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论文范文

2022-05-08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生物信息学是用数理和信息科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存储、分配、分析和解释的一门学科,它是生物学、医药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本书由浅入深地讲述了在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中所使用的统计学理论,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在处理生物芯片、高通量测序等大规模数据时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

第一篇:信息学论文范文

网络孕育的教育信息学

在本刊举办的“网络伴我成长”征文活动结束之际,我们特发表(意大利)世界教育系统学会主席包国庆教授的“网络孕育的教育信息学”一文。包教授的文章,从宏观上为我们的这次征文活动作了一个学术总结。

一、网络的神奇在那里?

网络是如此神奇,它几乎渗透到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里,都可以看到网络的踪迹。同时,网络又有着双重内涵。作为一种物质,它分布在全球各地空间,有天上的电波形式,有地下的光纤形式,还有更加普遍的电缆形式;而作为一种信息,它又进入了人的意识、精神、心理,就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比喻的“重炮”一样:“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用来摧垮一切万里长城……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文明制度……从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

1.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手段,网络在知识经济的引导下,将出现两个新状态:一是知识的价值显著提升,因为网络平台实际上就是知识的交易市场。知识交易不同于物质交易,因为知识既没有重量又没有体积,网络成为它得天独厚的传播空间。市场交易讲究空间,空间越大,最好的“知识商品”就可以卖出最高的价格,最富有创新价值的知识,就可以获得最高的回报。这种积极财富效应,一下子把知识的价值大大提升了,从而激励人们上网淘金和开发财富。二是由于网络本身又是个巨型图书馆,各种知识聚集的结果是,不同门类知识,不同领域的知识,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杂交、借鉴、融合、嫁接,所谓知识创新,便自然融和其中。这就是说,网络又使得知识创新的几率大大提高。请看,前者是巨大财富吸引,后者是创新几率提升,二者结合,只能一个结果,即加速人类智慧开发。

2.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工具,网络将令人际之间发生新的关系,形成一种民主文化。网络更深刻的一面是网络文化。笔者认为,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其实无时无刻地与现实社会互动着,而社区制度的核心———自治,可能是民主教育的起点。虽然网络上仅仅是一种符号互动、信息互动、关系互动、功能互动。那么,怎么实现互动呢?

因为网络的一个特点是,在网络的两端的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收者,彼此都是躲藏在“面具”后,结果是———传统规范里的国别、资历、性别、种族、年龄、地位、出身、血统、身份等歧视统统消失,唯一剩下的就是对方的那个“面具”。你总是在与面具对话,从而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平等的一个直接效果是民主。有了上述的平等条件,在网络上必然普及民主意识,尤其是政治民主。于是,网络传播中将导致:公众权威被淡化,多元价值观被传播,尊重和宽容被高举,自由和平等被选择。用一句众所周知的话说,就是“七嘴八舌”,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就是“我不同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至于它的弊端,有待后人评说。不过,至少是目前,民主———作为学生素质的社会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我们的教育研究或许还真的没有沾上边,而社区中的自治,正是演习民主的最佳场地。

3.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工具,网络彻底改变了知识传播的途径,在传统的师生“人—人”系统中间,加进了一个机器,形成“人—机—人”系统,从而令传统的课堂讲授、课后作业、当面答疑、家庭辅导等提耳面命的“面对面”教学形式终结,改为计算机屏幕对话方式,即“课堂搬进居室,指头点击知识,屏幕物色课程,网络选择学校”的新型教育形态。当然,其中的改变是,从被动地安排学习,到主动地寻找知识。整个的教育转化为学习,让人类获得知识的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令知识的习得可以随时随地,知识结构可以自己搭建,知识发展可以自己规划,知识创新可以自己探索。特别是,随着这些政治经济和文化压抑的消除,一个人类创造性普遍旺盛的时期即将来到。

