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促使大学生和谐成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极目标。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重要组成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了实现课程目标,需要站在和谐的高度上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和谐贯通,营造集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和谐教学氛围,做到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和谐相辅,考核方式与其他教学改革和谐共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研究论文 篇1:

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观培养研究报告

摘 要 本综述立足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观的培养,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的分析,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整个德育中的地位,以及对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观缺失原因的分析,找准症结,提出一些优化和提高大学生自觉塑造和培养职业道德观的路径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道德观 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非常特殊,既不可或缺,又曾一度边缘化。因而,对于这一教育内容的反思,尤其是与现代经济社会下的政治体制、文化思潮、社会结构变化的对接和融合,成为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基本思路。因此本研究综述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的。

二、研究意义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避免的要集中涉及到职业道德观的塑造和培养。尤其是在当下,市场经济体制成熟,市场竞争激烈,人力资源成为当前最宝贵也是最泛滥的资源,高校产业化和扩招所带来的大学生结构性就业失衡,使得就业和职业道德瞬间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备受关注的主题。而受到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有强烈的就业动机而并无明确而健康的职业道德观架构,从而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就业动机偏颇,就业路线复杂而轻率,从而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稳定和高校就业率绩效管理。因此本研究就需要在这个意义上整理当前国内相关研究的成果,梳理出主要的理论依据和线索,将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观建设所涉及的大量理论范畴进行归类从而方便系统分析和得出结论。

三、研究现状

(一)科学劳动观——理论起点。

涉及的职业道德观的理论起点,也就是科学劳动观的研究。因为职业一说是现代语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熟之后在中国集中形成的一种概念内涵,而比这个语境更为广大的劳动。因而,对劳动观念的科学研究,是本研究综述的理论起点和支点。

1、基本内涵。所谓科学劳动观,就是指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能够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的根本的劳动态度和思想认识。对科学劳动观的这种界定,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对其本质内涵的认识。这一内涵有三个基本层次:其一,科学劳动观是体现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要求的劳动观念。体现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要求的科学劳动观,实际上就是始终占人类社会绝对多数的劳动者阶级的劳动观;其二,科学劳动观是从现实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出发形成的劳动观念。以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科学劳动观既是认识现实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结果,又是进一步认识的前提;其三,科学劳动观是体现劳动自身发展变化特征的劳动观念。劳动观作为对现实劳动状况的本质性认识和概括性反映,必然要从根源上认识两类劳动条件、尤其是人的条件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刘炯燎,2010)

2、劳动观是现代职业观的基础。这一观点体现了本研究对科学劳动观的理论起点地位的认同。首先,科学劳动观是形成职业道德意识的思想观念基础。体现社会主义科学劳动观的职业道德思想,是一种倡导无私的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忘我工作的崇高道德境界的先进道德。这一职业道德思想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说,就是工人阶级代表劳动者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后,使劳动者的劳动第一次成为是真正为自己进行的劳动,敬业就是对劳动、劳动创造和劳动贡献的充分肯定,从而也就是对劳动者自己、对创造历史的主体、对劳动创造历史的贡献的尊重;其次,科学劳动观还是职业道德行为评价中善恶标准确定的基础。这一职业道德行为评价的善恶标准显然是以科学劳动观为基础确定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原则,都需要在人的职业活动中、在诚实劳动和劳动奉献中体现出来,脱离社会主义劳动实践和反映这一实践的科学劳动观,就无法对人们的职业行为进行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本质要求的善恶评价从而也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社会劳动和职业活动的规范与调节;最后,科学劳动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则反映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要求的思想认识基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其根本要求就是在强调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辩证统一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相互关系,要求职业活动主体必须按照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的先后顺序来处理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实际上仍然是体现社会主义劳动性质和要求的劳动关系。职业道德规范作为道德原则的具体化,既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也是衡量、评价劳动者及其职业活动善恶的标准。不同的行业、职业中的劳动,具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刘永佶,2005)

