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中地理教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翻开历史的长卷,古往今来,德育这个词语比比皆是,比如,在学习中、工作中。其实,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德育在教学中尤为突出,因为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初中教学中地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教学中地理教学论文 篇1: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与高中地理衔接教学探究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初中与高中地理有效的衔接,是目前比较重要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关键。初中与高中地理进行有效的衔接有着一定的必要性。本文具体探究一下初中与高中地理实施有效衔接教学的现状,同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与高中地理;衔接教学

在教材课程的改革下,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学内容拥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高中地理来说,不仅仅要求学生要对定义基础知识进行掌握,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以及实际分析和思考能力,如果无法找到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衔接点,那么就会使学生在具体学习高中地理的时候,感觉比较难,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地理思维。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学生也不能够灵活的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当学生感觉到学习比较吃力时,也就丧失了学习兴趣,当然也就达不到良好的成绩。对于初中地理来说,比较注重知识的记忆,而且知识也没有高中那么的灵活多变,只要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加以背诵,那么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而对于高中来说,则不只是记忆这么简单了,需要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思考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等。所以,有效的促进初中与高中地理衔接教学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一、初高中地理不能够有效衔接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内容的差异

对于初中以及高中地理来说,教学内容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就会导致初高中地理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衔接。首先,对于初中的地理来说,主要内容比较偏向于区域地理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相关环境或者是文化进行仔细的认识及了解。比如说具体学习某些地区的气候、温度、土壤等等。教学难度还不是很高,不需要让学生更深入的研究相关地理环境等理论。但是对于高中地理来说,不仅仅要求对于相关的地理知识点要有深入细致的认识及学习,还要求加强学生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新课改要求学生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对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研究,能够自己分析地理现象。这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果学生不能够有效的适应,那么就会认为地理比较难学,产生了一种畏惧感,从而产生厌学的想法及行为。另外,教育部门也积极的响应新课改,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将原来比较全面的知识删减掉一部分,那么删减掉的一部分知识就很有可能是初中与高中地理进行衔接的内容。比如说等高线知识、昼夜长短变化等内容。这些内容原本可以在初中地理学习中有一些渗透,但是考虑到教学的难度以及教学的进度,则会将相关的内容删除,虽然这样有效的降低了初中地理的学习难度,但是不能够有效的与高中知识进行衔接这个问题就会随之产生。

2.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有所区别

对于初中地理来说,只是在初一及初二这两个年级中设置具体的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地理是一个小科目,所以不管是从老师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程度都不够高。同时在九年级不设置课程,只在八年级举行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并把考试分数的50%算到中考成绩中。学生在参加考试之前,只是通过大量的背诵以及记忆,以求及格或者是获取高分。所以其实学生对相关的地理知识根本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没有真正的掌握,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时候,没有办法适应学习内容。另外,很多学校都会在九年级取消地理课程,原本学生对于相关的地理知识掌握就不够全面,不够细致,学校又将课程取消,那么就会使学生忘掉相应的地理知识。对于高中地理来说,具体内容比较繁多,知识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在具体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仅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把握,还需要学生能够具体的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对相应的知识做到整理、归纳。如果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基础的地理知识忘得一干二净的话,那么在高中学习中也会比较吃力。

二、初高中地理学街教学策略

1.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大部分的学校只会在七年级、八年级开设地理课程,这个阶段由于受到学生思维不成熟的影响,而且地理又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课程,大部分的学生对地理知识并不是能够很好的掌握及学习,再加上九年级会将地理课程取消,那么这就会促使学生对相关的地理知识淡忘。那么这时候,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观念,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的發展,一定要特别重视地理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初中地理老师也可以尽量的结合一些高中地理知识,适当的为学生灌输一些内容。比如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书本上的知识点,联系高中的一些重点,将重点简单化,与初中具体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也能够促进学生对高中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现在高考的两道综合题都是以区域地理为背景,高中文理分科后,高二文科在第一学期后期或第二学期会开始复习区域地理,而这些很多都是涉及到初中的知识并深入学习。教师可以具体简化某一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情况,而且也应该注意适当的深入引导,可以采取小组的形式,让学生结合书本上的知识,让他们自己进行探索学习,让学生具体分析出产生这种地形及气候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适当的了解一些高中内容,让学生提前适应高中地理知识。

