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造园艺术环境保护论文

2022-04-25

摘要:文章基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针对如何可持续地活化村落,从社会关系的角度重新剖析园林生产的本质,通过园林活动的人格再生产、时间空间再生产,探索与建构适用于当下社会文明机制的园林性空间语言,将造园活动理解为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有效手段。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古典造园艺术环境保护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典造园艺术环境保护论文 篇1:

探析中式园林的植物配置之艺术美

中国园林讲究“师法自然”,植物在景观设计中起到联系作用。在功能方面可以让土壤更凝聚,净化空气等。中国古人们通过仔细观察,并且将它们寓意成有感情的有生命的物体,将它们与建筑、山石、水池等相互协调,匹配有情,互相映衬,使它们组成一个最具美的整体,给人们提供一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宜居空间。那到底是植物在园林中有哪些艺术作用呢?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有将会怎样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简单分析。

前言:随着环境日益的恶化使得人们对植物越来越重视,好的植物配置从实用功能上看带给人们一个和谐宜居的生活空间。好的景观植物配置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持续发展并体现出鲜明的场所、地域特征、文化等特点。那如何利用植物来展现地域、文化、艺术美,当然不是随意摆弄植物,也不是盲目的跟随国外的植物配置,好的设计要把功能与艺术美、地域、文化进行完美结合才能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中国园林植物的功能

1.隐蔽围墙,扩展间隔

在古代园林中,树常用来隐蔽墙壁,江南园林尤喜使用,既给人美感,又把硬硬的墙面柔化和虚化。今天的景观设计中常用这一方法,比如竹子,植于墙前或直接将其种植成不同式样的绿篱,既美又提供了私密空间,营造似隔非隔的感觉。在车道与人行道间用植物相隔,则是最生态最有效的屏蔽、遮挡马路的嘈杂声。而在绿地周边种植乔木,这样就形成了围合空间,达到闲中取静的效果。

2.笼罩景象,成荫投影

景色远看时由于树的遮挡给人一种神秘感,诱使观赏者走近观看,起到诱导的作用。同时植物能改善气候,冬季挡住凌冽的风,当夏季来临的时候,园林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适合游玩栖息的场所。

3 装饰山水,衬托建筑

装饰建筑最佳选择是植物,树的姿态、色彩、体型、尺寸与建筑相互协调,给人灵动、活泼的感觉,所以古人们重视古树的保留,古树彰显独特的文化底蕴。园林的水配上各种植物,岸边的植物比如说柳树倒影映在水中,使水面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4 呈现季相之美

植物在春夏秋冬表达不同的语言,春天,各处花开,当然是游人观赏最好的季节;夏天的园林是避暑最佳之地;秋冬季节当然也有不同的景象,甚至古人专门为了观赏不同的季节建造不同的观赏园,比如梅园、菊园等,这都得宜于不同植物四季变化之美。

5 创造园林“声”景

古人造园就已经考虑“声景”,比如“雨打芭蕉”,造园不仅要考虑眼观还要听觉、嗅觉甚至触觉一起考虑到,让人更为舒适。

6 散布芬芳,招蜂引蝶

园中植物能招蜂引蝶,不仅给人带来嗅觉上的芬芳,视觉上也有更丰富的色彩和灵动,,给游园之人更多的趣味。

景观设计中植物自然属性的运用

1.姿态

中国园林重植物的姿态,甚至对植物的选择是严苛的,比如盆景的出现就是展现姿态美。在选择不同的乔木、灌木、草木等互相配置能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也可以选其中的一两种来孤植。在自然式园林中,孤植常用于开敞的大草坪一端、构图的自然中心处,与周围的景观相呼应;在规则园林中,孤植树常植于中心或轴线上,所以孤植对植物的要求很高,树种必须选择形体壮伟、姿态优美、轮廓鲜明、生长旺盛、树大荫浓、寿命长等特点的树,比如银杏、悬铃木、榕树、海棠、樱花、广玉兰、桂花等等,它们必须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能成为视线的焦点。就拿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来说,为了找到其中一棵与园相衬的树,专门请人去深山古树植与博物馆中,所以树的姿态很重要。

2.线条

植物本身的线条有粗细、曲直、浓淡、虚实之分,园林中常绿和落叶植物都会按照合适的比例搭配种植,在秋冬季节,落叶树在常绿植物衬托下露出它的的枝干,裸露的线条在郁郁葱葱中散发出“空灵”与透气的美感。为了表达出线条的流畅之感,常常将丛植、群植、列植运用其中,甚至在规模教大的园林中使用林植,它们可当主景或者配景,他们体现的是树木的群体美,种类不宜太多,否则显得过于凌乱,树与树之间搭配形态要协调、体量对称等,为了有足够的空间去欣赏这一集体效果,一定会留有观赏视距。通过排列布局之后呈现的线条的美,富有层次变化,忽高忽低,引导人们的视线,给人集中的注视点。很多园林专门把树的根部露出来,带给人们不同的美。