科学劳动观作为职业观的科学基础和认知前提,从基本框架上定位了职业作为一种现代劳动载体对于人与社会及其资源互动的塑造模式。而职业道德观则作为一种更为上层的价值形态,更是要植根于这一理论基石,从而在认知上和培养模式定位上不偏离基本方向而显得扎实。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多且成系统,观点新颖且论据充足,往往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定性定量分析结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经济社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同时还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观念养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标准。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和研发等专业人才的场所,因而高校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大学生,并使学生成为既是“有用的工具”,又是“和谐发展的人”,已经成为衡量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观培养的不良现状也相当尤甚。

1、急功近利,个人利益至上。受市场经济体制成熟运营及其市场逻辑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动机中很大程度上占据着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思想,甚至是拜金主义。如有些大学生为留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或者一线城市工作,不顾自己的专业背景,几千人扎堆去竞争一些根本不需要大学生来胜任的工作。因此,工作地点、收入等因素在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他们过分关注自身利益,却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极少考虑回报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似乎工作待遇已经成为衡量工作优劣的唯一标准,而发展前景、社会贡献和个人价值实现等方面都逐步被规避和忽略,因而造成了大学生职业道德观呈现出了急功近利的个人主义倾向。

2、缺乏敬业精神和职业恒心。当代大学生的浮躁情绪已经越来越影响到其就业和执业心理上了。这使得他们严重缺乏敬业精神,往往玩世不恭,得过且过,没有力争上游、精益求精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更缺乏吃苦和创业精神,往往安于现状,坐享其成,成天梦想一夜暴富,而把当下的平庸归结为社会的责任。2004年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地600多家用人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一位的是“敬业精神”,可是,这一点却被用人单位视为是当今大学生最欠缺的。而这个数据指标到了2009年仍然是高居榜首,且愈演愈烈,这表明,加强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工作态度、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教育已迫在眉睫。

3、诚信缺失,轻率对待劳动合同。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观缺位的最明确表现就是对工作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始终视之为临时任务而不认真对待,因而很轻率的对待劳动合同,轻易毁约,诚信大打折扣。如有些学生为了达到被录用的目的,在个人简历中随意更改学业成绩,伪造各种获奖证书,用虚假材料博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许多学生和用人单位签约后,发现有待遇更好、环境更优的就业机会就毫不犹豫地与已签约单位毁约,甚至有些已经到岗工作的学生,不顾单位对他们的信任和期望,不考虑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损失和麻烦,竟然扔下手中的工作“跳槽”,不辞而别,缺乏应有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当然,这也与当下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管理的倾向性有关。很多高校为了招生,就必须要提高就业率,而就业率就需要大学毕业生提交哪怕是毫无保证的临时的合同,否则会以对学生学位和毕业来做抵押。在这种不良倾向性的指导下,大学生更不会以认真踏实的心态对待就业和职业。(李凤云,2009)

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观现状的整体情况并不乐观,而相关研究也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倾向,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这些倾向背后的经济、社会和管理的原因。

(三)职业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不再代表高知高能的社会宠儿,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之时,人人平等,毫无优势可言,毕业生要成为受各个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实践能力,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体系。当代高校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就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与科学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一起抓。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一些大学生对加强自我职业道德教育也不以为然,据调查,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在工作以后再培养也不迟。在大学生的择业观上,他们往往对所提供岗位的工资待遇、工作地点极为关注,大城市、薪金丰厚的工作几乎是大多数大学生的共同愿望,这导致在就业市场中一些岗位趋之若鹜,一些岗位却无人问津。(刘卫琴,2006)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观教育和培养是提升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的上位空间。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观培养的路径研究。

1、充分发挥“两课”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两课”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最基础最主流的公共课资源,也是最具指导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使职业道德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为提高课堂教育的效果,应大胆尝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当前最流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一些影像资料,再现现实生活中鲜活、生动的人物、事件,启发学生用所学的道德理论去独立分析和判断。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李凤云,2009)两课教学如果能够灵活深入的融入职业道德观的培养思路,一方面为两课教学注入了大学生普遍欢迎的新鲜血液,一方面也将职业道德观建设和培养置入一个宏大而主流的教育体系之中而倍受重视。