二、网络孕育新的教育空间

教育改革,其实并不是今日提出来的。从教育史上可以看到,几千年来,诸如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艺术等等的改革,从未停止过。不过,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教育改革,都没有触动过教育工具的改革,黑板加粉笔像秦砖汉瓦一样,一直坚守在课堂中,以至于“人—人”教育系统模式,一直流传了几千年。这种形态,在客观上,造就了几千年教育的封闭性。

除去上述网络的社会学价值和经济学价值外,在教育领域,网络出现了一个新的价值观念———开放的价值观。理由很简单,人类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所以,网络上面的信息也是无限的。一个有限的物质,转化和表达了一个无限的思维。

1. 网络与全民教育。最基本的人权是受教育权。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项权利难以实现。政府的理由很简单———没有钱。知识经济及其运作的网络,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网络直通社区节点(服务器),而后进入家庭,科技信息通过社区网络走向每个家庭,家庭自发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育,这就是说,教育经费最后是民众与政府共同负担。这给了全民教育一副未来的素描。尤其在就业方面,网络提供了方便的职业改变后的知识习得途径。

2. 网络与终身教育。网络工具提供了十分便捷地随时随地学习的条件,无论是职业改变还是深造进修,这样也令教育终身化成为可能。当然更深刻的是,网络工具还保证了学生的学习选择权利,将来的课程将实现“模块”化,未来的课程就像积木一样,按照各人的意愿“搭建”其知识结构,而网络恰恰为学生提供了择课、择师、择校、择时、择地、择业的新机遇,并且通过知识的个性化,走上人格发展的个性化。这是教育的又一个千年梦想。终身教育,不等同用一个模子塑造人的一生,更多的应该是在“个性”上让其待续发展。对此,社区提供了一个新的终身教育的有价值的试验区。

3. 网络与心理健康。也许,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人们在市场经济时期感触最深的是生存焦虑:不断地面临着紧张和挫折,不断地挣扎在沉浮和荣辱之中。从“单位”中解脱后,告别了过去30年的“革命战士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的状况,人们几乎像无根的浮萍飘荡于世间,伴随着不断的挣扎和抗争。旧时的闲适沉淀了,往日的从容不见了,这时,人们的居住地———社区,成了唯一可以安息灵魂的港湾和告别疲惫浮躁的栖息地。这时教育站出来,通过教育和文化传播来抚慰受伤的心灵,缓解人的焦虑,满足人的精神饥渴,守望善良伦理的道德底线,并且贯穿终身。这就是说,社区教育,把它的“母体”———教育社会学,拖上了人文关怀之路,这也是整个教育的崇高目标。因此说,社区教育从教育社会学的热点,走上教育学研究的前沿,应该顺理成章。

三、网络与新教育

———教育信息学的框架

教育信息学这门课于2004年10月在国内第一次开设,我在西北师大教育技术学的博士点上讲授了40学时。这是我自从主持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主任基金资助后,连续积累了十五年的研究,在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基础上的一次征求意见的总结汇报,讲稿题目:“教育信息学”。这门课程,是大家集体的劳动结果,其中最主要的起指导作用的是博士点导师南国农教授,以及杨改学教授,还有听课的诸位博士生和硕士生们。

那么,它是如何孕育出来的?这个问题需要从90年代初期的“信息高速公路”说起。80年代末,我被推选担任“世界教育系统协会WESS”主席,90年代初期赴WESS总部意大利Messina市任职。在意大利期间,我实地考察了他们的“教育信息高速公路”,并且观看了在意大利南部海岛渔村里的试验。初步感到教育界里的一个伟大而新鲜的“生命”快要降临。不久,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提出“信息高速公路”,于是,我连接发表了近20篇小文,从教育哲学到课程论和教学论,各个方面介绍了我在意大利考察的心得。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互联网络的前身。不过,就当前而言,对此的研究还是被包括在教育技术学的范畴里。