3.色彩

植物大多随着季节与地理的变化呈现丰富的色彩,细致的造园师运用叶、花和果中体会植物的美。在秋天,北方运用较多的有银杏、加杨、白蜡、桦树、元宝枫、黄栌、山楂等;而南方常种植秋色叶树种有金钱松、板栗、鸡爪槭、乌桕、落羽杉等。

植物色彩搭配给观赏者带来温度、距离、面积、兴奋以及重量感等感觉。所谓温度感,比如人们由红色想到火与冬天的太阳,给人以温暖之感,而由蓝色想到水与炎夏的树荫、寂静的夜空和冰冷的阴影,由此衍生出寒冷感等。

植物之美与精神的传递

古人常用植物来比喻,它反应社会生活,表现园主的思想倾向。还有一些象征吉祥,甚至将它们“人化”,让它们有生命、有感情的活动,并注入人格的意义。“一花一木见精神”。使园林花木形神兼备,立志高远,并以此作为园林及景点主题意境,比如松柏,除了它本身的独特形态之美有别于其他乔木,还由于耐寒常青常用它来象征能抗击环境的变化,保持本真、坚强不屈的精神,也拿它象征寿,并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还有常用的梅、柳、牡丹等等都被赋予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意义。

中西方园林对植物美“表达”的差异

1. 西方园林“几何美”

法国拥有很多古典园林,比如巴黎著名的凡赛尔宫;园林体现“理性”,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是把树木建筑化,换言之就是几何化,人工化。在园子里,人们并不是在欣赏自然美,大多数时候我们欣赏的是带有不同颜色和质地的材料,被用来铺砌成平面的图案,或者被修剪成球形、方形、圆锥形等几何形状的“绿色雕塑”。它们所带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被人征服的感觉。当然,如果仅仅只从观赏的角度来说,这种几何造型的树木也有其独特美的一面,就现代社会来说,在很庄严的地方例如政府、军队植物就必须要被修剪,这样给人威慑之感。发展到今天世界各个地方的园林都在沿用这一方式。西方后来也有接近“自然式”园林的英国园林,它们想要表达的理念是“园圃尽可能像荒野般自然”,但这还是与中国园林文化存在很大差异。

2 中式园林“自然美”

中式园林以苏州留园为代表,讲求模仿自然,讲究植物形态、位置、色彩、疏密,追求形态曲折、苍老古朴、层次感非常强烈。除了这一点园林中还善用老树,体现诗意和意境;体现造园精神:“师法自然”。但是这里必须说明一点,就如钱伯斯认为:“虽然处处师法自然,但并不摒弃人为,它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

中式园林讲求小而精,对于植物的设计更是考虑到了方方面面,西方城市绿化布置则倾向于大面积几何构图,气势恢宏、规整统一,这然也是东西方文化带来的差异性。

总结

现代园林吸收世界各地园林特色,在表现方式上出现了很多新的园林方式,园林不再以单一的方式出现,比如近几年出现的“极少主义园林”,极少主义者们将若干植物先修剪成几何形状在组成图案,他们以不同宽窄高低的复杂几何形状,以及绿叶之间交相辉映的微妙交互效果,创造出常年都引人瞩目的抽象作品。由于现代园林设计大部分面向人民大众,设计更多的是对人性化的考虑,提倡方便与舒适性,更提倡精神上的感受,同时艺术化的趋势也更明显,所以在植物色彩的运用与造型方面新型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多,设计风格比前人更为大胆、抽象、张扬、感染力更强,现代园林设计对多元化的追求、地域性的理念出现得也越来越多。

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人们也慢慢认识到过度“人工化”的设计带来的诸多隐患,现代园林设计似乎越来越倾向“师法自然”、简就是繁,让设计回归自然,对于植物更是要恢复他们的“天性”。在未来的设计中,如何让设计回归自然,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植物配置的美是值得每个园林设计师继续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杨博

古典造园艺术环境保护论文 篇2:

