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评分,以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

三、健全毕业设计管理机制

1.论文选题紧贴实际。毕业论文不同于课程设计,它不仅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还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停留在设计实现简单功能,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结合实际课题,形成较完整的控制系统,例如:基于单片机的轧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眼镜架生产控制系统等,针对选题,学院采取坚持每人一题,题目不重复的方式。题目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专业的特点,并且与工程实际紧密相关,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题方式多样化。学生既可以从所列毕业设计题目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也可以与教师交流讨论自己想要研究的毕业设计题目的可行性。提前公布选题内容。在真正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更早的搜集相关的资料,为之后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2.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前期报告、中期报告、论文初稿、论文终稿,学院制定了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前期报告:学生需要以开题报告的形式,提交毕业设计前期研究的内容。中期报告:包括已经完成的研究内容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等。论文初稿:基本完成了毕业设计要实现的功能,形成了完整的控制系统。论文终稿:学生提交毕业论文终稿,并准备进行最终的毕业论文答辩。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研究为主,教师的辅导为依托,同时会为本科生配备研究生进行简单的辅导,有利于毕业设计整个进展的推进。最终的毕业设计答辩阶段学院也制定了严格的考核规则,每位学生都需要制作毕业设计相关的PPT,结合PPT对毕业设计作品进行现场演示,教师现场提问相关专业问题,学生需要根据对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现场的表现进行评分。

3.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联系,将部分毕业设计与企业相结合,寻求与专业相关的正规企业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体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企业实践活动,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与相关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实习企业的实际课题针对性强,与当前发展趋势联系密切,可以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同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后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将毕业设计与企业实习相结合,使毕业设计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做到了企业和高校实现双赢。对于一些没有参与企业实习而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也并没有完全照搬理论,由于学院对毕业设计提出了要求,所有学生都应该根据各自的毕业设计完成电路板的设计,或是通过触摸屏等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完成毕业设计,完善功能,提倡在现有工艺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鼓励创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实施效果

学院自调整新的管理模式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论是从课程设计还是毕业设计,其质量有了整体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日常学习中,更注重对工程实践的关注[2],自主地了解相关实际课题的内容,教师对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指导关注度也进一步提升,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改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论文优秀率、比赛获奖率以及就业率,如图1~3所示。

由图1、图2可得,毕业设计的优秀率及及格率逐年增加,不及格的人数也在逐渐减少,参加比赛及获奖学生人数逐渐增加,获奖的等级也逐年增长。图3显示的是就业情况,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好转。由此可以看出,学院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的改革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今后的几年将会继续推进和改善,最终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攀.实施教学质量工程 提升教学管理水平[J].高教学刊,2015,(14):108-109.

[2]郭涛.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9):222-224,254.

作者:肖艳军 杨泽青 刘伟玲 周围 高楠

第二篇:工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毕业设计是目前我国工科大学教育体制中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本文阐述了现行工科毕业设计模式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针对如何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为地方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关键词:毕业设计 工科 指导模式

1、前言

一所大学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关键在于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而工科大学生唯一独立完成的与生产实践相对应的环节,就是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为工科大学生提供了与实际工作环境最接近的综合训练机会,也是最宝贵的实践经验学习机会。因此,工科毕业设计是整个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是否培养了合格的设计师,主要通过毕业设计的质量来检验。工科毕业设计应该贴近生产实际当中的问题,而不是脱离实际的理论,所以需要对目前我国工科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探讨,从而找出工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改进措施,为提高工科毕业设计质量奠定基础。

2、工科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随着就业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本科生的能力要求也有相应的改变,现有的毕业设计模式虽然对学生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有许多地方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毕业设计主题脱离实际,内容以为追求空洞理论。由于许多高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从事理论方面研究,所以这些教师就把自己从事的理论内容定为学生毕业设计题目,这样导致学生在本科已经学了3年理论之后,继续学习理论,无法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

(2)毕业设计相关的内容无法在学校试验环境下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无法知道自己的设计是否符合生产实际的要求。

(3)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管理条例和评分标准不规范,无法客观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进行评价。有些院校毕业设计只看格式和图纸完美程度,忽视学生真实动手能力,导致很多真正自己设计的作品却没有抄袭的作品成绩好。

(4)学生重视找工作与考研,忽视毕业设计过程,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过程不管不问。有些学生毕业期间忙于就业,有些学生毕业设计期间忙于研究生复试,对毕业设计的根本不重视,往往把毕业设计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而不是当作一个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锻炼过程来考量,从而无法调动自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5)学生论文创新性不够,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毕业设计不是单纯地针对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当今信息技术手段的发达,很多学生多依靠网上下载和图书馆资料翻印,然后抄袭成文,毕业设计鲜有创新,其创新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也没有达到毕业设计本身对提高学生创新性的要求。本文总结多年来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实际工程项目牵引”为主题的地方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模式,使毕业设计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工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改革的途径

为满足目前企业对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是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毕业设计模式既无法满足企业实际情况的需要,又有很多方面也不够规范,不利于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掌握,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原有的毕业设计作出一定的改革势在必行。