2.合理优化教学手段、科学安排课程

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取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促进学生熟悉技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老师也要积极的发挥好自己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初中地理知识以及高中地理知识有效的衔接起来。比如说高中老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做好备课,收集好与之相关的初中地理知识,在上课之前,有效的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己回忆起当初所学的一些初中地理内容,那么这就为教师在具体讲解高中地理知识时做好了铺垫,使学生对基础知识不会感到特别的陌生,促进学生更能够有效的接受新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具体组织学生亲自参加一些野外的地理环境考察,这种实践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使学生灵活的应用知识,会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能力,在具体解决问题过程中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欲望就会有所增加,久而久之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采取初中地理知识与高中地理知识有效的衔接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不管是对于初中教师来说,还是对于高中教师来说,都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反思,结合比较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问题,积极的采取适应性的教学手段,促使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能够有效的结合。对于初中地理老师来说,可以在具体讲解过程中有效的为学生贯彻一些高中知识,但要注意一定要将高中知识简化,否则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负担以及学习压力,一旦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就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对于高中教师来讲,要提前做好备课,根据现有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有效的了解学生初中所学到的知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知识,能够为学生学到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安邦.浅谈新课改下初中与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的思考[J]. 现代交际,2016,15:197.

[2]黄慧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J]. 科技信息,2009,26:288.

[3]万正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4]李洪锋,殷廷琪.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途径[J]. 学周刊,2014,09:57.

[5]罗会知.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课程衔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庞锦春 何惠娟

初中教学中地理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翻开历史的长卷,古往今来,德育这个词语比比皆是,比如,在学习中、工作中。其实,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德育在教学中尤为突出,因为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现阶段的学生正缺乏这种观念,就对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做一下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地理学科;德育;渗透

一、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前,初中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仅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整天处于学习压力的氛围中,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初中生今后发展极其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在进行生物课教学时,因为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先实验后教学或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浓厚的科学氛围,体会到科学的谨慎性和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多了一些严谨,少了一些粗心。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产生高度的感慨与崇拜,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热爱。其实,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就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德育渗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总结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盲目性与分散性的问题,缺乏教学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导致当完成教学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老师应该把有关德育方面的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德育融入课程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和教学中所有有关德育的知识放在一起讲。

例如,老师在讲“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时,先把本书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中一年级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地理,讲一些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人类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有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的良好意识。

通过在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各地区的环境、自然、人文特征,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进而衍生出热爱祖国、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2.隐藏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然后在授课时,在适当的讲课内容中滲透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时,其中有些科学家需要老师去介绍,譬如: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发现细胞学说的、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做实验的以及做实验的次数,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科学家产生了仰慕和崇拜之情,并且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学生的个人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

3.联系实际渗透法

在现今的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科学的认知、思想的觉悟、个人修养、实际生活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的渗透。

例如,在讲初中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时,主要讲完善运输业,怎样去发展农业和工业的现在发展如何以及分布情况。知道主要讲的内容后,老师根据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去让学生观察了解现在的运输状况、农业发展状况等。通过了解,学生感觉到了当前生活与发展的状况并不理想,从而让学生生成想改变自己的家乡,甚至改变国家发展进程的想法,使学生热爱国家的心情进一步提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人才,为自己的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马芳.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调查研究[J].学理论,2011(10).

[2]李世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

[3]张秀丽.中职计算机教学德育渗透的现实意义和路径选择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1).

编辑 谢尾合

作者:徐金兰 鲁红

初中教学中地理教学论文 篇3: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与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研究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发现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衔接出现了问题,初中地理知识过渡到高中地理知识存在较大的跨度,导致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地理的教学,进而使学生成绩不理想。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衔接问题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将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知识衔接起来进行教学,从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中地理;衔接策略

初、高中地理课程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但在现实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与初中地理不衔接的现象,始終困扰着绝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将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衔接的问题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进而不断完善高中地理教学的模式和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地理的衔接问题,探究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一、导致初、高中地理脱节的原因

1.师资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初中地理师资力量有限。因为受传统思想和初中升高中考试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初中学校对于初中地理的教学不够重视,在初中教学中,地理通常被看成副科,导致一部分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缺乏专业的地理教师,由其他教师代教地理课程。由于教师的专业能力较低,导致初中生地理基础普遍较差。另外,因为教师地理专业文化程度不高,并且对于初中地理课程缺乏整体了解,导致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无法把初、高中地理的内在知识联系起来,这也就造成了初中生在升入高中后无法适应高中地理教学,以致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造成一定影响。