2、抓好新生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教育。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工作业绩的向往与追求,是对未来工作价值目标的设想。职业理想是一个人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的动力因素。新生入学初期,对陌生的学校和所学的专业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这时学校要抓住时机及时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教育。组织新生参观校史展、实验室、专业教室、实习基地、优秀毕业生事迹展,让他们了解学校概况,了解各专业培养目标,了解各专业的优势地位及发展方向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将来一定可以大有作为,从而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初步树立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刘卫琴,2006)职业规划是职业道德观培养的最实际、最具可操作性的教育手段,是实实在在落实到行动上的教育管理模式,因此可以作为经验而广泛推广。

3、加强师德教育,共建良好师生关系。为人师表,说明了师德的重要意义。有道德模范作用的教师,必须要起到表率作用。他们的品德修养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和日常的教学、服务和管理活动对学生都有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他们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榜样示范作用,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表率作用和潜耳濡目染的影响。因此,学校应特别重视加强师德校风建设,大力宣传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等先进典型的事迹并将之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习氛围。(桂溪涓,2010)

四、结论

我国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观的必要性和缺失原因方面的研究,然而在应用对策方面则相对薄弱,这也反映了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全新属性,这也为今后高等教育管理创新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业务的妥善完成和科学指导提出了启示。

(作者: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本科,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邓小平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参考文献:

[1]吕一中.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肖平 张国仲.加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状况调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3]杜新安.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相结合探析.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4]钱矛锐.市场竞争大趋势下强化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中国市场,2007(9).

作者:刘丽岩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研究论文 篇2:

和谐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探索

[摘要]促使大学生和谐成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极目标。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重要组成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了实现课程目标,需要站在和谐的高度上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和谐贯通,营造集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和谐教学氛围,做到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和谐相辅,考核方式与其他教学改革和谐共进。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谐视域;教学探索

[文献标识码]A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作为两门独立课程到合并为一门课程,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思想道德修养”课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至20世纪80年代,全国高校普遍开设了思想品德教育系列课程。1987年,为了规范和统一各高校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内容设置,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大学生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独立课程成为高校思想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1992年,国家教委把“大学生思想修养”与“人生哲理”合并为一门,课程名称为“思想道德修养”。1998年,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专门召开政治局会议,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这一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高校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作为两门独立课程开设。2005年,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新课程设置方案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二为一,成为一门新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根据“05方案”的课程教学要求,和谐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为“基础”课)课程教育应有之义,它的实质在于,通过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培育,实现大学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与自身身心的和谐,与他人的和谐以及与自然和谐。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站在和谐的视域下进行一系列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等的创新与改革。

一、努力构建和谐统一的大德育环境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成功的保证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的研究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改革,它不仅要以教学实践为平台,还需要其他课程教师和其他部门的同心协力,还要有一定的经费和物质保证。因此往往会涉及学校的众多方面和部门,没有学校的强有力支持和统筹安排,没有学校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学校的全方位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往往很难开展,即使勉强搞起来,也不能持久下去。所以,为了努力避免和减少大学生不必要的心理冲突和道德困惑,为了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必须使学校各个教育力量、要素、影响协调一致,和谐共振,形成课程内外的良好教育环境。打破部门界限,把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各个环节——各行政部门、专业系部、政治理论教学部、学生后勤管理部门等联接起来,发挥教育合力作用,从而形成学校全方位大力支持、积极互动、全校职工共同关心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和谐大背景,这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成功的有力保证。