社会关系再生产下的园林生产对村落活化的启示

摘 要:文章基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针对如何可持续地活化村落,从社会关系的角度重新剖析园林生产的本质,通过园林活动的人格再生产、时间空间再生产,探索与建构适用于当下社会文明机制的园林性空间语言,将造园活动理解为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有效手段。同时,将精神重塑、文化的再生与人居环境的统一作为村落与园林的连接点,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园林生产方法在村落活化中的运用。

关键词:社会关系再生产;园林生产;村落活化;精神重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催生了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其目的是在可持续发展与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协调区域资源,为当代村落建设带来契机。发展民宿与农产品是最普遍的手段,通过精品民宿、特色酒店度假村等打造世外桃源,或是举行美食节推销农产品带动地区产业发展,诸如此类的活化形式大多通过城市商业资本介入,运用现代化的方式和逻辑去保护乡村,虽说这也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但如果把握不当,可能导致将原有的村落改成“新城”。原居民因改造项目需要大面积外迁,百年古树因设施建设需要而挪移甚至砍去,民居建筑因打造村落特色形象而变得越来越统一,这样的村落改造不是活化而是重建。

目前对村落的研究已从单一学科发展到涵盖规划学、建筑学、民俗学、人类学、环境学、艺术学、遗产学等多个学科,其本质是为了在可持续的角度将环境保护、文化保护与区域经济相结合,重建人与人、人与家、人与环境等关系,这也正是园林活动的目的所在。作为一种沉淀了本土文化和空间形式精髓的特殊领域,园林从台、园、圃、囿一脉相承人、自然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关系。但如果只是追求文化回归,而将历史园林作为一种理想话语拼贴到现代村落活化改造中是不切实际的,我们需要重新寻找和建构一种适用于当下技术和社会文明机制的园林性的空间语言[1]。因此笔者将精神重塑、文化再生与人居环境的统一作为村落与园林的结合点和园林生产介入传统村落的切入点,希望为村落活化融入新的可能性。

一、园林的社会关系再生产

园林与传统文化的土壤不无关系,其产生可以说是完善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和宗法礼仪的社会生产工具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生产和再生产。[2]这也是封建社会中灿烂文化一直得以延续的原因,从宏观上看,虽然以“道德”管理的宗法关系、皇权至上的等级制度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代价却是对人性与创造力的压抑,尤其是魏晋南北朝后,社会动荡不安,普遍流行及时行乐的思想,出现了以纵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礼教束缚的现象,社会一时间充满消极悲观的情绪。最明显的表现便是当时的名士寄情饮酒与山水,崇尚隐逸,寻求个性的解放。到了唐代,文人、名士们更是将这种处世哲学寄于城市宅院与私家园林的造园活动中,将自己的趣味、品格与山水自然、佛、道、儒思想结合,体现既希望能被人赏识重用,又不甘束缚,既希望人格独立,又不愿弃官的“仕隐合一”的务实思想。“仕”可通过造园与会见门生、政客抒发自己的宏图之志,“不仕”可游园玩水、以文会友,以这种圆滑的方式将营造的理想空间作为精神依托,让官吏文人在压抑的封建现实空间中能抒发自我,承担起继续生存的职责。因此,从社会关系上看,这个“不仕”空间的生产目的是再生产出能够在“仕”空间里生产的主人,是典型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工具。[3]这才是园林空间对社会的作用,也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社会的基础。对此,我们在谈论造园方法在当代设计的运用时,首先应从宏观上理解园林空间产生的社会秩序与关系,其次在此基础下认识到私人领域向公共空间转变的契机,最后才是微观层面上的空间生产与其运用的技术手段,避免呈现出过于简便的当代设计与古典园林范式的混合物,使园林的地域性表达只停留在视觉元素符号的层面。

二、园林生产的本质

谈论园林空间生产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造园手法的精湛而忽视了空间生产的本质。关于这方面,笔者借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列斐伏尔的治学方法,将空间生产和社会机制联系起来。

(一)人格精神的再生与重塑

园林的秩序是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时空系统,就像古人会将园与宅分得很清楚,主人很少住在园中,而是在有需要时才小住一段时间,这也是住所与别院的区别,园林始终作为主流社会空间之外的别样空间。列斐伏尔曾将“空间”归纳为四种假设:第一,空间是一种排除了意识形态和内容的纯粹形式;第二,空间是社会的产品;第三,空间是一种工具性的手段;第四,空间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在第四种假设中,他认为空间并不只是以消费为目的的产品生产,而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生产关系的再生产。[4]这个观点与上文讲述的中国古典园林中“仕”与“不仕”的转换再生原理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将园林空间的人格生产理解为:官场上的失意与不被理解的纳闷被寄托在园林空间的造园活动与园林文化体验中,通过人们所熟知的暗喻、拟人、借景等造景与装饰手法塑造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从而平衡园主矛盾的“双重人格”,同时还要满足人格消费后,继续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园林生产的本质是对人格精神的再生产,让人们可以维持在饱满的状态,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二)时间空间的生产与重组