那么,为什么有了现成的教育技术学,还要提出教育信息学呢?这个问题要从时代背景上面加以澄清。其一,我以为,要真正适应新世纪的知识经济和互联网络对教育的要求,仅仅拥有(教育)技术或者教育技术学是十分不够的,至少,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是怎么也无法被教育技术学概括进去的。其二,从名称上看,教育技术学这个来自西方人擅长的“分析思维”的东西,与我们中国文化对“技术”的纯粹的刚性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更何况,教育中的另外两个巨大基石———科学原理与哲学内涵,教育技术学也是难以包容进去的。其三,所谓技术当然是属于工程设计或工具使用的一部分,因此教育技术或教育技术学,只能作为教育科学的一部分工具采纳,实在难以做到像信息哲学及其科学技术那样,给传统的教育大厦,从理念、形式、内容、方法、结构、模式……等,带来几乎解构性的影响和或瓦解性的冲击。而这,恰恰是我1997年9月在北京大学报告的“被信息侵蚀的教育科学大厦”的特别演绎。

问题的另外一个背景是,今天的教育技术学发展,最明显的特征是关于“教育信息化”的高潮此起彼伏,研讨会和学术会一个连一个。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已经如过江之鲫,纷纷奔向信息化方向,此时如果还试图用“技术”来包容一个庞大的信息科学,不敢说自不量力,也实在是面临胀破的危险。似乎大家都在实施这样一个共识———像百川归海一样,向着教育信息学的方向前进。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教育信息学呢。

教育信息学由三大部分组成,(一)信息论哲学;(二)信息科学原理;(三)信息技术。

(一)信息论哲学。信息论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非决定论。包括三部分:时间的不可逆,空间的不确定和演化的非必然。前者给出了一个时间箭头,这是进化论意义上的箭头,直接指向了传统教育的“向后看”的思维方式。中者给出了一个事物变化的偶然性,其实,世界上最多出现的并不是必然性,包括我们自身大脑和行为。这种偶然性给一切试图开辟新途径的思维提供了机遇。后者则从演化的角度,综合了时间和空间,给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思维提供了机会。这一切,实际上都在试图论证创新与教育的关系,教育是不是可能为学生创新准备一个环境。这点,在传统教育学里,从来都是没有一席之地的。

(二)信息科学原理。分五部分:1. 生物信息论:(1)视觉仿生学,可靠性理论。(2)模式识别,侧抑制方程,马赫效应。2. 心理信息论:(1)暗示,注意心理学(2)感染,(3)示范,(4)模仿,(5)顺从,(6)同化,(7)归属。3. 传播信息论:(1)情景;(2)沟通与交往;(3)逆境与机遇;(4)个人信念;(5)传播美学。(6)信息的社会价值演变:求真?邛求生?邛求智与发展。4. 创造信息论:(1)结构与功能。(2)非认知逻辑。(3)自组织理论(4)教师的无为。5. (1)机器思维。(2)专家系统与知识工程。(3)人机对话的教育模式。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1. 教育结构———网络化。2. 教育决策———工程化。3. 教育哲学———生理化。4. 教学过程———通信化。5. 课程形式———模块化。6. 道德体验———情景化。7. 教育原理———信息化。8. 学习过程———个别化。9. 教育技术———智能化。10. 教育经济———商品化。11. 授课教材———多媒化。12. 教育管理———自动化。13. 教育创新———活动化。14. 教育传播———数字化。15. 知识积累———个性化。16. 教育方法———自学化。17. 教育活动———合作化。18. 教育系统———开放化。19. 知识情景———虚拟化。20. 教育空间———全民化。21. 教育时间———终身化。22. 教育经费———分担化。