二、促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和谐贯通是新课程设置目标实现的基础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是既相互区别,不能彼此代替,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相补充的两类重要社会主义规范。二者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与利益的集中体现,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维系与发展的手段,都是现代社会的社会成员必备的素质和修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着重对人们的内心世界提出善良与高尚的要求,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价值目标,它的实施依靠人们的自我制约力以及社会舆论得以实现,体现着自律性;而社会主义法律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针对人们的行为设定的行为可能性和必要性,为实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提供了制度保障,它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体现着权威性。另一方面,道德与法律又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法律通过要求社会成员实践各种道德规范,惩戒社会成员实践任何为道德所唾弃的东西,促使社会成员思想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同时,立法者、执法者和社会成员的高尚的思想道德取向又将有力地保障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现。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方案要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二为一,课程虽然在名称上沿用了旧课程的关键词,但是在内容上并不是两门旧课程的简单叠加,教师要认识到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合为一门课程的科学依据,在授课过程中既让学生明确道德与法律的不同,也让学生明确二者的相互依存。例如,热爱社会主义国家、诚实守信、孝敬父母等等,这些内容既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范。如果不能履行这些道德要求,作出危害社会主义国家的行为、违约不守信、不赡养父母,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并强制履行义务。在授课过程中要努力避免教学内容体系上出现“貌合神离”,否则就会贬低新课程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基础”课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很强,范围宽泛而且相互交融。教师要完全胜任该课程教学,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识政治,懂哲史,晓法律。但担任这门学科的教师是原来分别承担“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个人原有的专业知识体系有所偏重,多数教师毕业于比较单一的“思政专业”或“法律专业”,因而用教师的现有专业知识储量去教新课程显然困难很大。为了真正使思想道德和法律这两门学科有机融合起来,真正胜任课程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担任该学科教学的教师必须拓宽个人专业知识,全面掌握政治、思想、道德、伦理、心理、法律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宽,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让任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等。

三、打造集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和谐教学氛围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关键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性和战略性举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为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课必然呈现出与党的教育方针相适应、相匹配的政治性,它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而不是一门单纯的知识性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相比,“基础”课必须突出政治性,这是我们教学的切入点。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教学,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对于法律基础部分教学,我们更需要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切入点。过去,由于我们许多教师认识上的偏差,把大学生法律教育教学看成是纯知识性教育教学,或为了迎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法学基本理论”、“宪法”等内容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过一下,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讲授应用性比较强的各部门法,最终导致了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法律条文,不理解法的本质和法的精神,只知消极守法,不能将法律内化为个性品质。在新课程设置中,能用于讲授法律有关知识的教学学时更加有限。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法律部分重点必须放在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法律精神、法律原则等理性知识,理解法律条文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内涵,认识遵守法律规范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从而能正确理解现实的法律现象,让学生对法律产生认同和依归感,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基础”课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教材首先从理想信念教育开篇,之后,纵贯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法律精神、法律规范教育等,涉及到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涉及了哲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知识,还涉及了当代国内外社会思潮知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关的理论和知识。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为一体,通过对知识的传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且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特别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理性思维已经有很大的发展和相当的成熟度,他们更重视理解行为要求背后的原因。所以,教师要努力提升教学内容的学术水平和知识含量,以知识为依托,讲课的思路、资料的取舍、切入的角度等方面既要注意准确生动,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论感和思想性。