园林空间秩序可以说是不同于现实时空的系统,我们在园林空间中游玩时,对时间的感受一般会比真实时间显得要久一些,这正是园林生产中第二个有趣的话题:时间-空间的再生产。如何在空间体验中延长可计算时间或延伸空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范畴,但相关研究多从他者感受的角度去分析,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去分析时间-空间的生产的相对较少。笔者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使用主体是园主自己以及家人,即使有存在雇佣关系的匠人建造和参观的游人,园林还是带有较大的主观成分,所以主体对空间的参与与创造才是园林“生机”的精髓,也是时间-空间再生产的关键。这里从主体参与、文化介入和空间序列三个方面对园林时间空间的生产方法进行梳理。

1.主体参与:造园体验的时间生产

正如上文所述,造园活动是园主人精神文化消费与再生的一种特殊体验,他们大多亲自耕种、布置花树,甚至住下后仍有边拆边改的情况,这都是源于造园体验的时间生产,是以一种玩家的心态随着自己喜好与心境、年龄变化等,把造园活动作为生活体验与消磨时光的游戏,故常出现十年一园或家族几代人修葺一个园子的情况。现在造园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与指向,主要由设计者交付施工方完成项目,使用主体参与较少,以完成指标、交工为目的,过程中丢失了玩家的心态与欣赏过程,建造中的趣味与思想碰撞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呈现效果自然也就减弱了。虽然造成这种现象很大原因是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分工更为专业化、精细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主体参与到造园活动中时,建造的乐趣与时间消费也正是现代人们乐于追求的体验,这就能解释人们为什么愿意花费时间在别墅花园基础工程布置完后,自己规划搬土叠石,选种花木,除虫除草,又或是中途更换新的植物,等待一年的花开与收成。即使住在小区高楼,人们也会创造小的花园环境。

2.艺术介入:文化参与的时间生产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中,园主为表达青云之志、人格咏叹又或是警醒后人、树立家训等,常用文学手法“点题”,让文化参与到园林空间之中。其中,最常见的是匾额、楹联,有“赏景的说明书”之称[5],就像人的须眉,不只是外表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一种必要的功能,有画龙点睛之意。除此之外带有文化意蕴的造景也较为常见,主题多为四时变化、人格气韵或是佛道儒的禅意思考,利用符号化、共时性,将时间定格在永恒之景,如春夏秋冬之于竹荷枫梅,又如君子之于梅兰竹菊。如果说“景”是源于视觉的感受,“境”则源于身心的感悟,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关键。杨锐曾提出关于“境”包含了“空间、时间和人的三重复合字义结构”[6],人沉浸在园林空间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方面感官整合而来的体验引发情感与思维活动,如同诗歌的赋比兴,文学性的参与又将“景”的主题升华,从而递进为“境”的作用,并通过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借以联想显得意犹未尽,延长体验的时间,激起人精神的共鸣,故有源于文化参与的时间生产一说。

3.空间序列:空间延伸的时间生产

中国古典园林中最为后世人赞扬的正是其空间序列与营造技法,诸如“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起承转合”“先抑后扬”等,这些园林设计技法在前辈们的研究中被单独提取出来,从空间设计角度分析研究,做了很多精准的总结,如童寯先生的《江南园林志》、彭一刚先生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陆琦等的《园林读本·筑苑》等。这些空间设计手法的作用无一不将园林空间内的体验时间拉长,产生令人迷幻的时间-空间感,可以说是最直接有效的时间生产手法。

笔者借用几何学点线面的观点,将园林空间抽象地分解成点、线、面三个层面,分别是点状要素(节点)、线性要素(路径与视线)和域面要素(院落)。其中,节点是人们日常活动中使用最频繁的地方,在此人慢慢观赏周围的景物,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为了增加驻足时间,设计中要让所看之处皆有景,且要有趣或有深意才能让时间停留更有意义。而线性要素作为连接节点和穿插各院落的中介,具体表现为游廊、园桥、园路、斜坡、楼梯、水道,除交通功能外,还具有分割领域的作用,利用虚实对比,使空间相互渗透,以自身通透的特性通过折曲、遮挡等手法丰富过于直白的路线,形成似断未断、若离未离的效果。同时还会让路径与视线共线、平行或相分离,形成一种动态的连续构图,对整体空间获得较好的感知,共同组织了园林空间的动态呈现。[7]这些物理与心理的变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人们对于空间的感受,形成时间生产的幻觉。

