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院校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

2022-09-12

高等院校是国家人才的储备库, 造就的是公众行为的楷模和标杆, 是社会未来的精英, 高等院校的消防安全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 关乎祖国和社会的未来。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学校规模快速膨胀, 师生人数迅速增多, 建筑功能日趋复杂, 同时, 由于高校的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以及消防安全设施未能同步发展, 各种事故不断发生, 给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给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2003年11月24日凌晨, 俄罗斯卢蒙巴各族人民友谊大学宿舍楼发生特大火灾, 共造成36人死亡、139人受伤, 其中中国留学生有11名罹难, 43人受伤, 教训极为深刻。

1 高等院校的火灾危险性

1.1 老式建筑多, 存在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我国一些高等院校, 由于建筑年代久远, 有的甚至有上百年历史, 当时在建筑设计防火等方面的规范尚不完备, 导致遗留下诸如建筑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畅通、电源线明线铺设、易燃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足等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1.2 部分新建校舍投入使用前未经消防设计审核, 存在违规建筑

目前, 有许多高等院校的教学楼及学生公寓修建时不按照消防技术规范标准规定, 投入使用前也未经消防部门验收, 属违规建筑。建成后往往也因为消防设计上的先天不足而缺少室内消火栓、疏散通道、消防给水系统和其它必要的消防条件;地下室与楼上部分共用楼梯间, 楼梯间及走道未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问题也大量存在。

1.3 人员密度大, 安全通道少

目前国内各高校学生公寓的建筑面积一般每幢在3000平方米左右, 有的甚至更大;一幢楼内居住学生数额1000人上下。大多数高校从防盗的角度和日常学生的人身安全出发, 不少单位关闭了大多数消防安全出口或者是加设防盗门, 基本上留有一两个出口用于日常进出, 如此大密度的人员聚集场所, 面对仅有的少数疏散通道, 一旦发生火灾, 造成的人员伤亡可想而知。有的学生管理部门为了防止学生夜间外出, 则把学生公寓的多数疏散出口上锁, 只留下一个门, 严重影响了人员疏散, 使灭火、救援及逃生更加不易。

1.4 学生用电管理混乱

学生用电不慎, 成为造成高校火灾最主要的因素。有些学生在公寓内私接乱拉电线, 使用电炉、电热毯、电热水器、电炒锅、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 而且学生使用的电线大多是低负荷软电线, 长期超负荷使用, 甚至老化, 造成线路起火;同时随着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发展, 现在大学生公寓中电脑越来越普及, 这些高科技设备也为学生公寓的消防安全带来潜在的隐患。

2 高等院校火灾成因分析

2.1 校方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高

一些高校一味的重视教学、科研, 忽视了消防安全工作, 认为消防工作与教学质量无关, 可有可无, 没有给与应有的重视, 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基本上是束之高阁, 流于形式。义务消防组织不健全, 没有明确的消防专职工作人员, 有的重点部位没有相应的消防规章制度, 也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甚至有的学校没有成立义务消防组织。再者很多学校忽略了对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 导致一些管理人员对消防工作的认识仅仅局限在灭火器的使用上, 而对安全出口、用火用电管理、自动报警灭火设施、防火检查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不懂不会。对存在的火灾隐患也不能及时察觉, 发生火灾时有的甚至连自身如何逃生都不知道, 更谈不上正确引导学生疏散和逃生。

2.2 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从近年来高校发生的火灾情况看, 许多火灾是由于多数师生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 防火意识淡薄, 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不落实, 违章使用明火造成的;许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导致是由于师生普遍缺乏基本的初期火灾扑救常识和火场自救逃生技能, 发生火灾惊慌失措, 盲目逃生, 也不会报警, 失去了灭火的最佳时机。

3 预防对策

3.1 提高认识, 注重消防安全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领导应从保持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高等院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责任重于泰山”的指示为指针, 增强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狠抓消防安全制度建设, 层层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同时要加大对消防器材的投入和管理。保证日常消防经费、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费用, 确保消防宣传、检查、奖惩以及消防器材购置维修的基本开支。对建筑消防设施要经常检测、保养, 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确保应急照明和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充分发挥建筑消防设施的作用。同时学校在新建校舍的时候一定要合理配备消防器材, 保证消防水源, 做到有备无患。

3.2 严把审批关

消防部门要严格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和审验分离制度, 确保审核、验收的严格性和权威性。严格按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详细规定审核、验收, 从源头把好关, 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 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3.3 严格认定火灾隐患

进一步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消防素质, 消防监督人员应熟练掌握消防法律、法规和建筑、电气防火的消防知识技能, 积极参与人员密集场所灭火预案的制定, 定期组织实际演练, 不断提高日常监督水平和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认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规范详细的火灾隐患认定标准, 细化标准, 增加认定的操作性, 减少监督中作中的随意性、盲目性。

3.4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各高校应把消防宣传作为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学生消防知识技能教育作为学生素质、能力教育的组成部分, 与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 把消防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研究编写出专业的消防教育课本, 培养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增长防火、灭火和火场逃生自救知识。同时也可以发挥学生社团的力量, 号召学生成立消防协会, 组织开展活动, 把自己置身于宣传教育之中, 切实从思想、行动上提高自己。通过消防知识竞赛、文体活动、播放宣传片、组织参观消防站、进行逃生自救演练等形式, 不断地将消防宣传工作引向深入, 把消防法规、科学知识和技能送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手中, 不断提高其消防安全素质。

总之, 要进一步改善高等院校的消防安全状况, 就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消防部门的监督作用, 提高高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进一步净化消防安全环境。

摘要:通过对高等院校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的分析, 有针对性的整改高等院校的火灾隐患, 对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的消防安全工作, 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等院校,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 消防监督.

[2]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 GA654-2006,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S].

上一篇:微信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下一篇: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