列宁说过,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阐发的这一灌输原则是在20世纪初的俄国革命时期并针对工人阶级而言的,但是这一原则并没有过时,同样适用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大学生不会天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信仰,也不会天生就有社会主义的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法律观,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必须依靠人为的外在“灌输”。“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决定教师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这里讲的“灌输”是指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内容,而决不是指教育教学方法。不要把“灌输”误解为强制性的“注入式”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灌输”不等于剥夺学生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权利,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会把教师提出的要求或观点认为是对自己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就会产生肯定的倾向而愉快地接受。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要改变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师“硬灌”的讲授方法,不断创新互动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实践证明,将“灌输”与“民主”和谐统一起来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关注与参与,有助于学生对理论有深刻的、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产生强烈的感情体验和共鸣。同时,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他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信心,这些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四、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和谐相辅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高等教育强调理论知识传授,以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只有专业课和部分基础课必须的试验、实践才会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公共课的“基础”课在不少高等院校的课程安排中虽然被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并各自安排学时(按教育部规定,理论部分的教学学时不少于三分之二),但因学生人数众多、实践基础及实践经费等问题限制,大多数学校的“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是“名存实亡”,实际上造成不少教师的“基础”课教学成了纯理论的说教。这种脱离实际的教育内容不仅没有取得任何好的效果,反而歪曲了“基础”课的形象。不少学生,一提起“基础”课,就把它与“假大空”、“说教”、“耍嘴皮子”等等令人生厌的形象联系起来,并由此生发出对“基础”课的淡漠、怀疑、反感、逆反等不良心态。“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是它区别于一般理论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它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知”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大学生“行”的问题。要想实现和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标,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开展实践教学。为此,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了实践性教学。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从学生思想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学生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讲起,然后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科学方法加以辩证分析和引导。另一方面,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开展社会实践教学:一是组织观看教学录像,如《复兴之路》《居里夫人》《横空出世》《东京审判》等,以深化对大学生的理念信念教育。二是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先后组织学生去了兴安革命烈士纪念碑、桂林八路军办事处旧址、李宗仁官邸、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漓泉公司、桂林恭城红岩村等地,使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的品质。三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每一届学生选择若干主题开展,先后进行了“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调查”、“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大学生集体主义观调查”、“大学生性道德现状调查”、“大学生课外活动现状调查”等等,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五是在法律教育中,通过现场重演、法庭模拟、教学影片、图片、语言描述等方式将法律典型案例再现于课堂上,加强他们的法律情感体验。

实践性教学的加强,使学生体验到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修养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即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今后并不以从事政治、法律活动或研究政治、法律问题作为终身职业,但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修养将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五、促使考核方式与课程的其他改革和谐共进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

课程考核是检查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传统的高等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知识接受的结果,所以,课程考核主

要以书面考试为主,考试内容也是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不少高校的“基础”课的考核方式也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考核方式的缺陷,首先表现在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准确。这种模式的考核方式,“一考定终身”,评价角度只停留在终结性评价上,常常按一次或几次考试的成绩将学生排序,分成等级,比较出优劣。没有对学生成长过程作出公正的评价,只有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考核,没有学生的自评、互评等,造成了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修养评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其次,使得学生理论的学习与道德、法律实践行为相分离。这样的考核方式过多地关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忽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察,把考核功能与行为导向功能相分离。这样就会出现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修养好的同学因考试分数低而得到较低的课程评价,而修养差的学生可能因临阵磨枪获得了较好考试成绩而课程评价高的“错位”现象。

“基础”课是一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紧密相关的课程,修养是一个人内在的品性,它体现在人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各个方面,因此,这门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应该全面评定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修养的状况,既评定学生课程学习方面的状况,又评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状况,课程考核的着眼点应放在体现“知”与“行”的统一上。我们配合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改革,积极探索课程的考核改革,由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模式,转向采用期末书面考试与平时考核(学习态度、作业、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成绩。课程考核成绩中,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核:(1)课堂表现(20%),包括出勤情况、课堂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情况,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2)作业成绩(30%),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般布置l一2次作业。为了促进学生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培育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规定作业必须多人合作完成,作业成绩由学生自评、互评、组长评分三部分组成。期末的卷面考试采用开卷方式,将应试型的考核变为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考核,不出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避免学生死记硬背,采用选择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等题型,每个考题里所含有的内容都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再现,而与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着眼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考核办法的改革,把考试贯彻到了教学的全过程,促使学生们关注整个学习过程,而不是仅仅为了拿学分期末突击看书背书。

和谐社会的教育应是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是没有止境的,需要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顺应,从教学理念、内容、形式、手段、考核等方面不断实现创新。唯其如此,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更具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才符合和谐社会的教育发展理念,才可能与整个高等教育事业一道迈向和谐之路。

[责任编辑:陈梅云]

作者:施爱民 于 宏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研究论文 篇3: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社会要和谐发展,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首先必须和谐发展。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 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也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内涵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从老子追求的“小国寡民”到孔子设想的“大同世界”,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到《镜花缘》中的君子国,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到康有为的《大同书》,从柏拉图构筑的“理想国”到空想社会主义者所精心描绘的理想世界,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这些传统的和谐社会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思想材料。