三、园林生产方法在村落活化中运用的可能性

中国古典园林的前提是“私家”,但也并非一直保持私人、封闭的属性。园林生产方法要真正合理地运用在当代社会情景中,定不能忽视其从封闭的“私人领域”向开放的“公共场所”转变与过渡的历史条件。

有文记载,在宋朝,我国民间有在元宵节后游园探春的习俗,故有东京汴梁“都城士大夫有园圃者,每岁花时必纵人游观”的情景。又有《梦粱录》记载南宋杭州的蒋苑使园圃在仲春十五开放私园吸引游客的情景:“内侍蒋苑使住宅,侧筑一圃,亭台花木,最为富盛,每岁春月,放人游玩,堂宇内顿放买卖关扑,并体内庭规式,……数亩之地,观者如市。”可见早在宋代已有乡绅、富商宅园在特定时期向村民或同族子弟开放的先例。随着晚清西风东渐,上海滩的豫园、申园、张园、徐园等更是先后长期对公众开放,最出名的当属张叔和的张园(味莼园),集花园、茶馆、饭店、书院、剧院、游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图1)。直至近代城市发展与西方城市公园理念的傳入,园林开始了大范围公共化的历程,完成“私家”向“私家与公家共生”的转变,同时也保留了园林最初对于人格精神再生产的本质,成为所有人劳动之余休闲娱乐消磨时间的场所。

而今,将园林生产方法融入村落活化改造,相对于城市商业资本介入是一种比较温和自然的方式。从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宏观角度看,园林与村落都存在多元的空间属性,在精神家园与生产本质上存在一定的共性联系,结合现代生产的当下性,符合当下社会文化消费的条件。

随着当代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的体验从以往的稳定从容变得碎片化,使人们对于消费者的身份变得更为敏感,从追求生产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而文化体验随之成为当下比较热门的主题,所以在村落活化中重视人格精神的回归与再生成为关键因素。人格精神的回归一方面是村民家园精神的唤醒,以主体参与、艺术介入的方式提高村民对活化过程的参与度,增强村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重视对人文土壤的保育工作。此外,村落文明的重塑也是人格精神的再生,让终日穿梭在城市高压环境的人们能在乡村找到一个净化心灵、平静内心的理想之地。如此一来人们在生活与游玩中都能感受到对家园的情怀,有了二次游的心思,乡村活化才有可持续的意义,后续的乡村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展,乡建才有共赢的机会。

四、园林生产方法在村落活化中的运用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是一个典型的珠三角水乡特色的村镇,包括逢简村、青田坊、马东村等,村内旧屋数百间,古祠林立,乡间水道蜿蜒曲折,石板古道斑驳纵横,两岸岭南乡土树木繁盛,带着渔乡的古朴纯粹。这里以杏坛村落活化的案例,对园林生产方法在村落活化中运用的可行性展开分析。

(一)主体归位,尊重“私人领域”的多元差异性

村落中包含村民日常生活的领域和村民公用的或开放游览的非日常生活领域,这些空间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逻辑,但这两种相反的秩序在现实中往往不能被完全分离,总有顽强的私人领域在公共空间中“长”出来,即使是在城市这种如此注重公共领域形象的区域也不能完全抹去私人领域的独立性(图2),村落活化改造更是如此。每位村民的原生生活空间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过于追求村落形象的统一而抹去这种珍贵的“个性”,应尊重多元差异。笔者认为合理利用这种私人领域在公共空间中能更显个性与生机,让它们重新服务于公共社会生产。就像旧城区中千姿百态的广告牌(图3)、社区中各家户在合理范围内以植物围合的小院,皆能很好地反映出主体的个性与特色,这也是各个城市的老城区比新城更有活力的原因。

当地村民是村落复兴与多元差异的营造中最重要的力量,也是乡村真正的主体。再观现今古村落活化改造进程,普遍存在村民对村落主人的身份认同感较弱的现象,对政府帮扶与游客经济依赖较大,将自己放在旁观者的角度,除了个别积极分子外,大家普遍忙于各自工作,很少参与实践中。这种主体缺位的状态不利于活化改造中发现和解决民众实际需求,也不利于村民融入改造后的新环境,这都是活化走向失败的隐患。