四、培养创造性的“无为”教学法

在走向未来的一切远景之中,生存之道被认为最难以获得,因为在很多人看来,21世纪被认为是人类创造性得以发挥的世纪。对此,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辉煌成就之一———道学,其中最成功的“无为”之说,可能对此有所贡献。下面我们将这个无为转化为一种教学法。当然,这个命题直接关系到21实世纪的教学论和课程论的发展。所谓创造性,实际上是指想象、灵感、顿悟、直觉等非逻辑思维。一般认为,非逻辑思维是难以培养的。下面研究的是构造一种环境,让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

1. 试误的认知方式。去年是著名的《猜想与反驳》作者波普尔诞生100周年。波普尔的重大功绩,是他挑战了自柏拉图以来所确立的以逻辑为导向的知识论。他认为知识的生长,或者说从老问题到新问题,遵从以下公式:p?邛TT?邛EE?邛P(p代表老问题,TT代表探索,EE代表排除错误,P代表新问题)。这就是说,新知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试误、不断猜想、不断通过证伪、不断反驳的过程,而不是逻辑推导的结果,那些经不住检验的知识被淘汰,而没有被驳倒的知识,暂时生存下来。因此,我们的知识由一段又一段的假说衔接而成。这个张狂的见解经过大风大浪后总算被学界认可。

传统的逻辑决定论或者说历史决定论认为,知识内部存在一个逻辑结构,人们只是沿着这个历史的规律拾级而上。波普尔对此持激烈的批判态度,引进“突现论”,表明了知识的发现和生长过程,不是逻辑的,其中充满着灵感、顿悟、直觉。这些非逻辑因素,在知识的生长中常常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人们是像瞎子摸象一样认识自然,偶然性常常主宰着我们创新思维,波普尔的研究为创新思维的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当然也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柱。

总之,试误理论的认知方式,属于一种“往前看”的知识论,它着重知识的生长和发展,其间充满着非逻辑。虽然在它的外表曾经有过被心理学家诅咒的“行为主义”的某些色彩,但是,它确实主宰着人类的面向未来的认知。

2. 原创性知识的不完备性。知识论的另外一种是“往后看”,这是课程论研究的内容,即从现有的知识往后看,其间充满着逻辑过程,但是,我们不能用这种“往后看”的方式,来追索知识的生长或创新。作为知识体系的课程,其逻辑的结果,来自人为的条理化行为,并通过逻辑化的陈述,由教师或讲解或自我阅读,走上从低级到高级的逻辑层次。这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系统的步步推进式的上升,完成了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完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课程体系中的严密的逻辑结构,完成了经得起波普尔所说的“证伪”的敲打或攻击。

传统教材注重“逻辑完备的演绎”,教材编写专家把一些偶然发现的规律,采取各种简化形式,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演绎叙述,环环相扣,例如数学课本上,由极限?邛导数?邛微分,显得完备和流畅的逻辑化,其好处是便于“注入”“灌输”,这给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提供了方便。然而,这种完备的演绎叙述,却充斥着枯燥、封闭、呆板、沉寂,出现“学生没有问题”的问题,或者说出现“学生提不出问题”的问题,因为其中失去了学生的个体体验,缺乏学生自我知识的建构,失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失去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当然,更为严重的是,课本中这种严密的逻辑,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背景上,又使得学习者在精神上受到压抑,在不平等的教育气氛中接受意识桎梏,感到自卑和渺小,失去了向知识挑战的勇气。

“非逻辑认知”观正是对这种“演绎叙述”的反动,在展现知识过程中,把演绎的“知识产生的结果”,转换为“知识形成的过程”,把收敛的知识结论,转换为发散的知识过程,把“结论权”交给学生,让类比、猜想、试误引领学生,让旧知与新知处于矛盾之中,促使学生思维经受跳跃、扩散、震荡的“苦中之乐”后再进行条理化,即从认知的非逻辑过程,转化为教材知识的逻辑过程,最后,教材上的知识变成了他理解的知识。