2.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且内容存在较大差异

通常,根据新课标的安排,初中学校一般都在学生初一和初二时开设地理课程,在初三就不再作安排。这样就造成一年时间学生没有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必定会导致学生遗忘之前所学的地理知识,这是造成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无法很好衔接的原因

之一。

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主要强调的内容是中国以及世界地理,重点是描述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和现实,所涉及的问题层次较浅,系统以及理论性都相对较差,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较低。

二、衔接初、高中地理的有效策略

由于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到位,使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导致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和初中的地理知识有效地衔接起来。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改要求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不能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将初、高中地理进行衔接的教学中,教师必须使自身的主导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了解学生掌握初中地理知识的程度,同时还要关心学生心理以及学习的状态。注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而因材施教,从多个方面和层次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夯实基础。比如,在高中地理教学前一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和回忆初中有关地球仪、经纬网的知识,以备与高中“地球运动”知识相衔接。

2.钻研教材,把握课标

初中地理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和未来发展有作用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的问题以及以地理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使生存的能力得到增强。而高中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积极的探讨以及合作交流。通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应该具备的地理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拓展思维,提升能力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身心都比初中时成熟,因此,要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地理思维的能力,全面掌握学习以及探究地理知识的方法和手段,这些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

(1)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地理思维能力中空间思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在学习地图知识和等高线以及区域地图和地球运动时,都相对困难。由于学生很难理解地理事物的组合结构以及空间形态,从而对其掌握不够好。因此,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不仅要顾及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增强其直观性。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地球仪、挂图、双手、板书等进行演示。在讲解地球自西向东转,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①可以充分利用地球仪进行演示,鼓励学生课后自行演示与思考;②让学生拿出双手合十,按地球转的方向,从上俯视,从下仰视,观察地球自转情况。除此之外,还可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构建空间的概念。

(2)培养学生析图能力

“无图不成地理”,因而看懂地图特别重要。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含有较多的图像资料,但是由于学生知识和智力发展有限,因此,初中生对于地理中的图像分析以及解读的能力普遍较弱。高中地理教学应该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地理图像的观察以及分析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以及分析图像来获取地理的信息,并要求必须要快速、全面和准确。同时,还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将其进行概括和分析并进行描述与阐释,并且进一步论证以及深入探讨地理问题,从而使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得到提高。

4.改善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想要做好将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衔接工作,必须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优化课堂的教学。

(1)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通常对于地理产生兴趣源于感性认知,例如,一些地理的奇闻轶事和各个地区不同的风土人情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高中生对于地理的学习动力不仅来自理性的认知,并且还来自于感性的认知,因此,需要不断增强其感性认知。例如,可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和视频以及热点话题等来进行情境的创设,从而引发疑问。例如,在教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就先引出马航MH370失联的报道,并利用多媒体投影出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3月8日1时20分,马航MH370从吉隆坡至北京的航班在越南胡志明市空中管制区失联,地点为北纬6°55′15″,东经103°34′43″。

材料二 中国海军舰艇队航线示意图(图略)

问:马航失联地点附近发现了大量的油污,该季节油污扩散的方向是 ,原因 引发兴趣,然后就讲解课标要求的相关的地理知识,避免对高中地理产生枯燥乏味的印象,进而使学生还能够适应高中地理的教学。

(2)开展活动激发思维

改变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地理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改变教学方式,采取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形式,重视活动教学,开展地理观测以及考察和实验等实践类活动,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强化教学直观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结合现代的教育手段,从而使教学更加直观,为学生建立地理空间的概念,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地理动态,如,在教学“等高线”时,在手上画等高线,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学生对山顶、山脊、山谷、鞍部等一目了然;在教学地理必修一中重点的示意图:热力环流形成图、大气的水平运动的一力、二力、三力作用下的风向图、地球上七个气压带与六个风带的形成图时都可采取边讲边画的形式,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一起仿绘,在教学常见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时,可以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与反气旋运动方向。

在教学时还要多加利用教学挂图,教学区域地理时,把重要的经纬线用粗色笔直接划在挂图上,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区域地图,以此作为教学的辅助。通过各种途径以及长时间的教学的影响,使学生熟悉区域地图,从而消除学习高中地理的障碍。

基于新课改的背景,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以及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地理知识的传递,能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一步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解决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脱节的现象。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的效率,从而加强师生间的良好沟通与

交流。

參考文献:

余巧云.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编辑 郑 淼

作者:林新文

上一篇:优化路径下小学体育论文下一篇:毕业下继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