(1)校企联合指导工科毕业设计。工科毕业设计实际内容和设计过程的校企联合,对于提高工科毕业设计水平质量有决定意义。工科毕业生最终的去向是企业,因此,只有企业知道什么样的学生满足生产实际需求。可以通过学生提前去就业单位实习、校企联合培养毕业生等途径,实现工科毕业设计的企业化。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a.工科毕业设计题目由企业给出,企业根据自己生产实际需要,给学生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毕业设计要求。

b.毕业设计相关技术资料、试验由企业提供,学生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设计,设计的产品在企业进行试验。

c.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合对学生进行指导,因为教师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实践经验较少,而企业工程师实践经验丰富,如果教师和工程师联合指导,既可以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又可以丰富教师从事领域的实际经验。

(2)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结合。尽量让专业课教师、科研教师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使教师的纵向、横向科研课题成为学生毕业设计的来源,这样既可以为教师提供很好的科研帮手,使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工科专业普遍具有相对较强的科研实力,不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其研究工作具有前沿性,研究的每一步进展都具有创新性,是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3)提高教师队伍科研水平。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起关键作用,如果教师都没有科研能力,不懂工程实际知识,学生的实践锻炼就更无从谈起了。对于此问题,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让教师首先走向生产一线,掌握最新的实际经验,才能朝正确的方向指导学生。

(4)外聘企业工程师、其他高校教师指导。外聘企业工程师、其他高校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目前也是大多工科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毕业设计模式,它有利于解决我国工科院校教师缺少工程背景的现实,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生师比过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秦皇岛市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较多,为我们解决毕业设计中单一的“理论性”指导教师配备的问题提供了方便。

(5)激发学生自觉意识, 加强过程管理, 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成立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在学生毕业设计之前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及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方案等,答辩时评委通过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日志的评阅和对答辩学生的提问,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有效促进了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通过在毕业设计过程的改进实践,指导老师的指导过程更能结合实际,发挥出了其重要的主导作用,学生也重新认识到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工科四年的培养体系中,加大了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一点除了保证他们能够作好毕业设计外,同时也为他们走向社会从事实际生产、设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青.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6):138-141.

[2]李德仁.试论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J].学位研究与研究生教育,2000,(2):91-97.

[3]金雍.研究毕业设计指导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88-90.

[4]吴刚. 本科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2):30- 31.

[5]李乾军.关于本科毕业设计的几点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0,(3):153-155.

作者:荣誉 肖念新 邢妍 曲梦可

第三篇:本科毕业设计科学管理模式探讨

摘 要 基于对各大高校毕业设计管理现状分析,找出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影响最大的原因,并通过本校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归纳出我国高校毕业设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管理本科毕业设计的有效途径,并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爱好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 毕业设计 问题分析 创新途径

Discussion on Scientific Management Mode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Project

LIU Yang, TIAN Yonghao, WU Jianbang, LI Pi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畢业设计是本科生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检验大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成果,对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基本训练,全面提高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对自己理论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总结。然而,现在毕业设计存在严重抄袭拷贝、质量差、成绩评定不科学、三个“投入不足”等问题,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不能适应社会市场需求。[1-2]所以,要实施科学的毕业设计管理体系,逐渐改善毕业设计现状,高校毕业设计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1 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就业压力大,重视不足

随着各院校连年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增大,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不能专心于毕业设计中。同时,毕业设计是在大学生大四阶段开始进行,大四阶段是大学生找工作和考研的时期,与毕业设计时间冲突,大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导致毕业设计质量较差,甚至存在抄袭现象。此外,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认为毕业设计不影响个人毕业,存在毕业设计质量极差也能顺利毕业的心理。而且,毕业设计成绩在就业中地位很低甚至不计,学生易产生轻视心理。还有很多学生消极懈怠图方便,在网上下载资料抄袭毕业设计或者花钱找人代写毕业设计,部分大学生跟风效仿,造成毕业设计风气不正,学生综合能力难以提高。

1.2 教师投入精力不足,缺乏监管力度

由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造成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甚至达到了十人以上,再加上教师自身有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及家庭因素困扰,从而造成指导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毕业设计质量难免下降。还有部分教师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责任心不强,缺乏对学生的监督,学生遇到困难时找不到指导教师,得不到指导,也会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降。此外,部分教师缺乏指导经验,与学生沟通较少,或者经常给学生换毕业设计题目,十分不利于学生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1.3 学校管理不规范,严重形式化

学校对毕业设计管理形式化。虽然学校对本科生毕业设计制定了多个环节(选题审查—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答辩),但是针对各个环节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薄弱,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和管理措施,不能全面追踪老师的工作指导情况以及学生毕业设计完成进度情况,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学校考核毕业设计重点放在了最终提交设计上,不注重毕业设计进行过程,选题审查、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等设计环节严重形式化,这使得学生有空可钻,最终毕业设计质量得不到保障。

1.4 学校实验设备不足

每年毕业季都是各高校实验室集中使用的时间,但实际能用于毕业设计的实验室以及实验仪器设备少,出现多数学生要排队等待,这使得学生的实验研究积极性大大消减,而且有时还会合用一套设备。由于学生频繁的使用一套设备,设备常出现损坏,也使实验工作被迫停下来或者勉强使用得出有误差的实验数据。另外,有的可用于实验的设备很简单,只能完成一部分证明性的实验,而其他需要进行探索的一部分试验做起来会很勉强。学校若是投入毕业设计的经费不足,十分不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作者:刘扬 田勇浩 吴建帮 李平

上一篇:校园法制教育论文下一篇:实验课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