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和谐的社会形态,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即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

我们现在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与传统的和谐社会目标相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现代制度作为保障、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价值目标的社会。相对于传统和谐社会思想所关注的简单和谐,社会主义的和谐范围更广阔、程度更深入、关系更复杂。从根本意义上说,它包括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全面整体的和谐,其中,人自身的和谐是前提,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实现了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1000美元。从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普遍情况看,处于这样一个发展水平的社会往往是既有巨大的发展动能,又有多种问题和风险;既处于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又处于多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国的情况也不例外,在持续多年大发展之后,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压力增大,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等一系列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说,“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和目标的提出,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社会要和谐发展,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首先必须和谐发展,换言之,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生力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使他们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如上所述,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断增多的热点难点问题难免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趋多元化,使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承受的各种压力、困惑、失衡增多,最终出现了一些困难的学生群体,如:贫困生学生群体、心理障碍学生群体、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等。这些群体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情况,如马加爵事件、刘海洋伤熊事件、大学生自杀及杀害教师事件、大学生中不诚信及偷盗现象等,这些事件和现象严重地影响到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和谐社会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1.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近年来,我国在“依法治国”方略指导下,制定和颁布了不少新的法律法规,国家生活、社会生活逐渐被纳入了法制的轨道。然而,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并没有因此明显减少,而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前所述的马加爵事件、刘海洋事件、大学生杀害教师等恶性事件,以及大学生中的偷盗事件等,严重扰乱了学校和社会的稳定。高校应以法律课程教学为载体,大力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同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赏罚机制,扬善惩恶,引导学生遵纪守法。

2.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

诚实守信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现代信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厦的重要支柱。但当前,社会信用制度缺失已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今天的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缺失问题,从考试作弊、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到择业过程中伪造证件、改动成绩、随意毁约,无不显示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因此,必须将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贯穿于整个大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一是把诚信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二是把诚信教育与师德教育相结合;三是与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四是辅之以相应的奖惩措施;五是建立信用档案,并将其与大学生的奖学金、就业等因素直接挂钩。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的心理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最近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采取极端行为的报道时有出现:有因贫困失去生活勇气的,有因学业问题杀害亲人的,有因人际关系不佳而精神失常的,有因就业受挫而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的,诸如此类的行为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等形式,培养大学生健康、均衡、调和、发展的心理品质,实现学生个体真善美的统一。一方面,学校和教师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广大家庭和社会各界也应转变教育理念,净化舆论环境,减轻大学生身上的压力。

4.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

在一定意义上,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观念和知识,取决于人的精神世界,这正意味着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主要是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现手段,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多一份人文关怀,多一份民族感情,多一份社会责任感,使他们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已任,学会自省和自律、互助和合作、尊重和关心,从而建立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祖国的观念、人民的观念、社会主义观念、集体观念,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献身精神;以诚信观念、自律意识、合作意识、服务精神为中心的人生观、道德观;平等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5.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树立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证。21世纪,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倡导生态保护的生力军,近年来虽然开展了不少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但就整体而言,大学生对生态保护的理解和认识并不深刻,对生态保护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很肤浅。学校可以将环境道德纳入学校德育,利用一切渠道,例如植树节、环境日、防治荒漠化日等纪念日,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正确的生态责任感和义务感,让大学生关心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生态后果,选择对生态有益的价值取向,正确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当你在创造财富时,必须考虑到自然的承受力,并尽最大努力修复千疮百孔的自然,使自然与人类和谐统一,才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6.加强创新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前提的,而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大学生是最具有创新潜能的群体,创新意识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大学生都应该具有的意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禹晓华.适应和谐社会要求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王耀华.略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河南社会科学,2005,(5).

[3]柳国昌.培养和谐的人是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目标指归[J].理论学习,2005,(6).

[4]蒋笃君.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J].河南教育(高教版),2008,(2).

本文是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研究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研究”(编号:2006C6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冯 霞

上一篇:多媒体与青年电影创作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研究论文