杏坛镇的逢简水乡是一个始建于宋代的岭南水乡,起初村镇规划沿河道打造沿线巨济桥、明远桥等主要景观,统一两岸民居立面,重点修复进士牌坊、梁氏大宗祠等古建筑并作为村落节点,辐射到更大范围,以顺德美食点亮村落旧街巷,将村民的部分常态化生活区域作为村落公共景点展现出来。但活化改造初期,部分村民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理想规划模式,在自古以来生活习惯与突然而来的经济效益影响下,问题开始显现,如一直以来自己耕种的村民会将果蔬、农副产品放在路边贩卖,形成流动小摊贩,店铺的商品争先抢占空间堆放,又或是圈起了自家门前的地,栽花种菜,餐厅加建了“户外”就餐区等,就算偶尔有相关人员管理但没过一会儿“私人领域”也会重新“长”出来。既然这种生长出来的“私人性”不能被轻易去掉,活化改造过程中就应该被注意这一问题。为了解决乱摆乱放的商铺问题,逢简在2016年成立了逢简水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统一规划与管理,在水乡沿线打造了竹木长廊和流動木亭,让流动的商贩、村民将果蔬、特产拿去卖,对公共空间的“私人性”进行规范与引导,尊重村落私人领域,让村民在合理的范围内参与村落改造,配合村镇规划方向,门前三包美化自己家与街道。这样才形成如今走在逢简水乡石板路上,各家各户都能结合自家特色对沿街进行布置,不会显得千篇一律的景象,村民有的晒鱼干,有的晒面,有的砌一石磨生产,有的则是砌一茶桌自己和三两村中好友在水边饮茶,有客人便招呼一二,没有客人一天也是怡然自得,正如园林在介入城市(入世)中仍能保持主体人格气质的独立(出世),并反作用在城市景观上。

(二)精神重塑,艺术复兴村落在地文化

村落的活力来源于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游客、村民与家园、游客与乡村的关系。所以乡村活化也不应该是简单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或者一刀切地去发展某个产业、聚焦某个项目,而应该通过审视社会关系,从根本上复兴村落文化,维系村落凝聚力。加大村民对于村落历史文物保育、村落环境营建与维护的力度,减少出现诸如“知道家乡是古村落但难以对游客说明历史来源或特色”,“对历史建筑名字与所在方向不明确”但却能道出哪里有餐厅、住宿等消费地点的这种“只知吃喝玩乐不识自家文化”的现象。

距离逢简约3公里的青田坊,曾在2017年活化乡村建设时,由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渠岩带头发出了“回归家园”的呼唤。他认为乡村价值不能简单地用建筑文物或遗产为标准来衡量,而应尊重村民的意愿,顺应当地的情况,植入文化、艺术等元素,对当地的文化进行复兴。渠岩教授提出的“青田范式”囊括青田村本身所具备的乡村历史、政治、经济、信仰、礼俗、教育、环境、农作、审美等方面,力求建立丰富多彩的“乡村共同体”,针对不同范式内容由对应专家组带领调研与参与改造。例如乡村历史方面,除了常用的走访老一辈村民和史学家们对地区史料的研读外,还创新性地在祠堂和榕树头邀请村民各抒己见,将自己了解的历史口述给记录员,让每位村民都能参与自己村史的编撰,回忆过往村落光辉历史和传奇人物故事,使每位青田人都能发现自身被忽视的价值和生活的魅力,这既是村落在地文化的复兴,更是年青一代人认识家乡,提高家园归属感、自豪感的途径。而在信仰、礼俗方面,除了对人与神、人与家关系的溯源与探讨外,还会组织各类民俗活动,例如2019年中秋前夕恢复了青田一度中断的烧奔塔成人礼(图4),让村中即将迈入成年的少年少女跟随前人的脚步,从河中挖取塘泥垒砌奔塔塔基,在族人面前完成成人礼的考验,意义非凡。2019年顺德龙母旦(农历五月初八)发起了“上善若水”当代艺术龙舟行动(图5),邀请当地人、村民和国内外艺术家参加,从青田南面河涌划到龙潭汇入龙母诞辰庙会,主题围绕水的信仰风格和水系文化秩序,意在以当代艺术家共同参与地方民俗活动的方式,激发村落文化传播与创造手段,彰显地方小传统在大众时代的文化自信及地方传统在文化多元主义时代中应保有的文化自觉,重塑曾经村落的文化记忆和地方情感。这种植入文化、艺术等元素活化村落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加强与维系了村落凝聚力,在地方传统中融入当代性,是对现代村落精神的重塑,也是对传统乡村文明的复兴。