3. 非逻辑认知过程是一种教师的“无为”。孔夫子说优秀的教学法应该做到“闻一知十”和“举一反三”,但是,创新教育要求的是“无中生有”。上述的非逻辑认知过程,要求教师“无为”,让自己的“无为”产生“无中生有”。教师的无为表现在:不急于呈现知识的结果,不替代学生寻找结论,不干涉学生的认知中的偏差,不扰乱学生自然发生的认知错误,让这个“自然”在学生自己的试误中校正,从自生自灭中获得新生。另一方面,教师要“有为”,即创造一定的情景或设置一定的“现象”,让现象与学生以往的认知发生冲突,激发学生认知,从中受到“刺激”或“挑战”,从中生产飞跃。笔者在多年讲授的电子课中,采用了“无为”,收到良好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的各门教学的主要问题,基本集中在教师过分的“有为”。

*本文系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教育研究的系统方法论”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FAB040050

作者:包国庆

第二篇:统计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是用数理和信息科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存储、分配、分析和解释的一门学科,它是生物学、医药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本书由浅入深地讲述了在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中所使用的统计学理论,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在处理生物芯片、高通量测序等大规模数据时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

本书包含以下内容:1.大规模数据分析中的常见问题;2.概率的相关概念以及大规模数据分析中常见的概率分布;3.大规模数据分析的质量控制;4.大规模数据分析中的统计推断;5.聚类分析:大规模数据的无监督学习分析方法;6.分类分析:大规模数据的监督学习分析方法;7.多维分析以及大规模生物学数据的可视化;8.大规模数据分析的统计学模型、推论以及算法;9.高通量实验的实验设计;10.大规模数据分析中的重抽样方法;11.生物系统和通路网络的统计分析;12.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统计学上面临的挑战;13.R语言和B10c0N—DucTOR包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迈向系统生物学时代。

本书配以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解了处理生物信息学问题中的统计学方法,可为生物信息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孙海汐,博士生

作者:Jae K. Lee

第三篇:浅论中医药信息学

摘要: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基础、定义、基本框架及主要研究方向,并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中医药信息学;基本框架;研究方向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1.002

Discuss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cs

Yu Sanhong, Huang Huifen, Yi Zhaoxu, Gong Youlan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na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nan Changsha 410006, China)

Key words: TCM informatics; basic framework; research direction

信息科学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有生命力的科学,也是衡量各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计算机的诞生及其飞速发展,为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运算储存功能[1]。因此,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现代信息学在应用复杂的数学方法分析大量数据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科学与其他学科交汇融合形成了多个新兴学科,如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材料信息学、医学信息学等,在多个领域中发挥了促进创新发展新学科的作用。随着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中医药学也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向现代化,研究手段越来越丰富,获取的信息数量与日俱增[3]。但是,在多数情形下,数据并不都是有价值的。因此,如何从错综复杂、内涵丰富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如何运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研究方法来处理和分析这些有效信息,如何发现和解析隐含在海量数据中的客观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有效信息最终来指导现代中医药的研究是学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碰到的许多中医药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已经大大超出中医药学研究的能力范畴,依靠现有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很难突破[4]。这就给所有中医药研究者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新学科的萌芽创造了历史机遇。处于历史性跨越发展时代的中医药研究

人员也希望拥有更为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并且期待这次变革能够促进解决中医药复杂体系辨识的难题[5]。

1 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基础

现代科技发展离不开信息科学。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科与信息学交叉融合,孕育形成了新的学科[1]。如今的中医药学出现了大量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依靠其他手段来突破其学科界限。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医药学中能使许多难题迎刃而解。所以,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必然发展方向[6]。

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的共同理论基础都是对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的认识。信息学的方法就是运用信息,把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信息传递和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分析并处理,获得对某种系统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信息方法的特点是用信息概念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它完全抛开研究对象的具体结构和运动形态,把系统的有目的性的运动抽象地转换为一个信息的过程,即信息的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反馈过程。而中医药学的观念是中医药学对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中医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7]。