五、结语

村落改造不是简单的空间和地方形象的营造,而是整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因素的复杂共同体,是人与人、人与家、人与环境等充满人情味关系的重建,利用乡镇旅游、特色品牌和文化传承等方式活化乡村。本文力图从社会关系的角度重新剖析园林生产的本质,通过园林活动的人格再生产、时间空间再生产,探索与建构适用于当下社会文明机制的园林性的空间语言,不仅将视角放在园林空间序列与技术手法营造上,还从宏观的社会关系层面去看待,将造园活动理解为社会关系在生产的有效手段。以精神重塑和文化的再生作为村落与园林的连接点,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园林生产方法在村落活化中的运用。村落活化只有当村民的主体归位,村落在地文化与家园精神得到复兴,才能在合理利用中持续获得旺盛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凯生.对照与反思:中国古典园林之与当代设计 园林与清淡[J].时代建筑,2018(7):49.

[2][3]王辉.社会关系在生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生产[J].时代建筑,2018(4):14-19.

[4]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M].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7-33.

[5]陈从周.梓翁说园[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113-114.

[6]杨锐.论“境”与“境其地”[J].中国园林,2014(6):5-11.

[7]叶欣欣.庭园建筑渗透性在岭南现代居住街区中的运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8.

作者单位: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叶欣欣

古典造园艺术环境保护论文 篇3:

中国古典艺术的“诗情画意”观念

【摘要】“诗情画意”是中国历史上诗文、绘画、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广泛存在的美学特征,这种美学品格的普遍应用,既是中华民族儒、释、道思想共同作用、和谐共生的结果,也是古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精神寄托,反映的是一种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直至今天仍然被广泛运用,说明了它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强大生命力。

【关键词】中国古典艺术诗情画意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表现的民族精神。中国古典艺术源远流长,作为独特的形式参与了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上的塑造。特别是在构建美学精神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当今各国重视文化软实力来推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中,在现代工业与后现代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的背景下,探索本民族的古典艺术在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的特点有着重要价值。

一 “诗情画意”是中国历史上诗文、绘画、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广泛存在的美学观念,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美学精神的观念

“诗情画意”指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美学用语,表面上似乎只与诗歌、绘画相关联,但这种文化观念不仅存在于诗文与绘画中,也存在于其他艺术门类例如音乐、建筑园林、或者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诗情画意”概念的核心涉及到的是诗歌与绘画。诗歌与绘画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及这种结合形成的意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它的普适性是历时与现存的,与其他民族相比,诗情画意是具有自己独特性的民族美学。

认识到诗情与画意完美结合之深刻意义的论述从古至今比比皆是:“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中国画有三不朽:一用墨不朽也;二诗书画合一不朽也;三能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不朽也。”“在艺术论中诗和画号称姐妹艺术。”

对于作品而言,诗情与画意的完美结合有实境有虚境。实境的结合表现在具体真实的画外题诗或画中题诗,即有诗、画本来的物质载体。虚境则体现为一种纯粹的意境,艺术载体并不一定是诗歌或者绘画,可以是建筑园林,可以是看不见摸不到的音乐。这是可以用心灵感受的一种美学,既有在真实山水中发现的美的境界,从而有了不计其数的发自内心去欣赏留恋、感悟人生的山水诗、山水画、花鸟诗、花鸟画,又有模山范水去创造、美化、寄托情感的音乐、山水园林与家居生活(生活之艺术)。例如,古典音乐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阳春白雪》、《渔樵问答》或者江南园林等无不是蕴涵“诗情画意”美学的优秀作品。

另外,诗情画意的意境广泛应用于艺术评论中,即作为评论形式上的语言特点而非内容凸显此种意境。例如诗论:晚唐诗人《二十四诗品》描写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意境用了极其形象的语言,使艺术评论本身具有诗情画意的美学品格,让人叹为观止,如描写“纤秾”的风格:“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描写典雅的风格:“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行文做到了如诗如画,让读者如见其景。

又如,明代计成的建筑园林理论《园冶》被称为“世界造园学最早的名著”,记载了作者对于不同地点巧妙布局的思路,如写“山林地”如何造园:“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绝涧安其梁,飞岩假其栈;闲闲即景,寂寂探春。好鸟要朋,群麋偕侣。槛逗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送涛声而郁郁,起鹤舞而翩翩。阶前自扫云,岭上谁锄月。千峦环翠,万壑流青。”这本园林著作,很多部分都让人感到是文笔优美、清新如画的散文与诗,和当今的学术论文有着迥异的风格,但这却是对于如何因地制宜造园、恰到好处地安排建筑元素的观点。我国的古典建筑与建筑园林理论充满着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文化意蕴,在筑山、理水、植物、亭台楼阁、廊榭轩堂等理论与实践方面无不渗透诗画情思。中国古典园林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天成效果,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此等成就,离不开古典诗歌、绘画美丽意境以及创作理念、创作方法的积极影响。

二 诗情画意观念的广泛存在是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共同作用、和谐共生的结果

诗情画意观念的本质是对于自然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都有关于自然的论述。例如认为在亲近自然中可以获得生命的乐趣方面,庄子肯定人与自然交往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孔子则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佛家更在理论与实践中体现感悟山水、珍爱自然、尊重自然的观念,世间大多著名庙宇都建筑在山水名胜之间即为证明。

古人认为自然之美有助于思考生命意义,所以有孔子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上善若水”。同时自然之美有助于进取精神的培养,所以有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有范仲淹赏山水不同景象而感悟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社会责任感,佛家则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見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等渐进阶段中感悟禅道。

更有上升到哲学与形而上的意义:古人认为“物无贵贱,平等均衡”,庄子《天道》篇提出:“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天地最大的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反映到艺术上就是恬静淡雅、自然脱俗、深邃清幽的诗情画意美学的普遍应用。这种自然观、艺术观是与中华民族的重视德育、讲究仁义、和谐的道德伦理观紧密联系,互相交织的,所以在诗情画意意境的创造中讲究比德观念,将自然山水与植物的清雅特质和君子绝俗与重气节的品格德行联系在一起。诗画中所推崇的主题如山居、隐逸、抒志也是园林与音乐喜欢表达的主题,诗人画家喜欢描绘的事物如山水、梅、兰、竹、菊也是建筑中经常采用的元素。形成诗情画意意境还需要注重和谐理念,注重自然对于世人精神世界的启发,在有限的生命中感悟无限与永恒,即“天人合一”之境。即通过辩证思维的运用,在虚与实、藏与露、疏与密、繁与简、动与静中构建和谐美学,再现自然之道。

“探究中国古典美学,关键在于开显出其美学的精髓,即深蕴其中的生命精神。这是中国古典美学最核心、最有价值的思想所在。”在很多著述中,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词语是关于民族精神的最根本的一些品质,以上可以看做是民族精神的伦理精神与社会精神,“诗情画意”的观念可以看做是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亦是古典美学的生命精神,反映了中国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精神寄托和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价值观念。

三 中国古典艺术“诗情画意”观念的当代价值

“诗情画意”作为一种古典的美学观念,直至今天仍然被广泛运用,不仅在文学、戏剧、电影、音乐中有自己的地位,也可以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有助于启发心智、提高审美能力、塑造美的心灵。另外,这种观念是被大众广泛接受的一种观念,无论是当代流行文化中张艺谋的电影、长盛不衰的琼瑶情感电视剧、郭敬明的小说、安意如的诗词鉴赏、周杰伦《菊花台》、《青花瓷》歌曲的流行,还是铺天盖地的房地产广告词在宜居品质言说上的努力,其中的唯美风格或多或少都与诗情画意有关。

在现代化城市如何建设中“诗情画意”的观念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例如,在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是否能对于传统诗情画意的美学观念多一些借鉴?在国外,海德格尔有两篇著名文章《筑•思•居》、《人诗意地栖居……》,这两篇一向是建筑设计者经常引用的内容,但中国人不要忘记自己历史文化中有深厚的、可以挖掘的资源。在中国,钱学森先生早在1990年就提出:“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建造山水城市式的居住区。”学者吕方则在《“诗情画意”城市的创造性未来》中提到诗情画意这种人文精神与江苏率先发展与人类创造的一种关联,在全球都在倡导低碳经济的潮流中,传统的美学观念能否作为精神的标杆让我们为之努力呢?在当代生态学与环境保护学以及环境美学的意义上,诗情画意观念及其实践方式有自己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苏轼集[I].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2]张舜民.画墁集(卷一)•跋百之诗画[A].丛书集成初编本[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3]吴龙翰.野趣有声画序[J]王伯敏、任道斌编.画学集成.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4]黄宾虹.黄宾虹自述[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5]钱钟书.旧文四篇•中国诗与中国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胡仲平.庄子•知北游[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229

[7]李耳.中国古典名著•庄子•天道[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53

[8]刘桂荣.回顾与展望——中国古典美学之路[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9]钱学森与建筑科学大事记[N].中华建筑报,2009.12.01

〔责任编辑:冯琰〕

作者:杨洲

上一篇:CDMA网络建设分析论文下一篇:国内电影美术色彩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