信息学强调运用信息方法对复杂事物进行分析研究时,不必对事物的具体结构加以具体分析,而是对其信息流程加以全面地考察,重点强调其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的动态功能,从而获得关于事物整体 的信息。但信息方法并不是切断系统之间的联系,也不是用孤立的、局部的、静止的方法研究事物,更不是在剖析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机械地综合,而是直接从整体出发,用联系的、全面的、转化的观点去综合分析系统运动过程,这就是信息方法的整体准则。因而,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的结合点就在于此。信息方法是核心,整体准则和功能准则是保证信息方法能够正确实施的法则,信息方法与两个准则交互作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信息方法论体系[7]。

2 中医药信息学的定义

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学交叉融合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基于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理论,遵循整体准则和功能准则,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技术,研究中医药学领域信息现象和规律,对中医药信息进行表述、管理、分析、模拟和传播,以实现中医药信息的获取、转化与共享,揭示中医药信息的实质以及内在联系为目标的一门交叉科学。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不断碰撞、交叉甚至融合。两者都不是从具体结构上对事物加以解剖的具体的分析,而是重视从整体上、动态中去观察和研究事物,从而获得关于事物动态现象的运动规律和整体认识。这既是信息方法的功能准则和整体准则,也是中医学的整体观。拥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也有相似的方法学,促使两个学科在交叉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医药信息学[8-9]。

3 中医药信息学的基本框架

中医药信息学主要由中医药信息技术的研究、信息标准化的研究、信息有序化的研究、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信息交流的研究、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的研究、信息系统的研究等多方面研究构成[5]。而学科的基础研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对构成中医药信息学的基础理论和支撑条件各学科的研究;②中医药信息学理论基础的研究;③中医药信息学方法论的研究[10]。

4 中医药信息学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中医药信息学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有三个[3]:

4.1 基础领域的研究方向

包括三个方面,研究中医药信息学的支撑科学,包括中医药学、信息学、管理学、信息管理等;研究中医药信息学理论,包括中医药信息论、中医药知识整合论和中医药信息学原理;研究中医药信息学方法论,包括信息学方法、整体准则、功能准则,研究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框架[11]。

4.2 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向

包括中医药信息收集技术、中医药信息存储技术、中医药信息处理技术和中医药信息输出技术。

4.3 应用领域的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研究、中医药知识体系计算机表示与模拟研究、中医药数据分析与利用研究和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等。

5 展望

将信息数字化与网络化技术引进中医药学中能明显提高中医药信息共享的能力,从而明显改善中医药信息获取、转化与共享能力不足的问题,能极大地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与成熟,开启了中医药传统经验管理转向新型知识管理的新篇章,标志着中医药学在传统获取信息及利用信息手段上即将开始一次革新,同时也成为中医药诊疗手段与经验传承进入飞速发展时代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董伦红.体育信息管理的理论构建及应用系统开发研 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2]Di Ventura B, Lemerle C., Michalodimitrakis K., et al. From in vivo to in silico biology and back[J]. Nature, 2006,443(7l11): 527-533.

[3]刘海波,彭勇,肖培根,等.当前中药数据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 11(3):339-343.

[4]崔蒙.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8):2-4.

[5]崔蒙,尹爱宁,李海燕,等.论建立中医药信息学[J].中医杂志,2008,49(3):267-269.

[6]崔蒙.试论中医药信息学及其相关信息学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8):89-91.

[7]岳剑波.信息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崔蒙,尹仁芳,谢琪.关于中医药信息学内涵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9,50(10):869-870.

[9]段青,康小梅.中医新兴与交叉学科的发展应用概述[J].光明中医,2011,26(10):2152-2155.

[10]谢琪.基于本体方法构建中医药概念信息模型的方法学示范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

[11]尹仁芳.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

(收稿日期:2013-06-24,编辑:魏民)

作者:余三红 黄惠芬 易钊旭 龚友兰

上一篇:节能论文范文下一篇:发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